中国海南岛南部景观与土地利用

中国海南岛南部景观与土地利用

一、Landscape and land use in southern Hainan Island,China(论文文献综述)

袁鑫[1](2020)在《海南岛近岸水产养殖时空变化遥感监测与生态影响分析》文中指出水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空间,当前,水产养殖业已经成为世界粮食生产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尤其在近岸地区,适宜的环境与丰富的自然资源促使近岸地区的水产养殖业快速掘起。近岸地区作为海陆交界地带,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突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对近岸地区水产养殖的发展现状进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海南位于中国的最南端,是中国发展热带海洋渔业的理想之地,水产养殖业发达,但养殖密度过高、养殖废水排放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掌握海南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情况,对其造成的生态影响进行评估是科学、合理地开发和保护海南近岸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本文利用Landsat多时相遥感数据,结合国产高分(GF)卫星影像、Google Earth卫星影像、土地利用类型和海洋水质数据等辅助数据,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提取了海南岛1987-2018年共计8期近岸水产养殖信息,分析了海南岛水产养殖时空变化特征,并对水产养殖对近岸生态景观及近海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987-2018年海南岛近岸地区水产养殖面积大幅度增长,31年间面积共增加22605公顷,其中1995-2015年为增长最快时期;2015年后,水产养殖面积出现少量减少。海南岛近岸水产养殖区分布呈“东多西少”的特点,各地发展速度不均衡,水产养殖区质心总体表现为向东北方向的不断迁移,共移动72.9km,且养殖区的景观格局变得越来越复杂,水产养殖业长期呈无序发展状态。(2)水产养殖的快速扩张对海南岛近岸生态景观及水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1990-2015年海南岛近岸地区水产养殖主要表现为各类型土地向养殖用地大量转入,造成大量土地流失,其中,水产养殖用地和红树林湿地的竞争关系最为显着,水产养殖扩张已成为红树林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海水叶绿素a浓度可以反映水体的富营养化状况,海南岛水产养殖面积与近海叶绿素a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说明水产养殖致使浮游植物增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现象。(3)长期以来,缺少科学的管理和政策支持是海南水产养殖业发展造成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生态修复工作已不断开展,本文基于对谷歌地球高分辨率数据对海南岛生态修复状况进行了监测,发现在2010年后,东寨港、铁炉港等多地区“退塘还林”“退塘还湿”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果,海南水产养殖业将会更加科学规范。本研究揭示了 30余年来海南岛水产养殖区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近岸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为海南岛渔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能为促进海南岛水产养殖业的科学发展和转型,推动海岸带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邹宇航[2](2020)在《基于乡村地域特性的琼北地区村落更新策略研究与实践》文中认为海南岛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热带岛屿,近年来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快速的城镇化步伐,海南的乡村建设虽然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不少矛盾问题与“异化”现象也逐渐的突显。特别是在琼北地区,由于村落经济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前往城市工作,致使村落空心化现象严重、物质环境年久失修、人文民俗鲜人知晓、农业产业受到冲击、新村建设缺乏引导。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国家力求解决“三农”问题的各类短板,做好乡村的重点突破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有必要将琼北地区村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总结出适宜的更新策略与方法,在保证琼北乡村地域特性的前提下,实现村落在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相关实践与理论的梳理,从乡村地域特性的内涵出发,研究总结出了琼北村落的原型。在此基础上,针对村落“异化”问题,以有机更新与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为方式方法,以构建乡村“日常生活”为最终目的,提出“地域特性保留创新,村落空间有机恢复,日常生活回归再现”的营建理念与原则。在它的指导下,本文建构了“提取-研选-融合-重构”的更新策略体系:前期对村落的地域特性要素进行“提取”,以现代各方的综合价值取向来“研选”;然后将适宜的现代功能理念“融合”进非物质活动中,实现地域特性的多维结合与特色引领;而在空间环境上,实行整体格局调整、街巷肌理修复、院落单元组合、建筑现代复合和公共空间激活的物质“重构”。最后,结合澄迈县国泰村的项目实践来对研究内容进行实证。

姜小龙[3](2020)在《福建青冈和岭南青冈系统发育关系及居群遗传结构》文中指出福建青冈(Quercus chungii F.P.Metcalf)和岭南青冈(Q.championii Benth.)属于栎属青冈组(Quercus section Cyclobalanopsis),为珍稀用材树种,是我国东南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重要组成树种之一。这两个物种形态相似,被认为是姐妹种,但还缺乏分子证据支持。了解福建青冈和岭南青冈分布范围、系统发育关系、居群空间遗传格局及其演化历史,不仅是科学制定其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策略的理论基础,也为揭示中国南部物种迁移扩散丰富证据。本研究基于物种潜在分布区模型,微卫星分型和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开展福建青冈和岭南青冈的系统演化关系、潜在分布区域及居群遗传结构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福建青冈和岭南青冈系统关系及变异位点在基因组上分布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对福建青冈和岭南青冈及9个近缘物种27个样本进行测序。构建的贝叶斯树和极大似然树显示福建青冈和岭南青冈不是姐妹类群,其中福建青冈与大果青冈(Q.rex)、越南青冈(Q.austrocochinchiensis)、毛叶青冈(Q.kerrii)、绒毛青冈(Q.hypophaea)和黄毛青冈(Q.delavayi)组成单系;岭南青冈与赤皮青冈(Q.gilva)和西畴青冈(Q.sichourensis)组成单系。将变异位点比对至近缘种夏栎(Q.robur)基因组上显示约80%的简化基因组位点能唯一比对,简化基因组位点在基因组中广泛分布、在染色体上分布数与染色体长度呈正相关,在基因区的分布密度大于非基因区。(2)福建青冈和岭南青冈分布范围及生境差异收集了25个福建青冈和30个岭南青冈分布数据,基于最大熵模型模拟福建青冈和岭南青冈的潜在分布范围。福建青冈和岭南青冈的AUC值都大于0.85,20次重复模拟结果的变异系数较低,说明模型具有较好模拟性能。福建青冈和岭南青冈模拟的潜在分布区与其现实分布较一致,即福建青冈潜在分布广布于中国南部的武夷山、南岭及雪峰山;岭南青冈片段化分布于中国南部沿海区域。影响福建青冈和岭南青冈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分别为最干月降水和年降水量。生境一致性检测结果表明福建青冈和岭南青冈的生态位存在显着差异。(3)福建青冈居群遗传结构基于9对微卫星引物对11个福建青冈居群188株个体进行基因分型获得56个等位位点。使用ARLEQUIN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居群等位位点丰富度在2.63和3.32之间、期望杂合度在0.46和0.67之间、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在0.02和0.32之间,居群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显着正相关(r=0.68)。基于贝叶斯聚类的Structure分析显示,所有居群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混合。南岭地区居群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性,暗示着南岭地区可能是福建青冈末次盛冰期的避难所,这与物种潜在分布区模拟该区域自末次盛冰期以来存在稳定、适宜生境的结果相一致。景观空间插值分析显示,南岭山脉在末次盛冰期和当前时期都充当着福建青冈东西方向扩散的通道。(4)岭南青冈空间遗传格局及演化历史使用简化基因组测序对19个岭南青冈居群56株个体进行基因分型,获得5207个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主成份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Structure分析和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岭南青冈居群遗传结构可分为与地理分布显着相关的4个组——中国西南-越南北部(SW组)、海南(HN组)、中国东南(SE组)和台湾(TW组)。其中,HN组具有最高遗传多样性和遗传混合。HN组和TW组间遗传分化最大(FST=0.116),SW组和SE组间遗传分化最小(FST=0.034)。DIYABC分析表明,该物种的祖先分布于中国西南-越南北部,随后依次扩散至海南岛和中国东南地区。第四纪冰期海平面下降使得中国大陆通过陆桥与临近岛屿相连,为其扩散至海南岛和台湾岛提供了通道;间冰期气候变暖促进了该物种从中国西南区域扩散至东南地区。气候因子影响着岭南青冈遗传格局,其中对其影响最大的气候因子是等温性。岭南青冈可能通过调控营养和繁殖器官发育适应环境的异质性。基于以上结果,我们认为,福建青冈和岭南青冈不是姐妹种,两个物种的生境差异显着;南岭地区可能是两个物种在第四纪间冰期迁移扩散的廊道;第四纪冰期在中国南部大陆与临近岛屿间形成的陆桥对大陆性岛屿植物区系演化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保护南岭地区物种多样性及物种迁移廊道,建议成立跨省份、东西走向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田语[4](2020)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薛爱华(Edward Hetzel Schafer)是20世纪下叶欧美古典汉学界的代表性学者。他在唐代物质文化史、中西交通史、古代文学研究等领域均出类拔萃,堪称一代大家。因为薛爱华在域外汉学界的声誉,国内学术界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已有一些对薛爱华代表作品的译介与评述作品出现,成果斐然。然而相对于薛爱华其人在上世纪域外汉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相对于其汉学论着作品的丰硕和内容的多样化,目前对其展开的译介和研究工作仍旧是相对不充分的。基于此,本论文立足于文本分析,用学术史的、跨文化的方法,对薛爱华的生平经历以及学术研究展开全方位的考察,并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将梳理与薛爱华汉学研究工作有关的历史性事实,并通过全面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其汉学研究论着与论文作品,尽可能为学界呈现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风貌;其次,本文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薛爱华专着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和专题研究工作,以期从学术视阈与研究方法的范式与因革流变的角度深化对薛爱华不同时期汉学研究模式与特色的理解。其三是自觉得以更为宏观的西方古典汉学发展史视角理解薛爱华的汉学研究,并通过对薛爱华的个案研究形式,以局部照见整体,对认识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乃至整个欧美古典汉学研究的历史走向、理论特色、学术视阈等更为重大的问题提供一个参考系和管窥之途。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对薛爱华之前古典汉学的发展史做一精要的梳理与概述。古典汉学源起自早期西葡天主教士的中国观察,自十九世纪法国学派兴起而蔚为大观。法兰西学院雷慕沙、儒莲、沙畹、伯希和等人,见证着古典汉学研究从稚嫩走向辉煌的进程。古典汉学以语文学为本,重视翻译与注释研究,其传统得到了夏德、劳费尔等学者的发扬,正是他们将这一传统嫁接到美国学术土壤之上,推动了美国古典汉学研究的成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系的诞生与发展正是植根于这种历史语境之中。经由莱辛、赵元任、卜弼德等学者的教研实践和薪火相传,而终以期古典汉学研究傲视美国西海岸学术界。薛爱华正是伯克利东语系所培养出的杰出学子,但其学术师承却并非如此简单。薛早年对人类文化、文学作品的广泛爱好孕育了其为学的宽广视野以及为文的丰沛才情;语言学天赋与勤苦使他得以掌握数十种东西方语言,为其广泛利用多国文献开展研究提供了条件;本科人类学的专业训练使得薛爱华能够在文本研究基础上融汇博厄斯派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式;最后,博士师从伯克利卜弼德的学术经历奠定了其汉学研究的语文学底色、视阈与翻译方法上的特点。以前述汉学史及薛爱华学术渊源之梳理与分析为基础,本文从目录学角度审视薛爱华学术研究视阈及其发展。通过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薛爱华的作品,我们可以勾勒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模式:薛爱华的研究按时代先后可分为前后二期。就前期(上世纪50-60年代)来说,薛主要致力于唐五代物质文化史与中西交通研究。《闽国:10世纪中国的南方王国》《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等作皆为此类;后期(上世纪70-80年代)的作品转向神话民俗、道教、道教文学等领域,《神女:唐代文学中的龙女与雨女》《唐代的茅山》《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等作皆为此类。本文继而对薛爱华前后期代表作《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开展专题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以百科全书式的视野和编写体例,通过翻译—注释研究法、人类学研究方法以及合理想象的运用,对唐代南越自然与人文物事做了细致而全面的介绍与描写,并以此勾勒出存在于唐代文献中的南越世界的整体风貌。《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出现标志着薛爱华走上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学研究道路。通过对曹唐诗歌的文本分析,薛爱华深入探讨了曹唐游仙诗的内涵、母题、主题等问题,并利用其诗作为研究材料,开展针对唐人想象中的道教神仙世界的考证和描写。在文本研究基础上,本文转向对理论问题的探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有着明确的理论与方法论指导,它以语文学为大宗,在当时的欧美中国研究的浮躁语境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与独特性。此外,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石——汉文英译理论与实践颇具特色,其保全源语言语义与语境色彩的翻译范式相对于音译和功能性翻译等方法,具有独特优势和价值。最后,因为薛爱华着作等身,且革新了中西交通史、名物考证研究、道教研究等领域的研究现状,也因为薛爱华在学术社团实践、教学活动、社会活动等方面为中国研究和中国文化传播所作出的贡献,我们认为,从20世纪下半叶域外汉学的整体大局看,薛爱华可称为美国乃至整个欧美中国研究界古典汉学研究的代表性学者。

王德智[5](2020)在《结合UAV-LiDAR和卫星遥感数据的红树林多尺度观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受到周期性潮水浸没,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植物群落。红树林湿地是世界上生产力和碳密度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同时具有防风固岸、净化海水、为海洋动植物提供栖息地和美学欣赏等广泛的生态服务价值。尽管红树林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但是全球红树林面积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出现锐减,中国也不例外。鉴于红树林的经济与生态重要性及其快速减少的现实,加强红树林监测和评估它们的生物物理状况,以应对红树林生态系统退化,既有理论探索的必要性,又有现实需要的迫切性。当前,红树林观测研究都集中在单一尺度、某一具体研究区内进行,尚未形成系统、规范的红树林多尺度观测方法。红树林种间分类也一直是遥感领域的挑战。另外,受红树林中野外采样困难的限制,红树林结构和功能参数估算研究大多局限于小范围内进行。本文结合无人机激光雷达(UAV-LiDAR)和卫星遥感数据,提出了一种红树林多尺度观测方法,并以中国红树林群落结构最复杂的地区——海南岛,作为实证研究区。在海南岛上,本文建立了区域、保护区和局部三个尺度的观测体系和方法。具体观测内容有:红树林范围、树种空间分布、树高和地表生物量(AGB)。区域是指某一个较大的地区,如省域或岛屿;保护区是指一个具体的国家级或省级自然保护区;局部是指自然保护区内局部地段或某一小片红树林。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全球开放获取的Sentinel-2数据,本文提出的面向对象和面向像素相结合方法成功获得区域尺度红树林空间分布图。海南岛红树林范围总体识别精度为98.00%,Kappa系数0.96。2018年海南岛红树林总面积为3697.02 ha,分布在9个临海市县,其中68.82%的红树林位于海南岛东北部,3个临海市县(昌江县、乐东县、万宁市)已无明显红树林分布。(2)基于Sentinel-2数据,使用面向对象和机器学习结合的方法基本能准确识别出红树植物树种空间分布。在以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保护区尺度研究区时,10 m的Sentinel-2和15 m的Landsat-8影像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70.95%和68.57%,而0.5 m的商业卫星Pléiades-1影像能获得更高的红树林种间分类精度(78.57%)。尽管Sentinel-2数据上总体分类精度一般,但是大部分点、线、面状红树林能被准确的识别、区分出来。(3)在局部尺度,以UAV-LiDAR和World View-2结合的方法,对红树林进行了单木水平种间分类;提出的单木AGB反推方法则首次成功得到单木水平的地表生物量估算图。本文以群落结构复杂的清澜港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作为局部尺度研究区,发现:单木水平总体分类精度为86.08%,Kappa系数为0.83,高于大多数红树林种间分类的精度(~80%);单木水平AGB估算精度R2为0.49,RMSE为48.42 Mg ha-1;单木水平树种分类图和AGB图粒度细,信息丰富,更有利于精细化、差异化红树林管理。(4)局部尺度的单木分割结果显示,空间位置匹配上的单木分割精度为87.43%,而单木数量上的单木分割精度为51.11%。海莲群落单木分割结果最准确,而海漆、榄李和海桑属等红树存在较明显的欠分割偏差。当胸径<10 cm时,更容易出现欠分割和偏差较大的情况;而当胸径>10 cm,单木分割更准确。单木分割精度与群落复杂度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即当群落越复杂时,分割精度越低。(5)基于“点-线-面”框架,采用野外样方数据、UAV-LiDAR条带点云和Sentinel-2影像,本文提出的尺度上推方法成功估算出海南岛红树林地表生物量和树高。在海南岛区域尺度,新构建的G~LiDAR~S2AGB生物量模型表现优于传统G~S2AGB模型(R2:0.62 vs 0.52,RMSE:50.36 Mg ha-1 vs 56.63 Mg ha-1);新构建的LiDAR~S2H高度模型表现也较好,R2为0.67,RMSE为1.90 m。海南岛红树林平均高度为6.99 m±2.14 m,总地表生物量为474,199.31 Mg,地表生物量密度为128.27Mg ha-1±45.87 Mg ha-1,高红树植物和地表生物量热点主要分布东寨港南部和清澜港。海南岛红树林平均树高和AGB高于中国其他地区红树林的平均树高和AGB,低于世界红树林的平均值。与传统红树林地表生物量反演方法相比,本文新构建的G~LiDAR~S2AGB模型可以减少约39%的野外采样工作量。在使用UAV-LiDAR采样方法估算红树林地表生物量时,仅需要采集研究区约1%的红树林点云数据。随着无人机操作的简便化和LiDAR传感器价格的降低,该方法为大尺度红树林林业参数估算提供一种新的途径。(6)RFE和NRFE方法都可以有效的从高维、高相关特征空间中筛选出重要特征,两者筛选的特征在建模精度上相差不大(<2%)。对于红树林种间分类、树高和地表生物量估算,光谱波段的重要性为:红色边缘>短波红外>近红外>其他可见光波段。高空间分辨率影像的纹理有助于红树林种间分类,而中空间分辨率影像上纹理特征无法达到需要的分类效果。在预测红树林地表生物量上,冠层厚度指数、描述冠层顶部和底部特征的指数是最有效的LiDAR指数。(7)另外本文成功构建了海南岛红树林多尺度观测数据库,定义了各尺度观测所需要的数据、命名规则、空间参考和数据格式,数据主要包括多源遥感数据、野外采样数据和相关地理空间数据。本文主要创新点如下:(1)本文结合UAV-LiDAR和卫星遥感数据,成功构建了红树林多尺度观测体系,形成区域、保护区、局部三个尺度的观测方法。(2)定义了一种新的“点-线-面”框架,基于该框架、野外样方、UAV-LiDAR条带点云和Sentinel-2影像,提出了一种新的尺度上推方法用于红树林结构和功能参数估算,定量评估了该方法在减少野外采样工作量上的效率,并首次绘制了10m分辨率的海南岛红树林树高和地表生物量图。(3)结合UAV-LiDAR和World View-2/3数据,对红树林进行了单木水平种间分类,提出的“单木AGB反推方法”则首次成功得到单木水平的地表生物量估算图。(4)使用随机森林递归式特征选择方法,从高维、高相关特征空间中筛选出重要的多光谱指数和LiDAR指数,并分析了不同树种间固有特征差异及其在多光谱和LiDAR指数上如何表征。

徐海涛[6](2019)在《秦巴山区生态状况与保护成效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生态问题的多元化导致传统生态评价方法无法满足复杂条件下区域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的要求,特别是针对各类生态保护地成效和区域生态管理成效的定量化研究,需要尝试构建新型生态评估方法。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广泛应用,积累了丰富数据源,提出了各类遥感数据处理方法,为大空间尺度与长时间序列的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研究,提供了可能。秦巴山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受益显着,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在国家生态安全战略中处于关键地位;但区内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特别是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等问题突出;因此,全面系统地开展秦巴山区生态状况与保护成效评估研究对区内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生态学的理论视角出发,首先研究构建了秦巴山区生态系统综合评价体系,确立了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的内容、指标和方法,基于协同管控理念,探索建立秦巴山区生态保护成效评价方法,进行生态系统综合评价体系的适用性分析;其次,基于多源空间数据特征,分析找寻评价指标处理方法,研究构建生态评估模型,主要包括水源涵养量、土壤保持量、人类扰动指数和生态保护指数等模型;最后,通过使用多源空间数据、生态评估模型、地理信息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计算获得秦巴山区近16年的标准化评价数据;从秦巴山区总体生态状况、生态保护区域的生态变化与保护成效、不同管控强度区域的生态差异特征、生态管理程度和地质环境稳定性等研究方向出发,结合生态学评估理论,评价分析了2000-2015年秦巴山区的生态状况与保护成效。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Landsat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进行了秦巴山区土地利用分类信息提取研究,获得了秦巴山区四期土地利用分类数据。基于土地利用数据,研究构建了秦巴山区生态系统类型空间数据库,划分出了农田、聚落、森林、草地、湿地和裸地(岩)等六类生态系统,构建了生态系统类型转移矩阵。通过对秦巴山区生态系统类型的综合研究,发现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呈减少趋势,聚落、湿地和森林等生态系统呈增加趋势,2010-2015年,生态系统类型的转移变化特征最为明显,不同管控强度区域的生态本底与生态管控强度呈正相关关系。(2)使用MOD17A3和MOD13Q1数据产品,经过空间数据处理与计算,获得了秦巴山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植被覆盖度数据。基于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得到秦巴山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植被覆盖度的多年平均值、标准方差和线性系数等统计指标。通过对植被数据统计指标的综合分析,揭示了秦巴山区植被长势的空间分异特征明显,但年际之间较为稳定,总体呈转好趋势;生态保护区域的植被长势较好,在2010-2015年,最为明显,但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稳定性较差,可能受到自然保护区相对分散的影响。(3)根据水量平衡法原理,使用实际蒸散量和降水空间插值数据作为参数,研究构建秦巴山区水源涵养量算法。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的基础上,以潜在土壤侵蚀量与实际土壤侵蚀量的差值,研究构建秦巴山区土壤保持量估测模型,并分析计算估测模型中的各参数。基于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得到秦巴山区水源涵养量、土壤保持量的多年平均值、标准方差和线性系数等统计指标。通过对水源涵养量统计指标的综合分析,发现秦巴山区水源涵养量的空间分异特征明显,且年际之间不稳定,总体呈现略有降低趋势,水源涵养量较高区域,其稳定性较差,在2011-2015年,生态保护区域的水源涵养量及其稳定性提升明显。通过对土壤保持量统计指标的综合分析,发现秦巴山区土壤保持量的空间分异特征明显,且年际之间不稳定,总体呈现略有增加趋势;生态保护区域的土壤保持服务功能较好,但稳定性较差。基于土地利用数据,研究划分秦巴山区景观类型和生态系统类型;从类型和景观级别上,分析选取合适的景观格局指数,基于生态系统类型,研究构建人类扰动指数算法;从生态系统层次,对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进行评价。通过对景观格局指数和人类扰动指数的研究,发现秦巴山区森林景观格局总体呈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维持方向发展,人类扰动总体呈减少趋势,在2010-2015年,减少趋势最为明显,但受森林小斑块数量增加影响,森林内部破碎化程度加剧;生态保护区域的人类扰动较低且趋于稳定,不同管控强度区域的人类扰动与生态管控强度呈负相关关系,但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森林小斑块数量较多,受人类活动的潜在影响增加。(4)以生态保护的时间、范围和要求为参数,使用生态保护地矢量数据,探讨构建生态保护指数模型,实现秦巴山区生态保护管理程度的定量化研究;通过对生态保护强度指数、生态保护力度指数、生态保护成效指数的研究分析,发现秦巴山区生态管理成效总体呈略有增加趋势,但生态管理成效的空间分异明显,在2000-2005年,增加趋势最为明显。基于地质环境特征、评价因子和地质灾害点分布,研究构建秦巴山区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体系,通过信息量模型计算,实现秦巴山区地质环境稳定性的定量化评估;通过对地质环境稳定性指数的统计分析,发现秦巴山区地质环境稳定性区域主要分布在生态保护地,有利于秦巴山区生态环境建设。对于秦巴山区的聚落增加、水源涵养量减少、水源涵养量和土壤保持量稳定性差等问题,需要提升生态管控强度,重划生态保护红线,加大生态补偿力度,转变生态管理模式,构建智能化生态监测平台。

赵金娥[7](2019)在《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史论:中国有海防,自明代始。面对来自海洋的威胁,朱元璋时期就完成了我国沿海一万三千余里的全国海防建设。广东海防是最后完成的一段,占五千里。广东海防的建设,吸纳了全国海防建设的经验,结合了广东沿海的斗争经验和地域环境特点,满足了保卫辽阔南海及岛屿、保障海上丝绸之路安全的海防任务,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广东海防卫所体系。本文在发展“一带一路”与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对其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是形成对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支持,丰富广东海防卫所的学术研究,同时对海防卫所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以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为研究对象,从建筑学的角度,结合历史学、军事学、地理学、社会学、人文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在梳理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自然条件、社会状况、海防制度、建置概况的基础上,对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进行系统性研究,由宏观至微观从省域、区块、卫所城三个层面展开。首先,着眼于明代广东全省域的海防,对其整体防御架构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沿海地方社会形势、军事地理环境、受侵扰程度和各海防卫所设置情况,从宏观角度归纳出广东沿海8卫28所总体呈现出的四种防御形态:在整个广东沿海选择战略要点设防的“沿海珠链型防御”;确保省府广州安全,沿珠江两岸梯次纵深设防的“向心拱卫型防御”;针对海南岛与南澳岛等沿海大型岛屿的“海岛型防御”;以环绕北部湾的雷、廉、琼联防为基础,维护南中国海区域稳定,形成对海上丝绸之路严密控扼的“南洋海路控扼型防御”。通过对四种防御形态的分析,揭示了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选点精准、结构性布局合理对整体海防功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关注各海防卫所的防区控制,归纳出了海防卫所在自身防区范围内形成的主要功能空间。在实现生存功能时,通过海防卫所的合理选址及建设,甚至迁址,使海防卫所处于一个与地形相契合,与气候相适应,能战斗、宜生活的自然环境空间中。在实现军事功能时,海防卫所构筑了巡守的水军基地,预警、通信的烽堠,分守的墩台,及所城自身的多重防御空间。在实现被赋予的行政功能时,海防卫所城承担着保卫地方政权、与巡检司配合维护社会治安,与驿路配合完成物资转运等职责,形成了其社会功能空间。通过以上分析,揭示了各海防卫所在防区范围内,是如何立足并发挥作用,从而实现区块控制的。再次,聚焦于海防卫所城,展开城池内部构成要素的分析。借鉴中西方研究理论与方法,形成了更针对于海防卫所城空间形态的“城—布局组织—建筑”的多层次要素解析法。以实际调研和历史文献为基础,研究了明代广东海防卫所城池的存在模式、规模大小、轮廓形状、街巷布局、防御组织的形态特征及设计思想;探讨了防御建筑、衙署建筑、居住建筑、祭祀建筑、学宫建筑、商业建筑的形制及其文化内涵。在分析时,同时呈现了海防卫所城由军事堡垒向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各个要素表现出的时空特征;揭示了古代军事防御型城池的布局理念;探寻了军事建筑对防御及生活的物质保障、文化建筑对海防卫所将士的思想文化教育和战斗精神激励作用。最后,针对空间形态的根基,即:保障空间形态完整及合理的营建技术与建筑艺术等方面,做了全面细致的分析。阐述了主体结构营造的可靠性;总结了在卫所制度与军事文化影响和地域环境条件与资源限制下,海防卫所建筑的防御智慧与宜居要求;呈现了卫所装饰由简入繁的表现特征及深层原因;探讨了建筑技术的传承稳定且一致,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海防卫所城的坚固。正是由于这些落到实处的建筑细节,才保证了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由宏观到微观的完美。

陈莹[8](2019)在《生态严控背景下乡村空间规划策略研究 ——以海南省通什镇乡村为例》文中认为随着自然资源部的成立,我国的国土空间开发进入新的时期,即更加强调对自然资源的集约利用以及国土空间开发与自然资源环境的协调统一。生态严控区域的乡村作为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我国传统乡村的特征,又与生态资源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在生态严控背景下,许多乡村面临着土地资源紧张、产业经济效益低、传统文化消失等问题。如何实现乡村空间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满足村民的日益增长的空间环境需求,体现乡村地域文化特色等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生态严控背景下的乡村空间规划策略进行研究与思考,主要可分为五个部分,六个章节:首先明确了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与创新点,制定了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一章)。其次,对相关基础理论、国内外关于生态保护和乡村建设研究理论进行解读,重点研究乡村建设需要关注的因素和生态环境与乡村的关系,并对国内外实践进展进行研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第二章)。第三,分析生态严控的具体内容和对乡村发展的具体要求;对通什镇乡村进行实地调研与文献查阅,深入了解通什镇村庄概况与空间形态特征,包括:城乡空间结构、土地利用演变、空间形态演变与村落要素特征;通过实地踏勘、收集资料、问卷与访谈等方法,了解村民对村庄现状空间的满意度与空间使用需求;同时,深入研究影响村庄空间发展的动力因素,探究生态环境因素与其他各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探究生态严控背景下乡村空间规划策略做铺垫(第三、四章)。然后基于生态严控政策的具体要求,以及生态严控背景下的村庄空间特征、空间需求、影响因素,提出乡村空间规划策略,包括:基于动力因素的整体营造策略、基于自然资源保护要求的空间规划结构、基于产业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以及基于生态严控要求的四大类空间规划策略和村落要素改造模式,为乡村空间规划的原则方法进行探索创新(第五章)。最后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五个自然村,针对村庄的发展现状,提出运用不同的空间规划策略,包括:土地利用策略,村庄空间规划策略,要素改造策略,以推动生态严控背景下村庄可持续发展,解决空间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同时,为生态严控背景下其他乡村空间规划提供空间模式范本(第六章)。

宋茜茜[9](2019)在《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及生态承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岸带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类活动密集,拥有较高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同时也出现了各种生态问题,如围填海工程对自然岸线的侵蚀及周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不合理人为活动对土地资源造成的损失等。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海岸带生态环境又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对海岸带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的发展现状进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海南位于中国的最南端,从1988年的边陲岛屿变成了如今的国际旅游岛,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其主岛海南岛四面环海,拥有狭长的海岸线及丰富的海岸带资源,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巨大的生态问题,对海南岛海岸带区域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及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根据四期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利用分类和海岸线数据集,结合统计和遥感数据,借助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土地利用单一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及变化度4个方面评估了1990-2015年近25年的海南岛海岸带地区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并采用PSR模型建立了海南岛海岸带生态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结合状态空间法对海南岛海岸带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15年间,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面积增加明显,分别增加231%和132%,60%以上由耕地转换而来。交通运输用地年增长率最大,是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3倍。25年间,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利用程度从270增至280,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土地开发利用不断深入。分时段看,1990-2000年西部土地利用程度相对其它地区较高,2000-2009年各土地利用类型间年变化率波动较大,土地开发利用处于较高的水平,但西部土地利用发展状态逐渐减弱,其它地区呈现发展。分市县来看,海口市土地利用程度最高,为300;澄迈县次之,为286。陵水县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度最大,为22。(2)1990年和2000年海南岛海岸带生态承载力整体可载,2009年和2015年为超载状态,生态承载力压力逐渐增大。海南岛海岸带地区实际承载力与可承载力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从-0.0637增至0.2092。生态承载力在2009年呈现出空间差异性,东部和南部的生态压力较西部和北部大,琼海、万宁、陵水、三亚4个市县生态承载力超载严重。分市县看,25年间,有57%的海岸带市县实际生态承载力压力增长了1倍以上,且尤以2009-2015年恶化速度最快。本论文对海南岛海岸带进行了较为综合的土地和生态资源评估,建立了适合海南岛海岸带的生态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对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相关建议。首先海南岛海岸带地区土地利用开发强度较高的地区分散于海南岛四周,当地政府可结合各市县自然资源状况,提高土地开发利用集约程度,合理有效的开发保护土地资源。其次在对土地资源合理有效开发的同时,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可通过提高污染治理项目年度投资、控制常住人口数量、降低岸线人工化速度等方式缓解人类活动对生态承载力的压力。最后应重点注意陵水县的生态状况。本论文在做出上述工作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获取更多和更高精度的指标数据,提高评估精度,增加岛内区域评估进行横向对比是后续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王鑫[10](2019)在《海南岛东西海岸传统聚落景观空间形态比较分析》文中提出海南岛东西海岸地区拥有着优渥的土壤条件以及适宜的气候环境,因此在历朝历代的移民浪潮中均作为主要聚居地慢慢发展起来,两地聚落在发展演变中所形成的景观空间形态存在着较大的相似性。然而,由于两海岸传统聚落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宗族文化以及社会经济等都存在着地域性的差异,两海岸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也在这些因素的物化下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征。目前,东海岸地区传统聚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保护虽然已经取得了 一定的成果,特别是以东海岸东北部地区传统聚落的成功发展为典型代表,但是在新的发展浪潮的冲击下传统聚落的开发利用出现了盲目跟风的错误建设思想,抹杀了许多乡村原有的乡愁味道:相比而言,西海岸传统聚落的理论研究相对较为落后,伴随着西海岸地区的经济开发逐渐兴起,东海岸聚落的建设方法被简单的套用在西海岸聚落建设中,许多拥有着地域历史特色的传统聚落在未得到正确的价值考量时就已经被千篇一律的乡村建设所淹没。因此,在新时期的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下,通过对比分析东西海岸传统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的特征及异同,把握住东西海岸聚落各自独有的地域特征和空间属性,对今后乡村规划建设中避免出现形态雷同提供重要保障。论文以东西海岸传统聚落作为研究对象,尝试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探寻出两者各自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特征。文章通过结合平面二维量化法及空间句法建立出完整的量化数据研究指标体系,对传统聚落的边界形式、空间形式和结构形式进行科学和直观的定量分析。利用该指标体系对研究区域样本聚落量化,将所得的量化数椐从三个层面:纵向层面(北部、南部)、横向层面(近海、远海)、整体层面,分别对东西海岸传统聚落进行数椐分类及对比,通过数据化的指标分析出各自区域内传统聚落的景观空间形态特征以及两者形态特征间的差异及其成因。研究关注于海南岛传统聚落建设的同质化,希望以量化研究与对比研究为切入点,为传统聚落在今后的美丽乡村建设中重构地域文化提供切实可行的有效建议。

二、Landscape and land use in southern Hainan Island,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andscape and land use in southern Hainan Island,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海南岛近岸水产养殖时空变化遥感监测与生态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篇章结构
2 研究区和数据源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源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GEE的近岸养殖信息提取
    3.1 Google Earth Engine (GEE)平台遥感应用优势
    3.2 水产养殖信息提取
    3.3 提取结果精度评价
    3.4 本章小结
4 海南岛近岸水产养殖时空变化分析
    4.1 近岸水产养殖区面积变化分析
    4.2 近岸水产养殖区空间位置变化分析
    4.3 近岸水产养殖区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4.4 典型地区近岸水产养殖时空变化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海南岛近岸水产养殖生态影响分析
    5.1 对近岸地区生态景观的影响
    5.2 近岸水产养殖对近海叶绿素a的影响
    5.3 养殖业管理保障与生态修复状况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基于乡村地域特性的琼北地区村落更新策略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0 研究背景和课题缘起
        1.0.1 政策引领与矛盾突出的现状背景
        1.0.2 乡建研究与实地调研的课题开端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达到琼北地区村落良性发展的目的
        1.1.2 实现学术与实践并行推进的意义
    1.2 国内外村落更新相关研究与实践
        1.2.1 国外注重乡土原型研究与恢复建设发展
        1.2.2 国内侧重保护传统特色与动态有机更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以现状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思路
        1.3.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2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2.1 自然条件与人为干预下的乡村地域特性
        2.1.1 乡村地域特性的内涵与特征
        2.1.2 集合系统的构成要素
    2.2 乡村地域特性与村落更新
        2.2.1 有机更新与批判性地域主义的解析
        2.2.2 更新策略的有机性和地域性
    2.3 体现乡村地域特性的“日常生活”
        2.3.1 “日常生活”的内涵
        2.3.2 “异化”与“回归”——乡村“日常生活”的建构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乡村地域特性的琼北村落原型研究
    3.1 村落的自然环境特征
        3.1.1 地理区位——南部的战略支点
        3.1.2 气候地貌——多变的海岛情况
        3.1.3 环境条件——丰富的热带资源
    3.2 村落的经济文化特征
        3.2.1 多地移民的历史社会
        3.2.2 逐渐发展的经济产业
        3.2.3 岭南海岛的人文民俗
    3.3 村落的物质空间特征
        3.3.1 天人合一的村落整体格局
        3.3.2 梳式变异的街巷空间肌理
        3.3.3 多进排列的院落单元形制
        3.3.4 简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形式
        3.3.5 层次多样内部的公共节点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乡村地域特性的琼北村落更新策略研究
    4.1 村落更新体系的建构
        4.1.1 琼北地区乡村地域特性的“异化”问题
        4.1.2 村落更新的营建理念与原则
        4.1.3 “提取-研选-融合-重构”的策略体系
    4.2 地域特性要素的“提取”——特征发掘与整理归类
        4.2.1 原料要素的获取
        4.2.2 原料要素的分类
    4.3 优势地域要素的“研选”——价值取向与评判筛选
        4.3.1 优势要素的价值研判
        4.3.2 优势要素的评选方式
    4.4 适宜功能理念的“融合”——回归传承与特色引领
        4.4.1 多元利用的资源环境
        4.4.2 回流融入的社会生活
        4.4.3 传承优化的人文民俗
        4.4.4 多方协作的组织机制
        4.4.5 联动升级的产业结构
    4.5 村落物质空间的“重构”——有机更新与复合创新
        4.5.1 空间恢复的动态式介入
        4.5.2 整体格局的适宜性调整
        4.5.3 街巷肌理的延续性修复
        4.5.4 院落单元的多样化组合
        4.5.5 建筑形式的现代性复合
        4.5.6 公共空间的多方位重塑
    4.6 本章小结
5 海南澄迈国泰村的更新实践案例
    5.1 传统火山石村落特征的提取与研选
        5.1.1 基础条件——自然环境得天独厚
        5.1.2 发展内力——经济文化富有特色
        5.1.3 承载平台——物质空间亟待优化
    5.2 “田园隐居、生态康养”的理念融合
        5.2.1 “高、新、特、优”的总体定位
        5.2.2 动力协作的乡建机制
        5.2.3 优势农业与生态康养的双向联动
        5.2.4 火山人文民俗的传承与弘扬
    5.3 新老村并行的空间重构
        5.3.1 整体搬迁、同步发展的村落格局
        5.3.2 内外分流、修补恢复的街巷道路
        5.3.3 由点及面、逐步开发的更新进程
        5.3.4 两两组合、按需设计的院落单元
        5.3.5 继承传统、现代复合的各类节点
    5.4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福建青冈和岭南青冈系统发育关系及居群遗传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居群遗传学所用遗传标记及分析方法
        1.1.1 遗传标记发展
        1.1.2 溯祖理论及在居群遗传学中应用
        1.1.3 居群遗传学与物种分布区模型的结合
        1.1.4 居群应对气候变化的遗传学基础
    1.2 中国南部植物演化历史研究进展
        1.2.1 中国东南物种多样性分布及冰期避难所
        1.2.2 中国东南部临近岛屿植物区系的形成
    1.3 福建青冈和岭南青冈研究概况
        1.3.1 栎属分类及分布
        1.3.2 福建青冈和岭南青冈形态特征
        1.3.3 福建青冈和岭南青冈群落结构和生理生态特征
        1.3.4 福建青冈和岭南青冈居群遗传学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技术路线
2 福建青冈和岭南青冈系统位置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本选择及DNA提取
        2.1.2 酶切建库测序
        2.1.3 变异信息检测
        2.1.4 系统发育树构建
        2.1.5 变异位点在基因组中分布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物种间变异信息
        2.2.2 物种间系统进化关系
        2.2.3 变异信息在基因组中分布
    2.3 讨论
        2.3.1 福建青冈和岭南青冈系统关系
        2.3.2 变异信息在基因组中分布
    2.4 小结
3 福建青冈和岭南青冈潜在分布范围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物种分布及环境数据获取
        3.1.2 物种潜在分布范围模拟
        3.1.3 福建青冈和岭南青冈生境比较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福建青冈和岭南青冈潜在分布范围
        3.2.2 福建青冈和岭南青冈生境差异
    3.3 讨论
        3.3.1 潜在分布区模拟性能
        3.3.2 福建青冈和岭南青冈生境差异
    3.4 小结
4 福建青冈居群遗传结构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本采集及基因分型
        4.1.2 居群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
        4.1.3 福建青冈景观遗传格局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4.2.2 福建青冈景观遗传格局
    4.3 讨论
        4.3.1 福建青冈潜在冰期避难所
        4.3.2 福建青冈扩散廊道
        4.3.3 福建青冈的保护和管理
    4.4 小结
5 岭南青冈的空间遗传结构及演化历史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样本采集及测序
        5.1.2 数据过滤及参数优化
        5.1.3 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
        5.1.4 个体系统发育关系
        5.1.5 居群演化历史
        5.1.6 景观基因组格局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测序数据质控
        5.2.2 分析参数优化
        5.2.3 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
        5.2.4 个体系统发育关系
        5.2.5 居群演化历史
        5.2.6 景观基因组格局
    5.3 讨论
        5.3.1 简化基因组标记的准确性
        5.3.2 岭南青冈起源及迁移路线
        5.3.3 岭南青冈遗传结构及基因渗入
        5.3.4 岭南青冈对局部环境的适应
    5.4 小结
6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4)薛爱华的汉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西方研究情况概述
        1.1.1 中国学术界的薛爱华研究
        1.1.2 西方汉学界的薛爱华研究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框架
    1.3 关键词的界定与解释
        1.3.1 汉学与中国学
        1.3.2 语文学与古典汉学
        1.3.3 中古中国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古典汉学传统与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学术资源
    2.1 古典汉学的萌芽与发展
    2.2 法国古典汉学(1814-1945)
    2.3 美国古典汉学的起步与劳费尔的开拓
    2.4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与文学系古典汉学研究的发展
    2.5 卜弼德的汉学研究
    2.6 薛爱华的早年生活与学术渊源
        2.6.1 从西雅图到伯克利
        2.6.2 博厄斯派人类学与薛爱华
        2.6.3 卜弼德的影响
第三章 对薛爱华汉学论着的目录学审视
    3.1 薛爱华学术专着概览
    3.2 薛爱华汉学学术论文概览
    3.3 基于目录学的历时性分析
第四章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
    4.1 成书背景
    4.2 对《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内容与体制的讨论
        4.2.1 主要内容
        4.2.2 内容与结构上的特点
        4.2.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方法论析
    4.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征引性注释考析
    4.4 勘误
第五章 《时间海上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研究
    5.1 写作背景与动因
        5.1.1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转向和道教研究的深入
        5.1.2 《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创作目的
    5.2 《曹唐的道教诗歌》内容与体制
    5.3 母题研究与曹唐游仙诗的内涵与主题
    5.4 道教仙境考证学
    5.5 订正
第六章 薛爱华汉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论
    6.1 “我是一名语文学者”
    6.2 语文学研究的特点
    6.3 语文学研究之于古典汉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6.4 薛爱华汉文英译理论与方法论
第七章 薛爱华与美国的中国研究
    7.1 薛爱华所处的美国中国研究历史发展阶段
    7.2 书斋内外:薛爱华对美国古典汉学的贡献
    7.3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缺憾
        7.3.1 不重视对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分析与探讨
        7.3.2 一部分论着作品结构编排不合理
        7.3.3 论文写作的文学色彩所带来的问题
        7.3.4 材料引征上的几个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薛爱华论着目录
附录二 薛爱华生平
附录三 薛爱华获奖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5)结合UAV-LiDAR和卫星遥感数据的红树林多尺度观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红树林概念、特征及选题背景
        1.1.1 红树林概念及特征
        1.1.2 选题背景
    1.2 红树林遥感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红树林范围监测
        1.2.2 红树林种间分类
        1.2.3 红树林结构和功能参数反演
        1.2.4 无人机激光雷达遥感与红树林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
        2.1.1 海南岛概况
        2.1.2 海南岛红树林介绍
    2.2 研究方法
        2.2.1 地面样方调查
        2.2.2 野外调绘与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2.2.3 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方法
        2.2.4 随机森林算法
        2.2.5 红树林多尺度分类
        2.2.6 红树林单木分割与精度验证
        2.2.7 基于LiDAR采样的林业参数尺度上推方法
        2.2.8 精度评价
第三章 海南岛红树林多尺度观测数据库建设
    3.1 数据库总体设计
        3.1.1 需求概述和设计原则
        3.1.2 数据要素命名规则和空间参考
    3.2 区域尺度数据库建设
        3.2.1 野外数据
        3.2.2 Sentinel-2 数据
    3.3 保护区尺度数据库建设
        3.3.1 野外数据
        3.3.2 Landsat8、Sentinel-2和Pléiades-1 数据
        3.3.3 UAV-LiDAR数据
    3.4 局部尺度数据库建设
        3.4.1 野外数据
        3.4.2 World View-2/3 数据
        3.4.3 UAV-LiDAR数据
第四章 海南岛红树林多尺度观测特征指数提取与选择
    4.1 特征指数提取
        4.1.1 多光谱特征指数
        4.1.2 纹理指数
        4.1.3 LiDAR指数
    4.2 特征选择
        4.2.1 特征选择
        4.2.2 RFE与 NRFE算法
    4.3 特征选择结果
        4.3.1 种间分类特征选择
        4.3.2 高度和地表生物量特征选择
        4.3.3 特征选择讨论
第五章 海南岛红树林多尺度空间分布观测
    5.1 区域尺度
        5.1.1 海南岛红树林提取
        5.1.2 精度验证和视觉检查
        5.1.3 海南岛红树林空间分布分析
    5.2 保护区尺度
        5.2.1 东寨港保护区红树林种间分类
        5.2.2 精度验证、差异检验和视觉检查
        5.2.3 影像空间分辨率对红树林要素识别的影响
        5.2.4 特征重要性分析
    5.3 局部尺度
        5.3.1 局部红树林单木水平种间分类
        5.3.2 精度验证与视觉分析
        5.3.3 树种、胸径和群落结构复杂性对单木分割的影响
        5.3.4 特征重要性分析
第六章 海南岛红树林树高和地表生物量多尺度反演
    6.1 区域尺度
        6.1.1 海南岛红树林树高和生物量估算
        6.1.2 精度验证
        6.1.3 海南岛红树林高度和生物量分布分析
        6.1.4 特征重要性分析
    6.2 保护区尺度
        6.2.1 清澜港红树林高度和生物量估算
        6.2.2 精度验证
    6.3 局部尺度
        6.3.1 清澜港局部红树林生物量估算
        6.3.2 精度验证与视觉检查
    6.4 LiDAR采样方法的相关讨论
        6.4.1 LiDAR采样方法结果与同类研究结果的对比
        6.4.2 LiDAR采样对野外样本的降低效果
        6.4.3 LiDAR采样强度
        6.4.4 多尺度地表生物量反演结果对比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秦巴山区生态状况与保护成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存在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基础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资源
        2.1.3 社会经济
        2.1.4 生态现状
        2.1.5 土壤特征
        2.1.6 气象水文
        2.1.7 地质环境
    2.2 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
        2.2.1 ET数据处理
        2.2.2 NPP数据处理
        2.2.3 NDVI数据处理
        2.2.4 FVC数据算法
        2.2.5 土地利用分类
第3章 秦巴山区生态评估体系构建
    3.1 评估内容
        3.1.1 生态系统格局
        3.1.2 生态系统质量
        3.1.3 生态系统服务
        3.1.4 生态管理程度
        3.1.5 地质环境稳定性
    3.2 评价指标
        3.2.1 选取原则
        3.2.2 指标体系
    3.3 评价方法
        3.3.1 框架与思路
        3.3.2 适用性分析
    3.4 评估模型分析与处理方法
        3.4.1 水源涵养量算法
        3.4.2 土壤保持量算法
        3.4.3 生态系统类型
        3.4.4 景观格局指数
        3.4.5 人类扰动指数
        3.4.6 生态保护指数
        3.4.7 数理统计方法
        3.4.8 信息量模型
第4章 秦巴山区生态系统总体状况评估
    4.1 生态系统类型状况分析
        4.1.1 生态系统类型构成与空间分布
        4.1.2 生态系统类型的转移变化特征
    4.2 植被长势时空变化特征
        4.2.1 NPP的时空变化特征
        4.2.2 FVC的时空变化特征
    4.3 水源涵养量时空变化特征
    4.4 土壤保持量时空变化特征
    4.5 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
        4.5.1 森林景观分析
        4.5.2 人类扰动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变化与成效评估
    5.1 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现状评估
        5.1.1 生态系统类型现状
        5.1.2 植被长势现状
        5.1.3 水源涵养量现状
        5.1.4 土壤保持量现状
        5.1.5 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现状
    5.2 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变化与成效分析
        5.2.1 生态系统类型时空变化与成效分析
        5.2.2 植被长势时空变化与成效分析
        5.2.3 水源涵养量时空变化与成效分析
        5.2.4 土壤保持量时空变化与成效分析
        5.2.5 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时空变化与成效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时空变化特征评估
    6.1 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变化分析
        6.1.1 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类型时空变化分析
        6.1.2 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生长状况时空变化分析
        6.1.3 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评估
    6.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变化分析
        6.2.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类型时空变化分析
        6.2.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生长状况时空变化分析
        6.2.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评估
    6.3 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状况评估
        6.3.1 森林生态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变化分析
        6.3.2 野生动物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变化分析
        6.3.3 野生植物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变化分析
        6.3.4 内陆湿地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变化分析
        6.3.5 地质遗迹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变化分析
        6.3.6 古生物遗迹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变化分析
        6.3.7 各类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差异特征分析
    6.4 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实际状况分析
        6.4.1 省级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现状分析
        6.4.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现状分析
        6.4.3 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最近变化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秦巴山区生态状况与保护成效综合分析
    7.1 不同管控区域生态系统差异分析
        7.1.1 生态系统类型差异特征
        7.1.2 植被长势差异特征
        7.1.3 水源涵养量差异特征
        7.1.4 土壤保持量差异特征
        7.1.5 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差异特征
    7.2 秦巴山区生态保护管理成效分析
        7.2.1 生态保护强度特征
        7.2.2 生态保护力度特征
        7.2.3 生态保护总体特征
    7.3 地质环境稳定性分析
        7.3.1 评价指标体系
        7.3.2 因子敏感性分析
        7.3.3 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
    7.4 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7.4.1 法律政策与有效监督
        7.4.2 生态补偿机制的落实
        7.4.3 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
        7.4.4 生态评估的影响因素
    7.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目的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建设背景与卫所概况
    2.1 明代广东的自然环境状况
        2.1.1 区位特征:区位特点影响总体防御的布局
        2.1.2 地形地貌:屏山障水据险扼要的防御择址
        2.1.3 交通状况:陆海交通影响物资及军情传递
        2.1.4 气候环境:建筑适应性及倭寇的择时规律
    2.2 明代广东的社会环境状况
        2.2.1 海防卫所震慑了敌对政治势力
        2.2.2 海防卫所保驾了沿海经济发展
        2.2.3 海防卫所保障了国际政策执行
        2.2.4 海防卫所打击了沿海走私贸易
        2.2.5 海防卫所进行的重要军事斗争
    2.3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军事管理制度
        2.3.1 军队制度:层级性的卫所制度
        2.3.2 军户制度:父子相继的世袭制度
        2.3.3 屯田制度:自给自足的供养方式
    2.4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建设概况
        2.4.1 建立海防卫所
        2.4.2 形成海防体系
        2.4.3 军事聚落的发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群体的防御空间形态
    3.1 沿海八府区域环境下的海防卫所布局概况
    3.2 沿海珠链型防御形态
        3.2.1 布防海湾——海湾是内地的门户
        3.2.2 占据海门——海门是城镇的咽喉
        3.2.3 严守内河——内河是城镇集聚处
        3.2.4 重视商贸——商贸地是劫掠重点
        3.2.5 高可达性——距离适中策应联防
    3.3 向心拱卫型防御形态
        3.3.1 广州的中心地位
        3.3.2 珠江口沿岸的复杂地理环境
        3.3.3 以广州为中心的防御结构
        3.3.4 向心防御构造的可靠性
    3.4 海岛防守型防御形态
        3.4.1 广东近岸海岛海防形势
        3.4.2 海南岛的沿岸环形防御
        3.4.3 南澳岛的节制两省防御
    3.5 南洋海路控扼型防御形态
        3.5.1 历史上雷廉琼的联防
        3.5.2 明代加强对南洋海路的控扼
        3.5.3 郑和下西洋壮大了海上丝绸之路
        3.5.4 雷廉琼海防体制的转变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个体的防区空间形态
    4.1 利于海防卫所各项功能发挥的自然环境空间
        4.1.1 沿海所城一般性的选址环境条件
        4.1.2 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所城建设原则
        4.1.3 据军情形势发展后的迁址与调整
        4.1.4 实例:大鹏所城的环境空间特征
    4.2 保障了海防卫所防区安全的军事功能空间
        4.2.1 海防结构主体卫所城
        4.2.2 沿岸的预警设施烽堠
        4.2.3 外延的分守设施墩堡
        4.2.4 海上所城船队的巡防
    4.3 扩大了海防卫所影响力的社会功能空间
        4.3.1 通过巡检司履行部分社会功能
        4.3.2 通过驿路扩大了社会功能空间
        4.3.3 海防卫所向城镇化的转变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城池的模式与平面形态
    5.1 海防卫所城平面形态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5.1.1 巩固海防的紧迫性对同一化建设的要求
        5.1.2 海防形势的复杂性对地域适应性的要求
    5.2 与线性长城明显区别的点式的城池模式
        5.2.1 抵御异族与防范贼寇的心理界线之别
        5.2.2 北方边地与东南沿海的山川地势之别
        5.2.3 定向防守与腹背受敌的防御工事之别
    5.3 层级性的军制特点决定层次性的城池规模
        5.3.1 “模数制”的城池规划与建设思想
        5.3.2 层级规模有区间,同级差异也明显
        5.3.3 户均面积为基准,驻兵数目作变量
    5.4 以方形为基调结合地形微调的城池轮廓形态
        5.4.1 “礼制”与“有机”结合的地形应用思想
        5.4.2 稍有变通的方形轮廓是主体
        5.4.3 借山造势的变通轮廓是补充
        5.4.4 蕴意吉祥的意象轮廓是点睛
    5.5 以田字形为主成棋盘状划分的街巷布局
        5.5.1 “类里坊”的街巷布局思想
        5.5.2 棋盘状的街巷空间平面形态
        5.5.3 层级细分的街巷类型及特征
        5.5.4 卫所城街巷承担的多重功能
    5.6 多层设防的城池防御平面形态
        5.6.1 护城河与城墙形成的外围主防线
        5.6.2 环城路与十字街构成的内部防线
        5.6.3 所城中四大区块各自独立的防守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城内建筑特征
    6.1 海防卫所城内的建筑构成
    6.2 城防建筑
        6.2.1 不同时期的卫所城防建设
        6.2.2 以城墙为主体的城防设施
        6.2.3 城墙的防御意象表达
    6.3 衙署建筑
        6.3.1 衙署建筑在卫所城中的空间分布
        6.3.2 衙署建筑的平面布局与建筑规制
        6.3.3 衙署建筑空间中体现的礼制文化
    6.4 居住建筑
        6.4.1 旗军营房和将领府邸的建筑规制
        6.4.2 居住位序体现军户责任及权利归属
        6.4.3 府邸庭院反映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
        6.4.4 旗军营房变迁:从营房向民房发展
    6.5 祀佑建筑
        6.5.1 祀佑建筑的建设意义
        6.5.2 卫所城中的祀佑建筑
        6.5.3 祭拜场所的空间形式
        6.5.4 祭祀文化的现代传承
    6.6 学宫建筑
        6.6.1 学宫建筑的基本建筑形制
        6.6.2 卫所中的学堂和社学建置
        6.6.3 海防卫所卫学教育的实效
    6.7 商贸区域
        6.7.1 卫所的商业发展
        6.7.2 所城发展为县城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营建技术与装饰艺术
    7.1 主体结构的营造技术
        7.1.1 城墙的营造
        7.1.2 城内道路的营造
        7.1.3 城内供排水系统的营造
    7.2 改善环境的科学设计
        7.2.1 卫所群落对风的利用
        7.2.2 建筑组团对温度的改善
        7.2.3 住宅内湿热环境的改变
    7.3 民居防御的特色设计
        7.3.1 “五门通”防卫院落
        7.3.2 登顶了望的高耸山墙
        7.3.3 富宅大院自守的碉楼
    7.4 建筑细部的装饰艺术
        7.4.1 体现等第的装饰制度
        7.4.2 多样的装饰表现形式
    7.5 建筑技术的传承稳定
        7.5.1 技术核心是军匠和民匠
        7.5.2 主要劳力是旗军
    7.6 本章小结
结语
    研究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生态严控背景下乡村空间规划策略研究 ——以海南省通什镇乡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空间规划体系的改革
        1.1.2 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
        1.1.3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1.1.4 生态严控的现实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的创新点
    1.3 概念界定
        1.3.1 生态严控
        1.3.2 乡村
        1.3.3 空间规划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基础理论和相关研究述评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现实基础:地域分异规律
        2.1.2 理论依据:科学发展观
        2.1.3 规划引领:可持续发展理论
        2.1.4 应用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2.2 国内外关于生态控制的研究述评
        2.2.1 相关理论研究
        2.2.2 相关实践进展
        2.2.3 总结述评
    2.3 国内外乡村空间规划策略研究综述
        2.3.1 相关研究综述
        2.3.2 相关实践进展
        2.3.3 总结述评
    2.4 国内外典型案例研究
        2.4.1 Prairie Crossing社区规划
        2.4.2 南京江宁区美丽乡村示范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通什镇村庄概况、空间特征、空间需求研究
    3.1 生态严控背景下乡村发展的特殊性
        3.1.1 生态严控的具体内容
        3.1.2 生态严控政策对乡村发展的要求
    3.2 通什镇村庄基本概况
        3.2.1 地理区位与行政区划
        3.2.2 人口结构与历史文化
        3.2.3 产业特征与经济发展
    3.3 通什镇村庄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3.3.1 普遍性——山区村落
        3.3.2 特殊性——地域差异性
    3.4 通什镇村庄空间特征分析
        3.4.1 城乡空间结构特征
        3.4.2 土地利用演变
        3.4.3 村庄空间形态演变
        3.4.4 村落要素特征
    3.5 通什镇村民对村庄空间需求调查分析
        3.5.1 现状空间满意度调查
        3.5.2 空间使用需求调查
    3.6 本章小节
第四章 通什镇村庄空间发展因素研究
    4.1 动力因素对传统村落的影响
        4.1.1 区位与交通因素
        4.1.2 生态环境因素
        4.1.3 产业因素
        4.1.4 历史文化因素
        4.1.5 社会制度因素
    4.2 生态严控背景下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
        4.2.1 生态环境——产业因素
        4.2.2 生态环境——区位交通因素
        4.2.3 生态环境——社会制度因素
        4.2.4 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因素
    4.3 生态严控背景下影响因素对乡村空间的影响
        4.3.1 对生产空间的影响
        4.3.2 对居住空间的影响
        4.3.3 对公共空间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生态严控背景下乡村空间规划策略研究
    5.1 基于动力因素的乡村整体营造策略
        5.1.1 生态优先——严守基本生态控制线
        5.1.2 资源统筹——布局并升级生态产业
        5.1.3 记忆重塑——传承传统地域文化
        5.1.4 多方参与——完善体制机制建设
    5.2 基于生态保护的空间规划结构
        5.2.1 生态空间结构
        5.2.2 村域空间结构
    5.3 基于产业发展的土地利用策略
        5.3.1 生态严控背景下乡村产业定位
        5.3.2 基于产业发展的土地利用策略
        5.3.3 基于产业发展的村庄运营策略
    5.4 基于生态严控背景的空间规划策略
        5.4.1 自然村迁村并点策略
        5.4.2 特色展示型局部改造策略
        5.4.3 针灸式微改造策略
        5.4.4 整村黎化改造策略
    5.5 基于生态严控背景的村落要素改造
        5.5.1 村落边界要素强化
        5.5.2 村落道路要素友好性改善
        5.5.3 村落建筑整饬
        5.5.4 村落节点空间塑造
        5.5.5 村落设施改造
    5.6 本章小节
第六章 通什镇乡村空间规划实证研究
    6.1 乡村空间规划实证研究——毛贺村
        6.1.1 村庄发展现状
        6.1.2 村庄空间规划策略
        6.1.3 实证总结
    6.2 乡村空间规划实证研究——番赛、空恋村
        6.2.1 村庄发展现状
        6.2.2 空间规划策略
        6.2.3 实证总结
    6.3 乡村空间规划实证研究——福安村
        6.3.1 村庄发展现状
        6.3.2 空间规划策略
        6.3.3 实证总结
    6.4 乡村空间规划实证研究——什贺村
        6.4.1 村庄发展现状
        6.4.2 空间规划策略
        6.4.3 实证总结
    6.5 本章小节
结论与展望
    1、论文主要结论
    2、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广东省2277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规划编制指引》(节选)
    附录2 《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考核办法》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考核评分表
    附录3 通什镇乡村村民对村庄空间的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4 通什镇乡村村民访谈记录(节选)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及生态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研究
        1.2.2 海岸带生态承载力研究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区及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形
        2.1.2 红树林湿地资源
        2.1.3 国际旅游岛建设功能组团
        2.1.4 研究区范围
    2.2 遥感专题数据
        2.2.1 土地利用分类数据集
        2.2.2 海岸线数据集
    2.3 其它数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强度评估分析
    3.1 土地开发利用强度评估概念和方法
        3.1.1 土地利用单一动态度
        3.1.2 土地利用程度指数
        3.1.3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指数
    3.2 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强度评估
        3.2.1 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分析
        3.2.2 土地利用单一动态度分析
        3.2.3 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分析
        3.2.4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南岛海岸带生态承载力评估分析
    4.1 海岸带生态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2 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4.1.3 指标标准化
        4.1.4 权重确定
    4.2 海岸带生态承载力评估方法
        4.2.1 状态空间法
        4.2.2 理想值的确定
    4.3 生态承载力评估结果
        4.3.1 海南岛海岸带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估结果
        4.3.2 海南岛海岸带各市县生态承载力评估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海南岛东西海岸传统聚落景观空间形态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促进滨海聚落的发展
        1.1.2 东海岸聚落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1.1.3 西海岸聚落缺失系统的研究和保护
    1.2 相关概念
        1.2.1 传统聚落
        1.2.2 聚落景观空间
        1.2.3 空间形态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研究情况综述
        1.4.1 国外传统聚落相关研究综述
        1.4.2 国内传统聚落相关研究综述
        1.4.3 海岸带聚落相关研究综述
        1.4.4 海南传统聚落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2 海南岛东西海岸传统村落研究区域概述
    2.1 研究区域的界定
    2.2 东海岸滨海传统聚落概况
        2.2.1 自然地理概况
        2.2.2 历史人文概况
        2.2.3 东海岸传统聚落起源分析
    2.3 西海岸滨海传统聚落概况
        2.3.1 自然地理概况
        2.3.2 历史人文概况
        2.3.3 西海岸传统聚落起源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量化理论在聚落景观空间形态中的应用
    3.1 传统聚落景观空间的组成元素
        3.1.1 聚落的边界
        3.1.1.1 边界的类型
        3.1.1.2 边界的属性
        3.1.2 聚落的空间
        3.1.2.1 聚落空间的构成
        3.1.2.2 聚落空间的形态
        3.1.2.3 聚落空间的结构
        3.1.3 聚落的道路
        3.1.3.1 聚落道路的格局
        3.1.3.2 街巷格局的分类
    3.2 聚落景观空间组成元素的量化方法
        3.2.1 边界的量化方法
        3.2.1.1 聚落边界的闭合图形
        3.2.1.2 聚落边界闭合图形的量化指标
        3.2.2 空间的量化方法
        3.2.2.1 聚落空间的界定
        3.2.2.2 聚落空间的量化指标
        3.2.3 结构的量化方法
        3.2.3.1 空间句法的基本原理
        3.2.3.2 轴线法在聚落结构中的量化应用
        3.2.3.3 轴线法的量化指标
4 海南岛东西海岸传统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分析
    4.1 样本聚落
        4.1.1 样本聚落的选取
        4.1.2 样本聚落的研究分类
        4.1.3 样本聚落的规模
    4.2 海南岛东海岸传统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分析
        4.2.1 东海岸样本聚落边界形态量化
        4.2.1.1 聚落边界闭合图形的长宽比
        4.2.1.2 聚落边界闭合图形的形状指数
        4.2.1.3 聚落边界闭合图形的离散度
        4.2.2 东海岸样本聚落空间形态量化
        4.2.2.1 建筑密度数理分析
        4.2.2.2 庭院空间率数理分析
        4.2.2.3 公共空间分维数数理分析
        4.2.3 东海岸样本聚落结构形态量化
        4.2.3.1 轴线整合度数理分析
        4.2.3.2 轴线连接值数理分析
        4.2.3.3 轴线可理解度数理分析
    4.3 海南岛西海岸传统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分析
        4.3.1 西海岸样本聚落边界形态量化
        4.3.1.1 聚落边界闭合图形的长宽比
        4.3.1.2 聚落边界闭合图形的形状指数
        4.3.1.3 聚落边界闭合图形的离散度
        4.3.2 西海岸样本聚落空间形态量化
        4.3.2.1 建筑密度数理分析
        4.3.2.2 庭院空间率数理分析
        4.3.2.3 公共空间分维数数理分析
        4.3.3 西海岸样本聚落结构形态量化
        4.3.3.1 轴线整合度数理分析
        4.3.3.2 轴线连接值数理分析
        4.3.3.3 轴线可理解度数理分析
5 海南岛东西海岸传统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特征比较
    5.1 纵向空间分布下东西海岸样本聚落形态特征比较
        5.1.1 东西海岸北部地区聚落形态特征比较分析
        5.1.1.1 北部地区聚落边界形态特征比较
        5.1.1.2 北部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特征比较
        5.1.1.3 北部地区聚落结构形态特征比较
        5.1.2 东西海岸南部地区聚落形态特征比较分析
        5.1.2.1 南部地区聚落边界形态特征比较
        5.1.2.2 南部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特征比较
        5.1.2.3 南部地区聚落结构形态特征比较
    5.2 横向空间分布下东西海岸样本聚落形态特征比较
        5.2.1 东西海岸近海聚落形态特征比较
        5.2.1.1 近海聚落边界形态比较
        5.2.1.2 近海聚落空间形态比较
        5.2.1.3 近海聚落结构形态比较
        5.2.2 东西海岸远海聚落形态特征比较
        5.2.2.1 远海聚落边界形态比较
        5.2.2.2 远海聚落空间形态比较
        5.2.2.3 远海聚落结构形态比较
    5.3 海南岛东西海岸传统聚落景观空间形态比较分析
        5.3.1 聚落边界形态比较
        5.3.2 聚落空间形态比较
        5.3.3 聚落结构形态比较
    5.4 本章小结
6 海南岛东西海岸传统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差异成因
    6.1 自然力因素的影响
        6.1.1 地形地貌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6.1.2 气候环境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6.2 社会内力因素的影响
        6.2.1 风水理念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6.2.2 宗族意识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6.2.3 文化因素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6.3 社会外力因素的影响
        6.3.1 政治因素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6.3.2 经济因素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1.1 东海岸传统聚落量化形态特征
        7.1.2 西海岸传统聚落量化形态特征
        7.1.3 东西海岸传统聚落形态差异成因
    7.2 研究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创新点
        7.2.2 研究不足
        7.2.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Landscape and land use in southern Hainan Island,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海南岛近岸水产养殖时空变化遥感监测与生态影响分析[D]. 袁鑫.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2]基于乡村地域特性的琼北地区村落更新策略研究与实践[D]. 邹宇航. 浙江大学, 2020(02)
  • [3]福建青冈和岭南青冈系统发育关系及居群遗传结构[D]. 姜小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
  • [4]薛爱华的汉学研究[D]. 田语. 西北大学, 2020(07)
  • [5]结合UAV-LiDAR和卫星遥感数据的红树林多尺度观测方法研究[D]. 王德智.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6]秦巴山区生态状况与保护成效评估研究[D]. 徐海涛.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6)
  • [7]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研究[D]. 赵金娥.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8]生态严控背景下乡村空间规划策略研究 ——以海南省通什镇乡村为例[D]. 陈莹.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及生态承载力研究[D]. 宋茜茜. 江西理工大学, 2019(01)
  • [10]海南岛东西海岸传统聚落景观空间形态比较分析[D]. 王鑫. 海南大学, 2019(01)

标签:;  ;  ;  

中国海南岛南部景观与土地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