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封锁和排斥中寻求自由:妇女的迁移和文化转型

从封锁和排斥中寻求自由:妇女的迁移和文化转型

一、从封锁和排斥中寻求自由──女性的迁移与文化的嬗变(论文文献综述)

曹子达[1](2021)在《被“裹挟”的女性意识 ——潘玉良的人生与艺术研究》文中指出

周浒[2](2021)在《社会关系网络视阈下的新闻人范长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黄春森[3](2020)在《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发展轨迹》文中研究表明

张越[4](2018)在《民粹主义背景下欧洲移民治理的未来 ——以德国为案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难民引发的国际移民问题已经成为欧洲地区日益凸显的政治问题。2015年以来,每年有上百万来自西亚北非的难民涌入欧洲国家。此次难民危机同以往的相比,具有新的特点。从难民构成来看,多为信仰伊斯兰教的成年男性。从目的地国来看,多为福利制度完善的西北欧国家。其中德国和瑞典接到的庇护申请最多。从地域性来看,以德国为首的西欧国家相对开放,主张开放边界。默克尔与2015年9月4日宣布开放德国边境接收难民,在半年内接纳超过100万难民,但难民的融入意愿、德国社会及执政党内部分歧等问题同时在考验着德国。欧盟层面上,开始成立难民共同治理基金,并实行难民分摊。伴随着大量涌入的难民的融入问题和恐怖主义活动的频发,德国未能成功说服欧盟多数成员国接收更多难民,欧盟在难民危机中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解决方案。欧盟自身无法有效应对这一系列危机导致,暴露出了欧洲一体化固有的问题与矛盾。对于难民安置方案的分歧,引起了一部分成员国内的疑欧情绪。根据2017欧洲晴雨表调查数据统计,73%的欧洲民众仍然希望欧盟在难民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移民问题仍然是欧洲各国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①民粹主义政党渐渐在欧洲各国的议会选举中壮大,他们的最大共性是反对经济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右翼民粹主义政党普遍具有反移民色彩。在德国,面临着欧洲各国民粹主义势力的抬头,欧洲各国和欧盟将如何妥善处理此次难民危机和加强移民治理和反恐合作对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民粹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包括其发展现状,在各国政治生态中的影响,详细探讨了民粹主义政党在各国的崛起及其反移民因素。最后对民粹主义在欧洲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接着结合了欧洲历史上对移民治理和反恐合作的实践尝试和发展阶段,进一步分析现在欧洲各国面临的新挑战。案例分析上,结合2017年秋季德国的大选结果,分析了移民问题在此次大选中的影响和对右翼民粹政党德国选择党崛起的推动作用。在对主要六大政党的移民政策的比较分析中,突出了移民政策的政治化并对未来德国和欧盟在移民政策上的发展趋势和治理措施进行展望。未来欧洲各国应对难民和恐怖主义的政策受到民粹主义崛起的影响,呈现出从开放宽松的移民政策到保守性政策转变,反恐政策上,从危机驱动模式转变为能力建构模式,更加重视监控和预防。

齐洪洲[5](2017)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878年,清政府效仿英国发行了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从此便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在历经清代、民国、新中国将近一百四十年的历史阶段中,中国邮票设计从最初的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尽管历经曲折,但发展却从未间断。本文以中国邮票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收集梳理其发展历史,运用设计艺术学、历史学等方法呈现其在各个发展时期的历史语境、技艺场景、设计风貌,剖析其中的视觉语言、设计思想及艺术风格,并据此勾勒清晰的设计发展脉络和流变轨迹。全文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的研究从四个层面展开:首先是历史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历程。这一层面不仅是文章的基础,也是全文的发展线索。文章在大量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以下结论:在“学西观”和“中体西用”思想的相互作用,使清代邮票的设计在照搬、模仿西方邮票设计格局的同时又体现出清代特有的艺术特色,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下的必然呈现;在国统区邮票与解放区邮票并行发展的民国历史时期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新中国的邮票设计在建国初期获得良性发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随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致使邮票事业呈现混乱状态,邮票设计工作也在反反复复中艰难前行;经过文革后两年徘徊时期的调整,改革开放初期的邮票事业繁荣发展,邮票设计也日渐成熟,特别是设计中民族风格的体现获得了极大成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近20多年的邮票设计继续向前发展并呈现出新的面貌。文章认为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历史可划分为移植期、借鉴期、自立期、探索期、曲折期、繁荣期和多元发展期。其次是物象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在各个时期的艺术特征。这一层面通过图表演示与文字阐述,对中国邮票各时期实物图像的构图、边饰、表现手法及影响因素等内容进行归纳与分析,总结其艺术特征,发掘艺术规律。本研究发现:中国邮票在近一百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各时期邮票呈现出不同的图像特征,均是当时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和时代精神的反映与写照;中国邮票的设计历经了从最初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的曲折过程;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兼收并蓄,受到过许多艺术形式的影响,且这些艺术表现方式和手法被运用于邮票设计当中,而反过来有的邮票设计形式也对某些艺术形式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再次是技术层面,即中国邮票在各时期的印制技术特征。设计和印刷是邮票诞生的前提条件,二者缺一不可。本研究表明:中国邮票的印制从最初引进西方先进设备和技术人员,到目前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间一直不断向前发展,即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邮票印制水平仍得到一定的提高;中国邮票的印制在不同阶段显示出不同的印制特点,不同的设计形式产生不同的图像特征,而印刷又往往决定着设计的最终面貌,有时乃至决定着艺术风格,如解放区邮票所呈现出的强烈的木刻版画风格便是由这一时期特殊的印制条件所决定的。最后是现实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的面貌呈现。第七章紧扣现实,总结数字时代背景下中国邮票设计艺术所呈现出的多元发展新面貌,探讨数字化设计平台给邮票设计所带来的利弊关系,最后建立在各章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脉络进行归纳总结和图表演示。在以上四个层面逐层阐述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的全面研究,本论文得出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历史可划分为移植期、借鉴期、自立期、探索期、曲折期、繁荣期和多元发展期;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历经了从最初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的发展过程;数字化设计平台在给邮票设计带来众多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定的弊端等主要结论。

王丹[6](2017)在《艾丽丝·门罗小说中的逃离主题》文中研究表明从加拿大威汉姆的“主妇作家”到世界文学之巅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完成了华美的蜕变。逃离,是门罗在作品中反复探索的文学主题。虽然国内外对门罗小说的主题研究数不胜数,但是对门罗小说的逃离主题做系列归纳的还很稀少。本文旨在对门罗作品中的逃离主题进行集中性的探究。绪论部分概述国内研究综述及本文的创新点和理论基础。第一章从横向角度重点划分逃离的类型,以门罗笔下的典型人物形象为切入点,将逃离的类型分为三类:逃离两性关系的等级压制、逃离多重身份之重、逃离母女关系的隔阂与冷漠。通过表现这些带有缺陷的社会关系,门罗试图揭示潜藏在这些复杂关系中的女性自我危机与抗争。第二章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从女性成长的历时性角度解读逃离主题的变化,并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探究女性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本文认为门罗小说中的女性经历了一条自我认同、自我重构、自我和解的自我认识之路。实际上,女性的这些探索无不是在解决女性的身份问题,女性对自我的建构意味着女性的成长与对身份的终极认同。第三章分别从加拿大边缘性历史场域的文本表达、门罗整体写作诉求的诗性阐释、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的文学体现三个角度,分析逃离主题的现实价值与理论意义。逃离主题不仅是特定时代的历史、文化以及个人经验的产物,而且超越了国籍、种族、性别的界限,是文学史上的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也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生存问题,因此对逃离主题的研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门罗在小说中描述了两种不同结果的逃离,一种是彻底离开,一种是回归。作家试图揭示贪图一时之快的逃离并不能一劳永逸,人类永远处于社会关系的连环锁中,根本无法实现个人最彻底的生存理想。因此,门罗提倡和解,她把逃离看作女性甚至人类精神的一次朝圣,回归意味着精神上的成长。本文意欲通过这样的阐述,揭示门罗所要表达的并非简单地建构女性自我,而是通过对女性个体经验的关注,言说一个具有普适性的人类生存策略。

王智洋[7](2016)在《国家文化特性引导下的“文化社会” ——20世纪中期美国文化制度研究(1945-196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20世纪中期,美国文化开始迅速崛起,而美国也就此取代欧洲成为了新的世界文化中心。对于这一历史进程,除了从艺术史角度对相关艺术形式进行研究之外,其国家文化制度的发展动因和内在逻辑也成为了学界关注及争执的焦点。本文以美国文化特性在20世纪中期的嬗变为切入视角,借助艺术学、社会学、政治学和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此阶段美国文化制度在中央管理、民间社会和跨文化传播中的历史沿革、内涵范围和运作模式进行了梳理讨论。基于上述分析,文章在纵向层面探讨了由新教社会现代化所引起的文化制度变迁过程,并从横向维度上对美国国家文化特性、国家文化制度和文化艺术发展间的互动性结构关系进行了阐释。以文化特性下的认同为视阈对战后的美国进行审视,这一阶段的美国除了在商业、科技和国际地位上的发展之外,其自身社会也处于一种复杂的转型期中。源于经济、政治和文化变迁下产生的消费主义、多元文化及精神真空状态,对美国社会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清教主义产生了不断的冲击;而其传统思想和新教伦理也由此受到质疑,并在社会中引发了诸多矛盾。所以,这一在新旧文化特性冲突下生成的文化失范和认同危机,在客观上促成了美国文化制度的转变。此时期,在联邦政府的有限资助和其通过法律、税收激励、公共服务等的示范引导下,美国社会中的基金会、民间社区、公共电台、艺术群落等非营利组织与画廊、剧院团、电影公司、跨国传媒等商业机构之间通过互相促进和彼此制约,进而形成了一种看似松散混乱但实则充满活力的“文化社会”。这一处于不断互动中的文化运行体系作为美国文化发展的宏观环境,在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精英与民主、商业逐利与艺术自律、政治利益与亚文化诉求等多重属性间达成了契合与平衡;并最终通过一种以社会整合代替制度整合的方式,完成了对美国文化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因此,作为一种在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下的综合产物,国家文化特性不仅在客观上推动了美国文化的发展,也在社会中完成了对美国认同的整合重塑。

龙溪虎[8](2015)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创新,是当代中国话语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价值支撑和精神力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国话语的主流渠道和主要阵地,用对话式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构建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所赋予的时代使命,也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任务。因此,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进行研究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尤为迫切。本文以对话为中心,紧紧围绕“对话为什么---对话的目的和意义”、“对话是什么---对话的本质和特征”、“对话何以可能---对话实现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对话如何可能---对话的发展趋势和实现策略”等四个层面来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展开研究,从对话的内涵本质、功能特征、构成要素和生成条件等方面搭建一个合理的理论架构,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成才走向成人、文本走向人本、理论世界走向生活世界、现实走向虚拟等五个方面把握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发展趋势,从对话要求、对话原则、对话内容、对话过程和对话模式等方面探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实现策略,初步建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理论和实践体系。1.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理论概说。首先,厘清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概念和范畴,揭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内涵外延、功能特征等理论取向;其次,从主体平等基础上的思想互动、双向理解生成上的意义共享和自我价值呈现上的深度构建等三个层面来揭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内在本质;再次,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等四个层面来揭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构成要素;最后,从思维方式变革、多元话语载体和适当理性交往等层面来分析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生成条件。2.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理论基础。首先,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论、社会交往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来揭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立论基础;其次,运用西方哲学的相关理论,尤其是马丁·布伯的存在式对话哲学、巴赫金的语言学对话理论、戴维·伯姆对话认识论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提供理论借鉴;再次,运用中国传统哲学的对话思想来丰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理论的理论资源;最后,吸纳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对话知识来拓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理论视野。3.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现实境遇。首先,从独白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表征及其困境来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实然状态;其次,从生命意蕴中“人”的遮蔽,生活世界中“善”的迷失,教育场域中“言”的缺场等三个层面来揭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意义危机”;再次,从全球化趋势、人的网络化生存际遇、利益多元化发展趋势等三个层面来揭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所面临的现实挑战;最后,从当前社会变革中的对话诉求、对话范式、对话目标和对话路径等四个方面来揭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应然状态。4.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发展趋势。第一,从主体性发展趋势来揭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是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第二,从目标发展趋势来揭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注重从成才走向成人;第三,从价值取向发展趋势来揭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是从文本走向人本;第四,从内容发展趋势来揭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是从理论世界走向生活世界;第五,从场域发展趋势来揭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从现实走向虚拟。5.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实现策略。第一,从确立主体性教育思想、实现管理观念的转变、选择合理的对话方法、营造理想的对话环境等方面明确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要求;第二,从导向原则、民主原则、开放原则、适度原则、疏导原则等方面分析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应遵循的原则;第三,从主要内容、层次结构和确立依据等方面把握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内容;第四,从对话信息的发送、接收、反馈、评估等方面揭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过程;第五,从线性模式、双向反馈模式、系统模式、双向互动模式等方面探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模式构建。总之,本文立足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生命力问题,着眼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成功实现,以对话的视角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突破了传统囿于方法论或认识论层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从本体论角度将对话看作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运用对话思维提出了“在育人中对话,在对话中育人”和构建“对话共同体”的学术观点,一方面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对话对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本体性意义,另一方面凸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对话对于人的精神建构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真实内涵,为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根基提供学理依据,为变革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方式开拓崭新思路。

徐宁[9](2013)在《女校与近代江南社会的变迁(1850-1931)》文中指出本文以近代江南女校生存拓展的历史脉络为基本线索,深入分析江南女校如何在时代契机下获得自身发展,如何通过各类手段来规范和引导以女学生为主的相关人群的思想行为,从而对江南社会的日常生活、伦理道德、经济生产、政治活动等产生深远影响。女学生不仅有可塑性,更具有自主发展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使部分女学生率先突破了女校为其设定好的种种社会角色。觉醒了的女学生进入社会后成为社会变革的活跃分子,从而将近代女校的社会影响力推向了顶峰。随着西方坚船利炮进入中国,基督教在得风气之先的江南地区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文化传播。西方传教士为了更好地传播福音,在中国兴办起了学校与医院。近代最早的江南女校即在由西方传教士传播基督教福音的背景下建立。诞生于19世纪50年代的江南教会女校,作为传统中国土地上的一个崭新的文化现象,虽然面临重重阻力,但是仍然不断地将女性接受知识这种观念向外传播。而江南本为人文昌盛之地,随着中西交流的深入,教会女校几经磨砺,终于在19世纪末获得部分知识精英的认可,迎来了出身中上层社会的女学生。江南女校存在的最初40余年,教会女校一家独大,西方文化、西式生活通过女校较为系统地传输给女学生,渗透入她们的家庭,明显地改变了江南社会日常生活的某些方面。西方传教士是近代中国女校的播种者,而女校的推广则主要依托了以维新派为首的救亡心切的爱国人士。为了动员更多力量投入到挽救民族危亡的巨大工程中,梁启超等维新人士开始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推动女子的社会化教育,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女校——中国女学堂(亦名经正女学堂)因而诞生于1898年的上海。上海是近代江南女子教育的一个中心,女子教育开始在近代蓬勃发展。在朝廷和社会兴废女学的长期争议中,民间办女校之风渐兴,打破了教会女校一家独大的局面。成长中的女校聚合了传教士的宗教热情和国人的救亡激情,它以学校为实践平台,以学会或差会为组织平台,以报刊为舆论平台,将其影响力扩散到社会各个角落,来实现其既定目标。女校学生则是这种影响力发挥的核心力量,她们在学校的多种规训手段下被塑造为各种社会角色,卷入了时代的洪流中。清政府被迫于20世纪初做出变革姿态,实施“新政”,并对女学开禁。此后,官办女校在全国范围内日渐兴盛,而江南女校则始终居于领先地位。从早期的教会女校到国人自行创办的女校,从男性主导近代女校到女性毁家兴女学,从民间办学到官方主导,从女性不入学到女性进女校再到男女同校,均体现了女性地位的提高与女子接受知识这种观念的传播。传统时代女性基本上是作为男性的依附者而存在的,在三纲五常的钳制下女性人格扭曲、社会地位低下。近代以来,随着西学的不断传播,男女平等观念逐渐兴起。欲提高女性之地位则首先应从赋予女性受教育的权力始,近代江南女校的发展壮大不仅塑造了新的女性形象,亦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近代江南社会的面貌。民国建立后,社会变革不断,女校和女学生无可避免地卷入历史洪流中,在改写自身命运的同时也创造着历史。经过社会历练后的女学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群体意识逐渐萌发,部分进步的在校女生和毕业女生不甘于“他者”的身份,开始为“女界”的未来奔走呼号。近代江南女校最初以唤醒女性担当“家国”责任为目的,却使女性意外收获到“自我”这一果实。到20世纪30年代,社会各个领域几乎都能看到知识女性所做的杰出贡献。昔日的女学生超越了女校给她们划定的女性空间,走向了更广阔天地。

鲁长安[10](2013)在《乔尔·科威尔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乔尔·科威尔是在中国鲜为人知的美国生态社会主义的重要代表。2001年和2009年,他和法国的迈克尔·洛威(Michael LOwy)合作,先后发布了《生态社会主义宣言》和《贝伦生态社会主义宣言》。2002年,科威尔在其绿色经典着作《自然的敌人:资本主义的终结还是世界的终结》中,指控资本是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鲜明地提出了“资本是自然的敌人”这一着名观点。进而,他通过深刻剖析“自然的控制”这一思想根源,预想了生态社会主义的历史图景:“生产者的自由联合”。本文旨在通过对科威尔有关资本的生态批判进行系统性解读,发掘其中蕴含的的革命型生态社会主义思想,这有利于中国学人和健在的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家们展开学术交流对话,减少隔膜,共同开发人类思想宝库,回应时代课题,携手建设生态文明。本文的构建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遵循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原则,除导论外,将论文的主体划分为七章:第一章主要阐述科威尔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人生历程及其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源泉。全面考察科威尔的学术生涯和政治生涯,准确定位科威尔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源泉,即: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生态女性主义和本体论,并厘清奥康纳与福斯特对科威尔的影响及关系。第二章主要阐述科威尔对资本的批判。通过考察共同结构性力量所展示的双重维度的现象:全球性生态危机与社会崩溃性危机,剖析并批判自然的敌人与人类的刽子手:资本,揭示资本的反生态本质与资本主义的癌性增长,从而得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结论:资本主义世界体制正在历史性地走向崩溃。第三章主要阐述科威尔关于控制自然的思想。主要考察生态学与人类自然、自然的性别分歧以及资本与自然的控制。第四章主要阐述科威尔关于批判资本主义生态政治学的思想。他主要从批判新亚当·斯密主义和社区经济学等绿色经济学;批判深层生态学、生物区域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和社会生态学等生态哲学;批判民主、民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等三个方面展开批判。第五章主要阐述科威尔关于实现生态社会主义路径的思想。其具体内容包括:批判传统社会主义、阐述生态社会主义变革的一般模式、生态社会主义动员的四种类型和生态社会主义政党的建立等等。第六章主要阐述科威尔对生态社会主义的预想。其主要观点包括:关于弟兄会团体社区的案例分析、对生态社会主义中使用价值至上和生态中心生产的预想、阐述生态社会主义的建设原则等等。第七章主要阐述科威尔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评价与当代价值。科威尔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贡献主要在于: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系统建构了革命型生态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理论局限主要在于: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阐释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对生态社会主义的预想具有绿色乌托邦色彩;对生态社会主义实现路径的设想不一定具有可行性。其当代价值主要在于: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建设美丽中国、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二、从封锁和排斥中寻求自由──女性的迁移与文化的嬗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封锁和排斥中寻求自由──女性的迁移与文化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4)民粹主义背景下欧洲移民治理的未来 ——以德国为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总结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难民”及其分类
        二、共同难民庇护政策
        三、家庭团聚移民政策(Family Reunification Policy)
    第三节 框架结构与研究方法
        一、框架结构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民粹主义在欧洲的发展
    第一节 民粹主义在欧洲兴起的背景
        一、双重危机:债务危机和难民危机
        二、移民,流动性和恐怖主义活动
        三、欧洲民众社会认同危机
    第二节 民粹主义在当前欧洲政治的发展现状及影响
        一、民粹主义政党在各国发展现状
        二、民粹主义政党参与政治表现形式
        三、欧洲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反移民因素
    第三节 欧洲民粹主义的未来趋势
        一、机遇
        二、自身的局限性
第二章 欧洲移民政策和恐怖主义治理的实践与新挑战
    第一节 移民政策理论
        一、决策主导者
        二、移民政策的目标和重点
    第二节 欧洲移民治理实践模式及发展阶段
        一、国家层面的移民治理实践探索
        二、欧盟层面的共同难民治理尝试
    第三节 新形势下的移民政策和恐怖主义发展新挑战
        一、恐怖主义发展新特点
        二、本次难民危机新特点
第三章 德国政治生态格局的新变化
    第一节 2017年德国秋季选举情况
        一、主流政党规模缩小,影响力下降,支持率下跌
        二、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德国选择党的壮大
    第二节 移民政策的政治化
        一、移民方针在德国议会组阁谈判中的影响
        二、移民融合政策
第四章 未来欧洲移民和恐怖主义政策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对“移民”、“避难权”等概念的重新界定
    第二节 未来治理模式
        一、反恐政策治理模式
        二、移民政策治理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三、相关范畴与命题
        (一) 邮票之“设计艺术”
        (二) 邮票之“技艺场景”
        (三) 邮票之“研究范围”
    四、篇章结构与主要观点
    五、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移植期(1878-1911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舶来与肇始
        二、通信机构多样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人员单一
        二、印制借法西方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九宫图式
        二、象征设计手法
        三、直、曲装饰风格
        四、清邮“图像无人”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深层因素
    小结
第二章 借鉴期(1912-1949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扬弃与推进
        二、民国时期的中华邮政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人员多样
        二、印制工艺精良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文字加盖
        二、构图形式
        三、设计主题“通俗化”
        四、西藏特色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小结
第三章 自立期(1930-1949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分隔与交融
        二、人民邮政的开创与建立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队伍广大
        二、印制工艺朴质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构图形式
        二、独特的汉字设计形式
        三、图案象征意义鲜明
        四、人物图像丰富多彩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小结
第四章 探索期(1949-1966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承继与开创
        二、中国邮政的新纪元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群体稳定
        二、印制工艺精致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铭记与志号
        二、幅面种类增多
        三、构图形式多样
        四、常见图案的表现方式
        五、初探民族风格
        六、设计开始走出国门
        七、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小结
第五章 曲折期(1966-1978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低迂与激昂
        二、邮政机构的波动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群体萎缩
        二、印制精益求精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志号变化频繁
        二、设计形式产生变化的纪念邮票
        三、面貌单一的“文”字邮票
        四、略有起色的编号邮票
        五、好转并反复的“纪”(J)、“特”(T)邮票
        六、徘徊中发展的“纪”(J)、“特”(T)邮票
        七、客观看待“文革”邮票设计风格
    小结
第六章 繁荣期(1979-1991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溯源与逐流
        二、邮政机构健康发展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群体扩展
        二、印制工艺精美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题材丰富
        二、品种增多
        三、新的构图形式
        四、民族风格愈加鲜明
        五、其它风格亦出精品
        六、现代设计手法初露端倪
        七、首轮十二生肖系列邮票的设计获得成功
    小结
第七章 多元发展期(1992-2015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承载与传播
        二、通信网络的全球化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群体多元
        二、印制工艺精湛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选题侧重点有所调整
        二、铭记、志号再次改变
        三、票型种类多样
        四、民族风格依然保持
        五、其它风格崭露头角
        六、现代设计手法日益丰富
        七、先抑后扬的二、三轮十二生肖系列邮票设计
        八、数字设计平台对邮票设计的影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艾丽丝·门罗小说中的逃离主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内对逃离主题的研究现状
    三、本文研究对象和创新点
第一章 门罗小说中逃离主题的类型
    第一节 逃离两性关系的等级压制
    第二节 逃离女性多重身份之重
    第三节 逃离母女关系的隔阂和冷漠
第二章 逃离主题与女性自我意识的发展
    第一节 逃离主题与自我认同
    第二节 逃离主题与自我重构
    第三节 逃离主题与自我和解
第三章 逃离主题的现实价值与理论意义
    第一节 加拿大边缘性历史场域的文本表达
    第二节 门罗整体写作诉求的诗性阐释
    第三节 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的文本体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国家文化特性引导下的“文化社会” ——20世纪中期美国文化制度研究(1945-196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范围及概念的界定辨析
        一、文化及美国的文化
        二、“文化制度”而非“文化体制”
        三、研究的时间范围
    第四节 研究结构、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的逻辑结构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性分析
第一章 美国国家文化特性及其在20世纪中期的转变
    第一节 认同与国家文化特性
        一、个体性的身份认同
        二、群体性的身份认同
        三、多民族国家认同危机下的产物:国家文化特性
    第二节 美国的国家文化特性
        一、作用:以国家文化特性为纽带的美国
        二、演变:从“熔炉模式”到“番茄汤模式”的讨论
        三、表现:宗教例外论与“美国信念”下逐渐形成的WASP社会
    第三节 20世纪中期美国文化特性的时代特征
        一、经济背景:消费需求的提升及其负面影响
        二、社会背景:战后移民潮与多元文化运动
        三、政治背景:冷战中的文化艺术传播博弈
    第四节 文化失范与认同危机下美国文化制度的转型
        一、20世纪中期美国社会中的文化失范
        二、认同危机下美国国家文化制度的转型
第二章 美国文化制度中的中央文化管理
    第一节 1945年之前的美国中央文化管理
        一、罗斯福政府时期:公共事业振兴署与“联邦1号计划”
        二、罗斯福新政时期中央文化政策的影响
    第二节 麦卡锡主义和冷战下的“冷文化”时期(1945-1961)
        一、杜鲁门政府时期:麦卡锡主义及其阴影下的美国文化
        二、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对内文化管理的保守选择与对外文化传播上的发展
    第三节 从NCA的构想产生到NEA的建立运作(1961-1969)
        一、肯尼迪政府时期:对国家艺术委员会的开创性构想
        二、林登·约翰逊政府时期:“伟大社会”下建立国家艺术基金会的计划
    第四节 NEA的运行方式、原则及其对美国文化的影响
        一、作为微型的国家文化部:国家艺术基金会的社会作用
        二、“小政府、大社会”的地方自治模型:去中心化理念下的各州文化事务处
        三、NEA的运作基础:同僚评审、配比资助和对多样化的关注
    第五节 国家文化特性对美国中央文化制度的影响
        一、不被清教传统认可的文化艺术
        二、在文化赞助中缺席的联邦政府
        三、美国社会对文化官僚化与阶层化的恐惧
第三章 美国文化制度中的社会文化组织
    第一节 民间基金会对美国文化的支持与资助
        一、美国民间基金会的经济和法律基础
        二、二战前美国基金会的起源、特点与作用(1889-1945)
        三、20世纪中期美国民间基金会发展中的文化艺术转向
        四、清教思想影响下基金会对文化的支持
    第二节 在精英主义和民主主义冲突下的博物馆与传媒业
        一、战后美国博物馆发展的历史背景
        二、在公共和商业需求中寻求平衡的传媒业发展
        三、博物馆与传媒业对艺术的权力赋予功能
    第三节 消费主义与商业艺术机构的发展
        一、美国艺术市场的体系化建构过程
        二、百老汇和好莱坞:戏剧业与电影业的发展趋势
        三、消费社会对商业性文化的发展促进
    第四节 多元文化与民间文化组织的发展
        一、文化背景:青年文化和反正统文化的产生
        二、社会背景:城市危机进程中的自治性文化社区
        三、社会中波西米亚族与艺术家群落的形成
        四、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民间艺术组织
第四章 冷战中美国跨文化艺术传播的三种形态——以苏、法、日为例
    第一节20世纪中期美国的跨文化传播
        一、跨文化传播的定义、方式和目标
        二、20世纪中期美国跨文化传播的发展过程
        三、20世纪中期美国跨文化传播的背景与特点
    第二节 政府为主导的文化外交——以苏东国家为例
        一、美苏文化外交的对抗性与连续性
        二、冷战背景下美苏间文化外交的发展:从信息激变到文化演变中的美苏文化交流协定
        三、美国对苏东国家的艺术传播措施:以官方访问团和政府协定为主的文化外交活动
    第三节 商业性艺术机构为主导的文化贸易——以法国为例
        一、以大众文化为基础的商业性文化贸易
        二、战后美法关系的历史背景及文化基础:反美主义下的史密斯-蒙特法案和马歇尔计划
        三、美国对法国的艺术传播措施:马歇尔计划下的文化商品贸易和展览活动
    第四节 社会组织为主导的民间文化交流——以日本为例
        一、20世纪中期美国的民间文化交流
        二、战后美日关系的历史背景及文化基础:《美日文化关系报告书》与软和平、双轨性交流
        三、美国对日本的艺术传播措施:社会文化组织活动下的民间文化交流
    第五节 20世纪中期美国的对外艺术活动——一种基于文化特性的跨文化传播
        一、文化特性差异下的三种跨文化传播策略
        二、20世纪中期美国跨文化艺术传播中的对抗性、针对性和动态性
        三、表面矛盾下的本质合理性:孤立主义与使命意识的双重作用
第五章 文化社会——20世纪中期美国文化制度的社会性特征
    第一节20世纪中期美国文化制度的构成
        一、作为惯习体系的艺术观念转向
        二、作为国家分配体系的文化政策
        三、作为艺术世界的美国市民社会
        四、20世纪中期美国的文化制度:一种以社会整合代替制度整合的“文化社会”
    第二节 美国文化特性对其文化制度的影响
        一、实用主义下美国对艺术的漠视传统与其国家文化利益判断
        二、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下美国文化制度的地方自治与去中心化
        三、美国慈善传统下对文化艺术的关注转向
        四、保守主义下美国文化制度的民主化发展
        五、消费主义与物质主义下美国文化制度的商业化进程
        六、多元文化主义下美国文化制度的多元化趋势
        七、跨文化艺术传播:现实利益下孤立主义与使命意识的妥协产物
    第三节 从文化制度角度重新审视20世纪中期美国文化的崛起
        一、20世纪中期美国的国家文化特性、文化制度与文化艺术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
        二、社会认同视角下美国文化的崛起及其文化制度的嬗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I:本文中涉及到的主要事件时间表
附录II:相关文件及图录
作者简介
致谢

(8)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0.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选题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2.3 简要评价
    0.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0.3.1 研究思路
        0.3.2 研究方法
        0.3.3 创新之处
第1章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理论概说
    1.1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范畴解读
        1.1.1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内涵界定
        1.1.2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外延拓展
        1.1.3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功能特征
    1.2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内在本质
        1.2.1 主体平等基础上的思想互动
        1.2.2 双向理解生成上的意义共享
        1.2.3 自我价值呈现上的深度建构
    1.3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构成要素
        1.3.1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主体要素
        1.3.2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客体要素
        1.3.3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介体要素
        1.3.4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话环体要素
    1.4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生成条件
        1.4.1 思维方式变革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生成的先决条件
        1.4.2 多元话语载体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生成的必要条件
        1.4.3 适当理性交往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生成的有效条件
第2章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理论基础
    2.1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马克思主义立论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史观
        2.1.2 马克思主义社会交往理论
        2.1.3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2.2 西方哲学有关对话的理论借鉴
        2.2.1 戴维·伯姆对话认识论
        2.2.2 巴赫金的语言学对话理论
        2.2.3 马丁·布伯的存在式对话哲学
        2.2.4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对话理论
        2.2.5 哈贝马斯的有效性对话交往理论
    2.3 中国传统哲学有关对话的历史渊源
        2.3.1 老子:与自然对话
        2.3.2 孔子:与他人对话
        2.3.3 韩非子:与社会对话
        2.3.4 王阳明:与心灵对话
    2.4 相关学科有关对话的知识吸纳
        2.4.1 哲学中的对话思维
        2.4.2 教育学中的对话元素
        2.4.3 心理学中的对话结构
        2.4.4 语言学中的对话逻辑
第3章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现实境遇
    3.1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实然状态
        3.1.1 独白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表征
        3.1.2 独白式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困境
        3.1.3 独白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缺失
        3.1.4 独白式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3.2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意义危机
        3.2.1 现代思政政治教育生命意蕴中“人”的遮蔽
        3.2.2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生活世界中“善”的迷失
        3.2.3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场域中“言”的缺场
    3.3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现实挑战
        3.3.1 全球化趋势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挑战
        3.3.2 人的网络化生存际遇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挑战
        3.3.3 利益多元化发展趋势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挑战
    3.4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应然状态
        3.4.1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诉求
        3.4.2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范式
        3.4.3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目标
        3.4.4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路径
第4章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发展趋势
    4.1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
        4.1.1 主体性涵义
        4.1.2 主体间性涵义
        4.1.3 主体性发展趋势: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
    4.2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注重从成才走向成人
        4.2.1 成才与成人的内涵
        4.2.2 成人与成才的关系
        4.2.3 目标发展趋势:注重从成才走向成人
    4.3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从文本走向人本
        4.3.1 文本涵义
        4.3.2 人本涵义
        4.3.3 价值取向发展趋势:从文本走向人本
    4.4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从理论世界走向生活世界
        4.4.1 理论世界的内涵
        4.4.2 生活世界的内涵
        4.4.3 内容发展趋势:从理论世界走向生活世界
    4.5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从现实走向虚拟
        4.5.1 现实与虚拟的内涵
        4.5.2 现实与虚拟的关系
        4.5.3 场域发展趋势:从现实走向虚拟
第5章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实现策略
    5.1 明确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要求
        5.1.1 确立主体性教育思想
        5.1.2 实现管理观念的转变
        5.1.3 选择合理的对话方法
        5.1.4 营造理想的对话环境
    5.2 遵循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原则
        5.2.1 方向原则
        5.2.2 民主原则
        5.2.3 开放原则
        5.2.4 适度原则
        5.2.5 疏导原则
    5.3 把握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内容
        5.3.1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主要内容
        5.3.2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内容的结构
        5.3.3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内容的依据
        5.3.4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内容的把握
    5.4 掌握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过程
        5.4.1 对话信息的发送
        5.4.2 对话信息的接受
        5.4.3 对话信息的反馈
        5.4.4 对话信息的评估
    5.5 构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模式
        5.5.1 线性模式
        5.5.2 双向反馈模式
        5.5.3 系统模式
        5.5.4 双向互动模式
        5.5.5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模式
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对话交往的时代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一、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
    三、获奖

(9)女校与近代江南社会的变迁(1850-193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概念界定与理论借鉴
    四、 研究方法与史料运用
    五、 研究思路与章节架构
第一章 鸦片战争后江南女校的诞生
    第一节 明清江南女学传统与近代女校兴起
        一、 明清江南才女文化
        二、 明清江南女学概况
        三、 近代江南女校兴起
    第二节 上海圣玛利亚女校
        一、 裨文女塾与文纪女塾
        二、 圣玛利亚女校之形成
    第三节 早期女校与江南社会的互动
        一、 教会女校对江南社会的影响
        二、 教会女校与女性生活的变动
    小结
第二章 维新时期江南女校的成长
    第一节 民族危机下兴学思想热潮
        一、 维新派的兴女学理想
        二、 民办女校的曲折历程
    第二节 江南女校的运作机制
        一、 兴学者:从传教士到维新派
        二、 女学校、女学会、女学报
    第三节 江南女校对女学生的规训
        一、 新式社会角色之塑造
        二、 女校与女学生的互动
    小结
第三章 清末新政时期江南女校的发展
    第一节 女校合法地位的确立
        一、 女学章程的颁布
        二、 官办女校的兴起
    第二节 女校的变异与壮大
        一、 “革命”时代的女校
        二、 女子留学热潮的兴起
        三、 女子教育观念的增强
    第三节 女校对江南传统社会秩序之冲击
        一、 日常生活的新突破
        二、 伦理道德的新观念
        三、 政治运动的新现象
        四、 经济生产的新角色
    小结
第四章 民国前期江南女校的壮大
    第一节 新政权对江南女校的影响
        一、 传统女学的回潮
        二、 民初女校的概况
    第二节 江南女校与女学生群体的形成
        一、 女校的控制与女学生的越轨
        二、 女学生自我意识与群体意识
    第三节 江南新女性的诞生
        一、 新女性的新生活
        二、 职业女性的涌现
        三、 女界未来之展望
    小结
结论
    一、 文化传播与近代女校发展
    二、 学校教育与女性角色塑造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近代上海女校举要
    表格一 近代上海教会女校举要
    表格二 近代上海国人自办女校举要
附录二 近代苏州女校举要
    表格 近代苏州女校举要
附录三 近代杭州女校举要
    表格一 1911 年杭州女校举要
    表格二 1917 年杭州女校举要

(10)乔尔·科威尔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
2 乔尔·科威尔的人生历程及其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源泉
    2.1 乔尔·科威尔的学术生涯和政治生涯
        2.1.1 科威尔的学术生涯
        2.1.2 乔尔·科威尔的政治生涯
    2.2 乔尔·科威尔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源泉
        2.2.1 马克思主义
        2.2.2 自然哲学
        2.2.3 生态女性主义
        2.2.4 存在论
        2.2.5 奥康纳与福斯特对科威尔的影响及关系
3 乔尔·科威尔对资本的批判
    3.1 全球性生态危机与社会崩溃性危机:共同结构性力量
        3.1.1 全球性生态危机
        3.1.2 社会崩溃性危机
        3.1.3 共同结构性力量
    3.2 自然的敌人与人类的刽子手:资本
        3.2.1 博帕尔事件
        3.2.2 资本的力场
        3.2.3 资本的积累
    3.3 资本的反生态本质与资本主义的癌性增长:资本主义历史性崩溃
        3.3.1 生活世界的渗透
        3.3.2 时间的加速
        3.3.3 全球化的扩张
4 乔尔·科威尔关于控制自然的思想
    4.1 生态学与人类自然
        4.1.1 “ecology”的含义与生态学思维的概念
        4.1.2 生命与热力学第二定律
        4.1.3 人类自然的概念及其要点
        4.1.4 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与崩溃
    4.2 自然的性别分歧
        4.2.1 “自然的性别分歧”的产生
        4.2.2 阶级、国家与“自然的性别分歧”
    4.3 资本与自然的控制
        4.3.1 自然之癌的病理学分析
        4.3.2 资本的崛起与自然的控制
        4.3.3 资本主义的改良与自然的控制
5 乔尔·科威尔对资本义生态政治学的批判
    5.1 乔尔·科威尔对绿色经济学的批判
        5.1.1 乔尔·科威尔对新亚当·斯密主义的批判
        5.1.2 乔尔·科威尔对社区经济学的批判
    5.2 乔尔·科威尔对生态哲学的批判
        5.2.1 乔尔·科威尔对深层生态学的批判
        5.2.2 乔尔·科威尔对生物区域主义的批判
        5.2.3 乔尔·科威尔对生态女性主义的批判
        5.2.4 乔尔·科威尔对社会生态学的批判
    5.3 乔尔·科威尔对民主、民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批判
        5.3.1 乔尔·科威尔对民主的批判
        5.3.2 乔尔·科威尔对民粹主义的批判
        5.3.3 乔尔·科威尔对法西斯主义的批判
6 乔尔·科威尔关于实现生态社会主义路径的思想
    6.1 乔尔·科威尔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批判
        6.1.1 乔尔·科威尔对传统社会主义的生态反思
        6.1.2 生态社会主义的应然状态
    6.2 生态社会主义变革的一般模式
        6.2.1 生态社会主义变革的一般模式
        6.2.2 走向整体的平民共同体
    6.3 生态社会主义动员的四种类型
        6.3.1 新奥尔良灾后中的平民重建
        6.3.2 非洲的公民社会中心
        6.3.3 萨帕塔民族解放军的生态社会主义革命
        6.3.4 加维奥塔斯生态社区
    6.4 生态社会主义政党的建立
        6.4.1 乔尔·科威尔对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和列宁主义政党的批判
        6.4.2 乔尔·科威尔对美国绿党的批判
        6.4.3 乔尔·科威尔对生态社会主义政党的建构
7 乔尔·科威尔对生态社会主义的预想
    7.1 关于弟兄会团体社区的案例分析
        7.1.1 弟兄会团体社区的概况
        7.1.2 弟兄会团体社区的特点
        7.1.3 弟兄会团体社区的预想
    7.2 使用价值至上
        7.2.1 奥康纳关于交换价值从属于使用价值的观点
        7.2.2 乔尔·科威尔关于使用价值至上的思想
    7.3 生态中心的生产
        7.3.1 奥康纳关于生产性正义的观点
        7.3.2 生态社会主义必须实行生产中心生产
        7.3.3 生态中心生产的主要内容
        7.3.4 生态中心生产的生态女性主义基础
    7.4 生态社会主义的建设原则
        7.4.1 尊重地球的用益权
        7.4.2 恢复使用价值
        7.4.3 集体使用、享受和改善人类共同的地球
        7.4.4 生产者的自由联合
        7.4.5 真实民主的内部发展和生产性社区的解放
        7.4.6 生态社会主义革命的四个阶层力量
        7.4.7 生态社会主义革命的一般步骤
8 乔尔·科威尔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评价与当代价值
    8.1 乔尔·科威尔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贡献
        8.1.1 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
        8.1.2 系统建构了革命型生态社会主义理论
        8.1.3 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8.2 乔尔·科威尔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局限
        8.2.1 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阐释偏离了马克思主义
        8.2.2 对生态社会主义的预想具有绿色乌托邦色彩
        8.2.3 对生态社会主义实现路径的设想不一定具有可行性
    8.3 乔尔·科威尔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当代价值
        8.3.1 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8.3.2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建设美丽中国
        8.3.3 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乔尔·科威尔(JOEL KOVEL)先生与鲁长安通信集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四、从封锁和排斥中寻求自由──女性的迁移与文化的嬗变(论文参考文献)

  • [1]被“裹挟”的女性意识 ——潘玉良的人生与艺术研究[D]. 曹子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2]社会关系网络视阈下的新闻人范长江研究[D]. 周浒.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发展轨迹[D]. 黄春森. 湘潭大学, 2020
  • [4]民粹主义背景下欧洲移民治理的未来 ——以德国为案例[D]. 张越. 山东大学, 2018(12)
  • [5]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D]. 齐洪洲.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6]艾丽丝·门罗小说中的逃离主题[D]. 王丹.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7(08)
  • [7]国家文化特性引导下的“文化社会” ——20世纪中期美国文化制度研究(1945-1969)[D]. 王智洋.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 [8]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论[D]. 龙溪虎. 江西师范大学, 2015(03)
  • [9]女校与近代江南社会的变迁(1850-1931)[D]. 徐宁.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5)
  • [10]乔尔·科威尔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D]. 鲁长安. 武汉大学, 2013(07)

标签:;  ;  ;  ;  ;  

从封锁和排斥中寻求自由:妇女的迁移和文化转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