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氨酸葡萄糖络合物铜(Ⅱ)的合成、表征及对O_2~-·和DNA的影响

甘氨酸葡萄糖络合物铜(Ⅱ)的合成、表征及对O_2~-·和DNA的影响

一、甘氨酸葡萄糖络铜(Ⅱ)的合成,表征及对O_2~-·和DNA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赵丽芝[1](2021)在《新型荧光碳纳米点的制备及其基于智能手机的传感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荧光显微技术和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新型荧光纳米材料长期以来都是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作为碳纳米类材料家族的一员,荧光碳纳米点(CNDs)发展迅速。据相关报道,与传统的无机半导体量子点和有机小分子荧光染料相比,荧光CNDs具有诸多优点,如低廉的制备成本、良好的水溶性、优异的荧光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异的耐光漂白性、化学惰性、表面易功能化修饰和低毒性。正因为如此,CNDs被用在化学传感、细胞成像、活体成像、光电器件、防伪、生物医学和催化等多个领域。其中,在化学传感方面的研究最为广泛,然而,目前报道的荧光CNDs仍有部分问题尚待解决或优化:1)荧光CNDs的发光机理复杂,需要借助分离技术进一步探究其可能的发光组成;2)通过反应原料的有效选择或杂原子的合理掺杂调控材料的光学性能需要更深入的探讨;3)在传感应用方面,随着3D打印技术的崛起及普及化,构建基于荧光CNDs的低成本便携多模式智能手机可视化检测设备是拓展其应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基于此,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学位论文致力于开发不同颜色荧光CNDs、电泳分离表征CNDs组成、尝试开发基于智能手机的便携式传感装置,具体工作包括:(1)采用毛细管电泳(CE)结合荧光检测器和UV检测器系统探索了反应条件对一种蓝色荧光CNDs(λem=410 nm)的荧光组成和产率的影响,并成功将该CNDs用于环境样品中Cr(Ⅵ)的检测。(2)构建了两套基于智能手机的便携传感装置,基于此发展了荧光光斑亮度和尺寸双模式Cr(Ⅵ)检测的新方法,同时在普通离心管中实现了 Cr(Ⅵ)含量的可视化监测。(3)采用荧光CNDs(λem=426 nm)催化协同MnO2纳米片介导的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利用CNDs的荧光信号实现了基于智能手机的药物分子检测。(4)构建了基于智能手机的三模式检测装置。以荧光CNDs(λem=491 nm)为探针,开发了基于荧光光斑亮度、尺寸和吸收光斑亮度三种模式的酸性磷酸酶(ACP)活性评估新方法,并获得与光谱法相当的灵敏度。在此基础上实现了ACP酶抑制剂的筛选。(5)提出了一种调控pH实现CNDs对2,4,6-三硝基苯酚(TNP)选择性检测的新思路,为提高基于IFE的测试方法的选择性提供了参考。本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荧光碳点(CDs)的背景,系统概述了荧光CDs的结构、性质和制备方法,详细阐述了 CDs在多个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同时简述了智能手机装置及其作为检测器的实际应用。第二章:在CE的辅助下,以三氨基盐酸胍(TGC1)与柠檬酸(CA)为反应原料,水热制备出一系列高荧光的氮掺杂型碳纳米点(N-CNDs)。研究了不同的合成条件包括摩尔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在内的因素对荧光光谱和荧光强度的影响。由于荧光光谱法反映的是不同合成条件下产物荧光的平均或总体变化,本工作还通过CE荧光检测和UV吸收检测来监测反应条件对荧光产物组成和产率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制备的CNDs可用作turn-off模式快速测定Cr(Ⅵ)的含量。在选定的检测条件下,荧光猝灭率与Cr(Ⅵ)浓度在0.2-80 μM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LOD)为0.11 μM。最后,该方法成功应用于水体和土壤样品中Cr(Ⅵ)的测定。第三章:在3D打印技术的辅助下,我们构建了两种低成本的便携式手机传感装置并用于荧光光斑亮度和尺寸双模式Cr(Ⅵ)的灵敏检测。该3D打印装置可有效消除由环境光和不同操作人员拍摄对检测所造成的影响。这些装置由手机、UV LED、电源及其他小附件组成。实验中系统地筛选了手机传感装置的相机拍照参数。利用第一种装置,可通过手机捕获的荧光光斑的亮度和尺寸分别对Cr(Ⅵ)定量。以手机照片蓝色(B)通道值作为定量信号,猝灭效率与Cr(Ⅵ)浓度在0.2-150 μM表现出良好的线性相关性,LOD为0.058 μM。该灵敏度与常规的荧光光谱法相当。通过荧光光斑的尺寸,以像素表示的距离与Cr(Ⅵ)的浓度在10-350 μM具有线性关系。利用第二种装置,裸眼观察到的Cr(Ⅵ)浓度可低至3μM。这些装置被用于环境样品中Cr(Ⅵ)的测定。第四章:以TGC1与葡萄糖为起始原料,水热制备出一种水溶性荧光CNDs。CE荧光检测的结果显示该CNDs是具有多种发光组分的混合物。发展了一种使用CNDs-MnO2纳米片复合物测定硫普罗宁的荧光增强新方法。其中,MnO2纳米片不仅可使CNDs的荧光发生显着猝灭,也是响应硫普罗宁的重要媒介物质。CNDs不仅是一种荧光信号响应材料,而且可作为催化剂加速MnO2纳米片与硫普罗宁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加快测定速度。实验中分别对CNDs和MnO2纳米片的作用进行了系统验证。在选定的检测条件下,利用荧光光谱法得出硫普罗宁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5-70 μM,LOD为0.25 μM。而基于智能手机的可视化传感器可获得更低的LOD,0.20 μM。该法被成功应用于硫普罗宁肠溶片中硫普罗宁含量的测定。第五章:构建了一种三模式评估ACP活性的低成本便携智能手机装置,该装置仅需两个400 nm LED灯、一部手机、石英比色皿及相关的3D打印的支架、小附件。由于对硝基苯酚(p-NP)可使绿色CNDs的荧光猝灭,并伴随着400 nm处吸收增强,因而被用于考察三模式检测装置的可用性。基于ACP催化对硝基苯酚磷酸盐(pNPP)水解生成p-NP的反应,发展了基于智能手机的三模式ACP活性评估新方法。基于手机获得的荧光光斑亮度,B通道值反映的猝灭率与ACP的活性在0.02-1 mU/mL范围内具有线性关系,LOD为0.008 mU/mL;该荧光光斑暗侧的距离与ACP的活性在0.05-2 mU/mL呈线性相关;而利用B通道值计算的吸收率在ACP的活性介于0.03-1.5 mU/mL之间时呈线性相关。基于此发展了智能手机三模式筛选ACP抑制剂的新途径。所构建的装置获得的检测结果与光谱法相当,具有成本低、便携、可视化的优点。第六章:以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和间苯二胺(m-PDA)为起始原料,利用水热法制备出一种明亮的水溶性黄绿色荧光CNDs并以此材料为探针建立了一种pH调控的高选择性检测TNP的方法。基于IFE可以成功区分TNT与TNP两种缺电子化合物,消除TNT的干扰。同时通过简单地调节分析溶液的pH至强酸性,可有效消除邻硝基苯酚、间硝基苯酚、对硝基苯酚和2,4-二硝基苯酚的干扰,实现了对TNP的超高选择性检测。该pH调控的方法对TNP的高选择性检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将该方法移植到基于手机的传感装置中,实现了 TNP的可视化传感。

孙杨[2](2021)在《基于比较转录组学分析代谢改造粘质沙雷氏菌JNB5-1高效合成灵菌红素》文中研究表明灵菌红素(Prodigiosin,PG)是主要由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产生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由于其具有免疫抑制和抗癌活性,并且可以替代合成着色剂,有望成为食品着色剂的来源等特性,微生物法合成PG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S.marcescens JNB5-1可以在30℃时高效合成PG,但在37℃或更高的温度下其合成PG的能力会明显受到抑制,研究其受温度调控对于指导PG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比较转录组学分析初步解析了温度调控灵菌红素合成的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对S.marcescens JNB5-1进行了系统代谢工程改造,显着提高了重组粘质沙雷氏菌合成PG的效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粘质沙雷氏菌灵菌红素合成型(30℃培养)和非合成型(37℃培养)分别在12 h、24 h、36 h取样,通过转录组测序探索PG合成的机制。首先,合成型分别在profile0、1、3中富集到871、422、1029个差异基因,非合成型分别在profile 4、7、6中富集到792、613、684个差异基因。其次,合成型和非合成型之间分别鉴定出751、1702、1941差异表达基因。具体而言,低温有利于PG合成基因簇基因的转录表达,而较高温度则导致翻译、二硫键等基因转录水平下降(暗示蛋白质的不稳定)。同时,群体感应(AI-2),双组分调节系统(Pho BR和Kdp DE)和sRNA(Csr A和Hfq)等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在30℃时上调,以调节PG的生物合成,并参与菌株的毒力和PG的外排。此外,与PG合成相关的代谢途径,例如丙酮酸、不饱和脂肪酸、谷氨酸、精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蛋氨酸和S-腺苷蛋氨酸代谢途径,其编码基因响应温度调控,并且代谢流在30℃时指向PG的生物合成。然而,抑制因子Cpx AR、CRP、Glr KR和Ssr S的转录水平在37℃发生了上调,可能与粘质沙雷氏菌在37℃不能合成PG有关。(2)在37℃或更高温度下,PG合成途径中的氧甲基转移酶(PigF)的转录水平急剧下降。因此,我们尝试通过设计多聚核苷酸片段(polynucleotide fragment,PNF)并将其引入pig F基因和灵菌红素合成基因簇来改善PigF及基因簇的转录稳定性,并观察其对PG产生的影响。首先,利用gfp作为报告基因发现,在3’-UTR添加PNF可以显着提高其mRNA的半衰期。其次,对PNF工作原理进一步分析发现,PNF改变了基因转录水平而不是翻译速率,从而增加了蛋白质表达量。当PNF长度在9 nt和12 nt之间,腺嘌呤的占比约为73-84%时,PNF更有效的改善基因的表达。最后将效果最好的PNF“AAATTT”引入pig N基因,发现PNF可以有效地提高粘质沙雷氏菌合成PG的能力,重组菌在37℃液体LB培养基中能合成PG。(3)随后,通过理性设计二硫键来消除PigF中游离的半胱氨酸进而提高PigF的热稳定性。首先,通过定点突变获得PigF突变酶G176C/M245CPigF、S53CPigF和G176C/M245C/S53CPigF,并验证其二硫键的形成。其次对突变酶热稳定性研究发现,突变酶在热稳定性和半衰期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提高,G176C/M245CPigF(6.70 min)、S53CPigF(8.15 min)和G176C/M245C/S53CPigF(8.31 min)的半衰期分别是野生型PigF(4.42 min)半衰期的1.52、1.84和1.88倍。尤其是G176C/M245C/S53CPigF的催化效率和比酶活方面较原始酶分别提高了56.0%和50.1%。最后,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二硫键的引入并没有显着改变突变酶的二级结构但提高了酶的刚性,从而提高了热稳定性。(4)CpxR蛋白是革兰氏阴性细菌中的OmpR家族转录调节因子。首先,通过q PCR对cpx系统动态转录水平分析发现,该系统响应温度变化,在37℃时cpx系统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上升,而在30℃时其转录水平降低。其次,S.marcescens JNB5-1中cpxR的插入失活增加了PG的合成量,发现在JNB5-1ΔcpxR中,涉及pig基因簇以及脯氨酸、丙酮酸、丝氨酸、蛋氨酸、S-腺苷蛋氨酸等代谢途径中的基因的转录水平均显着增加,从而促进了PG的合成。最后,EMSA结果表明,CpxR可以与pig基因簇的启动子结合,并抑制JNB5-1中PG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从而调控灵菌红素合成。细菌双杂交、Pull-down和体外磷酸化实验确定第51位天冬氨酸为CpxR的关键磷酸化位点且CpxRD51A不能与pig基因簇的启动子结合,从而确认JNB5-1通过磷酸化激活转录CpxR行使调控功能。(5)通过组合优化粘质沙雷氏菌中灵菌红素合成基因簇基因转录稳定性、PigF蛋白稳定性、解除CpxR的抑制、重塑PG合成代谢流,获得一株高产PG重组菌株JNB5-1/S4。经1L摇瓶发酵实验,JNB5-1/S4在30℃合成PG最高产量可达10.03 g/L,比原始菌JNB5-1提高了86.8%;在37℃合成PG最高产量可达0.87 g/L,比JNB5-1高129.6%。

李婷婷[3](2021)在《芍药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PM19L和MYB108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因其多彩的花色、丰富的花型以及典雅的气质而具有很高的观赏和园林应用价值,并且近年来在园艺盆栽、鲜切花栽培和园林造景中应用广泛。我国北方地区是芍药的主产区,而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时常干旱少雨,干旱是影响北方地区芍药栽培的主要逆境胁迫因子。系统研究芍药对干旱胁迫的生理与分子响应,筛选与芍药抗旱性密切相关的基因,探究分子机制,对于培育芍药耐旱品种和芍药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推广种植意义重大。为此,本研究以5年生芍药‘大富贵’盆栽苗为材料,分析了芍药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了芍药对干旱胁迫的分子响应并筛选了关键响应基因,克隆了候选基因PlPM19L和PlMYB108,并对其耐旱功能进行了初步验证。主要结果如下:(1)干旱胁迫使得芍药叶片萎蔫、枯黄。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降低了叶片相对含水量、土壤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提高了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脱落酸(ABA)含量、保护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系统中相关酶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酶(GSH)、抗坏血酸酶(AsA)、谷胱甘肽还原酶(G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含量。干旱胁迫抑制了芍药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光系统Ⅱ的潜在量子产率(Fv/Fo)以及光系统Ⅱ(PSⅡ)的实际光合效率(Y(Ⅱ))。另外,干旱胁迫会破坏芍药叶片的叶绿体和叶肉细胞组织,引起叶片气孔关闭。(2)以干旱胁迫处理后第21天的芍药叶片和对照为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共获得86,257个高质量的unigenes,其中39,309个unigenes注释到四个数据库中,并且鉴定到22,582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随机选择的17个DEGs的表达模式进行检测,证实了 RNA-seq数据准确、可靠。将所有DEGs进行Pathway分析,共有3,179个DEGs被注释到128个通路中,其中有33个通路满足p-value≤0.05,并且可以分为五个主要代谢类别:活性氧(ROS)系统、叶绿素降解和光合能力、次生代谢的生物合成、脂肪酸代谢和糖代谢。其中,大量与ROS代谢、光合作用、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脂肪酸代谢和糖代谢通路相关的DEGs下调,与类黄酮生物合成和ABA合成和信号转导通路相关的DEGs上调。(3)采用RACE技术对筛选得到的芍药响应干旱的候选基因进行克隆,获得了AWPM-19家族质膜蛋白基因PlPM1 9L cDNA全长910 bp,共编码178个氨基酸,与其他植物的PM19L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构建PlPM19L融合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载体并对烟草进行侵染,发现其定位于细胞膜上。通过农杆菌介导叶盘法将载体转入烟草中,获得转PlPM1 9L基因植株,并经PCR和qRT-PCR检测得到阳性转基因植株。将野生型和转基因烟草进行自然干旱胁迫,经过10天处理,野生型烟草叶片呈现出严重萎蔫、下垂表型,而转基因烟草却一直保持正常的生长状态。在干旱胁迫下,转基因烟草的H2O2积累量低于野生型,而叶片相对含水量、ABA含量、SOD、POD、CAT和APX活性均高于野生型。此外,相较于野生型烟草,转基因烟草在干旱胁迫下始终保持着较高的Pn、Gs、胞间CO2浓度(Ci)、Tr、最大荧光(Fm)、Y(Ⅱ)、光化学效率(Fv/Fm)、Fv/Fo。(4)采用RACE技术对筛选得到的芍药响应干旱的候选基因进行克隆,获得了MYB转录因子家族PlMYB108基因cDNA全长1314 bp,共编码291个氨基酸,与其他植物的MYB108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构建PlMYB108融合GFP表达载体并对烟草进行侵染,发现其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上。农杆菌介导叶盘法将载体转入烟草中,获得转PlMYB108基因植株,并经PCR和qRT-PCR检测得到阳性转基因植株。将野生型和转基因烟草进行自然干旱胁迫,经过10天处理,转基因烟草生长正常,而野生型烟草叶片严重萎蔫、下垂。此外,在干旱胁迫下,转基因型烟草中H2O2积累量相对较低,而叶片相对含水量、类黄酮含量、SOD、POD、CAT、APX、Pn、Gs、Ci、Tr、Fm、Y(Ⅱ)、Fv/Fm和Fv/Fo均高于野生型烟草。

韩方杰[4](2021)在《基于复合材料构筑的光电化学传感器在抗氧化分析中的应用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细胞在有氧呼吸代谢过程中,或者受到外源刺激时,会产生大量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破坏组织平衡态,进而诱发疾病。天然抗氧化剂能够有效地消除自由基等氧化活性物质,适度的膳食补充体液中抗氧化物质的浓度,对提升生命质量、延缓衰老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合理评估食品中整体清除氧化活性物质的能力,即抗氧化容量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抗氧化剂作为食品添加剂还具有防止或延缓食品氧化的能力,能够提高食品的稳定性和延长贮存期。油脂氧化是油脂以及含油脂食品腐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添加抗氧化剂可以有效延长油脂以及含油脂食品的保质期和货架期。然而,常用的一些人工合成抗氧化剂过量使用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可能影响人体健康,国家对油品中添加的抗氧化剂含量有严格的限定,因此,发展测定抗氧化剂的方法十分重要。目前,对于抗氧化剂常规的检测方式有色谱法、光谱法、和电化学法。其中色谱法仪器成本昂贵,光谱法易受背景颜色的干扰,电化学法电极易被污染导致重现性差。鉴于此,亟待发展一种简单快捷、低成本、低背景,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的方法克服以上不足.。光电化学分析方法兼具电化学法的低成本、高集成,以及光化学法的高信噪比和高灵敏度等特性,已被应用于诸多化学生物传感及分析领域。基于此,本论文主要从光电半导体材料的设计出发,构建光电化学传感器,应用于抗氧化领域分析检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氧化MXene制备光电化学传感器并应用于抗坏血酸的抗氧化协同作用分析抗氧化剂可以通过清除自由基来保护组织免受损伤。当两种抗氧化剂同时摄入时,总抗氧化能力可能通过协同作用而增强。在此,我们开发了一种简单、直接、有效的方法,用光电化学技术来量化抗坏血酸(AA)与其它几种抗氧化剂之间的协同作用。以过氧化氢氧化法制备的MXene Ti3C2-TiO2复合材料为光电催化剂构建光电传感平台,探究了抗氧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该传感器对AA的检测表现出很好的线性响应,线性响应浓度范围为12.48-521.33μM,检测限为1.2μM。结果表明,抗坏血酸(AA)与没食子酸(GA)、绿原酸(CHA)、原花青素(P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维生素E(VE)等抗氧化剂有明显的抗氧化协同作用。抗氧化协同作用的关键是具有低氧化还原电位(0.246 V vs NHE)的AA能够还原其它抗氧化剂自由基,促进其再生,提高整体抗氧化性能。并且,抗氧化剂的氧化还原电位越大,协同效应越明显。此外,该传感器还应用于实际样品分析,为抗氧化剂配伍、食品营养分析、保健品设计和质量检验提供了有用的信息。2.基于g-C3N4-TiO2/Ti3C2 MXene异质结的光电化学传感器用于选择性检测叔丁基对苯二酚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是重要的合成抗氧化剂之一,常用来添加到油脂和含油脂食品中以防止或减缓油脂的氧化。过量的TBHQ将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对其进行定量检测、严格监控其添加量对于食品安全与质量监控十分重要。在这里,我们开发了一种基于原位氧化合成g-C3N4-TiO2/Ti3C2 MXene复合材料的免标记光电化学(PEC)传感器,应用于选择性检测TBHQ。该传感器对TBHQ的检测表现出很好的线性响应,线性响应浓度范围为2.49-521.3 μM,检测限为15 nM。该光电化学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重复性好、重现性好的特点。此外,TBHQ由于其具有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更容易被光催化剂产生的空穴氧化,因此构建的光电传感平台可以从结构相似的化合物中选择性地识别TBHQ。此外,我们成功地将该传感器应用于食用油中的TBHQ检测。该平台为控制食品安全提供了一种简单、廉价、有效的方法。3.基于MoS2/ZnO异质结的光电化学传感器用于选择性检测没食子酸丙酯没食子酸丙酯(PG)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抗氧化剂,可以有效防止油脂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的氧化变质。因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毒性,其测定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报道了一种基于MoS2/ZnO异质结的光电化学平台,在该平台中,MoS2/ZnO复合材料表现出相比单一的MoS2与ZnO更优异的光电性能。该传感器在0 V(vs.Ag/AgCl)电位和可见光(470nm)激发下,对PG的测定表现出优异的灵敏度、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和重现性,线性范围为0.125 μM~1.47mM,检测限为12nM。由于MoS2和ZnO之间的能带位置相匹配,光生电子和空穴更容易分离,从而大大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另一方面,我们推测锌(Ⅱ)与PG的酚羟基相邻两个氧原子形成的五元螯合环结构,对选择性检测PG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我们成功地将该传感器应用于食用油中PG的检测。进一步证明了该光电化学传感器用于实际样品中检测PG的可靠性,这为食品安全质量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李长伟[5](2020)在《水产养殖废水中雌二醇的生物降解机制及去除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满足人们对水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其所产生的养殖废水量极大,且高密度、集约化的水产养殖可能会导致雌激素如雌二醇(E2)的累积。E2是天然雌激素中内分泌干扰活性最强的一类,具有持久性和难降解特性,且在ng/L的水平便能引发水产品的内分泌紊乱及雌性化现象,因此对水产品质量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水产养殖废水常常采用生物降解法去除氨氮等污染物,而生物降解对于E2的去除而言同样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且经济的方法,但其去除机理的研究还非常有限。因此,本文针对水产养殖废水中E2的生物降解,从细胞、反应器2个水平展开了研究。为明确不同微生物种群对E2的生物降解机制,以氨氧化菌(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AOB)和鞘氨醇单胞菌两种常见的功能降解菌为代表,从AOB数量及功能酶酶活的角度,探究了E2对AOB的影响;研究创新性地采用代谢组学的方法探究了E2暴露下鞘氨醇单胞菌的胞内差异代谢物;为探究生物膜反应器对E2的去除,以常见的硝化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MBBR)为代表,明晰了MBBR对E2的去除路径分布,并将去除路径与生物膜特性参数进行关联,为雌激素的高效去除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氨氧化菌为硝化功能菌,在硝化反应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具有降解E2的能力。本文以纯种氨氧化菌Nitrosomonas europaea为研究对象,发现其对E2的降解遵循零级反应动力学方程(r2=0.944),其动力学常数为4.07μg L-1 h-1。E2的降解与N.europaea的亚硝态氮积累呈显着线性负相关关系(r=-0.924,P=0.001)。然而,E2对N.europaea具有一定的危害性,50 ng/L时便可降低N.europaea的氨氮氧化速率(ammonia oxidation rate,AOR)、细菌密度和氨单加氧酶(AMO)酶活。且随着E2浓度的升高,E2对N.europaea的抑制作用增强。(2)相较于硝化菌,异养菌在数量上往往具有绝对的优势。为研究异养菌对E2的降解,本文以纯种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MCCC 1A06484)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批次实验,发现鞘氨醇单胞菌优先利用易降解的葡萄糖、琥珀酸钠和乙酸钠而非E2,且其他碳源的存在使得E2的降解增加了20.1%。E2的共代谢与鞘氨醇单胞菌的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利用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代谢组学结果表明,E2暴露可引起鞘氨醇单胞菌中脂类、核苷酸、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膜转运的代谢发生变化,因此推测以上代谢过程参与了E2的生物降解。此外,通过对比有、无E2时鞘氨醇单胞菌的胞内差异代谢物,推测磷脂酰胆碱的上调可作为细菌降解E2的标志。(3)硝化菌和异养菌共同构成了硝化反应器的微生物群落,因而本文以硝化MBBR为代表,进一步探究了E2在反应器水平上的降解特性。在海水水产养殖系统中,首先针对海水水产养殖废水高盐胁迫下MBBR硝化启动缓慢的问题,采用逐渐增加进水盐度的策略使得启动周期缩短了16-18天。接下来,向启动后的MBBR进水中添加不同浓度的E2,结果发现当进水E2从10μg/L增至1 mg/L时,MBBR的氨氮去除率从94.7±2.1%显着降低至85.6±2.1%(P<0.05)。鉴于E2在实际环境中的浓度在ng/L的水平,E2对反应器水平上的硝化作用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当进水E2为10μg/L时,MBBR对E2的去除率为84.5±2.0%;而当进水E2升至1 mg/L时,E2去除率也显着增加(98.7±0.4%,P<0.05),这可能与细菌的应激反应有关。(4)为进一步明确E2在硝化MBBR中的去除路径,对3个不同C/N下的MBBR(C/N0、C/N2和C/N5)展开研究。为期65天的MBBR连续降解实验表明,C/N0、C/N2和C/N5均可实现E2的高效去除,E2去除率保持在99%以上(P>0.05)。批次实验表明,C/N0、C/N2和C/N5对E2的去除均主要来源于异养活动,即使是未添加有机碳的C/N0,约占总去除的85%(P>0.05),其次为硝化作用(10-11%)和吸附作用(4-5%)。E2去除路径与生物膜参数相关性分析表明,较低的生物膜表面粘附力可能导致较高的E2吸附。与C/N0和C/N5相比,C/N2中较高的氨氧化速率与氨氧化过程对E2去除的较高贡献相一致。另外,异养活性与异养过程对E2去除的贡献呈显着正相关关系(r=0.99,P<0.05)。

王鹏利[6](2020)在《泽泻提取物减轻果糖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作用及物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一种与代谢紊乱密切相关的疾病,是以胰岛素抵抗为核心,可产生肝脏脂肪堆积和炎症等症状。近年来,随着果糖日消耗量的增加,世界范围内的NAFLD发病率和患者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NAFLD开始于单纯性脂肪变性,进一步逐渐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肝硬化和恶性肝癌。果糖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可能与脂肪的堆积、氧化应激、炎症有关,在确定NAFLD的特定病理机制方面仍存在困难。有研究表明泽泻提取物能够有效地调节肝脏的脂质,糖代谢,控制肝脏损伤,具有抗炎,抗氧化应激,抗纤维化等作用,但其药效物质基础还不明确。因此我们以泽泻提取物对果糖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物质基础展开深入研究。本实验在果糖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基础上,通过泽泻提取物给药干预后,基于生化指标、肝脏病理切片、代谢组学的研究,深入挖掘潜在的生物学信息,同时利用化学分离、液质联用技术快速表征其中的单体化合物,进一步阐述泽泻提取物可以减轻果糖对小鼠肝损伤的作用及药效物质基础。在果糖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的基础上,造模并给予高、低浓度泽泻提取物干预13周后,与模型组相比,给药高剂量组小鼠的体重有下降趋势,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给药组的餐后血糖有下降趋势,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泽泻提取物能够降低血清TG、TC、LDC-C、ALT、UA的相对含量。组织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泽泻提取物能够显着降低肝脏中TC、LPS、TNF-α的相对含量,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泽泻提取物可降低小肠中LPS的相对含量。肝脏病理切片结果表明,果糖水可诱导小鼠肝脏组织发生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肿大、脂肪变性的病变,给药组可以明显改善肝脏的炎症程度、细胞形态和脂肪变性程度。基于1H-NMR肝脏代谢组学技术从肝脏组织中鉴定了52种内源性代谢物,筛选出32种差异代谢标志物与果糖诱导肝损伤作用相关(模型组vs空白组),代谢通路主要富集在氨基酸代谢、糖代谢、脂代谢、谷胱甘肽代谢、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等。提示果糖可造成小鼠肝脏糖脂代谢紊乱和细胞因子分泌,与模型组相比,泽泻给药组主要影响了26种代谢物的含量,其中模型组和空白组、泽泻给药组和模型组之间共同筛选到了21种差异代谢物。与模型组相比,泽泻给药组能显着将其中16种差异代谢物调归正常代谢水平,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血清、组织生化指标、肝脏病理切片和代谢组学三方面的指标综合评价了泽泻提取物减轻果糖对小鼠肝脏损伤的作用。本实验通过植物化学分离的手段,借助薄层层析、开放型色谱柱、制备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波谱、高分辨质谱、旋光仪、原二色谱等方法从泽泻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得到10个化合物,其中三萜类(泽泻醇C 23-乙酰酯、泽泻醇B 23-乙酰酯、泽泻醇F、泽泻醇F 24-乙酰酯、泽泻酮23-乙酰酯),倍半萜类(1S,4R,5R,10S-guaianediol、1S,4S,10S-calamusin I),生物碱类(1H-indole-3-carboxylic acid),脂肪酸类(十六烷酸),甾体类1个(β-谷甾醇)。利用高分辨质谱快速表征泽泻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推测了36种,其中三萜类33种。研究报道泽泻提取物可抑制单纯性脂肪变性,抑制脂肪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分泌,改善内质网应激,其中泽泻醇B 23-乙酰酯可以有效的调节脂代谢、糖代谢、抑制氧化应激的产生、改善肝脏炎症和纤维化。本文通过对泽泻提取物减轻果糖诱导小鼠肝损伤的药效学评价、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以及推测其化学成分,初步证明泽泻提取物能够改善果糖诱导的肝损伤作用,泽泻药材组分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研究依据,为中药泽泻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路珍[7](2020)在《镉和砷对褐牙鲆幼鱼线粒体的毒性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代谢中心,机体大部分所需能量均由线粒体产生。除了在能量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之外,线粒体还参与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氧化还原稳态、钙离子稳态、内分泌以及细胞凋亡等。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镉(Cd)和砷(As)均显着影响海洋生物(牡蛎、蛤仔、贻贝、鱼类等)的能量代谢,并且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Cd和As(Ⅴ)胁迫下褐牙鲆幼鱼体内20%-33%的差异表达蛋白(DEPs)与能量代谢有关。众所周知,能量代谢对维持生物生长和生存至关重要,是增殖分化、免疫应激、渗透压调节和生殖发育等生命活动的重要基础。研究表明,线粒体极易受到细胞内外环境影响,在机体应对外界或内部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是Cd和As生物毒性作用的靶点之一。然而,目前关于Cd和As对海洋生物线粒体毒性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依然缺乏。因此,本论文选取渤海典型重金属污染物Cd和As(Ⅴ)为暴露物,以渤海重要渔业物种褐牙鲆幼鱼为研究对象,以鳃和肝脏线粒体为研究靶点,整合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传统生态毒理学研究方法,旨在从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系统地探究环境相关浓度(5μg/L和50μg/L)的Cd和As(Ⅴ)对褐牙鲆幼鱼线粒体的毒性效应,并构建线粒体响应通路图,为渤海Cd和As污染的生物监测和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 Cd对褐牙鲆幼鱼线粒体的毒性效应及其作用机制Cd暴露14天后,通过线粒体超微形态观察、线粒体膜电位检测及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表征Cd对褐牙鲆幼鱼线粒体的毒性效应。在亚细胞水平上,透射电镜观察发现5μg/L和50μg/L Cd均诱导鳃线粒体损伤,主要表现为线粒体膜破裂或脱落等;且鳃线粒体密度随暴露浓度增加而显着增加(P<0.01),而线粒体面积指数显着降低(P<0.01),即Cd胁迫不仅导致鳃线粒体损伤,还诱导鳃线粒体数量增多且形态变小。为探究Cd暴露对鳃线粒体功能的影响,首先检测了维持线粒体活性及功能的关键因素——线粒体膜电位,发现5μg/L和50μg/L Cd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显着降低(P<0.05)鳃线粒体膜电位。之后,在分子水平上进行了代谢组学和亚细胞蛋白质组学分析。代谢组学结果表明,Cd诱导鳃中能量代谢相关代谢物(ATP、AMP和磷酸肌酸等)发生显着变化。基于i TRAQ的线粒体蛋白质组学分析显示,Cd诱导鳃线粒体产生128个DEPs,在5μg/L和50μg/L Cd暴露组分别共有74个和118个DEPs。其中,大部分DEPs呈上调表达趋势,且主要涉及三羧酸(TCA)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等能量代谢过程。进一步分析Cd对鳃线粒体的毒性作用机制发现,褐牙鲆幼鱼主要通过增强鳃线粒体TCA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促进ATP的产生以满足Cd胁迫条件下的能量需求,并通过上调线粒体形态与输入相关蛋白(线粒体接触位点和嵴组织系统复合物、线粒体内膜转位酶等)增强鳃线粒体的蛋白输入和结构稳定性缓解Cd毒性造成的线粒体损伤。在应激与凋亡方面,上调的鳃线粒体活性氧簇调节剂1和蛋白Nip Snap同系物2造成ROS过量累积并引发Ca2+超载,而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选择通道蛋白、肽基脯氨酰异构酶F、ADP/ATP转位酶2以及Bcl2相关的细胞死亡激动剂等凋亡相关蛋白的差异表达诱导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开放和凋亡诱导因子1的释放,最终诱发细胞凋亡。此外,Cd暴露条件下褐牙鲆幼鱼鳃线粒体的响应还涉及胆固醇代谢等。Cd暴露也造成褐牙鲆幼鱼肝脏线粒体膜结构损伤,并诱导线粒体密度和线粒体表面积增加即线粒体数量增多(P<0.05),同时伴随出现大量脂滴,表明Cd不仅损伤肝脏线粒体的结构完整性而且会导致其代谢功能障碍。同时,显着降低的线粒体膜电位(P<0.01)也预示Cd干扰肝脏线粒体的正常功能。分子水平上,与鳃代谢组学结果相似,在肝脏代谢图谱中鉴定到能量代谢相关的差异代谢物。不同地是,无氧呼吸产物乳酸在肝脏中显着增加,且部分能量代谢相关的差异代谢物(如ATP、AMP和磷酸胆碱等)在5μg/L和50μg/L Cd暴露组中呈相反的变化趋势,表明Cd暴露条件下褐牙鲆幼鱼鳃和肝脏能量代谢响应模式不同。蛋白质组学结果表明,Cd诱导肝脏线粒体产生28个与能量代谢、应激与凋亡等过程相关的DEPs。其中,5μg/L Cd暴露组有14个,50μg/L Cd暴露组有19个。Cd诱导产生的肝脏线粒体DEPs数量比鳃线粒体少,且大多呈下调表达趋势。进一步分析Cd对褐牙鲆幼鱼肝脏线粒体的毒性作用机制发现,Cd诱导肝脏无氧呼吸增强,抑制线粒体蛋白输入,并通过干扰TCA循环和抑制氧化磷酸化电子传递等影响肝脏线粒体的能量产生。此外,下调的蛋白质磷酸酶1K和钙摄取蛋白1参与调控肝脏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和Ca2+摄取,而促凋亡蛋白(第二线粒体衍生的半胱天冬酶激活剂同系物)和抗凋亡蛋白(ATP依赖的RNA解旋酶和ATP依赖性锌金属蛋白酶等)的差异表达表明Cd干扰了褐牙鲆幼鱼肝脏中线粒体依赖性的细胞凋亡途径。2. As(Ⅴ)对褐牙鲆幼鱼线粒体的毒性效应及其作用机制As(Ⅴ)暴露14天后,透射电镜观察发现5μg/L和50μg/LAs(Ⅴ)均诱导褐牙鲆幼鱼鳃线粒体损伤,主要表现为嵴松散、断裂或脱落等;且鳃线粒体密度随暴露浓度增加而显着增加(P<0.01),而鳃线粒体面积指数呈降低趋势,表明As(Ⅴ)诱导鳃线粒体数量增加但形态变小。之后,通过测定线粒体膜电位结合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表征As(Ⅴ)对鳃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s(Ⅴ)暴露组鳃线粒体膜电位显着降低(P<0.05)。此外,在As(Ⅴ)暴露组鳃代谢图谱中鉴定到ATP、AMP、乳酸和葡萄糖等涉及无氧呼吸和能量代谢的差异代谢物。蛋白质组学结果表明,As(Ⅴ)诱导鳃线粒体产生83个与线粒体形态与输入、能量代谢和应激与凋亡等过程相关的DEPs。其中,5μg/L As(Ⅴ)暴露组有60个,50μg/L As(Ⅴ)暴露组有68个,且大部分DEPs呈上调表达趋势。进一步分析As(Ⅴ)对褐牙鲆幼鱼鳃线粒体的毒性作用机制发现,在线粒体形态与输入方面,As(Ⅴ)暴露诱导线粒体接触位点和嵴组织系统复合物、无机焦磷酸酶2等差异表达并造成鳃线粒体损伤和线粒体蛋白输入增强。在能量代谢方面,褐牙鲆幼鱼通过增强无氧呼吸、TCA循环及氧化磷酸化电子传递等过程增加了鳃线粒体能量产生以满足As(Ⅴ)胁迫条件下的能量需求。在应激与凋亡方面,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选择通道蛋白、ADP/ATP转位酶和磷酸载体蛋白等的差异表达增强了线粒体膜通透性,而Bcl2相关的细胞死亡激动剂、ATP依赖的RNA解旋酶和丝氨酸蛋白酶等凋亡调控蛋白的差异表达表明As(Ⅴ)抑制了鳃组织中线粒体依赖性的细胞凋亡途径。As(Ⅴ)暴露诱导褐牙鲆幼鱼肝脏线粒体嵴损伤和线粒体密度呈浓度依赖性方式增加(P<0.01),线粒体面积指数也呈增加趋势,但仅5μg/L As(Ⅴ)暴露组与对照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即5μg/L As(Ⅴ)诱导肝脏线粒体数量增加而50μg/L As(Ⅴ)诱导肝脏线粒体数量增加且形态变小。此外,5μg/L和50μg/L As(Ⅴ)暴露组肝脏线粒体膜电位显着降低(P<0.05)。代谢组学结果表明,仅在50μg/L As(Ⅴ)暴露组发现能量代谢相关的差异代谢物(ATP、AMP、乳酸和葡萄糖等),表明50μg/L As(Ⅴ)与5μg/L As(Ⅴ)相比对肝脏无氧呼吸等能量代谢过程具有更强的干扰作用。蛋白质组学分析表明,As(Ⅴ)诱导肝脏线粒体产生40个与能量代谢和应激与凋亡等过程相关的线粒体DEPs。其中,5μg/L As(Ⅴ)暴露组有5个,50μg/L As(Ⅴ)暴露组有35个。进一步分析As(Ⅴ)对肝脏线粒体的毒性作用机制发现,褐牙鲆幼鱼通过促进肝脏无氧呼吸并增强TCA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缓解As(Ⅴ)胁迫条件下ATP的过度消耗。在应激与凋亡方面,As(Ⅴ)通过上调ADP/ATP转位酶3、补体成分1Q子结合蛋白和早老素相关的菱形样蛋白等增强线粒体膜通透性并干扰了肝脏中线粒体依赖性的细胞凋亡;另一方面,肝脏线粒体通过上调甲硫氨酸-R-亚砜还原酶B2和硫氧还蛋白等维持ROS稳态以降低As(Ⅴ)毒性造成的线粒体损伤。此外,As(Ⅴ)对褐牙鲆幼鱼肝脏线粒体的毒性机制还涉及蛋白质翻译和修饰以及维生素D合成等。3. Cd和As(Ⅴ)对褐牙鲆幼鱼线粒体的毒性作用机制比较Cd和As(Ⅴ)对褐牙鲆幼鱼线粒体的毒性机制存在较大差异,但均诱导线粒体数量增加、线粒体损伤以及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同时,Cd和As(Ⅴ)均诱导褐牙鲆幼鱼增强鳃线粒体TCA循环和氧化磷酸化过程。此外,Cd诱导褐牙鲆幼鱼显着上调鳃线粒体的形态稳定性和蛋白输入,并促进线粒体依赖性的细胞凋亡;而As(Ⅴ)诱导褐牙鲆幼鱼显着下调鳃线粒体形态稳定性但增强线粒体蛋白输入,促进无氧呼吸,并抑制线粒体依赖性的细胞凋亡。Cd和As(Ⅴ)均诱导褐牙鲆幼鱼肝脏无氧代谢增强,并干扰了线粒体依赖性的细胞凋亡途径。Cd抑制肝脏线粒体蛋白输入和氧化磷酸化,并干扰TCA循环;而As(Ⅴ)诱导褐牙鲆幼鱼增强肝脏线粒体TCA循环和ROS稳态,并造成ATP产生量降低。

马新[8](2020)在《苜蓿假盘菌(Pseudopeziza medicaginis)有性生殖基因表达及其侵染苜蓿的病理生理学研究》文中提出苜蓿产业作为宁夏南部山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对畜牧业的发展及宁夏早日实现脱贫具有重要的意义。由苜蓿假盘菌(Pseudopeziza medicaginis)侵染引起的苜蓿褐斑病是影响苜蓿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病害防控对促进苜蓿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对P.medicaginis产孢子实体和非产孢子实体进行了转录组学分析,结合蛋白质组学关联分析,明确了参与P.medicaginis有性生殖关键蛋白;观察了P.medicaginis子实体的超微结构;研究了P.medicaginis侵染对苜蓿叶片光合生理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P.medicaginis产孢、非产孢转录组学研究表明:776个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主要集中在蛋白质的加工、产能及其转运代谢过程中,差异基因富集通路发现,上调基因主要参与能量供给,下调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糖类物质的合成,与肽基脯氨酰异构酶、DNA修复蛋白相关的7个基因在P.medicaginis有性生殖中发挥重要作用。(2)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关联分析表明:与基因关联到的蛋白主要富集在蛋白质加工,碳代谢,核糖体、氨基酸合成,氧化磷酸化及抗生素的生物合成通路中。多功能β-氧化蛋白、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合、微管相关蛋白、假定水解酶、2个未知蛋和2个假定蛋白在转录层面和蛋白层面上表达趋势相同,在P.medicaginis的有性生殖中发挥重要作用。(3)P.medicaginis子实体突破寄主组织外露横向开裂,子囊属于无囊盖类型,子囊孢子从子囊顶端的孔口直接释放出。(4)P.medicaginis侵染苜蓿叶片后,叶片光系统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光系统Ⅱ非环式光合电子传递速率(ΦPSⅡ)及光化学淬灭系数显着下降,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含量上升,表明P.medicaginis通过降低叶片光系统Ⅱ的原初光化学效率及从天线色素转移到光系统Ⅱ的电子传递能力,限制了光合电子的供应,影响了叶片光合作用,进而影响苜蓿的光合生理代谢。(5)P.medicaginis对苜蓿叶片的侵染类型为半活体营养侵染型。

王倩[9](2020)在《蜂胶黄酮对小鼠铅中毒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铅是一种有毒且不可生物降解的重金属元素,因其在不同行业的广泛应用成为影响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长期与铅的接触会对神经、血液、消化等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最终导致严重的疾病。因此,铅中毒的治疗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毒性小的二巯丁二酸(DMSA)和2,3-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治疗重度铅中毒,而对于中、轻度铅中毒则建议采用天然物质进行治疗和预防,因此寻找安全且具有生理功效的天然产物或药物显得尤为重要。黄酮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强抗氧化、抗炎、增强免疫等药用功效。蜂胶是一种可用于保健食品的天然产物,因以黄酮化合物为主要有效成分而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为了充分开发利用蜂胶资源,本文以蜂胶中常见黄酮类化合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和实验分析筛选抗氧化活性强的黄酮类化合物,并以其为代表探究黄酮对铅诱导小鼠肝肾组织损伤的预防性保护作用及机制,以及对肠道菌群紊乱的调节作用。此外,选择蜂胶为材料,研究了蜂胶乙醇提取物对铅诱导小鼠的预防性保护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NBO电荷、解离能和概念DFT等方法,探究蜂胶中常见黄酮类化合物对金属离子配位以及自由基清除的能力。结果表明,杨梅素、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分子中邻苯二酚结构的羟基H原子具有多的正电荷分布和较小的解离能值易于被自由基进攻和夺取。同时,三种化合物分子均具有较低的分子轨道能隙而且羟基O原子上分布有较多的负电荷,利于与金属离子(M)发生反应并形成稳定的M-O键。2.采用光谱表征、抗氧化能力测定等方法,研究杨梅素、槲皮素和木犀草素的抗氧化能力以及与Pb(Ⅱ)的配位作用。结果表明,杨梅素分子的HOMO轨道在整个分子体系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利于与Pb(Ⅱ)之间发生L→M电荷转移,使其UV-Vis光谱显着红移52 nm。根据CDA分析结果可知,杨梅素分子可以向Pb(Ⅱ)的空轨道提供0.549电子,形成稳定的Pb-O键,使其红外光谱在729 cm-1处出现强的ν(Pb-O)。此外,通过FRAP、ABTS和DPPH等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杨梅素具有强的铁还原能力和自由基清除能力,其中对DPPH的清除能力高达90.11%。总而言之,杨梅素具有强的抗氧化能力和配位能力,可能成为体内除铅的有效成分,为进一步研究黄酮类化合物对铅暴露小鼠的保护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3.通过分析肾脏组织金属离子水平、氧化应激参数、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肾组织病理学以及肾上皮细胞NF-κB p65阳性细胞表达的变化,研究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肾脏损伤的预防性保护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杨梅素可以有效预防铅暴露肾脏组织铅含量的升高(p<0.05)以及钙铁锌水平的降低;并抑制血清中BUN和CRE含量的升高;同时,有效地降低了MDA含量,并分别提高了SOD活性和GSH含量(p<0.05);此外,杨梅素可通过抑制NF-κB途径介导的炎性反应,显着下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并预防肾小球萎缩,缓解肾小管的肿胀和充血现象。4.通过测定小鼠肝脏组织金属离子、氧化应激参数、炎性细胞因子,并对肝脏进行病理学检查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肝上皮细胞NF-κB p65阳性细胞表达的变化,研究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肝脏损伤的预防性保护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杨梅素可以有效地预防铅暴露小鼠肝脏组织铅含量的升高(p<0.05)以及钙铁锌水平的降低。杨梅素不但有效抑制血清中ALT和AST含量的升高(p<0.05),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抑制过量MDA的生成,并提高内源抗氧化物SOD和GSH的水平(p<0.05)。此外,杨梅素可通过抑制NF-κB途径介导的炎性反应,显着下调TNF-α的高表达。小鼠染铅前给予100 mg/kg杨梅素可预防肝索紊乱、肝细胞排列混乱等损伤。5.采用16s rRNA测序法分析小鼠肠内容物的微生物群落,探究杨梅素对铅暴露小鼠肠道菌群紊乱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铅暴露改变了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而杨梅素能够在属水平上有效地预防Mucispirillum和Candidatus_Arthromitus相对丰度的升高,并增加Adlercreutzia的相对丰度。因此,杨梅素能够有效地调节铅暴露小鼠肠道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6.以蜂胶乙醇提取物为研究对象,利用Y迷宫实验、氧化应激等探究蜂胶乙醇提取物对铅诱导小鼠的预防性保护作用,同时用HPLC-DAD分析了蜂胶乙醇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果表明,蜂胶乙醇提取物中含有芦丁、杨梅素、桑色素、木犀草素、山奈酚、芹菜素、白杨素和高良姜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在铅暴露条件下,蜂胶乙醇提取物的预防性干预不仅有效降低铅诱导小鼠肝肾脑组织中的铅水平(p<0.05);同时还可以显着保护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抑制铅对中枢神经的影响;并且还可有效地预防肝肾脑组织的氧化损伤(p<0.05)。总之,蜂胶乙醇提取物对铅暴露小鼠的预防性保护作用,为进一步开发蜂胶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对可预防机体铅中毒的天然保健食品或药物的进一步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李阳[10](2020)在《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探究酿造酱油、食醋的标志性代谢物》文中认为酱油和食醋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酿造历史,富含多种风味物质和活性物质,不仅可以改善食物的味道,还具有抗氧化、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已成为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已有很多研究者采用多种技术方法对酿造酱油的成分进行了研究,不过,却鲜少有研究者对不同种类的酿造食醋的差异性进行研究。所以,本研究基于代谢组学的技术,采用液质联用方法对不同种类分组的酱油、食醋样品进行检测,并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寻找生抽与老抽、不同等级酱油、不同产地食醋、不同颜色食醋之间的差异性代谢物,在此基础上,又加了3种市面上售卖的散装酱油样品,并分析其品质。本实验主要有两部分工作:第一部分是对酱油样品进行的代谢组学分析,实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轨道离子阱高分辨质谱(UHPLC-Q Exactive Obitrap MS)对酱油样品进行初步分析,得到样品的总离子流图,然后将该质谱数据导入Compound Discoverer2.1软件,对生抽、老抽及散装酱油样品和不同等级的酱油样品分组,分别进行分析,并手动筛选合适的ratio值,寻找各组之间的差异性代谢物,并结合二级质谱数据的搜库结果,对这些物质进行定性和分析;第二部分是对食醋样品的代谢组学分析,与酱油样品处理同样的条件,依据不同产地(山东、山西、江苏)和不同醋体颜色(无色、浅色、浓色)对食醋进行分组并分析,手动筛选合适的ratio值,寻找各组之间的差异性代谢物,并结合二级质谱数据的搜库结果,对这些物质进行定性、分析。第一部分实验结果中,找到了生抽酱油与老抽酱油之间的21种差异性代谢物,主要为酯类、酸类、醇类、酮类化合物,生抽酱油样品中多为氨基酸及其反应物,老抽酱油样品多为香豆素衍生物等,根据这些差异性代谢物推测,老抽酱油在复晒阶段加入了一些含有小茴香、丁香、龙蒿等香辛料的调味液,并且复晒阶段的美拉德反应已将部分氨基酸转化;不同等级酱油的分组结果中,特级酱油与一级酱油中筛选了5种差异性代谢物,有酯类、杂环化合物和羧酸类化合物,特级酱油与三级酱油中筛选了17种差异性代谢物,主要有酮类、酯类、酸类及杂环化合物,一级酱油与三级酱油中筛选了11种差异性代谢物,主要为酮类和酸类化合物,在该分组中氨基酸类物质和活性物质含量与数量依照等级逐次递减,特级酱油好于一级酱油,一级酱油好于三级酱油,也印证了不同等级酱油生产过程中,“头抽油”与“二抽油”的添加要求;散装酱油不论在哪个分组中,氨基酸类物质和活性物质差异性都十分巨大,且口感中除了咸味,鲜少有其他香味。第二部分实验结果中,江苏食醋与山东食醋筛选出了8种差异性代谢物,有羧酸类、酮类、酰胺类和脂类物质,山东食醋与山西食醋有14种物质,包括羧酸类、酰胺类、酯类、酮类、醚类和杂环类物质,江苏食醋与山西食醋的差异性代谢物有13种物质,包括羧酸类、杂环化合物、酰胺类、酯类物质,江苏食醋样品中的镇江恒顺食醋与其他产地食醋差异最大,原料主要为恒顺地区优质糯米和粳米,由差异性代谢物推测,其还可能添加了豆类、中药或香草香料及麦麸等辅料,山东食醋样品原料主要为大米,还添加了小麦、小麦粉等含蛋白质的辅料,山西食醋样品原料主要为高粱,蛋白溶解度低,可能是造成山西食醋样品氨基化合物低于其他食醋的主要原因,另外,1-呋喃基-β-咔啉-3-羧酸是江苏食醋区别于山东食醋与山西食醋的标志性代谢物;浓色食醋与浅色食醋有15种差异性代谢物,含有羧酸类、酯类、醇类、酰胺类、酮类物质和杂环化合物,浅色食醋与无色食醋有14种差异性代谢物,包括羧酸类、酰胺类、胺类和酯类物质,浓色食醋、无色食醋样品的差异性代谢物有17种物质,包括酰胺类、羧酸类、酯类、胺类、酮类及醇类物质,浓色食醋可能比浅色食醋在原料上含有多一些的豆类物质,但是无色食醋与这两组差异性都非常大,可能是因为白醋酿造较陈醋与米醋要简单,以大米和食用酒精为原料发酵制得,发酵时间也短,其他物质含量较少,未知化合物3477是浓色食醋区别于其他两组食醋的标志性代谢物,2-甲氧基-5-甲基苯胺、L-苯丙氨酸、缬氨酰脯氨酸、亮氨酰脯氨酸、4760、米多君、(3S,8aS)-3-(4-羟基苄基)六氢吡咯[1,2-a]吡嗪-1,4-二酮和美索比妥这8种物质是陈醋与米醋中共有,且区别于白醋或白米醋的标志性代谢物。

二、甘氨酸葡萄糖络铜(Ⅱ)的合成,表征及对O_2~-·和DNA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氨酸葡萄糖络铜(Ⅱ)的合成,表征及对O_2~-·和DNA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荧光碳纳米点的制备及其基于智能手机的传感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碳点
        1.2.1 概述
        1.2.2 碳点的结构与性质
        1.2.3 碳点的合成
        1.2.4 碳点的应用
    1.3 智能手机的传感应用
        1.3.1 概述
        1.3.2 基于智能手机装置的应用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毛细管电泳辅助下荧光碳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化学试剂与材料
        2.2.2 仪器设备与表征
        2.2.3 三氨基盐酸胍(TG_(cl))的合成
        2.2.4 荧光CNDs的合成
        2.2.5 CNDs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
        2.2.6 毛细管电泳分离合成的CNDs
        2.2.7 Cr(Ⅵ)的荧光猝灭分析
        2.2.8 样品预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荧光光谱法反映合成条件的影响
        2.3.2 毛细管电泳法反映合成条件的影响
        2.3.3 荧光CNDs的表征
        2.3.4 荧光CNDs对Cr(Ⅵ)的响应
        2.3.5 实际样品中Cr(Ⅵ)的检测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低成本智能手机装置用于荧光光斑亮度和尺寸双模式快速检测Cr(Ⅵ)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化学试剂与材料
        3.2.2 荧光CNDs的合成
        3.2.3 基于智能手机装置的构建
        3.2.4 基于智能手机的Cr(Ⅵ)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NDs的光学性质及对Cr(Ⅵ)的响应
        3.3.2 基于智能手机装置的相机参数选择
        3.3.3 基于智能手机装置的Cr(Ⅵ)双模式检测
        3.3.4 检测机理、选择性及与荧光光谱法的比较
        3.3.5 实际样品中Cr(Ⅵ)的检测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碳纳米点催化协同MnO_2纳米片介导的氧化还原反应用于基于智能手机的硫普罗宁检测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化学试剂与材料
        4.2.2 仪器设备与表征
        4.2.3 荧光CNDs的合成
        4.2.4 CNDs的CE表征
        4.2.5 MnO_2纳米片的制备
        4.2.6 硫普罗宁的荧光增强分析
        4.2.7 基于智能手机的硫普罗宁分析
        4.2.8 硫普罗宁肠溶片的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荧光CNDs的表征
        4.3.2 MnO_2纳米片的表征
        4.3.3 荧光法测定硫普罗宁的原理
        4.3.4 荧光CNDs对硫普罗宁的响应
        4.3.5 基于智能手机装置的硫普罗宁检测
        4.3.6 实际样品检测
        4.3.7 CNDs的荧光监测PVA形状变化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荧光光斑亮度和尺寸、吸收光斑亮度三模式快速评估酶活性及其抑制剂筛选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化学试剂与材料
        5.2.2 仪器设备与表征
        5.2.3 荧光CNDs的合成
        5.2.4 CNDs的CE表征
        5.2.5 基于智能手机的三模式检测装置构建
        5.2.6 p-NP的荧光猝灭和比色分析
        5.2.7 基于智能手机的p-NP三模式分析
        5.2.8 ACP的荧光猝灭和比色分析
        5.2.9 基于智能手机的ACP三模式分析
        5.2.10 多种方法用于ACP抑制剂的筛选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荧光CNDs的表征
        5.3.2 荧光法和吸收法测定ACP活性的可行性
        5.3.3 三模式智能手机装置的可用性
        5.3.4 基于智能手机的ACP三模式响应
        5.3.5 基于智能手机三模式筛选ACP抑制剂
    5.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用于2,4,6-三硝基苯酚检测的绿色荧光碳纳米点合成及其选择性的pH调控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化学试剂与材料
        6.2.2 仪器设备与表征
        6.2.3 荧光CNDs的合成
        6.2.4 毛细管电泳分离CNDs
        6.2.5 TNP的荧光猝灭分析
        6.2.6 基于智能手机的TNP分析
        6.2.7 样品预处理
    6.3 结果与讨论
        6.3.1 荧光CNDs的表征
        6.3.2 CNDs的荧光稳定性
        6.3.3 CNDs对TNP的高选择性响应
        6.3.4 高选择性检测TNP的传感机理
        6.3.5 实际样品中TNP的检测
    6.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经费来源声明
致谢

(2)基于比较转录组学分析代谢改造粘质沙雷氏菌JNB5-1高效合成灵菌红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灵菌红素概述
        1.1.1 灵菌红素
        1.1.2 灵菌红素合成途径
        1.1.3 灵菌红素合成的基因调控
    1.2 RNA测序(RNA-seq)
        1.2.1 RNA-seq测序发展
        1.2.2 RNA-seq建库和测序
        1.2.3 RNA-seq数据分析
    1.3 聚腺苷酸化
        1.3.1 聚腺苷酸化概述
        1.3.2 聚腺苷酸化相关酶
        1.3.3 聚腺苷酸化在RNA代谢和基因表达中的作用
    1.4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1.4.1 蛋白质稳定性概述
        1.4.2 二硫键工程提高蛋白质稳定性
        1.4.3 蛋白质磷酸化
    1.5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比较转录组学分析初步解析不同温度下粘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的差异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主要仪器
        2.2.2 主要试剂
        2.2.3 菌株、质粒及引物
        2.2.4 培养基
        2.2.5 灵菌红素产量测定
        2.2.6 转录组取样
        2.2.7 提取总RNA
        2.2.8 文库制备和转录组测序
        2.2.9 实时荧光定量PCR
        2.2.10 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2.2.11 GO和 KEGG富集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转录组样本制备
        2.3.2 RNA样品检测
        2.3.3 转录组测序总体分析
        2.3.4 qPCR验证
        2.3.5 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2.3.6 温度差异分析
        2.3.7 温度对基因转录的影响
        2.3.8 群体感应参与灵菌红素合成
        2.3.9 sRNA响应温度刺激参与灵菌红素合成
        2.3.10 双组分调控系统参与灵菌红素合成
        2.3.11 涉及灵菌红素生物学功能的相关因子
        2.3.12 氨基酸代谢途径响应温度变化参与灵菌红素合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设计多聚核苷酸片段提高pig基因簇基因mRNA稳定性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主要仪器
        3.2.2 主要试剂
        3.2.3 菌株、质粒及引物
        3.2.4 培养基
        3.2.5 PigF克隆表达,制备和纯化
        3.2.6 PigF酶活性测定
        3.2.7 温度对氧甲基转移酶(PigF)合成及酶活性的影响
        3.2.8 粘质沙雷氏菌pig F敲除菌构建
        3.2.9 PNF的筛选
        3.2.10 mRNA半衰期测定
        3.2.11 粘质沙雷氏菌敲入菌株构建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ig基因簇基因转录水平受温度影响
        3.3.2 温度对氧甲基转移酶(PigF)的影响
        3.3.3 设计PNF
        3.3.4 PNF提高gfp基因mRNA稳定性
        3.3.5 PNF提高mRNA半衰期
        3.3.6 引入PNF提高PigF基因转录和表达水平
        3.3.7 利用PNF在 JNB5-1 中重构pig基因簇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引入二硫键提高氧甲基转移酶稳定性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主要仪器
        4.2.2 主要试剂
        4.2.3 菌株、质粒及引物
        4.2.4 培养基
        4.2.5 PigF突变酶的构建,制备和纯化
        4.2.6 PigF及其突变酶热稳定性研究
        4.2.7 验证二硫键的形成
        4.2.8 PigF及其突变体酶动力学参数研究
        4.2.9 结构和分子动力学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设计PigF二硫键引入位点
        4.3.2 PigF突变体酶二硫键验证
        4.3.3 引入二硫键提高了PigF突变体酶热稳定性
        4.3.4 PigF及突变体酶酶动力学参数研究
        4.3.5 PigF及其突变体酶结构分析
        4.3.6 PigF突变体酶分子动力学模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px系统负转录调控PG生物合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主要仪器
        5.2.2 主要试剂
        5.2.3 菌株、质粒及引物
        5.2.4 培养基
        5.2.5 粘质沙雷氏菌cpxR敲除菌构建
        5.2.6 测量pig基因簇的启动子
        5.2.7 CpxR、CpxR_(D51A)及Cpx A克隆表达,制备和纯化
        5.2.8 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和GFP荧光实验
        5.2.9 电泳迁移率实验
        5.2.10 细菌双杂交实验
        5.2.11 Pull down实验
        5.2.12 Western blot
        5.2.13 体外磷酸化验证
        5.2.14 灵菌红素产量测定
        5.2.15 实时荧光定量PCR
    5.3 结果与讨论
        5.3.1 cpx系统转录水平响应JNB5-1 的培养温度变化而变化
        5.3.2 cpxR基因插入失活提高了PG的产量
        5.3.3 cpxR基因插入失活提高了PG合成相关途径基因的转录水平
        5.3.4 CpxR结合pig基因簇启动子
        5.3.5 cpx系统通过磷酸化影响PG产量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组合代谢改造粘质沙雷氏菌高效合成灵菌红素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主要仪器
        6.2.2 主要试剂
        6.2.3 菌株、质粒及引物
        6.2.4 培养基
        6.2.5 粘质沙雷氏菌敲入菌株构建
        6.2.6 摇瓶发酵测定灵菌红素产量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引入二硫键提高PigF稳定性促进PG产量
        6.3.2 外源添加前体物质促进PG产量
        6.3.3 重组PG合成代谢流促进PG产量
        6.3.4 重组菌JNB5-1/S4 发酵合成PG
    6.4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I: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专利
附录 II:转录组差异基因

(3)芍药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PM19L和MYB108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干旱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1.1 营养生长
        1.1.2 生殖生长
    1.2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1.2.1 细胞膜结构
        1.2.2 渗透调节
        1.2.3 抗氧化酶系统
        1.2.3.1 保护酶系统
        1.2.3.2 AsA-GSH酶循环系统
        1.2.4 非抗氧化酶系统
        1.2.5 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
    1.3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分子响应
        1.3.1 调控性基因
        1.3.1.1 转录因子(TFs)
        1.3.1.2 信号转导相关蛋白基因
        1.3.2 功能性基因
        1.3.2.1 抗氧化酶基因
        1.3.2.2 渗透调节因子合成酶基因
        1.3.2.3 保护细胞的功能蛋白基因
    1.4 转录组学在植物干旱胁迫研究中的应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2章 芍药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1.2.1 土壤相对含水量测定
        2.1.2.2 叶片相对含水量测定
        2.1.2.3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2.1.2.4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2.1.2.5 ABA含量测定
        2.1.2.6 保护酶系统相关酶活性测定
        2.1.2.7 AsA-GSH循环系统相关酶活性测定
        2.1.2.8 色素含量测定
        2.1.2.9 光合特性测定
        2.1.2.10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2.1.2.11 解剖结构观察
        2.1.2.12 数据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干旱胁迫对植株表型的影响
        2.2.2 干旱胁迫对土壤相对含水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2.2.3 干旱胁迫对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2.2.4 干旱胁迫对ABA含量的影响
        2.2.5 干旱胁迫对保护酶系统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2.2.6 干旱胁迫对AsA-GSH循环系统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2.2.7 干旱胁迫对色素含量的影响
        2.2.8 干旱胁迫对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2.2.9 干旱胁迫对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2.3 讨论
第3章 干旱胁迫下芍药转录组测序分析及关键基因筛选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1.2.1 总RNA的提取
        3.1.2.2 cDNA文库构建及测序
        3.1.2.3 测序数据处理、评估及表达量计算
        3.1.2.4 Unigenes功能注释
        3.1.2.5 DEGs的筛选及功能分析
        3.1.2.6 DEGs的表达模式分析
        3.1.2.7 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验证
        3.1.2.8 数据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转录组测序结果及其质量评估
        3.2.2 Unigenes的功能注释
        3.2.3 Unigenes的差异表达分析
        3.2.4 DEGs的GO富集分析
        3.2.5 DEGs的KEGG Pathway分析
        3.2.6 谷胱甘肽代谢相关的DEGs分析
        3.2.7 叶绿素合成与降解相关的DEGs分析
        3.2.8 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相关的DEGs分析
        3.2.9 类黄酮生物合成相关的DEGs分析
        3.2.10 磷酸戊糖途径相关的DEGs分析
        3.2.11 柠檬酸循环(TCA循环)相关的DEGs分析
        3.2.12 ABA通路相关的DEGs分析
        3.2.13 转录因子分析
    3.3 讨论
第4章 芍药PlPM19L基因克隆与功能验证初步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1.2.1 基因序列克隆
        4.1.2.2 基因表达水平检测
        4.1.2.3 亚细胞定位
        4.1.2.4 基因在烟草中的遗传转化
        4.1.2.5 转基因植株鉴定
        4.1.2.6 干旱胁迫下转基因植株相关指标测定
        4.1.2.7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PlPM19L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4.2.2 PlPM19L基因表达水平检测
        4.2.3 PlPM19L基因的过表达载体构建
        4.2.4 PlPM19L蛋白的亚细胞定位观察
        4.2.5 转PlPM19L基因植株鉴定
        4.2.6 干旱胁迫对转PlPM19L基因植株的影响
        4.2.6.1 干旱胁迫对转PlPM19L基因植株表型的影响
        4.2.6.2 干旱胁迫对转PlPM19L基因植株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4.2.6.3 干旱胁迫对转PlPM19L基因植株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4.2.6.4 干旱胁迫对转PlPM19L基因植株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4.3 讨论
第5章 芍药PlMYB108基因克隆与功能验证初步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1.2.1 基因序列克隆
        5.1.2.2 基因表达水平检测
        5.1.2.3 亚细胞定位
        5.1.2.4 基因在烟草中的遗传转化
        5.1.2.5 转基因植株鉴定
        5.1.2.6 干旱胁迫下转基因植株相关指标测定
        5.1.2.7 数据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PlMYB108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5.2.2 PlMYB108基因表达水平检测
        5.2.3 PlMYB108基因的过表达载体构建
        5.2.4 PlMYB108蛋白的亚细胞定位观察
        5.2.5 转PlMYB108基因植株鉴定
        5.2.6 干旱胁迫对转PlMYB108基因植株的影响
        5.2.6.1 干旱胁迫对转PlMYB108基因植株表型的影响
        5.2.6.2 干旱胁迫对转PlMYB108基因植株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5.2.6.3 干旱胁迫对转PlMYB108基因植株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5.2.6.4 干旱胁迫对转PlMYB108基因植株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5.3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基于复合材料构筑的光电化学传感器在抗氧化分析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氧化活性物质与氧化应激
        1.1.2 油脂食品氧化
        1.1.3 抗氧化剂的定义和作用
    1.2 抗氧化剂的分类
        1.2.1 天然抗氧化剂
        1.2.2 合成抗氧化剂
    1.3 抗氧化机制
        1.3.1 氢原子转移机制
        1.3.2 单电子转移机制
        1.3.3 主抗氧化剂和自由基结合
        1.3.4 抗氧化剂间的协同效应
        1.3.5 过渡金属螯合
    1.4 常见的检测抗氧化剂的方法
        1.4.1 光谱法
        1.4.2 色谱法
        1.4.3 电化学法
    1.5 光电化学传感器
        1.5.1 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5.2 光电化学半导体材料
        1.5.3 光电化学半导体材料异质结
        1.5.4 光电化学传感器在抗氧化分析方面的研究进展
    1.6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以及研究内容
        1.6.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6.2 目前存在的问题
        1.6.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氧化MXene制备光电化学传感器并应用于抗坏血酸的抗氧化协同作用分析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药品与试剂
        2.2.2 仪器
        2.2.3 Ti_3C_2-TiO_2复合材料的合成
        2.2.4 光电传感器的制备
        2.2.5 协同作用的光电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Ti_3C_2-TiO_2的表征
        2.3.2 光电性能
        2.3.3 光电传感器用于抗氧化剂分析
        2.3.4 光电传感器用于抗氧化协同作用分析的机理
        2.3.5 实际样品分析
    2.4 结论
第3章 基于g-C_3N_4-TiO_2/Ti_3C_2 MXene异质结的光电化学传感器用于选择性检测叔丁基对苯二酚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药品与试剂
        3.2.2 仪器
        3.2.3 g-C_3N_4-TiO_2/Ti_3C_2-MXene复合材料的制备
        3.2.4 光电传感器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g-C_3N_4-TiO_2/Ti_3C_2-MXene复合材料的表征
        3.3.2 g-C_3N_4-TiO_2/Ti_3C_2-MXene复合材料的光电性能
        3.3.3 选择性检测TBHQ及其检测机理
        3.3.4 实际样品分析
    3.4 结论
第4章 基于MoS_2/ZnO异质结的光电化学传感器用于选择性检测没食子酸丙酯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药品与试剂
        4.2.2 仪器
        4.2.3 MoS_2/ZnO异质结的制备
        4.2.4 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MoS_2/ZnO复合材料的表征
        4.3.2 实验条件的优化
        4.3.3 定量检测PG
        4.3.4 抗干扰性能与实际样品分析
        4.3.5 检测机理
    4.4 结论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会议摘要

(5)水产养殖废水中雌二醇的生物降解机制及去除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字母顺序)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水产养殖简介
        1.1.2 水产养殖废水处理工艺
    1.2 水产养殖废水雌激素污染
        1.2.1 雌激素简介
        1.2.2 雌二醇性质与危害
        1.2.3 雌二醇来源
        1.2.4 雌二醇污染水平
    1.3 雌二醇的去除
        1.3.1 生物处理法
        1.3.2 高级氧化技术
        1.3.3 其他工艺
    1.4 生物处理中雌二醇的去除路径
        1.4.1 物理吸附
        1.4.2 生物降解
        1.4.3 其他路径
    1.5 课题选题依据
    1.6 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氨氧化菌对雌二醇的降解研究
    2.1 实验仪器、试剂与材料
        2.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1.3 菌种选择
    2.2 批次实验设计
    2.3 分析测试方法
        2.3.1 水质分析
        2.3.2 雌激素定量分析
        2.3.3 细菌数量计数
        2.3.4 氨单加氧酶酶活测定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5 结果与讨论
        2.5.1 氨氧化菌对雌二醇的降解动力学分析
        2.5.2 雌二醇对氨氧化菌氨氧化性能的影响
        2.5.3 雌二醇对氨氧化菌数量的影响
        2.5.4 雌二醇对氨氧化菌酶活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鞘氨醇单胞菌对雌二醇的降解研究
    3.1 实验仪器、试剂与材料
        3.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3.1.2 菌种选择
        3.1.3 实验仪器
    3.2 实验设计
        3.2.1 批次实验
        3.2.2 胞内代谢组学实验
    3.3 分析测试方法
        3.3.1 雌激素定量分析
        3.3.2 总有机碳浓度测定
        3.3.3 胞内代谢物提取与测定
    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5 结果与讨论
        3.5.1 鞘氨醇单胞菌对雌二醇的去除
        3.5.2 雌二醇去除与其他碳源利用的相关性
        3.5.3 代谢组学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硝化MBBR对海水水产养殖废水中雌二醇的去除研究
    4.1 MBBR系统简介与实验用试剂、材料
        4.1.1 MBBR系统参数
        4.1.2 实验试剂与材料
        4.1.3 实验仪器
    4.2 实验设计
        4.2.1 海水MBBR启动
        4.2.2 MBBR对海水水产养殖废水中雌二醇的降解
    4.3 分析测试方法
        4.3.1 水质分析
        4.3.2 雌二醇定量分析
        4.3.3 生物膜中氨氧化菌和亚硝态氮氧化菌的荧光定量
    4.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5 结果与讨论
        4.5.1 海水MBBR启动优化
        4.5.2 不同浓度雌二醇对海水MBBR硝化性能的影响
        4.5.3 MBBR对海水水产养殖废水中雌二醇的降解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C/N下 MBBR对雌二醇的去除路径研究
    5.1 反应器系统简介与实验用试剂、材料
        5.1.1 反应器组成与运行参数
        5.1.2 实验试剂与材料
        5.1.3 实验仪器
    5.2 批次实验设计
        5.2.1 雌二醇去除路径
        5.2.2 雌二醇去除路径与生物膜参数相关性
    5.3 分析测试方法
        5.3.1 水质分析
        5.3.2 生物膜多糖、蛋白定量
        5.3.3 生物膜傅立叶红外线光谱测定
        5.3.4 生物膜表面粘附力测定
        5.3.5 雌激素定量分析
    5.4 数据统计与分析
    5.5 结果与讨论
        5.5.1 MBBR硝化性能
        5.5.2 MBBR对雌二醇的去除
        5.5.3 MBBR对雌二醇的去除路径分析
        5.5.4 MBBR中雌二醇去除与填料表面生物膜参数相关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泽泻提取物减轻果糖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作用及物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实验一 泽泻提取物干预果糖小鼠肝损伤的疗效评价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饲料配方
        1.3 仪器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泽泻提取物的制备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2.3 样本采集
        2.4 生化指标检测
        2.5 病理形态学检测
        2.6 代谢组学分析
        2.7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血糖结果
        3.2 体重结果
        3.3 生化指标结果
        3.4 肝脏病理形态学结果
        3.5 代谢组学研究结果
    4 小结
实验二 泽泻中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1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1.1 实验仪器
        1.2 材料与试剂
        1.3 化合物的分离
    2 化合物结构解析
    3 小结
实验三 基于液质联用技术表征泽泻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
    1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1.1 实验仪器
        1.2 材料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2.2 色谱与质谱条件
    3 实验结果
        3.1 泽泻提取物的总离子流图
        3.2 泽泻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的解析
        3.3 泽泻中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总结
    4 小结
讨论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泽泻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 化学成分研究
    2 药理作用研究
    3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镉和砷对褐牙鲆幼鱼线粒体的毒性效应及其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渤海镉和砷污染状况
        1.1.1 渤海海水中的Cd和As污染状况
        1.1.2 渤海表层沉积物中的Cd和As污染状况
        1.1.3 渤海生物体中的Cd和As污染状况
    1.2 Cd和As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1.2.1 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的积累途径
        1.2.2 Cd的毒性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1.2.3 As的毒性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1.3 线粒体研究在生态毒理学中的应用
        1.3.1 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
        1.3.2 线粒体主要检测指标及其在生态毒理学中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重金属暴露实验
        2.1.1 实验准备
        2.1.2 暴露实验
        2.1.3 样品采集
    2.2 重金属富集量测定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3 线粒体超微形态观察
        2.3.1 实验材料
        2.3.2 实验方法
    2.4 线粒体提取方法
        2.4.1 实验材料
        2.4.2 线粒体粗提方法
        2.4.3 高纯线粒体提取方法
        2.4.4 线粒体纯度验证
        2.4.5 线粒体蛋白浓度检测
    2.5 线粒体膜电位测定
        2.5.1 实验材料
        2.5.2 实验方法
    2.6 基于核磁共振(NMR)的代谢组学分析
        2.6.1 实验材料
        2.6.2 组织代谢物的提取
        2.6.3 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检测
        2.6.4 代谢组学数据预处理
        2.6.5 代谢组学数据的多元统计分析
    2.7 基于iTRAQ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2.7.1 实验材料
        2.7.2 蛋白质的提取及定量
        2.7.3 蛋白还原烷基化及酶解
        2.7.4 蛋白iTRAQ标记
        2.7.5 强阳离子交换色谱分级
        2.7.6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数据采集
        2.7.7 蛋白质鉴定和定量分析
        2.7.8 生物信息学分析
    2.8 数据分析
第3章 Cd对褐牙鲆幼鱼线粒体的毒性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3.1 结果
        3.1.1 褐牙鲆幼鱼鳃及肝脏的Cd富集量
        3.1.2 Cd暴露对褐牙鲆幼鱼鳃及肝脏线粒体超微形态的影响
        3.1.3 Cd暴露对褐牙鲆幼鱼鳃及肝脏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3.1.4 Cd暴露对褐牙鲆幼鱼鳃及肝脏代谢组的影响
        3.1.5 Cd暴露对褐牙鲆幼鱼鳃及肝脏线粒体蛋白组的影响
    3.2 讨论
        3.2.1 褐牙鲆幼鱼鳃和肝脏对Cd的富集
        3.2.2 Cd对褐牙鲆幼鱼线粒体形态与输入的影响机制
        3.2.3 Cd对褐牙鲆幼鱼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机制
        3.2.4 Cd对褐牙鲆幼鱼线粒体胆固醇代谢的影响机制
        3.2.5 Cd对褐牙鲆幼鱼线粒体应激与凋亡的影响机制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As(Ⅴ)对褐牙鲆幼鱼线粒体的毒性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4.1 结果
        4.1.1 褐牙鲆幼鱼鳃及肝脏的As富集量
        4.1.2 As(Ⅴ)暴露对褐牙鲆幼鱼鳃及肝脏线粒体超微形态的影响
        4.1.3 As(Ⅴ)暴露对褐牙鲆幼鱼鳃及肝脏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4.1.4 As(Ⅴ)暴露对褐牙鲆幼鱼鳃及肝脏代谢组的影响
        4.1.5 As(Ⅴ)暴露对褐牙鲆幼鱼鳃及肝脏线粒体蛋白组的影响
    4.2 讨论
        4.2.1 褐牙鲆幼鱼鳃和肝脏对As的富集
        4.2.2 As(Ⅴ)对褐牙鲆幼鱼线粒体形态与输入的影响机制
        4.2.3 As(Ⅴ)对褐牙鲆幼鱼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机制
        4.2.4 As(Ⅴ)对褐牙鲆幼鱼线粒体应激与凋亡的影响机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苜蓿假盘菌(Pseudopeziza medicaginis)有性生殖基因表达及其侵染苜蓿的病理生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课题来源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苜蓿褐斑病研究进展
    1.2 P.medicaginis研究进展
    1.3 病原菌超微结构的研究进展
    1.4 转录组学及其在植物病理学方面的应用
    1.5 水杨酸、茉莉酸在植物抗病性方面的应用
    1.6 植物病害对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
    1.7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苜蓿假盘菌产孢与非产孢子实体转录组学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苜蓿假盘菌产孢与非产孢子实体蛋白质组学与转录组学关联分析
    3.1 方法与内容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苜蓿假盘菌子实体的扫描电镜观察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苜蓿假盘菌侵染对苜蓿叶片光合生理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讨论与结论
第六章 苜蓿假盘菌侵染类型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3 讨论与结论
第七章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个人简介

(9)蜂胶黄酮对小鼠铅中毒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铅的来源
    1.2 铅的吸收及分布
    1.3 铅的毒性
        1.3.1 神经系统
        1.3.2 肾脏组织
        1.3.3 肝脏组织
        1.3.4 造血系统
        1.3.5 肠道微生物系统
        1.3.6 生殖系统
        1.3.7 其他组织/系统
    1.4 铅暴露对机体的毒性机制
        1.4.1 氧化应激机制
        1.4.2 炎症机制
    1.5 铅中毒机体的治疗及研究现状
    1.6 黄酮类化合物
        1.6.1 黄酮类化合物的概述
        1.6.2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1.7 蜂胶——富含黄酮类化合物
        1.7.1 蜂胶的来源和组成
        1.7.2 蜂胶的生物活性
    1.8 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1.8.1 选题依据
        1.8.2 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二章 蜂胶黄酮抗氧化和配位能力的理论研究
    2.1 实验方法
        2.1.1 理论背景
        2.1.2 计算方法
    2.2 结果
        2.2.1 蜂胶黄酮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2.2.2 蜂胶黄酮配位能力的研究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杨梅素、槲皮素和木犀草素抗氧化能力及其铅配合物光谱特性的研究
    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3.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杨梅素、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对溶液中Pb(Ⅱ)的清除能力
        3.2.2 杨梅素、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及其铅配合物的光谱特性
        3.2.3 杨梅素、槲皮素和木犀草素的理论分析
        3.2.4 杨梅素、槲皮素和木犀草素的抗氧化能力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肾脏组织损伤的预防性保护作用
    4.1 实验材料及方法
        4.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
        4.2.1 杨梅素对铅暴露小鼠金属离子的影响
        4.2.2 杨梅素对铅诱导的小鼠肾毒性血清生物标志物的作用
        4.2.3 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肾脏组织中MTs水平的作用
        4.2.4 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肾脏组织中内源抗氧化剂和脂质过氧化产物的影响
        4.2.5 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肾脏组织中炎症的影响
        4.2.6 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肾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肝脏组织损伤的预防性保护作用
    5.1 实验材料及方法
        5.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5.1.2 实验方法
    5.2 结果
        5.2.1 杨梅素对铅暴露小鼠金属离子的影响
        5.2.2 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肝毒性血清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5.2.3 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肝脏组织中金属硫蛋白(MTs)水平的作用
        5.2.4 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肝脏组织中内源抗氧化剂和脂质过氧化产物的影响
        5.2.5 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肝脏组织中炎症的影响
        5.2.6 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杨梅素对铅暴露小鼠肠道菌群紊乱的调节作用
    6.1 实验方法
        6.1.1 动物实验设计
        6.1.2 16s rRNA测序分析
    6.2 结果
        6.2.1 OUT分析
        6.2.2 Alpha多样性分析
        6.2.3 分类学组成分析
        6.2.4 Beta多样性分析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蜂胶乙醇提取物对铅暴露小鼠氧化损伤的预防性保护作用
    7.1 实验材料及方法
        7.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7.1.2 实验方法
    7.2 结果
        7.2.1 蜂胶乙醇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7.2.2 小鼠行为学分析
        7.2.3 小鼠组织脏器系数的分析
        7.2.4 血液及组织中Pb含量
        7.2.5 血液及组织中金属离子水平
        7.2.6 血液及组织的氧化应激水平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10)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探究酿造酱油、食醋的标志性代谢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 酱油
        1.1 酱油起源
        1.2 酱油的功能性
        1.3 酱油的分类
        1.4 研究现状
    2 食醋
        2.1 食醋起源
        2.2 食醋的功能性
        2.3 食醋的分类
        2.4 研究现状
    3 代谢组学
        3.1 代谢组学
        3.2 代谢组学技术
        3.3 应用范围
    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基于代谢组学寻找酱油的标志性代谢物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样品预处理
        1.4 色谱与质谱条件
        1.5 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实验提取剂及质谱离子源极性的选择
        2.2 实验重现性检验
        2.3 寻找酱油样品的标志性代谢物
    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代谢组学寻找食醋的标志性代谢物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样品预处理
        1.4 色谱与质谱条件
        1.5 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食醋提取剂的选择
        2.2 实验重现性检验
        2.3 寻找食醋样品的标志性代谢物
    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甘氨酸葡萄糖络铜(Ⅱ)的合成,表征及对O_2~-·和DNA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荧光碳纳米点的制备及其基于智能手机的传感应用[D]. 赵丽芝. 兰州大学, 2021
  • [2]基于比较转录组学分析代谢改造粘质沙雷氏菌JNB5-1高效合成灵菌红素[D]. 孙杨. 江南大学, 2021(01)
  • [3]芍药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PM19L和MYB108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D]. 李婷婷. 扬州大学, 2021(08)
  • [4]基于复合材料构筑的光电化学传感器在抗氧化分析中的应用与研究[D]. 韩方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5]水产养殖废水中雌二醇的生物降解机制及去除路径研究[D]. 李长伟. 浙江大学, 2020
  • [6]泽泻提取物减轻果糖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作用及物质基础研究[D]. 王鹏利.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镉和砷对褐牙鲆幼鱼线粒体的毒性效应及其作用机制[D]. 路珍.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20(01)
  • [8]苜蓿假盘菌(Pseudopeziza medicaginis)有性生殖基因表达及其侵染苜蓿的病理生理学研究[D]. 马新. 宁夏大学, 2020(03)
  • [9]蜂胶黄酮对小鼠铅中毒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王倩. 西北大学, 2020(01)
  • [10]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探究酿造酱油、食醋的标志性代谢物[D]. 李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甘氨酸葡萄糖络合物铜(Ⅱ)的合成、表征及对O_2~-·和DNA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