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档案网络利用的档案系统设计研究

面向档案网络利用的档案系统设计研究

一、档案馆网络利用档案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付东[1](2021)在《基于WSN的库房环境监控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政府与相关企业对资料的预防性保护日渐重视,纸质材料作为档案资料的主要存储介质,虽然具有质轻、成本低和贮运方便等优点,但当库房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不佳时,其损坏速度会大大加快。为了降低不利环境对档案材料存储的影响,本文研究了一套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库房环境监控系统。系统可使管理人员能够实时的获知当前档案馆库房的状态;自动的环境管理模式可以大幅提高库房环境的稳定性;同时现场和远程的人工控制模式对自动控制策略进行补充,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对于档案馆库房的环境管理,本课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节点、库房网关节点和服务器构成,数据采集节点负责监测库房内不同区域的各项环境参数;库房网关节点则负责对所在库房的环境进行管理;服务器负责对所有库房历史环境数据的存储与分析,并为管理人员提供远程交互功能。本文首先研究了目前国内外智能化档案馆的发展现状,考虑到某档案馆布线工程难度大、周期长,且可能影响库房建筑安全,进一步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重点比较了目前应用广泛的NB-IOT、LoRa和ZigBee三种技术。然后根据某档案馆的实际情况及档案馆建设标准,确定了环境监控各个功能模块的基本需求,然后根据库房内部面积和与监控室的距离,设计了相应的无线通信方案。接着基于Modbus、ZigBee、LoRaWAN等通信协议,设计了数据采集节点、库房网关节点以及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协议。最后是对硬件部分的相关电路与软件进行了设计与测试。为了保障数据采集节点在资源受限情况下的实时性,本文利用FreeRTOS的协程机制减少传感器的阻塞时长,并根据其低功耗需求,设计了睡眠/唤醒机制。为了提高环境调节设备的稳定性,本文设计了缓冲让渡以及模式管理等机制避免设备管理混乱问题。根据后期的维护需求,研究了基于在线编程技术的远程升级设计。经在某档案馆实地测试,本文设计的环境监控系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可在铺设少量通信线缆情况下,大幅降低不利环境对档案材料的影响程度。

何淑娴[2](2021)在《基于MAM的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档案行业对数字化档案存储、查询、利用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在档案业务工作方面已经不能满足文化艺术档案的发展要求,也不能统筹文化艺术档案馆的整体信息化建设。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只能实现档案数据的结构化存储,对存储格式、存储量都有一定的限制,而且查询方式单一、不能在线预览。更重要的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可扩展性差、管理功能固化、再利用形式单一,已经不符合当下数字档案馆的建设要求。再加上多媒体产品日新月异,文化艺术行业每天都会产生各种载体、各种内容的艺术资料,尤其是声像类资料不但种类多而且数据量大,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一方面无法识别种类繁多的载体,另一方面面对呈指数级递增的非结构化声像数据内容无法拓展存储量、快速回迁利用。这些都是文化艺术档案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新挑战。本文在设计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系统之时引入了MAM(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理念。所谓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就是对多媒体数据的内容进行管理、利用,并且成熟应用于电视、广播等播出媒体的“量身定制”的内容管理系统。通过为文化艺术档案建立一个信息交换平台;使得大流量的视音频档案合理存储;加快多媒体档案资料的制作周期;集中、统一地管理档案资源;提供跨部门、跨单位的数字档案资源获取方式。又因为文化艺术档案多媒体载体种类繁多、声像数据庞大的特性与播出媒体行业的数据特性相仿,而且不论是服务内容的格式、信息的流通、流程的整合、内容的归档,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内容管理都与文化艺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不谋而合。为了研究基于MAM的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系统,本文对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进行了详实的需求分析:针对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明确了档案信息和声像数字内容相结合的统一管理;采集导入方面,兼顾各种档案来源能够直接采集的需求;档案安全存储支持智能归档、备份、回迁的功能;最后档案再利用方面,支持多种检索方式,提高查准率,并且完善档案导出审批流程,方便原始档案回迁输出。在设计过程中,通过研究档案业务流程之间的的关系以及数据存储的逻辑关系,设计出了不同格式媒体流统一管理、媒体流动态迁入迁出、大流量存储的系统。基于MAM的设计,一方面满足了文化艺术档案数量级存储,从采集、入库、着录、检索、归档、回迁到元数据管理、存储空间管理,所涉及的流程都是媒体内容的管理形式。通过对媒体内容的管理,达到多媒体档案管理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将管理内容当做馆藏资产对待,提供形式多样的查询下载方式的同时,服务于制作与流通管理。本文采用J2EE架构,使用HTTP模式的流媒体技术、关系型数据库、全文搜索引擎等技术,完成集收集档案、管理档案、档案入库、查询统计、下载利用功能于一体的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系统。本文设计的基于MAM的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系统能够解决特殊载体归档难、大量声像数据存储难的问题,满足传统录像带、光盘的非线性查询、共享和交流,实现将检索出的信息条目,依据使用需求进行整合成为专业信息成果,真正将档案转变为资产,具有便捷性好、查准率高的优点。相信MAM在文化艺术档案行业的应用在不久的将来会越来越广泛。

秦高锋[3](2021)在《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档案作为历史的沉淀和积累,对我们人类发展提供最根本的依据,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档案管理工作也逐步趋向于数字化和信息化。当前档案的管理形式主要分为两种: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大多数档案管理的存储模式仍停留在传统纸质档案管理的形式上。本文以某设计研究院的档案管理为研究对象,对其档案管理模式进行需求分析,发现随着设计研究院档案管理业务的不断发展,常规的纸质档案存储、分类以及管理,使档案馆对物理存储空间的需求越来越紧张。与此同时,繁重的档案整理工作不仅给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带来不便,也在无形中增加了管理者的工作量,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善档案资料的利用率。因此,为了解决这一类问题,本文设计了一套完善的数字化档案管理平台,它既能方便对档案室的纸质档案和电子文件进行收集、存储、管理和利用,也能通过优化档案资料的检索算法,提高研究院档案的利用率,进一步优化研究院的档案管理模式,从而使管理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本设计的创新点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档案信息全文检索。通过对比LSTM、MP-CNN模型文本相似度匹配实验,选用MP-CNN模型对全文检索进行优化,提升检索相关度。另外,结合全文索引与数据库查询技术,在客户端提供一站式全文搜索入口,为用户提供高效、快速和安全的检索服务。(2)模块化开发各个功能。根据档案管理系统的总体需求,我们建立用户与组织架构管理、分类管理、数据类型管理、权限管理、流程管理、档案管理、第三方系统集成、档案利用八个功能模块,并对每个功能模块进行了功能测试和压力测试。同时,本系统还提供互联网微应用,可以与企业微信进行集成,包括企业微信免登录、在线审批、在线查看档案等基础功能。

张茜[4](2020)在《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字技术正在快速地改变社会,使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对信息的记录方式、处理方式、存储方式产生根本性变革,对档案管理产生重大影响。数字档案馆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技术的发展对数字档案馆管理会产生直接影响,为数字档案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档案馆作为保存数字记忆和数字遗产的重要场所,必须确保数字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和可用性,确保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和可信。日益复杂的数字环境,给数字档案馆的安全管理带来诸多风险隐患,风险管理成为不可忽视且必须重视的要素,理解和管理风险成为数字档案馆的核心工作之一。风险管理不仅可以发现数字档案馆发展存在的机遇,也可以及时排除各种风险障碍和隐患,避免造成不良后果,为数字档案馆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本文的研究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运用访谈法、文献分析法、实践调研法、数字档案馆系统功能需求分析法、数字档案馆业务流程生命周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全流程,探索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智能化实现策略和技术路线。本文由八章组成。第一章为绪论,阐述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研究创新等。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对国内外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掌握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的前沿走势。第三章为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基本理论,明确了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的定义、特征和风险管理原则,系统探索了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流程,探析了支撑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的理论模型。第四章至第六章是本文研究的核心,系统研究了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全流程。首先,对数字档案馆风险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这是风险管理的起点;其次,从数字档案馆行政管理层面、技术层面、资源层面构建了数字档案馆风险分类方案,设计出3大类、15属类、47种类、158项风险因素构成的数字档案馆风险分类方案体系,为数字档案馆风险分析提供对象,并对风险的后果和概率综合分析评价,对风险的层级进行排序,为风险应对提供决策依据;再次,对数字档案馆风险应对原则和方式、措施进行探析,为数字档案馆风险应对方案提供支撑。第七章为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智能化实现,围绕数字档案馆智能化风险管理目标,以风险知识为基石,以大数据处理技术、本体技术、知识图谱技术、区块链技术为技术方法,结合风险管理流程,提出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实现框架。第八章为结论与展望。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展望下一步需要继续开展的工作。本文在对全球范围内知名的数字档案馆项目和数字保存项目最佳实践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风险管理理论为指导,探析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流程,对数字档案馆风险环境进行了分析,对数字档案馆风险评估进行了探索,科学地构建了数字档案馆风险应对体系,并对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智能化实现进行了系统思考。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首次对数字档案馆、数字保存项目和数字连续性项目风险管理进行了关联性分析。在借鉴数字保存项目领域的长久保存风险和数字连续性项目中的变化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行政管理风险的基础上,对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科学构建了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体系。二是构建了数字档案馆风险分类方案,为数字档案馆风险分析提供对象,为数字档案馆风险应对提供依据,从而提高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效率。三是系统设计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人员角色职责,为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人员角色职责设置提供参考。四是探索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智能化实现框架,提出了一个集成、可信、智慧的风险管理实现框架,为数字档案馆智能化风险管理的实践提供技术支持。

陈卫[5](2020)在《区县级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以盐城市大丰区为例》文中指出信息化的潮流正改变着我们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行业都已经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高速发展。信息化是大势所趋,也是档案工作今后的发展方向。在区县级,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差异较大,经济发达的区县已经基本完成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并开始向“智慧化”发展,经济相对落后的部分区县信息化建设才刚刚起步。本文以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为研究案例,对大丰区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总结分析了大丰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机构人员、基础设施、档案资源、服务利用等四个方面的建设情况,并为区县级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建议。本文结构如下: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选题的缘由、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介绍国内外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现状,阐述本文的研究重点和主要研究方法。论文主体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相关概念,包括档案的概念及演变、档案管理的含义及具体内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特点、数字档案馆的建设等内容。第二部分,介绍大丰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从机构人员、基础设施、档案资源、服务利用等四个方面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以大丰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情况为例,分析区县级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介绍国内外先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经验,国外讲述美国和英国的建设情况,国内介绍全国首家县级“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太仓市档案馆的建设经验。第五部分,通过对公共管理知识的综合运用,为推进区县级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出相关对策及建议。

张梦怡[6](2020)在《Z省应急管理视频档案全程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手机、监控等视频捕获终端的普及,使得视频档案数量激增。视频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和生动表现力(尤其是对突发事件突然爆发瞬间的捕获能力)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它能全面、客观、快速、生动形象地记录突发事件和应急管理工作,其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利奇马”超强台风灾害、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件、重庆万州公交车意外坠江事故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视频档案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或资政决策,提供证据;或助力信息公开,正面引导舆情;或固化证据,协助灾后重建。Z省应急管理厅成立后,Z省应急管理视频档案的现状是:管理机构较为统一,管理流程以单向、分阶段独立管理为主,且该类视频档案收集归档数量少,质量参差不齐。针对这些现状,本文通过访谈法和开放式编码分析发现,Z省应急管理视频档案管理上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应急管理视频档案管理和利用平台缺位;视频形成时没有统一要求;视频收集力度不够;视频整理标准不统一;视频档案鉴定不到位;视频档案归档方式不合理;视频档案移交/接收检查不到位;视频档案保管不力;视频档案利用开发方式传统单一等方面,造成应急管理视频档案后端管理压力巨大,且视频档案的效用不能在应急管理各阶段中实时发挥。对于如何实现应急管理视频档案有效管理和利用这一问题,本文尝试引入全程管理理念,构建了应急管理视频档案全程管理“3阶段×3环节”模型,建议Z省档案部门提前介入指导,各职能部门合力协作,从视频形成的源头就对应急管理视频档案进行有效的、全过程的管理,确保视频档案在形成初期就充分考虑后期的利用,各环节保持与利用需求对口,从而发挥它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基于这一模型中的前端管理(包含应急管理视频档案的系统设计、形成、收集3环节)、中端管理(包含应急管理视频档案的整理、鉴定与归档3环节)、后端管理(包含应急管理视频档案的移交/接收、保管、利用开发3环节)这3个阶段,本文从组织机构职责、制度规范、技术支撑等角度分析提出了Z省应急管理视频档案全程管理的具体措施。其中,建立应急管理视频档案管理利用平台的建议,将进一步整合应急管理视频档案资源,实现更加便捷的数据共享共用,为应急决策、舆情引导、灾后重建、应急宣传等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更加科学、准确、全面的数据支撑。笔者希望通过应急管理视频档案全程管理“3阶段×3环节”模型的搭建以及各阶段各环节具体措施的落实,可以促使Z省应急管理视频档案更加高效、高质量、高水平地管理和利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推动应急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开展,降低突发事件对社会资源的损耗。

雷洁[7](2020)在《基于知识图谱的科研档案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大数据时代和数据密集型科研范式下科研档案管理需要新方法和新手段。针对目前科研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科研知识关联度差、科研档案资源利用程度不高等问题,本研究通过构建基于知识图谱的科研档案管理模型,从知识层面将科研档案资源中的科研机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人员等要素与项目任务书、合同、研究报告中抽取的知识单元进行关联和融合,丰富科研档案的语义关系,推进科研档案管理系统提档升级,对提高科研档案管理水平,支撑科研单位管理决策、科研档案智能管理、档案资源深度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论文采用了文献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系统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以及知识图谱构建方法与理论等,对科研档案管理模式、收集、加工以及存储等现状进行了分析,凝练科研档案管理深层次加工、多元化关联以及决策支撑等需求,为基于知识图谱开展科研档案管理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支持。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结论,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1)研究了用于科研档案管理的知识图谱构建过程。通过对知识图谱的构建要素(知识单元与语义关系)的综合分析,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总结了知识图谱的适用领域,为科研档案知识图谱的构建以及科研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奠定了基础。(2)构建了基于知识图谱的科研档案管理模型。通过数据解析、深层次揭示以及实体抽取过程实现科研档案细粒度实体识别。结合Nanopublication与CERIF模型,设计科研档案资源描述体系,构建了科研档案多维度关联模型。基于本体编辑工具Protégé,使用资源描述框架RDF和OWL语言,继承利用EAD、DCMI等现有较为通用的元数据构建科研档案知识图谱模型,将人员、机构、成果等实体与科研档案资源知识层面的研究任务、实施方案等实体语义串联在一起。通过深层次知识融合与推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科研档案语义关联。(3)构建了基于知识图谱的科研档案管理系统原型。基于知识图谱的科研档案管理模型,构建了一个覆盖档案管理全生命周期的,包括数据解析层、智能识别层、语义关联层以及智能管理层的科研档案管理系统原型。以农业信息研究所科研档案为数据源,实现智能化采集与归档、自动抽取与关联以及语义增强等功能,提高了科研档案资源语义关联性,提升了科研档案管理效率。(4)基于知识图谱的科研档案管理系统应用效果分析。为验证基于知识图谱的科研档案管理系统的实用性,从知识识别粒度、知识多维关联度以及知识融合与利用程度等方面将基于知识谱图的科研档案管理系统与传统的档案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应用效果表明基于知识图谱科研档案管理的具有可行性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韦雪迪[8](2020)在《知识非常态视阈下的档案用户需求满足研究》文中提出知识非常态理论是贝尔金(Belkin,1997)提出的信息需求观点,是认知范式下关于信息需求的基本理论。档案需求是一种信息需求,对档案用户的研究,尤其对档案用户需求的探究是档案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档案用户在表达需求和实际需求之间较难以获得满足,即档案用户的认识需求、表达需求、实际需求三者难以趋向一致。认识档案用户的表达需求和实际需求存在差距的现状,探究档案用户的实际需求未获得满足的原因,有助于档案部门准确认知档案用户的实际需求,提高档案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为提高档案部门的信息服务能力,改善档案馆提供利用服务的质量提供参考。基于此,引入信息需求基本理论之一的知识非常态理论作为档案用户需求研究的新视角,选择《知识非常态视阈下的档案用户需求满足研究》作为选题。据调查,发现档案用户需求的满足存在表达需求和实际需求不一致,即档案用户的实际需求难以获得满足的现状,剖析档案用户需求满足面临的知识非常态的原因,即档案用户需求的满足受限于信息利用环境、档案用户欠缺完善的知识结构,并提出改善档案用户需求满足的知识非常态的三项举措,即改善档案馆提供利用服务的不足、修正档案用户和档案人员的知识状态、促进档案馆和档案用户之间需求信息的有效沟通。

苏联灯[9](2020)在《面向档案信息系统区块链支撑平台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档案系统建设和使用已经成为档案工作的必然发展趋势,档案文件的存储方式也逐渐由纸质、光盘存储转变为电子文件存储。然而当前的电子档案数据通常存储在中心化的数据库和文件系统中,面临着被窃取、篡改、删除等风险。因此,构建一种面向数字档案系统的安全管理方法与机制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目前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为档案数据不安全、管理能力弱。传统的中心化和分布式档案管理方法存在着数据被篡改和不一致等问题,通过引入区块链技术能够有效的保障和管理档案数据。同时,现有的区块链系统并不能有效的存储和管理异构的电子文件,通过结合IPFS(Inter Planetary File System,星际文件系统)和智能合约技术能够保障异构档案文件的安全存储和访问控制。因此,本文基于区块链、IPFS和智能合约技术,对档案安全管理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异构档案数据安全存储模型:针对现有异构档案数据存储方案安全性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和IPFS的异构档案数据安全存储模型,针对结构型和非结构型档案数据设计不同的存储方案,实现分结构、分粒度的档案数据安全存储。2.提出了基于智能合约的档案文件访问控制方法:为了实现更安全、透明、灵活的档案文件的访问控制策略,结合智能合约技术提出了基于角色的分级动态访问控制和基于m-n多重签名的访问控制方法,实现档案文件在多种需求场景下的安全访问。3.研发面向档案信息系统区块链支撑平台:设计开发了档案区块链中间件系统,通过与区块链和IPFS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档案系统数据和文件的安全存储和访问控制。本文针对当前档案数据面临的威胁及现有档案管理系统无法有效保障档案数据的不足,通过结合区块链、IPFS和智能合约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信任等特性,切实保障了档案数据的安全。

赵文慧[10](2020)在《双通信模式下的智能档案馆环境监控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档案是人类宝贵的不可再生文化资源,档案馆库房作为收集、管理档案的机构,是档案事业的主体。所以,档案馆库房的环境管理非常重要,档案的寿命长短与档案馆库房的环境状况息息相关。传统的档案馆库房采用人工值守的模式,管理效率低下,安全性差。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市面上出现了基于PC端的简单应用软件,用于监测档案馆库房环境。但这些应用软件的功能都比较单一,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缺乏实时性和灵活性。基于以上问题,本文设计出了一个基于双通信模式的远程库房环境监控系统。该系统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通过Modbus TCP或者Modbus-RTU串行总线方式与监控模块实现实时通信,对多库房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臭氧、粉尘等各个参数及灭火器、加湿器、臭氧机、除湿机、空调等各个环境设备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利用SQL Server将监控模块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保存与集中处理。同时系统通过TCP/IP接收来自视频采集模块传送过来的现场监控视频流,利用FFmpeg、VLC、QWebView等技术进行实时地解析并在PC端进行播放。管理人员可以通过PC端显示的环境参数和现场监控视频,实时地了解库房现场的环境状况。当库房某区域环境参数出现异常时,系统将启动报警机制,PC客户端向下位机的控制模块发送控制指令,进行相应的异常处理。由于该系统是基于双通信模式的环境监控系统,相比传统的档案馆库房环境监控系统的单一功能,其实时性好,移植性高,满足不同环境下的场景需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该系统采用C/S结构模式,采用SQL Server作为数据库服务器,利用C++作为编程语言,并在可移植性高的Qt开发平台下进行开发。系统的总体设计分为硬件部分,作为服务端;PC客户端系统,作为客户端。经测试,系统稳定性高、实时性好,具备可视化的人机交互界面,布局合理,各个功能模块集中显示,使用灵活,能够很好地实现对库房环境的实时监测与控制的功能。

二、档案馆网络利用档案系统设计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档案馆网络利用档案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WSN的库房环境监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2 物联网通信技术概述
    2.1 物联网技术
    2.2 WSN技术基本特性
    2.3 WSN常见通信技术
        2.3.1 ZigBee通信技术
        2.3.2 NB-IOT通信技术
        2.3.3 LoRa通信技术
        2.3.4 WSN通信技术对比
    2.4 本章小结
3 系统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
    3.1 系统功能需求
        3.1.1 无线监测网络
        3.1.2 多种环境参数采集
        3.1.3 环境调节
    3.2 系统性能需求
    3.3 基于WSN的环境监控系统总体结构
    3.4 通信方案选择
        3.4.1 LoRa通信
        3.4.2 IR发射器
        3.4.3 ZigBee通信
        3.4.4 RS485集线器
    3.5 本章小结
4 WSN通信网络设计
    4.1 Modbus通信协议
        4.1.1 Modbus应用数据单元
        4.1.2 Modbus应用协议
    4.2 库房内部ZigBee通信
        4.2.1 ZigBee协议
        4.2.2 ZigBee通信参数配置
        4.2.3 数据采集节点与库房网关节点通信
    4.3 档案馆LoRa通信网络
        4.3.1 LoRaWAN协议
        4.3.2 LoRa通信参数配置
        4.3.3 库房网关节点与LoRaWAN网关通信
    4.4 库房以太网通信
        4.4.1 PHY芯片驱动
        4.4.2 LWIP协议
        4.4.3 库房网关节点与服务器通信
    4.5 本章小结
5 系统设计与实现
    5.1 开发环境
        5.1.1 微控制器芯片
        5.1.2 开发软件工具
        5.1.3 嵌入式操作系统
    5.2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5.2.1 硬件系统结构
        5.2.2 电源电路
        5.2.3 库房网关节点最小系统电路
        5.2.4 以太网通信电路
        5.2.5 RS485通信接口
        5.2.6 环境数据采集电路
    5.3 系统软件设计
        5.3.1 软件功能结构
        5.3.2 环境数据采集
        5.3.3 预警模块
        5.3.4 多模式设备管理
        5.3.5 工控屏人机交互
        5.3.6 数据采集节点低功耗管理
        5.3.7 库房网关节点远程升级
    5.4 本章小结
6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6.1 库房网关节点硬件
    6.2 环境监控功能测试
        6.2.1 库房内部测试
        6.2.2 库房外部测试
    6.3 系统性能测试
        6.3.1 低功耗测试
        6.3.2 通信性能测试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基于MAM的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媒体资产核心技术研究
    2.1 MAM的相关定义
    2.2 J2EE体系技术构架
    2.3 媒体资产存储技术
    2.4 HTTP模式的流媒体技术
    2.5 全文检索引擎架构——Lucene
第三章 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
    3.1 用户需求概述
        3.1.1 海量声像档案的存储、管理困难
        3.1.2 管理无序,管理混乱
        3.1.3 资料安全缺乏保障
        3.1.4 查找缓慢,效率低下
        3.1.5 无法有效快速共享
        3.1.6 无法形成价值,精细化管理举步维艰
    3.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2.1 统一管理需求
        3.2.2 档案采集需求
        3.2.3 安全保存需求
        3.2.4 查询共享需求
    3.3 系统设计目标
        3.3.1 “泛媒体”项目式管理
        3.3.2 解决现有档案归档、存档难的问题
        3.3.3 解决珍贵录像带、光盘存在的问题
        3.3.4 档案信息再利用
    3.4 系统设计原则
    3.5 系统存储对象分析
        3.5.1 档案数据构架
        3.5.2 数字化规格
    3.6 系统总体架构
        3.6.1 内容采集平台
        3.6.2 内容管理平台
        3.6.3 存储管理平台
        3.6.4 网络管理平台
        3.6.5 应用服务平台
    3.7 系统软件框架
        3.7.1 档案业务层
        3.7.2 数字资源管理web
        3.7.3 系统管理中心
    3.8 系统安全
        3.8.1 数据存储安全
        3.8.2 系统冗余
        3.8.3 系统网络安全
第四章 系统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
    4.1 系统技术架构
        4.1.1 数字资源管理Web
        4.1.2 主流关系数据库SQL Server
        4.1.3 支持IE浏览器
        4.1.4 专业声像处理客户端
        4.1.5 非编客户端
        4.1.6 智能存储服务器
        4.1.7 数字格式转换服务软件
        4.1.8 归档服务器
    4.2 系统业务流程
        4.2.1 档案入库流程
        4.2.2 档案存储管理
        4.2.3 档案再利用流程
    4.3 系统业务关键问题解决方案
        4.3.1 集群蜂窝式处理与多任务并行
        4.3.2 档案元数据着录
        4.3.3 全文检索和档案查找
第五章 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系统的实现
    5.1 文化艺术档案管理模式
        5.1.1 档案管理模式
        5.1.2 档案管理对象
        5.1.3 档案管理组织
    5.2 档案的创建与采集
        5.2.1 档案立卷
        5.2.2 档案采集与上传
    5.3 格式转换处理功能
        5.3.1 专业视音频智能转换
        5.3.2 图片转换与文档转换
    5.4 元数据定制及在线着录
        5.4.1 元数据着录结构
        5.4.2 元数据在线编辑
        5.4.3 档案整理
    5.5 文化艺术档案再利用
        5.5.1 在线查看档案
        5.5.2 档案的导出
    5.6 系统管理及数据处理
        5.6.1 监控与统计
        5.6.2 档案存储归档
        5.6.3 档案资源安全
        5.6.4 流程定制
    5.7 功能测试
        5.7.1 测试环境
        5.7.2 测试结果
        5.7.3 测试结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
    2.1 C/S和B/S架构
    2.2 前端相关技术
    2.3 神经网络
    2.4 中文分词
    2.5 全文检索技术
    2.6 文本相似度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本相似度算法分析
    3.1 激活函数
        3.1.1 Sigmoid函数
        3.1.2 Tanh函数
        3.1.3 ReLU函数
    3.2 LSTM模型的相关概念
        3.2.1 LSTM模型
        3.2.2 LSTM模型基本思想
    3.3 MP-CNN模型
        3.3.1 CNN模型的相关概念
        3.3.2 CNN模型的基本思想
        3.3.3 MP-CNN模型基本思想
    3.4 数据来源
    3.5 实验结果分析
    3.6 本章总结
第四章 系统的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4.1 主要需求分析
    4.2 功能性需求分析
    4.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4.4 系统架构设计
    4.5 数据库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1 全文检索
        5.1.1 检索相关性度匹配
        5.1.2 检索流程
    5.2 系统登录
    5.3 用户与组织架构管理
        5.3.1 用户管理
        5.3.2 组织架构管理
    5.4 分类管理
    5.5 数据类型管理
    5.6 权限管理
    5.7 流程管理
    5.8 档案管理
        5.8.1 借阅登记
        5.8.2 借阅归还
    5.9 第三方系统集成
    5.10 档案利用
    5.11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运行与测试
    6.1 测试环境
    6.2 系统功能性测试
        6.2.1 整体功能测试
        6.2.2 部分功能测试
    6.3 压力测试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成果

(4)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社会背景
        1.1.3 技术背景
        1.1.4 专业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进展
        2.1.1 国际标准
        2.1.2 数字档案馆及相关领域风险管理实践
        2.1.3 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理论
        2.1.4 国外研究进展述评
    2.2 国内研究进展
        2.2.1 国家标准规范
        2.2.2 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实践
        2.2.3 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理论
        2.2.4 国内研究进展述评
第三章 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3.1 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定义和特征
    3.2 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目标
    3.3 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原则
    3.4 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流程
    3.5 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支撑模型
        3.5.1 文件生命周期模型
        3.5.2 文件连续体模型
        3.5.3 开放档案信息系统参考模型(OAIS)
第四章 数字档案馆风险环境分析
    4.1 数字档案馆风险外部环境分析
        4.1.1 社会环境
        4.1.2 自然环境
    4.2 数字档案馆风险内部环境分析
        4.2.1 组织环境
        4.2.2 技术环境
        4.2.3 业务环境
第五章 数字档案馆风险评估
    5.1 数字档案馆风险分类
        5.1.1 国内外风险分类方案研究
        5.1.2 数字档案馆风险分类方案构建
    5.2 数字档案馆风险识别
        5.2.1 风险识别思路
        5.2.2 风险识别方法
        5.2.3 风险识别工具
    5.3 数字档案馆风险描述与登记
    5.4 数字档案馆风险分析
        5.4.1 后果分析
        5.4.2 概率估计
    5.5 数字档案馆风险评价与排序
第六章 数字档案馆风险应对
    6.1 数字档案馆风险应对原则与方式
        6.1.1 数字档案馆风险应对原则
        6.1.2 数字档案馆风险应对方式
    6.2 数字档案馆风险应对措施
        6.2.1 数字档案馆行政管理层面风险应对措施
        6.2.2 数字档案馆技术层面风险应对措施
        6.2.3 数字档案资源层面风险应对措施
    6.3 数字档案馆风险应对方案
第七章 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智能化实现
    7.1 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的智能化实现架构
        7.1.1 设计思路
        7.1.2 总体框架
    7.2 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智能实现的技术方法
        7.2.1 底层核心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
        7.2.2 关键实现技术——知识图谱技术
    7.3 以区块链为依托的共识运行机制
        7.3.1 区块链技术内涵
        7.3.2 区块链在档案领域的应用
        7.3.3 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中的区块链应用探索
    7.4 数字档案馆风险知识构建
        7.4.1 数字档案馆风险知识表示
        7.4.2 数字档案馆风险知识融合和存储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调查问卷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5)区县级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以盐城市大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和研究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重点和主要研究方法
        1、研究的重点
        2、主要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1、论文的创新
        2、论文的不足
二、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核心概念
        1、档案的概念
        2、档案管理的含义和内容
        3、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概念和特点
        4、数字档案馆简介
    (二)基本理论
        1、公共组织理论
        2、公共部门资源管理理论
        3、档案管理理论
        4、信息化理论
三、大丰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一)机构人员方面
    (二)基础设施方面
        1、硬件设施
        2、网络平台
        3、软件系统
    (三)档案资源方面
    (四)服务利用方面
四、大丰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档案意识薄弱,对档案重视程度不够
    (二)档案管理观念落后,制度不健全
    (三)基础设施缺乏,信息化建设资金紧缺
    (四)档案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偏低,队伍不稳定
五、国内外先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经验介绍
    (一)国外先进经验介绍
        1、美国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情况
        2、英国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情况
    (二)国内先进地区经验介绍
        1、国内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概况
        2、太仓市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经验介绍
六、加强区县级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提升全社会的档案意识
        1、政府加强对档案事业的整体规划
        2、档案管理部门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3、广泛宣传,提升全社会的档案意识
    (二)完善档案法律法规,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体系
        1、完善档案法律法规,健全档案法律体系
        2、更新档案管理理念,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三)加大档案事业资金投入,完善档案管理基础设施
        1、地方政府加大对档案事业的资金投入
        2、档案管理部门多渠道争取资金
        3、完善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强档案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1、优化档案工作人员结构
        2、完善档案人才培养体系,推行档案员持证上岗
        3、加强激励关怀,提升档案从业人员工作热情
结论
附录 盐城市大丰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
参考文献
致谢

(6)Z省应急管理视频档案全程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应急管理的研究
        (二)关于应急管理档案的研究
        (三)关于全程管理理论的研究
        (四)关于管理利用平台的研究
        (五)简要评述
    三、研究的内容、框架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应急管理视频档案及全程管理理论
    一、应急管理视频档案相关概念
        (一)应急管理与突发事件
        (二)视频档案
        (三)应急管理视频档案
        (四)逻辑归档
    二、全程管理理论
        (一)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二)全程管理理论
    三、依据全程管理理论构建应急管理视频档案研究模型
        (一)应急管理业务流
        (二)应急管理视频档案文件流
        (三)应急管理视频档案全程管理模型
第二章 Z省应急管理视频档案的现状及管理问题
    一、Z省应急管理视频档案的现状
        (一)管理机构现状——较为统一的归口
        (二)管理流程现状——单向、分阶段独立管理
        (三)数量现状——数量少
        (四)质量现状——参差不齐
    二、Z省应急管理视频档案的管理问题
        (一)访谈法调研
        (二)应急管理视频档案管理和利用平台缺位
        (三)视频形成时没有统一要求
        (四)视频收集力度不够
        (五)视频整理标准不统一
        (六)视频档案鉴定不到位
        (七)视频档案归档方式不合理
        (八)视频档案移交/接收检查不到位
        (九)视频档案保管不力
        (十)视频档案利用开发方式传统单一
    三、Z省应急管理视频档案的现状及管理问题小结
第三章 Z省应急管理视频档案全程管理分阶段对策建议
    一、前端管理
        (一)建立应急管理视频档案管理利用平台
        (二)最大限度统一应急管理视频文件形成要求
        (三)分类收集应急管理视频文件
    二、中端管理
        (一)统一应急管理视频文件整理标准
        (二)强化应急管理视频文件技术鉴定管理
        (三)采取逻辑归档方式对应急管理视频文件进行归档
    三、后端管理
        (一)加强应急管理视频档案移交/接收检查
        (二)利用新技术手段保障应急管理视频档案保管成效
        (三)拓宽应急管理视频档案利用开发渠道
    四、对策建议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访谈资料开放式编码举例
致谢

(7)基于知识图谱的科研档案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科研档案管理方式变革
        1.1.2 科研档案价值驱动
        1.1.3 信息技术发展提供条件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科研档案
        2.1.2 科研档案管理
        2.1.3 知识图谱相关概念
    2.2 国内外档案管理研究进展
        2.2.1 档案管理系统研究进展
        2.2.2 档案信息化标准研究进展
        2.2.3 数字化科研研究进展
        2.2.4 档案语义化研究进展
        2.2.5 相关管理模型对比与分析
    2.3 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和主要应用综述
        2.3.1 构建过程
        2.3.2 构建要素
        2.3.3 关键方法和技术
        2.3.4 主要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科研档案管理现状及需求分析
    3.1 科研档案管理调研对象选取
    3.2 科研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3.2.1 科研档案的管理模式
        3.2.2 科研档案收集与归档
        3.2.3 科研档案加工与组织
        3.2.4 科研档案管理与利用
    3.3 科研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3.3.1 科研档案资源完整性缺失
        3.3.2 科研档案资源组织关联方式单一
        3.3.3 科研档案资源融合与利用程度不高
    3.4 科研档案管理需求调研与分析
        3.4.1 深层次加工需求
        3.4.2 多元化关联需求
        3.4.3 决策支撑需求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知识图谱的科研档案管理模型构建
    4.1 基于知识图谱的科研档案管理模型设计思路
    4.2 科研档案细粒度实体识别
        4.2.1 科研档案数据解析
        4.2.2 科研档案深层次揭示
        4.2.3 科研档案实体抽取
    4.3 科研档案多维度关联模型构建
        4.3.1 科研档案知识组织方式选择
        4.3.2 科研档案资源描述体系设计
    4.4 科研档案深层次知识融合
        4.4.1 科研档案知识图谱模型构建
        4.4.2 科研档案知识融合与推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知识图谱的科研档案管理系统原型构建
    5.1 农业信息研究所科研档案管理现状与需求分析
        5.1.1 农业信息研究所科研档案管理现状
        5.1.2 农业信息研究所科研档案管理需求分析
    5.2 系统建设目标与原则
    5.3 构建基础与总体架构
        5.3.1 基于知识图谱的科研档案管理系统构建基础
        5.3.2 基于知识图谱的科研档案管理系统总体架构
    5.4 主要功能与关键技术
        5.4.1 智能采集与归档
        5.4.2 语义加工与智能解析
        5.4.3 实体识别与关系抽取
        5.4.4 语义增强与知识更新
        5.4.5 智能审核与个性化推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知识图谱的科研档案管理系统应用效果分析
    6.1 基于知识图谱的科研档案管理系统的现实意义
        6.1.1 助力农业科研信息化发展
        6.1.2 推动中国农科院档案管理方式变革
        6.1.3 增强科研档案语义关联与利用程度
    6.2 基于知识图谱的科研档案管理系统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6.2.1 知识识别粒度对比
        6.2.2 知识多维关联度对比
        6.2.3 知识融合与利用程度对比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作者简历

(8)知识非常态视阈下的档案用户需求满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
        二、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档案用户需求和知识非常态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档案用户需求的基本内容
        一、档案用户需求的层次
        二、档案用户需求的心理特点
    第二节 知识非常态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知识非常态理论的内涵
        二、知识非常态理论的应用
    第三节 档案用户需求和知识非常态理论的关联性
        一、知识非常态理论对档案用户需求研究的借鉴意义
        二、档案用户需求产生于档案用户的知识非正常状态
        三、档案用户通过解决需求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第二章 档案用户需求满足面临知识非常态的现状
    第一节 问卷调查说明
        一、调查内容
        二、调查方法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一、档案用户需求满足面临的知识非常态现象
        二、档案用户对知识非常态现象形成原因的认知
    第三节 实地调研现状
第三章 档案用户需求满足存在知识非常态现象的原因
    第一节 档案用户需求满足受限于信息利用环境
        一、超出档案利用的权限
        二、受到利用条件的制约
        三、限于馆藏资源的不健全
    第二节 档案用户欠缺完善的知识结构
        一、档案用户对档案需求的认知不够
        二、档案用户对馆藏资源的了解不足
        三、档案用户实际需求表达的困境
第四章 促进改善档案用户需求满足的知识非常态
    第一节 改善档案馆提供利用服务的不足
        一、完善档案馆藏资源结构
        二、增强档案人员的用户意识
    第二节 修正档案用户和档案人员的知识状态
        一、弥补档案用户需求表达的缺陷
        二、调整档案用户和档案人员知识状态的关系
    第三节 促进档案馆和档案用户需求信息的有效沟通
        一、建立档案用户需求满意度的评价指标
        二、构建档案馆和档案用户双向交流机制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面向档案信息系统区块链支撑平台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研究架构与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研究工作与系统技术
    2.1 数字档案系统
    2.2 区块链技术
        2.2.1 P2P网络技术
        2.2.2 分布式账本技术
        2.2.3 共识机制
        2.2.4 密码学
        2.2.5 智能合约
        2.2.6 区块链分类及对比
    2.3 系统开发相关技术
        2.3.1 Spring MVC框架
        2.3.2 数据库审计技术
        2.3.3 IPFS星际文件系统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区块链的异构档案数据安全存储模型
    3.1 问题描述
    3.2 异构档案数据安全存储
        3.2.1 档案数据和文件抽取方法
        3.2.2 档案数据安全存储方法
        3.2.3 文件粒度感知的安全存储模型
    3.3 方法验证与分析
        3.3.1 事务日志存储性能测试与分析
        3.3.2 档案电子文件存储性能测试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智能合约的档案文件访问控制方法
    4.1 问题描述
    4.2 基于角色的分级动态访问控制
        4.2.1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执行框架及流程
        4.2.2 分级动态访问控制策略方法
    4.3 基于m-n多重签名的访问控制
        4.3.1 基于多重签名的访问控制执行框架及流程
        4.3.2 m-n访问控制策略方法
    4.4 方法对比与安全分析
        4.4.1 访问控制方法对比
        4.4.2 安全性分析
        4.4.3 安全性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字档案区块链中间件系统实现与平台集成
    5.1 档案区块链中间件系统设计
        5.1.1 系统业务需求分析
        5.1.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5.1.3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5.2 档案区块链中间件系统实现
        5.2.1 系统实现环境
        5.2.2 系统核心技术
        5.2.3 系统主要流程设计
        5.2.4 系统界面设计
    5.3 档案区块链系统平台的集成与测试
        5.3.1 区块链和IPFS系统环境搭建
        5.3.2 面向档案信息系统区块链支撑平台集成
        5.3.3 系统功能测试
        5.3.4 系统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双通信模式下的智能档案馆环境监控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2 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2.1 系统需求分析
        2.1.1 功能需求
        2.1.2 性能需求
    2.2 系统总体设计
        2.2.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2.2.2 下位机系统设计
        2.2.3 客户端系统设计
        2.2.4 客户端功能模块设计
    2.3 数据库的选择与设计
        2.3.1 数据库的选择
        2.3.2 数据库表的设计
        2.3.3 均值表的创建
    2.4 本章小结
3 系统通信功能的实现
    3.1 环境数据在双通信模式下的传输
        3.1.1 串口通信模式
        3.1.2 以太网通信模式
    3.2 视频流传输的通信实现
        3.2.1 TCP/IP通信实现
        3.2.2 三种通信模式的关系
    3.3 系统控制功能的通信实现
    3.4 本章小结
4 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1 Qt平台简介
        4.1.1 Qt简介及发展历史
        4.1.2 Qt与C++的关系
    4.2 Qt相关技术
        4.2.1 Qt中的信号与槽机制
        4.2.2 布局系统
        4.2.3 Qt多线程技术
    4.3 视频监控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3.1 基于Qt的视频显示
        4.3.3 基于Qt的视频保存
    4.4 系统数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4.1 库房环境参数的接收
        4.4.2 库房界面显示设计
    4.5 系统通信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5.1 串口通信模式的设计与实现
        4.5.2 以太网通信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6 系统控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6.1 系统自动监测的实现
        4.6.2 系统手动控制的设计与实现
    4.7 系统管理功能模块
        4.7.1 系统用户登录
        4.7.2 系统用户注册
    4.8 阈值设置功能模块
    4.9 曲线显示功能模块
        4.9.1 日曲线
        4.9.2 月曲线
        4.9.3 年曲线
    4.10 本章小结
5 系统测试
    5.1 测试内容
        5.1.1 硬件测试
        5.1.2 软件测试
    5.2 系统测试流程和效果
        5.2.1 系统功能模块测试
        5.2.2 系统测试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档案馆网络利用档案系统设计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WSN的库房环境监控系统研究[D]. 付东.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2]基于MAM的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何淑娴. 兰州大学, 2021(11)
  • [3]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秦高锋.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
  • [4]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研究[D]. 张茜. 上海大学, 2020
  • [5]区县级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以盐城市大丰区为例[D]. 陈卫. 吉林大学, 2020(04)
  • [6]Z省应急管理视频档案全程管理研究[D]. 张梦怡. 中国政法大学, 2020(11)
  • [7]基于知识图谱的科研档案管理研究[D]. 雷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8]知识非常态视阈下的档案用户需求满足研究[D]. 韦雪迪.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9]面向档案信息系统区块链支撑平台的构建[D]. 苏联灯.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020(07)
  • [10]双通信模式下的智能档案馆环境监控系统的研究[D]. 赵文慧.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面向档案网络利用的档案系统设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