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流体阻尼器的结构损伤控制效果分析

不同类型流体阻尼器的结构损伤控制效果分析

一、不同类型流体阻尼器的结构损伤控制效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贡悦[1](2021)在《基于数值模拟与实桥试验的拉索减振被动式阻尼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斜拉索与吊杆分别作为斜拉桥与悬索桥中主要的传力构件、具有长度长、柔度大、长期处于高应力状态的特性,是大跨桥梁中最脆弱、最容易受损的构件之一。索、杆结构的服役状态在大跨桥梁的整个服役生涯中显得尤为重要,其长期处于往复振动易造成疲劳损伤并减少服役寿命;在极端天气情况下,索、杆结构易产生大幅振动,对桥梁结构和交通安全构成威胁。索、杆结构振动控制问题近年来引起许多学者、工程师的关注,采取有效的索、杆结构抑振措施对其服役寿命有着积极影响。本文针对大跨桥梁构件斜拉索与吊杆结构分别开展了基于被动式阻尼器的数值模拟减振研究与实桥试验减振研究:(1)针对斜拉索的结构形式提出了两种适配的调谐液体阻尼器。(2)基于调谐质量阻尼器开展了实桥柔性吊杆减振试验研究。(1)提出了一种底面垂直于斜拉索轴线的斜置环形调谐液体阻尼器(SRSTLD-1),该被动式阻尼器仅适用于倾角大于45°的斜拉索。通过选取合适的柱坐标系,由经典线性势流体理论推导并求解SRSTLD-1液体一阶晃动频率与其实时控制力;基于SRSTLD-1动力特性的数学解析表达式,根据某既有斜拉索的参数设计优化SRSTLD-1的尺寸参数;在MATLAB软件中对目标待控斜拉索对照组分别进行模态分析与动力响应瞬态分析,根据斜拉索对照组的模态信息与其中点动力响应时程评价SRSTLD-1的减振效果。(2)提出了一种底面水平的斜置环形调谐液体阻尼器(SRSTLD-2),该被动式阻尼器适用于任意倾角的斜拉索。同样基于线性势流体理论给出了SRSTLD-2的二阶控制拉普拉斯偏微分方程与对应边值条件,并基于坐标变换理论给出了含有待定系数的解析解,但由于该问题的复杂性没有进一步确定待定系数;使用ADINA软件对该问题进行仿真模拟,依据SRSTLD-2的模态分析结果对其尺寸进行优化,随后建立了目标待控拉索的对照组数值模型,使用隐式动力学多次模拟、求解对照组目标节点处的动力响应。(3)在大连星海湾双层地锚式跨海悬索桥某柔性吊杆上开展了基于四线摆式调谐质量阻尼器(FWPTMD)的吊杆抑振实桥试验。在ANSYS软件中,对吊杆对照组的试验工况进行了模拟仿真;在实桥现场通过给对照组施加相同的正弦荷载激励,采集对照组中点位置处的速度响应,与数值模拟相互佐证FWPTMD对柔性吊杆的抑振效果。上述数值模拟与实桥试验分别表明:应用研究中提出的被动式阻尼器可以对索、杆结构起到明显的振动控制效果,增大索、杆结构的一阶模态阻尼比,对延长大跨桥梁索、杆结构的服役寿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王帅[2](2021)在《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TLD减震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调频液体阻尼器(TLD)由于其构造简单、造价低等优点在结构振动控制领域应用广泛,同时能够实现较好的减震调频效果。本文对隔板式TLD及其减震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其减震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为:(1)通过对隔板式调谐液体阻尼器进行有限元流固耦合模态分析,对比二维模态和三维模态的误差,且对该阻尼器进行动力分析,对比参考点的动力流固耦合分析结果,分析参考点液体的动力特性,发现液体的滞后性,进而为下一步液体滞后耗能分析奠定基础。(2)基于三层框架,建立低层结构-隔板式调谐液体阻尼器减震体系,进行动力流固耦合有限元分析,通过对比刚性地基和土层地基(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两种工况下的动力响应,刚性地基下的TLD的减震效果均优于土层地基(考虑土与结构相互作用)条件下的减震效果,从各层参考点的动力反应(位移、速度、加速度)峰值来看,在低层结构中,土-结构相互作用会影响TLD减震效果,但是达不到刚性地基下TLD的减震效果,两种工况下动力反应(位移、速度、加速度)峰值差值较小,土-结构相互作用对低层建筑结构影响较小。(3)基于benchmark20层结构模型,利用ADINA仿真模拟软件,建立高层结构-隔板式调谐液体阻尼器减震体系,进行动力流固耦合分析有限元分析,通过对比TLD在顶层的不同布置位置,验证了TLD布置位置的不同对高层结构减震影响。(4)基于benchmark20层结构模型,建立高层结构-隔板式调谐液体阻尼器减震体系,进行动力流固耦合有限元分析,通过对比刚性土层地基和土层地基(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两种工况下的动力响应,对比了三种地震波的地震响应,验证了TLD分别基于刚性地基和土层地基(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会对动力反应(位移、速度、加速度)有不同的控制效果,从各层参考点的动力反应(位移、速度、加速度)峰值来看,在高层结构中,土-结构相互作用下阻尼器能有效减小动力反应峰值。在数值模拟中验证阻尼器的减震效果,阻尼器在刚性地基下框架体系的减震效果趋于保守,实际工程中,阻尼器在土层地基(考虑土与结构相互作用)下框架体系的减震效果更佳。两种工况下动力反应峰值差值较大,土-结构相互作用对高层建筑结构减震影响较大。

郝晨[3](2021)在《脉冲型地震下基于粘滞阻尼器的框架结构减震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地震频发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耗能减震技术在抗震设计中得到广泛重视。目前,包含粘滞阻尼器在内的各种耗能减震装置已在建筑结构中得到运用,耗能减震技术也成为防震减灾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通过对粘滞阻尼器恢复力模型参数进行研究,比较了减震结构中粘滞性阻尼器在脉冲型与非脉冲地震动作用下的减震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总结了不同类型粘滞阻尼器的工作机理及力学模型,对比分析了地震下建筑受控结构和无控结构的响应,表明采用Maxwell模型的粘滞阻尼器,能够模拟粘滞阻尼器非线性特性,为后文粘滞阻尼器参数设计提供参考。(2)建立了不同速度指数下粘滞阻尼器的分析模型,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在不同类型地震作用下,比较了减震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了减震结构减震效果最佳时,粘滞阻尼器的参数,表明粘滞阻尼器的减震效果随着其速度指数的变化而改变。(3)选取不同类型的地震动,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无控和受控下的模型分别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比较了非脉冲型地震动与脉冲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响应,分析了脉冲型地震动下减震结构的响应规律,结构表明脉冲地震作用下减震结构的减震效果更好。

伍勇[4](2021)在《黏滞阻尼器孔隙特征参数及智能化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黏滞流体阻尼器具有结构简单、无刚度、速度快以及减震效果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装备、航空航天、船舶、车辆等领域。黏滞流体阻尼器的阻尼性能取决于阻尼系数C和速度指数α,研究黏滞流体阻尼器内部结构和粘性介质对C和α的影响一直是当前的热点,且传统黏滞流体阻尼器其结构参数是针对某特定环境最优化设计固定的,出力范围和耗能能力有限,无法适应变化的外部激励,实时调节,因而设计一种阻尼连续可调的黏滞流体阻尼器,并且应用于振动结构的半主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了黏滞流体阻尼器结构参数对阻尼性能的灵敏度,设计了一种阻尼可调的黏滞流体阻尼器,并通过实验验证阻尼可调的性能,同时基于Matlab/Simulink将其用于结构振动的半主动控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本论文基于N-S方程分析了黏滞流体阻尼器的耗能原理,推导出两种结构形式(孔隙式和间隙式)的黏滞流体阻尼器出力数学表达式,利用能量守恒原理将非线性阻尼的C和α转化为等效线性阻尼系数Ceq,并得出耗能能量计算式。(2)本论文基于Fluent流场仿真计算黏滞流体阻尼器的阻尼性能并与实验结果对比,误差在±15%以内,验证了仿真的准确性。提出通过正交设计结合Fluent流场仿真的方法分析黏滞流体阻尼器结构参数对阻尼系数和速度指数影响的敏感度,并得到黏滞流体阻尼器工作时的内部流场分布规律,这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相较于传统多样机实验的方法,本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设计方案的数量,节约实验成本,提高黏滞流体阻尼器的设计效率。(3)本论文设计了阻尼连续可调的新型结构黏滞流体阻尼器,在传统黏滞流体阻尼器缸筒上增设旁通油路并加装电动阀门控制开口进行阻尼调节。结合孔隙式和间隙式阻尼力公式推导思路进一步推导出该新型结构黏滞流体阻尼器的出力表达式。从理论上阐述了该结构阻尼调节的原理。通过Fluent仿真计算不同开口下的阻尼性能参数,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同时对实验样机进行了规律性实验,与仿真结果具有一致性,达到了预期目标。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该阻尼可调黏滞流体阻尼器的仿真模型,单层框架系统的动力学仿真模型以及半主动控制器仿真模型,研究了该阻尼可调的黏滞流体阻尼器用于单层框架系统减振的半主动控制效果。

徐博[5](2021)在《两级磁流变抗爆座椅悬架设计与防护性能仿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现代陆战中人员和物资的移动载体,装甲车辆是保障军队后勤运输任务的重要技术装备,其性能对于军队完成日常训练和战斗任务意义非凡。相比于民用车辆,装甲车辆除了受到来自非铺装路面引起的随机振动外,也时刻面临来自地雷或简易爆炸装置产生的爆炸冲击波的威胁。然而,针对抵御爆炸冲击波而设计的被动座椅悬架和针对特定工况设计的半主动座椅悬架均难以有效兼顾装甲车辆对平顺性和抗爆性的不同要求。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可有效兼顾抗爆性和平顺性需求的装甲车辆两级磁流变抗爆座椅悬架,总体设计思想为:将座椅悬架系统分为减振和缓冲两级,其中,减振级中设置带有减振控制策略的磁流变阻尼器,用于减小不平路面传递至人体的振动载荷,提升乘坐舒适性;缓冲级中设置采用软着陆控制策略的磁流变阻尼器,用于缓冲人体受到的垂向冲击载荷,降低受伤风险。本文对采用上述悬架系统的座椅抗爆性能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并对悬架控制器进行了设计参数优化及性能评价,主要工作包括:(1)抗爆座椅性能要求与输入激励的确定。根据乘员舒适性评价指标和假人损伤评价标准,确定了两级座椅悬架需要满足的性能要求和评价指标,并建立了用于表征振动和冲击工况的抗爆座椅时域激励模型。(2)“车辆-座椅-人体”仿真模型的建立与验证。在三轴式装甲车辆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两级抗爆座椅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讨论并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和振动特性;建立了磁流变阻尼器Hysteretic力学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其在振动与冲击工况下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推导了阻尼器逆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实现了控制器对电流的有效控制;验证了四自由度集总参数人体模型在振动和冲击工况下的有效性。(3)座椅减振级悬架控制策略设计与参数优化。基于悬架半主动减振控制理论,讨论了天棚和地棚控制策略应用于抗爆座椅悬架的性能表现;根据天棚和地棚控制的各自特点,综合考虑乘坐舒适性和减振级悬架最大压缩行程,确定了将混合天棚-地棚半主动控制策略作为座椅减振级悬架的控制策略,并对其相关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4)座椅缓冲级悬架控制策略设计与性能评价。在完成座椅减振级悬架控制器设计基础上,以软着陆控制策略作为缓冲级悬架控制策略,使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对期望输出阻尼力和实际输出阻尼力误差进行跟踪控制,进而利用数值方法,对比分析了两级磁流变抗爆座椅悬架和被动式座椅悬架的缓冲性能,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两级磁流变抗爆座椅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陈春华[6](2021)在《基于性能设计的消能减震装置成本优化》文中提出地震又称为地震动,是一种常见的自然地质灾害,它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和难以预测的特点,作用时间短,一般仅仅发生十几秒或延续至几分钟,便会使大量建筑物遭到破坏乃至倒塌,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并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因此,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是结构工程师关注的焦点,结构振动控制理论的提出推动了抗震设计的发展,基于性能目标设计的提出使消能减震技术更加的成熟,目前阻尼器的减震效果大多依赖于其安装数量和布局位置,阻尼器的合理布置不仅能够保证减震效果,同时也能降低造价成本。本文主要讨论粘滞阻尼器的布置优化问题,以不同的目标函数进行优化,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抗震减震结构的优化设计,以结构性能指标:层间位移和顶层位移为优化目标,优化变量分别为框架结构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以及粘滞阻尼器的位置及数量;计算结构性能指标的H∞范数、H2范数值,并寻找最优值,对优化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H∞范数优化控制效果更佳,消能减震抗震设计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2)建筑布置非线性粘滞阻尼器,定义了新的成本函数,并以成本函数为优化目标,成本函数综合考虑了粘滞阻尼器的安装运输、制造,连接件和维修检测的成本。建立了一个框架结构糖葫芦串模型,对此模型进行基于性能设计的成本优化,并在优化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平均分配阻尼器和以成本为约束的阻尼器优化布置,对成本优化效果的验证。分析结果显示,定义的成本函数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进行不同性能目标下的成本优化,能满足不同建筑的功能需求,也能提高业主的满意度。(3)为了更好的验证新定义的成本函数的有效性以及实用性,将成本优化应用到实际的钢框架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分别进行以成本为目标及以成本为约束条件的阻尼器优化布置。计算等数量平均分配阻尼器的结构地震响应,及以成本为目标优化结果布置阻尼器的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结果显示,本文定义的成本函数均能在钢框架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得到很好的应用,能够将此优化设计用于实际工程应用。

于宪政[7](2021)在《大型溢洪道结构运营环境下安全性能及应对措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电能源在我国西部高烈度地震区得到了大力建设,尤其近年来新兴建了一批300米级的水电枢纽工程。溢洪道结构作为水工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水利枢纽运行过程中的泄洪消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超大规模的水利枢纽,单宽泄洪流量很大,由此带来的泄洪能量也十分巨大。溢洪道结构作为泄水建筑物,受到强烈的水流脉动的冲击作用,相较于过往200米级以下的水利枢纽工程,泄洪过程中由于水流脉动压力产生的问题更加复杂。如此大型的水电工程在运营过程中,其溢洪道结构受到水流脉动压力的作用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动力响应,严重时会导致结构破坏。由于泄流是一个长期过程,随着泄洪次数的增多,水流脉动压力的长期循环作用也可能导致结构发生疲劳破坏。此外,我国西部是高烈度地震区,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场地向雅鲁藏布江流域发展时面临着高寒高海拔等问题,昼夜温差和季节温差很大,溢洪道结构在运营过程中会经常性的受到温度骤降的冲击作用,同时还面临着可能的地震作用,一旦结构动力响应超出结构强度,就会引起结构倒塌或损毁,从而威胁到枢纽大坝的安全,甚至引起溃坝洪水。为保证溢洪道结构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性,系统地研究高寒高海拔地区溢洪道结构在泄洪过程中的水流脉动压力、极端温度、超强地震等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大型溢洪道结构泄洪过程中水流脉动冲击作用的疲劳分析及相应的措施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水工泄流构筑物在长期运行期间由于泄洪疲劳导致的强度降低问题几乎空白,同时对处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大型溢洪道结构同时减小极端温度冲击及地震作用的措施研究也很少。基于以上的研究背景和现状,本文结合结构监测与结构控制,对溢洪道结构在水流脉动压力、温度和地震等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性能和应对措施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针对大型溢洪道结构泄洪过程中的水流脉动压力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空间相关性的水流脉动压力的模拟方法,结合西部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高水头大流量特点对溢洪道结构在水流脉动作用下的安全提出了双指标安全评价方法。结合溢洪道结构的水工模型试验监测数据,分析了溢洪道结构水流脉动压力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分布特性,验证了模拟方法的准确性。分别从强度和疲劳两方面对水流脉动压力作用下的溢洪道结构进行了动力响应分析,得到了运行水位和应力关系曲线。对低水位以及长期运营条件下,以疲劳损伤为控制指标推导出了不同运行年限下溢洪道最高安全水位。研究表明,采用提出的水流脉动压力模拟方法与实际监测的目标功率谱密度吻合度较好,随着泄洪水位的下降,溢洪道结构水流脉动压力的最大值呈现逐渐减小的规律。当泄洪水位较高时,溢洪道结构部分应力较大,存在开裂风险。当泄洪水位较低时,溢洪道结构单次疲劳损伤程度也很低,但是考虑到泄洪的长期过程,随着泄洪年限的增加,溢洪道结构也会产生疲劳破坏。(2)针对溢洪道结构的水流脉动作用提出了基于振动控制的减振措施。建立了基于位移型阻尼器和速度型阻尼器作用的泄槽结构简化模型,对两种类型阻尼器的数量和布置位置进行了比较研究,进行了相关参数对脉动减振效果的敏感性分析,得到了两种阻尼器水流脉动减振效果随相关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所提出的振动控制措施可有效降低水流脉动压力对溢洪道结构的影响,两种类型阻尼器参数对水流脉动压力的减振效果的影响较大并存在最优参数取值。(3)结合模型试验不同水位下的监测结果,建立了溢洪道结构评价指标与水流脉动压力之间的关系,针对溢洪道结构在运行过程中复杂多工况条件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智能粘滞阻尼器的设计思路。在高水位情况下,基于强度指标,提出了不同水位下粘滞阻尼器相关参数与减振效果的响应面模型,建立了泄洪水位与阻尼器最优参数之间的关系;低水位情况下,基于疲劳指标,提出了不同水位下粘滞阻尼器相关参数与减振效果的响应面模型,建立了泄洪水位与阻尼器最优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不同的泄洪水位,安装有粘滞阻尼器的溢洪道结构达到最佳减振效果时的阻尼器参数是不同的,建立了泄洪水位与阻尼器最优参数的函数关系,通过对阻尼器参数进行调节,实现了不同水位下智能粘滞阻尼器对水流脉动的最佳减振效果。(4)针对高寒高海拔水利枢纽面临着极端温降的冲击作用及可能的地震作用,提出了综合考虑降低温度冲击作用和地震响应影响的分缝优化措施。首先,设计了溢洪道结构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分析的热力学反演模型试验,对数值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对溢洪道结构运营期有无分缝措施对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其次,验证了粘弹性人工边界应用于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的准确性;对地震作用下有无分缝措施的动力响应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最后,采用遗传算法对溢洪道结构的分缝布置措施进行优化设计。研究表明,溢洪道结构采用无缝方案对地震动设计是有利的,但会增加结构的温度应力,致使无法满足极端温降冲击作用下的强度要求,采取分缝设计可以降低极端温降下的温度应力,但是会改变溢洪道结构的动力特性,增加结构的地震响应。分缝的位置和数量对溢洪道结构的温度应力和地震响应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对分缝位置和数量的优化设计可以同时满足极端温降冲击下的温度应力和地震作用的强度要求。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8](2021)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研究说明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桥梁工程领域(包括结构设计、建造技术、运维保障、防灾减灾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总结了桥梁工程学科在新材料与结构体系、工业化与智能建造、抗灾变能力、智能化与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桥梁结构设计方面重点探讨了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高性能材料与结构、深水桥梁基础的研究现状;桥梁建造新技术方面综述了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预制装配技术以及桥梁快速建造技术;桥梁运维方面总结了桥梁检测、监测与评估加固的最新研究;桥梁防灾减灾方面突出了抗震减震、抗风、抗火、抗撞和抗水的研究新进展;同时对桥梁工程领域各方向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北京工业大学韩强老师提供初稿)

李照广[9](2020)在《铁路桥梁减震榫和榫形防落梁装置的低周疲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铁路桥梁的减隔震技术受到重视,。其中基于位移耗能的减震榫和榫形防落梁装置已成为铁路梁式桥的有效减隔震措施之一。目前,减震榫和榫形防落梁装置已成功且大量应用于高速铁路桥梁的减隔震设计与建设中,展现出良好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针对基于位移耗能的减震榫和榫形防落梁装置在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损伤累积和低周疲劳性能等方面存在的研究不足,开展了相应的理论和试验研究。首先,提出了有效能量法和临界面能量组合法两种减震榫低周疲劳寿命的预测方法;之后基于已有的非线性损伤累积理论,对减震榫的低周疲劳损伤累积方法进行了研究;最后,对应用于连续梁桥的榫形防落梁装置开展了相应地低周疲劳性能试验研究,并给出了其低周疲劳损伤累积和寿命预测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减震榫的滞回特性分析和低周疲劳寿命预测通过单悬臂减震榫试样的循环加载试验,分析了单级加载和逐级加载情况下减震榫滞回特性和能量变化。将减震榫作为纯弯构件,进行了力学分析并发现,塑性变形深度与减震榫的延性变形能力和能量变化直接相关。以与榫体的塑性变形深度相关的有效能量作为低周疲劳参数,提出了基于有效能量法的减震榫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并通过单悬臂减震榫的低周疲劳试验对有效能量法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此外,与Masson-Coffin公式的计算结果相比,有效能量法预测精度有大幅提高。2.考虑剪切作用影响的低周疲劳寿命预测减震榫低周疲劳阶段的塑性行为适合用von Mises屈服条件、多线性随动硬化模型等描述。将地震作用下的减震榫视为弯剪构件,考虑剪切作用对疲劳损伤的驱动作用,以最大损伤平面上的塑性应变能作为低周疲劳参数,提出了临界平面法和能量法的组合方法,即临界面能量组合法,来预测减震榫的低周疲劳寿命。通过单悬臂减震榫疲劳试验,对其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考虑剪切作用影响的临界面能量组合法相较于其它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最后,基于临界面能量组合法得到了单悬臂减震榫的榫顶位移D与低周疲劳寿命Nf之间的幂指数关系曲线,该曲线为铁路梁式桥减震榫的低周疲劳寿命确定提供依据。3.多级载荷下的非线性疲劳损伤累积研究针对减震榫构件疲劳损伤累积的非线性特点,采用引入损伤累积影响函数的方法,综合考虑减震榫类型、前后级载荷交互作用和载荷幅值转换跨度等因素对疲劳损伤的影响,对现有非线性损伤Ye模型进行修正,提出了改进的疲劳损伤累积模型。通过分离式减震榫试样的多级加载试验,对改进的疲劳损伤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改进模型计算精度较原始模型有了显着提升。基于改进的疲劳损伤模型,分析了前后级载荷之间的相互作用、位移幅值转换跨度等对疲劳损伤累积的影响规律。以一座采用减震榫的铁路简支梁桥为例,计算了其在地震作用下减震榫的非线性损伤累积,结果表明,减震榫具有较强的承受地震作用的能力,可具备较长的服役周期。4.榫形防落梁装置的低周疲劳试验研究榫形防落梁装置是一种具有减震耗能功能的防落梁装置,它是对减震榫结构的改进和功能的拓展。为了研究榫形防落梁装置的塑性耗能能力和低周疲劳性能,采用循环加载的方法对四组试样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结果表明,四组试样在位移荷载值超过自由活动位移以后,表现出了较好的延性性能和减震能力;试样在极限位移条件下具备较高的循环次数,表明榫形防落梁装置具有较好的低周疲劳性能。为了研究榫形防落梁装置的减震性能,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对某三跨一联的铁路连续梁桥进行了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分析,结果表明,设置榫形防落梁装置以后,连续梁桥的墩梁相对位移降低率最大接近70%,同时墩底应力也有所下降,表明榫形防落梁装置应用于连续梁桥时具备良好的减震效果。最后,采用本文的临界面能量组合法,对榫形防落梁装置的低周疲劳寿命进行了预测;采用改进的疲劳损伤累积模型对其非线性损伤累积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

马惠宁[10](2020)在《防落梁油阻尼器抗震优化设计》文中指出随着川藏公路和铁路工程的实施,强地面运动和断层位错对桥梁的挑战越发严峻。历史震害表明,应用最广泛的简支梁和连续梁最终主要的破坏形式就是抗剪不足及落梁。单纯依靠增强墩梁体系自身的抗力难以抵御高烈度区的罕遇地震,开发针对性的消能减震装置十分必要。本文针对这一需求,研制了一款具有消能和防落梁功能的油阻尼器,主要工作成果如下:1.从原理层面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既有消能器的特征,汲取其中适合防落梁及强震要求的优点,对主要技术参数进行改造优化,确定了满足特定要求的阻尼器设计方案。2.对阻尼器行程、出力、阻尼特性等关键参数的选取进行了理论推演,建立了阻尼器设计的一般方法。3.对样机进行系统测试,验证了设计计算方法的可行性,探讨了几个关键参数如阻尼介质、通孔几何尺度等对阻尼器总体性能的影响规律。4.探讨了实际桥梁应用所设计阻尼器的抗震效果,计算表明施加阻尼器后,可为桥梁结构提供5%30%的附加阻尼,最大可减少40%的地震荷载,当遭遇断层位移时,可发挥梁体移动限位(防落梁)功能。

二、不同类型流体阻尼器的结构损伤控制效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类型流体阻尼器的结构损伤控制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值模拟与实桥试验的拉索减振被动式阻尼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概述
        1.1.1 索承体系桥梁的发展概况
        1.1.2 索、杆结构服役生涯常规病害与其结构健康监测
    1.2 索、杆结构的常规振动问题与基于阻尼器的抑振措施
        1.2.1 索、杆结构振动类型简述及相关病害
        1.2.2 抑制索、杆结构振动三种方法简述
        1.2.3 索、杆结构机械措施应用研究及工程实例
    1.3 本文研究内容
2 基于斜置环形调谐液体阻尼器-1 的斜拉索抑振数值模拟研究
    2.1 基于理想势流体理论的斜置环形调谐液体阻尼器-1 动力特性研究
        2.1.1 描述SRSLTD-1 中液体的运动微分方程
        2.1.2 储液一阶晃荡频率推导过程
        2.1.3 SRSTLD-1 对斜拉索面内振动方向实时控制力表达式推导过程
    2.2 斜拉索-斜置环形调谐液体阻尼器-1 耦合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2.2.1 斜拉索的张紧弦模型与SRSTLD-1 三角形单点法处理
        2.2.2 斜拉索-SRSTLD-1 耦合系统状态空间矩阵及状态空间方程
    2.3 斜拉索-斜置环形调谐液体阻尼器-1 耦合系统的模态分析
        2.3.1 某既有斜拉索参数介绍与说明
        2.3.2 SRSTLD-1 的设计流程与设计事宜
        2.3.3 耦合系统的模态分析
    2.4 斜拉索-斜置环形调谐液体阻尼器-1 耦合系统的瞬态分析
        2.4.1 瞬态分析施加荷载说明
        2.4.2 状态空间法的具体实现过程
        2.4.3 对照组动力响应结果的频域表现
        2.4.4 对照组动力响应时域表现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斜置环形调谐液体阻尼器-2 的斜拉索抑振数值模拟研究
    3.1 斜置环形调谐液体阻尼器-2 的数学模型推导分析
        3.1.1 SRSTLD-2 的结构形式
        3.1.2 数学模型分析坐标选取
        3.1.3 坐标变换
        3.1.4 SRSTLD-2 问题的数学描述及解释
    3.2 借助ADINA软件实现斜置环形调谐液体阻尼器-2 尺寸优化
        3.2.1 外径为0.3576m的 SRSTLD-2 的模态分析
        3.2.2 目标基频为1.1064Hz的 SRSTLD-2 外径寻优过程
    3.3 由ADINA软件实现斜拉索-斜置环形调谐液体阻尼器-2耦合系统瞬态分析
        3.3.1 斜拉索-SRSTLD-2 耦合系统的数值模型
        3.3.2 环境激励下的减振效果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四线摆式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吊杆抑振实桥试验
    4.1 试验研究对象
    4.2 试验工况数值模拟
        4.2.1 吊杆-阻尼器系统的数值模拟
        4.2.2 数值模拟中吊杆模态阻尼比的提升
        4.2.3 ANSYS软件模拟正弦荷载激励下FWPTMD的减振效果
    4.3 对提出的四线摆式调谐质量阻尼器进行实桥试验验证
        4.3.1 两种FWPTMDs的设计及实验室试验
        4.3.2 试验工况及过程
        4.3.3 试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TLD减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结构振动控制的研究现状
        1.2.1 被动控制
        1.2.2 主动控制
        1.2.3 半主动控制
        1.2.4 混合控制
    1.3 基础隔振与耗能减震
        1.3.1 基础隔振
        1.3.2 耗能减震与TLD
    1.4 土-结构相互作用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TLD的模态和动力流固耦合分析
    2.1 流固耦合求解机理
        2.1.1 流固耦合求解器
        2.1.2 流固耦合求解机理
    2.2 TLD建模过程
    2.3 三维模态与二维模态的比较
    2.4 TLD水箱流固耦合地震反应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TLD基于不同地基的低层框架流固耦合分析
    3.1 简化计算模型的建立
        3.1.1 结构模型参数
        3.1.2 有限单元的选取
        3.1.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1.4 结构模态分析
    3.2 TLD水箱参数设计
    3.3 TLD基于不同地基对低层结构动力响应的对比
        3.3.1 对结构加速度反应的影响
        3.3.2 对结构速度反应的影响
        3.3.3 对结构位移反应的影响
        3.3.4 对结构各层动力反应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TLD基于不同位置的高层框架流固耦合分析
    4.1 benchmark模型的建立和TLD参数设计
        4.1.1 第三代benchmark模型的背景
        4.1.2 第三代benchmark模型的结构参数
        4.1.3 结构模态分析
        4.1.4 TLD的参数设计
    4.2 地震波的选择
    4.3 TLD基于不同位置对高层结构动力响应的对比
        4.3.1 对结构加速度反应的影响
        4.3.2 对结构速度反应的影响
        4.3.3 对结构位移反应的影响
        4.3.4 对结构各层动力反应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TLD基于不同地基的高层框架流固耦合分析
    5.1 benchmark模型的建立与TLD参数设计
        5.1.1 benchmark模型的模态分析
        5.1.2 TLD的参数设计
    5.2 边界条件的确定和地震波的选择
        5.2.1 边界条件的确定
        5.2.2 地震波的选择
    5.3 TLD基于不同地基对高层结构动力响应的对比
        5.3.1 对结构加速度反应的影响
        5.3.2 对结构速度反应的影响
        5.3.3 对结构位移反应的影响
        5.3.4 对结构各层动力反应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3)脉冲型地震下基于粘滞阻尼器的框架结构减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耗能减震技术
        1.2.1 耗能减震特点
        1.2.2 耗能减震体系
    1.3 粘滞阻尼器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内容与研究思路
第2章 粘滞阻尼减震结构基本理论
    2.1 粘滞阻尼器类型
        2.1.1 圆筒式粘滞阻尼器
        2.1.2 缸式粘滞阻尼器
        2.1.3 粘滞阻尼墙
    2.2 粘滞阻尼器力学模型
        2.2.1 线性模型
        2.2.2 Kelvin模型
        2.2.3 Maxwell模型
        2.2.4 Wiechert模型
    2.3 粘滞阻尼器分析方法
    2.4 算例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粘滞阻尼器参数分析
    3.1 模型概况
    3.2 地震波选择与拟合
        3.2.1 脉冲型地震动
        3.2.2 地震波拟合
    3.3 边界非线性动力分析
        3.3.1 分析模型构成
        3.3.2 边界非线性动力分析概念
    3.4 结果分析
        3.4.1 结构自振周期
        3.4.2 层间位移角
        3.4.3 顶层位移时程
        3.4.4 层间最大剪力
        3.4.5 粘滞阻尼器滞回曲线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脉冲型地震作用下基于粘滞阻尼器的框架结构减震分析
    4.1 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曲线
    4.2 结构响应与分析
        4.2.1 层间位移角
        4.2.2 层间剪力峰值
        4.2.3 层间位移峰值
        4.2.4 层加速度峰值
        4.2.5 粘滞阻尼器滞回曲线
    4.3 能量反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黏滞阻尼器孔隙特征参数及智能化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黏滞阻尼器分析理论研究
        1.2.2 黏滞阻尼器孔隙特征参数研究
        1.2.3 可调黏滞阻尼器与半主动控制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总结
    1.3 本文主要工作
2 黏滞阻尼器分析理论
    2.1 流体类型和流动运动
        2.1.1 黏滞流体类型
        2.1.2 流体运动控制方程
        2.1.3 流体参数
    2.2 阻尼力计算模型推导
        2.2.1 孔隙式阻尼力计算模型
        2.2.2 间隙式阻尼力计算模型
        2.2.3 阻尼等效线性化理论
    2.3 计算流体力学和有限体积法概述
        2.3.1 计算流体力学
        2.3.2 有限体积法
        2.3.3 三维流场离散原理
    2.4 原型黏滞阻尼器的数值模拟及验证
        2.4.1 物理模型
        2.4.2 几何模型与网格
        2.4.3 边界条件及计算方式
        2.4.4 仿真计算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正交设计的孔隙特征参数敏感性仿真分析
    3.1 正交设计原理
    3.2 黏滞阻尼器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3.3 正交设计方案计算
        3.3.1 仿真计算方式
        3.3.2 仿真计算结果
        3.3.3 流场分析
    3.4 正交设计计算结果分析
        3.4.1 以C为评价指标的仿真结果直观分析
        3.4.2 以α为评价指标的仿真结果直观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可调黏滞阻尼器的设计与实验
    4.1 理论原理
    4.2 仿真计算分析
        4.2.1 几何模型与网格
        4.2.2 不同开度下阻尼性能计算
        4.2.3 流场特征分析
        4.2.4 极限内压计算
    4.3 可调黏滞阻尼器的设计
        4.3.1 电动阀选型
        4.3.2 旁通油路设计
        4.3.3 可调黏滞阻尼器样机
    4.4 可调黏滞阻尼器性能实验
        4.4.1 实验设备和原理
        4.4.2 实验工况
        4.4.3 实验结果
    4.5 理论、仿真和实验结果对比
    4.6 本章小结
5 单层框架系统可调阻尼半主动控制研究
    5.1 单层框架系统减振特性分析
    5.2 单层框架系统动力模型建立
    5.3 可调黏滞阻尼器动力模型建立
    5.4 可调阻尼单层框架系统半主动控制
        5.4.1 地面激励信号
        5.4.2 系统时域分析
        5.4.3 PID阻尼控制
        5.4.4 开关天棚阻尼控制
        5.4.5 连续天棚阻尼控制
        5.4.6 可调阻尼半主动控制效果对比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两级磁流变抗爆座椅悬架设计与防护性能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装甲车辆抗爆座椅的研究现状
        1.2.2 磁流变液的发展及应用
        1.2.3 半主动控制算法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抗爆座椅性能评价指标与仿真输入激励
    2.1 引言
    2.2 路面振动环境下的座椅舒适性评价指标
    2.3 底部爆炸冲击环境下的乘员防护机理与评价标准
        2.3.1 爆炸冲击下的车辆响应过程
        2.3.2 爆炸冲击下的乘员损伤与防护机理
        2.3.3 人体损伤标准与耐受度
    2.4 仿真输入激励时域模型
        2.4.1 随机路面激励时域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2.4.2 爆炸输入激励时域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2.5 本章小结
3 “车辆-座椅-人体”模型的建立
    3.1 引言
    3.2 车辆动力学模型
    3.3 两级式抗爆座椅悬架模型
        3.3.1 座椅减振级悬架模型与振动特性
        3.3.2 座椅缓冲级悬架模型与振动特性
    3.4 磁流变阻尼器力学模型
        3.4.1 磁流变阻尼器最小输出力
        3.4.2 磁流变阻尼器正模型
        3.4.3 磁流变阻尼器逆模型
    3.5 集总参数人体模型
        3.5.1 四自由度人体模型
        3.5.2 模型有效性验证
    3.6 本章小结
4 座椅减振级悬架控制器设计与参数优化
    4.1 引言
    4.2 磁流变阻尼器半主动控制工作原理
    4.3 减振控制策略
        4.3.1 天棚控制策略
        4.3.2 地棚控制策略
        4.3.3 混合天棚-地棚控制策略
    4.4 本章小结
5 座椅缓冲级悬架控制器设计与性能评价
    5.1 引言
    5.2 缓冲控制策略
        5.2.1 软着陆控制策略
        5.2.2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
    5.3 数值仿真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基于性能设计的消能减震装置成本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研究
        1.2.1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研究背景
        1.2.2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1.2.3 不同性能水准的判断及计算
    1.3 结构控制及消能减震技术
        1.3.1 结构控制的概念
        1.3.2 结构控制技术的分类
        1.3.3 结构消能减振技术的概念
        1.3.4 消能减振结构的减震机理
    1.4 粘滞阻尼器的研究现状
        1.4.1 粘滞阻尼器的构造介绍
        1.4.2 粘滞阻尼器力学模型
        1.4.3 阻尼器优化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2 抗震减震结构优化设计
    2.1 抗震优化设计
        2.1.1 运动方程
        2.1.2 优化函数
        2.1.3 不同形式的优化模型
        2.1.4 框架结构优化算例
    2.2 消能减震优化设计
        2.2.1 运动方程与优化模型
        2.2.2 框架结构优化算例
    2.3 两种抗震设计方法对比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成本优化的粘滞阻尼器布置
    3.1 优化模型及参数定义
        3.1.1 优化函数
        3.1.2 约束函数
        3.1.3 优化目标
        3.1.4 优化模型
    3.2 不同性能目标的成本优化
        3.2.1 阻尼器成本优化设计思路
        3.2.2 框架结构优化算例
        3.2.3 优化结果分析
    3.3 固定成本的阻尼器优化
        3.3.1 优化分析模型
        3.3.2 优化分析算例及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成本优化的工程应用
    4.1 引言
        4.1.1 框架结构简介
        4.1.2 实际工程优化分析思路
    4.2 钢框架结构实例
        4.2.1 工程概况及结构主要参数信息
        4.2.2 不同性能目标的成本优化及结果分析
        4.2.3 均匀分布等量阻尼器的成本分析
        4.2.4 固定成本的阻尼器优化布置
        4.2.5 成本优化前后结构响应对比
    4.3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实例
        4.3.1 工程概况及结构主要参数信息
        4.3.2 不同性能目标的成本优化及结果分析
        4.3.3 均匀分布等量阻尼器的成本分析
        4.3.4 固定成本的阻尼器优化布置
        4.3.5 成本优化前后结构响应对比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大型溢洪道结构运营环境下安全性能及应对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水工结构水流脉动压力研究现状
        1.2.2 阻尼器对水流脉动作用的减振控制研究现状
        1.2.3 温度与地震作用下考虑结构措施的溢洪道结构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
2 基于双指标溢洪道结构水流脉动作用安全评价
    2.1 引言
    2.2 脉动压力的产生机理
    2.3 基于空间相关性的水流脉动压力模拟方法
    2.4 水流脉动压力特性研究
        2.4.1 模型试验
        2.4.2 溢洪道结构水流脉动压力实验结果分析及分布规律研究
        2.4.3 溢洪道结构水流脉动压力的概率密度函数和功率谱密度分析
        2.4.4 溢洪道结构水流脉动压力模拟
    2.5 泄洪水流压力作用下溢洪道结构安全评价
        2.5.1 溢洪道结构有限元模型
        2.5.2 水流脉动压力作用下的溢洪道结构强度分析
        2.5.3 水流脉动压力作用下的溢洪道结构疲劳分析
        2.5.4 水流脉动压力作用下的溢洪道结构双指标动力响应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水流脉动压力作用下溢洪道结构动力响应的减振措施研究
    3.1 引言
    3.2 溢洪道结构简化模型
    3.3 水流脉动压力作用下溢洪道结构位移型阻尼器减振研究
        3.3.1 位移型阻尼器力学模型
        3.3.2 位移型阻尼器对溢洪道结构水流脉动作用响应减振分析
        3.3.3 位移型阻尼器对溢洪道结构水流脉动响应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3.4 水流脉动压力作用下溢洪道结构速度型阻尼器减振研究
        3.4.1 粘滞阻尼器的基本理论
        3.4.2 粘滞型阻尼器的力学模型
        3.4.3 粘滞型阻尼器数值验证
        3.4.4 粘滞型阻尼器对溢洪道结构水流脉动作用响应减振分析
        3.4.5 粘滞型阻尼器对溢洪道结构水流脉动响应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考虑水位的双目标自适应智能减振控制研究
    4.1 引言
    4.2 优化设计的基本理论
        4.2.1 响应面模型基本理论
        4.2.2 试验设计基本理论
    4.3 基于强度指标的粘滞阻尼器参数优化
        4.3.1 校核水位下基于响应面法的结构减振优化模型
        4.3.2 设计水位下基于响应面法的结构减振优化模型
    4.4 基于疲劳指标的粘滞阻尼器参数优化
        4.4.1 变幅荷载疲劳寿命计算流程
        4.4.2 特定水位下的基于疲劳指标的响应面分析
    4.5 基于双目标函数的智能传感器自适应调节结构设计
    4.6 本章小结
5 温度与地震作用下溢洪道结构工程措施优化设计研究
    5.1 引言
    5.2 模型试验设计及验证
        5.2.1 溢洪道结构浇筑模型实验介绍
        5.2.2 热力学参数反演分析与模型验证
    5.3 温度作用下溢洪道结构响应分析
        5.3.1 工程概况和有限元模型
        5.3.2 未考虑设置温度缝结构温度应力分析
        5.3.3 考虑设置温度缝时结构温度应力分析
    5.4 地震作用下溢洪道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5.4.1 粘弹性人工边界模型及验证
        5.4.2 未考虑温度缝时结构地震作用动力分析
        5.4.3 设置温度缝时结构地震作用动力分析
        5.4.4 地震作用下带温度缝结构响应的减震效果分析
    5.5 考虑工程措施对结构温度应力和地震响应影响的优化设计
        5.5.1 溢洪道结构工程措施优化模型
        5.5.2 变权重组合优化模型
        5.5.3 遗传算法优化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1 桥梁工程研究新进展(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1.1新材料促进桥梁工程技术革新
    1.2桥梁工业化进程与智能建造技术取得长足发展
    1.3桥梁抗灾变能力显着提高
    1.4桥梁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1.5跨海桥梁深水基础不断创新
2桥梁结构设计
    2.1桥梁作用及分析(同济大学陈艾荣老师、长安大学韩万水老师、河北工程大学刘焕举老师提供初稿)
        2.1.1汽车作用
        2.1.2温度作用
        2.1.3浪流作用
        2.1.4分析方法
        2.1.5展望
    2.2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2.2.1新型桥梁用钢的研发
        2.2.2焊接节点疲劳性能
        2.2.3钢结构桥梁动力行为
        2.2.4复杂环境钢桥服役性能
        2.2.5组合结构桥梁空间力学行为
        2.2.6组合结构桥梁关键构造力学行为
        2.2.7展望
    2.3高性能材料
        2.3.1超高性能混凝土(湖南大学邵旭东老师提供初稿)
        2.3.2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2.3.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北京工业大学刘越老师提供初稿)
        2.3.4智能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2.3.5展望
    2.4桥梁基础工程(同济大学梁发云老师提供初稿)
        2.4.1深水桥梁基础形式
        2.4.2桥梁基础承载性能分析
        2.4.3桥梁基础动力特性分析
        2.4.4深水桥梁基础工程面临的挑战
3桥梁建造新技术
    3.1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3.1.1钢结构桥梁工程建设成就
        3.1.2焊接制造新技术
        3.1.3施工新技术
    3.2桥梁快速建造技术(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提供初稿)
        3.2.1预制装配桥梁上部结构关键技术
        3.2.2预制装配桥墩及其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3.2.2.1灌浆/灌缝固定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3.2.2.2无黏结预应力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3.3桥梁建造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4桥梁运维
    4.1监测与评估(浙江大学叶肖伟老师、湖南大学孔烜老师、西南交通大学崔闯老师提供初稿)
        4.1.1监测技术
        4.1.2模态识别
        4.1.3模型修正
        4.1.4损伤识别
        4.1.5状态评估
        4.1.6展望
    4.2智能检测(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4.2.1智能检测技术
        4.2.2智能识别与算法
        4.2.3展望
    4.3桥上行车安全性(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4.3.1风荷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4.3.1.1车-桥气动参数识别
        4.3.1.2风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4.3.1.3风浪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4.3.1.4风屏障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
        4.3.2地震作用下行车安全性
        4.3.2.1地震-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4.3.2.2地震动激励特性的影响
        4.3.2.3地震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4.3.2.4车-桥耦合系统地震预警阈值研究
        4.3.3长期服役条件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4.3.4冲击系数与振动控制研究
        4.3.4.1车辆冲击系数
        4.3.4.2车-桥耦合振动控制方法
        4.3.5研究展望
    4.4加固与性能提升(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4.4.1增大截面加固法
        4.4.2粘贴钢板加固法
        4.4.3体外预应力筋加固法
        4.4.4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
        4.4.5组合加固法
        4.4.6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4.4.7其他加固方法
        4.4.8发展展望
5桥梁防灾减灾
    5.1抗震减震(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5.1.1公路桥梁抗震研究新进展
        5.1.2铁路桥梁抗震性能研究新进展
        5.1.3桥梁抗震发展态势分析
    5.2抗风(东南大学张文明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陈文礼老师提供初稿)
        5.2.1桥梁风环境
        5.2.2静风稳定性
        5.2.3桥梁颤振
        5.2.4桥梁驰振
        5.2.5桥梁抖振
        5.2.6主梁涡振
        5.2.7拉索风致振动
        5.2.8展望
    5.3抗火(长安大学张岗老师、贺拴海老师、宋超杰等提供初稿)
        5.3.1材料高温性能
        5.3.2仿真与测试
        5.3.3截面升温
        5.3.4结构响应
        5.3.5工程应用
        5.3.6展望
    5.4抗撞击及防护(湖南大学樊伟老师、谢瑞洪、王泓翔提供初稿)
        5.4.1车撞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5.4.2船撞桥梁结构研究进展
        5.4.3落石冲击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5.4.4研究展望
    5.5抗水(东南大学熊文老师提供初稿)
        5.5.1桥梁冲刷
        5.5.2桥梁水毁
        5.5.2.1失效模式
        5.5.2.2分析方法
        5.5.3监测与识别
        5.5.4结论与展望
    5.6智能防灾减灾(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鲍跃全老师提供初稿)
6结语(西南交通大学张清华老师提供初稿)
策划与实施

(9)铁路桥梁减震榫和榫形防落梁装置的低周疲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减隔震技术的发展现状
        1.2.1 质量相关型阻尼器
        1.2.2 速度相关型阻尼器
        1.2.3 位移相关型阻尼器
        1.2.4 减震榫及榫形防落梁装置
    1.3 疲劳寿命预测的发展现状
        1.3.1 疲劳问题的提出
        1.3.2 单轴疲劳寿命预测
        1.3.3 多轴疲劳寿命预测
    1.4 疲劳损伤累积理论的发展现状
        1.4.1 线性损伤累积理论
        1.4.2 双线性损伤累积理论
        1.4.3 非线性损伤累积理论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思路
    1.6 本章小结
2 减震榫的滞回特性和低周疲劳寿命预测
    2.1 引言
    2.2 减震榫和减震榫支座系统
        2.2.1 减震榫
        2.2.2 减震榫支座系统
    2.3 减震榫的滞回特性
        2.3.1 减震榫试验
        2.3.2 单级荷载水平下减震榫能量耗散规律
        2.3.3 逐级加载模式下的能量耗散规律
    2.4 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2.4.1 减震榫塑性阶段的力学行为
        2.4.2 低周疲劳损伤参数
        2.4.3 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2.5 试验验证
        2.5.1 试验概况和加载方式
        2.5.2 试验现象和结果分析
        2.5.3 manson-coffin法与有效能量法的对比
    2.6 本章小结
3 考虑剪切作用影响的减震榫低周疲劳寿命预测
    3.1 引言
    3.2 减震榫的受力状态和循环应力应变特性
        3.2.1 减震榫受力状态
        3.2.2 循环应力应变特性
        3.2.3 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3.3 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3.3.1 临界平面法
        3.3.2 低周疲劳损伤参量
        3.3.3 低周疲劳寿命预测
    3.4 试验验证
        3.4.1 试验概况
        3.4.2 试验现象
        3.4.3 试验结果与预测结果对比
    3.5 减震榫低周疲劳寿命的D-Nf曲线
    3.6 本章小节
4 多级载荷下的非线性疲劳损伤累积
    4.1 引言
    4.2 非线性损伤累积模型
        4.2.1 常用的损伤累积模型
        4.2.2 Ye模型的非线性损伤累积过程
        4.2.3 损伤累积模型中影响因素的考虑
        4.2.4 改进的损伤累积模型
    4.3 试验验证
        4.3.1 减震榫试验
        4.3.2 结果与分析
    4.4 损伤累积的影响因素
        4.4.1 前后级载荷交互作用的影响
        4.4.2 载荷转换跨度的影响
    4.5 非线性损伤累积模型在桥梁中的应用
        4.5.1 桥梁减震榫的疲劳累积损伤的计算思路
        4.5.2 双线性本构关系
        4.5.3 位移响应的计算方法
        4.5.4 雨流计数法求解位移循环
        4.5.5 地震作用下的疲劳损伤计算实例
    4.6 本章小结
5 榫形防落梁装置的低周疲劳试验、减震效果和寿命预测
    5.1 引言
    5.2 工作原理
    5.3 低周疲劳试验
        5.3.1 榫形防落梁装置的构造和特点
        5.3.2 试验概况
        5.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4 减震效果分析
        5.4.1 工程概况
        5.4.2 桥梁有限元模型
        5.4.3 地震动的选择
        5.4.4 减震效果分析
    5.5 疲劳寿命和疲劳损伤
        5.5.1 低周疲劳寿命
        5.5.2 非线性损伤累积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对后续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防落梁油阻尼器抗震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外桥梁抗震研究现状
    1.3 国内桥梁抗震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油阻尼器设计的理论依据
    2.1 引言
    2.2 粘滞阻尼器的分类与性能
    2.3 粘滞流体的类型与性能
    2.4 粘滞阻尼介质的种类和性能特征
    2.5 油阻尼器的理论研究和参数设计
第三章 防落梁油阻尼器正弦波加载及结果分析
    3.1 引言
    3.2 OD-1 型防落梁油阻尼器和试验设备介绍
    3.3 OD-1 型防落梁油阻尼器性能试验
    3.4 消除连接件间隙后的对比试验
    3.5 阻尼器阻尼力规律性试验研究
    3.6 OD-1型A类油阻尼器恢复力模型的确定
    3.7 小结
第四章 防落梁油阻尼器三角波加载及结果分析
    4.1 OD-1型A类油阻尼器三角波加载试验工况
    4.2 OD-1型B类油阻尼器试验结果与对比分析
    4.3 阻尼器的温度相关性试验
    4.4 不同阻尼孔的试验数据对比
    4.5 OD-1 型防落梁油阻尼器力学模型的确定
    4.6 油阻尼器的工程应用分析
    4.7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不同类型流体阻尼器的结构损伤控制效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值模拟与实桥试验的拉索减振被动式阻尼器研究[D]. 贡悦.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TLD减震性能研究[D]. 王帅.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21(01)
  • [3]脉冲型地震下基于粘滞阻尼器的框架结构减震分析[D]. 郝晨. 燕山大学, 2021(01)
  • [4]黏滞阻尼器孔隙特征参数及智能化研究与应用[D]. 伍勇.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两级磁流变抗爆座椅悬架设计与防护性能仿真[D]. 徐博.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6]基于性能设计的消能减震装置成本优化[D]. 陈春华.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7]大型溢洪道结构运营环境下安全性能及应对措施研究[D]. 于宪政.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8]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2)
  • [9]铁路桥梁减震榫和榫形防落梁装置的低周疲劳研究[D]. 李照广.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10]防落梁油阻尼器抗震优化设计[D]. 马惠宁. 防灾科技学院, 2020(08)

标签:;  ;  ;  ;  ;  

不同类型流体阻尼器的结构损伤控制效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