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矿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一、矿业开发中的环境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王士亨[1](2020)在《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需要有科学的制度保障,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在矿产资源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维护相关主体合法权益的基本制度。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坚持矿产资源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的制度模式,这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不断变化,我国的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在实践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以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我国的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应以马克思的所有权理论为基础,立基于资源全民所有的本质,根据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将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的资源利益作为制度建设的根本目的。围绕上述思路,本文对当前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导论和四个章节。导论部分主要阐释了当前进行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梳理总结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动态,说明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理论资源,包括马克思的所有权理论、西方产权理论和中国传统的矿业国有制思想。其中马克思的所有权理论是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其中对所有权本质的揭示、对其结构体系的全面分析、对国有制的深刻认识,为明确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的建设方向和完善制度体系提供了科学丰富的理论资源。第二章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对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过程,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三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方面的成就和经验教训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对当前制度建设的指导意义:即要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主要任务、坚持通过法治手段推动制度完善并巩固制度建设成果。第三章在明确理论资源、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新时代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其中主要包括两大问题:第一是对我国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本质的认识,明确了资源国家所有和全民所有的内在一致性,并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两个方面提出了落实矿产资源全民所有的具体措施。第二是重点研究了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权能体系的完善问题,一方面分析了影响体系重构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主义公有制、矿产资源属性、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等;另一方面对矿产资源所有权中的使用、收益和管理权能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建立矿产资源资产所有权、从经济和生态两个层面体现矿产资源收益、厘清管理权能的双重性等观点。第四章提出了新时代推进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原则与具体路径。在基本原则方面,应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保障制度建设成效的最大优势,将保障人民福祉、实现资源利益的全民共享作为制度建设的价值目标,将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作为制度建设的主线,将社会主义法治作为制度建设的主要方法和保障。在坚持上述原则的基础上,从矿产资源所有权结构体系、行使机制、收益分配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制度完善建议。

陆诗超[2](2020)在《西部非洲矿业投资前景研究》文中提出西部非洲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部分矿产不仅储量丰富,而且品质较高,容易开采。西部非洲目前矿产资源开发程度较低,未来有较大的开发潜力。西非是一片拥有奇迹的土地,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不但种类繁多,而且品质较高。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铝土矿、金矿、铁矿、金刚石以及石油、天然气等矿种。除此之外锰、钛、磷酸盐、铀、沥青等矿种也较为丰富。目前西部非洲主要开发的矿产为石油、天然气、铝土矿、金和金刚石等,钛铁矿、金红石等矿产的开发力度正在逐步加大,而大量优质的铁矿石、有色金属、铀等矿产因多种因素影响未被有效开发。通过对西部非洲主要的矿业投资对象国资源市场需求、资源禀赋、投资环境以及矿业发展进行综合分析,将西部非洲主要的矿业投资对象国分为三类:(1)优先矿业投资国:包括加纳、几内亚和塞拉利昂。(2)一般矿业投资国:包括布基纳法索、科特迪瓦、利比里亚和马里。(3)观望矿业投资国:包括塞内加尔、毛里塔尼亚、尼日利亚和尼日尔。加纳主要投资的矿种为金,目前优质项目均被外国大公司占据,企业可等待合适的时机通过控股和收购的方式寻求合适的项目。几内亚投资的重点仍以铝土矿和铁矿为主。铝土矿重点关注靠近海岸线的博凯地区;铁矿关注几内亚南部的弗里卡里亚等。当前几内亚基础设施落后、配套资源匮乏,是在几内亚矿业投资面临的最主要问题,这要求企业要做好前期可行性研究工作,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和其他企业合作,风险分摊,各取所长,形成合力,可能会使得投资更加有效。塞拉利昂投资的矿种以金红石、铁矿石以及铝土矿等,对铁矿石等大宗矿产还是以合作的形式,以降低投资风险;对金红石和钛铁矿等主要关注其国内南方和北方省的项目,对优质项目可控股或者并购。

隋佳轩,芦涛,赵春鹏[3](2019)在《矿业开发中环境影响的生态环境地质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矿业开发也得到了十足的发展。矿业开发作为人类规模最大、历史最长的技术经济活动,具有两面性,矿业开发不仅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还会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造成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进而引发自然灾害。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矿业开发中环境影响的生态环境地质评价,以期促进矿业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吴琼[4](2019)在《晚清鄂东南地区的矿产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1875~1911)》文中研究指明矿产开发,在古往今来的社会经济生活中都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它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鄂东南地区自古以来作为我国重要的矿冶基地,在晚清时期随着列强侵略加剧、国家发展经济的客观需要以及“实业兴国”热潮兴起等,该地区的矿业发展迎来了又一重要的发展时期。本文先梳理了晚清鄂东南地区矿产开发兴起的背景以及矿产的分布,初步考察了这一时期鄂东南地区的矿冶企业及官方机构,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该地区矿业经营管理的状况,包括厂矿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的形成及其弊端、矿产开发中的突发事件与官府应对等。在这一时期,鄂东南地区的矿业先后经历了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以及商办这几种经营模式,反映的是在列强入侵下中国矿业曲折的发展历程。早期矿产开发过程中一些雇工与资源管理制度的形成体现的是官府为稳定矿区秩序保证矿业开发正常运行对矿区进行了严密的监督和防范。但是由于官办企业的固有弊端,晚清鄂东南地区的矿业开发存在着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弊端。另外为应对矿产开发过程中罢工、矿难等突发事件,形成了一些特殊的机制并形成了一些早期的有关矿业的法律法规。反映出晚清时期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一个内陆地区矿业生产实现近代化的艰难历程。文章最后探讨了矿产开发对鄂东南地区社会变迁带来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矿产开发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社会风俗的变迁,使得该地区逐渐由之前闭塞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刘翀[5](2018)在《清代滇东北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认为滇东北地处滇省咽喉,是云南历史上最早被开发的地区。在清代,伴随着改土归流的实行和矿产的开发,滇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更是取得了空前的进步。近百年来,学界关于清代滇东北社会经济史的研究逐步深入,有关矿产开发、商业贸易、交通运输、人口与农业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当今新的学术背景下,已有研究的若干不足日益凸显,研究视角需要转换,有些研究领域还需要深入探索,相关史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也有必要加强。

张彦彦[6](2014)在《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演进及资源税改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经济增长仍未摆脱“高消耗、高增长、低效益”模式,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利用率不高,破坏了生态环境。大量资源消耗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致使资源约束与现实需求间矛盾日益突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国家调节经济发展与资源供给间关系的重要工具,资源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现行资源税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对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调节作用有限。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代际公平,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亟需改革和完善我国资源税费制度。文章首先回顾资源税费理论,分别介绍了地租理论、供需理论、外部性理论以及矿产资源耗竭理论,对矿产资源税费种类以及我国资源税费制度改革历程进行介绍,分析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运行绩效;之后,根据资源税制运行绩效,提出我国矿产资源税存在的问题:一是资源税定位不明确,计税依据不合理;二是资源税征税范围偏窄,资源税率偏低;三是资源税费和其他税费存在重复征收现象;四是资源税收入分配与使用体制不合理,破坏生态环境。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资源税由从量改为从价是根本的改革方向;然后,分析新疆从价计征的改革成效,借鉴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的先进经验,提出各地区应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情况,制定适合本地的改革方案;最后,笔者认为资源税具体改革措施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一是扩大资源税征税范围;二是改革资源税计征方式;三是提高资源税负水平;四是规范资源税收入的分配与适用;五是合理界定矿业开发中的环境权利,积极保护生态环境。

康纪田[7](2013)在《矿山企业在社区建设中的社会责任》文中研究指明矿山企业,离不开社区民众的支持、容忍和默契,与所在社区民众是一种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不只是矿业社区建设的消费者,更不是旁观者,而是社区建设的主要责任者。矿山企业不能将市场行为带入社区生活而损害社区民众的既有权益,必须承担维护社区建设的社会责任;社区中的"矿山企业公民"角色,应将经济人自利理性转换为社会人利他理性,成为社区民众的好伙伴、好邻居,承担推进矿业社区建设的社会责任。矿业企业在矿业社区建设中必须和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既是挑战也是发展机遇。

胡俊芳,陈志荣,赵举刚[8](2013)在《国际矿业开发中的社区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矿业开发中的社区问题是指矿山区域开发直接影响受众生存的单个或一系列因素的组合,包括社区的环保、安全,民生与经济发展问题等。在中国企业海外矿业开发的过程中,几乎所有企业都会碰到社区问题,社区问题对矿业开发成功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实践中,矿业开发过程中开发者与当地社区或居民的争议主要表现在环境破坏、健康、安全、土地权、文化等问题上。矿产资源的特殊性、矿业权的特殊性以及利益分配不合理是引致矿区问题的主要原因。矿业企业必须要客观地认识和解决社区问题。

江源[9](2012)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规范矿业开发秩序、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是当前矿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文章从主体间的利益分配及利益关系协调角度入手,运用制度经济学、博弈论、市场秩序理论等理论进行分析,通过对利益主体的自身需求及相互关系的梳理与研究,深入探寻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的本质原因。

胡振亚,白瑞,王军[10](2012)在《矿业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文中研究说明传统的矿业开发是一种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对矿山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政府应完善矿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支撑体系,完善矿业生态环境立法,建立和健全矿山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和监测体系,引导矿业开发过程中重视生态保护。矿业战线干部职工应增强生态环境意识,加强科学管理和治理,完善各类制度,将矿山环境成本纳入矿业成本,实现矿产综合利用,减少尾矿排放,保护生态环境,走生态矿业之路。

二、矿业开发中的环境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矿业开发中的环境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动态
        (二)国外研究状况
        (三)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方案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理论资源
    1.1 马克思的所有权理论
        1.1.1 马克思的所有权本质理论
        1.1.2 马克思的所有权发展理论
        1.1.3 马克思的所有权结构理论
        1.1.4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有制理论
    1.2 西方产权理论
        1.2.1 产权的本质
        1.2.2 产权的价值
        1.2.3 国家和产权的关系
        1.2.4 马克思所有权理论和西方产权理论的比较
    1.3 中国传统的矿业国有制思想
        1.3.1 “官山海”思想
        1.3.2 矿业公私兼营思想
        1.3.3 清代的矿业开发管理思想
        1.3.4 “节制资本”思想
        1.3.5 中国传统矿业国有制思想的启示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对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探索
    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矿产资源所有权问题的初步探索
        2.1.1 确立了矿产资源国家所有的基本纲领
        2.1.2 进行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探索
    2.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的形成
        2.2.1 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的建立
        2.2.2 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的运行模式——无偿使用和计划管理
    2.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的创新和发展
        2.3.1 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实现模式的创新——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2.3.2 矿产资源所有权管理体制的创新——所有者和管理者的分离
    2.4 中国共产党进行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
        2.4.1 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2.4.2 坚持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主要任务
        2.4.3 坚持通过法治手段推动制度完善、巩固制度建设成果
第三章 新时代推进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理论思考
    3.1 我国矿产资源国家所有的本质
        3.1.1 我国矿产资源国家所有和全民所有的内在一致性
        3.1.1.1 我国矿产资源国家所有的本质是全民所有
        3.1.1.2 我国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是全民所有的表现形式
        3.1.2 实现矿产资源全民所有的保障措施
        3.1.2.1 社会主义民主是实现矿产资源全民性的基本保障
        3.1.2.2 社会主义法治与矿产资源全民所有的实现
    3.2 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权能体系的重构
        3.2.1 影响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权能体系重构的主要因素
        3.2.1.1 社会主义公有制对矿产资源所有权权能的决定作用
        3.2.1.2 矿产资源属性对矿产资源所有权权能的影响
        3.2.1.3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对矿产资源所有权权能的影响
        3.2.2 对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权能体系的重新认识
        3.2.2.1 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中使用权能的重新诠释与矿产资源资产所有权的构建
        3.2.2.2 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中收益权能的落实与拓展
        3.2.2.3 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中管理权能的双重性及其主要内容
第四章 新时代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原则与路径
    4.1 制度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1.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根本保证
        4.1.2 坚持人民利益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4.1.3 坚持政府和市场的辩证统一
        4.1.4 坚持将社会主义法治作为制度建设的主要方法和有力保障
    4.2 制度建设应完善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的结构体系
        4.2.1 矿产资源资产所有权与开采许可权的分设
        4.2.1.1 矿产资源资产所有权的设立及运行
        4.2.1.2 矿产资源开采许可权的独立
        4.2.2 矿产资源资产所有权与开采许可权的配合
        4.2.2.1 设立矿产资源资产所有权出让制度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内在要求
        4.2.2.2 建立矿产资源开采许可制度是对资源市场配置的必要补充
    4.3 制度建设应优化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的行使机制
        4.3.1 建立独立的矿产资源所有权代表机构
        4.3.2 理顺矿产资源所有权行使中的央地关系
        4.3.3 加强对矿产资源所有权行使的监督保障
        4.3.3.1 落实全民的主体地位
        4.3.3.2 强化司法的保障作用
    4.4 制度建设应实现我国矿产资源收益的合理分配
        4.4.1 矿产资源所有权收益实现形式的规范与完善
        4.4.2 完善矿产资源收益分配机制实现各方主体利益的平衡
        4.4.2.1 理顺中央与地方的矿产资源收益分配关系
        4.4.2.2 合理确定企业在矿产资源收益分配中的地位
        4.4.2.3 完善资源所在地居民的利益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西部非洲矿业投资前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 西部非洲概况
    2.1 地理环境
    2.2 面积与人口
    2.3 经济概况
        2.3.1 经济发展状况
        2.3.2 贸易发展状况
        2.3.3 吸引外资
    2.4 基础设施及社会概况
3 西部非洲矿产资源禀赋
    3.1 能源矿产
        3.1.1 石油和天然气
        3.1.2 煤炭
    3.2 金属矿产
        3.2.1 铝土矿
        3.2.2 金矿
        3.2.3 铁矿
    3.3 非金属矿产
4 矿产资源勘查及矿业开发
    4.1 矿产资源勘查
    4.2 矿业开发
        4.2.1 石油和天然气
        4.2.2 金属
        4.2.3 非金属
5 西非矿业投资环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1 西非矿业投资环境分析
    5.2 西非矿业投资评价影响因素
6 矿业环境投资环境评价
    6.1 评价体系
    6.2 指标描述
    6.3 评价方法
    6.4 评价过程
    6.5 评价结果
7 结论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3)矿业开发中环境影响的生态环境地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一、矿业开发中环境影响的现状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理以及现状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理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及特点
    (三)矿山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
三、矿业开发中环境影响的生态环境地质评价内容及系统
四、结语

(4)晚清鄂东南地区的矿产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1875~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概念和时空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一章 鄂东南地区矿产开发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鄂东南政区和自然地理概况
        一、鄂东南政区沿革
        二、自然地理概况
    第二节 地质条件和现代矿产资源
        一、地质条件与矿产资源的形成
        二、现代矿产资源
    第三节 晚清以前鄂东南地区矿业开发史略
        一、先秦至两宋时期鄂东南矿业的发展
        二、元明时期鄂东南矿业的繁荣与曲折
        三、清代前期关于“矿禁”政策的论战
    第四节 晚清鄂东南矿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一、列强势力入侵背景下的夺回矿权运动的开展
        二、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鄂东南地区发展近代煤铁事业独特的有利条件
第二章 晚清鄂东南矿产的分布与厂矿的管理
    第一节 鄂东南矿产资源的种类及分布
        一、矿产种类及主要矿点分布
        二、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在利用上的优势
    第二节 厂矿企业的经营特点分析
        一、矿业开发官方机构
        二、官办和商办厂矿企业及其典型代表
    第三节 矿业开发的经营管理制度
        一、雇工管理制度
        二、资源管理制度
        三、专门的管理部门
        四、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弊端
第三章 矿产开发中的突发事件与官府应对
    第一节 矿产开发“十难”与鄂东南矿业开发
        一、矿产开发“十难”的提出
        二、风水说——矿业开发中的困惑
        三、华夷之辨——矿业开发中的敏感问题
        四、问题的解决
    第二节 工人的罢工斗争及官府应对措施
        一、矿工的来源及类型
        二、工人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三、矿工罢工事件及官府的应对措施
        四、官方应对罢工事件的机制
    第三节 突发矿难与官府的应对
        一、矿区隐患问题
        二、矿难的发生及官府的应对
        三、办矿章程中的对矿难处理的相关规定
第四章 矿产开发对鄂东南地区社会变迁的影响
    第一节 矿产开发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矿产开发带动了采矿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二、矿产开发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条件
        三、矿产开发促进了地方农、商业的发展
        四、矿冶业的兴盛促进了新型矿冶城市的出现
    第二节 对晚清湖北教育近代化的影响
        一、矿业开发对新型人才的迫切要求
        二、聘请外来矿师——新型人才的引入
        三、新式学堂的创办和新式课程的设置——新型人才的培养
        四、新式教育对鄂东南地区教育近代化的影响
    第三节 矿产开发对社会风俗的影响
        一、对地方民风的影响
        二、特殊矿冶禁忌文化的形成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5)清代滇东北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民国时期的相关研究
2 20世纪50~80年代的相关研究
3 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有关研究
    3.1 有关清代滇东北矿产开发的研究
    3.2 有关清代滇东北商业的研究
    3.3 关于交通运输的研究
        3.3.1 关于滇铜运输的研究
        3.3.2 关于盐运与皇木运输的研究
        3.3.3 关于滇东北交通线路开发的研究
4 问题与展望
    4.1 问题
    4.2 展望

(6)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演进及资源税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资源税费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我国资源税费的理论基础
        1.3.1 地租理论
        1.3.2 供需理论
        1.3.3 外部性理论
        1.3.4 矿产资源耗竭理论
    1.4 论文的基本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论文的基本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概述
    2.1 我国矿产资源税费种类概述
        2.1.1 资源税
        2.1.2 矿产资源补偿费
        2.1.3 矿区使用费
        2.1.4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
        2.1.5 探矿权、采矿权价款
        2.1.6 石油特别收益金
    2.2 我国资源税费制度改革历程
        2.2.1 1984 年我国第一代资源税制
        2.2.2 1994 年我国第二代资源税制
        2.2.3 2004 年至今的后续调整
    2.3 我国矿产资源税的运行分析
        2.3.1 历年资源税征收额的变化趋势分析
        2.3.2 历年资源税、全国税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变化情况分析
        2.3.3 资源税各税目所占资源税总收入比重对比分析
第三章 我国矿产资源税存在的问题研究
    3.1 资源税定位不明确,计税依据不合理
    3.2 资源税征税范围偏窄,资源税率偏低
    3.3 资源税与其他税费存在重复征收现象
    3.4 资源税收入分配与使用体制不合理,破坏生态环境
第四章 我国资源税“从价改革”分析——以新疆为例
    4.1 新疆资源税“从价改革”背景
    4.2 新疆资源税“从价改革”前后内容对比分析
    4.3 新疆资源税“从价改革”效用分析
    4.4 新疆资源税“从价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4.4.1 确定计税价格方面不够合理
        4.4.2 综合减征率逐年递增存在隐患
        4.4.3 资源税收入分配不公
        4.4.4 从价计征存在局限性
第五章 其他国家资源税制的经验分析与借鉴
    5.1 国外资源税制的综合分析
        5.1.1 国外资源税制的共性分析
        5.1.2 国外资源税制的框架分析
    5.2 典型国家资源税制分析
        5.2.1 美国资源税制分析
        5.2.2 俄罗斯资源税制分析
        5.2.3 澳大利亚资源税制分析
    5.3 典型国家资源税制对我国的启示
        5.3.1 资源税功能定位的启示
        5.3.2 资源税征税范围的启示
        5.3.3 资源税计税依据的启示
        5.3.4 资源税税率的启示
        5.3.5 资源税税权划分的启示
第六章 我国矿产资源税的改革措施
    6.1 我国资源税改革的两种观点分析
        6.1.1 废止资源税的观点分析
        6.1.2 保留资源税并适时改革的观点分析
    6.2 矿产资源税的改革措施
        6.2.1 扩大资源税征税范围
        6.2.2 改革资源税计征方式
        6.2.3 提高资源税负水平
        6.2.4 规范资源税收入的分配与使用
        6.2.5 合理界定矿业开发中的环境权利,积极保护生态环境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7)矿山企业在社区建设中的社会责任(论文提纲范文)

一、矿山企业是矿业社区建设的主要责任者
二、矿山企业必须承担“维护”矿业社区建设的社会责任
三、矿山企业应当承担“推进”矿业社区建设的社会责任
    (一) 矿山企业在矿业社区中的企业公民身份
    (二) 矿山企业公民应全面推进矿业社区建设
四、结语

(8)国际矿业开发中的社区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区问题的表现形式
    (一) 社区自然环境破坏问题
    (二) 社区安全和居民生活问题
    (三) 社区文化差异问题
    (四) 社区的政治问题
三、产生社区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矿产资源的特殊性
        1. 各国对其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
        2. 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二) 矿业权的特殊性
    (三) 利益分配不合理
四、对策建议
    (一) 宣导可持续发展, 树立好“负责任”大矿业公司的形象
    (二) 积极参与当地经济发展, 使公司“本土化”
    (三) 关注当地民生, 依据当地居民所需, 建立长效互惠互利机制

(9)矿产资源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矿业开发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模型
2 地方政府、企业与当地居民的博弈
    2.1 地方政府与企业博弈模型的建立
    2.2 博弈模型的相关分析
3 矿产资源过度开发的控制博弈模型
    3.1 矿产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分析
    3.2 对矿产资源过度开发的控制
4 结论

(10)矿业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 矿业开发过程中必须重视生态保护
2 矿业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2.1 完善矿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支撑体系
    2.2 完善矿业生态环境立法
    2.3 加强矿业开发中的生态环境管理
    2.4 依靠科技进步, 科学管理和治理, 走生态矿业之路
    2.5 实现矿产综合利用, 减少尾矿排放

四、矿业开发中的环境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研究[D]. 王士亨. 山西大学, 2020(03)
  • [2]西部非洲矿业投资前景研究[D]. 陆诗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3]矿业开发中环境影响的生态环境地质评价[J]. 隋佳轩,芦涛,赵春鹏. 风景名胜, 2019(08)
  • [4]晚清鄂东南地区的矿产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1875~1911)[D]. 吴琼. 暨南大学, 2019(02)
  • [5]清代滇东北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刘翀.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04)
  • [6]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演进及资源税改革研究[D]. 张彦彦. 石家庄经济学院, 2014(09)
  • [7]矿山企业在社区建设中的社会责任[J]. 康纪田. 经济与管理, 2013(08)
  • [8]国际矿业开发中的社区问题[J]. 胡俊芳,陈志荣,赵举刚. 国际经济合作, 2013(05)
  • [9]矿产资源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J]. 江源. 统计与决策, 2012(20)
  • [10]矿业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J]. 胡振亚,白瑞,王军. 科技创业月刊, 2012(04)

标签:;  ;  ;  ;  ;  

矿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