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嗪对去氧肾上腺素致大鼠胸主动脉缩窄的影响及机制

川芎嗪对去氧肾上腺素致大鼠胸主动脉缩窄的影响及机制

一、川芎嗪对去氧肾上腺素诱导大鼠胸主动脉收缩的影响及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朱琳[1](2020)在《芪参益气方及其益气、活血组分对高血压大鼠血管舒张功能的调节机制探究》文中研究指明芪参益气方由黄芪、丹参、三七、降香四味中药组成,具有益气通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应用于多种心血管疾病。而血管舒张与收缩功能失调与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其中最重要的疾病就是原发性高血压。在疾病状态下,血管舒张反应减弱,血管痉挛性收缩,从而加速高血压的发展,甚至造成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芪参益气具有显着地增加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的作用,对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良好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虽然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由于组分中药成分复杂,以及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其对血管功能调节作用机理尚不明确,对血管是否有依赖性舒张研究较少。因此探究芪参益气全方及其组分对血管舒张与收缩功能的影响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目的:本研究选取芪参益气浸膏(QSYQ)、益气组分-黄芪浸膏(YQ)、活血组分-丹参三七浸膏(HX)为研究对象,采用Power Lab生理记录系统和Radnoti组织器官灌流系统对正常SD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的舒缩活动曲线进行记录,以内皮完整和内皮不完整血管环为模型,观察芪参益气方及其组分对血管张力的影响,并考察对NE预收缩血管环的舒张作用机制;探究芪参益气方及益气、活血组分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以及保护作用。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芪参益气方舒张血管的重要靶点以及可能的机制通路。从组织水平到动物水平系统地探究芪参益气方调节血管功能的作用机制以及芪参益气全方优于单个组分益气组、活血组的方面。方法:采用离体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模型,系统评价芪参益气方、益气组分、活血组分对NE预收缩正常大鼠内皮完整和内皮不完整的血管环舒张作用,并筛选出最适宜的浓度进行下一步研究;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环氧合酶抑制剂(INDO)预处理内皮完整血管环,观察芪参益气方、益气组分、活血组分对内皮完整的血管张力的影响;用钙激活钾通道阻断剂(TEA)、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通道阻断剂(Glib)、内向整流型钾通道阻断剂(Ba Cl2)、电压激活钾通道阻断剂(4-AP)预处理去内皮血管环,观察不同钾离子通道对芪参益气方舒张血管张力的影响。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为模型,正常Wistar大鼠(WKY)为对照组,将SHR分为5组,预给药7天后,取出主动脉。一部分主动脉采用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模型,观察芪参益气方以及益气、活血组分对SHR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另一部分主动脉进行病理切片,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评估芪参益气方以及益气、活血组分对血管保护作用;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评价药物在血管舒张收缩功能相关蛋白的表达。借助网络药理学分析平台,通过文献挖掘建立有关原发性高血压的数据库并进行核心分析,建立“疾病-通路”网络,寻找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生最相关通路;并分析由原发性高血压导致的血管收缩舒张涉及几个关键性靶点,分析芪参益气中活性成分与由高血压引发血管舒张的重要靶点联系得到“成分-靶点”图。结果:在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模型中,0.2mg/m L QSYQ以及0.1mg/m L YQ、HX均可以舒张正常大鼠内皮完整或内皮不完整的胸主动脉血管,在内皮完整的情况下舒张作用较强,并且QSYQ舒张效果优于YQ、HX(p<0.001);采用L-NAME预处理内皮完整的血管环,可明显抑制QSYQ及各个组分的舒张效应(p<0.001),INDO则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采用Ba Cl2抑制剂预处理去除内皮的血管环,可以阻断QSYQ诱导的舒张作用(p<0.05),其他三种阻断剂则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预给药一周后,QSYQ治疗过的SHR血管舒张有所改善(p<0.01),而YQ、HX治疗过的SHR血管舒张效果并没有改善;H&E染色结果显示SHR空白组与WKY对照组相比,血管内径/外径的比例较小(p<0.001),QSYQ治疗过的SHR胸主动脉血管内径/外径比明显增大(p<0.05),血管壁的厚度也在减少(p<0.01);Masson染色结果显示,经过QSYQ治疗过的SHR血管壁里的胶原沉积面积和纤维化有减少的趋势;IHC检测血管舒张相关蛋白e NOS抗体和AKT抗体经过QSYQ治疗过的SHR后的表达水平,对比未经过治疗的SHR表达水平上调(p<0.01),抗体在图像上显示呈弱阳性反应。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度最高的一条通路为e NOS通路,查看高血压机制中“血管舒张”机制通路图,发现NO、e NOS、AKT靶点处于一个核心位置,是血管舒张的关键靶点。从“成分-靶点”图可以看出QSYQ所含有的活性成分舒张血管大都通过e NOS、NO靶点实现。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0.2mg/m L芪参益气方可以有效地舒张正常大鼠以及高血压大鼠的胸主动脉,并且只有在“益气”组分和“活血”组分共同配伍时,芪参益气全药舒张血管活性才最为明显,单个成分并没有达到这种效果;在预给药一周后,芪参益气可以有效地改善高血压大鼠的血管功能,逆转血管重构,减少血管纤维化,达到保护心血管作用;在内皮完整时舒张血管主要通过AKT-e NOS-NO通路发挥作用,在内皮不完整时对非内皮介导的血管舒张可能与内向整流型钾通道(KIR)的开放有关。另外,芪参益气全方在舒张血管、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方面的表现优于益气组分、活血组分,均有助于对组分中药进一步认识理解,为组分中药的配伍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

陈旭东[2](2020)在《桃红四物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舒张功能的影响和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桃红四物汤(THSWD)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血流变、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内皮源性相关因子以及内质网应激ATF4/CHOP通路基因表达,探讨活血化瘀治疗高血压病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10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模型组,THSWD中剂量(9.18g/kg)组,THSWD高剂量(18.36g/kg)组,氯沙坦钾(Losartan)组,每组6只;6只10周龄雄性WKY大鼠为正常对照组,按照人鼠体表面积换算THSWD和氯沙坦钾给药量,灌胃干预10天。应用BP-2000无创血压分析仪检测期间血压变化,离体血管环灌流装置记录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全自动血液分析检测血液流变相关指标;Elisa法检测血清NO、ET-1、v WF、TM、EPCR水平、血浆t PA、PAI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主动脉ATF4、CHOP、Bid、Bim、Caspase-3、Bcl-2、Bcl-x L的蛋白表达量。结果:(1)血压:10天THSWD灌胃干预后,与WKY组比较,SHR组血压升高(P<0.05);与SHR组比较,THSWD(9.18g/kg)组、THSWD(18.36g/kg)组和Losartan组血压均有下降(P<0.05)。(2)血液流变学:与WKY组比较,SHR组血浆粘度,VSR3,VSR50,VSR200升高(P<0.05)。与SHR组比较,THSWD(9.18g/kg)组和THSWD(18.36g/kg)组的血浆粘度,VSR3,VSR50,VSR200,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下降(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P<0.05);与SHR组比较,Losartan组VSR50和红细胞压积下降(P<0.05)。(3)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与WKY组比较,SHR组最大舒张率下降(P<0.05)。与SHR组比较,THSWD(9.18g/kg)组、THSWD(18.36g/kg)组和Losartan组最大舒张率均提高(P<0.05)。(4)内皮源性相关因子:与WKY组比较,SHR组NO水平下降,ET-1、v WF、TM、EPCR、PAI-1水平升高,t-PA水平无明显差异。与SHR组比较,THSWD(9.18g/kg)组、THSWD(18.36g/kg)组和Losartan组NO、t-PA水平升高,ET-1、v WF、TM、EPCR、PAI-1水平下降。THSWD(18.36g/kg)组在上升NO水平方面和下降PAI-1水平方面优于Losartan组(P<0.05)。(5)内质网应激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与WKY组比较,SHR组ATF4、CHOP、Bim、Bid、caspase-3蛋白表达量升高,Bcl-2、Bcl-x L蛋白表达量下降(P<0.05)。与SHR组比较,THSWD(9.18g/kg)组,THSWD(18.36g/kg)组和Losartan组ATF4、CHOP、Bim、Bid、caspase-3蛋白表达量下降,Bcl-2、Bcl-x L蛋白表达量升高。THSWD(18.36g/kg)组在下降CHOP、Bim、Bid、caspase-3蛋白表达量和上升Bcl-2、Bcl-x L蛋白表达量方面优于Losartan组。结论:(1)THSWD能降低SHR血压,改善SHR血液流变学,提高SHR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改善SHR内皮源性相关因子水平,显示THSWD对VEC具有保护作用。(2)THSWD保护内皮细胞的机制可能与调控内质网应激ATF4/CHOP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华芳[3](2019)在《川芎活血化瘀功效相关药理作用定量测定方法的建立》文中研究指明中药川芎来源于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被广泛用于各种血瘀诸痛证。在现代研究中,主要通过测定阿魏酸、藁本内酯、川芎内酯A、阿魏酸松柏酯等药效成分的含量评价川芎的质量。由于川芎中含多种有效成分,仅测定这些成分难以有效地评价川芎的质量。为此,本论文以川芎活血化瘀功效为基础,通过定量测定反映活血化瘀功效的抗凝血、抗凝胶反应、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强度,综合评价川芎的质量。由此建立测定川芎抗凝血、抗凝胶反应、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和改善微循环作用的生物评价方法,为川芎的质量评价提供新方法。第一、川芎抗凝血作用的定量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值能够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凝血状况,指示药物的抗凝血作用。通过考察体外定量测定抗凝血作用的各个因素,以APTT为指标,以阿魏酸钠为阳性药,建立了定量测定川芎抗凝血活性的方法。阿魏酸钠在质量浓度为15 mg/mL的范围内与APTT延长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55,n=5)。川芎粉末依次用无水乙醇和水提取的总提取物为供试液,以家兔的血浆测定抗凝血作用;根据量反应平行线(2.2)法,可靠性检测符合《药典》的要求;测定次数不少于3次。重现性检测的RSD值为9.34%(n=6),可信限率为11.15%(n=6)。说明本方法的测定结果准确,重复性良好。同时,进一步测定了5份不同产地的川芎药材、2份川芎饮片和2份含川芎的中成药的抗凝血活性。其抗凝血效价分别为5.4317.620(川芎药材)、5.910(川芎饮片)、3.017(川芎酒炙饮片),14.516(通脉颗粒)和29.035 U/g(血府逐瘀丸)。表明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川芎药材、饮片及其中成药的抗凝血活性。第二、川芎抗凝胶反应的定量测定:纤维蛋白原是影响血液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优化体外定量测定抗凝胶反应的各个影响因素,以凝血酶-纤维蛋白原反应中纤维蛋白原的剂量为指标,建立了定量测定川芎抗凝胶反应活性的方法。即以川芎依次用无水乙醇和水提取的总提取物为供试品;以凝血酶-纤维蛋白原反应中纤维蛋白原剂量指示川芎的抗凝胶反应的强弱。根据直接测定法,测定次数不少于4次。重现性测定的RSD值为4.00%(n=6),可信限率为12.69%(n=6)。表明本方法的测定结果准确,重复性良好。进一步测定了5份川芎药材、2份川芎饮片和2份含川芎的中成药样品的抗凝胶反应的效价,分别为0.721.14(川芎药材)、1.25(川芎饮片)、0.67(川芎酒炙饮片)、2.52(通脉颗粒)和2.56 U/g(血府逐瘀丸)。说明本方法可以测定川芎药材、饮片及其中成药的抗凝胶反应活性。第三、川芎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定量测定: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是反映川芎活血化瘀功效的主要指标。前期本实验室以川芎的水提物为供试品,建立了定量测定川芎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方法,未能反映川芎的整体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为此,本研究改用川芎依次用乙醇和水提取的总提取物为供试品,建立了定量测定川芎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方法。同时,测定了5份川芎药材、2份川芎饮片和2份含川芎的中成药样品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其效价分别为0.560.75(川芎药材)、0.67(川芎饮片)、0.30 U/g(川芎酒炙饮片)、0.51(速效救心丸)和0.92 U/g(乐脉颗粒)。说明本方法可用于测定川芎药材、饮片及其中成药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第四、川芎体外抗血栓作用的测定:以体外全血凝块溶解率为指标,可以指示药物的抗血栓活性。采用传统的体外全血凝块溶解法,检测川芎的体外抗血栓作用。结果表明,低剂量川芎提取物溶液的体外全血凝块溶解作用不显着;但当剂量增大至25 mg/mL时,具有显着的全血凝块溶解作用。表明川芎具有抗血栓作用。由于本方法操作的准确性差,不适合定量测定。第五、川芎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障碍的作用:微循环与中医的血瘀证密切相关,以微血管口径的变化率为指标,可以指示药物的改善微循环活性,可作为评价川芎活血化瘀功效的指标之一。将盐酸肾上腺素滴在小鼠耳廓后,模型组与正常组之间的微血管口径的变化率有显着性差异,表明建立的小鼠耳廓微循环障碍造模成功。阳性药阿魏酸钠和不同浓度的川芎提取物溶液给药5天后,能显着改变小鼠耳廓微血管口径的变化率,表明阿魏酸钠和川芎都具有明确的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障碍的疗效。由于量效关系不明显,不适合定量测定。

孔李婷[4](2018)在《基于均匀设计的麻黄等四味中药有效组分影响血管活性最佳配伍组合探索》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麻黄、五味子、当归、川芎嗪四味中药的有效组分盐酸伪麻黄碱、五味子醇甲、阿魏酸、川芎嗪及其配伍组合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张力的影响,优化得到四种组分最佳配伍组合,验证药效并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探索成分组合与血管活性的相关性。方法:(1)单一组分作用研究:采用体重为(300±20)g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制备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标本,通过多导生理记录仪记录血管环张力变化。采用KCl预处理法构建血管收缩模型,用累积加药法分别观察呈浓度梯度分布的盐酸伪麻黄碱、五味子醇甲、阿魏酸、川芎嗪四种组分对血管张力的影响,并记录量效曲线。(2)配伍组合作用研究及配比优化:利用U12*(1210)均匀设计表及其使用表设计4水平12因素试验,以血管舒张率为指标,得到四种组分的12个配伍组合与血管活性的关系。用逐步回归法拟合舒张率(Y)与川芎嗪(X1)、阿魏酸(X2)、五味子醇甲(X3)、盐酸伪麻黄碱(X4)的方程,并利用数学软件优化,得到4种组分的最佳配伍组合,预测方程的最优解。(3)最佳配伍组合药效验证:同时制备内皮完整血管环和去内皮血管环,检测内皮去除情况后,采用KCl预处理法构建血管收缩模型,分别观察最佳配伍组合对两类血管环张力的影响,并与上述预测值相比,验证药效。验证实验结束后,将内皮完整的给药血管环、KCl模型血管环从恒温浴槽中取出,连同空白血管环一起,制作石蜡病理切片,HE染色后,在生物显微镜下观察血管环组织的形态结构。(4)内皮依赖性舒张研究:制备内皮完整血管环,分别用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3×10-4mol·L-1)、内皮源性NOS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L-NNA,3× 10-4mol·L-1)、环氧合酶(COX)抑制剂吲哚美辛INDO(1×10-5 mol·L-1 孵育血管环15分钟,观察各抑制剂对最佳配伍组合舒张苯肾上腺素(PE,1× 10-6mol·L-1)预收缩血管环的影响。(5)非内皮依赖性舒张研究:制备去内皮血管环,检测内皮去除情况后,将含钙Krebs-Henseleit(K-H)液换成无钙K-H液,观察最佳配伍组合在无钙环境下对PE(1×10-6mol·L-1)收缩作用的影响和对外加 CaCl2(0.5,1,1.5,2,2.5,3mmol·L-1)收缩血管的影响。结果:(1)单一组分作用研究:在离体环境下,盐酸伪麻黄碱、五味子醇甲、阿魏酸、川芎嗪四种组分对KCl(6×10-2 mol·L-1)预收缩离体胸主动脉环均有舒张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其中,五味子醇甲的舒张效应最强,川芎嗪次之,阿魏酸第三,盐酸伪麻黄碱最弱。(2)配伍组合作用研究及配比优化:通过均匀设计得到的四种组分的12种配伍组合对KCl(6×10-2mol·L-1 预收缩离体血管环均有舒张作用,由于各组合中四种组分配伍比例各不相同,12种组合的舒张率各有差异。利用逐步回归法进行数学建模,川芎嗪(X1)被剔除,进入模型的有阿魏酸(X2)、五味子醇甲(X3)、盐酸伪麻黄碱(X4),多重线性回归方程可表达为:Y=28.1188+0.1124X2+0.1834X3+0.0736X4。通过优化,预测最佳配伍组合为X2=104ug·mL-1,X3=130ug·mL-1,X4=97.5ug·mL-1,预测相应的舒张率(Y)为70.8%。(3)最佳配伍组合药效验证:最佳配伍组合对KCl(6× 1(-2 mol·L-1)引起的内皮完整血管环收缩有明显舒张作用(78.16%±8.89%),与预测值70.8%接近;去除内皮后,舒张效应明显减弱(46.75%±14.07%),与内皮完整组比较,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观察各组HE染色病理片发现,空白组血管环内层均一、平坦,表面光滑,内皮细胞完整,排列整齐,无局部缺损;中膜平滑肌细胞无增厚,呈长梭形排列;外膜完整无脱落。KC1模型组内膜粗糙,内皮细胞变形突起,部分脱落,排列杂乱;中膜增厚、卷曲,平滑肌细胞形态不规则,连接间隙增大,排列紊乱;外膜部分脱落。给药组内膜表面较光滑,内皮细胞排列整齐;中膜轻度卷曲、增厚,平滑肌细胞排列较整齐,较KCl模型组改善明显;外膜部分脱落。(4)内皮依赖性舒张研究:在PE(1 ×10-6mol·L-1)预收缩血管环中,提前加入NOS抑制剂L-NAME或L-NNA,最佳配伍组合舒张血管作用均被明显抑制,与未经抑制剂预处理的对照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用COX抑制剂INDO预孵后,最佳配伍组合对PE(1 ×10-6 mol·L-1)预收缩血管环的舒张作用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非内皮依赖性舒张研究:在无钙K-H液中,最佳配伍组合孵育与否对PE(1×10-6mol·L1)引起的血管收缩率无明显影响,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加入 CaCl2(0.5,1,1.5,2,2.5,3mmol·L-1)后,两组的血管收缩率均呈剂量依赖性升高。经最佳配伍组合孵育后,给药组CaCl2所致的收缩效应被明显抑制,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本研究表明,在离体环境中,盐酸伪麻黄碱、五味子醇甲、阿魏酸、川芎嗪四种单一组分对大鼠胸主动脉环均有不同程度的舒张作用,利用均匀设计、逐步回归等数学方法对四种组分配伍组合的配比进行优化,得到最佳配伍组合。最佳配伍组合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有舒张作用,并呈现部分内皮依赖性,且对大鼠离体血管环内膜粗糙、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排列不规则的病理状态有所改善。其舒张效应是多途径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表明可能的机制有两方面。其一是通过内皮源性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NO-cGMP)途径,抑制NO的释放,从而舒张血管;其二是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上的受体操纵性钙通道(ROCC)和电压依赖性钙通道(VDCC),减少细胞外钙离子内流,抑制血管收缩;深入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周鸿[5](2017)在《舒脑欣滴丸心脑血管保护作用和2型糖尿病干预作用研究》文中认为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三者互为并发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公共健康的主要问题。舒脑欣滴丸由川芎和当归两味药组成,临床上的主适应症为血虚血瘀引起的偏头痛等脑血管疾病。目前尚缺乏对舒脑欣滴丸的现代药理学及其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基于此,本论文采用血清药物化学与药效学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舒脑欣滴丸对高血压、老年痴呆和2型糖尿病的干预作用及作用物质基础。研究了舒脑欣滴丸的降压作用、抗老年痴呆作用和降血糖作用,结果表明(1)舒脑欣滴丸具有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作用,并能在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收缩压的同时减轻心肌肥厚;(2)舒脑欣滴丸对D-半乳糖所致老年痴呆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具有改善作用,其中抗氧化应激、抑制神经元凋亡和改善突触的连接可能是其改善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主要机制;(3)舒脑欣滴丸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值,其降糖作用可能与抗氧化应激、调节脂质代谢及抑制炎症反应有关。在明确舒脑欣滴丸全方药效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现代药物分析手段分析鉴定了舒脑欣滴丸中的15个成分,其中阿魏酸和内酯类成分为其主要成分。血清药物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阿魏酸、洋川芎内酯I/H、洋川芎内酯A和藁本内酯为舒脑欣滴丸入血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的有效成分;藁本内酯和洋川芎内酯I/H可透过血脑屏障为舒脑欣滴丸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物质基础。在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舒脑欣滴丸的入血入脑成分阿魏酸和总内酯的活性进行了评价。阿魏酸和总内酯显示出很好的急性降压作用、抗老年痴呆作用。此外,总内酯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值,其降糖作用可能与抗氧化应激、调节脂质代谢、抑制炎症反应及抗胰岛细胞凋亡有关,提示阿魏酸和总内酯可能是舒脑欣滴丸发挥药效的主要作用物质。以上研究系统地评价了舒脑欣滴丸对高血压、糖尿病和老年痴呆的药效作用及发挥药效的作用物质基础,从而为扩大舒脑欣滴丸的临床适应症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曲卓[6](2017)在《养血清脑颗粒心脑血管保护作用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血压和老年痴呆互为并发症,二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公共健康。养血清脑颗粒是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临床上已明确其具有降血压和抗老年痴呆作用,目前尚缺乏对其现代药理学及其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基于此,本论文通过血清药物化学与药效学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养血清脑颗粒对高血压和老年痴呆的干预作用及作用物质基础。研究了养血清脑颗粒的心血管和神经保护作用。(1)采用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评价了养血清脑颗粒的舒血管作用,结果表明其血管舒张作用通过调节前列环素、NO/cGMP、CO/HO和H2S/CSE,阻滞钙离子通道,开放KATP通道而实现;(2)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模型评价了养血清脑颗粒的降压作用,结果表明其发挥降压作用的主要途径为改善内皮系统,调节SHRs血清NO和H2S。此外,养血清脑颗粒能够减轻心肌肥厚和改善心室功能。(3)采用D-半乳糖致快速老化模型小鼠评价了养血清脑颗粒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其神经保护作用通过改善胆碱能系统、减轻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和神经退化而实现,提示养血清脑颗粒具有很好的神经保护作用。在明确养血清脑颗粒药效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UPLC-Q-TOF-MS分析鉴定了其中的47个化合物。采用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分析了养血清脑颗粒的入血成分,结果显示延胡索乙素是其主要入血成分之一。进一步对延胡索乙素的药动学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延胡索乙素在体内的消除速度较快且符合一室开放模型。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延胡索乙素对ACE和AChE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在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养血清脑颗粒的入血成分延胡索乙素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和神经保护作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延胡索乙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作用是由NO/cGMP信号通路激活而产生;非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作用通过VDCCs和ROCCs的阻滞、胆碱能受体的激活和KATP通道的开放而实现;(2)延胡索乙素对D-半乳糖诱导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具有改善作用。其发挥作用的途径包括减轻氧化应激、改善胆碱能系统、减轻炎症反应,提示延胡索乙素对老化相关的症状具有改善作用。以上研究系统地评价了养血清脑颗粒对高血压和老年痴呆的药效作用及发挥药效的作用物质基础,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龙跃[7](2015)在《一氧化氮介导阻塞性黄疸alpha肾上腺素能血管低反应性的机制及代谢组学研究》文中认为阻塞性黄(?)血管低反应性是其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率增高的一个主要机制。临床对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的反应减弱或不反应,也与血管低反应性有关,且严重影响着治疗效果。其产生原因可部分解释为血清前列腺素产生增加、牛胆酸钠水平增加、内毒素血症、NO过量产生、内源性阿片肽水平增加。阻塞性黄疸血管肾上腺素能低反应性的发生可能与血管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活性缺失有关,α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脱敏作用也可能在胆汁淤积时发生。目前尚没有检索到国内外有关阻塞性黄疸α-肾上腺素受体血管低反应性发生机制的临床研究报道。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阻塞性黄疸可导致体内NO合成增多,有证据表明NO在胆汁淤积引发的血管低反应性中起作用。本研究首先选取了胆道和胰头部肿瘤引起的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ASAI-Ⅱ级,另外,选取ASAI-Ⅱ级,年龄、性别、体重等一般情况相似的非黄疸患者(原发性肝癌或肝血管瘤等)作为对照组。在手术开始前,利用Swan-ganz导管等测定基线MAP、HR、CI、SVR和SVRI后,持续输注递增浓度的去甲肾上腺素5min(30、60ng.kg-1 min-1,PE、Dex方法类似,PE浓度为160、320ng.kg-1min-1, Dex浓度为0.5、1、2ug kg-1h-1),并重复测量血流动力学数据。在入室后评估血管反应性之前收集静脉血样本。其次在Sprague Dawley雄性大鼠采用离体血管功能实验探讨了一氧化氮对血管低反应性发生机制的影响。首先探讨了内皮、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对血管收缩反应的影响,然后根据结果利用硝普钠作为一氧化氮供体探讨了一氧化氮引起阻塞性黄疸血管舒张的机制。首先分别用选择性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ODQ、非选择性K+通道阻断剂四乙铵TEA(非选择性IKca通道阻断剂),BKCa的特异性阻断剂iberiotoxin及卡律蝎毒素charybdotoxin,和格列本脲(KATP通道阻断剂),4-氨基毗啶4-AP(电压门控K+通道阻断剂)和氯化钡(Kir通道阻断剂)培育30min,然后加入PE达到最大收缩幅度。随后得到SNP(10-9至10-6mol/L)的累积浓度-反应曲线。为探讨血清中与血管低反应性有关的代谢物,SD雄性大鼠16只,随机分为胆总管结扎组(n=8)和假手术对照组(n=8)。手术后3天收集血清使用反相色谱与亲水色谱(HILIC)联合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Q-TOF MS)的方法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并依据代谢组学所提示结果检测血清中丙二醛(MDA)、总抗氧化力(T-AOC).谷胱甘肽(GSH)、氧化谷胱甘肽(GSSG)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来评估氧化应激状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临床研究:(1)在NA60ng.kg "’min-1持续泵注5min后,黄疸患者MAP增加值显着低于非黄疸患者(14.77±6.37mmHg VS 18.12±7.35mmHg, p<0.05),黄疸组和非黄疸组SVR, SVRI均显着增加,但其增加值两组间均没有统计学差异(SVR 205.23±102.65 dyn.s.cm-5m2 VS 281.47±182.58 dyn.s.cm-5m2, p>0.05; SVRI为326.14±165.99 dyn.s.cm-5m2 VS 434.00±300.23 dyn.s.cm-5m2,p>0.05).两组患者给予两种不同剂量的NA时CI值均没有显着的改变。(2)在去氧肾上腺素320ng.kg-1min-1持续泵注5min后阻塞性黄疸患者MAP?SVR、SVRI增加值显着低于非黄疸组患者(10.11±7.10mmHg VS 16.78±5.71mmHg,p<0.05; SVR 123.67±99.18 dyn.s.cm-5m2 VS 211.83±91.98 dyn.s.cm-5m2, p<0.05; SVRI 206.50±159.67 dyn.s.cm-5m2 VS 369.83±168.92dyn.s.cm-5m2, p<0.05)。两组患者给予两种不同剂量的PE时CI值均没有显着的改变。(3)7例非黄疸组患者在Dex 0.5ug.kg-1h-1持续泵注5min后,平均动脉压(MAP)升高(p<0.05)心指数(CI)显着增加(p<0.01),外周血管阻力(SVR)、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显着下降(p<0.05)。在Dex2μg.kg-1h-1持续泵注5min后阻塞性黄疸患者MAP、SVR, SVRI增加值均显着低于非黄疸组患者(MAP8.13±5.80mmHg VS 11.83±4.44mmHg, p<0.05;SVR 115.94±132.19 dyn.s.cm-5m2 VS 244.70±171.58 dyn.s.cm-5m2, p<0.05; SVRI 192.53±206.94 dyn.s.cm-5m2 VS 413.00±287.96dyn.s.cm-5m2, p<0.01)。两组患者CI值仅在非黄疸患者给予Dex2μg.kg-1h-1持续泵注5min与基线值相比显着降低,从3.32±0.53L/min.m2降至3.15±0.61 L/min.m2(p<0.01)。2.离体实验:(1)SD大鼠胆道结扎3天后对去甲肾上腺素的血管收缩反应明显减弱,去除内皮或使用L-NAME孵育后血管反应性明显恢复。(2)胆道结扎7天与假手术7天组大鼠胸主动脉对SNP的舒张反应没有明显差异(p>0.05),使用ODQ孵育后两组舒张反应基本消失(p<0.001);TEA、iberiotoxin及charybdotoxin孵育后BDL、sham组舒张反应均有所减弱,TEA、charybdotoxin孵育后sham7天组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对累积浓度的SNP的舒张反应明显减弱(p<0.05);4-AP、Bacl2孵育后舒张反应无明显变化;Gly孵育后舒张反应均有所增强,其中假手术组有显着差异(p<0.05)。3.代谢组学:胆道结扎3天后主要改变包括L-苯丙氨酸,L-谷氨酸,L-酪氨酸,犬尿氨酸,L-乳酸,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Cc(14:0)),甘氨酸和琥珀酸水平升高,L-缬氨酸,磷脂酰胆碱pCb(19:0/0:0),牛磺酸,棕榈酸,L-异亮氨酸和柠檬酸代谢产物降低。胆道结扎后GSH,T-AOC降低,SOD,GSH-Px活性下降,MDA水平上升。结论1.阻塞性黄疸患者alpha-1、alpha-2B肾上腺素受体敏感性明显减弱,可能部分归因于阻力血管反应性降低。alpha-2A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可能对血压影响小,心功能增强,外周血管阻力下降。2内皮相关的NO在阻塞性黄疸血管低反应性中起主要作用,NO主要通过非KCa通道引起BDL大鼠胸主动脉舒张。3.阻塞性黄疸大鼠存在广泛的氧化应激,犬尿氨酸水平升高。

刘洋[8](2015)在《固定化β-葡萄苷酶制备松脂醇二葡萄糖苷苷元及其对大鼠胸主动脉舒张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杜仲作为天然产物入药,是我国特有的传统中草药,具有调节血压,调节血脂,抗氧化,抗癌,抗菌消炎等多种药理作用。松脂醇二葡萄糖苷(pinoresinol diglucoside,PDG)是杜仲的主要降压活性成分,其药用活性需经口服后被肠内菌群及分泌的酶类水解转化为苷元结构才能得以生效。故而本研究创新性的利用磁性四氧化三铁/壳聚糖(Fe3O4/CS)复合载体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在体外提供适宜环境将PDG水解转化为松脂醇二葡萄糖苷苷元(pinoresinol diglucoside aglycone,PDG-A)结构。同时,本文首次对PDG及PDG-A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舒张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为杜仲降压成分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理论基础及科学依据。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Fe3O4/CS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水解PDG的研究。首先使用Fe3O4/CS复合载体固定β-葡萄糖苷酶,得到活力回收率达到89.44%的固定化酶。用固定化酶水解PDG,运用响应面法确定最佳酶水解条件:水解时间:6.17h,水解pH:5.03,水解温度47.8℃,此条件下水解率可达87.69%,与预测值相符。2.PDG酶水解产物的分析。运用高效液相-紫外-质谱联用(HPLC-UV-MS)分析及鉴定PDG水解产物成分及结构,得知其产物极性较小,成分单一,为PDG(M=682)水解掉2个葡萄糖基团(M=162)而成的苷元结构(M=358),运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及碳谱(13C-NMR)检测鉴定水解产物结构,最终确定其为PDG-A。3.PDG和PDG-A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血管舒张作用的比较研究。采用离体大鼠胸主动脉对PDG和PDG-A的血管舒张作用进行研究,记录离体血管张力变化,观察比较不同浓度的PDG和PDG-A对氯化钾(KCl)预收缩血管张力的影响,观察比较不同工具药物对二者作用的影响及其在无钙、复钙环境下的作用。实验结果如下:(1)不同浓度的PDG和PDG-A对基础状态下的血管张力无影响。(2)PDG和PDG-A对KCl预收缩血管均可产生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其中PDG-A的舒张作用明显高于PDG。PDG作用于预收缩的血管使其舒张率达到35.2%,同样浓度的PDG-A使其舒张率达到80.36%,PDG-A对预收缩血管的舒张作用比PDG高出50.16%。(3)PDG和PDG-A对血管的舒张作用均具有内皮依赖性。PDG使内皮完整血管和去内皮血管的舒张率分别达到33.51%和3.06%,PDG-A使内皮完整血管和去内皮血管的舒张率分别达到81.12%和5.26%,PDG及PDG-A对内皮完整血管和去内皮血管的舒张作用差异显着(P<0.05)。(4)PDG和PDG-A对血管的舒张作用可能均与血管舒张因子一氧化氮(NO)的释放有关。用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预孵的血管环,阻滞NO的释放,经KCl预收缩,PDG和PDG-A舒张血管的舒张率分别达到14.29%和12.8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5)PDG和PDG-A对血管的舒张作用可能均与血管舒张因子前列环素(PGI2)的释放有关。用吲哚美辛(Indo)预孵的血管环,阻滞PGI2的释放,经KCl预收缩,PDG和PDG-A舒张血管的舒张率分别达到15.67%和17.8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6)PDG和PDG-A对血管的舒张作用可能均与钾离子通道无关。用四乙胺(TEA)、4-氨基吡啶(4-AP)和格列苯脲(Gli)(三种钾通道阻滞剂)分别预孵的血管环,经KCl预收缩,PDG舒张血管的舒张率分别达到TEA组35.07%、4-AP组31.62%、Gli组40.74%;PDG-A舒张血管的舒张率分别达到TEA组73.42%、4-AP组78.75%、Gli组76.2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着(P>0.05)。(7)PDG和PDG-A均可一定程度的抑制内钙释放及外钙内流导致的血管收缩。在无钙环境中,分别以PDG和PDG-A预孵血管环,加入去甲肾上腺素(NE),出现短暂收缩,收缩幅度分别为17.86%和8.57%,显着小于对照组36.9%,知二者可一定程度的抑制内钙释放导致的血管收缩;加入氯化钙(CaCl2),再次出现收缩分别为57.14%和32.86%,显着小于对照组82.14%,知二者可一定程度的抑制外钙内流导致的血管收缩。综上,PDG-A对血管的舒张作用显着高于PDG;二者的血管舒张作用皆具有浓度依赖性及内皮依赖性,作用机制可能与血管舒张因子NO,PGI2的释放有关,可一定程度抑制内钙释放及外钙内流导致的血管收缩。

盖庆辉[9](2014)在《磁性Fe3O4/壳聚糖基固定化β-葡萄苷酶制备京尼平及其对大鼠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文中研究说明杜仲是落叶多年生乔木,以皮入药,是我国特有的名贵滋补药材,具有降血压、降血糖、抗氧化、抗肿瘤和利尿等多种药效。京尼平苷是杜仲的主要活性成分,但京尼平苷必须通过肠内细菌转化成京尼平,才能被人体吸收进而发挥其优异的降血压和降血糖药效。因此,利用体外转化法制备杜仲叶中的京尼平,可以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本文采用磁性Fe304壳聚糖(Fe3O4/CS)固定β-葡萄糖苷酶在体外将京尼平苷水解转化为京尼平,此外,我们首次对京尼平苷和京尼平对大鼠主动脉的舒张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为京尼平苷和京尼平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磁性Fe3O4/壳聚糖(Fe3O4/CS)纳米微粒制备工艺研究及表征。首先对制备磁性Fe304纳米微粒条件进行了优化,最佳条件如下为Fe2+:Fe3+=5:1,总铁浓度0.05 mol/L,pH值1 1。同时,我们对制备好的磁性Fe304纳米微粒和Fe3O4/CS纳米微粒,从X-射线衍射、红外、激光粒径等方面进行了表征。2.磁性Fe3O4/CS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水解京尼平苷研究。首先应用磁性Fe304/CS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并确定最优固定化条件为温度50℃、pH值5.0、时间3.5 h。之后我们对Fe3O4/CS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水解京尼平苷为京尼平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水解条件为时间6 h、pH值5.0、温度50℃C,在此条件下京尼平苷水解率和转化率可达到90%和96.80%。采用Fe3O4/CS固定的β-葡萄糖苷酶使用次数至少为8次,且活力保持50%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本固定方法使β-葡萄糖苷酶的稳定性提高,易从反应系统中分离和控制,可以多次反复使用,降低成本。3.京尼平苷和京尼平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舒张作用的比较研究。本实验采用离体血管张力记录法,观察京尼平苷和京尼平对去肾上腺素(NE,1×10-6mol/L)和氯化钾(KCl,30 mmol/L)诱发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收缩的影响,同时观察不同工具药物对其作用的影响及京尼平苷和京尼平对血管环依赖外钙性收缩和内钙性收缩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1)同浓度梯度(1 ×10-8 mol/L-1 ×10-4 mol/L)的京尼平苷和京尼平对静息状态下的血管不产生舒张作用。(2)同浓度梯度(1×10-8 mol/L-1×10-4 mol/L)的京尼平苷和京尼平对NE(1×10-6mol/L)或KCl(30mmol/L)诱发的血管收缩可产生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3)同浓度梯度(1×10-8 mol/L-1×10-4 mol/L)的京尼平苷和京尼平对NE(1×10-6 mol/L)引起的去内皮的血管环张力变化也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但明显弱于对内皮完整血管环的舒张作用。(4)在NE(1 ×10-6 mol/L)预收缩的血管环上,加入L-NAME(1×10-4 mol/L)后,同浓度梯度(1×10-8mol/L1×10-4mol/L)的京尼平苷和京尼平的舒张血管作用减弱。(5)在NE(1×10-6 mol/L)预收缩的血管环上,加入吲哚美辛(1 ×10-5mol/L)后,同浓度梯度(1×10-8mol/L-1×10-4 mol/L)的京尼平苷和京尼平的舒张血管作用减弱。(6)在NE(1×10-6 mol/L)预收缩的血管环上,加入K+通道阻断剂四乙胺(1×10-2 mol/L)、4-氨基吡啶(1×10-3 mol/L)和格列苯脲(1×10-3 mol/L)后,同浓度梯度(1×10-8 mol/L-1 ×10-4 mol/L)的京尼平苷和京尼平的舒张血管作用未见影响。(7)在无Ca2+的K-H液中,分别用同浓度(3×10-4 mol/L)的京尼平苷和京尼平预孵后,加入NE(1×10-6 mol/L)后,可见到一短暂的收缩,继续加入CaC12(2.5 mmol/L),可见血管环出现收缩。与溶剂预孵组对比,同浓度(3×104 mol/L)的京尼平苷和京尼平可以明显减弱NE和CaCl2收缩血管的作用。综上所述,京尼平苷和京尼平的舒张作用可能与血管环细胞膜上VDC和ROC通道相关,可通过控制外钙内流和内钙来舒张血管环,还具有内皮依赖性,舒张作用可能与内皮产生的NO及PGI2有关;在舒张血管方面京尼平苷和京尼平的机制相同,但京尼平的舒张血管作用强于京尼平苷。

徐进文,李润美,李小英,许筱凰,周乐全,许洁安,刘海梅[10](2013)在《川芎嗪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胸主动脉收缩性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对去甲肾上腺素收缩反应性的影响,并探讨血管平滑肌中iNOS、p65蛋白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分为四组:对照组、lps注射组、川芎嗪干预组、注射lps后川芎嗪治疗组。lps注射后6 h,应用体外血管条张力测定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胸主动脉环对不同浓度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反应;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中p65及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注射lps后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反应产生的张力显着降低;川芎嗪治疗后内毒素血症大鼠胸主动脉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性显着升高。内毒素血症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表达iNOS及p65蛋白较对照组显着升高,川芎嗪治疗后可抑制内毒素血症大鼠血管平滑肌中iNOS及p65蛋白的表达。结论川芎嗪可增强内毒素血症大鼠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反应性,这与川芎嗪降低血管平滑肌中iNOS及p65蛋白表达有关。

二、川芎嗪对去氧肾上腺素诱导大鼠胸主动脉收缩的影响及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川芎嗪对去氧肾上腺素诱导大鼠胸主动脉收缩的影响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1)芪参益气方及其益气、活血组分对高血压大鼠血管舒张功能的调节机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研究一 芪参益气方及其组分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的舒张作用研究
    实验一 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实验方法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实验二 芪参益气方舒张血管的剂量关系实验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实验三 芪参益气方及其组分内皮依赖性舒张血管相关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实验四 芪参益气方非内皮依赖性舒张血管相关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研究二 芪参益气方及其组分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功能影响研究
    实验一 芪参益气方及其组分舒张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实验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实验二 芪参益气方及其组分改善血管功能相关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实验三 芪参益气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舒张血管机制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研究三 网络药理学分析芪参益气方血管舒张机制实验研究
    实验一 网络药理学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通路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实验二 网络药理学分析芪参益气方舒张血管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药通过免疫系统调节高血压的机制研究进展
    1 免疫调节与高血压
    2 中药对高血压及其靶器官免疫调节作用
    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桃红四物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舒张功能的影响和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对高血压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1 病因
        1.2 病机
    2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与高血压
        2.1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在高血压前期已经存在
        2.2 高血压加重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2.3 THSWD对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3 ATF4/CHOP通路与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4 活血化瘀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动物
        2 主要试剂
        3 主要仪器
        4 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法
        5 灌胃药液制备
        6 指标检测及方法
        6.1 血压测量
        6.2 血液流变学检测
        6.3 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检测
        6.4 Elisa法检测内皮源性相关因子水平
        6.5 Western Blot法检测主动脉ATF4,CHOP以及细胞凋亡蛋白表达水平
        7 统计学分析
    实验结果
        1 各组大鼠一般情况
        2 THSWD对 SHR血压的影响
        3 THSWD对 SHR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4 Ach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测试结果
        5 各组大鼠内皮源性相关因子Elisa检测结果
        6 各组大鼠主动脉ATF4,CHOP以及相关凋亡因子蛋白检测结果
讨论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成果
硕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附录

(3)川芎活血化瘀功效相关药理作用定量测定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川芎抗凝血作用的定量测定
    1.1 材料
        1.1.1 仪器
        1.1.2 试剂与药品
        1.1.3 药材
        1.1.4 动物
    1.2 方法
        1.2.1 抗凝剂(枸橼酸三钠溶液)的配制
        1.2.2 阳性药(阿魏酸钠溶液)的配制
        1.2.3 川芎供试液的制备
        1.2.4 血浆的制备
        1.2.5 APTT的测定及抑制率的计算
        1.2.6 川芎样品抗凝血活性的生物效价的标定
        1.2.7 样品生物效价的测定
    1.3 结果与讨论
        1.3.1 抗凝血活性对照品的选择及其线性范围
        1.3.2 抗凝血活性定量测定方法的优化
        1.3.3 定量测定抗凝血活性的方法学验证
        1.3.4 川芎药材、饮片、中成药抗凝血活性的比较
    1.4 结论
第二章 川芎抗凝胶反应作用的定量测定
    2.1 材料
        2.1.1 仪器
        2.1.2 试剂与药品
        2.1.3 药材
    2.2 方法
        2.2.1 工作缓冲液的制备
        2.2.2 阳性药阿魏酸钠溶液的配制
        2.2.3 川芎供试液的制备
        2.2.4 凝血酶溶液和纤维蛋白原溶液的制备
        2.2.5 空白梯度试验
        2.2.6 纤维蛋白原剂量的测定
        2.2.7 标定川芎样品抗凝胶反应活性的生物效价
        2.2.8 样品生物效价的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抗凝胶活性对照品的选择
        2.3.2 抗凝胶反应活性定量测定方法的优化
        2.3.3 抗凝胶反应活性定量测定方法的重现性的测定
        2.3.4 川芎药材、饮片、中成药抗凝胶反应活性的比较
    2.4 结论
第三章 川芎抗血小板聚集反应作用的定量测定
    3.1 材料
        3.1.1 仪器
        3.1.2 药品与试剂
        3.1.3 药材
        3.1.4 动物
    3.2 方法
        3.2.1 抗凝剂、诱导剂和阳性药的配制
        3.2.2 川芎供试液的制备
        3.2.3 富血小板血浆(PRP)和贫血小板血浆(PPP)的制备
        3.2.4 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的测定及抑制率的计算
        3.2.5 川芎样品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生物效价的标定
        3.2.6 样品生物效价的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方法的优化
        3.3.2 川芎药材、饮片、中成药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比较
    3.4 结论
第四章 川芎体外抗血栓作用的测定
    4.1 材料
        4.1.1 仪器
        4.1.2 试剂与药品
        4.1.3 药材
        4.1.4 动物
    4.2 方法
        4.2.1 阳性药溶液的配制
        4.2.2 川芎供试液的制备
        4.2.3 全血凝块的制备
        4.2.4 全血凝块质量的测定及全血凝块溶解率的计算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川芎提取物溶液的全血凝块溶解作用
        4.3.2 全血凝块溶解作用线性关系的考察
    4.4 结论
第五章 川芎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障碍作用的测定
    5.1 材料
        5.1.1 仪器
        5.1.2 试剂与药品
        5.1.3 药材
        5.1.4 动物
    5.2 方法
        5.2.1 麻醉溶液乌拉坦的配制
        5.2.2 硫化钠脱毛剂
        5.2.3 阳性药溶液的配制
        5.2.4 川芎供试液的制备
        5.2.5 动物的分组、给药和造模
        5.2.6 小鼠耳廓微循环的观察和微血管口径变化率的计算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川芎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障碍的作用
        5.3.2 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障碍作用的线性范围考察
    5.4 结论
第六章 全文的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展望
    6.1 全文的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的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川芎活血化瘀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致谢

(4)基于均匀设计的麻黄等四味中药有效组分影响血管活性最佳配伍组合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中药复方有效组分配伍研究进展
        1 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的定义
        2 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的主要形式
        3 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的优化方法
        4 小结
    第二节 特发性肺纤维化相关理论探讨
        1 肺失宣降为IPF关键病机
        2 麻黄、五味子调节气机
        3 当归、川芎活血行气
        4 小结
    第三节 麻黄等四味中药有效组分及药理作用分析
        1 麻黄有效组分及药理作用分析
        2 五味子有效组分及药理作用分析
        3 当归有效组分及药理作用分析
        4 川芎有效组分及药理作用分析
        5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章 实验研究
    实验一 麻黄等四味中药有效组分与血管活性关系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实验二 基于均匀设计的麻黄等四味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组合与血管活性关系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实验三 最佳配伍组合药效验证及其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病理形态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实验四 麻黄等四味中药有效组分最佳配伍组合内皮依赖性舒张血管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实验五 麻黄等四味中药有效组分最佳配伍组合非内皮依赖性舒张血管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舒脑欣滴丸心脑血管保护作用和2型糖尿病干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高血压、老年痴呆和糖尿病现状
    1.2 中药舒脑欣滴丸研究进展
        1.2.1 化学成分研究
        1.2.2 吸收分布研究
        1.2.3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1.3 中药舒脑欣滴丸药味研究进展
        1.3.1 化学成分研究
        1.3.2 药物吸收与代谢
        1.3.3 药理作用
    1.4 结语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舒脑欣滴丸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舒张作用及机制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动物
    2.3 实验方法
        2.3.1 药液配制
        2.3.2 营养液配制
        2.3.3 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制备及记录
        2.3.4 三种气体信号分子对舒脑欣滴丸舒张血管作用的影响
        2.3.5 外钙内流和内钙释放对舒脑欣滴丸舒张血管作用的影响
        2.3.6 统计分析
    2.4 实验结果
        2.4.1 舒脑欣滴丸对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缩的舒张作用
        2.4.2 内皮和气体信号分子在舒脑欣滴丸舒血管中的作用
        2.4.3 舒脑欣滴丸对血管平滑肌钾离子通道的影响
        2.4.4 舒脑欣滴丸对CaCl2量效曲线的影响
    2.5 讨论
    2.6 小结
第3章 舒脑欣滴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及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与材料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动物
    3.3 实验方法
        3.3.1 分组及给药
        3.3.2 样本采集
        3.3.3 观察指标及方法
        3.3.4 统计学处理
    3.4 实验结果
        3.4.1 血压测定结果
        3.4.2 AngⅡ和NOS含量
        3.4.3 主动脉形态学观察
        3.4.4 左心室质量
        3.4.5 心脏组织形态观察
    3.5 讨论
    3.6 小结
第4章 舒脑欣滴丸对D-半乳糖致老年痴呆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
        4.2.1 实验药物与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动物
    4.3 实验方法
        4.3.1 分组及给药
        4.3.2 样本采集
        4.3.3 观察指标及方法
        4.3.4 统计学处理
    4.4 实验结果
        4.4.1 行为学测定
        4.4.2 氧化应激指标测定
        4.4.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aspase-3和GFAP表达
        4.4.4 脑海马形态学观察
    4.5 讨论
    4.6 小结
第5章 舒脑欣滴丸对2型糖尿病干预作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仪器与材料
        5.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2.3 实验动物
        5.2.4 主要试剂配制
    5.3 实验方法
        5.3.1 舒脑欣滴丸对2型糖尿病大鼠治疗作用研究
        5.3.2 数据处理
    5.4 实验结果
        5.4.1 胰岛素抵抗(IR)模型确立
        5.4.2 糖耐量曲线、AUC值和胰岛素浓度
        5.4.3 血糖值测定
        5.4.4 体重变化
        5.4.5 脏器指数
        5.4.6 空腹血糖及饮水饮食数据
        5.4.7 SOD活性测定
        5.4.8 脂质代谢相关指标
        5.4.9 炎症因子相关指标
    5.5 讨论
    5.6 小结
第6章 舒脑欣滴丸入血及入脑成分分析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药品
        6.2.2 试剂
        6.2.3 实验仪器
        6.2.4 实验动物
    6.3 实验方法
        6.3.1 UPLC-Q-TOF-MS条件
        6.3.2 色谱条件
        6.3.3 动物分组及血样组织处理
        6.3.4 数据处理
    6.4 实验结果
        6.4.1 色谱条件优化
        6.4.2 质谱条件优化
        6.4.3 当归、川芎、当归-川芎和舒脑欣滴丸成分比较
        6.4.4 舒脑欣滴丸主要成分分析
        6.4.5 舒脑欣滴丸入血成分分析
        6.4.6 舒脑欣滴丸入脑成分分析
    6.5 讨论
    6.6 小结
第7章 舒脑欣滴丸在正常大鼠和老年痴呆大鼠体内的吸收比较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仪器与材料
        7.2.1 实验材料
        7.2.2 实验仪器
        7.2.3 药品与试剂
        7.2.4 实验动物
    7.3 实验方法
        7.3.1 色谱条件
        7.3.2 质谱检测条件
        7.3.3 标准品溶液配制
        7.3.4 供试品溶液配制
        7.3.5 血清药物化学给药方案与样品采集
        7.3.6 药动学给药方案与样品采集
        7.3.7 数据处理
    7.4 实验结果
        7.4.1 舒脑欣滴丸在AD大鼠中入血及入脑成分分析
        7.4.2 阿魏酸在普通大鼠和AD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比较
    7.5 讨论
    7.6 小结
第8章 舒脑欣滴丸主要成分阿魏酸和藁本内酯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舒张作用及机制研究
    8.1 引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实验材料
        8.2.2 实验仪器
        8.2.3 实验动物
    8.3 实验方法
        8.3.1 提取物制备
        8.3.2 川芎和当归中阿魏酸和藁本内酯含量测定
        8.3.3 营养液配制
        8.3.4 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制备及记录
        8.3.5 气体信号分子对阿魏酸和藁本内酯舒张血管作用的影响
        8.3.6 外钙内流和内钙释放对阿魏酸舒张血管作用的影响
        8.3.7 统计学处理
    8.4 实验结果
        8.4.1 当归川芎中阿魏酸和藁本内酯的含量测定
        8.4.2 当归和川芎提取物体外舒血管作用
        8.4.3 藁本内酯对去甲肾上腺素引起血管收缩的舒张作用
        8.4.4 藁本内酯对CaCl2量效曲线的影响
        8.4.5 阿魏酸对去甲肾上腺素引起血管收缩的舒张作用
        8.4.6 阿魏酸对氯化钾引起血管收缩的舒张作用
        8.4.7 三种气体信号分子对阿魏酸舒张血管作用的影响
        8.4.8 外钙内流和内钙释放对阿魏酸舒张血管作用的影响
        8.4.9 钾离子通道对阿魏酸舒张血管作用的影响
        8.4.10 阿魏酸与藁本内酯联合舒血管作用
    8.5 讨论
    8.6 小结
第9章 舒脑欣滴丸主要成分阿魏酸和总内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研究
    9.1 引言
    9.2 实验仪器与材料
        9.2.1 实验材料
        9.2.2 实验动物
        9.2.3 实验仪器
    9.3 实验方法
        9.3.1 供试药物制备
        9.3.2 分组及给药
        9.3.3 样本采集
        9.3.4 观察指标及方法
        9.3.5 统计学处理
    9.4 实验结果
        9.4.1 总内酯成分分析
        9.4.2 体重变化
        9.4.3 降压效果研究
        9.4.4 超声心动图参数
        9.4.5 SHR心脏形态观察
    9.5 讨论
    9.6 小结
第10章 舒脑欣滴丸主要成分阿魏酸和总内酯对2型糖尿病干预作用研究
    10.1 引言
    10.2 试剂与仪器
        10.2.1 试剂
        10.2.2 实验仪器
        10.2.3 实验动物
        10.2.4 主要试剂配制
    10.3 实验方法
        10.3.1 实验分组及处理
        10.3.2 原理
        10.3.3 造模方法
        10.3.4 Elisa测定胰岛素含量
        10.3.5 空腹血糖、糖耐量
        10.3.6 脂质代谢指标检测
        10.3.7 Elisa检测脂肪组织核因子NF-κb
        10.3.8 免疫组织化学和HE染色
    10.4 实验结果
        10.4.1 每周体重变化
        10.4.2 饮水饮食
        10.4.3 脏器指数
        10.4.4 每周空腹血糖值
        10.4.5 糖耐量和血糖曲线下面积
        10.4.6 血清胰岛素水平
        10.4.7 脂质代谢相关指标
        10.4.8 脂肪组织炎性因子NF-κb
        10.4.9 胰腺组织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10.4.10 胰腺组织病理观察
    10.5 讨论
    10.6 小结
第11章 结论与展望
    11.1 结论
    11.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养血清脑颗粒心脑血管保护作用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高血压研究现状
        1.1.1 高血压发病机制
        1.1.2 高血压药物治疗现状
    1.2 老年痴呆研究现状
        1.2.1 老年痴呆发病机制
        1.2.2 老年痴呆靶点
        1.2.3 老年痴呆药物治疗现状
    1.3 中药养血清脑颗粒研究进展
        1.3.1 养血清脑颗粒简介
        1.3.2 养血清脑颗粒化学成分研究
        1.3.3 养血清脑颗粒吸收代谢研究
        1.3.4 养血清脑颗粒药理作用研究
    1.4 结语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养血清脑颗粒对大鼠胸主动脉舒张作用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动物
        2.2.4 供试药物制备
        2.2.5 Krebs-Henseleit(K-H)营养液配制
        2.2.6 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制备
        2.2.7 养血清脑颗粒对NE和KCl预收缩血管环的舒张作用
        2.2.8 血管内皮在养血清脑颗粒血管舒张中的作用
        2.2.9 钾离子通道在养血清脑颗粒血管舒张中的作用
        2.2.10 外钙内流和内钙释放在养血清脑颗粒血管舒张中的作用
        2.2.11 气体信号分子在养血清脑颗粒血管舒张中的作用
        2.2.12 统计学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养血清脑颗粒对去甲肾上腺素预收缩胸主动脉环的作用
        2.3.2 养血清脑颗粒对KCl预收缩胸主动脉环的作用
        2.3.3 血管内皮对养血清脑颗粒舒血管作用的影响
        2.3.4 养血清脑颗粒对血管平滑肌钾离子通道的影响
        2.3.5 养血清脑颗粒对胆碱能受体的影响
        2.3.6 养血清脑颗粒对CaCl_2量效曲线的影响
        2.3.7 气体信号分子对养血清脑颗粒舒张血管作用的影响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养血清脑颗粒降压作用和心脏保护作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动物
        3.2.4 分组及给药
        3.2.5 血压测量
        3.2.6 超声心动检测心脏结构及血流动力学
        3.2.7 样本采集
        3.2.8 血清NO,NOS,AngⅡ,CO和H_2S的检测
        3.2.9 心肌和主动脉的形态学观察及检测方法
        3.2.10 统计学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养血清脑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
        3.3.2 养血清脑颗粒对血清AngⅡ含量的影响
        3.3.3 养血清脑颗粒对血清NO,NOS,H_2S和CO的影响
        3.3.4 养血清脑颗粒对高压负荷诱导心脏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
        3.3.5 养血清脑颗粒对血管中膜厚度的影响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养血清脑颗粒对D-半乳糖致快速老化模型小鼠学习记忆改善作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动物
        4.2.4 实验流程
        4.2.5 水迷宫实验
        4.2.6 旷场实验
        4.2.7 脑组织中生化指标的检测
        4.2.8 病理学分析
        4.2.9 统计学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养血清脑颗粒对D-gal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4.3.2 养血清脑颗粒对D-gal小鼠胆碱能系统的影响
        4.3.3 养血清脑颗粒对D-gal小鼠脑内氧化应激的影响
        4.3.4 养血清脑颗粒对D-gal小鼠海马炎症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4.3.5 养血清脑颗粒对D-gal小鼠海马Caspase-3表达的影响
        4.3.6 养血清脑颗粒对D-gal小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4.3.7 组织病理学变化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养血清脑颗粒成分分析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2.3 试剂
        5.2.4 实验动物
        5.2.5 血清药物化学实验方法
        5.2.6 药动学实验方法
        5.2.7 分子对接实验
        5.2.8 统计学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养血清脑颗粒化学成分分析
        5.3.2 养血清脑颗粒入血成分分析
        5.3.3 延胡索乙素药动学研究
        5.3.4 分子对接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延胡索及其活性成分延胡索乙素对大鼠胸主动脉舒张作用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仪器与材料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仪器
        6.2.3 实验动物
        6.2.4 供试药物制备
        6.2.5 延胡索提取物中延胡索乙素含量测定
        6.2.6 Krebs-Henseleit(K-H)营养液配制
        6.2.7 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制备
        6.2.8 实验动物给药和血压测量
        6.2.9 RC和THP对去甲肾上腺素预收缩胸主动脉环的作用
        6.2.10 血管内皮在RC和THP血管舒张中的作用
        6.2.11 钾离子通道在RC和THP血管舒张中的作用
        6.2.12 钙离子通道在RC和THP血管舒张中的作用
        6.2.13 肌浆网内钙释放在RC和THP血管舒张活性中的作用
        6.2.14 统计学分析
    6.3 实验结果
        6.3.1 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的测定
        6.3.2 RC和THP的急性降压作用
        6.3.3 RC和THP对去甲肾上腺素预收缩血管环的舒张作用
        6.3.4 血管内皮在RC和THP舒张血管中的作用
        6.3.5 钾通道在RC和THP舒张血管中的作用
        6.3.6 胆碱能受体在RC和THP舒张血管中的作用
        6.3.7 RC和THP对外钙离子引起血管收缩的影响
        6.3.8 RC和THP对肌浆网内钙释放的影响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延胡索乙素对D-半乳糖致快速老化模型大鼠学习记忆改善作用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与方法
        7.2.1 实验材料
        7.2.2 实验仪器
        7.2.3 实验动物
        7.2.4 实验流程
        7.2.5 水迷宫实验
        7.2.6 旷场实验
        7.2.7 脑组织中生化指标的检测
        7.2.8 病理学分析
        7.2.9 统计学分析
    7.3 实验结果
        7.3.1 延胡索乙素对D-gal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7.3.2 延胡索乙素对D-gal大鼠脑内氧化应激的影响
        7.3.3 延胡索乙素对D-gal大鼠胆碱能系统的影响
        7.3.4 延胡索乙素对D-gal大鼠海马Caspase-3表达的影响
        7.3.5 延胡索乙素对D-gal大鼠海马炎症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7.3.6 延胡索乙素对D-gal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7.3.7 组织病理学变化
    7.4 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一氧化氮介导阻塞性黄疸alpha肾上腺素能血管低反应性的机制及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一、阻塞性黄疸血流动力学危害及其研究进展
    二、阻塞性黄疸血管低反应性前期研究及研究意义
    三、阻塞性黄疸血管低反应性肾上腺素能相关机制
    四、本课题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阻塞性黄疸患者对Alpha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反应性受损:Alpha-AR亚型及NO的作用
    一、对象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一氧化氮通过非KCa途径引起阻塞性黄疸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舒张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阻塞性黄疸大鼠模型代谢组学揭示氧化应激和犬尿氨酸可能参与了血管低反应性的发生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和参与的工作
致谢

(8)固定化β-葡萄苷酶制备松脂醇二葡萄糖苷苷元及其对大鼠胸主动脉舒张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杜仲的研究现状
        1.1.1 杜仲的植物学特征
        1.1.2 杜仲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1.1.3 杜仲的药理作用
    1.2 松脂醇二葡萄糖苷(PDG)的研究进展
        1.2.1 理化性质
        1.2.2 药理活性
        1.2.3 生物转化
    1.3 糖苷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
        1.3.1 微生物转化
        1.3.2 酶水解转化
    1.4 固定化酶在苷类化合物水解中的应用
    1.5 天然产物对动脉舒张作用研究现状
    1.6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2 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制备松脂醇二葡萄糖苷苷元(PDG-A)的研究
    2.1 仪器与试剂
        2.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四氧化三铁/壳聚糖(Fe_3O_4/CS)的制备
        2.2.2 Fe_3O_4/CS固定β-葡萄糖苷酶
        2.2.3 β-葡萄糖苷酶活力测定
        2.2.4 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水解PDG
        2.2.5 液相-质谱联用(HPLC-MS/MS)法测定PDG
        2.2.6 PDG水解产物的结构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β-葡萄糖苷酶固定化后的活力回收率
        2.3.2 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水解PDG的单因素实验研究
        2.3.3 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水解PDG的多因素实验研究
        2.3.4 PDG水解产物的结构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PDG与PDG-A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舒张作用的比较研究
    3.1 仪器、试剂与实验动物
        3.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1.2 实验动物
        3.1.3 试剂的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动脉环制备
        3.2.2 去内皮血管环的制备
        3.2.3 PDG与PDG-A对基础状态的血管张力的影响
        3.2.4 PDG和PDG-A对KCl诱发收缩的血管张力的影响
        3.2.5 PDG和PDG-A对去内皮和内皮完整血管的影响
        3.2.6 L-NAME对PDG和PDG-A舒血管作用的影响
        3.2.7 吲哚美辛(Indo)对PDG和PDG-A舒血管作用的影响
        3.2.8 四乙胺(TEA)对PDG和PDG-A舒血管作用的影响
        3.2.9 4-氨基吡啶(4-AP)对PDG和PDG-A舒血管作用的影响
        3.2.10 格列苯脲(Gli)对PDG和PDG-A舒血管作用的影响
        3.2.11 PDG和PDG-A对血管平滑肌钙内流和钙释放的影响
    3.3 统计方法
    3.4 实验结果
        3.4.1 PDG及PDG-A对大鼠胸主动脉环静息张力的影响
        3.4.2 PDG及PDG-A对KCl引起的胸主动脉环预收缩的影响
        3.4.3 PDG及PDG-A对内皮完整和去内皮预收缩血管环的作用
        3.4.4 L-NAME对PDG和PDG-A舒血管作用的影响
        3.4.5 吲哚美辛(Indo)对PDG及PDG-A舒血管作用的影响
        3.4.6 钾离子通道阻断剂对PDG及PDG -A舒血管作用的研究
        3.4.7 PDG及PDG-A对血管平滑肌钙内流和钙释放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磁性Fe3O4/壳聚糖基固定化β-葡萄苷酶制备京尼平及其对大鼠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杜仲的研究现状
        1.1.1 杜仲的生药学特性
        1.1.2 杜仲中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1.1.3 杜仲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1.2 京尼平苷和京尼平的药理活性研究现状
        1.2.1 抗血栓形成作用
        1.2.2 降血糖作用
        1.2.3 保肝利胆作用
        1.2.4 抗炎作用
        1.2.5 抗肿瘤作用
        1.2.6 抗老年痴呆作用
        1.2.7 抗氧化作用
    1.3 京尼平苷转化为京尼平的研究进展
        1.3.1 微生物发酵转化方法
        1.3.2 酶水解转化方法
    1.4 固定化酶转化苷类物质的研究进展
        1.4.1 固定化酶方法
        1.4.2 酶的固定化载体
    1.5 天然产物对动脉舒张作用研究现状
    1.6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2 磁性Fe_3O_4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制备及其转化京尼平苷为京尼平的研究
    2.1 仪器与试剂
        2.1.1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磁性Fe_3O_4纳米微粒的制备
        2.2.2 磁性四氧化三铁/壳聚糖复合物(Fe_3O_4/CS)的制备
        2.2.3 Fe_3O_4/CS固定β-葡萄糖苷酶
        2.2.4 β-葡萄糖苷酶活力测定
        2.2.5 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水解转化京尼平苷为京尼平
        2.2.6 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的使用次数
        2.2.7 X射线衍射
        2.2.8 FT-IR分析
        2.2.9 HPLC-UV-MS分析方法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磁性Fe_3O_4纳米微粒制备条件的优化
        2.3.2 磁性Fe_3O_4纳米微粒的性能表征
        2.3.3 磁性Fe_3O_4/CS的性能表征
        2.3.4 β-葡萄糖苷酶固定化的条件优化
        2.3.5 β-葡萄糖苷酶固定化后的活力回收率
        2.3.6 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水解转化京尼平苷为京尼平的条件优化
        2.3.7 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水解京尼平苷的使用次数
    2.4 本章小结
3 京尼平苷和京尼平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舒张作用
    3.1 仪器与试剂
        3.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1.2 实验动物
        3.1.3 试剂的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动脉环制备
        3.2.2 去内皮血管环的制备
        3.2.3 在基础状态下,分别测定京尼平苷和京尼平对大鼠胸主动脉环张力的影响
        3.2.4 分别测定京尼平苷和京尼平对NE或KCl诱发收缩的血管张力的影响
        3.2.5 分别测定京尼平苷和京尼平对去内皮和内皮完整血管的影响
        3.2.6 分别测定L-NAME对京尼平苷和京尼平舒血管作用的影响
        3.2.7 分别测定吲哚美辛(Indo)对京尼平苷和京尼平舒血管作用的影响
        3.2.8 分别测定四乙胺(TEA)对京尼平苷和京尼平舒血管作用的影响
        3.2.9 分别测定4-氨基吡啶(4-AP)对京尼平苷和京尼平舒血管作用的影响
        3.2.10 分别测定格列苯脲(Gli)对京尼平苷和京尼平舒血管作用的影响
        3.2.11 分别测定京尼平苷和京尼平对血管平滑肌钙内流和钙释放的影响
    3.3 统计方法
    3.4 实验结果
        3.4.1 京尼平苷和京尼平对大鼠胸主动脉环静息张力的影响
        3.4.2 京尼平苷和京尼平对NE及KCl引起的胸主动脉环预收缩的影响
        3.4.3 京尼平苷和京尼平对内皮完整和去内皮预收缩血管环的作用
        3.4.4 L-NAME对京尼平苷和京尼平舒血管作用的影响
        3.4.5 吲哚美辛(Indo)对京尼平苷和京尼平舒血管作用的影响
        3.4.6 钾离子通道阻断剂对京尼平苷和京尼平舒血管作用的研究
        3.4.7 京尼平苷和京尼平对血管平滑肌钙内流和钙释放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川芎嗪对去氧肾上腺素诱导大鼠胸主动脉收缩的影响及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芪参益气方及其益气、活血组分对高血压大鼠血管舒张功能的调节机制探究[D]. 朱琳.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
  • [2]桃红四物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舒张功能的影响和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D]. 陈旭东. 暨南大学, 2020(03)
  • [3]川芎活血化瘀功效相关药理作用定量测定方法的建立[D]. 华芳.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
  • [4]基于均匀设计的麻黄等四味中药有效组分影响血管活性最佳配伍组合探索[D]. 孔李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5]舒脑欣滴丸心脑血管保护作用和2型糖尿病干预作用研究[D]. 周鸿. 天津大学, 2017(09)
  • [6]养血清脑颗粒心脑血管保护作用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D]. 曲卓. 天津大学, 2017(09)
  • [7]一氧化氮介导阻塞性黄疸alpha肾上腺素能血管低反应性的机制及代谢组学研究[D]. 龙跃. 第二军医大学, 2015(06)
  • [8]固定化β-葡萄苷酶制备松脂醇二葡萄糖苷苷元及其对大鼠胸主动脉舒张作用的研究[D]. 刘洋. 东北林业大学, 2015(05)
  • [9]磁性Fe3O4/壳聚糖基固定化β-葡萄苷酶制备京尼平及其对大鼠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D]. 盖庆辉.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5)
  • [10]川芎嗪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胸主动脉收缩性的影响[J]. 徐进文,李润美,李小英,许筱凰,周乐全,许洁安,刘海梅. 时珍国医国药, 2013(11)

标签:;  ;  ;  ;  ;  

川芎嗪对去氧肾上腺素致大鼠胸主动脉缩窄的影响及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