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前卫”不是“前卫”

你说“前卫”不是“前卫”

一、你说“前卫”不“前卫”(论文文献综述)

王茜梓[1](2020)在《系谱的视角: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重庆抽象绘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经历了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进入到新的转型时期。在这期间,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中,抽象艺术作为重要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其理论在被中国艺术界接受之后,大量艺术家也开始尝试抽象绘画创作。抽象艺术的尝试受到了中国传统绘画与建国后现实主义绘画的影响,艺术家的实践总是伴随这本土经验和社会需求的束约。慢慢使中国的抽象艺术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中国方式”的意味。形成了本土化语言与西方抽象绘画形式结合的倾向。重庆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城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伤痕美术和乡土美术的主阵地。在符合现实主义美术的创作方式和社会表述需求的主流艺术发展的背景下,使得抽象艺术的尝试更为难能可贵。由四川美术学院为主的西南艺术群体是接纳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重要群体,正是在这样一种稳固的艺术态势面临西方当代艺术思潮时,求新求变的重庆艺术家们保存了对艺术变革的敏感度,一种重庆袍哥式的敢闯敢拚的心境成为了重庆抽象艺术发展的地域条件。重庆艺术家接受了现代主义绘画的实践,也对抽象艺术语言发起了挑战,并发展了自己的抽象艺术语言。基于此背景,本文以重庆本土抽象绘画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演变发展为切入点,来重新审视抽象艺术在中国发展的整个状态。重点从重庆当代艺术发展相关背景中,追溯重庆抽象艺术产生的潜在因素及早期艺术家探索过程中,受到传播、师传、地域、社会关系影响下的本土性内在诉求。通过对这个时期发生的艺术事件,艺术家实践的生成机制,艺术家的抽象艺术作品等多方面,来分析西方当代艺术信息和理论进入中国后如何影响重庆抽象艺术塑造本土化艺术语言,以及抽象艺术与主流本土艺术如何产生话语权利关系。因此本文采用系谱的视角来切入重庆抽象艺术的生成机制,通过非中心化、非线性的分散的权利话语,发展过程中现象的细节肯定重庆抽象艺术的实践精神。从历史溯源、地域文化、话语系谱、作品图式、社交网络等角度研究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重庆抽象绘画。将重庆抽象艺术现象视之为多重权力话语的角力场和现象发生的总和。阐释现象背后的历史条件和理论根源,追问艺术语言、美学转向后的生成立场。以此来找到重庆抽象艺术实践背后的生成机制。在研究过程中笔者通过对八、九十年代做抽象艺术尝试的艺术家吴松、朱小禾、邵常毅、张奇开、唐良峰等,策展人华人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罗群毅,八、九十年代亲历抽象实现的策展人张琪;对当时四川美术学院的抽象尝试和艺术家典故了解颇深的四川美术学院教授雷鸿智,四川美术学院资料管理员李敏等不同群体的大量采访,由受访人提供了很多当年的一手图文资料。文章中还重点从传播媒介出版物入手,在全国层面出刊的大量查阅了八、九十年代的《美术》杂志,九十年代的《江苏画刊》。重庆地区主要以八、九十年代出刊的四川美术学院学报《当代美术家》、九二年复刊的四川美术学院校报等出版物。这些资料组成了系谱研究中的现象,从而能够通过非权力中心话语去重构重庆抽象艺术的面貌。同时结合口述史及调查研究法,并对抽象艺术生成现象衍生的绘画结果做一定的图像分析。最后,笔者认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抽象艺术,重庆的艺术家更倾向于个人化的创作实践,并没有形成重庆抽象艺术群落,地域抽象的理论化过程也就无从谈起。没有了体系化的理论话语支撑,重庆抽象艺术最终走向了个人经验的艺术道路。直至今日,重庆抽象艺术在当下也已经不是之前的图式经验探索,而更多的是在艺术创作自由精神意志的体现。因此,以此来回溯重庆抽象艺术,不但能了解探究重庆抽象艺术的艺术家群落和生成机制,能够更好的还原重庆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艺术家身份自律与语言探索的多元化体现,也借此记录下其为这座城市留下的文化意蕴和文化价值。

任丽[2](2019)在《安部公房小说中的“自我”研究》文中指出安部公房(1924—1993)是日本着名的小说家、剧作家,与大江健三郎、三岛由纪夫一起被称为日本先锋文学的三巨头。安部公房的小说具有极强的先锋性以及浓厚的人文关怀,在创作手法和美学思想上都具有日本小说发展里程碑的意义。安部公房深受西方哲学影响,善于将文学创作和哲学思考结合起来,以寓言的手法探讨工业文明下的异化这一现代主题。虽然安部公房经常被冠以“超现实主义作家”、“存在主义作家”等标签,但是无论是具有意识形态批判性的超现实主义作品,还是诠释人类孤独处境的存在主义作品,“自我”始终是安部公房小说的重要精神课题。安部公房一生经历波折,其祖籍是北海道,出生在东京,而后又随同父母在中国奉天生活了17年。由于日本战败,他深深体会到了一种“故乡”的丧失感,这种丧失感说到底就是丧失了自我灵魂的栖息之所。因此,可以说安部公房整个一生都在寻找着自我的精神家园。此外,安部公房又深受萨特、海德格尔等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而存在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自我”,这也决定了安部公房的小说不可避免地会从哲学角度展开对失落的自我的探寻。无论是50年代创作的《赤茧》、《墙壁》,60年代的“失踪三部曲”,还是70年代的《箱男》、《密会》,再到80年代的《方舟樱花号》,安部公房在这些作品中都探讨了自我,以及自我、他者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安部公房小说中有关自我的表现与探讨,可以说是基于对他者的分析之上的。无论是战后经济复苏期的50年代超现实主义作品,还是60年代高速经济增长期的“失踪三部曲”,再到70年代末以来面向他者的小说,这些作品既一以贯之地展开了对“自我”的审视和剖析,同时也相应地显示出由“他人即地狱”的萨特式思想到对弱者的关注和同情这一思想脉络的演变。这一转变究其实质就是安部公房试图确立的一种自我与他者理想化关系的积极尝试,同时也只有超越自我与他者、自我与外部世界的二元对立思维,才有可能应对现代社会中的个体精神危机。具体来说,安部公房50年代创作的小说主要以变形的方式,刻画了日本战败后处于经济恢复期的个体生存窘境。当时日本国内经济低迷,战争几乎耗尽了国内所有的物资,在政治方面,美国军队占领了日本,在日美安保条约下美国又企图在日本建立反共的防波堤,在这种被禁锢、被压制的政治氛围下,人们可以说毫无自由发展和进行自我确认的可能性,并且呈现出一种迷惘、幻灭、孤独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状况下,安部公房凭借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洞察力,创作了一系列超现实主义小说,展现这一时期的人类存在处境,采用变形、逃离的形式对抗荒诞的外部世界。进入60年代以来,日本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期,在都市化进程和现代化的冲击下,人们的灵魂也在新生活与旧文化的撕扯中深感压抑和孤独。现代化变迁形成新秩序,旧秩序虽被瓦解却仍存在“我”信仰中,安部公房在60年代“失踪三部曲”中以主人公“我”被这两种秩序双重否定、双重逼迫的现代个体生存状况,展示了从都市生活脱离、与社会秩序相背离的现代人的徒劳感和无力之感。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安部公房以敏感的触角,感知社会时代的大变化,并以丰富的想象力向全世界诠释了现代文明危机下人类的精神困境。这一时期安部公房创作的小说,从脱离主流意识形态的边缘人出发,发出另一种振聋发聩的“探究自我”的声音,呈现了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日本社会中,人们的恐惧、不安乃至绝望的状态。同时,其小说创作的主题与核心也从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探寻,走向面向他者的自我探寻之思。这种着眼于边缘人的独特视角,向我们展现了一条到达普遍性道路的小说创作方法,也是安部公房进行自我批评和正视整体世界的重要途径。总之,安部公房在其创作的小说中一以贯之地展现了对“自我”的追问,在安部公房离世26年后的今天,当我们认真思索安部公房在文学上的贡献之时,依然能感受到其小说所具有的启发和警示意义。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安部公房小说创作的局限性,尤其不能武断地认定安部公房已经具备了一整套有关自我与他者的思想体系。追根究底,“自我”是安部公房在小说中使用的主体言说形式,换言之,虽然小说的主人公常常回到自我的内部世界并呈现出对他者的抵抗状态,但安部公房始终也没有探寻出一条寻求变革的行动之路。

郑娜[3](2019)在《中国新艺术的先声 ——1979年贵阳五青年画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立足对1979年8月29日至9月5日在北京西单墙前《贵阳五青年画展》这一历史事件进行调查、描述、分析,并展开相关评论。文章共分八个章节,其中第一至六章是本文重点展开部分。在第一章中,首先对事件本身进行描述,以时间为线索描述事件发生的全部经过,并客观分析事件后续及其相关影响。第二、三章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辨证关系考察促使事件生成的主客观因素,分别从“大写的历史”与“小写的历史”两个部分进行阐述,前者梳理了事件发生前后的世界文化语境、中国美术新动态、贵阳历史溯源、以及事件发生前后贵阳的特殊人文生态;后者则从个体生活经历、个人生存体验出发分析文本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情境、社会现实和个人经验。第四章结合相关的前卫艺术理论对以《贵阳五青年画展》为代表中国新艺术的发生状态进行梳理和分析。第五章对《贵阳五青年画展》的具体文本进行分析,结合展览“献词”以及展览宣言——《艺术小词典——非标准的探索》,以“希翼与抗争”和“诗意与渴望”两节来描述参展的十幅主题画和近百幅“故乡风景”,指出其承载的人文价值与现实意义。第六章从新历史主义角度分析“贵阳五青年画展”的历史价值,分别从艺术与历史的相互根植性、个体对知识型构的挑战性、心理情感的边缘意识形态性和历史复线化与小写化的互文性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剖析文本背后错综复杂的历史现实与意识形态,并把事件引入“社会能量的流通”这一概念之中,探讨因生产和流通互为动态过程,艺术得以保持民间的边缘的立场,使“贵阳五青年画展”作为等小写文本构成历史的复线化,并以此呈现话语、权力、意识形态之间的文本互涉,让读者从时间和空间的立体维度重新审视历史的书写原则。

廖智慧[4](2019)在《传统乡村音乐与前卫乡村音乐歌词差异比较与分析》文中指出美国乡村音乐起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南部地区,其根源可追溯至二十世纪末期的偏远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区。在人烟稀少的阿巴拉契亚南部所居住的大多为贫苦的欧洲移民,音乐如同他们面对艰苦生活时的一针“强心剂”。这种音乐风格逐渐蔓延至美国南部地区,并被命名为美国乡村音乐。美国乡村音乐发展至今,历经近100年的时间,纵观其发展历史,可将其分为六个发展阶段。在六个发展阶段内,传统乡村音乐不断与其他音乐文化融合,形成各具特色的不同乡村音乐分支。“前卫乡村音乐”(Outlaw Country Music)一词诞生于乡村音乐发展第四阶段(1970-1980)。“前卫”即“非传统”之意,与其相对的即“传统乡村音乐”(Traditional Country Music)。两者不论在音乐风格、歌词内容亦或是价值观表达方面似乎都存在差异。本次论文以传统乡村音乐与前卫乡村音乐的歌词作为研究对象,将对两者之间的差异性进行论证分析。本次论文研究过程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以及田野调查法等。除上述方法,还采用统计学中的卡方检测进行研究。选取一定数量的传统乡村音乐以及前卫乡村音乐歌词作为样本,依据歌词内容进行歌词主题分类以及歌词所表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判断,再以卡方检测进行两者之间差异分析。将零假设设定为两组变量无差异,最终卡方结果显示,按显着性水平α=0.05的标准,结果拒绝了零假设,数据在99.5%的置信区间内是可信的,即两组变量有差异。

黄菁菁[5](2019)在《现当代西方具象绘画的价值回归 ——以1981年英国“绘画中的新精神”展览为起点》文中提出本文以1981年英国“绘画中的新精神”展览作为起点研究现当代西方具象绘画的价值回归。以展览作为切面,剖析艺术史中具象绘画的发展,是对过去的回应,同时也对未来产生影响。第一章论述了该展览出现的重要性和在世界艺术范围的影响,并对展览中的四个主要国家——德国、意大利、美国和英国的画家进行分析。这些画家的作品强而有力地证明了具象绘画并没有终结,相反却呈现出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他们的创作实践对现当代具象绘画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有力的证据,是这个展览的价值所在。第二章纵向梳理了西方现当代具象绘画回归的过程。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传统写实绘画的“再现”,从文艺复兴到印象主义;第二个时期,早期现代主义绘画的“反叛”,从后印象主义到抽象表现主义;第三个时期,20世纪80年代具象绘画的重新回归。第三章新具象绘画观念的继承与转变。与传统绘画不同,新具象绘画不再满足于客观的“再现”、单纯的“叙事”和固定的“审美”,其观念指向的是人在当代生活中真实的感受和精神的追求。第四章新具象绘画语言的再现与重构。通过对造型语言的解构与重构、扁平化的空间处理和笔触的抽象化运用,来论述新具象的绘画语言是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进行重构的。第五章总结现当代具象绘画的价值回归。第一,西方新具象绘画的当代价值。首先,是在当代的语境中坚持绘画性的回归,是对绘画技术的重提;其次,揭示人性的本质,即回到当下,呼应现实,表达人内在的真实。第二,来自中国的回应。中国的画家无疑在绘画观念和绘画语言上深受西方新具象画家的影响。但在学习与借鉴的同时,我们也不能盲目地崇拜西方,而是应该立足于本土,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化,这样才能创作出属于中国的新具象绘画。第三,自我的探索。新具象绘画的高超技艺和当代表达,是我一直所追求的。

张柠[6](2018)在《三城记》文中提出卷一沙龙一2006年年初,我们的主人公顾明笛,从上海东山公园管理处辞职,把人事档案放到市第二人才交流中心,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这一年他26周岁。也正是这一年,顾明笛突然决定离开上海,要出去闯荡一番。顾明笛祖籍江苏句容,祖父辈开始定居上海。母系姓竺,祖籍浙江上虞,外祖父竺燕生年轻时就到了上海,推销绍兴绸缎,生意正要发达起来的时候,上海就解放了。因为还没有发大

郭发财[7](2018)在《所有相》文中指出我们活着:世界为我们呼吸,为我倾听,有节律地将心跳、视力、惊奇与恐惧的寒战,睡与醒传导给我们。躯体是一座有使我们活下去的机器之坟墓。——盖伊.戴文坡《赫拉克利特》第一章1窗口的鸽子和雪他目光坚定地将自己从堆满空调部件的书桌上连根拔起,接着抬头,然后望了一眼窗外的蓝鸽子。蓝鸽子一只两只地在天空里飞行,很大的

卞梁[8](2018)在《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文中指出本文在广泛搜集及阅读诸多近代赴台西人所着文本的基础上,尝试较为清晰、全面地分类概括近代西人所见台湾的方方面面,提炼出具有普遍共性的西人“台湾印象”;结合十九世纪西方文化背景及中西交往环境,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进行解析;在行文中,注重对樟脑战争、牡丹社事件、中法战争等关键历史节点进行论述,以西人的视角来审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对近代台湾发展轨迹所产生的影响;综合借鉴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运用实证主义、功能主义、东方学、西方优越论等学科方法,分析影响西人台湾印象形成的多方面因素,并进行一一例证,最终将十九世纪西人眼中台湾的大致面貌呈现出来。本文认为,由于十九世纪赴台西人一方面长期处在西方优越论与西方中心主义裹挟之下,一方面又对神秘的东方文明充满着好奇,因此来台后,他们始终处于一个矛盾的心态中,他们在深深着迷于台湾的美景风物的同时,又试图以自己所认同的文化观点来定义台湾,获得对台湾的所谓话语权。这也决定了他们常用微观与直观的手法来记录台湾的客观事物,而对台湾的文化层面多进行主观评价与臆断,有时甚至以公然伤害乃至于出卖台湾来谋求自身的利益。这种主客观并存的论述基调正是其矛盾心态的外在表现。近代西方人在建构其“台湾印象”的背后,是复杂的西方优越论、东方主义、基督教“救世”心态等观念的作用。当然,文化的影响是双向的,在不断深入了解台湾社会的过程中,西人又受到台湾当地文化的渲染与影响,这使得他们逐渐产生了台湾认同,大力向西方介绍台湾。因此,近代西人眼中对台湾“矛盾”的解读或许便是“他者”眼中近代西方“殖民霸权”的另一种解释。最后,西人所留叙台文献在近代台湾史研究方面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这无疑是我国历史文献学和中外关系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杜德林[9](2017)在《象牙塔,你好!(上、下集)》文中研究指明上集1.海津大学招生办公室字幕:1982年。刚入学的新生程天佑坐在招生办主任缪显同面前。程天佑:缪主任,我是政治经济学专业的新生,我想改一下专业,希望缪主任能满足我的请求!缪显同:程天佑同学,专业一旦确定,那是无法更动的。程天佑:耿林森和我一起来报到,他也是从这个专业跳出去的,进了热门专业。缪显同:各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你年轻,不知道的。程天佑:我俩是同学,他考分比我

吴群涛[10](2017)在《“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源于英美的朋克如今已成为具有全球性影响的青年文化。早在七十年代末朋克便传入中国,在中国摇滚发展的推动下,于九十年代中期受到了中国青年的广泛关注和热情追捧。在近四十年时间的传播过程中,中国元素和中国话语融入朋克,并对其进行筛选、吸收和改造,最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朋克亚文化。论文绪论部分对朋克文化这一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评析,同时对研究意义和价值、创新点、重难点、方法、思路、论文结构安排等进行了相应介绍。论文第一章从梳理英语中“punk”的词源及衍变入手,回顾朋克运动在英美的兴起与发展,剖析出朋克的文化内涵。同时,由“punk”汉译上出现过的论争切入,对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予以概述——经过十余年的“道听途说”和近十年的“地火燎原”,目前朋克在中国的传播处于平稳发展期。在此期间,国内主要有四种朋克传播方式,包括翻译、“打口”、“迷笛”和独立厂牌,它们的联合作用扩大了朋克的受众群体,促成了中国摇滚朋克时代的到来。论文第二章聚焦中国“朋克时代”,选取朋克先锋崔健和何勇,北京朋克乐队群“无聊军队”,以“盘古”、“舌头”、“苍蝇”和“生命之饼”为代表的外省朋克和广受国际媒体关注的“挂在盒子上”为核心的女子朋克乐队进行深入考察,解析朋克在中国的本土化历程和特征。论文第三章论述具有代表性的乐评人与朋克紧密相关的活动与观点。主要分析涵括郝舫、李皖、颜峻三位知名乐评人的朋克乐评。他们分别代表了国内乐评人在对待朋克文化主要的批评方式与态度,其作品受到了不同时期各个层次的中青年读者的认可,实质上参与了朋克文化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极大地影响着人们对朋克文化的认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论文第四章先从文化认同中的立场和思维、文学的个性表达与普遍诉求和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的转换三个方面来论析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的关系,再从文学书写与亚文化传播紧密关联的角度,连通卫慧与棉棉、宁肯与春树这两组具体的“朋克书写个案”的脉象,分析当代作家对朋克文化的接受差异。论文结论呼应绪论及正文各部分,强调指出朋克文化实践的最大意义是不断地敞开问题,让人们拥有更多自由地表达与争论的空间、方式与勇气,并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二、你说“前卫”不“前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你说“前卫”不“前卫”(论文提纲范文)

(1)系谱的视角: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重庆抽象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主要内容
        1.3.3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从全国到重庆:当代抽象绘画的史学溯源
    2.1 基于系谱考古的中国当代绘画抽象溯源
    2.2 社会文化、思想系谱的显性:时代背景与主流倾向
    2.3 在重庆:关于抽象绘画的不同态度
第3章 重庆八、九十年代抽象绘画的群落与机制
    3.1 西南艺术群落中的抽象生成
    3.2 重庆地域性经验与抽象尝试
    3.3 非主流群体与事件发生
第4章 重庆八、九十年代抽象绘画的理念与语言系谱
    4.1 选择中的理念形成
        4.1.1 长期探索:思想与语言的形成
        4.1.2 中途转向:图像的尝试
    4.2 实践中的语言探索
        4.2.1 东方哲学与本土化经验
        4.2.2 形式与表现
        4.2.3 无意识书写
        4.2.4 媒介综合
第5章 结论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2)安部公房小说中的“自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安部公房研究综述
        (一)日本的研究
        (二)中国的研究
    二、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一)研究思路
        (二)论文结构
第一章 安部公房思索“自我”的人生背景与小说创作
    第一节 安部公房与“自我”问题的相遇
    第二节“自我”及其在安部小说中的表现
第二章 荒诞世界中“存在”的自我
    第一节“自我”的社会性世界走向“自我”的个人化世界
        一、无家可归的“自我”
        二、被他者逼迫的“自我”变形
        三、自我的“独立”空间
    第二节 逃避他人驱赶的“自我”
        一、无机物的“侵袭”
        二、分身的窘地——两个自我的对立与斗争
        三、寻求自我的终点——变身为墙
    第三节 叩问自我存在的意义
        一、“美军占领”下自我的存在
        二、虚假民主下生存的威胁
        三、“成为自身”——个体的抗争
第三章 现代性视域下的“此在自我”
    第一节 跨越黑暗深渊的“此在”体验
        一、在世“沉沦”的生命病像——寻找自我的起点
        二、内外空间的对峙——自我的外部感知
        三、生命的此在抗争——循环往复之体验
        四、返回沙穴——自我的内部反省
    第二节 自我的困惑与主体认知的反思
        一、安部公房与身份危机中的自我
        二、具有二重身的分裂自我
        三、“强烈自我意识”的回忆书写
        四、走向毁灭的自我之狱
    第三节 生命的沉重与都市惶惑者的“迷失”
        一、都市迷失人群的书写
        二、掌控他人的“妻子”与“弟弟”
        三、夹缝中的艰难跋涉——田代
        四、无法定位的自我——侦探“我”
    第四节 移动和虚拟的现代性凝视
        一、凝视他者:凝视的强力
        二、对抗性凝视:存在处境的抗争
        三、凝视自我:封闭空间的内与外
第四章 基于“自我”的现代文明批判
    第一节 时空建构中的“自我”与“他者”
        一、时间维度:“自我”连续性的否定
        二、空间维度:“权力场”中的自我与他者
    第二节 中心图示下的自我与他者
        一、核战争阴影下的“我”
        二、边缘化的自我与他者
        三、绝望中觉醒的“我”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3)中国新艺术的先声 ——1979年贵阳五青年画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第一章
    1979年《贵阳五青年画展》概述 第一节
    展览酝酿——作品筹备——启程赴京 第二节
    到达北京——展览现场——踏上归途 第三节
    展览后续及相关影响 第二章
    展览的发生背景 第一节
    事件发生前后的世界文化语境 第二节
    事件发生前后的中国社会语境变化 第三节
    贵州历史溯源 第四节
    事件发生前后的贵阳人文生态 第五节
    事件发生前后贵阳美术创作状态 第三章
    展览相关者 第一节
    大写的历史与小写的历史 第二节
    参展者生平记事 第三节
    参与者访谈述评 第四节
    旁观者访谈述评 第四章
    中国新艺术的发声 第一节
    事件发生前的中国美术创作状态(1949-1976) 第二节
    中国早期前卫艺术状况(1978-1982) 第三节
    前卫艺术的话语方式 第五章
    “贵阳五青年画展”作品分析 第一节
    希翼与抗争——关于“主题画” 第二节
    诗意与渴望——关于“故乡风景” 第六章
    画展的历史意义与价值 第一节
    艺术与历史的相互根植性 第二节
    个体对知识型构的挑战性 第三节
    心理情感的边缘意识形态性 第四节
    历史复线化与小写化的互文性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附录一
    作品图片及相关文献图片 参考文献·中文 参考文献·英文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作品目录 致谢

(4)传统乡村音乐与前卫乡村音乐歌词差异比较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对象及内容界定
    第四节 研究意义
第一章 传统乡村音乐商业化及前卫乡村音乐的诞生
    第一节 传统乡村音乐预商业化阶段
    第二节 传统乡村音乐商业化阶段
    第三节 前卫乡村音乐诞生
        一、前卫乡村音乐萌芽——摇滚乐的融入
        二、前卫乡村音乐的孕育土壤——德克萨斯州
        三、前卫乡村音乐代表人物
第二章 歌词研究方法与具体步骤
    第一节 歌词研究样本选取
        一、歌词样本选取方式
        二、研究样本歌单
    第二节 歌词主题类别设定
    第三节 初步研究方式与过程
    第四节 研究数据处理方式
第三章 卡方检验研究过程
    第一节 歌词主题分类与卡方检验
    第二节 歌词态度价值观判断与卡方检验
第四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结果概述
    第二节 主题分析结果
    第三节 总体观察与结论
    第四节 未来可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现当代西方具象绘画的价值回归 ——以1981年英国“绘画中的新精神”展览为起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来源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的对象和相关名词概念
    四、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五、创新点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一个切面:1981 年英国“绘画中的新精神”展览
    1.1 展览的产生背景
    1.2 展览情况(展览地点、策展人、展览评论)
    1.3 各国参展画家的情况
        1.3.1 德国的新绘画——以乔治·巴塞利兹和安塞姆·基弗为例
        1.3.2 意大利的新绘画——以桑德罗·基亚为例
        1.3.3 美国的新绘画——以朱利安·施纳贝尔为例
        1.3.4 英国的新绘画——以弗朗西斯·培根为例
    小结
第二章 现当代西方具象绘画的回归过程
    2.1 传统写实绘画的“再现”(文艺复兴到印象主义)
    2.2 早期现代主义绘画的“反叛”(后印象主义到抽象表现主义)
        2.2.1 消解主题
        2.2.2 消解形体
        2.2.3 消解透视
        2.2.4 消解固有色
    2.3 现当代具象绘画的回归
        2.3.1 具体形象的回归
        2.3.2 多样化的绘画语言
        2.3.3 巨大的信息含量
    小结
第三章 新具象绘画观念的继承与转变
    3.1 反“再现”——客观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
        3.1.1 代表画家——阿尔贝托·贾科梅蒂(Giacometti Alberto,1901—1966)
        3.1.2 代表画家——安东尼奥·洛佩斯.加西亚(Antonio Lopez-Garcia,1936—)
    3.2 反“叙事”——黑暗隐喻的表达
        3.2.1 代表画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909—1992)
        3.2.2 代表画家——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1945—)
    3.3 反“唯美”——另类的“审美”表达
        3.3.1 代表画家——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1922—2011)
        3.3.2 代表画家——珍妮·萨维尔(Jenny Saville,1970—)
        3.3.3 代表画家——马琳·杜马斯(Marlene Dumas,1953—)
    小结
第四章 新具象绘画语言的再现与重构
    4.1 造型语言的解构与重构
        4.1.1 扭曲变形的形象——以弗朗西斯·培根的作品为例
        4.1.2 怪诞离奇的形象——以艾德里安·格尼的作品为例
        4.1.3 模糊化的形象——以拉斯·埃林的作品为例
        4.1.4 概括精练的形象——以巴尔蒂斯的作品为例
    4.2 扁平化的空间处理
        4.2.1 打破透视规律
        4.2.2 打破边缘线的虚实关系
        4.2.3 平面性的色彩表达
    4.3 笔触的抽象化运用
        4.3.1 呼吸的笔触——以乔治·莫兰迪的作品为例
        4.3.2 狂放的笔触——以威廉·德·库宁的作品为例
    小结
第五章 现当代具象绘画的价值回归
    5.1 西方新具象绘画的当代价值
        5.1.1 回归绘画性——对绘画技术的重提
        5.1.2 当代的表达——揭示人性的本质
    5.2 来自中国的回应
        5.2.1 追随西方新具象的绘画语言
        5.2.2 扎根于本土的表达
        5.2.3 自我的探索
    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致谢

(6)三城记(论文提纲范文)

(8)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大陆学界的有关研究
        (二) 台港澳学界的有关研究
        (三) 西方及日本学界的研究
    三、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西人来台背景及其职业
    第一节 近代来台西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1.1.1 十九世纪中叶的台湾
        1.1.2 大航海时代与十九世纪的西方
    第二节 近代赴台西人的职业
第二章 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
    第一节 实证主义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方法在历史记述中的实践
        2.1.1 社会学理论及其在西人述台中的作用
        2.1.2 人类学理论及方法在西人印象形成中的作用
    第二节 功能主义与东方学
        2.2.1 功能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实际运用
        2.2.2 东方主义理论及其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影响
第三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上)
    第一节 地理景观与风物特产
        3.1.1 对台湾的地质学考量
        3.1.2 对台湾本岛的描述
        3.1.3 对澎湖地区的描述
        3.1.4 台湾的植物
        3.1.5 台湾的动物
        3.1.6 台湾的矿产资源
    第二节 历史变迁与城镇面貌
        3.2.1 台湾的历史沿革
        3.2.2 近代台湾的城镇面貌
        3.2.3 近代台湾原住民地区面貌
    第三节 “二元”的社会构成与民众的日常生活
        3.3.1 西人的对台人种学理论
        3.3.2 西人眼中的台湾先住民形象
        3.3.3 近代西人眼中的汉人形象
第四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中)
    第一节 台湾文化与台湾社会
        4.1.1 台湾医疗
        4.1.2 台湾音乐
        4.1.3 台湾教育
        4.1.4 台湾方志及游记
    第二节 台湾的宗教与民间信仰
        4.2.1 在台汉人的宗教观
        4.2.2 台湾原住民的宗教观
        4.2.3 近代天主教在台传教活动
        4.2.4 近代基督新教在台传教活动
        4.2.5 风水迷信
第五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下)
    第一节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樟脑战争
    第二节 牡丹社事件与台湾社会的转型
    第三节 法军侵台与西人眼中的战时台湾
第六章 西人“台湾印象”形成原因探析
    第一节 赴台西人的教育背景与知识结构
    第二节 “文化优越论”与西方中心观
    第三节 基督教义与潜意识中的“救世”心态
    第四节 文化适应与文化认同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象牙塔,你好!(上、下集)(论文提纲范文)

上集
    1.海津大学招生办公室
    2.缪显同家
    3.程丕基家
    4.海津市第一中学
    5.程丕基家
    6.海津市轻工业局局长办公室
    7.东城区服装厂厂长办公室
    8.服装厂车库
    9.行驶中的车内
    10.大海边
    11.服装厂厂长办公室
    12.公园
    13.海边
    14.海津大学国际学院
    15.时永光家
    16.海津市教育局局长办公室
    17.时永光家
    18.海津市轻工业局局长办公
    19.时永光家
    20.造纸厂厂长办公室
    21.服装厂厂长办公室
    22.服装厂会计室
    23.造纸厂厂长办公室
    24.行驶中的车内
    25.龙山
    26.服装厂厂长办公室
    27.造纸厂厂长办公室
    28.海边
    29.程丕基家
    30.程天佑卧室
    31.公园
    32.造纸厂厂长办公室
    33.服装厂厂长办公室
    34.程丕基家
    35.海南三亚
    36.飞机机仓内
    37.南京路
    38.外滩
    39.服装厂厂长办公室
    40.工商银行
    41.程丕基家
    42.古胜家
    43.程丕基家
    44.服装厂厂长办公室
    45.服装厂大门前
    46.德泽房地产公司会议室
    47.造纸厂厂长办公室
    48.时永光家
    49.造纸厂厂长办公室
下集
    50.时永光家
    51.造纸厂大车间
    52.造纸厂外
    53.造纸厂大车间里
    54.百乐舞厅
    55.时永光家
    56.天安门广场
    57.北京大学大门
    58.北大蔡元培塑像前
    59.西安秦俑博物馆
    60.华清池
    61.时永光家
    62.造纸厂大门前
    63.德霖公司
    64.德泽公司
    65.海津大学校长办公室
    66.省教育厅厅长办公室
    67.文庙
    68.德泽公司
    69.行驶中的小车内
    70.德泽公司
    71.海津大学招生办公室
    72.天星教育集团
    73.海津市富通酒店
    74.德泽公司
    75.季立本家
    76.教育厅厅长办公室
    77.师仁文家
    78.德泽公司
    79.百乐舞厅
    80.缘都舞厅
    81.包间里
    82.德泽公司
    83.程天佑卧室
    84.德霖公司
    85.时星亮卧室
    86.海边
    87.德泽公司大厅
    88.德泽公司总经理办公室
    89.前卫中学
    90.先锋中学
    91.德泽公司
    92.德霖公司
    93.前卫中学
    94.先锋中学
    95.奶粉厂厂长室
    96.天星教育集团办公室
    97.海津大学招生办公室
    98.富通酒店
    99.海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00.德霖公司
    101.东城区朝阳小学
    102.西城区长春小学
    103.非常舞厅
    104.大林舞厅
    105.非常舞厅
    106.大林舞厅
    107.德泽公司
    108.德霖公司
    109.天星教育集团大门
    110.天星集团办公室
    111.行驶中的车内
    112.天星集团办公室
    113.教育学院花园
    114.齐锦熙居所
    115.谌燕居所
    116.教育学院花园
    117.海津市富通酒店

(10)“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界定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四、研究的创新点、重点与难点分析
    五、主要研究方法、思路及论文结构安排
第一章 嬗变与发展:朋克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第一节 嬗变中的朋克
        一、朋克文化身份的“三重变奏”
        二、国内对“punk”汉译名的论争
    第二节 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一、传播历程
        二、主要传播方式及影响
第二章 喧嚣与愤怒:中国摇滚的“朋克时代”
    第一节 朋克先锋
        一、崔健对“冲撞”风格的尝试
        二、何勇与“性手枪”精神的契合
    第二节 “无聊军队”朋克群体
        一、“无聊军队”促进朋克亚文化在中国的发展
        二、建构“青春乌托邦”:无聊军队专辑音乐歌词分析
    第三节 外省朋克
        一、外省朋克:“盘古”、“舌头”和“苍蝇”
        二、武汉朋克:“生命之饼(SMZB)”
    第四节 女子朋克
        一、中国摇滚中的女性朋克
        二、“挂在盒子上”:中国第一(支)女子朋克乐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拨乱反正:国内乐评人对朋克的引介与批判
    第一节 “比零还少,比最多还多”:郝舫哲评朋克
        一、书写摇滚:《伤花怒放》与《灿烂涅盘》
        二、论朋克的未来:《比零还少》
        三、译介朋克:《上车走人》与《请宰了我》
    第二节 “在黑暗中,看到一点亮光”:李皖文评朋克
        一、引介西方朋克摇滚诗歌
        二、重申对朋克概念的认识
        三、展开对中国朋克摇滚的批评与反思
    第三节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颜峻怒评朋克
        一、活跃在摇滚现场的诗人
        二、论噪音与音乐
        三、对中国朋克的批判性反思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书写与差异:中国当代作家对朋克的文学接受
    第一节 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
        一、文化认同中的立场和思维
        二、文学的个性表达与普遍诉求
        三、文化认同基础上文学审美范式的建构
    第二节 卫慧、棉棉的朋克书写比较
        一、浪漫遮蔽反叛:卫慧的“另类”文学
        二、残酷彰显叛逆:棉棉对朋克精神的推崇与实践
    第三节 宁肯、春树的朋克书写比较
        一、歌声表达灵魂:宁肯对朋克的改造与演绎
        二、狂欢追求独立:春树用朋克表述自由青春力量
结语
附录
    Ⅰ. 英美朋克亚文化年表
    Ⅱ. 朋克文化术语翻译及释义
    Ⅲ. 中国朋克亚文化年表
    Ⅳ. 历届迷笛音乐节概况(2000-2017)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你说“前卫”不“前卫”(论文参考文献)

  • [1]系谱的视角: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重庆抽象绘画研究[D]. 王茜梓. 四川美术学院, 2020(03)
  • [2]安部公房小说中的“自我”研究[D]. 任丽. 吉林大学, 2019(02)
  • [3]中国新艺术的先声 ——1979年贵阳五青年画展[D]. 郑娜. 西安美术学院, 2019(12)
  • [4]传统乡村音乐与前卫乡村音乐歌词差异比较与分析[D]. 廖智慧.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现当代西方具象绘画的价值回归 ——以1981年英国“绘画中的新精神”展览为起点[D]. 黄菁菁. 上海大学, 2019(02)
  • [6]三城记[J]. 张柠. 当代, 2018(06)
  • [7]所有相[J]. 郭发财. 青年作家, 2018(08)
  • [8]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D]. 卞梁.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9]象牙塔,你好!(上、下集)[J]. 杜德林. 电影文学, 2017(12)
  • [10]“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 吴群涛. 武汉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你说“前卫”不是“前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