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退伍后为何“向东南飞”?

士兵退伍后为何“向东南飞”?

一、战士退伍后缘何“东南飞”?(论文文献综述)

赵文国[1](2019)在《理论与批评 ——中国电影叙事伦理研究(1978-1989)》文中提出电影叙事伦理研究近年来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但无论是理论探讨还是批评实践,都还处于摸索阶段。本论文试图从理论与批评两方面对中国电影叙事伦理进行探讨,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法、跨学科研究、影片精读等。论文分为理论探讨与批评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从四个方面对电影叙事伦理进行归纳探讨。首先是叙事伦理研究的内涵。叙事与伦理之间的互文关系使叙事伦理研究成为可能,其内涵有二:一是作为一种文艺批评方法,二是涉及人文关怀的叙事表达研究。其次,电影叙事伦理研究的定位。电影叙事伦理研究不是电影叙事学研究的延伸,也不是电影道德批评的继续,而是在电影叙事学的基础上,将叙事学研究从注重形式的研究转移到“叙事与伦理”间的关系研究上;电影叙事伦理批评在批评目的、批评标准、批评方式等方面不同于传统的电影道德批评。作为电影伦理学的一部分,电影叙事伦理研究的终极目标是维护人类共同的文化价值。其三,电影叙事伦理研究的方法。具体包括伦理学方法、“故事伦理”与“叙述伦理”两分法、修辞伦理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四种。其四,电影叙述伦理的研究。内容包括一、电影中的时间与伦理关系研究。电影中时间安排受到时间政治的影响,同时也颠覆着时间政治;电影中的时间变形、扭曲影响着观众对电影意义的解读;二、电影中视点与伦理关系研究。叙事视点与镜头视点对观众的伦理判断发生着影响,叙事视点与镜头视点之间的复杂关系又进一步丰富着影片的意义。下编部分笔者以80年代电影为例,从叙事伦理角度进行文本批评,试图呈现80年代电影叙事与伦理之间的关系,以及电影表达启蒙伦理诉求时所能达到的程度。一、“伤痕电影”以对普通人在“文革”中的日常生活抒写代替此前电影对革命英雄的讴歌,将伦理诉求从革命英雄伦理变为政治启蒙伦理。二、改革影片通过国家伦理大叙事表达自上而下、作为整体的改革事业,很少关注作为个体的人在改革中的欲望、动机、精神困境等;情节设计上,往往将矛盾冲突放在改革者与反改革者、老一辈与青年人之间,通过对比叙事,表达改革的伦理正当性。三、《沙鸥》、《野山》、《红衣少女》等影片诉说个人意识的觉醒,通过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表达“我该如何生活”的伦理诉求,诉求程度参差不齐;四、农村题材电影在表达文化启蒙诉求时,叙事价值上呈现出冲突与迷茫:一方面试图以个人叙事、对比叙事的方式关注个人价值,一方面却在人物形象塑造、影像表达上呈现出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怀旧;一方面想要表达现代化的伦理诉求,一方面却对传统伦理的秩序感与温馨感恋恋不舍。理知上面向未来,情感上却回顾传统。五、“王朔电影”以“亵神的幽默”、要求平庸(非崇高)的权利表达了过度浪漫的个人主义。情节上纯情女孩拯救者形象、闭合式的故事结局设计使得王朔电影一方面嘲讽一切价值,消解一切意义,一方面却在寻找新的权威;一方面是个人主义的极端彰显,一方面却是个人主义的彻底失败。这种分裂的个人主义在表达启蒙的同时也消解着启蒙,在言说个人的同时也遮蔽着个人,最终陷入价值混乱的尴尬境地。另外,巴赞电影理论的伦理诉求影响着80年代的电影创作,可视为对电影自身的一次启蒙,笔者也将其纳入到下编的讨论之中。

危洋洋[2](2014)在《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消退现象研究》文中提出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的消退现象十分显着。本文以新时期以来产生的新词语为研究对象,分析新词语消退的特点与原因。文章主体分为以下三章:第一章,基于语料库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整理相应年代的新词语词典与年编对语料进行收集,然后利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相关语料库和语感三方面对收集到的语料进行筛选,确定新时期以来消退的新词语的范围,构建新时期以来汉语消退新词语的语料库。在语料库的基础之上对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消退的整体走势进行概括,描绘出新词语消退的大趋势,然后对消退的新词语进行分时段的研究。第二章,分析消退的新词语的特点,即哪类新词语更容易消退,其中是否有规律可循。本文主要从语音、语义、修辞、语法四方面对消退的新词语进行特点的分析。在语音特点上,消退的新词语主要是简缩语和音译造词;在语义特点上,消退的新词语主要受同义关系和语义环境的影响;在修辞特点上,使用比喻、仿拟、谐音等方式创造的新词语更容易消退;在语法特点上主要是通过语言类推机制批量构造的新词群容易消退。第三章,对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的消退原因进行挖掘。本文把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的消退原因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社会因素、语用心理因素、网络传媒因素和语言系统内部因素,具体包括旧事物的消失、新事物的普及、喜新厌旧的心理、从众心理等等因素。正是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才促使了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的消退现象。

陈俊[3](2013)在《土改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改文学作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解放区文学最主要的创作潮流,通过前后延伸,笔者发现土改文学对于“共和国文学”(即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具有发生学的意义。土改文学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直接母体,建国以后的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的文学叙事模式和政治美学形态都是土改文学中的局部模式的延续和扩展。土改文学不仅承继和强化了左翼文学的政治美学特征,而且在文本实践上实现了从“革命文学”到“工农兵文学”的创作转型。作为对土改文学研究中相关问题的思考,本论文引入“情感政治”作为研究的核心概念,因为“情感”在土改中和土改文学里都是一个重要符号。而土改文学在表述和构建这种“情感政治”方面,特征显着。论文中分散于各个章节的相关问题都与这个概念有关,也可以说都是这种“情感政治”的具体表现:如“翻身”叙事中阶级正义,感恩叙事,土改文学中“污名化”叙事,土改文学中“翻身情境”营造和叙述,土改文学中的“诉苦”叙事,土改文学构建的新政治情感——阶级情感,土改文学中妇女解放与政治、家庭和情感之间的关系,土改文学中知识分子心态和思想改造叙事,等等。在一定的意义上,这些问题,都是当时特定历史背景下“情感政治”的文学表达。本论文总共六章。论文前三章类乎于对土改文学的整体统观。在这观照中始终以“情感”为核心来阐释土改文学的表达体系和文类特征。论文第一章试图在具体的历史和文学的语境中分析土改文学的生发原因和生成背景。梳理上改文学的阶段历程和发展面貌。在此过程中尝试界定土改文学的相关概念,并考察这种“政治式写作”的发展脉络,以及土改文学在文学史发展过程中的承续关系和阶段意义。论文二、三两章主要是阐释土改文学中的叙事特征和情节结构、情感政治、以及阶级话语构形中的情感逻辑。第二章主要阐释:翻身正义的阶级化建构中对地主、农民、和感恩对象的形塑和表现。翻身情境营造中各种互动形式的描述和情感的唤起和传递。土改文学中人物类型化塑造与“污名化”叙事特征,该特征是类型文化和阶级类分相结合的产物。在文学结构形态方面表现出三种结构形式:情节结构模式,主题团圆模式,逻辑对比模式。正典结构土改叙事确立了一种新的文学叙述形式,开创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许多美学范例;论文第三章考察一个外在于农民生活空间的政治力量是如何将农民动员起来并凝聚起相应的阶级意识?通过“劳动”话语、“土地”话语的陈述,“诉苦”归因和身份的阶级建构,在农民观念世界里置入一种新的情感政治,这种情感政治在思想动员和政治认同中发挥了重要的所用,由此考察并分析土改文学中诸如“苦难”、“阶级”“国家”等话语和主题的生成演变机制。论文后三章带有专题探讨的性质。因为在土改文学的总体形态之外有两个方面内容让人关注。一是大量关于妇女解放主题叙事;另一个是土改文学中知识分子身份想象和改造模式。论文第四、第五章是对这两个专题的思考和回应。近代以来,女性身体一直在文学里呈现出不同的政治隐喻。而毛泽东关于妇女压迫和解放的权威论述俨然成了土改文学妇女形象的理论依据,文学描述中体现了对这种妇女观迎合,也呈现了与此相偏离的某种丰富性;而土改实践对知识分子情感和心态的冲击很大,知识分子面对土改也表现了某种复杂性的情感反应,这些与文学中对知识分子形象的形塑存在着既一致又不同的表达,在互文性阅读背后,体现了此时的知识分子处境和党的政策背景有着复杂的关联。论文第六章,是探讨有关土改文学写作的限度与可能。有研究者在六十年当代文学的发展轨迹中观察土改叙事,发现对当代中国影响巨大的土改,在土改题材的文学写作上却时间短暂,而且少有杰作,与合作化等替他题材相比,成绩可谓乏善可陈。作为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论文第六章试图在文学与历史的互动中来探讨这个问题的答案。论文结语部分既是对整篇论文的总结,也是内容和意义上的整体提升。试图把分散在前面各章节分散的零星提及的土改文学发生学的意义做一个整体概括和延伸,从而突显本论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崔成成[4](2010)在《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研究 ——以《元白诗笺证稿》、《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为中心》文中指出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陈寅恪创造性的实现了“文史互证”,无论是在思想内涵方面,还是在方法应用领域,都留下了可供后学继承的丰厚遗产。因此,对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进行研究,将产生拓展思想史研究和发掘文史研究方法两个维度的积极影响。本文以陈寅恪“文史互证”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作为一种独创性思想和方法的发展、构建、流变、应用和意义。主要内容有:第一部分为第一章,旨在阐明对陈寅恪“文史互证”进行研究的基础:首先,明确了研究陈寅恪“文史互证”,是系统把握其思想的重要脉络。其次,阐述进行陈寅恪“文史互证”研究的理论可能性。由此,考察展开研究的文献基础。其后,通过梳理和分析学界对陈寅恪研究的整体现状和以“文史互证”思想研究为专题研究的现状,确定以“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为研究对象,以《元白诗笺证稿》、《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为研究主线。第二部分为第二章,旨在探究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的理论渊源。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分析陈寅恪的文化型家族对其思想核心与诗人气质形成的影响,说明家族文化熏染是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产生的起点。第二,通过爬梳陈寅恪求学经历与治学重点转移情况,分析他的资料准备和学术品格,以及学术理念的追求,说明这对他“文史互证”的思想从初步形成到确立的重要影响。第三,通过考查在陈寅恪“文史互证”发展过程中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两重“公案”,即“王国维之死”与“中年盲目”,说明个人历史的特殊性与其思想发展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是从第三章到第六章,论述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的建构与流变情况,考察“文史互证”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文史互证”方法的具体应用。第三章主要分析陈寅恪“文史互证”的前期探索情况。这一时期,陈寅恪以魏晋至唐长篇叙事文学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思想特征表现为“由文证史”。他开始探索“古典”与“今事”、文学作品研究与思想史研究之间的关系,关注诗与诗之间的通解,并提出由“文学作品中的史料信息”证“具体历史问题”,诗歌解读中“最简易的说法更接近真谛”的观点。在研究方法上,以考证历史地点与事件为中心方法,具体地说,有甄别作者姓名及成文时间法、考证地点并确定人事法、考证“今事”法。第四章主要分析“元白诗笺证稿”研究阶段,这是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的正式形成期。通过分析陈寅恪选择以“元白诗”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和其对“元白诗”的分类与内涵的认识,明确了陈寅恪“文史互证”研究的自觉性和系统性,从而确定其“文史互证”思想的正式形成。此时,陈寅恪提出要从了解当时文体的关系和当时文人之间的关系为突破口进行诗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诠释诗句的一般思路。同时,表现为多种研究方法并用,有综合的方法、比较的方法、默认法、空间研究方法、本集互证与相关诗歌参证法。第五章主要分析“论再生缘”研究阶段,这是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形成的重要发展期。对于陈寅恪如何确定“弹词”为基本研究对象进行条分缕析的阐释,并在此基础上,陈寅恪考察此时主要的思想内容为:崇尚“自由灵活的女性思想”、注重作者“个人历史”与“写作经历”之间的张力,以及读者个人历史与作者个人历史的共鸣。陈寅恪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亲族诗集推测法、消除递减法、大胆假设法、时间递推法、中外文学比较法、小说参证法。第六章主要分析“柳如是别传”研究阶段,这是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的成熟期。以陈寅恪选择柳如是为基本研究对象为切入点,对其中涉及到的“柳如是别传”与清初历史研究、“柳如是别传”的基本材料与写作缘起、“柳如是别传”的创作及文体情况进行考察。同时,发掘陈寅恪在文体写作中表达的“个人历史”与“心史”思想。他重视诗文与个人历史的重合,发扬“自由之思想与独立之精神”,同时,在“文史互证”间展现明清社会发展情况。陈寅恪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古典今事考证法、名字推测法、建立在考据基础上的“了解之同情”、人物心理描写法、志书使用法。最后一部分是结语,是对全文主题的总结与概括。

罗晓,刘国耀[5](2001)在《战士退伍后缘何“东南飞”?》文中指出 解放军报2000年11月4日头版头条刊登了山西省运城地委、运城地区行署、运城军分区《致即将离队的运城籍退伍战士》的一封公开信,全文如下:即将离队的运城籍退伍战士: 近年来,从农村入伍的战士退伍后不愿回到农村的现象比较普遍,以我区芮城县为例,该县近两年来约有60%的退伍兵没有回原籍,许多村想选个退伍战士担任民兵连长都难以如愿。他们

二、战士退伍后缘何“东南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战士退伍后缘何“东南飞”?(论文提纲范文)

(1)理论与批评 ——中国电影叙事伦理研究(1978-198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上编 理论篇
    第一章 叙事伦理研究内涵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叙事伦理研究的可能性及其内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电影叙事伦理研究定位
        第一节 电影叙事学研究的转向
        第二节 电影伦理(道德)批评的超越
        第三节 中国电影伦理学的提出
        第四节 电影叙事伦理研究的终极目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影叙事伦理研究方法
        第一节 伦理学方法
        第二节 “故事伦理”与“叙述伦理”两分法
        第三节 修辞(关系)伦理研究法
        第四节 比较研究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影叙述伦理
        第一节 电影叙事时间与伦理
        第二节 电影中视点的伦理
        本章小结
下编 批评篇
    第五章 电影自身的启蒙
        第一节 巴赞电影理论的引进与误读
        第二节 “真实”作为一种伦理
        第三节 人道主义的伦理诉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政治启蒙:伤痕与反思
        第一节 革命伦理的余绪
        第二节 日常生活伦理叙事
        第三节 “伤痕电影”叙述伦理的探索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经济启蒙:改革的伦理正当性
        第一节 道德完美的改革者
        第二节 带污点的改革者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人的启蒙:主体意识的觉醒
        第一节 “潘晓问题”与《沙鸥》
        第二节 “我该如何生活”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文化启蒙:传统与现代
        第一节 家族伦理的反思
        第二节 叙事价值的迷茫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启蒙的余绪:王朔电影
        第一节 亵神的幽默
        第二节 要求平庸(非崇高)的权利
        第三节 过度浪漫的个人主义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消退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与不足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基于语料库的定量分析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关于词语消退的界定
    第三节 语料库的构建
        一、语料来源
        二、筛选过程
    第四节 定量分析
        一、新词语消退现象整体走势的概述
        二、新词语消退现象的分时段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消退的新词语的特点
    第一节 语音特点
        一、简缩语
        二、音译造词
    第二节 语义特点
        一、语义背景的消失
        二、同义替换
        三、同音同形异义词
    第三节 修辞特点
        一、仿拟造词
        二、谐音造词
        三、比喻造词
        四、夸张造词
    第四节 语法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消退的原因
    第一节 社会因素
        一、旧事物的消失
        二、新事物的普及
        三、社会热点的消退
    第二节 语用心理因素
        一、喜新厌旧的心理
        二、从众心理
        三、避俗求雅心理
    第三节 网络传媒因素
    第四节 语言系统内部因素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土改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对象的提出、现状和意义
    二 “情感政治”:土改文学研究的进入路径
第一章 土改文学的发生
    第一节 土改文学的生成和流变
    第二节 土改文学不同阶段的历史呈现
    总结 土改历史与文学叙事
第二章 “翻身”与叙事(上)——土改文学的逻辑结构与叙事特征
    第一节 以“翻身”为正义伦理的阶级化叙事
    第二节 以“情感”为核心的互动叙事
    第三节 以“类型”为特征的污名化叙事
    第四节 以“大团圆”为结局的线性结构叙事
    总结 “正典土改叙事”与新美学范式的确立
第三章 “翻身”与叙事(下)——土改文学中的“情感政治”
    第一节 情感:权力生成的人性依据
    第二节 “劳动”的叙事意义
    第三节 “土地”叙事与伦理
    第四节 身份重构与阶级情感
    第五节 故事“重述”与诉苦“归因”
    总结 情感修辞与乡村政治
第四章 拯救·家庭·情感——土改文学中的性别叙事
    第一节 妇女解放话语之一:以“拯救”为逻辑
    第二节 妇女解放话语之二:以“家庭”为窗口
    第三节 妇女解放话语之三:以“情感”为视角
    总结 妇女解放与性别政治
第五章 土改、知识分子与思想改造
    第一节 土改实践与知识分子心态
    第二节 知识分子身份的书写与想象
    总结 知识分子改造模式的初步形成
第六章 土改文学写作的限度与可能
    第一节 如何叙述怎样表达——以三篇土改小说为例
    第二节 赵树理土改小说的局限和意义——从《邪不压正》谈起
    第三节 “归队”与“逃离”:以沈从文、张爱玲的“土改书写”为中心
    总结: “新人”成长与叙事困境
结论 土改文学的发生学意义
附录 土改文学作品编年
主要参考文献

(4)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研究 ——以《元白诗笺证稿》、《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对陈寅恪文史思想的关注
        1.1.1 问题的缘起
        1.1.2 对陈寅恪"文史互证"研究思路的体认
        1.1.3 研究陈寅恪"文史互证"的理论可能性
    第二节 文献基础
        1.2.1 陈寅恪论着的写作与出版情况
        1.2.2 文献学基础与本文的展开
    第三节 研究现状
        1.3.1 陈寅恪研究的整体现状
        1.3.2 关于陈寅恪"文史互证"的研究
        1.3.3 已有的成绩和有待拓展的空间
    第四节 本文的论题、目标与方法
        1.4.1 对于本文论题的限定
        1.4.2 研究的目标与方法
第二章 陈寅恪"文史互证"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 "文化型家族"与"诗人气质"
        2.1.1 "文化型家族"的形成
        2.1.2 陈寅恪的"诗人气质"
    第二节 "中西并举"与"负笈求学"
        2.2.1 开蒙时期的"中西并举"
        2.2.2 少年和青年时代的"负笈求学"
        2.2.3 中年时期治学重点的转移
    第三节 "师友之谊"与"多舛命运"
        2.3.1 王国维之死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观念的提出
        2.3.2 多舛命运:战乱与盲目
第三章 "文史互证"之思想与实践(一):前期探索
    第一节 以魏晋至唐文学作品为重要史证
        3.1.1 叙事作品
        3.1.2 抒情作品
    第二节 以"由文证史"为主要思想特征
        3.2.1 "古典"与"今事"的关系
        3.2.2 "最简易的说法更接近真谛"
        3.2.3 文学研究与思想史研究的关系
        3.2.4 以"文学作品中的史料信息"证"具体历史问题"
        3.2.5 诗与诗之间的通解
    第三节 以考证历史地点与事件为中心的研究方法
        3.3.1 甄别作者姓名及成文时间法
        3.3.2 考证地点并确定人事法
        3.3.3 考证"今事"法
第四章 "文史互证"之思想与实践(二):"元白诗笺证稿"
    第一节 以"元白诗"为研究对象
        4.1.1 以"元白诗"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4.1.2 对"元白诗"的分类与内涵的认识
    第二节 "文史互证"思想的形成
        4.2.1 丰富的资料储备与"以元白诗证史"的可行性
        4.2.2 "元白诗"研究的主要思想内容
    第三节 多种研究方法并用
        4.3.1 综合的方法
        4.3.2 比较的方法
        4.3.3 默认法
        4.3.4 空间研究方法
        4.3.5 本集互证与相关诗歌参证法
第五章"文史互证"之思想与实践(三):"论再生缘"
    第一节 以"弹词"为基本研究对象
        5.1.1 陈寅恪写作《论再生缘》的各种条件
        5.1.2 弹词研究与陈寅恪的《论再生缘》
    第二节 "论再生缘"阶段文史互证思想的主要内容
        5.2.1 崇尚"自由灵活的女性思想"
        5.2.2 作者"个人历史"与"写作经历"之间的张力
        5.2.3 读者个人历史与作者个人历史的共鸣
        5.2.4 关于弹词小说的文体研究
    第三节 "论再生缘"阶段的文史互证方法
        5.3.1 亲族诗集推测法
        5.3.2 消除递减法
        5.3.3 大胆假设法
        5.3.4 时间递推法
        5.3.5 中外比较法
        5.3.6 小说参证法
第六章 "文史互证"之思想与实践(四):"柳如是别传"
    第一节 以"柳如是"为基本研究对象
        6.1.1 "柳如是别传"与清初历史研究
        6.1.2 "柳如是别传"的基本材料与写作缘起
        6.1.3 "柳如是别传"的创作及文体情况
    第二节 "柳如是别传"阶段文史互证思想的主要内容
        6.2.1 文体特征中表达的文史思想:关于"个人历史"与"心史"
        6.2.2 考查传主"柳如是"的诗文情况:诗文与个人历史的重合
        6.2.3 发扬"自由之思想与独立之精神"
        6.2.4 在"文史互证"间展现明清社会发展情况
    第三节 "柳如是别传"阶段的文史互证方法
        6.3.1 古典今事考证法
        6.3.2 名字推测法
        6.3.3 建立在考据基础上的"了解之同情"
        6.3.4 人物心理描写法
        6.3.5 志书使用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与博士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四、战士退伍后缘何“东南飞”?(论文参考文献)

  • [1]理论与批评 ——中国电影叙事伦理研究(1978-1989)[D]. 赵文国.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2]新时期以来汉语新词语消退现象研究[D]. 危洋洋. 黑龙江大学, 2014(03)
  • [3]土改文学研究[D]. 陈俊. 南京大学, 2013(05)
  • [4]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研究 ——以《元白诗笺证稿》、《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为中心[D]. 崔成成. 南开大学, 2010(08)
  • [5]战士退伍后缘何“东南飞”?[J]. 罗晓,刘国耀. 西南民兵, 2001(01)

标签:;  ;  ;  ;  ;  

士兵退伍后为何“向东南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