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动物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软体动物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一、软体动物系统发育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璠,张志飞,Christian B.Skovsted[1](2021)在《寒武纪软舌螺壳体形态解剖研究与冠轮动物演化》文中指出软舌螺是一类寒武纪出现并于二叠纪末灭绝的古生代海生无脊椎动物,具有重要的地层划分与对比意义.但是对于该动物本身生物属性等问题一直莫衷一是,近年中国寒武纪早期的特异型埋藏化石库中发现了大量保存软躯体的珍稀软舌螺动物化石.结合华南、华北同期碳酸盐岩沉积地层中的壳体化石,系列报道将软舌螺的化石生物学、壳体矿化和分类系统学研究推到新的高度,为探讨寒武纪大爆发壳体动物的演化,尤其是冠轮动物的系统学提供新的化石证据.澄江动物群的直管螺目三槽螺属化石发现保存有粗大的扇状触手器官,其基部可以在壳体内自由伸缩,与触手基部固定的触手冠动物明显不同,表明软舌螺与触手冠动物具有不同的生理结构和取食机制.综合最新微细结构的发现,支持软舌螺是一类与软体动物关系紧密的冠轮动物.软舌螺新材料的研究对寒武纪大爆发后生动物的演化提出了新的科学问题:后生动物在矿化体制发生演化中到底是整个壳体出现早,还是多骨片的骨骼系出现早——即形态上完整的生物壳体是由多个骨片愈合而成,还是反之.如何将矿化的整壳和骨片系与壳体内部组织器官和显微结构进行有效的极向系统分析,是未来冠轮动物进化生物学和古生物系统学研究的共同挑战.

刘璠[2](2021)在《滇东地区寒武系第二统软舌螺动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软舌螺是一类已灭绝的古生代海洋底栖无脊椎动物。作为最早发育矿化壳体的后生动物之一,软舌螺在寒武纪地层中化石数量丰富,多样性极高,是寒武纪大爆发和生物矿化机制研究的绝佳例证。自发现之初至今,软舌螺一直是一个争议不断的疑难动物,早期研究局限于以小壳形式保存的软舌螺化石,多数保存破碎。目前根据口盖的形态和附肢的有无,软舌螺通常分为两个目,即直管螺目(Orthothecida)和软舌螺目(Hyolithida),但两大类群在系统古生物学记述和分类中存在较大的人为性和不确定性,研究存在一定难度,而近年软舌螺的古生态、亲缘关系及在冠轮动物间的演化关系是研究讨论的热点。本文基于华南地区产出的特异埋藏化石库的数量及化石保存优势,对滇东地区寒武纪第二世(澄江、关山生物群)保存软躯体的珍稀软舌螺化石进行详细的分析、对比、讨论。结合国际报道的小壳化石中的软舌螺,全面探讨软舌螺的系统分类、解剖、埋藏、谱系演化等问题,进一步辅助恢复寒武纪底栖群落生态,揭示寒武纪大爆发过程中软舌螺的起源与演化。本研究系统修订并描述了澄江生物群的软舌螺共计三属三种,分别是丰满三槽螺Triplicatella opimus、云南肉茎螺Pedunculotheca diania、腹脊近小角螺Paramicrocornus ventricosus;关山生物群中软舌螺暂归于一个属种—马龙“线带螺”‘Linevitus’malongensis。澄江生物群以壳体结构简单的直管螺目为主,形态代表最原始的直管螺类群之一,关山生物群以发育附肢的软舌螺目为主,因此结合连续时代的两个化石库产出的软舌螺化石,可以全面分析软舌螺两大类群的形态发育及演化关系;综合同期寒武系第二统国际地层产出的小壳化石,统计系列软舌螺属种壳体形态和内部解剖的演化,显示了寒武纪大爆发的连续性和演化阶段性。澄江、关山生物群产出的软舌螺化石保存了丰富且精美的软躯体信息。从解剖学角度,共得出以下三点认识:1.澄江化石库中丰满三槽螺发育粗大的扇形触手状的取食器官,同时结合壳体形态功能学和复杂的回型消化道,指示该生物是一类底栖沉积摄食生物;对比软舌螺与触手冠动物的解剖形态以及软体动物的壳体显微结构,从生物矿化和解剖学全面分析了软舌螺与其他冠轮动物的演化关系和矿化机制,表明软舌螺不属于触手冠动物(lophophorate)干群,系统演化上应该属于或与软体动物门较近;2.关山生物群的马龙“线带螺”,壳体内发育U型消化道,结合寒武纪苗岭统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和奥陶纪产出的软舌螺目,揭示软舌螺目的消化系统在个体发育中稳定演化;3.石将军剖面的关山动物群发现软舌螺在软躯体消化道保存上呈三种类型(黄铁矿化;沉积物充填的管状立体;微生物膜型),由此全面讨论了化石保存过程和埋藏机制。再者,两大动物群中还保存大量以软舌螺为单一成分的软躯体密集层,统计发现澄江化石库软舌螺壳体能被腕足动物、软体动物等其他底栖生物附着,反映寒武纪早期古海洋生态环境中就存在的复杂群落关系,指示当时底栖生物间就存在明显的寄生、共生等现象。从壳体结构的演化分析,得到以下两点认识:1.澄江生物群中腹脊近小角螺Paramicrocornus ventricosus,具有软舌螺目的壳体特征但不发育附肢,本文归并近小角螺属和早期报道的原小角螺属建立新科,特指这类软舌螺目的姊妹类群,反映了直管螺目到发育附肢的典型软舌螺目演化的中间阶段。2.首次以“属”级分类单位对寒武纪地层产出的多个常见软舌螺进行壳体特征统计,建立纲内谱系演化树,结合时代演化和内部解剖、壳体形态变化,梳理软舌螺演化特征极向(character polarity):软舌螺纲起源于壳体简单的直管螺目,随着口盖结构的复杂化,逐步演化出发育附肢的软舌螺目。在生态上反映摄食方式的转变和演化,即:从直管螺的主动沉积取食、腐食,向被动悬浮滤食的软舌螺目演化。软舌螺化石于寒武纪纽芬兰世幸运期首现,经历快速辐射,最后至二叠纪末灭绝。通过大型古生物数据平台,属种统计表明了软舌螺在时代上的演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寒武纪爆发序幕时期(纽芬兰世);(2)寒武纪爆发主幕时期(寒武纪第二世);(3)寒武纪爆发结束后乃至二叠纪灭绝。其中软舌螺在寒武纪大爆发的主幕前期属种多样性达到最大,后到寒武纪第二世中、晚期多样性急剧减少,该趋势可能与寒武系Botomian-Toyonian时期发生的Sink灭绝事件相关,后续相关研究的深入将能够进一步探索寒武纪第四期发生的神秘灭绝事件的原因。

管强[3](2021)在《中国东北典型沼泽湿地螺类地理分布格局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地理分布格局、生物多样性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是宏观生态学、生物地理学、环境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腹足纲(螺类)是水生无脊椎动物的第二大纲。东北螺类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等的基础数据缺乏且其分布格局以及不同尺度下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方式对螺类分布格局的影响尚不明晰。本论文在中国东北(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长白山、大兴安岭)四个典型沼泽湿地分布区进行了螺类群落组成和地理分布格局研究,明确了东北区域以及不同湿地区的螺类种类组成及多样性特征,阐明了人为干扰活动对沼泽湿地螺类分布格局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尺度螺类分布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沼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湿地生物资源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包括:本研究在中国东北沼泽湿地共采集螺类65种,包括异鳃亚纲58种和新进腹足亚纲7种;与其它水生生态系统相比,沼泽湿地的陆生螺类种类(11种)丰富。不同区域沼泽湿地的螺类优势种不同,并具有差异性的指示物种和特有物种。螺物种数和丰度表现出:随着纬度升高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随经度增加先降低后增加趋势;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趋势。三江平原湿地区和大兴安岭湿地区的螺类物种数和分类学多样性高于松嫩平原湿地区和长白山湿地区。四个湿地区的螺类群落彼此之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海拔和盐度是东北沼泽湿地螺类分布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中国东北沼泽湿地螺类分布格局形成的的最佳解释环境因子是盐度,海拔次之;在盐度和海拔影响下各个因素共同影响了东北沼泽湿地螺类的分布格局。平原区沼泽湿地(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的水补给类型是影响螺类分布格局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在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是否受泛滥水补给对螺类群落影响显着。洪泛沼泽湿地的螺类物种数高于非洪泛沼泽湿地,非洪泛沼泽湿地的螺类丰度显着高于洪泛沼泽湿地。洪泛沼泽湿地的螺类指示物种多为水生有厣螺类,常来源于河流栖息地;永久淹水沼泽湿地的指示物种则为典型的沼泽螺类。三江平原蝶形沼泽湿地的小叶章沼泽化草甸、臌囊苔草、毛苔草、漂筏苔草沼泽螺类群落组成与水深、植物组成等湿地特征显着对应。松嫩平原采样点依据螺类群落组成可以分为季节性淹水盐碱沼泽、永久性淹水盐碱沼泽和一个其它类型沼泽,三种类型盐碱沼泽间的螺类群落存在显着差异。水体盐度、p H、溶解氧、总悬浮固体、叶绿素与盐碱沼泽螺类群落间的差异密切相关。大兴安岭山地沼泽依据螺类群落分为临时淹水湿地、河流阶地沼泽、河漫滩沼泽和山前倾斜平原沼泽,四种沼泽螺类群落显着不同。不同类型山地沼泽均具有螺类指示物种,临时淹水湿地为4种陆生螺类,阶地沼泽的指示物种有8种,山前倾斜平原沼泽的指示物种有2种,而河漫滩沼泽的指示物种只有1种。长白山藓类泥炭沼泽和草本泥炭沼泽之间的螺类群落间存在显着性差异,均具有代表性指示物种。海拔是大兴安岭和长白山沼泽螺类分布格局的最佳解释环境变量。三江平原不同人类影响程度的16处沼泽湿地研究结果表明,近自然沼泽螺类丰度高于受影响湿地。近自然沼泽的螺类指示物种为水生有肺螺类,受影响湿地的指示物种为水生有厣螺类。乌苏里江上、中、下游12个洪泛平原沼泽和10个受堤坝阻隔沼泽螺类群落受到不同河段以及湿地是否与河流阻隔的影响。不同河段洪泛平原沼泽和堤坝阻隔沼泽具有差异性的螺类指示物种。三江平原近自然沼泽、湿地沟渠和农业沟渠螺类群落组成彼此间均存在显着差异。湿地沟渠螺类群落的物种数和丰度与自然湿地相似,尽管农业沟渠螺类群落的种数和丰度较低,仍占自然沼泽螺类群落的22%和52%。p H与溶解氧是影响近自然沼泽、湿地沟渠和农业沟渠间螺类群落差异的最佳解释水环境因子组合。

段晓林[4](2021)在《鄂西、滇东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寒武纪大爆发一直以来都是古生物等学科所关注的重点领域,在埃迪卡拉纪至寒武纪过渡期间地球后生动物门类首次大量出现,并于寒武纪早期快速辐射扩张,开启了以后生动物为主的地球海洋生态系统。而其中不同动物门类的起源与早期演化也是各领域学者所关注的焦点。扬子地块寒武纪地层出露良好,其中一系列特异埋藏化石群的发现,为揭示动物门类的起源和寒武纪大爆发的机制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古生物学证据。腕足动物是地质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并繁盛至今的一个后生动物门类。它与寒武纪早期的其他壳体化石一起最早出现在寒武纪纽芬兰世第二期,在经历了寒武纪第三期的辐射扩张之后,生物数量上逐步在古生代的海洋底栖群落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本文以鄂西、滇东寒武系第二统碎屑岩中的化石材料为主,辅以陕南地区的相关化石,对其中赋存的腕足动物化石多样性和地层分布进行了细致的对比研究。通过全面探讨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的壳体形态特征、系统分类、壳层结构、生物地层和古生态等,以期进一步揭示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的辐射扩张及其与寒武纪时期海洋底栖固着动物生态群落的协同演化。本文对鄂西寒武系第四阶石牌组中的腕足动物化石进行了详细的系统分类描述,目前共识别出6属7种(含1新种)及1未定属种,隶属于7个科,包括: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 gen.et sp.nov.(乳孔贝科),Eoobolus malongensis(始圆货贝科),Palaeobolus liantuoensis(圆货贝科),Lingulellotreta ergalievi(舌孔贝科),Kutorgina sinensis,Kutorgina sp.(顾脱贝科),Nisusia liantuoensis(艾苏贝科)及Neobolidae gen.et sp.indet.(新圆货贝科)。在分类和组合上,鄂西寒武纪早期水井沱组的优势分子乳孔贝类,在其上覆地层石牌组中的数量也十分丰富。但经对比研究发现,石牌组乳孔贝壳体有所加厚,出现了肉茎管结构,经鉴定为1新种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在新种出现的同时,水井沱组部分舌形贝类腕足动物化石(如Lingulellotreta和Palaeobolus)也延伸至了其上覆地层石牌组。此外,碳酸钙质壳腕足动物Kutorgina和Nisusia在石牌组上部的首次出现,代表了该类化石在鄂西地区的最低层位。本文首次在滇东地区石岩头组顶部发现了多门类骨骼化石,包括三叶虫、腕足动物、高肌虫、开腔骨、软舌螺、蒙古管、微网虫骨片以及大量未定种类的管壳类和球形类化石等。就腕足动物而言,此时该类化石属种较为单调。至其上覆地层玉案山组中上部的澄江生物群中,腕足动物化石属种多样性急剧增加,但此时并未形成稳定的壳体密集层。随后至红井哨组中上部和乌龙箐组,开始出现大量的单属种腕足动物壳体密集层,在乌龙箐组首次出现了乳孔贝类腕足动物(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壳体密集层。研究表明,在寒武系第四阶至乌溜阶的凯里组,一些棘皮动物会固着在乳孔贝壳体表面。大量密集壳体的出现为表栖固着滤食生物提供了固着和发展平台,并在海洋底质改造和硬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铺路石的作用。通过对鄂西、滇东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对比研究发现,鄂西石牌组碎屑岩中腕足动物与滇东乌龙箐组腕足动物属种多样性较为相似。鄂西石牌组腕足动物以乳孔贝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为主,该类化石在岩层表面通常会表现为壳体局部聚集,该现象在滇东寒武系第四阶乌龙箐组也常见。但乌龙箐组乳孔贝L.sapushanensis不仅在岩层表面聚集,在纵向上也会形成一定的厚度,且在武定洒普山剖面乳孔贝壳体密集层沉积厚度达4-5米。两种不同的壳体聚集现象表明同一生物体在不同沉积环境中的保存差异,如水体深度以及壳体在下降沉积过程中水动力大小对它们的影响。乳孔贝L.sapushanensis壳体密集现象在石牌组和乌龙箐组的出现粗略的表示两者年代地层的一致性;同时,碳酸钙质壳腕足动物Nisusia在石牌组和乌龙箐组中上部的首现也支持了这一观点。此外,本文首次对寒武纪早期碎屑岩中乳孔贝类的壳层结构进行研究,乳孔贝L.sapushanensis保存有精美的次级柱状壳层结构,主要表现为由直径约为2.5μm的空心管状体所组成的层状结构,且该空心管内部通常保存有可穿层的实心柱体结构(直径约为1μm)。通过对碎屑岩和碳酸盐中乳孔贝次级柱状壳层结构的全面分析,初步建立了乳孔贝壳层结构的矿化过程。石牌组泥岩中乳孔贝的空心管状体可能代表了原始的有机质膜套管,而空心管结构的内部空隙被充填磷酸盐化之后,经酸蚀处理形成灰岩中所获取的圆柱体(column);而泥岩中位于空心管中间且连接薄板层的直径约为1μm的细小圆柱体对应的结构应该是传统柱体中的中间管道(central canal)。

李新正,寇琦,王金宝,甘志彬,杨梅,龚琳,隋吉星,马林,曲寒雪,初雁凌,曾宥维,王伟娜,张祺,董栋[5](2020)在《中国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与系统演化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我国海域无脊椎动物的分类学和系统演化研究的历史和概况,以及我国分类系统学工作者在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区系与动物地理学、系统发育与分子系统学领域的主要工作,重点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工作。涉及类群包括原生动物、海绵动物、刺胞动物、线虫、多毛类环节动物、星虫、螠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苔藓动物、毛颚动物、棘皮动物、半索动物等主要的无脊椎动物门类。涉及海域以我国管辖海域,特别是中国近海为主,也涉及了西太平洋、西南印度洋等深海环境的无脊椎动物类群的分类学报道。本文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对于在我国在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与系统演化研究领域成就基础上,发现薄弱环节,研讨今后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填补研究空白,赶超本领域国际前沿,都有重要借鉴意义。

张磊[6](2020)在《长江泛滥平原及湖区尺度上底栖动物群落差异及其对水文连通的响应》文中认为长江是我国重要的河流之一,长江流域在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生态健康等方面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来,频繁的人类活动加剧了长江流域的生态退化。闸坝建设、污水排放等人类活动导致长江中下游的泛滥平原湖泊水体的自然水文节律被破坏,湖泊与长江原本的自然水文连通程度也逐渐降低,水体间交换周期越来越长,湖泊逐渐出现富营养化的现象;由于受到采砂挖沙等外界的干扰,湖泊与长江的水文连通程度变差,泛滥平原湖泊湖区内部的水体交换周期不相同。底栖动物是泛滥平原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生物类群,研究不同区域尺度上的底栖动物群落差异可为科学保护泛滥平原生态系统提供依据,水体交换率为水文连通量化指标之一,故有必要开展泛滥平原尺度以及湖区尺度上的底栖动物-水交换率定量化关系研究。基于上述研究角度,本文尝试分析泛滥平原尺度以及湖区尺度上以洞庭湖为例的底栖动物群落差异,摸清江湖之间水交换率以及通江湖泊不同区域水交换率的差异,研究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对水文连通的生态学响应。取得以下主要结果:1.初步完成了泛滥平原尺度上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差异。本文基于之前学者对湖泊类型划分的五类湖泊进行数据分析,在31个泛滥平原湖泊中共采集到底栖动物146种,隶属于5门9纲24目38科95属。软体动物为湖群的优势类群,占总物种数的比例为52.7%。但五组湖泊间底栖动物的物种数和组成有较大差异,与长江仍然保持自由水文连通的通江湖泊物种数最多,其优势类群为双壳类、腹足纲和昆虫纲类;江湖水文连通受阻最严重的藻型湖泊物种数最少,优势类群为寡毛类和摇蚊科幼虫。2.系统分析了泛滥平原尺度上底栖动物对人类活动干扰下水文连通的响应模式。本文运用了分类学差异性指数(TD指数)来衡量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干扰程度,通过分析五组湖泊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TD指数(△+、∧+)和环境因子的关系,发现影响物种数最关键的因素为湖泊面积,而水质指标为影响底栖动物TD指数的重要因素,所有底栖动物的TD指数值(△+、∧+)都与叶绿素a含量Chl a、总磷TP和总氮TN具有显着相关性。此外,底栖动物在水文连通梯度下的响应模式为,江湖水文连通受阻最严重的的藻型湖泊∧+高,未受阻隔的通江湖泊物种分布均匀且其∧+值低。3.分析了不同季节湖区尺度上洞庭湖底栖动物的群落特征。2018年4月份的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高于2018年10月份的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其中4月份共调查到底栖动物88种,10月份为40种,两个季节的功能摄食类群基本相同;配对样t检验对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Margalef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在两个季度不具有显着性差异;4月份底栖动物的系统发育相异度值低于10月份;4月份的样点NMDS排序图上分布比10月份较为集中,表明10月份群落的空间差异大于4月份。4.确定了影响湖区尺度上洞庭湖不同区域底栖动物的群落特征及影响因素,水文连通梯度是影响湖泊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的重要因素,其次为水体营养水平。(1)不同的环境梯度下,底栖动物的分布也不相同,在水体交换程度差别不大的区域,温度是不同区域底栖动物分布的原因之一,如水温较低的流域内有较多的冷水性种类如寡毛类;而在水交换率低的区域中影响底栖动物的主导因素为水体营养物浓度,清洁物种如蜉蝣目广泛分布于总氮浓度低的区域。(2)当水系之间具有良好的水文连通时,物质、能量和生物以水为载体传输到不同区域,为水生生物提供生长繁殖必需的物质能量。不同区域之间水交换能力不同,也影响了底栖动物的分布格局。(3)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水文连通梯度上,底栖动物的密度、生物量逐渐上升。底栖动物的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与水龄之间有明显的关系,表现为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与水龄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而beta多样性指数单调下降。

郭思雅[7](2020)在《基于食物网模型的生态修复及改善DO对底栖生态修复强化效果的研究》文中认为白洋淀——作为承载雄安新区的“水核心”,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资源受到了国家的深度重视。为遏制白洋淀生态系统的退化,加速底栖生态的修复与重建是白洋淀湖泊改善的关键环节。基于白洋淀目前生态环境的背景下,在调研白洋淀藻类、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沉水植物、鱼类现状的基础上,通过食物网模型研究了基于食物网模型的生态修复技术,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验,研究改善水环境因子DO对底栖生态修复强化效果的影响,提出了针对白洋淀的底栖生态修复策略。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食物网结构和功能演变分析2018年3月、7月、11月对白洋淀湖泊水生生物群落进行现场调查,明确了白洋淀湖泊水生生物群落时间分布规律,结合文献调研结果,分析了 1980年、2010年、2018年白洋淀各生物群落的结构变化,研究了白洋淀湖泊生态系统演变趋势,结果表明,白洋淀湖泊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降低。利用Ecopath模型构建了 1980年、2010年、2018年三个时期白洋淀生态系统食物网模型,模拟结果表明1980年、2010年、2018年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能量随营养级增大显着减小,整体呈现金字塔状;1980年比2010年白洋淀生态系统规模大,2018年生态系统规模比2010年高,且2018年白洋淀生态系统规模要高于1980年;2018年白洋淀生态系统比2010年能量利用高,比1980年能量利用低,仍有大部分能量未被充分利用;2018年白洋淀初级生产者中沉水植物较2010年增加10.77%,而1980年沉水植物远远高于其他年份,浮游藻类和底栖藻类生物量略有减少。从1980年到2010年,白洋淀生态规模缩小,2010年比1980年白洋淀湖泊成熟度和稳定性低,白洋淀湖泊先发生逆向演替,2018年比2010年成熟度和稳定性高,有顺向演替趋势,但仍未恢复到1980年水平。(2)利用食物网模型进行生态修复系统重建,通过科学合理的构建一个成熟稳定的食物网结构,确定影响白洋淀生态系统的关键性物种,通过模型调节关键性物种生物量,基于Ecopath模型计算白洋淀关键物种及其生态容量,基于2018年模型,计算得软体动物的最小和最大生态容量为2018年的0.691和1.355倍,肉食性鱼类最小和最大生态容量为2018年的0.881和1.588倍。(3)利用投加释氧材料实现改善上覆水DO达到底栖生态修复强化效果,发现释氧材料最佳投加量为2 kg/m2,DO在15d后基本稳定在3.18 mg/L且pH在8.32~8.96范围内,可以满足底栖生物生存,同时降低了上覆水体的NH4+-N、TP和PO43-浓度,且有效抑制CH4、CO2的排放;在沉积物表层投加释氧材料有助于水体DO的升高,抑制NH4+-N的释放且有利于磷的去除,对CH4、CO2气体释放的抑制性作用增强,释氧材料包裹于沉积物中抑制了 DO释放,有沉积物氮释放风险且对磷的吸附作用减弱,对CH4、CO2气体释放的抑制性作用低于在沉积物表层投加释氧材料组;随释氧材料的投加水体中DO升高,有利于螺生长,对金鱼藻高度、生物量增加促进作用显着,而释氧材料埋入沉积物中抑制DO释放,对螺和金鱼藻的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小于沉积物表层投加释氧材料。

杨伟红[8](2020)在《笠贝和石鳖贝壳形成区早期形态建成机制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贝壳是软体动物的重要保护器官,研究软体动物贝壳发生机制对于了解软体动物的发育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贝壳发生起始于胚胎发育早期,由背部外胚层细胞形成贝壳形成区,并继而分泌形成贝壳。贝壳发育过程中,贝壳形成区的形态发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具有高度保守性及一定程度的种间多样性。本研究选取了分属软体动物两个亚门的腹足纲动物笠贝(Lottia goshimai)和多板纲动物红条毛肤石鳖(Acanthochitona rubrolineata)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贝壳形成区的发育机制。腹足纲动物的贝壳发生机制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缺乏高精度的观察及细胞和分子两个层面的关联性研究。基于上述现状,本研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高分辨率技术对笠贝贝壳形成区的形态发生进行了研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笠贝贝壳形成区由中央区域及外围区域两部分组成,在发育过程中有两个特点,一是中央区域产生伪足,此区域在随后的发育过程中内陷并扩张;二是外围区域逐渐呈现一种规律化的“玫瑰花样”的同心圆结构。在此基础上,对4个贝壳形成相关基因(engrailed、bmp2/4、gata2/3、hox1)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些基因表达于贝壳形成区的不同位置(8 hpf),表明贝壳形成区由不同的细胞群体组成。同时,发现这4个基因的表达随发育进程(6-8 hpf)呈现从腹面和侧面向背面聚集的趋势,表明在贝壳形成区发育过程中可能存在细胞迁移现象。通过标记F-actin(纤维状态的肌动蛋白,即微丝),发现贝壳形成区的细胞形态在发育过程中经历了显着的变化。此外,在8 hpf时,贝壳形成区出现两处较强的F-actin聚集信号,其一与中央内陷区域分布的大量伪足具有显着相关性,另一处则可能指示了贝壳形成区与其它外胚层的分界线。通过Brd U(5-溴脱氧尿嘧啶)掺入实验,发现在贝壳形成区扩张过程中没有明显的细胞增殖现象。综上所述,这些结果表明细胞运动及细胞形态变化在贝壳形成区形态发生过程中占主导作用,而细胞增殖在此过程中作用不大。此外,本研究发现笠贝贝壳发生过程中中央区域细胞与中/内胚层细胞始终紧密接触,这一特点不支持现有的“内胚层诱导”假说,提示贝壳发生过程在不同腹足纲动物中可能存在重要差别。多板纲动物的贝壳形成区沿身体前后轴重复性地排列于背部,具有“假体节”的形态特点和发育过程。然而,目前尚没有针对这种发育过程的详细研究。首先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石鳖担轮幼虫头部有一部分未覆盖纤毛的区域,此区域为第一个贝壳形成区。背部担轮环下方具有六个重复排列的贝壳形成区,其贝壳形成区间的界限在发育过程中随躯干部的延长而变的更加清晰。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假体节”和体节的相似性,本文研究了体节形成同源基因在多板纲动物中的表达模式。共研究了5种体节形成相关基因(engrailed、notch、delta、hedgehog、wnt1)在重要时间节点(24,48 hpf)的表达模式,发现这些基因全都以“条纹状”表达于贝壳形成区。进一步的,研究了这些基因在笠贝中的表达模式,以探讨贝壳发育机制在这两种亲缘关系较远的贝类间的差别。结果发现,除notch及一个delta同源基因(delta2)外,笠贝中这些基因(delta1、hedgehog、wnt1)均未表现出与贝壳发育的明显相关性,表明笠贝与石鳖的贝壳发生机制有显着差别。本研究揭示了腹足纲及多板纲软体动物贝壳发生过程的独特特点,初步鉴定了参与两种动物贝壳发生的多个基因,展示了贝壳发生区细胞的分化及运动过程,从细胞和分子水平为理解软体动物的贝壳发生机制提供了基础支撑。

李晓静[9](2020)在《围填海活动对渤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态影响 ——以曹妃甸和龙口离岸岛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海岸带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地矛盾突出,围填海成为各沿海国家解决土地短缺的重要手段。环渤海经济圈是中国北方发展最快的区域,围填海活动频繁,曹妃甸规划区是我国围填海典型区域,龙口离岸岛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海上人工岛群。为了掌握围填海影响下渤海南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化和受扰动状况,本文利用2013年10月、2014年4月和8月渤海南部现场调查数据以及1958-2011年文献发表数据,并结合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曹妃甸和龙口离岸岛临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时空变化以及常见经济种对围填海影响的生物响应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一、利用2013年10月调查数据分析了渤海各典型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状况,发现黄河口、莱州湾和渤海湾不同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差异性显着,渤海湾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健康状况较黄河口和莱州湾差,但渤海湾和莱州湾内围填海工程区附近站位和周边海域生物群落差异并不明显。分析自1958年来渤海南部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演替发现,群落的主要类群由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逐渐被多毛类替代,优势物种由个体较大、寿命较长的经济种软体动物和甲壳类演替为个体较小、寿命较短的多毛类和小型甲壳动物机会种。自2010年以来,渤海南部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健康状况逐渐变差,单一、小型机会种蔓延占据主导地位,生物群落变得脆弱不稳定。二、利用2013年数据对曹妃甸围填海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空间差异性分析,发现距离围填海工程较近站位的物种数、生物多样性均较低。围填海工程对曹妃甸工业区西南侧站位影响最大,该区域物种数和生物多样性最低。同时发现围填海面积较大的年份,生物群落生物多样性较低、群落健康状况较差。利用2010-2013年龙口离岸岛施工前后调查数据分析发现龙口离岸岛建设后,沉积物和海水环境因子以及生物群落都发生了显着的变化,沉积物中油类浓度、海水盐度和悬浮物浓度明显上升。群落小型化、群落结构相似性增加明显。优势种由2010年的多毛类转变为2013年的小型软体动物。生物群落健康状况依距离围填海远近而出现差异,距离龙口离岸岛较远的站位底栖生态健康状况有变好趋势,而距离人工岛较近的站位底栖生态健康状况有变差趋势。三、围填海疏浚等工程建设中产生的悬浮物对渤海大型底栖动物经济种幼体的存活具有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生物群落的种群补充。模拟实验表明,高浓度的悬浮物对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幼体具有明显的急性致死作用,生物存活率与浊度呈现显着的线性负相关关系。随着悬浮物浓度和暴露时间的增加,生物的存活率明显下降。但随着暴露时间的持续增加,生物存活率与浊度的相关显着性逐渐下降。四、围填海疏浚等工程建设中的掩埋作用也对渤海底栖动物经济种在行为和生理方面具有显着的影响,影响大小与掩埋深度和掩埋泥沙粒径有关。在30cm以浅的掩埋深度,等边浅蛤(Gomphina aequilatera)具有良好的垂直迁移能力,且耐受力很强。但随着掩埋深度增加以及掩埋泥沙粒径的减少,掩埋作用会对等边浅蛤产生明显的氧化胁迫,最终导致死亡。30 cm的泥样掩埋深度,等边浅蛤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明显上调。同时发现,添加淤泥处理组的底层和中层间隙水的质量状况较差,具有较低的酸碱度和更高的铵盐浓度,同时也有死亡个体出现。五、我们发现,渤海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演替,围填海活动明显加剧了群落的不稳定,而且围填海施工中产生的悬浮物和掩埋作用对大型底栖动物幼体的成活和种群的补充具有明显的负效应。由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以及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渤海南部生物群落的变化不是围填海单一因素的影响结果。渤海入海河流众多,特别是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海,以及黄河口附近的石油开采,加上近年来养殖、捕捞、底拖网等活动的加剧,另外,全球变暖导致的海水温度上升,都会对生物群落造成影响。所以,渤海南部生物群落的变化是气候变化和各种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大面积围填海则进一步加剧了群落的退化和演替。

王天慈[10](2020)在《青海湖湖滨平原湿地低营养级生态水文关系研究》文中提出《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明确指出,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上最重要的三大生态系统。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引起的湿地生态问题,是制约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早在1992年德国柏林举行的水与环境国际会议上,生态水文学就被作为一门学科被独立出来。开展湿地生态水文的研究,是解决目前湿地面临问题以及湿地生态保护和恢复的基础。青海湖湿地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湿地,是首批加入国际湿地公约的国际重要湿地。青海湖流域内陆域坡面的研究集中关注植物群落,从最开始植物群落基本分布确定逐渐发展到随环境梯度的植被演替变化,近年来的研究开始基于生源要素分析土壤和植被分布的机理。水域范围内的调查主要关注青海湖大湖及子湖的水位变化、生物组成以及裸鲤洄游产卵及鱼道建设分析,以及对布哈河、沙柳河等径流量较大河流的水文演变过程研究,近些年来,基于水文模型的生态水文研究开始出现,青海湖湿地生态水文逐渐成为诸多学者关注的重点。随着旅游业发展,人类活动对青海湖湖滨平原的生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保护湿地生境,青海湖鸟岛、沙岛景区陆续关停。本文针对青海湖湖滨平原湿地,明确青海湖湿地分布现状,结合植物调研和底栖动物采样手段,对湖滨平原不同类型湿地进行调查研究,取得的成果如下:(1)明确了青海湖区水文、土壤、植被特点以及湖滨平原湿地类型与基本分布。青海湖湖滨平原地表水分布不均,地下水类型主要包括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碎屑岩裂隙孔隙水,地下水补径排区域环湖呈环状分布。土壤类型以栗钙土类占绝对优势,多数样点土壤颗粒粉砂、黏粒为主,结合遥感解译和土壤分布反演出天然植物分布图,确定共10种天然植物群系。划分青海湖湖滨湿地为7个类型,包括近岸河流湿地(永久性、间歇性)、永久性内陆三角洲、湖滨泛滥地、泡沼、淡水泉、地热湿地和沼泽草甸。(2)分析得到了不同优势植物种群分布特征,建立了优势植物种群的生境相似性及其和水分驱动因子的定量关系,同时,初步揭示出植物群系分布的决定性环境条件,并基于实测数据和反演的天然植被分布建立了典型植物群系的地下水响应关系,通过其分布机理的深入挖掘分区矫正了湖滨平原植物群系分布。(3)阐明了青海湖湖滨平原湿地水域生态系统组成与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现状,然后从摄食结构的角度解释了不同类型底栖动物分布的潜在机理,建立了间歇性淡水泉湿地和近岸河流湿地碎屑食物链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与食物来源的定量关系。同时,通过排序方法分析确定了底栖动物分布的环境驱动因子,解释了群落分布时空差异的潜在原因,并与永久性湿地的生物类群对比得到了生物组成和群落结构上的差异。

二、软体动物系统发育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软体动物系统发育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寒武纪软舌螺壳体形态解剖研究与冠轮动物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软舌螺的壳体构成概述及硬体研究新进展
    1.1 壳体构成
    1.2 壳体微细结构研究
2 软舌螺的软体解剖学研究新进展
    2.1 摄食器官
    2.2 肌肉附着痕
    2.3 体腔及消化系统
3 存在的关键问题探讨
    3.1 软舌螺的生活和摄食模式
    3.2 软舌螺的亲缘性探讨
4 结论与展望

(2)滇东地区寒武系第二统软舌螺动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寒武纪大爆发与软舌螺研究现状
    1.2 研究材料、内容、意义与文章特色
    1.3 研究方法
    1.4 工作量统计和研究成果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生物群
    2.1 滇东地区(澄江生物群、关山生物群)
        2.1.1 滇东地区寒武纪早期地层
        2.1.2 澄江生物群及其古生态论述
        2.1.3 关山生物群及其古生态论述
    2.2 峡东地区(水井沱组、石牌组)
第三章 软舌螺概述及最新研究进展
    3.1 软舌螺壳体构成及分类
        3.1.1 口盖
        3.1.2 锥壳
        3.1.3 附肢
        3.1.4 软舌螺的分类
        3.1.5 软舌螺的壳体微细结构和矿化类型
    3.2 软舌螺的软体组织形态
        3.2.1 摄食器官
        3.2.2 肌肉系统
        3.2.3 体腔及消化系统
第四章 澄江、关山动物群中软舌螺的解剖学研究
    4.1 澄江化石库的丰满三槽螺—直管螺目解剖系统重建
    4.2 马龙“线带螺”—软舌螺目消化系统研究
    4.3 澄江化石库的云南肉茎螺—“肉茎结构”勘误
第五章 软舌螺的埋藏学
    5.1 特异埋藏化石库的软舌螺的软躯体保存
    5.2 关山生物群中软舌螺多种保存机制的特殊性
        5.2.1 黄铁矿化
        5.2.2 管状立体保存
        5.2.3 微生物膜型
第六章 软舌螺及相关壳体集群机制探讨
    6.1 软舌螺及其壳体表面附着物
    6.2 特异埋藏化石库中软舌螺的富集现象
        6.2.1 软躯体化石的聚集及相应动物行为性解读
        6.2.2 软舌螺在澄江生物群的富集
        6.2.3 软舌螺在关山生物群的密集保存
    6.3 澄江生物群中与软舌螺相关的Pelagiella壳体密集层
    6.4 关于软舌螺富集现象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化石记录讨论
第七章 软舌螺的演化和辐射
    7.1 附肢的起源、演化
        7.1.1 软舌螺附肢与其他动物可能的“同源”结构对比
        7.1.2 附肢的化石记录与狭义的软舌螺目
        7.1.3 附肢的演化
    7.2 软舌螺壳体和解剖结构的性状演化模型
        7.2.1 早期软舌螺演化模型
        7.2.2 软舌螺的壳体演化的汇总
        7.2.3 解剖结构的演化
    7.3 软舌螺的谱系演化:辐射与灭绝
        7.3.1 寒武纪爆发序幕时期(纽芬兰统)
        7.3.2 寒武纪爆发的主幕时期
        7.3.3 寒武纪爆发的主幕结束乃至二叠纪
第八章 软舌螺的生态、亲缘关系及相关冠轮动物演化
    8.1 软舌螺的生态
        8.1.1 生活模式
        8.1.2 摄食方式
        8.1.3 个体发育
    8.2 亲缘关系及系统演化树中的位置
        8.2.1 冠轮动物与软舌螺
        8.2.2 软舌螺的演化争议历史
    8.3 触手冠动物与软舌螺
        8.3.1 触手冠动物
        8.3.2 触手冠动物的起源问题与软舌螺
        8.3.3 软舌螺与触手冠动物对比与讨论
    8.4 软舌螺的归属及与冠轮动物演化的探讨
第九章 软舌螺的系统古生物学
    9.1 丰满三槽螺(Triplicatella opimus(Yu,1974))
    9.2 腹脊近小角螺(Paramicrocornus ventricosus(Qian,1978))
    9.3 云南肉茎螺(Pedunculotheca diania Sun,Zhao et Zhu,2018)
    9.4 云南“薄氏螺”( ‘Burithes’yunnanensisHou,Bergstr?m,Wang,Feng& Chen,1999)
    9.5 马龙“线带螺”( ‘Linevitus’malongensis Yu,197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3)中国东北典型沼泽湿地螺类地理分布格局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螺类群落组成及分布
        1.2.2 螺类地理分布格局研究
        1.2.3 螺类生态功能
        1.2.4 螺类群落影响因素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东北沼泽湿地螺类地理分布格局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数据分析
    2.3 结果
        2.3.1 东北沼泽湿地螺类种类组成及分布
        2.3.2 东北沼泽湿地螺类地理分布格局
    2.4 讨论
        2.4.1 不同沼泽湿地区螺类组成及多样性特征
        2.4.2 东北沼泽湿地螺类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 平原沼泽湿地螺类分布格局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采集
        3.2.2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不同水补给类型沼泽螺类分布格局
        3.3.2 碟形沼泽湿地螺类水平分布格局
        3.3.3 内陆盐碱沼泽湿地螺类分布格局
    3.4 讨论
        3.4.1 不同水补给类型湿地螺类分布格局
        3.4.2 碟形沼泽湿地螺类水平分布格局
        3.4.3 内陆盐碱沼泽湿地螺类分布格局
第四章 山区沼泽湿地螺类分布格局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品采集
        4.2.2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大兴安岭湿地区螺类分布格局
        4.3.2 长白山湿地区螺类分布格局
    4.4 讨论
        4.4.1 大兴安岭湿地区螺类分布格局
        4.4.2 长白山湿地区螺类分布格局
第五章 人为干扰活动下沼泽螺类分布格局变化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样品采集
        5.2.2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沼泽湿地垦殖影响下螺类分布格局
        5.3.2 洪泛沼泽堤坝建设影响下螺类分布格局
        5.3.3 沼泽湿地沟渠建设影响下螺类分布格局
    5.4 讨论
        5.4.1 沼泽湿地垦殖影响下螺类分布格局
        5.4.2 洪泛沼泽堤坝建设影响下螺类分布格局
        5.4.3 沼泽湿地沟渠建设影响下螺类分布格局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中存在问题及展望
        6.2.1 研究中存在问题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东北沼泽湿地螺类物种名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鄂西、滇东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寒武纪大爆发
    1.2 腕足动物概述
    1.3 全球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的分布和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其地层概况
    2.1 鄂西地区
        2.1.1 地层概况
        2.1.2 研究剖面
        2.1.3 寒武纪早期化石组合简介
    2.2 滇东地区
        2.2.1 地层概况
        2.2.2 研究剖面
        2.2.3 寒武纪早期生物群简介
    2.3 陕南地区
        2.3.1 地层概况
        2.3.2 研究剖面
        2.3.3 寒武纪早期化石组合简介
第三章 鄂西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
    3.1 水井沱组化石
        3.1.1 水井沱组腕足动物化石
        3.1.2 水井沱组其他化石
    3.2 石牌组化石
        3.2.1 石牌组腕足动物化石
        3.2.2 石牌组其他化石
    3.3 鄂西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化石的出现及分布
第四章 滇东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
    4.1 滇东最早三叶虫Parabadiella带腕足动物及其他化石
        4.1.1 腕足动物化石
        4.1.2 其他化石
    4.2 滇东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化石
        4.2.1 腕足动物化石
        4.2.2 腕足动物壳体密集层
        4.2.3 乌龙箐组乳孔贝Linnarssonia壳体密集层
    4.3 腕足动物壳体密集层与寒武纪底质演化
第五章 乳孔贝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壳层结构
    5.1 腕足动物壳层结构
    5.2 碎屑岩中乳孔贝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壳层结构
    5.3 碎屑岩与碳酸盐岩中乳孔贝壳层结构的对比
第六章 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及其生物地层对比
    6.1 鄂西与滇东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比较
    6.2 陕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及其他壳体化石
    6.3 华南寒武纪早期生物地层对比
    6.4 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生物古地理意义
第七章 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系统描述
    7.1 洒普山林纳逊贝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 Duan and Zhang,2021a
    7.2 马龙始圆货贝Eoobolus malongensis Rong, 1974
    7.3 尔格李野维舌孔贝Lingulellotreta ergalievi Koneva, 1983
    7.4 新圆货贝科未定属种Neobolidae gen.et sp.indet.
    7.5 中国顾脱贝Kutorgina sinensis Rong,1979
    7.6 顾脱贝未定种Kutorgina sp.
    7.7 莲沱艾苏贝Nisusia liantuoensis Zeng,1987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中国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与系统演化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历史与现状
    1.1 原生动物Protozoa
    1.2 多孔动物Porifera
    1.3 刺胞动物Cnidaria
    1.4 扁形动物Platyhelminthes
    1.5 线虫Nematoda
    1.6 多毛类环节动物Polychaeta、星虫Sipunculoidea、螠虫Echiuroidea、纽虫Nemertinea
    1.7 软体动物Mollusca
    1.8 节肢动物Arthropoda
    1.9 苔藓动物Bryozoa
    1.1 0 棘皮动物Echinodermata
    1.1 1 毛颚动物Chaetognatha
    1.1 2 半索动物Hemichordata
    1.1 3 尾索动物Urochordata
    1.1 4 头索动物Cephalochordata
2 总结与展望
    2.1 海洋生物分类学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
    2.2 我国海洋生物分类学发展建议

(6)长江泛滥平原及湖区尺度上底栖动物群落差异及其对水文连通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文连通度
        1.2.2 底栖动物
        1.2.3 泛滥平原尺度上底栖动物-水文连通响应关系
        1.2.4 湖区尺度上底栖动物-水文连通响应关系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2.长江中下游湖泊概况及工作方法
    2.1 湖泊概况
        2.1.1 长江中下游31个研究湖泊概况
        2.1.2 洞庭湖湖泊概况
    2.2 湖沼学参数测定
    2.3 数据分析
        2.3.1 分类学差异性指数分析
        2.3.2 主成分分析
        2.3.3 除趋势对应分析
        2.3.4 多余度分析
        2.3.5 典范对应分析
        2.3.6 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
    2.4 水交换率的定量计算
3.长江泛滥平原尺度上底栖动物多样性对水文连通及营养水平的响应
    3.1 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3.1.1 不同湖泊间的环境特征
        3.1.2 不同湖泊间的物种组成
    3.2 底栖动物与多样性指数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3.2.1 底栖动物物种组成与多样性指数的关系
        3.2.2 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3 讨论
    3.4 小结
4.洞庭湖湖区尺度上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及驱动力分析
    4.1 洞庭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4.1.1 底栖动物的物种组成
        4.1.2 底栖动物的功能摄食类群组成
    4.2 底栖动物的多样性分析
        4.2.1 底栖动物的alpha、beta多样性
        4.2.2 洞庭湖底栖动物的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5.洞庭湖不同湖区底栖动物群落对水文连通的响应
    5.1 洞庭湖不同区域水体交换率差异
        5.1.1 空间尺度上洞庭湖水体交换率的差异
        5.1.2 时间尺度上洞庭湖水体交换率的差异
    5.2 水文连通梯度下洞庭湖底栖动物-环境因子三者的关系
        5.2.1 水文连通梯度下不同区域的环境因子特征
        5.2.2 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2.3 水文连通梯度下不同区域的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5.3 讨论
    5.4 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果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基于食物网模型的生态修复及改善DO对底栖生态修复强化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湖泊生态食物网模型研究
    1.3 底栖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1.3.1 基于食物网的底栖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1.3.2 基于环境因子的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路线
第二章 白洋淀淀区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现状调研方法
    2.2 藻类结果分析
        2.2.1 藻类数量分布
        2.2.2 浮游藻类历史状况分布
    2.3 浮游动物结果分析
        2.3.1 浮游动物数量分布
        2.3.2 浮游动物历史状况分布
    2.4 底栖动物结果分析
        2.4.1 底栖动物种类
        2.4.2 底栖动物数量和生物量分布规律
        2.4.3 底栖动物历史状况分布
    2.5 水生植物分析
    2.6 鱼类结果分析
    2.7 小结
第三章 白洋淀淀区食物网特征及基于食物网模型的生态修复技术
    3.1 Ecopath模型原理
    3.2 建模思路及步骤
        3.2.1 功能组划分
        3.2.2 参数确定
        3.2.3 模型平衡
    3.3 白洋淀食物网结构
    3.4 生物量和流量分布
    3.5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3.6 混合营养关系
    3.7 生态系统总体参数
    3.8 基于食物网的生态修复关键物种及生态容量
        3.8.1 关键物种筛选
        3.8.2 关键物种生态容量
        3.8.3 基于食物网关键物种生态修复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DO对底栖生态修复的强化效果
    4.1 实验材料及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指标测定及数据处理
        4.2.1 水质指标及温室气体测定
        4.2.2 动植物指标测定
        4.2.3 数据处理
    4.3 DO对释氧材料投加量的响应及生态净化效果
        4.3.1 释氧材料不同投加量对DO及pH变化的影响
        4.3.2 不同释氧材料投加量下DO对上覆水水质影响
        4.3.3 不同释氧材料投加量下DO对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影响
    4.4 DO对释氧材料投加方式的响应及生态净化效果
        4.4.1 释氧材料不同投加方式对DO和pH变化的影响
        4.4.2 不同释氧材料投加方式下DO对上覆水水质影响
        4.4.3 不同释氧材料投加方式下DO对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影响
    4.5 释氧材料提高DO对动植物生长影响评估
        4.5.1 释氧材料提高DO对沉水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
        4.5.2 释氧材料提高DO对底栖动物生长情况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8)笠贝和石鳖贝壳形成区早期形态建成机制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软体动物及贝壳发生简介
        1.1.1 软体动物的分类
        1.1.2 软体动物幼虫贝壳发生过程简介
        1.1.3 软体动物成体贝壳形成过程简介
    1.2 腹足纲动物贝壳形成的研究
        1.2.1 贝壳形成区早期发育过程
        1.2.2 贝壳发生相关基因
    1.3 多板纲动物贝壳形成的研究
        1.3.1 多板纲动物背部的细胞群组成及功能
        1.3.2 多板纲动物壳板的形成过程
        1.3.3 体节发育机制简介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采集及固定
    2.2 RNA提取、c DNA合成
    2.3 整装原位杂交
    2.4 组织化学实验
    2.5 扫描电镜观察
第3章 结果
    3.1 笠贝贝壳形成区的早期发育研究
        3.1.1 笠贝贝壳形成区发育过程中形态变化
        3.1.2 贝壳形成相关基因在笠贝贝壳发育区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3.1.3 笠贝贝壳形成区发育过程中微丝的动态变化
        3.1.4 贝壳形成区形态发生过程细胞增殖情况
    3.2 多板纲动物贝壳形成区的早期发育研究
        3.2.1 石鳖贝壳形成区发育过程
        3.2.2 体节形成相关基因在石鳖贝壳形成区表达模式研究
    3.3 体节形成相关基因在腹足纲动物中表达模式研究
第4章 讨论
    4.1 笠贝贝壳形成区形态发生的基本特点
    4.2 对笠贝贝壳形成区形态发生机制的启示
    4.3 多板纲动物贝壳形成区形态发生
    4.4 多板纲动物贝壳形成区形态发生机制的启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围填海活动对渤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态影响 ——以曹妃甸和龙口离岸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围填海工程及其生态影响
        1.2.1 国内外围填海开发活动历史、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1.2.2 围填海对海洋环境和资源的影响
    1.3 大型底栖动物
        1.3.1 大型底栖动物定义以及生态作用
        1.3.2 大型底栖动物在环境检测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的作用
    1.4 研究区域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2章 渤海典型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站位布设和样品采集
        2.1.2 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渤海南部不同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差异性分析
        2.2.2 渤海南部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年际变化
        2.2.3 渤海南部底栖生态健康状况
    2.3 讨论
        2.3.1 渤海南部生物群落空间差异性原因
        2.3.2 渤海南部大型底栖动物群落长周期演替原因探讨
    2.4 结论
第3章 曹妃甸围填海工程对渤海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站位布设和样品采集
        3.1.2 优势种分析
        3.1.3 群落结构分析
        3.1.4 群落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3.1.5 群落健康状况评价
    3.2 结果
        3.2.1 曹妃甸及临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现状
        3.2.2 曹妃甸围填海区各站位间生物群落比较
        3.2.3 大型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3 讨论
        3.3.1 渤海湾围填海工程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3.3.2 围填海对大型底栖动物影响的原因
    3.4 结论
第4章 龙口离岸岛工程对莱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调查区域和采样方法
        4.1.2 环境变量分析
        4.1.3 统计分析
    4.2 结果
        4.2.1 龙口离岸岛及临近海域环境因子时空变化
        4.2.2 龙口离岸岛及附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时空变化
        4.2.3 大型底栖动物与环境变量的关系
        4.2.4 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化的潜在因子
    4.3 讨论
        4.3.1 围填海影响下环境因子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变化
        4.3.2 莱州湾环境因子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关系
        4.3.3 沿海围填海工程的建议
        4.3.4 本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意义
    4.4 结论
第5章 围填海悬浮物对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Kuster,1860)早期发育阶段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5.2 结果
        5.2.1 环境因子
        5.2.2 悬浮物暴露下幼体成活率
        5.2.3 幼体存活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
    5.3 讨论
    5.4 结论
第6章 沉积物掩埋对等边浅蛤Gomphina aequilatera(Sowerby,1825)生理和迁移行为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生物样品和沉积物收集
        6.1.2 实验组设置
        6.1.3 沉积物和间隙水环境变量测量
        6.1.4 抗氧化酶分析
        6.1.5 数据统计分析
    6.2 实验结果
        6.2.1 环境因子
        6.2.2 实验个体大小差异
        6.2.3 等边浅蛤的垂直迁移
        6.2.4 实验个体的存活率
        6.2.5 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酶活
    6.3 讨论
        6.3.1 掩埋对等边浅蛤生存和垂直移动的影响
        6.3.2 掩埋作用下等边浅蛤的酶活适应
    6.4 结论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

(10)青海湖湖滨平原湿地低营养级生态水文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湿地生态水文研究进展
        1.2.3 青海湖湿地研究进展
    1.3 研究范围确定
        1.3.1 内外边界确定
        1.3.2 研究区域概况
    1.4 研究内容
        1.4.1 主要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青海湖湖滨平原湿地类型与分布
    2.1 湖滨平原水文特点
        2.1.1 地表径流分布
        2.1.2 含水层特点
        2.1.3 地下水流场与动态
        2.1.4 地下水溢出形成的间歇性泉水溪流与水泡
        2.1.5 青海湖水位季节性动态
        2.1.6 青海湖岸冰形成、分布与消融过程
    2.2 湖滨平原土壤与植被特点
        2.2.1 土壤类型与质地
        2.2.2 植被类型、特点及其分布
    2.3 湖滨平原湿地类型与分布确定
        2.3.1 湿地类型
        2.3.2 湿地分区统计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湿地植被生态水文机理研究
    3.1 典型样地植被生态水文关系
        3.1.1 典型样地调查
        3.1.2 数据分析方法
        3.1.3 环境因子分析
        3.1.4 优势植物种群分析
        3.1.5 优势植物种间生境相似性
        3.1.6 优势植物种群水分驱动
        3.1.7 样地间生境相似性
    3.2 区域植被生态水文关系
        3.2.1 地下水与植物群系的响应关系
        3.2.2 典型植物群系的环境条件与机理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湖滨水域生态系统结构与生态水文关系研究
    4.1 采样调查与测量
        4.2.1 水生生物采样
        4.2.2 环境要素测量
    4.2 分析思路与方法
        4.2.1 湖滨水域湿地生态系统框架
        4.2.2 数据分析思路与方法
    4.3 湖滨典型水域的群落组成与多样性分析
        4.3.1 种类组成
        4.3.2 群落结构
        4.3.3 生物多样性分析
    4.4 间歇性淡水泉生态系统结构与生态水文关系
        4.4.1 间歇性淡水泉摄食功能群以刮食者和收集者主导
        4.4.2 间歇性淡水泉底栖动物摄食类群食物来源分析
        4.4.3 间歇性淡水泉湿地底栖动物空间差异
        4.4.4 间歇性淡水泉湿地底栖动物分布驱动因子分析
    4.5 近岸河流底栖动物摄食结构与生态水文关系
        4.5.1 近岸河流摄食类群由捕食者、收集者和撕食者主导
        4.5.2 近岸河流底栖动物摄食类群食物来源分析
        4.5.3 近岸河流湿地底栖动物空间差异
        4.5.4 近岸河流湿地底栖动物分布驱动因子分析
    4.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等情况
致谢

四、软体动物系统发育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寒武纪软舌螺壳体形态解剖研究与冠轮动物演化[J]. 刘璠,张志飞,Christian B.Skovsted. 科学通报, 2021(27)
  • [2]滇东地区寒武系第二统软舌螺动物研究[D]. 刘璠. 西北大学, 2021(10)
  • [3]中国东北典型沼泽湿地螺类地理分布格局特征[D]. 管强.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1(02)
  • [4]鄂西、滇东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对比研究[D]. 段晓林. 西北大学, 2021
  • [5]中国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与系统演化研究进展与展望[J]. 李新正,寇琦,王金宝,甘志彬,杨梅,龚琳,隋吉星,马林,曲寒雪,初雁凌,曾宥维,王伟娜,张祺,董栋. 海洋科学, 2020(07)
  • [6]长江泛滥平原及湖区尺度上底栖动物群落差异及其对水文连通的响应[D]. 张磊.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7]基于食物网模型的生态修复及改善DO对底栖生态修复强化效果的研究[D]. 郭思雅.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8]笠贝和石鳖贝壳形成区早期形态建成机制的初步研究[D]. 杨伟红.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01)
  • [9]围填海活动对渤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态影响 ——以曹妃甸和龙口离岸岛为例[D]. 李晓静.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20
  • [10]青海湖湖滨平原湿地低营养级生态水文关系研究[D]. 王天慈.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04)

标签:;  ;  ;  ;  ;  

软体动物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