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皮下跖内注射蜂毒引起的持续性自发性疼痛和痛觉过敏的产后发展

大鼠皮下跖内注射蜂毒引起的持续性自发性疼痛和痛觉过敏的产后发展

一、POSTNATAL DEVELOPMENT OF PERSISTENT SPONTANEOUS PAIN AND HYPERALGESIA INDUCED BY SUBCUTANEOUS INTRAPLANTAR BEE VENOM INJECTION IN RATS(论文文献综述)

张为光[1](2021)在《医用臭氧介导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镇痛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据统计,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pain,NP)在普通人群的患病率约为6.9-10%,占慢性疼痛人群的20-25%。其通常是由于躯体感觉神经系统损害或疾病所导致,可表现为脊髓水平相应神经元兴奋性持续性增强。目前,临床上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各种方法其治疗效果尚不满意,因此需要加强相关研究来研发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医用臭氧(Ozone)是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气体氧化剂,以往主要用于生态及工业领域,近些年在欧洲、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医用臭氧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上慢性疼痛等疾病的治疗,并且收到了比较好的疗效。有关其作用机制以往已有相关研究报道,研究证实臭氧可通过免疫调节,激活细胞基质而产生持续的抗炎作用并且降低炎症反应。但目前为止,臭氧镇痛的确切作用机制尚未阐明,同时由于其强大的氧化能力,其潜在的毒性也应引起重视。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相关研究,以阐明臭氧确切的生物学作用机制,同时避免其潜在的不良反应。谷氨酸受体6(Glutamate receptor 6,GluR6)为离子型谷氨酸受体-海人藻酸(Kainate,KA)受体的亚型之一,以往研究已证实其在介导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突触传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在脊髓背角表达,并参与伤害性信息传递。我们前期研究证实GluR6与内脏痛相关,然而,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目前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核因子-κB/p65(Nuclear factor-κB/p65,NF-κB/p65)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内一类关键性转录因子,其在CNS中广泛表达,据报道其可参与疼痛、炎症、突触传递、神经可塑性改变、学习与记忆等过程,已证实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与持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NF-κB/p65可通过促进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导致神经炎症反应持续性增强,作用于脊髓背角神经元从而引起中枢敏化与痛觉过敏。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在临床上很常见,通常表现为腰痛和(或)坐骨神经痛,可伴有肢体无力或感觉异常。有研究报道CT引导下经椎间孔硬膜外腔注射臭氧可以快速缓解LDH导致的坐骨神经痛,然而,超声引导下骶管硬膜外腔注射不同浓度臭氧治疗LDH致神经压迫痛的临床疗效尚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动物模型,研究医用臭氧介导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同时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超声引导下骶管硬膜外腔注射不同浓度臭氧的临床镇痛疗效,以便探讨和丰富医用臭氧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确切机制,并指导临床的安全应用。研究目的第一部分建立大鼠CCI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研究G1uR6-NF-κB/p65信号通路是否参与大鼠CCI致神经病理性疼痛过程。第二部分研究鞘内注射臭氧对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及G1uR6-NF-κB/p65信号通路在其镇痛作用中的相关机制。第三部分观察超声引导下骶管硬膜外腔注射不同浓度臭氧对腰椎间盘突出致神经压迫痛的临床镇痛疗效。实验方法第一部分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作用的研究1.实验动物分组78只大鼠随机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48只,随机分为2大组,分组情况如下:sham组(手术暴露但不结扎坐骨神经);CCI组(手术暴露并结扎坐骨神经)。每个大组又随机分为4小组,分别对应CCI术后1、3、7、14天,每小组6只大鼠。第二部分30只,随机分为5组,分组情况如下:sham组(n=6,手术暴露但不结扎坐骨神经,不给予药物处理);CCI组(n=6,手术暴露并结扎坐骨神经,不给予药物处理);CCI+vehicle组(n=6,建立CCI动物模型后,鞘内注射GluR6 siRNAs溶剂,10μl);CCI+negative GluR6 siRNAs组(n=6,建立CCI动物模型后,鞘内注射negative GluR6 siRNAs,10μl);CCI+GluR6 siRNAs组(n=6,建立CCI动物模型后,鞘内注射GluR6 siRNAs,10μ1)。2.大鼠CCI模型的建立与鞘内导管置入大鼠CCI模型的建立:大鼠麻醉后,于左后肢近端中部水平(近坐骨神经分叉处)钝性分离并游离坐骨神经后结扎,大鼠出现左后肢轻微收缩后,逐层缝合。sham组大鼠予同样手术操作但不结扎坐骨神经。鞘内导管置入:大鼠麻醉后,钝性分离颈枕部肌肉,剪开小脑延髓池池状膜,后将聚乙烯导管置入蛛网膜下腔,至大鼠脊髓腰膨大水平,然后逐层缝合肌肉与皮肤。待大鼠麻醉苏醒后,用微量注射器经导管注射10 μl利多卡因,30秒后大鼠出现双侧后肢麻痹与拖拽则证实导管位置正确。3.测定大鼠疼痛行为学评分及脊髓水平GluR6、NF-κB/p65、IL-1β、IL-6与TNF-α的表达第一部分实验中,首先分别测定大鼠CCI术后第1、3、7、14天的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同时处死大鼠后以Western blotting与反转录定量PCR法分别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脊髓水平GluR6蛋白与mRNA的表达。第二部分实验中,首先分别测定各组大鼠CCI术后第0、1、3、7天的MWT和TWL,后于CCI术后第7天处死大鼠后分别以Western blotting与反转录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水平GluR6蛋白与mRNA的表达,同时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各组大鼠脊髓水平IL-1 β、IL-6与TNF-α蛋白的表达。第二部分鞘内注射臭氧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痛行为及脊髓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信号分子表达影响的研究1.实验动物分组3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组情况如下:sham组(n=6,手术暴露但不结扎坐骨神经,不注射氧气或臭氧);CCI+oxygen组(n=6,手术暴露并结扎坐骨神经,鞘内注射oxygen,20μl);CCI+ozone(10 μg/ml)组(n=6,手术暴露并结扎坐骨神经,鞘内注射10μg/ml ozone,20 μl);CCI+ozone(20μg/ml)组(n=6,手术暴露并结扎坐骨神经,鞘内注射20μg/ml ozone,20 μl);CCI+ozone(30μg/ml)组(n=6,手术暴露并结扎坐骨神经,鞘内注射30μg/ml ozone,20 μl);2.大鼠CCI模型的建立与鞘内导管置入大鼠CCI模型的建立:同第一部分;鞘内导管置入:同第一部分。3.鞘内臭氧注射CCI术后第7天,使用微量注射器通过鞘内导管注射不同浓度臭氧。4.测定大鼠疼痛行为学评分及脊髓水平GluR6、NF-κB/p65、IL-1β、IL-6与TNF-α的表达首先分别测定各组大鼠鞘内注射臭氧或氧气后0.5 h、2 h、4 h、8 h、24 h的MWT与TWL,同时于24 h处死大鼠后以Western blotting测定GluR6与NF-κB/p65蛋白在各组大鼠脊髓水平的表达,以反转录定量PCR测定GluR6与NF-κB/p65 mRNA在各组大鼠脊髓水平的表达,同时以ELISA测定IL-1β、IL-6与TNF-α蛋白在各组大鼠脊髓水平的表达。第三部分超声引导下骶管硬膜外腔注射不同浓度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致神经压迫痛的临床疗效观察1.研究对象及分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分组情况如下:氧气(oxygen)组(n=30,骶管注射氧气15 ml);10 μg/ml 臭氧(ozone)组(n=30,骶管注射 10 μg/ml 臭氧 15 ml);20 μg/ml 臭氧(ozone)组(n=30,骶管注射 20 μg/ml 臭氧 15 ml);30 μg/ml 臭氧(ozone)组(n=30,骶管注射 30 μg/ml 臭氧 15 ml)。2.疼痛行为学评分分别于治疗前2小时、治疗后4小时、8小时、1天、3天、7天应用数字评定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的变化。3.患者功能障碍程度评分分别于治疗前2小时、治疗后4小时、8小时、1天、3天、7天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功能障碍程度的变化。实验结果第一部分:1.成功建立大鼠CCI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与sham组相比,CCI组大鼠术后第3天即开始表现出明显的机械超敏和热痛敏行为学改变,至少可持续至术后第14天,并且以CCI术后第7天最为明显(P<0.01)。2.与sham组相比,术后第3天CCI组大鼠脊髓水平GluR6蛋白的表达即开始增加(P<0.05),第7天达到峰值(P<0.01),与此同时,GluR6 mRNA的表达在术后第3天即开始增加(P<0.01),第7天达到峰值(P<0.01)。3.与CCI组大鼠相比,CCI+GluR6 siRNAs组大鼠术后第7天其机械超敏和热痛敏明显降低(P<0.01),同时其脊髓水平GluR6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其脊髓水平GluR6 mRNA的表达也明显降低(P<0.05)。4.与CCI组大鼠相比,CCI+GluR6 siRNAs组大鼠术后第7天其脊髓水平NF-κB/p65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同时其脊髓水平IL-1β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IL-6与TNF-α蛋白的表达也明显降低(P<0.01)。第二部分:1.成功建立大鼠CCI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与CCI+oxygen组相比,CCI+ozone组大鼠其机械超敏与热痛敏明显减轻(P<0.05或P<0.01),并且以20μg/ml臭氧组效果最明显(P<0.01)。2.与CCI+oxygen组相比,CCI+ozone组大鼠其脊髓水平GluR6、NF-κB/p65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同时其脊髓水平IL-1β、IL-6与TNF-α蛋白的表达也明显降低(P<0.05或P<0.01),并且以20 μg/ml臭氧组效果最明显(P<0.05或P<0.01)。第三部分:1.与治疗前相比,10μg/ml、20 μg/ml、30 μg/ml臭氧组治疗后4小时、8小时、1天、3天、7天NRS评分显着降低(P<0.05),Oxygen组治疗后1天、3天、7天NRS评分显着降低(P<0.05)。与Oxygen组相比,10 μg/ml、20μg/ml、30 μg/ml臭氧组治疗后4小时、8小时、1天、3天、7天NRS评分显着降低(P<0.05)。与20μg/ml臭氧组相比,10μg/ml臭氧组治疗后8小时、1天、3天NRS评分显着升高(P<0.05),30μg/ml臭氧组治疗后4小时、1天、3天NRS评分显着升高(P<0.05)。2.与治疗前相比,10 μg/ml、20 μg/ml、30 μg/ml臭氧组治疗后4小时、8小时、1天、3天、7天ODI评分显着降低(P<0.05),氧气组治疗后各时间点OD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与氧气组相比,10 μg/ml、20 μg/ml、30 μg/ml臭氧组治疗后4小时、8小时、1天、3天、7天ODI评分显着降低(P<0.05)。与20μg/ml臭氧组相比,10μg/ml与30μg/ml臭氧组治疗后1天、3天、7天ODI评分显着升高(P<0.05)。结论第一部分:1.成功建立大鼠坐骨神经CCI动物模型;2.GluR6可能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起重要作用;3.CCI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能由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介导。第二部分:1.鞘内注射低浓度臭氧可减轻CCI导致的大鼠机械性痛觉超敏与热痛觉过敏,从而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其中以臭氧浓度为20 μg/ml时效果最明显;2.鞘内注射低浓度臭氧可降低大鼠脊髓水平GluR6、NF-κB/p65、IL-1β、IL-6与TNF-α的表达,以臭氧浓度为20 μg/ml时效果最明显;3.鞘内注射低浓度臭氧可能是通过抑制大鼠脊髓水平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而发挥其镇痛作用。第三部分:1.超声引导下骶管硬膜外腔注射低浓度臭氧,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神经压迫痛,并改善其功能障碍,以20μg/ml组最明显。2.超声引导下骶管硬膜外腔注射氧气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神经压迫痛,但不能改善其功能障碍。

陈昌茂[2](2021)在《慢性痛与情绪障碍形成的皮层细胞机制》文中指出疼痛是临床上最普遍的病症,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健康问题之一,影响了约30%的世界人口。慢性痛通常还会伴随着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持续的组织损伤以及炎症能够引起疼痛以及感觉传导通路中神经可塑性的改变。尽管研究人员已经在脊髓水平上对伤害性信号和神经环路可塑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慢性疼痛的临床治疗仍然缺少有效的药物方案。人脑成像研究揭示了多个大脑皮质区域神经元与小胶质细胞的功能和结构变化与慢性痛的发生、发展和维持相关。然而,慢性疼痛发生过程中这些皮质区域的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的变化规律和相互作用模式,及其功能意义仍知之甚少。为探究慢性疼痛形成的皮层细胞和分子可塑性机制,我们首先采用了一种经典的神经损伤模型——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构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小鼠模型,并且发现CCI小鼠及其子代雌鼠均表现出显着的痛觉过敏。这些小鼠中,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methyl CpG binding protein 2,MeCP2)在初级躯体感觉皮层(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S1)的锥体神经元中表达增加,并伴随着椎体神经元活性的增加。利用光遗传抑制S1区椎体神经元的活性可以显着缓解小鼠的痛敏。并且利用腺相关病毒介导的RNA干扰,下调S1区锥体神经元中MeCP2表达可降低其神经元的活性,并缓解小鼠的痛敏行为。RNA-seq和ChIP-qPCR分析表明,S1区锥体神经元中大量基因表达发生变化,其中一些基因受MeCP2调控。此外,我们还发现前肢截肢可引起同侧后肢继发性疼痛的发生,并伴随着初级躯体感觉皮层后肢区(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hindlimb region,S1HL)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常驻免疫细胞)的激活。利用化学遗传持续激活初级躯体感觉皮层前肢区(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forelimb region,S1FL)锥体神经元,可模拟前肢截肢诱发的后肢继发痛效应。利用药理学抑制截肢后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可以显着缓解继发性后肢痛觉过敏,并降低其椎体神经元活性。以上的研究表明,组织损伤状态下,皮层小胶质细胞活化/炎症环境通过影响神经元活性而产生持续性疼痛。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我们继续研究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交互作用的细胞模式及其功能意义。我们通过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产生炎症的方式研究前扣带回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小胶质细胞调控神经元结构和功能可塑性的机制及其在抑郁情绪中的作用(持续疼痛的小鼠表现出显着的抑郁样行为)。我们对出生后第14天(P14)小鼠腹腔注射LPS建立早期炎症模型。结果发现早期炎症(P14)可在青春期(P45)诱导出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并伴有ACC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和锥体神经元活性的降低。利用化学遗传激活ACC锥体神经元可以缓解青春期LPS小鼠的抑郁样行为。通过药理学抑制ACC小胶质细胞,可以增加其椎体神经元的活性,进而缓解LPS小鼠的抑郁样行为。综上所述,组织损伤和炎症均可以诱导小鼠大脑皮层的可塑性改变以及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的相互作用,进而产生持续的疼痛和情绪障碍。这些发现,从小胶质细胞角度对慢性疼痛和相关情绪障碍的形成提供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新的理论见解。

夏凤艳[3](2020)在《蟾酥炎性疼痛抑制因子的鉴定、活性及作用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炎性疼痛是由于各种刺激因素引起肥大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神经末梢等释放炎症因子,引起局部组织炎症反应。当前治疗炎性疼痛的药物常常因出现耐药性和副作用而大大影响使用效果。据以往研究表明,作为两栖动物的中华大蟾蜍,其皮肤分泌物—蟾酥中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抗炎、镇痛、抗癌等多种药理活性。但其中关乎该抗炎镇痛功能的具体因子鲜为人知,因此开展本研究。本研究以中华大蟾蜍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蟾蜍的皮肤腺体(耳后腺)进行透射电镜(TEM)及扫描电镜(SEM)的观察,获取其腺体内部的超微结构,并推测其分泌方式为全浆分泌;之后用腺体转录组测序和分泌蛋白蛋白组测序和功能注释的方法对蟾酥多肽的主要功能进行了预测,鉴定出炎性疼痛抑制因子—神经肽B(Bg-NPB)。为了验证该功能预测的可靠性,本研究对蟾酥中鉴定的肿瘤细胞抑制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蟾酥水提物可以有效地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同时检测了蟾酥水提物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发现其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增殖,并且通过抑制VEGF165-VEGFR2-RAS信号通路发挥抗血管生成作用,进一步达到肿瘤抑制的作用。因此上述结果验证了包括镇痛因子—神经肽B(Bg-NPB)在内的蟾酥多肽功能预测鉴定的可靠性。进而对该因子的炎性疼痛调控活性进行研究:采用体外重组表达的方法,通过构建重组质粒(Bg-NPB-p ET-32a),利用IPTG诱导进行原核表达,筛选最佳诱导条件(0.8 m M IPTG诱导2 h),制备其活性多肽。通过构建炎性疼痛老鼠模型以及痛觉离子通道的细胞株研究Bg-NPB多肽的炎性疼痛调控活性:小鼠扭体实验以及大鼠舔足实验结果均表明Bg-NPB多肽具有抗炎性疼痛活性,并且镇痛效果呈现浓度依赖性;相关痛觉离子通道实验结果表明,Bg-NPB多肽对大多数离子通道的百分阻断率均低于10%,推测该多肽对痛觉信号的抑制可能不是通过这些离子通道途径起作用。最后对该因子的炎性疼痛调控机制进行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构建重组质粒(Bg-NPB-p GBKT7),在小鼠外周神经中钓取Bg-NPB新的受体蛋白,并通过测定相应处理后大鼠脊髓L4-L6段中相关痛觉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研究信号通路中相关痛觉蛋白表达含量的变化,从以上两方面总结Bg-NPB抗炎镇痛作用的分子机制。本研究最终为开发天然药物源的新型镇痛药物做贡献。

侯娜[4](2020)在《右美托咪定抑制芬太尼诱导痛觉过敏引发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全球年手术量超过3.1亿,而临床上充分的术后镇痛不到50%。手术后疼痛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患病率和治疗成本,延缓了患者康复。阿片类药物是围手术期常用镇痛药,在其发挥镇痛作用的同时,会给机体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耐受性、成瘾性、阿片类诱导的痛觉过敏(opioid-induced hyperalgesia,OIH)和痛觉过敏引发(hyperalgesic priming)(一种急性疼痛转变为慢性疼痛的状态)。芬太尼作为阿片类药物代表,目前在动物实验中已经证实它能诱导痛觉过敏和引发。但具体机制不详。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等诸多作用,是理想的麻醉辅助用药。有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通过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上炎症介质的释放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化来抑制OIH。但右美托咪定能否抑制芬太尼诱导的痛觉过敏引发目前尚未有报道。因此,我们推测:右美托咪定可能是通过抑制脊髓组织炎症介质的释放和小胶质细胞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化来抑制芬太尼诱导的痛觉过敏引发。目的:探究芬太尼诱导痛觉过敏引发的机制;研究右美托咪定抑制芬太尼诱导痛觉过敏引发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本实验分为两部分。在第一部分实验中,选用200-250 g的雄性Sprageue-Dawley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n=6):空白组(Control)、切口+生理盐水组(I+Saline)、切口+芬太尼组(I+F)。采用足底切口法建立芬太尼诱导痛觉过敏引发模型。芬太尼以60μg/kg或生理盐水1.2 ml/kg皮下注射4次,每次间隔30分钟。在芬太尼第二次注射后行第一次足底切口手术,14天后行第二次切口手术。分别于术前24 h,第一次和第二次术后2 h,6 h,D1,D3,D5,D7,D14检测大鼠的机械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和热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PWL)。在动物实验中观察芬太尼诱导痛觉过敏引发现象。行为学检测后,选用同样规格SD大鼠27只(n=9),采用同样分组并建立相同模型。分别在第一次术后第1天(D1)第一次术后14天(D14),第二次术后第1天(2D1)处死大鼠,根据后续不同实验方法提取脊髓组织L4-6节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不同时间段(D1、D14、2D1)脊髓组织中炎症因子(IL-Iβ、IL-6、TNF-α)水平、采用westernblot检测脊髓组织中磷酸化p38表达情况和免疫荧光检测磷酸化p38与小胶质细胞关系。进一步在动物实验中研究芬太尼诱导痛觉过敏引发的的机制。第二部分实验中,选用同样的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n=6):空白组(Control)、切口+芬太尼组(I+F)、切口+芬太尼+右美托咪定组(I+F+Dex)。采用同样方法建立芬太尼诱导痛觉过敏引发模型。芬太尼以60μg/kg皮下注射4次,每次间隔30 min。右美托咪定在第一次注射芬太尼前30 min,以40μg/kg腹腔注射。与第一部分同样的时间点即2 h,6 h,D1,D3,D5,D7,D14,2H2(第二次术后2 h),2H6,2D1,2D3,2D5,2D7,2D14检测大鼠的PWMT和PWL。在动物实验中研究右美托咪定对芬太尼痛觉过敏引发的影响。行为学测试完后,选取同样规格SD大鼠27只(n=9),实施同样的分组与模型后,于D1、D14、2D1处死大鼠并取材,用ELISA检测脊髓组织中炎症因子水平,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磷酸化p38水平。进一步探究右美托咪定抑制芬太尼痛觉过敏引发的机制。结果:1.芬太尼能诱导痛觉过敏引发。2.芬太尼增加了脊髓组织中炎症因子水平。3.右美托咪定抑制了芬太尼诱导的痛觉过敏引发。4.右美托咪定抑制了脊髓组织中炎症因子的水平。5.右美托咪定抑制了脊髓小胶质细胞中磷酸化p38表达。结论:右美托咪定通过抑制脊髓组织炎症介质的释放和小胶质细胞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化来抑制芬太尼诱导的痛觉过敏引发。

柳伟婷[5](2020)在《腕踝针对神经痛大鼠脊髓背角谷氨酸及其受体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腕踝针对神经痛大鼠痛行为学、脊髓背角谷氨酸及NMDA受体磷酸化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分析其镇痛的脊髓作用机制。方法:选用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腕踝针组,每组各12只。采用5-0丝线结扎后剪断坐骨神经的分支腓总神经和胫神经,保留腓肠神经的方法制备SNI大鼠模型,以大鼠机械痛阈值下降、冷刺激缩足持续时间增高为造模成功标准。假手术组只暴露坐骨神经,不结扎不剪断腓总神经和胫神经,其他手术操作如模型组。腕踝针组于造模成功后第5-14天取右侧“下4”-“下5”-“下6”穴给予每天干预4小时,连续10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同等条件下抓取不干预。术后第5、14天,用von-Frey测痛仪记录机械痛行为学,用丙酮溶液记录冷刺激痛行为学;用核磁共振波谱检测谷氨酸(Glu)的含量。术后第14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脊髓背角谷氨酸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谷氨酸受体NMDAR1、NMDAR2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1)机械痛行为学: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术后第5、10、14天机械痛阈值均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腕踝针组大鼠术后第14天机械痛阈值显着升高(P<0.01)。(2)冷刺激痛行为学: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术后第5、10、14天的冷刺激缩足持续时间显着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腕踝针组大鼠术后第14天冷刺激缩足持续时间显着下降(P<0.01)。(3)核磁共振波谱检测: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术后第5天、第14天Glu/Cr比值显着升高(P<0.01),腕踝针组术后第5天Glu/Cr比值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腕踝针组第14天Glu/Cr相对表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谷氨酸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腕踝针组谷氨酸浓度呈现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免疫组化实验:术后14天,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NMDAR1、NMDRAR2磷酸化蛋白免疫阳性表达均增多(P<0.01);与模型组相比,腕踝针组NMDAR1、NMDAR2磷酸化蛋白免疫阳性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1)腕踝针能改善神经痛大鼠的疼痛行为模式,抑制脊髓背角谷氨酸及NMDAR1、NMDAR2磷酸化蛋白表达。(2)腕踝针可能是通过下调神经痛大鼠脊髓背角谷氨酸含量以及NMDAR1、NMDAR2磷酸化蛋白表达,抑制脊髓背角伤害性神经元的异常兴奋,发挥其镇痛作用。

高洁[6](2020)在《激活前扣带皮层κ-阿片受体抑制NMDA电流的膜片钳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疼痛是患者求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尽管不会立即威胁生命,但慢性疼痛会使人遭受巨大的痛苦。国际疼痛协会对疼痛的最新定义为“疼痛是一种由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引起的相关感觉、情绪、认知和社会维度的痛苦体验”。疼痛的感觉分辨和情绪体验由不同的神经通路传导。大量研究表明,ACC参与编码痛情绪反应。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包括NMDA受体和非NMDA受体(AMPA和KA受体),其中NMDA受体被认为参与疼痛的情感维度的处理。阿片受体是镇痛、成瘾和情绪障碍的重要药物靶标。ACC脑区中的阿片受体主要有μ-、δ-和κ-阿片受体。本实验室的前期研究从行为学、蛋白水平以及多通道电生理记录证实了大鼠脚掌注射CFA可引起ACC脑区NMDA受体磷酸化水平增高,神经元的兴奋性升高,从而诱导大鼠的痛厌恶情绪;激活ACC脑区κ-阿片受体,可下调NMDA受体的磷酸化水平,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缓解痛厌恶情绪。然而,脚掌注射CFA引起ACC脑区神经元兴奋性增强是否为NMDA电流增强所致?激活κ-阿片受体后是否通过抑制了NMDA电流降低了神经元的兴奋性?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证据。因此,本研究旨在利用给大鼠脚掌注射CFA建立的慢痛模型,利用脑片膜片钳技术记录大鼠ACC脑区神经元NMDA电流的变化,进一步探讨ACC脑区神经元兴奋性与NMDA电流变化的关系,以及激活κ-阿片受体对NMDA电流的影响。方法:1.选取雄性SD大鼠(1020天),脚掌注射0.08 ml完全弗氏佐剂(CFA)混合液,建立炎性疼痛模型。对照组相同部位注射0.08 ml生理盐水(NS)。2.制备SD大鼠包含ACC区域的脑片(250μm),利用可视膜片钳法选择状态好的神经元。将细胞膜电位钳制在+40mV,利用刺激电极诱导并记录其NMDA电流,比较CFA组大鼠与对照组大鼠NMDA电流的幅度是否有差异。3.将细胞膜电位钳制在+40mV,利用刺激电极诱导并记录ACC脑区神经元的AMPA电流,比较CFA组大鼠与对照组大鼠AMPA电流的幅度是否有差异。4.在Gap-free模式下记录ACC脑区锥体神经元的自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sEPSP),比较CFA组大鼠与对照组大鼠sEPSP的发放频率与幅度是否有差异。5.在脑片灌流液中添加不同浓度(10-1212 mol/L、10-99 mol/L、10-66 mol/L)的κ-阿片受体激动剂Dynorphin A,观察其对CFA组大鼠ACC脑区神经元的NMDA电流及AMPA电流的影响。6.在电极内液中添加荧光染料使神经元着色,观察所记录细胞的形态。结果:1.将膜电位钳制在+40 mV时,刺激电极可诱导大鼠ACC脑区神经元产生外向电流。向灌流液中加入AMPA/KA受体拮抗剂CNQX(20μmol/L)和GABA受体拮抗剂Bicuculline(100μmol/L),电流幅度部分减小;再向灌流液中加入NMDA受体拮抗剂AP-5(100μmol/L),可见电流被全部抑制,说明后一部分被AP-5抑制的电流为NMDA电流。若向灌流液中加入NMDA受体拮抗剂AP-5(100μmol/L)和GABA受体拮抗剂Bicuculline(100μmol/L),电流大部分被抑制;再向灌流液中加入AMPA/KA受体拮抗剂CNQX(20μmol/L),可见电流被全部抑制,说明后一部分被CNQX抑制的电流为AMPA电流。2.将膜电位钳制在+40 mV,灌流液中加入AMPA/KA受体拮抗剂CNQX(20μmol/L)和GABA受体拮抗剂Bicuculline(100μmol/L)后,可记录到刺激电极诱导的大鼠ACC脑区神经元的NMDA电流。脚掌注射CFA组大鼠与对照组大鼠相比,ACC脑区神经元的NMDA电流的幅度显着增加(P<0.05,n=5)。3.将膜电位钳制在+40 mV,灌流液中加入NMDA受体拮抗剂AP-5(100μmol/L)和GABA受体拮抗剂Bicuculline(100μmol/L),可记录到刺激电极诱导的ACC脑区神经元的AMPA电流。脚掌注射CFA组大鼠与对照组大鼠相比,ACC脑区神经元的AMPA电流的幅度改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n=5)。4.Gap-free模式下记录细胞的自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sEPSP),CFA组大鼠与对照组大鼠相比ACC脑区神经元的sEPSP的发放频率与幅度显着增加。5.选取CFA组大鼠脑片中的细胞,将膜电位钳制在+40 mV下,灌流液中加入AMPA/KA受体拮抗剂CNQX(20μmol/L)和GABA受体拮抗剂Bicuculline(100μmol/L)后,可记录到刺激电极诱导的大鼠ACC脑区神经元的NMDA电流。灌流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κ-阿片受体激动剂Dynorphin A,发现10-1212 mol/L的Dynorphin A对NMDA电流没有明显影响;10-99 mol/L的Dynorphin A可降低CFA组大鼠NMDA电流的幅度(P<0.05,n=5),10-66 mol/L的Dynorphin A降低CFA组大鼠NMDA电流幅度的效果更显着(P<0.01,n=5),说明随着κ-阿片受体激动剂浓度的增加,NMDA电流被抑制的程度也逐渐增加。6.选取CFA组大鼠脑片中状态好的细胞,将膜电位钳制在+40 mV,灌流液中加入NMDA受体拮抗剂AP-5(100μmol/L)和GABA受体拮抗剂Bicuculline(100μmol/L)后,可记录到刺激电极诱导的大鼠ACC脑区神经元的AMPA电流。灌流液中加入不同浓度(10-12mol/L、10-9mol/L、10-6mol/L)的κ-阿片受体激动剂Dynorphin A对CFA组大鼠AMPA电流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n=5),说明激活κ-阿片受体对AMPA电流无明显作用。7.大鼠ACC区域的脑片荧光染色后可清晰地观察到实验中所记录神经元的胞体、轴突及树突呈现绿色荧光。结论:大鼠脚掌注射CFA引起ACC脑区NMDA受体(而不是AMPA受体)介导的电流幅度显着增加,是提高该区域神经元兴奋性的原因;而激活κ-阿片受体减小NMDA电流的幅度,可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

程艳虎[7](2020)在《芍药苷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疼痛行为及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建立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性(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大鼠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探讨芍药苷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疼痛行为学和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将48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量表法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CCI组)和CCI+芍药苷(PF组)。CCI组和PF组于大鼠左侧行坐骨神经结扎术,Sham组仅暴露坐骨神经不进行结扎。PF组大鼠术后每日腹腔注射芍药苷(60mg/kg),Sham组和CCI组术后每日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连续给予14 d。分别在术前1 d(T0)、术后1 d(T1)、术后4 d(T2)、术后7 d(T3)、术后14 d(T4)给药2 h后对各组大鼠测定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和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WT);每组随机取4只大鼠在T2、T3、T4大鼠疼痛行为学测定结束后,麻醉断颈处死取L4-6脊髓节段,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水平。另外每组在T4时随机取4只大鼠在深麻醉下,剖开胸腔充分暴露心脏,经4%多聚甲醛灌注,取固定好的L4-6脊髓节段行免疫组织荧光染色测定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结果:1.各组大鼠术前TWL和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比较,T1、T2、T3、T4时点CCI组和PF组在MWT降低,TWL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CI组比较,T1、T2、T3、T4时PF组MWT升高,TWL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Sham组相比,CCI组和PF组在T2、T3、T4时间点GFAP表达上调(P<0.05);与CCI组比较,PF组在T2、T3、T4时GFAP的表达下调(P<0.05);3.免疫荧光结果:在T4时点,与Sham组相比,CCI组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明显,细胞数量增多(P<0.05);与CCI组相比,PF组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减弱,细胞数量减少(P<0.05)。结论:1.芍药苷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疼痛行为;2.芍药苷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能与抑制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冯舒[8](2020)在《芍药苷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增殖活化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芍药苷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增殖活化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3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2):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组(CCI组)、假手术组(Sham组)和芍药苷组(PF组)。CCI组和PF组大鼠在1%戊巴比妥钠40mg/kg腹腔内注射麻醉下于左下肢建立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Sham组大鼠仅需暴露并分离坐骨神经,不结扎;PF组造模后按照每日60mg/kg的标准腹腔注射芍药苷,Sham组和CCI组术后每日腹腔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持续注射14d。所有大鼠均于术前1d(T0)测定基础痛阈,并于术后3d(T1)、术后7d(T2)、术后10d(T3)、术后14d(T4)行腹腔注射芍药苷2h后分别测定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paw 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PMWT)和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PWTL)。在T4大鼠行为学检测结束后,1%戊巴比妥钠40mg/kg麻醉后处死并取其损伤同侧L4-6脊髓节段,每组随机选取6只大鼠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活化标志物离子钙接头蛋白-1(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or molecule-1,Iba1)的表达,每组剩余6只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小胶质细胞CX3CR1蛋白、p-p38MAPK蛋白表达。结果1.行为学测试结果:与Sham组相比,CCI组大鼠各时间点PMWT和PWTL均降低(P<0.001);与CCI组相比,PF组大鼠的PMWT升高,分别为T2(P<0.05)、T3(P<0.05)和T4(P<0.01),PWTL升高,分别为T2(P<0.05)、T3(P<0.001)和T4(P<0.05)。2.免疫荧光检测结果:与Sham组相比,CCI组大鼠脊髓背角Iba1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与CCI组相比,PF组大鼠脊髓背角Iba1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3.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Sham组相比,CCI组大鼠脊髓CX3CR1蛋白与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P<0.01);与CCI组相比,PF组大鼠脊髓CX3CR1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1),p-p38MAPK蛋白升高水平下调(P<0.05)。结论芍药苷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侯娜,张力,蒙臣,李清,胡扬根[9](2020)在《伤害性感受器可塑性在慢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伤害性感受器可塑性变化是急性疼痛向慢性疼痛转变的关键。急性疼痛处置不当或损伤性因素持续性存在,会导致伤害性感受器持续性可塑性的改变,出现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表现为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此时,轻微的刺激甚至是阈下刺激就能发生更强烈、更持久的痛觉过敏,该现象称为"痛觉过敏引发"。在慢性疼痛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痛觉过敏引发的伤害性感受器可塑性改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疼痛外周敏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王仲伟[10](2020)在《去氢紫堇鳞茎碱通过调节P2X4受体在脊髓损伤后NPP治疗中作用的相关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P)一般理解为多种原因所致的躯体或感觉系统引起的身体的疼痛,据最新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这种类型的疼痛在人群中发病率为7%左右,这种心理和身体上的痛苦感受常常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也是脊髓损伤后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脊髓损伤后出现NPP的患者其生活质量也较差,因此极有必要进行彻底的治疗。去氢紫堇鳞茎碱(Dehydrocorybulbine,DHCB)是从紫堇属植物延胡索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既往的动物实验发现它能有效地缓解炎性疼痛和NPP。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在大鼠中进行实验,评估基于P2X4受体(P2X4R),DHCB对脊髓损伤后发生的慢性的NPP的影响,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动物实验:为了探索脊髓损伤对脊髓中P2X4R水平和伤害感受性白细胞介素产生的影响,我们通过挫伤大鼠脊髓制作了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将其随机分为三组:①脊髓损伤组;②DHCB(2nM)治疗组;③DHCB(20nM)治疗组;另外设置假手术组(即为对照组),使用触觉测量套件(2.0g,North Coast Medical,USA)测定不同组别之间的大鼠对无害性机械刺激的敏感性。采取爪回缩反应发生率(PWF%)来确定不同组别之间的大鼠对无害的机械刺激的疼痛反应。以此评估DHCB的应用是否对会对大鼠脊髓损伤后产生的相关疼痛起到一定的镇痛作用,并通过对比DHCB(2nM)治疗组与DHCB(20nM)治疗组确定不同浓度的DHCB是否会对镇痛效果产生影响。处死大鼠获取损伤脊髓部位及腰段的脊髓组织,通过Westernblot对比脊髓损伤组与假手术组的实验数据,观察P2X4R,IL-1β,IL-18和MMP9的表达水平的高低,以此证实脊髓损伤是否会对脊髓中P2X4R表达水平和伤害感受性白细胞介素的表达水平产生影响,并通过大鼠尾静脉注射DHCB观察其在大鼠体内对P2X4R,IL-1β,IL-18和MMP9的表达水平产生的影响。为评价盐酸喹吡罗和ATP在活体动物内对DHCB的影响,将21只SCI大鼠随机分为3组,按实验设计给予相应组分。DHCB(5 mg/Kg/天)或盐酸喹吡罗(1 mg/Kg/天)或ATP(2mg/Kg/天)每三天经尾静脉注射一次。以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同途径注射作为对照组。采取爪回缩反应发生率(PWF%)来确定不同组别之间的大鼠对无害的机械刺激的疼痛反应。2、细胞学实验:在我们的研究中,对实验动物注射DHCB显着减少了脊髓损伤后的脊髓中P2X4R的表达。为了证实DHCB对P2X4R在体外是否也能产生的这种影响,我们使用VSC4.1细胞和BV-2细胞确定DHCB是否能在细胞水平调节了 P2X受体的数量或功能。因为P2X4R对Ca2+具有高渗透性,通过Fura-2示踪测定细胞内Ca2+的溶度,以此确定DHCB对P2X4R的影响。为了确定DHCB发挥作用的确切途径,将VSC4.1分为两组,一组利用多巴胺D2受体(D2R)激动剂喹吡罗(10μM)处理,另一组不经任何处理,通过western blot确定两组细胞中P2X4R中表达的高低。为了确定D2R对DHCB作用的的影响,将VSC4.1分为3组(均加入100μ MATP):①DHCB处理组;②DHCB+D2R激动剂喹吡罗处理组;③对照组;通过测定细胞内Ca2+的溶度,进一步确定DHCB发挥作用的确切途径。结果:在大鼠脊髓损伤的模型中,我们的实验发现在脊髓损伤后第7天大鼠出现NPP症状,并确认了脊髓损伤后大鼠脊髓中P2X4R水平的上调。另外,脊髓损伤组IL-1β,IL-18和MMP-9的表达水平显着的高于对照组。而通过每3天通过脊髓损伤后的大鼠尾静脉注射给予DHCB,显着的减轻了脊髓损伤导致的机械异常性疼痛。此外,注射DHCB显着抑制了脊髓损伤后P2X4R,IL-1β,IL-18和MMP-9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增加。细胞内Ca2+通过仪器测量结果还显示,在VSC4.1和BV-2细胞经过持续12小时(图2A和2B)的DHCB处理后,(100μM)ATP诱导的细胞内Ca2+流入显着降低,提示DHCB下调了 VSC4.1细胞本身的P2X4R的表达。在确定DHCB发挥作用的确切途径的相关实验中,多巴胺D2R激动剂喹吡罗(10μM)增加了 VSC4.1细胞中的P2X4R的表达,且喹吡罗同时也逆转了DHCB对ATP诱导的钙内流的抑制作用。因此喹吡罗和ATP均可以拮抗了DHCB的镇痛作用,进一步确定了 DHCB通过影响D2R,间接影响P2X4R发挥镇痛功能。另外,我们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不管喹吡罗(1mg/kg)还是ATP(1mg/kg)单独应用对于脊髓损伤后疼痛均没有任何镇痛作用。结论:DHCB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显着减轻脊髓损伤模型中大鼠的NPP并可以改善其运动功能;DHCB是通过调节多巴胺D2R间接调节P2X4R的功能,从而发挥其对NPP的镇痛作用的。

二、POSTNATAL DEVELOPMENT OF PERSISTENT SPONTANEOUS PAIN AND HYPERALGESIA INDUCED BY SUBCUTANEOUS INTRAPLANTAR BEE VENOM INJECTION IN RAT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OSTNATAL DEVELOPMENT OF PERSISTENT SPONTANEOUS PAIN AND HYPERALGESIA INDUCED BY SUBCUTANEOUS INTRAPLANTAR BEE VENOM INJECTION IN RATS(论文提纲范文)

(1)医用臭氧介导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镇痛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作用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录
第二部分 鞘内注射臭氧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痛行为及脊髓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信号分子表达影响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录
第三部分 超声引导下骶管注射不同浓度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致神经压迫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医用臭氧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与待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论文Ⅰ
英文论文Ⅱ

(2)慢性痛与情绪障碍形成的皮层细胞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慢性疼痛概述
        1.1.1 疼痛分类
        1.1.2 慢性痛流行病学
        1.1.3 慢性痛的评估与治疗
        1.1.4 疼痛研究的动物模型
        1.1.5 慢性痛的形成机制
    1.2 大脑皮层与慢性痛
        1.2.1 感觉传导通路
        1.2.2 皮层可塑性与慢性痛
        1.2.3 躯体感觉皮层与慢性痛
        1.2.4 小胶质细胞调控慢性痛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动物模型的建立
        2.2.1 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模型
        2.2.2 截肢模型的建立
        2.2.3 早期炎症模型建立
    2.3 小鼠痛行为检测
        2.3.1 小鼠机械痛阈测定
        2.3.2 小鼠热痛阈值测定
    2.4 小鼠抑郁样行为检测
        2.4.1 开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OFT)
        2.4.2 强迫游泳实验(Forced swimming test,FST)
        2.4.3 悬尾实验(Tail suspension test,TST)
        2.4.4 糖水偏好测试(Sucrose preference test,SPT)
    2.5 免疫荧光
    2.6 脑片电生理
    2.7 立体定位与病毒注射
    2.8 光遗传与化学遗传
    2.9 在体双光子钙成像
    2.10 Western blot
        2.10.1 样本制备及组织蛋白提取
        2.10.2 SDS-PAGE电泳分离蛋白
        2.10.3 免疫反应
        2.10.4 蛋白半定量分析
    2.11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
        2.11.1 单细胞获取
        2.11.2 流式细胞分选
        2.11.3 超声破碎与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2.11.4 DNA的提取与纯化
    2.12 定量PCR检测
        2.12.1 RNA提取
        2.12.2 反转录与定量PCR
    2.13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躯体感觉皮层锥体神经元对慢性痛的调控
        3.1.1 慢性痛小鼠模型建立
        3.1.2 慢性痛小鼠S1区锥体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加
        3.1.3 调控S1区锥体神经元的兴奋性影响小鼠的疼痛
        3.1.4 慢性痛小鼠锥体神经元中MeCP2表达增加
        3.1.5 过表达锥体神经元的MeCP2调节小鼠慢性痛
        3.1.6 敲低锥体神经元的MeCP2的表达缓解小鼠慢性痛
        3.1.7 MeCP2调解神经元电活动以及慢性痛的分子机制
    3.2 躯体感觉皮层小胶质细胞调节慢性痛
        3.2.1 截肢模型建立及小鼠继发痛的产生
        3.2.2 截肢小鼠S1区神经元的活性变化
        3.2.3 截肢后继发痛小鼠小胶质细胞的激活
        3.2.4 激活S1FL锥体神经元对小鼠痛行为影响
        3.2.5 持续的激活SIFL中锥体神经元对S1HL的影响
        3.2.6 抑制小胶质细胞影响截肢后继发痛
    3.3 前扣带回皮层小胶质细胞调节抑郁样行为
        3.3.1 LPS诱导小鼠抑郁样行为并伴随小胶质细胞的激活
        3.3.2 LPS诱导的抑郁样小鼠ACC的锥体神经元活性下降
        3.3.3 调控ACC中锥体神经元活性对抑郁样行为的影响
        3.3.4 调控小胶质细胞对LPS诱导抑郁样的及神经元活性的影响
第4章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3)蟾酥炎性疼痛抑制因子的鉴定、活性及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两栖动物皮肤分泌物的研究进展
    1.2 蟾酥分泌的器官及方式
    1.3 蟾酥多肽的主要成分
    1.4 蟾酥多肽的药理活性活性
        1.4.1 抗菌活性
        1.4.2 抗肿瘤活性
        1.4.3 抑制血管生成活性
        1.4.4 其它活性
    1.5 目的及意义
    1.6 科学问题提出
2 蟾酥分泌腺体(耳后腺)的形态特征
    2.1 试验材料和仪器
        2.1.1 试验材料
        2.1.1.1 试验动物
        2.1.1.2 试验药品
        2.1.2 设备及耗材
    2.2 试验方法
        2.2.1 试剂配制
        2.2.2 耳后腺的超微结构观察
        2.2.2.1 扫描电镜的观察
        2.2.2.2 透射电镜的观察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耳后腺扫描电镜结果
        2.3.2 耳后腺透射电镜结果
    2.4 小结与讨论
3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蟾酥功能预测及验证
    3.1 试验材料和仪器
        3.1.1 试验材料
        3.1.1.1 试验动物及细胞
        3.1.1.2 试验药品
        3.1.2 设备及耗材
    3.2 试验方法
        3.2.1 耳后腺转录组测序
        3.2.1.1 提取样品总RNA
        3.2.1.2 测序质量数据评估
        3.2.1.3 测序碱基质量分析
        3.2.1.4 碱基分布检查
        3.2.1.5 测序数据质量预处理
        3.2.1.6 READS污染检测
        3.2.1.7 DE NOVO拼接
        3.2.1.8 UNIGENE注释
        3.2.1.9 UNIGENE表达丰度
        3.2.1.10 SSR分析
        3.2.2 蟾酥水提物的肿瘤细胞抑制活性
        3.2.2.1 细胞培养
        3.2.2.2 蟾酥水提物的制备
        3.2.2.3 蟾酥水提物的HPLC分析
        3.2.2.4 蟾酥水提物的肿瘤细胞抑制活性检测
        3.2.2.5 蟾酥水提物中的蛋白分析
        3.2.3 新鲜蟾酥(FTV)水提物对血管生成的影响
        3.2.4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耳后腺转录组测序
        3.3.1.1 READS污染检测
        3.3.1.2 DE NOVO拼接
        3.3.1.3 UNIGENE注释
        3.3.2 生物学信息分析蟾酥多肽主要功能
        3.3.3 蟾酥水提物的肿瘤细胞抑制活性检测
        3.3.4 新鲜蟾酥(FTV)水提物对血管生成的影响
    3.4 小结与讨论
4 炎性疼痛抑制因子(Bg-NPB)的基因克隆和重组表达
    4.1 试验材料和仪器
        4.1.1 试验材料
        4.1.1.1 试验动物
        4.1.1.2 试验药品
        4.1.2 设备及耗材
    4.2 试验方法
        4.2.1 主要试剂配制
        4.2.2 Bg-NPB的基因克隆
        4.2.3 Bg-NPB基因的重组
        4.2.4 Bg-NPB基因的诱导表达
        4.2.5 Bg-NPB多肽的纯化
        4.2.6 SDS-PAGE电泳
    4.3 结果与分析
        4.3.1 Bg-NPB的 c DNA序列分析
        4.3.2 Bg-NPB-p ET-32a表达质粒的构建
        4.3.3 Bg-NPB融合基因的表达
    4.4 小结与讨论
5 Bg-NPB多肽的炎性疼痛抑制活性
    5.1 小鼠扭体法检测Bg-NPB多肽活性
        5.1.1 试验材料和仪器
        5.1.1.1 试验材料
        5.1.1.2 设备及耗材
        5.1.2 试验方法
        5.1.2.1 主要试剂配制
        5.1.2.2 小鼠镇痛实验
        5.1.3 统计分析
    5.2 大鼠舔足法检测Bg-NPB多肽活性
        5.2.1 试验材料和仪器
        5.2.1.1 试验材料
        5.2.1.2 设备及耗材
        5.2.2 试验方法
        5.2.2.1 主要试剂配制
        5.2.2.2 动物的处理
        5.2.3 统计分析
    5.3 Bg-NPB多肽对痛觉离子通道的影响
        5.3.1 试验材料和仪器
        5.3.1.1 试验材料
        5.3.1.2 设备及耗材
        5.3.2 试验方法
        5.3.2.1 主要试剂的配制
        5.3.2.2 细胞培养
        5.3.2.3 细胞转染
        5.3.2.4 爬片准备
        5.3.2.5 膜片钳试验
        5.3.3 统计分析
    5.4 结果与分析
        5.4.1 小鼠扭体法检测Bg-NPB多肽活性
        5.4.1.1 扭体潜伏时间
        5.4.1.2 扭体次数
        5.4.2 大鼠舔足法检测Bg-NPB多肽活性
        5.4.2.1 舔足潜伏时间
        5.4.2.2 15min内舔足次数
        5.4.2.3 30min内舔足次数
        5.4.3 Bg-NPB多肽对痛觉离子通道的影响
    5.5 小结与讨论
6 Bg-NPB抑制炎性疼痛的分子机制
    6.1 试验材料和仪器
        6.1.1 试验材料
        6.1.1.1 试验动物
        6.1.1.2 试验药品
        6.1.2 设备及耗材
    6.2 试验方法
        6.2.1 主要试剂配制
        6.2.2 酵母双杂交钓取Bg-NPB受体蛋白
        6.2.2.1 Bg-NPB-p GBKT7 重组质粒的构建
        6.2.3 痛觉信号通路
        6.2.3.1 动物组织的蛋白提取
        6.2.3.2 蛋白含量的测定(BCA法)
        6.2.4 统计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Bg-NPB-p GBKT7 重组质粒的构建
        6.3.2 痛觉蛋白含量的测定
    6.4 小结与讨论
7 讨论与结论
8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4)右美托咪定抑制芬太尼诱导痛觉过敏引发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三、结果
    1 反复运用芬太尼诱导了二次手术后痛觉敏化
    2 反复运用芬太尼增加了二次手术后脊髓中炎症因子的水平
    3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了芬太尼引发的二次手术痛觉敏化
    4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降低了二次手术后脊髓中炎症因子水平
    5 右美托咪定抑制了脊髓背角p-p38的表达
    6 脊髓背角p-p38主要分布于小胶质细胞
四、讨论
    1 芬太尼诱导痛觉过敏引发的理论依据
    2 芬太尼诱导痛觉过敏引发的模型建立与行为学讨论
    3 右美托咪定抑制痛觉过敏的理论依据
    4 小胶质细胞-p38-炎症因子与痛觉敏化引发的关系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七、文献综述 伤害性感受器可塑性在慢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八、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九、致谢

(5)腕踝针对神经痛大鼠脊髓背角谷氨酸及其受体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1.3 主要实验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动物造模
        2.3 干预方法
        2.4 行为学检测
        2.5 核磁共振波谱检测
        2.6 标本采集及处理
        2.7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2.8 免疫组化检测
    3 统计学方法
    4 技术路线图
结果
    1 大鼠行为学检测结果
        1.1 各组大鼠机械痛行为学的比较
        1.2 各组大鼠冷刺激痛行为学的比较
    2 核磁共振波谱检测结果
    3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
    4 NMDAR1、NMDAR2 磷酸化蛋白检测结果
讨论
    1 祖国医学的相关认识和治疗
        1.1 证候与病因病机的认识
        1.2 证候的相关治疗
    2 现代医学对神经痛的认识和治疗
        2.1 现代医学对神经痛的认识
        2.2 现代医学对神经痛的治疗
    3 神经痛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行为学分析
        3.1 SNI模型大鼠的建立
        3.2 SNI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分析
    4 核磁共振波谱检测的应用
    5 腕踝针治疗神经痛的理论基础
        5.1 腕踝针概述
        5.2 腕踝针的临床应用
        5.3 腕踝针的基础研究
    6 腕踝针对SNI大鼠脊髓背角谷氨酸及NMDA受体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
        6.1 神经痛与谷氨酸及NMDA受体的相关性
        6.2 谷氨酸及NMDA受体实验结果分析
    7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激活前扣带皮层κ-阿片受体抑制NMDA电流的膜片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
    1.2 实验相关试剂
    1.3 主要仪器及耗材
    1.4 相关溶液配制
    1.5 实验方法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刺激电极可诱导大鼠 ACC 脑区神经元的 NMDA 电流和 AMPA 电流
    2.2 CFA组大鼠ACC脑区神经元NMDA电流幅度增加
    2.3 CFA组大鼠ACC脑区神经元的AMPA电流与对照组无差异
    2.4 CFA组大鼠ACC区神经元的sEPSC的发放频率增加
    2.5 κ-片受体激动剂降低CFA组大鼠刺激电极诱导的NMDA电流的幅度
    2.6 κ-阿片受体激动剂对CFA组大鼠AMPA电流无影响
    2.7 神经元荧光染色观察记录神经元的胞体、轴突及树突
3 讨论
    3.1 NMDA受体与CFA组大鼠ACC脑区神经元兴奋性增加有关
    3.2 激活κ-阿片受体抑制了NMDA受体电流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芍药苷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疼痛行为及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星形胶质细胞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8)芍药苷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增殖活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小胶质细胞与CX3CL1/CX3CR1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9)伤害性感受器可塑性在慢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伤害性感受器可塑性与慢性疼痛
2 伤害性感受器可塑性与痛觉过敏引发
3 伤害性感受器可塑性改变的表现形式
    3.1 Ⅰ型痛觉过敏引发
        3.1.1 Ⅰ型痛觉过敏引发的表现形式
        3.1.2 Ⅰ型痛觉过敏引发的特点
        3.1.3 Ⅰ型痛觉过敏引发可能涉及的机制
    3.2 Ⅱ型痛觉过敏引发
        3.2.1 Ⅱ型痛觉过敏引发的表现形式
        3.2.2 Ⅱ型痛觉过敏引发的特点
        3.2.3 Ⅱ型痛觉过敏引发可能涉及的机制
    3.3 应激诱导的痛觉过敏引发
    3.4 其他痛觉过敏引发类型
4 小结

(10)去氢紫堇鳞茎碱通过调节P2X4受体在脊髓损伤后NPP治疗中作用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绪论
第一部分 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去氢紫堇鳞茎碱的镇痛作用的初步探索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主要试剂配制
        1.5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第二部分 去氢紫堇鳞茎碱对P2X4R的影响的初步探索
    1 材料与方法
        1.1 细胞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主要试剂配制
        1.5 实验方法
    2 结果
讨论和结论
工作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去氢紫堇鳞茎碱通过调节P2X4受体在脊髓损伤后NPP治疗中作用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四、POSTNATAL DEVELOPMENT OF PERSISTENT SPONTANEOUS PAIN AND HYPERALGESIA INDUCED BY SUBCUTANEOUS INTRAPLANTAR BEE VENOM INJECTION IN RATS(论文参考文献)

  • [1]医用臭氧介导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镇痛机制的研究[D]. 张为光. 山东大学, 2021(11)
  • [2]慢性痛与情绪障碍形成的皮层细胞机制[D]. 陈昌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蟾酥炎性疼痛抑制因子的鉴定、活性及作用机制[D]. 夏凤艳. 浙江农林大学, 2020
  • [4]右美托咪定抑制芬太尼诱导痛觉过敏引发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侯娜. 湖北医药学院, 2020(05)
  • [5]腕踝针对神经痛大鼠脊髓背角谷氨酸及其受体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D]. 柳伟婷.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激活前扣带皮层κ-阿片受体抑制NMDA电流的膜片钳研究[D]. 高洁.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2)
  • [7]芍药苷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疼痛行为及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D]. 程艳虎.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8]芍药苷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增殖活化的影响[D]. 冯舒.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9]伤害性感受器可塑性在慢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J]. 侯娜,张力,蒙臣,李清,胡扬根. 医学综述, 2020(05)
  • [10]去氢紫堇鳞茎碱通过调节P2X4受体在脊髓损伤后NPP治疗中作用的相关研究[D]. 王仲伟. 郑州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大鼠皮下跖内注射蜂毒引起的持续性自发性疼痛和痛觉过敏的产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