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习语与自然环境

中泰习语与自然环境

一、汉泰成语与自然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闵志雄(Yenoeng Narongrith)[1](2021)在《汉泰语饮食类成语对比分析及成语教学设计》文中认为

NALENTIP HUNYEELAI[2](2020)在《汉泰哺乳动物成语对比》文中认为成语在泰语和汉语中都是重要的语言表达形式,用很简短的语言表现出比较深刻的道理,同时能够反映出中泰语言文化的特色。在众多的成语类型当中,动物成语是比较有特色的,因为动物与人类有着非常亲密的关系。动物可以是人类的食品、伙伴或者工具,能够给人和社会带来很大价值。由于动物的类型有很多,所以本文缩小范围以哺乳动物作为研究对象,包括象、虎、牛、狗、猪、马、猫和猴。本文第一章介绍了本次研究的由来和意义,第二章会归纳泰汉成语的概况,第三章主要概括了泰汉哺乳动物成语的形象和寓意,第四章分析了泰汉哺乳动物成语的文化内涵,最后一章总结了哺乳动物成语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推动中泰文化交流,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和泰国的文化特色。

李琳[3](2019)在《汉泰成语语义场对比研究 ——以文化精神语义场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由于中国社会经济、技术和文化等领域的迅猛发展,使得汉语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强烈的重视,这激起了很多语言学习者对汉语的兴趣,在世界各地也相继出现“汉语热”的现象。以泰国的情况为例,由于我是一个泰国人,因此汉语对泰国的影响,我基本上还是比较了解的。现代汉语已经影响到了泰国的整个劳动力市场,其层次等级无论高低,都需从事工作者要有汉语基础,因此,在泰国学习汉语的人也日益增多。但实际上,我们发现不少有汉语基础的人,他们的汉语能力还是存在很大问题。比如,在他们的现实交际或工作中,会出现由于语言能力不够充分而出现沟通障碍的现象,他们对中国的文化知识、风俗习惯、思想系统、价值观念等不够了解,从而引发交际时出现理解上的偏误及文化上的冲突。因此,本文主要收集汉泰成语对比,以“天人合一”“和谐意识”“刚正品格”“忧患意识”和“因果报应”构成的文化精神语义场为导向,并选取汉语成语和泰语成语中最经典的含义对比为研究对象,运用语义场理论,把汉语成语和泰语成语置于汉泰成语广义场和狭义场进行研究,以探析汉泰成语共同的语义特征、成语语义系统和成语语义关系等。此外,本文所选取的成语本身具有民族性和历史底蕴,同时也能体现出汉泰民族不同的特色风格、文化特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宗教信仰等。研究结果可促使双方互相理解,在交际中会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本文的内容框架分为如下六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对汉泰成语研究现状进行初步分析,并阐述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第二章首先对汉泰成语的界定及其来源进行分析,探究汉泰成语界定的异同,再对汉泰成语的来源进行深入分析并进行概括。第三章主要介绍汉泰成语语义场和文化精神的分类,描述与表现出汉泰成语语义场的层次关系的类型及通过汉泰成语体现汉泰民族的文化精神。第四章主要收集与选取“天人合一”“和谐意识”“刚正品格”“忧患意识”和“因果报应”等五方面最经典的汉泰成语为研究对象,运用语义场理论把汉泰成语置于汉泰成语广义场进行研究,以探究出汉泰成语同类事物现象之间宽泛的类属关系,揭示汉泰成语语义之间上下义关系、同体关系、对立语义关系以及同集语义关系。这些语义关系都反映了汉泰成语语义共同特征、语义系统、语义相关性和层级性,并体现中泰文化特征与文化精神。第五章主要收集与选取“天人合一”“和谐意识”“刚正品格”“忧患意识”和“因果报应”等五方面最经典的汉泰成语为研究对象,运用语义场理论把汉泰成语置于汉泰成语狭义场进行研究,以探究出汉泰成语等义义场、近义义场、反义义场及类义义场。在语义场各子语义场中的各成语之间,处于水平方向的同一个层次上的非层次关系语义场,能反映出汉泰民族迥异的文化风格。第六章结语提出本研究结论的参考价值。

丹丹(ATCHARAPHON PAVAPUTANON)[4](2019)在《汉泰动物成语隐喻义对比研究 ——以“马、牛、虎”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必然折射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这也是语言社会性的重要表现。在中泰文化的交流过程中,语言被视为相互交流、相互了解双方文化的桥梁和中间枢纽。特别是成语,由于它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又是语言中极其重要的表达形式,因此对成语的深刻理解在学习语言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无论是在汉语中,还是在泰语中,成语都是各自语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能够反映出各自文化的独特性。成语在各自的语言中有丰富的历史,是经过长期使用而固定下来的短语。他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人们所常用,并带有一些各自的感情色彩在里面,或褒或贬。而在汉泰成语中,有很多是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它们有一些深刻的文化含义,其中动物的隐喻意义也因为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有所异同。本文首先定义、来源、形式、语法结构四个方面对汉泰成语进行了对比。汉泰两国成语的定义具有相似性,即它们都是由固定词组及短语构成,是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而来的;所不同的是汉语成语是悠久传承下来的语言瑰宝,而泰语成语则大多由生活中的真相生发出来,并设计为佛教禅语,长辈用来教小辈,以趋利避害。来源上,汉语成语大多来自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典故,在泰国许多的成语来源于自然环境、泰国佛教文化及日常生活。从形式上看,汉语成语具有音律美的特征,多为四字,言简意赅;泰语从1到16字的成语都有,形式上有的不如汉语成语简洁。第四在语法结构上看,汉语与泰语成语的语法结构不同,从汉语语法角度分析成语内部结构。总体而言,汉语成语的语法结构更加简洁,也更系统化。接着本文讨论了汉泰成语中“马、虎、牛”隐喻意义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汉泰动物成语动物隐喻意义的相似性;不同动物词语表达相同隐喻,汉语成语中用“马、虎、牛”,但泰语用其他动物来表示相同意义,汉语成语用“马、虎、牛”,但是泰语却用跟动物无关的词语;汉语与泰语成语用相同的动物,但是有不同的意义。笔者从中泰两国环境、文化、文学历史及价值观因素的角度探讨了汉泰成语出现差异的原因。最后,指出本项研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作为一名泰国来华留学生,本人即将于毕业之后在泰国国内从事汉语教学工作,因此本人也总结了该项研究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启示,提出要重视成语语义内容及文化内涵的教学。

江慧美[5](2017)在《汉泰语中带“水”字成语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成语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不同民族语言中的成语都具有自己民族的特色。汉语和泰语中都有大量与水有关的成语,全面对比分析汉语和泰语中的带“水”字成语,研究其所反映出的内涵,在跨语言研究中具有很高的价值。本文的研究范围限于汉泰语中带“水”字的成语,收集了中文的《成语大词典》及泰语的《泰语皇家词典》里所有带“水”字的成语,然后对汉泰成语的来源、结构及意义进行全面比较,比较后发现汉泰成语反映出了汉泰民族自然环境、生活方式、观念信仰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成语中不同的意象也反映出汉泰民族对事物的不同情感态度。此外,对汉泰语中带“水”字成语进行比较研究,可以让泰国汉语学习者提高对汉语成语的认识,学会更好地使用汉语成语,为泰国的汉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有助于汉泰两国人民增进了解,为泰语和汉语的翻译和文化交流提供一定的帮助。

张天龙(Metasit Boonpatcharanon)[6](2017)在《汉泰含“心”的成语意义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各种语言都有各自的成语,成语是丰富的词汇和各种形成的固定词组,成语的结构具有定性型。汉泰两个语言存在着大量的成语,汉语成语与泰语成语都形成于两个民族长期的产生生活中,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有关,是具有各自民族特色的语言表达形式。“心”作为人和高等动物最重要的器官,是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如果心脏停止血液循环,人的生命也就结束了。“心”在抽象化的意义上也是思维的器官,因此,含“心”字的成语,大多表达人类的思维情感。本文主要研究汉泰含“心”的成语,本文的内容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首先说明了关于汉泰成语的问题提出、回顾学者们在汉语成语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研究目的和内容、研究意义、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汉泰成语概述,在内分析了汉泰成语基本情况的四各方面,即含;汉泰成语的定义、汉泰成语的来源、汉泰成语的字数和汉泰成语的语音结构。第三部分是汉泰含“心”字成语的评述,这部分分析了关于汉泰“心”的意义对比、汉泰含“心”成语的计量、汉泰含“心”成语的意义和汉泰基于“心”与其它器官搭配的成语。第四部分是基于语义的成语分类,这部分就将按照成语语义的感情色彩分为三类,包含;褒义、贬义、中性义。第五部分是汉泰含“心”字成语的语义功能,包含;思维义、情感义和黑箱义。最后部分是结论,总结了笔者论文中的一些基本结论及若干值得继续深入探讨论的方面。研究发现,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造成两个民族对“心”的认知也有所不同。至于“心”的释义,汉语“心”的意义共有十三个义项,而泰语“心”的意义只有六个义项,可看出汉语“心”的意义非常广泛,主要共同点是表达思维、情感的意义,而泰语的“心”还可以表达呼吸、气息和胆量的意义。成语的意义都是以比喻义为主,汉泰含“心”成语的意义也存在异同,所谓异同是由喻体和意义造成的,有的喻体相同,意义也相同;有的喻体不同,而意义相同。

赵玉萍(Nidtawan Fucome)[7](2017)在《汉泰成语中的数词对比研究》文中认为数词成语在汉泰两国人民的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两国的社会背景、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不同,对数词的感受和联想不尽相同,汉泰数词成语的概念意义文化内涵等方面也有所差异。意义差异反映了各自的文化特色,也导致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数词成语时容易受母语影响而产生偏误。本文以汉泰数词成语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比语言学、词汇学、文化语言学、中介语及偏误分析等理论,对汉泰数词成语进行对比与分析;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通过汉泰数词成语研究的现况,确立本论文的意义,内容方法;第二章对汉泰数词成语的定义及来源;第三章探讨了汉泰数词成语结构形式,句法功能以及意义分析;第四章是汉泰数词成语的文化内涵及社会文化背景进行比较,得出了汉泰数词成语的意义相近,相同且带数字也相同,汉泰数词成语的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带的数却不同,汉语数词成语与泰语非数词成语的意义相同或相近;第五章是总结全文的研究内容。笔者希望通过汉泰成语中的数词对比研究,能够让学习者了解两国数词成语的特征、意义和两国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等,能够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词语教学有所帮助,能够促进中泰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文化交流。

颜湘茹,陈爱慧[8](2017)在《《现代汉泰词典》成语释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汉泰词典》对于泰国学习者来说非常权威,但其中关于成语的注释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采用定量法和定性法对114条成语的释义用语、释义方法、感情色彩义及释义用例情况进行考察,并通过与《中华成语词典》的对比,分析了《现代汉泰词典》的语义变化、感情色彩变化、用例情况差异等方面的问题。考察发现,《现代汉泰词典》成语释义的不足之处包括没有感情色彩标注、例句偏少,在释义用语方面,词典编写成语释义的基本结构比较单一,在释义方法方面,《现代汉泰词典》使用泰译的成语、复合词及习惯用语等比例较低。与"中成"对比,《现代汉泰词典》释义准确性尚可,曲解词义不多。在感情色彩义方面则发现因语言释义不匹配,造成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综上所述,论文最后对《现代汉泰词典》的成语释义进行了评价总结,并对将来修订词典提出了一些思考及建议。

赵乐乐(Kritanan Mingkwan)[9](2017)在《汉泰成语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众所周知,成语是语言文化中最为精粹的部分,它是人类历史、文化、思想、情感的沉淀。汉泰成语作为语言的精华、历史的缩影、文明的积淀、智慧的浓缩,处处闪烁着两国劳动人民睿智的光芒。汉泰成语既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泰国人民智慧的结晶。目前,中泰两国政治经济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语言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多,所以更多的语言学习者和爱好者对汉泰成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为一名来自泰国的留学生,在多年的汉语学习中我深深地感到:中国和泰国虽然同属于亚洲国家,但是由于两国的自然环境、风俗习惯、人文教育和文化传承的不同,语言的表达也具有各自鲜明的特色,反映在成语方面的差异就是这些文化差异的具体体现,所以探究一种语言的成语往往更能了解这个民族语言文化的内涵底蕴。因此,我们以汉语和语泰中有关动物、植物、饮食的成语为研究对象,全面对比分析两种语言中这些成语间的差异,探讨每个民族语言中的动物、植物、饮食成语所具有的民族特色,进而挖掘两种语言成语各自所反映出的文化内涵,为泰国的汉语成语学习者提供理论指导和具体帮助。本文主要对汉泰成语中的动物、植物、饮食成语进行对比研究,在对比中,首先对两种语言成语的语义对应关系进行对比,这种对比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成语字面义和实际义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另一方面是对成语的喻体和喻义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我们还对两种语言成语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加以比较,进而多角度地分析和阐述了动物、植物、饮食成语反映出来的地理地貌、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婚姻生活等文化内涵,以期为语言、文化、风俗等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HOTIWAKUL SUTASINEE(贺碧云)[10](2015)在《汉泰“金银财宝”类成语对比研究》文中提出成语是语言中的一种特殊词汇,高度概括了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各种实践经验,内容包罗万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不管是汉语成语还是泰语成语,两者都有着自己的特点,都与各自的文化紧密联系,是十分值得研究的。本文以汉泰成语中含“金银财宝”义的成语为研究对象,将汉泰成语中含有“钱、金、银、财、宝、珠、玉、钻石”八个词或语素的成语进行多角度的对比研究。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有:汉泰成语的形式字数、成语的分类以及汉泰该类成语的来源、语义的异同等。通过对比研究,探讨汉泰文化在成语方面表现出的异同,不仅对汉泰成语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在汉泰语教学方面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二、汉泰成语与自然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泰成语与自然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2)汉泰哺乳动物成语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
二、汉成语的概况
    (一)泰语成语概况
    (二)汉语成语概况
三、汉泰哺乳动物成语形象和寓意比较
    (一)汉泰成语“象”的寓意
    (二)汉泰成语“虎”的寓意
    (三)汉泰成语“牛”的寓意
    (四)汉泰成语“狗”的寓意
    (五)汉泰成语“猪”的寓意
    (六)汉泰成语“马”的寓意
    (七)汉泰成语“猫”的寓意
    (八)汉泰成语“猴”的寓意
    (九)汉泰成语“兔”的寓意
    (十)汉泰成语“鼠”的寓意
    (十一)汉泰成语“羊”的寓意
    (十二)汉泰成语寓意小结
四、汉泰成语文化内涵对比
    (一)反映出两国自然环境差异
    (二)社会和生活方式
    (三)人的性情和行为
    (四)宗教信仰
五、哺乳动物成语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一)跨文化差异对习得汉语哺乳动物成语的影响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建议
六、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汉泰成语语义场对比研究 ——以文化精神语义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问题
    第二节 汉泰成语对比研究的现状
        一、汉泰成语来源的研究成果
        二、汉泰成语语法及语义的研究成果
        三、汉泰成语文化的研究成果
        四、汉泰成语其他研究成果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语料来源
        一、汉语语料
        二、泰语语料
第二章 汉泰成语的界定及其来源
    第一节 汉泰成语的界定
        一、汉语成语的界定
        二、泰语成语的界定
        三、汉泰成语界定的异同
    第二节 汉泰成语的来源
        一、自然环境
        二、民间口语
        三、神话传说
        四、历史事件
        五、身体器官
        六、宗教信仰
        七、外国文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泰成语语义场与文化精神分析
    第一节 汉泰成语语义场分析
        一、汉泰成语语义场的界定
        二、汉泰成语语义场类型
        三、汉泰成语语义场的层级关系
    第二节 文化精神分析
        一、文化精神的界定
        二、文化精神的类型
    第三节 汉泰成语是透视汉泰文化精神的最佳视角
        一、成语是语言文化的活化石
        二、汉语成语与中国文化精神
        三、泰语成语与泰国文化精神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泰成语广义语义场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对比分析
    第一节 汉泰成语广义语义场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对比分析
        一、汉语成语广义语义场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
        二、泰语成语广义语义场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
        三、汉泰成语广义的语义场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异同
    第二节 汉泰成语广义语义场蕴含的“和谐意识”对比分析
        一、汉语成语广义语义场蕴含的“和谐意识”
        二、泰语成语广义语义场蕴含的“和谐意识”
        三、汉泰成语广义的语义场蕴含的“和谐意识”的异同
    第三节 汉泰成语广义语义场蕴含的“刚正品格”对比分析
        一、汉语成语广义语义场蕴含的“刚正品格”
        二、泰语成语广义语义场蕴含的“刚正品格”
        三、汉泰成语广义的语义场蕴含的“刚正品格”的异同
    第四节 汉泰成语广义语义场蕴含的“忧患意识”对比分析
        一、汉语成语广义语义场蕴含的“忧患意识”
        二、泰语成语广义语义场蕴含的“忧患意识”
        三、汉泰成语广义的语义场蕴含的“忧患意识”的异同
    第五节 汉泰成语广义语义场蕴含的“因果报应”观念对比分析
        一、汉语成语广义语义场蕴含的“因果报应”观念
        二、泰语成语广义语义场蕴含的“因果报应”观念
        三、汉泰成语广义的语义场蕴含的“因果报应”观念的异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汉泰成语狭义语义场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对比分析
    第一节 汉泰成语狭义语义场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对比分析
        一、汉语成语狭义语义场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
        二、泰语成语狭义语义场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
        三、汉泰成语狭义的语义场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异同
    第二节 汉泰成语狭义语义场蕴含的“和谐意识”对比分析
        一、汉语成语狭义语义场蕴含的“和谐意识”
        二、泰语成语狭义语义场蕴含的“和谐意识”
        三、汉泰成语狭义的语义场蕴含的“和谐意识”的异同
    第三节 汉泰成语狭义语义场蕴含的“刚正品格”对比分析
        一、汉语成语狭义语义场蕴含的“刚正品格”
        二、泰语成语狭义语义场蕴含的“刚正品格”
        三、汉泰成语狭义的语义场蕴含的“刚正品格”的异同
    第四节 汉泰成语狭义语义场蕴含的“忧患意识”对比分析
        一、汉语成语狭义语义场蕴含的“忧患意识”
        二、泰语成语狭义语义场蕴含的“忧患意识”
        三、汉泰成语狭义的语义场蕴含的“忧患意识”的异同
    第五节 汉泰成语狭义语义场蕴含的“因果报应”观念对比分析
        一、汉语成语狭义语义场蕴含的“因果报应”观念
        二、泰语成语狭义语义场蕴含的“因果报应”观念
        三、汉泰成语狭义的语义场蕴含的“因果报应”观念的异同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汉泰动物成语隐喻义对比研究 ——以“马、牛、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目的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汉泰成语对比分析
    2.1 汉泰成语定义对比
    2.2 汉泰成语来源对比
    2.3 汉泰成语形式对比
    2.4 汉泰成语语法结构对比
    2.5 小结
第三章 汉泰动物成语中动物的隐喻意义对比
    3.1 动物隐喻意义的相似性
    3.2 不同动物词语表达相同隐喻
    3.3 相同动物词语隐喻差异性
    3.4 小结
第四章 隐喻意义异同的原因分析
    4.1 自然环境因素
    4.2 文化因素
    4.3 文学因素
    4.4 价值观因素
    4.5 小结
第五章 本项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
    5.1 重视成语语义内容教学
    5.2 重视成语文化内涵教学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汉泰语中带“水”字成语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文献综述
第二章 泰语带“水”字成语情况调查
    2.1 泰语“成语”的定义
    2.2 调查范围及结果
第三章 汉语带“水”字成语情况调查
    3.1 汉语“成语”的定义
    3.2 调查范围及统计结果
第四章 汉泰成语比较
    4.1 定义比较
    4.2 构造比较
        4.2.1 泰语带“水”字成语的结构形式
        4.2.2 汉语带“水”字成语的结构形式
        4.2.3 二者结构形式方面的不同之处
    4.3 来源比较
        4.3.1 泰语成语的来源
        4.3.2 汉语成语的来源
        4.3.3 汉泰成语来源比较
        4.3.3.1 有相似的来源
        4.3.3.2 有不同的来源
    4.4 意义比较
第五章 泰国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成语的几个建议
    5.1 汉泰成语对照记忆
    5.2 重视对两国文化差异的学习和研究
    5.3 重视对语言的系统性的学习和研究
    5.4 在生活中进行更多的语言训练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6)汉泰含“心”的成语意义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回顾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范围
    1.6 研究方法
2. 汉泰成语概述
    2.1 汉语成语和泰语成语的定义
        2.1.1 汉语成语的定义
        2.1.2 泰语成语的定义
    2.2 成语的来源
        2.2.1 汉语成语的来源
        2.2.2 泰语成语的来源
    2.3 汉语成语和泰语成语的字数
        2.3.1 汉语成语的字数
        2.3.2 泰语成语的字数
    2.4 汉泰成语的语音结构
        2.4.1 汉语成语的语音结构
        2.4.2 泰语成语的语音结构
    2.5 本章小结
3. 汉泰含“心”字成语的评述
    3.1 汉语与泰语“心”的释义
        3.1.1 汉语“心”的释义
        3.1.2 泰语“心”的释义
    3.2 汉语含“心”成语计量分析
    3.3 泰语含“(?)”(心)成语计量分析
    3.4 汉泰含“心”的成语意义对比分析
    3.5 汉泰基于“心”与其它人体器官搭配的成语
        3.5.1 汉语基于“心”与其它人体器官搭配的成语
        3.5.2 泰语基于“心”与其它人体器官搭配的成语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语义的成语分类
    4.1 褒义
    4.2 中性义
    4.3 贬义
    4.4 本章小结
5. 汉泰含“心”成语的语义功能
    5.1 思维义比较
    5.2 情感义比较
    5.3 黑箱义比较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7)汉泰成语中的数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汉泰成语比较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2. 汉泰数词和成语的起源
    2.1 汉语数词的起源
    2.2 泰语数词的起源
    2.3 成语的定义
    2.4 汉语成语与泰语成语的来源
        2.4.1 汉语成语的来源
        2.4.2 泰语成语的来源
    2.5 数词进入成语的观念
3. 汉泰数词成语的结构形式及意义分析
    3.1 汉泰语数词成语的结构形式有以下几种情况
        3.1.1 汉语数词成语的应用格式
        3.1.2 汉语数词成语中选词用字的方法
        3.1.3 汉语数词成语的修辞作用
    3.2 泰语语数词成语的结构形式有以下几种情况
        3.2.1 泰语数词成语的应用格式
        3.2.2 数词成语中选词用字的方法
        3.2.3 泰语数词成语的修辞方式
    3.3 汉泰数词成语的意义分析
        3.3.1 汉语数词成语的意义
        3.3.2 泰语数词成语的意义
4. 汉泰数词成语的文化内涵差异及意义对比
    4.1 汉泰数词成语的意义相近,相同且带数词也相同
    4.2 汉泰数词成语的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带的数词却不同
    4.3 汉语数词成语与泰语非数词成语的意义相同或相近
    4.4 汉泰数词的文化差异
5. 结语
    5.1 汉泰数词成语的普遍性
    5.2 成语中的数词的意义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现代汉泰词典》成语释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代汉泰词典》成语释义研究考察背景
    (一) 选题依据及缘由
    (二) 研究对象
二、词典成语释义研究综述及《现代汉泰词典》考察
    (一) 词典成语释义综述
        1. 释义用语
        2. 释义方法
        3. 释义用例
        4. 感情色彩义
    (二) 《汉泰》成语释义情况考察
        1. 释义用语考察
        (1) 语言结构情况
        (2) 提示词释义
        2. 释义方法考察
        (1) 实质性释义
        (2) 相关性释义
        (3) 感情色彩义考察
        a.褒义
        b.贬义
        c.中性义
        (4) 释义用例考察
        a.用例形式
        b.用例内容
三、《汉泰》与《中成》对比分析
    (一) 语义变化
        1. 正解
        2. 扩大词义
        3. 缩小词义
        4. 曲解
    (二) 感情色彩变化
        (1) 对应
        (2) 未标注
        (3) 不对应
    (三) 例句对比分析
        1. 用例形式
        2. 用例内容
四、《现代汉泰词典》研究总结
    (一) 对《现代汉泰词典》评价
    (二) 对词典修订的建议

(9)汉泰成语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检索法
        (二)分类整理法
        (三)对比分析法
    三、研究现状
        (一)关于汉泰动物成语的对比研究现状
        (二)关于汉泰其他成语的对比研究现状
    四、汉泰成语界定
        (一)汉语成语界定
        (二)泰语成语界定
第一章 汉泰动物成语语义对应关系比较及文化内涵比较分析
    一、汉泰动物成语语义对应关系比较分析
        (一)动物成语字面义和实际义关系对比分析
        (二)动物成语喻体和喻义关系对比分析
    二、汉泰动物成语反映的文化内涵比较分析
        (一)动物成语反映的不同文化内涵
        (二)动物成语反映的相同文化内涵
第二章 汉泰植物成语语义对应关系比较及文化内涵比较分析
    一、汉泰植物成语语义对应关系比较分析
        (一)植物成语字面义和实际义关系对比分析
        (二)植物成语喻体和喻义关系对比分析
    二、汉泰植物成语反映的文化内涵比较
        (一)植物成语反映的不同文化内涵
        (二)植物成语反映的相同文化内涵
第三章 汉泰饮食成语语义对应关系比较及文化内涵比较分析
    一、汉泰饮食成语语义对应关系比较分析
        (一)饮食成语字面义和实际义关系对比分析
        (二)饮食成语喻体和喻义关系对比分析
    二、汉泰饮食成语反映的文化内涵比较
        (一)饮食成语反映的不同文化内涵
        (二)饮食成语反映的相同文化内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汉泰“金银财宝”类成语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前人研究成果综述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语料来源
第一章 汉泰“金银财宝”类成语的来源
    第一节 汉泰“金银财宝”类成语的界定
    第二节 汉泰成语的来源
    第三节 来源的相同点
    第四节 来源的不同点
第二章 汉泰“金银财宝”类成语形式
    第一节 汉泰“金银财宝”类成语形式
    第二节 汉泰“金银财宝”类成语音节构成的相同点
    第三节 汉泰“金银财宝”类成语音节构成的不同点
    第四节 汉泰“金银财宝”类成语构词特点
第三章 汉泰“金银财宝”类成语的语义对比
    第一节 汉泰‘金银财宝’类成语对等互译
    第二节 汉泰“金银财宝”类成语不对等互译
第四章 汉泰“金银财宝”类成语分类
第五章 结论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索引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汉泰成语与自然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 [1]汉泰语饮食类成语对比分析及成语教学设计[D]. 闵志雄(Yenoeng Narongrith). 青岛大学, 2021
  • [2]汉泰哺乳动物成语对比[D]. NALENTIP HUNYEELAI.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8)
  • [3]汉泰成语语义场对比研究 ——以文化精神语义场为例[D]. 李琳.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8)
  • [4]汉泰动物成语隐喻义对比研究 ——以“马、牛、虎”为例[D]. 丹丹(ATCHARAPHON PAVAPUTANON).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汉泰语中带“水”字成语比较研究[D]. 江慧美. 西北大学, 2017(07)
  • [6]汉泰含“心”的成语意义对比研究[D]. 张天龙(Metasit Boonpatcharanon). 浙江大学, 2017(12)
  • [7]汉泰成语中的数词对比研究[D]. 赵玉萍(Nidtawan Fucome). 浙江大学, 2017(12)
  • [8]《现代汉泰词典》成语释义研究[J]. 颜湘茹,陈爱慧.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7(03)
  • [9]汉泰成语对比研究[D]. 赵乐乐(Kritanan Mingkwan).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7)
  • [10]汉泰“金银财宝”类成语对比研究[D]. HOTIWAKUL SUTASINEE(贺碧云).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2)

标签:;  ;  ;  ;  

中泰习语与自然环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