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水特许权证书

悉尼水特许权证书

一、悉尼水务特许经营证(论文文献综述)

邹蕴[1](2020)在《PPP合同私人部门风险防范立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运行不断与世界接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模式(PPP)为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近年来,由于全球经济疲软以及我国对PPP相关立法的缺失,导致PPP模式在我国的适用出现了一些法律上的问题。首先,PPP合同所应当依据的法律在学界存在一定争议。其次,作为PPP领域的专项条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PPP条例》)由于存在上位法不明确等问题而迟迟难以正式施行。本文通过对国内PPP项目进行梳理,总结出我国PPP项目的运用实践中存在民营资本因PPP法律和政策不明朗而参与积极性不强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从立法角度对PPP合同中私人部门的风险防范进行专项研究,试图为PPP立法事业尽绵薄之力。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加强PPP合同中私人部门风险防范立法的必要性分析,笔者首先对PPP合同中私人部门在立法上需要专门保护的原因进行了必要性分析。其一是在风险防范立法保护方面,PPP合同与一般民商事合同相比具有特殊性,使得私人部门的合法权益更易遭受损害,立足于PPP合同的特殊性完善风险防范立法更能体现全面性和针对性;其二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私人部门多面临地位不平等、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的救济途径等风险,并且风险防控机制的缺乏将使政府面临信誉下降的风险,也终会导致利益分配的失衡,对PPP合同中私人部门进行风险防范具有紧迫性;其三是在立法上加强对私人部门的保护能够间接提高政府信用,有利于PPP项目的正常开展;其四是有助于提高社会资本在PPP项目中的参与度,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平等互助的合作关系,消除私人部门顾虑。第二部分为我国PPP合同私人部门风险防范相关立法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的研究。从目前我国PPP项目的立法现状看,鲜少有关PPP项目私人部门风险防范的规定,特别是对剩余权利的分配以及政府违约或单方终止PPP合同项目的情形存在立法缺失,而这必定会极大的损害私人投资主体的合法权益。基于这一现状,本文总结了我国PPP合同私人部门风险防范立法中存在的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现有立法关于政府隐性担保行为的合法性存在争议;二是关于PPP合同双方的风险分配存在立法缺失;三是PPP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剩余权利如何分配未能从立法上予以明确;四是政府单方违约和自由终止合同缺乏合理的立法约束;五是私人部门在合法权益受损时缺乏有效的救济途径。这些问题阻碍了 PPP合同的顺利实施,是PPP合同相关立法的盲区。第三部分基于我国PPP合同私人部门风险防范立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横向梳理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日本关于PPP项目的立法实践,提出完善我国PPP合同中私人部门风险防范的建议。具体来说,澳大利亚在宽松性政策主导下制定了完备法律体系,区分业务、细化责任,规定了明确的剩余权利分配与风险配置条款;加拿大则经历了由宽松性向紧缩性政策的立法转变,由政府严控PPP项目主导权;日本则在政府主导的大前提下,强化融资属性,区分情形合理分配公私部门的风险。可见,域外立法关于PPP项目均构建了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并对剩余权利、合同风险分配,以及违约责任等内容进行了规定,结合我国在立法模式、立法内容等方面的现实特点,本文认为我国的PPP项目应在宽严相济的政策主导下强化私人部门的风险防范立法。第四部分是结合我国最新立法与司法裁判动态提出完善我国PPP合同私人风险防范立法的路径,具体包括:加强PPP合同中关于担保制度的立法,立法明确基于利益平衡的原则合理分配风险,健全PPP合同中关于剩余权利分配的立法条款,加强对政府单方违约和自由终止合同行为的约束性立法,完善立法中关于私人部门合法权益受损时的救济途径。

靳璐璐[2](2019)在《交通PPP项目超额收益分配及收益不足的补贴决策》文中研究表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模式作为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和服务供给的重大创新,在交通领域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交通PPP项目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的特点,需求波动、路面状况恶化、成本超支等不确定性因素导致许多项目在运营中面临超额收益或者收益不足问题。在实践中,由于缺乏有效公平的收益风险分担方法,社会资本可能获得暴利,损害公众的利益,或政府可能面临巨额财政压力。因此,如何提高PPP项目收益预测准确性以及如何公平、合理设计收益的调节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研究价值。首先,通过对交通PPP项目收益关键影响因素的分析,梳理出交通需求量、公路通行费、路面状况以及与养护维修(Maintenance&Rehabilitation,M&R)措施相关的路面粗糙度等各因素的交互关系,利用数学建模提出交通PPP项目的收益预测函数。采用蒙特卡罗模拟对影响项目收益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进行概率拟合,基于累积概率的视角确定出项目的预期收益。结合具体的案例数据验证PPP项目收益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并量化和揭示了不同影响因素的准确预测对项目收益预测的重要程度。然后,针对超额收益情形,识别PPP项目收益调节机制的期权属性,综合考虑基于预期收益累积概率浮动范围的收益波动阈值、项目最低投资回报率等因素,运用Black-Scholes(B-S)期权定价模型构建收益上下临界值对冲的决策模型,确定出超额收益的上临界值。在此基础上,引入平均消费者剩余率指标作为超额收益风险分担的指标,构建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双赢的超额收益动态分配决策模型。利用算例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将动态分配方法与阶梯分配、平均分配、不分配等常见的超额收益分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针对收益不足情形,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构建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最优决策模型,确定出最优公路通行费和社会资本达到预期收益所要投入的最优M&R措施水平。在此基础上,考虑社会资本实际投入的M&R措施水平,构建政府的补贴激励决策模型;以社会资本最优M&R措施水平、实际投入的M&R措施水平等作为衡量其努力系数的指标,分析了努力系数与补贴系数之间的关系。利用算例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进行不同社会资本努力系数下的补贴系数模拟分析。本论文抓住交通PPP项目运作的最本质问题—“收益调节”展开研究,以期为政府和社会资本进行合理、公平的超额收益分配和收益不足的补贴确定提供决策参考。

卢梦哲[3](2019)在《PPP模式在政府流域治理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以南宁市那考河项目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水环境系统遭到破坏,水生态和水环境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在全国水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的背景下,流域治理迫在眉睫。我国传统的流域治理项目因政府投资能力不足和建设运营管理效率低下,致使流域治理效果不佳,影响城市水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PPP模式应用于流域治理中,改变了传统的由政府独自承担治理水环境任务的局面,缓解财政压力,合理发挥社会资本的专业技术和运营管理能力,更好地激活社会资本市场,提升创新治理能力。论文通过研究PPP模式在南宁市那考河项目中的应用,从招标采购模式、按绩效付费机制、科学测算和降低社会资本回报率、全流域治理新理念、多方社会资本全流程跟进与参与等五方面分析PPP模式在政府流域治理应用中的特色和亮点,并总结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公私平等、绩效设定、风险分配、管理界限、政府职能等角度提出完善PPP模式在政府流域治理中的应用对策,从而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的目标,扎实推进我国水环境安全建设,提高流域的生态承载力。

朱黎[4](2019)在《民间投资参与欠发达地区PPP项目融资模式的研究 ——基于“XXX”供水工程”案例》文中提出本文探讨在脱贫攻坚背景下民间资本参与欠发达地区PPP项目的融资模式。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由于地方财政收入较少,只有采用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设立项目公司的方式来合作进行项目融资。本文通过比较传统的项目融资与PPP融资模式,得出欠发达地区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缺口较大,需要更加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并且其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多为战略性的国家项目,收益较低,很难吸引以营利为目的的民间资本的投入,适当的对建设期和运营期的补贴才可以吸引民间资本投入,从而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因此,本文进一步对欠发达地区PPP项目财政补贴机制进行研究。本文在考虑政府方和社会投资者方之间风险偏好的基础上,构建Stackelberg博弈决策模型,从社会效益(集中决策)和项目收益(分散决策)的角度考虑了PPP项目的财政补贴机制,得出欠发达地区发展PPP项目最优补偿方案。研究的结果指出欠发达地区的PPP项目考虑政府和私人投资风险偏好的Stackelberg博弈决策模型在集中决策下达到了最优解,实现项目社会效益和自身收益的均衡。最后,引入“XXX供水项目”的案例,进一步揭示欠发达地区PPP项目的融资模式及其财政补帖机制。本文的研究结果首先能够促进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快速脱贫,其次有利于帮助政府为欠发达地区发展PPP项目的财政补贴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建议,并且能为政府在欠发达地区对PPP项目的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原家美[5](2019)在《HKG公司水务BOT项目综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匮乏的现状及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使得我国水务发展陷入了巨大的压力之中。石家庄市作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和重视,而以污水处理为主要业务的水务项目建设更是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HKG公司石家庄滹沱河水务BOT项目的成功建设,对于有效解决该区域水资源匮乏和水环境污染问题的意义重大。通过对该项目的研究和分析,根据污水处理BOT项目运营阶段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的权重,本文选择了财务、技术、风险因素、融资和资本结构等指标进行考核的管控思路,形成了从发起、建设、运营三个阶段进行管控的模式,并对HKG公司在水务BOT项目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建立和资产经营管控模式提出了合理建议,具体为:分阶段实施,推动工程成本管控向资本运营成本管控的转化,建立资本金和收益分配管理模式,将有效提升HKG公司核心竞争力并对水务行业BOT模式项目建设有所提供借鉴。面对水务行业的新形势,我国传统的水务行业应该如何运用BOT模式、在运用BOT模式时有什么样的问题需要解决,新模式如何进行管理和运营,以促进企业适应新形势并不断发展,本文亦有相关讨论和建议。

宋宛婷[6](2019)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PPP国际合作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全球经济的缓慢复苏,国际形势逐步走向多极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促进公共项目的完善,刺激国家经济的发展。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与“走出去”战略的指导下,中国不断丰富与拓展PPP模式的合作对象与合作领域。秉持“共赢”的合作理念,中国政府与企业积极加强同其他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开展PPP领域的合作,注入私营资本活力,促进区域经济复苏,进一步推动全球“善治”的发展进程。本文基于全球治理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以及交易成本理论等,通过收集与整理中国PPP国际合作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建立中国PPP国际合作网络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PPP国际合作网络,通过分析合作次数、合作对象与合作领域进一步明确中国PPP国际合作现状。本文根据当前国别合作度水平与PPI投资现状构建中国PPP国际合作模式,并将合作模式划分成四种类型:密切拓展型、加强合作型、扩大需求型和谨慎推进型,便于分类讨论未来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PPP领域的合作方向。本文筛选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数据,并收集整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别合作水平与投资现状,将沿线国家对应到合作模式中,通过合作现状检验合作模式的正确性,以期为中国在PPP国际市场中的深入合作提供科学有效的建议。本文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为中国PPP国际合作分析提供了更加科学的研究依据,将合作国家按照合作模式进行匹配,有助于明确当前合作的现状,有针对性的提供合作建议。当前,中国应进一步拓宽PPP国际合作的领域,以“一带一路”沿线国际为主轴,从基础设施领域逐步向其他领域渗透,同时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对话与交流,借鉴发达国家在PPP立法、PPP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中国在PPP领域的国际合作应站在更高的位置,为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王柏峰[7](2018)在《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定价和调价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3年,国务院部署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工作,2015年发布《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鼓励由企业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地下综合管廊,推广运用PPP模式。至此,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被推向高潮。通过PPP模式运作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不仅可以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提供优质管廊产品和服务,还能盘活社会资金,释放民间资本活力和创造力。但是,目前的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项目定价和调价机制不完善。价格制定的不合理,调价因素考虑的不完整,有可能导致社会资本难以得到合理回报,政府对项目补贴压力加大,管线单位未获得优质管廊服务。因此,如何有效解决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定价和调价问题,将是项目成功运作的关键。本课题对国内外有关基础设施PPP项目融资模式及投资回报机制方面的文献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析,以期得到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定价和调价机制的解决之道。通过对典型地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分析,总结出项目成功运作的经验,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与启示。本课题对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价格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从利益相关者、项目市场、外界环境等三个方面分析出了31个项目价格影响因素,研究分析表明,政府方、社会资本方以及管线单位/公众作为项目的三大利益主体对项目的价格有着各自的诉求,最终的项目定价应该是一个让三方都满意的均衡价格。同时,项目的价格又受到社会、政治、法律和经济四大外界环境的影响。借助系统动力学中的因果反馈思想,深入探讨了各价格影响因素是如何影响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的,并由此得出了两条关于日常维护费的因果反馈回路。通过以上研究,从理论层面分析了项目价格形成机理。本课题还对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定价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借助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对项目的可用性资产回报率和日常维护利润率进行了初步确定,并用WACC模型对其进行了修正。其次,设定管线单位为P1,政府方为P2,社会资本方为P3的优先级顺序,根据各方的利益诉求和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约束条件,构建出关于入廊费和政府补贴的目标规划模型,从而确定了各管线单位每年应缴的入廊费和政府每年的补贴额度。最后,根据管廊的运营成本和日常维护利润率确定出项目公司每年应收的日常维护费,根据不同的仓体类型,考虑管线单位占用空间比例因素,确定出各管线单位每年应缴的日常维护费。此外,本课题对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调价机制进行了研究。在调价的研究过程中,分别从可用性付费调整和日常维护费调整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关于可用性付费调整,首先考虑了可用性绩效考核对可用性付费的影响,通过调研得出可用性绩效考核的指标并通过专家打分得到指标的各自权重,设定了可用性付费调整公式。此外,还考虑了资本市场平均收益率对可用性资产回报率的影响,当资本市场平均收益率变化超过一定限值时,对可用性资产回报率进行调整,从而进一步调整可用性付费。关于日常维护费的调整,首先考虑了管廊运营成本和日常维护绩效考核对项目公司应收日常维护费的调整,运营成本会随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的影响而变化,日常维护的绩效考核也是根据调研得到考核指标并通过专家打分得到指标权重,以此设定调整公式,通过项目公司应收日常维护费的调整以此相应调整各管线单位应缴的日常维护费。最后,运用某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实际数据,借助matlab等软件工具,对本课题提出的定价和调价方法进行了验证。验证结论表明,本课题所提出的定价和调价方法,符合各方利益诉求,结果有效可靠。

沈琦[8](2017)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效率研究 ——基于河南实践分析》文中指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作为一种提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改革模式,一方面政府部门可以通过PPP模式来借助于民间资本进行一些可以收费的准公共服务供给和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减少了财政压力,另一方面私有机构通过PPP模式可以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来承担社会责任、提高管理效率,以通过声誉与形象的扩展谋求自身更大的发展机会,从而受到各国政府部门和民间机构的青睐。通常情况下,PPP项目的持续时间非常长,在15年到30年之间,涉及到能源、交通、城区改造、供水、教育等多个基础性行业。2009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赤字逐渐加大,而当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需求量仍然非常大,为了减轻政府预算压力,同时保证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供给,PPP模式在我国应运而生。2014年国家财政相继出台了涉及PPP模式的操作、物有所值效率评价(value for money)、财政可承受能力等多个PPP指导性文件,地方政府积极参与到PPP模式。与PPP模式在实践中发展非常迅速的势头相比,相关的理论研究则显得相对滞后。PPP模式最初起源于英国,英国采取的政府与民间资本的合作最初模式为PFI(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为“私人融资活动”。我国的PPP模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虽然来源于英国,但与英国的PFI模式却稍有不同。关于PPP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交易成本理论这三个理论层面来对PPP模式的效率、风险、价值等进行研究。PPP模式作为一种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的改革方式,与传统的BOT(建造、运营、移交)、PFI(单纯民间融资)、TOT(移交、运营、移交)等建设模式有着明显的不同。与传统建设模式相比较,双方之间的效率有何差异?PPP模式相比传统的模式是否更加适合我国现状?在不同的行业以及不同的影响条件下PPP模式是否比传统的模式更加有效率?本文将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以此为出发点,本文共分八章,主要的内容有六个部分:首先是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主要对PPP模式、效率、PPP模式效率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提出了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主要有PPP模式再谈判理论、物有所值效率评价理论等。第二部分是PPP模式效率的理论分析。本部分通过对基本效率模型进行扩展,分别从投入产出角度和公共供给角度出发,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得出PPP模式的效率理论分析。传统的融资模式中,项目的运营阶段由公共部门主导,主要目的是为了社会效益最大化;而在PPP模式中,由于项目的运营阶段是由私有部门主导的,私有部门的主要目的是经济效益最大化,二者之间的差别对投入产出效率和公共供给效率的影响结果是不同的。第三部分是PPP模式与传统融资模式效率比较分析。本部分通过建立基本效率模型,通过PPP项目的两个阶段:建设与营运,来构建投出产出函数和社会福利函数,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PPP效率进行理论分析。通过与传统的建设模式进行对比,在建设阶段有效的激励性措施对营运阶段是否存在外部性,传统的公共部门和私有部门的创新能力进行对比分析,创新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区分比较,由此得出PPP模式的效率优于传统建设投资模式的主要方面。第四部分是PPP模式效率案例分析。由于PPP项目一般持续比较长,因而在实证分析部分多是阶段性数据,随着项目的进行,回归个别项目的案例分析,有利于进一步分析个案项目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得出更普遍的结论。本部分基于PPP模式三类项目:公益性(纯政府付费)项目、准经营性(可行性缺口补助)项目及经营性(使用者付费)项目分别选取了河南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案例、城区改造案例、轨道交通案例,通过对三个案例的分析,验证了PPP模式在实践层面优于传统模式,和理论分析部分相互支撑、互为印证,从而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彰显了PPP模式所具有的优越性。第五部分是影响PPP模式效率的风险因素分析。PPP模式在我国毕竟属于新生事物,没有经过长时间的检验,短时间内能解决政府融资和运营等方面的很多问题,但在未来运行中依然存在风险。本部分从政治、法律、市场等宏观角度以及项目的识别阶段、风险项目合作伙伴、公众对项目的验收、部分税务“营改增”等方面的微观角度来对影响PPP效率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第六部分是政策建议与结论展望。结合理论分析、案例研究得出的结论,对目前政府推动的PPP项目,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论文直接聚焦于PPP模式效率的研究,选择PPP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效率进行对比,从微观层面用三个真实的案例来验证PPP模式的优越性,从而为公共服务的经济理论研究提供案例支持,为PPP模式有效机制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振华[9](2017)在《PPP模式下水务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是生命之源,是人们维持正常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具有不可替代性。水务行业作为国民经济中必不可少的产业,关系到国计民生,长期以来依靠政府出资补贴水务企业亏损。但这种模式效率低下,资金严重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城市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全部依靠政府出资是不现实的。PPP模式在水务项目上的应用,可以改革水务项目现有运营机制,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可以解决企业资金压力。不但能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提高水务项目运作效率,同时还能引进社会资本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水务项目提高附加值。但PPP水务项目引入社会资金巨大,合作经营的周期长,其面临的风险因素众多。水务项目风险的分担与应对就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PPP水务项目风险管理体系,以提高项目成功的可能性。本文是风险管理理论在水务PPP项目中的应用研究。从PPP项目融资理论入手,基于水务项目自身的特点,对水务特许经营项目中蕴含的风险进行了识别。通过以往PPP水务项目的风险分析,已有项目不一致的风险分析,专家访谈法等,识别出PPP水务项目初步的风险因素清单。以T市市北水业有限公司PPP项目为例,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提出18个风险因素的最终的风险因素清单,其包含五个方面的风险因素:金融风险、环境风险、项目建设风险、项目运营风险、公共利益风险,并进行了风险评估。其次,按照PPP风险分担原则,完成了项目风险分担框架。项目的风险分担者主要是政府、私营部门、项目公司,其他包括债权人、承包商、供应商、保险公司、担保公司则大多分担次要风险。根据项目风险的应对措施,制定了T市市北水业有限公司PPP项目的风险应对措施。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际项目经验,总结提出一套完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PPP水务项目风险管理体系,希望能为水务PPP项目管理与实践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邱怡欣[10](2017)在《PPP项目中融资效率的评价及优化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发改委于2015年对PPP模式进行了大力推介,两个批次的推介项目总投资达3.5万亿元,总计包含2125个项目。可见通过吸引社会资金来参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经成了我国政府力推的新型模式,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PPP模式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必然成为趋势。然而目前对这个新型融资模式的量化模型研究仍然有限,导致项目在决策和实施过程中缺乏可靠的理论依据。尤其是在其融资效率的研究方面,作为PPP融资模式的主要特征和优势,对其融资效率的评价和优化研究将有力的支撑此模式的科学化应用和推广。论文以PPP项目自身为研究对象和出发点,基于PPP项目中融资效率的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PPP项目的融资效率评价及优化的特征进行分析,将PPP项目融资效率评价和优化问题划分为了 PPP项目融资效率评价、基于模拟的PPP项目融资方案评价和PPP项目融资方案的优化三个子研究问题。研究中,应用了数据包络法建立PPP项目的融资效率评价,结合了 DEA和蒙特卡罗模拟来预测融资方案的可能结果,并通过整合实物期权和博弈论建立了 RO-GM模型对量化不确定性的总投资进行最优分配。最终通过整合得到系统性的PPP项目融资效率评价和优化模型。通过应用本文的模型,可得到具体PPP项目包含融资效率相对有效性、融资方案目标值、融资方案实施结果概率分布和优化融资总额、最优投资分配策略在内的整体PPP项目融资效率评价和优化结果。对此结果的有效应用可在PPP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均发挥实际的应用价值,用可视化的数据依据提供决策支持,并可在PPP模式的推广过程中应用科学的方法为其应用和普及提供理论参考。

二、悉尼水务特许经营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悉尼水务特许经营证(论文提纲范文)

(1)PPP合同私人部门风险防范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加强PPP合同中私人部门风险防范立法的必要性
    第一节 PPP合同与一般商事合同相比具有特殊性
        一、PPP合同初始契约具有不完全性
        二、PPP合同投资数额大、周期长
        三、PPP合同具有公益性特点
    第二节 有助于降低私人部门在PPP合同履行中面临的风险
        一、改善私人部门的不平等合同主体地位
        二、合理分配私人部门的风险
        三、减少公共部门对合同履行的影响
        四、弥补公益性目的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第三节 有助于提高政府在PPP合同履行中的信用
        一、提高地方政府社会责任感
        二、强化政府的合作意识与契约精神
    第四节 有助于提高社会资本在PPP项目中的参与度
        一、树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理念
        二、形成平等共商的合同条款消除私人部门顾虑
        三、加强私人部门的合法权益保障
第二章 我国PPP合同中私人部门风险防范的立法现状及问题分析
    第一节 我国PPP合同中私人部门风险防范的立法情况梳理
        一、法律有关私人部门风险防范的规定
        二、法律以外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规定
    第二节 我国PPP合同私人部门风险防范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立法关于政府隐性担保行为的合法性问题规定不明确
        二、关于PPP合同双方的风险分配存在立法缺失
        三、未明确规定PPP合同履行中的剩余权利分配条款
        四、政府单方违约和自由终止合同缺乏立法约束
        五、立法未完善私人部门合法权益受损时的救济途径
第三章 比较法视野下PPP项目私人部门风险防范立法的经验借鉴
    第一节 澳大利亚PPP合同宽松性管理政策的经验借鉴
        一、以宽松性政策为导向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
        二、区分业务类型规定剩余权利分配条款
        三、细化责任分配规定风险配置与风险防范条款
        四、明确政府违约情形并规定责任承担条款
    第二节 加拿大PPP合同政府主导模式的经验借鉴
        一、成立专门机构降低私人部门项目参与风险
        二、以政府控制权为主导紧握项目剩余权利
        三、明确规定限制公共部门向私人部门转移风险
    第三节 日本PPP合同强化融资属性的经验借鉴
        一、强化PPP合同融资属性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
        二、明确规定政府对PFI项目剩余权利的控制
        三、区分项目中断的情形合理分配公私部门的风险
第四章 完善我国PPP合同中私人部门风险防范立法的建议
    第一节 加强PPP合同中关于担保制度的立法
        一、立法中明确禁止政府的隐性担保行为
        二、细化关于第三方担保规则的法律条款
    第二节 立法明确规定基于利益平衡原则合理分配风险
        一、明确私人部门应承担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
        二、明确公共部门应承担超出社会资本预期的其他风险
    第三节 健全PPP合同中关于剩余权利分配的立法条款
        一、明确政府享有PPP合同中的剩余权利
        二、细化政府承担剩余权利所对应的风险条款
    第四节 加强对政府单方违约和自由终止合同行为的约束性立法
        一、明确赋予私人部门终止合同的权利
        二、保障PPP项目中私人部门的合理退出
        三、明确政府承担合同终止后的损害赔偿或补偿责任
        四、明确区分政府自由终止合同与行使介入权的行为
    第五节 完善立法中关于私人部门合法权益受损时的救济途径
        一、平等协商兼顾双方利益
        二、优先采取仲裁方式提高争议解决效率
        三、合同纠纷兼采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交通PPP项目超额收益分配及收益不足的补贴决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2.1 PPP项目收益调节的影响因素研究
        2.1.1 收益预测的影响因素研究
        2.1.2 超额收益分配的影响因素研究
        2.1.3 收益不足补贴的影响因素研究
    2.2 PPP项目收益调节的机制研究
        2.2.1 特许期与价格调整的研究
        2.2.2 超额收益分配的研究
        2.2.3 收益不足的补贴研究
    2.3 PPP项目收益保证的评估和激励研究
        2.3.1 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价值评估研究
        2.3.2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激励机制研究
    2.4 PPP项目的典型案例
        2.4.1 超额收益的典型案例
        2.4.2 收益不足的典型案例
    2.5 相关研究评述
3 交通PPP项目的收益预测分析
    3.1 影响因素的分析
    3.2 基本模型构建
        3.2.1 收入函数
        3.2.2 成本函数
        3.2.3 收益函数
    3.3 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收益预测分析
    3.4 案例分析
        3.4.1 案例背景
        3.4.2 关键不确定性变量的定义假设
        3.4.3 模拟结果
        3.4.4 讨论和分析
    3.5 本章小结和研究启示
        3.5.1 本章小结
        3.5.2 研究启示
4 交通PPP项目超额收益分配决策模型
    4.1 研究假设
    4.2 超额收益上临界值决策模型
        4.2.1 识别实物期权
        4.2.2 B-S模型构建
    4.3 超额收益分配决策模型
    4.4 算例分析
        4.4.1 算例背景
        4.4.2 收益上临界值的模拟
        4.4.3 政府超额收益分配系数的模拟
        4.4.4 分配方法比较分析
    4.5 本章小结和研究启示
        4.5.1 本章小结
        4.5.2 研究启示
5 交通PPP项目收益不足的补贴决策模型
    5.1 研究假设
    5.2 基准模型
        5.2.1 基准模型的构建和求解
        5.2.2 模型讨论和分析
    5.3 收益不足的补贴激励决策模型
        5.3.1 收益不足的补贴激励决策模型的构建和求解
        5.3.2 模型的讨论与分析
    5.4 算例分析
        5.4.1 算例背景
        5.4.2 基准决策模型的模拟
        5.4.3 收益不足的补贴激励决策模型的模拟
    5.5 本章小结和研究启示
        5.5.1 本章小结
        5.5.2 研究启示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和启示
    6.2 研究的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PPP模式在政府流域治理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以南宁市那考河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内容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3.3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流域治理概念
    2.2 PPP模式概念及理论
        2.2.1 PPP模式发展历程
        2.2.2 PPP模式定义
        2.2.3 PPP模式特征
        2.2.4 PPP模式的框架
    2.3 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
        2.3.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3.2 委托代理理论
    2.4 传统治理模式与PPP治理模式的区别
        2.4.1 传统模式的弊端
        2.4.2 PPP模式的优势
第三章 PPP模式在政府流域治理项目中的应用现状
    3.1 PPP模式应用现状
    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对社会资本吸引力不高
        3.2.2 现在政策的局限性
        3.2.3 监管力度不足
第四章 南宁市那考河项目案例分析
    4.1 案例介绍
        4.1.1 项目背景
        4.1.2 项目运作流程
        4.1.3 各参与方的反馈
    4.2 成功因素分析
        4.2.1 启动社会资本采购程序的最佳时间
        4.2.2 招标采购方式的选择
        4.2.3 合作期限的确定
        4.2.4 风险分配的科学性
        4.2.5 付费方式的合理性
    4.3 PPP模式在那考河项目应用的特色
        4.3.1 探索PPP项目招标采购的新模式
        4.3.2 采取按绩效付费的机制
        4.3.3 科学测算和降低社会资本回报率
        4.3.4 全流域治理新模式
        4.3.5 多方社会资本方的全流程跟进与参与模式
第五章 PPP模式在国内外实践应用
    5.1 PPP模式在国外实践应用
        5.1.1 英国PPP模式的实践应用
        5.1.2 加拿大PPP模式的实践应用
        5.1.3 澳大利亚PPP模式的实践应用
        5.1.4 法国PPP模式的实践应用
        5.1.5 国外PPP模式的实践应用小结
    5.2 PPP模式在国内实践应用
        5.2.1 北京地铁四号线
        5.2.2 湘潭九华污水处理厂
        5.2.3 国内PPP模式的实践应用小结
    5.3 国内外PPP模式实践应用小结
        5.3.1 合理的风险分担
        5.3.2 有效处理各利益方问题
        5.3.3 获得政府支持
        5.3.4 操作程序的透明化和标准化
第六章 那考河项目对政府流域治理PPP模式应用的启示
    6.1 引入第三方咨询机构保证公私双方地位平等
    6.2 采取按绩效付费机制均衡各方利益
    6.3 制定合理的风险分配机制
    6.4 明确行政职权和自由协商范围界限
    6.5 转变政府职能角色,由“生产者”转为“合作者”和“监管者”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未来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4)民间投资参与欠发达地区PPP项目融资模式的研究 ——基于“XXX”供水工程”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PPP融资模式
    2.2 民间投资
    2.3 PPP项目的补贴机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的融资模式
    3.1 项目融资
        3.1.1 项目融资概述
        3.1.2 主要的项目融资模式
    3.2 PPP融资模式
    3.3 民间投资参与PPP项目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3.4 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的投融资模式
        3.4.1 投资结构
        3.4.2 融资结构
    3.5 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的资金与信用与资金保障
        3.5.1 资金结构
        3.5.2 信用保证
    3.6 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融资模式的设计
        3.6.1 操作思路和原则
        3.6.2 民间资本参与PPP融资项目合作机制设计
    3.7 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的融资模式运作流程
第四章 民间投资参与PPP项目政府补贴机制
    4.1 问题描述及模型构建
    4.2 模型假设
    4.3 Stackelberg博弈决策模型的构建
        4.3.1 私人投资的风险偏好
        4.3.2 政府部门的风险偏好
        4.3.3 政府和私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组合
    4.4 博弈决策分析
        4.4.1 分散决策下的博弈模型与分析求解
        4.4.2 集中决策下的博弈模型与分析求解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研究
    5.1 项目介绍
    5.2 PPP模式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5.3 PPP项目融资模式
    5.4 PPP补贴机制
    5.5 PPP融资模式流程的注意事项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评价
    6.3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5)HKG公司水务BOT项目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定性分析法
        1.4.3 比较分析法
        1.4.4 案例分析法
    1.5 研究现状
        1.5.1 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1.5.2 污水处理BOT项目研究成果综述
        1.5.3 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第2章 我国水务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2.1 水务行业的政策环境分析
    2.2 中国水务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分析
        2.2.1 中国水务上市公司2010 年经营业绩分析
        2.2.2 水务板块2011 年走势
    2.3 水务行业发展趋势
        2.3.1 我国水资源现状
        2.3.2 污水处理行业巨大的投资潜力
        2.3.3 供水市场前景看好
        2.3.4 中国水务行业发展趋势
第3章 水务BOT项目特点及影响因素
    3.1 污水处理项目的特点
        3.1.1 污水处理量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3.1.2 污水水质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3.1.3 污水处理工艺
        3.1.4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资相对较大
        3.1.5 污水处理项目成本特点
    3.2 国内污水处理设施主要投融资模式
    3.3 国家投融资政策对BOT项目的支持
    3.4 BOT项目融资模式优点
    3.5 污水处理BOT的项目模式及相关方关系
        3.5.1 BOT项目涵义
        3.5.2 污水处理BOT项目的特点
        3.5.3 污水处理BOT项目相关方关系
第4章 HKG水务BOT项目收益和盈利模式分析评价及评价
    4.1 HKG水务石家庄滹沱河项目情况简介
    4.2 HKG水务BOT项目收益和盈利模式分析评价
        4.2.1 项目建设利润分析评价
        4.2.2 项目运营利润分析评价
    4.3 建立独立的水务BOT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4.3.1 财务指标体系
        4.3.2 其他类指标
第5章 HKG公司水务BOT项目风险分析及评价
    5.1 HKG公司水务BOT项目风险分析
    5.2 HKG公司水务BOT项目风险评价
        5.2.1 政策风险
        5.2.2 融资风险
        5.2.3 进水水质
        5.2.4 进水水量
        5.2.5 可量化的财务评价风险因素
    5.3 HKG公司水务BOT项目风险分担建议
第6章 HKG公司BOT项目指标体系和资产经营管控模式的建议
    6.1 针对BOT项目的日常数据统计引入对标管理
    6.2 单独考核、各种渠道获取投资回报
        6.2.1 由子公司投资建设的BOT项目
        6.2.2 由HKG母公司投资的BOT项目
        6.2.3 多渠道获取投资回报
    6.3 在HKG层面上建立资产经营统一平台的必要性分析
        6.3.1 建立资产经营统一平台是实现三轮驱动战略的重要推手
        6.3.2 建立资产经营统一平台是加强投融资管理的内在要求
        6.3.4 建立资产经营统一平台是评价资产经营质量的有力工具
    6.4 HKG公司水务BOT项目资本运营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分析
        6.4.1 资本运营的管理思路需要转变
        6.4.2 资本运营的管控模式需要转变
        6.4.3 资本运营的管理方式需要转变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PPP国际合作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PPP国际合作的战略环境
        1.1.2 中国PPP国际合作的战略支持
        1.1.3 中国PPP模式的发展历程与实践经验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PPP的定义
        1.2.2 PPP的分类
        1.2.3 PPP的国际经验
        1.2.4 PPP在国际合作中的优势
        1.2.5 PPP在国际合作中的挑战
        1.2.6 文献评述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理论基础
        2.1.1 全球治理理论
        2.1.2 公共选择理论
        2.1.3 交易成本理论
        2.1.4 新型国际合作理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PPP模式
        2.2.2 中国PPP国际合作
        2.2.3 合作主体
        2.2.4 合作网络
        2.2.5 合作流程
        2.2.6 合作风险
第三章 中国PPP项目国际合作网络构建与分析
    3.1 合作数据收集
    3.2 中国PPP国际合作网络构建与分析
        3.2.1 中国PPP国际合作网络构建
        3.2.2 中国PPP国际合作次数分析
        3.2.3 中国PPP国际合作对象分析
        3.2.4 中国 PPP 国际合作领域分析
    3.3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PPP国际合作网络构建与分析
        3.3.1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PPP国际合作网络构建
        3.3.2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PPP国际合作趋势分析
        3.3.3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PPP国际合作对象分析
        3.3.4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PPP国际合作领域分析
第四章 中国PPP国际合作模式匹配研究
    4.1 对象选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4.2 中国PPP国际合作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4.2.1 国别合作度
        4.2.2 PPI投资现状
    4.3 中国PPP国际合作模式构建
    4.4 中国PPP国际合作模式匹配验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第五章 加强中国PPP国际合作的建议及展望
    5.1 对策建议
        5.1.1 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主轴”,结合合作匹配模式推进国际合作
        5.1.2 进一步加强与发达国家的战略合作,创新重点领域的合作方式
        5.1.3 扩大PPP国际合作领域,增强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实现“民心相通”
        5.1.4 警惕各类风险,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与保障体系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定价和调价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1.2.1 研究的基本概念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1.1 地下综合管廊发展
        2.1.2 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模式研究
        2.1.3 基础设施PPP模式投资回报机制研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及融资研究
        2.2.2 地下综合管廊PPP融资模式的应用
        2.2.3 地下综合管廊PPP融资风险管理研究
        2.2.4 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投资回报机制研究
    2.3 相关理论综述
        2.3.1 公共产品理论
        2.3.2 项目区分理论
        2.3.3 资金价值理论
        2.3.4 公共选择理论
        2.3.5 自然垄断理论
第三章 典型地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分析
    3.1 典型地区管廊项目分析
        3.1.1 台湾地区综合管廊项目
        3.1.2 石家庄正定新区综合管廊项目
        3.1.3 海口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3.1.4 长沙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3.2 典型地区综合管廊项目的启示
        3.2.1 典型地区管廊项目定价和调价机制对比分析
        3.2.2 典型地区管廊项目对本课题的启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价格形成机理研究
    4.1 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4.1.1 项目利益相关者对价格的影响
        4.1.2 项目市场对价格的影响
        4.1.3 项目外界环境对价格的影响
    4.2 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价格形成的因果关系分析
        4.2.1 项目均衡价格作用机理
        4.2.2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项目价格形成因果关系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定价机制研究
    5.1 基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项目投资收益率确定
        5.1.1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介绍
        5.1.2 项目投资收益率参数确定
        5.1.3 项目投资收益率的修正
    5.2 基于目标规划的入廊费和政府补贴确定
        5.2.1 目标规划研究方法的原理
        5.2.2 目标规划模型构建
        5.2.3 入廊费和政府补贴的确定
    5.3 日常维护费的确定
        5.3.1 项目公司应收日常维护费的确定
        5.3.2 各管线单位应缴日常维护费的确定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调价机制研究
    6.1 可用性付费的调整
        6.1.1 可用性绩效考核对付费的调整
        6.1.2 可用性资产回报率对付费的调整
    6.2 日常维护费的调整
        6.2.1 运营成本导致的费用调整
        6.2.2 日常维护绩效考核导致的费用调整
        6.2.3 应缴日常维护费的调整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案例分析
    7.1 某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概况
    7.2 项目定价和调价实例分析
        7.2.1 项目定价操作
        7.2.2 项目调价预测
        7.2.3 相关政策保障建议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科研项目参与情况
    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附录
    附录 A 调查问卷
    附录 B 预测代码

(8)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效率研究 ——基于河南实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基于合约特性视角的PPP模式效率
        1.2.2 基于风险配置视角的PPP模式效率
        1.2.3 基于规制设计视角的PPP模式效率
        1.2.4 基于政府信用风险视角的PPP模式效率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数据来源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2 PPP模式效率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PPP模式
        2.1.2 效率
        2.1.3 PPP模式效率
    2.2 PPP模式再谈判理论
    2.3 物有所值效率评价理论
3 PPP模式效率的理论分析
    3.1 基于合约角度的PPP模式效率理论分析
        3.1.1 显性合约效率分析
        3.1.2 隐性合约效率分析
    3.2 基于政府信用风险角度的PPP模式效率分析
        3.2.1 PPP模式中政府信用风险的概念诠释
        3.2.2 政府信用风险下的合约模型
        3.2.3 政府购买的信用风险与项目的终止和持续
4 PPP模式与传统模式效率比较分析
    4.1 社会福利与投入产出基本效率模型
    4.2 传统模式与PPP模式的效率函数
    4.3 传统模式与PPP模式的效率比较
5 不同类型PPP模式效率实践分析
    5.1 河南PPP项目分析
        5.1.1 河南省PPP项目类型
        5.1.2 河南省PPP项目发展趋势
        5.1.3 河南省PPP项目行业分布
    5.2 公益性(纯政府付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PPP模式效率
        5.2.1 主要数据与指标
        5.2.2 物有所值评价
        5.2.3 财政可承受能力论证
        5.2.4 采用PPP模式与传统模式效率比较
    5.3 准经营性(可行性缺口补助-城区改造项目)PPP模式效率
        5.3.1 主要数据与指标
        5.3.2 物有所值评价
        5.3.3 财政可承受能力论证
        5.3.4 采用PPP模式与传统模式效率比较
    5.4 经营性(使用者付费-轨道交通项目)PPP模式效率
        5.4.1 主要数据与指标
        5.4.2 物有所值评价
        5.4.3 财政可承受能力论证
        5.4.4 采用PPP模式与传统模式效率比较
    5.5 PPP模式效率实践总评
6 影响PPP模式效率的风险要素分析
    6.1 PPP模式效率的宏观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6.1.1 政治方面的因素
        6.1.2 法律方面的因素
        6.1.3 市场方面的因素
    6.2 PPP模式效率的微观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6.2.1 基础建设项目识别需求方面因素
        6.2.2 风险项目合作伙伴方面因素
        6.2.3 公众对项目的验收方面因素
        6.2.4 部分税务“营改增”方面的因素
7 提高PPP模式效率的政策建议
    7.1 宏观层面
        7.1.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重新设计审计目标体系
        7.1.2 建立公平的风险分担机制,以及合适的利益分摊机制
        7.1.3 建立健全信用约束机制,积极推动契约制度建设
    7.2 微观层面
        7.2.1 合理确定PPP项目库建设,完善责任人追究制度
        7.2.2 创新金融资金模式,加大社会资本支持
        7.2.3 引入第三方监督,加强信息的披露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9)PPP模式下水务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主要方法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论文的结构安排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理论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公共产品理论
        2.1.2 公共利益理论
        2.1.3 委托代理理论
    2.2 PPP融资模式简介
        2.2.1 PPP模式的基本概念
        2.2.2 PPP融资特点
        2.2.3 PPP模式的分类
    2.3 项目风险管理简介
        2.3.1 项目风险的涵义
        2.3.2 项目风险管理的涵义
        2.3.3 项目风险管理的程序
第三章 PPP水务项目风险识别
    3.1 PPP水务项目的风险特征分析
        3.1.1 PPP水务项目的风险含义
        3.1.2 PPP水务项目风险的特征
    3.2 PPP水务项目的风险因素识别
        3.2.1 风险识别方法比较
        3.2.2 PPP水务项目风险识别过程
        3.2.3 PPP水务项目初步风险清单
第四章 PPP水务项目风险评价
    4.1 PPP水务项目风险评价方法
        4.1.1 项目风险评价方法简介
        4.1.2 PPP水务项目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
    4.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第五章 T市市北水业公司PPP项目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5.1 项目基本情况
        5.1.1 项目概况
        5.1.2 项目运作模式
        5.1.3 债权债务和合同的承继
        5.1.4 房屋及土地使用权的处置
        5.1.5 合营公司管理构成
        5.1.6 收费水价
    5.2 项目风险识别
        5.2.1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5.2.2 T市市北水业公司PPP项目最终风险清单
    5.3 项目风险评估
        5.3.1 建立项目风险重要度层级结构
        5.3.2 构造风险判断矩阵、计算单排序权向量及其一致性检验
        5.3.3 计算总排序权向量及一致性检验
        5.3.4 项目风险评价结果
    5.4 项目风险分担框架
    5.5 项目风险管理应对措施
    5.6 项目评价
        5.6.1 项目成功经验
        5.6.2 项目在运行中存在的不足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T市市北水业公司PPP项目风险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B:T市市北水业公司PPP项目风险重要度专家调查问卷
致谢

(10)PPP项目中融资效率的评价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主要研究现状
        1.3.1 PPP项目国外研究现状
        1.3.2 PPP项目融资效率国内研究现状
    1.4 提出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PPP项目中融资效率的评价分析
    2.1 PPP项目的整体结构和运作
        2.1.1 PPP融资的涵义
        2.1.2 PPP融资模式的目的和结构
    2.2 PPP项目融资效率评价的研究
        2.2.1 PPP项目融资效率评价的必要性
        2.2.2 PPP项目融资效率评价的研究回顾
    2.3 DEA模型
        2.3.1 DEA和PPP项目融资效率相对有效性研究
        2.3.2 融资效率VRS模型的经济含义
        2.3.3 VRS模型对本研究的适用性
    2.4 PPP项目融资效率评价的指标选取
    2.5 基于DEA的PPP项目融资效率评价模型
    2.6 案例分析——中国PPP项目融资效率相对有效性
        2.6.1 我国PPP项目相对非PPP项目的融资效率评价
        2.6.2 我国PPP项目相对国外PPP项目的融资效率评价
        2.6.3 我国PPP项目相对融资效率评价的结论和建议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PP项目中融资方案的模拟过程
    3.1 蒙特卡罗模拟方法
        3.1.1 蒙塔卡罗模拟方法简介
        3.1.2 蒙塔卡罗模拟方法的基本步骤
        3.1.3 蒙塔卡罗模拟方法对本问题的适用性
    3.2 基于蒙特卡罗和DEA的PPP项目融资方案模拟模型
        3.2.1 PPP项目融资方案模拟的必要性和现存问题
        3.2.2 PPP项目融资方案模拟的目的
        3.2.3 基于蒙特卡罗和DEA的模型的建立
    3.3 案例分析——澳大利亚阿特莱德水务PPP项目
        3.3.1 项目背景
        3.3.2 模拟和优化过程
        3.3.3 结论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PP项目中融资效率的优化分析
    4.1 PPP项目中的不确定性
    4.2 模型方法
        4.2.1 实物期权和不确定性评估
        4.2.2 博弈论和融资结构优化
    4.3 PPP项目融资效率优化模型
        4.3.1 模型设计
        4.3.2 模型框架
        4.3.3 数据收集和分析
        4.3.4 模型过程
    4.4 案例分析——我国四号地铁线PPP项目
        4.4.1 案例背景
        4.4.2 RO-GT模型分析
        4.4.3 结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PPP项目中融资效率的评价和优化体系的整体应用
    5.1 评价、模拟和优化模型在PPP项目中的整体化
        5.1.1 理论整体化
        5.1.2 模型整体化
    5.2 整体模型在PPP项目实施中的应用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悉尼水务特许经营证(论文参考文献)

  • [1]PPP合同私人部门风险防范立法研究[D]. 邹蕴.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2]交通PPP项目超额收益分配及收益不足的补贴决策[D]. 靳璐璐.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3]PPP模式在政府流域治理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以南宁市那考河项目为例[D]. 卢梦哲. 广西大学, 2019(01)
  • [4]民间投资参与欠发达地区PPP项目融资模式的研究 ——基于“XXX”供水工程”案例[D]. 朱黎.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5]HKG公司水务BOT项目综合评价研究[D]. 原家美. 吉林大学, 2019(12)
  • [6]“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PPP国际合作策略研究[D]. 宋宛婷.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7]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定价和调价机制研究[D]. 王柏峰.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8]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效率研究 ——基于河南实践分析[D]. 沈琦. 河南大学, 2017(08)
  • [9]PPP模式下水务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李振华. 天津大学, 2017(09)
  • [10]PPP项目中融资效率的评价及优化研究[D]. 邱怡欣. 北京邮电大学, 2017(03)

标签:;  ;  ;  ;  ;  

悉尼水特许权证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