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光裕园(东区)绿地改造规划设计

山东大学光裕园(东区)绿地改造规划设计

一、山东大学(东区)广育园绿地改造规划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郭靖[1](2021)在《风景园林共生设计理论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共生设计在风景园林设计与研究领域逐渐兴起,成为风景园林研究的热点。但是,共生设计在风景园林领域仍存在着如概念抽象、难以结合实践、研究不系统等自身困境。为此,本文进行共生设计理论研究,尝试初步建构起全面、系统的风景园林共生设计理论体系。本文结合共生来源梳理提出了共生设计的内涵:基于整体、适度的态度,以联系作为设计过程的对象,实现风景园林协调相容的再创造过程。强调以建构联系作为共生设计的核心要义。并分析总结出共生设计四大特性,即局部着手、注重整体;对话时间、注重发展;协调相容、适度设计;在地有据、意向开源。本文建构了风景园林共生设计理论体系:即系统性、凝练性、适应性的风景园林共生设计策略集成。理论体系从七大维度展开论述,即自然维度——相融突显、在地原真;人本维度——普适无碍、顺应激发;空间维度——体宜离合、相连相适;时间维度——互适再生、循环叠演;文化维度——共生确正、映射凝魂;经济维度——统筹拓展、减本增益;管理维度——互渗协同、多元共生。七大维度共包含18个方面,41项要点策略。本文同时提出共生设计实践“二相性”概念,即基础相的普适性和核心相的特色性。将理论体系内容以二相性结构化思维来适应实践,衔接理论的内容策略来指导设计实践。综合而言,本文以风景园林共生设计理论体系作为研究对象,沿着共生来源-内涵定义-体系建构-内容阐述-设计实践的研究思路逐步深入,形成系统、全面、凝练的共生设计理论体系研究,为风景园林设计提供价值理念和实践指导。

苏美婷[2](2021)在《基于食物都市主义的北京中心城区社区花园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近些年来,北京城市发展迅速,城市形象和空间品质得到显着提升的同时,原有的耕地却因转变为建设用地而逐年减少。城市化进程加剧,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内每天需要的粮食数量也就越来越多。且由于近年来北京市内市容市貌的整治,大量菜市场、农贸市场被取替,使得市民获取食物的渠道也大幅减少。虽然物流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食物的获取来源,但同时也增加了食物里程,不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对食物都市主义和社区农业的提出背景、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并对国内外成功的实践案例进行总结与分析,进而提出一种适合中国社区的社区花园与社区农业相结合的食物生产方式。其次,对北京市中心城区选取的典型社区进行实地的走访调研、资料收集、前期分析,主要通过猫眼象限小程序平台对社区内的整个绿地格局、各类空间现状进行现场调研总结与分析;结合实地调研画出社区内的一刻钟食物地图圈对各个社区获取食物的来源及居民获取各类食物的难易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使之后社区花园的植物种类的设计与选择有所依据。在充分调研与分析之后,将收集到的数据与资料结合软件分析找出社区内可利用的潜力空间,包括空间的大小、位置、类型等,并对挖掘到的空间进行整理、分类与总结。最后,在充分挖掘出场地中的各种潜力空间之后,在食物都市主义理念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种类的空间采用相应的种植方式,挑选合适的种植品种,使用正确的管理模式,针对不同类型空间进行改造设计,为每种空间提供一种独特的设计模式。希望对北京中心城区各种类型的社区、社区内的空间改造设计提供好的借鉴。

李莞韵[3](2021)在《文化主导下的鹰潭市委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校作为我们国家培训教育优秀党政干部的重要场所,校园环境在课堂内外为党校学员及教职工提供了优良的工作学习生活氛围,以促进党校学员及教职工工作学习、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所以,无论是培育有知识、高修养、好品德的干部队伍,还是面临风云变幻的国内国际新形势的实践理论研究,还是树党风、促学风的党校校风建设都要求亟需加强党校的环境建设。在符合党校实际发展现状的同时承接其校园的文化底蕴,使改造更新做到党校校园的人、文、环境的共同进步与升华。本文以景观设计学理论、环境微更新理论、环境心理学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研究基础,运用文献查阅、案例分析、归纳演绎、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以鹰潭市委党校为实践研究对象,探讨了在文化主导下如何改造与更新党校景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相关专着、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党校环境与一般高校的区别在于其文化背景、面对人群、教学上的特殊性,从党校的环境更新与改造的设计思路、原则、布局、手法得出其设计基本方法,从党校的构成元素、影响因素总结宏观范围内党校所存在的问题得出党校的设计要素,梳理出党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的文化景观设计元素及其提取与表达方式。(2)通过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等方法,选取五个党校的相关案例,从地域特点、整体布局、设计理念、特色小品、文化解读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出要以现状为基础,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的同时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构建内涵丰富的文化景观要深刻探析场地地域文化积淀,利用地域特质延续场所精神的独有氛围;要建设生态节约、环境友好的党校氛围,增减适宜得当。学其所长,为鹰潭市委党校的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设计提供借鉴意义。(3)以鹰潭市委党校为实践项目,分析项目基本现状及问题,梳理提取出场地的党政文化、地域文化、生态文化,从中提取出“三区三色”的景观改造思路,在满足党校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一轴三园多点”的功能分区结构,重点打造尺水微澜、英模长廊、红歌园地、樱明海绿、香雪草坪等景观节点,突出文化和校园两大设计定位,将其打造成文化校园、生态校园、园林校园。

黄邓楷[4](2020)在《基于CPTED理论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社会矛盾冲突愈发激烈,城市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随着建设平安校园和安全社区的呼声高涨,校园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城的社会结构相对复杂、空间高度开放共享,其校园环境安全管理更具挑战性。一方面,随着大学城扩张建设步伐的放缓,校园环境使用后评价逐渐引起重视,但评价对象以大学城物质环境为主,空间使用主体——学生的环境感知评价研究略显不足。另一方面,我国犯罪治理主要依赖法律震慑、治安防范等管理手段,较少基于空间视角利用环境规划设计方法预防犯罪。基于此背景,本文以广州大学城为例,开展学生的环境安全感知评价,探讨学生安全感与大学城环境规划、设计和管理的关系。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整理、问卷调查、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和SPSS软件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广州大学城空间环境特征与学生安全感知的联系,对安全感评价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质化和量化分析,发掘宏观的空间位置和微观的街景特征与学生安全感的关联,建立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指标体系,据此试述提升学生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优化策略。论文研究可分成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为绪论,旨在阐明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研究的重要意义,明确研究对象和范围。并进行国内外大学城及校园规划设计、环境设计预防犯罪及安全感评价相关研究和实践的综述,强调环境规划设计手段在我国大学城校园安全管理中缺失的现状,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现实背景基础。第二部分(第二章)是环境安全感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立足广州大学城空间环境现状,梳理日常活动理论、理性选择理论等传统犯罪学理论和“街道眼”、可防卫空间、环境设计预防犯罪(CPTED)等环境犯罪学理论,分析国内外CPTED理论的研究、相关实践案例与组织机构的发展趋势,总结可为环境安全感知评价提供有益借鉴的CPTED应用经验。归纳并提炼环境安全感评价的研究方法及其影响因素,为接下来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第三、四、五章)是问题分析和实证研究。首先,以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为例,开展单体校园的环境安全感评价探索性调研,对CPTED六要素进行信度分析、重要性排序、相关性分析,并挖掘高校环境安全感评价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如传统调查方法难以准确定位地点,无法对特定空间安全感评价进行定量分析;也较难识别影响安全感的环境特征,难以建立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为弥补上述缺陷,分别利用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和照片打分法分析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并根据影响安全感评价的宏观空间位置因素和微观街景特征因素,构建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第四部分(第六章)是规律总结和策略研究。根据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层面分别阐述大学城环境规划、设计和管理对学生安全感评价的影响,据此试述提升学生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优化策略,力图为我国高校校园环境安全规划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本文以广州大学城为例,开展了环境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在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方法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环境安全感知评价的研究内容上都取得一定的创新性成果。本文研究成果可补充完善大学城环境安全规划设计导则,为我国高校校园安全环境的科学合理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缪琳[5](2020)在《基于河流栖息地修复的公园绿地内水体设计 ——以北京植物园水体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河流栖息地修复既是河流生态修复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河流生态修复中高效、综合、经济的手段之一。虽然全国各地已经竞相投入巨资进行河流治理,但这些修复工作往往集中在城市中的大型水系,公园绿地内的水体作为城市中尺度较小、功能特殊的河流类型,时常注重其社会经济效益而忽视其生态功能,导致许多生态问题,不利于公园绿地内水体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探索基于河流栖息地修复对公园绿地内水体进行规划设计的方法。首先通过对河流栖息地修复相关进展的研究,确定了河流栖息地修复过程中的重要方面。随后在河流栖息地构建方法研究阶段,首先建立了针对公园绿地内水体的河流栖息地评价体系,对现状河流栖息地质量进行评价和分级,作为修复策略制定的依据。然后分别对从河流栖息地修复角度出发的生态规划方法和相关景观要素的设计方法进行总结。生态规划层面上,首先选取场地中的指示物种,分析其适宜栖息地条件,找到场地中存在的潜在栖息地,将其作为生态敏感性分析的重要因子。然后利用Arc GIS10.2对现状水体缓冲区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和生态适宜性分析,从而划定河流栖息地保护红线并进行生态分区,在此基础上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具体的景观设计层面,则基于河流栖息地构建相关方法对景观要素的设计要点进行总结,主要包括水域设计、植物景观设计、道路系统设计和游憩设施设计。随后借鉴了国内外相关案例,总结实践经验。最后在北京植物园内水体设计实践中应用以上研究成果。本文将河流栖息地修复的重点放在公园绿地内的水体中,弥补了过去研究中对用地情况简单的中小尺度河流健康评价的不足,并将栖息地构建方法和景观设计方法进行结合,对未来公园绿地内水体的可持续建设有着指导和借鉴意义。

张瑞雪[6](2020)在《生态园林城市导向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以鹤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指出我国要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尊重自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美丽中国。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城市建设的主导方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可以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进程,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园林城市注重城市生态功能的完善、城市绿地建设的提升,在具体落实时还有提升的空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实现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环节,因此以生态园林城市为导向的绿地系统规划策略及要点的探索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首先阐明了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生态园林城市评选指标及实践的完善和探索,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辨析了生态园林城市与相关城市发展理论的区别和联系,梳理了国内外对于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而阐明了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其次,本文选取了5个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案例,包括2个国外的生态宜居城市和3个国内的类型不同、生态良好的城市。通过对国内外案例的解读,概括出实现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途径及方法,为本文的规划提供了思路。再次,本文总结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模式、规划原则及绿地系统建设要求、规划策略及具体实施路径。最后,运用研究总结的方法和策略,结合鹤壁市城市概况、现状绿地及存在的问题,对鹤壁市绿地系统进行总体布局规划和专题规划,提出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保障措施,将研究的理论应用于实践。本文在生态园林城市等相关理论支撑下,结合案例解读概括,对绿地系统规划策略和实施路径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对开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建设提出了建议,更好的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赵楚[7](2020)在《建国以来宝鸡城市文地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化的加速、功利性的城市建设导致部分城市的文化空间建设层面上出现了种种问题,而近年来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国家和学者的重视,文化空间强调尊重城市特色、延续城市文化的重要性。文地系统规划是对于文化空间如何保护、传承的系统研究方法,本文基于此理论,以宝鸡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建国以来城市进入现代化建设后,其文地随着城市空间的发展而变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际案例的研究,充实文地理论框架并对未来宝鸡的文化空间建设产生指导意义。宝鸡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降临之厚土,文化产生之故乡,为周秦朝发祥之地。对中国经济政治文明之发展有重大意义,有着丰厚的历史遗存及有地方特殊性的历史空间格局,城市建设发展也与其厚重的文化休戚相关,这对大部分市县的文化建设有较强的借鉴意义。首先,界定了本文的支撑性核心概念以及研究对象的时间、空间范围,综述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研究进展,总结得出本文的技术路线。通过相关历史文献的解读、现代城市发展资料的研读,对城市发展大事记进行时间脉络上的整理,从历史城市以及建国以来至今的四个现代城市发展阶段展开城市格局的梳理研究;总结其各阶段城市发展的特征及城市空间格局。其次,讨论了文地的分类方法,以及文地在现代城市发展中与城市用地分类的对应关系。基于文地的分类,对各类型的文地分别从一般概念、发展历史及代表性空间进行进一步的阐释,将宝鸡各类文地的年代、面积等信息统计梳理,得到宝鸡现代文地数据库。利用核密度分析法以及梯度分析法分析了在宝鸡市区范围和中心城区范围两个空间尺度下的文地分布特征,并识别出当下宝鸡城市中存在的主要文地集聚区。再次,以时间为线索,以城市发展阶段为节点,分析城市文地在不同的时间阶段下的建设、搬迁和消失的过程,通过数量、规模的变化以及空间分布特征的演变,总结宝鸡城市关键文地的变迁规律。并进一步总结宝鸡文地建设的普遍规律,在此基础上从自然山水、历史积淀、国家政策、文化研究等角度探究出其在建设发展背后的动力机制。最后,在把握宝鸡城市文地发展态势,并结合今天的城市发展诉求的基础上,通过对宝鸡现状文地结构的组成、文地系统的特征以及宝鸡文地建设存在的现状问题的分析,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对宝鸡市文地系统提出优化策略,希望宝鸡市文化空间的建设提供启发。本文对于宝鸡城市文地的类型划分、分布特征、建设的动力机制等各方面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城市文化空间的相关学术研究,充实文地系统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宝鸡文地系统的初步构建及优化策略提升,以期对同类城市的文化空间建设提供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吕昕霖[8](2020)在《济南中轴线保护与控制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至今,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浪潮兴起,国内城市景象日新月异。外来文化的冲击和观念的重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建设与发展。我们的城市建设也曾经历贪大求洋、忽视传统的建设迷途,留下过许多难以挽回的遗憾。济南城市历史悠久,泉城特色鲜明,古历城的营造建设同样贯穿着中国传统城市的古有营城法式,即以中轴线统领城市格局和整体布局。济南中心城城市中轴线以自然山水为开篇,以济南古城为核心,跃然于山水形胜之中,奠定济南独有的“山、水、城”共生的山水泉城特色。济南中轴线有别于大多城市传统中轴线以人工要素为主的庄严肃重,将自然与城市紧密结合、融合共生,表现出南方水城的灵秀婉约,同时又具有北方城池的大气开合,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难有城市中轴线能与之媲美,是我国城市规划和建设史上少有的以自然山水为主要特征的典型城市中轴线代表。然而济南城市发展至今,并没有高度重视传统城市中轴线的地位和价值,同样也未对其做出系统性的保护与控制,虽然也做过局部空间的相关规划研究(如泉城特色风貌带规划),但始终未正式提出中轴线的概念,在实际建设中也未引起广泛重视,使济南中轴线空间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忽视和破坏,在保护和控制方面留下了不少败笔和遗憾,现实状况令人痛心。为重温古代营城优秀规划思想的精髓,同时唤起人们对济南城市中轴线保护的重视,恢复泉城原有的特色与魅力,彰显济南城市灵魂,本文将济南中轴线保护与控制作为研究课题,重读、重识、重塑济南中轴线,并针对现存状态对济南中轴线的保护控制和发展引导进行探索。第一章绪论中介绍了研究背景,探讨了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确定了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方法,明确论文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思路。第二章从城市中轴线的认知出发,阐释中轴线相关概念和理论,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对典型城市中轴线进行案例研究分析。第三章梳理了济南城市建设史和中轴线的历史演变,对济南中轴线进行价值分析,提出济南中轴线作为价值载体的空间特征,归纳济南中轴线核心区的组成要素,对济南中轴线的使用状况以分段的形式作出评价,并总结分析济南中轴线现状存在的问题。第四、五章是论文的核心研究部分。第四章基于现状和相关规划,归纳总结出济南中心城城市中轴线的空间构成,尝试重构中轴线整体结构。针对现状问题,提出中轴线保护与控制措施,让济南中轴线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传承城市文化,成为联系城市空间与自然山水的重要纽带。第五章阐述了济南中轴线未来发展趋势,确立济南中心城城市中轴线总体定位与发展策略,明确各区段主题及设计重点,并对各区段重要节点进行设计引导,力图将中轴线的价值更有力地发挥出来,同时保证中轴线健康有序发展,让世人感受到济南中轴线的魅力。笔者以济南中轴线自然山水特色和历史文化特征为出发点,阐述了济南中轴线所蕴含的宝贵价值,及其在城市未来发展中的地位和重要性。通过厘清自然生态本底、保护泉水资源、塑造公共空间特色、提升视觉空间品质、保护历史文化、营造山水意境和把握重要节点等方面的探索,试图更好地保护和控制好济南中轴线,有序引导济南中轴线未来发展,营造山水泉城特色的济南中心城中轴线空间环境。

范蕾[9](2020)在《新城环境中的湿地公园营建策略 ——三明生态新城湿地公园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湿地内蕴含丰富的生物及元素多样性,具有“生物超市”之名,对地球水文、生态功能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然而随着中国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和牺牲,城市湿地遭到填埋,沼泽地改良、围湖造田等活动侵占,导致湿地大量退化,湿地面积骤减。随着城市发展,人口膨胀,许多城市难以容纳庞大的人口数量,开始围绕主城规划建设新城,以达到功能转移和人口转移等目的。一些远离主城区,具备良好生态基底的新城,为了迎合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通过规划湿地公园以达到生态城市建设标准。但目前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往往只是新城体现生态性的幌子,许多湿地公园的建设中并没有切实处理城市与湿地两者之间的矛盾,有些湿地公园中甚至建设大量硬质驳岸供游人玩耍,严重破坏了湿地原有的生境,并没有发挥湿地本应具有的生态服务功能。同时,野生化的湿地生境也为城市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难以被人类所充分利用。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新城的特点与新城中湿地的特点,探讨湿地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以及湿地公园在城市与湿地之间的作用。通过基本理论的梳理解读和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提出有效的湿地公园设计策略以解决城市与湿地之间的矛盾;合理保护和利用城市环境中自然资源、动植物资源和湿地野趣景观;利用湿地公园改善城市环境;避免城市对湿地的不利影响以及湿地对城市的不利影响。并通过实例应用,以三明生态新城湿地公园为例进行景观规划设计,通过景观空间划分、景观生境营建、水系统设计等为新城中湿地公园的建设提供设计策略参考。

蒲晓芬[10](2020)在《城市公园绿地布局公平性评价研究 ——以杭州市拱墅区为例》文中提出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还为居民休憩娱乐提供了户外活动空间。促进公园绿地布局公平,不仅有利于提高人居环境品质,还能促进实现未来发展的公平性目标,成为当下研究热点。关于公园绿地布局公平性的研究经历了从最初以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绿地率等传统指标评价公园绿地建设水平,到开始引入以可达性定量计算方法分析公园绿地空间公平性,再到引入其它学科相关理论并分析不同人群尤其是弱势群体享有公园绿地服务水平这样的三个阶段。本文基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方法的总结,创建了一套公园绿地布局公平性评价模型。该模型以定量计算法及定性分析法为主线,基于缓冲区分析法、两步移动搜索法及其优化方法、洛伦兹曲线及基尼系数从数量均等、空间公平、社会公平三个由宏观到微观的维度展开定量计算,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研究等方法对以老年人、低保低边户为代表的弱势群体使用现状展开评价。定量计算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不仅能从居住区、社区、街道等多个尺度对居民真实使用现状进行评价,同时评价结果可以相互验证,保证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基于评价模型,笔者以杭州市拱墅区为例从居住区尺度对公园绿地布局公平性展开评价。由于拱墅区河流水系众多,笔者创新型的以道路及桥梁为界限将带状沿河绿地分割为多个小游园,保证研究结果的精确性;同时笔者还将研究区行政边界拓宽了800米,将边界相邻区对拱墅区研究结果的影响降到最低。在此基础上,得到以下结论:(1)由拱墅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23m2及基尼系数0.238来看,整体布局较公平。其中湖墅、米市巷、拱宸桥、小河这四个紧邻京杭大运河的街道及半山森林公园所在地半山街道的公平性指数最高,大关、和睦、上塘街道的公平性水平次之,祥符、康桥街道的公平性值最低;(2)由缓冲区分析法直接鉴别出区域内存在谢村社区、西杨社区、祥符桥社区等服务盲区;(3)基于引入高斯距离衰减函数及考虑多种出行方式多个搜索阈值下的2SFCA法其计算结果更全面准确;(4)拱墅区整体公园绿地布局呈现出五个规律。

二、山东大学(东区)广育园绿地改造规划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大学(东区)广育园绿地改造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风景园林共生设计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共生设计研究的兴起
        1.1.2 共生设计研究的困境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相关研究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框架
    1.5 研究创新点
2 风景园林共生设计内涵探究
    2.1 风景园林共生来源梳理
        2.1.1 思想层面
        2.1.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共生思想
        2.1.1.2 西方哲学中的共生思想
        2.1.2 学科层面
        2.1.2.1 生物学的共生观
        2.1.2.2 社会学的共生观
        2.1.2.3 经济学的共生观
        2.1.2.4 规划和建筑学的共生观
        2.1.3 设计层面
        2.1.3.1 中国传统造园理法
        2.1.3.2 当代设计理论与思潮
        2.1.4 共生设计来源总结
    2.2 共生设计核心要义探究
        2.2.1 共生设计释义
        2.2.2 联系的哲学解析
        2.2.2.1 普遍性和特殊性
        2.2.2.2 逻辑先在性
    2.3 共生设计主要特性分析
        2.3.1 局部着手、注重整体
        2.3.2 对话时间、注重发展
        2.3.3 协调相容、适度设计
        2.3.4 在地有据、意向开源
3 风景园林共生设计理论体系建构
    3.1 体系建构原则
        3.1.1 系统性
        3.1.2 凝练性
        3.1.3 适应性
    3.2 关联因素梳理与整合
        3.2.1 关联因素
        3.2.2 关联学科
        3.2.3 共生体系三位合一
        3.2.4 共生维度辨析提炼
    3.3 抽象话题具体化
    3.4 共生设计理论体系基本框架
4 风景园林共生设计理论体系主要内容
    4.1 自然维度——相融突显、在地原真
        4.1.1 自然态度
        4.1.1.1 相融合
        4.1.1.2 再创造
        4.1.2 自然要素
        4.1.2.1 要素在地
        4.1.2.2 要素适好
        4.1.3 自然系统
        4.1.3.1 生态有机
        4.1.3.2 风貌原真
        4.1.4 自然过程
        4.1.4.1 作用显化
        4.1.4.2 过程引导
    4.2 人本维度——普适无碍、顺应激发
        4.2.1 人本生理
        4.2.1.1 生理普适
        4.2.1.2 无障碍化
        4.2.2 人本心理
        4.2.2.1 心理顺应
        4.2.2.2 活力激发
        4.2.2.3 活动衍生
    4.3 空间维度——体宜离合、相连相适
        4.3.1 空间感知
        4.3.1.1 静态体宜
        4.3.1.2 动序离合
        4.3.2 空间关系
        4.3.2.1 内外相连
        4.3.2.2 分全相适
    4.4 时间维度——互适再生、循环叠演
        4.4.1 时间序列
        4.4.1.1 短长互适
        4.4.1.2 往来再生
        4.4.1.3 时间相随
        4.4.2 时间节奏
        4.4.2.1 四季交替
        4.4.2.2 昼夜时晓
    4.5 文化维度——共生确正、映射凝魂
        4.5.1 文化态度
        4.5.1.1 地域彰显
        4.5.1.2 主体本位
        4.5.1.3 守正创新
        4.5.2 文化形态
        4.5.2.1 形态并立
        4.5.2.2 形式类化
        4.5.3 文化精神
        4.5.3.1 符号映射
        4.5.3.2 意境凝魂
    4.6 经济维度——统筹拓展、减本增益
        4.6.1 宏观制度
        4.6.1.1 指标实效化
        4.6.1.2 供给闭环化
        4.6.1.3 土地复合化
        4.6.2 中观运营
        4.6.2.1 商业支持运营
        4.6.2.2 公益支持运营
        4.6.3 微观设计
        4.6.3.1 讲究低投入
        4.6.3.2 追求高效益
    4.7 管理维度——互渗协同、多元共生
        4.7.1 关联环节
        4.7.1.1 设计与规划决策
        4.7.1.2 设计与建造
        4.7.1.3 设计与使用
        4.7.2 相关主体
        4.7.2.1 公众参与
        4.7.2.2 管理协调
    4.8 本章小结
5 共生设计实践探讨
    5.1 共生设计实践原则
    5.2 共生设计实践二相性
        5.2.1 核心相的特色性
        5.2.2 基础相的普适性
    5.3 共生设计实践基本思路
    5.4 设计实践——以汨罗市屈原纪念公园为例
        5.4.1 项目简介
        5.4.2 设计实践思路
        5.4.2.1 梳理关联因素
        5.4.2.2 把握核心联系
        5.4.2.3 设置合理目标
        5.4.2.4 深化共生设计
        5.4.3 项目成果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1.1 研究结论与成果
        6.1.2 研究局限性
    6.2 共生设计展望
        6.2.1 客观化-定量化发展
        6.2.2 适度化-去设计化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2)基于食物都市主义的北京中心城区社区花园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
        1.3.1 社区
        1.3.2 食物都市主义及相关概念
        1.3.3 社区花园
        1.3.4 社区农业
        1.3.5 可食性景观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4.1 食物都市主义
        1.4.2 社区农业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内外优秀案例研究
    2.1 国外优秀案例研究与借鉴
        2.1.1 英国
        2.1.2 美国
        2.1.3 德国
        2.1.4 其他国家
    2.2 国内优秀案例研究
        2.2.1 上海
        2.2.2 北京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社区花园建设必要性及重点研究社区的选择与分析
    3.1 食物都市主义背景下社区花园建设的影响因素
    3.2 建立社区花园的必要性分析
    3.3 社区花园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3.3.1 相关法律法规
        3.3.2 实践案例
        3.3.3 空间支持
        3.3.4 劳动力支持
    3.4 重点研究社区选择
        3.4.1 调研对象及范围
        3.4.2 调研方法与技术路线
        3.4.3 典型社区基础信息分析
    3.5 典型社区现状分析
        3.5.1 典型社区现状分析
        3.5.2 典型社区内部场地现状分析
        3.5.3 典型社区周边一刻钟食物地图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有潜力的种植空间的判断方法、挖掘及分类
    4.1 潜力种植空间的判断
        4.1.1 自然环境
        4.1.2 空间特征
    4.2 典型社区空间分析
        4.2.1 社区规模
        4.2.2 社区整体空间现状分析
    4.3 社区花园建设潜力空间挖掘依据
    4.4 社区花园建设潜力空间挖掘结果
        4.4.1 幸福家园潜力空间
        4.4.2 远见名苑潜力空间
        4.4.3 农光里潜力空间
        4.4.4 紫芳园一区潜力空间
        4.4.5 上地佳园潜力空间
        4.4.6 依翠园潜力空间
        4.4.7 八角北里潜力空间
    4.5 社区花园建设潜力空间分类
        4.5.1 空间类型总结
        4.5.2 潜力空间细分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区花园食物生产系统的建立
    5.1 生产空间系统
        5.1.1 建筑空间
        5.1.2 公共空间
    5.2 建设社区花园适用的种植形式
        5.2.1 传统土培种植方式
        5.2.2 立体种植方式
        5.2.3 容器种植方式
        5.2.4 温室种植方式
    5.3 建设社区花园常用的相关技术
        5.3.1 病虫害防治技术
        5.3.2 水肥管理技术
        5.3.3 节水灌溉技术
        5.3.4 种植土壤技术
    5.4 社区花园管理方式
        5.4.1 社区领导居民自治的管理模式
        5.4.2 企业化的管理模式
        5.4.3 政府领导居民半自治的管理模式
    5.5 社区花园适合的植物种类
        5.5.1 根据空间选择
        5.5.2 根据种植季节选择
        5.5.3 根据种植形态选择
        5.5.4 根据一刻钟食物圈地图选择
    5.6 未来可产生的功能分区及现实意义
        5.6.1 集体耕种区
        5.6.2 私人耕种区
        5.6.3 农业体验区
        5.6.4 休闲娱乐区
        5.6.5 农业教育科普区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典型社区空间的社区花园设计研究
    6.1 绿地空间社区花园设计
        6.1.1 公共绿地空间设计
        6.1.2 宅旁绿地空间设计
        6.1.3 道路绿地空间设计
    6.2 边界空间社区花园设计
        6.2.1 边界结合停车场空间设计
        6.2.2 边界结合绿地空间设计
        6.2.3 边界结合硬质铺装空间设计
    6.3 硬质铺装空间社区花园设计
        6.3.1 建筑楼前硬质铺装空间设计
        6.3.2 建筑楼旁硬质铺装空间设计
        6.3.3 公共硬质铺装空间设计
    6.4 停车空间社区花园设计
    6.5 廊架空间社区花园设计
    6.6 废弃空间社区花园设计
    6.7 典型社区花园设计改造实践——以依翠园社区为例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文化主导下的鹰潭市委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环境改造与更新
        1.2.2 党政文化
        1.2.3 场所精神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文化主导下的环境更新
        1.3.2 校园的景观规划设计
        1.3.3 党校的景观规划设计
        1.3.4 研究述评
    1.4 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1.4.1 景观设计学理论
        1.4.2 环境微更新理论
        1.4.3 环境心理学理论
        1.4.4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1.5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案例分析与借鉴
    2.1 中央党校东区的景观改造
        2.1.1 项目概况
        2.1.2 项目特色
        2.1.3 项目总结与借鉴
    2.2 周口市委党校景观提升
        2.2.1 项目概况
        2.2.2 项目特色
        2.2.3 项目总结与借鉴
    2.3 潍坊市委党校规划设计
        2.3.1 项目概况
        2.3.2 项目特色
        2.3.3 项目总结与借鉴
    2.4 清华大学胜因院的景观改造
        2.4.1 项目概况
        2.4.2 项目分析
        2.4.3 项目总结与借鉴
    2.5 哈尔滨工业大学主校区景观更新
        2.5.1 项目概况
        2.5.2 项目特色
        2.5.3 项目总结与借鉴
    2.6 总结
3 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的理论探讨
    3.1 党校环境与一般高校环境的区别
    3.2 党校文化的梳理、提取与表达
        3.2.1 党校文化的梳理
        3.2.2 景观提取与表达
    3.3 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的方法研究
        3.3.1 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的思路
        3.3.2 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的原则
        3.3.3 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的布局
        3.3.4 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的手法
    3.4 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的设计要素
        3.4.1 党校景观的构成元素
        3.4.2 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的影响因素
        3.4.3 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的现状问题
4 文化主导下的鹰潭市委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
    4.1 项目概况
        4.1.1 鹰潭市概况
        4.1.2 党校概况
        4.1.3 鹰潭市委党校景观使用者评价分析
    4.2 鹰潭市委党校有关文化梳理
        4.2.1 党政文化
        4.2.2 鹰潭地域性红色文化
        4.2.3 生态文化
        4.2.4 鹰潭市委党校的文化提取与表达
    4.3 改造设计总则
        4.3.1 改造设计依据
        4.3.2 改造设计原则
        4.3.3 改造设计方法
        4.3.4 改造设计定位
        4.3.5 改造设计理念
        4.3.6 改造设计风格
    4.4 总体改造设计
        4.4.1 规划结构
        4.4.2 功能分区
        4.4.3 总平面图
    4.5 分区改造设计
        4.5.1 金昭园
        4.5.2 赤心园
        4.5.3 翠色园
    4.6 专项改造分析
        4.6.1 道路交通
        4.6.2 竖向设计
        4.6.3 视线分析
        4.6.4 驳岸设计
        4.6.5 植物景观更新
        4.6.6 服务设施规划
        4.6.7 景观照明规划
        4.6.8 给排水规划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鹰潭市委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问卷调查表
附录B 鹰潭市委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主要图纸
附录C 鹰潭市委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初步设计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附件

(4)基于CPTED理论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
    1.4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综述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环境设计预防犯罪及安全感评价发展趋势
    2.1 国外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研究发展
        2.1.1 传统犯罪学理论
        2.1.2 环境犯罪学理论
        2.1.3 CPTED相关组织机构
        2.1.4 CPTED相关实践案例
    2.2 国内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研究发展
        2.2.1 CPTED理论基础研究
        2.2.2 CPTED技术基础研究
        2.2.3 CPTED设计方法研究
        2.2.4 国内CPTED研究进展总结
    2.3 环境安全感评价发展趋势
        2.3.1 评价方法趋向多元化发展
        2.3.2 评价内容愈加丰富
    2.4 结语
第三章 高校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先导性研究
    3.1 研究概述
    3.2 研究设计
        3.2.1 研究对象
        3.2.2 数据获取
        3.2.3 研究方法
    3.3 CPTED六要素分析
        3.3.1 CPTED六要素信度分析
        3.3.2 CPTED六要素相关性分析
        3.3.3 CPTED六要素重要性程度
    3.4 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分析
        3.4.1 学生安全感评价整体水平
        3.4.2 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
        3.4.3 校园边际空间环境特征分析
        3.4.4 校园内部区域环境特征分析
    3.5 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要素及优化策略
        3.5.1 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要素
        3.5.2 单体校园环境设计优化建议
    3.6 结语
第四章 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
    4.1 研究概述
    4.2 研究设计
        4.2.1 研究内容
        4.2.2 问卷设置
        4.2.3 数据获取
        4.2.4 研究方法
    4.3 学生安全感评价水平分析
        4.3.1 大学城与华工环境安全感评价水平差异
        4.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环境安全感水平
        4.3.3 学生个体因素对环境安全感水平的影响
    4.4 学生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4.4.1 空间地点标记的准确性
        4.4.2 安全感评价高的地点空间分布特征
        4.4.3 安全感评价低的地点空间分布特征
        4.4.4 学生安全感与特定空间的距离关系
        4.4.5 学生个体因素对安全感空间分布的影响
    4.5 结论
        4.5.1 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的利与弊
        4.5.2 大学城环境设计优化建议
    4.6 结语
第五章 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影响因素分析
    5.1 研究概述
    5.2 研究设计
        5.2.1 实景照片选取
        5.2.2 数据来源及获取
        5.2.3 研究方法
    5.3 安全感评价结果分析
        5.3.1 安全感评价水平
        5.3.2 安全感的空间分布
    5.4 影响安全感的环境因素分析
        5.4.1 绿视率
        5.4.2 环境可视性
        5.4.3 环境管理程度
        5.4.4 环境美观程度
        5.4.5 他人的存在
        5.4.6 土地利用类型
    5.5 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
    5.6 结论
        5.6.1 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5.6.2 提升安全感的环境设计和管理策略
    5.7 结语
第六章 提升环境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优化策略
    6.1 提升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规划策略
        6.1.1 提倡校城一体的规划设计策略
        6.1.2 强调紧凑用地的土地开发策略
        6.1.3 主张步行舒适的交通组织策略
        6.1.4 重视功能混合的土地利用策略
        6.1.5 优化中心绿地的空间共享策略
    6.2 提升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设计策略
        6.2.1 保证绿化空间视线通透
        6.2.2 改善户外空间设施设计
        6.2.3 激活临街界面空间活力
        6.2.4 重视边际空间维护管理
        6.2.5 提高夜间环境照明水平
        6.2.6 加强监控设施监视能力
    6.3 提升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管理策略
        6.3.1 加强高校安防系统建设
        6.3.2 建立犯罪预防规划体系
        6.3.3 重视学生安全教育普及
        6.3.4 转变传统安全管理理念
        6.3.5 推进校园法制管理建设
    6.4 结语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园学生安全感调查问卷
附录2 :广州大学城校园环境学生安全感调查问卷
附录3 :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分调查问卷照片节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基于河流栖息地修复的公园绿地内水体设计 ——以北京植物园水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界定
        1.3.1 研究范围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3.3 小结
    1.4 国内外河流栖息地修复相关研究进展
        1.4.1 河流栖息地评价相关研究进展
        1.4.2 河流栖息地修复技术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
2 河流栖息地质量评价
    2.1 河流栖息地质量评价的理论基础
        2.1.1 栖息地质量评价的目的
        2.1.2 评价指标的筛选原则
        2.1.3 栖息地质量评价的基本程序
    2.2 河流栖息地质量评价的方法
        2.2.1 确定评价范围
        2.2.2 评价指标的确定
        2.2.3 现状调查
        2.2.4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确定
    2.3 评价模型的构建方法
3 栖息地生态规划
    3.1 栖息地生态规划的目标
    3.2 栖息地生态规划的步骤
        3.2.1 指示物种的选择
        3.2.2 指示物种适宜栖息地分析和“源”的确定
        3.2.3 缓冲区生态敏感性分析
        3.2.4 缓冲区生态适宜性分析与规划建设区域
        3.2.5 红线划定与开发建设分区
4 公园绿地内的河流栖息地构建方法研究
    4.1 公园绿地内河流栖息地构建的原则
    4.2 水域设计
        4.2.1 水景选址
        4.2.2 平面形态设计
        4.2.3 断面设计
        4.2.4 底质设计
        4.2.5 驳岸设计
        4.2.6 环境水流
        4.2.7 其它设计
    4.3 道路系统设计
        4.3.1 道路选线
        4.3.2 道路形式
        4.3.3 道路生态工程措施
    4.4 种植设计
        4.4.1 水生植物种植设计
        4.4.2 湿生植物种植设计
        4.4.3 陆生植物种植设计
    4.5 水生动物多样性恢复
    4.6 游憩设施设计
        4.6.1 停留场所设计
        4.6.2 生态照明设计
    4.7 小结
5 案例研究
    5.1 珠江和辽河流域河流健康评价
        5.1.1 项目概况
        5.1.2 河流健康评价方法
    5.2 黄河流域河流健康评价
        5.2.1 项目概况
        5.2.2 河流健康评价方法
    5.3 德国德莱萨姆河栖息地修复
        5.3.1 项目概况
        5.3.2 相关修复策略
    5.4 上海市曲阳公园中心湖生境营造
        5.4.1 项目概况
        5.4.2 相关修复策略
    5.5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龙形水系水生态修复
        5.5.1 项目概况
        5.5.2 相关修复策略
    5.6 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水循环体系建设
        5.6.1 项目概况
        5.6.2 相关建设措施
    5.7 小结
6 实践应用
    6.1 项目概况
        6.1.1 项目区位及区域概况
        6.1.2 自然环境
        6.1.3 自然资源
        6.1.4 现状风景资源
    6.2 场地分析
        6.2.1 水文分析
        6.2.2 地形分析
        6.2.3 植被分析
        6.2.4 用地分析
        6.2.5 现状交通分析
        6.2.6 SWOT分析
    6.3 河流栖息地质量评价
        6.3.1 数据采集及处理
        6.3.2 结果分析
    6.4 河流栖息地构建原则及依据
        6.4.1 河流栖息地构建原则
        6.4.2 河流栖息地构建依据
    6.5 目标与策略
        6.5.1 项目目标
        6.5.2 设计策略
    6.6 河流栖息地修复规划
        6.6.1 栖息地生态规划
        6.6.2 水域规划
        6.6.3 道路系统规划
        6.6.4 种植规划
        6.6.5 水生动物多样性恢复
    6.7 总体规划设计
        6.7.1 游憩活动规划
        6.7.2 景观空间结构
        6.7.3 主题分区
    6.8 分区设计
        6.8.1 入口景观区
        6.8.2 科普教育区
        6.8.3 两栖动物栖息地保护示范区
        6.8.4 底栖动物栖息地保护示范区
        6.8.5 生态游览区
        6.8.6 滨水游憩区
        6.8.7 樱桃沟主题文化区
    6.9 经济技术指标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件

(6)生态园林城市导向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以鹤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发展的需求
        1.1.2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建设存在提升空间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特色
    1.6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与研究概述
    2.1 概念界定
        2.1.1 绿地系统规划
        2.1.2 生态园林城市
        2.1.3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
    2.2 相关城市建设理论
        2.2.1 田园城市
        2.2.2 生态城市
        2.2.3 园林城市
        2.2.4 公园城市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 生态园林城市研究
        2.3.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2.3.3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研究
    2.4 小结
3 典型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
    3.1 “花园中的城市”——新加坡
        3.1.1 城市概况
        3.1.2 规划特点
        3.1.3 借鉴意义
    3.2 “绿色之都”——哥本哈根
        3.2.1 城市概况
        3.2.2 规划特点
        3.2.3 借鉴意义
    3.3 西安市绿地系统规划
        3.3.1 城市概况
        3.3.2 规划特点
        3.3.3 借鉴意义
    3.4 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
        3.4.1 城市概况
        3.4.2 规划特点
        3.4.3 借鉴意义
    3.5 常德市绿地系统规划
        3.5.1 城市概况
        3.5.2 规划特点
        3.5.3 借鉴意义
    3.6 小结
4 生态园林城市导向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4.1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模式
    4.2 规划原则
        4.2.1 整体性原则
        4.2.2 生态优先原则
        4.2.3 以人为本原则
        4.2.4 全域统筹原则
        4.2.5 系统性原则
        4.2.6 适地适树原则
    4.3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建设要求
    4.4 规划策略
        4.4.1 构建生态网络,统筹全域绿地体系
        4.4.2 整合特色要素,布局城市绿地结构
        4.4.3 拓展绿色空间,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4.4.4 推动生态修复,完善城市生态功能
    4.5 绿地系统规划路径
        4.5.1 绿地建设
        4.5.2 树种规划
        4.5.3 水系规划
        4.5.4 生物多样性规划
        4.5.5 绿道规划
        4.5.6 公园设计
5 生态园林城市导向的绿地系统规划实践——以鹤壁市为例
    5.1 鹤壁市问题梳理
    5.2 鹤壁市概况分析
        5.2.1 区位条件
        5.2.2 文化底蕴
        5.2.3 自然资源
        5.2.4 道路交通
        5.2.5 社会经济发展
    5.3 鹤壁市城市建设用地现状
        5.3.1 行政街区分布
        5.3.2 城市用地现状
        5.3.3 用地适宜性分析
    5.4 相关规划衔接
    5.5 鹤壁市绿地系统现状
        5.5.1 城市绿地现状
        5.5.2 城市绿地分布存在的主要问题
        5.5.3 绿地系统指标分析
        5.5.4 绿地建设的SWOT分析
    5.6 规划目标与依据
        5.6.1 规划目标
        5.6.2 规划依据
    5.7 规划原则与策略
        5.7.1 规划原则
        5.7.2 规划策略
    5.8 城市绿地系统总体布局规划
        5.8.1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5.8.2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5.8.3 公园绿地规划
        5.8.4 防护绿地规划
        5.8.5 广场用地规划
        5.8.6 附属绿地规划
        5.8.7 区域绿地规划
        5.8.8 小结
    5.9 鹤壁市绿地系统专题规划及实施保障
        5.9.1 树种规划
        5.9.2 防灾避险功能绿地规划
        5.9.3 绿地景观风貌规划
        5.9.4 水系规划
        5.9.5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5.9.6 生物多样性规划
        5.9.7 绿道系统规划
        5.9.8 游园提升规划
        5.9.9 规划实施保障
        5.9.10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理论层面
        6.1.2 实践层面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件

(7)建国以来宝鸡城市文地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文化空间的重要性
        1.1.2 文化空间建设的现实问题
        1.1.3 宝鸡在文化空间建设上的典型性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解析
        1.2.1 研究对象
        1.2.2 文地的概念及内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概述
        1.3.2 国外研究概述
    1.4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宝鸡城市发展历程及城市空间格局梳理
    2.1 宝鸡城市的发展历程概况
        2.1.1 城市关键建设时期的梳理
        2.1.2 城市发展历程中的文化空间建设
    2.2 历史城市文化空间格局的形成与营建经验
        2.2.1 历史文化空间要素
        2.2.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的营建经验
    2.3 建国后宝鸡城市空间格局发展概述
        2.3.1 工业带动下的城市快速起步(1949年-1978年)
        2.3.2 改革开放带来的城市内向集中发展(1979年-1999年)
        2.3.3 西部大开发拉动城市飞速发展(2000年-2010年)
        2.3.4 一带一路下的城市稳步发展(2011年-2019年)
    2.4 城市空间格局发展特征总结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宝鸡城市文地的分布特征
    3.1 文地的数据来源
    3.2 文地的分类统计
        3.2.1 文地类型的划分
        3.2.2 文化精神标识用地
        3.2.3 纪念用地
        3.2.4 宗教用地
        3.2.5 文化遗产用地
        3.2.6 文化设施用地
        3.2.7 文化产业用地
    3.3 文地的构成及分布特征
        3.3.1 宝鸡城市文地的总体分布特征
        3.3.2 基于核密度法的城市文地分布特征
        3.3.3 基于梯度分析的城市文地分布特征
        3.3.4 文地集聚区的识别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宝鸡城市文地的变迁及动力机制
    4.1 宝鸡城市文地的变迁过程
        4.1.1 城市快速起步时的文地建设(1949年-1978年)
        4.1.2 城市内向发展时的文地建设(1979年-1999年)
        4.1.3 城市重心东移下的文地建设(2000年-2010年)
        4.1.4 城市稳步发展时的文地完善(2011年-2019年)
    4.2 宝鸡城市文地的动态变迁特征
        4.2.1 文地要素的数量变化
        4.2.2 文地的规模变化
        4.2.3 文地分布特征的变化
    4.3 宝鸡城市文地建设的动力机制
        4.3.1 自然山水的定位
        4.3.2 历史的积淀
        4.3.3 政策的影响
        4.3.4 工业发展的推进
        4.3.5 文化建设的重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宝鸡文地系统优化探索
    5.1 宝鸡城市文地的现状问题
    5.2 文地系统优化的策略
        5.2.1 建构不同尺度的文地系统规划体系
        5.2.2 历史文地的保护与提升
        5.2.3 建构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
    5.3 建立城乡一体、分区定位明确的区域文地系统
        5.3.1 突显区域文地核心
        5.3.2 建构区域文地格局
    5.4 建立结构清晰、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文地系统
        5.4.1 微观文地空间的塑造
        5.4.2 中观轴线的强调
        5.4.3 宏观结构的调整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与不足
    6.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录
    表录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相关工作及成果
附表
附图
致谢

(8)济南中轴线保护与控制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框架
        1.4.2 基础研究
        1.4.3 核心研究
        1.4.4 研究总结
第2章 基础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综述及案例研究
    2.1 基础理论阐释
        2.1.1 相关概念阐释
        2.1.2 相关理论阐释
    2.2 国内外研究动态
        2.2.1 国内外城市中轴线研究综述
        2.2.2 济南中轴线相关规划解读
    2.3 城市中轴线典型案例研究
        2.3.1 北京中轴线
        2.3.2 广州中轴线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济南中轴线价值认知与问题分析
    3.1 济南中轴线价值认知
        3.1.1 济南中轴线演变历程
        3.1.2 济南中轴线价值分析
        3.1.3 济南中轴线核心区空间特征
    3.2 济南中轴线核心区空间现状与问题分析
        3.2.1 济南中轴线核心区空间组成要素
        3.2.2 济南中轴线核心区现状评价
        3.2.3 济南中轴线核心区存在问题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济南中轴线保护与控制研究
    4.1 济南中轴线整体结构
        4.1.1 济南中轴线空间构成
        4.1.2 济南中轴线结构重构
    4.2 济南中轴线保护
        4.2.1 山水形胜保护
        4.2.2 空间格局保护
        4.2.3 泉水文化保护
        4.2.4 历史文化保护
        4.2.5 场所空间保护
    4.3 济南中轴线控制
        4.3.1 中轴线范围控制
        4.3.2 公共空间控制
        4.3.3 建筑高度控制
        4.3.4 景观视廊控制
        4.3.5 城市风貌控制
        4.3.6 景观序列控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济南中轴线发展与引导研究
    5.1 济南中轴线与城市共发展
        5.1.1 从“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
        5.1.2 从历史走向未来
    5.2 济南中轴线定位与发展策略
        5.2.1 总体定位
        5.2.2 发展策略
    5.3 济南中轴线核心区段引导
        5.3.1 分段引导
        5.3.2 节点引导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研究总结
        6.1.1 济南中轴线价值认知与问题剖析
        6.1.2 济南中轴线保护与控制
        6.1.3 济南中轴线发展与引导
    6.2 创新点总结
        6.2.1 济南中轴线的价值挖掘和精准定位
        6.2.2 重构济南中轴线整体结构
        6.2.3 济南中轴线保护与控制方法
        6.2.4 济南中轴线发展与引导构想
    6.3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图表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9)新城环境中的湿地公园营建策略 ——三明生态新城湿地公园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湿地公园的发展
    1.3 城市——湿地——湿地公园三者关系的解读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城市湿地公园及新城相关概念研究
    2.1 湿地概念辨析
        2.1.1 湿地定义的发展
        2.1.2 湿地的成因及演化
        2.1.3 湿地的基本要素
        2.1.4 湿地的边界
        2.1.5 湿地的功能
        2.1.6 对设计结合湿地保护与利用的理解
    2.2 城市湿地公园概念辨析
        2.2.1 公园与湿地公园的关系
        2.2.2 湿地公园与城市湿地公园
        2.2.3 城市湿地公园与一般水景公园
        2.2.4 城市湿地公园与国家湿地公园
        2.2.5 城市湿地公园的功能
    2.3 新城概念的发展
    2.4 新城的特征
    2.5 小结
3 新城与湿地公园的关系
    3.1 湿地公园对新城的影响
        3.1.1 湿地公园是新城的生态绿心的绿色过渡带
        3.1.2 湿地公园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多种服务功能
        3.1.3 湿地公园对城市的潜在威胁
    3.2 新城对湿地公园的影响
        3.2.1 人为干扰对湿地的影响
        3.2.2 人为科学介入对湿地的影响
    3.3 小结
4 案例分析
    4.1 印度凯奥拉德奥国家公园
        4.1.1 场地概况
        4.1.2 案例分析
        4.1.3 评价
    4.2 法国苏塞公园
        4.2.1 场地概况
        4.2.2 案例分析
        4.2.3 评价
    4.3 哈尔滨群力新区湿地公园
        4.3.1 场地概况
        4.3.2 案例分析
        4.3.3 评价
    4.4 浙江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4.4.1 场地概况
        4.4.2 案例分析
        4.4.3 评价
    4.5 秦皇岛北戴河滨海湿地园
        4.5.1 场地概况
        4.5.2 案例分析
        4.5.3 评价
    4.6 小结
5 新城环境中湿地公园的营造策略
    5.1 对景观空间进行划分
        5.1.1 基于生态格局的空间划分
        5.1.2 基于功能的空间划分
        5.1.3 小空间与大空间有机结合
        5.1.4 小结
    5.2 依托原有基底进行景观营造
        5.2.1 保留场地肌理、融入农渔文化
        5.2.2 调整水网岸线、改造驳岸形态
        5.2.3 完善空间格局、丰富生境类型
    5.3 构建完整的湿地净水、蓄水体系
        5.3.1 水域设计
        5.3.2 护岸设计
    5.4 基于鸟类栖息地特征进行生境营造
        5.4.1 鸟类栖息地恢复技术路线
        5.4.2 鸟类栖息地恢复原则
6 三明生态新城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6.1 前期分析
        6.1.1 区域概况
        6.1.2 上位规划
        6.1.3 现状分析
        6.1.4 生态敏感性专题分析
        6.1.5 现状特征总结
    6.2 设计愿景及目标
        6.2.1 设计愿景
        6.2.2 公园定位及目标
        6.2.3 设计理念及策略
        6.2.4 设计依据
    6.3 总体设计
        6.3.1 设计说明
        6.3.2 景观结构
        6.3.3 功能分区
    6.4 分区设计
        6.4.1 湿地净化展示区
        6.4.2 湿地保育区
        6.4.3 生态科普区
        6.4.4 林地休闲区
        6.4.5 综合服务区
    6.5 专项设计
        6.5.1 鸟类栖息地专项设计
        6.5.2 水系设计
        6.5.3 竖向设计
        6.5.4 种植设计
        6.5.5 交通及游线设计
        6.5.6 建筑及基础服务设施设计
        6.5.7 照明设计
    6.6 经济技术指标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录 A 设计图纸

(10)城市公园绿地布局公平性评价研究 ——以杭州市拱墅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归纳法
        1.2.2 GIS分析法
        1.2.3 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及访谈研究法
        1.2.4 案例分析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及界定
        2.1.1 城市公园
        2.1.2 可达性
        2.1.3 公平性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横向研究广度——国内外研究进展
        2.2.2 纵向时间纬度——发展历程总结
    2.3 公园绿地布局公平性研究方法总结
        2.3.1 基于可达性计算方法的公园绿地公平性分析
        2.3.2 多学科多指标视角下的公园绿地公平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城市公园绿地布局公平性评价模型构建
    3.1 影响城市公园绿地布局公平性的因素分析
    3.2 评价模型的逻辑框架提出
    3.3 评价方法的选择及计算过程
        3.3.1 缓冲区分析法
        3.3.2 两步移动搜索法及其优化方法
        3.3.3 洛伦兹曲线及基尼系数法
        3.3.4 问卷调查及访谈研究法
    3.4 评价模型的最终框架
    3.5 本章小结
4 公园绿地布局公平性实例研究——以杭州市拱墅区为例
    4.1 研究区概况
        4.1.1 城市发展背景
        4.1.2 区域基本概况
        4.1.3 研究范围界定
    4.2 数据获取与处理
        4.2.1 行政区划基础数据
        4.2.2 公园绿地数据
        4.2.3 道路网络数据
        4.2.4 居住区数据
        4.2.5 人口数据
    4.3 计算结果
        4.3.1 基于缓冲区分析法的公园绿地数量均等维度评价结果
        4.3.2 基于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公园绿地空间公平维度评价结果
        4.3.3 基于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公园绿地社会公平维度评价结果
        4.3.4 基于问卷调查及访谈研究的定性评价结果
    4.4 总体评价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拱墅区公园绿地布局优化策略
    5.1 优化目标
    5.2 优化策略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及不足
        6.2.1 研究创新
        6.2.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作者简历

四、山东大学(东区)广育园绿地改造规划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风景园林共生设计理论体系研究[D]. 郭靖. 浙江大学, 2021(01)
  • [2]基于食物都市主义的北京中心城区社区花园设计研究[D]. 苏美婷.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3]文化主导下的鹰潭市委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D]. 李莞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CPTED理论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D]. 黄邓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基于河流栖息地修复的公园绿地内水体设计 ——以北京植物园水体为例[D]. 缪琳.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生态园林城市导向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以鹤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D]. 张瑞雪.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建国以来宝鸡城市文地变迁研究[D]. 赵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济南中轴线保护与控制规划研究[D]. 吕昕霖.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
  • [9]新城环境中的湿地公园营建策略 ——三明生态新城湿地公园设计[D]. 范蕾.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10]城市公园绿地布局公平性评价研究 ——以杭州市拱墅区为例[D]. 蒲晓芬. 浙江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山东大学光裕园(东区)绿地改造规划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