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里的鼓声(两题)

梨园里的鼓声(两题)

一、梨园边鼓(二题)(论文文献综述)

魏欣悦[1](2021)在《王树枏年谱》文中研究指明王树枏,字晋卿,号陶庐老人,晚年又号绵山老牧、归山老牧,河北新城县(今高碑店市)人,生于咸丰元年(1851)农历十一月二十五日卯时,卒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正月十五日酉初二刻。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历官户部主事,四川青神、资阳、新津、富顺等县知县,眉州知州,甘肃平庆泾固道、巩秦阶道、兰州道,新疆布政使等职。民国期间任清史馆总纂、国史馆总纂等职。与陈三立为同年进士,时人或以“南陈北王”并称。王树枏晚年自编记录了自己一生的《陶庐老人随年录》,是研究王树枏生平事迹的重要资料。但因此年谱篇幅较短,且集中于其为官经历的记录,对其生平事迹反映并不全面。本文将在王树枏自编《陶庐老人随年录》的基础上,以年谱的形式对王树枏一生的官宦经历、师友交游、文学活动加以梳理考证,以期能援引翔实资料,展现其生平全貌。本年谱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年谱凡例,详细说明本谱在编写时的体例;第二部分为谱主的家传,梳理其家族成员情况;第三部分为年谱正文,谱文共分为三卷,卷一为出仕之前(咸丰元年至光绪十二年),主要是对王树枏少年时期的生活和学习经历的考察。卷二为外任做官时期(光绪十三年至宣统二年),主要是对其赴四川、甘肃出任地方官及前往新疆担任布政使时期的仕宦经历、交游、文学活动进行梳理考证;卷三为遗老时期(宣统三年至民国二十五年),重点考察其晚年出任两馆总纂及讲学着书的生活经历,本谱旨在全面展现王树枏的一生,凡有史实可考的事迹,不论大小,一律囊括在内;本谱旨在对王树枏政治生活、师友交游、文学、作品等进行全方面的记录与考察,以期展现其丰富的生平全貌。

张杰[2](2020)在《济南市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基于四所高中教学调查》文中研究指明《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借鉴吸收了当下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核心素养概念,首次提出了关于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其中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以及文化理解三个方面的内容。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给我们高中音乐教学与学生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是我们高中阶段目前教育教学应追求的目标与理想,标志着我国的高中音乐教育迈向了课程改革的新阶段。论文以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研究对象,以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选取济南市的四所高中为研究样本,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探讨:其一,济南市普通高中学生发展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其二,分析当前济南市高中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对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哪些优势与不足之处?其三,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才能更好地落实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由于济南市是山东省的省会城市,教育水平处于省内领先地位,因此,济南市的高中阶段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论文在研究者查阅大量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着作等资料,以及在能够初步掌握当前高中阶段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基础之上,展开相关实证调查研究。通过对济南市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现状的个案调查研究,展开进一步思考与探讨,从审美感知、艺术表现与文化理解三方面的核心素养理论内涵阐释出发,结合相关教学实践进行论证对策的可行性。通过制定高中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现状的调查问卷,综合运用访谈法、调查法等多种方式方法,获得了与本研究相关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对高中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提出当前在培养学生发展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论文期望能够将济南市高中在教学实践中培养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方式方法介绍展现,把一些具有推广价值的成功经验,加以研究和总结,能够为山东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高中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为实现国家制定的“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添垫绵薄微力。

刘文宙[3](2014)在《晚唐陈陶诗歌论稿》文中研究说明陈陶,在百芳争艳的唐诗大观园中,并不是一位十分重要的诗人,然其因“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两句而名传后世,历代论诗者对其赞口不绝。其生于战乱频繁的大唐末年,热衷于功名仕进,但科场失意,遂四处干谒权贵,但终于寥落无果,走向隐逸之途,以布衣终其一生。晚唐诗派林立,异彩纷呈。陈陶作为一名并不惹人注目的小诗人,虽享有一定的诗名,但从未得到应有的关注。本文将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搜集更加充实的材料,对陈陶的生平事迹及其诗歌作系统的考证,使陈陶其人其诗更加清晰明了。对陈陶诗歌文本作出校订注释,并具体分析其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以弥补学界在这方面研究成果的空白。本文共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对陈陶及其诗歌进行论述,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两陈陶”说形成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相关史料进行了梳理与甄辨;其次对陈陶的籍贯与着述亦作了简略的考证。第二部分主要考证陈陶的诗歌。首先是对陈陶诗现存书目的网络搜集;其次,结合陈陶的生平采用系年的方式对陈陶诗歌中可具体考证的部分进行编年,以明确其写作时间与写作背景。此外,在陈陶诗集中,一些误收的作品以及与南唐陈陶混杂的作品,本文也将对其作出辨别,明了其归属。第三部主要对陈陶诗歌文本进行分析,具体阐述其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就其思想内容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沉痛哀婉的边塞之音;汲汲仕进的功名之思;颂道咏仙的隐逸之志。其艺术风格则呈现出相对的复杂性,与晚唐诸子相比,陈陶的诗通融与反叛并存,呈现出时代的共生性与差异性。陈陶诗集的混杂可能是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但其诗极难甄辨,这使得我们目前仍无法得出肯定一致的结论。现在我们只能根据前代研究者的观点略作论辩,尽力还原陈陶诗风的原貌。下编是对陈陶诗集的注解。由于陈陶的诗集,目前尚未有专门的校注本,本编将以《全唐诗》为底本,参校《文苑英华》、《唐音统签》、《唐百家诗》、《粤东诗海》、《江西诗征》等版本对陈陶诗歌进行详尽的校读,并对诗中的典故、生僻字句进行注解,力求做成一个完善的陶诗校注本。

霍志军[4](2010)在《唐代御史与文学》文中研究指明唐代御史与文学,是唐代文学史上一个值得关注、又久被忽视的文学现象,本文以文史结合的方法,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唐代文学,立足文学文本与史实资料,在制度文化与文学演进的交织中考察唐代御史制度与文学的关系,探究藏于其后的士人人格、思维方式及人文意蕴;御史活动与文学的关系,御史群体思维方式对其作品风格的制约等问题。绪论部分主要考察了学界对唐代御史制度、御史与文学关系的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开展“唐代御史与文学”研究的思路、方法、目的及意义。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是对现有唐代御史制度研究成果的总结。对存在的问题如贞元年间御史大夫“官不常置”,李商隐任御史职务等,通过考证提出了新的看法。第二章着重论述唐代御史群体的人格特征、思维方式。认为:一,唐代御史刚直骨鲠的个性是其人格形成的基础;职业意识的自觉极有利于御史群体的人格形成;传统监察文化及御史台文化氛围的熏陶,对其人格发展有重大影响;监察实践的锤炼是其人格形成的决定因素。就总体而言,唐代御史表现出刚直骨鲠,清介自守,杰出特立,忠君报国、维护正义的人格特征。当然也有一些御史趋炎附势、以柔媚自进,此种个别的例外乃至少数的异常情况是存在的,但并不代表唐代御史的主体。二,唐代不同历史阶段御史表现出不同的政治品格:武后朝酷吏人格的膨胀;天宝时期监察制度的变化与御史刚直人格的淡化;政治衰败与中、晚唐御史的多元心态。三,与其他行政行为相区别,监察活动本身包含发现错误、查找问题等否定性含义,“肃政弹非”的职业职责、监察实践培育了唐代御史批判性、求实性的思维方式。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家往往将治国与医人相提并论,以“医人”来喻指“治国”。唐王朝无论在统治理念还是监察制度建设上,以“医人”喻指“治国”的治国理念都得到加强。唐代士人普遍有着较为丰富的医学知识,一旦他们有条件从事监察实践时,医学体验、医学知识无疑给予他们深刻的思想启迪。监察官为社会“治病”,医者为病人治病,这种职业特点上的相似性使唐代御史在监察实践中体现一种医学思维模式。唐代御史的思维模式与一种治疗型智慧密不可分:以社会“治疗者”的身份切入现实政治,通过整饬吏治来维护纪纲。第三章综合考察唐代御史活动对唐代文学的影响。认为:一,唐代御史制度是一个注重文学的职官体系,唐代御史的任职制诰中,有文德并举、文儒相合、文与吏才相称三种现象。唐代谏官任职资格中的文学因素,综合了文、儒、吏、行、史诸方面,超越了纯粹的艺术范畴,赋予了文学和文学家御史重大的政治使命和责任。二,御史通过知贡举、监选、监考,举荐、拔擢优秀人才,而且往往代表一个时期的国家文化政策走向。御史监考、监选职能的缺失对天宝时期的文学生态影响甚大。三,中唐御史的思维方式对中唐文学的写实倾向有一定影响:(1)以批判性思维审视社会,促使中唐御史的诗歌消减了盛唐时期昂扬奋发的青春气息,在关注现实中产生了“直面人间疮痍、革除吏治之弊”的精神指向。(2)时局的动荡是诗歌急剧时事化的根源,御史思维的批判性则磨砺了他们对时事的敏锐,诗歌成了中唐社会动乱年代的诗化编年史,时事也在御史文学家笔下被诗化了。(3)医疗型智慧,使中唐御史特别强调文学干预现实的功能,有助于其诗学理论的形成。考虑到韩、柳、刘、元等御史的着名文学家身份,在盛唐诗风向“元和诗风”的嬗变中,中唐御史的思维方式实具有一种“牵引”作用。第四章重点考察唐代御史活动与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认为:一,以批判时政弊端为主要目的的“直言极谏”是中国古代官僚社会的一个亮点,具有明显的改造君主专制制度的功能。相比较西方文学,中国文学更为重视文学干预政治的教化功能。中国传统社会直言极谏的强势地位和中唐监察官许国忘身的参政意识、参政实践,塑造出中唐谏政诗的独特风格和精神价值体系,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学教化功用的极端凸显;是强烈的批判性;三是语言的通俗性等。文章还对谏政诗的界定、相关争论及其原因作了论述。二,唐代御史纪行诗对御史所至地域自然风光、民风民俗的描写,拓展了唐代文学的地理空间;御史出行是唐代边塞诗、山水诗的繁荣的推动因素之一。唐代御史唱和诗,既有雄健气度、忧国情怀的抒发,也有颓靡士风、轻薄调佩、诗酒淫乐之作。一些御史纵情声色的同时,颇有无聊的狎荡、消遣、玩乐作品。这一类诗作格调、价值固然不高,但毕竟真实地反映了唐代御史台文十生活的不同侧面。三,唐代御史诗歌创作具有独特的审美特质:其一,刚直人格与刚劲风格。刚直心性和传统监察文化的洗礼,对唐代御史的审美心理有重大影响,使其更易对刚性、止义之物产生审美的冲动,獬豸、埋轮、破柱等意象及刚、直、铁、峭等坚硬之词的大量使用,形成了唐代御史诗歌以刚强、劲健为主的风格。其二,“特立”心态与雄健气度。御史群体的“特立”心态,促使他们明确地开发鹰、隼、雕、鸥、鹗等英隼、猛禽意象去契合自己的人生理想,既酣畅淋漓地阐释了其进取不息的生命感受,也铸就了其诗歌创作的雄健气度。其三,凝挺、冷峭之美。御史诗歌多用气氛肃杀、物理属性刚硬、形象尖利之词,尖利之物给人以锐利、疼痛感;寒霜、霜台、风雪、严霜等意象又营构出清冷之氛围,此类峭硬之物、肃杀之气相叠加,无论读者的感受,还是作品的风貌,都呈现出凝挺、冷峭之美。其四,晚唐御史诗歌创作的感伤意绪。晚唐御史群体普遍有一种虚戴铁冠、无可奈何的矛盾心态,悲凉空漠之感时常触绪而来,诗歌创作呈现出明显的感伤意绪。第五章是对唐代御史活动与散文创作关系的探讨。认为:一,弹文是唐代监察制度与文学结合而形成的奇葩。唐代文学研究中对弹文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究其原因,盖因学术界对于古代文体的研究相对不足,弹文本身也不是一种纯文学性的文体。从更为开阔的研究视野看,它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体,尤其在唐代,弹文兼应用性、文学性于一体,颇受朝廷、士人的重视,它不但对唐代文学风气、士子生活产生一定影响,而且在文体内部对于后代的叙事文学形式也产生了一些影响,弹文研究具有特殊的文化与文学意义。虽然朝廷党争、相互倾轧也导致一批弹文的产生,但多数弹文产生了积极影响,其澄清吏治的作用是主要的。二,唐代弹文具有独特的美学意蕴:首先,弹文与弹劾过程共同构成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纯文学的诗、词、赋等,在“白纸黑字”(语言文本)阶段其文本意义就生成了,而弹文则包括“文本”和“弹劾”两个阶段,其运用于弹劾实践,才能说实现了目的。弹文的起草体现着法律的尊严,甚至上升到国家意志,任何单纯的文学写作都无法与之比拟。弹劾的动机、过程,专用服饰都充盈着浓浓的艺术精神。其次,弹文中腾涌着御史群体惩治腐败、整饬纪纲的责任意识,不畏权势、敢说真话的政治胆略,关心民瘼、忧念民生的政治良心,彰显着一种人格之美。再次,弹文强悍任气、情理交融。三,御史活动对唐代判文文体的成熟具有促进之功:一是御史在唐代判文写作中具有引领作用。一些御史本来工文,又有司法实践经验,他们倾力于判文写作,这类“how to”类着作对一般士子学习判文制作实际上起到了引领作用,张鷟《龙筋凤髓判》是典型代表。是唐代判文的叙事结构瓣香于御史的司法审判实践。三是御史的“法律思维”对判文修辞的影响。唐代判文写作中的情感取向、注重修辞,伦理感染等,均可谓传统法律思维在判文制作中具体而生动的体现。四,柳宗元的传记文尤好为平民立传,传主身份的平民化,从一个方面昭示出唐代御史注重吏治、民生的价值取向。柳宗元传记文大多兼用叙事、抒情、议论等多种表现方式,在貌似客观的叙事中,注入极其鲜明的主体意识,切中时弊,激烈针砭,甚至直接引发议论,表达见解。传记文既是柳宗元进步政治主张的特殊阐释形式,也昭示了作为伟大文学家和卓越思想家的柳宗元二者契合的独特方式。第六章是对唐代御史活动与笔记小说创作之间关系的研究。认为:一,御史活动是唐代笔记小说繁荣的推动因素之一:首先,闲话是产生笔记小说的基础,唐代御史职业生涯的传奇经历,正好为民间闲话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其次,御史文学家以其丰富多彩的生活阅历为背景,记述了一个个异彩纷呈的艺术世界,丰富了唐代笔记小说创作。再次,唐代御史由于职事活动、宦海浮沉等原因,出入于馆驿、客舍之中,其流动性为搜集故事、小说传播带来方便。二,唐代公案传奇尽管“非有意为小说”却颇有小说风神;公案传奇摆脱了魏晋小说中志怪因素的束缚,突出了人的智慧;公案传奇在对不同类型人物的叙写中,彰显其惩恶扬善的价值取向;公案传奇还塑造了一批断案机智的能吏形象。上述几方面不但形成唐代公案传奇浓烈的文学意味,而且丰富了古代小说的叙事艺术,对于我国清官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先导作用。三,唐代御史活动与唐代公案传奇生成之间具有内在联系:(1)御史活动与公案传奇故事的生成。唐代御史的监察、断案活动为公案传奇创作提供了丰富而便捷的素材。(2)御史“精察”思维与公案传奇“变故”叙述的生成。作为一种审美形态,“惊奇”是由故事的“变故”形成的,而御史断案中的“精察”正有助于公案传奇的变故叙事,形成富有“突转”性、惊奇美的叙事张力。(3)御史活动的伦理内涵与公案传奇价值取向的生成。御史活动的伦理内涵为公案传奇创作提供了明确的导向,进而培育了御史文学家“寓意于事”、“借事明义”的创作理念,促成公案传奇独特的价值取向。总之,唐代御史经由特定职事活动所形成的传奇事迹、思维方式和伦理取向,成为公案传奇生成的催化剂,并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唐代公案传奇的鲜明特征。

杨志平[5](2008)在《中国古代小说技法论研究》文中认为古代小说技法论着重是指古代小说批评者对小说艺术技法所作的相关评述,就形态而言,它主要存在于小说评点以及小说序跋等批评形式之中。对古代小说技法论作专题研究,在探究古代小说叙事特征、总结古代小说艺术原理等方面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体部分由上编、下编两部分构成。上编侧重探讨了小说技法论的渊源、流变及其价值等内容。小说技法论有着较为复杂的渊源背景,它对其它门类的文学与艺术批评理论均有不同程度的借鉴与转化。本文主要分析了书画理论、堪舆理论、兵学理论以及文章学在小说技法论中的影响形态及其生成原因,前三者成为小说技法论之“远源”,而文章学则是“近源”。它们的出现,使得小说技法的描述更为妥帖生动,更为细密精准。藉此分析,可以发现小说技法论与传统的文学艺术理论有着紧密关联,在实际意涵上既有承袭更有合乎小说文体特征的新变。小说技法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而言,它自从晚明兴起之后直至清末,大体上形成了四个发展阶段,其中明末清初的小说技法论最为繁盛,此前或此后的技法论或为之蕴育、或对此延承而已,在道光年间之后小说技法论逐步走向了形式上的消亡。本文对各个阶段小说技法论的总体特征作有概貌审视,也对各阶段技法论实绩较为独到的评点家作有专题探讨。藉此分析,可以发现金圣叹等评点家对小说技法论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不少评点家已意识到特定的小说技法与特定的小说类型有着一定关联;另外也可以看出文章学思想贯穿小说技法论发展之始终,不过愈至后期其弊端愈为明显,从而成为小说技法论受人诟病的原因之一;而使得小说技法论最终消亡的更重要因素还在于技法论在批评面貌上陈陈相因以及“新小说”的兴起。小说技法论的总体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阐释价值,即是说小说技法论对于古代文学批评有着一定的建构意义、小说技法论对于古代小说美学品格之发现有着一定的功能性意义;其二,传播价值,即是说小说技法论不仅有助于促进小说文本的传播,客观上也有益于促进传统文章技艺思想的传播。总体来说,小说技法论是古代小说批评中一个有意义的“存在”。论文下编主要对“草蛇灰线”、“横云断山”等十一个小说技法术语进行了逐一考释。这些技法术语在小说批评中有着较为丰富的意蕴,也反映了古代小说在特定艺术环节上的叙事特征;同时限于结构安排,在上编部分不便深入论述,因而有必要加以专题考释。藉此有助于纠正已有的偏失,而古代小说的总体叙事面貌亦可窥见一斑。

赵文[6](2001)在《梨园边鼓(二题)》文中研究指明

二、梨园边鼓(二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梨园边鼓(二题)(论文提纲范文)

(1)王树枏年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王树枏其人
        (二)关于其文学研究
        (三)关于其政绩研究
        (四)关于其思想研究
        (五)关于其交游与家族的研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凡例
家传
王树枏年谱
    卷一 出仕之前(咸丰元年至光绪十二年)
        咸丰元年,辛亥(1851),一岁
        咸丰二年,壬子(1852),二岁
        咸丰三年,癸丑(1853),三岁
        咸丰四年,甲寅(1854),四岁
        咸丰五年,乙卯(1855),五岁
        咸丰六年,丙辰(1856),六岁
        咸丰七年,丁巳(1857),七岁
        咸丰八年,戊午(1858),八岁
        咸丰九年,己未(1859),九岁
        咸丰十年,庚申(1860),十岁
        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十一岁
        同治元年,壬戌(1862),十二岁
        同治二年,癸亥(1863),十三岁
        同治三年,甲子(1864),十四岁
        同治四年,乙丑(1865),十五岁
        同治五年,丙寅(1866),十六岁
        同治六年,丁卯(1867),十七岁
        同治七年,戊辰(1868),十八岁
        同治八年,己巳(1869),十九岁
        同治九年,庚午(1870),二十岁
        同治十年,辛未(1871),二十一岁
        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二十二岁
        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二十三岁
        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二十四岁
        光绪元年,乙亥(1875),二十五岁
        光绪二年,丙子(1876),二十六岁
        光绪三年,丁丑(1877),二十七岁
        光绪四年,戊寅(1878),二十八岁
        光绪五年,己卯(1879),二十九岁
        光绪六年,庚辰(1880),三十岁
        光绪七年,辛巳(1881),三十一岁
        光绪八年,壬午(1882),三十二岁
        光绪九年,癸未(1883),三十三岁
        光绪十年,甲申(1884),三十四岁
        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三十五岁
        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三十六岁
    卷二 外任时期(光绪十三年至宣统二年)
        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三十七岁
        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三十八岁
        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三十九岁
        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四十岁
        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四十一岁
        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四十二岁
        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四十三岁
        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四十四岁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四十五岁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四十六岁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四十七岁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四十八岁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1899),四十九岁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五十岁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五十一岁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五十二岁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五十三岁
        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五十四岁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1905),五十五岁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6),五十六岁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五十七岁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1908),五十八岁
        宣统元年,己酉(1909),五十九岁
        宣统二年,庚戌(1910),六十岁
    卷三 遗老时期(宣统三年至民国二十五年)
        宣统三年,辛亥(1911),六十一岁
        民国元年,壬子(1912),六十二岁
        民国二年,癸丑(1913),六十三岁
        民国三年,甲寅(1914),六十四岁
        民国四年,乙卯(1915),六十五岁
        民国五年,丙辰(1916),六十六岁
        民国六年,丁巳(1917),六十七岁
        民国七年,戊午(1918),六十八岁
        民国八年,己未(1919),六十九岁
        民国九年,庚申(1920),七十岁
        民国十年,辛酉(1921),七十一岁
        民国十一年,壬戌(1922),七十二岁
        民国十二年,癸亥(1923),七十三岁
        民国十三年,甲子(1924),七十四岁
        民国十四年,乙丑(1925),七十五岁
        民国十五年,丙寅(1926),七十六岁
        民国十六年,丁卯(1927),七十七岁
        民国十七年,戊辰(1928),七十八岁
        民国十八年,己巳(1929),七十九岁
        民国十九年,庚午(1930),八十岁
        民国二十年,辛未(1931),八十一岁
        民国二十一年,壬申(1932),八十二岁
        民国二十二年,癸酉(1933),八十三岁
        民国二十三年,甲戌(1934),八十四岁
        民国二十四年,乙亥(1935),八十五岁
        民国二十五年,丙子(1936),八十六岁
参考文献
后记

(2)济南市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基于四所高中教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理论基础
    第一节 理论概述
        一、相关概念阐释
        二、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二、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要求
第二章 济南市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高中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现状调查设计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内容
    第二节 高中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一、审美感知
        二、艺术表现
        三、文化理解
    第三节 高中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情况分析
        一、优势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三章 济南市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对策
        一、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核心素养理念
        二、突出音乐实践,融合音乐课程资源
        三、明确学生主体,采用分层教学模式
        四、指向核心素养,创新音乐评价机制
    第二节 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建议
        一、审美感知培养的教学建议
        二、艺术表现培养的教学建议
        三、文化理解培养的教学建议
    第三节 从个案研究扩展的进一步思考
        一、加强校际交流合作、推广优秀培养经验
        二、实现“教书、育人”一体化音乐教育
结语
附录A 济南市普通高中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B 济南市高中音乐教学情况访谈提纲
附录C 济南市四所普通高中音乐教学情况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3)晚唐陈陶诗歌论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上编
    绪论
    第一章 陈陶考
        第一节 晚唐与五代两陈陶甄辨
        (一) “两陈陶”说之前说
        (二) “两陈陶”说之成因
        (三) “两陈陶”说之形成
        第二节 陈陶籍贯与着述小考
    第二章 陈陶诗考
        第一节 陈陶诗存录概况
        (一) 陈陶诗书目提要
        (二) 《剪绡集》与陈陶诗辑佚
        第二节 陈陶生平与诗歌系年
        第三节 陈陶存疑诗略论
        (一) 陈陶重出诗考
        (二) 两陈陶诗甄别
    第三章 陈陶诗歌探析
        第一节 陈陶诗思想内容
        (一) 沉痛哀婉的边塞之音
        (二) 汲汲仕进的功名之思
        (三) 颂道咏仙的隐逸之志
        第二节 陈陶诗艺术风格略论
下编
    删订陈嵩伯诗集笺注
        说明
        塞下曲
        胡无人行
        悲哉行
        涂山怀古
        游子吟
        怀仙吟二首
        海昌望月
        蒲门戍观海作
        番禺道中作
        赠江西周大夫
        旅次铜山途中先寄温州韩使君
        种兰
        草木言
        题僧院紫竹
        早发始兴
        寄元孚道人
        和西江李助副使早登开元寺阁
        将归钟陵留赠南海李尚书
        宿岛径夷山舍
        避世翁
        冬夜吟
        西川座上听金五云唱歌
        飞龙引
        谪仙词
        步虚引
        独摇手
        空城雀
        鸡鸣曲
        小笛弄
        将进酒
        钱塘对酒曲
        巫山高
        赠别离
        关山月
        殿前生桂树
        古镜篇
        自归山
        渡浙江
        清源途中旅思
        南海送韦七使君赴象州任
        送沈次鲁南游
        南海石门戍怀古
        题居上人法华新院
        哭宝月三藏大禅师
        湓城赠别
        赠别
        赠温州韩使君
        闲居寄太学卢景博士
        赠漳州张怡使君
        赠容南韦中丞
        投赠福建路罗中丞
        赠江南李偕副使
        贺容府韦中丞大府贤兄新除黔南经略
        和容南韦中丞题瑞亭白燕、白鼠、六眸龟、嘉莲
        题豫章西山香城寺
        送江西周尚书赴滑台
        闽中送任畹端公还京
        豫章江楼望西山有怀
        经徐稚墓
        钟陵道中作
        旅泊涂江
        上建溪
        冬日暮旅泊庐陵
        登宝历寺阁
        寄兵部任畹郎中
        赠江南从事张侍郎
        剑池
        洛城见贺自真飞升
        谪仙吟赠赵道士
        题赠高闲上人
        哭王赞府
        圣帝击壤歌四十声
        续古二十八首
        永嘉赠别
        有所思
        吴苑思
        古意
        朝元引四首
        宿天竺寺
        赋得古莲塘
        双桂咏
        夏日怀天台
        临风叹
        春日行
        春归去
        蜀葵咏
        南昌道中
        子规思
        吴兴秋思二首
        闽川梦归
        竹十一首
        钟陵秋夜
        江上逢故人
        水调词十首
        送谢山人归江夏
        闲居杂兴五首
        泉州刺桐花咏兼呈赵使君
        投赠福建桂常侍二首
        陇西行四首
        答莲花妓
        镜道中吹箫
        赠野老
        酬元亨上人
        题徐稚湖亭
        鄱阳秋夕
        句
结语
参考文献
导师及作者介绍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一览
后记

(4)唐代御史与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一章 唐代御史制度概述
    第一节 唐代御史的政治地位及行政特色
        一 御史台的别称
        二 雄要之位
        三 清要之职
        四 宰辅先路
        五 高风险、高压力
    第二节 唐代御史台的职官设置
        一 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
        二 台、殿、察三院御史
        三 东都留台及外台御史
    第三节 唐代御史台的职权
        一 监察权
        二 谏诤权
        三 司法审判权
        四 监选、监考权
        五 其它职权
第二章 唐代御史的人格特征、思维方式
    第一节 唐代御史的人格特征
        一 刚直骨鲠
        二 清介自守
        三 杰出特立
        四 忠君报国、维护正义
    第二节 唐代不同历史阶段御史的品格
        一 武后朝酷吏的人格缺陷
        二 天宝时期监察制度的弱化与御史刚直人格的淡化
        三 政治衰败与中、晚唐御史的多元心态
    第三节 唐代御史的思维方式
        一 思维的批判性
        二 思维的求实性
        三 医疗型智慧
第三章 御史活动对唐代文学的影响
    第一节 唐代御史任职资格中的文学因素
        一 唐代御史的文学素质
        二 从唐代制诰看御史任职的基本要求
        三 文德并举、文儒相合、文与吏才相称
        四 "重文"传统对文学家御史的深刻影响
    第二节 御史监选、监考、知贡举对唐代文学的影响
        一 拔擢人才
        二 文化政策方面的导向作用
        三 御史监考、监选职能的缺失对天宝时期文学生态的影响
    第三节 中唐御史思维方式对中唐文学写实倾向的影响
        一 直面人间疮痍、革除吏治之弊的精神指向
        二 诗的时事化和时事的诗化
        三 补察时政的诗学观念
第四章 唐代御史活动与诗歌创作
    第一节 直言极谏与御史谏政诗——以元稹御史经历为个案
        一 谏政诗的界定
        二 谏政诗的特色
        二 御史经历对元稹谏政诗创作的激发
    第二节 职使行程与御史纪行诗
        一 御史纪行诗的产生
        二 御史纪行诗的内容
        三 御史出行与唐代边塞诗、山水诗的繁荣
    第三节 官场交际与御史唱和诗
        一 雄健气度与颓靡士风
        二 忧国情怀与轻薄调侃
        三 陶情怡性和纵情声色
    第四节 唐代御史诗歌创作的特色与美感
        一 刚直人格与刚劲风格
        二 "特立"心态与雄健气度
        三 凝挺、冷峭之美
        四 晚唐御史诗歌的感伤意绪
第五章 唐代御史活动与散文创作
    第一节 唐代弹文文体及源流研究
        一 弹文与唐代监察制度和文化风气
        二 弹文的文体特征
        三 弹文之流变及其对叙事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唐代弹文的美学意蕴
        一 弹文与弹劾过程共同构成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二 弹文的个性特点与人格美
        三 强悍任气
        四 情理交融
    第三节 御史活动与唐代判文文体的成熟
        一 御史在判文制作中具有引领作用
        二 唐代司法审判程序对判文结构的影响
        三 御史的法律思维对判文修辞的影响
    第四节 柳宗元传记文的文体特点与文化内涵——以柳宗元的御史经历为个案
        一 传主身份的平民化倾向
        二 表现方式的运用
        三 结论
第六章 唐代御史活动与笔记小说创作
    第一节 御史活动与唐代笔记小说繁荣的关系
        一 御史活动为笔记小说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二 有关御史活动的公案传奇,丰富了唐代笔记小说的门类
        三 御史活动在笔记小说传播中的作用
    第二节 唐代公案传奇的文学性
        一 "反传奇的传奇"——公案传奇的叙事策略
        二 突出人的智慧与意志——公案传奇的叙事焦点
        三 惩恶扬善——公案传奇的价值取向
        四 塑造了一批断案机智的能吏形象
    第三节 御史活动与唐代公案传奇的审美生成
        一 御史的职事活动与公案传奇故事的生成
        二 御史"精察"与公案传奇"变故"叙述的生成
        三 御史活动的伦理内涵与公案传奇价值取向的生成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唐代"进状"、"关白"考
    附表一:唐代天宝以后御史大夫迁除情况统计表
    附表二:唐代贞元年间御史大夫统计表
    附表三:唐代御史弹劾事件统计表
    附表四:唐代御史谏净事件统计表
    附表五:唐代文士进入御史台情况统计表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中国古代小说技法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之界定
    二、研究现状之梳理
    三、研究现状之反思
    四、研究思路之重建
    五、研究框架之布设
上编 小说技法论之总体研究
    第一章 小说技法论之渊源
        第一节 小说技法论与书画理论
        一、书画理论在小说技法论中的影响形态
        二、小说技法论援引书画理论之必备因素
        第二节 小说技法论与堪舆理论
        一、“龙脉”说对小说技法论之影响
        二、堪舆术语对小说技法论之影响
        三、堪舆理论进入小说技法论之成因
        第三节 小说技法论与兵法理论
        一、小说技法观念与兵法观念
        二、小说技法思想与兵法思想
        三、小结
        第四节 小说技法论与文章学
        一、文章学影响小说技法论的主要表现
        二、文章学影响小说技法论的综合审视
        结语
    第二章 小说技法论之流变
        第一节 蕴育期的小说技法论(1641年之前)
        一、小说评点兴起之前的小说技法意识
        二、小说评点兴起之后的小说技法论
        第二节 繁盛期的小说技法论(1641年-1695年)
        一、繁盛期的概貌特征
        二、小说技法论名家专论
        第三节 延承期的小说技法论(1696年-1820年)
        一、评点者技法批评的自觉意识较为突出
        二、技法论面貌以文章学与画论居主导
        三、《红楼梦》脂砚斋评本中的技法论
        第四节 转型期的小说技法论(1821年-1911年)
        一、叙事技法的探讨与章回小说文体特征的总结相关联
        二、对部分小说技法在已有基础上作总结性探讨
        三、技法批评文人化的弊端日益凸显
        四、小说技法论走向形式上的消亡
    第三章 小说技法论之价值
        第一节 小说技法论之阐释价值
        一、小说技法论对古代文学批评的建构意义
        二、小说技法论与古代小说美学品格的发现
        第二节 小说技法论之传播价值
        一、促进小说文本的流通
        二、促进文章技艺的流布
下编 小说技法论之专题研究
    小引
    释“草蛇灰线”
    释“斗笋”
    释“横云断山”与“山断云连”
    释“生熟停匀”
    释“羯鼓解秽”
    释“水穷云起”
    释“狮子滚球”
    释“大落墨法
    释“白描”
    释“背面铺粉”
    释“加一倍法”
主要引用和参考书目
附录一: 古代小说技法论相关研究论文索引
附录二: 古代小说技法论资料选辑
后记

四、梨园边鼓(二题)(论文参考文献)

  • [1]王树枏年谱[D]. 魏欣悦.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济南市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基于四所高中教学调查[D]. 张杰. 曲阜师范大学, 2020
  • [3]晚唐陈陶诗歌论稿[D]. 刘文宙. 吉林大学, 2014(09)
  • [4]唐代御史与文学[D]. 霍志军. 陕西师范大学, 2010(11)
  • [5]中国古代小说技法论研究[D]. 杨志平.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2)
  • [6]梨园边鼓(二题)[J]. 赵文. 当代戏剧, 2001(01)

标签:;  ;  ;  ;  ;  

梨园里的鼓声(两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