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二硝基苯酚电荷转移分光光度法测定氯氮卓(英文)

2,4-二硝基苯酚电荷转移分光光度法测定氯氮卓(英文)

一、2,4-二硝基苯酚荷移分光光度法测定氯氮卓的含量(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韩旭[1](2018)在《基于铁系金属配合物的负载型纤维集合体的构筑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以光催化为代表的高级氧化技术因其反应过程温和、高效、绿色等特点,逐渐成为有机污染物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目前以纳米二氧化钛为代表的大多数光催化剂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紫外光依赖性强、粒径小难回收、光生载流子复合率高等缺点。针对以上问题,本课题分别以廉价的聚丙烯腈非织造布(nPAN)和聚丙烯腈纱线(PAN)作为催化剂基体,制备了一系列基于铁系金属配合物的负载型纤维集合体并将其应用于有机污染物的催化降解。论文研究了该纤维负载金属配合物的制备与应用,考察了铁配合物体系在气固相、液固相催化反应过程中的光催化降解能力,引入了有机配体或异金属离子以提升金属配合物的催化性能,在研究改性聚丙烯腈纤维氯化血红素配合物的基础上,合成了具有仿生催化功能的聚丙烯腈纤维配合物,其催化性能较之传统的铁配合物体系有所提升。首先,使用盐酸羟胺对nPAN和PAN进行化学改性得到偕胺肟改性PAN基体(AO-nPAN和AO-PAN),然后将其作为配体分别与Fe(Ⅲ)、酞菁铁(FePc)、2,2,-联吡啶铁(FeB)、氯化血红素(hemin)进行配位得到一系列改性PAN金属配合物。通过实验对不同金属配合物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电子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动态热机械分析(DM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等对一系列金属配合物的表面形貌、分子结构、光学性能、热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将PAN非织造布基体和纤维基体的金属配合物分别应用于对气相有机污染物(甲醛)和液相有机污染物(有机染料)的氧化降解,并对其催化特性和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时间、温度和盐酸羟胺浓度的增加均对AO-nPAN的肟化程度有促进作用。在AO-nPAN配体与Fe(Ⅲ)发生配位反应制备金属配合物(Fe-nPAN)的过程中,提高反应温度、加大溶液中Fe离子含量、增加AO-nPAN配体的增重率都有利于Fe离子在金属配合物表面的负载。表征结果显示,Fe(Ⅲ)与AO-nPAN配体中的羟基和氨基通过配位键结合,经测试几乎无离子泄露情况,这为其稳定的催化活性提供了前提。将Fe-nPAN作为非均相催化剂应用于甲醛气体的氧化降解,发现其催化活性在可见光照射下显着加强,在60min内对甲醛的降解率最高达到95.7%。与PAN纤维基体的铁配合物相比,其活性提升达28.4%。此外,使用FePc和FeB代替金属离子Fe(Ⅲ),并通过染色的方法将二者分别负载于AO-nPAN表面,制备了金属配合物FePc-nPAN和FeB-nPAN。对比研究发现,二者在光照下均表现出良好的甲醛降解性能,其中FeB-nPAN的活性明显受可见光驱动。机理研究发现,Fe离子在光照条件下活化周围分子氧,并在相应配体作用下促进O-O键异裂,生成具有强氧化性能的Fe(Ⅳ)=O。通过GC分析发现,甲醛气体在三种催化体系中的主要降解产物为CO2,并且其含量会随着反应的进行而逐步增加。利用hemin分子中Fe离子与偕胺肟基团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将hemin分子成功负载于AO-PAN纤维表面,合成了一种具有仿生催化性能的PAN纤维金属配合物hemin-PAN。研究显示,hemin分子同时与偕胺肟基团中的羟基和氨基通过配位键结合,因此其作为非均相催化剂性质较为稳定,在有机染料的降解反应中几乎没有离子泄露现象。此外,DRS分析发现hemin-PAN的光响应能力涵盖整个可见光波段。将hemin-PAN/H2O2非均相催化系统应用于有机染料的氧化降解,发现其具有显着的仿生催化活性:在不同配体作用下,能够选择性诱导O-O键发生异裂或同裂反应,并通过Fe(Ⅳ)=O和羟基自由基的活性氧种降解有机物。此外,本课题制备了hemin/PAN复合纳米纤维膜,研究发现,hemin和PAN通过π-π共轭方式进行复合,并且在氧化降解罗丹明B染料(RhB)的过程中显示出明显的活性,通过建立模型发现其活性通过吸附和催化反应间的协同效应产生。将Cu(Ⅱ)作为助金属,与FePc分子共配位于AO-PAN纤维表面,合成了一种改性PAN纤维双金属配合物CuFePc-PAN。研究发现,Cu/FePc之间的配位竞争关系使得二者在分子层面相互接近并引发协同效应。通过光致发光光谱、电子自旋共振测试(ESR)、XPS等分析证实:可见光激发可以促进催化剂中光生载流子的产生,而Cu(Ⅱ)对光生电子的转移进一步促进了Fe(Ⅲ)/Fe(Ⅱ)和Cu(Ⅱ)/Cu(Ⅰ)间的价态转化,使得H2O2在此过程中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研究发现,CuFePc-PAN为明显的光驱动型催化剂,并对液相有机污染物具有广泛的氧化降解能力,这与FePc-PAN存在明显差异。此外,其对染料的催化降解活性也有显着提升,反应速率常数达到0.046,是同样条件下FePc-PAN催化体系的2.7倍。比较研究了 FePc-PAN对PMS(过硫酸氢钾)、PS(过硫酸钾)、H2O2、O2四种氧化剂的催化活性,并将其分别应用RhB染料的氧化降解。结果显示,在50min内,四种催化体系对RhB的脱色率分别为94.8%,67.6%,71.9%,20.2%。此外,对催化活性最高的FePc-PAN/PMS体系进行系统研究后发现,反应温度和光照强度的增加均有利于其催化活性的增加,并且最快能够在20min以内将RhB染料脱色完全。值得注意的是,该催化体系在碱性条件下(pH=9)显示出相较于酸性环境(pH=3)更好的催化活性,这与传统的Fenton体系具有明显的差异,为进一步拓展PAN基金属配合物的实际使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王虹,王军[2](2018)在《荷移反应分光光度法测定阿普唑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了阿普唑仑的荷移反应,确定形成电荷转移配合物的最佳反应条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阿普唑仑的含量,在乙醇溶液中,阿普唑仑与荷移试剂酚酞在30℃下反应40 min,形成荷转移配合物。该荷转移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226 nm,线性方程为y=0.371 3x-0.002 1,相关系数R=0.999 5,相对标准偏差为1.68%,检测溶液在24 h内稳定,与药典的紫外吸收方法的测定结果一致。

陈智娴[3](2010)在《荷移-紫外光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高淑琴[4](2010)在《荷移反应偶合介质作用光谱法测定烟碱和三聚氰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第1章引言部分介绍了某些消费品、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不良事件,简述了烟碱和三聚氰胺的检测意义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同时对荷移反应及分析应用进行了介绍。然后重点综述了二阶数据构建方法学和处理二阶数据的化学计量学算法的研究进展。另外还对本文提出的检测烟碱和三聚氰胺的新方法进行了概述。第2章介绍了荷移反应偶合聚乙烯醇增敏作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烟碱的新方法。烟碱与2,4-二硝基苯酚(2,4-dinitrophenol, DNP)可发生荷移反应生成有色荷移配合物,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 PVA)对烟碱配合物的光吸收有显着增强作用,增敏后烟碱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40 nm。实验中研究了酸度、试剂等多种因素对测定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测定烟碱的线性范围为2.0~60.0 mg/L,检出限为0.85 mg/L。用本方法测定烟草中的烟碱含量,回收率为98.3%~105.6%。第3章介绍了荷移反应偶合介质组成渐变作用二阶校正光谱法测定混合物中的烟碱的新方法,这种方法不需复杂的预分离。烟碱可与DNP通过荷移反应形成有色荷移配合物。此烟碱配合物在一系列具有不同水体积分数的乙醇-水二元溶剂中的二阶吸收光谱数据可以表示为两个双线性数据矩阵的加和。建立了双线性模型后,就可以通过二阶校正算法对含有烟碱和其他干扰物的混合物的二阶光谱数据矩阵进行计算,并获得混合物中烟碱的含量,化学计量学算法采用了秩消失因子分析法和平行因子分析法两种算法。该方法用于烟草中烟碱的测定,结果满意。第4章介绍了荷移反应偶合介质组成渐变作用二阶校正光谱法测定食品中的三聚氰胺的新方法。相似地,三聚氰胺也可与DNP通过荷移反应形成有色荷移配合物。该荷移配合物在一系列具有不同水体积分数的甲醇-水二元溶剂中的吸收光谱可构建成二阶光谱数据。从而也可以通过二阶校正算法对含有三聚氰胺和其他干扰物的食物样品的二阶光谱数据矩阵进行计算,并求得食物样品中的三聚氰胺的含量,采用的二阶校正算法也分别是秩消失因子分析法和平行因子分析法。该方法简便可靠。应用该方法对奶粉中的三聚氰胺进行了检测,结果满意。

叶露[5](2010)在《基于荷移反应的非紫外吸收药物分析研究》文中指出电荷转移络合物,简称荷移络合物,是指由电子相对丰富的分子-电子供体和电子相对缺乏的分子-电子受体之间通过电荷转移而形成的络合物。利用生成荷移络合物进行的光谱分析,称为荷移光谱分析。荷移光谱分析在化学、生物化学、医学及药物分析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药物的定量分析方面。在药物定量分析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电子供体(药物)和电子受体生成的荷移络合物具有特定颜色和最大吸收峰的特性,建立荷移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的含量。荷移光谱分析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重点应用在喹诺酮类、磺胺类、氨基酸类、头孢菌素类以及其他药物的分析方面。本论文将荷移分光光度法应用于非紫外吸收药物的含量测定,建立了该类药物含量测定的新方法。并将电荷转移理论引入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基于荷移反应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非紫外吸收药物含量的新方法。论文的第一部分,概述了荷移络合物概念的提出,荷移络合物的形成,电子供体、电子受体的分类,以及荷移络合物的应用。第二至第四部分,通过对电子受体试剂的种类、荷移反应介质、缓冲溶液的pH及其用量、荷移反应温度及时间、电子受体试剂的用量等影响荷移反应的因素进行了考察,建立了基于荷移反应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酸胍基丁胺的含量;荷移分光光度法和基于荷移反应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测定硫酸西索米星的含量以及基于荷移反应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羧甲司坦的含量。并测定了各络合物的组成,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以及缔合常数,对荷移络合物形成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第五部分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及展望。两种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结果令人满意,可用于测定非紫外吸收药物的原料药及其制剂的含量。

陈智娴[6](2009)在《电荷转移反应与光谱法联用测定抗生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荷转移反应是基于电子给体和电子受体之间的电荷转移形成荷移复合物的一类反应。将其应用于药物分析而形成的荷移光度法以其简单、快速、准确而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围绕电荷转移反应与紫外光度法、荧光光度法联用测定抗生素以及导数技术、同步荧光分析法测定体液中阿米卡星等展开一系列研究工作。论文分为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综述综述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荷移络合物形成的机制,综述了电荷转移反应在医学、化学上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同步荧光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第二部分罗红霉素与碘的荷移反应及其测定以紫外分光光度法为手段,研究了电子给体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与电子受体碘(I2)之间的电荷转移反应,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罗红霉素与碘在乙醇溶液中室温下即可生成稳定的1:1.5型络合物,Lmax=290,360 nm,罗红霉素浓度在2~500 mg/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用拟定的方法测定胶囊、分散片中的罗红霉素含量,结果与药典方法一致,其回收率为96.2%~101.94%。第三部分荷移-荧光光谱法测定阿米卡星以荧光光度法为手段,研究了电子给体阿米卡星(amikacin,AK)与电子受体2,3-二氰-5,6-二氯-1,4-对苯醌(DDQ)之间的电荷转移反应,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建立了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测定阿米卡星新方法。并将此法应用于药物制剂中阿米卡星含量的测定。结果与标示量一致,回收率在96.15~103.42%。第四部分荷移-同步荧光光度法测定血清、尿液中的阿米卡星含量建立了荷移-同步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血清中阿米卡星(AK)含量和荷移-导数同步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尿样中阿米卡星(AK)含量的新方法,有效避开了血清、尿样对药物的干扰,成功的直接测定了血清、尿样中的阿米卡星,并对血清,尿液中药物的回收率进行了测定,结果令人满意,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为阿米卡星的临床药物浓度监测和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基础。第五部分主要结论及工作展望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创新点,并对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下一步工作方向进行了展望。

赵辉,李占灵[7](2008)在《荷移分光光度法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19902007年国内基于荷移反应的分光光度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包括反应体系、吸收波长、摩尔吸光系数、线性范围、回收率等参数。并对荷移分光光度分析法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陈朝艳[8](2008)在《荷移分光光度法在药物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荷移反应是基于电子给体和电子受体之间的电荷转移而形成荷移络合物的一类反应。物质生成荷移络合物之后,其溶解性、分配系数、结晶形状、溶液颜色、特别是最大吸收波长发生变化,呈现出荷移络合物特有的性质。大多数的药物都含有富电子基团(氨基、苯环、嘧啶基等))均可作为电子给体。荷移反应用于药物分析而形成的荷移分光光度法具有简便准确,专属性强,较高的灵敏度等优点,不仅适于单一药物含量的测定,更适于复方制剂的测定,因而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以茜素红和茜素作为电子受体,建立了测定作为电子给体的药物阿昔洛韦和头孢拉定的新方法。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在水介质中,阿昔洛韦与茜素红在30℃水浴中放置反应75 min后形成1:1型荷移络合物,其λmax=52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03×104 L·mol-1·cm-1,线性范围为1.0×10-6~2.5×10-4 mol/L,线性回归方程为A=0.02200+0.3873C (10-4mol/L),相关系数R为0.9995,相对标准偏差为0.80% (n=8),加标回收率为96.44~100.2%。用于注射用阿昔洛韦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2.研究了在乙醇-水介质中,阿昔洛韦与茜素在40℃水浴中放置反应60 min后形成1:1型荷移络合物,其λmax=537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7.94×103 L·mol-1·cm-1,线性范围为5.0×10-6~2.0×10-4 mol/L,线性回归方程为A=0.08805+ 0.1779C(10-4mol/L),相关系数R为0.9990,相对标准偏差为0.62% (n=7),加标回收率为97.78~106.2%。用于片剂中阿昔洛韦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3.研究了在水介质中,头孢拉定与茜素红在室温条件下即可形成稳定的1:1型荷移络合物,其λmax=52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70×103 L·mol-1·cm-1。线性范围为5.0×10-6~5.0×10-4 mol/L,线性回归方程为A=0.03570+0.2042C(10-4mol/L),相关系数R为0.9999,相对标准偏差为0.60% (n=6),加标回收率为97.00~99.29%。用于注射用头孢拉定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4.研究了在乙醇-水介质中,头孢拉定与茜素在30℃水浴中反应75 min后形成稳定的1:1型荷移络合物,其λmax=524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01×104L·mol-1·cm-1。线性范围为2.5×10-6~2.5×10-4 mol/L ,线性回归方程为A=0.1629+0.1920C(10-4 mol/L),相关系数R为0.9990。相对标准偏差为1.1% (n=7),加标回收率为91.40~103.6%。用于胶囊中头孢拉定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郭惠[9](2008)在《大环三胺类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催化羧酸酯水解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环三胺具有独特的配位特性,其配合物在磁学、催化、生物无机化学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从而引起了广泛的兴趣。本论文参考文献,用改进的新方法高产率的合成了文献报道相对较少的十元环大环三胺配体TACD(1,4,7-三氮杂环癸烷),并以此为原料进一步合成了侧壁分别含有三取代羧酸基(L1)、二取代羧酸基(L2)、三取代醇羟基(L3)、一取代苯并咪唑基(L4)、二取代苯并咪唑基(L5)、三取代苯并咪唑基(L6)的六种衍生物新配体,这些新配体丰富了大环三胺类化合物的种类,对大环三胺类化合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以TACD及其衍生物作为配体,合成了29种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手段对这些配合物的性质及结构进行了表征。解析了其中11种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虽然这些配合物均为单核配合物,但配合物2和3通过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既具有4圆环又具有12圆环的二维网状结构,配合物5形成了一个新颖的具有空洞结构的超分子配合物,配合物18形成了一个新颖的带有规则的三角形水分子簇的二维超分子网络结构的超分子配合物。这些配合物进一步的丰富了超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另外,采用pH电位滴定法,在水溶液中测定了配体TACD的质子化常数以及铜(Ⅱ)和锌(Ⅱ)配合物的稳定化常数。通过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大环三胺TACD的铜(Ⅱ)和锌(Ⅱ)配合物催化羧酸酯水解动力学行为,以及以侧壁为醇羟基的大环三胺衍生物为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20~23,对羧酸酯的催化水解作用,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发现侧臂为醇羟基的配体与金属离子所形成的配合物的水解活性远远大于不带侧臂的配体,这进一步证明了羟基与金属配位后使之活化,变成了亲核能力更强的氧负离子。

李俊[10](2007)在《电荷转移光度分析、微乳液流动相HPLC法测定抗生素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建立了测定阿奇霉素、琥乙红霉素、罗红霉素、消旋山莨菪碱等四种药物的电荷转移光度分析法,并建立了一种微乳液作为流动相新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来测定乙酰螺旋霉素片四个成分,这些方法对分析环境样品和食品中抗生素等药物残留有参考价值。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以7,7,8,8-四氰基对二次甲基苯醌(TCNQ)作为受体,建立了阿奇霉素、琥乙红霉素、罗红霉素等药物荷移光度分析新方法,方法线性范围很宽,简单准确,经济快速。对阿奇霉素与TCNQ的荷移反应,研究了它们之间形成电荷转移络合物的最佳条件,由斜率比法和等摩尔连续变化法确定络合物组成是1:1;对于琥乙红霉素与TCNQ荷移反应,利用琥乙红霉素与TCNO形成1:1荷移络合物,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片剂中药物含量;研究了罗红霉素与TCNO之间形成电荷转移络合物的最佳条件,确定络合物组成是1:1。2)以水杨基荧光酮(SAF)作为电荷受体,首次建立了水杨基荧光酮作为受体的消旋山莨菪碱测试新方法。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它们之间形成电荷转移络合物的条件,由饱和法和等摩尔连续变化法确定络合物组成是2:1。3)建立了用微乳液作流动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乙酰螺旋霉素片的四个成分。方法用于牛奶中乙酰螺旋霉素测定,实验用时少,不需要复杂的样品前处理,流动相是环境友好的化学成分。

二、2,4-二硝基苯酚荷移分光光度法测定氯氮卓的含量(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4-二硝基苯酚荷移分光光度法测定氯氮卓的含量(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铁系金属配合物的负载型纤维集合体的构筑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主要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环境污染概况
        1.1.2 环境处理方法和技术
    1.2 光催化氧化技术
        1.2.1 半导体光催化
        1.2.2 Fenton光催化
        1.2.3 仿生光催化
    1.3 问题的提出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纤维材料
    2.2 染料
    2.3 化学试剂
    2.4 仪器与设备
    2.5 样品表征
        2.5.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5.2 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仪(FTIR)
        2.5.3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
        2.5.4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DRS)
        2.5.5 X射线衍射仪(XRD)
        2.5.6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2.5.7 动态热机械分析法(DMA)
        2.5.8 热重分析(TG)
        2.5.9 机械性能分析
        2.5.10 铁离子配合量的测定方法
    2.6 光催化活性测定方法
        2.6.1 光催化降解反应装置
        2.6.2 光催化降解方法
第三章 PAN非织造布负载铁配合物的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PAN非织造布负载铁配合物的合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AN非织造布负载铁配合物的合成
        3.3.2 PAN非织造布负载铁配合物的表征
        3.3.3 PAN非织造布负载铁配合物在甲醛降解反应中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有机配体对PAN非织造布负载金属配合物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4.1 前言
    4.2 改性PAN非织造布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
        4.2.1 改性PAN非织造布负载2,2'-联吡啶铁配合物的合成
        4.2.2 改性PAN非织造布负载酞菁铁配合物的合成
        4.2.3 PAN非织造布铜铁双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4.2.4 金属离子配合量的测定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改性PAN非织造布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
        4.3.2 改性PAN非织造布金属有机配合物的表征
        4.3.3 PAN非织造布负载金属有机配合物在催化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4.3.4 PAN非织造布Fe-Cu双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仿生PAN纤维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催化机理研究
    5.1 前言
    5.2 催化剂的合成
        5.2.1 改性PAN纤维配体的合成
        5.2.2 改性PAN纤维氯化血红素(hemin)配合物的合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改性PAN纤维氯化血红素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5.3.2 n-hemin/PAN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合成及其在染料降解中的应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仿生PAN纤维催化剂性能提升方法探究
    6.1 前言
    6.2 仿生PAN纤维催化剂的制备
        6.2.1 改性PAN纤维配体及其酞菁铁配合物的合成
        6.2.2 改性PAN纤维Cu/FePc双金属催化剂的合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Cu/FePc双金属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6.3.2 氧化剂对FePc-PAN催化活性的影响及其在染料降解中的应用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2)荷移反应分光光度法测定阿普唑仑(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2 实验内容
        1.2.1 标准溶液的配制
        1.2.2 荷移试剂的选取
        1.2.3 溶剂的选择
        1.2.4 荷移试剂用量的确定
        1.2.5 反应时间的确定
        1.2.6 反应温度的确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荷移试剂的选择
    2.2 溶剂的选择
    2.3 荷移试剂用量的影响
    2.4 时间的影响
    2.5 温度的影响
    2.6 标准曲线的绘制
    2.7 精密度、稳定性与重复性
    2.8 回收率实验和样品测定
3 结论

(3)荷移-紫外光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电荷转移复合物的形成
2 荷移-紫外光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2.1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2.2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2.3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2.4 喹诺酮类抗生素
    2.5 磺胺类抗生素
    2.6 氨基酸的测定
    2.7 其他药物及其制剂的测定
3 展 望

(4)荷移反应偶合介质作用光谱法测定烟碱和三聚氰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第2章 荷移反应偶合聚乙烯醇增敏作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烟碱
    2.1 基本原理
    2.2 实验部分
    2.3 结果与讨论
    2.4 结论
第3章 荷移反应偶合介质组成渐变作用二阶校正光谱法测定烟草中的烟碱
    3.1 基本原理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4 结论
第4章 荷移反应偶合介质组成渐变作用二阶校正光谱法测定奶粉中的三聚氰胺
    4.1 基本原理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4 结论
参考文献
成果目录
致谢

(5)基于荷移反应的非紫外吸收药物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荷移络合物简述
    1.2 荷移络合物的形成
    1.3 荷移络合物中的电子供体和电子受体的分类
    1.4 荷移络合物的应用
        1.4.1 荷移络合物在药剂学方面的应用
        1.4.2 荷移络合物在药物定性分析方面的应用
        1.4.3 荷移络合物在药物定量分析方面的应用
    1.5 本课题选题及工作意义
第二章 硫酸胍基丁胺的含量测定
    2.1 引言
    2.2 硫酸胍基丁胺电子受体络合物紫外光谱行为研究
        2.2.1 仪器与设备
        2.2.2 药品与试剂
        2.2.3 溶液制备及实验方法
        2.2.4 荷移反应条件的选择
        2.2.5 络合物组成的测定
        2.2.6 摩尔吸光系数及缔合常数的测算
        2.2.7 反应机理探讨
    2.3 基于荷移反应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酸胍基丁胺的含量
        2.3.1 仪器与设备
        2.3.2 药品与试剂
        2.3.3 溶液制备及实验方法
        2.3.4 荷移反应条件及色谱条件的选择
        2.3.5 络合物组成的测定
        2.3.6 摩尔吸光系数及缔合常数的测算
        2.3.7 反应机理探讨
        2.3.8 硫酸胍基丁胺原料药含量测定及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硫酸西索米星的含量测定
    3.1 引言
    3.2 荷移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西索米星的含量
        3.2.1 仪器与设备
        3.2.2 药品与试剂
        3.2.3 溶液制备及实验方法
        3.2.4 荷移反应条件的选择
        3.2.5 络合物组成的测定
        3.2.6 摩尔吸光系数及缔合常数的测算
        3.2.7 反应机理探讨
        3.2.8 硫酸西索米星原料药含量测定及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
    3.3 基于荷移反应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酸西索米星的含量
        3.3.1 仪器与设备
        3.3.2 药品与试剂
        3.3.3 溶液制备及实验方法
        3.3.4 荷移反应条件及色谱条件的选择
        3.3.5 络合物组成的测定
        3.3.6 摩尔吸光系数及缔合常数的测算
        3.3.7 反应机理探讨
        3.3.8 硫酸西索米星原料药及注射剂含量测定及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羧甲司坦的含量测定
    4.1 引言
    4.2 基于荷移反应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羧甲司坦的含量
        4.2.1 仪器与设备
        4.2.2 药品与试剂
        4.2.3 溶液制备及实验方法
        4.2.4 荷移反应条件及色谱条件的选择
        4.2.5 络合物组成的测定
        4.2.6 摩尔吸光系数及缔合常数的测算
        4.2.7 反应机理探讨
        4.2.8 羧甲司坦原料药含量测定及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已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附图

(6)电荷转移反应与光谱法联用测定抗生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 电荷转移反应与光谱法联用的研究
        1.1 荷移络合物的形成机制
        1.2 电荷转移反应在医学中的应用
        1.3 电荷转移反应在化学中的应用
        1.4 展望
    2 同步荧光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2.1 同步扫描技术与同步荧光光谱
        2.2 同步荧光与化学计量法的结合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2.3 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罗红霉素与碘的荷移反应及其测定
    1 实验材料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2 试验药液的配制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实验条件的优化
        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2.3 精密度检验及检测限的测定
        2.4 络合物组成的测定
        2.5 反应机理初探
        2.6 样品的测定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荷移-荧光光谱法测定阿米卡星
    1 实验材料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2 试验药液的配制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实验条件的选择优化
        2.2 络合比组成的测定
        2.3 标准曲线与检出限
        2.4 样品制剂中阿米卡星含量及回收率的测定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荷移-同步荧光光度法测定血清、尿液中的阿米卡星含量
    1 实验材料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2 试验药液的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血清中阿米卡星回收率的测定
        2.2 尿样中阿米卡星回收率的测定
    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作结论及展望
    1 主要结论
    2 论文的创新点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下一步工作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7)荷移分光光度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苯醌 (p-BQ)
2 四氰基对苯醌 (TCNQ)
3 四氯苯醌 (TCBQ)
4 氯冉酸 (CAA)
5 茜素类
6 其他电子接受体
7 结语

(8)荷移分光光度法在药物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荷移络合物
        1.1.1 荷移络合物概念的提出
        1.1.2 荷移络合物的形成机制
        1.1.3 荷移络合物的分类
        1.1.4 荷移络合物的应用
    1.2 分光光度法
        1.2.1 分光光度法的特点
        1.2.2 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1.3 荷移分光光度法
        1.3.1 荷移分光光度法的建立
        1.3.2 荷移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1.3.3 荷移分光光度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4 荷移分光光度法的研究前景
    1.4 立题思想
第二章 茜素红与阿昔洛韦的荷移反应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仪器与试剂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吸收光谱
        2.2.2 溶剂的选择
        2.2.3 试剂用量的影响
        2.2.4 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的影响
        2.2.5 表面活性剂对荷移络合物吸光度的影响
        2.2.6 方法的精密度
        2.2.7 络合物组成的测定
        2.2.8 标准工作曲线
        2.2.9 干扰实验
    2.3 反应机理探讨
    2.4 样品分析及回收率实验
第三章 茜素与阿昔洛韦的荷移反应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仪器和试剂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吸收光谱
        3.2.2 溶剂的选择
        3.2.3 茜素用量的影响
        3.2.4 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的影响
        3.2.5 表面活性剂对荷移络合物吸光度的影响
        3.2.6 方法的精密度
        3.2.7 络合物组成的测定
        3.2.8 标准工作曲线
        3.2.9 干扰实验
    3.3 反应机理探讨
    3.4 样品测定及方法的回收率
第四章 茜素红与头孢拉定的荷移反应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仪器和试剂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吸收光谱
        4.2.2 溶剂的选择
        4.2.3 试剂用量的影响
        4.2.4 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的影响
        4.2.5 表面活性剂对荷移络合物吸光度的影响
        4.2.6 方法的精密度
        4.2.7 络合物组成的测定
        4.2.8 标准工作曲线
        4.2.9 干扰实验
    4.3 反应机理探讨
    4.4 样品测定及方法的回收率
第五章 茜素与头孢拉定的荷移反应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仪器和试剂
        5.1.2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吸收光谱
        5.2.2 溶剂的选择
        5.2.3 茜素用量的影响
        5.2.4 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的影响
        5.2.5 表面活性剂对荷移络合物吸光度的影响
        5.2.6 方法的精密度
        5.2.7 络合物组成的测定
        5.2.8 标准工作曲线
        5.2.9 干扰实验
    5.3 反应机理探讨
    5.4 样品测定及方法的回收率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大环三胺类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催化羧酸酯水解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大环三胺类配体及水解酶模型化合物研究进展
    1.1 引言
    1.2 天然水解金属酶的类型及其催化机理简介
        1.2.1 碳酸酐酶的结构与催化机理
        1.2.2 羧肽酶A的结构与催化机理
        1.2.3 碱性磷酸酯酶的结构与催化机理
    1.3 模拟酶研究中常用的酯键(底物)模型物
    1.4 大环三胺类金属配合物及其水解酶模型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4.1 大环三胺类金属配合物研究进展
        1.4.1.1 TACN及其衍生物为配体的金属配合物
        1.4.1.2 TACD及其衍生物为配体的金属配合物
        1.4.1.3 TACH及其衍生物为配体的金属配合物
        1.4.2 大环三胺类金属配合物水解酶模型化合物研究进展
    1.5 大环三胺类配体的合成方法讨论
        1.5.1 大环三胺单体的合成
        1.5.2 大环三胺衍生物的合成
    1.6 本文研究目的及主要工作
    参考文献
第2章 大环三胺TACD配体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配体的合成
        2.2.3 配合物的合成
        2.2.4 配合物晶体结构的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配体的合成方法改进
        2.3.2 配体的核磁光谱
        2.3.3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2.3.4 配合物1、2、3、5和9的晶体结构
        2.3.5 配合物结构的对比讨论
        2.3.6 配合物的热稳定性与热分析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带有羧酸基侧臂的TACD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配体的合成
        3.2.3 配合物的合成
    3.3 结果和讨论
        3.3.1 配体的表征
        3.3.2 配合物的表征
        3.3.3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3.3.4 配合物的热分解行为研究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带有醇羟基侧臂的TACD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配体的合成
        4.2.3 配合物的合成
        4.2.4 配合物晶体结构的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配体的表征
        4.3.2 配合物的表征
        4.3.3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4.3.4 配合物的热分解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带有苯并咪唑基侧臂的TACD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与仪器
        5.2.2 配体的合成
        5.2.3 配合物的合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配体的合成
        5.3.2 配体的表征
        5.3.3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5.3.4 配合物23的晶体结构
        5.3.5 配合物的热重分析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大环三胺类金属配合物的催化水解作用
    6.1 引言
    6.2 TACD-Cu(Ⅱ)/Zn(Ⅱ)配合物催化NA酯水解动力学
        6.2.1 实验方法
        6.2.2 水解动力学原理
        6.2.3 结果和讨论
    6.3 TACD衍生物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对NA酯的催化水解
        6.3.1 实验方法与原理
        6.3.2 结果和讨论
    6.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附录
致谢
附录:在读期间发表及整理论文

(10)电荷转移光度分析、微乳液流动相HPLC法测定抗生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电荷转移光度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一. 电荷转移反应的原理
        二. 电荷转移反应在化学、医学上的应用
    第二节 微乳液流动相 HPLC法在药物分析中应用研究
        一. 微乳液体系
        二. 微乳液在药物分析中应用
    第三节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阿奇霉素与7,7,8,8-四氰基对二次甲基苯醌的荷移反应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实验部分
        1. 仪器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1. 实验条件选择
        2. 比尔定律线性范围
        3. 络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
        4. 动力学性质与反应机理探讨
        5. 试样的测定
第三章 琥乙红霉素与7,7,8,8-四氰基对二次甲基苯醌的荷移反应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实验部分
        1. 仪器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1. 实验条件选择
        2. 比尔定律线性范围
        3. 络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
        4. 动力学性质与反应机理探讨
        5. 试样的测定
第四章 罗红霉素的荷移分光光度法测定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实验部分
        1. 仪器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1. 实验条件选择
        2. 比尔定律线性范围
        3. 络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
        4. 动力学性质与反应机理探讨
        5. 试样的测定
第五章 消旋山莨菪碱与水杨基荧光酮的荷移反应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实验部分
        1. 仪器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1. 实验条件的选择
        2. 络合物组成测定
        3. 反应机理探讨
        4. 试样的测定
第六章 微乳液流动相 HPLC法分析乙酰螺旋霉素含量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实验材料与方法
    第三节 实验结果与讨论
        1. 微乳液组成确定
        2. 微乳液相图的测定和绘制
        3. 流动相速度确定
        4. 微乳液组成比例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5. 乙酰螺旋霉素药片定量分析
        6. 牛奶中乙酰螺旋霉素残留的测定
        7. 结论与展望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2,4-二硝基苯酚荷移分光光度法测定氯氮卓的含量(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铁系金属配合物的负载型纤维集合体的构筑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 韩旭. 天津工业大学, 2018(07)
  • [2]荷移反应分光光度法测定阿普唑仑[J]. 王虹,王军. 化学试剂, 2018(01)
  • [3]荷移-紫外光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J]. 陈智娴.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12)
  • [4]荷移反应偶合介质作用光谱法测定烟碱和三聚氰胺[D]. 高淑琴. 南华大学, 2010(05)
  • [5]基于荷移反应的非紫外吸收药物分析研究[D]. 叶露. 浙江工业大学, 2010(02)
  • [6]电荷转移反应与光谱法联用测定抗生素的研究[D]. 陈智娴. 江苏大学, 2009(02)
  • [7]荷移分光光度法研究进展[J]. 赵辉,李占灵. 化学试剂, 2008(09)
  • [8]荷移分光光度法在药物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D]. 陈朝艳. 湘潭大学, 2008(05)
  • [9]大环三胺类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催化羧酸酯水解性能研究[D]. 郭惠. 西北大学, 2008(08)
  • [10]电荷转移光度分析、微乳液流动相HPLC法测定抗生素研究[D]. 李俊.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7(04)

标签:;  ;  ;  ;  ;  

2,4-二硝基苯酚电荷转移分光光度法测定氯氮卓(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