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墨铸铁锚索桥架的开发与应用

球墨铸铁锚索桥架的开发与应用

一、球墨铸铁锚索托盘的研制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进鹏,刘立民,刘传孝,孙东玲,邵军[1](2021)在《基于预应力锚和自应力注的破碎围岩锚注加固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针对高应力巷道围岩锚注中注浆锚杆锚固力低和水泥基注浆材料自收缩造成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基于预应力锚和自应力注的破碎围岩锚注加固方法。以平煤十矿变电所巷道为工程背景,基于原支护方式失稳机理分析,探究裂隙岩体自应力浆液加固原理,研发新型高强预应力注浆锚杆系统,形成基于预应力锚和自应力注的破碎围岩锚注支护方案。通过浆岩界面SEM扫描、围岩钻孔窥视、锚杆索受力和围岩变形监测等方法综合评价该新型预应力锚注的工程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通过高强预应力注浆锚杆的轴向约束应力与自应力浆液的膨胀应力使加固围岩处于准三维受力状态,实现了破碎围岩的强化与损伤修复;新型高强预应力注浆锚杆具有预应力大、预应力施加标准、锚固力高、杆体强度高等优点,能够对围岩提供高轴向约束;新型锚注加固后,注浆浆脉充填围岩裂隙,浆液结石体与岩体结合致密;注浆锚杆索受力稳定,巷道表面围岩最大位移为83 mm,说明通过新型预应力锚注加固方案实现了变电所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

李延辉[2](2020)在《极松软煤层巷道围岩预应力锚注加固技术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松软破碎煤层回采巷道支护一直是煤矿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降低成本和提高工效是支护技术的关键。然而广泛应用的锚网索支护系统,对此类巷道仍难以奏效。注浆加固可以有效改善破碎煤体结构,但常用的注浆材料仍存在高污染、凝结时间不可控、易析水等问题。本文以桑树坪2号井煤矿3#煤层3303-1回采巷道为研究对象,针对煤帮破碎裂隙发育、支护难且成本高及瓦斯抽排率低等问题,提出“裂隙煤岩体预应力锚注加固”方案,并研发新型自应力注浆材料LS-1和预应力注浆锚杆,将锚杆系统与注浆工艺有机结合。首先针对预应力锚注与围岩耦合机制进行理论分析,预应力锚与自应力注的结合相得益彰,极大提高围岩自承能力;然后对具有微膨胀性的自应力材料LS-1进行Minitab正交试验设计及分析,并依据各成分的作用原理,最终得到LS-1的最佳配合比;在实验室进行预应力锚注模拟试验,将现场取回的煤块重组“新煤体”,通过单轴压缩等试验得到最佳施加锚杆的预应力应为50KN等锚注参数;并进行预应力锚注修复压破煤试件,通过单轴-声发射等试验,对锚注前后煤试件的性能变化进行详细分析;根据3303-1巷道的地质条件,利用FLAC3D分别模拟原支护方案和预应力锚注对巷道稳定性和受回采扰动影响进行分析;最后现场监测两种支护方案100m巷道段的锚杆受力、钻孔电视及瓦斯抽排率等,结果表明,预应力锚注对破碎煤帮的支护控制效果更佳,能够改善3303-1巷道破碎煤帮的结构,还原裂隙煤体完整性,并提升瓦斯抽排率42.68%,比原支护方案每年可节省总支护费用约490万元,并节省缺口施工等工序,减少施工人员12名,极大降低了危险事故的发生概率。本文的研究为其他同类型巷道支护提供可借鉴经验,并为预应力锚注在隧道、矿山、边坡等岩土工程中扩展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张进鹏[3](2020)在《基于预应力锚和自应力注的裂隙岩体锚注加固机理研究与工程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下工程活动常遇不良地质裂隙岩体,注浆加固能够封堵岩体裂隙,改善裂隙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能。针对地下工程裂隙岩体注浆加固由于水泥基材料自收缩造成浆岩界面出现微裂缝或充填空隙的问题,本文创新地提出了裂隙岩体自应力浆液加固方法和基于预应力锚和自应力注的裂隙岩体锚注加固方法。通过外加剂促使浆液结石体在约束空间内体积膨胀,补偿水泥基材料自收缩同时产生膨胀应力,提高浆液结石体的密实度,改善加固体的受力状态。通过浆液结石体自应力与锚杆轴向应力共同加固岩体,使加固体处于准三维的受力状态,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原岩受力状态,显着提高了锚注加固效果。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工程应用等方法研究了基于预应力锚和自应力注的裂隙岩体锚注加固机理。主要成果如下:(1)分析了裂隙岩体自应力浆液加固原理和基于预应力锚和自应力注的裂隙岩体锚注加固原理。自应力浆液加固岩体的优势包括:浆液结石体的密实度和强度得到提高,浆液结石体与岩体形成的固结体受力状态得到改善。浆液结石体膨胀应力和锚杆轴向应力对裂隙岩体最大主应力的提高呈叠加关系。随着岩体与浆液结石体的距离增大,膨胀压力产生的附加应力逐渐减小,且附加应力与浆液结石体体积呈正相关。分析了考虑预应力损失前后锚杆轴向应力与界面剪应力的关系以及锚杆锚固段脱锚前后的剪应力-剪切位移关系。(2)通过纵向自由膨胀率测试、约束浆液结石体强度试验、约束结石体微观分析,研究了自应力水泥浆液膨胀性能与强度特征。随着膨胀剂掺量增大,浆液纵向自由膨胀率和约束结石体强度均先增大后减小,配制自应力注浆材料的最佳膨胀剂掺量为10%。10%膨胀剂掺量超细硅质浆液的纵向自由膨胀率为1.94%,约束状态自应力浆液结石体的峰值强度比普通浆液结石体高50.37%。自应力超细硅酸盐水泥浆液结石体颗粒相互搭接,形成网状结构,密实性明显优于普通浆液结石体。(3)选取不同岩性的预制裂隙岩体进行普通浆液加固和自应力浆液加固单轴压缩试验和声发射试验,并进行砂岩预制裂隙的锚注加固试验。各种岩性试样通过自应力浆液对预制裂隙试样的加固效果均优于普通注浆。随着岩体强度的降低,注浆加固岩体试样的强度折减系数呈增大的趋势,注浆加固对不同岩性裂隙岩体强度的恢复程度排序为砂岩<炭质泥岩<砂质泥岩<煤。随着岩性强度逐渐变弱,浆液加固岩体逐渐由沿着对角线方向剪切滑移破坏向劈裂伴崩解破坏过渡。锚注加固裂隙砂岩经过压密阶段和弹性变形阶段至峰值强度后,出现了明显较长的峰后延缓变形。浆液加固砂岩试样的锚固强度越高,对砂岩试样的峰值强度提高幅度越大。1根和2根锚杆的新型预应力锚注加固砂岩的峰值强度分别比普通锚注加固试件高13.59%、12.65%,新型预应力锚注加固砂岩的优势明显。(4)通过数值模拟研究裂隙倾角、裂隙开度、裂隙粗糙度等裂隙参数对普通浆液加固和自应力浆液加固岩体峰值强度、峰值应变、弹性模量等的影响。当裂隙倾角θ位于θ1<θ<θ2,注浆加固裂隙岩体表现为以沿浆岩界面剪切滑移破坏为主,其它角度表现为以整体劈裂破坏为主。两种浆液加固岩体的峰值强度、峰值应变均随裂隙倾角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不同裂隙开度的普通浆液加固岩体和自应力浆液加固岩体的峰值强度基本分别在3.30MPa和3.65MPa左右。两种浆液加固岩体的峰值强度和峰值应变均随裂隙面粗糙度降低逐渐减小。相同裂隙倾角、裂隙开度、裂隙粗糙度的自应力浆液加固岩体峰值强度和峰值应变均大于普通浆液加固岩体峰值强度。(5)以超细水泥、改性粘土、硅粉、膨胀剂、减水剂、速凝剂为原材料,通过正交试验研制出超细硅质自应力复合注浆加固材料,配方为超细水泥掺量79%、粘土掺量5%、膨胀剂掺量10%、硅粉掺量6%、速凝剂掺量2.9%、减水剂掺量2.5%。该材料具有初凝快、流动性好、膨胀性好、强度高等特点。(6)基于围岩破碎机理分析和原支护方式评价,将基于预应力锚和自应力注的锚注加固方法用于平煤十矿变电所巷道围岩控制,设计了高强预应力注浆锚杆系统和新型锚注支护方案。新型锚注加固后,注浆浆脉充填了围岩裂隙,浆液扩散性良好,填充裂隙的浆液结石体结构较为致密,颗粒相对均匀。预应力注浆锚杆锚索受力稳定,锚固范围内的松散破碎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变电所巷道变形逐渐趋于稳定状态,表面围岩最大位移为83mm,围岩变形不大,真正实现了巷道维修后的零修复。

杨绪东[4](2020)在《多次扰动影响条件下软岩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对于多次扰动影响条件下软岩巷道的稳定支护,其最大的问题是支护困难且围岩变形量大,复杂应力条件下的围岩应力环境进一步劣化,使巷道稳定支护更加困难。马泰壕煤矿开采侏罗系3-1煤层,埋深约400m,赋存于泥岩地层中,巷道受埋深、工作面多次扰动、上覆岩层移动、水理性质等综合因素影响,应力环境复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以马泰壕煤矿3106工作面回风顺槽为例进行分析,其在3104工作面和3106工作面相继回采后,该巷道支护系统难以满足受多次扰动影响条件下软岩巷道的稳定性控制,尤其体现在巷道整体变形严重,支护系统出现不同程度的失效损坏,严重影响采煤工作面的正常生产。考虑马泰壕煤矿回采巷道顶底板岩石强度低、泥岩遇水崩解泥化的实际,结合巷道矿压显现现状,以3110工作面回风顺槽为研究对象,围绕多次扰动影响条件下软岩巷道围岩控制技术展开研究,对原巷道支护系统进行改革,提出采用高强预应力让均压锚杆系统实施“抗让结合”的围岩控制技术的支护改革试验,并在3110工作面回风顺槽成功应用。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 3110工作面回风顺槽受双巷掘进扰动影响、3108工作面回采一次采动影响、3110工作面回采二次采动影响的三种不同阶段的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和围岩变形规律,结合原支护巷道变形破坏特点,探究引起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2)从提高围岩初期支护效率的角度出发,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通过分析不同预紧力控制围岩的效果,探究预紧力在控制围岩变形中的作用。(3)采用现场试验方法,分析不同锚杆配件对扭矩转化率的影响,探究提升扭矩和预紧力之间转化率的有效途径。(4)阐述了让压锚杆的结构功能、特性及作用机理,并通过让压管单轴载荷系列实验得出了不同类型让压管的载荷-形变曲线,并通过分析不同让压管各个阶段的力学特性和关键参数,根据现场实际选择合理的让压管参数。(5)基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进行现场工业性试验,通过对不同支护方式的矿压观测和经济效益分析对比,验证了多次扰动条件下软岩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的合理性。

闫旭[5](2019)在《破碎围岩巷道新型注浆材料与配套支护构件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地下矿产采掘和地下工程开挖量的不断增加,在深井高地应力、围岩裂隙发育及地质条件复杂的岩土工程施工中,注浆可以填充裂隙煤岩体,能够防渗堵漏和提高围岩强度。目前,注浆加固方法主要采用高强锚杆锚索配合注浆管进行深浅孔注浆和普通注浆锚杆及锚索注浆。上述注浆加固方法仅仅注重注浆的作用效果,忽视了高强预应力锚固的作用,无法实现高强预应力锚注一体。对于注浆材料而言,大部分均是化学及聚合物纤维注浆材料,对地下水和煤质具有严重污染,少数水泥基注浆材料的加固效果也不明显。本文提出的新型预应力锚注加固方法的关键是在注浆锚杆、锚索的预应力和新型注浆材料的预应力叠加条件下形成的固结体强度特征。因此,研制出绿色环保的水泥基预应力注浆材料及预应力注浆锚杆锚索支护构件,有效解决化学注浆材料污染地下环境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裂隙煤岩体预应力锚注一体加固方法。(1)分析了矿井巷道围岩破坏特征及支护机理,解释了预应力锚注一体加固方法中锚杆、锚索及注浆材料的加固原理。基于水泥基混凝土材料浆液反应原理,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新型预应力注浆材料FZY-I的最佳配比为膨胀剂掺量为8%,早强剂掺量为2%,减水剂掺量为1.5%,水灰比0.45。通过煤块灌浆试验得出煤块固结体与原煤样强度相比提高17.1%,初步验证了浆液的性能。(2)分析了注浆锚杆杆体螺纹结构、扭矩应力比和材料材质,研制出了新型高强预应力注浆锚杆FZMZ-I、注浆锚索FZSZ-I及配套支护构件。根据固结体岩芯的室内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得出了泥岩及砂岩固结体的抗压强度分别为25.4Mpa和126.4Mpa,其中泥岩强度与原来相比提高了 25.1%。通过SEM试验得出岩-浆界面的片状氢氧化钙和针状钙矾石晶体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增大了胶结面的密实度,内部水化反应产物凝胶增加了岩浆界面的胶结力,提高了界面强度。(3)对大兴煤矿试验巷道进行了预应力锚注支护设计,通过数值模拟对比研究采动条件下预应力锚注加固的效果。新型注浆材料及配套支护构件在试验段巷道进行了实际应用,根据矿压观测数据及钻孔电视图像,验证了研发材料的可靠应用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了新型注浆材料及配套支护构件的工业试生产。

唐宗明[6](2017)在《郭屯煤矿大埋深高地压沿空掘巷锚网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沿空采掘巷道围岩的形变特性研究,对围岩失稳力学原理、高强预应力让压锚杆、围岩主动控制技术、平衡支护技术、动态平衡支护理论分析,通过有限元计算优化巷道支护参数。通过工程实例对该支护系统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并进一步优化了巷道的支护参数。首先,通过分析了围岩变形和支护抗力的相互作用,煤柱内应力分布规律,确定了窄煤柱护巷的可行性,留设4.5-5m窄小煤柱;其次,分析了锚杆支护系统的效率系数和高强预应力让压锚杆的作用机理,通过设置高强预应力让压锚杆的让压参数来增大支护系统的支护作用实现主控支护;第三,提出了平衡支护技术和动态平衡支护理论,运用平衡支护技术和动态平衡支护理论分析确定,采用支护构造的非对称性布置提高沿空侧的支护效果,保证了巷道围岩稳定性的支护方案;第四,考虑4采区的煤层赋存条件和开采地质特性,运用锚网索联合支护,根据两帮围岩分布特征,帮部采用非对称布置,综合分析,决定对该巷道工作面采用锚网(索)支护的初步设计方案。通过现场观测情况,分析了四采区辅助轨道巷的综合支护效果。动压巷道的顶底板变形均在合理范围内,巷道支护效果较好,证明平衡支护技术可以有效应对动压巷道难以支护的问题,使巷道围岩的应力和位移均达到了平衡。

吴海[7](2014)在《深部倾斜岩层巷道非均称变形演化规律及稳定控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工程调研、理论分析、物理模拟和数值计算等研究手段,总结归纳了倾斜岩层巷道顶板、底板和两帮及四角的分区变形破坏特征,描述了不同区域内的应力分布特征,阐明了巷道不同区域围岩非均称变形的产生机理,揭示了巷道围岩不同区域不均匀变形的时空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倾斜岩层巷道非均称变形的稳定控制技术,并进行工程验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深部倾斜岩层巷道围岩变形表现出明显的时序性特征。围岩变形破坏的一般顺序依次是巷道顶板和岩层层面相切部位、巷道底板和高帮底角、低帮底角,最后发展到高帮肩角处。力学分析表明,巷道表面切应力方向和岩层倾向夹角越小,非均称变形的显现时间越早,其中巷道高帮表现为拉伸破坏,低帮表现为剪切破坏。(2)参与研制了20MPa-“三向五面”竖向主加载实验系统。系统采用新型模块化设计,采用计算机集成控制和自动采集模型的应力和应变数据。该系统能够对试块进行三个方向5个面的独立伺服加载,每个面主动加载应力为20MPa,各面加载互不干扰,能够根据设计要求较好地实现不同的三维应力状态。模拟试块最大尺度为1000×1000×400mm。(3)利用三维物理模拟实验揭示了深部倾斜岩层巷道围岩变形的非均称特征。开展了30°和45°两种倾角的实验,测试分析均表明:巷道高帮表面变形小,但是内部围岩裂纹发育丰富,横向裂纹沿巷道轴向相互贯穿;巷道低帮表面变形较大,但内部横向裂纹发育相对较少;巷道顶板高帮肩角的变形量小,低帮肩角变形量大;底板变形量表现出高帮底角处侧变形量大,低帮底角侧的变形量小。大倾角时两帮非均称现象更加显着,底板的非均称现象减弱。(4)采用数值模拟揭示了不同倾角下巷道围岩非均称变形的发展态势。采用3DEC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10°到90°角度范围内的14种不同岩层倾角的巷道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巷道底板变形非均称性随岩层倾角的增加而单调减小,当倾角大于45°后底板变形非均称性趋缓;巷道两帮水平位移随岩层倾角倾角增加而逐渐增加,垂直位移则逐渐减小;顶板位移峰值点在岩层和巷道相切点两侧,并随岩层倾角增加而逐渐向低帮转移,巷道顶板水平位移量逐渐增加,垂直位移量逐渐减小。当岩层倾角小于15°或者大于80°时,巷道围岩的最大主应力等值线呈圆形分布,此时岩层倾角对于巷道主应力分布影响小。当岩层倾角大于15°而小于80°时,以岩层倾向和法向线为坐标系,在每个象限的平分线上有较大的主应力靠近巷道表面。巷道围岩周围的最大主应力等值线呈“四叶草”型分布,其中分布中心在巷道中心。(5)以30°倾角为例研究了围岩应力状态对巷道非均称变形的影响规律。侧压系数等于1时,巷道围岩位移等值线沿通过岩层和巷道切点的岩层法线左右对称,岩层层间滑移离层显现近似的对称特征;侧压系数大于1时,巷道围岩位移区集中在巷道两帮内,层间滑移离层区集中在巷道顶底板内;侧压系数小于1时,巷道围岩位移区集中在巷道顶底板中,岩层层间滑移离层区集中在巷道两帮。巷道围岩位移量、围岩位移范围、层间滑移量、层间滑移范围和巷道围岩应力大小成正比,应力越大变形特征越明显。(6)提出围岩“应力优化-性能提升-结构强化”技术思路,系统创新了控制非均称变形的加固技术。提出了巷道围岩优先加固区的概念,即倾斜岩层在围岩应力作用下早期出现的非均称变形破裂区域,将导致巷道围岩的持续加速变形和结构性失稳,应优先加固。(7)提出采用注浆及注浆锚索深孔注浆相结合的分步全长锚固技术提升围岩力学性能;结合优先加固区和局部支护结构强化技术、“三高”锚固技术和预应力锚索桁架支护结构强化技术控制围岩支护结构的薄弱环节;通过构建内外承载的耦合支护体系及壁后充填技术提高支护结构的强度。(8)结合深部全岩巷道曲江矿-850m东大巷、深部半煤岩巷道曲江矿601巷道和淮南谢桥矿小煤柱沿空巷道三种条件下的倾斜岩层巷道案例给出了工程验证。

汪北方[8](2013)在《大安山煤矿深部巷道动载条件让压支护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论文以大安山煤矿为工程背景,研究爆破地震波对中远区岩体作用机理,建立巷道爆破动载条件数学模型,进行巷道围岩动载条件让压支护技术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对大安山煤矿进行煤岩参数和地应力测试获取轴10下槽煤岩物理力学参数和矿井地应力分布规律。分析爆破地震波的产生和传播规律,通过施加黏性边界和爆破地震波的手段,建立巷道爆破动载条件下的数值模型,获得巷道表面监测点的应力、位移、速度以及加速值,确定让压参数,为巷道动载条件让压支护系统的现场试验提供理论依据,提出大安山煤矿深部巷道动载条件让压支护方案并进行支护参数设计。现场工业试验监测结果表明,轴10下槽煤层回风巷道顶板并未出现明显离层,也没有出现持续变形的趋势。经历了采动压力全过程以后的监测点数据显示巷道的变形和破碎程度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为煤矿降低生产成本、保持接续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提供了技术保障和基本理论依据。

刘学建[9](2011)在《巷道动载显现规律及其控制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以煤矿动压对巷道破坏为背景,建立动载传播数学模型,利用双启动让压管控制围岩初期变形及动压释放,取得如下成果:(1)围岩变形过程中储存弹性能,根据格里菲斯强度理论,当应力达到围岩的抗拉强度时,围岩产生拉破坏,释放出储存在围岩中的弹性能。本课题基于连续介质弹性动力学,将围岩拉破坏看做点震源的集合,在此基础上建立点震源在弹性岩体中传播力学模型,并运用数学物理方法,对该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求出应力与位移表达式。(2)基于有限元求解理论,利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巷道几何模型,施加相应的约束荷载及动力荷载,对地下岩体进行显式结构动力学分析,模拟结果显示该点震源以球面形式向外传播。(3)对右旋等强锚杆螺纹和左旋滚丝锚杆螺纹进行螺纹对比分析,分析得出滚丝锚杆的扭矩效率远远高于右旋等强锚杆。分析左旋无纵肋滚丝预应力锚杆支护系统、右旋全螺纹等强锚杆,并对其锚固力进行了对比,通过实验得出左旋螺纹杆体锚固力比右旋高。针对巷道动载,设计双启动让压管,该构件有利于控制巷道开掘初期围岩变形,同时有利于吸收回采过程中的围岩能量释放,对冲击型巷道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双启动让压管进行工程应用显示,动压条件下巷道支护效果良好。

张军[10](2010)在《深部巷道围岩破坏机理及支护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深部巷道应力构成复杂、环境影响加剧、围岩类型多变,深部巷道的破坏变形依然严重,对深部复杂高应力条件下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机理、支护对策等仍需深入研究。本文采用实验室研究、模型实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观测等方法,对深部开采围岩的微观组成、力学特性、变形破坏机理、支护技术等进行了研究。从围岩对巷道工程支护对策选择及方案设计思路的影响出发,把深部围岩分为高应力完整围岩、高应力较完整层状围岩、高应力破碎围岩、高应力软弱围岩四种类型,并将深部复杂条件下的四类围岩归为离层断裂型和压力释放型工程软岩进行变形破坏特性、机理研究,进而提出支护对策及“刚柔互补、长短结合、及时主动、协调在控”支护原则。针对离层断裂型工程软岩巷道提出“及时抗压、一次到位”高强支护技术,并在现场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二、球墨铸铁锚索托盘的研制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球墨铸铁锚索托盘的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预应力锚和自应力注的破碎围岩锚注加固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背景
2 原支护方式失稳机理分析
    2.1 锚网索支护方式评价
    2.2 U36型钢支架失稳分析
    2.3 普通锚注支护围岩失稳分析
3 基于预应力锚和自应力注的破碎围岩锚注加固方法
    3.1 新型高强预应力注浆锚杆系统
    3.2 裂隙岩体自应力浆液加固原理
    3.3 基于预应力锚和自应力注的锚注加固原理
4 基于预应力锚和自应力注的巷道锚注支护方案
    4.1 锚杆索参数设计
    4.2 基于预应力锚和自应力注的锚注支护方案
5 工程应用效果与评价
    5.1 固结体岩芯微观结构分析
    5.2 巷道围岩钻孔影像窥视与分析
    5.3 注浆锚杆锚索受力监测与分析
    5.4 巷道表面位移观测与分析
6 结论

(2)极松软煤层巷道围岩预应力锚注加固技术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2 预应力锚注支护机制分析
    2.1 预应力锚注与围岩耦合机制
    2.2 自应力注浆对裂隙围岩加固作用
    2.3 自应力注浆与预应力锚杆耦合机制
    2.4 本章小结
3 新型预应力锚注支护材料性能研究
    3.1 常用注浆材料的不足
    3.2 新型自应力注浆材料性能试验研究
    3.3 预应力注浆锚杆性能试验研究
    3.4 预应力锚注煤体性能试验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预应力锚注加固巷道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4.1 工程概况
    4.2 数值模拟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工程应用研究
    5.1 预应力锚注施工工艺
    5.2 现场监测分析
    5.3 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基于预应力锚和自应力注的裂隙岩体锚注加固机理研究与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注浆加固理论与应用研究现状
    1.3 预应力锚注加固机理与应用研究现状
    1.4 存在的问题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基于预应力锚和自应力注的裂隙岩体锚注加固机理
    2.1 引言
    2.2 基于预应力锚和自应力注的裂隙岩体锚注加固原理
    2.3 裂隙岩体新型预应力锚注加固力学分析
    2.4 浆液自应力对岩体的加固作用分析
    2.5 预应力注浆锚杆锚固力学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超细硅质自应力浆液膨胀性能与强度特征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超细硅酸盐水泥与普通硅酸盐水泥性能研究
    3.3 超细硅酸盐水泥浆液膨胀性能试验研究
    3.4 超细硅质自应力浆液强度特征与微观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预应力锚和自应力注的裂隙岩体锚注加固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不同岩性裂隙岩体自应力浆液加固力学试验研究
    4.3 裂隙岩体新型预应力锚注加固试验研究
    4.4 裂隙参数对岩体注浆加固效果影响试验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超细硅质自应力复合注浆加固材料试验研制
    5.1 引言
    5.2 浆液原材料分析
    5.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5.4 试验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工程应用与效果分析
    6.1 引言
    6.2 工程地质概况
    6.3 巷道破坏机理分析与原支护方式评价
    6.4 新型高强预应力注浆锚杆系统设计
    6.5 基于预应力锚和自应力注的巷道锚注支护方案
    6.6 工程应用效果评价与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多次扰动影响条件下软岩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扰动影响条件下巷道支护理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技术路线
2 3110工作面回风顺槽支护设计思路
    2.1 生产地质条件概述
    2.2 原支护巷道变形破坏情况
    2.3 3110工作面回风顺槽支护设计思路
    2.4 本章小结
3 多次扰动条件下巷道围岩破坏机理分析
    3.1 FLAC-3D数值模型构建
    3.2 多次扰动影响条件下围岩应力分布规律
    3.3 多次扰动条件下围岩变形规律
    3.4 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原因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多次扰动影响条件下软岩巷道稳定控制技术
    4.1 预紧力影响研究
    4.2 高强让压锚杆支护作用研究
    4.3 支护参数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支护效果分析
    5.1 围岩钻孔窥视观测
    5.2 多次扰动影响期间巷道矿压观测
    5.3 经济效益对比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5)破碎围岩巷道新型注浆材料与配套支护构件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2 深井动压破碎围岩巷道预应力锚注加固机理分析
    2.1 巷道围岩失稳与支护力学机理
    2.2 预应力锚注对裂隙煤岩体加固作用
    2.3 本章小结
3 新型预应力锚注支护材料研究
    3.1 新型预应力注浆材料试验研究
    3.2 灌浆煤块固结体性能试验研究
    3.3 新型高强预应力配套支护构件优化设计
    3.4 预应力锚注固结体强度演化规律试验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预应力锚注加固巷道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4.1 工程概况
    4.2 新型预应力锚注支护方案设计
    4.3 三维数值模型的建立
    4.4 不同支护方案巷道围岩变形对比分析
    4.5 回采扰动对巷道稳定性影响对比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工程应用研究
    5.1 预应力锚注加固施工工艺
    5.2 现场矿压观测分析
    5.3 本章小节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6)郭屯煤矿大埋深高地压沿空掘巷锚网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2 沿空掘巷围岩控制理论研究
    2.1 沿空掘巷围岩变形破坏机理分析
    2.2 沿空掘巷合理位置的选择
    2.3 煤柱宽度的确定
    2.4 本章小结
3 高强预应力锚杆(索)支护技术作用机理
    3.1 高强预应力锚杆(索)
    3.2 高强高预应力让压锚杆加固岩体作用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巷道锚网平衡支护技术研究
    4.1 平衡支护技术概述
    4.2 锚网平衡支护技术作用机理
    4.3 平衡支护系统设计理念
    4.4 沿空顺槽平衡支护
    4.5 本章小结
5 郭屯煤矿四采区辅助轨道巷支护设计
    5.1 地质采矿条件
    5.2 巷道支护设计
    5.3 高强预应力锚杆选择
    5.4 辅助支护系统设计
    5.5 巷道支护系统
    5.6 本章小结
6 试验巷道观测方案及观测结果
    6.1 断面观测方案
    6.2 四采区辅助轨道巷综合观测成果
    6.3 钻孔电视探测分析
    6.4 综合分析与评价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7)深部倾斜岩层巷道非均称变形演化规律及稳定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深部倾斜岩层巷道的分区变形特征
    2.1 倾斜岩层巷道变形特征实测与分析
    2.2 倾斜岩层巷道围岩变形分区
    2.3 不同区域岩体变形力学分析
    2.4 倾斜岩层巷道围岩破坏判据
    2.5 倾斜岩层巷道围岩应力分析
    2.6 倾斜岩层巷道围岩分区滑移危险识别
    2.7 本章小结
3 三维物理模拟设备研制与实验研究
    3.1 三维物理模拟设备研制及其主要特征
    3.2 倾斜岩层巷道物理模型的建立与模拟
    3.3 倾斜岩层巷道围岩表面围岩变形和裂纹发展规律
    3.4 倾斜岩层巷道围岩内部裂纹发展特征
    3.5 巷道围岩位移和应力演化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深部巷道非均称变形随岩层倾角演化规律
    4.1 深部倾斜岩层巷道模型构建
    4.2 巷道围岩表面位移随倾角变化规律
    4.3 巷道围岩变形非均称性分析
    4.4 巷道围岩最大主应力随岩层倾角演化规律
    4.5 巷道围岩层间滑移离层随岩层倾角变化规律
    4.6 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随岩层倾角变化规律
    4.7 应力水平对倾斜岩层巷道变形影响规律
    4.8 本章小结
5 深部倾斜岩层巷道围岩变形控制技术
    5.1 巷道围岩优先加固区与控制技术思路
    5.2 倾斜岩层巷道围岩应力状态优化技术
    5.3 倾斜岩层巷道围岩性能提升技术
    5.4 倾斜岩层巷道围岩支护结构强化技术
    5.5 本章小结
6 工业性试验
    6.1 深部倾斜岩层全岩巷道实例-曲江矿-850 东大巷延伸段
    6.2 深部倾斜软岩半煤岩巷道实例-曲江矿业公司 601 轨道巷
    6.3 倾斜岩层小煤柱巷道实例-淮南谢桥矿 11521 轨道巷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大安山煤矿深部巷道动载条件让压支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工程爆破动载研究现状
        1.2.2 爆破动载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2.3 巷道动载条件让压支护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爆破地震波中远区作用机理研究
    2.1 爆破地震波的产生及分类
        2.1.1 爆破地震波的产生
        2.1.2 爆破地震波的分类
    2.2 爆破地震波的传播机理
    2.3 爆破中远区作用效果
        2.3.1 裂纹端部应力场
        2.3.2 裂纹的起裂与止裂
    2.4 本章小结
3 大安山煤矿概况与矿井地应力测量
    3.1 井田概况
        3.1.1 交通位置
        3.1.2 地形、地貌及河流
        3.1.3 气象与地震
        3.1.4 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3.1.5 矿井生产水平及采区划分
    3.2 +400m~+550m水平煤层开采地质条件
        3.2.1 可采煤层概况
        3.2.2 构造对煤层的影响
        3.2.3 岩浆岩对煤层的影响
        3.2.4 初期开拓范围
    3.3 大安山煤矿地应力测量
        3.3.1 煤岩物理力学参数测定
        3.3.2 矿井地应力测量
        3.3.3 地应力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大安山煤矿深部巷道爆破载荷动力响应数值模拟
    4.1 FLAC3D软件介绍
    4.2 大安山煤矿深部巷道爆破载荷动力响应数值模拟
        4.2.1 有无爆破载荷深部巷道动力响应分析
        4.2.2 不同埋深巷道爆破载荷动力响应分析
        4.2.3 深部巷道对不同震动幅值爆破载荷动力响应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大安山煤矿深部巷道爆破动载条件下让压支护技术研究
    5.1 让压支护系统研究
        5.1.1 螺纹锚杆锚固原理分析
        5.1.2 让压锚杆组件分析
    5.2 让压锚杆现场试验
        5.2.1 采矿地质条件
        5.2.2 让压支护方案选取
        5.2.3 让压支护效果监测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巷道动载显现规律及其控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重点
    1.4 本章小结
2 弹性动力学方程及其解析解
    2.1 地下工程动力来源
    2.2 弹性动力学方程
    2.3 弹性动力学方程的解析解
    2.4 本章小结
3 巷道动载数值分析
    3.1 有限单元法理论基础
    3.2 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简介
    3.3 数值模拟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动载条件下防冲让压锚杆支护系统
    4.1 锚杆螺纹对比分析
    4.2 左旋无纵肋滚丝预应力杆体
    4.3 右旋全螺纹等强锚杆杆体
    4.4 左、右旋螺纹钢锚杆锚固力对比分析
    4.5 动载防冲让压锚杆支护系统
    4.6 本章小结
5 工程应用分析
    5.1 地质采矿条件
    5.2 锚杆支护设计
    5.3 锚杆拉拔实验数据分析
    5.4 巷道位移监测结果
    5.5 锚杆位移观测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参考文献

(10)深部巷道围岩破坏机理及支护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Detailed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深部巷道支护技术
        1.2.2 深部巷道支护理论
        1.2.3 深部复杂条件巷道支护问题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目标
    1.4 研究路线
2 深部矿井典型巷道地质特征
    2.1 深部复杂高应力压力释放型工程软岩巷道
        2.1.1 新汶集团孙村矿
        2.1.2 皖北煤电祁东矿
    2.2 深部复杂高应力离层断裂型工程软岩巷道
        2.2.1 开滦集团吕家坨矿
        2.2.2 山东岱庄生建煤矿湖西矿井
    2.3 本章小结
3 巷道围岩宏微观特性实验研究
    3.1 围岩微观组成及结构分析
        3.1.1 围岩矿物组成分析
        3.1.2 围岩微结构类型研究
    3.2 围岩物理力学参数研究
        3.2.1 抗压特性
        3.2.2 抗拉特性
        3.2.3 抗剪特性
    3.3 围岩变形及破坏特性实验研究
        3.3.1 三轴蠕变压缩实验研究
        3.3.2 低围压条件下三轴蠕变实验研究
    3.4 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特性物理模拟研究
        3.4.1 概述
        3.4.2 方案设计
        3.4.3 实验过程
        3.4.4 结果分析
        3.4.5 结论
    3.5 本章小结
4 深部典型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研究
    4.1 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性
    4.2 加载本构模型分析
        4.2.1 弹塑性模型及本构方程
        4.2.2 弹—黏塑性模型及本构方程
        4.2.3 复杂应力作用的弹—黏塑性本构模型
    4.3 巷道开挖卸荷本构关系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深部典型巷道围岩变形特性数值分析
    5.1 数值模拟软件介绍
        5.1.1 FLAC~(3D)软件简介
        5.1.2 FLAC~(3D)基本原理
        5.1.3 FLAC~(3D)主要特点
    5.2 工程实例数值模拟分析
        5.2.1 湖西矿31102上顺槽巷道支护设计模拟
        5.2.2 祁东矿南部轨道下山数值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深部复杂高应力巷道支护对策研究
    6.1 深部复杂高应力巷道特性研究
        6.1.1 深部围岩力学环境
        6.1.2 变形破坏机理
        6.1.3 变形破坏特征
        6.1.4 围岩分类及支护对策
    6.2 应力释放型工程软岩巷道支护对策研究
        6.2.1 变形破坏特征
        6.2.2 变形破坏机理
        6.2.3 支护原则
        6.2.4 支护技术
    6.3 离层断裂型工程软岩巷道支护对策研究
        6.3.1 变形破坏特征
        6.3.2 变形破坏机理
        6.3.3 支护原则
        6.3.4 支护技术
    6.4 本章小结
7 深部复杂高应力巷道支护工程实践
    7.1 深部复杂高应力离层断裂型工程软岩巷道
        7.1.1 巷道支护现状
        7.1.2 支护方案优化设计
        7.1.3 矿压监测及数据分析
        7.1.4 监测结论
    7.2 深部复杂高应力压力释放型工程软岩巷道
        7.2.1 支护现状
        7.2.2 支护方案优化设计
        7.2.3 支护效果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球墨铸铁锚索托盘的研制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预应力锚和自应力注的破碎围岩锚注加固应用研究[J]. 张进鹏,刘立民,刘传孝,孙东玲,邵军.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21(04)
  • [2]极松软煤层巷道围岩预应力锚注加固技术与应用研究[D]. 李延辉.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3]基于预应力锚和自应力注的裂隙岩体锚注加固机理研究与工程应用[D]. 张进鹏. 山东科技大学, 2020
  • [4]多次扰动影响条件下软岩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D]. 杨绪东.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5]破碎围岩巷道新型注浆材料与配套支护构件研究及应用[D]. 闫旭.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6]郭屯煤矿大埋深高地压沿空掘巷锚网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D]. 唐宗明. 山东科技大学, 2017(03)
  • [7]深部倾斜岩层巷道非均称变形演化规律及稳定控制[D]. 吴海. 中国矿业大学, 2014(12)
  • [8]大安山煤矿深部巷道动载条件让压支护技术研究[D]. 汪北方.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3(02)
  • [9]巷道动载显现规律及其控制对策[D]. 刘学建. 山东科技大学, 2011(06)
  • [10]深部巷道围岩破坏机理及支护对策研究[D]. 张军.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0(12)

标签:;  ;  ;  ;  ;  

球墨铸铁锚索桥架的开发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