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体原型 - 人体系统

数字人体原型 - 人体系统

一、数字人体原型——人体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高慧芳[1](2021)在《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世界知名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过“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等媒介思想。这些思想警句先后被归纳为“老三论”、“新十论”,甚至还被提炼为“三十八条”。然而,这种归纳式理解无法对麦克卢汉思想做出清晰的界定。再加上,由于麦克卢汉本人不注重理论系统的建构,这使得他的思想只能以一种松散的结构而存在。对此,有学者提出,麦克卢汉思想早己超出常见的学科分类,而是由多学科综合而成的思想场域。通过仔细甄别,学者们从这种场域中发现了近二十种思想。其中既有震人发聩的洞见,又有众多令人费解的谜团。这种独特的思想场域不仅极易造成他人的理解障碍,也容易给人留下“技术决定论”的刻板印象。然而,随着国际学者们不断挖掘其中的人文主义传统,麦克卢汉思想才逐渐被重新定义为一种技术人文主义。若要追本溯源,这种理解方式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对麦克卢汉的第一次研究热潮。其中,有学者强调剑桥批评传统对麦克卢汉思想的重要性。然后,在90年代的第二次研究热潮中,有学者通过分析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逐渐形成一种关于现代性/后现代性的文化批评。直至,在本世纪的第三次研究热潮中,“三学科”(语法、辩证法、修辞术)与剑桥批评传统、现代主义文学共同构成一种用来理解麦克卢汉思想的诗学基础,并从中形成一种新的理解方式。相较于其他理解方式仅抓住麦克卢汉思想的一鳞半爪,这种新方式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试图通过观察媒介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来发现思想场域的整体特征。近年来,这种新方式不仅清晰地揭示出麦克卢汉思想场域的延伸方式,还从中发现了一种原创性诗学。相较于国际学界,尽管国内学界已经形成“媒介麦克卢汉”和“美学麦克卢汉”两种理解方式,但由于两种方式之间的理论对话不足,所以未能有效地实现思想的整合。为了解决这种理论困境,国内学术界需要通过一种新方式,来重新理解麦克卢汉思想。再加上,随着当下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不断造成媒介文化的崛起,促使“读图时代”的到来。那么,文学将会如何存在于媒介文化之中?这一问题是当下文艺理论研究必须解决的难题。这一难题不仅是麦克卢汉思想从文学批评拓展到文化批评的主要原因,还始终贯穿在他的思想场域之中,成为一种关键性构成要素。为了更深入地挖掘麦克卢汉思想遗产,以便推动国内文艺理论研究,本文选择以媒介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并试图从媒介诗学的角度来重新理解麦克卢汉思想。因此,文中首先剖析媒介诗学的历时性发展与共时性结构,而后立足于该诗学的整体特征,进行必要的理论反思。鉴于麦克卢汉媒介诗学跨越文学批评、文化批评、媒介生态研究三个领域,本文通过以下五章内容来进行相关阐释。第一章致力于梳理媒介诗学的形成与发展,并交代发展中的三次转向。而后,从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探讨了媒介诗学的文学批评观、文化批评观、媒介生态研究,以便揭示出媒介诗学的三个主要面向。最后,第五章通过综合媒介诗学的整体特征和比较,进行相关理论反思。各章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形成与发展。本章回顾麦克卢汉的学术道路。他两次求学于剑桥大学英文系,并先后在美国与加拿大从事英文教学,后又进入媒介文化研究。由此,借助生态隐喻,他不仅提出媒介定律,还完成关于媒介的形而上学思考。在研究中,他整合多种学科思想,并通过动态观察西方文化历史,从中形成一种跨学科的开放性研究。这种研究始终围绕媒介与艺术的关系,并试图从西方文化历史中发现媒介的效应,以此来理解媒介。然而,在理解过程中,媒介的内涵不断被拓展。它不仅包括文学语言与传播媒介,还被用来指代所有人工创造物,从而成为一种“泛媒介”理念。随着“泛媒介”的出现,媒介诗学不但从文学批评转向文化批评,还从文化批评进入媒介生态研究。第二章剖析了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文学批评观。受剑桥批评传统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媒介诗学将历史批评与审美批评相结合,并形成一种融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于一体的文学批评。一方面,这种文学批评以利维斯文化诗学和瑞恰兹实用批评为基础,并将“三学科”的历史视为文学文本的文化背景。它将西方文学整合为一个统一的传统,再按照“三学科”的内部关系来划分这种文学传统的不同历史时期。它揭示出,“三学科”的历史不仅催生出语法学家与辩证法家的对立,还孕育出西方文化中诗歌语言和科学语言的分化。这种分化导致西方现代文化中出现“文化与文明之争”,并造成个体感受力的分离。另一方面,受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这种文学批评通过关于意象的批评,来理解诗歌的审美特征,将诗歌的群体意象命名为“风景”。然后,根据审美效应的差异,这种批评划分出“外部风景”与“内部风景”两种类别,揭示出自浪漫主义诗歌以来,诗歌审美特征已经从“外部风景”转向“内部风景”。由此,这种文学批评既完成了对文学历史的分期,又通过诗歌意象的批评,将文学文本的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合二为一,并以此来实现剑桥批评传统的基本目标。第三章着重探讨了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文化批评观。出于对文学与文化语境的综合考量,媒介诗学聚焦于语言与传播媒介的同一性,构建出一种基于“泛媒介”的文化批评。随着工业技术的急剧发展,现代传播媒介逐步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并催生出大量流行文化,从而导致文学的边缘化。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文化语境,媒介诗学以搁置判断为前提,并通过理解媒介,来观察文化语境的变化。一方面,既然语言与传播媒介都可以实现人类经验的转换,那么二者便可被统称为“泛媒介”。尽管“泛媒介”的具体形态有所不同,但都可以通过经验转换来延伸人体官能,并共同构成一种“类概念”。由此,媒介诗学便依据这种“类概念”,将各种媒介整合为一种关于“泛媒介”的延伸过程。基于延伸方式和媒介效应的不同,媒介诗学识别出不同的模式。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理解“泛媒介”的效应,媒介诗学不仅将媒介与艺术视为两种并行文本,还将二者整合为一种复合文化文本。首先,这种文本通过媒介与艺术的界面,形成一种马赛克结构。其次,再借助各种界面的对比,这种复合文化文本被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即口语文化文本、机械文化文本、电子文化文本。进而,通过对这些文化文本的批评,三种文化文本的审美特征依次被隐喻为“前欧几里德声觉空间”、“欧几里德空间”、“后欧几里德声觉空间”,并由此构建出一种涉及技术、艺术与文化的空间隐喻。最后,通过这种空间隐喻,媒介诗学不仅预测出“地球村”的到来,还以它来隐喻电子文化文本。因此说,媒介诗学形成一种以“泛媒介”和复合文化文本为基础的文化批评。第四章重点分析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媒介生态研究。借助生态隐喻,媒介诗学不仅将环境与反环视为一种媒介生态,还从二者的生态演变过程中发现媒介定律,从而形成一种可以用来研究所有人工创造物的诗学思想。首先,受生态意识的影响,媒介诗学将媒介隐喻为环境,将艺术隐喻为反环境。因此,媒介文化便被视为媒介生态。新媒介作为新环境,可以将旧环境转变为反环境;艺术作为反环境,通过“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将新环境中的人类经验加工为反环境。环境与反环境之间不仅构成一种生态关系,还可以通过生态演变来推动文化的发展。其次,这种生态演变又被视为“原型”与“陈词”之间的转换过程。新媒介不仅是新环境,还是文化的新陈词;艺术则是关于新环境的旧陈词。二者共同促进文化“原型”的转变。再次,新陈词与旧陈词均源自人类诗性创造,并共同遵循提升、过时、再现、逆转的共时性结构。这种结构被命名为媒介定律,从而将“泛媒介”进一步拓展为所有人工创造物。最后,基于媒介词源学的理解,这种意义上的“泛媒介”又被视为源自人类诗性创造的语词,并以人体为词源,遵循媒介定律的语法规则。由此,各种人工创造物便可以构成一种关于人类诗性创造的“泛文本”,而人类文化历史便成为一种持续的言语。因此说,通过生态隐喻,媒介诗学不仅进一步拓展了“泛媒介”,还创造出一种关于“泛文本”的诗学思想。第五章侧重于对媒介诗学的比较与理论综合。为了便于从整体上思考媒介诗学,本章通过将它与其它相关思想进行比较来对其整体特征进行理论综合。首先,本章依次选取诺思罗普·弗莱的原型批评、雷蒙·威廉斯的文化研究、罗伯特·洛根的媒介生态研究,将之分别与媒介诗学的文学批评观、文化批评观、媒介生态研究进行对比。而后,本文提炼出媒介诗学的双重结构。其中不仅区分出它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之间的关系,还揭示出马赛克结构与“泛文本”之间的关系。其次,为了阐明媒介诗学的理论成果,本章不仅分析了环境与反环境的发现过程,还解释了媒介定律的提出过程,从而揭示出该诗学如何实现诗学观念的拓展。再次,立足于媒介诗学的理论成果,本章将它界定为一种承上启下的诗学思想。这种诗学源自剑桥批评传统,又开创媒介生态研究。基于上述理论定位,本章既肯定了媒介诗学的理论超越与拓展,又指出它备受争议之处。结语部分总结本文的主要发现和尚需完善之处。鉴于这种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综合性和拓展性,本文提出六种主要发现。这些发现不仅可以启发当下的文艺理论研究,也可以促进媒介文化研究。与此同时,相对于该媒介诗学的多元化特征,本文依然存在很多尚需完善之处。

马晨杰[2](2020)在《基于CLO3D软件的定制服装设计与制作》文中提出定制服装市场以其受众小、周期漫长、对服装板型要求高、价格昂贵且被普遍需求的特点成为拥有巨大拓展潜力的小众服装市场。消费者迫切需求能减少定制时长、降低价格且贴合自身身材的定制服装定制渠道。而CLO3D作为被服装企业广泛应用的虚拟服装制作软件,开发出了一系列适合进行定制服装设计制作的模拟工具。基于此,研究基于CLO3D的定制服装设计方法,确定虚拟定制服装制作流程,通过新的定制方法缩短服装定制时长,降低服装定制成本变成了拓展定制服装生产力,吸引增大定制服装客户群的必由之路。通过定制者虚拟模特生成、虚拟模特分割线展开板片、虚拟服装板型等一系列虚拟服装定制环节,可以直接通过CLO3D进行定制服装的款式设计与板型导出。通过为三名定制者定制同一款西服连衣裙对服装虚拟定制方法进行了验证。为了使虚拟服装适宜向定制者展示,设计了用以支持网站平台展示、销售定制服装款式的虚拟服装款式库的构建方案。

孙香玉[3](2020)在《面向产品设计的用户角色构建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Personas——用户角色,是真实用户的虚拟代表,是建立在一系列真实数据之上的目标用户模型,是为了让团队成员在设计的过程中能够抛开个人喜好,将焦点关注在目标用户的动机和行为上进行设计,以及方便团队各部门之间的交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以及用户体验对消费决策影响力的不断增强,用户角色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但用户角色现在仍处于发展完善期,在使用中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本研究以艾伦·库珀(Alan Cooper)的咨询公司、唐纳德·A·诺曼(Don Norman)和雅各布·尼尔森(Jakob Nielsen)协作创办的用户体验研究和咨询公司尼尔森诺曼集团的相关研究文献,以及陈抒与陈振华编着的《交互设计的用户研究践行之路》、胡飞编着的《洞悉用户:用户研究方法与应用》中的相关研究为问题源起,他们都提出了用户角色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阻碍,但却并未提出明确的解决方案。对于这些问题笔者在实际操作使用中也有类似体验,因此试图研究、挖掘问题根源并解决问题,优化用户角色,使用户角色更加完善、好用、易用。用户角色的应用领域宽广,但优化研究需要明确的落脚点才能做到切实的针对性。目前用户角色在工业产品设计中也多有应用,但是作为源起于数字产品设计的工具,与在工业产品设计领域中的相关理论研究却非常少。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工业产品的交互属性越来越强,需要相适应的工具和方法给予有力的支持。家电产品是工业产品中最基础且最典型的,因此,本研究以工业产品作为用户角色优化的针对领域,以家电产品作为典型对象。真实性问题、有效性问题、信任性问题、使用周期问题是目前用户角色使用当中所存在的四大表现问题。其中,核心问题是真实性问题和有效性问题,真实性问题的解决与否主要依赖于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和构建人员的操作,而有效性问题则可以通过用户角色本身的优化得到改善。以系统思维对用户角色进行理论分析,结合用户角色现状和应用案例的研究,明确了用户角色有效性的根源影响因素有二——要素构成和逻辑结构。要素构成的优化途径是从产品设计的视角切入用户角色构建,根据家电产品的特征和系统构成,探究用户角色在家电产品设计当中的扎根点和要素构成。逻辑结构的优化途径则是与消费者行为分析学相结合,从人格与行为决策形成的本质逻辑机制来搭建用户角色的结构。最终提出了面向产品设计针对家电产品的用户角色要素参考列表、结构模型。最后通过模拟对照实验对用户角色的要素构成与结构模型进行了验证与进一步完善。

龚辰[4](2018)在《面向微小植入式医疗设备的超低耦合近场通信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入式医疗设备已经成为医生和生命科学研究人员用来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为了降低植入手术的风险和难度,微型化一直是植入式医疗设备的研究趋势,然而,植入式医疗设备的微型化的一个关键技术挑战是如何在超低耦合(耦合系数低至0.01)的感应链路上实现可靠的信息与能量同时传输(信能同传)。本论文旨在研究和设计一种可在超低耦合的感应链路上实现与无线能量传输共存的近场通信系统,其主要创新之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为实现超低耦合下可靠的信能同传,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载波的、与无线能量传输共用感应链路的近场通信方案,创新地使用与能量载波频率不同的上行载波将上行信号传输至体外,避免了使用传统的负载调制技术,从而使得体外接收机可以在频域滤除能量载波的干扰,进而在超低耦合系数的条件下也可以解调上行信号。(2)为解决微弱的通信信号与高功率的能量信号之间相互干扰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磁平衡的感应链路,通过增加一个与体外供能线圈交叉重叠的体外通信线圈,并优化线圈的相对位置参数使体外通信线圈与体外供能线圈形成磁场平衡,从而显着地减小近场通信与无线能量传输之间的相互干扰,体外接收的信干比提升了65.72 d B。(3)为保证通信的可靠性并逼近超低耦合下可靠通信和稳定供能的极限,本论文使用链路预算分析,设计了通过逼近接收机灵敏度等物理极限来优化感应链路的电路参数的优化方法。(4)针对体内设备因尺寸限制不能放入晶体振荡器来产生高精度时钟的问题,本论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全数字锁频环的低功耗无晶体时钟源,通过跟踪能量载波在没有被调制时的稳定频率对数控振荡器的输出时钟进行频率调整,从而避免工艺、电压和温度变化对输出时钟造成频率误差。(5)针对植入式医疗设备解调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信号的低功耗挑战,本论文设计了一种改进的单比特全数字BPSK解调器,该解调器仅使用单比特模数转换器对信号进行采样和直接解调,省去了滤波器、放大器和混频器等复杂的模拟电路,且无需使用锁相环恢复与信号同频同相的载波来进行解调,从而显着地降低了BPSK解调器的复杂度和功耗。基于上述方案、方法和技术,本论文设计并实现了一款针对植入式青光眼诊疗仪需求设计的双载波近场通信系统的验证原型机。在实验中,使用单线圈对感应链路时原型机在耦合系数低至0.008下实现可靠通信,使用磁平衡感应链路的原型机在耦合系数低至0.005下实现可靠通信,本文是首个在耦合系数低于0.01的条件下实现与无线能量传输共存的可靠通信的近场通信系统(检索至2018年3月)。使用TSMC 0.18μm CMOS工艺实现时,体内接收机的BPSK解调器的功耗仅为0.1 m W,是已有相关研究中功耗的最低值(检索至2018年3月)。无晶体的体内时钟生成器的功耗仅为0.51 m W,实现了误差小于±0.025%的高精度时钟输出。体内通信电路总功耗(包括发射机功率)为0.71 m W。实验结果证明,本论文提出的近场通信的方案、方法和技术均适用于未来微小植入式医疗设备,以及其他需要在超低耦合系数条件下实现可靠的信能同传的物联网应用。

王靖,王兴[5](2017)在《数字人体发展特征及其在运动训练监控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进一步了解数字人体发展的现状和特征,探究其在运动训练监控中应用的方法途径。方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文献计量法等研究方法,通过科学知识图谱软件对数字人体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结果:数字人体技术由理论探索向应用研究转变;人体系统信息特点是数字人体研究的重要基础;人体模型的研究是数字人体与不同领域科研相融合的切入点;信息获取技术是数字人体研究的核心。数字人体可应用于运动员身体机能监控、技战术监控和心理状态监控。结论:数字人体可将运动员生理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信息由定性研究转向数字化表达;大部分数字人体研究仅停留在数字人体原型、模型和新技术等的基础理论研究层面;数字人体为运动员运动训练监控重要环节的诊断与监测提供了新视野和新方法,建议数字人体技术的应用研究应作为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章米力[6](2016)在《《黄帝内经》的文学人类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传统医学的起源一直是个无法下定论的谜,与任何一种技术的起源一样,它之所以陷入谜团,是因为在远古时期并没有这样一个独立的命题。它是早期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将中国医学的起源置于整个华夏文明发端的大传统中考察,是本研究的基本前提。医学起源难以定论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早期文本的缺失。治疗作为一门古老的技艺,几乎与人类发展同步,早在文字诞生之前就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在研究中国医学史的材料中,《黄帝内经》是留存至今最早的完整医学典籍,它系统地展现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医学主流思想,与百家争鸣的诸子哲学处于类似的时空背景中,深受先秦各流派思想的影响,反之也影响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对《黄帝内经》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丰富的成果,部分结论已经在学界达成基本共识,比如它的成书背景,它所展现的主要哲学思想,它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基础指导作用,它以身体为象征的一系列政治隐喻等。此外,伴随着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志等学术研究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新面世的材料与传世医学文本互证,一些《黄帝内经》中引用的古医书似乎找到了应证,传统医学理论与其他材料的比较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上述学术进步为研究提供了很多支持。本文是从文学人类学角度来考察《黄帝内经》中的神话历史,通过揭开以神话面貌笼罩在早期传统医学发展上的面纱,理解中国医学文化渐进的内在动力,以及它与华夏文明其他方面的互相影响。文学人类学是跨学科研究的重要尝试之一,它把文献记载与活态文化、考古实物做比较研究,使单薄的证据得以丰富,形成多重释古的立体证据链。因袭前辈学者的创造性思维,目前文学人类学研究已经形成了大、小传统论,“四重证据法”等几个主要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这正是本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论。《黄帝内经》蕴含的“人文治疗”也是传统医学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医学起源与大传统文化无可分割,因此作为技艺的治疗与作为文化的“大文学”亦是无可分割的。西方后现代学派在近半个多世纪进行了深刻反思,对传统文明提出了重新审视的重要见解。医学是这个反思中重要的载体之一,医学与文化的紧密关系,从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深刻体现出来。本研究的观察重点是传统医学与华夏文明的关联性。表现方式是将《黄帝内经》及其所代表的传统医学,作为华夏传统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行展示。研究主体部分采用了“四重证据法”,通过传世文献、文字、考古材料、活态文化等证据,论述传统医学中的几个经典概念:道、阴阳、气、风、神明、身体隐喻、神圣数字“五”、祝由,以及黄帝作为有熊氏在早期文明信仰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略作一简述。论述“道”与“阴阳”时,本文将道家理论中的“返胎”作为重要的理解路径,“道”的原型是感生神话,“阴”、“阳”两字含有生殖的意义,从而揭示“卵生—母生—返胎”的古老生命发生轨迹,推理出“混沌神话—母神神话—父权神话”这样一个社会学演变路径。对“气”的认识从开天辟地的神话中开始,“气”的文字演变记录了祭祀仪式和少数民族中仍然保持着的宗教仪式。“气”是想象中人神沟通的载体,墓葬中的金缕玉衣、九窍塞、玉璧以及玉璧上的谷纹等纹样都显示出古人对“气”的运用。“风”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具有感天动地之效,甲骨卜辞和古代文献中的“风”透露出神格,“风”一系的象征体系包括了凤鸟、四方风、四方神。在取象思维的医学体系中多用到“风”的概念,结合西汉年间的占盘、式盘,甚至可以看到科学的萌芽。医学名词“神明”透露出医学相授的秘密社团特性,郭店楚简《太一生水》指示了“神明”是华夏文明创世纪中的“上帝”。从文字角度考察,“神”与“明”结合构成了生化万物,代表天地大道力量的神圣角色。身体与政治的互为象征是传统医学的常见文学表现,“德”字的构造揭示了身内之物“心”与身外之物“道德”的关联。医学史材料中,文献生动记录了麻风病的身体污名化与身体外延的呼应。在考古材料中,两汉墓葬中金缕玉衣是古人成就最高道德的登峰造极之作。“五”是神圣数字,也是传统医学中的生命之数,代表中央,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源于四柱擎天的创世神话,乃天绳交午形成的中央之位。在民俗仪式中,端午节作为阴阳之气交午之节点,蕴含了水与火的对偶模式。被学者推测为河图洛书的凌家滩玉龟玉版的布数方法也体现了中央五的特点。古老的“祝由”通常被认为是情志治疗的一种手段。结合史前及殷周时期的人牲斩首礼、头骨饮器、人头骨祭祀、神兽噬人造型青铜器,可知头颅承载着人之精,人之魂,乃最核心所在。祝由术的目的在于移精变气,道家修炼房中养生术对还原祝由术有一定帮助。此外,黄帝作为《黄帝内经》的依托撰人,实则是“有熊氏”崇拜的无意识延续。“阴阳”、“三阴三阳”观念都与熊崇拜有关。熊是史前神圣动物中的重要角色。楚帛书、楚简记录了熊与帝王身份相合的渐进过程,“熊经鸟伸”等拟熊仿生养生法是大传统中的小传统,以熊为造型的玉器、青铜车进一步证明了熊与伟大生命力之间的关系。总之,《黄帝内经》中所体现的传统医学发生史,与华夏文明发生史高度契合,借助于大传统新知识观,医源考察的时间长度和材料宽度都能够被大大拓展。在现代医学看来,《黄帝内经》的谬误比比皆是,但传统医学整体论的思想体系是值得称道的。如果不将《黄帝内经》的文化价值释放出来,它将在现代医学的批评中沦为历史“糟粕”,埋没了其对中国文学史、哲学史的可期贡献。时至今日,治疗神话仍在延续,了解过去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未来,在人类无法彻底消解对死亡的畏惧之前,治疗的需求必将伴随整个生命过程。在医学科学求新求变的过程中,反观历史,从而追求生命观的成熟,是《黄帝内经》文学人类学研究的期盼所在。

顾冰菲[7](2016)在《个体化三维女上体人台构建及服装样板自动生成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计算机网络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服装产业迈进了计算机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三维服装CAD系统的开发趋势目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制作虚拟样品(量身定做)、远程服装试衣(虚拟试衣)、进行三维服装设计、建立快速反应样板生成系统等。而要实现个体化服装样板自动生成需要涉及到多项技术,如人体测量技术、人台建模技术和样板生成技术。因此,如何应用计算机图形学、几何学和力学的最新成果,实现三者之间的结合已成为国际纺织服装界、图形学界、计算机软件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接触式二维人体尺寸自动提取技术的三维虚拟女上体人台构建及服装样板生成的方法,以人体正侧面照片为基础,通过图像轮廓提取、基本尺寸测量及三维尺寸计算模型建立等一系列步骤开发了人体尺寸自动提取系统;然后以“特征点——插入点——特征线——基准面——人台”为基本思路,建立了构建女上体人台所需的15个特征部位截面曲线的生成规则,完成了基于人体数据自动生成符合其体型特征的三维女上体人体模型系统的开发;并以两款基本款女西装为例,探究了人体基本数据与样板参数的对应关系以获得个体化原型样板生成规则,实现了基于人体体型特征的女西装原型样板自动生成;最后从服装松量的空间形态分布规律出发,建立了人体与服装间距离松量与给定松量的算法模型,并结合三维人体模型利用曲线模拟将距离松量转换为样板增量,完成了原型样板与成衣样板之间的转化。具体内容包括:(1)拓展了非接触式人体尺寸自动提取技术为了避免人体身体晃动及呼吸给实验结果带来的误差,本研究提出使用两台相机同时进行人体正侧面照片的拍摄。同时为了确保同一物体在两台相机的空间分辨率是统一的,设计了一组实验以校准相机焦距。本研究考虑到人体体型的差异性,在进行人体三维尺寸计算时将每一个特征部位进行单独的分类,如将颈部分为4类,胸部、下胸部、腰部和腹部均分为3类,臀部分为2类,相当于将女上体分为了648类,最终结果证明了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其中下胸围、腰围和腹围有96%以上的数据在成衣尺寸标准误差范围内。(2)建立了三维女上体人台特征部位截面曲线的生成规则三维人台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与服装样板生成密切相关的特征部位,如胸部、腰部、臀部等,所以建立人体特征部位截面曲线的生成规则是个体化三维女上体人台建模的关键。本研究以“特征点——插入点——特征线——基准面——人台”作为个体化三维女上体人台建模的基本思路,共对女上体15个特征部位截面进行了分析。对于每一条特征部位截面曲线,首先在点云图中先找出各部位中的特征点,如颈根部侧颈点和前颈点、肩部肩端点、胸部胸高点(BP点)、下胸部乳根点等。然后确定出人体特征部位截面,通过插入等分点的方法,将人体特征部位截面宽度等分并测量各等分点的厚度,建立了各部位曲线上所有点的坐标计算模型。如胸部截面曲线上特征点和插入点一共18个型值点,这些型值点分布在曲线上,决定了曲线的最终造型。研究最终生成的人台能大致描绘出人体的基本形态,且其特征部位截面曲线形状可基本符合人体特征,为进一步的服装样板自动生成提供了基础。(3)制定了个体化女西装原型样板生成规则目前所谓的计算机自动打板系统,实际上都是半自动化的系统,其中一些系统只有某些服装款式的标准样板数据库,没有实现与人体的联动。本研究通过分析样板中每一个点、每一条线、每一个特征部位的作用,建立人体数据与样板结构线之间的位置对应关系,将人体尺寸的变化转换为样板参数的变化,结合人体基本尺寸和特征部位截面曲线造型制定了个体化女西装原型样板生成规则,实现了基于人体体型特征的个体化原型样板自动生成。(4)以距离松量计算模型为基础实现成衣样板的生成要实现个体化成衣样板自动生成,放松量的分配规则是重要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从松量空间形态分布出发,对距离松量进行了量化测量,建立了人体与服装间距离松量空间分布规律的计算模型,实现了给定松量与距离松量之间的转换。最后结合三维女上体模型,通过曲线模拟将距离松量转换为样板增量,完成了原型样板到成衣样板的转化。本研究拓展了基于人体正侧面照片的非接触式人体尺寸自动提取技术,依据人体特征部位尺寸构建了三维虚拟女上体人体模型,最终实现了女西装样板的自动生成。研究成果具有显着的创新性,为服装虚拟设计与个体化服装样板自动生成探索了一条全新的技术路线。

张兵兵[8](2014)在《基于个性化虚拟人台的三维数字服装原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子化量身定制服装eMTM (Electronic Made to Measure)是一种新兴的服装生产方式,它综合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人体建模、体型分析、人体测量、服装设计、服装生产等各个环节并进行高效的利用和有机的整合,从而实现高效便捷的数字化服装生产。eMTM系统根据用户提供的有限二维信息,提取人体特征数据,选择相关模板,对模板进行调整和组装生成个性化虚拟人台;从人台上获取服装生产所需的参数,生产出个性化的服装,从而完成服装的量身定制。eMTM已经成为国内外服装生产领域、学术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并将成为现代服装生产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以eMTM系统所生成的个性化虚拟人台为研究对象探讨建立三维数字服装原型的方法。论文参照人体与服装的关系和结构,着重分析并解决了以下关键问题:1.分析比较现有服装原型的生成方法,提出了基于个性化虚拟人台的三维数字服装原型的生成模式;2.以个性化虚拟人台为模型建立三维数字服装原型的参数定义,通过研究服装与有关参数的关系,对参数提出了形式化定义,并给出参数定位算法;3.实现三维数字服装原型的关键部位——领围线和袖隆线的定义和生成,针对人体颈部和臂根的结构研究,提出了领围线和袖隆线的生成算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三维数字服装原型生成的有效性。

赵林[9](2010)在《eMTM在电子商务中的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eMTM(Electronic Made to Measure)利用现代三维人体扫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将服装生产中的人体建模、体型分析、人体测量、服装设计、款式选择、服装定购、服装生产等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高效快捷的数字化服装生产。它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企业界研究的焦点和热点。三维数字服装的生成是eMTM的关键,只有真正实现服装的个性化量身定制,才能满足顾客对服装合体性要求。本文针对eMTM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技术展开研究,主要包括三维数字服装的生成和网络环境下的展示两部分。首先,通过采用三维扫描仪扫描获得的数据,模拟出与真实人体相似的个性化三维数字人体,对其进行相关处理后,获得制作三维数字服装所需要的关键数据,生成三维数字服装。然后,将三维数字服装通过网络发布在eMTM电子商务平台上进行展示,消费者和生产者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获取各方所需要的信息完成相关交易。在三维数字服装的生成过程中,论文提出了应用服装原型法生成三维数字服装的方法,通过分析和处理数字人体体型,提取出制作服装部件各款式所需要的数据,形成服装部件库,消费者可以选择喜欢的款式,系统自动组装成三维数字服装,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要求。本文着重研究并解决了以下问题:1.对现有电子商务模式及服装网络销售进行了分析,设计出eMTM电子商务系统的架构与应用流程,详细介绍了各模块的功能,初步实现了三维数字服装的网络展示,为eMTM的网络化实现奠定了基础;2.在三维数字服装设计过程中,提出了在原有原型服装的基础上对三维数字服装生成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实现了同类服装部件的互换使用,提高各部件的重用性,并进一步研究了空隙量模型对三维数字服装以及人体舒适度的影响,并以此制作出服装款式;3.在三维数字服装部件的衣领设计过程中,提出采用在基础领围线的基础上利用关键尺寸进行各式衣领的设计方法,制作生成了立领、平领等衣领样式。

罗论涵[10](2009)在《基于EMTM的三维个体服装原型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子化量身定制服装EMTM(Electronic Made to Measure)是21世纪兴起的一种服装生产方式,它利用现代三维人体扫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将服装生产中的人体建模、体型分析、人体测量、服装设计、款式选择、服装定购、服装生产等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高效快捷的数字化服装生产。它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企业界研究的焦点和热点,并将成为现代服装生产的主要方式。在本课题中,三维个体服装是指虚拟空间里的个性化服装衣片,即个性化数字服装衣片。个性化数字服装衣片的生成是EMTM系统的核心功能,包括数字服装立体构型的生成以及二维数字服装衣片的生成两部分。数字服装立体构型的生成是建立人体与服装关系的枢纽,将服装立体构型展开成二维衣片是EMTM系统与服装CAD的契合点,是EMTM系统服务于服装制造的必要步骤。对数字服装人体进行服装参数提取是个性化数字服装衣片生成的前提工作;数字服装衣片生成后,对服装的立体构型修改可以得到款式各异的服装。数字服装衣片的生成以及它的前提和后续工作都是EMTM系统中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以最简单的服装款式,服装原型的立体构型为研究对象,对三维个体服装原型,即数字服装原型衣片的生成流程进行设计,对服装原型立体构型及二维数字服装原型衣片的自动生成,以及其前提工作数字服装人体服装参数提取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后续工作服装立体构型的修改作出了讨论。服装原型是服装款式纸样中最基本的纸样,是服装设计制造的基础。在数字服装原型衣片的生成过程中,本文侧重分析与解决了以下关键技术:1.本文将服装工艺学引入EMTM研究领域,设计了数字服装衣片的生成流程,在虚拟空间中实现了服装“立体一平面一立体”的形成过程;2.通过研究数字服装人体与真实人体的映射关系,基于数字服装人体测量技术定位了数字服装人体上的服装参数;3.进一步研究了空隙量模型,并按空隙量模型法自动生成数字服装原型衣片的立体构型;4.引入基于弹簧一质点模型的三维曲面展开方法生成个性化二维服装原型衣片。本文为EMTM系统的研究和实现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二、数字人体原型——人体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人体原型——人体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由来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的、思路与意义
第一章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思想起源
        一、麦克卢汉的学术道路
        二、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形成基础
    第二节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三次转向
        一、从文学批评转向广告意象批评
        二、从广告意象批评转向媒介文化批评
        三、从媒介文化批评转向“泛文本”批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思想缘起
        一、剑桥批评传统
        二、源自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基于“三学科”背景的文学分期
        一、前奥古斯丁时期
        二、自奥古斯丁至阿伯拉时期
        三、自阿伯拉至伊拉斯漠时期
        四、自托马斯·纳什以来的时期
    第三节 关于诗歌意象的批评
        一、关于诗歌意象的基本认识
        二、诗意过程中的群体意象
        三、群体意象的两种主要类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文化批评
    第一节 关于流行文化的批评
        一、古代智慧的现代复兴
        二、广告意象批评
    第二节 关于“泛媒介”的模式识别
        一、“泛媒介”的提出
        二、“泛媒介”延伸的模式识别
        三、“泛媒介”效应的模式识别
    第三节 基于“泛媒介”的复合文化文本
        一、复合文化文本的生成
        二、复合文化文本的三种主要类型
        三、关于复合文化文本的空间隐喻
        四、“地球村”的多维度隐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媒介生态研究
    第一节 作为环境的媒介
        一、源自生态意识的环境与反环境
        二、环境的双重隐喻
        三、环境的双重效应
    第二节 源自环境与反环境的媒介生态
        一、环境中的艺术家
        二、作为反环境的艺术
        三、关于环境与反环境的生态隐喻
    第三节 关于媒介生态演变的媒介定律
        一、生态演变中的形式因
        二、基于形式因的媒介定律
        三、关于媒介定律的媒介词源学
        四、基于媒介词源学的诗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于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比较与理论综合
    第一节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比较
        一、媒介诗学与原型批评的比较
        二、媒介诗学与威廉斯文化研究的比较
        三、媒介诗学与洛根媒介生态研究的比较
    第二节 关于媒介诗学整体特征的理论综合
        一、媒介诗学的双重结构
        二、媒介诗学的思想成果
        三、媒介诗学的理论定位
        四、媒介诗学的意义与局限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基于CLO3D软件的定制服装设计与制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三维人体模型制作
        1.3.2 布料模型方法
        1.3.3 数字服装设计
        1.3.4 虚拟服装展示形式
    1.4 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课题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基于CLO3D的定制服装设计方法
    2.1 传统服装定制流程分析
    2.2 CLO3D工具分析
        2.2.1 虚拟模特属性设置
        2.2.2 虚拟模特胶带设置
        2.2.3 虚拟模特3D笔
        2.2.4 2D板片编辑
        2.2.5 面料属性编辑器
        2.2.6 缝纫设置
        2.2.7 模块化设置
    2.3 通过虚拟服装制作进行定制服装设计的方法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宽松式虚拟模特的生成与原型板片生成
    3.1 宽松式虚拟模特
    3.2 基于宽松式人台搭建的人体数据分类
    3.3 虚拟模特姿势调整
    3.4 原型取得与校正
    3.5 原型对比评价与检验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定制虚拟服装的设计与检验
    4.1 虚拟服装制作流程
    4.2 以西服连衣裙为例的虚拟服装设计制作
        4.2.1 定制服装款式设计
        4.2.2 定制者身材分析
        4.2.3 对应虚拟模特的生成与修正
        4.2.4 服装面料的物理属性模拟
        4.2.5 西服连衣裙制板过程
        4.2.6 西服连衣裙面料物理属性模拟
        4.2.7 西服连衣裙面料外观属性模拟
        4.2.8 纽扣3D模型生成与使用
    4.3 西服连衣裙虚拟服装板型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服装制作与反馈评价
    5.1 定制服装输出版型
    5.2 定制服装制作结果反馈与评价
    5.3 误差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3D虚拟定制服装设计的款式库构建与应用
    6.1 虚拟服装版型的组成形式
    6.2 虚拟服装款式库的建立
        6.2.1 CLO3D服装部件库构建
    6.3 网页环境下的定制服装展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3)面向产品设计的用户角色构建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概述
    1.2 研究背景
        1.2.1 用户角色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阻碍
        1.2.2 交互思维与方法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需求
        1.2.3 用户角色在交互设计与产品设计中的差异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意义
    1.7 研究框架及流程
第二章 用户角色问题的根源影响因素
    2.1 用户角色问题的确证与核心问题定位
        2.1.2 用户角色问题的验证与明确
        2.1.3 用户角色问题的核心——有效性问题
    2.2 用户角色有效性问题的相关影响因素
        2.2.1 用户角色有效性的涵义
        2.2.2 用户角色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2.2.3 用户角色有效性的相关影响因素
    2.3 用户角色有效性问题相关影响因素的现状
        2.3.1 现有用户角色要素数量与构成
        2.3.2 现有用户角色逻辑结构
    2.4 用户角色有效性问题的根源影响因素分析——家电产品设计应用案例分析
        2.4.1 案例分解
        2.4.2 案例分析
    2.5 用户角色有效性问题的根源影响因素——要素构成和逻辑结构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家电产品设计的用户角色要素优化
    3.1 家用电器产品的特点
    3.2 家电产品系统中的用户要素
        3.2.1 家电产品系统中用户要素的提取
        3.2.2 家电产品系统中用户要素的分析和完善
    3.3 面向家电产品设计的用户角色要素
        3.3.1 面向家电产品设计的用户角色补充要素总结
        3.3.2 充分要素的重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3.4 用户角色的初次优化迭代
        3.4.1 用户角色要素优化
        3.4.2 用户角色结构原型的初次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家电产品设计的用户角色结构优化
    4.1 消费者行为学与用户角色的关联
    4.2 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
        4.2.1 个人因素
        4.2.2 环境因素
    4.3 消费者行为分析逻辑
        4.3.1 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
        4.3.2 消费者行为分析模型
    4.4 消费者行为分析逻辑与用户角色结构的转化
    4.5 面向家电产品设计的用户角色结构原型再优化
        4.5.1 面向家电产品设计的用户角色结构模型
        4.5.2 面向家电产品设计的用户角色画布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用户角色优化的验证与完善
    5.1 验证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5.1.1 模拟对照实验设计
        5.1.2 实验材料准备
        5.1.3 实验实施与参与者访谈调研
    5.2 实验总结与用户角色的改进完善
        5.2.1 优化效果与问题反馈
        5.2.2 面向家电产品设计的用户角色改进完善
    5.3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用户角色问题确证调研问卷
附录3:家电产品设计中用户信息获取必要性与可行性评价

(4)面向微小植入式医疗设备的超低耦合近场通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植入式医疗设备
        1.1.2 植入式医疗设备可使用的频谱资源
        1.1.3 人体组织对电磁波传输的影响及安全辐射标准
    1.2 植入式医疗设备的通信技术研究现状和挑战
        1.2.1 蓝牙和医疗植入物通信服务(MICS)
        1.2.2 射频识别技术(RFID)
        1.2.3 学术界非标准的近场通信方案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贡献
        1.3.1 植入式青光眼诊疗仪
        1.3.2 本论文的主要挑战和贡献
    1.4 论文的组织
第2章 超低耦合下与无线供能共存的双载波近场通信方案
    2.1 本章引论
    2.2 双载波近场通信方案
        2.2.1 系统方案设计
        2.2.2 感应链路电路设计
        2.2.3 双载波设计
        2.2.4 线圈尺寸的应用约束
    2.3 双载波近场通信系统的电路模型
        2.3.1 感应链路部分的等效电路模型
        2.3.2 供能链路传递函数
        2.3.3 上行链路传递函数
        2.3.4 上行链路的信干比
    2.4 近场通信与无线能量传输之间的相互影响
        2.4.1 最小化上行通信和无线供能之间的影响
        2.4.2 最小化下行通信和供能链路之间的影响
    2.5 通信协议
        2.5.1 物理层
        2.5.2 数据链路层
        2.5.3 会话层
        2.5.4 表示层
        2.5.5 应用层
        2.5.6 协议的完备性验证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超低耦合下信能同传的磁平衡感应链路
    3.1 本章引论
    3.2 磁平衡感应链路系统
        3.2.1 整体系统
        3.2.2 磁平衡感应链路中的线圈结构
        3.2.3 线圈的应用要求
    3.3 磁平衡感应链路的电路模型
        3.3.1 等效模型
        3.3.2 信干比公式推导
    3.4 线圈互感和自感的计算公式
        3.4.1 单匝线圈的互感和自感的计算公式
        3.4.2 多匝线圈的互感和自感的计算公式
    3.5 线圈位置参数优化
        3.5.1 最小化供能线圈与通信线圈之间的互感
        3.5.2 选择合适的偏移距离d12来为避免k23的急剧变小
        3.5.3 优化线圈的匝数
    3.6 优化隔离阻抗Rpa
    3.7 线圈偏移影响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体内和体外关键通信电路设计
    4.1 本章引论
    4.2 低功耗全数字体内(上行)发射机
        4.2.1 需求分析
        4.2.2 电路设计
        4.2.3 小结
    4.3 双载波通信方案的体外(上行)接收机
        4.3.1 需求分析
        4.3.2 设计概述
        4.3.3 体外接收机的滤波器
        4.3.4 体外接收机的解调算法
        4.3.5 小结
    4.4 超低功耗单比特体内(下行)接收机
        4.4.1 需求分析
        4.4.2 体内BPSK解调器研究现状
        4.4.3 改进的单比特BPSK解调器
        4.4.4 仿真与综合
        4.4.5 小结
    4.5 无晶体低功耗高精度体内时钟源
        4.5.1 需求分析
        4.5.2 无晶体时钟源研究现状
        4.5.3 基于全数字锁频环的时钟源
        4.5.4 锁频环的仿真与版图实现
        4.5.5 小结
    4.6 体内电路系统硅集成方案
第5章 通信方案的实验与验证
    5.1 原型机
    5.2 实验结果
        5.2.1 微弱信号测量方法
        5.2.2 基于单线圈对感应链路的双载波通信系统的实验结果
        5.2.3 基于磁平衡感应链路的双载波通信系统的实验结果
    5.3 人体组织仿真
    5.4 与已有先进研究成果对比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5)数字人体发展特征及其在运动训练监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1.2.2 文献计量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运动员数字人体的内涵
    2.2 数字人体技术的发展特征
        2.2.1 数字人体技术由理论探索向应用研究转变
        2.2.2 人体系统信息的研究是数字人体研究的重要基础
        2.2.3 人体模型的研究是数字人体与不同领域科研相融合的切入点
        2.2.4 信息获取技术的研究是数字人体研究的核心
    2.3 数字人体在运动训练监控中的应用
        2.3.1 数字人体与运动员身体机能监控
        2.3.2 数字人体与运动员技战术监控
        2.3.3 数字人体与运动员心理状态监控
3 结论

(6)《黄帝内经》的文学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内经》研究回顾
    第三节 “文学治疗”研究回顾
    本章小结:研究缘起与文献综述
第二章 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大、小传统视野
    第二节 突破文献的知识考古
    第三节 神话—原型批评
    第四节 “四重证据法”探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治疗中的“文学”
    第一节 文学及其人类学转向
    第二节 文学中的“医者”、“病”与“治疗”
    第三节 疾病的神话历史
    第四节 华夏文明大传统中的治疗
    第五节 “文学”在《内经》中的体现
    第六节 《内经》“文学”的疗效
    本章小结:神话与治疗谱系的梳理
第四章 《内经》大传统原型详析
    第一节 圣熊与“黄帝”
    第二节 “道”与“阴阳”生殖起源说
    第三节 与“神明”对话
    第四节 身体与德政
    第五节 风的神格与物格
    第六节 生命之数“五”
    第七节 神话之“气”
    第八节 祝由的隐喻
第五章 “文学治疗”建构文化
    第一节 医学与文学
    第二节 医学与哲学
    第三节 《内经》与“文学治疗”
    第四节 现代社会需要“文学治疗”
    第五节 永不消失的“文学”疾病
    本章小结:为什么需要“文学治疗”?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论文表格列表
附录二 :论文插图列表
附录三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在读期间发表媒体文章情况
致谢

(7)个体化三维女上体人台构建及服装样板自动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非接触式人体测量研究现状
        1.2.1 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测量技术
        1.2.2 非接触式二维人体测量技术
    1.3 三维人体建模研究方法综述
        1.3.1 线框建模
        1.3.2 实体建模
        1.3.3 物理建模
        1.3.4 曲面建模
        1.3.5 研究现状
    1.4 服装样板生成技术研究内容综述
        1.4.1 数字化样板自动生成研究现状
        1.4.2 服装松量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1.6.1 创新点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女上体体型特征分析与人体测量实验方案设计
    2.1 女上体体型特征
        2.1.1 女上体体型特征分析
        2.1.2 女上体体型特征描述
    2.2 人体测量实验方案设计
        2.2.1 实验对象
        2.2.2 实验方法
        2.2.3 实验用软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非接触式人体尺寸自动提取研究
    3.1 系统设计思路
    3.2 人体数字图像边缘轮廓提取
        3.2.1 人体数字图像获取
        3.2.2 人体图像边缘轮廓提取
    3.3 人体数字图像边缘上尺寸提取
        3.3.1 特征部位二维尺寸提取
        3.3.2 基于特征尺寸的围度拟合
        3.3.3 误差分析
    3.4 程序实现
        3.4.1 程序界面设计
        3.4.2 C#调用MATLAB程序
        3.4.3 尺寸自动提取实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个体化三维女上体人台构建研究
    4.1 人台建模思路
    4.2 胸上部截面曲线生成规则
        4.2.1 颈部截面
        4.2.2 颈根部截面
        4.2.3 肩部截面
        4.2.4 过上胸宽点截面
        4.2.5 过胸宽点截面
        4.2.6 过下胸宽点截面
        4.2.7 过腋点截面
    4.3 胸下部截面曲线生成规则
        4.3.1 胸部截面
        4.3.2 下胸部截面
        4.3.3 腰部截面
        4.3.4 腹部截面
        4.3.5 臀部截面
    4.4 手臂部分截面曲线生成规则
        4.4.1 臂根部截面
        4.4.2 肘部截面
        4.4.3 腕部截面
    4.5 程序实现
        4.5.1 基本程序结构框架
        4.5.2 曲面人台模型实现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女西装原型样板自动生成研究
    5.1 原型样板生成思路
    5.2 女西装基本款式
    5.3 人体基本数据与样板参数的对应关系
        5.3.1 人体模型与前片样板参数的对应关系
        5.3.2 人体模型与后片样板参数的对应关系
        5.3.3 人体模型与袖片样板参数的对应关系
    5.4 女西装原型样板生成规则
        5.4.1 前片原型样板生成规则
        5.4.2 后片原型样板生成规则
        5.4.3 袖片原型样板生成规则
        5.4.4 领片原型样板生成规则
    5.5 女西装原型样板自动生成程序
        5.5.1 程序编写
        5.5.2 程序展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特征部位服装松量分布规则研究
    6.1 松量分布研究思路
    6.2 松量实验
        6.2.1 样衣制作
        6.2.2 实验对象
    6.3 特征部位距离松量测量
        6.3.1 袖窿弧线确定
        6.3.2 距离松量获取
    6.4 特征部位距离松量模型建立
        6.4.1 数据分析
        6.4.2 “给定松量—距离松量”模型
        6.4.3 距离松量模型验证
    6.5 成衣样板转化
        6.5.1 样板增量转化
        6.5.2 样板转化方法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成果
    7.2 存在的不足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课题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8)基于个性化虚拟人台的三维数字服装原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三维数字服装原型生成的技术和理论基础
    2.1 三维显示与相关的图像处理技术
    2.2 个性化虚拟人台与数字服装原型的技术基础
    2.3 三维数字服装原型的生成基础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个性化虚拟人台的三维数字服装原型的实现
    3.1 个性化虚拟人台的区域划分
    3.2 三维数字服装原型的生成流程
    3.3 个性化虚拟人台的预处理
    3.4 关键参数的获取
    3.5 领围线的处理
    3.6 袖隆线的处理
    3.7 基于个性化虚拟人台的三维服装原型的构建算法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三维数字服装原型的验证
    4.1 三维数字服装原型的验证指标
    4.2 验证结果及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工作内容总结
    5.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eMTM在电子商务中的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工作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eMTM相关技术介绍
    2.1 三维显示与相关图形图像处理技术
    2.2 三维数字人体与三维数字服装的技术基础
    2.3 本章小结
3 eMTM与电子商务
    3.1 eMTM概述
    3.2 电子商务与服装网络销售
    3.3 服装网络销售中的展示形式
    3.4 eMTM在电子商务中的相关技术
    3.5 本章小结
4 eMTM在电子商务中的架构与应用流程设计
    4.1 系统架构
    4.2 应用流程设计
    4.3 应用功能介绍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eMTM服装原型的三维数字服装设计
    5.1 三维数字服装原型的制作
    5.2 三维数字服装的造型设计
    5.3 本章小结
6 三维数字服装款式元素之衣领的设计及生成
    6.1 三维数字衣领的设计基础
    6.2 三维数字衣领之基础领围线
    6.3 三维数字衣领的造型变形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内容总结
    7.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基于EMTM的三维个体服装原型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工作内容和方法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技术路线与相关理论
    2.1 三维显示与相关图形图像处理技术
    2.2 数字服装人体与数字服装的技术基础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字服装原型衣片生成流程
    3.1 数字服装原型衣片生成流程的设计
    3.2 服装结构线的提取
    3.3 数字服装原型立体构型的生成原理
    3.4 数字服装原型立体构型的展开原理
    3.5 立体构型的修改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字服装原型衣片的参数提取
    4.1 服装生成所需参数
    4.2 横向线获取
    4.3 斜向线获取
    4.4 竖向线获取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字服装原型衣片立体构型的生成
    5.1 服装原型衣片
    5.2 传统原型衣片的构成原理
    5.3 基于EMTM原型衣片的生成方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二维服装原型衣片的生成
    6.1 织物的物理机械特性
    6.2 弹簧—质点模型的建立
    6.3 省对三维原型衣片展开的影响
    6.4 数字服装原型立体构型的展开
    6.5 二维原型衣片的验证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服装原型立体构型的设计与修改
    7.1 服装款式设计
    7.2 服装原型立体构型的修改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工作内容总结
    8.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数字人体原型——人体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研究[D]. 高慧芳. 山东大学, 2021(11)
  • [2]基于CLO3D软件的定制服装设计与制作[D]. 马晨杰. 北京服装学院, 2020(12)
  • [3]面向产品设计的用户角色构建方法研究[D]. 孙香玉. 江南大学, 2020(01)
  • [4]面向微小植入式医疗设备的超低耦合近场通信技术研究[D]. 龚辰.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6)
  • [5]数字人体发展特征及其在运动训练监控中的应用[J]. 王靖,王兴. 运动, 2017(11)
  • [6]《黄帝内经》的文学人类学研究[D]. 章米力.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7]个体化三维女上体人台构建及服装样板自动生成研究[D]. 顾冰菲. 苏州大学, 2016(05)
  • [8]基于个性化虚拟人台的三维数字服装原型的研究[D]. 张兵兵. 东华大学, 2014(09)
  • [9]eMTM在电子商务中的技术研究与实现[D]. 赵林. 东华大学, 2010(08)
  • [10]基于EMTM的三维个体服装原型的研究与实现[D]. 罗论涵. 东华大学, 2009(10)

标签:;  ;  ;  ;  ;  

数字人体原型 - 人体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