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定位方法及初步临床应用

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定位方法及初步临床应用

一、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定位方法与初步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史张[1](2021)在《基于高分辨率磁共振对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诊疗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基于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卒中复发及预后评估的临床研究第一章: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预测复发性脑卒中的前瞻性研究目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较高。然而,目前很少有研究利用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vessel wal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VW-MRI)技术预测复发性脑卒中。本研究旨在评估hr-VW-MRI在预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复发性脑血管缺血事件风险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前瞻性纳入首次发生急性/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共58例(平均年龄57.7±11.5岁;男性45例)。所有患者分别在初次入院前及临床规范治疗大于三个月后行hr-VW-MRI检查,并对每个患者进行临床随访直到急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或短暂性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再次发生,随访时间不超过48个月。通过hr-VW-MRI评估并记录责任动脉最狭窄层面的狭窄率、斑块负荷(plaque burden,PB)、最小管腔面积(minimum luminal area,MLA)、斑块强化率及各种指标前后变化的百分比。PB的定义为(1-MLA/最狭窄层面的管壁面积)×100%。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预测复发性脑卒中,并计算风险比(hazard ratio,HR)和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结果:基线和随访两次hr-VW-MRI扫描的平均时间间隔为6.2±4.1个月,其中12例患者(占总人数的20.7%)在10.9±9.2个月内发生了同侧责任血管的复发性TIA或缺血性脑卒中。单因素分析表明基线的甘油三酯、PB变化百分比和PB进展与卒中复发显着相关(所有P<0.05)。多因素Cox回归发现PB进展(HR,6.293;95%CI,1.620-24.444;P=0.001)是复发性缺血事件预测的独立影像学特征。结论:PB进展与复发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独立相关,hr-VW-MRI有助于复发性脑卒中患者的预测和风险分层。第二章:强化药物治疗后对复发性脑卒中预测及神经功能预后评估的前瞻性研究目的:前期研究认为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技术有助于预测(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disease,ICAD)引起的复发性脑卒中,但采用二维非全脑成像技术和缺乏规范临床随访及预后评估是其主要缺陷。本章研究旨在基于三维hr-VW-MRI通过短期随访和长期随访两个时间维度,探讨经强化药物治疗后患者临床和影像特征的变化规律,并评估复发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和神经功能残障的独立危险因素。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前瞻性分析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入院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前行三维头颈联合hr-VW-MRI检查,并要求患者在强化药物治疗3个月后进行临床指标(包括体育运动及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临床症状和血液指标)和hr-VW-MRI影像特征的复查评估。随后在2021年3月1日前以电话采访形式进行患者症状和残障评估。通过改良兰金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来确定预后不佳和神经功能残障。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预测复发性脑卒中、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评估预后情况,并计算风险比(HR)、优势比(odds ratio,OR)和95%置信区间(95%CI)。结果:最终纳入研究的患者为80人(平均年龄:59.64±12.03),两次MRI扫描的平均时间间隔为92.4±15.9天,长期随访的平均天数为583.4±130.8天。强化药物治疗后,斑块活性减弱(强化率减低,P<0.001;直方图均数值升高,P=0.012)。在复发性卒中的高危因素研究中,凸月形斑块与短期卒中复发显着相关(HR=7.137;95%CI,1.531-33.277;P=0.047),而在长期随访中体育运动与否则是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0.104;95%CI,0.018-0.591;P=0.010)。在神经功能预后评估中,短期治疗后的预后优劣与患者高危因素控制不佳(OR=4.544;95%CI,1.238-24.761;P=0.045)、总运动代谢当量(OR=0.678;95%CI,0.465-0.990;P=0.044)和熵(OR=0.073;95%CI,0.011-0.473;P=0.006)显着相关,而斑块位于第二象限(OR=9.617;95%,2.0159-44.911;P=0.004)、服药依从性(OR=0.135;95%,0.030-0.610;P=0.009)和高危因素控制不佳(OR=6.234;95%,1.723-22.553;P=0.005)则与其长期治疗后神经功能残障有关。结论:hr-VW-MRI可评估强化药物治疗后斑块变化情况,并有助于ICAD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风险预测和功能残障评估。第二部分多功能纳米脂质体靶向巨噬细胞对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诊治一体化实验研究目的: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造成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而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的极化可能会使斑块的不稳定性转为稳定。我们设想构建一种共载125碘-氧化铁纳米粒(125I-ION)和姜黄素(Cur)的纳米粒脂质体(9-CCN(125I-ION/Cur)-LNPs),通过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和磁共振成像(MRI)联合的多模态成像手段,将姜黄素靶向输送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达到诊治一体化目的。材料与方法:首先,制备9-CCN(125I-ION/Cur)-LNPs,并检测铁和姜黄素的包封率、载药率以及该纳米脂质体的物理稳定性、放射化学稳定性和弛豫时间。其次,对该纳米脂质体进行体外评估,检测分析9-CCN(125I-ION/Cur)-LNPs在巨噬细胞中的摄取情况,并分离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巨噬细胞。进而,建立新西兰大白兔的动脉粥硬化动物模型,在注射前及每10天注射靶向纳米粒脂质体后,分别在注射后6h及36h进行体内SPECT和MRI扫描,评估斑块情况。最后,离体兔主动脉,进行病理切片、染色,分析斑块的病理学特征。结果:透射电镜显示9-CCN(125I-ION/Cur)-LNPs粒度均一、超顺磁性好、放射化学纯度为97.2%,且在体内循环中较为稳定。体外摄取研究发现,姜黄素和核素放射性均在RAW264.7细胞中摄取较高,而MRI图中ION的摄取在两种细胞中几乎相同,并且体外实验表明9-CCN(125I-ION/Cur)-LNPs和姜黄素可促进巨噬细胞极化为M2表型。此外,体内实验表明,9-CCN(125I-ION/Cur)-LNPs可以特异性地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促炎M1型巨噬细胞结合,并将125I-ION和姜黄素传递到巨噬细胞中。由于M1向M2极化,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得稳定,导致纳米粒脂质体的吸收显着减少,SPECT/CT核素摄取显着下降。结论:9-CCN(125I-ION/Cur)-LNPs实现了同时检测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核医学和磁共振联合成像的方式可精准检测斑块并评估疗效,实现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诊治一体化。

袁月[2](2020)在《CMR对OSAHS患者心脏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利用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评价OSAHS患者左心功能及心肌的变化,并对心肌组织进行量化分析。材料与方法5:选择具有鼾症、睡眠障碍病史符合2011年修订版OSAHS诊断标准,且经多导睡眠图监测后诊断为OSASH的男性患者24例,年龄40~60岁,及正常成年男性健康志愿者25名,年龄40~60岁,进行心脏磁共振扫描。分别进行多时相电影序列扫描、对比剂注射前T1mapping扫描、T2mapping扫描及对比剂注射后T1mapping扫描。处理图像并获得左心功能相关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心脏指数(CI)、左室心肌质量(LVM);左室心肌组织学参数:左室心肌不同节段的平均注射对比剂前后的T1值、T2值,并根据公式计算出相应的ECV值。结果:(1)心功能相关参数:OSAHS组LVEF、LVEDV及LVSV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LVESV及LVM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左室心肌组织学参数:中间段T2值、心尖段T2值及左室心肌总体平均T2值OSAHS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3)OSAHS组左室心肌T2值与年龄、BMI及AHI的相关性分析:左室心肌总体平均T2值与年龄、BMI及AHI均呈正相关;心尖段T2值与年龄、BMI及AHI均呈正相关。结论:(1)OSAHS患者的左心收缩及舒张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低,心肌质量增加。(2)OSAHS患者左室心肌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且损害程度与OSAHS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3)心脏磁共振成像T2mapping技术可以有效评估OSAHS患者心肌的早期改变,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3](2020)在《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文中研究说明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发生在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预后多为良好,但持续性快心室率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扑动与颤动可导致心脏性猝死。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于2016年组织国内专家首次撰写了中国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为2016年共识的升级版,该版是在参考新近公布的欧美相关指南和共识基础上,结合我国近几年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国情再版的新的专家共识。期望2020版共识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与治疗。

贾琳[4](2018)在《缺血性卒中病因学的3D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脑卒中致死率目前在我国排名第一,而且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性、高复发性的特点,严重危害国民健康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有效的预防卒中的发生以及促进卒中患者预后良好转归,是目前卒中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其中,病因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地位。卒中病因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患者进行治疗的基础,影响预后,本研究以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作为关键研究方法,从头颈大动脉到脑穿支小动脉进行可视化研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旨在识别与缺血性卒中病因学密切相关的影像学指标,为临床病因学诊断提供新方法。方法:本研究基于前期项目组开发的三维头颈联合磁共振管壁成像技术,前瞻性纳入了55例确诊为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对其进行了头颈部血管管壁成像,根据头颈血管节段管壁显示的清晰程度,进行了半定量的评价;同时由两名经验丰富的神经影像学专家共同对患者图像进行阅片,识别征象,对大动脉源性的缺血性卒中病因(大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夹层,血管炎及烟雾病)进行了诊断;对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识别了个体的斑块数量,头颈血管多发病变的占比,并根据强化特点进行易损性分层;本研究在对大动脉病变所致缺血性卒中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小动脉病变所致缺血性卒中进行了研究;研究组在两个中心纳入了确诊为单侧基底节区豆纹动脉供血区梗死的患者35例,根据梗死大小特点,分为纹状体内囊梗死和单穿支梗死(腔隙性梗死)两种类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三维全脑高分辨管壁成像采集,通过最小密度投影技术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对所有患者基底节区豆纹动脉进行了显示,对患者豆纹动脉的数量及到达深度进行了记录,以正常侧为对照,比较了纹状体内囊梗死和单穿支梗死患者中豆纹动脉数量的变化以及到达深度;同时,根据患者梗死模式的不同,判断了患者豆纹动脉内、外侧组受累情况,比较不同受累情况下豆纹动脉数量的变化以及到达深度的变化。结果:项目组开发的三维头颈联合磁共振管壁成像技术在约8分钟的时间,能够实现覆盖头颅及颈部血管管壁的成像需求,空间分辨率为0.55mm3;在图像质量上,颅内、颅外,前循环、后循环各支血管均可以清晰成像,而且增强前与增强后图像清晰程度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在无对比剂的条件下,成像同样清晰;病因学诊断能力上,分别确诊了大动脉粥样硬化43人,动脉夹层3人,烟雾病2人,血管炎2人,余5人为其他原因。在43名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共发现了150个斑块,其中36人(84%)存在多发斑块;122个(81%)斑块和28(19%)个斑块分别位于颅内动脉与颅外动脉,43名患者中均发现和识别了责任斑块,其中颅内动脉斑块63个和颈动脉斑块22个,在这63个颅内动脉斑块中,100%出现了强化,在这22个颈动脉斑块中,79%出现了强化。在对小动脉的研究中,发现纹状体内囊梗死与单穿支梗死(腔隙性梗死),豆纹动脉数量变化及到达深度均存在有显着统计学差异;在纹状体内囊梗死中,豆纹动脉不仅表现了减少、对称,还出现了数量增多的现象,而在单穿支病变中,主要表现为豆纹动脉数量对称,未出现数量增多的现象;而在内侧组豆纹动脉受累,外侧组豆纹动脉受累及内、外侧组豆纹动脉同时受累的比较中,豆纹动脉数量变化以及到达深度,组间均无显着性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在基于三维高分辨全脑管壁成像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深化了其临床应用,针对缺血性卒中病因学诊断的难点,分别从大动脉到小动脉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其具有以下几个创新性:1)使用头颈联合三维高分辨管壁成像技术进行缺血性卒中患者头颈动脉病变一站式成像及一体化评估;2)本研究对纹状体内囊梗死及单穿支梗死的病变中的豆纹动脉直接进行了可视化及对比研究;3)本研究针对纹状体内囊梗死及单穿支病变梗死两种主要的梗死类型,不仅关注了豆纹动脉的绝对数量,而且提出并发现了梗死后豆纹动脉的变化模式。

金征宇,王怡宁[5](2011)在《循环系统影像学2011年度进展报告》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冠心病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和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大,导致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增长趋势,而且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目前心血管疾病排在中国病死率前三位。鉴于中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Moran等人[1]应

李治群[6](2010)在《冠状动脉管壁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靶向容积采集法与导航全心采集法的对比研究目的比较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CMRA)的分段屏气靶向容积采集法与实时导航全心采集法对冠状动脉的显示能力及图像质量,以探讨最适合作为冠状动脉管壁成像的定位像的采集方式。材料与方法选择26名健康志愿者,在1.5T MR设备中分别采用两种采集方式进行CMRA成像,将冠状动脉按美国心脏协会(AHA)标准分为9段,由两位磁共振医师对所得图像进行评估,统计两种采集方式对冠状动脉各节段的显示满意率和冠状动脉的显示成功率。在两种采集方式显示满意的图像中分别选取50幅,测量并计算其图像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对比两种采集方式所得图像的图像质量。结果26名志愿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屏气法对冠状动脉各节段总显示满意率为91.9%,冠状动脉的显示成功率为96.2%;导航法的显示满意率为96.6%,显示成功率为100%。屏气法的显示满意率低于导航法(p<0.05),但二者的显示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90)。屏气法所得图像的SNR和冠状动脉/心肌CNR均高于导航法(p<0.05)。结论CMRA分段屏气靶向容积扫描法与实时导航全心扫描法各有其优缺点,但二者对于冠状动脉主要节段的显示能力没有明显差异。分段屏气靶向容积采集法图像质量更高,操作简单方便,更适合用于冠状动脉管壁成像的定位像的采集。第二部分正常冠状动脉的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的高分辨率MR管壁成像显示正常冠状动脉管壁细微解剖结构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选取20例健康志愿者在1.5T MR设备中进行高分辨冠状动脉管壁断面成像,由两位高年资磁共振医师协商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在评分≥2分的图像上测量并计算信噪比、对比噪声比以及冠状动脉的内径、管腔横截面积和管壁厚度等数据。结果18例志愿者顺利完成检查,共得冠状动脉管壁横断面图像97幅,其中RCA 59幅,平均得分2.08分;LCA 38幅,平均得分1.39分,RCA图像评分高于LCA(p<0.05);在评分≥2分的图像上测量的信噪比为39.8±18.4,冠状动脉管壁/管腔以及管壁/血管周围组织的对比噪声比分别为38.3±15.5和37.2±16.9;在RCA图像中质量评分≥2分的图像上测量血管的内径、面积及管壁厚度,RCA近段的管腔内径、横断面积以及管壁厚度平均值分别为3.6±0.5mm、9.7±3.2mm2和1.1±0.2mm,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结论冠状动脉管壁高分辨率MR成像可以显示冠状动脉管壁的细微解剖结构,并可定量测量和分析相关数据,图像信噪比与对比噪声比较高,在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诊断与科学研究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第三部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显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管壁异常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收集18例经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或CT血管成像证实有冠状动脉狭窄的冠心病患者,在1.5T磁共振设备中进行冠状动脉管壁黑血成像。采集狭窄段及其邻近非狭窄段的横断面管壁图像,由两位磁共振医师协商评估,将显示不满意的图像予以剔除。在显示满意的狭窄段和非狭窄段管壁图像上分别其测量管壁厚度、管腔直径及横截面积并进行对比。结果18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经冠状动脉造影和CT血管成像证实共有26个冠状动脉狭窄段,磁共振管壁成像共获得显示满意的图像34幅(狭窄段和非狭窄段各17幅),狭窄段管壁厚度、管腔的直径及横截面积分别为1.9±0.6mm、2.9±0.5mm和6.5±2.2mm2,与非狭窄段(管壁厚度1.0±0.2mm,管腔直径3.5±0.6mm,管腔横截面积8.7±2.5mm2)相比,狭窄段管壁明显增厚(p<0.01),管腔直径及横截面积明显减小(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MR管壁图像上,冠状动脉狭窄段的管壁呈局限性增厚者11例(64.7%),呈弥漫性增厚者6例(35.3%)。增厚的管壁呈高信号者4例(23.5%),等信号者5例(29.4%),低信号者1例(5.9%),高低混杂信号者7例(41.2%)。结论高分辨率磁共振冠状动脉管壁成像可显示粥样硬化的冠状动脉狭窄段管壁及管腔异常,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检查方法。但是检查成功率相对较低,图像空间分辨率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程流泉[7](2004)在《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定位方法与初步临床应用》文中指出第一部分 题目: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定位方法与成像质量评价 目的:摸索简易实用的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CMRA)的解剖定位方法,评价屏气三维FIESTA序列显示冠状动脉主支的可靠性;摸索CMRA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评价与控制方法。 材料与方法:使用GE 1.5T磁共振扫描机,连续进行96人次CMRA检查。检查程序包括使用实时FIESTA序列进行交互式解剖搜索以定位标准四腔心层面,使用电影FIESTA序列完成标准的四腔心、左室短轴和长轴以及右室长轴的形态和运动检查,使用三维FIESTA序列完成冠状动脉扫描,呼气末屏气完成检查;使用9个步骤从不同角度定位以显示LM、LAD近段和中段、RCA的近段和中段以及LCX的近段;心电触发延迟时间通过观察四腔心层面RCA断面的运动以确定准确的舒张中期冠状动脉显示“运动暂停”的间期;建立一种评分-分级图像质量评价体系,按照0-2分给呼吸运动、心跳运动和组织抑制效果分别评分,然后根据评分之和对图像质量进行0-Ⅳ分级,并与常规的0-Ⅳ级图像质量分级方式进行比较;采用标准的冠状动脉分段方式评价显示的长度并统计各步骤对目标血管显示的成功率和对各冠状动脉主支显示的可靠性。 结果:96例受检者除10例因为不能保持屏气、心率过快或不齐以及可能的冠状动脉病变外,其余86均完成检查;评分-分级图像质量评价系统与常规的0-Ⅳ级图像质量评价系统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6,t=84.5,P<0.05),并可以针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提供改进成像质量的依据;心跳搏动模糊、呼吸伪影和组织抑制效果分别占图像质量下降的41.47%、30.43%、28.09%;通过个体化的ECG触发延迟时间设置可以最大可能地减少搏动模糊伪影并提高图像整体质量;94.82%的图像质量大于等于评分-分级的Ⅱ级并以此作为可接受标准;以连续显示LM、LCX近段、LAD近段和中段、RCA近段和中段为显示成功,9个定位步骤各自对目标血管显示的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解放军总医院)博士学位论文靠性为86.90%至100%不等,9个步骤综合对LM、LAD近段和中段、LCX的近段显示的可靠性为100%,对RCA的近段和中段显示的可靠性为98.84%。 结论:本研究摸索的定位方法以心脏的功能解剖平面为基础,可以稳定可靠地显示冠状动脉主支,包括LM、LAD近段和中段、LCx近段、RCA近段和中段,多角度定位使显示的内容互相补充,提高了显示的成功率并弥补了层间分辨率的不足;使用评分一分级图像质量评价系统可以准确评价CMRA的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具有指导改进成像质量的作用。

二、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定位方法与初步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定位方法与初步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高分辨率磁共振对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诊疗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基于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卒中复发及预后评估的临床研究
    第一章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预测复发性脑卒中的前瞻性研究
        一、引言
        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第二章 强化药物治疗后对复发性脑卒中预测及神经功能预后评估的前瞻性研究
        一、引言
        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多功能纳米脂质体靶向巨噬细胞对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诊治一体化实验研究
    一、引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一 动脉粥样硬化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多功能纳米粒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2)CMR对OSAHS患者心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OSAHS组纳入和排除标准
        2.1.2 对照组入选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心脏磁共振扫描仪器、序列及参数
        2.2.2 图像后处理及数据收集
    2.3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各组数据分布情况
    3.2 一般资料统计结果比较
    3.3 各组参数统计结果比较
        3.3.1 功能参数
        3.3.2 组织学参数
        3.3.3 OSAHS组左室心肌T2 值与年龄、BMI及 AHI的相关性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OSAHS临床及病理生理概述
    4.2 OSAHS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4.3 OSAHS患者可能存在的心血管病理生理改变
        4.3.1 睡眠中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4.3.2 血管内皮功能失调
        4.3.3 炎症反应增加
    4.4 心功能的评价
    4.5 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
        4.5.1 心脏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4.5.2 心脏形态学成像技术
        4.5.3 心脏功能成像技术
        4.5.4 心肌灌注成像技术
        4.5.5 心肌延迟增强
        4.5.6 心脏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技术
        4.5.7 T1mapping及 ECV技术
        4.5.8 T2WI及 T2maping技术
    4.6 心脏磁共振技术对OSAHS患者心脏改变的研究
        4.6.1 OSAHS患者心脏磁共振结构功能参数的分析
        4.6.2 OSAHS患者心脏磁共振T1mapping及 ECV参数的分析
        4.6.3 OSAHS患者心脏磁共振T2mapping参数的分析
        4.6.4 OSAHS组左室心肌T2 值与年龄、BMI及 AHI的相关性分析
    4.7 总结
第五章 结论
第6章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附录 A 附图
附录 B 综述
    参考文献

(4)缺血性卒中病因学的3D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 缺血性脑卒中流行病学现状
        1.2 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
        1.3 缺血性卒中病因学研究
        1.4 前、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学差异
        1.5 病因学研究的临床意义
        1.6 缺血性卒中病因学诊断研究进展
        1.7 三维磁共振管壁成像在斑块成像中的应用
    2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2.1 研究目标和内容
        2.2 本研究学术特色及理论依据
        2.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3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磁共振病因学识别技术
    1 总论
    2 颅脑血管成像技术
        2.1 超声血管成像
        2.2 磁共振、CT及 DSA血管成像
    3 管壁成像技术
        3.1 CT成像技术(可关注钙化)
        3.2 磁共振黑血管壁成像技术应用及进展
    4 技术对比,总结
第三章 三维高分辨头颈联合管壁成像对缺血性卒中病因学的研究
    1 背景
    2 材料和方法
        2.1 磁共振扫描
        2.2 图像评估
        2.3 图像后处理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章 脑穿支动脉病变所致缺血性卒中的高分辨磁共振研究
    1 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患者
        2.2 MR扫描
        2.3 图像后处理
        2.4 图像质量判断
        2.5 高分辨管壁成像图像评估
        2.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创新性
    6 局限性
    7 结论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5)循环系统影像学2011年度进展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冠心病
    1多排螺旋CT
        1.1降低辐射剂量的方法
        1.2 CT心肌灌注成像
        1.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介入治疗术后再造血管的评估
    2 MRI
        2.1 MR心肌灌注与延迟强化
        2.2 MR冠脉成像
        2.3 MRI新技术
        2.4局限性与展望
第二部分:先天性心脏病
    1 MSCT先心病检查技术
        1.1 128层MSCT
        1.2双源CT (DSCT)
        1.3 320排CT
    2 MSCT先心病应用的优势
    3 X射线剂量控制
    4 MRI应用
第三部分:心脏瓣膜病
    1 CMR在VHD中的应用和研究
    2 MDCT在VHD中的应用和研究
    3总结与展望
第四部分:肺栓塞与肺心病
    1影像学检查
        1.1螺旋CT
        1.2磁共振成像
    2现状
    3展望
第五部分:心肌病
    1定义和分类
    2分类
    3影像学检查
    4心肌疾病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4.1肥厚型心肌病 (HCM)
        4.2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 (ARVC)
        4.3心肌致密化不全
        4.4扩张型心肌病 (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
        4.5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4.6结节病
        4.7心肌淀粉样变
        4.8血色素沉着病
第六部分:主动脉
    1 MR
    2 CT

(6)冠状动脉管壁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参考文献
二、主要缩略词表
三、中文摘要
四、ABSTRACT
五、正文
    第一部分 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靶向容积采集法与导航全心采集法的对比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二部分 正常冠状动脉的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三部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六、综述
七、附录
八、致谢

(7)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定位方法与初步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论文第一部分 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定位方法与成像质量评价
论文第二部分 屏气三维FIESTA序列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显示效能
文献综述 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
附录
    缩略词
志愿者知情同意书
致谢

四、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定位方法与初步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高分辨率磁共振对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诊疗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 史张.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2]CMR对OSAHS患者心脏的研究[D]. 袁月. 青海大学, 2020(02)
  • [3]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J].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0(03)
  • [4]缺血性卒中病因学的3D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的研究[D]. 贾琳. 新疆医科大学, 2018(07)
  • [5]循环系统影像学2011年度进展报告[J]. 金征宇,王怡宁.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1(08)
  • [6]冠状动脉管壁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的临床研究[D]. 李治群.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1)
  • [7]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定位方法与初步临床应用[D]. 程流泉.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04(04)

标签:;  ;  ;  ;  ;  

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定位方法及初步临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