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PTCA后再狭窄的钾

预防PTCA后再狭窄的钾

一、Potassium in Prevention of Restenosis after PTCA(论文文献综述)

花儿(T.ATARTSE TSEG)[1](2021)在《豁痰解毒通络饮对大鼠PTCA术后AS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其调控自噬通路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模型模拟临床中PTCA术后AS形成的再狭窄,观察豁痰解毒通络饮对该模型的干预作用,并讨论豁痰解毒通络饮是否通过自噬信号通路抑制PTCA术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方法:5周龄雄性(SPF)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适应性喂养3天后,建立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后AS模型;中药组大鼠予以豁痰解毒通络饮灌胃治疗,西药组则予以阿托伐他汀灌胃治疗,其余各组均予以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并于术后4周取材。1.采用HE染色法检测损伤侧血管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2.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各组大鼠颈总动脉中Beclin-1的表达情况;3.q PCR检测各组大鼠颈总动脉组织中自噬标志性分子Beclin-1、ULK1、Atg12的m RNA表达水平。3.蛋白免疫印记法(western-blot)检测各组大鼠颈总动脉中ULK1、Atg12、Atg5的表达情况。结果:1.HE染色结果显示:相比较于假手术组,模型组颈动脉内膜显着增生,管腔狭窄较为明显;与模型组相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内膜增生情况均明显降低,管腔狭窄情况得以缓解。2.IHC检测结果显示:假手术组中几乎无粽黄色阳性表达颗粒,Beclin-1表达呈阴性;相比之下,模型组的内膜有较明显的增厚,并且新生内膜中含有大量的棕黄色Beclin-1阳性表达颗粒;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和西药组Beclin-1的阳性表达则明显减弱。3.q PCR检测结果显示:相比于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颈动脉组织中ULK1、Beclin-1、Atg12的m RNA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P<0.01);而与模型组相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颈动脉中ULK1、Beclin-1、Atg12的m 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4.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颈动脉组织中ULK1、Atg12、Atg5的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相比之下,中药组和西药组ULK1、Atg12、Atg5的蛋白表达水平则显着降低(P<0.01)。结论:1.通过实验成功建立了大鼠PTCA术后AS模型,研究发现其成模率高,病变情况相对恒定,因此可用于模仿人类PTCA术后再狭窄的相关实验研究;2.豁痰解毒通络饮可明显抑制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的增生,改善大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3.在大鼠PTCA术后AS模型中自噬信号通路过度表达,而豁痰解毒通络饮能够有效的抑制自噬通路过度激活,这为今后中医药治疗PTCA术后AS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和分子生物学依据。

余静寅[2](2018)在《冠通方及其拆方对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细胞生长因子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建立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RS)的动物模型,用HE染色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血管形态的改变以验证造模成功;测定血清NO、ET-1含量,检测VEGF、PDGF、b FGF等因子的m RNA表达的变化,从多角度观察冠通方及其拆方对RS的影响,以阐明冠通方防治RS的可能细胞分子机制,为开发防治RS的有效中药制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一:将14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冠通方组、化瘀拆方组、祛痰拆方组),每组再分为1、7、28天3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大鼠。正常组不做处理;假手术组不进行球囊损伤;其余各组右侧颈总动脉进行球囊损伤。药物组术前4天至处死前每天给予相应药物10ml/kg·d灌胃,假手术组及正常组用等量NS灌胃。术后于各相应时间节点处死大鼠,取大鼠右侧颈总动脉血管段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血管情况,以及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用硝酸还原酶法测NO含量,ELISA法测ET-1含量。实验二:将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冠通方组),再分为1、7、28天3个亚组,每个亚组5只大鼠。其余处理同实验一,于不同时间节点处死大鼠,RT-PCR测大鼠颈总动脉VEGF、PBGF、b FGF m RNA的表达。结果:1.HE染色:冠通方及其拆方可明显改善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后再狭窄情况,且全方组血管狭窄程度最小,治疗效果最好。2.NO含量:假手术组与正常组相比,NO减少,1、7天时P<0.05,28天时P>0.05;与其他各组比,NO含量较高,P<0.01。模型组NO含量最低,与其他组相比,P<0.01,差异显着;1、7天时冠通方组NO比正常组和假手术组低,但比模型组和两个拆方组高,且P<0.01,28天时与正常组相比统计学无差异。化瘀拆方组则比冠通方组含量稍低,比祛痰拆方及模型组组含量高,P<0.01。祛痰拆方组比模型组NO含量高,比其他各组NO含量低,且P<0.01。各组分别按时间对比来看,各组血清NO含量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模型组1、7天对比无差异,但与28天相比P<0.01。假手术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组在3个时间节点对比时,P<0.01,差异显着。3.ET-1含量:与正常组相比,假手术组ET-1增加,1、7天对比有差异,但28天时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假手术组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显着(P<0.01)。模型组ET-1含量最高,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显着(P<0.01);冠通方组ET-1含量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但比模型组和两个拆方组低,而且P<0.01,28天时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瘀拆方组则比冠通方组含量稍高,比祛痰拆方及模型组含量低,P<0.01。祛痰拆方组除比模型组ET-1含量低以外,均比其他各组ET-1含量高,且P<0.01,其中28天时,化瘀拆方组和祛痰拆方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血清ET-1含量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除假手术组1、7天、7、28天对比P>0.05外,其他各组在不同时间两两对比时,P<0.01,具有有统计学差异。4.生长因子VEGF、PBGF、b FGF m RNA表达:三者具有相似性。在3个时间节点下,假手术组与正常组差异都不显着(P>0.05),模型组与正常组差异显着,与冠通方组差异显着。各组在1、7、28天m RNA表达都呈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28天时,冠通方组与正常组无差异,拆方组与正常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冠通方防治RS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血清NO、降低血清ET-1含量以及调控VEGF、PDGF、bFGF等细胞生长因子的m RNA的表达有关。2.拆方研究表明,以全方组效果最好,提示化瘀药与祛痰药配伍对RS的防治有协同作用;各拆方组间的比较结果显示,以活血祛瘀组效果最好,提示RS主要病机以血脉受损,瘀血内停为主。

刘巍[3](2008)在《注射用丹参预防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冠心病(CAD)介入治疗研究的迅速发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已经成为一种安全、便利、快捷的CAD治疗手段。挽救了许多CAD患者的生命,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然而遗憾的是PCI后再狭窄的发生率高达20%-50%,至今仍然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近年的研究发现传统中药丹参具有增强机体VEGF的生理功能和促进VEGF合成的作用。VEGF能促进实验性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后EC的迅速再生,使血栓形成减少,并且由于阻断了VSMC增生等的启动环节而使新生内膜厚度和管腔狭窄程度减轻,为再狭窄的防治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观察了61例于我院及北京市中医院住院并接受PTCA治疗的CAD患者用注射用丹参防治PTCA术后再狭窄的效果。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2年制定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治疗适应证,进行了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并达到成功标准。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注射用丹参预防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进行观察。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即在支架术前3天给予阿司匹林300mg口服,每日1次,氯吡格雷75mg口服,每日1次;支架植入后给予低分子肝素0.6m1进行抗凝7天,氯吡格雷至少口服1年,阿司匹林长期服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术后给予注射用丹参0.4g加入生理盐水250ml或5%葡萄糖液250ml中静点2周。术后1年随访,内容包括心脏性死亡、靶病变血管重建治疗、支架内血栓形成(以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或心肌梗死以及心绞痛复发情况,并同时记录可能的不良反应以及患者术后症状改善和生活质量改善。结果: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合并症及病变血管数、病变位置上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两组均无心脏性死亡及急性心肌梗死,无严重出血;治疗组无心绞痛发作,无冠状动脉旁路术及再次冠状动脉支架术,而对照组有两例心绞痛发作,1例冠状动脉旁路术及1例再次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术后症状改善和生活质量改善方面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结语: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置入术开展以来,术后再狭窄的高发生率是阻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重要原因,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发生的基本中医病机心脉痹阻,血液瘀滞,故而活血化瘀应是防治再狭窄的根本大法。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用注射用丹参预防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研究结果提示注射用丹参可以降低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再狭窄率,减少血管重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趋势。

崔晓云[4](2007)在《凉血生肌法对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及心血管事件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在世界范围内冠心病的死亡率位居第五。其防治研究进展迅速,其中冠心病的介入诊断和治疗近年来日益得到重视,成为里程碑式的进展,改善了冠心病患者的预后。但是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存在一直是影响介入治疗远期疗效的关键问题,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支架植入术到药物涂层支架的应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再狭窄的发生率,但疗效仍有待提高,本研究根据中医治疗急性创伤的理论,以凉血生肌方药对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后患者进行干预,旨在观察凉血生肌法防治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1)2004年7月至2006年9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住院成功行PTCA+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共纳入病例100例。(2)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别进入中药治疗组和单纯西药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3)两组患者均采用西药常规治疗,从手术日起应用包括低分子肝素、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硝酸酯类、他汀类等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手术日开始服用凉血生肌方药(丹皮,丹参,生黄芪,银花)水煎剂,每日1剂,疗程共2个月。(4)对术后患者随访6个月,冠状动脉造影复查,同时观察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复发心绞痛、严重心衰及需要再次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发生的情况,并于2007年4月进行第二次随访,内容同前。(5)发现不良反应或与研究相关的意外情况时,研究者将根据病情采取必要处理措施,所有不良事件都将追踪调查,直到得到妥善解决或病情稳定。(6)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1.5数据分析软件包,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因变量为二值变量的多因素分析,应用二值Logistic回归分析。生存分析使用log-rank检验,并绘制累积风险曲线。结果:(1)一般资料:纳入符合标准的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患者共100例,治疗组52例,对照组48例,两组在一般情况、术前造影结果和接受的介入治疗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估计再狭窄事件:①本研究采用冠脉造影复查支架内再狭窄及复发心绞痛来估计再狭窄的发生,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治疗组较对照组有减少估计再狭窄事件发生的趋势,治疗组5例:对照组11例,但两组疗效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②2007年4月第二次随访,治疗组较对照组仍有减少估计再狭窄事件发生的趋势,两组相比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③经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两组患者发生估计再狭窄事件的累积风险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3)心血管事件:①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其中有3例患者失访,有效病例数为97例,单独比较患者心源性死亡、复发心绞痛、严重心衰、再介入及冠脉搭桥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两组经过统计学检验均无显着性差异,但联合心血管事件两组比较,治疗组7例:对照组14例,P值为0.046<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药治疗组与单纯西药对照组相比较,患者术后半年内联合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②至2007年4月对患者进行第二次随访,经过统计学检验,单独比较各种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联合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比较,P值为0.03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第二次随访时中药治疗组较单纯西药对照组能进一步减少患者发生联合心血管事件的概率。③经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P值为0.036<0.05,两组患者发生联合心血管事件的累积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发生联合心血管事件的累积风险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约在术后6个月后益处显现。(4)危险因素的估计:采用Logistic回归检验分析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史、病变支数、药物支架、中药干预、Gensini积分等因素对估计再狭窄事件及联合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提示:①中药干预为估计再狭窄事件的保护性因素,未使用中药干预者其发生估计再狭窄的风险是使用中药干预者的0.071倍;冠心病患者既往有吸烟史为估计再狭窄的危险性因素,既往有吸烟史的冠心病患者发生估计再狭窄的风险是未吸烟者的3.817倍。②中药干预亦为联合心血管事件的保护性因素,未使用中药干预者其发生联合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是使用中药干预者的0.158倍;冠心病患者既往有吸烟史亦为联合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因素,既往有吸烟史的冠心病患者发生联合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是未吸烟者的3.373倍。结论:(1)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术后服用凉血生肌方药有减少再狭窄和复发心绞痛事件(即估计再狭窄事件)发生的趋势,能显着降低联合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概率和联合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累积风险,约在6个月后益处显现。(2)使用凉血生肌方药干预是冠脉介入术后发生估计再狭窄事件和联合心血管事件的保护性因素,而在冠心病基础上有吸烟史是发生估计再狭窄事件和联合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因素。

俞鹏[5](2007)在《养阴清热活血法预防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及PTCA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冠心病已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及致死率仍处于快速上升之中。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相对更差,近期发生死亡及心肌梗死的风险较高。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术)已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技术方法之一,但PTCA术后再狭窄及术后短期内急性血栓形成相关的急性心脏事件仍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一大难题。根据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现代发病机理(炎症反应、血栓形成)、临床特点和药理实验,结合文献报道,本研究提出“养阴清热活血”法预防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及PTCA术后再狭窄,并以脉络宁为代表药物进行研究,探讨了“养阴清热活血”治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目的】初步评价养阴清热活血法在预防不稳定性心绞痛(胸痹心痛)发生心血管事件及PTCA术后再狭窄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对胸痹心痛新的治法。【研究方法】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将190例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养阴清热活血——脉络宁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各组按是否行PTCA术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分别进行。第一部分疗程48小时,观察48h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第二部分疗程15天,随访6个月,观察临床再狭窄的发生率。【研究结果】第一部分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8%,显效率达9.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3例患者需行紧急PTCA;而对照组有9例患者需行紧急PTCA,1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1例猝死。其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26)。两组各有49例行PTCA,进入第二部分,随访6个月,治疗组再次血运重建治疗(紧急PTCA)1例,猝死1例;对照组再次血运重建治疗(紧急PTCA)5例,急性心梗2例,猝死1例,其中经冠脉造影术明确PTCA术后再狭窄2例。治疗组PTCA术后半年终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45)。【结论】通过此次研究,我们对“养阴清热活血法”在预防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生心血管事件及PTCA术后再狭窄中的地位和作用已作出初步评价。“养阴清热活血”治法能显着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及PTCA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效地预防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及PTCA术后再狭窄。

陈宇,杨海山,王春艳[6](2005)在《内支架在冠状动脉成形术中的作用及再狭窄防治》文中研究指明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但术后再狭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发生机制的探讨对内支架在冠状动脉成形术中的应用至关重要。

张一炎[7](2005)在《养阴清热活血法预防不稳定性心绞痛(胸痹心痛)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及PTCA术后再狭窄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多发性疾病,而不稳定型心绞痛又为于冠心病疾病病谱的中心位置。发生心肌梗死及PTCA术后半年内发生再狭窄一直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目前临床治则一般以“益气活血,宣痹通阳”为主;但根据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现代发病机理(炎症反应、血栓形成)、临床特点和药理实验,结合临床资料报道,本研究提出“养阴清热活血”治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及防治PTCA术后再狭窄,并以脉络宁为代表药物进行理论和临床研究,探讨了“养阴清热活血”治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可能的作用机制。 【目的】初步评价养阴清热活血法在预防不稳定性心绞痛(胸痹心痛)发生心血管事件及PTCA术后再狭窄中的地位和作用。 【方法】随机对照研究,第一部分将不稳定性心绞痛入院病人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治疗组)20例和治疗组(基础治疗+脉络宁组)20例,观察48h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第二部分将PTCA术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术后常规治疗组)9例和治疗组(常规治疗+脉络宁组)12例,随访6个月复查冠脉造影,观察再狭窄的发生率。 【结果】第一部分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0%,显效率达3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和4例行紧急PTCA。第二部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在PCI术后显着消失减轻的劳力型心绞痛均未有复发。 【结论】“养阴清热活血”为预防不稳定性心绞痛(胸痹心痛)发生心血管事件及PTCA术后再狭窄的重要治法,显着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及PTCA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预防继发于炎症反应后血栓的形成、改善血液流变学等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李秋梅[8](2004)在《益气活血解毒方和血府逐瘀胶囊对家兔PTA术后再狭窄的防治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PTCA术后再狭窄是影响冠心病介入治疗预后的关键问题,也是动脉硬化及其斑块基础研究的难点问题。西医和中医对此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诸如发病机制不清楚和疗效不满意等问题。我们拟从中医整体辨证和局部辨证治疗创伤的思路出发开展此项研究。 目的 1.建立非球囊拉伤、非动脉造影的PTA术后再狭窄(RS)动物模型;2.进行益气活血解毒法及其方药与活血化瘀法为主的血府逐瘀胶囊防治RS的对比研究。 方法 1.非球囊拉伤、非动脉造影的PTA术后再狭窄(RS)动物模型的建立:(1).选用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电刺激组3组,电刺激组在颈总动脉外膜施以电刺激术,术后高脂饲料喂养8周。假手术组动物高脂饲料喂养,不做电刺激,正常组不施加干预因素。电刺激组动物分别在术后3天、1周、3周各取2只动物、术后6周取6只动物处死、留取颈总动脉,常规病理切片、行HE染色和弹力+VG染色,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动态观察电刺激后的病理变化,并与颈动脉的体表高频超声检查结果做相关分析,建立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超声检查为辅的家兔颈总动脉管腔狭窄的评价方法。(2).电刺激术后8周超声评价血管狭窄程度,选择电刺激组颈总动脉狭窄动物进行球囊扩张,建立PTA术后再狭窄模型。2.将PTA术后动物随机、均匀分为模型组、西药组(巴米尔和普伐他汀)、中药A组(血府逐瘀胶囊)、中药B组(益气活血解毒方)分别与正常组、假手术组对照,每日给含药饲料,共4周。在PTA术后1天、3天、1周、4周取血做相关指标检测:血脂、C-反应蛋白(CRP,免疫比浊法)、血浆内皮素-1(ET-1、放免法)、血清一氧化氮(NO,硝酸酶还原法)、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ABC-ELISA法)、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ABC-ELISA法);PTA术后2周、4周超声检查颈动脉血管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并与病理结果结合分析、判定疗效;PTA 4周后处死全部动物,颈总动脉取材、病理切片行HE、弹力+VG和Masson染色,抗兔巨噬细胞单克隆抗体RAM11和抗兔α-SM-actin免疫组化染色(均为SABC法),所有病理染色切片经显微镜成像系统照像后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配合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病理结构,分析药物对球囊扩张术后再狭窄的防治作用。 结果 1.颈总动脉外膜电刺激并饲喂高脂饲料后的血管动态病理变化:术后1周动脉内有血栓形成,内皮剥脱和部分内弹力板断裂,内皮细胞呈电刺激特有的竖立状增生,中膜平滑肌细胞正常,局部少量平滑肌细胞核有水肿、消失,外膜有中性粒细胞浸润;术后3周以上内膜有细胞及纤维基质增生增厚,内膜下脂质沉积,造成管腔狭窄,内弹力板和中膜弹力纤维有断裂,以损伤部位最为明显,外膜刺激部位有轻度增厚。术后6周6 一2一益气活血解毒方和血府逐疲胶囊对家兔PTA术后再狭窄的防治研究只动物颈总动脉均形成管腔狭窄,增厚内膜中的主要细胞成分为平滑肌细胞。 2.超声与病理相关性分析:超声可见血管狭窄部位管壁增厚,管腔缩小,有强回声光斑或血流有充盈缺损。超声与病理相关性分析表明,超声测量内径与病理所测内径呈线性正相关,OR司.361,P<0.05;超声膜厚测量与病理内中膜厚度也呈线性正相关,OR=0.5 26,P<0.01;超声检测血管内有无斑块与病理的狭窄程度高度相关,0R=0 .7%,P<0.01。超声对血管狭窄程度和药物疗效的评价结果也与病理评价结果基本一致(P>0 .05)。 3.PTA术后4周病理学观察与定量分析:光镜下正常组颈总动脉内膜完整无增生;假手术组内膜欠完整,有脂质沉积和灶性增生;模型组和各给药组均见动脉管腔狭窄,内膜明显增厚,以平滑肌细胞及基质增生为主,内膜下脂质沉积,有脂质空泡存在,内弹力板部分破坏、断裂。定量分析表明,各给药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颈总动脉病理狭窄率和抑制内膜增生的作用,西药组能够明显抑制内膜中膜厚度和内膜中膜厚度比(与模型组比较,P<0.05),并通过改善外弹力膜面积、外弹力膜周长、内弹力膜周长等对动脉重塑有益(与模型组比较,P<0.05),中药B组对改善内膜中膜厚度方面有明显作用(与模型组比较,P<0.05)。超微结构观察显示各给药组对局部泡沫细胞沉积的减轻和内皮细胞的修复都有一定作用。 4.对细胞因子水平及内膜增生成分的影响:在PTA术后4周,各药物组的血清PDGF都有降低(与术后3天比较,P<0.05),但与同期模型组比较,无显着性意义。PTA术后3天各给药组和模型组TGF一口均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1),术后1周时中药A组下降明显(与模型组比较,P<0.05),术后4周时各给药组均有下降,尤以中药A组最好(与模型组比较,P<0.05)。a一 SM一actin免疫组化分析证明增生的动脉内膜细胞成分主要为平滑肌细胞,各给药组对增生的内膜平滑肌细胞阳性面积百分率无明显改善作用;Ma 55。n染色定量分析表明,各给药组对细胞外基质中胶原纤维的增生有明显抑制作用(与模型组比较,P<0.仍,P<0.01),中药B组作用最明显(3 0.92士10.05%VS 1 5.87士8.03%,P<0.01)。 5.对血清CRP和局部巨噬细胞RAMll阳性表达的影响:PTA术后1天、3天模型组和其他各组血清cRP均

高润霖,刘冰[9](2004)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承龙,刘彤[10](2003)在《中医药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研究现状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Potassium in Prevention of Restenosis after PTC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otassium in Prevention of Restenosis after PTCA(论文提纲范文)

(1)豁痰解毒通络饮对大鼠PTCA术后AS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其调控自噬通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一、现代医学对于PTCA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二、传统中医学对PTCA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道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2)冠通方及其拆方对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细胞生长因子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冠通方及拆方对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NO、ET-1的影响
    1 实验目的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动物
        3.1.2 实验药物
        3.1.3 实验主要仪器及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分组及给药方法
        3.2.2 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的建立
        3.3 标本制备
        3.4 HE染色法检测血管形态
        3.5 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含量
        3.6 ELISA法检测ET-1 含量
    4 统计学分析
    5 实验结果
        5.1 一般情况
        5.2 HE染色结果
        5.3 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球囊损伤后大鼠血清NO结果
        5.4 ELISA检测球囊损伤后大鼠血清ET-1 结果
第二部分 冠通方及拆方对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细胞生长因子VEGF、PDGF、bFGF的影响
    1 实验目的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动物
        3.1.2 实验药物
        3.1.3 实验主要仪器及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分组及给药方法
        3.2.2 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的建立
        3.3 标本制备
        3.4 RT-PCR检测VEGF,PDGF,bFGF mRNA表达的影响
    4 统计方法
    5 实验结果
        5.1 一般情况
        5.2 RT-PCR检测VEGF mRNA表达的结果
        5.3 RT-PCR检测PDGF mRNA表达的结果
        5.4 RT-PCR检测bFGF mRNA表达的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1 中医对RS的认识及“痰瘀交互”理论
        1.1 中医对RS的认识
        1.2 “痰瘀交互”理论
    2 冠通方组方分析
    3 方剂拆方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4 NO、ET-1与RS
        4.1 NO与RS
        4.2 ET-1与RS
        4.3NO和ET-1
    5 生长因子与RS
        5.1 VEGF与 RS
        5.2 PDGF与 RS
        5.3 bFGF与 RS
    6 结果分析
        6.1 冠通方及其拆方对血管形态的影响
        6.2 冠通方及其拆方对NO的影响
        6.3 冠通方及其拆方对ET-1的影响
        6.4 冠通方对VEGF的影响
        6.5 冠通方对PDGF的影响
        6.6 冠通方对bFGF的影响
结论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3)注射用丹参预防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上篇 文献综述
    第一部分 现代医学对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一. ISR的定义
        二. ISR 的发生机制
        三.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预测因素
        四.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预防
        五.药物预防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六. ISR 的治疗
        七.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中医对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一.中医对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认识
        二.中药对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三.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丹参制剂在心血管疾病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一、中药丹参的成分研究
        二、丹参的制剂
        三、 丹参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
        四、 丹参制剂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
        五、展望
        参考文献
下篇 临床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二.结 果
    三.讨 论
    四.结 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凉血生肌法对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及心血管事件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中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附件
    知情同意书
    随机数表
致谢
个人简历

(5)养阴清热活血法预防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及PTCA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现代医学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及PTCA术后再狭窄的认识
    二、中医学对胸痹心痛的认识
    三、中医药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及PTCA术后再狭窄的治疗进展
    四、养阴清热活血法预防不稳定性心绞痛(胸痹心痛)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及PTCA术后再狭窄的可行性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一) 病例来源
        (二) 诊断标准
        (三) 病例选择
        (四) 研究方法
        (五) 疗效观测指标
        (六) 疗效判定标准
        (七) 统计学处理
    二、研究结果
        (一) 基线特征的比较
        (二) 治疗结果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第四部分 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附文:养阴清热活血法预防不稳定性心绞痛(胸痹心痛)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及PTCA术后再狭窄40例临床观察
致谢

(6)内支架在冠状动脉成形术中的作用及再狭窄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再狭窄的发病机理[2]
    1.1 平滑肌细胞增殖
    1.2 血管内凝血及血栓形成
    1.3 细胞外基质堆积
    1.4 血管重构
2 再狭窄的防治
    2.1 药物
        2.1.1 抑制SMC增生制剂
        2.1.2 抗凝血药
        2.1.3 抗血栓药
        2.1.4 抗炎药物
        2.1.5 作用于血小板药物
        2.1.6 钙拮抗剂
    2.2 血管内支架
        2.2.1 不锈钢金属血管内支架按腔内血管支架 (IVS) 展开方式不同分为自扩张支架和球囊扩张式支架。
        2.2.2 生物降解性支架
        2.2.4 放射性核素支架
    2.3 基因治疗
        2.3.1 心血管基因治疗常用载体
        2.3.2 转染的方法
        2.3.3 防止再狭窄的基因现状
    2.4 放射疗法预防PTCA后再狭窄
    2.5 其他

(7)养阴清热活血法预防不稳定性心绞痛(胸痹心痛)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及PTCA术后再狭窄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古代中医对胸痹心痛的认识
    二、现代医学对胸痹心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及PTCA术后再狭窄的认识
    三、中医药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及PTCA术后再狭窄的治疗进展
    四、养阴清热活血法预防不稳定性心绞痛(胸痹心痛)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及PTCA术后再狭窄的可行性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一) 一般资料
        (二) 诊断标准
        (三) 病例选择
        (四) 研究方法
        (五) 疗效观测指标
        (六) 疗效判定标准
        (七) 统计学处理
    二、研究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文:中医药防治PTCA后再狭窄的实验研究近况
致谢

(8)益气活血解毒方和血府逐瘀胶囊对家兔PTA术后再狭窄的防治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机制的研究概况
    综述二 中医中药防治PTCA术后再狭窄的探索
第二部分 理论探讨
    中医防治PTCA术后再狭窄的辨治论治思考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 非球囊拉伤、非动脉造影的家兔实验性PTA术后再狭窄模型的建立
    实验二 体表高频超声对家兔PTA术后RS模型的评价及其与病理学的相关性研究
    实验三 益气活血解毒方和血府逐瘀胶囊对家兔PTA术后RS的疗效及对血管重塑影响的研究
    实验四 益气活血解毒方和血府逐瘀胶囊对家兔PTA术后血清PDGF、TGF-β及内膜增生成分的影响
    实验五 益气活血解毒方和血府逐瘀胶囊对家兔PTA术后血清CRP及局部巨噬细胞积聚影响的研究
    实验六 益气活血解毒方与血府逐瘀胶囊对家兔PTA术后血脂及内皮功能影响的研究
    结语
附图1 电刺激颈动脉外膜加高脂喂养的动态病理变化(图片1-13)
附图2 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图片14-25)
附图3 PTA术后4周颈动脉HE染色结果(图片26-37)
附图4 PTA术后4周颈动脉弹力+VG染色结果(图片38-49)
附图5 PTA术后4周颈动脉Masson染色结果(图片50-55)
附图6 PTA术后4周颈动脉透射电镜结果(图片56-65)
附图7 PTA术后4周颈动脉抗兔巨噬细胞RAM11表达(图片66-72)
附图8 PTA术后4周颈动脉α-SM-actin表达(图片73-79)
致谢
个人简历

(9)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一、PCI的适应证
    (一) 无症状或仅有轻度心绞痛[加拿大心血管学会 (CCS) 分级I级心绞痛]
    (二) 中、重度心绞痛 (CCS分级Ⅱ~Ⅳ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三) 急性心肌梗死 (AMI)
        1.直接PCI:
        2.溶栓后PCI:
        3.急性期后的PCI:
    (四) CABG术后PCI
二、PCI成功的定义
    (一) 血管造影成功
    (二) 操作成功
    (三) 临床成功
三、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操作要点
    (一) PTCA
        1.引导导管的选择:
        2.引导钢丝的选择:
        3.球囊导管的选择:
    (二)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1.支架的选择:
        2.支架的释放压力:
        3.支架置入后的效果判断:
四、PCI并发症及防治
    (一) 冠状动脉损伤并发症
        1.死亡、AMI、急诊CABG:
        2.冠状动脉穿孔和心包填塞:
        3.无再流现象:
        4.分支闭塞:
    (二) 穿刺血管损伤并发症
    (三) 非血管并发症
五、PCI结果的预测因素
    (一) 病变解剖
    (二) 临床情况
        1.女性:
        2.高龄:
        3.糖尿病:
        4.左心功能:
        5.多支血管病变:
        6.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7.合并存在的临床情况:
        8.特殊介入技术的应用:
六、介入治疗时药物的应用及术前、术后处理
    (一) 术前用药
        1.抗血小板药物:
        2.抗心绞痛药物:
        3.镇静剂:
        4.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术前准备:
        5.对造影剂或多种药物过敏患者的术前准备:
    (二) 术中用药
        1.肝素:
        2.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
        3.硝酸酯类药物:
    (三) 术后处理
        1.术后用药:
        2.术后观察:
    (四) 术后随访
七、其他介入治疗技术的应用
    (一) 斑块消蚀 (debulking) 技术
        1.定向性斑块旋切术 (DCA) :
        2.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斑块旋磨术 (PTCRA) :
        3.切割球囊:
    (二) 血管内放射性治疗
八、辅助技术的应用
    (一) 血管内超声显像
    (二) 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血流测定
    (三) 冠状动脉内压力测定
九、PCI与CABG与药物治疗的比较
    (一) PCI与CABG的比较
    (二) PCI与药物治疗的比较
十、再狭窄及防治
    (一) 再狭窄的定义
    (二) PTCA后再狭窄及处理
        1.PTCA后再狭窄的处理建议:
        2.支架内再狭窄及相关因素:
        3.支架内再狭窄的治疗:
        4.再狭窄的预防
        (1) 理想的支架置入:
        (2) 药物涂层支架:
        (3) 控制危险因素:
十一、对医疗机构及术者的要求
    (一) 对开展PCI的医疗机构的要求
    (二) 对心导管室设备的要求
    (三) 对术者的要求
    (四) 对CABG外科支持的要求

四、Potassium in Prevention of Restenosis after PTCA(论文参考文献)

  • [1]豁痰解毒通络饮对大鼠PTCA术后AS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其调控自噬通路的研究[D]. 花儿(T.ATARTSE TSEG).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冠通方及其拆方对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细胞生长因子影响研究[D]. 余静寅.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02)
  • [3]注射用丹参预防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D]. 刘巍.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01)
  • [4]凉血生肌法对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及心血管事件影响的临床研究[D]. 崔晓云.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5]养阴清热活血法预防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及PTCA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D]. 俞鹏.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1)
  • [6]内支架在冠状动脉成形术中的作用及再狭窄防治[J]. 陈宇,杨海山,王春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04)
  • [7]养阴清热活血法预防不稳定性心绞痛(胸痹心痛)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及PTCA术后再狭窄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D]. 张一炎.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5(01)
  • [8]益气活血解毒方和血府逐瘀胶囊对家兔PTA术后再狭窄的防治作用研究[D]. 李秋梅.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4(01)
  • [9]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J]. 高润霖,刘冰. 现代实用医学, 2004(01)
  • [10]中医药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研究现状与思考[J]. 王承龙,刘彤.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3(08)

标签:;  ;  ;  ;  ;  

预防PTCA后再狭窄的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