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基础治疗联合PVP-I局部应用后龈沟液中GPx水平的变化

牙周炎基础治疗联合PVP-I局部应用后龈沟液中GPx水平的变化

一、牙周炎基础治疗配合PVP-I局部应用后龈沟液中GPx水平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邢怡,陈北,郭小龙[1](2021)在《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碘甘油对牙周炎患者牙周参数、龈沟液炎性因子及骨代谢因子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究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碘甘油对牙周炎患者牙周参数、龈沟液炎性因子及骨代谢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碘甘油+基础治疗;观察组予以米诺环素+碘甘油+基础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牙周致病菌、牙周参数[牙周袋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指数(CAL)、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龈沟液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和骨代谢因子[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C端肽(CTX)、骨钙素(BGP)、降钙素(CT)]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龈下牙龈卟啉单胞菌及伴放线放线杆菌比例、牙周参数PD、CAL、BI、PLI和龈沟液中IL-6、TNF-α、MCP-1、MMP-1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龈沟液中PINP、BG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TX、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碘甘油及牙周基础治疗牙周炎可提高临床疗效,抑制牙周致病菌,缓解牙周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改善骨代谢。

黄冠华,吴小雨,张曼旭,崔凌志[2](2021)在《镁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大鼠股-腘动脉内皮lncRNA-sONE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镁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性大鼠股-月国动脉内皮细胞lncRNA-sONE的影响。方法 100只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22例和实验组22例。随机选取100只SD大鼠,纵向切开腹股沟,暴露股-月国动脉,不进行剪切和剥离。其他为假手术组25例。实验组大鼠灌胃30 mg/(kg·d)-1镁溶液,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干预时间均为2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脂水平,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结果镁可影响脂质过氧化,保护细胞膜,维持线粒体功能,拮抗Ca2+内流,影响lncRNA-sONE的表达。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镁可有效调节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性大鼠高脂血症水平,改善大鼠股月国动脉内皮中lncRNA-sONE的功能,修复内皮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股-月国动脉lncRNA-sONE的表达有关。

王晨昱,陈丽春[3](2021)在《透明质酸凝胶用于中重度牙周炎吸烟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透明质酸(HA)辅助中重度牙周炎吸烟患者,牙周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龈沟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的影响,并分析二者的表达水平与牙周炎症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30例患者进行口内自身对照实验,A区和D区的受检牙为实验组,B区和C区为对照组。在常规全口洁刮治和根面平整术(SRP)基础上,实验组患牙龈下另给予0.2%牙周用HA凝胶辅助治疗。记录治疗前、后两组受检牙的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PD及临床附着水平(CAL),检测治疗前、后龈沟液中MMP-8、MMP-9水平。结果 (1)治疗8周后,两组患牙的临床指标及MMP-8、MMP-9水平较治疗前均显着改善(P<0.05);透明质酸局部应用后实验组患牙SBI的改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实验组患牙龈沟液MMP-8浓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指标PD、SBI分别与龈沟液中MMP-8和MMP-9的表达具有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1)HA凝胶辅助中重度牙周炎吸烟患者牙周非手术治疗,有助于减轻牙周炎症反应并降低龈沟液中MMP-8的表达,但短期内未发现HA对治疗吸烟人群的中重度牙周炎在牙周组织修复再生方面有促进作用。(2)龈沟液中MMP-8、MMP-9的表达水平与SBI、PD具有正相关性。

张文怡[4](2021)在《牙周炎基础治疗中附加甘氨酸喷砂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基础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探讨在传统的牙周炎基础治疗中附加甘氨酸喷砂以加强去除菌斑,其对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全身及局部炎症反应和口腔及血液菌群的影响情况,同时进一步分析牙周炎基础治疗中附加甘氨酸喷砂的时机是否对临床和实验室指标有影响,以为该项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研究方法:1.纳入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筛选纳入41位中重度牙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单盲法分成A组(传统牙周炎基础治疗组)和B组(传统牙周炎基础治疗组+菌斑染色+甘氨酸龈上龈下喷砂),根据附加龈下喷砂的时机不同,B组又分成B1(全口龈下刮治后紧接着全口龈上龈下喷砂)和B2(全口龈下刮治前先做全口龈上龈下喷砂)两个亚组。2.在各治疗节点记录牙周检查记录表指标和采集样本。分别在治疗前、全口龈下刮治后一天、全口龈下刮治后6周、全口龈下刮治后3个月采集患者的唾液、龈沟液和龈下菌斑;在治疗前,全口龈下刮治后一天,全口龈下刮治后6周采集患者的静脉血;在治疗前、全口龈下刮治后6周、全口龈下刮治后3个月记录牙周检查记录表,主要指标有牙周袋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阳性率(BOP%),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3.实验室检测炎症因子和口腔细菌的变化情况。采用ELISA方法检测龈沟液和血清中的三种炎症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采用绝对定量PCR(Real-time TB green PCR)标准曲线法测定唾液及龈下菌斑中牙周炎三种致病菌的数量(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聚集杆菌,具核梭杆菌)。4.高通量测序鉴定血液细菌。采用半定量电泳PCR扩增细菌通用型基因16SrRNA的V3-V4区;并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方法分离鉴定全血中细菌群体的种类,相对占比,菌群结构及生物多样性。5.统计学分析各指标数据结果。牙周检查记录表,ELISA和PCR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高通量测序数据利用QIMEv1.8.0和Mothur 1.34.4软件进行质量控制和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的变化。两组(A组和B组)比较:治疗后6周时牙周袋深度(PD)的平均值在附加喷砂组(B组)显着低于传统治疗组(A组)(P=0.044);治疗后3个月时牙龈出血指数(BI)在附加喷砂组不出血的牙齿位点(BI=1)显着高于传统治疗组(P=0.026);全口刮治后一天(P=0.035)、后6周(P=0.045)、及后三个月(P=0.039)龈沟液量在附加喷砂组(B组)都是显着低于传统治疗组(A组);菌斑指数(PLI)在A组和B组间没有差异。三组比较(A组,B1组和B2组):PD均值在治疗后6周(P=0.043)及治疗后3个月(P=0.046),B1组显着低于A组;BI=1牙龈不出血的牙齿在治疗后3个月B1组显着多于A组(P=0.016),菌斑指数PLI=1的牙齿在B1组显着低于A组(P=0.007),其他各时间点的临床指标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组内分析PD,BOP,BI,PLI在治疗后6周和3个月时都较治疗前有显着改善(P<0.05)。此外,无牙龈溃疡,气肿,过敏等附加喷砂的不良反应出现。2.全身及局部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血清中的炎性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全口刮治后一天均显着升高(P<0.001),其中Bl组C反应蛋白在全口刮治后一天显着低于A组(P<0.05);所有血清样本按时间点分组,到治疗后6周时血清中的三种细胞因子均显着降低,且含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龈沟液中的三种细胞因子在全口刮治后一天显着升高(P<0.001),其中全口刮治后一天C反应蛋白在B1组显着高于B2组(P<0.05),白介素6在B1组显着高于B2组和A组(P<0.05),治疗后6周和3个月龈沟液中的三种炎症细胞因子较全口刮治后一天均显着降低,但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3.龈下菌斑及唾液中三种牙周炎致病菌的变化。组内各治疗节点比较,龈下菌斑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Pg,伴放线聚集杆菌Aα的含量在全口刮治后一天,后6周,后三个月时均比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伴放线聚集杆菌仅在治疗后一天显着下降,但到治疗后六周和三个月反弹与治疗前无差异。组间比,在全口刮治后一天,B2组的Pg含量显着低于A组(P<0.05),A组的Aa,Fn含量显着高于B1组和B2组(P<0.05),治疗后6周B1组Pg显着高于B2组(P<0.05);唾液中的Pg,Aa和Fn仅在全口刮治后一天轻度的降低,到治疗后6周和3个月明显反弹与治疗前无显着差异,组间比在全口刮治后一天,B2组的Aa含量显着低于A组(P<0.05)。4.血液菌群的相对丰度和生物多样性。牙周炎患者血液中的细菌种类多样性显着低于健康成人对照组(P<0.01),但治疗后后6周的牙周炎患者血液中的该指标与健康成人组无显着差异(P>0.05),牙周炎组组内不同血液样本的细菌群落种类结构组成差异大于健康成人组(P<0.05)。在细菌门水平上,未经治疗的牙周炎患者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显着降低(P<0.001),在细菌属水平上,奈瑟菌属(Neisseria)在牙周炎患者组显着升高(P=0.001),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和 Cloacibacterium 菌属显着降低(P<0.01)。全口 刮治后一天B2组患者全血中总菌的含量最少,B1组在全口刮治后一天全血中细菌种类多样性显着高于治疗前(P= 0.03),且单胞菌属(Porphyromonas)和泛菌属(Pantoea)是血液中的特征性菌属。研究结论:1.在牙周炎基础治疗中附加甘氨酸喷砂以及不同的喷砂应用时机对临床疗效,炎症反应和牙周炎致病菌的影响不显着且趋势不完全一致,虽然有少量的指标显示组间有显着差异。此外,附加龈上龈下喷砂安全性较好。2.长期未经治疗的牙周炎患者相对于健康成人全血中菌群结构和细菌种类多样性会发生偏离,牙周炎局部的基础治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患者全血中的菌群构成和多样性。

杨一铭[5](2021)在《MCP-1在牙周炎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提取牙周炎(periodontitis)和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龈沟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出其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MCP-1)的浓度,并且观察各项牙周指标及风湿免疫指标,分析MCP-1在牙周炎和RA中的作用,探讨MCP-1在牙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牙周和风湿指标的关系,进一步探索牙周炎与RA的关系以及MCP-1的作用,从而为牙周炎和RA的预防途径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实验对象的选择: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20年6月至2020年11月辽宁省人民医院口腔科及风湿免疫科收治的牙周炎和RA患者:24例为牙周炎伴发RA的患者设为P+RA组[男7例,女17例,年龄(53.9±10.3)岁];22例为单纯牙周炎的患者设为P组[男14例,女8例,年龄(51.5±10.5)岁];19例为单纯RA的患者设为RA组[男5例,女14例,年龄(49.2±9.5)岁];以及20例健康体检者:H组[男8例,女12例,年龄(48.1±7.7)岁]。4组共85例。2.实验方法:收集4组受试者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RA患者的病程、牙周炎患者的分期等。选用吸潮纸尖称重法对实验对象进行龈沟液样本的提取,选择每个象限中X线片显示骨量丢失最大的指数牙采集,将样本放入已编号的EP管中,放入-70°低温冰箱中备用。3.牙周指标检查:对4组受试者的流行病学牙位进行下列牙周检查项目: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探诊深度(pocket plaque depth,PPD)、附着丧失(clinical atachment loss,CAL)、简化牙石指数(simplified calculus index,CI-S)、简化软垢指数(simplified debris index,DI-S),记录相应数据。并记录缺失牙数(missing teeth,MT)。4.风湿免疫相关指标的检查:对患有RA的两组的抗环瓜氨酸化抗体(anticyclic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Anti-CCP)、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进行测定。5.对收集到的样本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ibent assay,ELISA)检测MCP-1水平,并得出数据。6.应用SPSS23.0软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P+RA组与P组的BI、PPD、DI-S、CI-S、MT较RA组和H组显着升高(P<0.05);P+RA组的CAL、DI-S、CI-S较P组显着升高(P<0.05);RA组的PPD、BI、DI-S较H组显着升高(P<0.05)。2.P+RA组较RA组相比,各项风湿免疫指标均显着高于RA组(P<0.05)。3.P+RA组龈沟液MCP-1的表达水平与P组及RA组相比显着升高(P<0.05);P+RA组与RA组龈沟液MCP-1的表达水平与H组相比显着升高(P<0.05)。4.P+RA组与P组龈沟液MCP-1的表达水平与牙周指标PPD和CAL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PD:r=0.23 P=0.034 CAL:r=0.615 P〈0.01)。5.P+RA组和RA组龈沟液MCP-1的表达水平与风湿指标ESR、CRP的表达呈显着正相关关系(ESR:r=0.306 P=0.046 CRP:r=0.328 P=0.032)。结论:1.牙周炎伴RA患者龈沟液中MCP-1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与CAL和PPD呈正相关,提示MCP-1与牙周病和RA的发病机制有一定关系。2.通过临床检查表明,PPD、CAL在牙周炎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破坏程度最重,单纯牙周炎患者,健康组次之,这意味着类风湿性关节炎存在使牙周炎病变发展程度加重的可能。

钱进[6](2021)在《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龈沟液中骨代谢及炎症介质表达的变化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探究与观察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龈沟液中骨代谢及炎症介质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本院收治的80例无牙周炎的正畸治疗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4、8周后的龈沟液骨代谢指标及炎症介质。结果:治疗1~8周后,两组龈沟液各骨代谢指标持续升高(P<0.05)。治疗1、4、8周后,观察组龈沟液各骨代谢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及治疗1、4、8周后观察组IL-1β、IL-6及IL-8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周后,两组IL-1β、IL-6及IL-8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4周后两组IL-1β、IL-6及IL-8均高于治疗1周后(P<0.05)。治疗8周后,两组IL-1β、IL-6及IL-8均低于治疗4周后(P<0.05)。治疗前及治疗1、4、8周后,观察组前列腺素E2(PGE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8周后,两组龈沟液PGE2及TNF-α持续升高(P<0.05)。结论:与无牙周炎患者比较,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过程中龈沟液中骨代谢及炎症介质表达的变化较大,应重视对牙周炎的治疗及干预。

李慧,李明贺,赵聪,苏畅[7](2020)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绝经妇女牙周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龈沟液中炎性因子和骨代谢因子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对绝经妇女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龈沟液中炎性因子与骨代谢因子水平的影响,阐明其在绝经妇女牙周炎患者治疗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86例绝经牙周炎女性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盐酸米诺环素组(观察组,n=43)和碘甘油组(对照组,n=43)。评价2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和出血指数(BI)。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取2组患者的龈沟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2组患者龈沟液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 (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组患者龈沟液中骨代谢因子骨钙素(OC)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PD、PLI、BI和龈沟液中IL-6、hs-CRP、TNF-α及O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PD、PLI、BI和龈沟液中IL-6、hs-CRP、TNF-α及O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PD、PLI和BI明显降低(P<0.05),龈沟液中IL-6、hs-CRP和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龈沟液中OC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绝经妇女牙周炎患者的疗效显着,可改善患者牙周参数。

钱晓晴,谭雅妮,王密,潘宏,孙琦,沈红梅[8](2020)在《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乳铁蛋白浓度与炎性反应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乳铁蛋白(LF)的浓度,并分析其与炎性反应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73例为研究组,另外选择牙周健康志愿者57例为对照组。对比治疗前慢性牙周炎患者、健康者的龈沟液中LF浓度、炎性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同时比较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的牙周检查指标、LF浓度、炎性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LF浓度与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牙龈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以及探诊出血指数(BO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前龈沟液LF浓度、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CD+3、CD+4及CD+4/CD+8水平均明显升高,而CD+8水平显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龈沟液LF浓度、IL-6、TNF-α、hs-CRP、CD+3、CD+4及CD+4/CD+8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而CD+8水平显着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LF浓度与IL-6、TNF-α、hs-CRP、CD+3、CD+4及CD+4/CD+8呈正相关(P<0.05),而与CD+8呈负相关(P<0.05)。结论 LF与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关系密切,可能参与了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检测LF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疗效。

欧阳昭广[9](2020)在《载阿奇霉素PLGA缓释微球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的治疗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牙周炎是口腔常见的疾病,它是一种微生物相关、宿主介导并导致牙周附着丧失的炎症,破坏牙周软硬组织,是成人失牙的首要原因,现有研究表明,控制宿主的炎症反应是治疗牙周炎的关键。阿奇霉素(Azithromycin,AZM)作为临床常用抗生素,除抗菌性能外,亦能调节炎症反应,促进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临床上牙周药物治疗常选择口服给药方式,长期服用可能产生耐药性等不良反应,牙周袋局部用药,药物易受龈沟液和唾液冲刷影响,降低作用时间和作用浓度。为保证AZM安全地在牙周炎症部位发挥有效的作用时间,本组前期利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作为载体材料,制备了AZM局部缓释微球体系,但该缓释系统体内治疗效果尚不明确。因此本实验拟通过建立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观察载阿奇霉素PLGA缓释微球系统对牙周炎的治疗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牙周炎提供新型、便捷、安全有效的方式。方法:1.采用单一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载阿奇霉素PLGA缓释微球,聚(丙烯胺盐酸盐)[Poly(allylamine hydrochloride),PAH]及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对微球表面改性后,利用明胶透明质酸钠水凝胶作为微球载体,进行电镜表征。2.构建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采用”丝线结扎+高糖法”处理造模组大鼠,8周后,各随机抽取3只大鼠,检测其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并检测外周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情况,对牙槽骨进行Micro-CT扫描和扫描电镜检测,定量分析釉质牙骨质界-牙槽嵴顶(Cemento Enamel Junction-Alveolar Bone Crest,CEJ-ABC)距离,根据牙龈炎症状况和牙槽骨破坏情况,确定实验性牙周炎模型(experimental periodontitis model,EP)构建成功。3.大鼠分组处理EP模型构建成功后,将牙周炎大鼠随机分为4组,盐水组(normal saline group,n=6)、PLGA载体材料组(PLGA group,n=7)、AZM原料药组(AZM group,n=7)、载阿奇霉素PLGA组(AZM-PLGA group,n=7),正常组作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 group,n=6)。造模成功后0周、1周、3周、5周分别在大鼠第一磨牙腭侧牙龈组织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PLGA空白水凝胶、AZM水凝胶、载阿奇霉素PLGA水凝胶,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4.载药微球缓释体系对大鼠牙周炎的疗效评价药物处理结束后1周,采集大鼠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血清样本检测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情况,检测SBI、GI、PD等牙周临床指标,分离上颌骨,左侧标本行组织学H E染色分析,右侧标本进行Micro-CT和扫描电镜检测,数据整理、分析。结果:1.成功制备出表面具有均匀点状凹坑的载阿奇霉素PLGA缓释微球,粒径10-15μm,扫描电镜显示微球嵌于明胶透明质酸钠水凝胶中。2.造模8周后,结扎组大鼠的SBI、GI、PD、CEJ-ABC指数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1),且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FN-γ、IL-2、IL-6、IL-17A表达量高于正常组,IL-4、IL-10表达量较正常组略低,影像学分析结果显示,结扎组大鼠牙槽骨破坏较严重。3.牙周炎大鼠局部注射载阿奇霉素PLGA微球水凝胶后,相比盐水组,SBI、GI、PD指数降低,差异明显(P<0.01)。AZM-PLGA组龈沟液中TNF-α、IFN-γ、IL-2、IL-4、IL-6、IL-10、IL-17A表达情况与空白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相比盐水组,其TNF-α、IFN-γ、IL-2、IL-6的表达量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IL-17A表达量低于盐水组,IL-4、IL-10表达量高于盐水组,但差异不明显。血清炎性因子变化情况与GCF炎性因子变化呈正相关。组织学与影像学分析结果显示,载药微球处理后大鼠牙槽骨高度相比盐水组,有所恢复,CEJ-ABC定量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接近空白对照组牙槽骨高度。结论:载阿奇霉素PLGA缓释微球水凝胶局部注射,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显着减轻牙周组织炎症反应,促进牙周组织再生,为缓释药物辅助牙周治疗提供基础研究证据。

吕晔[10](2020)在《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的牙周基础治疗与脂联素表达水平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牙周炎是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致使人们的饮食和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牙周基础治疗是目前为止治疗牙周炎的首要和有效的方法。治疗前后牙周局部的临床效果颇为显着,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现如今牙周基础治疗研究的重要部分便是对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干预。2型糖尿病是糖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其多伴发牙周炎。已知牙周炎和糖尿病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但具体因果关系与机制不明朗。本实验目的在于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后的牙周炎症控制情况,以及重要指标脂联素含量和血糖的影响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两组患者,实验组是患有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对照组是单纯患有牙周炎患者,各38例,对这两组实施牙周基础治疗干预,治疗首先包含龈上洁治,其次是龈下刮治,与此同时对患者的口腔卫生知识进行宣传和教育,并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选取同一上颌第一恒磨牙的颊侧牙周位点,运用袋底法采集患者的龈沟液。棉卷隔湿取样区域,将灭菌的吸潮纸尖轻轻放置在牙周袋的底部采集龈沟液后放入无菌的EP管里,然后置于-70℃存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来进行龈沟液中的脂联素水平的检测。多项临床的牙周指标还要在治疗前后完成检查,其中牙周临床指标的检查包含牙龈指数、探诊深度、菌斑指数以及临床附着水平。并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牙周大表。另外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的患者还需要另外采集提取患者龈沟液当天的空腹血测量血糖并且抽取5ml静脉血于EDTA采血管内,并且放置在-4℃保存。血液样本均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提取全血总RNA。再将外周血总RNA逆转录为cDNA,-20℃冷冻保存,备用。通过Real-time PCR的方法检验治疗前后外周血中脂联素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通过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经过牙周基础治疗后,单纯牙周炎患者组和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组龈沟液中脂联素的表达均有所增多(p<0.05),其中牙周临床指标的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和附着丧失(CAL)均有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组空腹血糖值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外周血中脂联素表达含量的变化(p>0.05)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口腔卫生得到逐渐改善,口腔保健意识增强。结论牙周基础治疗促使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脂联素含量上升。牙周基础治疗也是控制单纯牙周炎和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牙周炎症的重要手段,并可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有一定的改善。

二、牙周炎基础治疗配合PVP-I局部应用后龈沟液中GPx水平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牙周炎基础治疗配合PVP-I局部应用后龈沟液中GPx水平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碘甘油对牙周炎患者牙周参数、龈沟液炎性因子及骨代谢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牙周致病菌比例比较
    2.3 两组患者牙周参数比较
    2.4 两组患者龈沟液炎症因子比较
    2.5 两组患者龈沟液骨代谢因子比较
3 讨论

(2)镁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大鼠股-腘动脉内皮lncRNA-sONE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1.1.1 动物
        1.1.2 药品与试剂
        1.1.3 仪器
    1.2 方 法
        1.2.1 模型构建、分组与处理
        1.2.2 血脂水平检测
        1.2.3 血清内皮功能指标检测
        1.2.4 以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下肢静脉血内皮细胞数量
        1.2.5 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内皮lncRNA-sONE的表达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各组大鼠血脂水平比较
    2.2 各组大鼠血清内皮功能指标比较
    2.3 各组大鼠下肢静脉血内皮细胞数量比较
    2.4 各组大鼠股-月国动脉lncRNA-sONE表达比较
3 讨 论

(3)透明质酸凝胶用于中重度牙周炎吸烟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1.2 实验步骤
    1.3 GCF收集及检测方法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4)牙周炎基础治疗中附加甘氨酸喷砂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研究背景
第一部分 牙周炎基础治疗中附加甘氨酸喷砂后对临床疗效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牙周炎基础治疗中附加甘氨酸喷砂后对炎症反应和口腔细菌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牙周炎及附加甘氨酸喷砂的基础治疗对血液菌群的影响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英文论文一
英文论文二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MCP-1在牙周炎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实验器材与设备
    2.实验对象
    3.实验方法
    4.统计学分析
结果
    1.一般情况的比较
    2.牙周临床指标的比较
    3.两组RA受试者各项风湿免疫指标的比较
    4.MCP-1 在龈沟液中的表达水平
    5.4组牙周临床指标与龈沟液中MCP-1的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6.两组RA受试者各项风湿免疫指标与龈沟液中MCP-1的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讨论
    1.流行病学特点
    2.牙周临床指标与牙周炎和RA的相关性
    3.风湿免疫指标与牙周炎和RA的相关性
    4.MCP-1 与牙周炎和RA的相关性
    5.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MCP-1与牙周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龈沟液中骨代谢及炎症介质表达的变化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4、8周后的龈沟液骨代谢指标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4、8周后的龈沟液白细胞介素比较
    2.4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4、8周后的龈沟液PGE2及TNF-α比较
3 讨论

(7)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绝经妇女牙周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龈沟液中炎性因子和骨代谢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评价指标
        1.3.1 2组患者总有效率的评价
        1.3.2 2组患者PLI、BI和PD评分
        1.3.3 2组患者龈沟液中炎性因子和骨代谢因子骨钙素(osteocalcin,OC)水平的检测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2组患者总有效率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PD、PLI和BI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龈沟液中IL-6、hs-CRP和TNF-α炎性因子水平
    2.4 2组患者治疗前后龈沟液中OC水平
3 讨论

(8)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乳铁蛋白浓度与炎性反应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
        1.3.2 主要试剂与仪器:
        1.3.3 取位点选择:
        1.3.4 提取龈沟液:
        1.3.5 龈沟液LF浓度及炎性因子检测:
        1.3.6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1.3.7 牙周指标检测: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检查指标比较
    2.2 2组患者龈沟液中LF浓度、炎性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2.3 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龈沟液中LF浓度、炎性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2.4 治疗前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LF浓度与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的相关性
3 讨论

(9)载阿奇霉素PLGA缓释微球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的治疗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载阿奇霉素PLGA缓释微球水凝胶体系的制备及表征
    1.1 材料和方法
        1.1.1 主要实验设备和试剂
        1.1.2 载阿奇霉素PLGA缓释微球的制备
        1.1.3 聚(丙烯胺盐酸盐)及丝素蛋白修饰PLGA载药微球
        1.1.4 载药缓释微球明胶透明质酸钠水凝胶制备
    1.2 结果
        1.2.1 AZM原料药及载体材料以及载药微球扫描电镜表征
        1.2.2 载药微球水凝胶扫描电镜表征
    1.3 讨论
    1.4 小结
二、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的建立
    2.1 材料和方法
        2.1.1 主要实验试剂及设备
        2.1.2 麻醉试剂配制
        2.1.3 实验动物及分组
        2.1.4 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的建立
        2.1.5 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的鉴定
        2.1.6 标本采集与分析
    2.2 结果
        2.2.1 大鼠一般情况观察与记录
        2.2.2 实验性大鼠牙周炎GI、SBI、PD情况
        2.2.3 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结果
        2.2.4 实验性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情况
    2.3 讨论
    2.4 小结
三、载阿奇霉素PLGA缓释微球对大鼠牙周炎的治疗效果
    3.1 材料和方法
        3.1.1 主要实验试剂及设备
        3.1.2 造模后实验大鼠分组处理
        3.1.3 检测龈沟液蛋白总浓度
        3.1.4 检测龈沟液炎性细胞因子表达
        3.1.5 大鼠牙周探诊情况
        3.1.6 检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表达
        3.1.7 大鼠牙槽骨组织学分析
        3.1.8 大鼠牙槽骨影像学分析
        3.1.9 统计分析
    3.2 结果
        3.2.1 大鼠一般情况观察与记录
        3.2.2 药物处理后各组大鼠GI、SBI、PD情况
        3.2.3 Bradford法检测龈沟液总蛋白
        3.2.4 药物处理后各组大鼠龈沟液炎性细胞因子结果
        3.2.5 药物处理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结果
        3.2.6 大鼠牙周组织学情况
        3.2.7 大鼠牙槽骨影像学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牙周炎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的牙周基础治疗与脂联素表达水平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和研究对象
    2.主要材料
    3.实验方法和步骤
结果
    1 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资料对比
    2 脂联素含量于治疗前后对比
    3 治疗前后血糖值比较
    4 牙周改善状况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附图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病例1 牙周炎
病例2 牙周炎
病例3 牙周炎
病例4 牙周炎
病例5 牙周炎
讨论(病例 1-5)
1 参考文献
病例6 前牙缺损全瓷冠修复
病例7 前牙缺损冠修复
病例8 前牙缺损全瓷冠修复
病例9 前牙树脂修复
讨论(病例 6-9)
2 参考文献
病例10 根管再治疗
病例11 根管再治疗
讨论(病例 10-11)
3 参考文献
病例12 牙髓炎
病例13 牙髓炎
病例14 慢性牙髓炎
讨论(病例 12-14)
4 参考文献
病例15 前牙美学修复
病例16 前牙美学修复
讨论(病例 15-16)
5 参考文献
病例17 嵌体
讨论
6 参考文献
病例18 下颌外伤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附录)
致谢

四、牙周炎基础治疗配合PVP-I局部应用后龈沟液中GPx水平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碘甘油对牙周炎患者牙周参数、龈沟液炎性因子及骨代谢因子的影响[J]. 邢怡,陈北,郭小龙.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1(11)
  • [2]镁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大鼠股-腘动脉内皮lncRNA-sONE的影响[J]. 黄冠华,吴小雨,张曼旭,崔凌志.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1(06)
  • [3]透明质酸凝胶用于中重度牙周炎吸烟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 王晨昱,陈丽春.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1(06)
  • [4]牙周炎基础治疗中附加甘氨酸喷砂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基础研究[D]. 张文怡. 山东大学, 2021(11)
  • [5]MCP-1在牙周炎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分析[D]. 杨一铭.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6]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龈沟液中骨代谢及炎症介质表达的变化观察[J]. 钱进. 中国医学创新, 2021(02)
  • [7]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绝经妇女牙周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龈沟液中炎性因子和骨代谢因子的影响[J]. 李慧,李明贺,赵聪,苏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6)
  • [8]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乳铁蛋白浓度与炎性反应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关系[J]. 钱晓晴,谭雅妮,王密,潘宏,孙琦,沈红梅. 河北医药, 2020(17)
  • [9]载阿奇霉素PLGA缓释微球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的治疗作用研究[D]. 欧阳昭广.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10]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的牙周基础治疗与脂联素表达水平相关性研究[D]. 吕晔. 青岛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牙周炎基础治疗联合PVP-I局部应用后龈沟液中GPx水平的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