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杰作——巴尔米拉遗址一瞥

人类的杰作——巴尔米拉遗址一瞥

一、人类的杰作──巴尔米拉遗址掠影(论文文献综述)

刘爽[1](2021)在《“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的拓展亦是一个征服高地的过程,从罗马城的“七丘”到帝国境内的大量山地城市,“山地建城”的理念也成为多数罗马城市的一大共性,在中世纪的宗教狂热中催生出一座座“山巅之城”,那些在图像中高悬山巅的建筑,成为与神明最为接近的“圣地”,赋予了城市一顶形制特殊的“冠冕”。在文艺复兴时期,这种理想在“七丘之城”罗马得到极大强化,通过一系列的城市改造、在罗马之劫的废墟上建立起一个新的圣城,不仅引起境内城市的竞相效仿,更在海权时代再度拓展到地中海的“边缘”,从而在曾经历罗马化的伊比利亚半岛获得了自由,发展出更具适应性的本土化山城格局。但与4世纪已将自身打造成“第二罗马”的君士坦丁堡不同,这些城市虽与罗马教廷的宗教运动息息相关,却同本国的海外事业有着更大的关联。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不仅通过系列“重建罗马”的计划向圣城靠拢,更将其改造成以“下城区”为核心的“滨海山城”,以此展现海权时代的核心推动力——跨洋贸易。在这一过程当中,经过葡萄牙“本土化”的山城理念被带往印度洋的各个海岸和岛屿,罗马教廷的强盛势力也通过里斯本王室渗透其中,最终以一座座群山环抱下的新城塑造了葡萄牙帝国的海疆。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果阿凭借绝对的政治、宗教地位被打造成一个东方的罗马,它不仅与地中海的第一罗马遥相呼应,更使“高地建城”的理念进一步向远东传递,借助完备的山地建设和系列适应政策,将“真十字之地”澳门营建成一座特征鲜明的“妈港神名之城”。然而,在这种不断“移动”的圣城背后,是罗马人“从山地到海滨”的城市化进程,并在海权时代“从地中海到印度洋”的贸易局势下,经历了建城“媒介”的一次次转变,从而在适应山区、平原、海滨与岛屿的过程中,由古典向近代社会迈进,最终在中西交汇的“十字路口”,将遥想中的“真十字之地”(澳门)化作了现实。

侯俊宇[2](2019)在《房龙美术发展观探析》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历史学家与人类学家,房龙在其着作《艺术》中以新颖的研究方法和独特的视角重新构建了人类艺术发展的漫长历史,而房龙关于美术领域的探讨不仅源于其着作的重点章节,更集中体现在房龙对于美术现象产生与传播的独到见解。得益于自身所处时代的变迁以及个人丰富的经历,房龙美术发展观应运而生。同时,房龙在涉猎美术领域之前已经完成了《地理》《人类的故事》《圣经的故事》等不同学科文集的写作,已经形成了相对全面的知识储备和比较成熟的个人研究风格。可以说,房龙关于美术发展观的探索具有鲜明的特色,其理论体系也相对完整。本文旨在从三方面探究房龙关于美术发展观的独到见解。首先从房龙美术发展观的提出背景入手,探究房龙的治学方法及视域,并为当下美术现象研究的创新提供参考;其次,提炼房龙文集中所涉及的影响美术产生与发展的相关因素,探析房龙美术发展观的核心要义,并为当代美术创作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最后,总结房龙写作风格的特点,以便于当下美术研究更为有效地传播与推广。探析房龙美术发展观,目的在于归纳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当代美术的发展,使其美术探索精神在当代得以延续。

方亚男[3](2018)在《论新时期藏地汉语游记散文的发生机制与精神元素》文中研究表明新时期以来,藏地汉语游记散文在以藏汉文化为主的多民族文化的动态融合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文学版图,呈现出复杂、崭新的文学面貌,具有充分的研究合法性、必要性与可能性。然而,就研究现状而言,目前国内外对此问题的集中关注与专项研究稍显不足,在此背景下,本论文应运而生。总体上,本论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首先明确了“新时期”、“藏地汉语游记散文”、“发生机制”与“精神元素”的基本定义。“新时期”具体是指1979年至今(2018年3月24日),是对论文研究的时间限定;“藏地汉语游记散文”是指用汉语创作且在作品内容中涉及“藏”元素的因游而思、因思而记的游记散文,是对论文研究的题材和体裁限定;“发生机制”是探讨新时期藏地汉语游记散文的生成原因与发展动力;“精神元素”特指文学作品中能够表现作家精神主体性的文学元素,主要包括作品的精神旋律、核心意象、多元取向等三个方面。“发生机制”与“精神元素”是对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限定。此外,绪论部分还对该论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写作思路与方法进行了总述。正文部分共四章,前一章论述新时期藏地汉语游记散文的发生机制,后三章论述其精神元素。新时期藏地汉语游记散文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口孵”式的文学发展,它为新时期藏地汉语游记散文的发生、发展积累了文学基础;二是现代社会发现自我、建构自我的心理诉求,它为新时期藏地汉语游记散文的发展提供了主要动力。“精神元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新时期藏地汉语游记散文中的精神旋律,即复魅想象与去魅意识;二是指新时期藏地汉语游记散文的核心意象,即“太阳/阳光”、“神山圣湖”、“经幡系列”、“寺庙系列”、“哨所系列”、“仪式系列”等及其背后普遍蕴含的心理原型;三是指新时期藏地汉语游记散文的多元取向,而不同取向又表现为不同的写作方式与作品风格,如:马丽华在融合写作中对新时期藏地汉语游记散文起到了“破冰”式的作用;阿来在藏汉交叉地带表现出一种“阶梯意识”;毕淑敏深入藏地日常生活,其作品表现出一种“轻”风格;驴友记则在旅游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影响下,创作出一种民间书写方式,是中国古代徐霞客精神与现代自我意识的文学实践。结语部分在正文基础上,对论文进行了简要总结与补充说明,同时指出论文中部分内容可能存在的学术研究前景与论文研究的不足。

刘驰[4](2016)在《当代旧体诗词研究》文中认为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以来,白话新文学日益繁荣,并逐渐占据文坛的主流地位,旧体诗词的地位则一落千丈,并逐渐被文学史排斥在主流话语之外,但其创作却从未中断,尤其是文革以来,随着各级诗词学会及其刊物的创办、高考制度的恢复及大学内学术的繁荣、互联网的普及,各级诗词学会会员、学者诗人群体、网络诗人群体等诗人群体逐渐涌现,并形成了各自的创作特色,其中网络诗人群体新创尤大,在旧体诗词题材内容、思想意识、表现手法等方面颇有开创,并创作了一批异于古人、具有当代特色的佳作。然而,目前学术界对文革后旧体诗词的创作状况缺乏关注,较少有系统的研究论着,而这也是本文的特色之所在。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为文革后旧体诗词创作群体及创作情况的概论,将当代的诗人大致划分为各级诗词学会会员、学者诗人群、网络诗人群等三个群体,并对其创作状况进行概述。第二章对学者诗人群体的创作进行研究,重点在于个案研究。第三章对网络诗人群体的创作进行研究,梳理网络诗人“守正”、“革新”两大诗学主张,总结网络诗人在旧体诗词题材内容、思想意识、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新创,并对重要诗人作个案分析。

曾丽琴[5](2015)在《台湾小说中的后现代都市想像》文中研究表明台湾小说中关于后现代都市的想像丰富而精彩。介入其中书写的台湾作家众多,而他们对后现代都市的呈现面向亦各有不同。将台湾关于后现代都市书写的小说做整体考察,可以发现它们比较清晰而完整地呈现了后现代都市的五大状况:消费之城、全球之城、身体之城、虚拟之城与两极之城。“消费之城”讨论了台湾作家对后现代都市消费空间、消费者的生动呈现,及对符码迷恋与广告意识形态的深刻揭露。特别探讨了《巫言》对完全陷进消费/市场逻辑的后现代都市各个领域的深入描绘,以及朱天文在书写中以“日常生活”抵抗消费社会的策略。而读者特别是大陆读者对台湾这些批判消费社会的书写令人意想不到的反向接受也得到讨论。“全球之城”一方面研究了台湾小说中呈现出来的台北与其他大都市互动的三种不同态度,另一方面讨论了台湾作家对全球化造成的后现代都市生活一致性与后现代都市景观同一性的想象及应对策略。“身体之城”在对台湾解严以来持续不断开展的性别抗争、同性恋议题与酷儿论述三种“微观政治”做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与研究之后,从多面向的同性恋书写及酷儿书写颠覆与妖化的两难两个方面对台湾特别丰富的“身体政治”书写展开讨论。“虚拟之城”从台湾作家书写的三种不同空间展开研究。其一讨论的是台湾作家如何呈现后现代都市中常让人产生幻异感的真实空间;其二考察的是台湾科幻小说书写中总是以后现代都市景观来作为类比并呈现的电脑/网络虚拟空间;其三研究了台湾小说对既假又真能够变形幻化的“超现实空间”的想象。“两极之城”考察了台湾小说对后现代都市贫穷一极如外劳、原住民以及其他后现代都市贫民的书写与后现代都市两极化景观“门禁社区”的呈现,而台湾作家对后现代都市两极化的叩问与反抗亦得到研究。

杨冰莹[6](2013)在《双重转型 ——1789-1848年法国绘画中的文学题材》文中研究指明1789年至1848年是法国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一段时期,一切似乎都在变革与重生之中不断地被推倒和建立。绘画在此时也发生着深刻的转型,这种转型表现为两个方面:从题材上来说,宗教必然衰落的危机作为一个主题浮现出来,小说、戏剧、诗歌成为绘画主要表现的内容;从叙事模式上来说,绘画中开始出现了文学的描述性、戏剧性和诗意的效果。可以说,从18世纪末开始,绘画的题材和叙事模式实现了双重转型。这种双重转型是文学所赐予的。因为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文学成为了一种主导的艺术形式。18世纪启蒙运动和中产阶级的崛起导致全社会出现普遍的非宗教倾向,文人地位的提高,职业作家的增多,书商对于出版自由的争取,都使文学摆脱宗教性和精英性,走向世俗化和市场化。与此同时,印刷术的改革,识字率的上升,剧院的繁荣,公共阅览室的普及等要素致使阅读群体逐步扩展至社会的各个阶层。在浪漫主义盛期,夏多布里昂、雨果、拜伦、歌德、司各特等文学家成为了时代的偶像,他们的光辉笼罩在包括绘画在内的所有艺术领域。不可否认的是,在革命热潮与专制势力此消彼长的年代里,这一切最终是与意识形态、社会变革或时代精神紧密相连。但无论是启蒙主义的理想,还是拿破仑的雄心壮志,无论是中产阶级新贵的崛起,还是革命失败后的“世纪病”,在此时却是以书摊上争相传阅《新爱洛伊斯》的读者,遍布法国地下的盗版图书,剧院里互相投掷伞具和手杖的自由派和保皇派观众,跟随着少年维特和查铁顿自陨生命的文艺青年,浪漫主义绘画中的拜伦情调等具体的方式而存在的,又是以如此细致的方式影响了绘画艺术的双重转型的。因此,本文拟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以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绘画例,对1789至1848年法国绘画中的文学题材和叙事模式的转型进行深入探析。

王治国[7](2011)在《集体记忆的千年传唱 ——《格萨尔》翻译与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综合国力显着增强,要求中华文化地位的配套发展和相应提升。将中国几千年多民族、多源头灿烂文化翻译出来,推向世界,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重要途径之一。因此,中国典籍翻译(当前主要是英译)就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中华多民族文学史重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民族典籍翻译尤其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格萨(斯)尔》是我国藏族和蒙古族共同创造的一部长篇英雄史诗,藏族称为《格萨尔》,蒙古族称为《格斯尔》,本文统称《格萨尔》。《格萨尔》是在藏族古老的神话传说、历史记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其中不仅渗透了当地的风俗习惯、传说故事、歌谣谚语,而且受到原始的自然崇拜、苯教和佛教信仰(藏传佛教、喇嘛教)等意识形态的影响,体现出口头传承和文本书写多渠道民间创作和多元文化共同模塑的特点。其基本的诞生和传播路线是从藏族到蒙古族地区,经过长期的民间创作和流传,形成多语种史诗版本的复杂格局。《格萨尔》经千年传唱至今仍为说唱艺人所传诵,堪称“口头文学典范”和“活形态”史诗之王。《格萨尔》与其他一批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的发现,有力地推翻了黑格尔“中国无史诗”的论断,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中国不仅拥有史诗,而且拥有世界上最长的史诗。这样一部宏大史诗的存在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19世纪以来,《格萨尔》在世界上流传日趋广泛,早已引起西方汉学界关注和重视,并先后出现了俄、法、德、英等语译介本。由于《格萨尔》自身所具的学术价值和独特魅力,以及在中国多民族文学史和国内外藏学界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国内外学者分别从史诗学、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文学等视角开展了研究工作,形成了专门的“格萨尔学”,成为国际藏学研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从翻译学视角去审视这一“活形态”口头说唱文学译介和传播研究至今很少。我们初步研究发现,《格萨尔》史诗有“民译”(藏、蒙、土民族语言内部互译)、“汉译”(藏、蒙、土译为汉语)、“外译”(藏、蒙、汉译为英(外)语)、“往复翻译”(多语种之间往复翻译)和“回译(各外语本译回汉语)”多种复杂翻译现象和译本形态存在。其翻译途径和过程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口译和笔译或者文学翻译,也不仅仅是转译和重译,它还有更为复杂的多向、交叉、往复翻译等特点,这些都包含着崭新而经典的翻译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描述和研究,对民族史诗翻译和口头文学的翻译研究有着重大的价值,对当前重写中华多民族文学史和书写中国翻译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格萨尔》的搜集、整理、翻译是一个综合性的重要研究课题,又是《格萨尔》走向世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民译和汉译构成了《格萨尔》域内翻译的广阔天地,类似的文本翻译在蒙古族、维吾尔族、满族等中华各民族之间的典籍翻译中比较常见。本文从局部性的介绍进入整体性的研究,由微观研究进入宏观研究,也就是从《格萨尔》民译转移到史诗的外译,最终目的是通过史诗翻译研究,探循史诗通向世界文学的途径和方法。为此,文章从史诗发生、发展与传播入手,进入到域内翻译和域外译介传播的广阔领域,涉及民译与汉译,外译与英译等多种文本和多种翻译途径,绘制《格萨尔》翻译传播的认知地图以及译本之间的关系谱系图,并就译本所透视的复杂翻译现象和翻译类型作出分类和进一步研究。重点是通过《格萨尔》三大英译本之间、《格萨尔》翻译与荷马史诗和印度史诗翻译之间的多维比较研究,就口传活态文学翻译作出一定的理论阐释和思考。同时,也立足于史诗的文本性(textuality)与口承性(orality)之间相互对立、相互转换的复杂关系,尝试分析史诗翻译的两个维度:文本翻译与口头翻译之间的相互关联,进而衍生出口头文学本体论以及口头文学翻译的相关理论问题。依据以上研究目标和研究重点,本文首先进入《格萨尔》史诗本文研究。就《格萨尔》的形成渊源、内容结构、艺术成就、传承情况、流传方式、说唱艺人、文本形成、版本以及异文本展开研究。运用当前国际史诗学的最新成果,从口头诗学“程式”理论入手,对《格萨尔》程式化结构以及说唱艺人的记忆特征进行阐述。借鉴“本事迁移理论”和互文性理论分析众多《格萨尔》版本和异文本形成机制,对史诗的版本流传作一较为清晰的划分,为进入史诗翻译研究做好学理铺垫。其次,对史诗近二百多年译介传播史展开研究,包括国外翻译研究和国内翻译研究的综合考察,阐明史诗翻译的三大路线(途径),从民译、汉译、外译(英译)三个层面对众多译本进行扫描和分类。这部分是《格萨尔》翻译研究的本体部分。将《格萨尔》英译置于跨文化语境下进行对比研究,重点选取三个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英译本,分别是欧陆汉学大卫·尼尔英译本、北美大地道格拉斯·潘尼克英译本和中华本土王国振等英译本,进行全方位比较研究,以期发现不同历史语境下史诗翻译的原本面貌,以及由新的翻译现象而触发的理论思考和阐释。《格萨尔》史诗翻译离不开与世界其他主要史诗翻译的比照研究。因此,文章最后将《格萨尔》置身于世界三大史诗翻译视野下进行考察,通过对比世界三大史诗翻译“文本”与“口承”两个纬度,借助民族志诗学理论对史诗和口头文学翻译进行方法上的探讨。通过对史诗翻译的理论阐释,文章提出了口头文学本体论、口头文学翻译本体论两个概念,并对民族史诗翻译的途径以及中国多民族文学翻译史的书写作了展望。民族文学、口头文学的翻译研究,是中国翻译文学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也是书写中国翻译史的一个重要篇章。《格萨尔》史诗属于口头说唱文学,其英译则属于一类非常复杂的新的翻译领域,因此,英译研究就具有实证研究和文学翻译批评的双重性质。“民译”、“汉译”和“外译”等概念的提出将为解决民族典籍翻译的途径提供借鉴。通过这一极具典型代表性口头文学史诗英译的研究,本文一方面借鉴民族志诗学的方法,归纳、总结史诗翻译的特点及规律,探索当前史诗翻译的可行性原则、策略和方法,为其他民族史诗翻译提供重大参考价值;另一方面站在现代译论的高度,对这部民族典籍翻译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理论解释和阐发,对中华民族史诗翻译及其研究给予一定的理论升华和学科建构,而这二者对于进一步充实和发展完整的民族典籍翻译,对于书写中华多民族文学翻译史具有重要意义。

郭茂全[8](2011)在《新时期西部散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期西部散文是中国西部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中国当代散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新时期西部散文不仅表征着中国西部特有的历史文化与精神气质,还参与了中国当代文学建设,在民族精神的重铸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新时期西部散文的代表作家有李若冰、杨闻宇、贾平凹、周涛、马丽华、刘亮程、张昆华、凌渡、史小溪、刘志成、邢秀玲、冯艺、潘琦、庞俭克、郭文斌、马步升、梅卓、吴景娅、冯秋子、和谷、王蓬等。与中部、东部的散文相比,新时期西部散文具有独特的精神气质与丰富的文化意蕴,本论文将对此进行系统而详尽的探讨。论文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第一章为引论,第二章至第八章为本论,最后为结论。论文第一章为新时期西部散文的概念界定与研究现状。首先确定新时期西部散文的内涵与外延,然后重点评述在一些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散文史、中国现代西部文学史的论着中对西部散文的评价,归纳、总结现有的西部散文研究成果,探寻西部散文研究可能拓展的一些向度。第二章为西部散文的发展历程。西部散文的发展分为两个时期,建国后至第四次文代会前为第一个时期,是当代西部散文发展的前期。第四次文代会后至当下为第二个时期,即西部散文的新时期。前期西部散文的思想表现与艺术探索影响了新时期的西部散文创作。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新时期西部散文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因而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审美特征。第三、四章为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精神特质,即精神高原的坚守、生命意识的张扬、苦难意识的表达与边缘意识的书写。在政治热情消退与物质欲望膨胀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各种精神危机,西部散文坚持和弘扬着散文的精神品性,守望和重铸着人类的精神高原。西部散文在理解生命、对话生命、与传达生命中自觉张扬着生命意识,表现出对人类自身生命与自然万物生命的深切关怀。西部严酷的自然生态与艰苦的生存环境以及苦难的历史记忆促成了西部散文的苦难意识,道德净化、宗教悲悯与审美表现成为作家超越苦难的方式。西部处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边缘地带,具有独特的边缘文化特征,西部作家以边缘的身份和策略来对抗他者的歧视、阐明自身的价值、寻求对话与理解。第五章为新时期西部散文的乡土记忆与城市体验。在乡村与城市的二元格局中,乡土与城市成为西部散文表现的重要内容。西部散文展现了作家乡土记忆的形成,呈现着西部丰富的乡土文化景观,阐明了西部乡土精神的现代价值。在现代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中,西部散文表现了人与城市的多元关联。西部散文寻找城市发展的历史,反思城市生活的困境,表达城市建设的理想,是作家对城与人关系思考的诗性呈现。第六章为新时期西部散文与地域文化。中国西部因其地理、历史等因素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并对西部散文的表现对象、表现方式以及艺术风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西部作家有自觉的地域文化意识,他们倚重地域文化又寻求着超越,并主动调适着不同文化冲突造成的心理矛盾。改革开放后,赴国外参观考察与工作学习的经历不断拓展、刷新了西部作家的审美体验,西部域外散文呈现了作家独特的域外体验,西部作家在跨文化交际的视野中思考着民族发展的未来,寻找人类精神的共通性。第七章为新时期西部散文的族群观念与性别意识。西部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广的地区,民族散文家是西部散文创作的重要力量,他们在追述民族历史、呈现民族文化、探寻民族心理、思考民族发展中表现出了自觉的族群观念,并在话语方式、抒情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西部女性散文家是“温柔”西部的体验者与表达者,其散文展现了西部女性的成长历程、情爱理想、身体意识、历史境遇以及现实生存中的各种困境,在建构情感世界时表现出自觉的性别意识。第八章为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生态关怀与历史想象。西部是中国生态危机最严重的地区,西部散文家有着强烈的生态忧患意识,在各种生态文化资源的影响下,西部散文家呈现生态危机,表现生态理想,体现出守望绿色大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关怀。西部悠久的历史为散文家提供了丰厚的话语资源,他们阅读着历史文献,拜谒着历史遗迹,想象着历史人物的爱憎悲欢,以散文的形式反思历史、对话历史、表达历史,体现出独特的审美风貌。在结论部分,论文总结、归纳新时期西部散文发展历程、精神特质及其文化意蕴,进一步阐明西部散文在当代人文精神建设方面的重要价值,展望西部散文的创作趋势,探讨西部散文的研究动向。

伍先成[9](2010)在《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 ——基于生态美学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文章首先阐释了人与文化的关系,说明人类创生了文化、文化又滋养着人类,并对民族和民族文化的四个层次进行了厘清,指出了人类与文化进行超循环整生的特点,结论是人类需要文化;然后,文章陈述了文化危机既显的事实,分析了文化危机形成的原因,进而说明文化危机解救的重要意义,结论是民族文化需要保持;第三,文章分析民族文化保持系统的四个子系统,结合影像的功能、特性以及它作为民族文化保持手段的历史行进,说明了影像到场的必要性,结论是民族文化保持需要影像;第四,先以电影为例,论述了现代影像的生态审美性、电影创作过程的生态美、电影欣赏过程的生态美以及走向整生的电影生态美;再以生态美学为思考视角,以民族文化保持为思考背景,结合影像要素生态、制作生态、内容生态、存在生态的现状,探究民族文化保持影像生态美的形成所要坚持的两个原则,试图实现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整生,结论是影像需要生态;第五,以壮族文化系列片《丽哉勐僚》为例,探讨民族文化保持影像到场的模式之一即民族文化的体系性影像保持,指出这一模式的特点及适用情况;第六,以文化纪录片《糯黑石头寨》、《我的村子2006》为例,探讨民族文化保持影像到场的模式之二即民族文化的非体系性影像保持,指出这一模式的特点及适用情形;最后,以生态美学的视角,对影像作为文化时的自身生态进行反思,并借助影像对人类的文化危机进行反思,以凸显影像对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的作用,并重点论述了生态思想对自然、社会、精神、文化的重要作用,从而得出结论:生态赐福人类。

黄琪[10](2008)在《上海近代工业建筑保护和再利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虽然我国总体上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但是沿海城市和中心城市以及一些传统工业城市的经济社会结构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一迅速转型和激烈变化的形势下,如何使更多的工业建筑得到妥善保护和再利用,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新课题。作为中国近代工业中心,上海是研究工业建筑最具典型意义的城市。在上海旧城更新已经将工业建筑作为改造对象的今天,工业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意义和价值尚未形成普遍共识,已有相关研究与实践经验的深度和广度还不足以形成完整理论推而广之。论文在对相关国际经验进行系统、明确的研究总结基础上,首先对上海近代工业建筑的界定、分类标准进行探讨,同时对其保护和再利用的基本原理、应用方法和实用技术,在上海这个特定的城市化历史背景下加以论证。论文主体研究为1894年至1949年这一时段的上海工业建筑。文中第二章揭示了近代工业建筑的综合价值基础,建立起近代工业建筑的价值评估体系,为近代工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第三章则对上海近代工业建筑产生和发展历史脉络进行梳理,通过对其基本构成、发展演变与老化衰退等现象论述,剖析了其背后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深层原因,阐明了上海近代工业建筑保护的特殊性以及保护中再利用的重要性;文中第四章主要针对上海近代工业建筑保护和再利用已有现状,包括现有政策和实例的概述,归纳出目前对上海近代工业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现实影响因素;文中第五、六章在评价、控制、目标三个层面上初步建构整体性的上海近代工业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策略,再经由实践层面的物质性实证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改造设计方法;附录部分附有西方工业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情况,现有上海近代工业建筑相关的政策、法规,上海近代优秀工业建筑保护名单、现存调查名单等,使论文主体部分可以处于更为宏观的背景中,便于研究者对该时段特征的全面理解和把握,和今后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提供资料。

二、人类的杰作──巴尔米拉遗址掠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类的杰作──巴尔米拉遗址掠影(论文提纲范文)

(1)“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主要视角与方法
    第三节 论文结构
    第四节 15-18世纪欧亚大陆“罗马城市”图像的研究语境
        一、葡萄牙“罗马城市”景观研究
        二、葡萄牙殖民地城市景观研究
        三、澳门城市图像的跨文化研究
    第五节 问题的提出:罗马圣城景观在里斯本、果阿与澳门?
第一章 、七丘:罗马“圣城”景观的形成
    第一节 罗马早期的山地景观及其演变
        一、“七丘”的建立
        二、城市形象的早期传播
    第二节 七丘之城:文艺复兴时期罗马的理想形象
        一、尼古拉五世的“理想城市”图形式规划
        二、利奥十世时期的“重建罗马”建筑计划
        三、耶稣会与保罗三世时期的高地建设
        四、世界的形象:新时期的“七丘之城”
    第三节 又见罗马?——圣城景观的转移
    小结
第二章 、里斯本的山城建设与“水上罗马”的形象
    第一节 背景:葡萄牙的“山城”传统与大航海时期的形象改造
        一、山城传统与基督教的空间理念
        二、高地与内城建筑、道路体系
        三、高地防御的新发展
    第二节 里斯本山城的早期“罗马化”
    第三节 曼努埃尔一世的理想城市与高地重心转移
    第四节 若昂三世的“重建罗马”与“七丘之城”形象
        一、罗马教廷与罗马城市图像的影响力
        二、奥朗达的“重建罗马”城市改造
    第五节 水上的罗马:若昂五世时期的“形象转变”
        一、耶稣会的高地争夺战
        二、菲利波·尤瓦拉的里斯本“新罗马”计划
    第六节 结束与开始:震后的里斯本
    小结
第三章 、果阿与葡萄牙海外殖民地的“滨海山城”理想
    第一节 山城理想初探:七城岛与真十字
    第二节 葡萄牙亚洲殖民地中的山城与理想的图形式规划
    第三节 前殖民时期的山城果阿
    第四节 殖民时期果阿的高地景观演变
        一、城市高地与圣城格局的形成(1510-1604年)
        二、又见“水上的罗马”:滨水区的建筑景观建设(1605-1759年)
    第五节 里斯本还是罗马?——果阿的“七丘之城”形象
    小结
第四章 抵达远东:澳门半岛上的“东方圣城”景观
    第一节 濠镜澳——被遗忘的“真十字”之地
        一、东亚的“维拉科鲁兹地”
        二、“另一端的岛屿”:七洲山
        三、十字与王冠之盟——十字门
    第二节 开埠前的高地景观(1557年之前)
    第三节 开埠早期“中央高地”的建立(1558-1582年)
        一、“城市制高点”——圣保罗山
        二、澳城的另一面相:本土力量对高地景观的影响
    第四节 “山巅之城”格局的形成(1583-1700年)
        一、17世纪“高地建筑”的建立
        二、七个“堂区”,一种格局
    第五节 水上圣城的东方形象:妈港神名之城
        一、“复原”记忆:源自地中海的岛屿“理想”
        二、新旧理想的交替:山城形象的革新与没落小结
    小结
第五章 、从复制到改写:15-18世纪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转移”
    第一节 从山地、平原到海滨:罗马山城的“转移”
    第二节 “水上的圣城”及其形象的形成
    第三节 从地中海、大西洋到印度洋:岛屿山城的崛起
        一、贸易模式与滨海山城的形成
        二、新媒介中心的出现:“岛屿”上的帝国理想
        三、高地的竞争者——宗教团体
    第四节 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圣城景观的“改写”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葡萄牙东方殖民地所有要塞、城镇平面图之书》图像、部分文本列表
附录二、果阿、里斯本教区列表、示意图
附录三、从全景到街景——从里斯本东方艺术博物馆藏“十三行潘趣酒碗”看“长卷式”城市视野的形成
附录四、由“指针”导向的城市视野——一件东西城市瓷盘上的跨洋航路与家族版图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2)房龙美术发展观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重点与创新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一、文化转型与房龙美术发展观的形成
    (一)大众文化的盛行推动房龙艺术着作
    (二)个人丰富的经历造就房龙美术思维
二、房龙关于美术研究的方法分析
    (一)美术分析立足于视野交叉、多维考量
    (二)美术研究立足于把握整体、注重本质
    (三)美术探索立足于崇尚进步、挖掘规律
    (四)美术治史立足于辨证看待、联系当下
三、房龙美术发展观论证
    (一)地理孕育美术发生
        1.自然资源是美术实践的源泉
        2.区域环境是美术创作的灵感
        3.地域经济是美术繁荣的基石
    (二)政权影响美术进程
        1.阶级剥削成为美术发展的温床与噩梦
        2.政权嬗变致使美术发展出现滞留与消亡
        3.政府保护促进美术发展的进步与传承
        4.权力垄断导致美术发展出现压抑与革命
    (三)宗教完善美术功能
        1.审美是宗教美术的根基
        2.传播是宗教美术的目的
        3.教育是宗教美术的意义
        4.感通是宗教美术的共性
四、房龙美术发展观的当代启示
    (一)当代美术创作应以自然之美为根基
    (二)当代美术创作应从“为艺术而艺术”到“为人生而艺术”
    (三)当代美术研究与传播应注重扩散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论新时期藏地汉语游记散文的发生机制与精神元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思路与框架
2 发生机制:“史”的积淀与“时”的刺激
    2.1 “口孵”式发展与文学基础的形成
        2.1.1 1979 年以前:跌宕中酝酿
        2.1.2 1979 年至今:积淀后发生
    2.2 发现自我与认同建构的心理诉求
        2.2.1 外在形式:漫游与寻梦
        2.2.2 内在精神:发现与建构
    2.3 多方位写作资源的积极调动
3 新时期藏地汉语游记散文的精神旋律
    3.1 复魅想象
        3.1.1 书写方式:掠影与洞察
        3.1.2 心理机制:出走与寻根
    3.2 祛魅意识
        3.2.1 信仰的追问
        3.2.2 神秘的解构
        3.2.3 炼狱的缔造
4 新时期藏地汉语游记散文的核心意象
    4.1 自然意象与原型塑造
        4.1.1 太阳/阳光——纯粹的“光明”与厚重的“标记”
        4.1.2 神山圣湖——神化人格与还原“本我”
    4.2 人文意象与原型塑造
        4.2.1 经幡系列——藏地标签与古老祈愿
        4.2.2 寺庙系列——追思怀古与出家求道
        4.2.3 哨所系列——心灵苦修与精神涅盘
        4.2.4 仪式系列——贯连生死的圆圈现象
5 新时期藏地汉语游记散文的多元取向
    5.1 马丽华:融合写作中的汉族破冰者
        5.1.1 民族身份融合
        5.1.2 藏汉思想融合
        5.1.3 复杂情感融合
        5.1.4 文史笔法融合
    5.2 阿来:交叉地带的藏族漫游者
        5.2.1 过渡地带的阶梯景观
        5.2.2 进出藏地的阶梯通道
        5.2.3 一以贯之的忧患意识
    5.3 毕淑敏:融入藏地的日常生活者
        5.3.1 日常生活的真实再现
        5.3.2 朴素哲思的微妙渗透
        5.3.3 “轻语言”的灵活运用
    5.4 驴友记:质变于作家文学外的民间书写
        5.4.1 伴随旅游文化而来的新型文体
        5.4.2 在大众文化滋养下的民间写作
        5.4.3 徐霞客精神与自我意识的实践
6 结语
    6.1 补充说明
    6.2 学术前景
    6.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4)当代旧体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当代旧体诗人群体及其创作概论
    第一节 各级诗词学会会员及其创作概况
    第二节 学者诗人群体及其创作概况
    第三节 网络诗人群体及其创作概况
第二章 当代学者诗词研究
    第一节 当代学者诗词之风格概论
    第二节 学者诗词个案研究
第三章 网络诗词研究
    第一节 守正与革新——网络(旧体)诗坛的两大诗学潮流综论
    第二节 网络诗词题材内容、思想意识与表现手法之新变
    第三节 网络诗人个案研究
参考文献

(5)台湾小说中的后现代都市想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研究动机
    二、前人研究成果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架构
第一章 后现代都市之辨
    第一节 同与异:后现代都市辨析
        一、后现代、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都市
        二、城市、都市、市井与后现代都市
    第二节 后现代都市的五大话语
        一、消费之城
        二、全球之城
        三、身体之城
        四、虚拟之城
        五、两极之城
    第三节 徘徊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林耀德、张大春、黄凡的都市书写
        一、台湾“都市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纠葛
        二、徘徊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林耀德、张大春、黄凡的都市书写
第二章 消费之城
    第一节 拱廊街之后:后现代都市的消费空间与购物者
        一、无处不在的消费空间
        二、后现代都市的消费者:购物狂
    第二节 消费社会的秘密:符码迷恋与广告意识形态
        一、符码迷恋的摹写
        二、广告意识形态批判
    第三节 内爆的社会及其反叛:日常生活重建
        一、内爆的社会
        二、日常生活重建
    第四节 吊诡之处:文学巫女竟成时尚话语
第三章 全球之城
    第一节 流动的景观:台北与其他大都市的辩证
        一、伪城市邦联
        二、想象东南亚诸城
        三、冷眼旁观其他中国都市
    第二节 单向度的人:全球化下贫乏的情感与生活
        一、单向度的人:单细胞生物、音叉人、工蚁
        二、反叛者:废材、憨番、食虫族
    第三节 全球化的不满:三种切片考察
        一、《古都》:城市的记忆
        二、《我不可告人的乡愁》:返魅的乡土
        三、《远方》:晚期资本主义犬儒者的忧伤
第四章 身体之城
    第一节 解严后台湾的身体政治:从性别抗争、同性恋议题到酷儿论述
        一、性别抗争
        二、同性恋议题
        三、酷儿论述
    第二节 彩虹的各色光谱:解严后台湾多面向的同性恋写作
        一、“同志”认同的迷惑与焦虑
        二、对异性恋文化的反思与挑战
        三、以“同志”题材引渡其他议题
        四、不“特殊”的“同志”书写
    第三节 两难的酷儿书写:颠覆或妖化
        一、颠覆
        二、妖化
第五章 虚拟之城
    第一节 后现代都市中的超空间:捷运、医院及其它
        一、捷运
        二、医院
        三、酒店、机场等后现代建筑
    第二节 异度空间:后现代都市科幻小说的想像重点
        一、叶李华、张启疆小说中的异度空间想像
        二、洪凌、纪大伟的突破
        三、堪比《银翼杀手》的《噬梦人》
    第三节 超现实空间:西夏旅馆与幻舱
        一、西夏旅馆:变形与增殖
        二、幻舱:幽闭恐惧与广场恐惧
第六章 两极之城
    第一节 台湾小说中的后现代都市贫民书写
        一、后现代都市贫民:城市不正义
        二、外劳:社会最底层
        三、原住民:被迫进入后现代时空之后
    第二节 “两极之城”的叩问与反抗
        一、门禁社区的区隔
        二、追根溯源:新自由主义的原罪
        三、反抗之途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双重转型 ——1789-1848年法国绘画中的文学题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提出问题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结构
第一章 启蒙时代的遗产
    一、文人角色的转变与职业作家的出现
    二、印刷术的力量与文学的平民化
    三、阅读的普及与教育水平的提高
    四、作为公共领域的剧院
第二章 文学下的反叛:从高乃依的《贺拉斯》到达维特的《贺拉斯兄弟的宣誓》
    一、古典主义文学中的二元对立
    二、贺拉斯与爱国者
    三、达维特的《贺拉斯兄弟的宣誓》
    四、动作的革命
    五、舞台上的贺拉斯
    六、戏剧性与18世纪末法国绘画的转型
第三章 英雄背后的阴影:1790至1810年代的法国绘画
    一、新古典主义中的逆流
    二、哥特式文学的兴起
    三、画家-诗人与流亡作家
    四、法国的反动
第四章 浪漫主义者的生活
    一、1824年沙龙
    二、剧院里的斗争
    三、阅读的时代
    四、作为偶像的文学家们
结论
    一、1848年以后的法国绘画
    二、双重转型
参考文献
图版
附录
    1、图片说明和索引
    2、文学家人名译表
    3、主要文学作品译名表
致谢

(7)集体记忆的千年传唱 ——《格萨尔》翻译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英雄赞歌的千年传唱——走进《格萨尔》
    第一节 史诗与口头诗学
        2.1.1 追忆与传唱:口头诗学传统
        2.1.2 真实与虚构:史与诗的交融
        2.1.3 民族的集体记忆:英雄史诗
    第二节 “活形态”史诗的典范:《格萨尔》
        2.2.1 藏族文学的千年奇葩
        2.2.2 《格萨尔》的文化价值
        2.2.3 《格萨尔》翻译研究现状
    第三节 《格萨尔》的千年传唱
        2.3.1 《格萨尔》内容梗概及结构特色
        2.3.2 《格萨尔》时代背景及思想内涵
        2.3.3 格萨尔的原型研究
        2.3.4 重塑神话与呼唤英雄
    第四节 “活着的荷马”——《格萨尔》说唱艺人
        2.4.1 说唱艺人角色与分类
        2.4.2 说唱艺人心理分析与主体性
    第五节 《格萨尔》的程式化结构
        2.5.1 《格萨尔》整体结构程式
        2.5.2 《格萨尔》唱词程式特征
    小结
第三章 《格萨尔》流布、传承与文本存在型态
    第一节 《格萨尔》传承方式
        3.1.1 口头传承
        3.1.2 文本书写
        3.1.3 传承形式的多元化
    第二节 《格萨尔》的“他民族化”路线图
        3.2.1 藏蒙《格萨(斯)尔》关系分析
        3.2.2 《格萨(斯)尔》在其他民族地区的传播
    第三节 《格萨尔》文本存在型态
        3.3.1 分章本
        3.3.2 分部本
    第四节 异文本:《格萨尔》的“另类”传唱
        3.4.1 异文本的形成
        3.4.2 《格萨尔》“本事”和“本事迁移”
        3.4.3 《格萨尔》传承的互文性研究
    小结
第四章 《格萨尔》译介传播的谱系构建
    第一节 集体记忆与族群认同:《格萨尔》的民译与汉译
        4.1.1 民译的滥觞——藏蒙翻译
        4.1.2 《格萨尔》的汉译
    第二节 《格萨尔》当代译创
        4.2.1 “格萨尔学”专家的学术性译创
        4.2.2 《格萨尔》藏、蒙、土文本汇编
        4.2.3 藏族作家的非母语文学性再创
        4.2.4 《格萨尔》译创的理论阐释及启示
    第三节 跨界旅行与异域传播:《格萨尔》的外译与英译
        4.3.1 《格萨尔》的非英语译本
        4.3.2 《格萨尔》的英语译本
        4.3.3 《格萨尔》的译介谱系图
    小结
第五章 跨文化语境下《格萨尔》英译比较研究
    第一节 欧陆汉学的域外关注
        5.1.1 俄罗斯汉学的早期译介
        5.1.2 《岭格萨尔超人的一生》译本评析
        5.1.3 文化人类学的早期阐释
    第二节 北美汉学的现代解读
        5.2.1 《格萨尔》在北美译介的文化语境
        5.2.2 《格萨尔王战歌》英译本评析
        5.2.3 译本对史诗翻译的价值启示
    第三节 中华大地的本土阐发
        5.3.1 关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5.3.2 王国振等英译本评析
        5.3.3 汉语中介——从“民族”走向“世界”
    第四节 三部典型英译本之比较
        5.4.1 译本的翻译特色
        5.4.2 译本的翻译类型
    小结
第六章 世界三大史诗翻译的多维视野比较
    第一节 “文本书写”与“口头传统”——史诗传承形态
        6.1.1 荷马史诗的文本化过程
        6.1.2 印度史诗的文本化进程
        6.1.3 《格萨尔》:口传与文本并存
    第二节 史诗翻译的“文本化”之维
        6.2.1 荷马史诗翻译史回顾
        6.2.2 印度史诗翻译史回顾
        6.2.3 两大史诗翻译的理论共性
    第三节 史诗翻译的“口头传统”之维
        6.3.1 翻译学视野下的“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
        6.3.2 “口头文学”翻译本体的双重失落
        6.3.3 “民族志诗学”对《格萨尔》翻译的启发
    小结
第七章 学科定位与理论阐发:史诗翻译理论思考
    第一节 口传史诗翻译本体的新发现
        7.1.1 口头文学本体论的遮蔽
        7.1.2 口头文学翻译本体论的提出
    第二节 史诗翻译与翻译观念的再认识
        7.2.1 《格萨尔》翻译文本关系再梳理
        7.2.2 原文本及翻译概念的新突破
    第三节 史诗翻译与中国翻译文学史的重写
        7.3.1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的重构
        7.3.2 重写中国翻译史的设想和意义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新时期西部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研究现状
    第一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西部散文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西部散文发展的回溯
    第二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发展概述
第三章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精神特质(一)
    第一节 精神高原的坚守
    第二节 生命意识的张扬
第四章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精神特质(二)
    第一节 苦难意识的表达
    第二节 边缘意识的书写
第五章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乡土记忆与城市体验
    第一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乡土记忆
    第二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中的城市体验
第六章 新时期西部散文与地域文化
    第一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与西部地域文化
    第二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与域外地域文化
第七章 西部散文的族群观念与性别意识
    第一节 西部散文的族群观念
    第二节 西部散文的性别意识
第八章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生态关怀与历史想象
    第一节 西部散文的生态关怀
    第二节 西部散文的历史想象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 ——基于生态美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问题的提出
第一章 民族文化创生的影像重现
    第一节 人类创生文化
    第二节 文化滋生人类
    第三节 人类与文化的超循环整生
    第四节 民族文化创生的影像重现
第二章 民族文化危机反思的影像到场
    第一节 文化危机正义
    第二节 文化危机症候
    第三节 民族文化危机反思的影像到场
第三章 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
    第一节 民族文化保持的系统构成
    第二节 影像要求到场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影像的生态美境与民族文化保持
    第一节 生态视域中的现代影像——以电影为例
    第二节 民族文化保持视野中的影像生态
    第三节 民族文化保持影像的创制原则
    第四节 民族文化保持影像的整生美境
第五章 民族文化影像保持的模式举偶
    第一节 民族文化的体系性影像保持——以《丽哉勐僚》为例
    第二节 民族文化的非体系性影像保持——以《糯黑石头寨》等为例
    第三节 民族文化影像保持模式的对比
第六章 影像保持民族文化的价值
    第一节 影像保持民族文化的作用
    第二节 影像生态与民族文化生态及相关生态的耦合并进
    第三节 生态赐福人类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上海近代工业建筑保护和再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危机中的上海近代工业建筑
        1.1.1 上海是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最具典型意义的城市
        1.1.2 上海进入一个以更新再开发为主的发展阶段,其主角之一正是近代工业建筑所在的大量工业用地
        1.1.3 由于缺少价值评估和遗产保护体系认可,近代工业建筑处境堪忧
    1.2 近代工业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相关概念
        1.2.1 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概念
        1.2.2 近代工业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相关概念
    1.3 上海近代工业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相关研究
        1.3.1 我国近代工业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研究现状
        1.3.2 上海近代工业建筑已有研究
    1.4 研究的指导思想
        1.4.1 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论和方法
        1.4.2 人居环境的观念和方法
        1.4.3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1.4.4 城市的“有机更新”
    1.5 研究目标、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上海近代工业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价值体系研究
    2.1 价值判断—上海近代工业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基础
        2.1.1 价值判断的出发点
        2.1.2 价值认知的过程
    2.2 多元化价值取向—上海近代工业建筑保护和再利用价值体系的定性分析
        2.2.1 上海近代工业建筑自身的价值基础
        2.2.2 城市可持续发展对上海近代工业建筑价值判断的影响
        2.2.3 后工业时代对上海近代工业建筑价值判断的影响
    2.3 价值评估—上海近代工业建筑保护和再利用价值体系的定量分析
        2.3.1 价值评估的标准
        2.3.2 价值评估的定量操作
    2.4 小结
第3章 上海近代工业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基础研究
    3.1 上海近代工业建筑的产生与发展
        3.1.1 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阶段
        3.1.2 1894年甲午战争以前—近代工业建筑的发端期
        3.1.3 1894年~1937年—近代工业建筑的繁荣期
        3.1.4 1937年~1949年—近代工业建筑的停滞期
    3.2 上海近代工业建筑的基本构成和类型
        3.2.1 功能类型
        3.2.2 空间类型
        3.2.3 结构类型
        3.2.4 建筑风格类型
        3.2.5 地域类型及其分布原因
    3.3 上海近代工业建筑的特性
        3.3.1 上海近代工业建筑的技术先进性
        3.3.2 上海近代工业建筑的现代性
        3.3.3 上海近代工业建筑的局限性
    3.4 城市发展与更新中的上海近代工业建筑的演变
        3.4.1 城市发展中上海近代工业建筑的老化衰败
        3.4.2 城市更新中面临的新契机和挑战
    3.5 小结
第4章 上海近代工业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现状剖析
    4.1 上海近代工业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的政策
        4.1.1 上海城市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发展历程
        4.1.2 上海近代工业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现有相关政策
    4.2 上海近代工业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实践概述
        4.2.1 优秀近代工业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实践
        4.2.2 大量一般性近代工业建筑再利用的发展历程
        4.2.3 工业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多样化趋势
    4.3 上海近代工业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现实影响因素
        4.3.1 观念因素
        4.3.2 制度因素
        4.3.3 经济因素
        4.3.4 新兴产业因素
        4.3.5 社会因素
    4.4 小结
第5章 上海近代工业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策略研究框架
    5.1 上海近代工业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基本原则
        5.1.1 功能调整与置换
        5.1.2 结合城市功能结构调整和优化
        5.1.3 利益平衡原则
        5.1.4 变更最少方式或可逆原则
    5.2 整体性的上海近代工业建筑保护和再利用建构体系
        5.2.1 评价体系
        5.2.2 控制体系
        5.2.3 目标体系
第6章 上海近代工业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策略研究类型
    6.1 类型一:杨浦区东外滩近代工业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策略
        6.1.1 现状与问题
        6.1.2 改造目标
        6.1.3 规划概念和实施要点
        6.1.4 保护和再利用对策
    6.2 类型二:苏州河沿岸(内环线以内)近代工业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策略
        6.2.1 现状与问题
        6.2.2 改造目标和原则
        6.2.3 规划概念和实施要点
        6.2.4 保护和再利用对策
    6.3 类型三:上海世博会近代工业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策略
        6.3.1 保护和再利用原则、策略和方法
        6.3.2 江南造船厂
        6.3.3 上钢三厂
        6.3.4 白莲泾以东地区
        6.3.5 浦西以东保留厂房
    6.4 类型四:近代工业建筑单体的保护和再利用策略
    6.5 进一步思考
附录
    附录A 西方工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研究
        A.1 工业建筑保护和再利用对建筑保护领域的拓展
        A.2 近代西方工业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历史沿革
        A.3 西方工业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相关法规与典型案例研究
        A.4 西方工业建筑再利用开发的动力分析
        A.5 小结
    附录B 上海城市遗产保护法规目录
    附录C 上海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
    附录D 上海市优秀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
    附录E 上海近代工业保护建筑一览表
    附录F 上海近代工业建筑调查表
    附录G 上海近代外国建筑师事务所(洋行)及其工业建筑作品选录
    附录H 上海工业建筑(厂址)分布总图
    附录I 上海工业建筑(厂址)分区分布图
        YP杨浦区工业建筑(厂址)图表
        HK虹口区工业建筑(厂址)图表
        LW卢湾区工业建筑(厂址)图表
        WP黄浦区工业建筑(厂址)图表
        JA静安区工业建筑(厂址)图表
        PT 普陀区工业建筑(厂址)图表
        ZB闸北区工业建筑(厂址)图表
        CN长宁区工业建筑(厂址)图表
        PD浦东区工业建筑(厂址)图表
        XH徐汇区工业建筑(厂址)图表
        BS宝山区工业建筑(厂址)图表
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四、人类的杰作──巴尔米拉遗址掠影(论文参考文献)

  • [1]“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D]. 刘爽.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2]房龙美术发展观探析[D]. 侯俊宇. 渤海大学, 2019(10)
  • [3]论新时期藏地汉语游记散文的发生机制与精神元素[D]. 方亚男. 四川师范大学, 2018(12)
  • [4]当代旧体诗词研究[D]. 刘驰.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5]台湾小说中的后现代都市想像[D]. 曾丽琴.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2)
  • [6]双重转型 ——1789-1848年法国绘画中的文学题材[D]. 杨冰莹. 中央美术学院, 2013(08)
  • [7]集体记忆的千年传唱 ——《格萨尔》翻译与传播研究[D]. 王治国. 南开大学, 2011(12)
  • [8]新时期西部散文研究[D]. 郭茂全. 兰州大学, 2011(09)
  • [9]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 ——基于生态美学的视角[D]. 伍先成. 云南大学, 2010(08)
  • [10]上海近代工业建筑保护和再利用[D]. 黄琪. 同济大学, 2008(08)

标签:;  ;  ;  ;  ;  

人类的杰作——巴尔米拉遗址一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