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事件新闻的获取与写作

浅谈非事件新闻的获取与写作

一、浅谈非事件性新闻的采写(论文文献综述)

宋海南,孙劝劝[1](2021)在《从黄色新闻到黑幕揭发:美国调查性新闻兴起及其报道理念转型》文中研究指明黄色新闻是美国资本主义报业商业化和廉价报纸的产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麦克卢尔杂志》《柯里尔》《世界主义者》《纽约时报》等报刊连载"揭丑者"记者揭露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丑闻的系列调查性报道,开启黑幕揭发运动。黑幕揭发运动顺应黄色新闻向客观报道过渡的新式新闻事业所倡导的报刊和报人服务于社会改革的号召,摈弃黄色新闻"耸人听闻"的调查性报道手法,从趣味性社会新闻转向针砭时弊的政论选题,从追求"轰动性"效果转向"人民斗士"与社会公器的报道诉求,基于客观新闻理念的调查性报道手段更臻完善和成熟,成为美国新闻采写的主要体裁。

孙劝劝[2](2020)在《美国“黑幕揭发”背景下调查性新闻兴衰与报道理念变迁 ——以《麦克卢尔杂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各行各业都出现完全垄断或者寡头垄断的大财团。垄断导致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物价飞涨、犯罪率上升等诸多社会问题。此期,美国报业正处于黄色新闻向基于客观报道的新式新闻事业的转型期,普顿·辛克莱(Upton Sinclair)、艾达·塔贝尔(Ida Tarbell)、林肯·斯蒂芬斯(Lincoln Steffens)、雷·斯坦纳德·贝克(Ray Stannard Baker)、雷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等记者运用源于黄色新闻时期的调查性报道利器,挖掘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垄断引起的诸多社会问题及其深层次矛盾,采写《屠宰场》(The Jungle)《标准石油公司史》(The History of the Standard Oil)《城市的耻辱》(The Shame of the City)《工作的权利》(The Right to Work)《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等调查性报道,连续刊登在《麦克卢尔杂志》(McClure’s Magazine)《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等报刊上,揭发美国社会转型期企业垄断、官商腐败、劳资矛盾等社会问题,产生轰动性效果,拉开美国历史上长达十余年的“黑幕揭发”运动。美国黑幕揭发运动中,《麦克卢尔杂志》《柯里尔》(Collier’s)《世界主义者》(Cosmopolitan)《纽约时报》等报刊连载以揭露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中社会丑闻而闻名的“揭丑者”(Muckrackers)记者的系列调查性报道,承接北美殖民地时期政论报刊关注时事和社会变革的传统,顺应美国报界在黄色新闻向客观报道过度的新式新闻事业时期所倡导的报刊和报人服务于社会改革的号召,摈弃黄色新闻时期“耸人听闻”(sensationalism)的调查性报道手法,从趣味性社会新闻转向针砭时弊的严肃的政论选题,从追求“轰动性”效果转向“人民斗士”与社会公器诉求的报道理念,使得基于客观新闻理念(objectivity journalism)的调查性报道手段更臻完善和成熟,成为美国新闻采写的主要体裁。美国黑幕揭发运动中,“揭丑者”记者在《麦克卢尔杂志》上发表的系列调查性报道形成自身的文本特点:政论性选题针砭时弊,叙事角度新颖,揭丑性材料详实,充分体现美国新式新闻事业时期报业由“耸人听闻”报道路径向“人民斗士”报道理念的转型。《麦克卢尔杂志》刊载艾达·塔贝尔花费五年时间采写的系列调查性报道《标准石油公司史》(The History of the Standard Oil),揭露美国石油行业的垄断,有关洛克菲勒石油帝国缔造过程中垄断行为的描写可谓振聋发聩;林肯·斯蒂芬斯采写的《城市的耻辱》(The Shame of the City)揭发垄断资本官商勾结,成为针砭时弊且选题和精当的调查性报道;雷·斯坦纳德·贝克采写的独特的体验式报道《工作的权利》(The Right to Work),揭发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行业劳资纠纷。以艾达·塔贝尔、林肯·斯蒂芬斯、雷·斯坦纳德·贝克为代表的“揭丑者”先驱记者秉笔直言,采写的系列调查性报道揭露垄断引发的社会丑闻真相及其根源,引发美国社会各界关注这些社会问题,推动美国反垄断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促进调查性报道与新闻理念的完善;开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并推动美国新闻学与文学的融合。美国黑幕揭发运动确立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报刊和广播节目中调查性报道与“揭丑新闻”的主流地位,特别是五六十年代调查性报道充斥各电视频道,以至于调查性方法很快成为所谓规范性新闻报道的陈词滥调。电视动态报道风格逐渐成为模式化报道即“人造的调查性报道”(faux investigations),由名人驱动而大肆炒作某个组织机构的无结果的主题,如此就冲淡或弱化了调查性报道的威力与公信力及其用于报道严肃政治话题的规范新闻技能。1972年“水门事件”可谓“揭丑新闻”与调查性新闻报道的复兴,而面对新媒介技术和媒介生态环境挑战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新媒体追求节目的可视化和形象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调查性报道这枚“重磅”利器再次被忽视。同时,政府和利益集团在种种借口下打压“揭丑性”调查新闻,兴盛于黑幕揭发运动中的调查性新闻及其报道理念发生变异,调查性报道几度出现式微趋势。这引发社会和学者对于媒体如何更有效引导舆论和发挥民主功能等新闻学基本问题的重新思考和争论。通过对美国黑幕揭发运动时期《麦克卢尔杂志》三位记者代表作的文本分析,梳理与反思“揭丑性”调查性新闻兴衰及其报道理念变迁的学界争论,旨在说明唯有针砭时弊、反映时代主题且符合新闻报道语用规律的作品才能成为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美国黑幕揭发背景下调查性报道兴衰及其报道理念变迁的争论,为中国新闻界提供可资借鉴的启示:在促进民主法制建设与经济健康发展过程中,丰富和发展调查性报道的采写策略,提升记者的职业使命感及其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加强媒体监督社会功能和公信力,是中国调查性新闻的可取发展途径。

王婷[3](2020)在《建设性新闻的媒体角色研究 ——以英国《积极新闻》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后真相时代导致新闻业与公众之间的紧张关系亟需缓和重塑,大众传播时代正在向着公共传播时代演进和跃升,公共传播时代的新闻产制方式和媒体角色都将不同于大众传播时代。媒体需要在公共传播时代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重新塑造与公众的关系,建设性新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股发展潮流。面对众声喧哗的公共传播时代的来临,媒体和职业新闻人应该以何种方式参与到行动中去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新闻报道与社会治理之间到底应该有何种关联?媒体在建设性新闻当中媒体又充当着怎么样的角色,以怎样的方式完成新角色定位,从而发挥建设性新闻的价值?基于此,本文以英国《积极新闻》2019年1月-12月期间共计285篇报道为研究对象,探析《积极新闻》的报道理念、议题构成和报道风格,研究在建设性新闻中媒体角色扮演了何种角色定位。通过研究发现,在建设性新闻当中媒体主要充当积极情绪引导者、现实问题解决者和社会发展推动者的角色,角色定位与其报道理念与报道特征呈现一致性。作为积极情绪引导者,通常以塑造正面形象、讲述愉悦故事和渲染幸福情绪为主要报道内容。作为现实问题解决者,通常关注身边话题并提出相关议题的解决方案,以各种意义上缓和矛盾冲突。作为社会发展推动者,则聚焦社会问题,从专业的角度理性批判分析,在此过程之中引导公众达成舆论共识,并助推共识转化为共同行动以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及发展进步。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内容为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和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是对于建设性新闻概念的阐述,主要内容为建设性新闻的历史溯源、内涵、特征及价值体现。第三部分以英国《积极新闻》为例,分析建设性新闻中媒体的三种角色定位:积极情感引导者、当前问题解决者和社会发展推动者。第四部分则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揭示了建设性新闻实践未来的发展趋势。

孔令媛[4](2020)在《智能新闻生产中的着作权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当下,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发展地如火如荼,不同产业之间相互融合、渗透,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大显身手,新闻业也不例外。自围棋大赛中AlphaGo击败围棋冠军李世石(Lee Sedol)之后,人工智能技术获得突飞猛进发展,并应用于新闻内容的智能化生产和分发传播环节。各大互联网公司、新闻媒体纷纷推出智能新闻机器人,给新闻业带来了种种便利,也改变了传统新闻业的着作权格局,给着作权的保护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业的应用,当前处于由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的过渡阶段。人工智能新闻是以内部提前预设好的程序、算法为基础而产生的,其本身还不具备独立的思想,还没具备自主生成新闻稿的能力。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使得智能新闻内容不再是版权保护之外的“单纯性事实消息”,而变成大量具有独创性的内容,加上数量的增长和受关注度的提高,智能新闻着作权保护问题会愈加凸显。一方面,人工智能生成物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但学界对其是否具有可版权性、能否成为着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以及权利归属众说纷纭;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生成内容须以输入大量数据内容为基础,但如果输入的数据未经授权,就可能会产生着作权侵权问题。因此,有必要通过研究来寻求人工智能生成物着作权问题的解决之道,把人工智能生成物纳入到着作权保护范围之内,限定性地赋予人工智能生成物可版权资格,然后再按照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贡献程度,将权利归属于人工智能的设计者、使用者等主体。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置新型邻接权保护模式、完善着作权法合理使用规则以及构建版权登记制度等方法,给予人工智能创作物合法化借鉴,使人工智能生成新闻和原作品的着作权保护之间达到平衡。本文聚焦于智能新闻生产过程中的着作权问题,梳理并分析当下人工智能生成物、机器人新闻以及着作权发展概况,针对不同新闻体裁的智能新闻进行独创性分析,从而界定其作品资格、明确权利归属。此外,本文还结合了国内外人工智能着作权的司法实践、相关法律法规及典型案例,探讨智能新闻着作权法律保护的可能模式。智能新闻是人工智能在新闻领域的重要应用,对人工智能生成物做出理性研究、多维度分析,可以为我们理解人工智能生成新闻稿的着作权问题提供借鉴,也对智能新闻的着作权保护具有全面的指导意义。

胥琬麟[5](2020)在《社会热点事件报道的“二次伤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社会热点事件不断涌现,媒体对热点事件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在互联网传播环境中,各类热点事件更易受到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进而对新闻事件本身和社会都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影响。其中,媒体报道所带来的“二次伤害”问题频频出现,引起学界和公众对媒体报道行为及其职业伦理的质疑和批判。本文以媒体对社会热点事件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就其二次伤害现象进行专门研究。主要有五个部分:一是对相关重要概念进行了界定;二是详细阐述热点事件报道的“二次伤害”的表现形式、危害及其产生原因;三是对典型案例“租客杀害女童案”进行了更加具体的分析。本文认为,媒体报道热点事件形成二次伤害主要归因于媒体本身的责任意识、职业伦理和专业主义的不足,当然其大环境是媒体行业和网络信息环境的整体变化。为此,本文对如何减少或消除媒体报道的“二次伤害”问题给出了初步的思考和建议。

邱江华[6](2020)在《新闻类型的生成与控制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新闻史上出现的新闻类型概念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在全球新闻业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迹。对于新闻类型的学理探讨,国内外的研究内容汗牛充栋,成果丰硕。但是,现有的研究视角往往局限于单一一种新闻类型的发展与变化,没有将所有的新闻类型聚合在一起,从新闻史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梳理。从静态的角度出发去研究单个新闻类型固然能够取得深刻的认识,但那仅仅是一个方面,还需要从动态的角度去梳理和归纳。如今的新闻业处于最好的时代,各种新兴的新闻类型在世界各地先后诞生,引发了诸多的新闻运动浪潮。在这之间,有的新闻类型能够实现类型化,成为一种固定的新闻样式,有的则只是昙花一现,逐渐走向没落。对于新闻业这种纷杂的新闻现象,一种新闻类型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和背景而产生,其后续的发展又经历了哪些阶段,最后的结果又是如何?是继续发展壮大还是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些问题都亟待我们去发掘。新闻类型既是全球新闻实践的结果,也是学界理论的升华。对于新闻类型的产生和发展做出相应的分析和梳理,能够给今天的新闻业提供一些经验和启示,也能为学界的理论探讨提供一个新的认识视角。本研究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从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出发,阐述了研究目的与内容、研究方法和所运用的理论等,提出了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进入本研究的正文部分,聚焦于新闻类型的理论探讨,对新闻类型的定义、特点、相关分析等方面做了概述。第三章则从新闻史的角度出发对新闻类型的发展阶段做出划分,并对每一阶段所产生的新闻类型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做了简单的介绍和归纳。第四章和第五章则聚焦于新闻类型产生与发展的演变规律。其中,第四章结合新闻生产理论,从社会、市场、技术三个角度对新闻类型产生的动力机制做出聚类分析;第五章和第四章逻辑一致但内容相反,从新闻伦理、市场经营、科学技术这三个层面出发对新闻类型发展的控制机制做出聚类分析。第六章则对新闻类型的未来发展做了简单的探讨,从三个主要方面做出了总结和相应的反思。

朱来朋[7](2020)在《传统纸媒新闻短视频化转型研究 ——以新京报“我们视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短短三四年时间里,传统纸媒通过向短视频新闻的突破转型,成功在媒介融合的冲击下找到了新的市场生存空间。然而在传统纸媒进行新闻短视频化的过程中,亦因为尚在初期起步阶段而暴露出了严重的问题,并因此成为了当前传媒业界与学术界急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新京报“我们视频”为研究案例,试图探寻短视频新闻在传统纸媒当中的运行制作机制,同时总结分析其主要的传播特性、自身优势以及影响,并以此找出传统纸媒在新闻短视频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本文全文总有五个部分。第一章内容为绪论,包含提出问题、国内外文献综述与论文的研究方法、目的、意义及创新点等部分。第二章是对短视频新闻及其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从短视频与短视频新闻的区分入手,从而为下一章节中的具体案例分析做出理论上的说明。第三章是具体分析传统纸媒的新闻短视频化转型,主要是从转型的发展背景、运行机制以及短视频新闻的特征上进行细致分析。第四部分是探讨传统纸媒的自身优势及存在问题,笔者认为传统纸媒在进行新闻短视频化的过程中有着人员素质、固有内容以及公信力、权威性优势的同时,也有着短视频新闻内容同质化、新型人才缺失、商业变现困难的问题。为此,笔者在本文最后一章提出建议,首先,传统纸媒应深耕垂直内容,打造差异化自身品牌;其次,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采编人员新媒体技术水平;最后,积极引流,多方式间接实现商业变现盈利。

王毅璇[8](2020)在《《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的文学审美追求》文中研究说明特稿是文学性很强的新闻文体。20世纪末,《中国青年报》率先突破传统,创立更加注重本质真实、情感共鸣和多元表现形式的特稿版——《冰点》,呈现出文学审美的倾向。经过25年的发展,特稿在中国日臻成熟,并逐渐成为深受读者青睐的重要新闻体裁,《冰点》在纸媒日益式微的当下仍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本文立足于《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这一个案,结合《冰点》特稿记者的实践经历与专业认知对其作品进行分析,试图探讨的核心问题是:新闻求美与文学审美的连接点在哪里?特稿中的文学审美追求如何体现?特稿记者又如何保护新闻的专业性?研究发现,文学真、善、美三位一体的审美价值追求与新闻的本质要求相一致。《冰点》特稿具有文学与新闻的双重特征,其文学审美追求体现为题材之真、主题之善和形式之美,这种追求对深化新闻事实的深层内蕴,增加新闻表现力,强化新闻的社会功能有正向影响;另外,《冰点》记者在新闻采写过程中出于对专业主义精神的信仰以更高的伦理和专业标准要求自身逼近真实,这种信仰外化于特稿文本中,体现为事实代替抽象形容、冷峻笔调、不虚美不隐恶、“证据”佐证、密集使用引语等,使得特稿不改其新闻内核。

陆春鸣[9](2019)在《新闻记者如何采写高质量的现场事件性新闻打动读者内心》文中研究说明新闻记者想要进行现场事件性新闻的采写,不仅需要提高专业素养与知识,还要提高技术水平,同时具有灵活的思维,这样才能够创作高质量的新闻内容,调动读者的感官,让读者能够真实感受到新闻的真实性。本文对新闻记者如何采写高质量的现场事件性新闻并打动读者进行探究。

冉桢[10](2019)在《新闻从业者与用户的新闻选择差异及其应对策略 ——基于中国日报网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一个在大众传播时代被遮蔽已久的问题得到了凸显:媒体所提供的新闻,是否就是作为消费者的用户所需要的?如果说在大众传播时代,媒体还能够凭借自身的强势地位对这一问题进行选择性忽略,那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最大程度地抢占用户注意力,满足用户的新闻需求,就成为了专业媒体不得不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西方学界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在大众传播时代,还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与用户之间都存在着显着的新闻选择差异。通过文献梳理,我们发现目前中国学界尚无直接相关研究。结合齐格蒙特·鲍曼的“流动的现代性”理论,并通过对中国日报27位新闻从业者和113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用户开展的深度访谈,本文尝试对中国媒体与用户之间的新闻选择差异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媒体与用户之间存在新闻选择差异。媒体偏爱报道政治、经济、外交等公共性新闻,用户则偏爱娱乐、文化等公共性不那么突出的新闻。媒体与用户之间的新闻选择差异具有明显的情境驱动的动态特征。在重大政治活动或突发事件发生时,媒体与用户之间的新闻选择差异会有所收收窄。(2)媒体与用户之间的新闻选择差异的生成机制是作为“宣传者”和“传播者”的媒体与作为“监督员公民”和“享乐者”的用户之间的角色冲突。在用户的角色为“监督员公民”的情境下,倘若媒体作为“宣传者”,所提供的新闻与用户的日常生活体验相冲突;或是所提供的新闻难以满足用户深层次精细化的需求,也会导致新闻选择差异的扩大。在没有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用户倾向于以“享乐者”的角色消费新闻。此时期的新闻选择差异以一种较为稳定的静态形式存在。(3)在数字化技术驱动下,“新闻策展”成为了包括中国日报在内的专业媒体在满足用户需求方面的一种应对想象。从新闻生产流程来看,新闻策展的出现是对传统新闻传播流程二次中介化。就目前的新闻实践来讲,作为一种弥合选择差异的应对方法的新闻策展还不能够与新闻常规实现融合。同时,策展主体的多样性存在也使得专业媒体在新闻生产传播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4)随着互联网与日常生活嵌合日益紧密,人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进入齐格蒙特·鲍曼笔下的“流动的现代性”的世界。无论是新闻业还是用户本身,都开始出现“液化”现象。媒体与用户之间的关系由此也变得错综复杂。出于去除不确定性的考虑,专业媒体纷纷开始走上转型之路。从中国的社会语境和媒介体制出发,“党媒重新崛起”成为了专业媒体领域最重要的格局变化。如何在舆论引导和用户服务的张力间,在政策的全球传播和用户的在地理解的张力间坚守严肃新闻业的价值,承担社会责任,成为了包括中国日报在内的所有专业媒体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浅谈非事件性新闻的采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非事件性新闻的采写(论文提纲范文)

(1)从黄色新闻到黑幕揭发:美国调查性新闻兴起及其报道理念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一、黄色新闻创新耸人听闻式报道与调查性报道
二、黑幕揭发运动与调查性新闻兴起及其报道理念转型
    (一)报道手段:从“耸人听闻”报道手法向客观报道转型
    (二)报道主题:从趣味性社会新闻转向严肃的政治性话题
    (三)社会影响:从追求“轰动性”效果转向社会公器
三、反思与总结

(2)美国“黑幕揭发”背景下调查性新闻兴衰与报道理念变迁 ——以《麦克卢尔杂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1.2.1 美国黑幕揭发运动研究
        1.2.2 调查性报道相关研究
        1.2.3 《麦克卢尔杂志》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2章 美国黑幕揭发运动与调查性新闻报道兴起
    2.1 美国自由资本主义与黄色新闻泛滥
    2.2 美国资本主义垄断与黑幕揭发运动
    2.3 “揭丑者”与调查性新闻报道兴起
        2.3.1 “揭丑者”记者与“揭丑者”报刊
        2.3.2 调查性报道与女性“揭丑者”记者
        2.3.3 调查性报道与“揭丑者”的公信力
第3章 《麦克卢尔杂志》调查性报道专题与文本特征
    3.1 《麦克卢尔杂志》办刊的历史沿革
        3.1.1 《麦克卢尔杂志》发展脉络
        3.1.2 《麦克卢尔杂志》编辑特征
    3.2 《麦克卢尔杂志》针砭时弊的政论选题
        3.2.1 艾达·塔贝尔揭露石油行业垄断
        3.2.2 林肯·斯蒂芬斯揭发垄断资本官商勾结
        3.2.3 雷·斯坦纳德·贝克揭丑行业劳资纠纷
    3.3 《麦克卢尔杂志》调查性专题采写风格
        3.3.1 《麦克卢尔杂志》捕捉话题的敏锐眼光
        3.3.2 林肯·斯蒂芬斯的叙事视角创新
        3.3.3 雷·斯坦纳德·贝克独特的体验式报道
        3.3.4 “揭丑”的深度与广度
    3.4 《麦克卢尔杂志》调查性报道的语用特征
        3.4.1 表达主体的多元性
        3.4.2 接受主体的复杂性
        3.4.3 话语实体的客观性与广泛性
        3.4.4 报道语境的动态性及语境歧义的制约性
第4章 美国“黑幕揭发”背景下调查性报道兴衰与报道理念变迁
    4.1 美国黑幕揭发运动中调查性新闻报道
        4.1.1 报道手段:从“耸人听闻”报道手法向客观报道转型
        4.1.2 报道主题:从趣味性社会新闻转向严肃的政治性话题
        4.1.3 报道诉求:从追求“轰动性”效果转向“人民斗士”与社会公器
    4.2 美国黑幕揭发运动后调查性新闻的式微与复兴
    4.3 新闻商业化对调查性新闻报道兴衰的影响
第5章 美国调查性报道兴衰的社会意义与启示
    5.1 美国黑幕揭发运动调查性报道的社会意义
        5.1.1 现实意义:揭露社会丑闻与垄断根源,推动法律健全与民主进步
        5.1.2 新闻学意义:促进调查性新闻的发展,推动报道理念的完善
        5.1.3 文学史价值:开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推动新闻学与文学的融合
    5.2 美国调查性报道兴衰及报道理念变迁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3)建设性新闻的媒体角色研究 ——以英国《积极新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创新思路
        1.2.1 研究方法
        1.2.2 创新思路
    1.3 文献综述
        1.3.1 建设性新闻研究
        1.3.2 媒体角色研究
第二章 建设性新闻:起源与发展
    2.1 建设性新闻历史溯源
    2.2 建设性新闻的内涵与特征
    2.3 建设性新闻的相关理念构想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积极新闻》的建设性新闻实践
    3.1 《积极新闻》概况
    3.2 《积极新闻》报道内容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积极新闻》的媒体角色
    4.1 积极情感引导者
        4.1.1 塑造正面形象
        4.1.2 讲述愉悦故事
        4.1.3 渲染幸福情绪
        4.1.4 小结
    4.2 现实问题解决者
        4.2.1 关注身边话题
        4.2.2 提出解决方案
        4.2.3 缓和矛盾冲突
        4.2.4 小结
    4.3 社会发展推动者
        4.3.1 聚焦社会问题
        4.3.2 理性批判分析
        4.3.3 鼓励民众参与
        4.3.4 小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思考与启示:建设性新闻实践发展趋势
    5.1 人工智能与建设性新闻
    5.2 媒介融合与建设性新闻
    5.3 国际传播与建设性新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智能新闻生产中的着作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人工智能生成物能否获得着作权
        二、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权利归属问题
        三、机器人新闻所引发的着作权争议
        四、研究现状判断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二章 人工智能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
    第一节 写稿机器人与智能新闻生产
        一、机器人在新闻采写中的应用
        二、机器人写稿的流程
        三、机器人写作对新闻生产模式的变革
    第二节 智能新闻作品的争议
        一、新闻作品的构成条件
        二、智能新闻生成物能否构成作品的争议
    第三节 智能新闻着作权保护的合理性
        一、智能新闻着作权保护的文化合理性
        二、智能新闻着作权保护的法律合理性
        三、智能新闻着作权保护的经济合理性
第三章 智能新闻着作权保护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智能新闻的作品属性
        一、智能新闻报道的体裁类型
        二、智能新闻是否符合作品的构成要件
        三、新闻作品及智能新闻作品是否具有独创性
    第二节 智能新闻作品的权利归属
        一、人工智能新闻的创作主体障碍
        二、写作机器人的主体地位辨析
        三、谁的权利:机器人设计者、使用者,抑或所有者
        四、智能新闻作品的署名与使用
    第三节 智能新闻的着作权侵权与责任
        一、智能新闻侵犯他人作品着作权
        二、智能新闻作品被侵犯着作权
        三、智能新闻作品侵犯着作权的责任归属问题
第四章 智能新闻着作权法律保护的可能模式
    第一节 智能新闻作品的区别化管理和版权登记
        一、创新版权管理方式,调整版权制度
        二、采用“邻接权”保护模式
        三、限定性地赋予人工智能新闻可版权性的资格
        四、借鉴国外人工智能着作权保护实践
    第二节 对我国智能新闻着作权保护制度的建议
        一、健全法律法规,明确智能新闻权利归属
        二、考量多方主体利益,明确利益主体权责
        三、建立自然人共享原则,合理分配着作权权益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社会热点事件报道的“二次伤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论文选题依据
    1.2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2.3 创新之处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操作思路及采用办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关键概念界定
    2.1 社会热点事件的内涵
        2.1.1 事件性新闻的定义
        2.1.2 社会热点事件的定义
    2.2 “二次伤害”的内涵
    2.3 新闻报道“二次伤害”的分类
        2.3.1 从性质分
        2.3.2 从对象分
        2.3.3 从内涵分
第3章 社会热点事件报道“二次伤害”的表现、影响及其原因
    3.1 社会热点事件报道与“二次伤害”的关联
    3.2 社会热点事件报道形成“二次伤害”的表现
        3.2.1 采访方式不当
        3.2.2 报道表达方式不当
        3.2.3 重复性刊播
    3.3 社会热点事件报道“二次伤害”的主要影响
        3.3.1 对于当事人及其家属的伤害
        3.3.2 对于受众与社会的伤害
        3.3.3 对于新闻舆论、社会文化的不良影响
        3.3.4 对于媒体自身的伤害
    3.4 社会热点事件报道产生“二次伤害”的诸原因
        3.4.1 媒体人和行业角度
        3.4.2 新闻受众角度
        3.4.3 外部管理角度
第4章 典型案例:“租客杀害女童案”
    4.1 事件简介
    4.2 各媒体的主要报道
    4.3 本事件报道中“二次伤害”的现象表征
        4.3.1 采访方式上,过度、直接、冷漠
        4.3.2 表达方式上,多有失实内容
        4.3.3 刊播方式上,数量和频度过强
        4.3.4 新闻评论上,主观倾向性失当
    4.4 小结
第5章 消减社会热点事件报道“二次伤害”的措施
    5.1 媒体加强内部教育和专业管理
        5.1.1 强化职业伦理和新闻专业主义教育
        5.1.2 制定和规范内部采访报道细则
        5.1.3 正确看待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5.2 记者编辑加强职业意识与人文精神
        5.2.1 提升职业伦理道德和人文关怀意识
        5.2.2 尊重客观性原则,坚持正面舆论引导
        5.2.3 合理运用修辞,客观遣词造句
        5.2.4 报道突出重点,弱化无关细节
    5.3 新闻受众提升自身素质与监督能力
        5.3.1 提高作为消费者的综合素质
        5.3.2 加强对媒体监督的责任感
    5.4 加强相关立法与传播管理
        5.4.1 健全针对性法律法规建设
        5.4.2 多渠道加强管理媒体不当行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6)新闻类型的生成与控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业界活跃的新闻实践
        1.1.2 学界热烈的理论探讨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经典的新闻类型
        1.3.2 新兴的新闻类型
    1.4 研究理论与方法
        1.4.1 研究理论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6 创新与不足
        1.6.1 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新闻类型相关概述与分析
    2.1 新闻类型的定义
    2.2 新闻类型的特点
        2.2.1 数量上的多样性
        2.2.2 概念上的模糊性
        2.2.3 划分上的多面性
    2.3 新闻类型的分析
        2.3.1 发源国别分析
        2.3.2 发源界别分析
        2.3.3 相互关系分析
    2.4 新闻类型的类别
        2.4.1 传播主体类
        2.4.2 传播内容类
        2.4.3 传播对象类
        2.4.4 传播渠道类
        2.4.5 传播效果类
第3章 新闻类型的发展历程梳理
    3.1 第一阶段:报业的发展与繁荣(1850 年——1920 年)
        3.1.1 倡导性新闻
        3.1.2 软新闻
        3.1.3 黄色新闻
        3.1.4 解释性新闻
        3.1.5 发展新闻
    3.2 第二阶段:广播与电视的兴起(1921 年——1990 年)
        3.2.1 慢新闻
        3.2.2 客观新闻
        3.2.3 计算机辅助新闻
        3.2.4 环境新闻
        3.2.5 调查性新闻
        3.2.6 服务新闻
        3.2.7 和平新闻
        3.2.8 新新闻
        3.2.9 精确新闻
        3.2.10 希望新闻
    3.3 第三阶段:传统媒体日渐式微(1991 年——2008 年)
        3.3.1 公共新闻
        3.3.2 积极新闻
        3.3.3 暖新闻
        3.3.4 公民/参与式新闻
        3.3.5 民生新闻
        3.3.6 融合新闻
        3.3.7 数据新闻
        3.3.8 机器人新闻
        3.3.9 事实核查新闻
        3.3.10 利基新闻
        3.3.11 解困新闻
        3.3.12 短视频新闻
    3.4 第四阶段:互联网的新媒体时代(2008 年——至今)
        3.4.1 微博新闻
        3.4.2 众筹新闻
        3.4.3 建设性新闻
        3.4.4 可视化新闻
        3.4.5 对话新闻
        3.4.6 VR/沉浸式新闻
        3.4.7 众包新闻
        3.4.8 无人机新闻
        3.4.9 传感器新闻
        3.4.10 互动新闻
第4章 新闻类型生成的动力机制
    4.1 社会动力:社会现实的孕育
        4.1.1 对当时社会环境的直接反映
        4.1.2 与旧有新闻理念的长期纠葛
        4.1.3 对受众需求变化的不断适应
    4.2 市场动力:媒介经营的促进
        4.2.1 基于媒体内部的自身调整
        4.2.2 应对媒体外部的市场情况
    4.3 技术动力:科学技术的运用
        4.3.1 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4.3.2 其他领域科学技术的运用
第5章 新闻类型发展的控制机制
    5.1 新闻伦理与法规的限制
        5.1.1 来自伦理性的要求
        5.1.2 源于隐私权的桎梏
        5.1.3 新的媒介技术风险
    5.2 媒介经营的市场困境
        5.2.1 投入成本与产出间的平衡
        5.2.2 新闻媒体发展前景的制约
    5.3 科学技术的自身局限
        5.3.1 源自数据采集的问题
        5.3.2 碍于应用范围的有限
第6章 新闻类型的未来发展趋势
    6.1 关于新闻类型的未来演变
    6.2 关于新闻类型的生产偏向
    6.3 关于新闻类型的发展限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Ⅰ:新闻类型发展历程图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7)传统纸媒新闻短视频化转型研究 ——以新京报“我们视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传统纸媒转型发展的研究
        1.2.2 新闻短视频的研究
        1.2.3 传统纸媒新闻短视频化转型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3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短视频新闻发展历程
    2.1 短视频
    2.2 短视频新闻
    2.3 短视频新闻的发展历程
第3章 传统纸媒的新闻短视频化转型
    3.1 转型背景
        3.1.1 政府层面
        3.1.2 受众层面
        3.1.3 技术层面
    3.2 短视频新闻的特征
        3.2.1 时长短、内容分散割裂
        3.2.2 专业与UGC并重
        3.2.3 时效性强、现场感丰富
    3.3 传统纸媒新闻短视频化转型代表——新京报
        3.3.1 新京报“我们视频”的发展概况
        3.3.2 “我们视频”的内容生产机制
        3.3.3 新京报“我们视频”成功原因
第4章 传统纸媒新闻短视频化过程中的优势与问题
    4.1 传统纸媒的优势
        4.1.1 内容优势
        4.1.2 采编人员素质优势
        4.1.3 强大的公信力、权威性
    4.2 存在问题
        4.2.1 内容层面:同质化严重、产品形态单一
        4.2.2 人员层面:专业人才缺失、人才需求错位
        4.2.3 商业变现层面:广告盈利困难、关联业务受限
第5章 关于传统纸媒转型新闻短视频的建议与思考
    5.1 优化短视频新闻产品内容
        5.1.1 坚持新闻内容为主体
        5.1.2 构建特色品牌、提供差异性新闻服务
    5.2 建设专业型人才队伍
        5.2.1 注重高质量人才培养
        5.2.2 优化传播队伍
    5.3 丰富商业变现模式
        5.3.1 注重用户社交,积极引流
        5.3.2 拓展盈利渠道,多方式间接变现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8)《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的文学审美追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审美的文学与尚美的新闻
    第一节 审美的文学
        一、文学的特殊本质
        二、审美非唯美
    第二节 尚美的新闻
        一、僵化的新闻写作
        二、新闻的求美走向
    第三节 新闻:向文学借“美”
        一、文学审美与新闻品格的交汇
        二、审美的新闻:《冰点》特稿
第二章 《冰点》特稿的文学审美
    第一节 题材之“真”
        一、时代的典型样本
        二、“诗意”的“冰点”
    第二节 主题之“善”
        一、情感的温度
        二、向善的力量
    第三节 形式之“美”
        一、诗艺表达
        二、小说特质
        三、散文风格
        四、剧本样貌
第三章 文学审美下的新闻内核
    第一节 《冰点》采编的专业主义意识
        一、现场采访印证补充事实
        二、深入调查厘清事实
        三、由表及里抵达真相
    第二节 《冰点》特稿的专业主义话语
        一、事实代替抽象形容
        二、冷峻笔调
        三、不虚美不隐恶
        四、“证据”辅助
        五、密集引语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新闻记者如何采写高质量的现场事件性新闻打动读者内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提高新闻记者采写能力的必要性
二、新闻记者采写高质量现场事件性新闻的有效策略
    (一)抓住新闻主题,调动活跃思维
    (二)掌握新闻热点,注重新闻策划
    (三)进行深入挖掘,贴近人民群众
    (四)关注舆论导向,提高新闻影响力
三、结语

(10)新闻从业者与用户的新闻选择差异及其应对策略 ——基于中国日报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文献综述
        1.2.1 大众传播时代媒体与用户之间的新闻选择差异
        1.2.2 互联网发展初期媒体与用户之间的新闻选择差异
        1.2.3 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与用户之间的新闻选择差异
    1.3 概念界定及其操作化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理论视角
    1.6 本研究的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1.6.1 研究意义
        1.6.2 创新之处
2 新闻选择差异的呈现与特征
    2.1 新闻选择差异的一般呈现
    2.2 特殊时期的新闻选择差异
        2.2.1 党的十九大期间的新闻选择差异
        2.2.2 全国两会时期的新闻内容选择差异
    2.3 研究发现
3 媒体视角下的新闻选择差异
    3.1 中国日报新闻从业者新闻实践的底层逻辑
        3.1.1 传播国家政策,深化对华认知
        3.1.2 参与新闻竞争,抢占舆论阵地
        3.1.3 提供新闻服务,促进双方交往
    3.2 媒体对新闻偏好差异的感知、理解与应对
        3.2.1 媒体对新闻偏好差异的感知与理解
        3.2.2 媒体对新闻选择差异的应对
    3.3 “宣传者”与“传播者”:中国日报新闻从业者工作进程中的角色认知
4 用户视角下的新闻选择差异
    4.1 用户进行新闻选择的底层逻辑
        4.1.1 重大新闻的深层阐释与多元解读
        4.1.2 新闻的相关性与可分享性
        4.1.3 新闻的内容,而不是形式
    4.2 用户对新闻选择差异的感知与理解
    4.3 用户对新闻选择差异的应对
    4.4 “享乐者”与“监督员公民”:用户进行新闻消费时展现的身份认知
5 研究发现与研究思考
    5.1 角色冲突:新闻选择差异的生成机制
    5.2 新闻选择差异的应对想象
    5.3 “新闻”衰落,“传播”兴起:媒体与用户关系再思考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访谈对象情况简表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四、浅谈非事件性新闻的采写(论文参考文献)

  • [1]从黄色新闻到黑幕揭发:美国调查性新闻兴起及其报道理念转型[J]. 宋海南,孙劝劝.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1(03)
  • [2]美国“黑幕揭发”背景下调查性新闻兴衰与报道理念变迁 ——以《麦克卢尔杂志》为例[D]. 孙劝劝.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10)
  • [3]建设性新闻的媒体角色研究 ——以英国《积极新闻》为例[D]. 王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10)
  • [4]智能新闻生产中的着作权问题研究[D]. 孔令媛. 山东大学, 2020(10)
  • [5]社会热点事件报道的“二次伤害”研究[D]. 胥琬麟. 南昌大学, 2020(01)
  • [6]新闻类型的生成与控制机制研究[D]. 邱江华. 重庆工商大学, 2020(10)
  • [7]传统纸媒新闻短视频化转型研究 ——以新京报“我们视频”为例[D]. 朱来朋. 南昌大学, 2020(01)
  • [8]《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的文学审美追求[D]. 王毅璇. 兰州大学, 2020(01)
  • [9]新闻记者如何采写高质量的现场事件性新闻打动读者内心[J]. 陆春鸣. 记者观察, 2019(23)
  • [10]新闻从业者与用户的新闻选择差异及其应对策略 ——基于中国日报网的研究[D]. 冉桢. 重庆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浅谈非事件新闻的获取与写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