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风景区森林被毁 全国人大常委会及时制止

泰山风景区森林被毁 全国人大常委会及时制止

一、泰山景区林木遭破坏 人大常委会及时制止(论文文献综述)

罗春立[1](2021)在《铜都省级森林公园规划设计与探究》文中指出为满足“国家森林公园建设为主导,省和县市级森林公园相融合建设”的基本方针本文以安徽省铜陵市铜都省级森林公园(叶山、城山、笠帽山景区)(以下简称“铜都森林公园”)为研究的对象,针对铜都森林公园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不足之处,利用Arc GIS技术,结合景观生态学原理,重点对公园内的交通状况、森林生态功能、景观格局、旅游资源等级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铜都森林公园建设的可行性,对森林公园主题和性质进行定位,最终从铜都森林公园时间与空间两方面进行规划设计。分析结果如下:(1)森林公园地处“八宝之地”铜陵市义安区境内,靠近县城东20km处,紧邻义安区东部城区及320省道和沪渝高速;森林公园的整体生态功能指数为0.53,景观多样性指数为2.358,均匀度为0.83,优势度指数为1.50;森林公园风景资源得分为41.16分,属于一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由此可得森林公园区位优势明显,资源和旅游价值高,具有较好的景观多样性,森生态功能良好,森林公园的开发具有较好的可行性。(2)铜都省级森林公园分为三大景区,分别为叶山景区、城山景区和笠山景区,其中叶山景区规划面积为497.41hm2,城山景区规划面积为97.64hm2,笠帽山景区规划面积为共计44.54hm2,总规划面积为639.59hm2。铜都森林公园规划定位为:以叶山丰富的森林风景资源和浓厚的历史人文资源为主体,以林景和人文气息为特色,形成具备休闲度假、人文体验、休闲游乐、户外运动、研学科普,革命教育等多种功能的森林公园。(3)笠帽山景区内部交通的网络连接性指数为0.76,道路网连接性密度为8.9km/km2,属一级道路网密度,能够满足正常车辆旅游交通需求;城山景区内部交通的网络连接性指数为0.62,道路网连接性密度为4.7km/km2,属四级道路网密度,密度等级较低,不适应城山景区的发展现状,需要对城山景区内部的道路进行更加切当的规划设计;叶山景区内部交通的网络连接性指数为0.49,道路网连接性密度为1.0km/km2,属五级道路网密度,道路密度差,不适应叶山景区的发展现状,需要对叶山景区的道路进行更加切当的规划设计。(4)通过景观格局分析得出,公园内总体生态功能中等,且有部分森林生态功能较差,树种以松类和阔叶树为主,因此在植物景观规划时,有针对性的采取改造措施,利用综合改造和补植补造等,提升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同时选择有种植经验的乡土树种、景观树种、多树种进行景观提升,以改善松类和阔叶树占主要优势的局面。(5)森林公园功能区共区划为一般游憩区、管理服务区与核心景观区三大功能区,在此基础上规划旅游景点及路线,并规划基础服务设施等。根据铜都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特色和布局,从开展原生生态、户外运动、休闲度假旅游的主题出发,对森林公园的游憩项目策划,规划游憩设施;对基础设施建设也有相应的规划,主要包括交通道路、给、排水工程、供电工程、通信网络工程、旅游安全保障系统与设施规划等。本文通过对铜都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探究,能够弥补前期修订的规划内容不全面、范围及分区不合理等缺陷,更加完善铜陵市的森林公园系统,能够解决实际性问题,同时能为国内相似类型其他森林公园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方兴[2](2019)在《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广东因为其灵山秀异和深厚独特的文化底蕴,成为岭南地区佛学、道学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广东传统寺观园林是最能体现岭南玄学和思想文化特征的宝贵遗产。以人工要素为构景主体和以自然山水为构景主体是中国古典寺观园林的两大造园体系,而在多民系共荣和海洋文化的孕育下,广东寺观在两大体系基础上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逐渐呈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造园理念和手法,其中寺观对自然地貌的运用和空间布局的大胆创新堪称一种典范。广东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课题。但是就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而言,最突出的“症结”在于:一方面存世的园林和文字性资料很少,且其中以零散的文章和建筑学科角度的论着居多,而运用跨学科的系统方法,涵盖掇山理水、植物造景方面的综合性研究成果可谓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学界前辈及后续学者虽然缺乏统一认识,但大致对广东地区其它各类型园林的总体风格特征作过一些总结,例如私家园林的“随意性”“兼容性”“地方性”、州府园林的“民间性”“简朴性”“谪意性”等,但未见广东寺观园林特征的论及。因此,系统地研究广东寺观园林的风格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如传统寺观园林的选址、环境地貌利用、建筑和园林空间布局和造景手法等,是填补广东园林学科上述研究空缺的重要任务。本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查阅、地图解读、横向对比等方法对广东传统寺观的园林化历史发展和空间营造等问题进行研究。追溯汉朝到清朝这一历史时间段广东禅宗佛学思想和南方道学文化的发展历史,探析两种思想文化的广东寺观园林化的影响,建立起广东传统寺观环境利用和空间营造研究的背景平台。阐述广东寺观园林造园理念的形成、演变历程的和发展环境,横向对比了广东自身佛寺和道观之间的异同、还有与广东寺观渊源颇深的北方皇家寺庙园林、江南及日本禅宗园林、西南及闽南宫观三者在思想、布点和格局方面与广东寺观园林的对比。总结广东传统寺观的发展分期并归纳其发展特点,进而从风景园林专业的角度,重点研究了广东寺观与地貌环境的关系,围绕寺观的选址,对六种地貌的总体造园特征做了分类总结,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总结广东传统寺观的空间类型、空间组合形式和空间布局特点。最后通过结合具体园林造园案例提出广东寺观造园的手法借鉴,包括寺观名山全局控制的宏观环境控制手法、寺观建筑构图比例处理手法、庭院空间的世俗化理景手法、以及通过咏吟题景来提升园林意境和文化韵味的艺术手法等。相信,本论文对广东历史文脉的传承和现代园林的设计均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和现实指导意义。

殷晓彤[3](2014)在《世界遗产视野下植物景观的保护管理研究 ——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为例》文中认为世界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其中的植物景观资源蕴含着重要的遗产价值,符合突出普遍价值、原真性和完整性的标准。同时,植物遗产资源又具有动态性、可变性的特点,因此遗产地植物景观资源的保护管理较为特殊。遗产地的类型不同、特征不同,植物景观资源价值在遗产价值中所占的比重亦不同。目前,有关其保护管理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国内外均暂未形成较为完善的、科学的、专门性的保护管理体系。文章总结出世界遗产中植物景观的分类及植物景观资源突出的部分遗产地名录并将植物景观的认知与世界遗产观相结合,奠定一定的认知理论基础;通过国内外对比研究,从遗产保护与管理相关组织、相关文件法规、相关制度体系、遗产数字化建设、遗产旅游、遗产教育及遗产宣传等多个方面对世界遗产中植物景观的保护管理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解读;选取邱园、魏玛伊尔姆公园、苏州园林、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国内外遗产地进行案例研究,体现不同遗产地植物景观保护管理的不同特征。国内外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差异,造成国内外保护管理机制的差异。我国应当依据自身的现状,融合东方园林的文化特色,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的保护管理体系。特色植物是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核心六要素之一,其植物景观占有重要的地位。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为例,文章通过对其植物景观资源的界定、遗产价值的解读及当前保护管理状况的综述,突出植物景观资源所承载的遗产价值,分析其保护管理的成功与不足之处。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中植物景观的保护管理是较为成功的,但仍有可提升空间,是其他遗产地的实物参考。基于以上研究,文章最终对世界遗产中植物景观的保护管理提出部分构建思路,指出保护管理机制的建设需要更加系统化、专业化、细节化。文章将世界遗产观与植物景观的研究理念相结合,对遗产地植物景观保护管理体系的构建提出一定的思考,包括遗产地植物景观分类维护、专家团队的构建、遗产地植物景观专项维护计划的制定等,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创新性。

邵靖[4](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肖哲涛[5](2013)在《山水城市视野下秦岭北麓(西安段)适应性保护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秦岭北麓(西安段)位于秦岭分水岭至关中平原南缘之间,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是关中地区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秦岭北麓(西安段)生物、矿产、旅游等资源丰富,为西安乃至陕西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资源依托。但多年来,由于重开发轻保护,导致该区的植被退化,河谷断流,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加剧,生态危机四起。随着西安城市的发展,秦岭北麓(西安段)已经纳入大西安的建设体系之中,到处可见建设开发的痕迹。然而,无序的开发建设活动已经对秦岭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因此,从城市规划的角度研究秦岭北麓(西安段)的保护利用,这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在山水城市视野下研究秦岭北麓的保护利用问题。首先分析了山水城市理论背景以及其发展演变过程,揭示了山水城市理论对于秦岭北麓的启示;然后讨论了山水城市空间建构的影响因素和基本内容,以及山水城市空间建构与生态环境适应性保护利用的相互关系;进而阐述了在山水城市视野下秦岭北麓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及适度利用的理论问题。从系统论角度分析了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利用的现状问题,然后对其中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剖析;进而,梳理了秦岭北麓的具体法律基础和各个层面的规划要求,以及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利用的发展定位,提出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和适度利用的发展诉求。其次,论文构建了秦岭北麓生态环境适应性保护模式体系。从适应性保护的理念出发,结合适应性保护的评价模型,提出相互关联的区域整合、结构形态的类型保存和空间修复与功能协调三个适应性保护模式,并从建立激励机制、完善法律保障和管理保障机制,建立多元经济保障机制和公众参与角度构建了适应性保护的政策及管控措施。秦岭北麓的保护和利用是始终并存的。论文研究了秦岭北麓生态环境适度利用的规划策略体系。通过对秦岭北麓适度利用评价和适度利用理念的分析,从多方参与、多元投资的适度利用政策引导出发,提出秦岭北麓适度利用规划的技术手段,进而对秦岭北麓适度利用规划的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对秦岭北麓的新农村建设、建筑风格和品牌营建等典型问题的适应性也做了探讨。最后,通过秦岭北麓空间保护利用规划实践对秦岭北麓适应性保护模式和规划策略加以解释说明。

吕京庆[6](2013)在《齐长城沿线军事聚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齐长城沿线军事聚落作为齐长城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齐鲁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军事特征。许多聚落由于历史、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原因,它的形态已遭破坏甚至消失,使这一特殊的聚落类型的研究成为建筑聚落史研究中的缺失环节。对齐长城沿线军事聚落的研究,无论是从一种重要的建筑历史现象的补充、解读,抑或是为长城的整体保护而言,都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必要性。本文采用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将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军事学、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结合起来,同时运用实地考察与文献资料分析相结合,宏观综合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和类比、归纳与演绎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借鉴历史文献资料,结合现场调研及当代考古研究成果,对东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军事防御体系进行系统研究;然后,通过查阅、收集古籍历史文献资料和地方史志资料,借助于全国文物普查和考古资料成果,通过网络资源和现场调研,综合运用历史地图、GOOGLE地图等相关地图处理手段和方法,对齐长城沿线的军事重镇、堡寨和关隘等军事聚落的形成和历史演变、军事聚落的分类和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军事聚落的形态和形制进行系统研究,以更好地指导对齐长城城体本身和沿线军事聚落相关历史遗存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厘清了东周齐国军事防御体系的构成和防御设施的具体布局;揭示了齐长城沿线军事聚落的空间分布规律;对齐长城沿线军事聚落进行系统归纳整理,弥补其在图文与数据资料方面的不足;深入剖析并总结了齐长城沿线军事聚落的形态和形制特征。

张晓妮[7](2012)在《中国自然保护区及其社区管理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存某些珍稀濒危物种、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等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对于如何对自然保护区中“共用”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理论思路和政策方案,有代表性的诸如进行私有化,由市场机制来发挥作用;或者将自然资源归入国家所有,由政府管制来发挥作用。但是,市场和政府的作用范围是有限的,它们不能解决所有的资源配置问题,而社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也不能忽视。中国自然保护区大多位于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和偏僻山区,这些地区居民居住分散,经济文化落后,当地社区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很强,自然保护区的建立,限制了社区对资源的使用,使当地居民失去了管理和使用资源的权利,社区居民为了脱贫和生计不得不铤而走险,对自然保护区的资源造成损害。另一方面,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等伤人损害庄稼等,造成了对当地社区居民的损害,却得不到相应的补偿。事实上,社区在很大程度上以牺牲自身的利益来承担保护的责任,但是这种外部性却没有得到补偿。此外,由于缺乏可替代发展的途径,减少了社区发展的机会,制约了经济发展,加上受地理位置、人口素质等因素的制约,社区的贫困表现出长期和持续的特征,因此,自然保护区社区经济发展的强烈需求成为自然保护区的最大挑战。中国现行的自然保护区是自上而下建立的,强调国家行政管护,在自然资源保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管理模式单一,与之相应的管理条例与法规,很少考虑到社区利益。“社区共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保护区封闭式管理模式的弊端,促进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对缓解社区发展与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减轻社区居民对资源的依赖起到了一定的缓和作用,但是并没有真正有效克服保护区和当地社区以及地方政府的矛盾,其本质上还是属于国家集权的管理模式,因此,亟需对现有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本研究在对一些基本概念、范围做出界定后,将管理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相结合,从自然保护区发展及管理现状出发,理清了保护区及其社区的关系,客观分析了保护区对社区利益的损害问题及原因,考察了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演变的过程,并对模式进行了相互比较,以3个典型案例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模式的利弊,在借鉴国外有关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政府主导、社区共管、产业带动”的自然保护区及其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初步构建了一体化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对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保障措施进行了探讨。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框架如下:第一章,导论。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综述和总结了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提出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理论基础。在对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梳理了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在本领域的理论成果,如可持续发展理论、外部性理论、自然资源管理理论和参与式管理理论等,并讨论了其对自然保护区的指导作用。第三章,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与管理现状。概括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程,结合保护区数量和政策的变化,把发展历程划分为4个阶段,对保护区管理现状和法律体系进行了阐述。第四章,对我国自然保护区及其社区的总体认识。从自然保护区的地区分布出发,描述了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现状,理清了保护区与社区的关系及对社区的限制与影响,客观分析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对社区农民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权益的损害,并对损害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以便为减少损害、保障利益提供基础。第五章,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演变及比较。考察了我国已经形成的管理模式,把其演变过程界定为“封闭式管理—参与式管理—社区共管模式”,总结了不同管理模式的理论来源和现实发展,并对模式进行了相互比较,选择3个典型案例对社区共管模式进行了介绍和利弊分析,以期望设计新的模式能提取其中有利的因素并解决其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第六章,国外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及启示。对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自然保护区管理进行了细致的考察,虽然管理体制和方式各有差异,但是总体来看,这些国家都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合理的管理机制和健全的管理制度,这些都很值得我国借鉴。第七章,自然保护区及其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构建。针对现有管理模式的不足,以产权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保护区及其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内涵,从确定管理目标体系入手,构建了“政府主导、社区共管、产业带动”的一体化管理模式,认为政府的主导作用应该得到充分地发挥,社区共管是发展社区经济、调动社区参与资源保护积极性的最佳选择,产业开发可以带动社区经济发展,最后,对一体化管理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框架进行了探索。第八章,自然保护区及其社区一体化管理的保障措施。强调必须用立法来调整相应的关系;建立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分类体系的重构,为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良好的空间基础;发挥社会机制的调整作用是促进自觉形成生态保护内部制度的必经之路。

汤自军[8](2010)在《基于产权制度安排的我国自然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研究 ——以湘西为例》文中提出自然文化遗产是大自然经过千百万年演进及人类文明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所形成的自然与文明的积淀。这些积淀通过古迹、古建筑、地质地貌、生态景观等方式留存给当代人。因此,自然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我们理应保护好这些珍贵的资源。湘西拥有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资源,其中国家级自然文化遗产就多达21项。目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旺盛的旅游需求,由于遗产强大的旅游吸引力,在发展经济目标的推动下,遗产的开发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湘西的遗产开发现状说明,实践中“低效开发”、“不当开发”、甚至“破坏开发”遗产的现象屡见不鲜。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遗产现有的产权制度安排。通过对湘西世界遗产武陵源的产权制度变迁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发现,我国遗产现有的产权制度安排具有产权界定模糊、产权制度实际缺位等特点。这样的产权安排直接导致了政府行政权替代遗产产权,政府行政管理制度替代遗产产权法律制度的结果。遗产是具有自然垄断性、公共性、外部性的特殊资源,根据排他性与竞争性的不同程度,遗产表现出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的性质。收取门票实现有效排他的遗产其实质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对其的供给通过市场机制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遗产作为一种特殊资源,其开发不仅要追求效率标准,还要符合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遗产产权中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政府作为国家所有权代表,行使遗产规制权;遗产经营权交由市场”的产权安排是现阶段我国遗产开发保护可持续发展的产权制度安排。这样的产权制度安排的实现机制包括两方面:一方面,遗产规制机制。应从遗产规制机构、遗产社会规制与遗产经济规制等方面进行制度建设。另一方面,遗产市场机制。这包括界定清晰的遗产产权制度、遗产经营权交易制度、遗产法律制度以及遗产伦理制度四方面的建设。湘西实践说明,只有对我国现有的遗产产权制度安排进行改革,构造前述遗产开发保护可持续发展的产权制度安排,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遗产低效开发、不当开发、破坏开发现象普遍存在的现状,使遗产开发保护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宋凤[9](2010)在《济南城市名园历史渊源与特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界园林发展史表明:具有旺盛生命力或深刻影响力的园林作品,大多根植于本土环境,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鲜活个性。然而,在当前国际化、现代化背景下,园林这一特色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齐鲁文化核心地带的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在本土环境熏陶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园林特色,而且历史上代有名园出,但因种种缘故,幸存者寥寥可数。庆幸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济南早期兴建的几处公园基本上囊括了幸存的历史名园,并将其作为园林建设蓝本,济南园林长期以来形成的地域特色和鲜活个性得以继承和发扬,几处公园亦成为济南城市园林的代表。然而遗憾的是:济南城市园林的相关史料一直没有系统的整编,园林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找不到根基。尤其近年来,由于缺乏对历史和传统的正确认识,缺乏对地方特色的深刻了解和把握,在新一轮的更新发展中,南向上海、广州、深圳学,北向北京、天津学……,甚至向国际化大都市学习,足下文化被真正的忽略了,曾经特色鲜明的城市名园逐渐陷入混沌状态,在面向文化危机、生态危机、民众休闲需求的次次提升和改造中,济南城市名园所固有的地方特色正在被蚕食。“历史是根,文化是脉”。“如何为济南城市名园的发展‘把好脉、留住根’”,是济南城市名园立足之本,也是本文研究初衷。基于上述,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立足于本土环境,对济南城市名园的生成环境(自然、社会环境)进行概括总结,并首次按断代的方式对济南城市名园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梳理,对城市名园的沉浮兴衰之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同时对济南当前具有代表性的8处城市名园(6处公园型名园和9处历史名园,其中7处历史名园在公园型名园内)进行实地调查,建立起系统研究的背景平台。第二部分,从历史继承特色(古城的山水空间格局、历史古迹)、社会文化特色(包括公园型城市名园的社会承载意义和城市名园的文化特征)以及园林艺术特色(含空间布局、掇山理水、园林建筑以及园林植物等主要造园要素表现出的艺术特色)入手,系统全面的探讨济南城市名园特色。第三部分,结论,笔者认为济南城市名园是济南园林地方特色得以体现的重要载体,在当前背景下,其更新与发展,必须立足于本土环境,关注足下文化,才不至于丧失个性,从而避免国际化、现代化浪潮下的趋同化命运。

李效文[10](2008)在《北京低山主要风景游憩林抚育技术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北京山区蕴含着丰富的风景游憩林资源,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到山区森林中健身、赏景、游憩。但是,北京山区大部分风景游憩林在景观构成和层次结构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缺少亮点景观,景观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研究通过何种抚育技术营建高景观质量的风景游憩林,提高北京山区森林的吸引力和游憩承载力,使居民在森林游憩中获得身心的放松和恢复,为实现北京市构建和谐社会和宜居城市的建设目标发挥独特的作用。本研究首次以北京低山、厚土、25°以下坡度上的山桃、黄栌风景林和中龄侧柏、油松游憩林的景观质量为研究对象,通过SBE美景度评价法分别建立标准化得分值与景观要素之间的景观评价模型,得到定量化的抚育技术模式;再通过风景林的样地调查、游憩林的抚育和游憩者问卷调查,验证景观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和抚育技术的景观效果。本论文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SBE评价法和数量化理论Ⅰ,采用SPSS 13.0多元线形回归分析分别建立北京低山厚土地区山桃、黄栌与针叶树混交风景林和阴阳坡中龄侧柏、油松游憩林景观评价模型,并得到各景观要素在模型中贡献率的大小顺序。(2)根据某景观要素在系数值最大的类目时会使得林分具有更高的美景度或喜好度,得到北京低山山桃、黄栌风景林和阴阳坡中龄侧柏、油松游憩林抚育技术。(3)通过对山桃、黄栌风景林样地的调查,分析得到山桃、黄栌胸(地)径与冠幅之间的曲线拟合方程,进一步得出不同径阶山桃、黄栌在不同郁闭度纯林内的密度。再结合北京低山厚土侧柏、油松的胸径与冠幅拟合方程和林分郁闭度,得到景观中主色彩与常绿色面积比例在2∶1时的山桃株数n山、黄栌株数n黄与针叶树株数n针。另外通过山桃混交林调查分析,低密度的林分内单株山桃的着花密度显着比低、高密度大,而不同混交比例的林分中单株山桃着花密度之间无显着差异;证明兼有密集和分散分布的综合型主色彩布局会使山桃景观具有更高的景观质量。(4)对侧柏、油松游憩林采取不同程度的抚育措施组合。通过对抚育后样地景观的评价,对景观模型预测能力和同一样地抚育前后景观质量得分值提高情况的检验,认为所建立的阴阳坡侧柏、油松游憩林景观模型是科学、实用的,所采用的几种抚育技术的景观效果是十分明显的。(5)根据景观评价、样地调查、样地抚育和游憩者问卷调查结果,得到定量化的山桃、黄栌风景林和阴阳坡侧柏、油松游憩林林内抚育技术模式。本研究成果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北京市风景游憩林的建设和森林游憩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北京周边山地相似地区的山桃、黄栌风景林和侧柏、油松游憩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二、泰山景区林木遭破坏 人大常委会及时制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泰山景区林木遭破坏 人大常委会及时制止(论文提纲范文)

(1)铜都省级森林公园规划设计与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森林公园概念简介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森林公园规划设计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1.4 森林公园规划原则
    1.5 森林公园规划依据
2 引言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意义
    2.4 研究内容
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3.1 研究方法
4 森林公园现状分析与评价
    4.1 基本概况
    4.2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
    4.3 森林公园建设与旅游现状
    4.4 森林生态功能评价
    4.5 风景资源评价
    4.6 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4.7 交通状况分析
5 总体布局与发展战略
    5.1 森林公园性质定位
    5.2 森林公园功能分区
    5.3 分区建设项目及景区景点规划
    5.4 森林公园发展战略与营销策划
6 容量估算及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
    6.1 容量估算
    6.2 森林公园客源市场分析
7 植被与森林景观保护与规划
    7.1 植物景观保护措施
    7.2 植物景观改造规划
8 森林生态旅游与服务设施规划
    8.1 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策划
    8.2 森林公园服务设施规划
9 基础设施规划
    9.1 道路交通规划
    9.2 给、排水工程规划
    9.3 供电工程规划
    9.4 通信网络工程规划
    9.5 旅游安全保障系统与设施规划
    9.6 森林火灾防治规划
    9.7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规划
10 结论与讨论
    10.1 结论
    10.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森林公园总体区位图
附录2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图
附录3 森林公园植被分布图
附录4 森林公园道路现状图
附录5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布局分析图
附录6 森林公园景区景点规划图
附录7 森林公园林相改造规划图
附录8 森林公园道路规划图
个人简介

(2)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我国寺观园林的古代研究
        1.2.2 我国寺观园林的近现代研究
        1.2.3 广东寺观园林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4.1 学科意义:填补广东传统寺观园林学术研究的不足
        1.4.2 理论意义:对广东传统寺观园林进行较深入研究,系统性地提出园林造景的理论脉络
        1.4.3 现实意义:提出广东传统园林保护传承与创新思路,指导园林研究和创作实践
    1.5 研究对象
        1.5.1 地域范围
        1.5.2 核心概念界定
    1.6 研究方法、内容和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和框架
第二章 广东传统寺观造园的思想根源与评析
    2.1 根源性思想文化
        2.1.1 禅宗佛学——梵我合一、物我为一
        2.1.2 南方道学——自然无为、动合无形
    2.2 佛、道思想文化对寺观造园艺术的熏染
        2.2.1 禅宗“顿悟”下的佛寺造园艺术追求
        2.2.2 道学“无为”下的道观造园艺术追求
        2.2.3 佛、道思想对广东寺观园林的影响评述
    2.3 其他思想文化
        2.3.1 多民系文化——广府、客家、潮汕的寺观文化景观
        2.3.2 中西合璧文化——开放兼容的寺观营建思想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的演进
    3.1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的历史分期
        3.1.1 宗教建筑文化传入及起步时期(汉晋——北朝)
        3.1.2 佛盛道缓时期(隋唐——宋元)
        3.1.3 寺观鼎盛共举时期(明——清)
        3.1.4 寺观园林历史轨迹与分期评述
    3.2 寺观园林演进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3.2.1 寺观园林文化形成的基础自然因素——灵山秀异、物产奇瑰
        3.2.2 寺观园林发展推动的核心人文因素——安定包容、进取创新
    3.3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发展演变剖析
        3.3.1 寺观造园——世俗化的产物
        3.3.2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造园艺术的演变发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东传统寺观的风景地貌特征与环境利用
    4.1 寺观选址的依据和风景地貌作用
        4.1.1 依仗风景地貌的寺观选址
        4.1.2 地貌特征下的广东寺观构景特色
    4.2 单形态地貌寺观特征与环境利用
        4.2.1 山间寺观
        4.2.2 崖壁洞窟寺观
        4.2.3 水畔寺观
        4.2.4 小山岗寺观
        4.2.5 平原平地寺观
    4.3 复合型地貌寺观特征与利用
        4.3.1 善用地貌特征,巧构功能景区
        4.3.2 突出景观中心,控制整体构图
        4.3.3 注重道路规划,强调竖向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造景的空间格局
    5.1 广东寺观园林空间——园林化的景观空间
        5.1.1 空间类型及特征
        5.1.2 各空间的衔接组合方式
    5.2 前导空间
        5.2.1 景观功能与宗教功能兼具
        5.2.2 广东传统寺观前导空间的处理手法
    5.3 建筑空间
        5.3.1 崇拜空间的建筑形制特点
        5.3.2 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特点
        5.3.3 岭南气候下建筑组群园林化的成因和特点
    5.4 园林空间
        5.4.1 以小见大的园林空间意涵
        5.4.2 园林空间布局特点
        5.4.3 乡土植物对园林空间的影响
    5.5 空间格局对比
        5.5.1 广东佛寺与广东道观对比
        5.5.2 广东寺观园林与北方皇家寺庙园林对比
        5.5.3 广东寺观园林与江南、日本禅宗寺院园林对比
        5.5.4 广东寺观园林与西南、闽南宫庙园林对比
        5.5.5 四种寺观园林格局对比评述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的空间营造手法
    6.1 “小寺征大观”的宏观环境处理
        6.1.1 分层布置,抢占名山风景关键点
        6.1.2 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布局
    6.2 “人工和天韵合一”的建筑构图比例控制
        6.2.1 稳定和谐的建筑单体构图
        6.2.2 人工斧凿配合地形环境壮大重点建筑形象
    6.3 “雅致精巧”的世俗化庭院空间理景
        6.3.1 以池水补景,扩大庭院空间感
        6.3.2 以寺塔镇景,凸出庭院空间主从与重点
        6.3.3 以绿化点景,达“亦寺亦园”效果
    6.4 “辞中寄情,象外生景”的空间文化性提升
        6.4.1 用诗境说禅境
        6.4.2 额联刻石弘教题景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广东传统园林保护、传承与创新
    7.1 对传统园林遗产的保护
        7.1.1 传统园林保护的意义
        7.1.2 喜忧参半的广东传统园林保护现状
        7.1.3 保护策略思考
    7.2 对传统园林文化的传承
        7.2.1 多元开放文化特征的传承
        7.2.2 世俗性文化特征的传承
    7.3 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
        7.3.1 高品位的园林艺术风格
        7.3.2 多功能的园林发展方向
        7.3.3 强化城市园林生态建设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创新点
    3.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世界遗产视野下植物景观的保护管理研究 ——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世界遗产保护的大背景
        1.1.2 杭州西湖申遗成功的影响
        1.1.3 植物景观的重要性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世界遗产的相关研究综述
        1.2.2 西湖风景名胜区的相关研究综述
        1.2.2.1 西湖景区植物景观的相关研究
        1.2.2.2 西湖文化景观的相关研究
    1.3 主要概念阐述及界定
        1.3.1 世界遗产
        1.3.2 文化景观
        1.3.3 植物景观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4.2.1 理论意义
        1.4.2.2 实践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方法及相关理论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的相关理论
        1.6.2.1 世界遗产学
        1.6.2.2 历史园林的保护与传承
        1.6.2.3 可持续性发展理论
2 世界遗产视野下植物景观的解读
    2.1 概况
        2.1.1 世界遗产的分布及数量
        2.1.2 世界遗产中的植物景观分类及部分遗产名录
    2.2 世界遗产角度解读植物景观遗产价值的核心内涵
        2.2.1 突出普遍价值
        2.2.1.1 概念
        2.2.1.2 价值标准
        2.2.2 原真性
        2.2.3 完整性
    2.3 遗产观解读植物景观的原则
        2.3.1 真实性原则
        2.3.2 整体性原则
        2.3.3 动态性原则
        2.3.4 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2.4 遗产观与植物景观认知
        2.4.1 植物景观遗产价值的分类
        2.4.2 遗产价值评估的“三要点”
        2.4.3 时间纵向的延续性与空间横向的蔓延性
        2.4.4 物质表象与非物质内涵
3 世界遗产中植物景观保护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初探
    3.1 相关国际组织
    3.2 相关文件法规
        3.2.1 国际概况
        3.2.1.1 国际公约
        3.2.1.2 国际宪章
        3.2.1.3 宣言
        3.2.2 国内概况
        3.2.2.1 《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3.2.2.2 《乐山宣言》、《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苏州宣言》
        3.2.2.3 部分遗产地管理办法与条例
    3.3 相关制度与体系
        3.3.1 国际概况
        3.3.2 国内概况
    3.4 遗产数字化管理的建设
        3.4.1 国际概况
        3.4.2 国内概况
    3.5 遗产旅游、遗产教育及遗产宣传
    3.6 小结
4 植物景观遗产管理的案例分析
    4.1 国外案例
        4.1.1 邱园
        4.1.2 魏玛伊尔姆(ILM)河畔公园
    4.2 国内案例
        4.2.1 苏州古典园林
        4.2.2 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
        4.2.3 颐和园
    4.3 小结
5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之植物景观的界定
    5.1 UNESCO官网的定义
    5.2 明确界定的植物景观资源
        5.2.1 西湖自然山水生态整体的植被特征
        5.2.2 古树名木
        5.2.3 西湖十景
        5.2.4 西湖特色植物
        5.2.4.1 四季花卉
        5.2.4.2 桃柳相间的景观特色
        5.2.4.3 龙井茶园
    5.3 未明确界定的植物景观资源
        5.3.1 新西湖十景、清西湖十八景
        5.3.2 八卦田遗址公园
        5.3.3 山林植物景观资源
        5.3.3.1 概况
        5.3.3.2 景观分类
        5.3.3.3 着名的山林景点
6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之植物景观的解读
    6.1 核心遗产价值解析
        6.1.1 突出普遍价值
        6.1.1.1 题名景观
        6.1.1.2 天人合一
        6.1.1.3 诗画文化
        6.1.2 原真性
        6.1.3 完整性
    6.2 植物景观的历史变迁简述
        6.2.1 历史概况
        6.2.2 初步形成时期
        6.2.2.1 东晋南朝
        6.2.2.2 隋唐时期
        6.2.2.3 五代、北宋时期
        6.2.3 繁盛时期
        6.2.4 兴衰更迭的时期
        6.2.5 公共园林建设时期
        6.2.5.1 解放前的萧条时期
        6.2.5.2 解放后的艰难发展
        6.2.5.3 “新西湖”建设时期
    6.3 主要特征
        6.3.1 “西湖文化”下的植物景观
        6.3.2 植物景观意境
        6.3.3 植物景观的时间性与空间性
        6.3.4 植物景观与重要历史人物
    6.4 植物景观的遗产地位和影响
        6.4.1 审美意向典范
        6.4.2 文化印记典范
        6.4.3 风景园林典范
7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之植物景观的保护与管理
    7.1 保护与管理现状概述
        7.1.1 法律法规
        7.1.1.1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条例》
        7.1.1.2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7.1.2 政府管理体系
        7.1.3 遗产数字化建设
        7.1.4 遗产教育、旅游及社区化建设
        7.1.4.1 青年志愿者活动
        7.1.4.2 遗产管理的社区化推进
        7.1.4.3 主题活动
    7.2 启示
        7.2.1 成功之处
        7.2.1.1 历史资料较为完整的搜集与保存
        7.2.1.2 长期以来的西湖治理工程
        7.2.1.3 对遗产保护的坚持与努力
        7.2.1.4 学习借鉴的有效力度
        7.2.1.5 专家学者的研究合力
        7.2.2 不足之处
        7.2.2.1 遗产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7.2.2.2 缺乏专门性的法律法规
        7.2.2.3 遗产宣传、公众参与均有待提高
    7.3 提升策略初探
        7.3.1 重视植物景观的生命性和动态性
        7.3.2 加强人们对遗产要素的认知
        7.3.3 提升植物遗产数字化覆盖的能力
        7.3.4 组建多学科合作团队
        7.3.5 构建遗产防御体系
        7.3.6 建立公益基金组织
8 世界遗产中植物景观保护与管理发展的思考
    8.1 遗产地植物景观维护分类
    8.2 专家团队的构建
        8.2.1 一级管理部门
        8.2.2 专家团队
        8.2.3 社会参与者
    8.3 专项维护计划的提纲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论文创新点
    9.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我国的世界遗产名录
附录2 植物景观突出的部分世界遗产名录
附录3部分的《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
附录4 《威尼斯宪章》
附录5 《佛罗伦萨宪章》
附录6 《乐山宣言》
附录7 《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苏州宣言》
附录8 《苏州园林保护和管理条例》
附录9 《苏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
附录10 《湖南省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
附录11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条例》
附录12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条例》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4)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文化背景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三、 公共花园雕塑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一、 美术团体
        二、 美术期刊
        三、 美术展览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二、 李金发
        三、 江小鹣
        四、 刘开渠
        五、 滑田友
        六、 张充仁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一、 孙中山雕像
        二、 名人塑像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美协的成立
        二、 向苏联学习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四、 “两结合”
        五、 “大跃进”
        六、 文化大革命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五、 名人雕塑作品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艺术背景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一、 工作职能
        二、 存在问题
        三、 改变方法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 存在问题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结语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引用文献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山水城市视野下秦岭北麓(西安段)适应性保护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1 山水城市
        1.2.2 秦岭北麓
        1.2.3 山水城市空间建构
        1.2.4 适应性保护及规划
    1.3 研究内容和范围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5 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的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山水城市视野下秦岭北麓保护及适度利用的相关理论
    2.1 山水城市理论
        2.1.1 山水城市的背景
        2.1.2 山水城市理论演变与发展
        2.1.3 山水城市理论对秦岭北麓的启示
    2.2 山水城市空间建构的影响因素和基本内容
        2.2.1 山水城市空间建构的影响因素
        2.2.2 山水城市空间建构的基本内容
        2.2.3 山水城市空间建构与生态环境适应性保护利用的相互关系
    2.3 山水城市视野下秦岭北麓相关基础理论
        2.3.1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2.3.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3 景观美学理论
    2.4 山水城市视野下秦岭北麓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及适度利用的理论
        2.4.1 规模门槛理论
        2.4.2 错位发展理论
        2.4.3 自组织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的现实问题及成因
    3.1 秦岭北麓空间类型分类剖析
        3.1.1 按照地理条件分
        3.1.2 按照空间区位划分
    3.2 秦岭北麓生态环境的现状问题
        3.2.1 秦岭北麓系统整体效益下降
        3.2.2 秦岭北麓系统层次不足
        3.2.3 秦岭北麓系统开放性不足
    3.3 秦岭北麓生态环境现实问题的成因
        3.3.1 整体规划统筹缺失
        3.3.2 环境生态保护缺失
        3.3.3 保护利用规划建设法规条例笼统化
    3.4 本章小结
4. 山水城市视野下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利用的发展定位
    4.1 秦岭北麓的具体法律基础和各规划要求
        4.1.1 秦岭保护的法律基础
        4.1.2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
        4.1.3 西安区域战略规划要求
        4.1.4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4.2 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利用的发展定位
        4.2.1 系统化网络化
        4.2.2 多元化
        4.2.3 公益性和开放性
        4.2.4 和谐共生发展,走向生态文明
    4.3 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和适度利用的发展诉求
        4.3.1 适应秦岭北麓人与自然环境的需要
        4.3.2 适应秦岭北麓整体社会文化氛围
        4.3.3 适应秦岭北麓形体空间
        4.3.4 适应形成秦岭北麓空间的运作机制
        4.3.5 适应性方法对策提出
    4.4 本章小结
5. 秦岭北麓生态环境适应性保护构建
    5.1 适应性保护的理念
        5.1.1 适应自然环境
        5.1.2 响应经济要素
        5.1.3 彰显历史文化
        5.1.4 坚守“保护底线”前提下追求“发展优先”
    5.2 适应性保护的评价指标模型
    5.3 适应性保护的技术手段
        5.3.1 相互关联的区域整合模式
        5.3.2 结构形态的类型保存模式
        5.3.3 空间修复与功能协调模式
    5.4 适应性保护的政策及管控措施
        5.4.1 建立激励机制
        5.4.2 完善法律保障机制
        5.4.3 完善管理保障机制
        5.4.4 建立多元经济保障机制
        5.4.5 强化公众参与
    5.5 秦岭北麓生态环境适应性保护规划实践
        5.5.1 用地适应性评价、生态敏感区划及其建设控制要求
        5.5.2 各类生态环境适应性保护规划
    5.6 本章小结
6. 秦岭北麓生态环境的适度利用规划策略
    6.1 适度利用的评价
        6.1.1 社会评价
        6.1.2 环境评价
        6.1.3 经济评价
    6.2 适度利用的理念
        6.2.1 整体性
        6.2.2 地方性
        6.2.3 生态性
    6.3 适度利用规划策略
        6.3.1 政策引导
        6.3.2 技术手段
        6.3.3 规划管理措施
    6.4 秦岭北麓适度利用规划实践
        6.4.1 整体规划定位、原则和目标
        6.4.2 秦岭北麓空间保护利用总体规划
        6.4.3 秦岭北麓适度利用分区规划
        6.4.4 秦岭北麓示范性新型农村社区规划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7.2.1 提出山水城市空间建构的影响因素和基本内容以及其和生态环境适应性保护的关系
        7.2.2 提出秦岭北麓生态环境的适应性保护模式
        7.2.3 提出秦岭北麓生态环境适度利用规划策略
    7.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7.3.1 存在的问题
        7.3.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6)齐长城沿线军事聚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当前传统文化的缺失
        1.1.2 国家和地方省市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齐鲁文化的重视
        1.1.3 齐鲁文化的价值
        1.1.4 齐长城及其沿线军事聚落的文化历史价值
        1.1.5 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1.2.1 长城及军事聚落的研究资料及成果
        1.2.2 齐长城的研究资料及成果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课题来源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1.5 论文框架
    1.6 论文创新之处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齐长城与军事聚落
    2.1 城邑的相关概念
        2.1.1 有关城的文献记载
        2.1.2 城和城市
        2.1.3 邑的相关概念
    2.2 长城的起源
        2.2.1 长城的产生
        2.2.2 长城起源的诸学说
    2.3 齐长城概述
        2.3.1 齐长城的建置缘起
        2.3.2 齐长城的建筑年代
        2.3.3 齐长城的走向
        2.3.4 齐长城的建筑结构和构筑特点
    2.4 聚落与军事聚落
        2.4.1 聚落的产生及分类
        2.4.2 军事聚落
        2.4.3 堡寨聚落的相关概念
        2.4.4 关隘的相关概念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军事防御体系
    3.1 齐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及疆域
        3.1.1 齐地概况及其自然地理
        3.1.2 齐国的疆域政区沿革
    3.2 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形势和军事制度
        3.2.1 军事形势
        3.2.2 军事制度
    3.3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军事防御体系
        3.3.1 利用自然屏障进行防御
        3.3.2 线性防御——齐长城和关塞要津设防
        3.3.3 点的防御——城池军事防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典型军事聚落分析(一)——军事重镇(城邑)
    4.1 齐鲁地区古方国的分布
        4.1.1 夏商时期的山东古国
        4.1.2 西周春秋时期的齐鲁古国
        4.1.3 战国时期的齐鲁古国
        4.1.4 齐鲁古国的分布
    4.2 春秋战国时期齐鲁地区城邑分布
        4.2.1 城邑的数量与类型
        4.2.2 地方城邑的分布
    4.3 齐长城沿线城邑的空间分布
        4.3.1 城邑的地域分布
        4.3.2 城邑的分布密度
    4.4 齐长城沿线典型城邑分析
        4.4.1 都城—齐临淄
        4.4.2 历下城
        4.4.3 莒
        4.4.4 东平陵(章丘)
        4.4.5 盖邑(东安故城)
    4.5 齐长城沿线城邑的形态和形制特征
        4.5.1 都城的形制特征
        4.5.2 地方城邑的形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典型军事聚落分析(二)——堡寨与关隘聚落
    5.1 齐长城沿线堡寨与关隘
    5.2 堡寨聚落
        5.2.1 齐长城沿线堡寨聚落统计
        5.2.2 堡寨聚落分布
        5.2.3 典型堡寨聚落分析
        5.2.4 堡寨聚落形态与形制特征
    5.3 关隘聚落
        5.3.1 齐长城沿线关隘聚落统计
        5.3.2 关隘聚落分布
        5.3.3 典型关隘聚落分析
        5.3.4 关隘聚落形态与形制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齐长城沿线军事聚落的保护与利用
    6.1 齐长城及沿线军事聚落的现状遗存及存在问题
        6.1.1 齐长城的历史遗存
        6.1.2 齐长城损毁原因分析
        6.1.3 近几年对齐长城的开发利用和存在的问题
    6.2 齐长城及沿线军事聚落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建议
        6.2.1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6.2.2 主要依据
        6.2.3 保护与利用的措施和建议
    6.3 保护与利用的具体实施
        6.3.1 工作内容与程序
        6.3.2 实施细则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结语
    2.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山东古国一览表(按地区分类)
    附录 2:春秋时期齐鲁地区战争年表
    附录 3:战国时期齐鲁地区战争年表
    附录 4:山东古城一览表(春秋战国时期)
    附录 5:山东古城一览表(齐长城沿线)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中国自然保护区及其社区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急需得到特殊保护
        1.1.2 资源环境破坏严重,面临巨大威胁
        1.1.3 外来物种入侵危害日益严峻
        1.1.4 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面临挑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自然保护区的分类
        1.3.2 自然保护区的法律和政策保障
        1.3.3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1.3.4 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1.3.5 自然保护区及其社区发展
    1.4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1.4.1 自然保护区
        1.4.2 社区
        1.4.3 管理模式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公共物品理论
    2.3 外部性理论
        2.3.1 外部性理论及解决办法
        2.3.2 自然保护区的外部性
    2.4 自然资源管理的三种代表性的理论
        2.4.1 公地悲剧
        2.4.2 囚徒困境博弈
        2.4.3 集体行动的逻辑
    2.5 参与式发展理论
    2.6 理论评述
第三章 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与管理现状
    3.1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3.1.1 我国古代的自然保护思想与行动
        3.1.2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
        3.1.3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进展与评价
    3.2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
        3.2.1 自然保护区的分级管理
        3.2.2 自然保护区的分区管理
        3.2.3 自然保护区的分类管理
        3.2.4 自然保护区的分部门管理
        3.2.5 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3.3 我国自然保护区法律体系
        3.3.1 我国自然保护区现行的法律体系
        3.3.2 法律体系缺陷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对自然保护区及其社区的总体认识
    4.1 我国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现状
        4.1.1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地区分布
        4.1.2 不同收入地区自然保护区分布情况
        4.1.3 自然保护区社区现状
    4.2 自然保护区对社区的影响
    4.3 自然保护区建设对社区农民权益的损害
        4.3.1 政治权益被忽视
        4.3.2 经济权益受损
        4.3.3 社会权益缺失
    4.4 农民权益受损的原因分析
        4.4.1 农民权益被漠视
        4.4.2 受损产生于保护区选建之初
        4.4.3 受损扩大于保护区经营管理之中
        4.4.4 补偿机制不合理
        4.4.5 沟通渠道不畅
        4.4.6 农民自身能力欠缺
    4.5 小结
第五章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演变及比较
    5.1 强制-封闭式管理
        5.1.1 合理性
        5.1.2 特点
        5.1.3 相对优势
        5.1.4 实施的障碍
    5.2 参与式管理
        5.2.1 内涵
        5.2.2 应用
        5.2.3 成效
        5.2.4 问题
        5.2.5 参与式管理与封闭式管理的比较
    5.3 社区共管模式——基于典型案例的分析
        5.3.1 实施背景
        5.3.2 含义及特征
        5.3.3 实施的成效
        5.3.4 三个典型案例的分析与比较
    5.4 小结
第六章 国外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及启示
    6.1 美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6.1.1 管理体制
        6.1.2 法律体系
        6.1.3 资金来源
    6.2 加拿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6.2.1 管理体制
        6.2.2 法律体系
        6.2.3 分区制度
        6.2.4 资金来源
        6.2.5 协作机制
        6.2.6 土地权属
        6.2.7 社区参与
    6.3 澳大利亚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6.3.1 管理体制
        6.3.2 法律体系
        6.3.3 社区参与
    6.4 英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6.4.1 法律体系
        6.4.2 管理体制
        6.4.3 管理契约
    6.5 新西兰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6.5.1 法律体系
        6.5.2 管理模式
    6.6 日本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6.6.1 法律体系
        6.6.2 管理体制
        6.6.3 管理制度
    6.7 国外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的启示
        6.7.1 法律体系完善
        6.7.2 管理机制合理
        6.7.3 管理制度先进
        6.7.4 法律责任明确
        6.7.5 激励公众参与
第七章 自然保护区及其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构建
    7.1 理论基础
        7.1.1 自然保护区的价值
        7.1.2 我国自然保护区产权分析
        7.1.3 我国自然保护区利益相关者分析
    7.2 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内涵
    7.3 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原则
        7.3.1 “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
        7.3.2 “以发展为核心”的原则
        7.3.3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高度统一的原则
        7.3.4 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原则
        7.3.5 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相结合原则
    7.4 一体化管理目标的作用及其制定
        7.4.1 管理目标的作用
        7.4.2 一体化管理目标的依据
        7.4.3 一体化管理目标体系
    7.5 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内容
        7.5.1 政府主导
        7.5.2 社区共管
        7.5.3 产业带动
    7.6 一体化管理的评价框架
        7.6.1 一体化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7.6.2 一体化管理的模糊综合评价
    7.7 小结
第八章 自然保护区及其社区一体化管理的保障措施
    8.1 完善法律体系
        8.1.1 确立自然保护区基本法依据
        8.1.2 制定统一的《自然保护区法》
        8.1.3 制定与《自然保护区法》配套的单行法规
        8.1.4 完善自然保护区的地方立法
    8.2 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8.2.1 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补偿的必要性
        8.2.2 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基本原则
        8.2.3 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
    8.3 理顺管理体制
    8.4 重构自然保护区分类体系
    8.5 发挥社会机制的调整作用
        8.5.1 加强生态环境教育
        8.5.2 支持 NGO 发展
        8.5.3 加强舆论监督
        8.5.4 扩大公众参与
    8.6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基于产权制度安排的我国自然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研究 ——以湘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 选题背景、意义与目的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目的
    2 自然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自然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的国内外研究述评
    3 研究的思路、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的思路
        3.2 研究的内容
        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3.4 研究方法
    4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4.1 可能的创新之处
        4.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自然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的理论基础
    1 自然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的产权理论
        1.1 产权
        1.2 自然文化遗产产权内涵
        1.3 产权理论核心:科斯定理
        1.4 自然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的产权理论框架
    2 自然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的规制理论
        2.1 规制的内涵
        2.2 规制理论的发展历程
        2.3 自然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的规制理论框架
    3 自然文化遗产概述
        3.1 自然文化遗产的概念
        3.2 自然文化遗产的价值与功能
        3.3 自然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的原则及历史
        3.4 世界遗产在中国
第三章 我国自然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的现状——湘西的案例
    1 湘西概况
        1.1 湘西地理环境
        1.2 湘西人文环境
        1.3 湘西的自然文化遗产
    2 湘西自然文化遗产开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2.1 实践中发生的案例
        2.2 案例总结
    3 原因分析
第四章 我国自然文化遗产现有的产权制度安排——湘西启示
    1 以湘西武陵源为例的实证分析
        1.1 武陵源概况
        1.2 武陵源产权制度变迁
        1.3 武陵源产权制度变迁的启示
        1.4 自然文化遗产产权制度安排——国家制度层面的再考察
    2 自然文化遗产现有产权制度安排的特点与弊端
        2.1 自然文化遗产现有产权制度安排的特点
        2.2 自然文化遗产现有产权制度安排的弊端
第五章 多样化的产权制度安排:国外自然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的比较研究
    1 中央集权型——美国国家公园体系
        1.1 美国国家公园概况
        1.2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特点
        1.3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2 地方自治型——澳大利亚国家公园体系
        2.1 澳大利亚国家公园概况
        2.2 澳大利亚保护区体系的特点
        2.3 澳大利亚保护区体系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3 综合治理型——加拿大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3.1 加拿大自然文化遗产概况
        3.2 加拿大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特点
        3.3 加拿大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第六章 我国自然文化遗产开发保护可持续发展的产权制度安排
    1 我国自然文化遗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探讨
        1.1 自然文化遗产的产权特征
        1.2 自然文化遗产公共性辨析
        1.3 自然文化遗产准公共产品市场开发的效率
    2 我国自然文化遗产开发保护可持续发展的产权制度安排
第七章 我国自然文化遗产开发保护可持续发展产权制度安排的实现机制
    1 公共领域的产权:自然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的规制
        1.1 自然文化遗产规制改革的目标
        1.2 自然文化遗产规制机构的改革
        1.3 自然文化遗产规制的具体措施
        1.4 对规制者的规制
    2 自然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的市场机制
        2.1 市场的定义
        2.2 市场的制度结构
        2.3 自然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的市场机制的实现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1 研究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略)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9)济南城市名园历史渊源与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缘起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3 相关研究综述
    1.4 相关概念辨析
    1.5 研究对象范围
    1.6 主要研究方法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济南城市名园生成环境
    2.1 济南城市自然环境
        2.1.1 地理区位
        2.1.2 济南气候特征
        2.1.3 济南地理风貌
        2.1.4 济南自然资源
    2.2 济南城市社会环境
        2.2.1 济南历史沿革
        2.2.2 济南城址变迁
        2.2.3 济南地方文化
        2.2.4 济南商贸经济
    2.3 济南古城山水特色
        2.3.1 山·水交融的城市基址
        2.3.2 人工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3.3 水利工程·山水文化之结合
    2.4 本章小结
3 济南城市名园历史渊源
    3.1 古代城市名园·传统山水园发展期
        3.1.1 魏晋时期
        3.1.2 隋唐时期
        3.1.3 宋、金、元三代
        3.1.4 明至清中叶
        3.1.5 古代城市名园遗存状况
        3.1.6 古代济南城市名园营建特征
    3.2 近代城市名园·传统山水园嬗变期
        3.2.1 近代城市名园营建环境
        3.2.1.1 城市社会变革
        3.2.1.2 城市格局转变
        3.2.2 近代城市名园概况
        3.2.2.1 近代城市名园统计
        3.2.2.2 近代城市名园遗存状况
        3.2.2.3 近代主要城市名园概况
        3.2.3 近代城市名园营建特征
        3.2.3.1 近代城市名园类型
        3.2.3.2 近代城市名园择址
        3.2.3.3 近代城市名园营建风格
        3.2.3.4 近代城市名园其它特色
    3.3 当代城市名园·城市公园建设期
        3.3.1 当代城市公园发展
        3.3.1.1 快速发展期
        3.3.1.2 建设倒退期
        3.3.1.3 蓬勃发展与更新期
        3.3.2 当代城市公园概况
        3.3.2.1 千佛山公园
        3.3.2.2 趵突泉公园
        3.3.2.3 大明湖公园
        3.3.2.4 五龙潭公园
        3.3.2.5 环城公园
    3.4 济南城市名园兴衰之因
        3.4.1 社会变革与战乱祸事
        3.4.2 城市扩张与缺乏保护
        3.4.3 足下文化认识之缺失
        3.4.4 彻头彻尾的创新举措
    3.5 本章小结
4 济南城市名园历史继承特色
    4.1 继承济南古城山水空间格局
        4.1.1 泉之源-山地名园
        4.1.2 泉之邻-泉景名园
        4.1.3 泉之末-湖景名园
    4.2 容纳济南众多历史古迹
        4.2.1 城市名泉集中之地
        4.2.2 历史名园荟萃之所
        4.2.3 历史建筑密布之场
        4.2.4 碑碣等文物小品云集
        4.2.5 城市古树集中场所
    4.3 本章小结
5 济南城市名园社会文化特色
    5.1 城市名园之社会承载意义
        5.1.1 社会活动的载体
        5.1.1.1 济南商埠公园社会活动
        5.1.1.2 其它城市名园社会活动
        5.1.2 政治教化的媒介
        5.1.2.1 强化政府意识形态
        5.1.2.2 宣传民族主义
        5.1.2.3 开展民众教育
    5.2 济南城市名园文化特色
        5.2.1 儒家审美思想:影响至深
        5.2.1.1 孔子的审美思想和准则
        5.2.1.2 "中和之美"准则之体现
        5.2.1.3 "尽善尽美"准则之体现
        5.2.2 泉水文化:名园之灵魂
        5.2.2.1 因泉成园,以园纳泉
        5.2.2.2 因泉成景,以景彰泉
        5.2.2.3 泉成园趣,泉成文趣
        5.2.3 名士文化:名园之内涵
        5.2.3.1 因纪念名士建屋筑园以成园景
        5.2.3.2 以诗词墨迹状景抒情增加景意
        5.2.4 舜文化:名园特色旋律(1)
        5.2.4.1 舜文化在趵突泉公园的表达
        5.2.4.2 舜文化在千佛山公园的表达
        5.2.5 宗教文化:名园特色旋律(2)
        5.2.5.1 依托宗教古迹建设景点
        5.2.5.2 以宗教文化为主辟建名园
        5.2.6 民俗文化:名园个性所在
        5.2.6.1 民居文化在城市名园中的表达
        5.2.6.2 民俗活动在城市名园中的体现
    5.3 本章小结
6 济南城市名园园林艺术特色
    6.1 空间布局特色
        6.1.1 公园型名园空间布局特色
        6.1.1.1 集锦式"园中园"布局
        6.1.1.1.1 景点环湖均布,竖向新旧对比强烈
        6.1.1.1.2 左水集中右岗疏朗,竖向平和舒缓
        6.1.1.1.3 泉溪潆绕景点散布,竖向南凹北凸
        6.1.1.1.4 以河为导向线状布局,内向空间
        6.1.1.1.5 沿山体主线片状布局,外向空间
        6.1.1.2 自然式布局:功能明确,山水相映
        6.1.2 历史名园空间布局特色
        6.1.2.1 布局规整,手法自然
        6.1.2.2 视线通透,多用对景
        6.1.2.3 泉溪环绕,映带左右
    6.2 掇山理水特色
        6.2.1 假山:就地取材,兼具南北形态
        6.2.1.1 以掇山为主,多土石混合山体
        6.2.1.2 布局相地成山,组合丰富多样
        6.2.2 置石:材质单一,手法简洁为主
        6.2.2.1 置石材质单一,湖石类为主
        6.2.2.2 置石方式以特置、散置为主
        6.2.2.3 多见墙壁置石与山石花台(池)
        6.2.3 理水:泉水为主,多见规整形态
        6.2.3.1 水体动静结合,变化丰富
        6.2.3.2 水岸规整为主,自然为辅
        6.2.3.3 湖面方岛点缀,多见水庭
    6.3 园林建筑特色
        6.3.1 园林建筑整体风格融南贯北
        6.3.1.1 整体形态:稳重不失轻巧
        6.3.1.2 装饰色彩:北色为主,南调为辅
        6.3.1.3 装饰图案:崇儒务实,中规中矩
        6.3.1.4 装饰工艺:木、石、砖雕与彩绘
        6.3.1.5 匾额、楹联与碑文:淡雅朴实
        6.3.2 院落组合严谨活泼,空间景效丰富
        6.3.2.1 强调轴线,布局严谨
        6.3.2.2 因地制宜,布景活泼
        6.3.2.3 组景灵活,景效多样
        6.3.2.4 小院理景简洁、朴素
        6.3.3 园林建筑类型丰富,各有所长
        6.3.3.1 厅堂类建筑
        6.3.3.2 楼阁类建筑
        6.3.3.3 舫榭类建筑
        6.3.3.4 园亭
        6.3.3.5 园廊
        6.3.3.6 园桥
        6.3.3.7 墙上乾坤
        6.3.3.7.1 墙
        6.3.3.7.2 漏窗
        6.3.3.7.3 洞门与空窗
        6.3.3.8 名园主门
        6.3.3.9 园路铺地
        6.3.3.10 其它建筑
    6.4 园林植物特色
        6.4.1 种类选择
        6.4.1.1 乡土树种构建基调,季相特征明显
        6.4.1.2 引进品种增添风韵,物种丰富多样
        6.4.1.3 园中古树品种丰富,姿态苍劲挺拔
        6.4.2 各园特色
        6.4.2.1 公园型名园植物运用各有所长
        6.4.2.2 历史名园及院落植物具传统韵味
        6.4.3 配置形式
        6.4.3.1 植株姿态自然为主,常见整形修剪
        6.4.3.2 种植形式依据植物特性各有侧重
        6.4.4 特色植物
        6.4.4.1 桧柏(Sabina chinensis)与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6.4.4.2 垂柳(Salix babylonica)
        6.4.4.3 荷花(Nelumbo nucifera)
        6.4.4.4 淡竹(Phyllostach-s glauca)
        6.4.4.5 白蜡(Fraxinus chinensis)
        6.4.4.6 石榴(Punica granatum var.plentiflora)
    6.5 本章小结
7 济南城市名园特色传承之建议
    7.1 特色传承之现实意义
        7.1.1 增强济南市民地域归属感
        7.1.2 保护济南历史古迹与史料
        7.1.3 延续济南地方文脉
        7.1.4 打造济南特色旅游
        7.1.5 丰富园林景观内容
    7.2 特色传承面临的问题
        7.2.1 城市角度:外部冲突不断
        7.2.1.1 园城相互依存关系被撕裂
        7.2.1.2 周边历史环境遭受侵蚀破坏
        7.2.2 自身特性:内部矛盾重重
        7.2.2.1 地方特色把握不足
        7.2.2.2 场地肌理认识不清
        7.2.2.3 古迹保护力度不足
        7.2.2.4 历史资料管理缺乏
    7.3 特色传承之建议
        7.3.1 关注足下文化,尊重地方特色
        7.3.1.1 尊重济南自然环境特色
        7.3.1.2 尊重济南地方文化特色
        7.3.1.3 尊重济南园林艺术特色
        7.3.2 协调整体,彰显特质
        7.3.2.1 协调整体
        7.3.2.1.1 "名园-环境"整合
        7.3.2.1.2 城市规划层面整合
        7.3.2.1.3 与周边环境的整合
        7.3.2.2 彰显特质
        7.3.2.2.1 尊重名园肌理
        7.3.2.2.2 发扬名园气质
        7.3.3 保护古迹,尊重历史
        7.3.3.1 本文"保护"的含义
        7.3.3.2 国际古迹保护经验借鉴
        7.3.3.3 园中古迹保护基本原则
        7.3.3.4 一般性保护策略建议
        7.3.3.5 专项古迹保护策略建议
        7.3.3.5.1 历史名泉保护建议
        7.3.3.5.2 历史名园保护建议
        7.3.3.5.3 对已泯灭景观建议
        7.3.3.5.4 古树名木保护建议
        7.3.4 顺应时代,适度创新
        7.3.4.1 关于批判性地域主义
        7.3.4.2 具时代意义的特色传承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研究创新之处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10)北京低山主要风景游憩林抚育技术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风景游憩林研究进展
    1.1 风景游憩林
        1.1.1 风景游憩林的定义
        1.1.2 风景游憩林类型的划分
    1.2 风景游憩林的景观评价研究
        1.2.1 风景游憩林的景观评价方法
        1.2.2 风景游憩林的景观评价
    1.3 风景游憩林的抚育与经营管理
        1.3.1 风景游憩林的经营管理原则
        1.3.2 风景游憩林的经营与抚育技术研究
    1.4 抚育对林地生态因子的影响
        1.4.1 林地土壤
        1.4.2 林内光线
        1.4.3 林内温湿度
    1.5 抚育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5.1 抚育对林下植物的影响
        1.5.2 抚育对林地土壤微生物和酶的影响
    1.6 风景游憩林的研究展望
2 风景游憩林抚育的理论基础
    2.1 森林美学相关理论
        2.1.1 森林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范围
        2.1.2 森林美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2.1.3 森林美及其构成
        2.1.4 森林美的感受及欣赏
        2.1.5 森林美的创造
    2.2 森林培育学相关理论
        2.2.1 林分的合理层次结构及其培育
        2.2.2 森林抚育
    2.3 生态学相关理论
        2.3.1 森林生态学相关理论
        2.3.2 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
    2.4 心理物理学相关理论
        2.4.1 心理物理学评价方法
        2.4.2 SBE美景度评价法
3 研究地区概况
    3.1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3.1.1 地形与地貌
        3.1.2 气候
        3.1.3 母岩与土壤
        3.1.4 植被
    3.2 研究地区林分现状
        3.2.1 北京地区林分概况
        3.2.2 山区生态公益林状况
        3.2.3 北京山区森林旅游
    3.3 试验地区历史文化积淀
4 研究方法
    4.1 风景游憩林景观评价模型的建立
        4.1.1 景观样地的选择
        4.1.2 景观照片拍摄
        4.1.3 景观照片的选择
        4.1.4 评价者和得分标准的选择
        4.1.5 评判语言表述和过程
        4.1.6 景观要素分解
        4.1.8 评价模型的建立
    4.2 山桃针叶树混交风景林样地调查
        4.2.1 样地设置与基本调查内容
        4.2.2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4.2.3 山桃林分合理密度的研究方法
        4.2.4 山桃春景林合理混交株数比例的研究方法
        4.2.5 单株山桃着花密度
    4.3 黄栌风景林样地调查
        4.3.1 样地设置与基本调查内容
        4.3.2 黄栌林分合理密度的研究方法
        4.3.3 黄栌针叶树混交林合理混交比例的研究方法
    4.4 侧柏、油松游憩林样地本底调查及抚育
        4.4.1 侧柏、油松游憩林样地调查
        4.4.2 游憩林林内景观抚育
        4.4.3 抚育后侧柏、油松游憩林景观评价模型的验证
    4.5 游憩者对风景游憩林营建意愿调查
    4.6 技术路线
5 北京山区山桃、黄栌风景林抚育技术模式研究
    5.1 山桃针叶树混交春景林抚育技术模式
        5.1.1 山桃针叶树混交林春景美景度评价模型的建立
        5.1.2 山桃针叶树混交林林外抚育技术
        5.1.3 山桃分布格局研究
        5.1.4 山桃林经营密度表
        5.1.5 山桃针叶树混交林合理混交株数比例
        5.1.6 山桃针叶树混交林内山桃着花密度分析
        5.1.7 山桃春景林景观质量的影响因素
        5.1.8 山桃针叶树混交春景林抚育技术模式
    5.2 黄栌针叶树混交秋景林抚育技术模式
        5.2.1 黄栌针叶树混交林秋景美景度评价模型的建立
        5.2.2 黄栌针叶树混交林林外抚育技术
        5.2.3 黄栌林经营密度表
        5.2.4 黄栌针叶树混交林合理混交株数比例
        5.2.5 黄栌秋景林景观质量的影响因素
        5.2.6 黄栌针叶树混交秋景林抚育技术模式
    5.3 游憩者对风景林外貌特征的喜好情况调查
        5.3.1 接受调查游憩者的基本特征
        5.3.2 游憩者对风景林外貌特征的喜好分析
    5.4 山桃、黄栌针叶树混交林抚育技术小结
6 北京低山厚土中龄侧柏游憩林抚育技术模式研究
    6.1 阳坡侧柏游憩林抚育技术模式
        6.1.1 阳坡侧柏游憩林景观评价模型的建立
        6.1.2 阳坡侧柏游憩林林内抚育技术
        6.1.3 阳坡侧柏游憩林典型样地的抚育
        6.1.4 景观评价模型预测能力的假设检验
        6.1.5 阳坡侧柏游憩林抚育技术模式
    6.2 阴坡侧柏游憩林抚育技术模式研究
        6.2.1 阴坡侧柏游憩林景观评价模型的建立
        6.2.2 阴坡侧柏游憩林林内抚育技术
        6.2.3 阴坡侧柏游憩林典型样地的抚育
        6.2.4 景观评价模型预测能力的假设检验
        6.2.5 阴坡侧柏游憩林抚育技术模式
    6.3 侧柏游憩林景观质量现状与影响因素
        6.3.1 侧柏游憩林景观质量现状
        6.3.2 影响侧柏游憩林景观质量的因素
    6.4 游憩者对游憩林林内状况喜好情况的调查
        6.4.1 调查游憩者基本特征
        6.4.2 游憩者对游憩林林内状况喜好情况分析
    6.5 侧柏游憩林景观质量研究小结
        6.5.1 阳坡侧柏游憩林抚育管理小结
        6.5.2 阴坡侧柏游憩林抚育管理小结
        6.5.3 游憩者对游憩林林内状况喜好情况小结
7 北京低山厚土中龄油松游憩林抚育技术模式研究
    7.1 阳坡油松游憩林抚育技术模式
        7.1.1 阳坡油松游憩林景观评价模型的建立
        7.1.2 阳坡油松游憩林林内抚育技术
        7.1.3 阳坡油松游憩林典型样地的抚育
        7.1.4 景观评价模型预测能力的假设检验
        7.1.5 阳坡油松游憩林抚育技术模式
    7.2 阴坡油松游憩林抚育技术模式
        7.2.1 阴坡油松游憩林景观评价模型的建立
        7.2.2 阴坡油松游憩林林内抚育技术
        7.2.3 阴坡油松游憩林典型样地的抚育
        7.2.4 景观评价模型预测能力的假设检验
        7.2.5 阴坡油松游憩林抚育技术模式
    7.3 油松游憩林景观质量现状和影响因素
        7.3.1 北京山区油松游憩林景观质量现状
        7.3.2 影响油松游憩林景观质量的因素
    7.4 油松游憩林抚育技术研究小结
        7.4.1 阳坡油松游憩林抚育管理小结
        7.4.2 阴坡油松游憩林抚育管理小结
8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1.1 北京低山山桃、黄栌风景林抚育技术
        8.1.2 北京低山厚土中龄侧柏、油松游憩林抚育技术
    8.2 建议
        8.2.1 游憩林间伐木的确定
        8.2.2 游憩林间伐间隔期确定
        8.2.3 游憩林林冠层的研究
        8.2.4 游憩林割灌间隔期确定
        8.2.5 游憩林抚育后生态效果评价
        8.2.6 游憩活动的影响评价
    8.3 论文创新处
附录
    附录1: 北京山地型森林游憩活动游憩者特征调查表
    附录2: 中龄侧柏、油松游憩林典型样地抚育前后景观对比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攻读研究生期间获得成果目录
导师简介
致谢

四、泰山景区林木遭破坏 人大常委会及时制止(论文参考文献)

  • [1]铜都省级森林公园规划设计与探究[D]. 罗春立.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2]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D]. 方兴.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3]世界遗产视野下植物景观的保护管理研究 ——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为例[D]. 殷晓彤. 浙江农林大学, 2014(03)
  • [4]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
  • [5]山水城市视野下秦岭北麓(西安段)适应性保护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肖哲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7)
  • [6]齐长城沿线军事聚落研究[D]. 吕京庆. 天津大学, 2013(12)
  • [7]中国自然保护区及其社区管理模式研究[D]. 张晓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1)
  • [8]基于产权制度安排的我国自然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研究 ——以湘西为例[D]. 汤自军. 湖南农业大学, 2010(09)
  • [9]济南城市名园历史渊源与特色研究[D]. 宋凤. 北京林业大学, 2010(10)
  • [10]北京低山主要风景游憩林抚育技术模式研究[D]. 李效文.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标签:;  ;  ;  ;  ;  

泰山风景区森林被毁 全国人大常委会及时制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