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质量生产控制——太旗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施工经验

沥青混凝土质量生产控制——太旗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施工经验

一、沥青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太祁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施工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王重阳[1](2020)在《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成就与科技创新》文中认为安徽省自1986年合宁高速公路开建以来,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16年年底通车里程已达4543公里,位居全国第十七位,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全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安徽高速公路的发展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人民的殷切期望。论文着重论述了改革开放以后安徽省高速公路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发展的基本动力,阐述了全省高速公路跨越式发展的辉煌历程,总结了过去30多年来全省高速公路发展过程中的建设管理和科技创新以及融入地域、人文、徽文化的设计理念和建筑特色,为今后一个时期安徽省更好地建设高速公路提供借鉴并发挥指导作用。本文采用资料收集法、走访讨论法、实例探析法、归纳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安徽省交通运输发展尤其是公路、高速公路的发展历史,详细阐述了高速公路在我省的三个发展阶段即建设起步阶段(1986-1991年);稳步发展阶段(1992-2003年);优化提升阶段(2004-2015年)。论文重点阐述了跨江(长江)桥梁、跨河(淮河)桥梁、其他典型桥梁、主要特长隧道、其他典型隧道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桥梁工程、隧道工程、路基工程、路面工程、其他如:环保、安全、养护、营运与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科技创新进行论述。结合具体实例重点阐述了马鞍山长江大桥造型设计和铜黄高速公路的“徽风皖韵”地域特色,泗县至宿州高速公路的“汉风楚韵”地域特色。

王荣[2](2006)在《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及配合比设计方法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民经济的增强,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速,与此同时,汽车运输也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交通量增大,重车辆日益增加,对沥青路面带来严重的考验。目前,我国道路高等级路面主要是沥青混凝土路面,要使路面具有足够承载力和良好的耐久性,除了要有稳定的路基外,主要取决于路面结构和路面结构层的配合比。高等级路面结构已基本成定局。因材料、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的限制,路面结构基本定型。所以,要改变路面使用性能,提高路面服务水平的使用寿命,只能从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上寻找出路。沥青混合枓的旷料级配和配合比设计方法是沥青混合枓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也是沥青路面质量的关键。本论文通过对晋、陕、宁三省己建部分高速公路调查分析,主要围绕马歇尔设计方法,结合渗水指标的修订,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斫究:(1)沥青混合料理沦最大密度、试件密度测试方法的研究;(2)采用不同国家马歇尔设计中最佳油石比(沥青用量)的确定方法展开对比研究,修正我国规范中最佳油石比(沥青用量)的确定方法;(3)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指标的研究,包括稳定度、流值的指标值及三大体积指标(空隙率W、矿料间隙率VMA、沥青饱和度VFA)的计算方法及指标值的确定;(4)研究沥青混合料试件击实成型击实次数、车辙试件轮碾成型轮碾次数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修正现行规范的成型方法;(5)研究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问题,提出调整后的级配范围。

刘成海,张鸿俊,程高峰[3](2002)在《沥青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太祁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施工体会》文中研究表明从原材料进场控制,生产设备的选择,拌合站生产控制以及沥青混凝土的运输等作了较详细介绍。

林彬[4](2020)在《钢桥面浇注式沥青铺装材料及施工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为改善钢桥面铺装的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在对山东胜利黄河公路大桥、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等六座国内典型钢桥铺装调研的基础上,对钢桥面铺装层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浇筑式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及层间粘结性能等展开了试验研究,最后在依托工程上实施了钢桥面铺筑技术的应用。GA10配比设计中粉胶比相同的情况下,关键筛孔(0.075mm、2.36mm和4.75mm)通过率对GA10性能的影响较大:0.075mm、2.36mm筛孔通过率越低,则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越好;4.75mm筛孔通过率越高,则高温和低温性能都比较好。粉胶比相同的情况下,GA10沥青混合料的流动性和贯入度增量主要受沥青胶浆比例的影响。0.075mm筛孔通过率越低,则流动性越差,贯入度增量越小。集料棱角性对GA10贯入度增量和低温破坏应变影响较大,浇注式沥青混凝土不宜采用棱角性过强的集料。防水粘结材料类型对钢桥面铺装防水粘结体系影响显着。本文采用的TOPEVER材料在拉伸强度、断裂延伸率、力学等方面均优于Eliminator。根据东南沿海某跨海大桥桥面铺装施工及营运结果,本文研究成果在依托工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唐樊龙[5](2020)在《BIM技术在沥青路面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十年来,BIM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然而当前道路领域在学习与引进BIM技术同时却面临着诸多难题。首先,高速公路的设计不仅包括线形设计,路面设计也是重要环节。路面设计离不开结构分析,目前BIM环境中却缺少与设计同步的沥青路面结构分析功能。另一方面,在施工中更多的是利用BIM进行动态模拟与过程展示,却很少建立BIM为基础的可视化施工质量管控,以及相应的质量预警体系,很难应对工程后期频繁的变更以及施工质量问题。在养护阶段,由于病害数据量大,信息存储困难,文本调阅耗时,很难建立合理有效的成本估算。此外,对于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整合,模型归档,统一管理,依然缺少完善系统的信息平台,使得高速公路服役后期管理难度大,数据调取困难。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基于当前道路BIM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分别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养护阶段,以及搭建信息平台等四个方面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开展了基于BIM的典型沥青路面参数化建模与结构分析研究。首先确立Revit作为主要建模软件,通过建立公制常规模型族的方式完成了沥青路面基础模型的创建。然后总结了国内典型沥青路面组合形式,并通过基础模型的参数调整完成了典型沥青路面的三维结构设计。在此基础上,利用Dynamo编程进行了BIM软件的二次开发,完成了在BIM中的三维路线自动设计,然后将结构分析公式以Python语言的方式写入Dynamo程序中,并将设计参数与结构分析参数进行串联,实现了在BIM环境中设计与结构分析的同步进行。此外,为了获取更加准确的结构分析结果,本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建立数据中转接口,将参数化的BIM模型以数据文件格式导入ABAQUS中,通过借助外部有限元软件计算的方式实现了基于BIM-ABAQUS的典型沥青路面结构的精确分析。(2)进行了基于BIM的沥青路面施工过程模拟与关键参数集成研究。首先采用Dynamo编程创建了能够从Excel自动读取数据的节点程序完成了地质模型创建,然后进行场地模型布置,最后通过Navisworks完成沥青路面施工的模拟。接下来以智能压实技术为基础,建立了基于BIM的沥青路面压实质量评价体系。首先通过MATLAB用最小标准差的方式将压实参数进行区域划分,以代表性压实度参数建立了基于BIM-GIS的沥青路面的压实质量监控体系,实现了将智能压实获取的质量参数以直观可视的图像表达取代传统的数据繁多读取困难的Excel表达。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以专家打分的方式通过C#语言编程建立了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可视化评估程序。最后本文针对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典型的级配离析病害为研究对象,结合图像处理采用基尼不纯度模型建立了基于图像识别的沥青路面级配离析病害参数获取,并将图像识别结果反馈到三维的BIM模型中建立预警提示,建立了基于BIM的沥青路面施工离析质量状况预警体系。(3)针对养护阶段的BIM技术应用不足,开展了沥青路面病害的BIM参数化集成与成本模型构建研究。为构建基于BIM的参数化病害模型,首先采用Context Capture利用三维重构技术重构了沥青路面病害的三维模型。另一方面,针对局部病害利用Revit建立基础参数模型的功能,直接在BIM模型中建立三维的病害模型然后进行病害纹理贴图,实现病害的精细建模。然后将完成的参数模型导入到道路总体模型中,实现病害尺寸参数在BIM模型中直接测量获取,同时建立关注点,详细记录病害的其他关键信息方便后期查询。在此基础上,接下来是建立基于BIM模型的养护成本估算。首先结合江苏省历年的养护资料建立不同养护措施的平均费率,通过三维道路模型中的病害信息建立养护成本估算程序。然后结合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与养护设计规范,以SRI、RQI、PCI、RDI等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指标对上述建立的养护成本估算程序进行了优化,最终建立了基于数据式与三维病害图像相结合的沥青路面自主养护决策模型。(4)开展了基于BIM的建管养一体化运维信息平台的研究。建立了沥青路面全生命周期数据采集模式,并对采集的数据建立了基于IFC格式的信息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通过DW网页编程软件,建立了基于全生命周期BIM式数据采集的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信息平台主体部分包括密码式的加密窗口登录界面,平台主页总体信息概况以及大类目录标签,视频与模型文件存储查询专区,数据文件详细资料归类专区等。

刘文[6](2019)在《重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病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重庆市地处西部,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其高速公路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已建高速公路约3000公里。在高速公路快速发展过程中,重庆也出现了与全国其他地区类似的路面早期损坏和耐久性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高速公路的畅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发挥。同时重庆地区同时兼具了山区、高温、多雨这三个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非常不利的地理气候条件,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抗滑、抗水损坏等性能提出了特别严峻的要求。本文从重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现状入手,通过对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资料的收集、现场路况的调研、现场芯样的各项技术指标的检测、现场路面结构温度的实测以及往年交通量数据的收集等工作,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收集整理了重庆和其他省份已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及参数,分析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发展的变化;然后对渝长路、长万路、渝黔路二期、渝邻路做了现场病害调查并进行了取芯,分类统计了各种病害的数量、位置等;再对取回的芯样进行室内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其次对交通流量进行了调查分析;最后综合分析重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病害的类型、产生原因并得出结论:(1)重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状况整体良好,但是在各条高速公路中基本均存在情况较差的个别路段;(2)导致重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各类病害的原因主要有:结构设计不具针对性——存在特殊交通吸引点的路段、长大纵坡路段,尤其在上述两种因素叠加的路段,未能进行特殊设计;交通荷载的组成中重载比例大(25%~30%的重载比例)、超载率大;早期高速公路采用的沥青的软化点相对均偏低,除上面层采用的改性沥青基本满足路面结构的内的温度要求外,中、下面层均存在路面结构内的温度高于沥青软化点的现象,该现象是导致部分路段出现严重车辙的主要因素;根据上述原因的分析,重庆高速公路建设与养护方面均进行了相关改进,例如,超载的严格控制、中面层采用改性沥青等。(3)施工过程中原材料质量控制不严、压实度偏低、或压实度不均匀是造成早期的水损害、(纵、横向)裂缝的主要原因;修养护不及时、养护措施不恰当,使得出现了裂缝、唧浆、剥落等早期病害的现象不能进行及时处理、维修后的路段不久之后又发生同样的病害;控制好原材料质量、把好施工质量关,对工程质量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王林[7](2019)在《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加宽工程施工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显着提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我国物流业的繁荣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贸易的发展加速了运输需求,而随着国内高速公路的交通流量需求不断增大,对我国高速公路运行中通行能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关调查表明我国高速公路的实际通行情况普遍高出预计水平(16000辆/每天),是普通国道通车车辆的2.4倍。从目前高速公路的通行情况来看,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情况不容乐观,存在交通拥挤现象,因此必须对原有高速公路进行改良。随着高速公路交通运行及需求能力增高趋势下,近年来我国很多旧路进行了改扩建,广佛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就是我国高速公路第一个改扩建工程,其次沪杭高速、沈大等高速公路都进行了相关改扩建施工,在对这些工程进行施工不仅促使我国高速公路扩建积累了一定的施工经验,同时改扩建后这些高速公路也取得了较好的交通通行效率。旧路加宽改造工程的主要特点在于施工过程繁琐、难度系数大,所以需要我们在充分了解高速公路改建要求的基础上提出科学的解决办法,为公路拓宽和改造项目的开发提供有效保护。本文基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例,以路基加宽工程施工项目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相关技术及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本文以长邯高速公路为实例项目,对长邯高速公路加宽路面的路基和路面施工技术进行了设计、优化方案的比选,并针对路基加宽工程中的相关施工难重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的施工技术对策和方案,由于目前在高速公路加宽工程施工的相关研究比重仍旧较少,因此,本文围绕高速公路加宽工程的路基加宽施工技术的研究,以期能够为更多同业者提供借鉴参考。

刘泰赟[8](2019)在《济南市济泺路旧路加铺平整度的控制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化进程的高标准推进对于城市道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部分城市由于发展时间较长,且配套建设的道路等相关设施已经出现损坏严重、需要重现建设或是进行修缮的问题,道路所承载的交通压力随着社会化、城市化的加快而愈加明显,所以部分城市道路存在急需改造的问题也是正常的。积极改建和修缮城市年久道路及路面损坏严重的道路,对于城市交通的发展和城市形象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道路修缮路面加铺等项目的实施是对于存在此类问题的城市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对国内外城市道路加铺平整性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和工程实践进行大量的调研和准备工作,确定了本次济南市济泺路道路加铺项目平整性控制的基本研究和实施思路,并制定了相应研究技术路线。其次,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济南市济泺路独有特点,对影响济南市济泺路道路施工平整度的多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具有针对性的分析,并且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道路面层平整度结构传递的基本规律,然后以济泺路道路加铺平整度控制为出发点,提出相应的施工工法和施工措施,从而确定济南市济泺路道路加铺平整度控制方案。最后,利用三米直尺检验该施工方案的平整度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案合理可行,并对道路加铺平整度实现了进一步控制,对类似环境下的相似工程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齐新炬[9](2019)在《高速公路施工项目中的分包管理与质量监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总承包企业通过项目分包管理模式,不仅解决了企业自身建设资源的间歇性不足,而且更好地履行了公路工程合同。但该分包管理模式下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如分包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分包队伍人员整体素质低、项目违法转包、分包等等,这严重影响了高速公路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声誉。同时,工程分包管理模式下出现的质量问题也给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损害。为了加强并规范高速公路项目的施工分包管理活动,保证公路工程质量,杜绝工程转包和违规分包,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如《公路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交公路发【2011】68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等,这些都为高速公路分包管理和分包模式下的质量监控提供了一定物质基础。本文通过相关的理论方法对分包工程的管理与质量监控进行了论述,研究从国内外分包管理和质量监控的现状开始。首先,对高速公路项目的分包管理与质量监控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分包管理的内涵、依据、分包管理模式的来源、分包管理的定义及分类、分包质量监控定义、特殊性、分包质量责任及分包质量监控的工具等。其次,对高速公路项目分包管理情况做了重要分析。第一、对目前高速公路项目分包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分包方和其他责任主体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第二,为了解决高速公路项目分包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优化对策方案的设计理念,并对优化对策方案设计的原则、人员岗位制定、5W2H法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5W2H法的原理对高速公路项目存在问题进行循环反馈,进而得出最终问题优化对策,并编制优化对策方案,之后对方案进行绩效评价,提出了相应的激励保证措施;第三,引入实际案例,将分包管理优化对策方案设计应用在案例中,根据“存在问题—分析问题原因—5W2H法循环反馈—得出最优对策-编制方案—方案绩效评价—激励措施”的顺序解决了案例中的分包问题。再次,对高速公路项目分包模式下的质量行为、质量问题及分包质量监控问题的解决对策进行了全面分析,为下文论述打下了良好基础。最后,引用实际案例,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对分包质量监控方案的变更做了优化选择,对两种方案做了功能分析、成本分析以及价值分析。此外,对选择的优化分包质量监控方案,利用质量控制工具中的排列图法对分包质量的影响因素做了分析,找出了主要、次要和一般因素,并提出了解决对策。通过研究发现,高速公路分包管理和质量监控对于整个高速公路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高速公路分包管理与质量监控的一些方法与其它工程相比还是不够成熟,因此,积极探索高速公路项目分包管理与质量监控具有一定意义。

刘明光[10](2018)在《PG82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针对茂名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温和气候条件的特点,广东省信宜(桂粤界)至茂名公路路面施工中,对PG82沥青进行改性研究,能够增强沥青路面的抗老化的性能以及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基于PG82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特点,本文制定了PG82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生产及PG82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机械化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对PG82沥青进行研究,首先确定了PG82改性沥青的分级,并对PG82改性沥青技术控制指标进行了具体的介绍,由此确定了原材料的选择方法及此沥青技术控制指标,分析PG82沥青抗老化性的机理,并制PG82改性沥青工业生产工艺及现场存储工艺。接着确定了PG82中GAC-16C改性沥青的上面层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设计方法,得到沥青用量与马歇尔实验技术指标的关系。分介绍了上面层施工工艺流程,并详细的描述了PG82改性GAC-16C沥青的拌合、摊铺、碾压等过程,从施工温度、矿料级配、沥青用量、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等几方面进行质量抽检,并介绍了施工过程中如何注意安全及防护工作。最后采用伺服液压或气压材料试验系统控制试验温度,然后贯入试验压头,进行数据采集,对PG82改性沥青混合料试验方法研究与探讨,详细的介绍了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新型试验方法,并使用该方法对广东省信宜(桂粤界)至茂名公路LM1合同段路面工程加以成功应用。改性沥青的研究大部分从多个角度出发,需要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的搭配,而且包含了材料特点、机械性能、检测手段、施工技术等多个方面;涉及了原材料的管理与控制、机械与材料间的互相作用特性、机械设备的配套及工作特性、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跟踪检测等内容。经过本文的研究可知,在实际情况中通过合理地配置施工设备、严格地控制PG82改性沥青的拌合、摊铺、碾压等必要过程,最终能够有效地保证路面的施工质量及提高路面的路用性能。

二、沥青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太祁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施工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沥青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太祁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施工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成就与科技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国内外发展现状
第二章 安徽省公路建设发展历程
    2.1 新中国成立前
    2.2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
    2.3 改革开放以来
        2.3.1 高速公路起步阶段(1986-1991年)
        2.3.2 高速公路稳步发展阶段(1992-2003年)
        2.3.3 高速公路优化提升阶段(2004-2015年)
第三章 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成就
    3.1 桥梁工程
        3.1.1 跨江(长江)桥梁
        3.1.2 跨河(淮河)桥梁
        3.1.3 其他典型桥梁
    3.2 隧道工程
        3.2.1 主要长大隧道
        3.2.2 其他典型隧道
    3.3 路基工程
    3.4 路面工程
    3.5 环保
    3.6 安全
    3.7 养护
    3.8 营运与信息化
第四章 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科技创新
    4.1 典型桥梁工程建设科技创新
        4.1.1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
        4.1.2 芜湖长江公路二桥
        4.1.3 太平湖大桥
    4.2 典型隧道工程建设科技创新
        4.2.1 明堂山特长隧道
        4.2.2 试刀山隧道
第五章 “徽风皖韵”和“汉风楚韵”的地域特色
    5.1 马鞍山长江大桥造型设计建设中的徽派特色
        5.1.1 总体美学造型
        5.1.2 主体构件设计
    5.2 铜黄高速公路——“人文高速”的楷模
    5.3 泗县至宿州高速公路的“汉风楚韵”
    5.4 六武高速公路安徽段“展老区风韵、筑生态大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2)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及配合比设计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的发展概况
    §1-2 研究的意义
    §1-3 目前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对晋、陕、宁三省高速公路进行调查
    §2-1 山西省高速公路的调查
    §2-2 宁夏自治区高速公路调查
    §2-3 陕西省高速公路调查
第三章 马歇尔试验密度检测方法的研究
    §3-1 原材料技术性质
    §3-2 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测定方法比较
    §3-3 理论最大密度测试方法的比较
第四章 马歇尔最佳油石比及指标研究
    §4-1 最佳油石比确定方法的研究
    §4-2 马歇尔技术指标的研究
第五章 沥青混合料试件成型方法的研究
    §5-1 马歇尔击实方法的研究
    §5-2 车辙试验研究
第六章 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的确定
    §6-1 中面层混合料性能研究
    §6-2 上面层混合料性能研究
第七章 总结
    §7-1 研究总结
    §7-2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4)钢桥面浇注式沥青铺装材料及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钢桥面铺装病害实例调查与分析
    2.1 山东胜利黄河公路大桥
        2.1.1 概述
        2.1.2 历史破坏、维修情况及使用现状
        2.1.3 桥面破坏原因
    2.2 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
        2.2.1 概述
        2.2.2 历史破坏、维修情况及使用现状
    2.3 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
        2.3.1 概述
        2.3.2 历史破坏、维修情况及使用现状
        2.3.3 桥面铺装影响因素
    2.4 安庆长江大桥
        2.4.1 概述
        2.4.2 历史破坏、维修情况及使用现状
        2.4.3 桥面病害原因
    2.5 南京第二长江大桥
        2.5.1 概述
        2.5.2 历史破坏、维修情况及使用现状
        2.5.3 桥面铺装影响因素
    2.6 润扬长江大桥
        2.6.1 概述
        2.6.2 历史破坏、维修情况及使用现状
        2.6.3 桥面病害原因
    2.7 钢桥面铺装主要病害类型及成因分析
        2.7.1 裂缝
        2.7.2 车辙
        2.7.3 脱层、推移
        2.7.4 鼓包
        2.7.5 坑槽
        2.7.6 其他破坏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钢桥面铺装层混合料级配优化
    3.1 钢桥面铺装用SMA混合料优化
        3.1.1 原材料选择
        3.1.2 SMA材料组成设计与优化
    3.2 基于体积设计法的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3.2.1 原材料性能检测
        3.2.2 基于体积设计法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3.2.3 基于逐级填充理论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研究
        3.2.4 小结
    3.3 浇注式(GA)沥青混凝土优化
        3.3.1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
        3.3.2 浇注式沥青结合料性能试验
        3.3.3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GA10)性能试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浇筑式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及其层间粘结性能研究
    4.1 影响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性能因素研究
        4.1.1 试件放置时间对贯入度的影响
        4.1.2 试验温度对贯入度的影响
        4.1.3 不同级配对贯入度的影响
        4.1.4 不同矿粉对贯入度的影响
    4.2 防水粘结层
        4.2.1 防水粘结层性能验证
        4.2.2 组合结构疲劳性能试验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钢桥面铺装技术在东南沿海某跨海大桥中的应用
    5.1 工程背景
        5.1.1 气候条件
        5.1.2 交通条件
        5.1.3 桥面主要结构参数
        5.1.4 其他条件
    5.2 东南沿海某跨海大桥桥面铺装方案
    5.3 铺装材料技术要求
        5.3.1 行车道防水粘结层
        5.3.2 行车道沥青混合料铺装层
        5.3.3 排水管及填缝料
    5.4 东南沿海某跨海大桥桥面铺装施工技术要求
        5.4.1 铺装施工基本规定
        5.4.2 铺装层施工准备
        5.4.3 试验路铺装
        5.4.4 喷砂除锈及防腐层
        5.4.5 边缘防、排水处理
        5.4.6 改性沥青加工与贮存
        5.4.7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施工
        5.4.8 改性乳化沥青粘层
        5.4.9 SMA混合料施工
        5.4.10 施工缝设置与处理
        5.4.11 交通开放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BIM技术在沥青路面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BIM技术的发展现状
        1.2.2 BIM技术在道路工程设计阶段的研究现状
        1.2.3 BIM技术在道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研究现状
        1.2.4 BIM技术在道路工程管养阶段的研究现状
        1.2.5 基于BIM信息数据平台研发的相关研究
    1.3 当前公路工程全生命周期运维管养面临的问题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典型沥青路面的参数化建模与结构分析
    2.1 参数化模型建立
        2.1.1 Revit简介
        2.1.2 族构件创建
        2.1.3 参数化模型创建
    2.2 典型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2.2.1 沥青路面组合类型
        2.2.2 典型路面结构组合
        2.2.3 代表性道路的参数化建模
    2.3 基于Dynamo的沥青路面自动化设计与结构分析
        2.3.1 利用Dynamo实现路面参数可控的三维道路
        2.3.2 结构分析的参数准备
        2.3.3 基于Dynamo的路面结构分析
    2.4 基于BIM的数据中转系统的研发
        2.4.1 数据转换方法
        2.4.2 数据转换接口的研发
    2.5 基于ABAQUS-BIM模型的力学性能验算
        2.5.1 基于BIM-ABAQUS转换接口的参数化模型数据转换
        2.5.2 典型路面的ABAQUS结构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BIM的沥青路面施工过程模拟与关键参数集成
    3.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
        3.1.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
        3.1.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3.1.3 当前施工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2 基于BIM的沥青路面可视化施工模拟
        3.2.1 施工模拟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3.2.2 基于BIM的施工场景构建
        3.2.3 基于BIM的施工过程模拟
    3.3 基于BIM的路基施工质量管控
        3.3.1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3.3.2 路基压实度对路面性能的影响
        3.3.3 确立压实度作为施工质量评定标准
        3.3.4 基于BIM-ArcGIS的智能压实质量的可视化监控
    3.4 基于BIM的沥青路面施工信息集成与质量性能评价
        3.4.1 沥青路面施工信息的参数化集成
        3.4.2 层次分析法方法介绍
        3.4.3 基于层次分析的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评价
    3.5 基于BIM的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预警
        3.5.1 沥青混合料离析的相关研究
        3.5.2 集料的边缘检测
        3.5.3 集料图像分割
        3.5.4 沥青混合料的离析程度表征
        3.5.5 基于BIM的可视化呈现与预警机制的建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沥青路面病害的BIM参数化集成与成本模型构建
    4.1 基于Context Caputer的沥青路面病害三维模型重构
        4.1.1 三维重构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简介
        4.1.2 基于Context Caputer的沥青路面病害三维模型重构
    4.2 沥青路面病害信息的参数化建模
        4.2.1 Revit中的基础病害模型制作
        4.2.2 病害纹理贴图
        4.2.3 病害模型融入到BIM模型中
    4.3 沥青路面病害信息的存储与管理
        4.3.1 沥青路面病害信息的存储备案
        4.3.2 基于BIM模式的沥青路面病害信息管理
    4.4 基于BIM模式的养护成本估算
        4.4.1 沥青路面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理论框架
        4.4.2 沥青路面养护阶段的成本分析
        4.4.3 基于模型的养护成本估算
    4.5 基于BIM的养护自主决策模型建立
        4.5.1 预防性养护决策的方法与过程
        4.5.2 基于BIM的养护决策分析
        4.5.3 养护自主决策模型的建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BIM的建管养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研发
    5.1 沥青路面全生命周期数据的采集
    5.2 沥青路面全生命周期数据的处理与表达
        5.2.1 IFC标准的信息表达方式
        5.2.2 基于IFC格式的数据表达
    5.3 信息的上传与导入
        5.3.1 信息创建过程
        5.3.2 信息的传递与存储
        5.3.3 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
    5.4 一体化信息平台的研发
        5.4.1 开发平台介绍
        5.4.2 平台的总体设计
        5.4.3 平台的可视化展示与功能的实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进一步的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申请

(6)重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病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已建高速公路的路面结构、设计参数情况
    2.1 重庆早期已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及参数调研
    2.2 其他省份早期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调研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庆高速公路的病害调查
    3.1 现场调查的对象、方法以及调查内容
    3.2 路面破损状况评价方法
        3.2.1 路面破损状况评价指数法
        3.2.2 其他评价方法
    3.3 现场调查结果及路况评价
        3.3.1 渝长路
        3.3.2 长万路
        3.3.3 渝黔二期
        3.3.4 渝邻路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试验检测及其分析
    4.1 渝长路试验研究
        4.1.1 渝长路现有资料调查分析
        4.1.2 室内试验研究
    4.2 长万路试验研究
        4.2.1 长万路现有资料调查分析
        4.2.2 室内试验研究
    4.3 渝黔二期试验研究
        4.3.1 渝黔二期现有资料调查分析
        4.3.2 室内试验研究
        4.3.3 现场试验研究
    4.4 渝邻路试验研究
        4.4.1 现场调查研究
        4.4.2 室内试验研究(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庆高速公路交通调查分析
    5.1 重庆现有高速公路历史交通量分析
        5.1.1 现有高速公路AADT分析
        5.1.2 现有高速公路年交通量分析
        5.1.3 现有高速公路交通组成分析
    5.2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重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病害
    6.1 裂缝类病害的原因
        6.1.1 横向裂缝的主要导致原因
        6.1.2 纵向裂缝
        6.1.3 网裂
    6.2 沉陷类病害的原因
        6.2.1 裂缝、唧浆发展而来的沉陷
        6.2.2 沥青面层的压实度不足或高温稳定性不足导致的沉陷
    6.3 坑槽类病害的原因
    6.4 车辙类病害的原因
    6.5 其他病害的原因
        6.5.1 拥抱、搓板
        6.5.2 唧浆
        6.5.3 桥面推移
        6.5.4 补块车辙
        6.5.5 补块开裂
    6.6 交通量对沥青路面病害的作用
        6.6.1 超载车辆的作用
        6.6.2 设计过程中对交通量预估的偏差
    6.7 温度对重庆沥青路面病害的作用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加宽工程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高速公路加宽工程病害机理与处理方法
    2.1 高速公路加宽工程主要病害
    2.2 加宽工程病害形成的原因
    2.3 高速公路加宽病害处理方法
    2.4 高速公路地基常见破坏机理及处理方法
    2.5 CFG桩设计原理及施工要点
    2.6 高压旋喷桩加固地基的机理及施工要点
第三章 高速公路路基加宽软土地基处理效果对比研究
    3.1 工况概述
    3.2 地质条件
    3.3 试验概况
    3.4 旋喷桩复合地基设计
    3.5 CFG桩复合地基与其他地基对比分析
第四章 桥头路基加宽流态粉煤灰处治技术研究
    4.1 桥头路基坑与台背回填
    4.2 液态粉煤灰回填施工技术
    4.3 路桥过渡段加宽路基冬季备土堆载预压
第五章 高速公路路基加宽施工组织设计
    5.1 高速公路加宽施工组织设计总体思路
    5.2 长邯高速加宽扩建施工中的交通组织
    5.3 长邯高速加宽扩建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济南市济泺路旧路加铺平整度的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济泺路沥青面层施工平整度影响因素分析
    2.1 下承层的影响因素
        2.1.1 下承层的承载力
        2.1.2 下承层平整度
        2.1.3 附属构筑物
    2.2 沥青混合料质量及沥青混合料施工因素
        2.2.1 原材料及沥青混合料
        2.2.2 沥青混合料施工因素
    2.3 施工环境因素
        2.3.1 自然环境因素
        2.3.2 现场周围环境因素
    2.4 小结
第3章 平整度在路面结构中传递规律研究
    3.1 平整度逐层传递作用
    3.2 平整度传递公式
    3.3 平整度传递验证分析
    3.4 济泺路施工应用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济泺路平整度控制方法研究
    4.1 工程概况
    4.2 下承层质量控制
        4.2.1 承载力控制
        4.2.2 平整度控制
        4.2.3 特有的新工艺
    4.3 施工过程控制
        4.3.1 检查井盖及雨水井篦高程控制
        4.3.2 免切割边缘限位法控制接缝平整度
        4.3.3 沥青添加剂的使用
        4.3.4 施工方法和工艺
    4.4 交通组织控制措施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济泺路平整度检测与评价
    5.1 基于三米直尺的道路平整性检测
        5.1.1 三米直尺道路平整性检测方法
        5.1.2 三米直尺平整度检测数据及分析
    5.2 济泺路旧路加铺平整度综合评价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附表

(9)高速公路施工项目中的分包管理与质量监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之处
第2章 高速公路项目分包管理与质量监控的相关理论
    2.1 高速公路项目的分包管理理论
        2.1.1 高速公路项目分包管理的内涵
        2.1.2 高速公路项目分包管理的特殊性
        2.1.3 高速公路项目分包管理的依据
        2.1.4 高速公路项目分包管理模式的来源
        2.1.5 高速公路项目分包管理模式的分类及定义
    2.2 高速公路项目分包管理的质量监控理论
        2.2.1 质量监控的内涵
        2.2.2 分包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2.2.3 高速公路项目分包工程质量监控的原则
        2.2.4 分包工程质量责任分析
        2.2.5 质量监控的基本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速公路项目的分包管理
    3.1 高速公路项目分包管理的现状
        3.1.1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政策现状分析
        3.1.2 建筑工程分包行业现状分析
    3.2 高速公路项目分包管理存在的问题
    3.3 高速公路项目分包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3.4 高速公路项目分包中的各方关系
        3.4.1 分包商与总承包商的关系
        3.4.2 分包商与工程师的关系
        3.4.3 分包商与业主的关系
    3.5 高速公路项目分包管理优化对策方案设计
        3.5.1 高速公路项目分包管理优化对策方案设计的原则
        3.5.2 高速公路项目分包管理的组织与岗位职责制定
        3.5.3 高速公路项目分包管理优化对策方案的编制
    3.6 分包管理在山东日照至荷泽高速公路项目中的应用案例
        3.6.1 工程概括
        3.6.2 分包背景及分包管理模式
        3.6.3 分包管理优化对策方案在本案例中的应用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速公路项目分包工程的质量监控
    4.1 高速公路项目分包模式下的质量行为分析
        4.1.1 传统模式下质量行为
        4.1.2 分包模式下的质量行为
    4.2 高速公路项目分包模式下的质量问题
        4.2.1 分包工程前的质量问题
        4.2.2 分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
        4.2.3 工程竣工后质量检验的问题
    4.3 高速公路分包工程质量监控措施
        4.3.1 对分包质量控制目标进行分解
        4.3.2 建立分包准入制度
        4.3.3 建立分包质量验收制度
        4.3.4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4.3.5 加强施工过程分包质量
        4.3.6 进场施工机械设备性能及厂作状态的控制
        4.3.7 做好分包质量跟踪工作。
        4.3.8 建立分包质量奖惩制度
    4.4 基于价值工程的高速公路分包工程质量监控方法
        4.4.1 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
        4.4.2 高速公路价值工程的基本运行程序
    4.5 本章小节
第5章 价值工程在项目分包质量监控方案变更中的应用
    5.1 研究背景
    5.2 本工程实施价值工程的条件
    5.3 价值工程评价程序
        5.3.1 研究对象的选择
        5.3.2 成立价值工程小组
        5.3.3 收集资料
        5.3.4 功能分析
        5.3.5 功能评价
        5.3.6 方案选取
    5.4 山东高速公路分包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PG82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PG82改性沥青生产工艺和技术指标控制
    2.1 沥青PG分级
    2.2 PG82改性沥青技术控制指标的确定
        2.2.1 常规指标确定
        2.2.2 推荐PG82改性沥青控制指标
    2.3 PG82SBS改性沥青性能原材料选择
        2.3.1 SBS改性沥青效果与基质沥青的关系
        2.3.2 SBS改性剂掺量的确定
        2.3.3 稳定剂的选用
    2.4 改性沥青生产工艺及技术指标控制措施
        2.4.1 设备的选用
        2.4.2 改性沥青生产中对于温度的控制
        2.4.3 改性沥青成品的贮存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G82改性GAC-16C沥青路面上面层配合比设计
    3.1 沥青路面上面层配合比设计简介
    3.2 PG82改性GAC-16C沥青路面上面层目标配合比设计
        3.2.1 原材料数据技术指标
        3.2.2 矿质混合料级配曲线的确定
        3.2.3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3.2.4 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3.2.5 沥青混合料的检验
        3.2.6 室内配合比设计结论
    3.3 PG82改性沥青路面上面层生产配合比设计
        3.3.1 目标配合比设计结果
        3.3.2 确定各热料仓的矿料比例
        3.3.3 生产配合比室内拌和马歇尔试验
        3.3.4 配合比设计结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G82改性GAC-16C沥青路面上面层施工
    4.1 施工概述
        4.1.1 施工部位及时间
        4.1.2 施工采用的配合比
    4.2 PG82改性GAC-16C沥青路面上面层施工技术
        4.2.1 上面层施工工艺流程
        4.2.2 拌合
        4.2.3 运输与卸料
        4.2.4 摊铺
        4.2.5 碾压
        4.2.6 接缝处理
        4.2.7 交通管制
        4.2.8 质量检验标准
        4.2.9 施工机械配置
    4.3 试验路施工过程中质量抽检
        4.3.1 施工温度
        4.3.2 矿料级配
        4.3.3 沥青用量
        4.3.4 马歇尔试验
        4.3.5 车辙试验
    4.4 施工后路面性能检测
        4.4.1 压实度、厚度检测
        4.4.2 平整度检测
        4.4.3 渗水系数
        4.4.4 弯沉检测
        4.4.5 构造深度
    4.5 试验段取得的施工参数
        4.5.1 确定配合比
        4.5.2 确定拌合站
        4.5.3 确定运输车辆
        4.5.4 确定松铺系数
        4.5.5 确定摊铺工艺
        4.5.6 混合料温度控制及碾压组合
    4.6 施工保障措施
        4.6.1 质量保证措施
        4.6.2 安全保证措施
        4.6.3 环保与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PG82改性沥青混合料试验方法研究与探讨
    5.1 仪器与试验准备
        5.1.1 加载设备
        5.1.2 贯入压头
    5.2 步骤与方法
        5.2.1 试件准备
        5.2.2 试验步骤
    5.3 数据处理
    5.4 非标准试件试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PG82沥青混合料在信茂高速公路的应用
    6.1 项目背景
        6.1.1 工程概况及特点
        6.1.2 工程数量
    6.2 技术突破
        6.2.1 PG82改性沥青生产工艺和技术指标控制
        6.2.2 PG82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确定
        6.2.3 PG82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控制
        6.2.4 PG82改性沥青混合料试验方法研究与探讨
    6.3 目前已产生的效益
        6.3.1 经济效益分析
        6.3.2 社会效益分析
    6.4 应用前景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沥青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太祁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施工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成就与科技创新[D]. 王重阳.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2]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及配合比设计方法的研究[D]. 王荣. 河北工业大学, 2006(06)
  • [3]沥青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太祁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施工体会[J]. 刘成海,张鸿俊,程高峰. 山西交通科技, 2002(S1)
  • [4]钢桥面浇注式沥青铺装材料及施工技术研究[D]. 林彬.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5]BIM技术在沥青路面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D]. 唐樊龙. 东南大学, 2020(02)
  • [6]重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病害研究[D]. 刘文.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5)
  • [7]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加宽工程施工技术研究[D]. 王林. 长安大学, 2019(07)
  • [8]济南市济泺路旧路加铺平整度的控制研究[D]. 刘泰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9]高速公路施工项目中的分包管理与质量监控研究[D]. 齐新炬. 南昌大学, 2019(02)
  • [10]PG82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研究[D]. 刘明光.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沥青混凝土质量生产控制——太旗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施工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