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硅酸制备高纯二氧化硅

氟硅酸制备高纯二氧化硅

一、由氟硅酸制取高纯二氧化硅(论文文献综述)

李爱民,万烨,常欣,刘见华,曾晓国,袁振军[1](2021)在《高纯合成石英的制备技术和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高纯石英是石英玻璃和集成电路基板材料等生产的重要原料,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具有极大地利用价值和不可取代的地位。随着天然水晶资源的持续减少,高纯合成石英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全面地介绍了高纯石英的特性、合成制备技术及其研究现状,另外阐述了高纯合成石英的重要应用。认为采用多晶硅生产副产物SiCl4的液相水解法以制备高纯石英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且具有潜在生产价值的技术方法。

侯屹东[2](2021)在《氟硅酸制备氟化钙联产白炭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氟硅酸主要为湿法磷酸副产物,2015~2019年我国年副产氟硅酸约85万吨(折100%H2SiF6计);主要用于生产氟硅酸盐、氟化铝、氟化氢和冰晶石,其主要利用对象是氟资源的利用,副产的二氧化硅由于比表面积低,绝大部分作为固体废弃物堆积,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环境,占用大量土地资源。本课题旨在以氟硅酸、氨水和氢氧化钙为原料,开发一条氟硅酸制备氟化钙联产白炭黑的工业化路线,实现氟硅资源分级回收与利用,制备氟化钙过程中的氨水循环利用,工艺过程绿色无污染。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白炭黑制备。以氟硅酸与氨水为原料,分两步氨化制备白炭黑。研究了原料浓度、反应温度、搅拌强度、pH值等工艺参数对白炭黑结构和比表面积的影响。白炭黑制备的优化条件:反应温度35℃,氟硅酸浓度10%,氨水浓度10%;第一、第二阶段氨水滴加速度为5g/5min,氨化搅拌速度分别为1000r/min、1750r/min;第一步氨化的反应终点pH=7.2,通过液固分离得到白炭黑和滤液后,再向滤液中加入氨水进行第二阶段的氨化反应,获得氟化铵和白炭黑产品。第一阶段氨化得到的白炭黑比表面积为228m2/g,二氧化硅质量分数为99.65%;第二阶段氨化得到的白炭黑比表面积为230m2/g,二氧化硅质量分数为99.42%。(2)氟化钙制备。以氟化铵和氢氧化钙为原料反应生成氟化钙,研究了原料浓度、反应温度、加料速度、反应时间、物料比对氟化钙纯度的影响。制备的优化条件为:反应温度90℃,氟化铵溶液为20 wt.%,氢氧化钙悬浮液为10 wt.%,氟化铵与氢氧化钙的摩尔比2:1.05,氟化钙产品纯度为96.45%。

张启凯[3](2021)在《碱性含铜蚀刻废液综合回收利用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碱性含铜蚀刻废液是印刷电路板蚀刻工序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其主要成分为Cu(NH3)4Cl2、氯、氨氮,如不经妥当处置就直接排放,不仅浪费了宝贵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巨大伤害。该废液的无害化处理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研究了以碱性含铜蚀刻废液为原料制取碱式碳酸铜、活性氧化铜、氯化钠的工艺,探索了氯化钠处理玻璃减薄蚀刻废液回收氟硅酸钠的工艺,试验确定了各产品制备的最适宜工艺条件,并对活性氧化铜生产过程进行了设备选型、经济效益估算、环保评估;利用化学分析、XRD、TG和SEM等手段对产品进行分析和表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实验确定了由碱性含铜蚀刻废液制备碱式碳酸铜的最适宜工艺条件为:搅拌速度250rpm、n(Na2CO3):n(Cu2+)=1.5:1、m(铜):m(助剂A)=1.1:1、脱氨温度85℃。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产品铜含量大于55.80%、硫酸盐含量小于0.04%、氯含量小于300ppm,主要指标符合工业碱式碳酸铜标准中Ⅰ类品要求。从XRD和SEM图中可以看出产品主物相为碱式碳酸铜,形貌为不规则姜块状,粒径在10~90μm之间。(2)实验确定了由碱式碳酸铜制备活性氧化铜的最适宜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90℃、液固比3:1、搅拌速度200rpm、m(助剂B):m(碱式碳酸铜)=2.5:1、550℃煅烧1h。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产品纯度达到99.19%、氯含量小于15ppm、溶解速度低于20s,主要指标符合工业活性氧化铜标准要求。从XRD和SEM图中可以看出产品主物相为氧化铜,形貌为不规则微球状,粒径在0.1~30μm之间。(3)实验确定了由玻璃减薄蚀刻废液制备氟硅酸钠的最适宜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5℃、n(Na Cl):n(H2Si F6)=2:1、反应时间75min、陈化时间15min、重结晶液固比75:1、3℃±1℃结晶24h。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产品纯度大于99.0%,主要指标符合工业氟硅酸钠标准中Ⅰ型优等品要求。从XRD图中可以看出产品主物相为氟硅酸钠。(4)经济效益估算结果表明:由碱性含铜蚀刻废液制备活性氧化铜项目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环保分析结果表明,该生产过程基本无三废产生,为清洁环保工艺。

薛真[4](2020)在《以建筑垃圾为硅源制备水合二氧化硅的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及建筑物的更新换代,建筑垃圾呈持续增长趋势。巨量的建筑垃圾不但消耗了土地资源,更会带来环境污染。建筑垃圾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硅,从建筑垃圾中回收二氧化硅对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建筑垃圾中硅的回收利用,提出利用氟硅酸、盐酸浸出建筑垃圾中的二氧化硅生成四氟化硅,进一步水解或中和制备水合二氧化硅的工艺方法。对二氧化硅浸出过程以及四氟化硅水解、中和过程等步骤中的反应机理、热力学、动力学、工艺条件进行了分析与阐释,并对制备的水合二氧化硅产品进行了表征与分析,为建筑垃圾回收制备水合二氧化硅工艺提供了理论和数据参考。首先,对氟硅酸酸浸废弃黏土砖过程进行研究,考察工艺条件对硅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氟硅酸浓度为3.05 mol/L、液固比为9:1、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2.5h时,二氧化硅的浸出率达到了 74.1%;采用缩芯模型对氟硅酸浸出废弃黏土砖反应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二氧化硅浸出反应过程受化学反应控制,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42.3 kJ/mol,酸浸残渣以晶态二氧化硅为主。其次,对盐酸与氟硅酸酸浸废弃混凝土过程进行探讨,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盐酸浓度为2 mol/L、液固比4:1、反应温度20℃及反应时间10 min),废弃混凝土分解率为28.04%;当氟硅酸浓度为3.05 mol/L、液固比9:1、反应温度130℃及反应时间2.5 h时,硅浸出率为79.16%。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该浸出过程主要受到化学反应控制,反应表观活化能为28.4 kJ/mol。盐酸酸浸残渣中主要成分为石英、钠长石及玻璃体,氟硅酸酸浸残余固相主要为石英质二氧化硅。随后,探究了四氟化硅制备水合二氧化硅材料的制备机理及硅酸聚合过程。探讨了pH值、外加氟盐对硅酸凝胶时间的影响以及原硅酸聚合速度的影响。在诸多因素中,pH值对硅酸凝胶时间的影响最为明显,当pH值小于2时,凝胶时间随pH值增加而增加,当pH值介于2到8时,凝胶时间随pH值增加而缩短,当pH值大于8时,凝胶时间随pH值增加而大大增加;硅酸胶粒的等电点在2左右,在等电点出现硅酸凝胶时间极大值;外加氟盐会使凝胶时间大大缩短,并且会使等电点向高pH值方向移动。此后,考察了工艺条件对水解法水合二氧化硅产品性质的影响,筛选出较合适的反应条件,在未经陈化、通过无水乙醇置换、300℃干燥2 h制备的水合二氧化硅产品,其比表面积达到348.73 m2/g、孔径为16.79 nm,DBP吸油值为2.3 mL/g,产品纯度为92.4%,以无定形二氧化硅为主,颗粒粒度约为1.48 μm,产品符合国标中A类沉淀水合二氧化硅产品指标要求。最后,对工艺条件对中和法水合二氧化硅产品性质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当反应终点pH值为8,20℃陈化0.5 h,使用无水乙醇置换2h,350℃干燥2h时制备的中和法水合二氧化硅产品,其比表面积为269.77 m2/g,产品由无定形二氧化硅组成,纯度为93.1%,DBP吸油值为2.21 mL/g,粒度约为955 nm,符合国标中对A类沉淀水合二氧化硅的要求。

赵晗[5](2019)在《硅酸钠溶液深度脱铝(铁、钛)的研究》文中认为高纯石英砂是指SiO2含量在99.99%以上石英粉体,广泛应用于高新技术产业当中,其制备方法一直被欧美强国所垄断。目前我国制备出的高纯石英砂与世界水平有很大差距,对于高纯石英砂的需求多依赖于进口,这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在高纯石英砂的制备方法中,通过高温煅烧高纯二氧化硅得到高纯合成石英砂是一种较为高效的方法。高纯二氧化硅的制备多采用沉淀法,其难点主要在于硅酸钠溶液的提纯净化工艺上。本实验选取Na2SiO3·9H2O为原料,配置成一定浓度的硅酸钠溶液,分别向硅酸钠溶液中引入NaAlO2、Fe2(SO4)3、Ti(SO4)2来模拟水玻璃体系中Al、Fe、Ti这三种杂质的存在形式。然后向体系中加入不同的钙基除杂剂(CaO粉末或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按钙硅比为1:1、液固比为30:1的比例进行投料。在反应温度分别为120℃、140℃、160℃、180℃,反应时间分别为1 h,2 h,4 h,6 h,8 h,10 h,12 h,14 h,16 h的条件下,采用水热法进行除杂。通过对不同条件下产生的沉淀物质进行XRD和SEM分析,得到硅酸钠溶液深度除杂的除杂反应过程;通过对除杂反应过程的研究得到脱除Al、Fe、Ti的最佳条件。综合考量除杂的最佳条件后,对工业级水玻璃溶液进行深度除杂,经ICP-MS分析得出溶液中剩余的Al、Fe、Ti杂质含量,并计算其脱除率。本实验参考铝酸钠中脱除硅的方法进行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硅酸钠-铝酸钠-氧化钙-水体系中,在反应温度为120℃和140℃时,是以生成钠硅铝渣Na6(AlSiO4)6·4H2O和Na6Al6Si10O32(H2O)12的形式脱铝。(2)在硅酸钠-铝酸钠-氧化钙-水体系中,在反应温度为160℃和180℃时,是以生成钠硅铝渣Na6(AlSiO4)6·4H2O和低铝水化石榴石Ca5Si5Al(OH)O17·5H2O这两种形式脱铝。(3)在硅酸钠-铝酸钠-氯化钙-水体系中,是以生成多种水化石榴石(Ca2.93Al1.97Si0.64O2.56(OH)9.44、Ca5Si5Al(OH)O17·5H2O和Ca3Al2(SiO4)1.53(OH)5.88)的形式脱铝。(4)在硅酸钠-硫酸铁-氯化钙-水体系中,在反应温度为120℃和140℃时,是以生成(Ca,Fe)SiO3和Fe2O3·H2O这两种形式脱铁。(5)在硅酸钠-硫酸铁-氯化钙-水体系中,在反应温度为160℃和180℃、反应时间为14 h时,是以生成(Ca,Fe)SiO3和Fe2O3·H2O这两种形式脱铁。(6)在硅酸钠-硫酸铁-氯化钙-水体系中,在反应温度为160℃和180℃时,反应进行6 h后,是以生成Fe2O3和Fe2(SiO4)这两种形式脱铁。(7)在硅酸钠-硫酸钛-铝酸钠-氯化钙-水体系中,是以生成低铝水化石榴石Ca5Si5Al(OH)O17·5H2O和Al3Ti5O2这两种形式脱铝,是以生成Al3Ti5O2的形式脱钛。(8)最佳脱除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12 h。(9)在工业级水玻璃溶液体系中,综合考量各杂质的最佳脱除条件进行除杂,反应后Al、Fe、Ti的脱除率分别为97.85%、95.74%、99.22%,Al、Fe、Ti的总杂质含量为5.763 ppm,能够达到制备高纯石英砂的要求。

何宾宾,张晖,傅英,周琼波,姜威[6](2017)在《浅议磷肥副产氟硅酸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氟硅酸是磷肥企业副产的废物,量大组分复杂,难以利用。本文综述了氟硅酸利用的方法及途径,主要用于制取冰晶石、氟化钠、氟化铝以及氟化铵等产品。

王先桥[7](2017)在《工业氟硅酸合成MFI结构分子筛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利用磷肥副产H2SiF6制备了SiO2和氟化铵,并将制备的SiO2作为硅源,氟化铵作为矿化剂合成了MFI结构分子筛,用于催化C7与C9烷基转移反应。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本论文优化了以磷肥副产H2SiF6为原料,二步氨化法制得SiO2和氟化铵的合成工艺,并确定了第一、二步氨化的最佳反应条件。第一步氨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42%的理论NH3·H2O量、40℃的反应温度、20分钟反应时间;第二步氨化的优化条件为:58%的理论NH3·H2O量、50℃的反应温度、70分钟的反应时间。在此优化条件下氟的回收率达到85%以上,回收率可达到55%以上,且得到的SiO2含杂质少。其次,在水热合成MFI结构分子筛(ZSM-5)的过程中,考察了使用不同硅源、铝源、氟源的合成配方,硅铝摩尔比(SiO2/Al2O3),晶化时间和方法,模板剂(TPABr)及矿化剂(NH4F)的用量等条件对分子筛物性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热重分析、N2脱吸附、能量色谱分析等对分子筛表征,结果表明:由H2SiF6制备的SiO2和NH4F分别为硅源和矿化剂,可合成高品质的ZSM-5。动态环境下在静态下制取的ZSM-5结晶度更高,需要的反应时间更短。动态条件下,随着时间或者SiO2/Al2O3比的增加,其晶型由正交向单斜晶成长。当SiO2/TPABr的摩尔比低于8时,进入分子筛骨架的模板剂的质量不再变化,即进入ZSM-5骨架的TPABr最大质量约为总质量的12%。在相同水热条件下,当硅源为气相纳米SiO2时,不添加矿化剂NH4F,无法合成出ZSM-5,只有在添加一定量F离子时才能合成高结晶度ZSM-5;而当硅源为H2SiF6制备的SiO2时,因其中含有少量氟离子,因此在不额外添加NH4F的条件下依然可以合成出高结晶度的ZSM-5分子筛,并且控制添加NH4F用量,可以合成不同尺寸的ZSM-5。再次,采用H2Si F6制备SiO2为硅源制得含硼杂原子(B-ZSM-5)过程中,考察了硅硼摩尔比(Si/B),晶化时间和方式,模板剂及矿化剂的用量等条件对分子筛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i/B摩尔比为170的范围内都能合成B-ZSM-5分子筛,存在于氟硅酸制取的SiO2中,杂质Al和Mg等并没有被引入B-ZSM-5。当Si/B=12时,动态反应5天条件下制得B-ZSM-5相对结晶度最好,随着Si/B摩尔比增加,B-ZSM-5由正交向单斜晶型生长。SiO2/TPABr比在420范围内,分子筛比表面随模版剂加入量增加而增加。B-ZSM-5的大小随着添加矿化剂NH4F浓度增加而增大。最后,研究了不同SiO2/Al2O3摩尔比、晶粒尺寸的HZSM-5分子筛以及杂原子分子筛作为催化剂催化甲苯和1,2,4-三甲苯烷基转移反应。结果表明:当HZSM-5分子筛SiO2/Al2O3比减小,反应物转化率与主产物的选择性上升。当硅铝摩尔比相近时,不添加NH4F合成了尺寸稍小且具有b轴择优生长HZSM-5分子筛,对于甲苯与三甲苯烷基转移反应的平均转化率分别为55%与63%,S二甲苯与S苯为62.5%与28%;而在添加NH4F的条件下合成的较大晶粒尺寸的HZSM-5分子筛,苯选择性低,1,2,3-三甲苯选择性高,因此不适用于C7与C9的烷基转移反应。虽然硅硼杂原子B-HZSM-5分子筛催化活性低,但活性测试结果证明B-ZSM-5中硼原子进入了晶格中,使得样品有了催化行能。经过脱B加铝原子制取了Al-(B)-HZSM-5。该样品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原B-HZSM-5,该结果表明B-ZSM-5骨架中硼很容易脱去而形成空活性位点,更方便引入其他杂原子,从而改善催化性能,适用性更广泛。本论文综合利用了H2SiF6中的硅和氟资源,开发了硅基分子筛合成的新方法。该研究可以为磷化工副产物H2SiF6的综合利用开发新的途径,可以提高H2SiF6下游产品的经济附加值。开发得到成本低的分子筛材料作为石油炼制和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可以拓展磷化工产业链,融合正在大力发展的磷化工和石油化工行业。

谭蕾,汤正河[8](2017)在《磷肥副产含硅化合物制取高纯二氧化硅的研究综述》文中认为高纯二氧化硅属于高性能无机硅材料,已广泛应用于许多高新技术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磷肥副产物制取高纯二氧化硅的研究情况,着重论述了由氟硅酸和氟硅酸钠制备高纯二氧化硅的具体工艺,并对磷肥副产物制取高纯二氧化硅的前景进行了扼要展望。

张琪[9](2016)在《氨化法制备高纯二氧化硅及高纯石英的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氟硅酸是磷肥生产中的副产物,任其排放会污染环境,造成氟硅资源的浪费。利用氟硅酸,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硅产品或氟产品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环保意义。本实验以氟硅酸为原料,一步氨化反应得到氟硅酸铵溶液,设计铵盐钙盐除杂,得到净化的氟硅酸铵溶液,经过二步氨化反应得到产品高纯二氧化硅,然后高温煅烧高纯二氧化硅,制备了高纯晶体石英。对反应过程中的条件进行了探索和优化。制备氟硅酸铵溶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一步氨化反应终点p H=3.84.0,氨水滴加速度1.5ml·min-1,反应温度25℃,搅拌速度200r·min-1,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氟硅酸铵得率93.6%。铵盐为添加剂调节氟硅酸铵溶液p H=6.5,溶液中的Ca金属杂质去除率达88.8%,Mg金属杂质的去除率达81.2%;钙盐为沉淀剂除杂,溶液中Fe去除率为82.3%,Al去除率达79.8%。除杂的最佳工艺条件:m(钙盐):m(H2Si F6折100%计)=9wt%,陈化40min,静置9h,最佳工艺条件下,去除了溶液中97.9%的金属杂质,得到了高纯的氟硅酸铵溶液,除杂效果理想。当m(钙盐):m(H2Si F6折100%计)=9wt%时,产品Si O2中金属杂质去除率98.1%,杂质含量小于100μg·g-1,属于高纯二氧化硅,产品Si O2纯度达到99.99%。制备高纯二氧化硅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终点p H=8.5、反应温度40℃、氨水滴加速度4ml·min-1。该条件下,高纯二氧化硅得率94.6%,粒径0.35μm。经由IR、TG检测,证明产品是Si O2,XRD分析,产品Si O2为非晶态;SEM分析,样品分散性良好,呈蓬松多孔状。高纯二氧化硅在煅烧温度高于1200℃时发生晶型转化,当温度达到1300℃,保温时间为2h时,无定型Si O2转化为方石英晶体,转化率接近100%;晶化后样品的表面孔道消失,结构更为紧实;高温煅烧后,样品粒径减小,体积收缩,当煅烧温度达到1300℃,体积收缩率达81.89%。

安涛[10](2014)在《高纯二氧化硅联产无水氟化氢铵新工艺开发及工艺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高纯二氧化硅作为优良的绝缘体用于电子工业。氟化氢铵用于铝材表面处理、玻璃蚀刻等领域。目前,国内多个厂家开发了以氟硅酸、液氨为原料生产白炭黑联产氟化氢铵工艺,现有的工艺生产的氟化氢铵易潮解、结块;白炭黑附加值低。因此,开发一种高纯二氧化硅联产无水氟化氢铵的生产工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氟硅酸氨解法生产高纯二氧化硅的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方法考察了各因素对该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硅产率主要受原料配比影响;反应温度是控制反应的主要因素,搅拌速率和滴加速率次之,同时得到了氟硅酸氨化法制备高纯二氧化硅的最佳工艺条件:最佳的原料配比为n(NH3): n(H2SiF6)=18:1,此时二氧化硅产率达到98.4%;反应温度40℃,滴加速率6mL/min,搅拌速率采用二档(500rpm),陈化时间2.0h,在此条件下,二氧化硅纯度达到99%。利用氨解反应的滤液,分别采用热解法、酸化法制备氟化氢铵。通过对比,热分解法所得的产品含量低,原料利用率低,分解耗能高;酸化法不需要加热,所得产品纯度高,质量能达到优等品。酸化法最优的氟化铵溶液质量分数为30%,反应终点pH值为3,该条件下,氟化氢铵的收率达到95%,含量在98%以上,所得产品达到了优等品的标准。分别采用冷却结晶和结片法得到最终的产品,通过稳定性考察,结片法所得的产品吸湿量小,稳定性好,经过3个月实验后,产品含量仍可达到优等品标准。本文进行了年产2000吨高纯二氧化硅联产1.5万吨无水氟化氢铵项目工艺设计。首先确定了工艺流程,在此基础上,对各单元操作进行物料衡算,对典型设备进行了热量衡算;进行设备选型计算,确定了主要设备的规格型号,汇总形成了工艺设备一览表,对典型设备进行了控制方案设计,并绘制了管道及仪表流程图(P&ID);完成了车间设备布置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管道布置设计,进行了简单的总平面布置。

二、由氟硅酸制取高纯二氧化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由氟硅酸制取高纯二氧化硅(论文提纲范文)

(1)高纯合成石英的制备技术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高纯石英的制备技术
    1.1 气相合成法
    1.2 化学沉淀法
    1.3 溶胶-凝胶法
    1.4 四氯化硅液相水解法
    1.5 其它合成方法
2 高纯石英的重要应用
    2.1 半导体行业
    2.2 光伏行业
3 总结与展望

(2)氟硅酸制备氟化钙联产白炭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氟硅酸的利用
        1.2.1 氟硅酸制氟盐
        1.2.2 氟硅酸制备氟硅酸盐
        1.2.3 氟硅酸制备氟化氢
        1.2.4 氟硅酸制备硅铝MCM-41分子筛
    1.3 氟化钙的应用与制备
        1.3.1 氟化钙的应用
        1.3.2 氟化钙的制备
    1.4 白炭黑的应用及制备
        1.4.1 白炭黑的应用
        1.4.2 白炭黑的制备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设备和方法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3 产品的分析与表征
        2.3.1 结构分析与表征
        2.3.2 白炭黑组分分析
        2.3.3 氟化钙产品分析
第三章 氟硅酸氨化制备白炭黑
    3.1 实验原理和步骤
        3.1.1 白炭黑的制备方法
        3.1.2 反应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3.2 一步法制备白炭黑研究
    3.3 两步法制备白炭黑研究
        3.3.1 温度对制备白炭黑的影响
        3.3.2 pH对白炭黑比表面积的影响
        3.3.3 物料浓度对白炭黑比表面积的影响
        3.3.4 搅拌速度对制备白炭黑的影响
        3.3.5 最佳工艺条件的验证试验
    3.4 产品的检测和性能表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氟化铵制备氟化钙的研究
    4.1 实验原理和步骤
    4.2 温度对氟化铵制备氟化钙产品纯度的影响
    4.3 物料浓度对氟化钙产品纯度的影响
    4.4 物料滴加速度对氟化钙产品纯度的影响
    4.5 反应时间对氟化钙产品纯度的影响
    4.6 物料配比对制备氟化钙的影响
    4.7 氟化钙产品的提纯
    4.8 正交实验方案设计及结果分析
    4.9 最佳工艺条件的验证试验
    4.10 产品的表征
        4.10.1 氟化钙产品的XRD分析
        4.10.2 氟化钙产品的XRF分析
        4.10.3 氟化钙产品的ICP分析
        4.10.4 氟化钙产品的FT-IR分析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

(3)碱性含铜蚀刻废液综合回收利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碱性含铜蚀刻废液的来源
    1.2 碱性含铜蚀刻废液处理现状
    1.3 碱式碳酸铜性质、应用及生产方法
        1.3.1 碱式碳酸铜的性质及应用
        1.3.2 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方法
    1.4 活性氧化铜的性质、应用及制备方法
        1.4.1 活性氧化铜的性质及应用
        1.4.2 活性氧化铜的制备方法
    1.5 玻璃减薄蚀刻废液的来源
    1.6 玻璃减薄蚀刻废液处理现状
    1.7 氟硅酸钠的性质、应用及制备方法
        1.7.1 氟硅酸钠的性质及应用
        1.7.2 氟硅酸钠的制备方法
    1.8 本课题的来源、意义及研究内容
        1.8.1 课题来源
        1.8.2 课题的意义
        1.8.3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原理
    2.1 由碱性含铜蚀刻废液制备碱式碳酸铜的原理
    2.2 由碱式碳酸铜制备活性氧化铜的原理
    2.3 由碱性含铜蚀刻废液制备氯化钠的原理
    2.4 由玻璃减薄蚀刻废液制备氟硅酸钠的原理
第三章 实验部分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碱式碳酸铜的制取步骤
        3.2.2 活性氧化铜的制取步骤
        3.2.3 氯化钠的制取步骤
        3.2.4 氟硅酸钠的制取步骤
    3.3 产品分析与表征
        3.3.1 化学分析
        3.3.2 仪器分析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由碱性含铜蚀刻废液制备碱式碳酸铜
        4.1.1 反应时间对产品铜含量及氯含量的影响
        4.1.2 蒸氨时间对产品铜含量、氯含量及铜回收率的影响
        4.1.3 蒸氨温度对产品铜含量及氯含量的影响
        4.1.4 蒸氨温度对脱氨效率的影响
        4.1.5 碳酸钠用量对产品铜含量及氯含量的影响
        4.1.6 pH对蚀刻液中铜回收率的影响
        4.1.7 碳酸钠浓度对产品铜含量及氯含量的影响
        4.1.8 搅拌速度对产品铜含量及氯含量的影响
        4.1.9 洗水用量对产品铜含量及氯含量的影响
        4.1.10 空气流量对产品铜含量、氯含量及脱氨时间的影响
        4.1.11 最适宜条件下重复试验
        4.1.12 产品表征与分析
        4.1.13 小结
    4.2 由碱式碳酸铜制备活性氧化铜
        4.2.1 反应温度对产品纯度及氯含量的影响
        4.2.2 助剂B浓度对产品纯度及氯含量的影响
        4.2.3 助剂B用量对产品纯度及氯含量的影响
        4.2.4 反应时间对产品纯度及氯含量的影响
        4.2.5 煅烧温度对产品纯度及氯含量的影响
        4.2.6 煅烧时间对产品纯度及活性的影响
        4.2.7 最适宜条件下重复试验
        4.2.8 产品表征与分析
        4.2.9 小结
    4.3 由碱性含铜蚀刻废液制备氯化钠
    4.4 由玻璃蚀刻废液制备氟硅酸钠
        4.4.1 氯化钠用量对氟硅酸钠纯度以及氟硅酸去除率的影响
        4.4.2 反应温度对氟硅酸去除率及氟硅酸钠纯度的影响
        4.4.3 反应时间对氟硅酸去除率及氟硅酸钠纯度的影响的影响
        4.4.4 洗涤与重结晶对氟硅酸钠纯度及氟硅酸回收率的影响
        4.4.5 处理前后玻璃蚀刻废液主要成分变化
        4.4.6 最适宜条件下重复试验
        4.4.7 产品表征与分析
        4.4.8 小结
    4.5 经济效益估算
        4.5.1 原料消耗及费用估算
        4.5.2 主要设备费用估算
        4.5.3 电能消耗及其费用估算
        4.5.4 人工费用估算
        4.5.5 产品年产值估算
        4.5.6 年经济效益估算
    4.6 环保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以建筑垃圾为硅源制备水合二氧化硅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
    1.2 建筑垃圾概述
    1.3 水合二氧化硅制备理论基础
    1.4 水合二氧化硅研究进展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 课题研究意义
2 废弃黏土砖酸浸过程研究
    2.1 实验部分
    2.2 原料分析
    2.3 反应热力学及酸浸机理研究
    2.4 酸浸工艺优化
    2.5 酸浸动力学研究
    2.6 酸浸残渣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废弃混凝土酸浸过程研究
    3.1 实验部分
    3.2 原料分析
    3.3 盐酸预处理过程研究
    3.4 氟硅酸酸浸过程研究
    3.5 副产品的制备
    3.6 本章小结
4 硅酸聚合过程研究
    4.1 实验部分
    4.2 四氟化硅水解机理
    4.3 原硅酸聚合路径
    4.4 pH值对硅酸聚合的影响
    4.5 氟盐对硅酸凝胶时间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水解法制备水合二氧化硅过程研究
    5.1 实验部分
    5.2 工艺条件对水合二氧化硅性质的影响
    5.3 水解法水合二氧化硅产品分析与表征
    5.4 本章小结
6 中和法制备水合二氧化硅过程研究
    6.1 实验部分
    6.2 工艺条件对水合二氧化硅性质的影响
    6.3 中和法水合二氧化硅产品分析与表征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5)硅酸钠溶液深度脱铝(铁、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石英简介
        1.2.1 石英矿的资源分布
        1.2.2 石英矿料中的杂质类型
        1.2.3 石英砂的分类
        1.2.4 石英的发展应用
    1.3 高纯石英砂简介
    1.4 高纯石英砂的发展现状
    1.5 高纯石英砂的研究现状
        1.5.1 高纯天然石英砂制备工艺的研究现状
        1.5.2 高纯合成石英砂制备工艺的研究现状
        1.5.3 硅酸钠溶液提纯的研究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以及创新之处
2 Na_2SiO_3-CaO溶液体系下深度脱铝的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步骤
        2.1.4 表征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120 ℃所得产物的物相分析
        2.2.2 140 ℃所得产物的物相分析
        2.2.3 160 ℃所得产物的物相分析
        2.2.4 180 ℃所得产物的物相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Na_2SiO_3-CaCl_2 溶液体系下深度脱铝的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步骤
        3.1.4 表征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120 ℃所得产物的物相分析
        3.2.2 140 ℃所得产物的物相分析
        3.2.3 160 ℃所得产物的物相分析
        3.2.4 180 ℃所得产物的物相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Na_2SiO_3-CaCl_2 溶液体系下深度脱铁的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试剂
        4.1.3 实验步骤
        4.1.4 表征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120 ℃所得产物的物相分析
        4.2.2 140 ℃所得产物的物相分析
        4.2.3 160 ℃所得产物的物相分析
        4.2.4 180 ℃所得产物的物相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Na_2SiO_3-CaCl_2 溶液体系下深度脱铝、钛的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仪器
        5.1.2 实验试剂
        5.1.3 实验步骤
        5.1.4 表征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120 ℃所得产物的物相分析
        5.2.2 140 ℃所得产物的物相分析
        5.2.3 160 ℃所得产物的物相分析
        5.2.4 180 ℃所得产物的物相分析
    5.3 综合脱除水玻璃中Al、Fe、Ti的研究
        5.3.1 晶种的制备
        5.3.2 工业级水玻璃溶液深度脱除Al、Fe、Ti的研究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浅议磷肥副产氟硅酸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制无水氟化氢副产水玻璃
2 制氟化钠
3 制取冰晶石
4 制取高纯二氧化硅副产氟化铵
5 制氟化铝

(7)工业氟硅酸合成MFI结构分子筛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文献综述
    1.1 氟硅酸的综合利用
        1.1.1 氟硅酸的性质
        1.1.2 氟硅酸的综合利用
    1.2 MFI结构分子筛的研究
        1.2.1 MFI分子筛的结构和类型
        1.2.2 ZSM-5 分子筛的绿色合成方法
        1.2.3 杂原子ZSM-5 分子筛的性质
        1.2.4 MFI结构分子筛在催化C9转化反应中的应用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2章 实验
    2.1 试验方法
        2.1.1 原料及仪器
        2.1.2 二氧化硅的合成
        2.1.3 ZSM-5 分子筛的合成
        2.1.4 B-ZSM-5 分子筛的合成
        2.1.5 B-ZSM-5 分子筛的脱硼补铝改性
        2.1.6 MFI结构分子筛催化活性评价
        2.1.6.1 催化实验条件
        2.1.6.2 催化活性测试
        2.1.6.3 转化率及选择性的计算
    2.2 分析测试方法
        2.2.1 氟离子浓度的测定方法
        2.2.2 X射线衍射法(XRD)
        2.2.3 热重分析仪(TG)
        2.2.4 比表面积测试仪(BET)
        2.2.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2.6 能谱仪(EDS)
        2.2.7 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3章 氟硅酸制二氧化硅及氟化铵的工艺研究
    3.1 氨化反应每步氨水加入量对反应的影响
    3.2 第一步氨化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3.3 第一步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3.4 第二步氨化条件对最终产物的影响
    3.5 二氧化硅的元素分析
    3.6 氟化铵的XRD图谱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氟硅酸制二氧化硅合成ZSM-5 的工艺研究
    4.1 硅源、铝源、氟源对合成ZSM-5 分子筛的影响
    4.2 硅铝摩尔比对合成ZSM-5 分子筛的影响
    4.3 晶化时间和方式对合成ZSM-5 分子筛的影响
    4.4 模板剂对合成ZSM-5 分子筛的影响
    4.5 氟化铵对合成ZSM-5 分子筛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氟硅酸制二氧化硅合成B-ZSM-5 的工艺研究
    5.1 硅硼摩尔比与反应时间对合成B-ZSM-5 分子筛的影响
    5.2 模板剂对合成B-ZSM-5 分子筛的影响
    5.3 氟化铵对合成B-ZSM-5 分子筛的影响
    5.4 铝同晶取代硼原子对杂原子B-ZSM-5 分子筛结构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MFI结构分子筛催化活性评价
    6.1 不同硅铝摩尔比的HZSM-5 分子筛催化反应
    6.2 不同尺寸的HZSM-5 分子筛催化反应
    6.3 B-HZSM-5 分子筛催化反应
    6.4 铝同晶取代含硼杂原子分子筛催化反应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8)磷肥副产含硅化合物制取高纯二氧化硅的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磷肥副产物制取高纯二氧化硅现状
    1.1 氟硅酸法
    1.2 氟硅酸钠法
2 建议及展望

(9)氨化法制备高纯二氧化硅及高纯石英的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高纯二氧化硅
        1.2.1 国内外生产现状
        1.2.2 气相法
        1.2.3 沉淀法
        1.2.4 溶胶—凝胶法
        1.2.5 非金属矿法
    1.3 高纯二氧化硅提纯工艺
        1.3.1 由硅石提纯制备高纯二氧化硅
        1.3.2 人工合成法提纯工艺
    1.4 高纯二氧化硅用途
        1.4.1 电子工业领域
        1.4.2 光伏工业领域
        1.4.3 橡胶领域
        1.4.4 塑料领域
        1.4.5 医药及化妆品领域
    1.5 氟硅酸性质和应用
        1.5.1 制备氟硅酸盐
        1.5.2 制备氟盐
        1.5.3 制备氟化氢
        1.5.4 四氟化硅
        1.5.5 制备二氧化硅
    1.6 课题研究目标和创新之处
        1.6.1 课题的研究内容
        1.6.2 研究目标
        1.6.3 课题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实验工艺流程
    2.1 实验工艺
    2.2 工艺流程
    2.3 实验步骤
第三章 氨化反应制备氟硅酸铵
    3.1 原料及试剂仪器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装置
    3.4 分析测试方法
        3.4.1 氟硅酸含量测定
        3.4.2 氟硅酸铵得率测定
        3.4.3 氟硅酸转化率
    3.5 实验数据分析
        3.5.1 终点p H值的确定
        3.5.2 氨水滴加速度的影响
        3.5.3 反应温度的影响
        3.5.4 搅拌速度的影响
    3.6 验证实验
    3.7 小结
第四章 铵盐钙盐除杂
    4.1 实验试剂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3 实验装置
    4.4 分析方法
    4.5 除杂
        4.5.1 工艺
        4.5.2 添加剂和沉淀剂的设计
    4.6 单因素试验
        4.6.1 铵盐除杂
        4.6.2 钙盐除杂
        4.6.3 钙盐添加量对除杂的影响
        4.6.4 陈化时间的影响
        4.6.5 静置时间的影响
        4.6.6 高纯氟硅酸铵
    4.7 小结
第五章 高纯二氧化硅的制备
    5.1 实验试剂与仪器
    5.2 实验装置
    5.3 实验方法
    5.4 检测方法
        5.4.1 金属杂质含量测定
        5.4.2 DBP值测定
        5.4.3 二氧化硅得率
        5.4.4 X射线衍射分析
        5.4.5 热失重分析
        5.4.6 扫描电镜表征
        5.4.7 红外光谱(IR)检测
        5.4.8 粒度分析
    5.5 实验数据分析
        5.5.1 添加钙盐对SiO_2纯度的影响
        5.5.2 钙盐添加量对SiO_2纯度的影响
        5.5.3 原料H2Si F6浓度对SiO_2纯度的影响
        5.5.4 终点p H值的影响
        5.5.5 反应温度的影响
        5.5.6 氨水滴加速度的影响
        5.5.7 洗涤和过滤
        5.5.8 煅烧
    5.6 样品检测
        5.6.1 样品SiO_2纯度
        5.6.2 XRD衍射分析
        5.6.3 热重分析
        5.6.4 样品SiO_2的SEM分析
        5.6.5 红外光谱(IR)分析
        5.6.6 粒度分析
        5.6.7 副产品氟化铵的XRD图
    5.7 小结
第六章 高纯SiO_2晶化过程研究
    6.1 设备仪器和试剂
    6.2 实验方法
    6.3 检测方法
        6.3.1 X射线衍射分析
        6.3.2 红外光谱分析
        6.3.3 扫描电镜
        6.3.4 粒度分析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6.4.1 X射线衍射分析
        6.4.2 煅烧温度对高纯SiO_2晶化的影响
        6.4.3 保温时间对高纯SiO_2晶化的影响
        6.4.4 煅烧温度对高纯SiO_2体积的影响
        6.4.5 高温煅烧后的高纯SiO_2表面形态
        6.4.6 粒度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高纯二氧化硅联产无水氟化氢铵新工艺开发及工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产品的性质
    1.3 产品的用途
        1.3.1 二氧化硅的用途
        1.3.2 氟化氢铵的用途
    1.4 二氧化硅的主要制备工艺
        1.4.1 物理粉碎法
        1.4.2 沉淀法
        1.4.3 气相法
        1.4.4 微乳液法
    1.5 氟化氢铵的制备方法
        1.5.1 液相法
        1.5.2 气相法
    1.6 产品的国内外的生产概况
        1.6.1 二氧化硅生产概况
        1.6.2 氟化氢铵生产概况
    1.7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2章 高纯二氧化硅制备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原料及设备
        2.1.2 实验原理
        2.1.3 实验流程
        2.1.4 产品含量分析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单因素实验
        2.2.2 正交实验
        2.2.3 最佳条件下产品的表征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氟化氢铵制备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原料及设备
        3.1.2 实验原理
        3.1.3 实验流程
        3.1.4 产品含量分析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氟化铵热分解制备氟化氢铵
        3.2.2 氟化铵酸化法制备氟化氢铵
        3.2.3 普通产品和无水产品的比较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年产 2000 吨高纯二氧化硅联产 1.5 万吨氟化氢铵项目工艺设计
    4.1 工艺流程设计
        4.1.1 工艺原理
        4.1.2 流程框图与工艺概述
    4.2 物料衡算
        4.2.1 计算基准
        4.2.2 氨解酸化反应工序
        4.2.3 浓缩蒸发工序
        4.2.4 煅烧工序
    4.3 热量衡算
        4.3.1 反应釜(R101)
        4.3.2 加热器(E203)
        4.3.3 蒸发釜(V204)
    4.4 主要设备的设计与选型
        4.4.1 氟硅酸储罐(V001)
        4.4.2 液氨储罐(V003)
        4.4.3 反应釜(R101)
        4.4.4 压滤机(M101)
        4.4.5 沉降罐(M101)
        4.4.6 进料泵(P202)
        4.4.7 加热器(E203)
        4.4.8 蒸发室(V203)
        4.4.9 结片机(M201)
        4.4.10 干燥塔(T301)
    4.5 P&ID 设计
        4.5.1 典型设备的控制方案
        4.5.2 管道材料
    4.6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4.6.1 储罐布置
        4.6.2 反应釜布置
        4.6.3 压滤机布置
        4.6.4 浓缩蒸发装置布置
    4.7 管道布置设计
        4.7.1 储罐配管
        4.7.2 泵的配管
        4.7.3 反应釜配管
        4.7.4 换热器配管
    4.8 总平面布置
    4.9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图
    附图 1 图纸目录
    附图 2 首页图
    附图 3 物料平衡表
    附图 4 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附图 5 设备一览表
    附图 6 设备布置图
    附图 7 管道布置图
    附图 8 管道特性表
    附图 9 管段表
    附图 10 综合材料表
    附图 11 设备管口方位图
    附图 12 总平面布置图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由氟硅酸制取高纯二氧化硅(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纯合成石英的制备技术和应用[J]. 李爱民,万烨,常欣,刘见华,曾晓国,袁振军. 有色设备, 2021(06)
  • [2]氟硅酸制备氟化钙联产白炭黑研究[D]. 侯屹东.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碱性含铜蚀刻废液综合回收利用技术研究[D]. 张启凯.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4]以建筑垃圾为硅源制备水合二氧化硅的基础研究[D]. 薛真.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5]硅酸钠溶液深度脱铝(铁、钛)的研究[D]. 赵晗. 渤海大学, 2019(01)
  • [6]浅议磷肥副产氟硅酸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J]. 何宾宾,张晖,傅英,周琼波,姜威. 山东化工, 2017(07)
  • [7]工业氟硅酸合成MFI结构分子筛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D]. 王先桥. 武汉工程大学, 2017(04)
  • [8]磷肥副产含硅化合物制取高纯二氧化硅的研究综述[J]. 谭蕾,汤正河. 广东化工, 2017(02)
  • [9]氨化法制备高纯二氧化硅及高纯石英的过程研究[D]. 张琪. 南昌大学, 2016(06)
  • [10]高纯二氧化硅联产无水氟化氢铵新工艺开发及工艺设计[D]. 安涛. 河北科技大学, 2014(08)

标签:;  ;  ;  ;  ;  

氟硅酸制备高纯二氧化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