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马哈纳迪盆地下二叠统下冈瓦纳组的微型植物组合(英语)

印度马哈纳迪盆地下二叠统下冈瓦纳组的微型植物组合(英语)

一、印度Mahanadi盆地井下二叠纪下冈瓦纳岩层的微体植物化石组合(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黄元耕[1](2018)在《华南及新疆地区二叠纪至三叠纪海洋、陆地古群落模拟及海洋氧化还原环境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叠纪—三叠纪(P-Tr)是地球生命演化的关键转折时期,期间地球上发生了数次大规模的生物灭绝和极端气候环境灾变事件,强烈重塑了生态系统的演化轨迹。对这些极端事件原因、后果以及彼此之间相互影响机制的探索是全球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以我国华南和新疆北部地区二叠系-三叠系实际地层记录和区域数据库为基础从生物与环境两个层次揭示生态系统在此重大关键转折期的演化模式与规律。其中,生物演化离不开其群落内部种间作用的驱动,古群落组成和结构的改变对其稳定性和灾后恢复力有重要影响,决定了群落对外界环境波动的抗灾能力,从而影响生物演化的方向。因此,本论文选择二叠纪-三叠纪古生物群落作为研究对象,引入功能群和古食物链网概念,通过利用目前国际最新的古食物网模拟分析方法—Cascading Extinction on Graphs(CEG)数学模型,揭示古群落内部的种间关系以及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稳定之间关系,最终有效地模拟该时期海洋、陆地古群落的动力学过程以及他们的稳定性和灾后恢复力。在古环境研究方面,本论文重点关注草莓状黄铁矿分析在恢复古海洋氧化-还原状态方面的应用,重点对该方法的原理、实验过程进行了评估,在此基础上恢复了华南地区晚二叠世至中三叠世海洋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历史,最终,讨论了海洋极端环境变化对古群落稳定性的潜在影响机制。本论文在生物与环境研究中取得了以下五点新认识。(1)利用数学模拟方法对新疆北部地区中二叠世至早侏罗世14个陆地古群落进行了稳定性模拟分析。CEG模拟揭示这些古群落的崩塌阈值降低与该时期的三次大灭绝密切相关。古群落稳定性在瓜德鲁普世(中二叠世)末期大灭绝前明显降低,可能与本次渐进式生物灭绝相关,后者在其它地区同期的海、陆相生物大灭绝研究中得到证实。群落稳定性指标在P-Tr之交大灭绝后突然大幅下降,三个早三叠世古群落在组成上明显与其它群落不同,群落内若干二叠纪型功能群消失,也有新功能群诞生,且群落内的功能群丰度大幅降低。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相反的体型变化造成了群落结构的失调,是造成早三叠世古群落不稳定的主要原因,P-Tr大灭绝严重扭曲了二叠纪古群落的演化方向,为现代型生态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三叠世古群落稳定性已经恢复到了二叠纪的水平,与海洋生态系统的完全复苏时间一致。与非洲南部P-Tr之交古群落稳定性变化趋势相比,新疆北部(泛大陆)古群落表现出相似的灭绝与复苏模式,指示一个全球性复苏模式。三叠纪-侏罗纪之交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在大灭绝之前明显降低,加剧了三叠纪末期环境事件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这与中生代其它大灭绝时期的模式类似,随后群落稳定性又在侏罗纪早期迅速恢复并保持稳定。(2)重建了华南地区晚二叠世到中三叠世海洋古群落食物网,并利用数学模拟方法,分别对21个P-Tr大灭绝前后和9个早-中三叠世海洋无脊椎动物群落以及7个早-中三叠世海洋脊椎动物群落的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海洋无脊椎动物群落在P-Tr大灭绝的两幕中表现明显不一致。古群落内部功能群数量和丰度以及其稳定性的大幅降低发生在第二幕灭绝之后,第一幕灭绝并未对古群落结构和稳定性产生致命的打击,结合前人对P-Tr之交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说明P-Tr之交大灭绝第一幕导致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第二幕才造成生态系统的全面崩溃。早-中三叠世海洋无脊椎动物为主的古群落稳定性在Spathian亚期达到较高的水平,说明该类古群落复苏较为迅速。这是因为此类古群落结构简单,以初级消费者为主,其稳定性主要与群落内部物种多样性相关,而非功能群之间的捕食关系。相反,尽管华南早三叠世已经出现较为复杂的海洋脊椎动物群落,并出现大型海洋顶级捕食动物—海生爬行类,但其群落稳定性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直到中三叠世才达到高水平,说明海洋脊椎动物群落复苏缓慢,早三叠世古群落的功能群结构并不完整,脆弱的群落结构在面对环境波动时依然难以维持并持续发展,直到安尼期才全面复苏。(3)重点评价了草莓状黄铁矿指标在海洋氧化还原状态恢复时的可靠性以及古氧相分析的应用。相较于其它指示海洋氧化还原状态的地化指标,草莓状黄铁矿分析方法最大的优势就是风化样品仍然有效。深入研究发现风化样品中很多草莓状黄铁矿变成了铁的氧化物,不过,这种氧化作用只发生在草莓状黄铁矿的外表面,其内部依然由黄铁矿组成,因此,推荐面上填图方法取代点上测试方法来分析黄铁矿的物质成份,可以指示黄铁矿风化范围和程度。此外,黄铁矿的氧化作用是其体积减少的过程,但是表层部分氧化的草莓状黄铁矿在平均粒径上会比新鲜草莓状黄铁矿小2.17%,中位数粒径小1.82%,均在粒径统计的系统误差之内,因此,氧化作用对草莓状黄铁矿的粒径影响极小,不会影响其在古海洋氧化还原状态解释上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利用草莓状黄铁矿分析方法恢复了华南浙江煤山剖面、印度北部克什米尔地区Guryul Ravine和Barus Spur剖面P-Tr之交高精度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历史。结果表明P-Tr之交海洋出现了明显的两幕式缺氧现象,第一幕出现在牙形石Clarkina meishanensis带至C.taylorae带区间,但在其上的Hindeodus parvus带至Isarcicella staeschei带下部恢复为上贫氧至富氧状态,然后又在上覆的I.staeschei带至I.isarcica带变为缺氧状态。这种两幕式缺氧事件对应煤山剖面记录的两幕式生物灭绝、两次微生物的爆发、两次硫同位素的负偏以及两次碳总量(TOC)的正偏。第一幕缺氧事件对应海洋快速升温事件,并持续到第二幕缺氧。这种现象在意大利北部的Bulla剖面,华南地区的大峡口剖面、朝天剖面、肖家坝剖面和长滩河剖面都得到了证实,说明这种两幕式的缺氧模式不只局限于古特提斯洋地区,可能是一种全球性模式。(4)重建了全球不同沉积相区晚二叠世至中三叠世约1亿年的海洋氧化还原状态变化历史。对华南地区4个斜坡相剖面的草莓状黄铁矿研究显示,该相区晚二叠世到中三叠世出现了三个相对较长的以缺氧状态为主的时期,即长兴期末到Smithian亚期末,中晚Spathian亚期和早中安尼期。结合前人研究结果,本文认为海洋中氧含量最小带(OMZ)的扩张与收缩可能控制着海洋氧化还原状态的波动。在P-Tr大灭绝之前的Clarkina yini带,扬子地台边缘和斜坡相区已经变为贫氧状态,同期的远洋盆地为硫化的海洋环境。在P-Tr大灭绝的第一幕期间,从台地边缘、斜坡、陆棚盆地到远洋盆地出现明显的缺氧或硫化状态,说明此次缺氧事件规模十分巨大,几乎波及整个海洋。在三叠纪最早期(对应牙形石H.parvus带)不同相区的氧化还原状态差别非常大,在特提斯区斜坡和浅水环境中水体处于贫氧-富氧状态,但在局部浅水台地边缘环境中则为缺氧-硫化状态。同时,在泛大陆西北部的浅水环境中造迹生物非常活跃,指示一个富氧的避难所。在P-Tr大灭绝第二幕时期及之后(I.staeschei带和I.isarcica带),缺氧状态又扩散到了从浅水到深水的大部分水域。在印度期内部(Griesbachian-Dienerian亚期之交),缺氧-硫化状态出现在深水的Sverdrup盆地以及华南浅水台地边缘和斜坡环境中,但泛大洋中则出现贫氧状态,说明该时期远洋深水区的缺氧程度已经减弱,但在其它相区依然严重。在早Smithian亚期,只有斜坡相剖面识别出了缺氧-硫化的环境,陆棚盆地和浅水台地边缘相区则以贫氧-氧化的环境为主。在晚Smithian亚期缺氧水体扩张至浅水台地、斜坡和陆棚盆地环境。在中-晚Spathian亚期,从台地边缘到远洋盆地相都记录了严重的缺氧事件。在安尼期,台地边缘、陆棚盆地和远洋盆地都以富氧的环境为主,但在斜坡相区,严重的缺氧事件仍时有发生,可能指示OMZ依然发育在斜坡环境中。到了中-晚安尼期,整个海洋主要以富氧环境为主,对应同期的三叠纪生物全面复苏或大辐射。(5)尽管二叠纪末开始的强烈火山作用、海水快速急剧升温和大面积的海洋缺氧事件严重地打击了生物多样性,但是这些灾难事件并没有使古群落稳定性在第一幕灭绝中发生显着下降。相反,与大灭绝第二幕同时的持续高温、缺氧和海洋酸化事件可能导致古群落稳定性的全面崩溃。大灭绝后,无脊椎动物群落的稳定性随着物种多样性的恢复而增强,在Spathian亚期就基本达到中三叠世的水平,说明该类群落似乎并没有受到早三叠世频繁环境波动的影响。相反,海洋脊椎动物古群落稳定性和抗灾能力受早三叠世恶劣环境的影响较严重,直到中三叠世各种环境因子达到稳定时才全面复苏。

安晓红[2](2016)在《滇西腾冲地块和保山地块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孢粉生物地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系统采集了云南西部地区腾冲地块的空树河组和保山地块的丁家寨组岩石样品123个,对它们进行了孢粉化石分析。共鉴定出孢粉51属80种。在参考前入的冈瓦纳地区孢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两个地块的孢粉组合特征推断出空树河组和丁家寨组的孢粉化石群均以冈瓦纳型分子为主要特征(如Microbaculispora tentula, Horriditriletes tereteangulatus,Vestigisporites gondwanensis, Marsupipollenites striatus, Gnetaceaepollenites sinuosus等)。冈瓦纳植物群具有区别于其他区系的典型特征,澳大利亚、南极洲、印度、南美洲、阿曼、也门等地的石炭纪-二叠纪冈瓦纳植物群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但是他们彼此之间又不完全相同。相似特征包括单气囊花粉、侧面观为心形的cheilocardioid型小孢子(如Microbaculispora)、苏铁类花粉(Cycadopites)以及具肋和无肋的双气囊花粉等特征类型的依次出现和发展。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我国属于冈瓦纳区的地块可能包括腾冲地块、保山地块、拉萨地块等。依据蕨类植物孢子和裸子植物花粉在地层中出现的时间顺序以及种类和丰度变化,本文判断腾冲地块的空树河组上部泥岩的孢粉地层时代,上部分为Asselian晚期到Sakmarian早期,下部分为Gzhelian晚期到Asselian早期;判断保山地块的丁家寨组孢粉地层时代,上部分为Sakmarian晚期到Artinskian早期,中下部为Asselian晚期Sakmarian早期。腾冲地块大塘剖面的空树河组上部泥岩的下部分地层中孢子丰度和数量都很低,几乎没有双气囊花粉类型产出。cheilocardioid型孢子Microbaculispora tentula是优势种,简单的原始单气囊花粉Plicatipollenites spp和Vestigisporites gondwanensis是主要的花粉类型。没有见到苏铁型花粉Cycadopites cymbatus。判断时代为Gzhelian晚期到Asselian早期。空树河组上部地层的上部分中Microbaculispora tentula的含量增加,楔叶蕨纲的Calamospora microrugosa含量明显增加,出现少量双气囊花粉,如Alisporites spp, Protohaploxypinus rugatus等。具有时代指示意义的Converrucosisporites confluens出现。推测时代为Asselian晚期到Sakmarian早期。上菜园剖面孢粉组合与大塘剖面空树河组上部泥岩的上部分中孢粉类型和含量较为一致,孢粉时代可能也是Asselian晚期到Sakmarian早期。保山地块卧牛寺剖面丁家寨组中下部的含砾砂岩中,孢粉组合以蕨类植物孢子为主,蕨类主要由石松纲组成,有Cycadopites cymbatus产出,Punctatisporites gretensis为常见类型。孢粉时代为Asselian晚期到Sakmarian早期。瓦房剖面丁家寨组上部的粉砂岩和泥岩中,花粉数量占了绝对优势,而且具肋和无肋的双气囊花粉含量非常高,包括Weylandites magmus,Vittatina spp,Tiwariasporites simplex, Striatopodocarpites fusus, Striatopodocarpites cancellatus, Striatoabieites multistriatus, Scheuringipollenites ovatus, Scheuringipollenites maximus等。所以判断时代为Sakmarian晚期到Artinskian早期。从腾冲地块和保山地块产出孢粉的垂向变化反映的植被演替分析,可能两个地块在早二叠世经历了冰期到间冰期气温回升的气候变化。Asselian晚期到Sakmarian早期腾冲地块和保山地块横向孢粉的不一致性则表明当时两个地块的气候环境可能不完全一致。

万传彪[3](2006)在《海拉尔盆地白垩纪孢粉植物群》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介绍了海拉尔盆地周边地区的白垩纪地层剖面及地层研究简史,并按地层学规范描述了海拉尔盆地井下白垩纪岩石地层序列,对海拉尔盆地井下样品分析获得的孢粉化石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学研究,描述孢粉化石61属105种,其中新属1个,新种3个。在分类学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海拉尔盆地井下孢粉化石属种在纵横向上的变化规律,自下而上划分出10个孢粉化石组合。依据在海拉尔盆地井下伊敏组获得的被子植物花粉化石资料,对我国早期被子植物花粉的演化阶段进行了研究,提出早期被子植物花粉的演化划分为2个阶段的观点。为了便于讨论孢粉组合的地质时代,详细总结归纳了8个孢粉化石属的生物地层学意义。确定了保存孢粉化石的各个岩石地层单位的地质时代。首次在研究区兴安岭群发现孢粉化石组合。对海拉尔盆地侏罗系与白垩系、下白垩统与上白垩统及白垩系与古近系之间的地质界线进行了孢粉地层界线的研究。此外,对海拉尔盆地白垩纪孢粉植物地理区的性质,对海拉尔盆地白垩纪古气候、干湿度和气温带从孢粉学的角度进行了首次划分。

朱怀诚,欧阳舒[4](2005)在《孢子花粉与植物大化石:地质记录的差异及其古植物学意义》文中指出分散孢粉与植物大化石地质记录的不一致是常见现象,基本上是受孢粉的高产量及其外壁的较强抗腐蚀性,以及沉积环境的影响所致。主要根据我国古、中生代孢粉及植物化石资料,举例说明其地质记录的差异和其导致的不同解析和结论,及其古植物学意义。涉及的问题包括:1.新疆北部石炭二叠纪和塔里木盆地二叠纪的植物区系性质,2.我国古、中生代的主要成煤植物,3.古植代/中植代界线和植物在二叠纪末有无群体灭绝,4.某些植物类群的最早化石记录或起源,5.某些地层的地质时代问题。本文对此等问题提出的与古植物学家不甚一致的结论,如塔里木自早二叠世已属亚安加拉区,我国古、中生代主要成煤植物是真蕨类尤其是树蕨,而非鳞木类、科达类,或中生代裸子植物;如果将盾籽类作为中植代植物,则古植代/中植代界线在亚安加拉区要下降到Bashkirian之内或Bashkirian Moscovian之交,等等,是否正确,有待检验。

Shampa CHAKRABORTY[5](2003)在《印度Mahanadi盆地井下二叠纪下冈瓦纳岩层的微体植物化石组合(英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Mahanadi河盆地的冈瓦纳型诸盆地位于印度的近中心地区,呈北西-东南走向分布。Mahanadi主要盆地内的几个重要煤田为Korda煤田,Mand-Raigarh煤田和Ib河煤田。Korda煤田的冈瓦纳系沉积向南东向延伸,经Mand-Raigarh煤田延续至Ib河煤田。Korda和Ib河两个煤田储量巨大,且长期来有小构造活动;而Mand-Raigarh煤田至今很少受到重视,勘探开发晚得多。 文中首次对Mand-Raigarh煤田5个钻孔样品作了孢粉研究,以初现面、相对丰度等为特征,划分出7个孢粉组合带,时代从三叠纪最早期(Talchir组)至二叠纪末期(Raniganj组)。填补了东西两个煤田之间的生物地展研究空白。7个孢粉组合带为: i)Parasaccites-Plicatipollenites assemblage zone(相当于Talchir组), ii)Sulcatisporites-Brevitriletes assemblage zone(相当于下Barakar组), iii)Sulcatisporites-Rhizomaspora assemblage zone(少量Densipollenites存在说明其相当于上Barakar组), iv)Densipollenites-Striatopodocarpites assemblage zone(相当于Barren Measures组), v)Striatopodocarpites-Densipollenites assemblage zone(相当于下Raniganj组), vi)Striatopodocarpites-Densipollenites-Sulcatisporites assemblage zone(相当于上Raniganj组) vii)Sriatopodoca

李星学,周志炎,宋之琛,欧阳舒,曹瑞骥[6](1989)在《中国古植物学十年来研究的新进展》文中研究说明 我国自泥盆纪以后,陆相沉积颇为发育,植物化石和煤炭、油气资源非常丰富。我国幅员辽阔,是世界上具有称着于石炭、二叠纪的四大植物区系(即冈瓦纳或舌羊齿植物群、欧美植物群、安加拉植物群和华夏植物群)的唯一国家。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对科学的重视,是我国古植物学事业与研究蓬勃发展和具有美好前景的基础。建国后前三十年我国古植物学的迅速发展

二、印度Mahanadi盆地井下二叠纪下冈瓦纳岩层的微体植物化石组合(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印度Mahanadi盆地井下二叠纪下冈瓦纳岩层的微体植物化石组合(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华南及新疆地区二叠纪至三叠纪海洋、陆地古群落模拟及海洋氧化还原环境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全球二叠纪中期至三叠纪重大气候、环境事件及海洋、陆地生态系统演化综述
    1.2 古生物群落动态模拟研究现状
    1.3 海洋氧化还原环境研究现状
    1.4 目前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
        1.4.1 古群落稳定性与生物大灭绝和复苏过程
        1.4.2 二叠纪-三叠纪海洋氧化还原环境的幕式变化
    1.5 选题目的和研究内容
    1.6 完成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古生物群落数学模拟原理、方法与过程
    2.1 古生物数据库的建立
        2.1.1 分类学数据
        2.1.2 形态学、古生态学数据
    2.2 古食物网重建的可靠性分析
    2.3 种一级的古食物网重建
    2.4 古群落动态的数学模拟—Cascading Extinction on Graphs (CEG)模型介绍
第三章 新疆北部中二叠世-早侏罗世陆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
    3.1 研究区古地理背景
    3.2 新疆北部中二叠世-早侏罗世陆地生态系统古食物网重建
        3.2.1 新疆北部中二叠世-早侏罗世化石数据库
        3.2.2 化石记录完整性的检验
        3.2.3 新疆北部中二叠世-早侏罗世古食物网特征
    3.3 中二叠世-早侏罗世古群落组成与对比分析
        3.3.1 分析方法
        3.3.2 分析结果
    3.4 CEG模拟结果及对比分析
        3.4.1 分析方法
        3.4.2 分析结果
    3.5 陆地古生态系统稳定性在中显生宙三次生物大灭绝前、后的变化
        3.5.1 瓜德鲁普世末生物大灭绝
        3.5.2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大灭绝和复苏
        3.5.3 三叠纪末生物大灭绝
        3.5.4 与非洲南部古群落动态的对比
第四章 华南地区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海洋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
    4.1 研究区的古地理背景
    4.2 华南地区晚二叠世至中三叠世海洋生态系统食物网重建
        4.2.1 华南地区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化石数据库
        4.2.2 华南地区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古食物网特征
    4.3 古群落结构对比分析
    4.4 CEG模拟结果及对比分析
    4.5 二叠纪至三叠纪海洋古生态系统稳定性变化特征
        4.5.1 华南地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古群落稳定性的变化
        4.5.2 青岩地区早中三叠世海洋无脊椎动物古群落稳定性的变化
        4.5.3 华南地区早中三叠世海洋脊椎动物古群落稳定性的变化
第五章 草莓状黄铁矿方法恢复海洋氧化还原状态的原理、方法和实例
    5.1 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分布指示海洋氧化-还原状态的原理
        5.1.1 草莓状黄铁矿的形成机理
        5.1.2 草莓状黄铁矿粒径指示海洋氧化还原状态的原理及分析方法
        5.1.3 草莓状黄铁矿方法可能存在的问题
    5.2 草莓状黄铁矿样品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
        5.2.1 样品制备
        5.2.2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及能谱分析
    5.3 后期氧化作用对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大小的影响评价
        5.3.1 草莓状黄铁矿的氧化特征
        5.3.2 氧化作用对草莓状黄铁矿粒径的影响评价
    5.4 应用草莓状黄铁矿方法恢复古海洋氧化还原状态的个例研究
        5.4.1 浙江长兴煤山剖面
        5.4.2 印度克什米尔Guryul Ravine剖面
        5.4.3 印度克什米尔Barus Spur剖面
    5.5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两幕式的海洋缺氧事件及生物的响应
        5.5.1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海洋氧化还原状态变化的全球对比
        5.5.2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海洋两幕式缺氧事件及生物的响应
第六章 华南斜坡相地区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古海洋氧化还原状态的演变历史.
    6.1 研究剖面介绍
        6.1.1 安徽巢湖平顶山西坡和马家山南坡剖面
        6.1.4 贵州贵阳青岩剖面
    6.2 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变化与海洋氧化还原状态解释
        6.2.2 安徽巢湖平顶山西坡剖面
        6.2.3 安徽巢湖马家山南坡剖面
        6.2.4 贵州贵阳青岩剖面
    6.3 华南斜坡相区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海洋氧化还原状态的演变历史
        6.3.1 长兴期末到Smithian亚期末
        6.3.2 中-晚Spathian亚期
        6.3.3 早-中安尼期
    6.4 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海洋不同沉积相区氧化-还原状态对比研究
第七章 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海洋生态系统稳定性变化的环境影响机制
    7.1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及环境响应
    7.2 早-中三叠世生物的复苏及环境响应
第八章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存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2)滇西腾冲地块和保山地块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孢粉生物地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论文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第二章 晚古生代冈瓦纳型孢粉研究概况
    第一节 澳大利亚
    第二节 印度半岛
    第三节 南极洲
    第四节 非洲
    第五节 阿拉伯半岛和中东
    第六节 南美洲
    第七节 中国
    第八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地层概况
    第一节 腾冲地块北部
    第二节 腾冲地块南部
    第三节 保山地块北部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材料与方法
    第一节 孢粉样品的采集
    第二节 化石的实验室分析方法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孢粉组合特征及时代意义
    第一节 孢粉对植被的指示
    第二节 与冈瓦纳区孢粉组合的对比
    第三节 几种特征冈瓦纳孢粉类型的指示意义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孢粉分类及描述
    第一节 常用术语
    第二节 孢粉化石分类系统
    第三节 属种描述
结论与讨论
致谢
图版说明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图版

(3)海拉尔盆地白垩纪孢粉植物群(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白垩纪岩石地层序列
    第一节 海拉尔盆地白垩纪岩石地层研究简史
    第二节 海拉尔盆地地层层序
第二章 孢粉组合带划分
    第一节 桫椤孢-脊缝孢-罗汉松粉组合
    第二节 无突肋纹孢-紫萁孢-海拉尔孢组合
    第三节 克拉梭粉—多变假云杉粉—多云云杉粉组合
    第四节 哈氏三角孢—微细云杉粉组合
    第五节 澳洲无突肋纹孢—卵形光面单缝孢组合
    第六节 敷粉非均饰孢—小囊单束松粉组合
    第七节 网纹三孔孢—古老坚实孢—小双束松粉组合
    第八节 有突肋纹孢未定种—变形无口器粉—星形星粉组合
    第九节 毛发刺毛孢—斑点隐藏孢—弗里德利堡哈门粉组合
    第十节 光型希指蕨孢—辐射条纹华丽粉组合
第三章 一些特殊孢粉类型的生物地层意义
    第一节 无突肋纹孢属
    第二节 古松柏类花粉
    第三节 三沟粉属
    第四节 其它一些重要类型
第四章 地质时代讨论
    第一节 布达特群
    第二节 兴安岭群
    第三节 扎赉诺尔群
    第四节 贝尔湖群
第五章 孢粉地层学界线研究
    第一节 侏罗系-白垩系界线
    第二节 下白垩统-上白垩统界线
    第三节 白垩系-古近系界线
第六章 海拉尔盆地早期被子植物花粉的演化
    第一节 白垩纪被子植物花粉演化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海拉尔盆地早期被子植物花粉演化阶段的划分
第七章 海拉尔盆地孢粉植物地理区性质
第八章 海拉尔盆地孢粉古气候学研究
    第一节 孢粉植被类型划分方案简介
    第二节 孢粉气温带类型划分方案简介
    第三节 孢粉干湿度类型划分方案简介
    第四节 海拉尔盆地白垩纪古植被、古气候分析
第九章 化石孢粉系统描述
    第一节 化石孢子大类Sporites H. Potonié, 1893
    第二节 化石花粉大类 Pollenites R. Potonié, 1931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附表海拉尔盆地白垩纪化石层位分布表
图版说明
图版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致谢

(4)孢子花粉与植物大化石:地质记录的差异及其古植物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关于植物区系性质问题
3 我国石炭、二叠纪和中生代的成煤植物
4 关于古植代、中植代界线及二叠纪末植物群体灭绝问题
5 关于某些植物类群的起源问题
    5.1 关于最早的维管束植物
    5.2 关于最早的松柏类
    5.3 关于最早的异孢植物
    5.4 被子植物的最早化石记录
6 地层时代鉴定上的冲突
    6.1 藏南曲布组
    6.2 滇东 (宣威、富源等地) 、黔西卡以头组
    6.3 义县组
    6.4 关于新疆库车河塔里奇克组的时代
7 植物化石和孢子花粉地质记录不一致的原因
8 结论

四、印度Mahanadi盆地井下二叠纪下冈瓦纳岩层的微体植物化石组合(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南及新疆地区二叠纪至三叠纪海洋、陆地古群落模拟及海洋氧化还原环境变化研究[D]. 黄元耕.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6)
  • [2]滇西腾冲地块和保山地块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孢粉生物地层研究[D]. 安晓红.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6(07)
  • [3]海拉尔盆地白垩纪孢粉植物群[D]. 万传彪. 吉林大学, 2006(10)
  • [4]孢子花粉与植物大化石:地质记录的差异及其古植物学意义[J]. 朱怀诚,欧阳舒. 古生物学报, 2005(02)
  • [5]印度Mahanadi盆地井下二叠纪下冈瓦纳岩层的微体植物化石组合(英文)[J]. Shampa CHAKRABORTY. 古生物学报, 2003(01)
  • [6]中国古植物学十年来研究的新进展[J]. 李星学,周志炎,宋之琛,欧阳舒,曹瑞骥. 古生物学报, 1989(02)

标签:;  ;  ;  ;  ;  

印度马哈纳迪盆地下二叠统下冈瓦纳组的微型植物组合(英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