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荒漠化成因、危害及发展趋势

我国土地荒漠化成因、危害及发展趋势

一、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危害及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娜布其[1](2021)在《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 ——以湘教版“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为例》文中指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提出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对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因此,本文研究设计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如何编写基于学生人地协调观培养的地理教学案例以及对如何结合教材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提供参考和借鉴,并丰富高中地理教学案例,提供课程资源。本文以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以湘教版“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为载体,在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下,运用文献分析法、教材专题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课堂观察法以及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分析课标及教材,结合学生学习情况,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得到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探究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主题,研究分析“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的知识结构,依据课程标准对人地协调观的维度进行划分,即地对人、人对地、人地协调等三方面,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对教材章节的微观分析,得出每一章节中关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内容,并进行整合。结合教学案例分析得到的启示与教学案例设计策略,设计出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设计,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第二,探究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策略。通过研究关于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典型案例,得到相关案例设计启示,并结合高中地理教学中关于人地协调观的教学现状,设计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设计。提炼出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设计三大策略:一,目标指向内化观念,培养能力;二,教学内容生活化,挖掘教材与生活的联系;三,联系国家安全,体现育人价值。并依据上述案例分析启示与教学设计策略,设计出《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等四节教学设计。

周灵[2](2020)在《民勤县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荒漠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引起了土地退化、植被减少、沙尘天气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开展我国生态脆弱区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于遏制该区域土地荒漠化、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甘肃省民勤县是我国土地荒漠化程度最严重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沙尘暴物质基础的四大发源地之一。本文选取2001—2015年民勤县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经济社会统计数据,首先利用ArcGIS软件的空间数据处理技术,分析了民勤县15年来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其次利用气候数据和经济社会数据,进行民勤县土地荒漠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根据民勤县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民勤县土地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民勤县土地荒漠化时空变化显着。在时间上,民勤县土地荒漠化总面积从2001年的15532.88km2减少到2015年的15212.44km2,非荒漠化面积从2001年的301.13km2增加到2015年的610.56km2,表明民勤县土地荒漠化整体上得到初步遏制。在空间上,民勤县土地荒漠化主要分布在县域内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以及荒漠-绿洲过渡带,非荒漠化分布在民勤绿洲内部,民勤县土地荒漠化程度总体在降低,尤其在荒漠-绿洲过渡带荒漠化逆转现象明显。第二,民勤县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主要受到气候因素(主要包括降水、气温、风速、日照时数)和人为因素(主要是包括经济发展、人口数量、牲畜存栏数等)影响。主成分分析表明,2001—2015年,民勤县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主要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其次是气候因素。第三,在土地荒漠化防治方面,为了进一步强化民勤县土地荒漠化的治理效果,在未来的治理过程中优化民勤县产业结构,加大林沙产业的发展;改善土地利用方式,实现农林牧的有机结合;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强化土地荒漠化防治过程中的技术支撑。

刘凯[3](2020)在《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的地理主题教学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学校教育不断发生变革。2017年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倡导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深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主题教学有整合性、开放性等特点,强调在丰富的境域中学习,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可行教学方式。但传统认知理念下的主题教学过于强调课堂中心,对合作学习和信息资源应用等方面的关注,大多来源于实践经验,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难以适应信息化社会教学环境趋于开放的时代特征。因此,在当前研究基础上为了使主题教学更加契合新课程基本理念、符合时代特点,本文将新一代认知科学——分布式认知理论引入地理主题教学,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探索新一轮课程改革下落实人才培育目标的有效教学路径。论文以分布式认知为理论基础,以地理学科性、主题性、主体性为原则,借鉴主题教学的实施流程,构建了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的地理主题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功能目标有掌握学科知识与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两个价值层面,文章从学习共同体建设、信息技术环境、教学内容这三方面对实现条件进行了分析,教学模式操作程序中以呈现主题,明确任务、组织探究,交互协作、拓展主题,学习延伸等三个步骤为教学环节,将分布式认知理论与地理主题教学深度融合。最后选取具体内容,设计教学对比实验,通过案例分析与调查研究等方法,检测模式的实际应用成效。分析研究数据,发现该模式可以促进学科知识掌握,提升自主分析能力,增进合作交流意识,强化认知工具使用意识。当然,实现学生合作能力与信息素养等方面的综合发展不能一蹴而就,如何在长时间的教学序列下结合实际充分实现此模式的功能目标是今后的研究探讨方向。

黄芳芳[4](2020)在《“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与教学实践 ——以地理必修3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构建学生良好的“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是响应新时代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必然结果、是实现区域地理课堂高效教学的必然要求,更是地理学科关注环境保护与发展的重要诉求。“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是与其相关的知识内化在学习者头脑中的产物,主要包括学习者脑海中的知识内容和知识组织两个方面,学生学习“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过程实质就是其认知结构不断构建和完善的过程。但目前,结合认知结构理论进行中学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相关教学和研究相对较少,且不够系统、深入。基于此,本文展开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对认知结构的相关研究进展,以及认知结构在“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分析,得出其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以此来确定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和方法思路。其次,依据认知-发现理论、认知同化理论、建构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敲定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基本内涵,并分析其构建机制和影响因素,点明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知识结构是其认知结构构建的客观基础,为下一步的研究做好铺垫。再次,基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析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两大区域环境问题的概念、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以及森林和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两大区域环境发展问题的概念、效益、脆弱性、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保护与开发综合措施等知识的具体认知方法,构建形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知识结构。从次,参考良好的“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在知识组块、知识网络、产生式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征要求,遵从其整体性、结构性、问题性和个体性的教学原则,笔者提出了解并改善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创设问题情境和利用先行组织者等措施来激活“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等来实施整体性教学、重视教学内容和活动的结构化教学、教给学生不同的知识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以及运用变式练习优化认知结构的六大构建策略。最后,以教学实习为契机,将构建良好“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开展教学实践检验,并通过一系列的访谈、调查和测查等,验证将认知结构及其构建策略应用于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教学成效,得出“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有助于区域地理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结论。

杨晴雯[5](2020)在《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及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荒漠化面积占比达国土面积的27%,是全球荒漠化最为严重国家之一,荒漠化问题已严重威胁到人居生态环境安全,地域水源涵养区保护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荒漠化治理,强化生态保护和恢复,建设美丽中国成为了国家明确政治部署。固土是荒漠化坡面修复的根本途径,然而现有机械固土法无法实现复绿,无机化学固土法破坏了土壤生态,植物根系固土法高度依赖人工补水,而综合固土法成本高昂,尤其这些方法都极难实现由人工干预到自然修复演替过程;在国家要求“最大限度采用近自然方法和生态化修复技术”背景下,环保可持续固土方法亟待研究。本文以最主要荒漠化坡面类型-沙化坡面为研究对象,以课题组自主研发的改性有机材料为固土材料,选择新疆干旱中度荒漠区开挖路堑边坡、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半干旱重度荒漠区风沙化坡面、黄河上游若尔盖高寒湿润轻-中-重度荒漠区草地沙化坡面3类典型荒漠坡面,基于系列试块试验、盆栽试验、大型样地试验和物理模拟试验,开展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及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获得以下成果:(1)基于随改性材料老化相关的加固土性能劣化特性和随植物根系生长的根系土性能强化特性测试,系统获得了改性材料加固土、天然植物根系土以及改性材料-根系加固土的基本性质特征:(i)改性材料和根系均能显着提高土体团聚性、力学强度,降低渗透性;(ii)改性材料-根系土固土特性优于单纯材料加固土或单纯根系土;(iii)改性材料-根系固土效果受根系形状、土体密度、有机质影响,即须根加固效果优于直根、低密度土根系发育密度好于高密度土、有机质促进根系发展。(2)基于干湿循环、冻融循环和紫外照射环境下材料加固土团聚性、力学强度和渗透性能的老化测试,获得了材料加固土性能随改性材料老化持续劣化特征,给出了材料加固土性能指标时效劣变定量数学描述;基于材料-根系土物-化-生性能随根系不断生长发育的强化特征,给出了改性材料根系土性能指标时效强化定量数学描述。由此,首次提出了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演替固土的方法,并基于此方法开展了至今已3年的大型样地试验,全面获得了改性材料-植物演替过程土体多学科(物理、化学、力学、水力学、生物、生态)指标现场数据,揭示了改性材料根系土指标的动态时变特性,划分了改性材料起始固土、材料-根系演替过度联合固土、植物根系稳定固土的材料-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进一步,以加固土体固化度(S)为指标,引入材料老化度(AI)、根系强化度(F)因子,建立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定量评价体系。(3)基于所选典型荒漠化区环境背景,在一个水文年时间跨度内考虑风蚀、雨蚀、冻融3类主侵蚀营力的动态影响,设计了包含对照组的6个大型物理模型试验,模拟对应植物“春发—夏长—冬枯”年生过程的根系“发育—成长—休眠”阶段改性材料-根系坡面侵蚀,揭示了根系初生期以改性材料加固为主、根系生长成熟期以改性材料-根系联合加固、根系休眠期以改性材料-根系联合加固的单年坡面抗侵蚀规律。(4)从多层面揭示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与坡面生态修复机理:(i)从微观结构层面揭示了改性材料固土的“物理团聚”和“化学黏合”机理,从细观力学层面揭示改性材料固土的依赖小孔隙毛细效应的基质吸力强化机理;(ii)从宏细观力学层面揭示了植物根系固土的力学“加筋”机理和与根系生理吸水相关的基质吸力强化机理;(iii)在此基础上,从微-细-宏观层面系统揭示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的坡面抗侵蚀机理;(iv)进一步从物-化-生层面厘清和论证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坡面土壤熟化内因,探讨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长期过程坡面生态修复机理。基于以上研究成果,对所选研究区内三类典型荒漠化坡面开展因地制宜工程示范应用,多年监测结果显示出坡面生态修复获得良好效果,验证了本文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方法在坡面生态修复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邵美玲[6](2020)在《基于3D GIS的区域认知教材分析及教学模式构建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Ⅲ为例》文中指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颁布后,包括区域认知等在内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核心任务。然而,现实中区域认知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使用地图实时性有待提高、缺乏三维动态地图等。新课标倡导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3D GIS发展迅速并取得一系列成果,它能够三维立体、形象逼真地显示区域,在区域认知培养方面有较大潜力。将3D GIS用于区域认知的培养,既符合新课标要求,又是区域认知教学的需要。文章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教材分析法、模式建构法、对比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在建构主义、认知主义和直观性教学原则等理论的指导下展开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总结了当前区域认知研究现状及其与3D GIS结合的现状。通过文献分析法,整理得出区域认知的培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区域认知培养3D GIS结合的研究较少的结论。通过“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平台60份抽样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进一步总结我国区域认知培养存在的问题:地图视角和尺度单一、地图缺乏灵活性和三维性、地图时效性欠缺、较少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2)将区域认知素养划分为五种核心能力,即区域定位能力、区域特征归纳总结能力、区域发展现状分析评价能力、区域对比分析能力和区域演化发展预测能力。分别将这五种能力与3D GIS映射,并以此进行区域认知的教材分析。(3)构建了基于3D GIS的区域认知教学模式,即基于3D GIS的区域定位能力教学模式、区域特征归纳总结能力教学模式、区域分析评价能力教学模式、区域对比分析能力教学模式和区域演化发展预测能力的教学模式。提出了3D GIS处理素材的方法,研发了3D GIS区域认知平台。设计了应用路径:解读课标;明确地理课标的要求,分析教材;确定3D GIS的教学模式;紧扣素养,定位与3D GIS的结合点;搜集资料,用3D GIS制作教学素材;实施教学,3D GIS应用于地理教学;反思教学,改善3D GIS的具体应用。(4)设计了教学案例并进行了对比实验。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为例,设计了教学案例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的区域定位能力水平、区域特征归纳总结能力水平及区域分析评价能力高于对照班学生的水平,3D GIS区域认知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区域认的培养。

秦向花[7](2020)在《微课辅助高中地理教学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互联网+”已经深刻地渗透到了教育领域,教育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在这种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出现了许多网络课程等在线学习方式,微课在这种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由于微课具有时间短、主题明确、情景真实、支持在线学习等诸多优点,与传统课堂结合,可以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多维度互动,因而迅速成为一种深受广大师生青睐的新型教学资源。本文以微课为研究对象,探索高中地理微课资源的开发方法,分析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本论文从以下五点进行研究分析:第一部分是绪言,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且通过文献综述确定了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微课”和“微课程”进行辨析,从而对微课的定义在本文中进行界定;然后分析微课的理论基础,用以指导微课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法对邯郸市的高中生和高中地理教师进行调查,了解高中生微课应用的必要性和高中地理教师微课开发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提出建议。第四部分分析高中地理微课资源的开发原则和方法。重点从微课开发的原则、方法和制作方面去分析。第五部分高中地理微课的设计与应用。本文按照开发流程开发制作了三种类型的微课,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不同教学环节出发,设计教学活动,将微课与传统课堂相结合,探究微课如何有效提高高中地理教学。

周日平[8](2019)在《中国荒漠化分区与时空演变》文中认为荒漠化被列入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与发展问题之一,中国作为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本文通过遥感手段,以中国陆域国土范围(除台湾、香港和澳门)的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区域,对1975年、2000年与2017年研究区数据进行沙化、盐渍化、水蚀荒漠化专题因子时空演变的综合研究,根据地域分异、发生学及多级序列等原则将将中国划分为8个荒漠-荒漠化区,42个荒漠-荒漠化亚区和36个荒漠-荒漠化小区。以不同时期荒漠化土地类型图为依据,采用荒漠化面积变化量与荒漠化重心迁移轨迹指标进行荒漠化演化分析。为具体说明不同区域荒漠化程度,本研究根据一定时期内荒漠化土地面积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将荒漠化演化分为7种类型,通过分析得到不同荒漠化区域的时空演化及不重心迁移,据此提出中国荒漠化的重点治理目标区及防治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荒漠、荒漠化土地种类较多,重度荒漠化面积25.18×104km2,占荒漠化总面积的19.59%;②1975-2017年,中国荒漠化发生明显逆转,与1975-2000年相比,2000-2017年全国的荒漠化强度显着下降,原因是荒漠化加重区面积减少以及荒漠化减弱区面积增加;③1975-2000年与2000-2017年,各区内荒漠化重心点坐标迁移具有同向性。本研究在分析荒漠化土地分布、形成和演变机制的基础上,进行了荒漠化分区。通过对不同荒漠化地区的面积百分比变化的比较,得到了不同时期荒漠化的时空演化模式,并分析了荒漠化演化的特点和差异。

陈子韶[9](2019)在《基于DEM空间分布的淅川县石质荒漠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和丹江口水库河南境内库区所在地及核心水源地,境内石质荒漠化土地分布范围广,且呈快速发展趋势,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危害。开展基于DEM空间分布的淅川县石质荒漠化规律研究,对精准防治石质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以及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工程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运用地理学、地貌学、水土保持学、统计学、系统分析等学科理论,利用3S技术结合现场调查验证,基于1:5万DEM和1:1万地形图获取淅川县石质荒漠化土地岩性、海拔高程、坡度、坡向、地理分布(解译图斑质心坐标地理分布)空间分布面积,应用数理统计和系统分析方法分析其空间分布特点,研究获得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空间分布规律。论文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淅川县石质荒漠化面积745.5393km2、占淅川县国土总面积的26.44%,其中重度面积54.7506km2、占1.94%,中度80.5671km2、占2.86%,轻度228.2166km2、占8.09%,潜在382.005km2、占13.55%。(2)岩性上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为:属侵入岩组、变质岩组、碳酸盐岩组、碎屑岩组、多层土体岩性的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分别为40.6377km2、66.8634km2、461.5819km2、164.5348km2、11.9139km2,各岩性石质荒漠化平均发生率分别为24.99%、30.74%、58.26%、23.55%、1.96%;分布规律呈现为石质荒漠化面积大小与土地岩性密切相关,碳酸盐岩组岩性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发生率最高达71.03%,不同岩性重度、中度、轻度、潜在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比例呈现高度一致性,碳酸盐岩组岩性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比例远高于其它岩性。(3)海拔高程上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为:石质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海拔200m450m高程带上,面积490.4419km2、占石质荒漠化总面积的65.78%,其中重度、中度、轻度、潜在面积分别为36.8766km2、57.6450km2、164.4111km2、231.5088km2;分布规律呈现为随着海拔升高石质荒漠化面积增大,在海拔200250m高程带上面积达到峰值113.7339km2、占石质荒漠化总面积的15.26%,在海拔250300m间随高程升高面积稍有减少,在海拔300350m间随高程升高面积略有增加,在海拔350800m间随高程升高面积减少,当海拔超过800m时面积稍有增大。(4)坡度上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为:石质荒漠化土地坡度主要集中在9°18°范围,面积达到382.599km2、占石质荒漠化总面积的51.32%,其中重度、中度、轻度、潜在面积分别为19.9251 km2、36.6372 km2、115.5582km2、210.4785km2;分布规律呈现为石质荒漠化土地坡度小于12°时随坡度增加面积增大,在坡度12°15°间随坡度增大面积略有下降,在坡度超过15°后面积迅速增大,且在坡度15°18°间面积达到最大,在坡度超过18°后随坡度增加面积下降,坡度超过36°后面积趋于为零。(5)坡向上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为:石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正南(S)坡向上,面积达到229.3893 km2、占石质荒漠化总面积的30.77%,其中重度、中度、轻度、潜在面积分别为10.818 km2、15.6348 km2、65.7556 km2、137.1609 km2;分布规律呈现为石质荒漠化土地分布从正北(N)坡向沿顺时针方向坡向转动,面积呈增大趋势,到正南(S)坡向时面积达到最大,随坡向继续顺时针转动面积减小;按正北顺时针坡向转动石质荒漠化各程度面积变幅由大到小依次为潜在、轻度、中度、重度石质荒漠化。(6)地理上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为:在以淅川县质心为坐标原点的大地坐标系中,石质荒漠化在坐标平面X轴(-2010)范围内分布面积较大,其中在X轴(-100)的范围内分布面积最大163.7163 km2;Y轴(-2030)范围内分布面积较大,其中Y轴(2030)范围内面积最大182.0052 km2。分布规律呈现为石质荒漠化土地在坐标平面中距离坐标中心越远分布面积越大,在X轴范围达到(-100)后面积达到峰值,随后面积开始下降;在坐标平面Y轴坐标范围(2030)面积达到最大,随后面积变化趋势开始下降。综上所述,淅川县石质荒漠化在土地岩性、海拔高程、坡度、坡向、地理分布上,空间分布范围与分布面积均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研究成果能为精准实施石质荒漠化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李燕[10](2017)在《荒漠化动态变化及驱动机制对比研究 ——以张家口坝上和都阳山山区为例》文中认为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土地荒漠化问题,一直为国内外学者高度重视,是一个复杂的前沿性课题。本研究运用区域对比分析法,并以时间和空间两条线索进行荒漠化对比研究,以河北张家口坝上地区和广西都阳山山区作为典型区案例进行荒漠化异同分析,揭示荒漠化的动态变化特征和驱动机制,启发新的思想和研究方向,使区域间的成功治理模式得到科学有效的借鉴和移植,从而遏制荒漠化的发展。首先,基于3S技术,运用MODIS遥感影像,结合野外调查,验证典型荒漠化区的植被指数和地表反照率建立的NDVI-Albedo特征空间呈较强的负相关性,从而构建荒漠化遥感监测模型和提取荒漠化差值指数,获取典型区2005年、2010年和2015年三个时相的荒漠化等级分类图。依据野外实地调查情况,将荒漠化程度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轻度、中度、重度和非荒漠化。其次,运用ArcGIS软件,提取20052015年间荒漠化土地面积和动态变化信息。结果表明:(1)两个典型区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占比重较小,轻度荒漠化土地面积占比重较大;(2)近11年来,两个典型区荒漠化土地总面积逐年递减;(3)张家口坝上荒漠化程度不断的加重,局部地区持续恶化;都阳山山区荒漠化程度不断的减弱,生态状况有所好转。再次,以时间和空间这两条线索,深入对比典型区形成荒漠化的单个成因因子的异同性,揭示了20052015年间荒漠化土地动态变化特征和驱动机制。在此基础上,运用地貌类型、岩性、坡度、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最大日降水量、年平均风速、人口数量、土地利用类型这9个指标,构建研究区荒漠化驱动力评价体系。运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提取了两个典型区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荒漠化是自然与人为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且两个典型区重要影响因子中都包含着降水、人口、土地利用这三个因素。都阳山山区主要影响因素有坡度、降水、人口、土地利用、最大日降水量,其中,坡度对荒漠化程度的影响最大;张家口坝上主要影响因素有降水、人口、土地利用、地貌和岩性,其中,降水对荒漠化程度的影响最大。最后,针对两个典型区共同影响因子:人口、土地利用、降水,结合因地制宜的理念,提出控制人口数量、调节土地利用结构与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治理策略和改良措施。此外,要坚持“生态”与“经济”共赢的治理目标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动员一切力量携手并进、共同面对荒漠化治理,才能不断创新生态治理道路,有效的应对荒漠化,努力的谱写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本研究的独到之处在于目前荒漠化区域对比研究尚属首次,揭示出一系列具有区域借鉴意义的模式和指标,并为开展类似研究提供方法示范和例证。

二、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危害及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危害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 ——以湘教版“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国内外研究背景
        1.人地协调观国际研究背景
        2.人地协调观国内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人地协调观研究
        2.国内人地协调观研究
        3.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研究内容
        2.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人地协调观
        2.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二)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人地协调论
        3.可持续发展理论
        4.系统科学理论
二、高中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人地协调观内容分析
    (一)课程标准与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对应分析
        1.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分析
        2.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分析
        3.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分析
        4.教学提示与学业要求分析
    (二)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教材内容结构分析
    (三)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教材逐章内容分析
        1.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
        2.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3.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三、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分析说明
        1.案例筛选
        2.案例分析目的
        3.案例分析视角
        4.案例分析方法
    (二)案例分析呈现
    (三)案例分析启示
        1.目标突出人地协调观,兼顾其他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2.选择最优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内化人地协调观
        3.教学设计组成要完整,表达要准确
        4.依据课标设计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发展水平
        5.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过程动态化
四、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一)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案例组成
        1.课标分析
        2.教材分析
        3.学情分析
        4.教学目标
        5.教学方法与策略
        6.教学过程
        7.教学反思
    (二)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案例设计呈示
        1.教学案例选择依据
        2.《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
        3.《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教学设计
    (三)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案例设计策略
        1.目标指向内化观念,培养能力
        2.教学内容生活化,挖掘教材与生活的联系
        3.联系国家安全,体现育人价值
五、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实施
    (一)教学案例实施记录
        1.准备阶段
        2.实施阶段
        3.总结阶段
    (二)教学案列实施反思与启示
六、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汇总表
附录2 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表
附录3 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2)民勤县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国内研究进展
        (二)国外研究进展
        (三)简要评述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图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点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基础理论
    一、核心概念
        (一)土地荒漠化
        (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二、基础理论
        (一)人地关系理论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一、研究区概况
        (一)自然环境状况
        (二)社会经济状况
    二、数据来源
        (一)基础数据
        (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
        (三)气象数据
第三章 民勤县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分析
    一、土地荒漠化现状
        (一)植被覆盖度变化特征
        (二)荒漠化面积变化特征
        (三)总体动态变化趋势
    二、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特征
        (一)土地荒漠化时间序列分析
        (二)土地荒漠化空间格局分析
第四章 民勤县土地荒漠化影响因素分析
    一、气候因素
        (一)年降水量
        (二)年均气温
        (三)年均风速
        (四)年日照时数
    二、人为因素
        (一)经济因素
        (二)社会因素
    三、主要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一)分析方法
        (二)分析结果
第五章 民勤县土地荒漠化防治对策建议
    一、改善土地利用方式
        (一)保障耕地可持续发展
        (二)推动林地生态化建设
        (三)提高草地生态经济效益
    二、优化产业结构
    三、提升人口素质
        (一)控制人口数量增长
        (二)提升人口素质
    四、强化科技支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的地理主题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教育信息化的深化发展
        1.1.2 课程标准的方向引领
        1.1.3 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需求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基本方案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创新点
        1.4.5 研究方案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2.1.1 主题与地理主题
        2.1.2 教学模式与地理主题教学模式
    2.2 分布式认知理论的内涵与特征概述
        2.2.1 分布式认知的源起
        2.2.2 分布式认知理论的内涵
        2.2.3 分布式认知理论的特征
第3章 分布式地理主题教学模式的构建
    3.1 构建原则
        3.1.1 地理学科性原则
        3.1.2 主题性原则
        3.1.3 主体性原则
    3.2 理论基础
    3.3 功能目标
    3.4 实现条件
    3.5 操作程序
        3.5.1 创设主题,构建体系
        3.5.2 设计情境,打造主线
        3.5.3 呈现主题,明确任务
        3.5.4 组织探究,交互协作
        3.5.5 拓展主题,学习延伸
        3.5.6 教学评价,实现反馈
第4章 教学实践与效果分析
    4.1 教学实验设计
        4.1.1 实验目的与假设
        4.1.2 实验对象与变量
        4.1.3 教学实验过程
    4.2 教学效果与分析
        4.2.1 促进学生学科知识掌握
        4.2.2 提升学生自主分析能力
        4.2.3 增进学生合作交流意识
        4.2.4 强化认知工具使用意识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实验班级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 B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专题测试
附录 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4)“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与教学实践 ——以地理必修3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终身学习能力
        二、实现区域地理课堂的高效教学
        三、形成关注环境的地理学科思想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认知结构相关的研究进展
        二、认知结构在“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中的研究进展
        三、研究进展述评
    第四节 研究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六节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一章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研究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
        二、奥苏泊尔的认知同化理论
        三、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
    第二节 基本内涵
        一、基本概念
        二、主要特征
    第三节 构建机制
        一、同化:运用认知结构整合新知识
        二、顺应:调整认知结构适应新知识
        三、平衡:学生的认知结构动态平衡
    第四节 影响因素
        一、“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
        二、“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认知与知识结构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一、“区域水土流失概念”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二、“区域水土流失成因”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三、“区域水土流失危害”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四、“区域水土流失防治”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五、区域水土流失整体知识结构
    第二节 区域荒漠化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一、“区域荒漠化概念”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二、“区域荒漠化成因”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三、“区域荒漠化危害”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四、“区域荒漠化防治”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五、区域荒漠化整体知识结构
    第三节 区域森林资源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一、“区域森林资源效益”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二、“区域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认知和知识结构
        三、“区域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综合措施”认知和知识结构
        四、区域森林资源的整体知识结构
    第四节 区域湿地资源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一、“区域湿地资源效益”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二、“区域湿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认知和知识结构
        三、“区域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综合措施”认知和知识结构
        四、区域湿地资源整体知识结构
第三章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构建研究
    第一节 良好“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重要特征
        一、充分的相关知识和知识组块
        二、具有层次分明的知识网络
        三、具有灵活稳定的产生式
        四、具有发散灵活的思维方式
        五、具有一定的策略性知识
    第二节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的一般过程
        一、掌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结构
        二、了解学生情况,充当构建基础
        三、引发认知冲突,实施结构教学
        四、组织练习迁移,引导主动回忆
    第三节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的教学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二、结构性原则
        三、问题性原则
        四、个体性原则
    第四节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的教学策略
        一、了解、改善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二、激活“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
        三、实施“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整体性教学
        四、重视“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结构化教学
        五、教会学生相关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六、优化“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
第四章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教学实践研究
    第一节 实验设计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对象
        三、实验方法
        四、实验步骤
    第二节 实验过程
        一、教学实践过程
        二、知识测查过程
    第三节 实验分析
        一、基于教师访谈和学生问卷的分析
        二、基于课堂表现、学习材料和课后评价的分析
        三、基于知识结构图的分析
    第四节 实验总结
        一、提高了师生对于认知结构的了解和重视
        二、认知结构助力有效教学,提高学习成绩
        三、运用构建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
    第三节 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5)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及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荒漠化类型与成因研究现状
        1.2.2 荒漠化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1.2.3 高分子材料、植物根系固土修复机理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论文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特色与创新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样品区域定性选择与天然土取样
        2.1.2 改性固土材料研发
        2.1.3 固土植物遴选
    2.2 试验方法
        2.2.1 改性材料加固土试块试验
        2.2.2 根系加固土盆栽试验
        2.2.3 演替固土样地试验
        2.2.4 演替过程坡面抗侵蚀物理模拟试验
第3章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土基本性质及影响规律研究
    3.1 材料加固土基本性质
        3.1.1 团聚特性
        3.1.2 渗透特性
        3.1.3 强度特性
    3.2 根系土基本性质
        3.2.1 团聚特性
        3.2.2 渗透特性
        3.2.3 强度特性
    3.3 改性材料-根系土基本性质
        3.3.1 团聚特性
        3.3.2 渗透特性
        3.3.3 强度特性
    3.4 改性材料-根系土性质的影响规律
        3.4.1 植物种类的影响
        3.4.2 土壤性质的影响
        3.4.3 生物肥料的影响
    3.5 小结
第4章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特性研究
    4.1 随改性材料老化的固土时效劣化特性
        4.1.1 干湿循环劣化作用
        4.1.2 冻融循环劣化作用
        4.1.3 紫外照射劣化作用
    4.2 随植物根系发育的固土时效强化特性
        4.2.1 根系生长发育特征及耐受性
        4.2.2 基本理化性质强化
        4.2.3 力学性质强化
        4.2.4 水力学性质强化
        4.2.5 土壤“熟化”
        4.2.6 固土指标时效强化定量描述
    4.3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方法的提出
    4.4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特性分析
        4.4.1 物理力学性质变化分析
        4.4.2 水力学性质变化分析
        4.4.3 土壤生物化学性质变化分析
    4.5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的阶段划分
    4.6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过程定量描述
        4.6.1 关于时间尺度的换算
        4.6.2 改性材料时效劣化函数
        4.6.3 根系时效强化函数
        4.6.4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时效函数
第5章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演替过程坡面抗侵蚀性能研究
    5.1 改性材料固土阶段坡面抗侵蚀性能
        5.1.1 风蚀产沙特性
        5.1.2 水蚀产沙产流特性
    5.2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阶段坡面抗侵蚀性能
        5.2.1 风蚀产沙特性
        5.2.2 水蚀产沙产流特性
        5.2.3 冻融产沙特性
    5.3 坡面抗侵蚀演替规律
第6章 基于“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的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
    6.1 改性材料固土机理
        6.1.1 微观结构强化机理
        6.1.2 小孔隙毛细效应
    6.2 植物根系固土机理
        6.2.1 力学“加筋”
        6.2.2 以根系生理吸水相关的基质吸力强化
    6.3 演替过程坡面生态修复机理
        6.3.1 微-细-宏观抗侵蚀机理
        6.3.2 基于土壤化学的生态机理
        6.3.3 演替过程坡面综合修复机理与长期作用
第7章 典型荒漠化地区坡面生态修复效果分析
    7.1 典型荒漠区坡面基本概况
    7.2 坡面修复设计
    7.3 坡面生态修复效果分析
    7.4 讨论
结论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基于3D GIS的区域认知教材分析及教学模式构建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区域认知研究综述
        二、3D GIS与区域认知结合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3D GIS概念及相关工具简介
        二、区域认知素养概念
    第二节 3D GIS应用到区域认知培养方面的理论依据
        一、直观性教学原则与3D GIS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3D GIS
        三、建构主义理论与3D GIS
第三章 基于区域认知的教材分析及其与3D GIS映射
    第一节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III区域认知素养分析
        一、新课标对区域地理区域认知的要求
        二、区域认知核心能力的划分及其对应知识点
        三、区域地理的区域认知教材分析
    第二节 3D GIS与区域认知核心能力的映射
    第三节 我国区域认知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3D GIS在区域认知培养中的优势
        一、多尺度、多视角显示功能有利于区域定位能力的培养
        二、三维可视化功能有利于区域归纳总结与对比分析评价能力的培养
        三、三维演示功能有利于区域演化发展预测能力的培养
第四章 基于3D GIS的区域认知教学模式构建
    第一节 3D GIS区域认知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基于3D GIS的区域定位能力教学模式
        二、基于3D GIS的区域特征归纳总结能力教学模式
        三、基于3D GIS的区域发展分析评价能力教学模式
        四、基于3D GIS的区域对比分析能力教学模式
        五、基于3D GIS区域演化发展预测能力教学模式
    第二节 教学素材处理及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教学素材的处理
        二、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第三节 基于3D GIS教学模式的教师应用路径
        一、解读课标,明确地理课标的要求
        二、分析教材,确定3D GIS的教学模式
        三、紧扣素养,定位与3D GIS的结合点
        四、搜集资料,用3D GIS制作教学素材
        五、实施教学,3D GIS应用于地理教学
        六、反思教学,改善3D GIS的具体应用
第五章 3D GIS区域认知教学应用案例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设计
        一、解读课标,明确地理课标的具体要求
        二、分析教材,确定3D GIS的教学模式
        三、紧扣素养,定位与3D GIS的结合点
        四、搜集资料,用3D GIS制作教学素材
    第二节 教学实验的开展
    第三节 实验结果与分析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西北地区区域认知水平检测题
致谢

(7)微课辅助高中地理教学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微课的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最近发展区理论
        2.2.2 情境学习理论
        2.2.3 微型学习理论
3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现状调查分析
    3.1 调查问卷编制及内容
        3.1.1 调查问卷目的
        3.1.2 调查问卷对象
        3.1.3 调查问卷编制
    3.2 调查结果分析
        3.2.1 高中生微课应用的必要性和现状分析
        3.2.2 高中地理教师微课开发现状分析
    3.3 高中地理微课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
        3.3.1 教师对微课认识程度不高
        3.3.2 学生对微课应用效果的认可度偏低
        3.3.3 微课资源推广普及力度不够
        3.3.4 教师制作微课存在一定困难
    3.4 促进高中地理微课开发和应用的建议
        3.4.1 建设与完善地理学科微课资源库
        3.4.2 加强地理学科组教师合作
        3.4.3 定期对教师进行微课培训
        3.4.4 开展校本微课研修和组织微课大赛
4 高中地理微课资源的开发原则和方法
    4.1 高中地理微课开发的原则
        4.1.1 以地理教材和课程标准为依据
        4.1.2 以促进学生素养提升为导向
        4.1.3 以教学内容为落脚点
    4.2 高中地理微课设计的方法
    4.3 微课的制作
        4.3.1 手机拍摄式微课
        4.3.2 录屏式微课
        4.3.3 软件合成式微课
        4.3.4 混合式微课
5 高中地理微课的设计和应用
    5.1 课前-影视资料型微课设计与应用
    5.2 课中-讲授类微课设计与应用
    5.3 课后-解题型微课设计与应用
6 结语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高中地理教学中微课使用情况-老师问卷
    附录2 :微课的使用情况——学生
    附录3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_第一课时》学案

(8)中国荒漠化分区与时空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2.2 数据来源
3 全国荒漠化分区与演化过程分析 (1975-2017年)
    3.1 全国荒漠化土地分布的基本特征
    3.2 1975-2000年与2000-2017年动态变化对比及发展趋势
    3.3 荒漠、荒漠化地质环境分区
    3.4 荒漠化演化的主要特征
        3.4.1 不同荒漠化区荒漠化的演化类型
        3.4.2 不同荒漠化区的重心迁移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9)基于DEM空间分布的淅川县石质荒漠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我国石质荒漠化研究总体现状以及空间分布的研究
        1.2.2 基于3S技术与DEM的石质荒漠化研究现状
        1.2.3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2 淅川县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河流水系
        2.1.4 自然资源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分布现状、成因及危害
        2.3.1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分布现状
        2.3.2 石质荒漠化成因
        2.3.3 石质荒漠化危害
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方法
        3.1.1 数据获取
        3.1.2 数据处理
        3.1.3 统计分析
    3.2 技术路线
    3.3 研究难点、可行性及创新点
        3.3.1 研究难点及采取的解决方法
        3.3.2 可行性
        3.3.3 创新点
4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分布特征
    4.1 石质荒漠化分级分类标准
        4.1.1 石质荒漠化土地判别与程度划分
        4.1.2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遥感解译结果
    4.2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空间分布特征
        4.2.1 淅川县各程度石质荒漠化分布概述
        4.2.2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土地的岩性分布特征
        4.2.3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的海拔高程分布特征
        4.2.4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的坡度分布特征
        4.2.5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的坡向分布特征
        4.2.6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地理分布特征
    4.3 小结
5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5.1 淅川县重度石质荒漠化的空间分布规律
        5.1.1 淅川县重度石质荒漠化土地岩性分布规律
        5.1.2 淅川县重度石质荒漠化海拔高程分布规律
        5.1.3 淅川县重度石质荒漠化土地的坡度分布规律
        5.1.4 淅川县重度石质荒漠化的坡向分布规律
        5.1.5 淅川县重度石质荒漠化的地理分布规律
    5.2 淅川县中度石质荒漠化的空间分布规律
        5.2.1 淅川县中度石质荒漠化土地的岩性分布规律
        5.2.2 淅川县中度石质荒漠化的海拔高程分布规律
        5.2.3 淅川县中度石质荒漠化的坡度分布规律
        5.2.4 淅川县中度石质荒漠化的坡向分布规律
        5.2.5 淅川县中度石质荒漠化的地理分布规律
    5.3 淅川县轻度石质荒漠化的空间分布规律
        5.3.1 淅川县轻度石质荒漠化土地的岩性分布规律
        5.3.2 淅川县轻度石质荒漠化的海拔高程分布规律
        5.3.3 淅川县轻度石质荒漠化的坡度分布规律
        5.3.4 淅川县轻度石质荒漠化的坡向分布规律
        5.3.5 淅川县轻度石质荒漠化的地理分布规律
    5.4 淅川县潜在石质荒漠化的空间分布规律
        5.4.1 淅川县潜在石质荒漠化土地的岩性分布规律
        5.4.2 淅川县潜在石质荒漠化的海拔高程分布规律
        5.4.3 淅川县潜在石质荒漠化的坡度分布规律
        5.4.4 淅川县潜在石质荒漠化的坡向分布规律
        5.4.5 淅川县潜在石质荒漠化的地理分布规律
    5.5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的空间分布规律
        5.5.1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的岩性分布规律
        5.5.2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的海拔高程分布规律
        5.5.3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的坡度分布规律
        5.5.4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的坡向分布规律
        5.5.5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的地理分布规律
    5.6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10)荒漠化动态变化及驱动机制对比研究 ——以张家口坝上和都阳山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区域对比研究
        1.2.2 荒漠化概念
        1.2.3 荒漠化成因
        1.2.4 荒漠化的类型
        1.2.5 荒漠化的危害
        1.2.6 荒漠化的防治现状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数据来源
        1.3.1 研究内容
        1.3.2 数据来源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原理与方法
    2.1 研究区选取与可比性
        2.1.1 张家口坝上
        2.1.2 都阳山山区
    2.2 基本研究方法
    2.3 荒漠化遥感监测指标选取及其分类体系建立
        2.3.1 遥感监测指标选择取原则
        2.3.2 荒漠化遥感监测指标的选取
        2.3.3 荒漠化遥感监测构建原理
        2.3.4 遥感数据及预处理
        2.3.5 构建荒漠化差值指数及其分类体系
    2.4 成因分析及其评价的研究
        2.4.1 荒漠化强度的表征方法
        2.4.2 气象分析方法
        2.4.3 荒漠化驱动力研究
第三章 荒漠化动态变化遥感监测
    3.1 构建典型区荒漠化差值指数
    3.2 荒漠化等级划分
    3.3 荒漠化演变趋势分析
        3.3.1 荒漠化土地面积变化
        3.3.2 荒漠化土地动态变化分析
第四章 荒漠化成因对比分析
    4.1 环境地质背景
        4.1.1 地形地貌
        4.1.2 地层岩性
        4.1.3 坡度
    4.2 气候因子与荒漠化的关系
        4.2.1 平均气温
        4.2.2 平均降水量
        4.2.3 最大日降水量
        4.2.4 平均风速
    4.3 社会经济因子
        4.3.1 人口增长
        4.3.2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
    4.4 主要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第五章 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
    5.1 治理的目标
    5.2 因地制宜的措施
        5.2.1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5.2.2 调整土地利用,规范科学用地
        5.2.3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5.3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5.3.1 提高政府决策,加强法制建设
        5.3.2 依靠科技创新,实施技术推广
        5.3.3 鼓励各部门组织间的合作,加强国际合作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荒漠化等级分类研究
        6.1.2 荒漠化动态监测研究
        6.1.3 荒漠化驱动力研究及其治理措施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四、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危害及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 ——以湘教版“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为例[D]. 娜布其.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民勤县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周灵.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的地理主题教学模式研究[D]. 刘凯.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4]“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与教学实践 ——以地理必修3为例[D]. 黄芳芳.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及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D]. 杨晴雯.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6]基于3D GIS的区域认知教材分析及教学模式构建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Ⅲ为例[D]. 邵美玲.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7]微课辅助高中地理教学的应用研究[D]. 秦向花.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中国荒漠化分区与时空演变[J]. 周日平.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9(05)
  • [9]基于DEM空间分布的淅川县石质荒漠化规律研究[D]. 陈子韶.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10]荒漠化动态变化及驱动机制对比研究 ——以张家口坝上和都阳山山区为例[D]. 李燕. 广西师范学院, 2017(02)

标签:;  ;  ;  ;  ;  

我国土地荒漠化成因、危害及发展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