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之道

“麦当劳”之道

一、“麦当劳”的用人之道(论文文献综述)

吕铮[1](2021)在《真相小组》文中指出1.预审 初秋,下着一场不大不小的雨,天色灰蒙蒙的,雨滴打在雾蒙蒙的玻璃上,划出一道长长的抛物线。审讯室的铁门紧闭着,坚硬、冰冷,隔绝着外面的嘈杂和喧嚣。脚步声由远至近,一个身穿制服的警官缓步而来。他三十多岁的年纪,中等身材,相貌端正,浓眉下的一双眼睛略带疲惫。他是预审支队的副支队长,行里人称"那三斧子"的那海涛。

高苗苗[2](2020)在《单向度教育及其纠正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单向度教育是教育现代性危机的深层体现,面对这种使人的批判性、否定性与创造性逐渐消退的单向度化危机,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如何将这种发展危机转化为发展的可能。因此,本研究以单向度教育为研究对象,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表达对于现行教育的否定,而是通过对单向度教育的认知与理解,使得教育实践者能够对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有一个系统清晰的认识,为构建人的全面和谐自由发展理论奠定良好的基础,以期能够为教育的良好发展注入活力,凸显教育的真善美。因此,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进行了研究。一方面,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单向度理论的文献调研,本研究认为,单向度教育是在极端的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向度下,现代教育以塑造知识人为目的,偏离教育本质,忽略了最根本的对于学生个性、心灵、独立自主精神等的开发与塑造,造成学生批判性、否定性与创造性逐渐损减的教育实践活动。另一方面,通过采用中国与西方、历史与现实的比较分析法,本研究将我国社会的现实与马尔库塞所描述的西方发达工业社会的现实进行了对比,并对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历史问题与当下的教育现实问题进行了对比。据此,本研究认为单向度教育具体表现为学校教育中被强化的工具性理念、与生活经验相分离的教育语言、向工业化偏行的教育过程、偏重于技术操纵的教育手段,并从受教育者自主性的损减、热爱的消退和求真求善求美的弱化三方面分析了其效果。基于此,我们着眼于观念和现实两个维度来深度考察了单向度教育产生的根源。就观念层面而言,主要是对人和对教育的认识偏差;就现实层面而言,主要从宏观的国家教育政策的相对局限性、社会现实问题、中观的学校具体教育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以及微观的个人因素等着手进行研究,并以此为依据对单向度教育纠正的可能性、有限性以及纠正策略进行了合理的探索。通过一系列对于单向度教育的深入分析与研究,我们认为,对单向度教育的纠正必须从观念和现实两个维度着手,就观念维度而言,我们必须认识到作为教育主体的人是具有整体性、差异性和社会互动性的;同样地,我们也必须正确全面地认识教育本质与全面发展教育;就现实维度而言,国家层面上有必要为单向度教育的纠正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不断完善相关的人才选拔政策、考试政策与学校教育政策;社会层面上,我们理应以价值理性为支撑促成技术异化的有限消解、消解特权属性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层面上,教育评价应尽量做到评价功能、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个人层面上教育者理应坚持爱智统一的原则,作为受教育者,既要讲求自身个性的发展,又要注重社会责任的承担,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价值的升华。

徐明琨[3](2020)在《社区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麦当劳化困境及其消解 ——基于C市K社区的参与式观察》文中提出伴随着单位制的终结,中国社会治理模式走向了社区制,社区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承载着管理与服务的双重职能,与此同时社区社会工作成为社区治理的参与力量,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C市K社区为个案,旨在观察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模式及发展状况,通过参与式观察与实地访谈社区社会工作者发现: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与政府的推动密切相关,服务模式为政府庇护下的项目运作,服务资源依赖于政府的直接供给,组织与人员架构通常与社区工作人员是“一体两用”,并存在身份模糊、自主性不强等问题。在技术治理的逻辑下,行政主导的社工服务呈现出以下特征:效率化的服务目标、标准化的管理模式、程序化的服务过程、科层化的组织架构以及技术化的实践模式,这些核心特征与乔治·瑞泽尔“社会的麦当劳化”的“效率”、“可计算”、“可预测”和“控制”四个维度相契合,社区社会工作在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中表现出相当程度的麦当劳化特征。在项目制与科层制的双重背景下,社区社会工作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工具,以效率为服务目标、以技术为实践方法、以数量为评估指标的服务模式产生了一系列的非预期结果——社会性与专业性的双重缺失,深陷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博弈的“泥潭”之中,过度追求自身的标准化与规范性,在科层制的组织结构中逐步丧失自身的独立性和专业实践空间。本研究借助麦当劳化的概念与理论来阐释“中国经验”,试图说明中国社区社会工作发展的阶段性状态与特征,一方面社会工作麦当劳化的出现推动了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的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以效率为目的的量化手段和以控制为目的的技术实践正在虚化社会工作服务,忽视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理性。本文以批判性的视角诠释社区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问题,进而“见微知着”,立足于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发展,思考项目制下的社会工作该如何发展?社会工作如何在恪守“以人为本”专业操守的同时,造福整个社会。

马丽艳[4](2020)在《人身损害救济分担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事故剧增的现代社会需着力解决两个重要问题:其一是如何趋避灾难,做到事前有效防范;其二是如何损害赔偿,做到事后有效救济。各国为妥善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了多元救济措施,社会保险、商业保险和侵权责任法便是其中最常见的损害救济制度。虽然此三者有不同的原则机理和运行规律,在不同的损害事故中或是相互补充或是完全对立,但都在不同程度上以金钱赔偿的方式救济受害人权益,因而在对其各自展开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落脚于其相互作用与前景展望的归纳和总结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本文围绕“人身损害救济分担”这一主题,从五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章为基础理论梳理与法理依据解析。首先,阐释了文题中的“损害”、“救济”与“分担”三个关键字的内涵真意,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人身损害救济一般以恢复原状和金钱救济的方式实现其填补、威慑和权力保障功能;其次,提出人身损害救济分担机制的法理依据,源自亚里士多德的矫正正义与分配正义、自由主义思潮下个人主义与社会国家理念的碰撞以及效率与成本的优势互补学说,共同奠定了人身损害的分担型救济方案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为工伤事故损害救济分担模式研究。社会保险制度救济工伤事故早已成为主流选择,故本章首先围绕社会保险法治,分析社会保险权概念的更迭与社会保险责任的内容与特点;其次,从理论和制度演变上来看,工伤事故救济经历了从侵权责任法单一救济到社会保险法专门救济的转换,以德国为代表的国家率先开创社会保险制度并逐步确定四种适用模式,厘清社会保险与侵权责任法在适用顺序上的冲突;最后,从我国司法实践经验来看,工伤事故中社会保险、侵权责任法、商业保险分别居于首要举措、当然举措、辅助举措的地位,综合运用三者将有助于受害人通过多重渠道,充分保障其合法权益的救济与延续。第三章为交通事故损害救济分担模式研究。商业保险制度对机动车交通事业蓬勃发展举足轻重,因而本章首先阐释商业保险制度的基础内容,围绕商业保险与商业保险合同分析保险责任承担的要点、难点;其次,从理论及制度发展来看,商业保险对交通事故救济有第一方保险与第三方责任保险两种渠道,二者各有具体理论支撑和制度设计,后者更是被我国采纳并创新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最后,从我国司法实践经验来看,商业三责险与交强险双轨并行模式下交强险已成为交通事故受害人权益救济的首选,商业三责险依托侵权责任法发挥作用,社会保险的适用却有多重限制,因此发展多元责任保险制度并不断推陈出新是风险社会预防机动车交通事故的应有之识。第四章为医疗事故损害救济分担模式研究。医疗事故救济的举措各国差异明显,但侵权损害赔偿的基础性地位尚未改变,因此本章首先阐述侵权损害赔偿的基本理念,理清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与责任范围要素;其次,从理论与制度更迭来看,尽管侵权法对医疗事故有过错责任和过错推定的变通性规定,但救济医疗事故的前沿阵地已逐渐过渡为责任保险模式,尤其是其快捷救济受害人、预防与分摊风险以及缓和医患关系等功效备受认可;最后,从我国司法实践经验来看,过错责任和过错推定责任适用范围泾渭分明,逐渐兴起的医疗责任保险适用仍有较多障碍,基本医疗保险排除救济医疗事故已是定论,因而未来我国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完善化建设应当成为主流。第五章为我国人身损害救济分担机制的延伸与展望。上述三章的论证足以说明社会保险、商业保险、侵权责任法在人身损害救济中各有侧重但又协同发力,当然此融汇贯通局面的形成与其内部相互作用有关,尤其是社会保险和责任保险分别对侵权责任法有着深远影响,从比较法的角度分析其作用表现与结果是对本文研究主旨的深层延伸。未来我国人身损害救济应当循着既定模式,以侵权责任法为基础,着力发展和拓宽责任保险制度适用范围并逐步实现社会保险制度的转型升级,同时还要注重发展多元公共赔偿制度,提高全民风险预防的意识等。当然,侵权责任法对非财产性损害赔偿的立法改革将是长期关注重点。

代福平[5](2019)在《基于现象学视角的体验设计方法论研究》文中指出体验设计概念的出现,使设计“以人为本”理念真正落实到“以人的体验为本”,而现象学对于人的纯粹体验的哲学探究,为体验设计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方法论启发。本文将现象学方法运用到设计学研究中,探究目前体验设计的各种工具和方法所赖以立足的基本原理和思维方法,尝试建构了基于现象学视角的体验设计方法论。这一理论首先从分析体验的历史和逻辑入手,接着论述了体验的形成机制和人性目标。在此基础上,按照时间、空间、人的活动这一逻辑顺序,提出并论述了内时间体验设计、现象空间体验设计、精神交互体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具体内容包括以下5个方面,分别对应于本文的一至五章。1)体验设计的历史和逻辑体验设计的诞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在人机工学兴起之前的萌芽阶段,到人机工学开启的启蒙阶段,再经过用户体验的深入阶段,最终发展到体验设计概念的形成阶段。这一历史进程背后,是人与人工物关系从合一到异化、再到重新合一的逻辑进程。2)体验的形成机制与人性指向分析体验的形成机制在于人的统觉。人通过统觉所具有的想象力自由变更活动,获得了超越具体时间和空间的体验。人们(包括一切用户)在体验中所追求的各种具体满足,都可以归结为对人性的追求,其指向是人的自由、尊严、幸福。3)内时间体验设计方法论人们的体验是在现象时间和现象空间中进行的。和自然科学的客观时间不同,现象学意义上的时间是一种“现象时间”,或者叫内时间。基于胡塞尔的内时间意识现象学理论,笔者提出和论述了内时间体验设计方法论,包括“原印象体验”、“回忆体验”、“期望体验”三方面的体验设计原理。4)现象空间体验设计方法论和时间维度相似,现象学意义上的空间也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客观空间(物理空间),它是一种“现象空间”,或者叫“直观空间”、“心理空间”。受胡塞尔空间直观思想启发,提出了统觉界面体验设计思维方法(包括广义界面设计思维、全触点设计思维)。受海德格尔的“诸空间”思想和“上手之物”思想的启发,提出了“上手”界面体验设计思维方法。受梅洛-庞蒂现象学“身体-主体”思想的启发,提出了“具身化”体验设计思维方法。受伊德的技术现象学“人-技”关系模式的启发,探讨了非具身界面体验设计方法。5)精神交互体验设计方法论在现有的人机交互、人际交互基础上,提出了“精神交互”概念,阐述了交互体验的三层次。基于马丁·布伯的“我-你”关系哲学思想,论述了精神交互体验设计的原理是与用户建立“我-你”关系。这一原理为同理心思维、全触点设计思维、“痛点”设计思维、“容错”设计思维、“允许例外”设计思维奠基。为了创造美好的精神交互体验,必然要求深化用户研究,本文提出了用户动态画像的创建方法。精神交互体验要求员工和顾客的体验获得一致性,因此组织模式也必然要进入设计视野,本文初步探讨了组织设计的模式变革,即从“洋葱型”组织转向“莫比乌斯带型”组织。此外,在体验设计范式下,设计师角色更加多样化,但角色本质日益彰显。本文探讨了设计师的新定位,提出设计师是“人为事物的立法者”、设计师的核心能力则是“设计判断力”等观点。精神交互体验设计方法论的提出,为人们深入理解用户、组织、设计师在内的一切相关者的体验提供了一个哲学基础,并为优化人们的体验提供了设计思维方法。此外,本文从笔者自己的设计实践中选取了两个案例,一个是公益设计,一个是商业设计。这些案例反映了笔者在设计实践中运用现象学体验设计方法的一些思考和体会。这部分内容就是本文的第六章。综上所述,通过现象学的方法,本文尝试将体验设计的研究层次从自然科学思维层次、社会科学思维层次提升到精神科学层次或者说哲学层次,为体验设计理论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野和方法的参考。现象学的思想深邃宽广,体验设计的理论异彩纷呈,本文只是管窥蠡测,以一朵理论的小花来礼赞体验设计的春天。

管辉[6](2018)在《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文中认为1947年印度独立,宣告英国近200年殖民统治的终结。独立之后获得新生的印度,根据本国国情并借鉴他国经验,在批判地继承英帝国殖民遗产的同时,也确立起新的政治与经济体制框架。由此带来的重要影响之一是,印度社会原有的阶级阶层发生重大的变动,中产阶级的崛起尤为引人关注。为此,阐明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历史演变过程,对深化印度社会的认识以及为现有的中产阶级理论或思想提供佐证或反证,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借鉴价值。中产阶级被认为是现代工业社会或后工业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所创造的中产阶级文化也是现代社会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他们的形成与成长也是影响社会分层形态演变趋势和社会政治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与印度中产阶级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和潜力相比,目前的研究力度显然是无法匹配的。目前,虽然有关印度中产阶级的消费、娱乐、文化等领域的成果不少,但总体上说来,大多还是从单一的视角出发做相应的研究,鲜少从现代化的视角出发,对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演变轨迹、结构成分、政治地位、婚姻家庭状况及对国家政策的影响等领域作系统性的研究。本文选题的出发点正基于此。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在吸收韦伯、涂尔干等社会学家有关社会分层理论有益成分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关于阶级划分的理论,透过历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多维视角,本文沿如下逻辑顺序对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进行了系统性考察和分析。第一章,理论溯源与概念界定。第二章、第三章及第四章,从历史的“纵轴”分时段考察印度中产阶级历史变迁过程。第五章,辨析了独立以来印度中产阶级与政治稳定间的联系。第六章,分析了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婚姻、生活方式与教育状况在历史“横轴”上的各个截面。最后,对印度中产阶级的近期转变、未来问题、提供的经验以及对发展中国家中产化道路等进行了总结与评论。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有如下收获。一是对南亚地区进行中产阶级的“个案研究”,结合史实,在现代化背景下考察印度中产阶级的历史变迁,厘清其60多年的兴替荣辱。二是拓展了史料的来源,使用了一些外国学者对印度部分地区所获得社会调查资料,以解决无法赴印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相对困难的问题,这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阐明了现代化进程对印度中产阶级变化的影响,深入探讨了中产阶级与种姓之间的关系,并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深入地揭示印度中产阶级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形式和途径,认为印度独立以来的社会结构变迁呈现出一个“平稳——波动——平稳”的运行轨迹。四是论证了印度中央政府主导了印度经济社会发展走向,是印度中产阶级兴衰荣辱背后的引领者和决定者,只有在国家主导下,才能逐步解决印度种姓阶级教派的纷争、社会政策与中产阶级的培育、中产阶级经济政治的功能与作用的发挥、婚姻家庭、教育投资等重要问题。此外还指出经济增长是印度中产阶级形成、发展和提升的最根本动因,中产阶级的壮大是战胜阶层与贫富分化的可行选项,也是形成强大社会凝聚力的关键,印度中产化理想与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除了根据自身国情因地制宜的变通和创新之外,还需置身于开放和流变不拘的世界格局中,采用通行的准则来考量本国的中产阶级发展道路。毫无疑问,本文将澄清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历史演变的主要节点,展示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国家政策对中产阶级的影响,构建超越西方经验的印度中产阶级理论分析框架。同时,为我们理解当代印度中产阶级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一种新的理解。

郭莉[7](2014)在《从下岗女工到“麦工”:一项关于上海阿姐被动个体化与自我再造的民族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基于上海某麦当劳阿姐群体的都市民族志田野研究,试图解释劳动力市场化转型对中国个体化的影响。研究考察了国企女工从单位体制脱嵌成为“下岗女工”,在劳动力市场中沉浮后,再入嵌成为“麦工”的过程,借助个体化理论分析框架,以时间序列为轴,从宏观制度变迁、价值观念和自我认知变化、个体日常行动策略三个层面,理解和解释中国个体化起点、动力机制、主要特征及其后果。研究发现,国家主导性与个体的被动性是中国个体化区别于西方社会的突出特征。基于中国农村的研究,阎云翔认为个体的崛起是个体化体现在社会结构的主要后果,本研究则发现以城市下岗再就业到跨国连锁快餐业的女工群体为例,社会结构也体现出另外群体个体的失落现象。个体选择更少,个体利益和意志更少得以表达。阎指出中国式个体化的另一个特征是“缺失个人主义的个体化”,本研究发现就职于全球性、标准化企业的群体,内化了部分西方个人主义价值,同时不容忽视的还有集体主义余音,形成了更为复杂的混杂式自我。暂且称之为“集体-个人主义自我”,作为对中国个体化的补充。研究还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劳动力市场化过程中,集体主义价值观念下的劳动者转变为自由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这个过程发生的劳动意义去传统化造成劳动者的价值和意义丧失感,对中国社会造成深远影响。

牛芸[8](2012)在《浅析麦当劳的标准化培训》文中研究说明麦当劳是一家全球连锁的快餐店,他的标准化培训模式被许多管理界人士和学者赞誉。究竟麦当劳是怎样培训他的员工的呢?本文从麦当劳的企业文化,培训理念,各阶段的培训方法,以及标准化培训的优势这些方面简要分析了麦当劳的这套标准化培训。

李世顺[9](2012)在《世界着名企业家的用人之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企业的成功,实际上是人才战略的成功。怎样择才用人?许多世界着名企业家在使用和管理人才上,方式各异,但把握的标准是共通的:让人才在自己手下发挥最大价值。李嘉诚:左右手与"客卿"并重

王新同[10](2012)在《柯秋平:神奇车膜“贴”出亿元财富》文中研究指明用一块小石头扔过去,一块8毫米厚的普通玻璃,就能轻而易举被击碎。但如果有人说,只要在这块汽车玻璃上贴上一种薄膜就能防弹,你听了一定会觉得匪夷所思。特警们也不信,当场做实验在6米外开枪,没想到子弹不但打不透,就连用

二、“麦当劳”的用人之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麦当劳”的用人之道(论文提纲范文)

(1)真相小组(论文提纲范文)

1. 预审
2. 案卷
3. 被害人
4. 窝案
5. 贪官
6. 证人
7. 内鬼
8. 练兵
9. 大盗
1 0. 测谎
1 1. 被告人
1 2. 断线
1 3. 深挖
1 4. 交锋
1 5. 收网

(2)单向度教育及其纠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1.3.1 国内对于单向度理论的研究现状
        1.3.2 国外对于单向度理论的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目的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目的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比较研究法
第二章 何谓单向度教育
    2.1 从马尔库塞所阐释的“单向度”谈起
        2.1.1 单向度理论的时代境遇
        2.1.2 马尔库塞“单向度”一词的蕴涵
        2.1.3 单向度理论的现代性教育意义
    2.2 单向度教育的内涵
    2.3 单向度教育的表现
        2.3.1 被强化的工具性理念
        2.3.2 与生活经验相分离的教育语言
        2.3.3 向工业化偏行的教育过程
        2.3.4 偏重于技术操纵的教育手段
    2.4 单向度教育的效果
        2.4.1 自主性的损减
        2.4.2 热爱的消退
        2.4.3 求真求善求美的弱化
第三章 单向度教育产生的根源
    3.1 观念维度的因素
        3.1.1 对人的片面性认识
        3.1.2 对教育的认识偏差
    3.2 现实维度的因素
        3.2.1 国家层面的因素
        3.2.2 社会层面的因素
        3.2.3 学校层面的因素
        3.2.4 个人层面的因素
第四章 单向度教育的纠正
    4.1 单向度教育纠正的现实性分析
        4.1.1 单向度教育纠正的可能性
        4.1.2 单向度教育纠正的有限性
    4.2 观念维度的纠正
        4.2.1 对人的正确认识
        4.2.2 对教育的正确认识
    4.3 现实维度的纠正
        4.3.1 国家层面的纠正
        4.3.2 社会层面的纠正
        4.3.3 学校层面的纠正
        4.3.4 个人层面的纠正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社区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麦当劳化困境及其消解 ——基于C市K社区的参与式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
    1.2 研究价值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资料收集方法
        1.3.3 抽样方法
        1.3.4 资料分析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视角
    2.1 文献综述
        2.1.1 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研究述评
        2.1.2 项目制相关研究述评
        2.1.3 分析与评述
    2.2 概念界定
        2.2.1 社区社会工作
        2.2.2 麦当劳化
    2.3 理论视角
        2.3.1 合理化理论
        2.3.2 社会工作的麦当劳化
第三章 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运作机制
    3.1 社区建设:行政主导,责任下沉
        3.1.1 社区职责的扩展
        3.1.2 科层化的组织架构
        3.1.3 网格化的管理模式
        3.1.4 规范化的运行机制
    3.2 社工参与的组织结构:组织嵌入,人员转化
        3.2.1 社工来源:在职转化与项目迁徙
        3.2.2 人员管理:行政命令与责任到人
        3.2.3 工作考核:资料检查与唯结果论
    3.3 社工参与的服务机制:项目介入,有限参与
        3.3.1 项目化的服务模式
        3.3.2 固定的服务对象
        3.3.3 有限的服务方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会工作服务的麦当劳化
    4.1 绩效化的服务目标
        4.1.1 “稳定压倒一切”的目标
        4.1.2 “数字政绩”的压力
        4.1.3 效率至上的服务理念
    4.2 可预测的服务活动
        4.2.1 服务过程的“洋八股”
        4.2.2 展示化的服务活动
        4.2.3 稳定的服务效果
    4.3 技术化的实践手段
        4.3.1 科层制下的专业实践
        4.3.2 细化的服务指标
        4.3.3 量化的服务考核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理性化的非理性困境
    5.1 专业服务的虚化
        5.1.1 “痕迹主义”
        5.1.2 “填表达人”
        5.1.3 “工具主义”
    5.2 专业实践的难题
        5.2.1 社会性的弱化
        5.2.2 自愿性的消弭
        5.2.3 身份认知困境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6.1 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麦当劳化症候
    6.2 超越麦当劳化困境的可能走向
        6.2.1 行政主导走向结构耦合
        6.2.2 情境嵌入走向多重嵌入
        6.2.3 服务提供走向智力支持
    6.3 关于社会工作麦当劳化的反思
        6.3.1 麦当劳化的生成语境
        6.3.2 专业化与本土化的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人身损害救济分担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人身损害救济分担机制基础理论探析
    第一节 人身损害救济概述
        一、基本概念解读
        二、人身损害救济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人身损害救济分担机制的法理基础
        一、矫正正义与分配正义
        二、个人主义与社会国家理念
        三、效率与成本
第二章 工伤事故损害救济分担模式研究——以社会保险制度为主
    第一节 社会保险法治基本原理思辨
        一、社会保险权语义分析
        二、社会保险责任
    第二节 工伤事故损害救济分担模式理论研究
        一、侵权损害赔偿体系内部的革新
        二、工伤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与适用模式
        三、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发展历程及评价
    第三节 我国工伤事故损害救济分担模式实证研究
        一、社会保险救济为工伤事故救济的首要举措
        二、侵权责任法救济为第三人导致工伤的当然举措
        三、商业保险为工伤事故救济的辅助举措
    小结
第三章 交通事故损害救济分担模式研究——以商业保险制度为主
    第一节 商业保险法治基本原理探析
        一、商业保险概述
        二、商业保险责任
    第二节 交通事故损害救济分担模式理论研究
        一、责任保险之前的交通事故商业保险救济
        二、交通事故领域的责任保险制度更迭
    第三节 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救济分担模式实证研究
        一、机动车交强险为救济交通事故人身损害的首选
        二、商业三责险的适用以侵权责任认定为前提
        三、交通事故中排除适用社会保险及例外
    小结
第四章 医疗事故损害救济分担模式研究——以侵权责任法为主
    第一节 侵权损害赔偿之基本观念
        一、侵权责任法损害赔偿制度概览
        二、损害赔偿责任体系构造
    第二节 医疗事故损害救济分担模式理论研究
        一、医疗事故与医疗责任归责
        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的域外实践经验
        三、我国医疗损害责任发展历程及其完善意见
    第三节 我国医疗事故损害救济分担模式实证研究
        一、过错责任下的医疗事故损害救济
        二、过错推定责任下的医疗事故损害救济
        三、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对医疗事故损害的救济
    小结
第五章 我国人身损害救济分担机制的延伸与展望
    第一节 人身损害救济分担机制内部相互作用研究
        一、社会保险对侵权责任法之作用
        二、责任保险对侵权责任法之影响
    第二节 我国人身损害救济分担机制前景展望
        一、人身损害救济的分担型方案考察
        二、人身损害救济分担机制改革重点——非财产性损害赔偿之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现象学视角的体验设计方法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体验经济时代的核心诉求:人的体验
        二、现象学的基本目标:描述纯粹体验
        三、从现象学视角研究体验设计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对象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概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第四节 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五节 课题研究的方法
    第六节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体验设计的历史、逻辑及其与诸设计范畴的关系
    第一节 体验设计的历史
        一、人机工学之前的阶段
        二、人机工学(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阶段
        三、用户体验设计(user experience design)阶段
        四、体验设计(experience design)阶段
    第二节 体验设计的逻辑
        一、体验设计的自在阶段:人与人为事物的原初合一关系之形成
        二、体验设计的自觉阶段:人为事物与人的对立关系之发现
        三、体验设计的自为阶段:人工物与人的新型合一关系之重建
    第三节 体验设计与诸设计概念的关系
        一、体验设计与传统三大设计领域的关系
        二、体验设计与交互设计、服务设计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体验的形成机制与人性指向
    第一节 体验是一种统觉
        一、统觉与体验
        二、体验者的“想像力自由变更”与“本质直观”
    第二节 体验的人性指向
        一、体验自由
        二、体验尊严
        三、体验幸福
    第三节 “反客户体验”:一种有待克服的传统思维模式
        一、“反客户体验”的表现
        二、“反客户体验”思维的传统商业伦理根源
        三、“反客户体验”思维的一种新形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内时间体验设计方法论
    第一节 内时间体验的现象学描述
        一、内时间体验是客观时间在意识进程中的显现方式
        二、内时间意识“体验流”的组成
    第二节 为“原印象体验”而设计
        一、“第一印象”属于体验设计的对象
        二、“第一印象”设计的现象学方法
    第三节 为“回忆体验”而设计
        一、创造意义与表达情感
        二、服务交互中“回忆体验”的对称性
    第四节 为“期望体验”而设计
        一、品牌力量根源于“期望体验”
        二、企业价值观影响“期望体验”
        三、企业行为细节创造“超预期体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象空间体验设计方法论
    第一节 统觉界面体验设计
        一、胡塞尔的空间直观思想的启示
        二、广义界面设计思维
        三、全触点设计思维
    第二节 “上手”界面体验设计
        一、海德格尔的“诸空间”思想的启示
        二、基于海德格尔的“诸空间”思想的空间界面自由体验设计
        三、海德格尔的“上手之物”思想的启示
    第三节 具身化的体验设计
        一、具身化体验设计思维:让人和世界建立有机联系
        二、事物的“肉身化”设计
        三、语言符号的“易消失”设计
    第四节 非具身性的体验设计
        一、“用户—界面”的具身关系
        二、“用户—界面”的诠释关系
        三、“用户—界面”的他异关系
        四、“用户—界面”的背景关系
    第五节 人居体验设计:海德格尔建筑现象学思想启示
        一、海德格尔对“筑造(Bauen)”本来含义的阐释
        二、以居住体验来领会筑造的本来含义
        三、从筑造的本来含义思考今日建筑
        四、海德格尔对居住的“四重体”阐释
        五、以中国传统居住体验领会“四重体”
        六、从“四重体”思考今日的居住
        七、如何在今天实现“人诗意地栖居”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精神交互体验设计方法论
    第一节 交互体验的三层次
        一、人机交互体验
        二、人际交互体验
        三、精神交互体验
    第二节 精神交互体验的设计原理
        一、马丁·布伯的“我-你”关系体验的哲学思想启示
        二、悬置“主-客关系”,摈弃“我-他”关系,建立“我-你”关系
        三、悬置产品、服务,洞察出事物意义
    第三节 精神交互体验的设计方法
        一、培养基于“我-你”关系的同理心
        二、“永恒之你”为全触点设计方法奠基
        三、“谦卑”精神为“痛点”设计方法奠基
        四、“负轭”精神为“容错”设计方法奠基
        五、“宽恕”精神为“允许例外”设计方法奠基
    第四节 用户研究方法的深化
        一、用户概念的现象学观察
        二、设计师“站在”用户立场
        三、从观察用户到洞察用户
        四、创建用户动态画像的方法
    第五节 体验设计要求企业文化变革
        一、企业组织是体验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组织的变革是设计创新的逻辑必然
        三、“莫比乌斯带”型组织:内外触点的同一
    第六节 设计师的新定位
        一、设计师“造物观”的跨文化比较
        二、设计师的角色和能力之本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现象学体验设计理论在设计实践和教学中的案例
    第一节 马兰湖公益治沙项目设计实践案例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对现象学体验设计方法的运用
    第二节 “设计扶贫”项目设计实践
        一、案例背景及设计愿景
        二、案例的设计及实施过程
        三、项目的设计体会
    第三节 设计教学案例
        一、基于生活体验的现象学设计思维教育
        二、现象学方法在信息可视化设计教学中的运用
        三、体验设计现象学的专题研讨教学实践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6)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既有的印度中产阶级研究回顾
    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创新及局限
第一章 理论溯源与概念界定
    第一节 理论溯源
        一﹑社会不平等与分层
        二、社会分层研究的价值取向
        三、社会分层常用的基本概念
        四、社会分层理论分析
        五、本文的研究策略——现代化视角下的印度中产阶级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阶级、阶层与群体
        二、与“中产”相关的类似概念
        三、谁是中产阶级?——中产阶级的界定
第二章 殖民地时期的印度中产阶级
    第一节 印度传统社会的群体与分层
        一、印度社会中的群体
        二、阶级、社群还是种姓?——“印度化”的阶级分析
    第二节 印度中产阶级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古代印度社会专制的基础
        二、莫卧儿时期——中产阶级的萌芽
    第三节 英国殖民统治下印度中产阶级的形成
        一、印度中产阶级的形成
        二、殖民地时期印度中产阶级的构成
        三、殖民地时期印度中产阶级的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经济改革前印度经济发展与中产阶级的变迁
    第一节 印度现代化的开启与中产阶级结构的变动
        一、尼赫鲁时期:现代化的开启
        二、经济计划的执行与中产阶级结构的变动
    第二节 印度城市中产阶级的基本状况
        一、一项意义深远的调查——印度城市中产阶级的画像
        二、数据得出的结论
    第三节 印度农村经济发展与中产阶级的变动
        一、印度土地改革及其影响
        二、绿色革命与农村中产阶级的发展
    第四节 经济改革前印度中产阶级变迁的原因
        一、国家主导下的发展政策
        二、经济结构调整
        三、城乡结构变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济改革以来印度中产阶级的壮大
    第一节 1990年以来的印度“新”中产阶级
        一、“旧”中产阶级:殖民地时期至20世纪80年代
        二、新中产阶级:20世纪90年代自由化改革以来
    第二节 经济改革以来印度中产阶级的状况
        一、经济改革过程简述
        二、印度中产阶级的壮大
    第三节 “新”中产阶级的典型:印度IT业的从业者
        一、印度IT业状况
        二、IT从业人员的描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独立以来的印度中产阶级与政治稳定
    第一节 中产阶级的政治意识
        一、变化无常,随波逐流
        二、冷漠疏离,令人失望
        三、从认同政教分离到支持印度教复兴
    第二节 中产阶级的政治参与
        一、“强权”抑或“自由”:20世纪70年代的激进运动
        二、从“世俗”转向“神圣”: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产阶级
        三、融合与重塑:印度教特性对中产阶级的影响
    第三节 中产阶级的思想困惑及其政治惰性
        一、思想困惑
        二、政治惰性及其消极影响
    第四节 政治稳定的挑战
        一、国大党势力的衰弱
        二、印度教的复兴
        三、现代化与传统的冲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婚姻、生活方式及教育状况
    第一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婚姻
        一、历史背景述论
        二、印度独立后妇女地位的提高
        三、择偶标准
        四、夫妻关系
    第二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
        一、现代化的日常生活方式
        二、多元化的饮食
        三、时尚化的休闲
        四、精致化的文化
    第三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教育状况
        一、独立以来印度教育的发展
        二、文化资本:一种理论
        三、教育与中产阶级知识精英的官僚化
        四、中产阶级知识精英:文化资本积累机制的表现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从下岗女工到“麦工”:一项关于上海阿姐被动个体化与自我再造的民族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引言:选题的背景
        一、宏观社会背景
        二、本议题的关注点
        三、选题的现实契机
    第二节 相关理论文献回顾
        一、个体化理论
        二、学者们对于中国个体化研究的理论贡献
    第三节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研究问题
        一、个体化理论的分析框架
        二、研究问题
    第四节 论文的篇章结构
    注释
第二章 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方法:都市民族志研究
        一、以一家麦当劳店为基础田野的都市民族志
        二、本研究考察维度和考察要素
        三、对于日常生活实践的关注
    第二节 田野数据收集策略
        一、现场参与式观察
        二、传记性访谈(autobiographical ethnography)
        三、案头研究
        四、文本内容分析
    第三节 研究对象、地点的选取
        一、阿姐们
        二、阿姐们经历的曲折性
        三、阿姐群体的多元性
        四、其他研究对象
        五、为什么选取上海麦当劳作为研究田野?
    第四节 研究反思
        一、研究者的身份问题
        二、研究的伦理问题
        三、研究方法创新反思
        四、采集个人生活史中对于“集体记忆”的处理方法反思
    注释
第三章 麦当劳—理解中国人个体化的窗口
    第一节 麦当劳的典型性意义
        一、从第一现代性的福特主义“快餐工厂”到全球最大的快餐连锁企业
    第二节 中国社会的麦当劳化
        一、麦当劳中国发展简史
        二、加盟连锁的加速度极其后果
        三、“大众化”本土化路径
    注释
第四章 断裂:骤然的脱嵌与失落的个体
    第一节 上海国有企业改革与下岗女工的“脱嵌”
        一、引子
        二、国家主导的国有企业改革
        三、产业工人下岗
        四、“结构性失业”与“结构性失语”
    第二节 下岗女工主观意识层面的去“传统化”过程——从“单位人”到“市场人”
        一、“打破大锅饭”——集体主义的去“传统化”
        二、邓时代集体主义除魅的深化——“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三、下岗女工责任与风险内化——低文化等于“低素质”
    第三节 失落的个体:非自愿性脱嵌与社会底层的重构
    注释
第五章 流动:劳动力市场中的焦虑群体
    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中的双重挤压
        一、自由劳动力市场对下岗女工的排斥性
        二、外来务工人员对下岗女工就业形成的竞争与压力
        三、焦虑的群体
    第二节 下岗女工生存策略
        一、寻求市场缝隙中的工作机会
        二、社会支持计划中寻求工作机会
        三、人际关系网络的重要支持作用
    第三节 身份之争及其意义
        一、“国企职工身份”
        二、“上海人”的户籍身份之争
    本章总结
    注释
第六章 蜕变:“麦当劳人”的再生产
    第一节 标准化的企业管理制度
        一、引子:刘阿姐开早铺
        二、麦当劳圣经:《标准化管理手册》
        三、标准化的岗位管理体系
        四、标准化的操作要求
        五、严格的监管制度
    第二节 企业文化对“麦工”的自我再塑作用
        一、品牌口号“我就喜欢!”传达的西方自我概念及其“自反性”特征
        二、“更好的我!(Better Me)”
        三、员工招聘及培训口号:“发现自己!”(我的另一个另一半)
    第三节 “阿姐麦工”身上体现的集体主义余音
        一、“挣表现”的阿姐们
        二、制造的归属感与流动率的降低
        三、重“人情”,拉“关系”
    第四节 总结:从“麦工”的再生产探讨标准化、全球化对个体化的影响
    注释
第七章 从劳动者到劳动力:劳动力市场化转型与劳动意义丧失感
    一、一个下岗女工的自杀事件
    二、集体主义时代劳动者意义与劳动的神圣感
    三、讨论:从劳动者到劳动力一脱嵌过程中工人劳动意义的丧失
    注释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发现
        一、国家主导性与个体的被动性是中国个体化的突出特征
        二、“过渡性政策”体现出的自反性特征
        三、个体的崛起还是个体的失落?与阎云翔商榷
        四、集体主义余音、西方个人主义价值混合体的个体化与多元的自我形式
        五、劳动意义的去传统化及其深远影响
    第二节 本研究的贡献和局限
        一、本研究的贡献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浅析麦当劳的标准化培训(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麦当劳的培训王国`
    (一) 标准化的培训管理
    (二) 培训理念
二、贯彻于培训中的文化准则QSC&V
    (一) 质量
    (二) 服务
    (三) 清洁
    (四) 价值
三、标准化培训的优势
    (一) 理念政策, 清晰明了
    (二) 分级培训, 持续发展
    (三) 从零开始, 快速晋升
    (四) 留住人才, 忠诚坚守
四、总结

(9)世界着名企业家的用人之道(论文提纲范文)

李嘉诚:左右手与“客卿”并重
松下:拥有70分的人才便知足了
麦当劳用人怪招
森布鲁斯:员工第一
莫若愚:充分授权
沃尔玛:留住、成长、获得
德西·德布莫内:鼓励员工创造

(10)柯秋平:神奇车膜“贴”出亿元财富(论文提纲范文)

2000元创业, 敢让4S店为自己打工
生意火爆却被台商卡住脖子
打破技术垄断, 狂野小子书写“膜界传奇”

四、“麦当劳”的用人之道(论文参考文献)

  • [1]真相小组[J]. 吕铮.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1(06)
  • [2]单向度教育及其纠正研究[D]. 高苗苗. 山西大学, 2020(01)
  • [3]社区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麦当劳化困境及其消解 ——基于C市K社区的参与式观察[D]. 徐明琨. 吉林大学, 2020(08)
  • [4]人身损害救济分担机制研究[D]. 马丽艳. 兰州大学, 2020(01)
  • [5]基于现象学视角的体验设计方法论研究[D]. 代福平. 江南大学, 2019(03)
  • [6]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D]. 管辉. 云南大学, 2018(12)
  • [7]从下岗女工到“麦工”:一项关于上海阿姐被动个体化与自我再造的民族志研究[D]. 郭莉. 复旦大学, 2014(03)
  • [8]浅析麦当劳的标准化培训[J]. 牛芸. 商, 2012(22)
  • [9]世界着名企业家的用人之道[J]. 李世顺. 记者观察, 2012(08)
  • [10]柯秋平:神奇车膜“贴”出亿元财富[J]. 王新同. 记者观察, 2012(08)

标签:;  ;  ;  ;  ;  

“麦当劳”之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