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要大幅度提高分工专业化水平

西部大开发要大幅度提高分工专业化水平

一、西部大开发必须大力提高分工与专业化水平(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曹楠楠[2](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坚持不懈的反贫困过程中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扶贫脱贫道路,创造了为全球减贫70%的“当惊世界殊”的瞩目成绩,这其中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对妇女在反贫困过程中的“半边天”作用的重视与发挥。伴随农村农业生产和经济结构呈现出鲜明的“农业女性化”结构性变化,广大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成为当前农村脱贫攻坚的主要对象和主体力量。无论基于妇女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视野,还是当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现实需要及农村贫困家庭妇女作为主体的自我发展诉求,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更是当前脱贫攻坚全面决战阶段和2020年以后攻克相对贫困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此,本文综合运用学科交叉、系统研究、比较分析、案例分析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着重从贫困现状、理论资源、历史进程、品牌项目、经验启示等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以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历史经验回应当前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困境,以求促进广大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尽快摆脱贫困并实现主体身份转变,在未来的反贫困事业中更好地发挥“半边天”的巾帼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论文研究依据、意义和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宏观介绍研究思路方法、基本内容、创新之处等,以阐释论文选题价值、把握论题研究动态、展现论文研究基本概况,为论文研究提供基本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述。在对贫困、农村贫困家庭及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基于地理环境、制度设计、历史文化、社会参与等维度对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原因进行深度剖析,系统阐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在贫困程度、健康状况、受教育水平、可行能力等方面的致贫表象及相应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影响,宏观展现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况,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理论资源。从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外相关理论及中国传统文化四个维度,对相应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妇女解放思想和共同富裕理论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可行能力贫困理论和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想、中国传统妇女观和中国传统贫富观等相关理论思想进行阐述,为整个研究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撑。第四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意义及进程。以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对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意义为出发点,历史梳理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历史实践过程,将其划分为通过体制改革、开发式扶贫、“两轮驱动”扶贫、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四个阶段,展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历史脉络,从宏观视野为探索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经验规律提供实践性基础。第五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品牌项目。围绕健康、科教、金融、就业创业、社会五大扶贫领域分别对母亲健康快车、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降消”项目等健康扶贫脱贫项目,春蕾计划、“双学双比”活动、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科教扶贫脱贫项目,母亲小额循环、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母亲创业循环金等金融扶贫脱贫项目,巾帼家政服务、手工编织、妈妈制造等就业创业扶贫脱贫项目,幸福工程、母亲水窖、母亲邮包等社会扶贫脱贫项目的发展状况、运行模式进行阐释分析,总结项目扶贫经验,从微观视野为探索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经验规律提供实践性素材。第六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结合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历史实践,立足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客体身份,从明确目标导向上要实现全面自由发展、推动脱贫致富、提升可行能力,重视主体能动作用上要激发主体意识、摆脱观念束缚、弘扬优良品质,增强综合脱贫素质上要提升科技文化水平、促进就业创业发展、保障平等发展权利,强化全方位扶贫格局上要坚持政府主导作用、发挥市场导向优势、加强社会联动参与四个维度揭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为新时代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事业提供经验遵循。

杨榕[3](2020)在《城市功能分工与成渝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综合国力、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选择。近年来,包括西方国家的“再工业化”战略和中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都将制造业看作经济增长战略的关键核心,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意味着制造业结构从高加工化向技术高度密集化转变,实现这一过程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其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互联网+”等信息传输手段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微观企业物理时空布局的限制,为城市间分工提供了一种以价值链分工为基础的新的分工形式——城市功能分工,成为城市聚集扩散效应分析、城市群内部结构优化的崭新研究领域。城市群作为国家中经济增长最快、竞争力最强的区域,将取代国家和企业成为未来国际竞争的主体。成渝城市群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它的发展壮大对于我国平衡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带动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历史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成渝城市群与发展阶段更为成熟的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相比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成渝城市群内的成都、重庆“双核独大”,没有形成合理的城市规模体系,城市间分工结构不明确,顶层设计不完善,城市间行政壁垒仍未打破等,这些问题都对成渝城市群功能分工协调、产业结构优化乃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运用产业集聚理论、分工理论以及新经济地理理论等,以成渝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以城市功能分工为研究视角,以梳理城市功能分工对于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影响及其内在机理为基础,针对成渝城市群产业空间分工格局不合理、城市规模体系不协调、未形成合理的管理体制机制等问题,以成渝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为重点,以实现成渝城市群高效、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系统围绕城市功能分工与成渝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间的关系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研究和阐释:第一,通过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梳理,本文构建了城市功能分工与成渝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作用机制,即“城市功能分工—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产业在不同区位集聚—优化产业空间分工格局,形成结构更为合理的产业链网络—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这一理论分析框架;第二,基于系统GMM模型对2003—2017年成渝城市群地级市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并用空间计量(SAR)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一)城市群内城市功能分工与成渝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之间存在“U”型关系,即随着城市功能分工的深化,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会先下降,但随着城市功能分工超过转折点后,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会上升,根据实证结果,目前拐点还未到,城市功能分工对于成渝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仍是抑制作用。(二)根据城市功能分工指数以及区位熵,成渝城市群内部已形成了以成都、重庆为核心,以绵阳为次中心,以南充、宜宾、德阳、自贡等地为外围的城市功能分工格局。(三)通过系统GMM模型分析发现城市规模体系、人力资本水平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显着正向的促进作用。最后,本文根据理论和实证研究结论,提出基于城市功能分工优化的成渝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途径,包括构建合理的管理机制、优化产业空间分工格局、优化城市规模体系、强化城市群内部联系以及优化成渝城市群人才管理体系的建议,从而促进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成渝城市群高效、高质量发展。

刘建颖[4](2020)在《新疆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成功案例研究 ——以沙湾县安集海镇为例》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到2020年,在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贫困全部解决。精准扶贫的这六年来,已经到了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实践证明,要想富民强区,实现精准脱贫,必须大力发展地区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区域特色经济,这是实现2020年全面小康的有效举措。新疆地处中国西北地区,是边疆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受到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各种优惠,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与一带一路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加快了新疆依靠特色产业实现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沙湾县安集海镇位于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欧亚大陆桥横穿而过,区位优势明显,是着名的“中国辣椒之乡”。近年来,沙湾县安集海镇依靠辣椒产业实现了区强民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随着辣椒产业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经济合作的不断扩大,逐步实现了辣椒产业的跨区域合作,并以此使镇区农户脱贫致富。但是放眼新疆其他地区,尤其是新疆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精准扶贫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特色产业的发展水平还较低、产业的规模还很小、将区域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的能力还很弱,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等,这些都是新疆特色产业精准扶贫遇到的现实问题。本文将通过对沙湾县安集海镇发展辣椒产业的成功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新疆其他地区进行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提供经验。基于这一目的,本文综合了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在精准扶贫背景下,以民族发展理论为指导,以马克思区际分工理论、“国家的视角”发展理论与现代化理论为依托,对特色产业的内涵、特征、新疆特色产业的发展等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笔者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将个案分析与总体分析相结合,将田野调查与文献分析相结合,利用民族学的研究方法,对沙湾县安集海镇辣椒产业在沙湾县如何依靠政府主导、政策依托、龙头企业带领、合作社聚合等各方面进行剖析,构建出沙湾县安集海镇特色产业成功发展的基本框架,总结出具有特色发展经验的“安集海模式”,这对新疆其他地区培育、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从而实现精准脱贫具有指导意义,对新疆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借鉴,在此之下,笔者将“安集海模式”对新疆特色产业扶贫工作从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四个维度作出经验推广。

丁宇[5](2021)在《中国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山地国家,山地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74.8%,山区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5%,山区GDP仅为全国的30%左右。山地资源环境的开发是影响全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总体走向的重要因素,决定着全国区域发展基本格局的根本改善。自工业化以来,中国的区域发展始终面临着山地资源环境开发方式与合理空间组织的挑战。但是,在地理开发条件的限制下,山地资源环境开发效益的改善和提升极为迟缓,以致我国西部内陆山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发展理念和城镇化路径的转变成为山地可持续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从经济学视角来看,由于地理环境差异而造成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从美国“锈带(Rust Belt)”的治理到中国西部内陆地区的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均反映出同样的现实需求:怎样依据“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的原则,突破地理开发条件的制约,从而实现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环境的根本改善。这一问题不仅是现代经济学发展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而且更是现代国家治理必须直面的一项重大挑战。本文以我国西南地区为研究对象,研究资源环境基础、地理开发条件和社会发展需求三者对山地城镇化发育的影响,评价山地资源环境开发条件对人口、经济要素集聚及城镇空间发育的作用机制,揭示影响山地城镇经济运行效益最大化的关键制约要素,为探索山地城镇化合理的发展路径、化解我国现代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矛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论文的研究成果表明:第一,山地城镇化是西部地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建国以来,我国山地现代城镇化起步较晚,与东部地区相比,一方面由于以传统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城镇化发育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发育;另一方面由于城镇自身产业结构演进失衡,社会生产创新能力不足,结果导致山地城镇化发育水平长期滞后。只有通过山地工业化和城镇化两者演进的有序和良性互动,建立适宜当地资源环境开发的城镇集聚经济活动空间组织体系,才是解决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多层次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实现西部山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有效手段和基本途径。第二,山地的特殊地理开发条件是实现当地资源环境大规模工业化开发效益最大化的一个关键制约因素。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山地资源环境的开发广度和深度持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地区生产要素流动和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越来越突出。但因人口过快增长和开发方式粗放,山区的人地关系已进入相对紧张阶段,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在地理开发条件的限制作用下,居高不下的资本投入和运行维护成本使得交通基础设施无法承受传统资源性产品社会生产及其空间集聚活动的增长压力,以致赶超式大一统开发模式难以为继。第三,低运价比和绿色环保的社会商品生产体系建设是改善和提升山地城镇经济运行效率的有效路径。在改善山区劣势的地理环境方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不可或缺,但是要实现山地资源开发价值最大化还需通过经济内外在发展要素的有效联动。换言之,西部山区转型发展亟需从山地工业化、运输化和城镇化三大系统的合理时空协调中寻求出路。坚持产业生态化,建立以特色终端产品制造为中心的社会生产体系,培育多功能支撑、多元化推进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以此满足日益多样化的资源开发与市场发育需求,实现山地经济发展有效性和持续性的全面提升。第四,政府主导的长期“输血型”发展模式不能解决山区发展潜能激活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实证研究及案例分析表明,现代山地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从山地资源环境开发的实际条件出发寻求地域环境有别、发展方式多样化的发展战略。只有选对山地城镇化的合理路径,才有可能超越社会生产投入成本(运输和环境成本)的约束,改变生活方式进而改变生产方式,从而形成市场主导的内生式发展机制,真正实现效益与公平有机结合原则下国家区域协调发展从“被动输血”方式向“主动造血”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本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构建“自然地形、交通运输与山地城镇化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基于资源环境基础与地理开发条件综合评价,分析复杂地理环境下交通运输对山地城镇经济运行的影响,进而揭示山地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三者的相互关系及其演变规律,以此把握决定西部山区人地关系的内在协调机理,为山地城镇化路径选择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二是依据我国西南地区山地城镇化的资源环境基础及其压力的测算,确定山地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强度及总体特征,以此判断未来区域资源环境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走向与生态文明发展的目标选择;三是改进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验证了地理环境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揭示出西部内陆山区社会生产投入成本居高不下的成因,从而确定城镇化发展模式个性化选择的必然;四是基于我国山地工业化时期的人地关系特征,探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修改的合理性,提出了适合山地城镇化的路径及对策建议。

李娟[6](2019)在《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度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物流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其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有利于扩大生产、促进流通、刺激消费、改善民生、繁荣经济,是提升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保障,而且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那么,我国物流业发展质量如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如何?物流业发展质量的提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理是怎样的?促进程度有多大?弄清这些问题,能够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新思路,能够正确评价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以“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为主题,并沿着“问题提出——理论梳理——机理分析——实证检验——政策建议”这一逻辑思路,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系统性地回答。在理论分析方面,本文基于“三元三维”的概念界定构建了理论框架。(1)对物流业发展质量,从发展效率、发展结构和发展环境“三元”进行界定,并以马克思物流业发展理论、西方物流成本等理论为依据。(2)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区际经济互动发展、区域经济充分发展和区际经济平衡发展“三维”进行界定,认为区际经济互动发展是指各区域经济在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协同互动中实现发展的过程;区域经济充分发展是指各区域生产力不断提升、发展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动力得到转换、发展效益不断提升的过程;区际经济平衡发展是指区域间经济差距缩小、各区域共同发展的过程。这部分以马克思区域协调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新增长理论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的区域互动发展理论等为依据。(3)基于以上“三元三维”的概念界定,运用马克思流通理论、劳动分工理论和世界市场理论,及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位理论、消费理论等,对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第一,物流业发展质量的提升既能直接影响区际经济互动发展,也能通过时空压缩、市场一体化和分工合理化间接影响区际经济互动发展;第二,物流业发展质量的提升既能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充分发展,也能通过改善供给侧和刺激需求侧间接影响区域经济充分发展;第三,物流业发展质量的提升既能直接影响区际经济平衡发展,也能通过收入均等化、消费平等化和基础设施均等化间接影响区际经济平衡发展。这是本文实证分析的基础和依据。在实证分析方面,依据上述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从“三层次”即我国30个省域、四大板块和全国整体层次进一步对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际经济互动发展、区域经济充分发展、区际经济平衡发展的总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对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静态效应、动态效应和长期效应进行验证。结论显示:(1)物流业发展质量的研究结论:我国三层次的物流业发展效率均偏低且存在区域异质性;我国三层次的物流业发展结构红利尚未得到有效发挥,四大板块层次和全国整体层次均呈“M”形演进;我国三层次的物流业发展环境均不足,但呈递增趋势;我国三层次的物流业发展质量均不高,但呈递增趋势,其中四大板块层次存在σ收敛,全国整体层次存在σ发散。(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结论:我国三层次的区际经济互动发展水平均相对偏低且存在区域异质性,其中我国30个省域层次呈“倒U”形、全国整体层次呈“M”形演进,西部和东北地区成为“洼地”;我国三层次区域经济发展都不充分,分别呈渐进式、波浪式和平稳式演进;我国30个省域层次的区际经济平衡发展水平呈“U”形演进,四大板块层次呈分层特征,全国整体层次的不平衡程度有增加趋势;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30个省域层次的较高且呈“V”形演进,四大板块层次呈波浪形演进,全国整体层次属于初级协调等级且呈“V”形演进。(3)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的实证结论:第一,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互动发展存在正向驱动效应,驱动力主要来自间接驱动因素,市场一体化是主要中介和路径。第二,物流业发展质量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双重驱动区域经济充分发展,其中我国30个省域层次的主要驱动路径是需求侧,四大板块层次和全国整体层次首要通过直接效应驱动。第三,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平衡发展的总效应由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构成,且以间接效应为主,其中我国30个省域层次以直接效应为主要途径,四大板块层次和全国整体层次以消费均等化为主要中介和路径。第四,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存在静态效应、动态效应和长期效应。根据以上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最后提出的对策建议是: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以驱动区际经济互动发展、区域经济充分发展和区际经济平衡发展,最终驱动区域经济实现协调发展。具体来说,我国三层次均需要做到物流业发展的“八化”,即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标准化、专业化和绿色化,以提升发展效率;促进物流业发展的产业化和网络化,以优化发展结构;促进物流业发展的集约化、全球化和智能化,以改善发展环境。本文的创新之处是:(1)研究内容上,采用“三元三维三层次”分析框架,即通过物流业发展结构、发展效率和发展环境三元对物流业发展质量进行界定和评价,通过区际经济互动发展、区域经济充分发展和区际经济平衡发展三维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界定和评价,对我国30个省域、四大板块和全国整体这三个层次的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这三方面在以往研究中都较为少见。(2)研究视角上,研究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并在影响路径上,认为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三个维度存在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双重驱动,并从静态效应、动态效应和长期效应三个方面检验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作用。(3)研究方法的应用上,将综合指标体系、效率分析法等引入物流业发展质量的评价中;将一元并行多重中介模型和链式多重中介模型引入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分析中,并在分析中进行拓展,是新颖有效的。

公丕宏[7](2019)在《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时间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从时间维度看,集中体现为连续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从空间维度看,表现出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态势与不充分状态。本文旨在从空间维度研究中国经济格局演化,基于对经济空间的几何解析,结合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具体形态,从散点尺度研究乡村、从节点簇尺度研究城市群、从轴线尺度研究基础设施、从域面尺度研究区域、从立体尺度研究海洋,运用科学隐喻与归纳综合的方法,提出中国五度经济空间场,作为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顶层设计。第一部分是理论准备。首先对经济空间演化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系统梳理国内、国外、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理论,立足研究现状,确立理论逻辑基点,在明确研究对象、主体框架的基础上,从空间几何要素切入,解析经济空间要素,基于对场理论的科学隐喻,形成经济空间场理论。运用经济空间理论分析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构成,构建以乡村演化散点、城市群演化节点簇、基础设施演化轴线、区域演化域面、海洋演化立体为主体的五维经济空间分析框架,提出建设以经济空间势、经济空间熵、经济空间流、经济空间集、经济空间域为变量的五度经济空间场。第二部分是中国经济空间的多尺度分析。乡村散点、城市群节点簇构成了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微观支撑,从乡村经济空间的演变轨迹出发,研究乡村经济空间演化的特征与系统,分析经济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基于对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演化特征的分析,进一步总结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规律;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空间演化的轴线,拓展了演化的地理空间、生活空间、生产空间,推进了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乡村经济的通道优化;从区域经济空间演化视角来看,四大板块呈现出点线网面的演化态势,京津冀网络型演化、长江经济带联通演化、“一带一路”开放演化正在重塑中国区域经济空间;海洋经济空间立体演化的两大支撑是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第三部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出建设高质量经济空间场的对策建议。把中国经济空间与经济空间场理论相结合,依据五度经济空间场的作用机理,把增强经济空间势、降低经济空间熵、加大经济空间流、丰富经济空间集、拓展经济空间域,作为建设高质量经济空间场的实践进路,从提升城市群经济空间势能、降低乡村经济空间熵值两个维度,持续强化城乡经济空间的微观支撑,促进区域经济空间的中观融联,推进陆域、海洋经济空间的宏观统筹。以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现代能源供给体系、现代信息传输体系构建泛在高效的基础设施空间,持续增大经济空间流,贯通微观支撑、中观融联、宏观统筹。第四部分结语,对论文的可能创新点进行简要归纳,主要是构建了五维经济空间分析框架,得出了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的规律,提出了建设中国五度经济空间场的理论与进路,使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历史与建设高质量经济空间场的逻辑辩证统一。最后对论文的有待完善之处进行了总结,指出定量分析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与方向。

毛丽佳[8](2019)在《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为研究地域,以空间关联视角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具体而言,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厘清和界定跨省界地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相关概念,并对经济区和行政区关系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以民族学、经济学、管理学、经济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进一步地,本论文的研究以断裂点模型为研究工具,并对其参数应用进行拓展,从而进一步探究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县域间的经济空间联系关系,由此计算出重庆市黔江区的综合得分最高,有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潜力;进而对跨省界两两相邻的县域进行空间联系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探究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空间联系。同时,本论文以空间关联视角,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在中药材、茶叶、畜牧养殖、矿产、旅游等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空间关联性,但依然存在现代农业发展较为滞后、地理标志产品区域特色不明显、缺乏优势产业带、缺乏跨省界旅游文化产业合作、缺乏中心城市辐射和缺乏地方政府间协调机制等问题。本文基于空间关联视角,以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筛选原则为基础,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资源禀赋进行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指标体系的构建,运用区位熵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进行实证分析,计算得出第一、二、三产业和工业的优势分布县域,再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对第一、二、三产业和工业进行综合得分排序,进而基本确定蔬菜、茶叶、烤烟、中药材、畜牧养殖、清洁能源、矿产升级转型、加工业、医药化工业和旅游业可以作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对象。综上所述,本论文以空间关联为视角,针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提出了特色自然资源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协同创新开发模式和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模式。由此,进一步地提出了促进武陵山区跨省界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六条对策建议,对武陵山片区跨省界区域特色产业的协调发展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冯曾波[9](2019)在《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城镇化动力机制缺陷、城镇规模体系失衡、制度机制改革滞后、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进程。长江上游地区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点区域,其城镇化的发展对于进一步加快长江上游地区的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整体现代化进程、不断缩小与东中部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值得注意的是,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具有我国城镇化发展问题的普遍性特征,同时其自身的特点也影响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如长江上游地区自然地理条件恶劣、少数民族占比高、经济基础差、交通设施落后等,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长江上游地区工业化及城镇化的进程。本文以城市化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以长江上游地区为研究范围,以城镇化发展为研究对象,梳理了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长江上游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现状和特点,剖析了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战略框架,建立了“一轴三群、四核六带”的长江上游地区城镇结构体系,探讨了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战略途径。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一)由于其经济发展基础较差,上游地区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中下游地区及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由于很多地方政府过度重视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大,忽视对城镇人口集聚的重视以及人口集聚后社会保障体系的落实,导致长江上游地区普遍出现了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情况。除此之外长江上游城镇化还存在城镇化发展水平低、质量差、城镇密度低、发展不均衡、功能逐渐衰竭、规模结构扭曲、城镇联系薄弱、首位度高等问题。(二)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具有我国城镇化发展问题的普遍性特征,同时其自身的特殊性也成为影响其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其中,制度机制缺陷、自然历史因素、城镇化发展基础差、少数民族占比高、动力机制缺陷和生态环境问题是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三)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全域规划”、“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绿色发展”的城镇化战略原则;以确立制度安排、统筹城乡发展、构建中心——外围的城镇体系、培育建设小城镇为战略重点;以构建协调的城镇网络体系、促进产业与城镇化相互融合、城镇化与环境协调发展为战略目标,最终将长江上游地区建成中国内地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四)针对目前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创新制度安排为前提,以建立城镇化发展的运行机制为基础,以强化城镇化发展的产业基础为支撑,以构建长江上游地区城镇体系为重点,以完善水运、铁路、公路、航空网络基础设施系统为补充,以优化城乡生态环境为保障的城镇化发展战略途径。(五)在健全长江上游城镇化体系的过程中,应加强大城市之间的关联和纽带作用,引导区域的空间结构布局,形成规模适度、分布合理的城镇化空间结构格局。形成以众多小城镇为基础,以长江沿线发展轴为补充,以成渝城市群、黔中城市群、滇中城市群为重点,以梯字型城市群为核心,以多条城市连绵带为支撑的“一轴三群、四核六带”的城镇化发展体系。

宋红团[10](2018)在《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及其当代思考》文中研究表明上世纪60年代中期,迫于周边严峻的国际形势,我国亟需在具有战略纵深的中西部地区建立稳固的大后方。于是,一场以军工企业建设为主体的三线建设浩浩荡荡的拉开了序幕,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建成了一大批包括航空、航天、电子、兵器、船舶、核等多个行业的骨干企业,生产出一大批支撑国防安全的武器装备,保证了当时复杂国际局势下的国防安全。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是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及其当代思考,主要内容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三线军工企业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贡献、社会责任及经验教训的解读;二是对三线军工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分析;三是对三线军工企业顺应时代发展应对策略的探讨。本文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回顾了三线军工企业及其历史沿革,分析了“备战备荒”、“军转民”、“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发展历程中的五个阶段。围绕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决策历史背景、形成、实施及特点,分析其发展的历史必然性,阐述了三线军工企业五十多年来的历史贡献,总结其经验教训并进行当代反思。从社会责任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了新时期三线军工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同时运用“SWOT”工具,系统论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三线军工企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了新时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三线军工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为指导,探讨三线军工企业积极应对市场经济挑战的对策。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在大量数据印证、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力求全面对整个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面貌进行勾勒,使我们对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整个历史过程有更加完整的认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深入分析三线军工企业历史特点、现实环境,借鉴先进的理论与模式来丰富实践,系统阐述三线军工企业的阶段性特点、历史贡献、发展经验、正反两方面启示和未来发展战略。通过借鉴西方国家军工企业建设的经验,分析、比较、研究三线军工企业建设得失,为新时期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提供系统理论体系和全面路径规划,对助推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改革创新和快速发展有较大的正面价值。三线建设的历史是波澜壮阔的,它不仅深刻影响了我国的军工体系建设,而且对地方经济发展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刻反映了我国政治国防、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几十年来的命运变迁。鉴古而知今,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围绕三线军工企业建设历史及发展演变,探讨其形成发展及其应对市场经济挑战的战略思考,从中提升出相关理论,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企业社会责任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改革发展两个维度,探索三线军工企业顺应时代发展的对策,希望对新形势下三线军工企业发展有所助益。

二、西部大开发必须大力提高分工与专业化水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大开发必须大力提高分工与专业化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述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贫困
        2.1.2 农村贫困家庭
        2.1.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
    2.2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原因
        2.2.1 地理环境的约束
        2.2.2 制度设计的性别盲视
        2.2.3 历史文化的影响
        2.2.4 社会参与力量的不足
    2.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表现
        2.3.1 贫困程度深重
        2.3.2 健康状况较差
        2.3.3 受教育水平不高
        2.3.4 可行能力缺失
    2.4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影响
        2.4.1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经济影响
        2.4.2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政治影响
        2.4.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文化影响
        2.4.4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社会影响
        2.4.5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生态影响
    小结
第3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理论资源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1.1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3.1.2 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2.1 妇女解放思想
        3.2.2 共同富裕理论
        3.2.3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
    3.3 国外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3.1 可行能力贫困理论
        3.3.2 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想
    3.4 中国传统文化中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4.1 中国传统妇女观
        3.4.2 中国传统贫富观
    小结
第4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意义及进程
    4.1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重大意义
        4.1.1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4.1.2 彰显我国政治优势的集中标识
        4.1.3 提升我国文化实力的现实途径
        4.1.4 巩固我国社会安定的必要保障
        4.1.5 打造我国美丽生态的重要环节
    4.2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历史进程
        4.2.1 通过体制改革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4.2.2 通过开发式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4.2.3 通过“双轮驱动”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4.2.4 通过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小结
第5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品牌项目
    5.1 健康扶贫脱贫项目
        5.1.1 母亲健康快车
        5.1.2 农村妇女“两癌”检查
        5.1.3 “降消”项目
    5.2 科教扶贫脱贫项目
        5.2.1 春蕾计划
        5.2.2 “双学双比”活动
        5.2.3 巾帼科技致富工程
    5.3 金融扶贫脱贫项目
        5.3.1 母亲小额循环
        5.3.2 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
        5.3.3 母亲创业循环金
    5.4 就业创业扶贫脱贫项目
        5.4.1 巾帼家政服务
        5.4.2 手工编织
        5.4.3 妈妈制造
    5.5 社会扶贫脱贫项目
        5.5.1 幸福工程
        5.5.2 母亲水窖
        5.5.3 母亲邮包
    小结
第6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
    6.1 明确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目标导向
        6.1.1 实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全面自由发展
        6.1.2 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实现脱贫致富
        6.1.3 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可行能力
    6.2 重视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体能动作用
        6.2.1 激发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体意识
        6.2.2 摆脱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观念束缚
        6.2.3 弘扬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优良品质
    6.3 增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综合脱贫素质
        6.3.1 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科技文化水平
        6.3.2 促进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就业创业发展
        6.3.3 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平等发展权利
    6.4 强化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全方位扶贫格局
        6.4.1 坚持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政府主导作用
        6.4.2 发挥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市场导向优势
        6.4.3 加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社会联动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城市功能分工与成渝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方法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1.3.1 主要创新
        1.3.2 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城市功能分工
        2.1.2 生产性服务业
        2.1.3 城市群
        2.1.4 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
    2.2 基础理论
        2.2.1 古典分工理论
        2.2.2 国际贸易理论
        2.2.3 空间分工理论
        2.2.4 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2.2.5 产业集聚理论
        2.2.6 新经济地理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城市功能分工
        2.3.2 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
        2.3.3 城市功能分工与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
        2.3.4 成渝城市群
        2.3.5 研究评述
3 城市功能分工影响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机理分析
    3.1 城市功能分工初期影响机制
    3.2 城市功能分工中后期影响机制
        3.2.1 城市功能分工增强城市间要素流动效应
        3.2.2 城市间知识外溢效应
        3.2.3 城市间产业重构与转移机制
        3.2.4 城市群产业链分工网络
4 成渝城市群城市功能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分析
    4.1 成渝城市群发展整体概述
        4.1.1 成渝城市群概况
        4.1.2 成渝城市群发展历程
        4.1.3 成渝城市群产业结构
    4.2 成渝城市群城市功能分工现状分析
        4.2.1 成渝城市群城市功能分工指数的测度方法
        4.2.2 数据的来源与说明
        4.2.3 成渝城市群城市功能分工指数计算结果
        4.2.4 成渝城市群产业空间分工格局分析
    4.3 成渝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测度与分析
        4.3.1 测度方法
        4.3.2 测度结果
        4.3.3 城市功能分工与成渝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
5 城市功能分工与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实证检验
    5.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5.1.1 模型设定
        5.1.2 变量选择
        5.1.3 数据来源
    5.2 实证分析
        5.2.1 基准分析
        5.2.2 稳健性检验
    5.3 研究结论
6 基于城市功能分工优化的成渝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途径
    6.1 构建协同发展管理机制
        6.1.1 构建成渝城市群顶层协同管理机制
        6.1.2 构建成渝城市群利益协调机制
    6.2 优化成渝城市群产业空间分工格局
        6.2.1 成渝城市群整体产业空间分工格局
        6.2.2 成渝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分工格局
        6.2.3 成渝城市群制造业空间分工格局
    6.3 优化成渝城市群城市规模体系
        6.3.1 提升中心城市核心功能
        6.3.2 培育次级中心城市
        6.3.3 优化发展中小城市
    6.4 强化城市群内部联系网络
        6.4.1 构建信息共享网络
        6.4.2 优化交通运输网络格局
    6.5 优化成渝城市群人才管理体系
        6.5.1 构建外来高素质人才引进机制
        6.5.2 优化城市群内部人才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4)新疆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成功案例研究 ——以沙湾县安集海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特色产业相关研究
        2.2.2 精准扶贫相关研究
    3.相关概念界定
    4.内容概括和研究方法
        4.1 内容概括
        4.2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田野点概况
    1.1 新疆沙湾县县情
    1.2 安集海镇简介
        1.2.1 安集海镇人口情况
        1.2.2 安集海镇自然气候
        1.2.3 安集海镇主要农作物情况
        1.2.4 安集海镇经济情况
第二章 沙湾县安集海镇贫困原因与扶贫历程
    2.1 沙湾县安集海镇前期贫困的原因
        2.1.1 自然灾害原因
        2.1.2 文化原因
        2.1.3 多民族贫困户自身原因
    2.2 沙湾县安集海镇扶贫的发展历程
        2.2.1 第一阶段:粗放式扶贫——政府兜底,纳入低保
        2.2.2 第二阶段:政府相关活动扶贫——扶贫又“扶智”
        2.2.3 第三阶段: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第三章 沙湾县安集海镇辣椒产业扶贫发展优势
    3.1 政府政策
        3.1.1 国家层面
        3.1.2 自治区层面
        3.1.3 沙湾县层面
    3.2 精准的区域特色产业选择
        3.2.1 相对比较优势
        3.2.2 专业化程度
        3.2.3 竞争能力
    3.3 龙头企业——以新疆安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例
        3.3.1 市场引导作用
        3.3.2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3.3.3 推进农业产业化
    3.4 “合作社+”的农户参与模式
        3.4.1 强化镇区多民族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
        3.4.2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3.4.3 降低小农户的交易成本
        3.4.4 跨区域发展
    3.5 多民族贫困户社会方面的转变
第四章 沙湾县安集海镇特色产业扶贫成功经验
    4.1 政府发挥着特色产业扶贫的主体地位
        4.1.1 精准定位辣椒产业
        4.1.2 加大跨区域合作,增加项目引进
        4.1.3 建设产业基地,完善辣椒基础设施
    4.2 “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
        4.2.1 龙头企业的引进与培育
        4.2.2 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
        4.2.3 辣椒专业合作社的帮扶作用
    4.3 各民族贫困者内生发展动力
第五章 “安集海模式”对新疆扶贫的特色经验推广
    5.1 政府要发挥组织和领导作用
        5.1.1 立足资源禀赋,选准特色产业
        5.1.2 加大投入,引入优势项目
        5.1.3 加大力度,打造县域品牌
        5.1.4 加大对外开放,提高特色产业外向度
    5.2 龙头企业要发挥特色产业扶贫帮扶作用
        5.2.1 延长产业链,推动产业集约化发展
        5.2.2 实现订单农业,提高农户抵御风险能力
        5.2.3 扩大销售市场,提高企业实力
    5.3 农业专业合作社发挥对各民族贫困户的集聚作用
        5.3.1 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5.3.2 构建以农业合作社为核心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5.3.3 形成完善的监管体制
        5.3.4 扩大合作社与市场的联系
    5.4 不断提高各民族贫困户的信心和决心
        5.4.1 转变思想,积极投身于脱贫攻坚战
        5.4.2 掌握技术,提升能力
        5.4.3 确定贫困人口主体地位,提高素质技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5)中国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1.3.1 基本概念
        1.3.2 研究范围
        1.3.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地理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区位理论与集聚经济
        2.1.2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2.1.3 新经济地理空间集聚理论
        2.1.4 比较优势理论
    2.2 相关研究
        2.2.1 地理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
        2.2.2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2.2.3 促进山区发展的对策研究
        2.2.4 研究述评
    2.3 本章小结
3 自然地形、交通运输与山地城镇化作用机制
    3.1 经济基础与山地城镇化的关系
        3.1.1 区域经济发展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
        3.1.2 区域发展战略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
    3.2 自然地形与山地城镇化的关系
        3.2.1 山地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
        3.2.2 自然地形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
    3.3 交通运输与城镇化相互作用机制
        3.3.1 交通运输对城镇化的影响
        3.3.2 城镇化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3.4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作用机制
        3.4.1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关系
        3.4.2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关系演变
    3.5 本章小结
4 西南地区经济基础与山地城镇化发育特征分析
    4.1 经济基础综合测度
        4.1.1 经济发展历程
        4.1.2 工业化发展阶段
        4.1.3 竞争能力测度
        4.1.4 影响因素分析
    4.2 城镇化水平综合测度
        4.2.1 人口城镇化
        4.2.2 经济城镇化
        4.2.3 整体城镇化
        4.2.4 城镇空间拓展
    4.3 城镇等级结构变化分析
        4.3.1 人口规模等级结构
        4.3.2 城市经济等级结构
        4.3.3 城市空间等级结构
        4.3.4 城市消费等级结构
        4.3.5 城市职能和类型多样化
    4.4 本章小结
5 西南地区山地城镇化的资源环境基础及压力评价
    5.1 资源环境要素构成及特征
        5.1.1 资源环境要素构成
        5.1.2 资源环境本底特征
    5.2 资源环境要素供需状态评价
        5.2.1 土地资源
        5.2.2 淡水资源
        5.2.3 矿产与能源
        5.2.4 森林与草地资源
        5.2.5 资源开发压力评价
    5.3 资源环境开发对城镇化影响评价
        5.3.1 “地—地”关系评价
        5.3.2 “人—地”关系评价
        5.3.3 资源开发的负面效应
    5.4 本章小结
6 交通运输对西南地区山地城镇化影响的实证检验
    6.1 交通运输主要特征
        6.1.1 运输网络发展
        6.1.2 专业化程度
        6.1.3 运输距离
        6.1.4 运输成本
        6.1.5 运输能耗
    6.2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关系的测度
        6.2.1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6.2.2 平稳性及协整检验
        6.2.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6.2.4 VAR模型的估计及脉冲分析
    6.3 交通运输对山地城镇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6.3.1 实证模型选择
        6.3.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6.3.3 实证过程及实证结果
        6.3.4 基于实证结果的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我国山地城镇化的路径选择与对策建议
    7.1 山地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7.1.1 对区域发展差异与不平衡问题的再认识
        7.1.2 对效率与公平抉择问题的再认识
    7.2 国内外典型案例研究
        7.2.1 瑞士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
        7.2.2 贵州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
    7.3 山地城镇化发展思路与措施
        7.3.1 总体发展思路
        7.3.2 发展路径选择
        7.3.3 主要措施及建议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物流业及其发展质量的研究
        1.2.2 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
        1.2.3 关于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的研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及框架结构
        1.3.3 研究内容
        1.3.4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物流业发展理论
        2.1.1 物流业发展质量的概念界定
        2.1.2 马克思的物流业发展理论
        2.1.3 西方物流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2.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2.2.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界定
        2.2.2 马克思主义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
        2.2.3 西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
第3章 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理分析
    3.1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互动发展的影响机理
        3.1.1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互动发展影响的数理模型
        3.1.2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互动发展的直接影响
        3.1.3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互动发展的间接影响
        3.1.4 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际经济互动发展的机理总结
    3.2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充分发展的影响机理
        3.2.1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充分发展影响的数理模型
        3.2.2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充分发展的直接影响
        3.2.3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充分发展的间接影响
        3.2.4 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域经济充分发展的机理总结
    3.3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平衡发展的影响机理
        3.3.1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平衡发展影响的数理模型
        3.3.2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平衡发展的直接影响
        3.3.3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平衡发展的间接影响
        3.3.4 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际经济平衡发展的机理总结
    3.4 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机理
第4章 物流业发展质量评价
    4.1 物流业发展效率评价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2 研究方法
        4.1.3 数据来源及分析
        4.1.4 实证分析结果及评价
    4.2 物流业发展结构评价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2 研究方法
        4.2.3 数据来源及分析
        4.2.4 实证分析结果及评价
    4.3 物流业发展环境评价
        4.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2 研究方法
        4.3.3 数据来源及分析
        4.3.4 实证分析结果及评价
    4.4 物流业发展质量评价
        4.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4.2 实证分析结果及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互动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区际经济互动发展水平及特征
        5.1.1 区际经济互动发展水平的测度
        5.1.2 区际经济互动发展的时空演进特征
    5.2 我国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际经济互动发展的实证分析
        5.2.1 计量模型构建
        5.2.2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5.2.3 实证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充分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6.1 区域经济充分发展水平及特征
        6.1.1 区域经济充分发展水平的测度
        6.1.2 区域经济充分发展的时空演进特征
    6.2 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域经济充分发展的实证分析
        6.2.1 计量模型构建
        6.2.2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6.2.3 实证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平衡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7.1 区际经济平衡发展水平及特征
        7.1.1 区际经济平衡发展水平的测度
        7.1.2 区际经济平衡发展的时空演进特征
    7.2 我国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际经济平衡发展的实证分析
        7.2.1 计量模型构建
        7.2.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7.2.3 实证结果分析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8.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及特征
        8.1.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测度
        8.1.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演进特征
        8.1.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等级划分
    8.2 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8.2.1 计量模型构建
        8.2.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8.2.3 静态效应分析
        8.2.4 动态效应分析
        8.2.5 长期效应分析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9.1 结论
        9.1.1 物流业发展质量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研究结论
        9.1.2 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以驱动区际经济互动发展
        9.2.2 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以驱动区域经济充分发展
        9.2.3 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以驱动区际经济平衡发展
        9.2.4 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以驱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9.2.5 发挥其他因素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
    9.3 不足之处及展望
        9.3.1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9.3.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向的选定
        二、国内外研究的述评
        三、经济空间演化的理论基础
        四、经济空间演化的分析框架
        五、中国经济空间的分维研究
        六、结论与展望
第一章 经济空间演化的研究综述
    第一节 经济空间演化的文献分析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思想研究述评
        一、马克思经济空间演化思想的发轫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代表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思想的深化与实践
    第三节 西方经济空间演化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一、经典区位理论
        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
        三、新经济地理学
    第四节 国内空间经济学中的经济空间演化研究述评
        一、经济空间演化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二、运用经济空间演化相关理论进行综合性分析
        三、经验性研究某一区域的经济空间演化
        四、研究某一产业的经济空间演化
第二章 经济空间演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主体框架
        一、研究对象
        二、主体框架
    第二节 几何分析
        一、空间的基本要素
        二、经济空间的界定与属性
        三、经济空间的要素解析
    第三节 经济空间场理论
        一、空间场相关理论
        二、经济空间场作用机理
第三章 中国经济空间尺度层级与经济空间场
    第一节 中国经济空间层级结构
        一、乡村演化散点
        二、城市群演化节点簇
        三、基础设施演化轴线
        四、区域演化域面
        五、海洋演化立体
    第二节 五度经济空间场
        一、经济空间势
        二、经济空间熵
        三、经济空间流
        四、经济空间集
        五、经济空间域
第四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散点尺度:乡村
    第一节 乡村经济空间格局的演变轨迹
        一、传统乡村经济空间的均质性分析
        二、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乡村经济空间
        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乡村经济空间
    第二节 乡村经济空间的演化分析
        一、乡村经济空间演化的特征
        二、乡村经济空间的系统解析
        三、土地制度跃迁的演化影响
    第三节 乡村经济空间的演化机制
        一、需求导向下的市场机制
        二、政府调控下的空间演化
        三、乡村主体的空间区位选择
第五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节点簇尺度:城市群
    第一节 城市群空间演化的特征与模式
        一、城市群概念演化
        二、城市群空间演化的本质特征
        三、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模式
    第二节 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的演化机制
        一、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
        二、城市群空间演化的政策变迁解析
        三、全球化与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关系
    第三节 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特征
        一、城市群是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的主体
        二、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负外部性
        三、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异质性
第六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轴线尺度:基础设施
    第一节 经济空间中基础设施的属性与功能
        一、基础设施的内涵界定
        二、基础设施的属性特征
        三、基础设施的重要功能
    第二节 基础设施与经济空间的拓展
        一、基础设施对经济地理空间的拓展
        二、基础设施对经济生产空间的延展
        三、基础设施对经济生活空间的扩展
    第三节 基础设施与经济空间优化
        一、基础设施供给与经济空间结构优化
        二、基础设施与城市群经济空间优化
        三、基础设施与乡村经济空间优化
第七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域面尺度:区域
    第一节 区域经济空间的演进历程
        一、西部经济空间的开发演化
        二、东北经济空间的振兴演化
        三、中部经济空间的崛起演化
        四、东部经济空间的率先演化
    第二节 区域经济空间的点-轴-网-面演化
        一、东部经济空间的多极网络演化
        二、中部经济空间的轴线-网络演化
        三、东北经济空间的节点-轴线演化
        四、西部经济空间的多中心节点演化
    第三节 中国全域经济空间的融合联通
        一、京津冀经济空间的网络型演化
        二、长江经济带经济空间的联通演化
        三、“一带一路”重塑经济开放空间
第八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立体尺度:海洋
    第一节 中国海洋经济空间宏观构成
        一、中国的海洋国土
        二、中国海洋经济区空间格局
        三、中国海洋经济空间的延展
    第二节 中国海洋经济空间演化布局
        一、海洋经济空间的演化基础
        二、海洋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海洋经济空间的区域演化
    第三节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一、完善海洋经济产业体系
        二、建立海洋经济创新体系
        三、促进海洋经济对外开放
    第四节 建设海洋生态文明
        一、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重要地位
        二、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现实困境
        三、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优化路径
第九章 中国高质量经济空间场建设
    第一节 中国经济空间与经济空间场理论
        一、五度经济空间场的建设
        二、中国经济空间场建设的顶层设计
    第二节 强化城乡演化节点的微观支撑
        一、提升城市群经济空间势
        二、降低乡村经济空间熵
    第三节 构建泛在高效的基础设施空间
        一、完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
        二、建设现代能源供给体系
        三、构筑现代信息传输体系
    第四节 推进区域经济空间的协调融联
        一、多维推进区域融联
        二、构建协调制度体系
    第五节 陆海统筹拓展海洋经济空间
        一、陆海统筹的顶层设计
        二、陆海统筹的主要内容
        三、陆海统筹的制度创新
        四、推进海洋治理现代化
第十章 结语与展望
    一、可能创新之域
    二、有待完善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8)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关于特色产业的研究
        1.2.2 关于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
        1.2.3 关于省际边界经济联系的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创新点
第2章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理论基础
    2.1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基本界定
        2.1.1 跨省界地区的基本界定
        2.1.2 跨省界民族地区的基本界定
        2.1.3 特色产业的基本界定
        2.1.4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概念
    2.2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2.2.1 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2.2.2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形成因素
        2.2.3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2.3 经济区和行政区关系演化
        2.3.1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前
        2.3.2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
        2.3.3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初期至21世纪初期
        2.3.4 第四阶段:21世纪初期至今
    2.4 特色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4.1 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4.2 有利于提升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
        2.4.3 有利于推进城乡统筹协调
        2.4.4 有利于集聚各类生产要素
        2.4.5 有利于促进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2.4.6 有利于跨省界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本章小结
第3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及其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
    3.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基本概况
        3.1.1 地理区位概况
        3.1.2 自然资源情况
        3.1.3 民族文化资源
        3.1.4 资本现状
        3.1.5 科教文卫发展情况
        3.1.6 政策环境
    3.2 产业与产业结构特征
        3.2.1 产业结构现状
        3.2.2 产业结构特征
    本章小结
第4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联系的空间作用分析——基于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4.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空间关联的天然基础
        4.1.1 地缘关系的紧密性
        4.1.2 民族文化的相似性
        4.1.3 自然资源的共有性
        4.1.4 经济发展的共通性
        4.1.5 社会发展的依存性
    4.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经济空间分布分析
        4.2.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地理位置
        4.2.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经济空间分布分析
    4.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联系空间作用的评价与结果——基于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4.3.1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模型
        4.3.2 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4.3.3 指标体系的选择与权重赋值
        4.3.4 数据处理与评价结果
        4.3.5 经济联系空间作用及其特征分析
    4.4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各县域功能定位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空间关联的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1 武陵山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资源类型、分布特征及比较分析
    5.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1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渝东南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2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湘西州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3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恩施州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4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铜仁市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5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比较分析
    5.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5.3.1 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制约现代农业发展
        5.3.2 地理标志以初级农产品为主,区域特色不明显
        5.3.3 缺乏具备资源特色的优势产业带
        5.3.4 缺少跨省界旅游文化产业的合作
        5.3.5 城市体系发育尚未成熟,缺乏中心城市辐射带动
        5.3.6 缺乏地方政府间的协调机制,社会管理边缘化
    本章小结
第6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选择及评价体系研究
    6.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意义
    6.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筛选原则
        6.2.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必要性
        6.2.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思路
        6.2.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原则
    6.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资源禀赋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6.3.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资源禀赋评价
        6.3.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影响因素
    6.4 基于空间关联的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6.4.1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6.4.2 选取指标
        6.4.3 对区位熵模型的改进
        6.4.4 特色产业实证分析
    本章小结
第7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模式研究
    7.1 特色自然资源发展模式
    7.2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7.3 旅游产业协同创新开发模式
    7.4 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模式
    本章小结
第8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8.1 打造跨省界连片特色现代农业小镇,实现特色农业协调发展
    8.2 突出地理标志产品民族特色,扩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8.3 立足优势资源特征培育优势工业产业带
    8.4 以共有的民族人文资源助推特色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8.5 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培育中心城市
    8.6 实现地方政府间跨域协调合作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展望与不足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
    9.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创新与主要局限
        1.3.1 研究创新
        1.3.2 主要局限
    1.4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1.4.1 基本结论
        1.4.2 研究展望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城市化理论
        2.1.2 增长极理论
        2.1.3 点轴开发理论
        2.1.4 中心外围理论
        2.1.5 人口迁移理论
        2.1.6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文献综述
        2.2.2 国内文献综述
    2.3 理论与实践启示
        2.3.1 城市发展
        2.3.2 城乡协调
        2.3.3 人口流动
        2.3.4 道路选择
        2.3.5 发展方向
    2.4 概念界定
        2.4.1 城镇
        2.4.2 城镇化
        2.4.3 城市群
        2.4.4 长江上游地区
3 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3.1 起步发展阶段(1949年——1957年)
        3.1.1 人口自由迁移阶段
        3.1.2 “一五”计划实施阶段
    3.2 基本停滞阶段(1958年——1978年)
        3.2.1 “大跃进”运动时期
        3.2.2 “三线”建设时期
    3.3 缓慢发展阶段(1979年——2000年)
        3.3.1 恢复发展阶段
        3.3.2 较快增长阶段
    3.4 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
        3.4.1 西部大开发前十年
        3.4.2 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
4 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及特点
    4.1 人口及土地城镇化现状
        4.1.1 人口城镇化
        4.1.2 土地城镇化
    4.2 城镇化水平现状
        4.2.1 城镇化发展水平
        4.2.2 城镇化发展质量
        4.2.3 城镇化管理水平
    4.3 城镇空间分布现状
        4.3.1 城镇分布密度
        4.3.2 空间职能结构
        4.3.3 空间分布特征
    4.4 城镇化发展特点
        4.4.1 城镇化发展不均衡
        4.4.2 城镇带动能力不足
        4.4.3 城镇横向联系薄弱
        4.4.4 城镇布局资源导向
    4.5 城镇化规模结构特点
        4.5.1 规模结构扭曲
        4.5.2 城市首位度高
        4.5.3 Zipf指数的实证分析
    4.6 城镇空间结构分析
        4.6.1 引力模型介绍
        4.6.2 城市引力测算
        4.6.3 空间结构分析
5 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5.1 制度缺陷
        5.1.1 二元经济体制
        5.1.2 要素流动障碍
        5.1.3 产业布局畸形
        5.1.4 城市管理缺陷
        5.1.5 城市规划缺陷
    5.2 自然区位因素
        5.2.1 地形地貌恶劣
        5.2.2 自然灾害频发
        5.2.3 区域交通落后
    5.3 城镇发展基础薄弱
        5.3.1 城市发展水平较低
        5.3.2 城市基础设施落后
        5.3.3 小城镇经济实力弱
        5.3.4 大中城市发展不足
    5.4 民族地区发展滞后
        5.4.1 民族地区城镇化密度较低
        5.4.2 民族心理与思想观念落后
        5.4.3 民族地区劳动力素质较低
    5.5 城市动力机制缺陷
        5.5.1 农业生产低效
        5.5.2 工业拉力不足
        5.5.3 三产发展滞后
        5.5.4 产业结构扭曲
    5.6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5.6.1 生态压力巨大
        5.6.2 环保力度不够
        5.6.3 生态观念淡薄
6 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框架
    6.1 战略背景
        6.1.1 西部大开发战略
        6.1.2 “一带一路”倡议
        6.1.3 新型城镇化规划
        6.1.4 长江经济带战略
        6.1.5 成渝城市群规划
    6.2 战略基础
        6.2.1 理论基础
        6.2.2 资源基础
        6.2.3 产业基础
        6.2.4 交通基础
    6.3 战略原则
        6.3.1 以人为本
        6.3.2 全域规划
        6.3.3 因地制宜
        6.3.4 城乡统筹
        6.3.5 绿色发展
    6.4 战略重点
        6.4.1 确立制度安排
        6.4.2 统筹城乡发展
        6.4.3 培育建设小城镇
        6.4.4 推进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
        6.4.5 构建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
    6.5 战略目标
        6.5.1 促进城镇化与产业相互融合
        6.5.2 实现城镇化与环境协调发展
        6.5.3 建立创新型城镇化结构体系
        6.5.4 打造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
        6.5.5 推动长江上游地区社会进步
7 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途径
    7.1 创新城镇化发展制度安排
        7.1.1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7.1.2 建立健全土地制度
        7.1.3 制定产业发展制度
        7.1.4 探索改革就业制度
        7.1.5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7.2 培育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7.2.1 市场机制
        7.2.2 管理机制
        7.2.3 内生发展机制
        7.2.4 产城互动机制
    7.3 强化城镇化发展的产业基础
        7.3.1 调整加强现代农业
        7.3.2 优化提升现代工业
        7.3.3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7.4 完善基础设施网络
        7.4.1 水运建设与布局
        7.4.2 铁路建设与布局
        7.4.3 公路建设与布局
        7.4.4 航空体系建设与布局
    7.5 健全长江上游地区城镇体系
        7.5.1 加强沿江发展轴建设
        7.5.2 推进三大城市群发展
        7.5.3 强化梯形城市群结构
        7.5.4 发展六大城市连绵带
        7.5.5 建立民族地区城镇化体系
    7.6 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7.6.1 坚持规划引领
        7.6.2 强化合作机制
        7.6.3 健全市场机制
        7.6.4 完善基础设施
    7.7 优化城乡生态环境
        7.7.1 增强居民环保意识
        7.7.2 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7.7.3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7.7.4 构建生态补偿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及其当代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框架
        1.4.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下的三线军工企业建设发展思路
        1.4.2 研究内容的基本框架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三线军工企业及其历史沿革
    2.1 企业、军工企业和三线军工企业
        2.1.1 企业的特点与分类
        2.1.2 军工企业及其存在样态
        2.1.3 三线军工企业及其存在样态
    2.2 三线军工企业的特殊性
        2.2.1 独特的地域布局
        2.2.2 以奉献为核心的三线文化
        2.2.3 涉及国防安全的关键行业
        2.2.4 以国家优势资源构成主体
    2.3 三线军工企业的历史沿革
        2.3.1 以“备战备荒”为目标的创建与发展阶段
        2.3.2 以“军转民”为调整改造核心的再创业阶段
        2.3.3 以“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为标志的大发展阶段
        2.3.4 以逐步完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为依托的发展新阶段
        2.3.5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三线军工企业生产力
第三章 三线军工企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3.1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特殊历史背景
        3.1.1 国际局势
        3.1.2 国内政治局势(备战为主)
        3.1.3 国内经济发展的导向
        3.1.4 工业布局调整
    3.2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战略决策的形成与实施
        3.2.1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战略决策的形成
        3.2.2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战略决策的部署
        3.2.3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战略决策的实施
    3.3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战略决策的特点
        3.3.1 以国家安全目标为基础
        3.3.2 以均衡发展战略为目标
        3.3.3 以领导集体对形势的洞察为判断
        3.3.4 以强有力的体制为支撑
第四章 三线军工企业的历史贡献及其当代反思
    4.1 三线军工企业的历史贡献
        4.1.1 三线军工企业历史贡献的界定准则
        4.1.2 三线军工企业历史贡献
    4.2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经验教训
        4.2.1 三线军工建设的经验
        4.2.2 三线军工建设的教训
    4.3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的启示
        4.3.1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应遵循时代规律
        4.3.2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4.3.3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应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
第五章 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当代反思
    5.1 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与基本原则
        5.1.1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及发展
        5.1.2 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涵与范围
        5.1.3 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构建的基本原则
    5.2 三线军工企业的社会责任
        5.2.1 三线军工企业的政治及国防责任
        5.2.2 三线军工企业的社会发展责任
        5.2.3 三线军工企业的工业布局及科技经济发展责任
    5.3 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带来的启示
        5.3.1 新时期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新内涵
        5.3.2 新时期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
第六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三线军工企业发展的SWOT分析
    6.1 市场经济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6.1.1 市场经济的含义
        6.1.2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五个典型特征
        6.1.3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2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市场经济的优势
        6.2.1 环境和资源的优势
        6.2.2 技术和人才优势
        6.2.3 精神和文化优势
    6.3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的劣势
        6.3.1 地域方面的劣势
        6.3.2 政策机制方面的劣势
        6.3.3 管理方面的劣势
        6.3.4 历史方面的劣势
    6.4 新时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三线军工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6.4.1 国家经济总体布局调整的机遇和挑战
        6.4.2 国家发展经济新举措实施的机遇和挑战
        6.4.3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机遇和挑战
第七章 三线军工企业应对市场经济挑战的战略思考
    7.1 三线军工企业应对市场经济挑战的对策
        7.1.1 多种所有制混合发展条件下三线军工企业的对策
        7.1.2 社会主流价值观变迁条件下三线军工企业的对策
        7.1.3 改革开放利益共享背景下三线军工企业的对策
        7.1.4 区域差异背景下三线军工企业的对策
    7.2 三线军工企业应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
        7.2.1 走产融结合的发展道路
        7.2.2 探索军民融合的新思路
        7.2.3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7.3 三线军工企业面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思考
        7.3.1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
        7.3.2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机制
        7.3.3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制度
        7.3.4 积极探索适应三线军工企业发展的分类改革
第八章 三线军工企业改革发展实践案例研究—以黎阳公司为例
    8.1 历史沿革
        8.1.1 独立分散的合作机制
        8.1.2 统一的行政指挥机制
        8.1.3 松散的公司制管理机制
        8.1.4 统一的现代化企业机制
    8.2 公司基本状况
        8.2.1 总体人员状况
        8.2.2 产品基本情况
    8.3 公司社会责任发展实践与探索
        8.3.1 利益相关方责任
        8.3.2 地区发展责任
    8.4 未来改革发展探讨
        8.4.1 把握两机重大专项机遇,牢固中小推力的地位
        8.4.2 把握军民融合机遇,提升核心竞争力
        8.4.3 把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机遇,加快梳理非航空产业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西部大开发必须大力提高分工与专业化水平(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D]. 曹楠楠. 吉林大学, 2020(03)
  • [3]城市功能分工与成渝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杨榕.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4]新疆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成功案例研究 ——以沙湾县安集海镇为例[D]. 刘建颖.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5]中国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D]. 丁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6)
  • [6]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D]. 李娟.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研究[D]. 公丕宏.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8]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 毛丽佳.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9]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问题研究[D]. 冯曾波.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10]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及其当代思考[D]. 宋红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西部大开发要大幅度提高分工专业化水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