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流小说风格研究——《墙上的斑点》功能风格分析

意识流小说风格研究——《墙上的斑点》功能风格分析

一、意识流小说文体探究——对《墙上的斑点》的功能文体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新宇[1](2020)在《意识流小说与现实主义小说的功能文体研究》文中提出现实主义小说与意识流小说同属于小说题材,但二者在叙事上却有着不同的叙事风格。前者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批判现实的目的;而后者则意在反映意识的自由流动。二者就可能存在功能文体方面的差异。本文从及物性和投射系统入手对比现实主义小说与意识流小说的功能文体特征,并从多角度解释各自文体特征所产生的原因。本文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节选了 4篇现实主义小说与意识流小说作为两类小说的代表语料,再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所有语篇进行相应标注,利用Excel,SPSS数据处理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对比分析数据,对于特征明显的数据结合实例进行解释并得出结论。研究发现,在及物性方面,现实主义小说的言语过程明显多于意识流小说,而心理过程则明显少于意识流小说,并且在言语过程和心理过程的具体构成方面也存在着显着差异;在投射类型方面,现实主义小说的话语投射更多采用直接引语,间接引语,和言语行为的叙述性转述,而意识流小说则更倾向于使用自由直接引语和自由间接引语。对于思想投射,意识流小说使用比例则整体偏多,其中自由直接思想和自由间接思想使用频率最高。二者在及物性和投射类型方面存在着显着差异,作者做出不同的文体选择是为了适应各自不同的文体特征。本研究从功能语言学的视角考察现实主义小说与意识流小说的文体特征,也证明了功能文体学在解释文学语篇文体特征方面的适用性。

董婉[2](2019)在《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女性人物的成长历程研究-功能文体学视角》文中提出作为20世纪英国着名的短篇小说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成功地刻画了众多的女性角色,探索了她们艰苦的生活条件和复杂的心理斗争。她的短篇小说从现代主义特征和叙事策略的角度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女性角色也从女性主义思想的角度得到了深入的审视。本研究旨在从功能文体的角度分析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女性人物的成长历程。本研究将选取曼斯菲尔德每个时期小说中的典型语料,并采取统计法和描述法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及物性系统、语气系统和主述位系统对小说进行详细分析。首先,按照女性人物成长的自然顺序,笔者将她们的成长经历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然后,观察不同时期作者刻画这些女性人物使用的语言特征。研究发现:在女性人物成长的不同时期,表达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的语法特征有明显不同,而这些特征成功地反映了女性角色的身心成长和转变。在早期阶段,物质过程主要用于刻画女性角色。它展现了为生存而挣扎的年轻女性;在中期阶段,中产阶级妇女的婚姻家庭生活主要通过心理和行为过程来描述,这表明女性正朝着自我意识的方向发展;在晚期阶段,语言过程明显被用于描述女性角色,这表明女性开始拥有话语权,走向独立和成熟。此外,女性人物在早期阶段的对话中陈述语气使用较多。在中期和晚期阶段,妇女开始在对话中产生更多的话语,祈使语气使用相对较多,从而表明她们开始走向反抗和独立。最后,大量描述女性人物的无标记主位被用于刻画她们不同时期的生存状况以及表达时间和状态的有标记主位被用于揭示其焦虑的日常生活状态。一方面,本研究证实了功能文体学的普遍适应性以及在分析女性人物上的独特优势;另一方面也将为曼斯菲尔德小说分析与鉴赏提供一个全新、客观的角度,丰富中国的曼斯菲尔德研究。

王春晖,方英[3](2018)在《论海洋空间在《到灯塔去》中的前景化意义》文中提出《到灯塔去》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之一,也是经典的现代主义文学着作。海洋空间作为《到灯塔去》书写的重要意象,不仅是故事发生的场所,更得到了浓墨重彩而细致入微的描写,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与文体功能。本文以韩礼德的"前景化"理论为参照,发现《到灯塔去》中的海洋空间作为"前景化"存在具有三重意义:它是意识流动的引发者;具有多重象征意义;完善了小说的空间美。

郭林弟[4](2018)在《《重爱》(节选)翻译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篇翻译报告以《重爱》(Serious Sweet)节选部分的英译汉翻译实践为基础撰写而成。该小说由兰登书屋2016年5月19日在乔纳森·凯普上出版,被选为《周末泰晤士报》的年度畅销书。《重爱》是一部意识流小说,作者是英国最受瞩目的苏格兰新生代女作家之一艾莉森·路易丝·肯尼迪。小说中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是由人物内心意识的流动形成的各个细小片段组成的一个整体,作者在书中将两位主人公对伦敦的反思和社会的厌恶表现的淋漓尽致,细腻地表达了以他们为代表的英国大众对伦敦历史和社会的心理感受。该小说共五百二十九页,此次的翻译项目选取的是第十七页到四十九页,这一部分主要塑造了女主人公孤独厌世的形象,描写了男主人内心对前妻的纠结感情。笔者主要借助了图里描述性翻译理论的核心——初始规范、预备规范和操作规范来指导整个翻译实践,包括从翻译材料的选择到指导翻译的干涉性和标准化法则,再到译文审核的三阶段方法论。为了检验该理论对意识流小说翻译的适用性,笔者将该理论运用到《重爱》的翻译实践中,并进行个案研究,初步探讨如何在把握意识流小说的整体风格的前提下更好地翻译此类文学作品。该报告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此次翻译项目的整体描述,包括翻译文本简介、翻译项目的目的、意义等,第二部分主要从译前准备、理解阶段和译文校对三方面对翻译过程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描述;第三部分介绍了翻译该文本过程中参考的翻译理论,即图里的描述性翻译理论;第四部分结合图里在描述性翻译理论中提出的三种规范,通过选取翻译实例,对笔者采用的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进行了案例分析;第五部分从译者的专业素质角度总结了笔者在这次翻译项目中的经验和不足之处。

马琰,王峰[5](2018)在《伍尔夫小说意识流诗性研究新进展——评《句法文体视角下的伍尔夫意识流小说汉译研究》》文中认为《句法文体视角下的伍尔夫意识流小说汉译研究》阐明了伍尔夫特别的、诗性的句子结构对其小说文体风格的重要作用。作者考察了伍尔夫主要的诗性句子在马爱农、孙梁和苏美、谷启楠、崔人元和秦可四个汉译本中的翻译,认为对其诗性的句子结构的不恰当处理会造成文体和美学效果的失落或者变形,进而影响作品主题意义和艺术效果的再现。作者理论运用娴熟,选例精当,分析得当,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其研究具有跨学科、视角新颖等特点,可供翻译学和文学研究领域的研究者、高校师生或译者学习或借鉴。

周熔希[6](2017)在《高中小说文体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说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重要地位,但当下的小说教学存在许多问题。语文教师往往只讲解小说的内容层面,使小说教学与其它文体的教学没有区别。目前关于高中文体教学的研究只有少量论文,阐述的内容也较为笼统:没有针对某类文体的教学进行系统化的研究,且缺乏教学实践与教学反思。本文以高中小说文体教学为研究对象,旨在阐述小说文体教学的丰厚内涵与必要性,梳理相关教学思路与方法,并结合实际针对性地提出了教学设计的新角度和新策略。论文的主体部分共四个章节:第一部分以文体概念的界定为基础,辨析了小说文体与其它文体的区别、小说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阅读者和研究者的影响。第二部分回顾国内文体教学的历史,概述高中小说文体教学的现状,指出教材中小说分布和类型结构的偏颇,思考高中小说教学模式化的问题,并分析其内在的原因。第三部分首先阐释了高中小说文体教学中的体裁、修辞、风格,以及小说三要素的融合问题。然后根据王荣生老师的选文类型理论,从“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大类型角度,结合相关教材、教案实例,探讨了高中小说文体教学课堂实践中的策略与方法问题。

贡如云[7](2017)在《语篇学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1年前后,我国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了语用学转向。但是,已有的语用理论和语用实践虽有成效,却并非尽如人意。功能语言学谱系中有两大独立的分支:语用学与语篇学,两者存在重要关联,从语篇学的视角审察阅读教学,或能为现实的语用转向找到新的突破口。因此我们试图引入这样一门新学科——语篇学,藉此丰赡语文课程的基础学科知识,并为我国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度改革与创新提供可行路径。语篇学理论体系包罗宏富,语篇图式、语篇分类和语篇分析等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它们能为阅读教学的语用转型提供新的知识基础。研究语文阅读教学,首先得研究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研究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必先探讨语文课程的性质。研究认为,语文课程性质不是个伪命题,但工具性、人文性、统一说和言语性等都不构成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语文课程的性质可抽象为话语经验。话语经验说的内涵为:语文课程是通过学生主体的话语实践,并与外在教学环境进行持续的互动,进而获得话语经验的一门课程。话语经验说内在地规定了语文教学的本质——话语实践。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是书面话语——语篇,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可抽象为语篇解码。语篇解码说内含三个呈层进关系的命题.:语文阅读教学的媒介——语篇;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语篇之码(简称语码);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语篇解码。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我们长期陷入了形式内容(文道)之争。作为功能语言学的分支学科,语篇学警示我们,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造应确立功能本位的教学目的观,它应从形式内容的“一分为二”固有思维模式中超脱出来,以“一分为三”“以三返一”的哲学思维构建一个语言功能框架:概念功能(表达了什么)、成篇功能(怎样表达的)、人际功能(表达的意图是什么)。关注语言的三大功能其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我国语文阅读教材主要为具有综合功能的文选教材,但文选教材已经难以满足当今学生的实际阅读需要,其科学性也备受质疑。我国语文阅读教材应由文选范式向语篇范式转型,我们可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粗略地勾勒出一套语篇分类体系。我国传统的文本解读主要有两种范式,一是文艺学范式,二是文章学范式,两大范式的共同局限在于,未能摆脱结构主义思维方式的束缚,文本往往被视为静态的客体。文本解读应建立语篇学范式,话语分析和语篇分析将丰富文本解读的方法。本研究基于巴赫金的话语理论建构了巴赫金话语分析框架,引进了韩礼德的功能语篇分析框架、悉尼学派体裁分析框架和语篇策略加工模型,并尝试建构了新功能语篇分析框架。语用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在方法上也应有所突破,语篇学将为阅读教学方法的重构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基于巴赫金的话语分析框架建构了对话教学法,引入了功能语篇教学法、体裁教学法与BDA策略教学法,并尝试建构了新功能语篇教学模型。我国现行语文教材文本选择主要依赖编者的专业经验,课文的定序往往存在较大的主观性。我们应努力提高教材文本选择的科学性,积极探索语篇复杂度的评量方法,本研究初拟了一个汉语语篇复杂度评量模型。在通往语用之途中,我们尚需思考以下三个应然性问题:第一,语篇学与其他基础学科应各擅其长又相互为用。第二,汉英语篇阅读教学研究应走向“阴阳之动”。第三,我国高师中文师范专业可增设“语篇分析”课程。

陈蕊娜[8](2017)在《基于计量语言学指标的汉英文本特征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计量语言学是以真实语料为基础、用精确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结构与发展规律的语言学分支学科。近年来用于文本特征研究的计量语言学指标不断涌现,我们不仅可以使用这些指标来验证传统定性研究的某些结论,而且还可以借此发现其它研究方法难以发现或不能很好解释的文本特征规律。本文选取的是综合反映语言系统性特征的计量语言学指标,选用“汉英对比研究”语料库中代表性语体的文本特征,展开跨语体、跨语言的共时和语言类型学比较。研究语料库为兰卡斯特汉语语料库(LCMC)和弗瑞伯格-布朗美式英语语料库(Frown)。我们首先将文本特征进行量化,然后对文本特征的使用频率和分布频率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寻找这些语言现象背后的数理规律,并从语言学角度解读其成因,为语言研究提供思路。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引言,首先对国内外有关文本特征的质性研究、量化研究、以及汉英对比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第二章为语料和研究方法的介绍,包括LCMC和Frown两个语料库、重要的计量语言学指标(熵、h点和主题集中度)、计量工具等。第三、四、五章是结合具体的计量语言学指标进行的实证研究,分别对汉英不同语体在句法变化性、词汇丰富性、以及主题集中程度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第六章为全文结论,总结论文的主要发现及不足,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第三章“基于‘熵’的汉英句法变化性及体标记差异考察”。熵是反映语言数学面貌的一个重要信息论参数,用以对语言的信息量进行量化描写。我们研究的“词位置相对熵”、“词性位置相对熵”和“体标记语言结构相对熵”这3个指标都具有一定揭示句法变化程度的意义。“词位置熵”和“词性位置熵”用于研究不同语体的句法差异,其最显着的特点是考虑了句中相继出现的词、词性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相互关联强度,这是其它研究方法都不太可能做到的。使用“词性位置相对熵”的均值作为衡量不同语体的句法灵活度可能更为可靠。统计检验表明:“词性位置相对熵”和“体标记语言结构相对熵”在汉英的不同语体之间存在差异,尤其是“叙述性Vs.说明性”语体之间差异显着。第四章“基于‘熵’的汉英不同语体词汇丰富性比较”。考察不同语体词汇丰富性的差异,实际是研究不同语体“词汇类型概率分布”存在的差异。本章把词汇丰富性放入和“词汇类型概率分布”具有关联的三个分布函数中进行考察:“型例比分布”、“型例比-熵分布”和“词汇频率概貌分布”。经研究,“型例比分布”和“型例比-熵分布”可以作为汉英不同语体的区别性参数。由于“型例比-熵分布”可以看成是洛伦兹曲线的一种,即“无标度网络洛伦兹曲线”,我们借鉴“无标度网络洛伦兹曲线”中的“?”(表示幂函数曲线的上凸程度)来比较不同语体“型例比”(TTR)的差异,是对不同语体词汇丰富性最直接地比较。词汇丰富性在汉英中皆表现为政府公文最低,小说最高,新闻间于两者之间。第五章“汉英不同语体‘主题集中度’的差异”。本章使用主题集中度(TC)、第二主题集中度(STC)和比例主题集中度(PTC)这三个指标,从语义层面上对政府公文、新闻和小说三种语体的差异进行量化比较。该方法有别于众多“内容分析”范式的一点在于:可以经由“主题词”来进一步精确量化整个文本主题集中的程度,从而为后续的统计假设检验奠定基础。我们将三种语体的三种主题集中度的数值作为特征向量,使用“围绕中心点聚类”(PAM)和“层次聚类”(HA)进行分析,发现这些特征向量大都能正确聚集到自己的语体簇。聚类结果较为理想的原因有二:第一,每一种主题集中度的数值在每一种语体中都呈现出“层级式”差异,且三种主题集中度的数值在三种语体之间也呈现出“层级式”差异;第二,三种语体“主题词”的数目和类型也存在差异。在汉英三种语体文本的h点和2h点区域中,名词占比从高到低排序皆为“政府公文>新闻>小说”,这种差异促成了政府公文、新闻和小说三种语体形成“主题密集-主题平衡-主题稀疏”的“三足鼎立”趋势,且这种格局具有跨语言的共性。

杨环环[9](2016)在《浅析《墙上的斑点》的叙事结构》文中认为《墙上的斑点》是意识流小说中的经典之作,本文试图运用罗兰·巴尔特的叙事结构理论来分析这部作品,以期发现意识流小说与其他叙事作品相比,在结构上的独特之处,也为探讨意识流小说指出一种可能的路径。

陶超[10](2015)在《弗吉尼亚·沃尔夫《墙上的斑点》的功能文体研究》文中认为弗吉尼亚·沃尔夫是着名的英国现代主义女性作家,同时也是现代世界文学史上一位颇具创作个性的小说家。小说《墙上的斑点》发表于19世纪初期,是沃尔夫早期创作的一部意识流小说代表性作品。在小说《墙上的斑点》中沃尔夫非常巧妙地采用了第一人称代词单数的叙述角度,摒弃了传统文学的主题和形式,创造性地运用意识流手法来表达现代人的混乱无序的内心世界的精神活动和意识活动。

二、意识流小说文体探究——对《墙上的斑点》的功能文体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意识流小说文体探究——对《墙上的斑点》的功能文体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意识流小说与现实主义小说的功能文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Abbreviations
1 Introduction
    1.1 Realism and stream-of-consciousness as two schools of novels
    1.2 The objectiv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3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study
2 Literature Review
    2.1 A review of transitivity studies
    2.2 A review of projection studies
    2.3 A review of stylistic studies of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Experiential meaning
        3.1.1 Transitivity
        3.1.2 Circumstance
    3.2 Functional stylistic theory
    3.3 Projection in functional grammar
4 Research Methodology
    4.1 Research questions
    4.2 Data Collection
    4.3 Research methods and procedures
5 Transitivity of both genres
    5.1 Overall comparison in terms of transitivity selection
        5.1.1 Finding
        5.1.2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5.2 Specific process comparison
        5.2.1 Verbal process of both genres
        5.2.2 Realization of mental process: from perception, affection to cognition
6 Projection of both genres
    6.1 Types of locution
        6.1.1 Direct speech
        6.1.2 Free direct speech
        6.1.3 Indirect speech
        6.1.4 Free Indirect speech
        6.1.5 Narrative report of speech act
    6.2 Types of idea
        6.2.1 General comparison and findings
        6.2.2 Types of idea insid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7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1 Other Data of Each Text
Appendix 2 Samples of Annotation

(2)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女性人物的成长历程研究-功能文体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Ⅰ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Significance
    1.3 Research Questions
    1.4 Research Methodology
    1.5 Thesis Structure
Chapter Ⅱ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ies on Katherine Mansfield and Her Short Stories
        2.1.1 Foreign Studies on Katherine Mansfield and her Short Stories
        2.1.2 Domestic Studies on Katherine Mansfield and Her Short Stories
    2.2 Previous Studies on Functional Stylistics
        2.2.1 Foreign Studies on Functional Stylistics
        2.2.2 Domestic Studies on Functional Stylistics
Chapter Ⅲ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Style and Stylistics
    3.2 Functional Stylistics
    3.3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3.3.1 The Ideational Function
        3.3.2 The Interpersonal Function
        3.3.3 The Textual Function
Chapter Ⅳ FUNCTIONAL STYLISTIC ANALYSIS OF FEMALE CHARACTERS
    4.1 Female Characters in Early Period
        4.1.1 An Analysis of Ideational Meaning:Transitivity System
        4.1.2 An Analysis of Interpersonal Meaning:Mood System
        4.1.3 An Analysis of Textual Meaning:Theme-Rheme System
    4.2 Female Characters in Middle Period
        4.2.1 An Analysis of Ideational Meaning:Transitivity System
        4.2.2 An Analysis of Interpersonal Meaning:Mood System
        4.2.3 An Analysis of Textual Meaning:Theme-Rheme System
    4.3 Female Characters in Late Period
        4.3.1 An Analysis of Ideational Meaning:Transitivity System
        4.3.2 An Analysis of Interpersonal Meaning:Mood System
        4.3.3 An Analysis of Textual Meaning:Theme-Rheme System
Chapter Ⅴ CONCLUSION
    5.1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5.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5.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REFERENCES

(3)论海洋空间在《到灯塔去》中的前景化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海洋空间作为意识流动的引发者
    (一) 引发班克斯的意识流动
    (二) 引发拉姆齐夫人的意识流动
三、海洋空间具有多重象征意义
    (一) 象征人类的理想所在
    (二) 象征吞噬人类的命运的力量
四、海洋空间完善了小说的空间美
    (一) 结构与流动性
    (二) 光与色
五、结语

(4)《重爱》(节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英语原文
汉语译文
翻译报告
    1 翻译任务描述
        1.1 翻译任务来源
        1.2 翻译项目简介
        1.2.1 作者简介
        1.2.2 原文本及节选文本简介
        1.3 翻译项目意义
    2 翻译过程
        2.1 译前准备
        2.2 翻译过程
        2.2.1 理解阶段
        2.2.2 表达阶段
        2.3 翻译校对过程
    3 描述性翻译理论的选择及其适用性
        3.1 节选文本特点分析
        3.2 描述性翻译理论及其对节选文本的适用性
    4 翻译案例和策略分析
        4.1 初始规范翻译案例
        4.1.1 以目标语文化为规范
        4.1.2 以源语文化为规范
        4.2 预备规范翻译案例
        4.3 操作规范翻译案例
        4.3.1 母体规范下译文的章节划分
        4.3.2 母体规范下的增补译文
        4.3.3 文本语言规范下的词语选择
        4.3.4 文本语言规范下的句式重组
        4.3.5 文本语言规范下的源语文体风格
    5 翻译实践总结
        5.1 翻译实践中的创新和不足
        5.2 经验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5)伍尔夫小说意识流诗性研究新进展——评《句法文体视角下的伍尔夫意识流小说汉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内容简介
二、研究特点
    1. 跨学科的研究视角。
    2. 新颖的研究路径。
    3. 细致的文本分析。
三、不足与前瞻
四、结束语

(6)高中小说文体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文体的重要性
    (一) 文体概念的界定与文体研究的意义
    (二) 小说文体与其他文体的主要区别
    (三) 小说文体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迷津与瓶颈:高中小说文体教学概况
    (一) 国内文体教学历史回顾
    (二) 教材中小说的分布和结构
    (三) 高中小说教学的主要问题
三、改良与回归:深化小说文体教学的策略
    (一) 言说与意蕴相结合
        1. 着眼小说文体的体裁样式结构
        2. 关注小说文体特殊的表现手法
        3. 尊重小说文体不同的语言风格
    (二) 小说三要素相融合——以《品质》为例
    (三) 小说文体课堂教学实例及反思
        1. “定篇”教学——以《祝福》为例
        2. “例文”教学——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
        3. “样本”教学——以《墙上的斑点》为例
        4. “用件”教学——以《清兵卫与葫芦》为例
结语 平衡与张力:对小说文体教学的展望
    (一) 树立正确的文体教学理念
    (二) 避免文体教学的极端化
参考文献

(7)语篇学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研究意义、创新点与局限
第一章 语篇学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 语篇图式理论
        一、图式理论
        二、语篇图式理论
    第二节 语篇分类理论
        一、西方的语篇分类理论
        二、我国的语篇分类理论
    第三节 语篇分析理论
        一、欧洲的语篇分析理论
        二、美国的语篇分析理论
        三、澳大利亚的语篇分析理论
        四、我国的语篇分析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语篇解码说
    第一节 语文课程性质之重思
        一、语文课程性质不是个伪命题
        二、语文课程性质新论:话语经验说
    第二节 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
        一、语文阅读教学是语篇教学
        二、语文阅读教学是语码教学
        三、语文阅读教学是语篇解码教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语篇学视野下阅读教学目的观重构
    第一节 我国阅读教学目的观历时性考察
        一、表述框架的三种范型
        二、阅读教学目的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 国外当下阅读教学目的观考察
        一、部分其他国家阅读教学目的观述略
        二、上述国家阅读教学目的观评述
    第三节 充实阅读教学的目的:语篇学之维
        一、分析语篇的语言功能
        二、提升学生的语篇阅读素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语篇学视野下阅读教材范式的重构
    第一节 国外阅读教材语篇范式的确立
    第二节 我国阅读教材语篇范式的建构
        一、短文类语篇与整本书语篇
        二、文学类语篇与信息类语篇
        三、连续性语篇与非连续性语篇
        四、纸质类语篇与电子类语篇
        五、文字类语篇与图文类语篇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语篇学视野下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创生
    第一节 参照语篇阅读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
        一、语篇知识教学内容的选择
        二、语篇能力教学内容的选择
    第二节 根据学生语篇阅读经验创生教学内容
        一、根据学生的选点生成阅读教学内容
        二、根据学生的问题生成阅读教学内容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语篇学视野下文本解读方法的重构
    第一节 基于巴赫金话语理论的话语分析法
        一、基于巴赫金话语理论的话语分析框架
        二、话语分析框架的运用
    第二节 韩礼德的功能语篇分析法
        一、韩礼德的功能语篇分析框架
        二、功能语篇分析框架的运用
    第三节 悉尼学派的体裁分析法
        一、悉尼学派的体裁分析框架
        二、悉尼学派体裁分析框架的运用
    第四节 策略性语篇加工法
        一、范戴克和金斯基的策略性语篇加工模型
        二、策略性语篇加工模型的运用
    第五节 本土化语篇解读框架的建构
        一、语义层
        二、语形层
        三、交际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语篇学视野下阅读教学方法的重构
    第一节 基于巴赫金话语理论的对话教学法
        一、关注文本的“表述”方式
        二、注意引出学生自己的话语
        三、注意与其他文本互文参照
    第二节 功能语篇教学法
    第三节 悉尼学派体裁教学法
        一、体裁读写教学法
        二、跨课程阅读教学法
    第四节 BDA策略教学法
    第五节 本土化语篇阅读教学模型的建构
        一、语义教学
        二、语形教学
        三、交际教学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语篇阅读教学评价
    第一节 语篇阅读课程目标体系的建构
        一、为何要建构语篇阅读课程目标体系
        二、语篇阅读课程目标体系的建构
    第二节 基于目标的语篇阅读教学评价
        一、课堂教学中的语篇阅读教学评价
        二、阅读测试中的语篇阅读素养评价
    第三节 阅读语料的语篇复杂度评价
        一、国际上关于语篇复杂度的评价
        二、加强本土化的语篇复杂度评价
    本章小结
结语: 归正与超越
参考文献
后记

(8)基于计量语言学指标的汉英文本特征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引言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1.1 有关语体的质性研究
        1.1.2 文本特征的量化研究
    1.2 指标及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总体结构
2 语料和方法
    2.1 研究语料库
        2.1.1 语料库基本情况介绍
        2.1.2 语料的预处理
    2.2 计量指标
        2.2.1 熵
        2.2.2 h点
        2.2.3 主题集中度
    2.3 计量工具
        2.3.1 数据获取工具
        2.3.2 数据分析工具
3 基于“熵”的汉英句法变化性及体标记差异考察
    3.1 研究语料库
    3.2 熵的计算
        3.2.1 “词位置熵”的计算
        3.2.2 体标记语言结构的熵值计算
    3.3 汉英“词位置相对熵”和“词性位置相对熵”
        3.3.1 实验结果及讨论
        3.3.2 其他学派研究不同语体句法差异的关注点
    3.4 汉英不同语体表示体标记结构的熵
        3.4.1 实验结果及讨论
        3.4.2 其他学派研究体标记的关注点
    3.5 不同语言特征的幂函数拟合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熵”的汉英不同语体词汇丰富性比较
    4.1 研究语料库
    4.2 词熵的计算
    4.3 型例比分布
    4.4 型例比-熵分布及洛伦兹曲线
        4.4.1 型例比-熵分布
        4.4.2 无标度网络的洛伦兹曲线
        4.4.3 型例比-熵分布的无标度网络属性
    4.5 词汇频率概貌分布
    4.6 词汇丰富性语体差异的讨论
        4.6.1 政府公文的词汇丰富性
        4.6.2 新闻的词汇丰富性
        4.6.3 小说的词汇丰富性
        4.6.4 二语习得领域对于词汇丰富性的研究
    4.7 本章小结
5 汉英不同语体“主题集中度”的差异
    5.1 研究语料库及不同语体的三种主题集中度
    5.2 基于主题集中度的聚类分析
        5.2.1 基于主题集中度的“围绕中心点划分聚类”
        5.2.2 基于主题集中度的“层次聚类”
    5.3 不同语体聚类结果的语言学成因探讨
        5.3.1 不同语体三种主题集中度数值存在的“层级式”差异
        5.3.2 不同语体“主题词”数目及类型的差异
        5.3.3 不同语体主题词的差异
    5.4 文本的内容分析
        5.4.1 质性的内容分析
        5.4.2 量化的内容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本文的主要发现和创新点
    6.2 本文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9)浅析《墙上的斑点》的叙事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功能层——想象、联想、意象构成的纷繁世界
二、行动层——以无序的自由联想揭示思想的不自由
三、叙述层——混乱中的真实

(10)弗吉尼亚·沃尔夫《墙上的斑点》的功能文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意识流小说与《墙上的斑点》
二、《墙上的斑点》功能文学的分析
    (一)对于小说中人称的分析
    (二)对小说中符号的分析
    (三)对于小说中的时态的分析

四、意识流小说文体探究——对《墙上的斑点》的功能文体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意识流小说与现实主义小说的功能文体研究[D]. 杨新宇.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2]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女性人物的成长历程研究-功能文体学视角[D]. 董婉.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9(10)
  • [3]论海洋空间在《到灯塔去》中的前景化意义[J]. 王春晖,方英.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11)
  • [4]《重爱》(节选)翻译报告[D]. 郭林弟. 河南大学, 2018(01)
  • [5]伍尔夫小说意识流诗性研究新进展——评《句法文体视角下的伍尔夫意识流小说汉译研究》[J]. 马琰,王峰.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2)
  • [6]高中小说文体教学研究[D]. 周熔希.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7]语篇学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 贡如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8]基于计量语言学指标的汉英文本特征比较研究[D]. 陈蕊娜. 浙江大学, 2017(08)
  • [9]浅析《墙上的斑点》的叙事结构[J]. 杨环环. 北方文学, 2016(16)
  • [10]弗吉尼亚·沃尔夫《墙上的斑点》的功能文体研究[J]. 陶超. 语文建设, 2015(26)

标签:;  ;  ;  ;  ;  

意识流小说风格研究——《墙上的斑点》功能风格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