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对肝纤维化小鼠2',5'-寡腺苷酸合酶活性的影响及超微结构研究

中药复方对肝纤维化小鼠2',5'-寡腺苷酸合酶活性的影响及超微结构研究

一、中药复方对肝纤维化小鼠2′,5′-寡腺苷酸合成酶活性影响和超微结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振,王科,王凯强,俞科贤[1](2022)在《中药介导线粒体防治肝癌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肝癌是临床肝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及高致死率。近年来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途径成为防治肝癌的研究热点,如何更好地利用中医药低毒性、多靶点、多环节的优势通过介导线粒体凋亡途径抑制肝癌的发生发展,仍是临床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从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及中药注射液的分子机制方面综述中药介导线粒体防治肝癌的研究进展,并围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展望。

魏佳[2](2021)在《从AMPK-HIF1-PKM2信号通路探讨代谢综合征痰证大鼠的生物学基础》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从方证对应的角度,以二陈汤为干预手段,观察代谢综合征(MS)痰证大鼠临床表现、肝病理结构改变及其能量底物、能量代谢关键酶、AMPK-HIF1-PKM2信号通路等变化情况,以方测证从能量代谢角度揭示MS痰证的生物学基础,为防治MS提供新靶点与新途径。方法:1.文献研究:收集从痰论治MS的相关文献,筛选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统计分析。2.实验研究: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将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两组,空白组(n=12)饲喂普通饲料,造模组(n=38)予高糖高盐高脂饲料,共持续12周,12周后根据模型标准筛选成模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二陈汤组,空白组(n=11)和模型组(n=12)给予生理盐水灌胃,二陈汤组(n=12)予二陈汤5.3g/(kd.d)灌胃,持续4周。造模期间每4周动态测量大鼠体重、腹围、血压、乳酸、FBG、HDL、TG等,12周末和16周末补充测量FINS、ALT、AST、TC、LDL,计算Lee’s指数、HOMA-IR。利用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肝组织微观结构;采用分光光度法观察血浆及肝乳酸、肝糖原、肝TG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及肝组织ATP、CS、CPT1、HIF-1α及LDH水平,Real-time PCR检测肝组织AMPKα2、PKM2、HIF-1α、CS、CPT1A及LDHA 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AMPKα2、P-AMPKα、PKM2和P-PKM2蛋白表达。结果:1.文献研究:共纳入15篇文献,纳入1234例研究对象,涉及56味药物;按照用药频次前四依次为半夏、陈皮、茯苓、甘草。Meta分析结果显示:(1)化痰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MS中医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西药;(2)化痰法联合常规西药在腰围、血糖、血脂等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西药。2.实验研究:(1)建立MS痰证大鼠模型,予二陈汤干预后,大鼠体重、腹围、血压、血脂及血糖等呈不同程度改善。(2)MS痰证大鼠能量代谢紊乱,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浆乳酸、血清ATP、LDH、CS、CPT1等含量明显升高(P<0.05);肝组织ATP、TG、乳酸、LDH、CS、CPT1、HIF-1α等含量升高(P<0.05);肝组织CPT1A、HIF-1α、PKM2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AMPKα2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肝组织P-PKM2蛋白表达增加,AMPKα2与P-AMPKα蛋白表达减少(P<0.05)。(3)二陈汤可纠正MS痰证能量代谢紊乱,与模型组相比,二陈汤组血浆乳酸、血清ATP、CPT1等含量明显降低(P<0.05);肝组织ATP、TG、乳酸、LDH、CPT1、HIF-1α等含量降低(P<0.05);肝组织CPT1A和PKM2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AMPKα2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肝组织P-PKM2蛋白表达减少,PAMPKα蛋白表达增加(P<0.05)。(4)MS痰证模型大鼠肝组织结构与功能明显损伤,血清ALT与AST明显升高,HE染色可见肝细胞核内空洞,细胞质可见大量空泡,汇管区炎细胞浸润;透射电镜结果显示胞质内见大小不等的脂滴,线粒体可见融合、消失,结构不清晰。二陈汤治疗后模型大鼠肝结构功能明显改善。结论:1.二陈汤是从痰论治MS的基础方,从痰论治MS有良好疗效。2.MS痰证早期能量过剩,脂肪酸β氧化增强,葡萄糖利用障碍,无氧糖酵解功能增强。3.肝结构功能损伤是MS痰证的形成的病理机制之一。4.MS痰证大鼠肝AMPKα2的表达和活性上调,HIF-1α表达与PKM2磷酸化水平上调,导致能量代谢关键酶过表达,从而引起MS痰证能量代谢紊乱,提示肝脏AMPK-HIF1-PKM2信号通路可能是MS痰证形成的病理机制之一。5.二陈汤可调节AMPK-HIF1-PKM2途径,可能通过抑制HIF-1与PKM2的蛋白过表达引起的能量代谢紊乱,影响能量代谢关键酶表达,纠正葡萄糖氧化与脂肪酸氧化的动态失衡,促进无氧糖酵解向有氧氧化转变,从而早期防治MS的发生发展,AMPK-HIF1-PKM2途径关键基因与蛋白可能是MS痰证的现代生物学基础。

孙成成[3](2021)在《基于线粒体相关蛋白通路探讨参麻益智方对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表明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包括一系列因血管因素引起或导致的认知能力下降的综合征,涵盖了与血管疾病相关的所有类型的认知障碍,范围从轻度认知障碍到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目前,由于临床表现的异质性和当前诊断标准的局限性,VCI的流行病学较难开展,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及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上升,VCI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也不断上升。VCI病因及病理机制复杂,与机体炎症反应、自由基损伤、胆碱能受损、细胞凋亡及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但VCI仍被认为是可以防治的。目前,VCI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通过治疗脑血管疾病和其他VCI危险因素(例如高血压和糖尿病)来预防,目前尚无可改善疾病的有效药物治疗方法。本课题组拟定了防治VCI的中药复方—参麻益智方,已批准为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备案(备案号:Z20200005000)。该方由人参、天麻、鬼箭羽、川芎组成,具有益气增智、活血化瘀的功效。前期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参麻益智方可以改善VCI大鼠及患者认知和神经功能。由此,本研究以参麻益智方作为干预药物,观察其对VCI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和认知能力的影响及其对脑组织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和AMPK/PPARα/PGC-1α/UCP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组织能量代谢的作用机制,为其防治VCI提供科学依据。目的确定参麻益智方的提取工艺及主要有效成分;观察参麻益智方对双侧颈总动脉结扎造成慢性脑缺血致血管性认知障碍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慢性脑低灌注大鼠脑能量代谢和线粒体障碍相关蛋白AMPK、PPARα、PGC-1α、UCP2的病理机制及参麻益智方的干预效应机制及可能的作用靶点。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系统(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分析参麻益智方的主要化学成分。SPF级SD大鼠70只,雌雄各半,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慢性脑缺血模型,手术成功后筛选认知障碍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成4组:模型对照组(Model)、盐酸多奈哌齐组(Donepezil)(0.45 mg/kg体质量)、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SMYZ-H)(11.88 g生药/kg体质量)和参麻益智方低剂量组(SMYZ-L)(2.97g生药/kg体质量)。另设假手术组(Sham),每组各10只大鼠。灌胃给药,模型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纯净水灌胃,连续灌胃8周后进行相关指标检测。Morris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e,MWM)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病理形态学改变;比色法检测血清中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含量;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含量;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含量;非酶促免疫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还原酶(glutathioneperoxidase,GSH-PX)含量。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和形态改变;脑组织中提取线粒体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AMPK、PPARα、PGC-1α、UCP2、ATP5AmRNA表达的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 AMPK、pAMPK、PPARα、PGC-1α、UCP2、ATP5A 蛋白的表达。结果1参麻益智方成分稳定明确课题组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系统分析了参麻益智方的主要化学成分,并结合文献报道,确定了参麻益智方中人参皂苷、天麻素、阿魏酸、原儿茶酸、β-谷甾醇等多种主要化学成分。2参麻益智方对VCI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2.1参麻益智方对VCI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定位航行实验:与第1天相比,所有大鼠在训练第2天的逃避潜伏期(escape latency,EL)均明显缩短(P<0.05,P<0.01),提示所有大鼠均表现出一定的学习记忆能力。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第三天开始EL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提示模型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能力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和盐酸多奈哌齐组EL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提示参麻益智方和盐酸多奈哌齐均可提高VCI大鼠的空间学习能力。空间探索实验: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穿越原平台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目标象限活动路程均显着减少,统计学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盐酸多奈哌齐组和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穿越原平台次数均显着增加,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目标象限活动路程均显着增加,统计学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P<0.01)。2.2参麻益智方对VCI大鼠海马CA1区病理形态的影响光学显微镜下海马组织显示,假手术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排列整齐,连接紧密,胞内结构完整,胞膜清晰,胞质丰富,核膜、核仁较明显,未见神经元变性或坏死。模型组大鼠的海马CA1区神经元排列散乱、稀疏,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层次减少,部分出现核固缩现象,可见细胞空泡变性,甚至坏死现象。盐酸多奈哌齐组、参麻益智方低、高剂量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排列较模型组有一定的改善,细胞数量较模型组有明显增加,细胞结构较完整,细胞膜较为清晰,偶见细胞空泡变性,少有细胞坏死现象。2.3参麻益智方对VCI大鼠血清Ach、AchE含量的影响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Ach含量显着减少,AchE含量显着增多,统计学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盐酸多奈哌齐组和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Ach含量均显着增加,统计学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P<0.01);盐酸多奈哌齐组和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AchE含量显着减少,统计学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P<0.01)。各给药组之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2.4参麻益智方对VCI大鼠血清炎症因子IL-1β、TNF-α含量的影响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IL-1β、TNF-α含量均显着增加,统计学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盐酸多奈哌齐组和参麻益智方低、高剂量组IL-1β含量均显着减少,统计学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盐酸多奈哌齐组和参麻益智方低、高剂量组TNF-α含量均显着减少,统计学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P<0.01)。2.5参麻益智方对VCI大鼠血清GSH、MDA、SOD、GSH-PX含量的影响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GSH、GSH-PX含量均显着减少,MDA含量均显着增加,统计学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盐酸多奈哌齐组和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GSH、GSH-PX含量均显着增加,MDA含量均显着减少,统计学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P<0.01);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SOD含量均显着增加,统计学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P<0.01)。各给药组之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3参麻益智方对VCI大鼠脑组织线粒体的影响3.1参麻益智方对VCI大鼠脑组织线粒体数量的影响参麻益智方干预后荧光显示线粒体数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说明参麻益智方能增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所致的VCI大鼠的线粒体数量。3.2参麻益智方对VCI大鼠脑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线粒体结构基本正常,排列整齐,膜形态基本完整,线粒体嵴致密,无明显肿胀和空泡形成。模型组大鼠脑组织线粒体结构明显改变,线粒体膜模糊,部分膜出现破裂,线粒体嵴断裂,疏松溶解,并伴有基质颗粒减少或消失。盐酸多奈哌齐组和参麻益智方高剂量、低剂量组线粒体结构明显改善,线粒体膜总体清晰,线粒体嵴基本完整,说明参麻益智方可以改善VCI大鼠脑组织线粒体结构。3.3参麻益智方对VCI大鼠脑组织线粒体关键蛋白AMPK、PPARα、PGC-1α、UCP2、ATP5A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AMPK、PPARα、PGC-1α和ATP5A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参麻益智方干预后,AMPK、PPARα、PGC-1α和ATP5A mRNA的表达均较模型组显着升高(P<0.05,P<0.01)。模型组UCP2mRNA表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盐酸多奈哌齐组、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SMYZ-H)和参麻益智方低剂量组(SMYZ-L)UCP2mRNA表达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4参麻益智方对VCI大鼠脑组织线粒体关键蛋白AMPK、pAMPK、PPARα、PGC-1α、UCP2、ATP5A蛋白表达的影响与假手术比较,模型组pAMPK、PPARα、PGC-1α、UCP2、ATP5A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SMYZ-H)pAMPK、PPARα、PGC-1α、UCP2、ATP5A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AMPK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提示AMPK可能通过磷酸化参与此途径。结论1确定了参麻益智方的最佳提取工艺及主要化学成分,为探讨其防治VCI的药理作用和机制研究提供了化学物质基础。2脑组织线粒体结构改变和能量代谢障碍可能是VCI的重要病理基础。3参麻益智方具有提高慢性脑低灌注致VCI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并改善海马组织的病理形态,保护神经元,增强胆碱能系统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其作用机制和提高线粒体关键蛋白AMPK、PPARα、PGC-1α、UCP2的表达,改善脑组织能量代谢相关。

谢光璟[4](2021)在《从“脑为元神之府”探讨安寐丹对睡眠剥夺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及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文在团队前期研究基础上,围绕安寐丹对睡眠剥夺(SD)大鼠的作用机理,从理论部分和实验部分两个层面进行研究。理论部分将基于中医学“脑为元神之府”观点,从中医学对脑的认识,元神的认识,以及脑、元神、睡眠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和挖掘,进而提出“元气-阴阳-五藏神”的失眠防治理论体系并阐述其中医内涵。实验部分通过建立SD大鼠模型,确立培元安神方安寐丹为实验用药,主要围绕安寐丹对SD大鼠能量代谢的作用机制,包括代谢水平、活动强度、线粒体生物学功能、能量代谢通路蛋白表达特征以及睡眠与能量的关系等开展相关研究,以期阐释SD发生后能量代谢的变化情况以及安寐丹调控的作用机理,为中医药防治睡眠障碍性疾病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方法:理论探讨:通过文献检索、古籍整理、系统总结等多种方法,从“脑为元神之府”观点出发,挖掘其理论内涵,分析中医学对“脑”“元神”的理解,从其概念、发展演变、生理功能,引申内涵等进行深入阐析,探讨关于脑、元神和睡眠关系的中西医认识,并进一步提出“元气-阴阳-五藏神”的失眠防治体系,分析其合理性和科学性,为我们确立培元安神治法及方药奠定基础,也为丰富中医药失眠防治理论提供支撑。实验研究:健康Sprague Dawley雄性大鼠,体质量220±10g,实验过程中控制温度、湿度及光照在正常范围,食物、垫料等灭菌处理,先进行1周环境适应后随机分为空白组(Ctrl)、模型组(SD)、安寐丹组(AMD)及褪黑素组(MT)。每日灌胃一次,连续给药4周。采用改良多平台水环境法制备睡眠剥夺模型。实验一检测各组体质量、摄食量及运动耐力,血糖及血脂水平,糖脂代谢相关基因,ATP、Na+-K+-ATP酶、Ca2+-Mg2+-ATP水平。实验二用HE染色及超微电镜观察大鼠下丘脑形态及线粒体等细胞器结构,Western blotting检测线粒体关键蛋白TFAM、Nrf1、Drp1和Mfn2表达以及免疫荧光(双标)检测四种蛋白在线粒体的靶向定位;ROS染色以及ELISA检测SOD、MDA、GSH-Px水平共同评价线粒体氧化应激程度。实验四运用免疫荧光检测腺苷受体A1R、A2AR以及神经递质受体mGluR5、PTGDR、GABAA1α的表达及共表达。实验三分组同实验一,每组再分4个亚组(n=5):ZT0组、ZT6组、ZT12组、ZT18组。SD模型建立及给药方式同实验一。运用自主活动视频分析系统监测各组自发活动,Real Time-q PCR检测AMPK/PGC-1α/Nrf-1通路及生物钟基因Per1、Cry1、Bmal1、Clock转录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p-AMPK、PGC-1α、Nrf-1蛋白翻译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节律基因的表达。结果:理论探讨:关于“脑为元神之府”,中医学有非常丰富的理论渊源,中医学对脑和元神从功能的角度认识地较为全面,且二者联系体现在精神情志思维活动上,睡眠调节属于其中范畴。元神是化生五脏神的基础,五脏神的功能通过脑整合,脑的功能集中通过五脏神体现,表现在精神、情志、思维等多个维度,睡眠与脑的联系通过协调五脏阴阳发生联系。故“元气-阴阳-五脏神”的失眠防治体系符合中医学对睡眠与脑、神关系的定位,元气是根柢,阴阳是纲领,五脏神是核心。培元安神治法是我们防治失眠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基于该种治法本课题组确立了古方安寐丹并开展相关实验研究,阐明安寐丹对SD大鼠的作用机制,为指导临床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实验研究:实验一,(1)各组大鼠体质量随时间增加,Ctrl组增长明显,SD增长率缓慢。与Ctrl组比较,SD组体质量从第7天降低,并在其后较Ctrl组显着下降;与SD组比较,AMD组从第14天体重增加,并在随后增长。摄食情况显示SD组在4小时内总的摄食量增加,同时前2小时与后2小时SD大鼠进食量均较Ctrl组显着性增加;安寐丹干预后0-2h及2-4h的摄食量较SD组并未见统计学差异。(2)糖脂代谢结果显示,与Ctrl组比较,SD组FBS、TG、TC、LDL-C水平显着升高,HDL-C含量则显着下降;与SD组对比,AMD显着降低了FBS、TG、TC、LDL-C水平,同时增加了HDL-C。肝脏中糖脂代谢相关基因mRNA结果显示,与Ctrl组比较,SD大鼠FAS、ACC1基因表达上调,PPARγ、GLUT4表达下调;AMD能够不同程度下调FAS、ACC1基因而上调PPARγ、GLUT4,说明安寐丹改善糖脂代谢与调节FAS、ACC1、PPARγ、GLUT4基因表达相关。(3)力竭性游泳显示SD大鼠游泳时间、游泳速度及游泳总路程均显着下降,经安寐丹干预后以上三项指标均有明显提升,提示安寐丹能够改善SD导致的活动下降,提高大鼠的运动量。(4)ATP水平及ATP酶结果显示SD组ATP水平、Na+-K+-ATP酶、Ca2+-Mg2+-ATP酶均显着下降,AMD组ATP、Na+-K+-ATP酶、Ca2+-Mg2+-ATP酶均增加,说明安寐丹可以改善SD导致的高代谢状态,纠正代谢紊乱。实验二:(1)HE染色结果显示,Ctrl组细胞结构完整,形态正常,胞浆丰富,胞核清晰,核浆比大;SD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形态不规则,胞浆浓缩,核固缩。AMD干预后细胞形态结构改善,少量核固缩和细胞坏死。超微电镜结果显示,Ctrl组细胞形态基本正常,线粒体形态规则;SD组细胞核不规则,线粒体肿胀变形,嵴断裂或消失。AMD干预后细胞形态改善,部分线粒体肿胀及空泡现象。(2)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Ctrl组相比,SD大鼠下丘脑TFAM、Nrf1、Drp1、Mfn2蛋白相对表达均显着减少;与SD组比较,AMD升高了TFAM、Nrf1、Drp1、Mfn2表达,说明安寐丹可以改善SD大鼠下丘脑线粒体生物合成、融合及分裂功能,维持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稳定。(3)免疫荧光显示,TFAM、Nrf1、Drp1及Mfn2与VDAC1之间均存在共表达,Ctrl组有大量的阳性细胞共存;SD组共表达减少。经过AMD干预TFAM、Nrf1、Drp1、Mfn2与VDAC1共表达增多,结果与前面WB一致。(4)ROS染色显示Ctrl组IOD较低,SD大鼠IOD升高;与SD组比较,AMD显着降低IOD,但AMD与MT组比较无差异。SD组SOD及GSH-Px水平下降,MDA增加;AMD升高SOD及GSH-Px水平并降低MDA表达。说明安寐丹缓解了氧化应激失衡,并可能通过改善活性氧代谢影响线粒体功能。实验三:(1)Ctrl组的CAMKKβ、AMPK、PGC-1α、Nrf-1的mRNA呈现一定节律特征,四种基因有光期下降,暗期上升的趋势。与Ctrl组比较,SD组节律出现紊乱,CAMKKβ在ZT18,PGC-1α在ZT0与Ctr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CAMKKβmRNA在ZT0表达下调,在ZT6、ZT12表达上调;AMPKmRNA在ZT0、ZT6、ZT12表达上调,在ZT18表达下调;PGC-1αmRNA在ZT6、ZT12表达上调,在ZT18表达下调;Nrf-1mRNA在ZT6表达上调,在ZT0、ZT12、ZT18表达下调。与SD组比较,AMD干预后大鼠节律改善,有光期表达减少暗期增加的趋势,CAMKKβmRNA在ZT0、ZT18及PGC-1αmRNA在ZT0与SD组无统计学意义,AMPKmRNA、Nrf-1mRNA在四个时间节点均较SD组有显着改善。(2)进一步使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了AMPK的磷酸化水平及PGC-1α、Nrf-1在不同节点的翻译水平。结果显示,与Ctrl组比较,SD组p-AMPK、PGC-1α及Nrf-1蛋白相对表达量不规律,总体表达量下降,p-AMPK在ZT12表达上升,PGC-1α、Nrf-1在4个节点表达均下降;与SD组比较,AMD干预p-AMPK、PGC-1α、Nrf-1总体表达上调,其中p-AMPK在ZT12节点无统计学差异,PGC-1α在ZT12表达降低,Nrf-1在ZT18表达降低,其余节点蛋白表达增加。(3)Ctrl大鼠Bmal1、Cry1及Per1基因表现一定节律特征,Bmal1在光期降低并逐渐到暗期增加,Cry1、Per1在光期增加暗期降低。Clock尚未有显着节律特征。与Ctrl组比较,SD组未出现节律特征,Bmal1mRNA在ZT0、ZT12、ZT18下调、ClockmRNA在ZT6、ZT12下调,Cry1mRNA在ZT0上调而在ZT6、ZT12、ZT18下调;Per1mRNA在4各节点表达均下调。与SD对比,AMD干预后Bmal1、Cry1及Per1基因在不同节点改善,其中Bmal1、Cry1在4个时间节点上与SD组均有统计学意义,Bmal1mRNA除在ZT6表达下调,其余较SD组表达上调;同时,Clock、Per1仅在ZT6、ZT12上调了Clock、Per1。(4)选择差异最显着ZT6、ZT12检测四种基因蛋白表达。与Ctrl组比较,SD组Bmal1、Clock、Cry1、Per1蛋白表达在ZT6、ZT12均显着降低;与SD组比较,AMD干预后Bmal1、Clock、Cry1、Per1蛋白表达在ZT6、ZT12增加,IOD显着升高。(5)Ctrl组呈现较好昼夜节律特征,而SD组昼夜节律相对紊乱,TT、LT、DT均明显延长。SD除20:00及8:00外,其余6个节点时间较Ctrl组增加;安寐丹显着缩短了TT、LT及DT;在11:00至20:00的4个节点与SD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光暗条件下各组大鼠白天活动速度、活动次数较夜间均显着减少;与Ctrl组比较,SD组在白天夜间活动速度、活动次数均增加;与SD组比较,AMD降低了SD大鼠夜间活动的平均速度,以及降低日间及夜间活动次数。实验四:(1)与Ctrl组比较,SD组中A1R、mGluR5荧光强度升高,A2AR、PTGDR、GABA1α荧光强度显着下降;与SD组比较,AMD干预后A1R、mGluR5荧光强度均降低,A2AR、PTGDR、GABA1α荧光强度显着增强,蛋白表达量升高。(2)免疫荧光观察蛋白共表达。A1R与mGluR5可见明显共表达,SD组较Ctrl组明显,共表达为黄色或橙色。但SD组及AMD组中A2AR与mGluR5的共表达很低甚至无共表达,提示A1R可能更密切与mGluR5结合发挥睡眠调节作用,而A2AR与mGluR5的作用并不显着。A1R与PTGDR之间未见有共表达,A2AR与PTGDR可见显着共表达,SD组共表达减少,AMD可见部分共表达。A1R、A2AR与GABAA1α均有明显共表达,Ctrl组明显,SD组较低,AMD干预后共表达增加。结论:(1)失眠中医称“不寐”,总由心神不安导致的睡眠质量下降。中西医都认为脑都是十分重要的脏腑,在精神情志等高级生命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基于中医学“脑为元神之府”理论,吸收《内经》睡眠“三大学说”——阴阳理论、营卫理论、脏腑理论的思想,我们进一步总结归纳出以“元气-阴阳-五脏神”为核心的失眠防治体系,认为元气是睡眠的根柢,阴阳是睡眠的纲领,五脏神是睡眠的核心,从整体的、功能的、系统的层面认识了失眠的病因病机,基于该理论体系我们确立培元安神治法为失眠治疗的重要方法,培元安神代表方安寐丹为其代表方。(2)SD与能量代谢紊乱相关,常相互作用,互为因果。SD发生后能量代谢出现明显异常,故能量代谢紊乱参与了SD发生发展过程,从能量代谢角度着手防治睡眠障碍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思路。(3)安寐丹能够改善SD大鼠能量代谢紊乱,纠正糖脂代谢异常,提高活动度及ATP水平。(4)安寐丹可以通过改善线粒体结构损伤,改善线粒体生物合成、分裂及融合等功能,缓解SD导致的能量代谢紊乱。(5)安寐丹改善AMPK/PGC-1α/Nrf-1通路蛋白节律性表达进而调节线粒体生物学功能,安寐丹同时影响生物钟基因的节律特征,使得AMPK作为细胞能量状态传感器可能从能量和节律两个层面参与SD大鼠的代谢过程。(6)安寐丹可以改善A1R及A2AR表达,并调节其与mGluR5、PTGDR、GABAA1α共表达水平,并可能从该途径发挥改善SD大鼠睡眠的作用。

安至超[5](2021)在《基于肝肾同源探讨芪地糖肾方干预DN小鼠纤维化及胆汁酸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和目的糖尿病肾脏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给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肾脏纤维化是糖尿病肾脏病重要的病理表现之一。既往的研究认为,胆汁酸与糖脂代谢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学者发现肾脏中也存在着丰富的胆汁酸受体,有证据显示胆汁酸通路与纤维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肝肾同源是重要的中医学概念,对于糖尿病肾脏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胆汁酸——肾脏纤维化”通路与中医肝肾同源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现在还不甚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胆汁酸和肾脏纤维化指标的水平与肝肾同源相关证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而阐释肝肾同源的物质基础,以丰富肝肾同源的科学内涵。蛋白尿是糖尿病肾脏病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前期研究认为芪地糖肾方能够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蛋白尿水平但是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芪地糖肾方是否通过胆汁酸途径降低糖尿病肾病的肾脏纤维化状态和糖尿病肾脏病蛋白尿的问题未见报道。本研究拟通过芪地糖肾方干预db/db糖尿病肾脏病小鼠模型,揭示了该组方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临床部分通过收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以及附近社区体检中的糖尿病肾脏病和糖尿病患者83例,收集患者的一般基础资料和尿液、血清标本,根据本团队的中医证素量表对收集的患者进行相关症状采集和评分,根据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ACR)值将入组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和糖尿病肾脏病(DKD)组,用Elisa方法检测上述患者的尿液胆汁酸、P-ⅢCOL、Ⅳ-COL、LN、HA和血清中TGF-β 1。分别比较DM组和DKD组患者肝虚证和肾虚证相关证素和胆汁酸、P-ⅢCOL、Ⅳ-COL、LN、HA和血清中TGF-β 1表达水平的差异;探讨胆汁酸、P-ⅢCOL、Ⅳ-COL、LN、HA和TGF-β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肝虚证和肾虚证相关证素和症状的相关性。实验部分通过饲养8周龄肥胖自发性2型糖尿病db/db雄性小鼠(SPF级)以制备糖尿病肾病模型,同时购买30只8周龄的C57BL/6J雄性小鼠做为对照组。将14周龄的小鼠进行分组,按随机分组法分为正常组20只、造模组45只。其中正常鼠分为正常组和正常给药组,造模组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各组用生理盐水配制具体药物药灌胃,每天1次,灌胃液体积相等,具体药量依据前期研究有效剂量。给药期间所有小鼠每2周称重,每2周尾尖采血测血糖,每4周放入代谢笼中收集8小时尿液。于给药后的第12周末取材,检测各组小鼠血肌酐、甘油三酯、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HE和Masson染色光镜观察肾脏结构和纤维化染色改变,电镜观察肾脏超微病理结构表现,免疫组化观察肾脏纤维化指标变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小鼠血清胆汁酸谱,分析胆汁酸谱与肾脏纤维化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之上,通过Western-Blot方法检测小鼠肾组织FXR表达,初步探究胆汁酸调节肾脏纤维化的机制。结果临床部分与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肾脏病组ALT、AST、尿素氮、eGFR、肌酐、总胆固醇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肾脏病组肝纤维化四项、胆汁酸和TGF-β 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肾脏病组患者肝血虚评分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证候评分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糖尿病肾脏病患者胆汁酸、TGF-β 1、P-ⅢCOL、Ⅳ-COL、LN、HA分别与肝虚、肾虚、肝血虚、肝阴虚、肾阴虚、肾阳虚、肾精亏虚和肝肾亏虚评分及相关症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胆汁酸与肝血虚评分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A与肾精亏虚评分以及肝肾亏虚评分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胶原3与肾精亏虚评分和肝肾亏虚评分呈现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LN与视物昏花评分呈现负相关(P<0.05),TGF-β 1与视物昏花评分呈现正相关(P<0.05),胆汁酸与视物昏花评分呈现负相关(P<0.05),LN与腰膝冷痛评分呈现负相关(P<0.05),HA与耳轮干枯萎缩评分呈正相关(P<0.05),HA与小便短赤、腰膝冷痛评分呈负相关(P<0.05),胆汁酸与精神萎靡评分呈现正相关(P<0.05)。实验部分与正常组相比,正常给药组生化指标之间变化无差异(P>0.05),西药组谷草转氨酶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谷草转氨酶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谷丙转氨酶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正常给药组血糖和体重变化无差异(P>0.05),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变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和中药组血糖和体重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组相比,灌胃前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升高,之后三次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灌胃前西药组和中药组无差异,灌胃后三次检测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TGF-β 1、Smad2、Smad3和α-SMA水平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和中药组TGF-β 1、Smad2、Smad3和α-SMA水平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Masson染色显示,与正常组相比,其间质纤维化增生改变更为明显,而对于西药组和中药组来说,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并不明显,肾小球基底膜也未见明显增厚,尤其是肾间质纤维蛋白沉积与模型组相比有明显好转。在胆汁酸成分分析中发现,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TCA、Tβ-MCA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β-MCA、T β-MCA和TCA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WB方法检测肾脏FXR水平发现,各组水平变化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各胆汁酸成分与纤维化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显示,TBAs、CDCA、α-MCA、TCDCA、Tβ-MCA 与 Smad3 呈正相关,T β-MCA 与 TGF-β 1呈正相关,T β-MCA和TCA与Smad2呈正相关。结论对于糖尿病肾脏病患者而言,胆汁酸和纤维化因子与肝虚证和肾虚证之间存在着相关性,丰富了肝肾同源理论的科学内涵。芪地糖肾方可以调节胆汁酸的分泌,进而改善肾脏的纤维化,也可以降低糖尿病肾病蛋白尿。

王明哲[6](2021)在《固本止咳中药对COPD模型小鼠呼吸道损伤修复的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持续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通常是由于明显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所致,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临床疗效欠佳。目前对于COPD的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治疗效果不理想且需要终身控制疾病的发展。中医以整体观念、辨证施治为纲,可以通过“扶正”、“固卫”起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作用,从而更好的预防和控制COPD的发生与发展。“固本止咳中药”源于国医大师、中医内科呼吸病专家晁恩祥教授多年诊治COPD的临床经验。晁恩祥教授十分重视人体正气在疾病发病和病情进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提出“扶正固卫”理论,因而以经典方剂“玉屏风散”为基础,加减化裁创制固本止咳中药。前期临床研究表明,固本止咳中药在改善患者肺功能等方面有较好效果,并可通过调控T细胞亚群发挥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大量的前期动物实验表明,固本止咳中药可改善COPD模型小鼠肺功能情况、呼吸道病理损伤及炎性因子的过度表达、并降低肺组织αβT细胞/γδT细胞比例、增加肺组织中KGF,KGFR蛋白和基因表达含量等。因此,进一步开展固本止咳中药治疗COPD模型小鼠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目的:损伤修复是在各类细胞生长因子共同作用下的协调有序过程,分为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基质沉积及组织重塑四个时期。呼吸道损伤修复是COPD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贯穿了慢阻肺疾病的全程。本研究从呼吸道的黏膜炎症损伤修复、呼吸道结构损伤修复及异常的呼吸道损伤修复这三个方面入手,研究固本止咳中药对于COPD呼吸道损伤修复的调控作用,从而更好的阐释中医“扶正固卫”、“肺主皮毛”的理论。方法:本研究将100只健康ICR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n=30)、模型COPD组(n=35)和固本止咳中药组(n=35)。除正常对照组以外,其余各组均被制成COPD模型。本研究采用被动吸烟加鼻腔滴入LPS的方法进行COPD小鼠造模。治疗组于第61天开始予固本止咳中药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使用蒸馏水以同样方法灌胃,共28天。第一部分:体重监测和肺功能检测明确COPD模型小鼠的模型制备情况和固本止咳中药的药效。在固本止咳中药对COPD模型小鼠的呼吸道黏膜炎性损伤修复的调控作用研究方面,本研究首先通过抗体芯片法对小鼠呼吸道40种炎性因子进行系统检测,并采用免疫组化法对抗体芯片结果中COPD组明显变化和固本止咳中药组发挥明显调控作用的炎性因子进行验证。在固本止咳中药对COPD模型小鼠呼吸道结构损伤修复的调控以及对异常的损伤修复的作用研究方面,本研究通过病理学评判、免疫组化法和透射电镜进行检测,以判断香烟烟雾暴露+LPS滴鼻对小鼠呼吸道结构、肺泡结构、细胞外基质和Ⅱ型上皮细胞的结构损伤情况以及固本止咳中药对COPD模型对相应结构损伤修复及异常的损伤修复的调控情况。第二部分:基于质谱技术,对固本止咳中药的成分分析研究,从固本止咳中药的化学成分入手,探讨其发挥损伤修复作用机制的原理。此外,本研究对各组小鼠肺组织进行label-free蛋白组学检测,明确固本止咳中药治疗COPD模型小鼠的靶点及通路。阐释其对于COPD模型小鼠呼吸道损伤修复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整体调控的机制。第三部分:基于western-blot和RT-qPCR技术,对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结果富集出现的JAK-STAT信号通路进行验证研究,对通路中JAK1,p-JAK1,STAT3,p-STAT3和SOCS3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JAK1 mRNA,JAK2mRNA,JAK3mRNA,STAT1 mRNA,STAT3 mRNA,SOCS3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结果:1)体重监测:固本止咳中药可改善COPD模型小鼠体重增长缓慢的情况。2)肺功能检测:COPD 组较空白组 FEV 0.05,FEV0.1,FEV0.2,PEF,Crs,Cst均明显下降(P<0.01);Rrs,Ers,Rn均明显升高(P<0.01);G,H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固本止咳中药组较COPD组FEV0.05,FEV0.1,FEV0.2,Crs均明显升高(P<0.05);Rrs,Ers,Rn均明显下降(P<0.05);PEF,G,H,Cst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病理形态学:HE染色结果表明,COPD组小鼠病理形态符合COPD的特征,固本止咳中药可改善COPD模型小鼠50-100μm直径气道、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病理形态。透射电镜结果表明,COPD组小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板层小体出现空泡化,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或消失。固本止咳中药组小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部分板层小体出现空泡化,线粒体肿胀,但程度与COPD组相比明显减轻。4)抗体芯片检测:在40个炎性因子中,COPD组与空白组相比,共有8个显着升高的炎性因子,分别为 IL-6,GM-CSF,TNF-α,IFN-γ,IL-1β,IL-3,IL-17 和 IL-12p70(P<0.05);固本止咳中药组与COPD组相比,共有7个显着降低的因子,分别为IL-6,GM-CSF,TNF-α,IFN-γ,IL-1β,IL-3 和 TCA-3(P<0.05)。5)免疫组化检测:与空白组相比,COPD组IL-6,GM-CSF,TNF-α,IFN-γ,α-SMA,MMP-9,TIMP-1,MMP-9/TIMP-1,HIF-1α 在肺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 COPD 组相比,固本止咳中药组 IL-6,GM-CSF,TNF-α,IFN-γ,α-SMA,MMP-9,TIMP-1,MMP-9/TIMP-1,HIF-1α在肺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空白组和COPD组,固本止咳中药组与COPD组之间Collegen 1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中药成分分析:共鉴定出固本止咳中药的41个成分,其中的多种成分被证明可通过抗炎、抗氧化、抑制气道重塑等参与呼吸道损伤修复的调控。7)label-free蛋白组学检测:在COPD组和空白组之间共发现287个差异蛋白,固本止咳中药组和COPD组之间共发现184个差异蛋白。通过对差异蛋白的GO富集分析、KEGG富集分析和REACTOME富集分析发现:固本止咳中药可通过中性粒细胞脱颗粒、补体通路、细胞外基质、JAK-STAT信号通路等多个途径以及多个参与COPD进展的生物标志物,从整体上参与COPD呼吸道损伤修复的调控。8)JAK-STAT信号通路的实验:本研究通过RT-PCR法对各组小鼠肺组织JAK1,JAK2,JAK3,STAT1,STAT3和SOCS3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COPD模型小鼠肺组织中 JAK1 mRNA,JAK2 mRNA,JAK3 mRNA,STAT3 mRNA 和 SOCS3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STAT1 mRNA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OPD组相比,固本止咳中药组小鼠肺组织中JAK1 mRNA,STAT3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且 SOCS3 mRNA 表达明显升高(P<0.05),JAK2mRNA,JAK3 mRNA,STAT1 mRNA与COPD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采用western-blot法对各组小鼠肺组织JAK1,p-JAK1,STAT3,p-STAT3,SOCS3进行测定。与空白组相比,COPD 模型小鼠肺组织中 p-JAK1,p-STAT3,p-JAK1/JAK1,p-STAT3/STAT3 明显升高(P<0.05);JAK1,STAT3,SOCS3与空白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OPD组相比,固本止咳中药组小鼠肺组织中p-JAK1,p-STAT3,p-STAT3/STAT3明显降低(P<0.05),SOCS3 明显升高(P<0.05);JAK1,STAT3,P-JAK1/JAK1 与 COPD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固本止咳中药可通过减少COPD模型小鼠肺组织炎性因子的过度表达,发挥调控呼吸道黏膜炎症损伤修复的作用;并通过改善COPD模型小鼠呼吸道结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超微结构以及细胞外基质的损伤,发挥调控呼吸道结构损伤修复和减少异常的呼吸道损伤修复的作用。体现了中医扶正固卫,肺主皮毛的理论。2)固本止咳中药在COPD损伤修复机制的整体调控中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的特点。3)固本止咳中药可通过下调JAK1和STAT3的磷酸化水平,上调SOCS3的表达从而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是固本止咳中药基于扶正固卫、肺主皮毛理论调控呼吸道损伤修复在机制上的具体体现。

郑凌琦[7](2021)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中医证素分析及乌萸汤对小鼠线粒体能量代谢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随着生殖医学的发展,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ecreased ovarian reserve,DOR)的研究逐渐深入。DOR患者的卵母细胞数量减少、质量下降,明确影响了女性生殖功能。线粒体能量代谢决定卵细胞质量,AMPK是细胞内调节能量代谢的关键。本研究包括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个部分。临床研究DOR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证素辨证规律,为临床探讨该病的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提供依据。实验研究通过线粒体能量代谢、氧化应激和AMPK/PGC-1α通路,探讨补肾调肝法之乌萸汤改善DOR小鼠卵母细胞质量的作用机制。临床部分目的:初步研究DOR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及证素辨证规律,并为探讨该病的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及病例回顾,制定《DOR患者信息采集表》,对DOR患者患病情况、发病诱因、病程病史、症状体征、舌脉、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结果等信息进行采集,并据《DOR证候统计表》、《DOR证素统计表》和《DOR证素统计权值表》对患者进行证候、证素的统计判定及相关性分析。结果:1、有64.79%的患者存在情志因素,以压力大、工作紧张为主。不孕/不育、月经不调是患者就诊的主要诉求,分别占50.70%、35.21%。74.65%的患者病程大于1年以上,56.34%患者不孕,46.48%患者有流产/手术史。2、患者月经改变主要是月经夹块(43.66%)、月经量少(39.44%)、经色暗红(29.58%)、痛经(26.76%)、月经推迟(15.49%)、月经提前(11.27%)、月经量多(11.27%)、月经错乱(9.86%)、闭经(5.63%)。其他相关症状还包括睡眠不实(23.94%)、经常便溏(22.54%)、腰膝酸软(21.13%)、倦怠乏力(19.72%)、失眠(16.90%)、经前乳胀(16.90%)、经常便秘(14.08%)、小腹痛(14.08%)、腰痛(12.68%)、四末凉(11.27%)。舌象主要是舌暗红(74.65%)、舌淡(15.49%)、舌赤(15.49%),苔薄白(70.42%),脉象有脉细(98.59%)、脉滑(78.87%)、脉沉(12.68%)、脉弦(8.45%)等。3、DOR患者病位证素主要为胞宫(55.43%)、肝(17.39%)、肾(14.13%),病性证素主要为血瘀(20.81%)、气滞(18.50%)、血虚(15.03%)、阴虚(15.03%)、阳虚(12.72%)、气虚(11.56%)。同类证素常常兼夹致病,病位证素兼夹占46.55%,主要有胞宫与肝同病(19.71%)、胞宫与肾同病(14.08%);病性证素兼夹占66.18%,主要有血瘀兼气滞(35.21%)、血瘀兼阳虚(19.71%)、气滞兼阴虚(19.71%)、血虚兼气虚(18.31%)、气虚兼阳虚(18.31%)。4、患者证素与年龄、血清b-FSH、AMH、AFC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病位在肾的证素分布积分有随年龄增加而增大的相关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情志因素是DOR的主要病因,不孕/不育、月经不调是患者就诊的主要诉求,该病主要影响了患者的生殖功能并引起月经改变;2、DOR病位主要在胞宫、肝、肾,出现了血瘀、气滞、血虚、阴虚、阳虚、气虚等病理变化,且同类证素常常兼夹致病;3、证素与年龄、血清b-FSH、AMH、AFC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实验部分目的:对以补肾调肝法立法组方的乌萸汤含药血清进行活性成分分析;探讨线粒体能量代谢、氧化应激和AMPK/PGC-1α通路对DOR小鼠卵巢功能的影响,并据此分析乌萸汤的疗效机制;采用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In vitro maturation,IVM)技术,探讨乌萸汤促进体外培养卵母细胞成熟的作用机制,进而证实乌萸汤改善小鼠卵巢储备功能、增加卵巢反应性,促进卵母细胞成熟、改善卵母细胞质量的作用。方法:1、采用飞行时间质谱对SD大鼠乌萸汤含药血清进行药物代谢后活性成分及药效物质分析;2、动物实验以DOR小鼠为研究对象,经乌萸汤干预后促排卵,检测小鼠动情周期、卵巢储备功能(血清AMH及卵巢组织形态)、卵巢反应性及生殖功能(卵母细胞形态、获卵率、卵母细胞成熟率及受精率)、能量代谢及细胞增殖能力(卵母细胞ATP、线粒体含量形态、ROS含量、α-tubulin及Ki67表达量),通过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 AMPK/PGC-1α通路(AMPKα、PGC-1α、NRF1、NRF2)的 mRNA 和蛋白表达;3、细胞实验采用IVM技术,对DOR小鼠卵母细胞进行乌萸汤体外干预,检测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线粒体能量代谢(ATP含量、线粒体含量、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氧化应激水平(ROS含量、SOD酶活力)及AMPK/PGC-1α通路(AMPKα、p-AMPKα、PGC-1α、NRF1、NRF2)的蛋白表达。结果:1、乌萸汤含药血清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显示,按质谱响应强度排序,前20种活性成分依次为:亚油酸、(2S)-2-氨基-3-苯基丙酸、亮氨酸、邻苯二甲酸双(6-甲基庚基)酯、柠檬酸、亚麻酸、十六酸乙酯、棕桐油酸、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醛、L-蛋氨酸-35S、2-单棕榈酸甘油、苯甲酸、芥酸酰胺、香豆素、亚油酸乙酯、杜松醇、肉豆蔻酸、硬脂酰胺、十六碳酰胺、芳-姜黄烯。2、动物实验发现DOR小鼠较正常组小鼠动情周期延长、血清AMH降低(P<0.05),促排后获卵数、卵母细胞成熟率和受精率均降低(P<0.05),卵母细胞线粒体含量减少、ATP含量降低、ROS含量明显升高(P<0.05),卵巢组织α-tubulin和Ki67阳性表达率降低(P<0.05),且卵母细胞、线粒体形态欠佳,AMPK、PGC-1α、NRF1及NRF2的mRNA含量及蛋白含量均表达下降(P<0.05)。乌萸汤可以提高DOR小鼠卵母细胞成熟率,升高血清AMH、卵母细胞ATP、线粒体和ROS含量(P<0.05),改善卵母细胞和线粒体形态,提高卵巢组织α-tubulin和Ki67阳性表达率(P<0.05),提高AMPK、PGC-1α、NRF1 及 NRF2 的 mRNA 含量及蛋白含量(P<0.05)。3、细胞实验发现DOR小鼠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下降,线粒体数目减少、膜电位变化减弱(P<0.05),产生的ATP减少、ROS增加、SOD酶活性降低(P<0.05),AMPKα、p-AMPKα、PGC-1α、NRF1蛋白表达降低(P<0.05);乌萸汤干预后的DOR小鼠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线粒体数量、产生的ATP含量、SOD酶活性均有明显升高(P<0.05),AMPKα、PGC-1α、NRF1蛋白表达量有所升高(P<0.05),但卵母细胞线粒体膜电位、ROS含量没有得到改善(P>0.05)。结论:1、乌萸汤含药血清内有效活性成分中脂肪酸类物质质量占比最高,提示乌萸汤含药血清中活性成分主要用来提供能量来源,促进能量代谢。2、动物实验证实乌萸汤能改善DOR小鼠卵巢储备功能及卵巢反应性,提高卵母细胞质量、增强小鼠生殖能力。3、细胞实验证实乌萸汤能促进DOR小鼠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改善卵细胞质量。4、乌萸汤对DOR小鼠的治疗机制之一是通过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及氧化应激、调控AMPK/PGC-1 α通路实现的。

李琳[8](2021)在《四妙勇安汤抗糖尿病心肌病的效应成分及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衰的主要原因之一,19%的心衰患者合并有糖尿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四妙勇安汤由金银花、玄参、当归、甘草四味药组成,具有活血通络、清热解毒兼具滋阴之效。中医理论认为,糖尿病心肌病的病机主要是燥热内伤,久病致瘀,心血瘀阻,蕴久成毒,瘀毒互结,心体心用俱损。四妙勇安汤切中糖尿病心肌病瘀毒损心病机,临床经辨证加减后常用于糖尿病心肌病治疗。基础研究证明,心肌底物代谢异常诱发的心肌脂毒性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胰高血糖素是介导心肌脂毒性的关键介质。心肌脂毒性可能是中医瘀毒的生物学基础之一。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已证明四妙勇安汤能抑制异丙肾上腺素及主动脉弓缩窄术诱导的心衰。然而,有关四妙勇安汤抗糖尿病心肌病的作用、机制及其效应成分,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以胰高血糖素脂毒性通路为靶标,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四妙勇安汤抗糖尿病心肌病的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另外,通过筛选出四妙勇安汤干预以胰高血糖素为核心的脂毒性信号传导的最优效应成分,部分揭示四妙勇安汤干预糖尿病心肌病的物质基础及作用靶点,为抗糖尿病心肌病的创新药物研发提供实验依据。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对胰高血糖素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探索,梳理胰高血糖素与心衰相关疾病的关系及潜在的信号通路,分析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为实验研究思路构建提供依据。对四妙勇安汤及其主要成分改善代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进行系统归纳,为四妙勇安汤改善糖尿病心肌病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提供实验基础。第二部分四妙勇安汤防治糖尿病心肌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通过链脲佐菌素构建糖尿病模型小鼠,通过测定给药后血糖血脂、口服葡萄糖耐量、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水平、胰腺及肝脏病理形态、胰岛α和β细胞分布,阐明四妙勇安汤对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胰岛素敏感性及高胰高血糖素血症的改善作用。通过超声影像确定在第18周糖尿病心肌病成模,结合心肌组织HE、WGA、Masson、油红O、TUNEL、CD45及透射电镜染色结果表明:四妙勇安汤能改善糖尿病小鼠心功能,抑制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纤维化、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细胞脂质积聚、心肌炎细胞浸润及心肌细胞线粒体形态,其中,降脂、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及维持线粒体形态作用明显,说明四妙勇安汤抗糖尿病心肌病的作用与抑制脂毒性相关。随后通过WB检测心肌组织中胰高血糖素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发现四妙勇安汤能抑制糖尿病小鼠心肌组织中胰高血糖素(GLC)、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及核因子活化B细胞κ轻链增强子(NF-κB)的表达或激活,能促进糖尿病小鼠心肌组织中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的激活,提示四妙勇安汤抗糖尿病心肌病作用与调节GLC/AMPK/NF-kB 和 GLC/PPARα/PGC-1α 通路相关。第三部分四妙勇安汤干预心肌脂毒性的效应成分研究250μM棕榈酸(PA)作用于H9C2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脂毒性模型。通过分析20个入血原型成分对PA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活力及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绿原酸、新绿原酸、甘草素、异甘草苷、新异甘草苷、芹糖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木犀草素和阿魏酸能够显着抑制PA诱导的心肌细胞活力的降低及凋亡的增加,提示这9个成分是该复方中改善心肌细胞脂毒性的有效成分。其中,绿原酸和阿魏酸作用最强,用于后续研究。第四部分四妙勇安汤效应成分干预心肌脂毒性的作用机制研究流式细胞仪检测Annexin V/PI双染结果证明,绿原酸和阿魏酸可抑制PA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油红O染色及RT-PCR检测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结果表明:绿原酸和阿魏酸能降低PA诱导的心肌细胞脂质积聚及脂代谢相关基因PPARα,CD36,UCP3的表达。通过激光共聚焦对棕榈酸和葡萄糖吸收分析证明,绿原酸和阿魏酸可抑制PA诱导的心肌细胞底物利用失常。通过Mitotracker线粒体染色及Seahorse线粒体功能分析,证明绿原酸和阿魏酸能改善PA诱导的线粒体分裂及呼吸功能损伤。初步证明绿原酸和阿魏酸抑制心肌细胞脂毒性作用与心肌细胞能量底物代谢调节及线粒体功能改善相关。GCGR抑制剂(Adomeglivant)干预PA刺激的心肌细胞能抑制PA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发现PA通过激活GCGR诱导心肌细胞脂毒性。WB检测GLC通路关键蛋白表达,结果显示:绿原酸和阿魏酸能下调PA诱导的心肌细胞中GCGR、PPARα和PGC-1α的表达,增加p-AMPK的激活,说明绿原酸和阿魏酸通过抑制GCGR信号通路改善PA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综上,体内和体外研究结合阐释了四妙勇安汤及其活性成分绿原酸和阿魏酸能通过调节GLC/PPARα和GLC/AMPK通路,从而改善糖尿病心肌糖脂代谢,抑制心肌脂毒性,发挥防治糖尿病心肌病的作用。特色与创新1.理论创新:将活血解毒治法及其经典方——四妙勇安汤用于糖尿病心肌病的干预,丰富并发展了糖尿病心肌病的瘀毒病机理论。2.技术创新:整合了四妙勇安汤给药后入血原型成分库及体外药效筛选,构建四妙勇安汤干预糖尿病心肌脂毒性的效应成分优选方法,为创新药物的发现提供了新策略。3.机制创新:以GLC/AMPK/NF-kB和GLC/PPARα/PGC-1α通路为切入点,通过在体实验与离体实验相结合,首次深入探讨四妙勇安汤及其效应成分绿原酸、阿魏酸对心肌细胞脂代谢的改善作用,为四妙勇安汤的进一步研究及其临床糖尿病心肌病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杨育农[9](2020)在《基于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调脏通络”电针改善db/db小鼠肝脏胰岛素抵抗水平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研究“调脏通络”电针对db/db小鼠的体重、血糖、肝脏组织病理形态、肝脏胰岛素抵抗水平的影响,以期探讨“调脏通络”电针对db/db小鼠的干预作用及对肝脏胰岛素抵抗的影响,阐释“调脏通络”电针疗法改善db/db小鼠肝脏胰岛素抵抗水平的可能机制。方法:以22只db/db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针刺组11只,模型组11只,空白组选取同期相同条件下饲养的9只db/m小鼠,共3组。针刺组予以“调脏通络”电针干预,1次/d,30min/次,6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d,连续干预2个疗程。模型组和空白组实验过程中,不予任何特殊处置,仅作为对照观察。分别于电针治疗前、电针治疗1周后、电针干预2周后,各组小鼠尾尖采血测量血糖,称量各组小鼠体重。治疗结束后取材,取小鼠肝脏进行检测。应用HE染色法检测肝脏组织病理形态改变;蒽酮法检测肝糖原含量;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检测肝脏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含量,包括: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ion-Protein kinase B,p-Akt)、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hosphorylation-Glycogen Synthase Kinase,p-GSK-3β)。结果:1、实验动物一般情况及相关指标(1)实验动物的一般指标情况:空白对照组:小鼠皮毛有光泽、状态良好、活动灵敏、摄食量与饮水量均正常;模型组:小鼠皮毛暗淡枯槁无光泽、状态萎靡、反应迟钝、摄食量与饮水量均明显增多;针刺组:小鼠皮毛欠光泽、状态一般、反应略迟钝、摄食量与饮水量较正常对照组小鼠增多。饮水量:干预1周、2周后,针刺组与模型组饮水量,与同期空白组比较均饮水量均显着增加(***P<0.001);属于糖尿病小鼠模型的一个典型的重要症状,模型组小鼠的饮水量增加更为显着;针刺组与同期模型组比较,其饮水量的增加明显低于模型组(△△△P<0.001)。摄食量:干预1周、2周后,针刺组及模型组摄食量,与同期空白组比较均显着增加(***P<0.001);这也是属于糖尿病小鼠模型的一个显着表征,而模型组小鼠的摄食量增加更为明显;针刺组与同期模型组比较,针刺组摄食量增加显着低于模型组(△△△P<0.001)。(2)各组小鼠体重变化:干预前,与同期空白组小鼠比较,针刺组与模型组小鼠体重有明显差异(***P<0.001),针刺组与模型组干预前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干预1周,针刺组体重变化情况较模型组略低,但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2周,针刺组与模型组体重变化情况相比,针刺组小鼠体重增长缓慢,两组小鼠体重变化有较显着的差异(△△△P<0.001)。2、各组小鼠血糖变化结果:干预前,空白组小鼠与针刺组、模型组血糖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针刺组与模型组小鼠血糖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1周后,针刺组与模型组小鼠血糖比较无差异(P>0.05),但可以看出针刺组小鼠血糖上升较模型组缓慢;干预2周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小鼠血糖变化有显着改善(△P<0.05)。各组小鼠肝糖原含量检测结果:与空白组小鼠比较,针刺组小鼠的肝糖原含量减少,但两组肝糖原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鼠与空白组小鼠比较,肝糖原含量明显减少,变化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小鼠肝脏形态学变化结果:空白组小鼠肝组织结构正常,细胞排列规则,胞质均匀,肝小叶结构正常,肝细胞向四周呈条索状分布,无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表现肝细胞索排列紊乱,多数肝细胞出现严重的脂肪变性,肝细胞肿胀,胞浆内可见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脂滴空泡,有的细胞出现水肿。针刺组小鼠肝细胞排列较为均匀有序,结构较完整,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空泡化现象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但整体状况不如空白组。4、各组小鼠肝脏组织PI3K、p-Akt、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中PI3K、p-Akt、p-GSK-3β的蛋白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调脏通络”针刺组大鼠肝脏组织中PI3K、p-Akt、p-GSK-3β的蛋白表达量显着上调(#P<0.05)。结论:1、“调脏通络”电针可改善db/db小鼠的一般症状、体重,对2型糖尿病有治疗作用;2、“调脏通络”电针可降低血糖水平,改善db/db小鼠的糖代谢水平;3、“调脏通络”电针对db/db小鼠的肝脏组织有一定的改善和修复作用;4、“调脏通络”电针可能是通过提高肝脏PI3K、p-Akt、p-GSK-3β的表达水平,从而改善肝脏胰岛素抵抗水平,起到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

李鑫琦[10](2020)在《仿野生与平栽黄芪配伍的当归补血汤药效与配伍的机制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题依据:黄芪是多年生草本、豆科黄耆属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北及西北等地,包括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它是一种着名的多效中药,在不同的中药复方配伍环境中能够针对具体的病症发挥各种功效,能够补气固表、利尿、强心、降压、抗菌等。而由于仿野生黄芪生长年限太长导致产量供不应求,市场出现了生长年限较短的平栽黄芪,且其化学成分与仿野生黄芪相似,但是平栽黄芪的临床药效值得深究。黄芪与当归比例按照5:1配伍而成的当归补血汤因其配伍经典、补血药效显着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血虚。且当归补血汤作为补血名方,其治疗血虚的机制与配伍的经典之处依旧值得深入研究。故本研究以当归补血汤为药效评价载体,以乙酰苯肼和环磷酰胺复合血虚小鼠模型为疾病环境,采用传统药效指标与代谢组学探讨仿野生与平栽黄芪配伍的当归补血汤改善血虚的药效作用与机制研究,借助代谢组学技术对当归补血汤的配伍机制进行科学阐释,同时借助网络药理学深入挖掘当归补血汤改善血虚的机制。目的:比较仿野生与平栽黄芪的补血药效,阐明当归补血汤的补血及配伍机制,为黄芪针对不同功效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为当归补血汤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1)以乙酰苯肼和环磷酰胺建立复合血虚小鼠模型,借助传统药效指标筛选当归补血汤的最佳剂量,依靠脾脏代谢组学与脂质组学技术明确当归补血汤治疗血虚的药效与机制。(2)以乙酰苯肼和环磷酰胺建立复合血虚小鼠模型,借助血清代谢组学技术比较仿野生与平栽黄芪配伍的当归补血汤的药效。(3)以乙酰苯肼和环磷酰胺建立复合血虚小鼠模型,借助血清代谢组学技术探讨当归补血汤的配伍机制。(4)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明确“黄芪-当归”这一核心配伍药对。采用Batman-TCM、GeneCards、OMIM获取并筛选“黄芪-当归”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材-成分-靶点网络,并通过其Network Analyzer、ClusterViz等工具进行靶点的拓扑属性分析、聚类分析。借助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GO和KEGG通路分析,并依据潜在作用靶点利用PharmGkb、CTD、MESH进行疾病分类。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外观精神状态异常、精神萎靡,行动迟缓;体重明显下降;脾脏肿大、胸腺萎缩;血液学常规各项指标均显着降低;骨髓腔内囊性扩张,脂肪细胞增多,骨髓细胞增生低下,造血细胞减少。表明乙酰苯肼和环磷酰胺复合血虚小鼠模型建立成功。给予复方阿胶浆、当归补血汤低、中、高剂量组之后,综合考察外观精神状态、体重、脏器指数、血液学常规、股骨病理切片各个药效指标后,筛选出当归补血汤治疗乙酰苯肼和环磷酰胺复合血虚模型的最佳剂量为高剂量组(18 g/kg)。脾脏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分别发现了 8个极性差异代谢物和18个非极性差异脂质代谢物与血虚密切相关,通路分析进一步显示嘧啶代谢和甘油磷脂代谢的紊乱在乙酰苯肼和环磷酰胺复合造模中作用最相关。在给予当归补血汤之后能够分别显着回调胞嘧啶、尿嘧啶、磷脂酰胆碱(o-16:1(9Z)/20:0、20:4/20:4、38:6)等7个、10个差异代谢物,恢复至正常水平,通过调节嘧啶代谢和甘油磷脂代谢从而改善乙酰苯肼和环磷酰胺导致的血虚。与之前相关研究相比,本实验鉴定的差异代谢物更加全面,且发现当归补血汤能够回调很多脂质代谢物,并通过调节甘油磷脂代谢来改善血虚。(2)血虚小鼠分别给予仿野生和平栽黄芪配伍的当归补血汤之后,发现仿野生配伍的当归补血汤的补血效果要强于平栽黄芪配伍的当归补血汤。血清代谢组学发现了 17个血清差异代谢物,并通过通路分析发现乙酰苯肼和环磷酰胺复合造模会影响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造成花生四烯酸代谢和酪氨酸代谢的紊乱。在分别给予仿野生与平栽黄芪配伍的当归补血汤之后能够发现仿野生黄芪配伍的当归补血汤能够显着回调13个血清差异代谢物,回调率为76%;而平栽黄芪配伍的当归补血汤仅可以回调8个血清差异代谢物,回调率为47%。对两者都回调的8个差异代谢物的回调程度进行比较发现,仿野黄芪配伍的当归补血汤的回调效果高于平栽黄芪配伍的当归补血汤。(3)血虚小鼠给予黄芪、当归组和当归补血汤之后,综合分析外观精神状态、体重、脏器指数、血液学常规、股骨病理切片各个药效指标后,发现仿野生黄芪配伍的当归补血汤组对血虚的改善效果要明显优于单味药黄芪、当归。仿野生黄芪配伍的当归补血汤能够显着回调13个血清差异代谢物,回调率为76%;而单味药当归只可以回调6个差异代谢物,回调率为35%。单味药黄芪能够显着回调4个差异代谢物,回调率为23%。(4)《中药成方制剂》数据库中共收录含黄芪方剂459条,涉及中药641味,将支持度设置为25%进行分析,共得到常用配伍组合33个,主治疾病9种;黄芪常应用于治疗虚劳,将支持度设置为35%,核心组合依然为“黄芪-当归”药对,与古籍记载、临床用药相吻合。筛选后得到“黄芪-当归”药对共105个活性成分,127个作用靶点。网络分析结果表明“黄芪-当归”药对主要涉及免疫应答、氧化应激、信号传导等生物过程,通过调节癌症通路、细胞因子及其受体通路、癌症蛋白通路、PI3K-Akt、MAPK等信号通路来治疗血虚。结论:本课题借助传统药效指标与代谢组学、网络药理学方法,基于当归补血汤治疗血虚小鼠的配伍环境,对仿野生与平栽黄芪的药效和作用机制进行了比较,明确了仿野生黄芪的补血药效更强,鉴定了更多的血虚相关差异代谢物,更加完善当归补血汤的补血机制研究。同时也从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角度阐明了当归补血汤的配伍机制。

二、中药复方对肝纤维化小鼠2′,5′-寡腺苷酸合成酶活性影响和超微结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药复方对肝纤维化小鼠2′,5′-寡腺苷酸合成酶活性影响和超微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介导线粒体防治肝癌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单味药
    1.1 穿心莲
    1.2 苦参
    1.3 大黄
    1.4 藤黄
    1.5 姜黄
    1.6 冬虫夏草
2 中药复方
    2.1 健脾活血祛湿方
    2.2 贝参茱萸方
    2.3 扶正清解方
    2.4 癌痛消颗粒
    2.5 解毒消症饮
3 中药注射液
    3.1 艾迪注射液
    3.2 华蟾素注射液
    3.3 白花蛇舌草注射剂
4 结语与展望

(2)从AMPK-HIF1-PKM2信号通路探讨代谢综合征痰证大鼠的生物学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结局指标
        1.5 研究方法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及基本特征分析
        2.2 文献质量评价
        2.3 核心药物分析
        2.4 临床疗效分析
        2.5 不良反应
    3 讨论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饲料配方
        1.3 实验药物
        1.4 主要实验试剂
        1.5 主要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药物配制
        2.2 实验动物模型制备及分组
        2.3 干预方法
        2.4 标本采集
        2.5 指标检测
        2.6 统计学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造模前两组大鼠比较结果
        3.2 造模期两组大鼠变化情况
        3.3 药物干预后各组大鼠变化情况
    4 讨论
        4.1 代谢综合征痰证大鼠模型建立与评价
        4.2 代谢综合征痰证能量代谢的变化
        4.3 代谢综合征痰证能量失衡的病理机制
结论
研究创新性成果
研究不足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代谢综合征中医药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基于线粒体相关蛋白通路探讨参麻益智方对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线粒体能量代谢关键蛋白在认知障碍中的作用机制
        1 能量代谢相关通路在认知障碍中的作用
        2 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的关键蛋白在认知障碍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基于中医“虚、瘀、毒”病机探讨能量代谢异常和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互关系
        1 中医“虚、瘀、毒”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
        2 中医“虚、瘀、毒”与能量代谢障碍的关系
        3 脑的能量代谢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
        4 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中药复方研究
        参考文献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 参麻益智方的提取方法和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小结
    实验二 参麻益智方对慢性脑缺血致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小结
    实验三 参麻益智方对慢性脑缺血致认知障碍模型大鼠脑组织线粒体障碍相关蛋白的机制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小结
讨论
    1 参麻益智方的组方特点和前期研究成果
    2 慢性脑低灌注致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大鼠模型
    3 参麻益智方改善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学习记忆功能
    4 参麻益智方对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线粒体数量和结构的影响
    5 参麻益智方对线粒体关键蛋白能量代谢的影响
    6 线粒体能量代谢的中医认识
参考文献
结论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介
附件

(4)从“脑为元神之府”探讨安寐丹对睡眠剥夺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脑为元神之府”的中医理论解构
    1 脑的中医学内涵梳理
        1.1 脑,头髓也
        1.2 脑内涵演变
        1.2.1 脑理论之初步形成
        1.2.2 理论体系整合与完善
        1.2.3 脑与泥丸宫之辨
        1.2.4 脑髓疾病病因学认识
        1.2.5 脑功能之中西医汇通
        1.3 诸髓者,皆属于脑
        1.3.1 脑与髓是功能的有机体
        1.3.2 精气充盛决定脑髓盈满
        1.3.3 髓减脑消导致脑部异常
        1.4 脑的生理属性
        1.4.1 脑为奇恒之府
        1.4.2 脑为“诸阳之会”
        1.4.3 脑为“清灵之窍”
        1.4.4 脑为“精明之府”
        1.5 脑的生理功能
        1.5.1 生命活动之宗主
        1.5.2 感觉运动之主司
        1.5.3 精神思维之主导
        1.6 脑与经络
    2 元神的中医学内涵阐释
        2.1 神的演变过程
        2.2 元神,生命本原
        2.3 元神,先天之性
        2.4 元神,自然虚灵
        2.5 元神,统御周身
    3 脑为元神之府及其含义
        3.1 元神与识神辨析
        3.1.1 “识神在心”重视心君之主宰
        3.1.2 “元神在脑”强调神先天属性
        3.1.3 “心脑主神”整合三者间关系
        3.1.4 脑仅为五脏神汇聚之居处
        3.2 形与神关联性分析
        3.2.1 形与神俱是健康状态
        3.2.2 调形养神顾护脑健康
        3.3 五脏藏神和脑的关系
        3.3.1 五脏神系统的形成
        3.3.2 五神化七情,生五志
        3.3.3 五脏神反映脑功能
    4 脑、神、睡眠相关性分析
        4.1 协调五神阴阳调睡眠
        4.1.1 阴平阳秘是睡眠的关键
        4.1.2 五脏调和是睡眠的保障
        4.2 脑与睡眠的现代认识
        4.3 五神、脑健康与睡眠
    5 培元安神治法及其应用
        5.1 “元气-阴阳-五脏神”的失眠防治体系
        5.1.1 元气是根柢
        5.1.2 阴阳是纲领
        5.1.3 五脏神是核心
        5.2 培元安神代表方——安寐丹
第二部分 安寐丹对SD大鼠能量代谢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实验一 安寐丹对SD大鼠代谢水平、活动能力的影响
        1 引言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二 安寐丹对SD大鼠线粒体生物合成功能的影响
        1 引言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三 AMPK/PGC-1α/Nrf-1通路蛋白表达特征及安寐丹的干预作用
        1 引言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四 睡眠与能量的关联机制及安寐丹对SD大鼠的影响
        1 引言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AMPK——疾病预防与治疗的潜在靶点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5)基于肝肾同源探讨芪地糖肾方干预DN小鼠纤维化及胆汁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糖尿病肾脏病与肝、肾关系的西医研究进展
        1 糖尿病与肝脏的关系
        2 胆汁酸和FXR的研究进展
        3 纤维化与胆汁酸及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糖尿病肾病与肝肾相关中医研究进展
        1 古代文献对“肝”、“肾”相关以及和消渴病肾病关系的论述
        2 现代中医学肝肾相关研究及其在糖尿病肾脏病中的应用
        3 胆汁酸和FXR与中医相关研究进展
        4 纤维化与中医相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基于肝肾同源理论探讨糖尿病肾脏病胆汁酸及纤维化因子与中医证素的相关性研究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芪地糖肾方对db/db糖尿病肾病小鼠模型肾脏纤维化因子的干预研究
        1 实验方案
        2 实验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芪地糖肾方对db/db糖尿病肾病小鼠模型胆汁酸通路影响的研究
        1 实验方案
        2 实验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db/db糖尿病肾病小鼠模型胆汁酸成分与纤维化因子相关性的研究
        1 实验方案
        2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中医证候评定表
个人简介

(6)固本止咳中药对COPD模型小鼠呼吸道损伤修复的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一 扶正固卫、肺主皮毛理论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道损伤修复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蛋白质组学在中医药中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固本止咳中药对COPD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和调控呼吸道损伤修复作用研究
    前言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基于组学的固本止咳中药调控COPD模型小鼠呼吸道损伤修复机制的整体研究
    前言
    实验一 基于质谱技术的固本止咳中药成分分析
        材料
        方法
        结果
    实验二 基于蛋白组学的固本止咳中药调控COPD模型小鼠损伤修复机制研究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基于JAK-STAT信号通路的固本止咳中药调控COPD模型小鼠呼吸道损伤修复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中医证素分析及乌萸汤对小鼠线粒体能量代谢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研究进展
    第一节 现代医学关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研究进展
        1 卵巢储备及卵巢储备功能
        2 病因及致病机制
        3 诊断标准
        4 治疗方法
        5 能量代谢与卵细胞质量
        参考文献
    第二节 中医学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1 病因病机认识
        2 证型分布
        3 治法用方
        4 总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章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中医证素研究
    第一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
        1 患者一般情况
        2 就诊情况
        3 辅助检查
        4 证候分布情况
        5 证素分布情况
        6 证素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第三节 讨论
        1 疾病特点
        2 病因病机分析
        3 中医治则治法
        4 能量代谢与肝、肾、气血
    第四节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实验研究
    实验一 乌萸汤含药血清制备及活性成分分析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二 乌萸汤对DOR小鼠卵巢储备功能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三 乌萸汤对DOR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培养的能量代谢相关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创新点与展望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结论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四妙勇安汤抗糖尿病心肌病的效应成分及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胰高血糖素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病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四妙勇安汤及其主要成分在代谢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章 四妙勇安汤防治糖尿病心肌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第一节 四妙勇安汤对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及胰岛分泌功能的影响
    第二节 四妙勇安汤对糖尿病小鼠心功能及心脏病理形态的影响
    第三节 四妙勇安汤对糖尿病小鼠心肌组织GLC脂毒性通路的影响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四妙勇安汤干预心肌脂毒性的效应成分研究
    第一节 四妙勇安汤入血成分对棕榈酸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
    第二节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绿原酸和阿魏酸干预心肌脂毒性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第一节 绿原酸和阿魏酸对棕榈酸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
    第二节 绿原酸和阿魏酸改善棕榈酸致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紊乱的效应研究
    第三节 绿原酸和阿魏酸干预心肌脂毒性的作用机制研究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基于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调脏通络”电针改善db/db小鼠肝脏胰岛素抵抗水平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实验研究
    第一章 “调脏通络”电针干预对db/db小鼠疗效观察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调脏通络”电针干预对db/db小鼠糖代谢影响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调脏通络”电针干预对db/db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学影响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各组小鼠肝脏形态学变化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调脏通络”电针干预对db/db小鼠肝脏胰岛素抵抗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I3K、p-Akt、p-GSK-3β含量影响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10)仿野生与平栽黄芪配伍的当归补血汤药效与配伍的机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立题背景与意义
    1.2 本课题研究思路、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2.1 本课题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血虚概述及动物模型研究
        2.1.1 血虚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
        2.1.2 血虚中医药治疗
        2.1.3 血虚证动物模型研究现状
    2.2 当归补血汤
        2.2.1 当归补血汤的组方配伍规律
        2.2.2 当归补血汤对心血管及血液疾病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第三章 当归补血汤改善血虚小鼠给药剂量筛选及脾脏代谢组学机制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药材
        3.2.2 试剂
        3.2.3 仪器
        3.2.4 实验动物
    3.3 实验方法
        3.3.1 药物制备
        3.3.2 动物分组、造模与给药
        3.3.3 样本采集
        3.3.4 传统药效样本处理
        3.3.5 当归补血汤改善血虚小鼠脾脏代谢组学研究
    3.4 实验结果
        3.4.1 当归补血汤改善血虚小鼠给药剂量筛选
        3.4.2 当归补血汤改善血虚小鼠脾脏代谢组学研究
    3.5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仿野生与平栽黄芪配伍的当归补血汤干预血虚小鼠的药效比较及血清代谢组学机制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药材
        4.2.2 试剂
        4.2.3 仪器
        4.2.4 实验动物
    4.3 实验方法
        4.3.1 药物制备
        4.3.2 动物分组、造模与给药
        4.3.3 样本采集
        4.3.4 传统药效样本处理
        4.3.5 当归补血汤改善血虚小鼠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4.4 实验结果
        4.4.1 仿野生与平栽黄芪配伍的当归补血汤干预血虚小鼠的药效比较
        4.4.2 当归补血汤改善血虚小鼠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4.5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当归补血汤的配伍机制及血清代谢组学机制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药材
        5.2.2 试剂
        5.2.3 仪器
        5.2.4 实验动物
    5.3 实验方法
        5.3.1 药物制备
        5.3.2 动物分组、造模与给药
        5.3.3 样本采集
        5.3.4 传统药效样本处理
        5.3.5 当归补血汤改善血虚小鼠血清代谢组学的配伍机制研究
    5.4 实验结果
        5.4.1 当归补血汤改善血虚小鼠的配伍药效研究
        5.4.2 当归补血汤改善血虚小鼠血清代谢组学的配伍机制研究
    5.5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当归补血汤改善血虚作用机制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黄芪用药规律分析
        6.2.2 黄芪在虚劳方剂中的用药规律分析
        6.2.3 “黄芪-当归”核心组合药对分子机制研究方法
    6.3 结果
        6.3.1 含黄芪方剂组合规律
        6.3.2 黄芪在虚劳方剂中的用药规律
        6.3.3 “黄芪-当归”核心组合药对分子机制探讨研究结果
    6.4 讨论与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工作总结
        7.1.1 当归补血汤改善血虚小鼠给药剂量筛选及脾脏代谢组学机制研究
        7.1.2 仿野生与平栽黄芪配伍的当归补血汤干预血虚小鼠的药效比较及血清代谢组学机制研究
        7.1.3 当归补血汤的配伍机制及血清代谢组学机制研究
        7.1.4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当归补血汤改善血虚作用机制研究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中药复方对肝纤维化小鼠2′,5′-寡腺苷酸合成酶活性影响和超微结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介导线粒体防治肝癌的研究进展[J]. 李振,王科,王凯强,俞科贤. 中草药, 2022(02)
  • [2]从AMPK-HIF1-PKM2信号通路探讨代谢综合征痰证大鼠的生物学基础[D]. 魏佳.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基于线粒体相关蛋白通路探讨参麻益智方对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的作用机制[D]. 孙成成.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4]从“脑为元神之府”探讨安寐丹对睡眠剥夺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及机制[D]. 谢光璟.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基于肝肾同源探讨芪地糖肾方干预DN小鼠纤维化及胆汁酸的研究[D]. 安至超.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固本止咳中药对COPD模型小鼠呼吸道损伤修复的调控机制研究[D]. 王明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中医证素分析及乌萸汤对小鼠线粒体能量代谢影响[D]. 郑凌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四妙勇安汤抗糖尿病心肌病的效应成分及分子机制研究[D]. 李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9]基于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调脏通络”电针改善db/db小鼠肝脏胰岛素抵抗水平的机制研究[D]. 杨育农.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
  • [10]仿野生与平栽黄芪配伍的当归补血汤药效与配伍的机制比较研究[D]. 李鑫琦. 山西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中药复方对肝纤维化小鼠2',5'-寡腺苷酸合酶活性的影响及超微结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