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Attention测试软件”的研究与应用

“WT-Attention测试软件”的研究与应用

一、“WT-注意力测试软件”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畅[1](2021)在《不同累积时间中-高强度篮球运动对5-6岁幼儿注意力稳定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幼儿时期是身心发展和人格的形成的重要时期,自我控制能力是整个人格构建的核心要素。注意力稳定性是自我控制能力的核心和基础,5-6岁是注意力稳定性发展的敏感时期。此时培养对幼儿今后的学习能力、社会适应以及其他关键认知领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有大量研究证明:体育运动是培养注意力稳定性有效方法。目的:本研究以中-高强度篮球运动作为干预手段,对5-6岁幼儿进行12周不同累积时间的篮球运动干预,检验并分析结果,探讨不同累积时间中-高强度的篮球活动对幼儿注意力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的实验法,从青台山幼儿园大班随机抽取60名5-6岁身心健康(月龄:65.4±2.1)的幼儿,对60位幼儿注意力稳定性水平进行划消测试,以划消测验结果正确率为基本筛选指标,符合指标的幼儿48名。以这48名幼儿为研究对象,把48名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1组(累积时间15-20min),实验2组(累积时间25-30min)与对照组并检验三组的基线水平,实验1组16人(女8人,男8人),实验2组16人(女8人,男8人)对照组16人(男8人,女8人),以中-高强度篮球运动,对实验1组,实验2组的幼儿进行12周不同累积时间中-高强度篮球活动干预,对照组只进行正常的幼儿园的园内活动,不进行其他的活动干预。注意稳定性水平测试方法采取:划消测验法研究结果与结论:(1)研究结果:(1)通过重复测量方差检验可知,不同累积时间的中-高强度篮球运动干预对被试幼儿注意力稳定性影响的差异。测量的“时间”因素主效应显着(F=61.308,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时间×组别”交互作用显着(F=4.937,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主体间组别效应(F=9.006,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2)通过进一步数据分析可知,与对照组相比,经过6周中-高强度篮球运动后,实验2组(25-30min)幼儿注意力稳定指数有显着提高(P<0.05);经过12周中-高强度篮球运动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1组(15-20min)、实验2组(25-30min)注意稳定力指数均有极显着提高(P<0.01)。(3)通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不同累积时间的中-高强度篮球运动干预对男女幼儿注意力稳定性指数的影响,其中,时间主效应显着(F=62.159,P<0.01)有统计意义,性别主效应显着(F=7.674,P=0.008)具有统计学意义,时间×性别交互效应不显着(F=2.283,P=0.108>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通过研究结果得出研究结论如下:1.中-高强度的篮球运动可以改善5-6岁幼儿注意力稳定性水平,中-高的负荷强度是影响幼儿注意力稳定性的重要因素。2.幼儿的注意力水平的显着提高与运动累积时间有关。25-30分钟中-高强度篮球运动对5-6岁幼儿注意力稳定性改善效果更好。在同一运动强度下,干预周期越长,5-6岁幼儿注意力稳定性提升效果更好。3.中-高强度篮球运动的对5-6岁男女幼儿注意力稳定性都有促进作用。整体的作用对女幼儿的干预效果更好。在相同强度的条件下,累积时间越长,女幼儿的获得的运动效果比男幼儿更多,男幼儿需要比女幼儿投入更多的周期时间进行培养干预才能够有显着的效果。

罗嘉婷[2](2021)在《音乐手段介入下小学生注意力培养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1999年6月,中国中央、国务院颁发实施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由此,我国开展了一场跨世纪的学校教育改革,2010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该纲要强调:“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发布会中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确定了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六素养十八要点。通过以上阐述不难看出,当今的教育已经由最初的“双基教育”逐步转向了“素质教育”,跟随着课程改革的步伐,音乐教育的改革趋势,也使得音乐教育从最初的知识本位、技能本位转向了审美核心。但是如果在音乐教育中一味强调审美,则容易导致“有形式而无内容”这一现象。因此在音乐学科的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审美,也要注重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学生的智力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而学生的智力水平更多地反映在学习效率与学习成绩中。林崇德在其所编着的《发展心理学》中提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成绩,以小学生为例,注意发展更完善的小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要明显高于注意力较弱的学生,因此,注意力的培养开始作为一种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成绩的手段被提了出来。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方式有很多种,如仪器训练、传统文化课程培养等,这些方式大多被证实能够很好提高正常学生的注意力水平。然而,音乐课程却从未被广大研究者列入研究范围。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在其书《智能的结构》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这一理论确认了音乐是人类智力的一种存在形式,因此笔者思考,能否以音乐为介入手段,开发一门课程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水平?因此笔者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注意力发展特点,选择了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音乐学习的特点,研究出了一份自编注意力测验,用以测量学生注意力水平,并结合学生现有的音乐学习水平与注意力各品质,研制出一套注意力培养课程,以期为提高学生注意力水平提供更多可选择途径。

李报[3](2020)在《乒乓球课外锻炼对初二学生注意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以扬州市江都区宜陵中学为例》文中提出乒乓球运动集趣味性和竞技性于一身,在我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学生在参与乒乓球运动时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对乒乓球的速度、旋转、落点等变化进行全面观察,从而能促进学生注意力的发展。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门户,是人类进行各项活动的基本前提,它在人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注意力的发展在教育中备受重视,如何吸引和维持注意力一直是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初中生正处于个体身心渐臻成熟的发展阶段,同时也面临着很多干扰注意力的因素,参与乒乓球锻炼对注意力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个体的身心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乒乓球课外锻炼对初二学生注意力的影响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以宜陵中学的初二学生为实验对象,随机抽取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研究,每班40人,其中每班男生、女生各20名。实验班主要以该校初二学生本学期的乒乓球教学计划为课外锻炼的内容,对照班进行其他课外锻炼。本文以乒乓球锻炼为干预手段,探究乒乓球锻炼对注意力的影响,分析乒乓球锻炼与注意力品质间的内在联系,旨在丰富体育锻炼对注意力影响的理论研究,深化乒乓球运动在初中生注意力发展中的价值,为学校深入开展乒乓球运动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显示:1.实验前后,实验班学生注意的分配能力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班学生注意的分配能力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后,两班学生在注意的分配能力上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2.实验前后,实验班学生注意的广度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班学生注意的广度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后,两班学生在注意的广度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3.实验前后,实验班学生注意的稳定性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班学生注意的稳定性有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后,两班学生在注意的稳定性上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4.实验前后,实验班学生注意的转移能力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班学生注意的转移能力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后,两班学生在注意的转移能力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5.实验前后,实验班学生的综合注意能力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班学生的综合注意能力有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后,两班学生在综合注意能力上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14周的乒乓球锻炼能显着提高初二学生注意分配的能力、注意稳定性的能力以及综合注意的能力;对初二学生注意的广度和注意转移的能力没有显着影响。

黄志宇[4](2020)在《培养武术攻防意识影响初中生注意力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以培养武术攻防意识与武术常态训练为干预手段,探究武术教学中培养攻防意识对初中生注意力的影响,并分析武术攻防意识与注意力品质间的内在联系。旨在揭示培养攻防意识对初中生注意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从而丰富运动与注意力品质间的研究成果,同时是对武术教学中培养攻防意识的重要性的进一步补充与发展,以期将武术教学做为提升初中生注意力的推广应用,帮助学生在武术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攻防含义,为校园武术的推广起一定的促进作用。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心理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以培养武术攻防意识对初中生注意力影响为研究对象,选取江阴初中初一年级3个班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a(培养武术攻防意识教学),实验组b(武术常态课)及对照组(常规体育课)分别进行体育教学,在实验前一周以及运动干预以后,用《青少年注意力检测》量表测量被试的注意力品质。对实验数据采取配对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统计方法。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实验组在实施武术教学干预之后,注意的分配水平均有极显着提升,P<0.01,干预后实验组a注意的分配水平均显着好于实验组b与对照组,P<0.01,而实验组b与对照组则无显着差异,P=0.891>0.05;两组实验组在实施武术教学干预之后,注意的广度水平均有极显着提升,P<0.01,干预后三组注意的广度水平无显着差异,P=0.102>0.05;两组实验组在实施武术教学干预后,注意的稳定性水平均有极显着提升,P<0.01,干预后实验组a注意的稳定性均显着好于实验组b与对照组,P<0.01,而实验组b与对照组则无显着差异,P=0.181>0.05;两组实验组实验组在实施武术教学干预后,实验组a注意的转移水平有显着提升,P<0.05,而实验组b则无,P=0.075>0.05,干预后三组注意的转移水平无显着差异,P=0.351>0.05;两组实验组在实施武术教学干预之后,整体注意能力均有极显着提升,P<0.01,干预后实验组a的整体注意能力均显着好于实验组b与对照组,P<0.05,而实验组b与对照组则无显着差异,P=0.304>0.05;因此,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1培养武术攻防意识能影响初中生的注意力品质,对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转移及整体注意能力均有提升。2武术运动能影响初中生的注意力品质,对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及整体注意能力均有提升。3培养武术攻防意识对注意的分配、注意的稳定性及整体注意能力的提升效果更好。

王士凯[5](2020)在《小学生注意力的评定与干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编制612岁小学生注意能力评定量表,为小学生注意能力的评估与相关研究提供测评工具。针对筛选的注意力中低水平以下的小学生开展团体干预实验,为注意力水平低的各年级段小学生提供初步的解决方案。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测量法和干预实验法。1.采用测量法并结合访谈法对量表进行编制。在对一线资深的授课老师及班主任的访谈、问卷调查以及借鉴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了量表的理论结构与框架,经反复的考察和项目分析最终形成了18个项目的正式量表,并对量表的心理测量学指标进行检验。其中正式发放专家调查问卷65份,有效回收60份,有效率92%;男性教师12人,女生教师48人;1-6年级教师人数分别为11、12、8、12、9、8。对424名4-5年级学生进行测试,男生213人,女生211人;各年级人数分别为204和220人。2.采用实验法通过《小学生注意力评定量表》的评定和班主任的反馈,筛查注意力中等水平以下的学生并对其进行干预。在某校一、三、五年级分别筛查出16人,以等组方式匹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1.量表编制:(1)量表结构,小学生注意力评定量表包含注意的稳定、注意广度、注意转移和注意分配4个分量表组成。共计18个项目,其中借鉴改编的项目3个,自编的项目15个,自编率为83.3%。(2)项目分析,专家评定项目的区分度在0.35-0.81之间,平均为0.63;通俗性水平在0.62-0.78之间,平均为0.71。学生自评项目的项目区分度范围在0.37-0.60之间,平均为0.47;通俗性水平在0.57-0.95之间,平均为0.82。(3)量表信度,总量表的Cronbach’?系数为0.80,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66。(4)量表效度,各项目专家一致性系数I-CVI在0.86-1之间,平均一致性系数S-CVI为0.89;CFA模型中,RMSEA为0.07,CFI为0.83,TLI为0.80。总量表与学生数学和语文成绩的效标效度分别为0.60和0.46。2.干预研究:(1)干预前的多变量方差分析表明,交互效应和组别主效应的?分别为0.97和0.80,组别与年级交互效应在多个因变量上不显着,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多个因变量上等值;年级主效应?值为0.24,年级在多个因变量上差异显着。(2)干预后,组别和年级交互效应的?值为0.73,交互作用不显着;组别和年级的分别为?值0.53和0.18,组别和年级在多个因变量上差异显着。(3)干预前后差异量比较,组别与年级交互效应的?值分别为0.44,交互效应显着,具体表现为在因变量注意转移上的交互效应显着,简单主效应分析表明,在实验组,五年级得分显着高于三年级和一年级;在三、五年级上,实验组得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在注意分配、注意广度和总量表上的得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结论:(1)小学生注意力评定量表的质量符合测量学的基本要求。(2)小学生注意力训练的效果显着。

张晓东[6](2020)在《河南省排球裁判员注意类型与注意品质特征研究》文中指出现代排球的快速发展不仅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注意力,而且要求裁判员也要有良好的注意方式和极高的注意品质,这样才能快速、有效的判断每一个球,做出准确的判罚。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运动心理学专家和学者开始对体育运动中的注意进行应用性研究,对于运动员注意品质的研究较为丰富,但关于裁判员注意力的研究略显不足,与排球裁判员注意品质有关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本文通过对河南省排球裁判员注意类型和注意品质进行量化研究,全面深入分析不同性别、裁判等级、年龄、执裁年限影响下裁判员注意类型和注意品质的发展现状,明确河南省排球裁判员的注意类型和注意品质的特征以及关系,提出提高年轻裁判员注意能力的对策,为河南省排球裁判员的心理选材和培养提供一定参考,对于河南省排球裁判水平的提高和裁判队伍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与现实意义。本文以河南省130名不同等级的排球裁判员为调查对象,主要运用文献法、心理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利用《注意及人际行为类型测验》量表和《注意力测验》量表对不同等级排球裁判员注意类型和注意品质进行量化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河南省排球裁判员注意类型特征整体表现为广阔性外界注意、广阔性内部注意和集中性注意,体现排球裁判员适应环境、组织分析和抗干扰能力较强。影响注意类型的主要因素为生理条件,环境因素对注意类型的影响较小。2.河南省不同等级排球裁判员在BET、OET、NAR有显着性差异,注意类型在性别上差异不明显;年龄和执裁年限对注意类型的影响体现在BET和OET方面。3.广阔性外界注意、广阔性内部注意和集中性注意为有效注意类型,干扰性外界注意、干扰性内部注意和狭窄性注意为效率不高的注意类型,不同注意类型的排球裁判员注意品质具有差异性。4.河南省排球裁判员注意品质在性别、裁判等级和年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不同差异,不同性别、裁判等级、年龄、执裁年限的裁判员在注意分配、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性和注意转移方面也表现出不同品质。5.年龄的大小与执裁年限、裁判等级呈正相关,国家二级裁判员年龄小、执裁年限短,在注意转移能力较强;国家级裁判员在其他三个方面呈现出较高品质;女性裁判员在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品质上高于男性裁判员,而在注意广度和注意稳定性方面低于男性裁判员。6.BET与注意广度和注意稳定性呈正相关,OET与注意稳定性呈负相关,BIT与注意分配能力呈正相关,OIT和NAR与注意品质各维度之间的关系不显着,RED与注意广度呈负线性相关关系。

赵瑀琦[7](2020)在《花样游泳运动员正念训练效果的实验研究 ——以JS省花样游泳队6名队员为例》文中指出花样游泳在视觉上是非常具有艺术表现力的,所以花样游泳在观赏性是极佳的。但是由于花样游泳运动员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都比较高,所以专业的花样游泳运动员还是比较难培养的,而培养的过程是非常漫长和复杂的,且训练难度非常大,需要长时间坚持,所以在训练过程中,必然给运动员带来非常大的压力,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为了花样游泳运动员能够更好地发挥,在训练、比赛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处理压力,发挥的更好,本文认为正念训练的方式更有助于提升花样游泳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经协商,本文以JS省花样游泳队6名较为资深的花样游泳运动员的正念训练效果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但被摄实验设计对6名花样游泳运动员进行为期7周的正念训练培训,并在过程中记录运动员的各项测试数据,通过可视化分析方法,分别从接受水平、注意力水平、心境水平、心理韧性水平、运动表现水平、社会效度等关键因素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从而达到相应的研究结果。根据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队员的正念训练效果显着,做到了不判断、不反应,更多的关注当下行为,尤其是训练行为。(2)队员对消极体验的接受度提升明显,能够将内部消极体验作为正常的身体和心理的正常状态对待,自己的内心更强大了。(3)注意力水平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效果并不显着,且后续的延续效果也不显现。正念训练中,号对训练内容和中心环节都需要注意力的集中和转移。(4)心境水平变化虽然有所提升,但是受外界影响还是较大的。(5)正念训练对运动员样本的心理韧性提升效果显着。(6)正念训练对于花样游泳运动员的运动表现水平整体是有所提升的,但是在跟踪阶段,数据的分析表现出趋势的下降,由此可以看出,正念训练的延续作用有所欠缺。通过相关研究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花样游泳运动员训练的心理辅助训练采用正念训练是有积极效果的,并对运动员的训练、竞赛和生活都有所改善,并且通过正念训练能够促进团队和谐。但是运动员运动力表现是受到多方面影响的,本研究力求通过对正念训练的进一步研究,为花样游泳运动员的正念训练提供更深层次的改变,使之更贴合花样游泳运动的训练。

乜秀花[8](2020)在《基于多交互方式的注意力检测和训练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注意力的缺陷会导致人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受到影响,因此注意力的评价和训练对注意力的改善尤为重要。目前对注意力的测试和训练方法多为量表、图片和2D游戏互动的方式,会受到人员、场地以及兴趣等因素的限制。鉴于此,本文设计了基于虚拟现实和多种交互方式的注意力测评和注意力训练系统,并对注意力的评价和训练方法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遵循ANT(Attention Network Test)测试规则,设计了基于方向盘交互和手势交互的三维注意力测评模块,测试了注意网络参数并探究了不同交互方式对注意网络参数的影响。测试者通过所设计的三维虚拟飞机大战和虚拟投篮任务,在设定规则下完成任务,进而完成注意力测试。经过实验验证得出:方向盘交互、手势交互和三维游戏场景能增强受试者的专注度和沉浸感;基于方向盘交互的飞机大战游戏和基于手势交互的投篮游戏均能准确测量注意网络参数。然后,开发了基于手势交互的注意力训练模块。定义了常用的手势,采集手部骨骼和关节的三维坐标信息,提取关节间的距离以及骨胳段之间的角度特征,用随机森林进行学习和识别,训练手势交互算法模型。所开发的注意力训练场景包括迷宫和俄罗斯方块,将训练好的手势交互模型导入到训练场景中,实现了基于手势交互的注意力训练功能开发。最后,开发了基于方向盘交互和键盘交互的注意力训练场景,并将三维注意力测评模块和基于多交互方式的注意力训练模块融合成基于多交互方式的注意力检测和训练软件系统,为用户提供不同交互方式的注意力评价和注意力训练,用户可以根据注意网络分数选择注意力训练场景。

刘立华[9](2019)在《音乐游戏对五年级学生注意力的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小学阶段是儿童注意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而音乐和游戏疗法都被验证为是对注意力的有效的干预手段。遵循学科融合导向,本研究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将音乐游戏运用于五年级的音乐课堂之中,设计出一套注意力训练课程。以期能在完成音乐学科教育教学目标的同时,对学生的注意力水平进行干预提升,实现音乐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融合。为小学生注意力的训练提供实证证据,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教学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在湖南省娄底市某小学通过《青少年注意力测验》筛选低于常模一个标准差的40名5年级学生,随机分至实验组和控制组,每组20人。实验组的学生进行研究者设计的音乐游戏干预课程,控制组进行常规的音乐教学。两组成员每周分别接受相应的实验干预,共8次,每次40分钟。全部课程结束后,对40名学生进行测量,检验干预效果。干预结束后一个月,再次对全体对象施测,考察干预效果的稳定性。结果:(1)性别简单主效应在音乐游戏干预课程的三次测试过程中差异不显着。(2)参加音乐游戏干预课程的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的的总分和四项注意品质得分存在组别于时间的显着交互效应,简单主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前测差异显着(P<0.05),后测和延测差异不显着。(3)实验组的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在注意力测验总分和四项注意品质得分在前测和后测、前测和延测得分存在显着差异,后测和延测不存在显着差异。结论:音乐游戏干预课程能有效提高五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水平,并且课程的效果具有一定的持续稳定性。

田冬梅[10](2019)在《注意力训练课程与家庭指导混合干预对小学生注意力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小学生的注意力在认知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是信息加工的一个重要成分,学生的学习活动都离不开注意这一认知活动。学生的注意缺失一般形成与学龄前,在小学时症状显现较为明显。在学校有注意力涣散、多动症状的孩子令家长、老师不知所措。学生3-5年级也是注意力发展的第一个小高潮,但目前各学校并没有刻意自行操作实施并有实效的注意力训练方案。因此,本研究致力于研发可供各小学专兼职心理教师使用帮助小学生提高注意力的《注意力训练课程》,通过将符合小学生学习特点并经检验有效的认知行为训练、感统训练和正念训练融合形成课程方案,依托小学的托管课程平台通过素质拓展活动课形式对学校需要被帮助的30名有注意力涣散、多动症状的学生进行训练,同时使用DSM-Ⅳ注意障碍评定量表检验课程对注意涣散、冲动-多动症状的干预效果。在设计课程时秉持《注意力训练课程》操作性强,资源限制少的原则,希望可供各小学专兼职心理老师或其他老师使用。同时,考虑到小学生注意缺失的原因不仅在于自身的注意调节能力,也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和父母的教育程度有很大关系,因此本研究也进行了家校合育的探索,设计家庭指导干预活动,通过网络平台对15名学生的父母进行注意力专业知识、家庭教养方式的指导培训、注意力家庭训练、父母自身个体辅导来探究常规的注意力训练课程与家庭指导干预的混合干预效果。通过对实验组(单项干预组、混合干预组)和控制组的家长对孩子注意涣散和冲动多动症状进行评估的前后测数据,本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本研究所研发的《注意力训练课程》对小学生的注意力涣散、冲动多动症状干预显着,是一套可以反复操作、有效使用的注意力训练方案。(2)《注意力训练课程》结合家庭指导干预对学生冲动多动症状干预比单独进行注意力训练干预效果更为显着。

二、“WT-注意力测试软件”的研究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T-注意力测试软件”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累积时间中-高强度篮球运动对5-6岁幼儿注意力稳定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相关文献综述
    2.1 注意力稳定性的概念
    2.2 注意力稳定性评价方法
    2.3 培养注意力稳定性的重要性
    2.4 关于注意力的研究现状
        2.4.1 体育运动对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研究
        2.4.2 不同项目体育运动对儿童注意力的研究
        2.4.3 不同干预时间对注意力的研究
    2.5 学龄前儿童注意力的发展特点
    2.6 中-高运动强度的选取
    2.7 累积运动时间界定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对象选取标准
    3.2 研究设计
        3.2.1 实验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1组、实验2组与对照组被试基本信息的统计与分析
    4.2 不同时间中-高强度篮球运动干预对三组幼儿注意力稳定性的影响
    4.3 不同时间中-高强度篮球运动干预对男女被试幼儿注意力稳定性的影响
    4.4 实验1组幼儿、实验2组与对照组幼儿注意力稳定性教师评价表得分差异比较
5 讨论
    5.1 中-高强度篮球运动对5-6岁幼儿注意力稳定性具有促进作用
        5.1.1 中-高强度负荷是提高幼儿注意力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5.1.2 中-高强度篮球运动的课程设计是培养5-6幼儿注意力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5.2 累积25-30min的中-高强度篮球运动对5-6岁幼儿注意力稳定性的干预效果更佳
    5.3 累积时间的中-高强度篮球运动对5-6岁女幼儿注意力稳定性提高效果更好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注意力稳定性划消图
    附录二:polar心率带
    附录三
    附录四 幼儿注意力稳定性教师评价表
致谢

(2)音乐手段介入下小学生注意力培养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二、文献综述
    (一)注意的概述
    (二)注意力的培养
    (三)正常儿童注意力的测量
三、自编注意力测验制作过程
    (一)智力测验与注意力测验的关联
    (二)划消测验对注意力测试的重要意义
    (三)自编注意力测验的具体形式
四、小学生注意力培养的教学实践设计
    (一)被试的选取
    (二)教学方案的设计
    (三)实际教学案例的呈现
五、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结果概述
    (二)实验班与对照班后测结果概述
    (三)实验班与对照班前后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六、总结与展望
    (一)总结与建议
    (二)不足与展望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乒乓球课外锻炼对初二学生注意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以扬州市江都区宜陵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注意力在人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1.2 初中生处于注意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1.1.3 注意力对初中学生的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1.4 乒乓球运动对注意力的发展具有积极效益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注意力的概念及其相关研究
        2.1.1 注意力的概念
        2.1.2 注意力的维度
        2.1.3 注意力的理论模型
    2.2 课外体育锻炼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初中生注意力的研究现状
        2.3.2 体育运动对注意力影响的研究
        2.3.3 注意力训练的研究
        2.3.4 中学生乒乓球课外锻炼的研究
        2.3.5 注意力在心理活动中的研究
        2.3.6 注意力的测评方法与工具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验法
        3.2.3 访谈法
        3.2.4 观察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逻辑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乒乓球课外锻炼对注意力各个维度影响的结果与分析
        4.1.1 注意分配能力的影响
        4.1.2 注意广度的影响
        4.1.3 注意稳定性的影响
        4.1.4 注意转移能力的影响
    4.2 乒乓球课外锻炼对综合注意力影响的结果与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实验班锻炼进度
附录二 对照班锻炼进度
附录三 注意力测验量表
附录四 访谈提纲
附录五 测试结果一览表
致谢

(4)培养武术攻防意识影响初中生注意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问题提出
2 文献综述
    2.1 注意力相关概述
        2.1.1 注意与注意力概述
        2.1.2 注意力品质
        2.1.3 注意力的训练方法
        2.1.4 注意力的测量方法
        2.1.5 注意品质发展的研究现状
    2.2 武术攻防意识的相关概述
        2.2.1 武术攻防意识概述
        2.2.2 武术攻防意识的研究现状
    2.3 体育运动影响学生注意力的研究现状
    2.4 武术影响学生注意力的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验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4.1 各组实验对象年龄性别的统计分析
    4.2 培养武术攻防意识对学生注意力的影响
        4.2.1 实验前各组别注意力品质的对比分析
        4.2.2 各组实验前后学生注意力品质的组内对比分析
        4.2.3 实验后各组别注意力品质的对比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注意力测验量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小学生注意力的评定与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2 文献综述
    2.1 注意力概念及其品质
    2.2 小学生注意力发展的特征
    2.3 小学生注意力的影响因素
        2.3.1 环境因素
        2.3.2 个体自身因素
        2.3.3 其他因素
    2.4 注意力的相关研究
        2.4.1 注意力测量的相关研究
        2.4.2 注意力训练方法的研究
    2.5 以往研究的不足
        2.5.1 测量工具的问题
        2.5.2 研究对象的问题
        2.5.3 研究方法的问题
    2.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6.1 研究目的
        2.6.2 研究意义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法
        3.2.2 测量法
        3.2.3 实验法
    3.3 研究工具
        3.3.1 测量工具
        3.3.2 统计工具
4 小学生注意力评定量表的编制
    4.1 量表编制的原则与理论构建
    4.2 量表项目的初步形成
        4.2.1 建立项目库
        4.2.2 项目的编写与修改
    4.3 项目筛查
        4.3.1 专家评定与结果分析
        4.3.2 学生自评与结果分析
        4.3.3 正式量表的结构
    4.4 正式量表的测量学分析
        4.4.1 项目分析
        4.4.2 信度分析
        4.4.3 效度分析
    4.5 讨论
        4.5.1 量表编制方法与结构的讨论
        4.5.2 量表测量学指标的讨论
    4.6 结论
5 小学生注意力训练的干预研究
    5.1 实验对象
    5.2 实验设计
        5.2.1 实验目的
        5.2.2 研究工具与材料
        5.2.3 研究假设
        5.2.4 实验类型与变量
    5.3 实验方案的设计
        5.3.1 干预实验设计的理论依据
        5.3.2 小学生注意力干预方案的设计
        5.3.3 干预背景及步骤安排
    5.4 实验结果
        5.4.1 干预前组别与年级的差异比较
        5.4.2 干预后组别与年级的差异比较
        5.4.3 干预后组别与年级前后测差异量的比较
        5.4.5 小学生注意力训练方案满意度的分析
    5.5 讨论
        5.5.1 关于量表在干预前被试筛选的讨论
        5.5.2 小学生注意力水平干预效果的讨论
        5.5.3 小学生注意力水平干预方案的讨论
    5.6 结论
6 总讨论
    6.1 小学生注意力量表与干预的关系讨论
    6.2 研究的贡献
    6.3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6.3.1 研究局限
        6.3.2 研究展望
    6.4 对小学生注意力干预的教育建议
7 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河南省排球裁判员注意类型与注意品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假设
    1.4 研究思路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注意
        2.1.2 注意类型
        2.1.3 注意品质
    2.2 注意的理论研究进展
    2.3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3.1 国外对注意类型和注意品质的相关研究
        2.3.2 国外对裁判员注意力的相关研究
    2.4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2.4.1 国内对注意类型与注意品质的相关研究
        2.4.2 国内对排球裁判员的相关研究
        2.4.3 国内对排球裁判员注意力的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法
        3.2.2 心理测量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逻辑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河南省排球裁判员注意类型特征分析
        4.1.1 河南省排球裁判员注意类型整体统计结果
        4.1.2 不同等级排球裁判员注意类型比较分析
        4.1.3 不同性别排球裁判员注意类型比较分析
        4.1.4 不同年龄排球裁判员注意类型比较分析
        4.1.5 不同执裁年限排球裁判员注意类型比较分析
    4.2 河南省排球裁判员注意品质特征分析
        4.2.1 河南省排球裁判员注意品质整体统计结果
        4.2.2 不同等级排球裁判员注意品质比较分析
        4.2.3 不同性别排球裁判员注意品质比较分析
        4.2.4 不同年龄排球裁判员注意品质比较分析
        4.2.5 不同执裁年限排球裁判员注意品质比较分析
    4.3 河南省排球裁判员注意类型与注意品质关系研究
        4.3.1 排球裁判员广阔性外界注意类型与注意品质关系研究
        4.3.2 排球裁判员干扰性外界注意类型与注意品质关系研究
        4.3.3 排球裁判员广阔性内部注意类型与注意品质关系研究
        4.3.4 排球裁判员干扰性内部注意类型与注意品质关系研究
        4.3.5 排球裁判员集中性注意类型与注意品质关系研究
        4.3.6 排球裁判员狭窄性注意类型与注意品质关系研究
5 讨论
    5.1 河南省排球裁判员注意类型特征分析
    5.2 河南省排球裁判员注意品质特征分析
        5.2.1 排球裁判员注意分配的能力与特征分析
        5.2.2 排球裁判员注意广度的能力与特征分析
        5.2.3 排球裁判员注意稳定的能力与特征分析
        5.2.4 排球裁判员注意转移的能力与特征分析
    5.3 河南省排球裁判员注意类型与注意品质关系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排球裁判员注意类型与注意品质测验量表
    附录B 研究量表评价细则
    附录C 排球裁判员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成果目录

(7)花样游泳运动员正念训练效果的实验研究 ——以JS省花样游泳队6名队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理论依据
        1.3.1 正念训练理论体系
        1.3.2 第三代认知行为主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成果
        2.1.1 国外心理训练理论研究
        2.1.2 正念训练的发展
    2.2 国内研究成果
        2.2.1 国内理论研究方面
        2.2.2 国内实践应用研究方面
    2.3 研究述评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假设
    3.3 实验设计
        3.3.1 单被试实验优点
        3.3.2 单被试实验具体实验策略
        3.3.3 正念训练手册
    3.4 数据处理方法
        3.4.1 可视化分析
        3.4.2 效果量
    3.5 实验测量工具
        3.5.1 五因素正念问卷
        3.5.2 接受和行动问卷
        3.5.3 WT-注意力测试软件
        3.5.4 心境量表
        3.5.5 简式韧性问卷
        3.5.6 运动员训练质量记录表
        3.5.7 实践评价问卷
    3.6 实验操作程序
        3.6.1 心理干预课程安排
        3.6.2 实验步骤
        3.6.3 心理干预课程内容
4 研究结果
    4.1 正念水平变化
    4.2 接受水平变化
    4.3 注意力水平变化
    4.4 心境水平变化
    4.5 心理韧性水平变化
    4.6 运动表现水平变化
    4.7 训练测验效果
    4.8 社会效度
5 花样游泳正念训练效果变化原因分析
    5.1 正念水平变化原因分析
        5.1.1 正念水平的变化
        5.1.2 正念水平变化的原因
    5.2 接受水平变化原因分析
        5.2.1 接受水平的变化
        5.2.2 接受水平变化的原因
    5.3 注意力水平变化原因分析
        5.3.1 注意力水平的变化
        5.3.2 注意力水平变化的原因
    5.4 心境水平变化原因分析
        5.4.1 心境水平的变化
        5.4.2 心境水平变化的原因
    5.5 心理韧性水平变化原因分析
        5.5.1 心理韧性水平的变化
        5.5.2 心理韧性水平变化的原因
    5.6 运动表现水平变化原因分析
        5.6.1 运动力表现水平的变化
        5.6.2 运动力表现水平变化的原因
    5.7 社会效度原因分析
        5.7.1 社会效度分析
        5.7.2 社会效度的成因
6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之处
    6.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 运动员训练质量情况记录表
附件2 实践评估问卷(运动员)
附件3 实践评估问卷(教练员)
附件4 五因素正念问卷(FFMQ)
附件5 接受和行动问卷(AAQ-Ⅱ)
附件6 心境量表(POMS Scale)
附件7 简式韧性问卷(BRS)

(8)基于多交互方式的注意力检测和训练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注意力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1.2.2 注意力测评的国内外现状
        1.2.3 注意力训练的国内外现状
        1.2.4 注意力交互方式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内容安排
第2章 多交互方式的信息采集
    2.1 信息采集的方法
        2.1.1 硬件设备
        2.1.2 采集软件
    2.2 信息采集的实现
        2.2.1 总体设计流程
        2.2.2 关键技术实现
        2.2.3 信息采集界面和流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三维注意网络测评
    3.1 总体设计
    3.2 交互模块
    3.3 三维虚拟模块
        3.3.1 三维注意网络场景设计
        3.3.2 三维注意网络测试规则
        3.3.3 三维注意网络测试结果
    3.4 数据分析模块
        3.4.1 实验设置
        3.4.2 数据分析
        3.4.3 实验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手势交互的注意力训练
    4.1 注意力训练的总体设计
    4.2 手势交互算法研究
        4.2.1 定义手势及创建数据集
        4.2.2 特征提取
        4.2.3 基于机器学习的算法模型
    4.3 注意力训练场景
        4.3.1 迷宫场景
        4.3.2 俄罗斯方块场景
        4.3.3 手势交互的实现
        4.3.4 实时手势识别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多交互方式的注意力系统
    5.1 系统框架
    5.2 注意力系统的开发
        5.2.1 硬件组成
        5.2.2 软件开发
        5.2.3 系统开发流程
    5.3 基于多交互方式的注意力训练
        5.3.1 基于方向盘交互的注意力训练
        5.3.2 基于键盘交互的注意力训练
        5.3.3 注意力训练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9)音乐游戏对五年级学生注意力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注意力
        1.1.1 概念界定
        1.1.2 注意品质
        1.1.3 小学生注意力的发展特点
        1.1.4 注意力的测验
        1.1.5 注意力的干预研究
    1.2 音乐游戏
        1.2.1 概念界定
        1.2.2 音乐游戏的特点
        1.2.3 音乐游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2 问题的提出
    2.1 以往研究的不足
    2.2 问题的提出
    2.3 研究意义
        2.3.1 理论意义
        2.3.2 实践意义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目的与假设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假设
    3.2 研究思路与过程
    3.3 研究对象
    3.4 研究工具
        3.4.1 定量工具
        3.4.2 定性工具
    3.5 实验设计类型与变量控制
    3.6 实验方案的设计
        3.6.1 实验方案的理论及事实依据
        3.6.2 实验方案的设计
        3.6.3 实验方案的评估
        3.6.4 实验方案的创新
4 研究结果
    4.1 定量分析结果
        4.1.1 组别与时间在注意力总分上的差异分析
        4.1.2 组别与时间在注意力品质上的差异分析
        4.1.3 性别与时间在注意力总分上的差异分析
    4.2 定性评估结果
        4.2.1 活动评价
        4.2.2 研究者日记
        4.2.3 个案分析
5 讨论
    5.1 课程设计方案讨论
    5.2 课程设计对学生注意力干预的效果分析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
        5.3.1 研究的局限
        5.3.2 研究展望
6 结论
7 教育建议与对策
    7.1 音乐游戏之音乐选择的建议
    7.2 课程形式的建议
    7.3 不同干预教师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7.4 本课程拓展至中低年级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注意力训练课程与家庭指导混合干预对小学生注意力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注意力
        2.1.1 注意力的概念
        2.1.2 注意的机制
        2.1.3 注意力的特征
    2.2 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2.3 注意力的测量
        2.3.1 仪器测量
        2.3.2 测验测量
        2.3.3 问卷量表
        2.3.4 系统软件测量
    2.4 注意力训练
        2.4.1 认知行为训练
        2.4.2 感统训练
        2.4.3 仪器设备训练
        2.4.4 正念训练
    2.5 注意力家庭指导干预
        2.5.1 家庭教养方式干预
        2.5.2 父母专业知识干预
    2.6 文献的总结与问题的提出
        2.6.1 注意训练方式的选择总结
        2.6.2 家庭干预方式的选择总结
        2.6.3 研究构想与假设
3 研究一: 《注意力训练课程》干预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注意力训练课程》研发
        3.2.1 课程目标
        3.2.2 《注意力训练课程》内容
    3.3 《注意力训练课程》干预实验设计
        3.3.1 研究设计
        3.3.2 研究对象
        3.3.3 研究工具
        3.3.4 研究过程
    3.4 数据分析与结果
        3.4.1 注意涣散前后测比较
        3.4.2 冲动-多动前后测比较
        3.4.3 学生课堂注意力有意控制意识
        3.4.4 学生课堂多动行为的观察结果
    3.5 讨论与分析
        3.5.1 《注意力训练课程》内容讨论
        3.5.2 《注意力训练课程》有效性讨论
4 研究二: 《注意力训练课程》与家庭指导混合干预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工具
    4.3 研究方法
    4.4 研究对象
    4.5 研究过程
    4.6 数据处理与结果
        4.6.1 注意涣散水平差异分析
        4.6.2 冲动多动水平差异分析
        4.6.3 家庭干预的质性研究结果
    4.7 讨论与分析
        4.7.1 家庭指导干预内容和形式讨论
        4.7.2 单项干预与混合干预效果对比
5 总讨论
    5.1 小学生注意力干预有效性讨论
    5.2 研究结果意义
        5.2.1 理论意义
        5.2.2 实践意义
    5.3 研究局限于展望
        5.3.1 研究局限
        5.3.2 研究展望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WT-注意力测试软件”的研究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累积时间中-高强度篮球运动对5-6岁幼儿注意力稳定性的影响[D]. 杨畅.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音乐手段介入下小学生注意力培养的实验研究[D]. 罗嘉婷. 武汉音乐学院, 2021(09)
  • [3]乒乓球课外锻炼对初二学生注意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以扬州市江都区宜陵中学为例[D]. 李报. 扬州大学, 2020(05)
  • [4]培养武术攻防意识影响初中生注意力的研究[D]. 黄志宇. 扬州大学, 2020(04)
  • [5]小学生注意力的评定与干预研究[D]. 王士凯.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河南省排球裁判员注意类型与注意品质特征研究[D]. 张晓东. 河南大学, 2020(02)
  • [7]花样游泳运动员正念训练效果的实验研究 ——以JS省花样游泳队6名队员为例[D]. 赵瑀琦. 南京体育学院, 2020(11)
  • [8]基于多交互方式的注意力检测和训练系统研究[D]. 乜秀花. 燕山大学, 2020(01)
  • [9]音乐游戏对五年级学生注意力的干预研究[D]. 刘立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10]注意力训练课程与家庭指导混合干预对小学生注意力影响研究[D]. 田冬梅.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WT-Attention测试软件”的研究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