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色标感光树脂色度值偏差分析

同色标感光树脂色度值偏差分析

一、相同颜色标号光敏树脂色度值偏差情况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梁小鸣[1](2020)在《传承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当代灯具设计实践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是我国传承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悠久绵长的艺术长河当中最为璀璨的明珠之一。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美化人们的生活,使当今快节奏生活下人们的情操得以陶冶,使人们的精神文化世界得以充实,使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以满足。人的生活离不开物质生活,同时也需要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精神享受,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画,它深深扎根于人们的思想之中。随着我们国家“文化自信”概念的提出和人们精神生活需求的不断增大,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与青睐。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相关的周边产品也开始频繁的出现在普通消费者的日常生中,一方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以相关产品也以载体的形式传承、发展和丰富着中国传统文化。现阶段人们的物质条件极度富足,由此便开始追求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对文化体验和心灵体验的诉求愈发得高。分析灯具的发展历程便可知,在达到照明要求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对灯具的外形、涵义和其风格予以更多的重视,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这与传统绘画艺术文化充实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路线不谋而合,因此寻找一条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当代灯具相结合的设计思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色彩和造型等元素进行论述分析,针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元素与家居灯具设计之间的关系予以探究。一方面通过将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中的色彩元素在孟塞尔色彩系统中的定位,得到其准确的色彩坐标,另一方面对中国传统绘画作品画面造型进行概括、归纳和提取,结合现代设计的方法,针对家居灯具在设计中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元素的应用与创新进行了方案制定。立足于当前灯具设计当中的弊端,进行灯具设计元素的归纳,对传统艺术文化内涵加以表达,把传统审美和现代设计观念充分融合到一起,不但满足功能上的诉求还兼具了审美性和趣味性,把充满传统艺术文化的灯具融入到现代人的家居生活。本课题通过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研究分析、当代灯具设计研究分析和设计实践当中的方法创新,把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元素和灯具的外观设计完美融合,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灯具设计完美合,将传统艺术文化与现代设计观念完美融合,将中国传统工艺与现代制作工艺相结合,不但延续传统艺术文化,使束之高阁的传统绘画艺术走向大众,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当代灯具设计的发展。

刘奇[2](2018)在《多孔介质相似材料的热湿场分布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用相似理论和物理模型试验模拟岩体工程现场是研究大尺度岩体结构力学作用机理的主要途径之一。模型相似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对模型试验具有决定性作用,其中物理模型的力学强度特性和模型试验进程主要受模型温度和含水率因素的影响。研究物理模型的温度和含水率特征,开展模型试验相似材料的热-湿耦合效应分析成为解决物理环境引起的模型试验相似误差的关键。本文针对相似材料物理模型水分场和温度场的演化特征,通过理论、试验和数值模拟,对模型材料的热湿耦合预测模型、模型含水率测试方法及空间重构技术、模型湿度扩散系数和变化规律和相似模型干燥过程的温度场和水分场变化规律等问题开展研究。通过分析模型材料干燥过程中热传递、湿传递以及相互耦合作用,建立了模型材料热、湿及空气耦合传递非稳态模型,提出了模型的干燥指数,得出合理的模型试验时间。结合Fourier定律、Fick定律和Darcy定律,考虑模型材料干燥过程中的孔隙结构的变化,石膏水化放热、通风和重力对水分移动的影响作用,将湿传递分为蒸汽扩散和液态水传递两部分;考虑了水分蒸发吸热和固体颗粒导热对热量交换的影响,揭示了模型材料干燥过程中热湿耦合机理。自行研制了新型光纤湿敏传感器,创新性的提出了以N-羟乙基乙二胺为耦合剂的光纤湿敏传感单元的制备工艺和基于光敏树脂的激光束点扫描固化的传感器封装方法,实现了模型材料干燥过程的湿度分布测量,得出了材料水分扩散系数。搭建了光纤湿敏传感器测试系统,研究了涂覆厚度为6-336μm之间的光纤湿敏传感器的性能(湿度灵敏度、响应时间),研究发现涂覆层表面孔径对响应时间的影响规律。开展了模型材料干燥过程的湿度时空分布特征研究,揭示了其在干燥过程中的湿度变化规律。在模型材料干燥过程中,内部湿度变化随时间可分为两个阶段,在空间上表现为沿高度方向呈梯度变化的特征。在不同的表面状态下,湿度扩散对模型材料近表面区域相对湿度的影响不同,临界时间和湿度下降幅度不同。模型材料湿度终态分布主要受初始湿度分布以及水化耗水和湿度扩散综合作用的结果。提出基于空间信息统计方法的模型材料干燥过程中温度和水分分布场的重构技术。空间信息统计方法以区域化变量理论为基础,以变异函数为基本工具,对研究具有随机性和结构相关性的数据可以实现最佳无偏内插估计,并对模型温度和水分场进行了变异函数推导。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变异函数计算及对采用多种模型拟合结果的交叉验证比较分析,均低于常用的变异函数模型。采用自行推导的模型进行克里金插值的模型材料温度和水分分布场重构方法,经验证得到实测值与重构预测值的偏差小于2.0%。通过开展不同配比模型材料试件在干燥过程中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得到了模型材料试件单轴抗压强度随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含水率的减小,模型材料试件抗压强度呈单调递增的规律,此函数关系可用于物理相似模型的干燥过程,为使模型材料达到设计抗压强度而确定其最佳含水率。依据模型材料的含水率与力学强度的对应关系,用于减小由含水率因素导致的材料力学强度不符合设计强度的问题,减小实型和模型的相似误差,提高模型试验的模拟精度。提出物理相似模型的干燥指数,用于评估物理模型铺装完成后的干燥程度。通过光纤和电磁传感方法开展了平面模型和立体模型试验,研究了平面模型在夏季通风、夏季静风、冬季静风条件以及立体模型在秋冬春季静风条件下温度场和水分场的分布规律,揭示了模型材料干燥过程中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得到含水率变化规律符合Exponential函数和Boltzmann函数特征,可用于模型材料干燥过程中含水率的变化预测,依据模型材料在不同含水率下力学强度的对应关系,可预估使其达到设计力学强度所需的时间,为减小由含水率导致材料力学强度不符合设计强度的问题,进而减小实型和模型的相似误差,为模型干燥时间的预测(确定)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撑。经实测重构得到温度场和水分场的变化特征,揭示出模型材料干燥过程中变化规律。夏季通风和夏季静风状态下,温度场是先形成低温核心区,低温核心区下移,最后变成竖直方向梯度分布,水平方向大致相同的温度特征。立体模型和冬季静风状态下的平面模型,温度场是先形成高温核心区,再形成低温核心区,低温核心区下移,最后变成竖直方向梯度分布,水平方向大致相同的温度特征。水分场的特征是水平方向大致相同,竖直方向从上往下含水率逐渐升高,当模型附近有风流动时,对应位置由于水分蒸发速率提高,导致此处形成局部低含水率区。通过基于有限元方法的Comsol Multiphysies数值模拟对已建立的模型材料多场耦合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不同环境条件下平面模型和立体模型的温度、水分场的分布特征。将上述模拟结果与实测重构的温度场和水分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对比发现,基本特征是相符的,热湿耦合模型求解的结果与实测值的最大偏差都小于23%。

杨倩[3](2017)在《紫外光固化甲油胶免洗封层的配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指甲油含有大量有机溶剂,污染环境,对人体危害大。UV固化甲油胶无VOCs排放,性能优异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甲油胶可分为底胶、中层和封层,其中封层性能要求高,现有封层存在固化过程中放热量大、贮存不稳定、气味偏大和涂膜耐擦洗性不好等缺陷。鉴此,本文研究树脂、光引发剂、单体及甲油胶封层配方等对封层性能及固化过程中放热性能的影响规律,优化配方制备性能优异的甲油胶封层。(1)通过对紫外光引发剂在LED光照下的固化实验研究,发现紫外光引发剂TPO和819能吸收波长为400nm以上的光,可用于甲油胶体系,其最佳添加量为5%;ACMO单体粘度低,无气味,固化速度快,其固化涂膜硬度、耐擦刮性和耐溶剂擦拭性较好,是优异的活性稀释单体。(2)树脂的气味普遍低于单体,树脂固化速度和官能度密切相关,涂膜硬度、耐擦刮性和耐溶剂擦拭性能随树脂官能度的增加而增加,带苯环结构树脂涂膜具有优异的耐溶剂性和高光泽,但不耐黄变。阻聚剂在紫外光照射下易黄变。树脂PRO1500、LED01和3414在各项性能上都比较均衡,其中3414和LED01同ACMO搭配的配方储存不稳定,而PRO 1500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3)由于甲基的位阻效应,带甲基的单体和树脂在固化过程中通常比不带甲基的单体和树脂具有更低的固化放热特性,树脂和单体的固化放热和官能度无关,与碳碳双键密度有关,碳碳双键密度越高其放热越剧烈。(4)实验最终确定以PRO1500做主体树脂,ACMO做稀释单体,TPO作为引发剂,搭配少量流平剂制备的甲油胶封层,与现有市面上热销的美国KEYSTONE公司产品性能进行对比,发现本产品在固化速度、耐溶剂性能、耐擦刮性能以及储存稳定性上具有较大优势,其固化过程中放热量少,具有较好的市场竞争力。

曹菁华[4](2012)在《唾液浸泡及紫外线光照对树脂材料颜色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唾液浸泡及紫外线光照的方法研究不同口腔修复树脂材料在口腔内外环境的影响下颜色的变化,为临床工作中对树脂类修复材料色彩的动态改变及远期效果评价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试件的制作不同树脂试件的制作。分别用BEAUTIFIL ⅡA2色树脂、Filtek A2色树脂SureFil A2色树脂,利用模具制作直径为10mm,厚度为3.2mm的试件,两面均固化40s成型。聚合瓷试件材料采用CeramageA2色,通过光聚合器(Solidilite Light-curing unit)中固化成型。所有试件的受试面均用400目,600目,800目,1000目,1200目,1500目水磨砂纸逐级打磨,最终使所有试件厚度通过用螺旋测微器控制在3.0±0.01mm。2测量试件表面粗造度通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测量所有试件受试面的表面粗造度值Ra3人工唾液配置采用ISO/TR10271标准,人工唾液成分如下: NaCl0.4g, KCl0.4g,Na2HPO4·2H2O0.78g, Na2S·2H2O0.005g, Urea1.0g,CaCl2·2H2O0.795g,蒸馏水1000mL。用NaOH和HCl调整pH值为6.8,保存在4℃冰箱中备用。4试验方法4.1人工唾液浸泡老化实验所有试件通过超声清洁5分钟后放置于37±1℃恒温水浴箱中保存24h后,取出,擦干。随后将四种材料的试件随机分为五组进行编号放置于含有5ml人工唾液的试管内。将试管放置于60±1℃的恒温水浴箱中避光保存。使用Vita Easyshad电脑比色仪分别对每个试件浸泡前和浸泡后第1、第2、第3、第4周的颜色进行测量,得出其色度值L*a*b*。根据色差公式△E=〔(△L﹡)2+(△a﹡)2+(△b﹡)2〕计算出每个试件的色差值。4.2紫外线光照老化试验将所有试件放置在黑暗、干燥的环境中保存24h,之后使用VitaEasyshad电脑比色仪在白色背景下测量所有试件的初始颜色值L*a*b*,在暗室中将每组5个试件暴露在距离紫外线光源10cm外接受紫外线照射,分别测量照射的第8、16、24小时的色度值L*a*b*。根据色差公式△E=〔(△L﹡)2+(△a﹡)2+(△b﹡)2〕,计算各个色差值。5测量数据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组试件的表面粗糙度及色度值统计方法选择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采用SNK检验对各个实验组间不同老化时间的△E值以及相同时间内各实验组的△E值。结果:1每组试件表面的粗糙度值(见Table1)Filtek树脂组试件表面粗糙度(Ra)的平均值为0.184±0.003。BEAUTIFIL Ⅱ树脂组试件表面粗糙度(Ra)的平均值为0.200±0.007。Surefil树脂组试件表面粗糙度(Ra)的平均值为0.207±0.009。聚合瓷组试件表面粗糙度(Ra)的平均值为0.195±0.008。通过对各组试件粗糙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1.920,P=0.144>0.05,认为各组试件受试面的表面粗糙度之间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2四种材料人工唾液浸泡环境下不同时间所测得的色差值及色度值统计分析结果(见Table2-5、Table10)Surefil实验组色差值在浸泡第1周时最大,已经发生了可视的颜色改变,△E为3.56-5.07之间,随后色差值随时间增长增加,主要表现为L*值降低,a*值增加。BEAUTIFIL Ⅱ实验组色差值随时间增长增加,第4周时色差值达到最大,并且发生了可视的颜色改变,△E为3.37-4.36之间,主要表现为L*值降低,a*值增加。聚合瓷实验组色差值随时间增长增加,在第4周时△E为2.52-3.10,主要表现为L*值降低,a*值增加,虽然发生了肉眼可见的颜色改变,但仍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Filtek实验组色差值随时间增长增加,在第4周时△E为4.89-5.50之间,主要表现为L*值降低,a*值增加。3四种材料紫外线光照不同时间所测得的色差值及色差值统计分析结果(见Table6-9、Table11)Surefil实验组色差值随光照时间增加而增大,24h时色差值最大,△E为6.61-8.04之间,主要变现为L*值降低,b*值增加。BEAUTIFIL Ⅱ实验组色差值随光照时间增加而增大,24h时色差值最大,△E为3.29-4.45之间,主要变现为L*值降低,b*值增加。聚合瓷实验组色差值随时间增长增加,24h时色差值最大,△E为6.61-8.19之间,主要表现为L*值降低,b*值增加。Filtek实验组色差值随时间增长增加,24h时色差值最大,△E为4.17-5.78之间,主要表现为L*值降低,b*值增加。4人工唾液浸泡1周时(Table12、Table28-31),SureFil实验组色差值为四组实验组中最大,随时间增长色差值增长逐渐趋于平缓,4周后△E在2.09-3.29之间。Filtek实验组在1周时色差值较大,随时间增长色差值增长幅度加大,在4周时色差值为四组实验组中最大,△E为4.89-5.50之间,并且发生肉眼可见颜色改变。BEAUTIFIL Ⅱ实验组在4周△E为3.37-4.36之间,大于临床可接受范围。聚合瓷实验组随时间增长色差值增长平缓,4周时△E在2.52-3.10之间,虽然发生了肉眼可见的颜色改变,但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5经紫外线光照24h后(Table13、Table32-34),聚合瓷实验组色差值为四组材料中最大,△E为6.61-8.19之间,Filtek实验组△E为4.17-5.78之间,BEAUTIFIL Ⅱ实验组△E为3.29-4.45之间,Surefil实验组△E为6.61-8.04之间。以上四种材料均发生了肉眼可见的颜色改变,并且色差值大于临床可接受范围。结论:1本实验所选取的四种修复材料在人工唾液浸泡均发生了颜色的改变。SureFil实验组及聚合瓷实验组的颜色随浸泡时间的增加色差逐渐增加,初始色差增加最大,随时间增加色差变化趋于平缓。Filtek实验组及BEAUTIFIL Ⅱ实验组色差值随时间的增长逐渐增加,在第4周时色差值达到最大。2四种材料在紫外线光照8h、16h、24h后均发生了颜色改变。SureFil实验组及聚合瓷实验组的颜色在开始光照8h内即发生了肉眼可见的颜色改变,色差值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加。Filtek实验组及BEAUTIFIL Ⅱ实验组在最初8h内色差值较小,随时间增长色差值逐渐增加。3经人工唾液浸泡4周后,Filtek实验组色差为四组实验组中最大,发生肉眼可见颜色改变并超过了临床可接受范围。BEAUTIFIL Ⅱ实验组色差值超过了临床可接受范围。Surefil实验组及聚合瓷实验组虽然发生了肉眼可见的颜色改变,但色差值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4紫外线光照24h,BEAUTIFIL Ⅱ实验组色差值为四组材料中最小,但四种材料最大色差均大于临床可接受范围。聚合瓷在紫外线照射下色差改变较其在人工唾液中大。

周建飞[5](2010)在《不同口腔修复材料的颜色稳定性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不同口腔修复材料在茶、咖啡、红酒及人工唾液溶液中的颜色稳定性,为临床工作中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1试件制备:烤瓷试件利用自制活塞式模具控制上瓷厚度,选用Vintage A2色体瓷,按厂家要求制作成瓷胚,并烧结成型。树脂试件利用硅橡胶制成厚度为3.2mm厚的硅橡胶模具,内径为10mm,用Charisma A2色树脂充填于模具里,两面均固化40S成型。聚合瓷试件模具同树脂,材料选用Ceramage A2色,在松风光聚合器(Solidilite Light-curing unit)中固化每个面固化3分钟成型。所有试件用380目、600目、800目、1000目、1200目、1500目水磨砂纸逐级顺一个方向手工打磨,控制厚度在3.0±0.02mm。烤瓷试件打磨完成后在烤瓷炉内自身上釉,树脂试件用橡皮轮沾牙膏抛光,聚合瓷试件用绒轮沾抛光膏抛光。最终各组形成直径为10mm的试件12个。根据本实验用的修复材料:分为树脂组、烤瓷组和聚合瓷组。2测试粗糙度:用粗糙度测试仪测量试件表面粗糙度,每个试件选3个点,测量其粗糙度(Ra),以3个测试点的平均值作为该试件的表面粗糙度。3溶液配置:采用ISO/TR10271标准配方配制PH为6.8人工唾液,保存在4℃冰箱内备用。3g绿茶浸泡于500ml煮沸的蒸馏水中,浸泡5分钟玻璃棒搅拌均匀备用。1.5g咖啡溶于300ml煮沸的蒸馏水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备用。4体外着色试验:所有试件超声清洗5分钟后置于37±1℃恒温水浴箱中保存24h,取出,试干。将实验液体红酒、茶、咖啡和PH为6.8人工唾液取5ml分别放入试管中,每种试件随机分为四组分别放入溶液中,试管放入恒温60±1℃的水浴中避光保存。用便携式色差仪CR-10(Minolta)分别测量每个试件浸泡前和浸泡后1、2、3、4周时色度值L﹡a﹡b﹡。测量条件: CIE D65标准光源,CIE10°标准观测,8°照明角/漫射,测量直径为8mm,每个试件测量3次取平均值作为其色度值。根据色差公式△E=〔(△L﹡)2+(△a﹡)2+(△b﹡)2〕1/2计算各试件在进行颜色老化试验1、2、3、4周后的色差值。应用SPSS 13.0对各组试件测得的颜色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各组试件的表面粗糙度值(见Table4)烤瓷组表面粗糙度(Ra)的平均值为0.1722±0.017μm。树脂组表面粗糙度(Ra)的平均值为0.1817±0.014μm。聚合瓷组表面粗糙度(Ra)的平均值为0.1746±0.010μm.对各组间的试件粗糙度进行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分析得出X2= 5.870,P>0.05,各组试件之间粗糙度无差别。2各组试件测得的色差统计分析结果(见Table1-3,5-55)2.1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全部因素(时间、修复材料、溶液)进行分析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全部因素得出:所有因素的作用及所有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均存在差异(P<0.05)。2.2相同材料、相同溶液因素不同时间多重比较比较结果显示:烤瓷组在四种溶液中随时间增加色差都有变化。其中在红酒溶液中发生了可视的颜色变化,△E为1.04-1.45,主要表现为L﹡值降低,a﹡值增加。其余溶液中色差△E均小于1;树脂组在绿茶、咖啡、红酒和唾液中随时间增加色差都逐渐增大,△E分别在3.72-8.45之间、6.12-16.25之间、6.92-14.64之间和1.86-4.63之间,在绿茶和咖啡溶液主要表现为L﹡值降低,b﹡值明显增加,在红酒溶液主要表现为L﹡值减小,a﹡值和b﹡值均明显增加,在唾液溶液主要表现为b﹡值明显增加;聚合瓷在绿茶、咖啡、红酒和唾液溶液中随时间色差都逐渐增大,△E分别在2.74-4.07之间、3.35-8.53之间、2.95-10.06之间和1.09-1.79之间,在绿茶溶液中主要表现为L﹡值减小,b﹡值减小明显,在咖啡溶液主要表现L﹡值减小,b﹡值增加较明显。在红酒溶液主要表现L﹡值减小,a﹡、b﹡值增加,在唾液溶液主要表现为L﹡值减小,a﹡值增加明显。2.3相同时间,同种材料所在的浸泡溶液间的两两比较比较结果得出:对于烤瓷组,在各周红酒均能引起的最大色差,唾液引起的色差最小,咖啡和绿茶引起的色差介于前两者之间;树脂组和聚合瓷组,在各周咖啡和红酒溶液引起的色差变化较为接近,明显高于绿茶和唾液,唾液引起的色差最小。2.4相同时间,相同溶液所浸泡的不同材料组间的两两比较比较结果得出:烤瓷组、聚合瓷组和树脂组三组之间相互有差异。在相同溶液中树脂组色差变化最大,烤瓷组变化最小,聚合瓷变化处于前两者之间。在第1周、2周、3周和4周时唾液溶液中烤瓷组和聚合瓷组色差变化较为接近,其他溶液中树脂组和聚合瓷组色差明显高于烤瓷组结论:1本实验所选用的三种修复材料在四种溶液里均发生了颜色变化。除烤瓷组外树脂组和聚合瓷组的颜色随浸泡时间的增加色差逐渐增加,初始色差增加最大,随时间增加色差变化趋于平缓。2相同时间、相同溶液里不同修复材料间有差异。烤瓷组色差变化最小,颜色最稳定。树脂组色差变化大于聚合瓷组,两者最大色差超出了临床可接受范围。3相同时间、相同材料组不同溶液处理因素间有差异。红酒和咖啡溶液均能引起树脂组和聚合瓷组颜色严重染色,绿茶和唾液染色较轻。4绿茶、咖啡引起树脂组的颜色色差变化主要表现在:L﹡值减小,b﹡值增加。5咖啡引起聚合瓷的颜色色差变化主要表现在:L﹡值减小,b﹡值增加。6红酒引起的树脂和聚合瓷的颜色色差变化主要表现在:L﹡值减小,a﹡值增加。

郑茜聪[6](2008)在《复合树脂间接修复前牙牙体缺损》文中认为光固化复合树脂是二十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口腔美容修复材料,其操作方便、色泽选择灵活性大,理化性能优越,极大地满足了临床医生及患者对牙齿美容修复的要求。但复合树脂直接充填存在微渗漏和耐磨性差等方面的不足。微渗漏的宽度大约10um,深度可达洞底。口腔内的细菌、水分等可进入微渗漏中,导致牙齿敏感、继发龋、牙髓炎乃至充填体脱落。而复合树脂嵌体修复技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牙体修复技术,它克服了银汞合金充填和直接树脂充填不足,受到广泛重视。它通过多重固化处理使树脂物理性能得到提高,减少边缘微渗漏,增加耐磨性,聚合比较均一、完全。目前,牙冠部分缺损常采用全冠、桩冠等方法进行修复。对于缺损未累及牙髓的患者,尤其是患牙牙体较小、牙体在釉牙本质界缩窄明显者,无法获得足够的肩台空间,为了达到美容修复的需要,常要将牙髓失活,甚至需要桩冠修复。从长远看牙髓失活将导致患牙的强度降低,脆性增加,并且会导致牙体颜色逐渐发生改变。部分牙冠缺损的患者无法接受全冠、桩冠等美容修复治疗方法需要将牙体磨小一圈的事实,强烈要求无创修复,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美容修复方法无法满足其需求。随着复合树脂的发展,其耐磨性、强度等都逐渐提高,使光固化复合树脂嵌体技术无创修复牙冠部分缺损越来越成为可能。本研究试行在不牙备的情况下用复合树脂于口外恢复牙的正常形态,然后粘结,取得良好的美容修复效果。这种治疗方法对牙体基本不损伤,避免了光固化复合树脂对牙体的直接刺激,以及将复合树脂的聚合收缩过程转移到口外,减少微渗漏的发生,并为临床上无创美容修复部分牙冠缺损提供理论依据。

肖丹,贺周[7](2007)在《光固化复合树脂的美学特性及其相关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光固化复合树脂的颜色是其重要性能之一。其成份中的金属氧化物颜料直接影响了树脂的色度与透明性,不同类型的树脂的透光度和遮光性能不一样,而不同品牌的相同色系的树脂的色度亦存在差异。进口树脂的颜色分布范围与中国人牙冠的颜色表现出一定的差距。内源性和外源性着色的程度决定了复合树脂材料的颜色的稳定性。

李国强,朱静[8](2006)在《游泳池水对光敏树脂颜色的短期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游泳池水对光敏树脂颜色的短期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随机、单盲、自身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选取3家公司颜色标号分别为A2、A3的光敏树脂为研究对象,实验组树脂试件浸入模拟游泳池水中,并进行超声振荡。对照组树脂试件浸入人工唾液。在不同时间段采用CIE1976L*a*b*表色系统测试试件表面,利用SAS统计分析软件计算所测的L*、a*、b*平均值。分析树脂试件的颜色变化。结果不同时间段对照组与原始试样之间的色差值总体在1.45-2.22之间,不同时间段实验组与原始试样之间的色差值总体在1.74-2.55之间,均未超过人肉眼可明显辨别的范围。结论游泳池水对光敏树脂的颜色总体上影响不明显,采用光敏树脂进行患牙修复或充填的患者进行短期游泳运动不会造成树脂材料的明显变化。

党勇刚[9](2006)在《钛烤塑修复的色彩学和临床应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种硬质复合树脂系统的问世,使金属-树脂粘结修复体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硬质复合树脂与钛联合使用制作固定或活动义齿,既可以利用钛生物相容性好、机械强度高、比重小的优点,避免其它非贵齿科合金(Co-Cr、Ni-Cr合金)的潜在生物毒性;又可以避免烤瓷硬度过大对对牙合牙的过度磨耗以及崩瓷后不易修复的缺点。随着硬质树脂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及钛铸造技术和粘结技术的发展,钛-树脂粘结修复体的应用将越来越广。通过课题组成员的一致努力,以往困扰钛-树脂粘结修复在临床应用的钛与树脂的粘结强度较低这一关键问题已较好的得以解决。 本课题选择了新型硬质复合树脂——Solidex聚合瓷系统为基本材料,通过钛基底表面喷砂,选用合适的HF系酸蚀剂进行酸蚀,联合应用金属表面处理剂以及加压二次热处理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钛与树脂的结合性能,结合强度完全可以满足临床要求。本研究在以往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继续对钛-树脂粘结修复的表面色彩学作了进一步研究,并对此类修复体的临床应用作了初步研究。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为临床修复治疗提供一种全新的修复方式,使此类修复体能够尽早服务于患者。具体实验结果如下: 1.钛基底烤塑试件的树脂层厚度应大于1.1mm,此时各树脂层厚度组之间色差值△E的绝对值小于1.5NBS,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 2.当树脂层厚度增加时,修复体表面色彩的明度、彩度均减小,色相则由红向绿转变; 3.相同树脂层厚度时,钛基底组的色彩,与Bio-GG金合金、captek金合金基底组无差别,但优于镍铬基底组;

刘恒友[10](2006)在《基于CT图像处理与快速成型技术的义耳制作工艺与配色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全耳廓缺损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耳廓缺失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也影响听力。全耳廓缺损的修复方法一般有2种:手术和义耳。耳朵外形结构精细复杂,手术再造耳不能完全显示出耳朵的精细结构,且存在手术危险、费用高昂、周期长的缺点。颌面修复领域义耳赝复体形态制作一直沿用传统落后的临床观摩、现场手工雕刻蜡型的方法,制作的义耳形态远不能满足患者希望修复后的容貌高度的和谐、仿真的要求。 20世纪80年代,快速成型技术迅速发展并商业化。快速成型技术可以根据三维CAD模型快速制作形状非常复杂、精度很高的原型,同时,CT图像处理与三维重建技术的发展,可以方便地获得具有复杂外形的人体器官精确的三维数据模型,两者的结合为解决义耳修复外形精度方面存在的难题提供了最佳方法。同时,针对赝复体存在的颜色难以准确匹配的问题,本文对义耳制作的外形精度和色彩的处理两方面内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本文首先研究基于CT图像处理与快速成型技术的义耳赝复体修复工艺。以医学螺旋CT数据为基础,应用CT图像处理与三维重构软件Mimics获得正常耳廓模型的三维数据,并输出为STL格式文件,然后在STL文件编辑软件Magics中光顺义耳表面,提高义耳表面质量,镜像处理获得义耳模型,布尔运算获得义耳模具模型,分别在LOM和SLA快速成型系统上制作义耳原型及可以直接用于浇注成型的义耳模具,制作的义耳原型及模具精度较高,表面质量较好。义耳模具型腔表面经过烫蜡(或肥皂水)处理后,在真空中浇注硅橡胶成型,通过控制浇注成型过程中真空度、脱泡时间、浇注时间、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等关键工艺参数,获得外形仿真程度很高的赝复体,在义耳的外形精度研究方面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赝复体的颜色应该在整体上能够与颌面部组织相协调,这就需要肤色的精

二、相同颜色标号光敏树脂色度值偏差情况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相同颜色标号光敏树脂色度值偏差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传承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当代灯具设计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综述
    1.4 设计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概念、理论和方法概述
    2.1 中国传统绘画
    2.2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元素
    2.3 相关研究方法概念
    2.4 本章小结
3 家居灯具设计研究
    3.1 家居灯具形态设计形式
    3.2 家居灯具色彩效果研究
    3.3 家居灯具设计局限性的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传统绘画元素与家居灯具设计的结合
    4.1 传统绘画艺术的选取与家居灯具创新设计相结合
    4.2 《千里江山图》元素在家居灯具设计中的设计方法
    4.3 《千里江山图》元素家居灯具设计定位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元素在家居灯具设计中的应用--以《千里江山图》为例
    5.1 “咫尺千里”系列“峻秀”台灯设计
    5.2 “咫尺千里”系列“高远”吊灯设计
    5.3 “咫尺千里”系列“矗立”落地灯设计
    5.4 “咫尺千里”系列氛围灯设计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设计的结论
    6.2 存在的不足及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元素应用于在家居灯具设计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多孔介质相似材料的热湿场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多孔介质热湿耦合机理
        1.2.2 光纤光栅湿敏传感器研究进展
        1.2.3 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研究进展
        1.2.4 空间估计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模型材料热湿耦合传递机理
    2.1 模型材料多孔介质
    2.2 模型材料的水化和自干燥
        2.2.1 石膏水化机理
        2.2.2 相对湿度对水化速率影响
        2.2.3 温升和自干燥作用
    2.3 模型材料的传湿机理
        2.3.1 传湿机理概述
        2.3.2 湿组分流的表示方法
        2.3.3 等温传湿与非等温传湿
    2.4 模型材料的传热机理
    2.5 模型材料的热湿耦合迁移机理
    2.6 本章小结
3 光纤湿敏传感器研制与水分扩散测量
    3.1 光纤湿敏传感器研制
        3.1.1 光纤光栅传感原理
        3.1.2 光纤光栅湿度传感原理
        3.1.3 光纤光栅湿敏传感器制备
        3.1.4 光纤光栅湿敏传感器优化选型
    3.2 模型干燥试验及水分扩散系数测量
        3.2.1 光纤湿敏传感器封装及标定
        3.2.2 模型材料一维传热传湿试验
        3.2.3 试验结果分析
        3.2.4 水分扩散系数求解
    3.3 本章小结
4 温度、含水率传感与分布场重构
    4.1 光纤温度传感方法
        4.1.1 光纤的基本特性
        4.1.2 拉曼式测温系统
        4.1.3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参数测试
        4.1.4 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及标定
    4.2 电磁式含水率传感器测量方法及室内标定
    4.3 试件含水率与力学强度关系
        4.3.1 相似材料的选择
        4.3.2 相似材料间的相互作用
        4.3.3 相似材料试件试验
        4.3.4 试件参数测试
        4.3.5 试验结果及分析
    4.4 基于空间估计的分布场重构方法
        4.4.1 空间统计与克里金方法
        4.4.2 物理相似模型变异函数及插值计算
    4.5 本章小结
5 模型干燥(热湿耦合)试验研究及结果分析
    5.1 平面模型试验
        5.1.1 试验概况
        5.1.2 传感系统及传感器布置
        5.1.3 夏季静风条件下物理模型内部温度和水分场特征
        5.1.4 夏季通风条件下物理模型内部温度和水分场特征
        5.1.5 冬季静风条件下物理模型内部温度和水分场特征
    5.2 立体模型试验
        5.2.1 试验概括
        5.2.2 试验系统及传感器布置
        5.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模型相似材料热湿耦合模型验证
    6.1 模型材料热湿耦合过程的数值计算模型
        6.1.1 模型的几何结构
        6.1.2 基本假设
        6.1.3 控制方程
        6.1.4 边界条件
        6.1.5 模型材料多场耦合数学模型求解方法
    6.2 夏季静风干燥模型的数值模拟验证及分析
        6.2.1 温度场分布特征数值计算结果
        6.2.2 水分场分布特征数值计算结果
    6.3 夏季通风干燥模型的数值模拟验证及分析
        6.3.1 温度场分布特征数值计算结果
        6.3.2 水分场分布特征数值计算结果
    6.4 冬季静风二维干燥模型的数值模拟验证及分析
        6.4.1 温度场分布特征数值计算结果
        6.4.2 水分场分布特征数值计算结果
    6.5 冬季静风三维干燥模型的数值模拟验证及分析
        6.5.1 温度场分布特征数值计算结果
        6.5.2 水分场分布特征数值计算结果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紫外光固化甲油胶免洗封层的配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指甲油的概述
        1.1.1 指甲油的起源
        1.1.2 传统指甲油的成分及对人体的危害
        1.1.3 指甲油的发展现状
    1.2 紫外光固化
        1.2.1 紫外光固化技术
        1.2.2 紫外光固化技术优点
        1.2.3 UV固化原理
        1.2.4 UV固化体系的组成
    1.3 紫外光固化甲油胶
        1.3.1 紫外光固化甲油胶特点
        1.3.2 紫外光固化甲油胶的组成
        1.3.3 紫外光固化甲油胶封层
        1.3.4 紫外光固化甲油胶封层的性能要求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原料及测试方法
    2.1 实验主要原材料
        2.1.1 引发剂
        2.1.2 紫外光固化树脂
        2.1.3 紫外光固化单体
    2.2 性能测试方法
        2.2.1 粘度测试
        2.2.2 气味测试
        2.2.3 APHA测试方法
        2.2.4 b值测定(固化后漆膜黄变测试)
        2.2.5 折光率测试
        2.2.6 表干速度测定方法
        2.2.7 附着力测试
        2.2.8 铅笔硬度测试
        2.2.9 光泽测试
        2.2.10 耐钢丝绒擦刮性能测试
        2.2.11 耐MEK测试
        2.2.12 柔韧性测试
        2.2.13 固化过程的放热测试
第三章 UV固化甲油胶光引发剂的筛选
    3.1 础配方设计
        3.1.1 同光引发剂对液态甲油胶外观的影响
        3.1.2 同光引发剂在不同光疗灯下的固化速度表现
    3.2 结论
第四章 UV固化甲油胶单体的选择
    4.1 实验单体的选择
    4.2 实验配方的确定
        4.2.1 气味
        4.2.2 表干速度,颜色,柔韧性测试
        4.2.3 光泽和流平
        4.2.4 硬度
        4.2.5 过机黄变
        4.2.6 耐磨性和耐MEK溶剂擦拭特性
        4.2.7 附着力测试
        4.2.8 固化过程的放热测试
    4.3 结论
第五章 UV固化甲油胶紫外光树脂的筛选
    5.1 测试树脂基本性能
    5.2 实验配方
        5.2.1 树脂气味测试
        5.2.2 树脂固化表干速度
        5.2.3 树脂光泽测试
        5.2.4 树脂硬度,耐磨性能
        5.2.5 树脂过机黄变性能测试
        5.2.6 树脂耐MEK测试特性
        5.2.7 树脂附着力测试
        5.2.8 树脂在UV固化过程的放热测试
        5.2.9 树脂柔韧性的测试
    5.3 小结
第六章 实验配方优化
    6.1 配方设计
    6.2 测试结果分析
        6.2.1 综合性能测试
        6.2.2 稳定性测试
    6.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唾液浸泡及紫外线光照对树脂材料颜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复合树脂修复后颜色改变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不同口腔修复材料的颜色稳定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研究论文 不同口腔修复材料的颜色稳定性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复合树脂修复体的颜色稳定性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6)复合树脂间接修复前牙牙体缺损(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复合树脂间接修复前牙牙体缺损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临床病例报告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临床病例
        病例1 树脂贴片无创修复上下颌门牙间隙
        病例2 树脂贴片在扭转牙修复治疗中的应用
        病例3 树脂嵌体无创修复前牙冠折
        病例4 树脂贴片无创美容修复滞留乳牙
        病例5 树脂贴片美容修复前牙冠折变色牙
文献回顾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8)游泳池水对光敏树脂颜色的短期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和设备
        1.1.1 光敏树脂:
        1.1.2 人工唾液:
        1.1.3 模拟游泳池水:
        1.1.4 测色色差计:
        1.1.5 超声振荡器:
    1.2 方法
        1.2.1 分组:
        1.2.2 实验组:
        1.2.3 对照组:
        1.2.5 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9)钛烤塑修复的色彩学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和文献回顾
    1 前言
    2 文献回顾
        2.1 复合树脂颜色特性的研究进展
        2.2 硬质复合树脂修复系统
        2.3 提高钛-树脂结合强度的方法
        2.4 口腔医学临床试验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正文
    实验一 钛烤塑修复体表面颜色的研究
    实验二 钛烤塑冠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评价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基于CT图像处理与快速成型技术的义耳制作工艺与配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基于CT与快速成型技术义耳制作工艺与配色技术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螺旋 CT图像处理技术与快速成型技术
    2.1 引言
    2.2 螺旋 CT图像处理技术
        2.2.1 螺旋 CT成像的基本原理与特点
        2.2.2 医用 CT图像处理与三维重建
    2.3 快速成型技术原理
        2.3.1 快速成型技术原理
        2.3.2 叠层实体快速成型技术
        2.3.3 光固化快速成型技术
    2.4 快速成型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2.5 快速模具技术
    2.6 小结
第三章 耳朵 CT数据处理与三维图像的构建
    3.1 引言
    3.2 软件 Mimics和 Magics的功能及特点
        3.2.1 Mimics软件功能与特点简介
        3.2.2 Magics软件功能与特点简介
    3.3 耳朵 CT数据处理与三维图像重构
    3.4 耳朵三维重构图像处理与义耳模具三维数据的生成及处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 LOM法与 SLA法义耳模具制作工艺
    4.1 引言
    4.2 LOM法制作义耳模具工艺
        4.2.1 LOM制造义耳及模具前处理工艺
        4.2.2 义耳原型及模具分层叠加工艺
        4.2.3 LOM制造义耳及模具后处理工艺
    4.3 SLA法制作义耳模具工艺
        4.3.1 SPS600激光快速成型系统简介
        4.3.2 SLA技术制造义耳及模具前处理工艺
        4.3.3 SLA成型参数设置及制作过程
        4.3.4 SLA技术制造义耳及模具后处理工艺
    4.4 LOM法与 SLA法制作义耳模具精度分析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硅橡胶义耳配色技术研究
    5.1 引言
    5.2 医用硅橡胶
        5.2.1 医用硅橡胶的发展历史
        5.2.2 医用硅橡胶的机械、物理、化学性能
        5.2.3 医用硅橡胶的分类
    5.3 色度学基本原理及在颌面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5.3.1 色度学基本理论
        5.3.2 颜色的测定方法及测色仪器
        5.3.3 色度学在赝复体配色中的应用
    5.4 配色理论及配色方法
        5.4.1 颜色的基本性质
        5.4.2 配色基本理论与方法
    5.5 配色试验
        5.5.1 混料试验设计原理
        5.5.2 配色试验方案设计
        5.5.3 配色试验过程
        5.5.4 配色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5.5.5 试验结果分析
        5.5.6 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义耳浇注成型试验
    6.1 引言
    6.2 真空浇注义耳成型试验
        6.2.1 材料与方法
        6.2.2 结果
        6.2.3 讨论
    6.3 普通浇注义耳成型试验
        6.3.1 义耳成型材料与方法
        6.3.2 结果
    6.4 浇注结果分析
    6.5 讨论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相同颜色标号光敏树脂色度值偏差情况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传承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当代灯具设计实践研究[D]. 梁小鸣.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2]多孔介质相似材料的热湿场分布特征研究[D]. 刘奇. 西安科技大学, 2018(12)
  • [3]紫外光固化甲油胶免洗封层的配方研究[D]. 杨倩.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5)
  • [4]唾液浸泡及紫外线光照对树脂材料颜色的影响[D]. 曹菁华. 河北医科大学, 2012(12)
  • [5]不同口腔修复材料的颜色稳定性实验研究[D]. 周建飞. 河北医科大学, 2010(04)
  • [6]复合树脂间接修复前牙牙体缺损[D]. 郑茜聪. 浙江大学, 2008(09)
  • [7]光固化复合树脂的美学特性及其相关的研究进展[J]. 肖丹,贺周.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07(01)
  • [8]游泳池水对光敏树脂颜色的短期影响[J]. 李国强,朱静.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06(04)
  • [9]钛烤塑修复的色彩学和临床应用的研究[D]. 党勇刚. 第四军医大学, 2006(12)
  • [10]基于CT图像处理与快速成型技术的义耳制作工艺与配色技术研究[D]. 刘恒友. 山东大学, 2006(12)

标签:;  ;  

同色标感光树脂色度值偏差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