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柴达木放在心里(前言)

把柴达木放在心里(前言)

一、心存柴达木(代序)(论文文献综述)

张蓉[1](2021)在《晚清循化厅社会纠纷解决机制》文中认为循化厅是清朝实施特殊族群管理与民族政策的典型场域,其基层社会组织结构相当复杂,由此导致社会纠纷处理领域的“地方性”特色格外突出。经由循化厅衙门处理的案件可概分为“细故”与“重案”。历史上,该区域社会内形成了各类社会纠纷照依土俗予以裁断的惯性机制。国家权力作为介入性力量,为循化厅提供了多样化的法律适用依据。然而,“细故”案件仍应视为民间调解失败后的例外情况,衙门对“细故”诉讼和息具结乐见其成,导致其大部止步于“中间阶段”既已结案。命盗重案虽深受重视,但审理却相当灵活:对涉及藏、蒙古等的重案,本应根据特别律例《西宁青海番夷成例》处断,实则多参照民间习惯法罚服完结;对涉及撒拉、回、汉等的重案,本应依照《大清律例》处断,实则为律例与“番例番规”的杂糅,没有清晰的界限划分。群体性纠纷不仅包括传统的部落冲突、寺院纠纷、族际冲突,亦因外国势力的介入而演化为外事纠纷,总体上呈现出群体武装械斗的特点。前三类冲突频繁发生且循环往复,严重破坏地方社会秩序,并威胁王朝国家之政治稳定,往往形成以陕甘总督、西宁办事大臣居中协调而多方联动的应对机制。究其本质,官方对群体械斗与民间“细故”的处置并无不同:皆希冀借助地方权威充当乡老予以调解。虽每临以兵威,且有官员主张借机推行内地律例,但受制于“羁縻为政”总体统治框架以及地方社会权力网络的制约,终流于个别特例。即便涉及到“洋人”的群体性事件,被晚清政府视为头等大事者,也概莫能外。循化厅的设置,为缺乏整合而具有浓厚离散性的区域社会,提供了一个公共权力,为个体诉求“公平”与区域社会摆脱“无序”提供了可能和新的途径。然而,整体施政理念与制度设计则导致了晚清循化厅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呈现出高度的复合性:传统民间力量依然强大,使之成为地方政府解决区域社会纠纷不得不依赖的力量;大清律例与特殊律例名存实亡,必须借助土俗与习惯法方能行之有效。这表明,缺乏高效的国家政权建设,势必难以按照统一的法律制度处置社会纠纷,就法论事、缘法而判终究是一种难以企及的理想。

郑瑶[2](2019)在《继往开来责在斯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研究(1940-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战以来,江西作为“前线的后方,后方的前线”,承担着重要的农业生产任务,以保障战时军民对农产品的需求。抗战之前江西境内屡遭兵祸,省内农业人口锐减,这对提高农业生产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此外,战时江西高等农业教育领域仅有江西省农业院兽医专科学校,缺乏对其他农业方面的人才培养。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与社会需求下,省内有识之士于1940年在江西泰和创建了国立中正大学及其农学院,担负起江西农业发展及国内农业改良的使命。本文第二章在大量文献资料的支撑下,展现中正大学农学院独特且艰难的发展历程:1940年胡先骕掌校后与院长周拾禄互相配合,设备仪器从无到有,农学院逐渐壮大发展成为国内知名学院。然而好景不长,胡先骕于1944年4月因“民国日报”事件被迫辞职,经济学家萧蘧接任校长。该年恰逢日军发动“浙赣会战”,致使农学院迁校期间设备仪器惨遭损毁,历年筹办之辛苦皆付之东流,不久萧蘧因遭学生误解辞职离校。林一民接掌正大,他一方面积极筹备发展农学院院务,一方面着手处理学潮运动,但与院长周拾禄在学生管理上有不同的意见,合作一年后两人产生嫌隙,1948年暑期周拾禄离校,由王志鹄接任院长。1949年5月南昌解放,随后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易名为国立南昌大学农学院。本文第三章至第五章以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为切入点,立体呈现正大农学院九年发展历程中的学科建设情况。就师资而言,虽历经播迁,院内总有名师留守;虽人数起伏不定,但这是时代所造成大学师资频繁流动的常态,并且正大农学院师资人数较多的时候甚至超过了许多“前辈”,成为国内农学院中名师齐聚的“农学重镇”。就人才培养而言,农学院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使命之一,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置办齐整的教学材料,寻找合适的实习场所,总是为院内学子的成才尽心竭力,其学子也不负众望,毕业后或从事农业教育,或从事科研工作,虽领域不一,但都为国内农业教育及农业发展作出了一番努力。农学院的另一个使命是进行科研,服务农业。院内诸多科研立足于国情与江西地区的农业特色,并且农学院积极与其他农事机构开展合作,推广优良农产品种植,推广农学知识与技术,改良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此外,农学院还为农界人士与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诸多服务。本文结语梳理了正大农学院办学的经验教训与所获成就,以期鉴古知今。中正大学农学院在发展变迁中有不足,如教师进修培训始终被耽搁,拟定的发展计划总是因故难以执行,这些都制约了农学院的长远发展。但是,瑕虽在,却不掩瑜。农学院创造了众多的成绩与辉煌,其培养的人才、强大的师资、科研的成果与服务都对江西农业乃至中国农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发展模式对当今倡导的学科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白叶茹[3](2018)在《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蒙古族作家的汉语创作现象逐渐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从元到清,有百余名蒙古族作家曾用汉语进行创作。直到建国以后,这种现象进一步得到发展,形成了各个文体完善的创作体系。新时期以来,伴随着整个文坛散文热度的回升,蒙古族汉语散文也进入到前所未有的活跃期,形成了蒙汉双语共存的新格局。有百余名蒙古族作家在用汉语进行着散文创作。然而,蒙古族作家汉语写作一直处于中国文学史和蒙古族文学史的边缘位置,两种文学视野均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为了真实地反映蒙古族散文的全貌,也为了给汉语创作散文的蒙古族作家找到一个合理的位置,学界理应脱离传统的文学史观,保持一个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将这些作家、作品纳入到研究视野中。这也正是笔者撰写这篇论文的初衷。学界对汉语创作的蒙古族作家划分问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所以创作主体的框定是本论文研究的首个议题。笔者以“作家族属”和“作品题材”做为准则,首先确定了研究对象的范围。而后根据出生地、生活环境、创作语言的不同,将汉语创作的蒙古族作家进行了划分。并从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两方面入手,详细研究了作家创作背景,挖掘其汉语创作的原因。进而研究了其作品中的民族情感与蒙古元素所体现的民族精神。蒙古族汉语散文在平行与交叉中体现了灵活多变的题材类型。回忆性散文、纪实性散文和记游性散文是蒙古族汉语散文的主要题材类型。其中,回忆性散文占有很大的比重。敖德斯尔、朋斯克和安柯钦夫等老一辈作家在拾回的记忆中再造纯清的孩童世界、塑造真与诗之间的人物、用二维的时间感知,在回忆中表达自己的情感。蒙古族汉语纪实性散文在新时期呈现出了小说化倾向。具体体现为人物性格典型化、叙述结构情节化、题材内容细节化。记游性散文是蒙古族汉语散文主体行走中的心灵自传。他们利用还乡机制,亲近乡村、游走自然、踏足故乡,记述着别样的还乡感触,展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探寻着民族文化的根源。蒙古族汉语散文在情感方面主要呈现出了“颂赞”与“批判”的二元话语。颂赞性话语建立在历史寻根书写的基础上。作家在身份的确认、族群的认同、原乡的溯源中显示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转化成颂赞话语呈现在文本中。批判性话语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与生活状态的批判中。批判性话语是赞颂性话语的升华,是这些作家做为蒙古民族的主人公对于蒙古大地的破坏与骨肉同胞生活状态的深切关心。颂赞性话语和批判性话语虽然分而述之,实则密不可分,这两种话语深度配合,不仅表现了作家独特的设计,更深层的展现了作家心灵世界与民族历史。蒙古族汉语散文整体来说遵循了散文的写实传统,追求创造的真实、情感的真实、意味的真实。同时,他们也注重散文的意象美,通过意象建构自己的散文世界,抒发自己的情感。原型式意象注重传承,保持了蒙古族符号世界的原汁原味。象征式意象则通过文学手段,赋予了意象更深层更艺术的表达。理性是蒙古族汉语散文自律的选择。新时期以来,随着作家艺术视野的开拓和自我意识的强化,形成了以哲理来追求理性的审美风格。他们以个体生命与外在现实的相互关系作为审视的对象,用感悟自然生命与社会文化丰富了其散文世界。新时期蒙古族汉语创作是历代汉语创作实践的延续,也是蒙古文学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主流母语文学之外的一种特殊现象,蒙古族汉语创作拓展了蒙古文学的边界,丰富了蒙古文学的文化精神内涵。

夏宇[4](2017)在《“十七年”散文创作主体话语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十七年”散文创作主体话语策略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典型个案分析和文学史料佐证等方法探察“十七年”散文创作的丰富形态和文学史价值。绪论部分侧重对“十七年”散文的已有研究进行述评,并在上述研究述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和价值。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十七年”散文创作主体话语策略的生成语境。从植根于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深厚文脉、因袭“五四”散文创作的传统、激进主义思潮的持续升温三个方面探讨了“十七年”散文创作所面临的独特思想文化资源和政治文化语境。第三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部分,在阐述福柯权力话语理论和霍尔奈人际关系防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将“十七年”散文话语策略分为顺应、疏离、反抗和逃逸四个类别,并分别对应选取杨朔、沈从文、邓拓、张中晓四位代表作家及其创作情况进行深入的个案分析,以较为详实的文本解读、个体创作心态的分析对上述代表作家创作状态作逼近式还原。第四部分则是对上述不同话语策略形成的原因进行探究。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十七年”大一统政治文化语境对散文创作主体的规训;二是从角色焦虑层面分析散文创作主体的矛盾心态。第五部分主要是对“十七年”散文创作主体话语策略的文学史价值进行评判,具体表现为对“五四”启蒙精神的坚守、对当代散文审美形态的丰富。论文结论部分在对全文进行小结的同时,也对“十七年”散文今后的学术研究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马丽华[5](2017)在《我们为什么欣赏阿里 破译阿里文史之谜》文中认为本土发声破译文史之谜迄今为止,当代人写阿里的图书,我所见者不下一二十本,从旁涉猎的更多,体裁也不限于文字,画册和纪录片都有,尤其摄影作品每见发表,从山水的奇异美到服饰的古典美,无不耀眼且养眼。须知这都是20世纪80年代结束了新疆代管时期,这一地区被重新"发

鲁进[6](2015)在《理学核心概念的认知模式 ——以《朱子语类》为主要语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文以理学核心概念为研究对象,以概念隐喻理论、概念转喻理论、意象图式理论、空间理论等为工具,自义理和认知关系的角度分析朱子理学核心概念,目的是发现理学认知模式的特别之处。全篇讨论的23个理学概念在整体上是内圣和外王的体用关系,在局部常是概念的体用对举的形式。体用关系有内外、先后、动静三个方面,归结为空间、时间、运动三个维度。空间和运动是我们可直接体验的内容,运动是空间之内的运动。体用概念的变化表现为位置的变化和身份或状态的变化,这种变化中有时间的先后关系和条件因果关系。位置的变化常常是由内到外;身份或状态的变化常常是由“体”变“用”;变化由“体”开始,到“用”结束。心性概念仁义礼智对应天德元亨利贞,而元亨利贞源自与四季的属性对应,反映于阴阳周期循环的意象图式。因四季与东南西北的方位有对应关系,故心性内容有时间性,空间性,对应于四季交替的运动过程。春夏秋冬、仁义礼智、元亨利贞都被隐喻为天地间运动的实体,反映于包容万理的人心,故心性概念是空间的、运动的,天理对于人心是体验的内容。自内圣到外王是旅途隐喻,可用事件-结构隐喻理论解释,包含了几个关键的意象图式:路径图式、容器图式、和力的图式。整个过程可以归结到《大学》内作为八个步骤的八条目和《中庸》以“诚”为起点的变化。理学概念隐喻可以发生在转喻之前,在该隐喻结果固化后才会有转喻现象。理学概念隐喻存在从相对抽象性的源域映射到更为抽象性的靶域的现象,这是为了更加抽象的理解;也存在从抽象的源域映射到具体靶域的特殊现象,这让具体的内容得到抽象的内涵。理学概念范畴有社会运行系统、生命系统、和物质属性的隐喻关系,概念之间因此有了整体的关联。理学心性概念的转喻显得概念之间是完全的同义关系,它们的转喻表达常有专门的语用凸显,必须完全了解语境内概念间的联系,才能正确理解它们的转喻意义。此外,理学概念间的隐喻和转喻现象的认定常常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认知域之间的关系。“一贯”、“太极”、和“中”的意象图式可囊括理学的概念关系。"一贯"的基本意象图式可叠加而形成复杂的图式,反映理学概念之间的体用有定的关系。“太极”意象图式是阴阳关系图式,也是体用关系图式,但其动态的图式可反映概念的体用无定的关系,其静态的图式反映概念的体用有定的关系。“中”的平衡图式贯穿了和心性有关的所有概念,平衡图式的稳定性使得“中”成为道德心理和行为的标准。理学概念的空间关系有彼此包容的层次关系,突出体现于五常概念,使得概念成员有全息的特点,让人伦纲常成为有规律的彼此相关的整体。

马海龙[7](2014)在《唐代咏青海诗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海,是祖国西部一块神奇而美丽的地方。歌咏青海的诗篇,自先秦伊始至今,如涓涓细流,绵延不绝。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时期,也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当时地处祖国西陲的青海,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吐谷浑王国的败亡,吐蕃王朝兴起后和唐王朝的战争,以及公主和亲与双方使节的往来等一系列活动,引起了许多诗人的强烈关注,留下了一大批歌咏青海的边塞诗。这些诗篇以特殊的题材,反映了唐代青海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既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又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它们是我国文化遗产宝库中珍贵的一部分,也是研究青海历史的宝贵资料。本论文突破单纯从文学到文学的研究窠臼,结合地理学、历史学、民族学、军事学、考古学等多种学科知识,试图从相关学科的交叉点上,对唐代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咏青海诗进行全面地、立体地透视,揭示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知识与文化内涵,从而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从宏观引向深入。本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论述唐代以前(先秦至隋)的咏青海诗。就文学自身的发展来说,唐代咏青海诗创作的繁荣有其历史的渊源。若没有唐代以前咏青海诗的丰厚的艺术积淀,就不可能有唐代咏青海诗的繁荣。这一时期的咏青海诗对于唐代咏青海诗的创作产生了良好而深远的影响,是一个不可忽视与低估的酝酿萌芽阶段。鉴于历史发展所固有的时段性,本章将之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四个阶段进行分别论述。第二章,主要论述唐代咏青海诗创作的社会环境。唐代咏青海诗的创作,除了唐代边塞诗所共具的条件外,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是唐王朝对青海地区的统治与开发,为咏青海诗歌的创作奠定了政治的和物质的基础;二是唐代青海地区的战戍形势,是唐代咏青海诗歌创作的现实基础。而唐代文人出塞(包括入幕、游边、使边三个方面),则是唐代咏青海诗歌创作的重要条件。高适入河西哥舒翰幕,吕温出使吐蕃,创作了一批数量可观的歌咏青海的边塞诗即是有力证明。第三章,主要论述唐代咏青海诗的题材类型。唐代咏青海诗的题材丰富多彩,创作天地极为广阔。既有咏自然地理景观之诗,也有咏人文历史风貌之诗,还有反映民族关系之诗。它们各以独特的风格和情调,从各个侧面描绘了唐代青海地区的真实景象。其中第三类诗所蕴藏的史实,为我们研究唐代历史、尤其唐、吐谷浑、吐蕃三者关系史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甚至补充了历史记载之不足。第四章、第五章,主要通过具体案例细部地研究唐代咏青海诗。我们选择了不同时间,不同原因、以不同身份亲临青海的二位诗人,即盛唐着名边塞诗人高适和中唐入吐蕃使者吕温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地分析了其咏青海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并将其与那些未曾到过青海的诗人的咏青海诗相比较,指出高适、吕温的咏青海诗因以亲历亲见为内容,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浓郁的地方特色,在唐代咏青海诗中具有典型价值与意义。并通过吕温写在青海的边塞诗,深入分析了作为使者兼诗人在异域文化背景下表现出的复杂的思想情怀,使我们对唐入吐蕃使这一特殊群体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第六章,主要以唐代咏哥舒翰诗为例论证了诗史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哥舒翰是我国历史上名垂史册的少数民族将领。哥舒翰的一生与青海地区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唐诗中有不少描写和歌咏哥舒翰的诗篇。但唐诗与唐史中的哥舒翰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诗与史间差异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社会背景及心理因素。通过对唐诗与唐史中的哥舒翰形象比较,进一步有力地证明了诗歌与历史之间既有互证性,又有差异性的特征。总之,边塞诗的研究论文不可胜数,但将研究范围定位到“点”的却不多见。这在地域文化勃兴的时代里,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本文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唐代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咏青海诗作进一步的探索无疑具有一定开创性意义。

王勇[8](2013)在《划界定牧与国家建构》文中研究说明历史上的甘南藏区一直是草山纷争、部落冲突频发之地。20世纪80年代实行“包畜到户”以来,围绕草场、草山边界问题的群体性械斗事件有增无减,对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极为严峻的挑战。然而,自2000年实行“草场承包”后的近10年以来,当地的草场边界纠纷事件出人预料的呈极速下降之趋势,较为严重的草场边界冲突事件在有些地方已极为罕见了。草山边界纠纷骤然下降乃至消失意味着什么?其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机理发挥了作用?这显然是一个极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从表象看,草山边界纠纷骤然下降乃至消失似乎是地方政府的“边界勘定”与“综合治理”成效的显现,但实质上却是草场承包制度被有效实施的一个“意外效果”,意味着国家政权已更为深入地嵌入到藏区基层社会之中了。这是作者多次赴实地进行田野调查后的一个重要发现。在此问题意识之下,作者尝试以草权结构与权力结构之间的互动与互构为基本分析视角,从历史与现实、逻辑与实证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助推这一重大变化背后的微观机理,初步提出了“划界定牧即国家建构”这样一个分析框架或研究结论。论文的第一部分,描述了基本的历史背景——甘南藏区的地缘政治环境。历史上的甘南藏区,对于北京中央政府与拉萨西藏地方政权来说,都是一个“鞭长莫及”、控制松弱的地区,是一个“互为边疆”的区域,加之这里又是典型的星罗棋布的高原河谷地区,以及开放牧场和游牧生计方式,致使这里成了牲畜越界最为频繁、资源争夺最为严酷、部落割据势力此起彼伏的地区。为了“补政教之所不及”,旨在整合部落政治的喇嘛寺院及宗教领袖应运而生,从而形成了这里独特的、自成一体的“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长期治理的政治生态格局。开放牧场、游牧生境、部落政治与寺院权威之间具有高度的同构性。由于这样一种政治生态具有强大的历史惯性,使甘南藏区在现当代中国国家建构的视野中仍然留存着显着的“内边疆”的印痕。论文的第二部分,以甘南夏河县桑科乡为田野观察点,详细陈述和梳理了2000年前后在桑科乡实施草场承包的时代背景、组织实施、具体过程和操作方案。甘南藏区之所以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普遍实行“包畜到户”政策的同时,却没有同步推行“包场到户”。其关键原因在于受到了草场承包的“制度费用”即“围栏草场”的成本约束。当“拉动内需”即国家补贴下的围栏建设,以及由于草原过密化而引发要素价格上涨等多种因素意外地出现并契合在一起时,夏河县桑科乡的草场承包改革才真正得以启动。“草场承包”即“铁丝围栏进草原”可谓是藏区畜牧业发展历史上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是藏区“大历史”中除吐蕃王朝即藏传佛教统一青藏高原这一“历史关节点”之外的另一个“历史关节点”。论文的第三部分,是对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综合比较分析。草场承包带来了一系列“意外效果”:围栏草场在很大程度上事先防控了过去开放牧场时代频繁发生的牲畜越界事件以及连锁引发的毗邻部落间的群体性冲突,这等于间接地“悬置”了以“仲裁者”为“志业”的藏区魅力型和传统型权威——寺院喇嘛和部落头人,从而为政权“间接并和平”地沉入/嵌入藏区基层社会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历史机遇。从魅力型和传统型权威这样的“事后救济型权威”到以国家为代表的“法理型权威”即“事先防控型权威”的更替,根本上是草场“界权成本”最小化所带来的,而不是有目的“周密规划”的结果。与草场承包相伴随的定牧定居,真实地实践了“使有恒产,不致游走”这样一个历代中原王朝治理西北边疆游牧民族的梦想。草场承包也在无意中实现了甘南藏区国土资源的首次“清点”和措哇的“去政治化”,为“村治”的重建提供了契机。论文的最后是结论,以及对结论的提升和反省。从大中国国家建构的历史经验看,“划界定牧即国家建构”这样一个分析框架或研究结论可以更一般地提升为“空间层化即国家建构”。中心层化空间——“中原”,向边缘“平滑空间”——“四夷”——不断拓展,是大中国国家建构规律的核心秘密。具体而言,空间层化即从定耕确权到划界定牧——由“中原到四夷”,乃是最具有实质意义的中国/国家建构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逻辑。中国西北地区的空间层化这一历史逻辑进程的展开主要是经由被最早实现空间层化的东南(中原)中国所不断产生的“社会经济剩余”所支撑和开启的。这是一个国家疆域由边徼到内地,从以边为界到边外为界的过程。这显然是一种完全不同于近现代欧洲国家建构/形成模式的独特的国家建构/形成类型。其显着的特点是“要市场和产权,但是不要战争”。当然,随着信息时代、海洋时代和太空时代的到来,陆域或物理意义上“空间层化建国”的理论已显得粗陋和浅薄,亟需进行“边际创新”,这正是本文需要在今后继续跟进研究的问题。

罗绍明[9](2013)在《民国时期西藏政策研究 ——兼论涉藏事务中的藏族精英》文中研究说明中华民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开始了从传统帝制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型,民国时期西藏与中央的关系存在明显的波动现象,期间,中央政府对藏政策与举措、西藏方面的反应和行动出现相应地的演变。毋庸讳言,在列强殖民入侵的冲击和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以及外国势力对藏事横加干预下,西藏地方政府一度产生向外寻求政治依靠甚至出现某种“独立”的倾向。不过,这种政治主张在民国时期的西藏政坛不仅没有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始终遭到“内向”派及僧侣阶层的强烈反对和抵制,在西藏社会中也没有广泛的民众基础。一方面,民国中央政府以国家统一为目的的“中华民族”国家建构思想与实践,以及对西藏采取的各种政策与措施,使得中央与西藏维系了基本正常的关系;另一方面,西藏和其他藏区的各界藏族精英在此期间进行的有利于“中华民族”国家统一和西藏民族前途的政治选择和政治行动,在不同程度上使得西藏延续了自元以来与中央政府所保持的传统的政治隶属关系。因此,要研究民国时期的西藏政策,必须结合中央、西藏地方及国际环境三个层面加以探讨,方为全面。学术界对于民国时期西藏与中央关系已有广泛深入的研究,关于西藏政策方面的研究,论者大多瞩目于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政策和措施,往往仅满足于对此作资料性的梳理,或对政策得失作是非评判,不见有人对西藏和其他藏区各界藏族精英人物在“中华民族”国家建构的过程中的反应和行动进行系统的专门研究。然而,民国时期的西藏政策、中央与西藏的相互关系是直接关涉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两个方面的,研究中的割裂与缺憾,不利于把握西藏与中央关系演变的整体脉络。因此,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民国时期的西藏政策,结合探讨民国时期民族理论的演变,以及藏区各界藏族精英在“中华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作出怎样的政治选择和政治行动,并对他们在民国西藏与中央关系史上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进行分析。本文拟从民族学、历史学的视角,遵循“论从史出”的原则,以精英研究为切入点,以近代思想家、政治家及民国执政者的民族思想、治藏政策与措施为研究对象,兼及西藏前后三位政教首领十三世达赖喇嘛、热振摄政和达札摄政、后藏政教领袖九世班禅、西康政教首领诺那呼图克图、西藏特使贡觉仲尼和刘曼卿、康藏精英、藏区抗日志士、西藏革命党等藏族精英(集团)的政治选择和政治活动,探讨中国在由传统帝制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的过程中,各种力量对西藏地方发展、国家统一产生的历史作用和影响。同时,从“中华民族”国家建构思想与实践、及西藏地方政治文化和外部国际环境的宏观角度,探讨民国时期的西藏政策、民族理论、以及西藏与中央相互关系演变的规律。

毛毅静[10](2012)在《影像记忆与教育变迁:1910-2010年代的中国教育生活》文中提出教育是一个恒久长青的话题,更是我们口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中国处在个制度、文化、生活方式蜕变的时代。不断变化中的社会及教育,改变着一代代人的命运和境遇。从一个别样的视角审视中国教育的问题,关注时代洪流中的中国教育发展,这是充满挑战和魅力的。本研究以影像进入教育现场,主要跨越两个主要的视角:纪录片的视角和教育的视角。透过对教育纪录片中传达的教育生活的分析,检视中国教育,主要是解放后60年间的教育变迁与发展中有意义和意味的事件。纪录影像是以镜头为工具、影像为媒介、以人性化的视角触及教育者、受教育者们的生活,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对于教育记录片而言,更是作为一种对事实的反映和纪录,承载着教育的理想和使命。因此,通过影像与教育的“话语”相互佐证、交叉阐述,还原一个又一个中国教育的现场。多角度、多层次地追踪并描述中国教育的问题,聚焦于教育民生和日常教育生活实践,通过镜头下的叙事“深描”关注平民的教育生活。这不仅是一种历史研究的补遗,更在探究过去、现在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目的的同时,也给未来的教育提供样本和启迪。更重要的是通过影像这一媒介,刻画出在时代进程中人们对教育的理解以及教育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而且,透过纪录片还原的中国教育的样貌,是一个整体的生态环境。这里呈现的故事、场景、片段、人物都是鲜活的、温暖的,是一个时代的烙印,更是一部别样的教育史。基于影像的教育研究也是观察近现代中国教育的一个独特的、连续的视角。这种视角是直达中国教育问题核心的有效途径之一,并为教育研究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话语方式。本论文从大量原始的影像素材和资料入手,聚焦中国教育的历史现场,通过对现场的不同方式描述,试图探讨在纪录片话语中不同现场呈现和交织出的中国教育生活样貌。论文的写作思路和结构如下。第一章:分别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及论文基本框架等内容。第二章:主要追溯早期影像肇始,聚焦了1949年前中国教育纪录片的发展脉络。梳理早期1949年前的教育纪录片历史,尤其回顾了商务印书馆的开拓性的拍摄实践及挖掘了尘封多年,已语义不详的教育纪录片、教育电影协会的历史档案。第三章:进入国家意识的影像档案库,关注于建国后1949年-1967年间影像中的教育话语,聚焦在各种政策文本和影像素材,其中特别是“新影”素材中的教育片段。将影像的视角和教育的视角并置在一个平面上,把来源于官方的素材以镜头重叠的方式交替呈现,试图通过卷轶浩繁的《新闻简报》中的社会主义初期的宏大的教育叙事和影像简报的介绍及叙述,力求简洁地还原现场。从政治学和历史学的角度进行“观看”并生成教育“见证”的功能。第四章:还原并梳理了政治年代的影像,将1966之后文革期间的教育影像做了标识。这些目前仍然被封存的纪录片影像中的教育话语,通过文本与影像的交互引证,分析了这一阶段的影像特征,并对其进行分专题式的讨论,力求还原一个沉重的历史背景下的教育现场。探究遮蔽在镜头之后的教育的核心价值、问题和意义。第五章:域外视野中的中国影像,探讨了国外导演在中国的拍摄实践,以影片为样本,比较视角差异导致不同的影像之间的中国教育的影像记忆,发掘镜头之下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细节,试图探究在外国人眼中不同于《新闻简报》的影像意义。第六章:研究了转向平视的大众影像,聚焦改革开放后体制内的教育影像创作和发展。以纪录片个案的组合,通过镜头话语的交互引证、分析,透视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教育生活的一个个侧影。追问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教育事件和场景,并借助摄像机的深描,来观察、放大、研究教育现场,试图让教育的意义自然流淌。第七章:剖析了世纪之交追求独立的影像,并延续第六章讨论的大众影像,两者加以区分,重点落在体制外的独立制片。深入挖掘了体制外的独立纪录片的创作和精神,同时追问了教育纪录片的创作和影像的价值意义。通过对导演作品的分析,呈现中国当下影像创作中的教育的面貌。论文的结语部分指出,教育的历史,影像必须出席。直击一个个现场或许能更逼近教育的真相。提出教育研究的当务之急不仅需要挽救时代的影像,同时也要思考影像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意义。通过镜头话语的呈现和分析,提供跨学科教育研究的一种新途径。

二、心存柴达木(代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存柴达木(代序)(论文提纲范文)

(1)晚清循化厅社会纠纷解决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档案介绍
    三、研究综述
        (一)对清代国家与地方社会之间关系的研究
        (二)对清代法制体系及法律职业群体的研究
        (三)对清代地方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研究
        (四)对清代甘青涉藏地区法治状况的研究
        (五)对清代循化厅权力机制与社会纠纷解决的研究
        (六)学术史评述
    四、研究方法
        (一)方法与理论
        (二)分析框架
        (三)创新与局限
    五、内容简介
        (一)范围界定
        (二)主要问题
第一章 循化厅的建制沿革与法律秩序
    第一节 清代循化厅的地区概况
        一、疆域范围与特征
        二、自然地理环境
    第二节 清代循化厅的建制沿革
        一、循化厅的历代沿革
        二、雍正二年后的治理
    第三节 晚清循化厅的基层社会
        一、乾隆年间的“族、工、屯、寨”
        二、光绪年间的“汉、回、番、撒”
        三、两大寺院集团
    第四节 晚清循化厅的法律秩序
        一、法律形式
        二、司法官员
        三、调解角色
        四、存在问题
        五、诉讼类型
    反思与小结
第二章 晚清循化厅“细故”案件的规制与实践
    第一节 大量“细故”止于诉讼“中间阶段”
        一、官方规制
        二、衙门反应
    第二节 官府对“细故”和息乐见其成
        一、国家大政方针的影响
        二、循化厅衙门的考量
        三、循化厅同知的处境
    第三节 民众的成本考量与民间力量的强大
        一、民众的成本考量
        二、民间力量的强大
    反思与小结
第三章 晚清循化厅藏族重案的处理办法
    第一节 晚清循化厅重案审理的官方规制
        一、逐级审转覆核制
        二、州县衙门的重案审理规制
    第二节 “冬至保”案及其审断特色
        一、“冬至保”案的情节与背景
        二、“冬至保”案的审断特色
    第三节 土俗民情与特殊律例
        一、循化厅复杂的行政隶属关系
        二、循化厅的地方干预能力不足
        三、当地的土俗民情与司法文化
    第四节 “羁縻”为政下的法律实践
        一、清朝在涉藏地区的施政理念
        二、强大的地方文化权力网络
    反思与小结
第四章 晚清循化厅撒拉、回、汉等族重案的审理
    第一节 清朝对撒拉的治理
        一、撒拉的族源
        二、撒拉的内地化
    第二节 撒拉、回族的寻常命盗重案解决
        一、“律例”和“实用”的兼容
        二、遵从民间习惯法调解和息
    第三节 各民族之间的寻常命盗重案
        一、汉族与回、藏之间的重案解决
        二、回族与藏族之间的重案解决
    第四节 注重实用性审断民族重案的弊端
    反思与小结
第五章 晚清循化厅蒙藏部落纠纷与解决机制
    第一节 多哇、河南蒙旗冲突的诉讼与解决
        一、多哇、河南蒙旗的冲突因由
        二、诉讼过程
        三、解决方案
    第二节 多哇、河南蒙旗纠纷解决中的官府
        一、处理蒙藏纠纷的行政网络
        二、处理蒙藏纠纷的掣肘之处
    第三节 多哇、河南蒙旗冲突中的地方势力
        一、多元基层社会治理体制
        二、宗教领袖的巨大影响力
        三、藏族聚居区的特殊权力机制
    反思与小结
第六章 晚清循化厅涉藏地区的外事管理与纠纷解决
    第一节 清政府对涉藏地区的外事管理
        一、外国人纷至沓来
        二、清政府的管控措施
        三、管控措施的问题
    第二节 涉藏地区的外事冲突与官方应对
        一、洋人携条约自重不服管控
        二、当地藏族民众浓厚的排外情绪
    第三节 保安教案的发生过程与纠纷解决
        一、“佛耶”冲突的累积与保安教案的爆发
        二、甘肃各级政府的应对措施与解决方案
        三、官府应对策略及其成因的总结分析
    反思与小结
结语
    一、解决机制
    二、总体特征
    三、总结反思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继往开来责在斯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研究(19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
        (一)路数选择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构安排
第一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成立背景
    一、战时江西农业的现状与重要地位
        (一)抗战时期的江西农业情况
        (二)抗战时期的江西农业地位
    二、战时江西高等农业教育的缺失
        (一)晚清时期
        (二)民国时期
    三、时代交织背景下的人才流动
        (一)江西农业人才的回流
        (二)战时农学人才的内迁
第二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发展态势
    一、胡先骕掌校时期——茁壮发展
        (一)充实图书资料
        (二)添置仪器设备
        (三)扩充实验场所
        (四)壮大发展院系
    二、萧蘧掌校期间——惨淡经营
        (一)迁校避战(1944年5 月—1945年8 月)
        (二)战后复员(1945年8 月—1946年11 月)
        (三)内战学潮(1946年11 月—1947年7 月)
    三、林一民掌校期间——艰苦奋斗
        (一)林一民与周拾禄
        (二)林一民与王志鹄
第三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师资队伍
    一、农学院的师资情况
        (一)师资人数、研究领域、留学学历
        (二)师资来源情况分析
        (三)教员“留守”原因之分析
    二、农学院的师资对比
        (一)与校内其他院系对比
        (二)与国内其他农学院对比
    三、农学院的知名师资
        (一)国内农学领域学科带头人
        (二)任职任教的四位学部委员
        (三)与农学院同甘共苦的教授
第四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人才培养
    一、农学院的学生情况
        (一)学生来源、招录人数、专业选择
        (二)学生成绩与培养质量
    二、农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法
        (一)结合实际设置科系专业与课程
        (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以实习检验学理
    三、学生毕业去向及院内知名校友
        (一)学生毕业去向及就业选择方向
        (二)农学院内各系知名校友
第五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科研工作及社会服务
    一、农学院的科研工作
        (一)科研准备
        (二)科研活动
        (三)科研成果
    二、农学院的社会服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一)创作主体的界定
        (二)民族题材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
        (一)文学史中的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
        1.中国文学史中的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
        2.少数民族文学史中的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
        3.蒙古族文学史中的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
        (二)蒙古族汉语散文评论及研究
        1.题材研究
        2.艺术研究
        3.综合研究
        (三)序跋中的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
        1.作家创作动机研究
        2.作家创作风格研究
    三、研究意义
        (一)史学建构
        (二)理论建设
        (三)史料整理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本土与离乡:星罗棋布的创作主体
    第一节 作家分类
        一、本土作家
        二、离乡作家
    第二节 创作背景与汉语创作
        一、生活环境与汉语创作
        二、工作环境与汉语创作
    第三节 民族精神与汉语创作
        一、民族情感的流露
        二、蒙古元素的体现
第二章 平行与交叉:灵活自如的题材类型
    第一节 回忆:复现人与事的记忆
        一、再造清纯的孩童世界
        二、处于“真”与“诗”之间的人物
        三、二维的时间感知方式
    第二节 纪实:散文文体的小说化倾向
        一、小说家对散文创作的涉足
        二、环境与人物的典型化倾向
        三、抒情语言向叙述语言的游移
    第三节 记游:创作主体归乡途中的心灵自传
        一、有着别样感触的还乡之旅
        二、追求人与自然统一的山水记游
        三、以寻根为主题的文化记游
第三章 颂赞与批判:遥相呼应的二元话语
    第一节 历史溯源中的颂赞性话语
        一、身份的确认
        二、族群的认同
        三、溯源之旅
        四、颂赞性话语之体现
    第二节 现实思考中的批判性话语
        一、抚摸大自然的“伤痕”
        二、复原大自然的原生态
        三、批判性话语之体现
第四章 探索与实践:不同语境下的审美观照
    第一节 审美真实:叙述语境中的故乡写实
        一、创作的真实
        二、情感的真实
        三、意味的真实
    第二节 审美意象:抒情语境中的物象写意
        一、象征式意象
        二、原型式意象
    第三节 审美理性:议论语境中的哲理体现
        一、现实与生活背景下的哲理思索
        二、历史与文化背景下的哲理解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作家传略
附录二: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集书目索引
附录三: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目录索引
附录四: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论着索引
附录五: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作家采访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4)“十七年”散文创作主体话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第2章“十七年”散文创作主体话语策略的生成语境
    2.1 植根于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深厚文脉
    2.2 因袭“五四”散文创作的传统
        2.2.1 启蒙精神的兴起与式微
        2.2.2“五四”时期“文以载道”观念的演进
    2.3 激进主义思潮的持续升温
第3章“十七年”散文创作主体话语的策略选择
    3.1 话语顺应:伟大时代的歌者杨朔
    3.2 话语疏离:落寞的“跛者”沈从文
    3.3 话语“反抗”:真诚的批判者邓拓
    3.4 话语逃逸:孤独的隐者张中晓
第4章“十七年”散文创作主体话语策略选择的成因
    4.1“十七年”散文创作语境对主体的规训
    4.2 角色焦虑:“我”与“我们”的诉说
        4.2.1 知识分子自我身份认同的危机感
        4.2.2 大我“抒情”与自我“真情”的裂隙
第5章“十七年”散文创作的文学史价值评估
    5.1 文学史价值之一:对“五四”启蒙精神的坚守
    5.2 文学史价值之二:对当代散文审美形态的丰富
        5.2.1 散文创作体式和题材选择的丰富性
        5.2.2 散文审美空间的拓展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6)理学核心概念的认知模式 ——以《朱子语类》为主要语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1 绪论
    1.1 缘起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背景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6 论文结构
2 概念认知分析的理论工具
    2.1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重点
    2.2 概念隐喻
        2.2.1 概念隐喻理论
        2.2.2 Lakoff和 Johnson的隐喻分类
    2.3 概念转喻
        2.3.1 转喻定义
        2.3.2 转喻分类
    2.4 意象图式
    2.5 隐喻、转喻、和意象图式的关联
    2.6 概念合成理论
3 理学范畴
    3.1 范畴的含义
    3.2 本文的理学范畴结构
    3.3 理学范畴的特点
4 “内圣”之学的概念认知分析
    4.1 命
        4.1.1 命与气的含义
        4.1.2 水对命与气的映射
        4.1.3 气对命的映射
        4.1.4 命与气之间的转喻内涵
        4.1.5 天命的流行
    4.2 性
        4.2.1 天命四德映射人性四德
        4.2.1.1 元亨利贞对仁义礼智的映射
        4.2.1.2 性本善——仁义礼智与元亨利贞的一致
        4.2.1.3 性本善——四德成员的概念合成
        4.2.2 性的隐喻和转喻
    4.3 心
        4.3.1 “心”概念的体验性
        4.3.2 “心”的概念隐喻
        4.3.2.1 主宰的心
        4.3.2.2 虚心
        4.3.2.3 明心
        4.3.2.4 水心
        4.3.2.5 偏、正之心
        4.3.3 心的概念隐喻之间的关系
        4.3.4 心性转喻
    4.4 情
        4.4.1 “情”的发动
        4.4.2 “情”的路径特点
        4.4.3 “情性”关系
        4.4.4 “情”的转喻
        4.4.4.1 情代心
        4.4.4.2 情代性
        4.4.4.3 心代情
        4.4.4.4 性代情
    4.5 才
        4.5.1 与“才”相关的理学概念
        4.5.2 “才”的隐喻
    4.6 志
        4.6.1 “志”的意象
        4.6.2 “志”的结构隐喻
        4.6.3 “志”的本体隐喻
        4.6.4 “志”的转喻
    4.7 意
        4.7.1 “意”的隐喻
        4.7.2 “私意”隐喻
        4.7.3 “诚意”隐喻
    4.8 仁义礼智信
        4.8.1 有关五常的隐喻映射
        4.8.2 四季的意象图式
        4.8.3 四季变化、方位和五行的关系
        4.8.4 五行对五常的映射
        4.8.4.1 整体结构的映射
        4.8.4.2 基于四季的局部映射
        4.8.5 四季对元亨利贞的映射
        4.8.6 四季同元亨利贞的概念合成
        4.8.7 元亨利贞对仁义礼智的映射
        4.8.8 五常心理空间
        4.8.9 五常排序和平衡图式结构
    4.9 忠信
        4.9.1 “忠信”的意象图式
        4.9.2 “忠信”意象图式的隐喻性
        4.9.3 心性空间与“忠信”的关系
    4.10 忠恕
        4.10.1 “忠恕”的意象图式
        4.10.2 “忠恕”隐喻
    4.11 一贯
        4.11.1 “一贯”的隐喻意义
        4.11.2 “一贯”隐喻性意象图式
        4.11.3 “一贯”意象图式的路径特点及其实质
    4.12 诚
        4.12.1 “诚”的历时含义
        4.12.2 “诚”之源
        4.12.3 “诚”的隐喻
    4.13 敬
        4.13.1 “敬”的定义和理学地位
        4.13.2 “敬”的分布
        4.13.3 “敬”的词组与隐喻
        4.13.4 “敬”的隐喻
        4.13.5 “敬”的转喻
        4.13.5.1 “敬”替代工夫
        4.13.5.2 “敬”替代“敬心”
        4.13.6 “敬”的属性特点和概念关系
        4.13.7 从隐喻和转喻看“敬”的理学思想
5 “外王”理想的概念认知分析
    5.1 道
        5.1.1 “道”的意象图式
        5.1.2 “道”的事件—结构隐喻
        5.1.3 “道”的层次结构与内容
    5.2 理
        5.2.1 “理”的隐喻义
        5.2.2 “理”与认识
        5.2.3 “理”的意象图式
        5.2.4 实体隐喻的“理”
        5.2.5 “理明”的因果关系
    5.3 德
        5.3.1 “德”隐喻
        5.3.2 “明德”的因果关系
        5.3.3 “尊德性”的整体层次
        5.3.4 “德”的转喻
    5.4 太极
        5.4.1 “太极”隐喻
        5.4.2 作为源域的“太极”
        5.4.3 “太极”结构
        5.4.3.1 阴阳概念
        5.4.3.2 阴阳事件—结构隐喻
        5.4.3.3 “太极”意象图式
    5.5 皇极
        5.5.1 “皇极”隐喻
        5.5.2 “皇极”的意象图式
    5.6 中和
        5.6.1 “中”与“和”的范畴变化
        5.6.2 “致中和”的事件—结构隐喻
    5.7 中庸
    5.8 经权
        5.8.1 “经权”隐喻
        5.8.2 “经权”意象图式
    5.9 礼乐
        5.9.1 “礼乐”隐喻
        5.9.2 “礼”的映射
        5.9.3 “礼乐”之质与文
    5.10 义利
        5.10.1 阴阳关系的“义利”隐喻
        5.10.2 “义利”对立与选择依据
        5.10.3 “利是阻碍”隐喻
        5.10.4 “义”和“利”的力的图式
        5.10.5 “义利”的情态意义
6 内圣外王
    6.1 自内圣而外王
    6.2 内圣的起点
    6.3 内圣之“诚”至外王
    6.4 内圣外王的阻力
7 体用关系
    7.1 体用的传统理解
    7.2 体用关系的体验性
        7.2.1 体用空间关系
        7.2.2 体用运动关系
        7.2.3 体用时间关系
    7.3 认知的体用关系
8 理学认知模式
    8.1 理学概念的隐喻
    8.2 理学概念的转喻
    8.3 理学概念的意象图式
    8.4 总结
征引文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与一些典籍有关的涉及认知的论文
        1.1 涉及认知的有关《论语》的论文
        1.2 涉及认知的有关《孟子》的论文
        1.3 涉及认知的有关《周易》的论文
        1.4 涉及认知的有关《道德经》的论文
        1.5 涉及认知的有关《庄子》的论文
        1.6 《朱子语类》语言研究的论文
        1.7 与《朱子语类》有关的当代着作
    附录2 五行概念体系
    附录3 皇极辨
    附录4 理学核心概念的主要意象图式
    附录5 部分语料
        “心”语料
        1.明的心
        2 容器的心
        3 控制的心
        4 正心
        5 偏心
        6 散漫
        7 昏
        “敬”语料
后记
作者简历

(7)唐代咏青海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青海”及其咏青海诗
    第二节 选题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研究现状
        二、选题的研究意义
    第三节 选题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一、选题的研究视角
        二、选题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前咏青海诗概貌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咏青海诗
        一、关于咏青海诗的源头问题
        二、《诗经·殷武》——最早咏及青海的边塞诗
    第二节 两汉时期的咏青海诗
        一、最早咏及“祁连”的诗——《匈奴歌》
        二、从《赵充国颂》看赵充国河湟屯田及影响
        三、东汉羌人的一曲悲歌——《小麦谣》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咏青海诗
        一、从《西海郡谣》看西海郡及其兴废
        二、鲍照《建除》与汉羌史事
        三、张正见《从军行》中的“祁连”印象
    第四节 隋朝时期的咏青海诗
        一、隋炀帝《示从征群臣》
        二、史万岁《石城山》
第二章 唐代咏青海诗创作的社会环境
    第一节 唐代咏青海诗的创作概貌
    第二节 唐王朝对青海地区的统治与开发
    第三节 唐代青海地区的战戍形势
第三章 唐代咏青海诗的题材类型
    第一节 咏自然地理景观之诗
        一、咏“四季”诗
        二、咏“青海湖”诗
        三、咏“日月山”诗
        四、咏“湟中”诗
        五、咏“河源”诗
    第二节 咏历史人文风貌之诗
    第三节 反映民族关系之诗
        一、从唐诗看唐代青海地区的民族构成及其分布
        二、从唐诗看唐、吐谷浑及吐蕃之间的战和关系
第四章 唐边塞诗人诗中之青海——以高适为例
    第一节 高适从军河西的时间及其原因
    第二节 高适写在青海地区的边塞诗
    第三节 从军河西对高适边塞诗创作的影响
第五章 唐使臣诗中之青海——以吕温为例
    第一节 吕温出使吐蕃的原因、时间及其条件
        一、吕温出使吐蕃的原因和时间
        二、吕温出使吐蕃的条件
    第二节 从吕温诗看唐与吐蕃的战和关系
        一、从《吐蕃别馆和周十一郎中杨七录事望白水山作》看唐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二、从《蕃中答退浑词二首》等诗看唐与吐蕃的战争关系
    第三节 吐蕃异域及其诗人思想情怀
        一、闭留绝域的孤独
        二、壮志难酬的苦闷
        三、爱国忧民的情怀
第六章 青海战史人物个案研究——哥舒翰
    第一节 哥舒翰与唐蕃河湟战事
    第二节 唐代诗人笔下的哥舒翰及其差异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划界定牧与国家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缘起和提出
    二、理论假设及其阐释
    三、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一) “卫藏-拉卜楞-中央”:地缘政治视角的研究
        (二) 产权与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视角的研究
        (三) “教权-产权-政权”:产权政治学视角的研究
        (四) 对已有相关研究的评论
    四、“六个一”—研究设计与构想
第一篇 牲畜越界的政治——甘南藏区的地缘政治环境
    第一章 “补政教之所不及”—作为“内边疆”的甘南藏区
        一、“地非边隅,岂成边疆?”
        二、拉卜楞寺的建立——“补政教之所不及”
        三、“接点疆域”:一个“弱国家空间”
    第二章 牲畜越界的经济地理学
        一、“格格尔乃卡山梁”?
        二、草原上的“易越边界”
        三、“公地悲剧”,还是“共地悲剧”?
        四、牲畜越界带来“公地悲剧”
    第三章 边界冲突与部落政治互为因果
        一、遍布在高原河谷间的部落领地
        二、资源竞争孕育“部落的道德”
    第四章 边界冲突及调处摧生寺院权威
        一、穿着袈裟的“法官”
        二、“夏河渐有司法,藏民仍信业仓”
        三、“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附录1:劳而少功的“政府办界办”
第二篇 草场承包:铁丝网栏进草原(1999-2006)
    第五章 “草场承包”因何姗姗来迟?
        一、作为“历史关节点”的“草场承包”
        二、草场承包的制度费用
        三、围栏草场:可望而不可及
        四、历史机遇:利益契合开启草场承包
        五、小结
    第六章 桑科乡的草场承包
        一、桑科乡的历史与现状
        二、草场承包方案及运作
        (一) 承包方案:以“措哇”为一级划包单位
        (二) 以彻底承包到“户”为最终目标
        (三) 严格的操作规程——反复测算、现场指界
        (四) 因地制宜,灵活变通
        三、“以发展求稳定”——政策主旨
        四、成功的几个关键因素
    第七章 铁丝围栏进草原
        一、密满草原的“带刺铁丝网”
        二、评价之一:“居功甚伟”
        三、评价之二:“围栏陷阱”
        四、铁丝围栏进藏区——“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第八章 围绕“共有草场”的产权之争——部落势力的沉浮
        一、事件与经过——产权背后的权力较量
        二、政府的处理意见
        三、博弈结果:进一步承包确权
        四、部落势力的浮沉
    附录2:物权是如何发生的?
第三篇 草场承包的意外效果:事先防控与政权嵌入
    第九章 从事后救济到事先防控——界权成本与权威更替
        一、“圈出规则”与“圈入规则”
        二、“圈出规则”与事后救济型权威
        三、“圈入规则”与事先防控型权威
        四、小结
    第十章 “使有恒产,不致游走”
        一、划界定牧的历史演进:游牧、轮牧与定牧
        二、草场承包与定居定牧:桑科乡的产权实态
        三、拥有了真正的“不动产”
        四、划界定牧的政治意义
    第十一章 国土资源的首次“清点”
        一、不经意的“土地测量”
        二、草原景观的清晰化
        三、草场边界知识的国家化
        四、有意规划的失败:1958年的乌托邦方案
        五、小结——土地测量的政治学
    第十二章 村治的重建——措哇的“去政治化”
        一、部落结构与政权网格的互嵌——两套话语体系
        二、“措哇”复兴的历史根源与产权基础
        三、作为“民间组织”的措哇——两种分析视角及其综合
        四、定居定牧:村治重建的契机
    附录3:综治协议带来平安边界?
    附录4:局限转变与牧场农用
结论及其反思:空间层化与国家建构
    一、“china”与“中原农耕”
    二、农夫和养牛人的寓言故事:重新阐释科斯定理
    三、作为农牧分界装置的长城
    四、“喇嘛寺庙林立草原”:作为元、清两代扶持宗教的意外后果的大中国/国家建构
    五、“铁丝围栏进草原”:作为草场承包的意外后果的大中国/国家建构
    六、从定耕确权到划界定牧:空间层化与国家建构
    七、反思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民国时期西藏政策研究 ——兼论涉藏事务中的藏族精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缘起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四、 相关概念与研究理论、方法和资料来源
    五、 研究创新与研究框架
    六、 使用术语的解释
    七、 元以来中央对藏政策与措施的历史回顾
第一章 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7):“五族共和”与西藏上层的政治抉择
    第一节 鼎革之际西藏局势
        一、 殖民势力入侵西藏
        二、 西藏上层的政治分化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民族理论
        一、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
        二、 “五族共和”论
    第三节 北洋政府时期对藏政策及举措
        一、 设立中央主管蒙藏事务机构,培养蒙、藏各族精英
        二、 出兵川边
        三、 怀柔、联络西藏政教领袖
    第四节 十三世达赖返藏后的政治举措
        一、 达赖新政
        二、 达赖的政治行动
        三、 达赖对中央的政治态度及其原因
第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上)(1928-1933):“国族”建构、纠纷与互动
    第一节 国民政府的民族理论、治藏政策与措施
        一、 “国族”建构
        二、 国民政府对藏政策
        三、 设立蒙藏委员会
    第二节 中央与西藏的政治互动
        一、 国民政府调解藏尼纠纷
        二、 贡觉仲尼赴藏宣慰
        三、 设立西藏驻京办事处
    第三节 刘曼卿使藏
        一、 刘曼卿主动请命使藏
        二、 刘曼卿两度使藏宣传中央政策
        三、 十三世达赖喇嘛政治转向
    第四节 第三次康藏纠纷
        一、 康藏纠纷概述
        二、 国民政府治藏之策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下)(1933-1937):达赖圆寂后的西藏局势与“专使”政策
    第一节 黄慕松赴藏致祭十三世达赖喇嘛
        一、 达赖圆寂后的西藏政局
        二、 中央派专使赴藏致祭
        三、 交涉西藏问题
        四、 建立双向联系
    第二节 九世班禅返藏
        一、 九世班禅在内地的活动
        二、 班禅回藏计划
        三、 国民政府拟护送班禅回藏的政策
    第三节 康藏精英与“康人治康”
        一、 邦达多吉反叛西藏噶厦
        二、 “西康宣慰使”与“诺那事变”
        三、 刘家驹与“甘孜事变”
第四章 抗战时期(1937-1945):“中华民族”与西藏危机
    第一节 “中华民族”概念的凸显
        一、 蒋介石的“中华民族宗支论”
        二、 “国族”认同:“中华民族”
    第二节 藏族志士抗战救国
        一、 西藏地方政府及民众
        二、 康藏地区
        三、 甘、青藏区
    第三节 吴忠信入藏主持达赖喇嘛转世
        一、 热振摄政时期
        二、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对藏政策
        三、 吴忠信入藏行使中央主权
    第四节 达札摄政初期西藏与中央关系的波折
        一、 达札摄政时期
        二、 西藏与中央关系的波折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最后时期的西藏政策(1945-1949)
    第一节 战后国民政府对藏政策与举措
        一、 战后国民政府对藏政策
        二、 国民大会问题
        三、 废除英藏不平等条约
        四、 “西藏革命党事件”
    第二节 “热振事件”
        一、 热振、达札矛盾
        二、 热振复位计划
        三、 国民政府对“热振事件”的处理
    第三节 西藏的分裂活动
        一、 泛亚洲会议
        二、 西藏商务考察团
        三、 第二次“驱汉事件”
第六章 传统与现代:民国时期中央与西藏关系的演变
    一、 民国时期的民族理论
    二、 民国中央政府治藏政策与措施
    三、 涉藏事务中的藏族精英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影像记忆与教育变迁:1910-2010年代的中国教育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一) 透过影像中呈现的教育现场是历史的补充
        (二) 聚焦一个个教育现场,为教育研究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话语方式
        二、研究意义
        (一) 图像证史
        (二) 影像史学
    第二节 关于教育影像的研究
        一、关于教育纪录影像的研究
        二、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研究的转向
        三、图像学、传播学、视觉文化的研究取向
        四、教育叙事研究的延展
    第三节 研究目的、方法与视角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视角
        四、研究过程
    第四节 论文基本架构
第二章 早期影像的肇始
    第一节 为教育民众而拍片的商务印书馆
    第二节 中国教育电影运动的影响
    第三节 解放战争的背景下的教育纪录电影
第三章 国家意识的影像
    第一节 “新影”的共和国教育影像叙事
        一、《新闻简报》中的共和国教育影像
        (一) 建国初期教育纪录片概况
        (二) 教育纪录片话语
        二、一脉传承的文献纪录片
        (一) 教育文献纪录片
        (二) 对影像文献的整理
    第二节 回到历史的教育现场
        一、历史的教育现场记录
        (一) 回到历史现场
        (二) 镜头的话语呈现
        二、再现历史的教育现场
第四章 政治年代的影像
    第一节 失落的一代
        一、颠覆教育
        二、上山下乡
        三、知青生活
    第二节 工农兵大学生
    第三节 梦开始的地方:恢复高考
第五章 域外视野中的中国影像
    第一节 历史的文本:伊文思的中国系列
    第二节 时代的寓言:安东尼奥尼的《中国》
    第三节 预言中国:米勒的《从毛泽东到莫扎特》
    第四节 影像的民族志
    第五节 谎言,还是蒙太奇?
第六章 转向平视的大众影像
    第一节 纪录片视角的转向
        一、技术变革下的影像创作
        (一) 技术普及的影响
        (二) 观念改变下的影像创作
        二、制度内的视角突破
        (一) 逐渐下移的视角
        (二) 平民讲述的教育故事
    第二节 创作平民的影像
        一、聚焦日常教育生活
        (一) 校园生活掠影
        (二) 农村教育的影像侧记
        (三) 拍摄海外留学生活
        二、真实影像下的教育现场
        (一) 平凡的日常教育生活
        (二) 教育影像的力量
第七章 追求独立的影像
    第一节 纪实的教育影像
        一、新纪录片运动中的教育影像
        二、独立纪录片创作与现状
        (一) 创作群体与交流
        (二) 创作风格与特征
    第二节 独立制片中的教育话语
        一、独立电影中的教育影像
        (一) 打破藩篱的影像表达
        (二) 关注底层边缘的教育生活
        二、一种人文思考的教育影像
第八章 结语
    一、挽救这个时代影像的缺失
    二、影像背后的文化思考
    三、作为历史的影像意义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心存柴达木(代序)(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清循化厅社会纠纷解决机制[D]. 张蓉. 兰州大学, 2021(12)
  • [2]继往开来责在斯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研究(1940-1949)[D]. 郑瑶.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3]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D]. 白叶茹. 内蒙古大学, 2018(12)
  • [4]“十七年”散文创作主体话语策略研究[D]. 夏宇. 湖南理工学院, 2017(02)
  • [5]我们为什么欣赏阿里 破译阿里文史之谜[J]. 马丽华. 西藏人文地理, 2017(02)
  • [6]理学核心概念的认知模式 ——以《朱子语类》为主要语料的研究[D]. 鲁进. 浙江大学, 2015(04)
  • [7]唐代咏青海诗歌研究[D]. 马海龙. 陕西师范大学, 2014(12)
  • [8]划界定牧与国家建构[D]. 王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6)
  • [9]民国时期西藏政策研究 ——兼论涉藏事务中的藏族精英[D]. 罗绍明. 西南民族大学, 2013(07)
  • [10]影像记忆与教育变迁:1910-2010年代的中国教育生活[D]. 毛毅静.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标签:;  ;  ;  ;  ;  

把柴达木放在心里(前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