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_2排放的国际外部性及解决方案的经济学研究

CO_2排放的国际外部性及解决方案的经济学研究

一、CO_2排放的国际外部性及解决办法的经济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硕[1](2020)在《基于Copula模型的碳市场与能源期货市场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也是我国占据世界经济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是世界发展低碳经济的创新举措,该举措将减排行为由政府被动干预转化为企业的主动行为,同时碳交易市场作为一种金融市场可以活跃金融体系以增加经济发展的动力。自2013年以来,我国已经建成八个碳交易试点,2017年底建成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但与欧盟碳市场相比较,我国碳市场发展还不成熟,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从碳交易参与主体现状来看,控排企业为碳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履约特征明显,除控排企业外,众多投资机构更正积极地参与到碳交易中,也在寻求积极有效的碳市场投资决策。目前有学者研究发现碳市场和能源市场之间存在影响机制,能源因素是影响碳配额价格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利用ARMA-GARCH模型拟合碳交易价格收益率和能源期货价格收益率序列边缘分布的基础上,结合Copula函数构建ARMA-GARCH-Copula模型研究碳市场和能源期货市场之间的相依结构和波动传导效应,并对碳市场与能源期货市场进行投资组合风险价值进行计算,为有效规避碳交易市场风险提出建议,为投资机构及减排企业提供参考,活跃我国碳交易市场。本文以成立时间较久,发展较为成熟的北京碳交易市场为例,实证研究发现碳市场和能源期货市场收益率序列具有尖峰厚尾、波动聚集和异方差性;Gumbel Copula函数可以较好地拟合北京碳市场和能源期货市场相依结构,两市场间存在非对称的上尾相关性,表明在市场利好时容易同涨;并依据最优Copula函数计算出碳市场和能源期货市场的尾部相关系数,得到碳市场与能源期货市场间存在弱传导效应,在动力煤、燃料油和焦炭期货市场当中,碳市场与燃料油期货市场间上尾相关性更高为0.09277。最后基于Copula-Va R方法计算两个市场投资组合的风险,当Va R值最小时即为最优投资组合。

李晓乐[2](2020)在《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文中认为能源,作为基础性生产生活资料,对一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后石油危机时代与全球应对气候变暖时代相叠加的现今,新能源凭借可持续、环保性、广泛分布等优势,在世界各国寻找化石能源替代能源进程中备受广泛关注。本文以日本新能源产业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其支持政策体系在推进日本新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发挥的引导作用。并立足我国能源经济现实国情,旨在为我国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的优化调整提供借鉴与启示。发展好新能源产业对于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现经济高质量转型,打赢“三大攻坚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研究在理清日本政府不同阶段对“新能源”概念的界定与对象范围演变的基础上,考察了新能源在日本一次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主要利用形式,并结合新能源的特征,概观了世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从日本国内和国际两个视角出发全面阐述了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背景,系统梳理了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的历史演变,具体剖析了日本促进新能源普及扩大的战略目标规划、以及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重点研究了日本包括RPS制度、FIT制度、补贴政策、优惠税制、新能源电力电网接入技术对策、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以及民间支援举措在内的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并总结了相关政策的推进机制。运用实证手法探讨了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日本电力市场改革进程对日本RPS制度与FIT制度实施的政策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充分对比了中日两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路径与支持政策,立足我国国情,提出日本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与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通过系统研究与分析,本文认为日本在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与实施方面存在诸多成功之处。主要表现为,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起步时期十分重视对新能源核心技术研发的战略规划与支持,不同发展阶段相关支持政策的实施均有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体系支撑,政策工具多样,且政策之间衔接与协调性较好,不同时期政策重点鲜明,目标规划清晰,重视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发挥相结合,并根据不同时期国际与国内能源经济环境变化适时做出政策调整。尽管我国与日本在资源能源禀赋、能源市场环境以及政策推进体制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本文认为日本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对我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我国必须坚持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结合日本经验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RIZWANA YASMEEN[3](2019)在《全球视野下国际贸易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步伐,贸易格局的变化使得全球贸易对所有国家的环境空气质量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一方面,贸易能促进国家采用环境友好的生产技术。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些国家可以在更高的贸易开放水平上实现其生产过程的先进水平效率。因此贸易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也成为全球决策者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然而,贸易对环境是好是坏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关于这个两难问题,目前学术界有两大观点流派。一部分学者认为,贸易通过降低成本和有效的资源分配减少了环境退化。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贸易导致环境恶化。因此,关于贸易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目前在学术界还未达成共识。本文试图从全球的角度探讨贸易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已有文献中采用了多种变量以代表环境空气质量,其中,关于碳排放水平和大气污染指标是测量环境空气质量的常用指标。因此基于已有文献,本研究采取了不同的变量作为环境空气质量与贸易的代表指标。为了研究贸易-环境关系,本文采用了贸易开放、增值贸易和自由贸易协定三种贸易测量指标。对于环境空气质量,本文采用了碳排放指标、大气污染指标如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一氧化二氮(NO2)、甲烷(CH4)、氨(NH3)和非甲烷挥发性有机化合物(NMVOC)以及贸易增加值视角下碳排放分解来体现了环境空气质量。本文旨在通过运用不同的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方法,探究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贸易-环境关系,从而扩展现有研究领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的主要工作是在全球范围内对贸易与环境空气质量的关系进行探究。第二部分着重分析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贸易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第三部分则是关于贸易增加值视角下碳排放分解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的主要贡献有三方面:第一,本文运用了由6个维度组成的平均治理综合指数(GI)来对一国制度进行衡量,这6个维度分别为话语权和问责制、政治稳定和无暴力及恐怖主义、政府效能、监管质量、法律法规和腐败控制。相比起单一指标,能够更全面体现一国的制度质量。第二,本文将全球价值链因素纳入考虑范围,从增加值贸易视角对贸易-环境关系进行研究。本文使用了2013年世界投入产出分类数据库(World Input-Output,WIOD)计算了39个国家在生产各个阶段的增加值贸易(VT),从而探究增加值贸易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第三,利用投入产出(IO)框架将本国排放与外包排放进行划分,这有助于揭示一个国家如何在全球生产贸易下以双边方式向其他国家出口污染。因为每个国家的生产都是用来满足中间或最终消费的。本文共分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研究背景。首先,本文根据经济学理论和已有文献提出了研究问题。同时在回归分析前,本文使用了多种统计方法,如截面相关性检验、面板单位根检验和面板相关矩阵等。对于回归分析,我们采用了GMM分析方法,这在研究内生性问题方面非常必要。在第一章中本文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讨论。第二章回顾了现有的关于贸易和环境关系的已有文献。首先,本章回顾了不同情景下的贸易与环境关系的文献,进而阐明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在研究贸易和环境关系中的重要性。在贸易与环境关系中,理解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是十分必要的。EKC解释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的理论关系。此外,还结合文献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不同形状进行了讨论。这些相关文献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章主要是贸易与环境空气质量的现状分析。本章主要对样本国家的贸易及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现状进行梳理及分析。同时本章还采用了计量分析方法以提取实证结果。第四章是本文第一章的实证内容,主要研究解决了贸易-环境关系和制度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本章不仅从国家从全球的角度对117个国家进行分析,同时还将样本国家划分为五个地区,即撒哈拉以南、欧洲、中东和北非、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来进行分区域研究,同时使用2002年-2012年的面板数据。关于内生性问题,本文将GMM一阶差分模型应用于贸易、环境变量的性质检验。同样,使用Dumitrescuor-Hurlin面板因果关系分析来确认所关注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本章的实证结果证实,总体贸易对整个世界、欧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样本国家的环境空气质量有显着的优化作用。在进一步的评估中,我们纳入了具有机制贸易交互项、贸易规模效应和规模技术效应。估算结果表明,制度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持久因素。此外,我们在世界总样本及撒哈拉以南、欧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分组样本中发现了倒u型EKC的证据。相反,在中东和北非地区,倒u型EKC假说没有得到证实。同样,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也没有发现倒u型EKC假说的有力证据。第五章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介绍了增加值贸易(VT)的概念,探讨了贸易-环境的关系。增加贸易指标由世界投入产出分类数据库构建。由于缺乏数据,样本集减少到39个国家,涵盖1995年至2009年期间。此外,本文还列出八种不同的人均空气污染途径,分别为氨(NH3)、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氮氧化物(NOx)、一氧化二氮(NO2)、硫氧化物(SOx)及非甲烷挥发性有机化合物(NMVOC)。实证分析得到了以下的结果:首先,发展增加值贸易的初级阶段对大气污染具有正向影响。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后期,贸易改善了环境质量,因为增加值贸易的二次方(VT2)对空气污染有负面影响。此外,结果表明贸易对一氧化碳(CO)空气污染的影响程度超过其他七种空气污染物。第三,在贸易-空气污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倒u型假设下,贸易与污染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也在所有8个空气污染物指标中得到了验证。第六章重点研究了贸易增加值视角下碳排放分解及其影响因素。自由贸易协定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也对世界环境平衡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检验贸易对贸易协定保税国家的环境空气质量是好是坏。为了研究自由贸易协定对具体排放的影响,我们采用了引力模型。此外,为了计算双边二氧化碳排放量,我们采用了国与国之间的投入产出分析框架。多区域(国家)投入产出分析框架以Leontief(1939)的工作为基础。我们认为自贸协定对双边二氧化碳污染具有积极影响。在本实证研究中,发现FTA协议对本国/外包排放具有正向影响。然而,在一项基于收入的国家群体分析中,发现了有关自由贸易协定的混合证据。对高收入国家的分析表明,自由贸易协定有利于高收入国家,而对于中上收入国家和中下收入国家,自由贸易协定不利于其环境。这些结果表明,由于宽松的环境标准,即使在自由贸易协定实施后,低收入国家的污染效应也更大。综上所述,通过使用不同的贸易和环境指标,研究得出结论,如果贸易能够获得先进的技术,并伴随着良好的制度,那么贸易就可以对环境有利。第七章简要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包括理论依据、研究目的、理论框架和实现目标所采用的方法。此外,本章根据实证结果给出了政策建议。例如,国家需要采用更清洁的技术,因为创新技术能将减少排放强度的变化;贸易对环境空气质量的促进效应取决于制度的质量;碳税政策可以帮助控制碳污染等。同时,本章还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朱寿成[4](2019)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中国国际航运业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航运业碳减排问题一直游离于国际气候谈判范畴之外。目前,IMO已通过法律文本形式确定了船舶技术及营运性碳减排措施,市场性减排措施仍处于谈判阶段。谈判方案中,航运碳交易方案(METS)因其减排成效及所处立场等问题,倍受各界争论。国内方面,上海碳试点区域已包含航运业并明确了配额分配方法。当前,国外对实施METS后的行业经济及碳减排影响研究较少,而国内我国国际航运业纳入碳交易市场的经济及碳减排影响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阶段。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METS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直观合理的METS影响模型,以模拟未来我国国际航运业纳入现有碳市场后经济及减排的量化结果。本研究以我国国际航运业纳入上海市碳试点区域为例,结合国家十三五规划中航运业要求,对未来2018-2030年国际航运业纳入碳市场进行了政策模拟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国际航运业纳入目前上海碳市场是可行的,当航运业免费配额高于97%时,整体行业不受影响,每年碳配额富余,可以获得减排盈利,减排主要是行业技术管理的提升造成的。当免费配额低于97%时,每年配额将会短缺,碳减排量来源于技术管理直接减排和受碳市场影响造成的运量下降的隐形减排量,其中隐形减排量相较于直接减排量较少。我国国际航运业实际能耗提升速度远超十三五规划的1.4%。因此若免费配额及碳价格设定合理,整体航运业纳入上海碳市场并不存在问题。其次,基于行业SWOT分析结果,本文提出对策建议:1)国家层面。打造利益共同体联盟,为航运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做好准备,提高船舶工业技术水平及大力推广新能源;2)行业层面。提高企业技术管理水平,淘汰老旧高能耗船舶,制定船舶能效管理计划,积极参与碳交易试点区域减排工作,营运模式创新。研究论证了我国国际航运业纳入目前上海碳市场的可行性,结合对航运业内外环境SWOT综合分析,是否最终能整体纳入未来全国性碳市场仍需综合考虑。本研究可以为我国航运主管部门及航运企业提供一定参考意义。

张旭[5](2019)在《碳货币的研究 ——基于补充货币的视角》文中指出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全球变暖带来的厄尔尼诺事件频发,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温室气体减排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碳金融机制作为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手段,通过低碳融资、碳交易、碳衍生品交易等方式,推动全球经济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碳金融的核心标的——碳排放权的信用化和货币化的程度逐渐提高,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出现了碳货币雏形。近几年来,部分学者从国际货币的角度提出碳货币的概念和作用,认为碳货币是一种推动经济绿色发展的全球性的制度安排。本文立足于补充货币的视角,剖析碳货币的属性和职能,碳货币的供求和运行机制,分析了碳货币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论述了碳货币国际化发展的动因、路径以及对国际货币体系的补充作用,阐述了碳货币的演进过程,并对碳货币运行机制、碳货币金融监管以及应对碳货币国际化等方面提出了建议。碳货币是基于温室气体减排目的发行的,可用于交换、储存、借贷的兼具商品属性和信用属性的标准化单位。碳货币具有一般等价物的特性,相较于单一的商品货币篮子和单一的信用货币锚具有优越性。碳货币具备货币的职能,能够充当支付手段和价值尺度,度量和支付商品的生态附加价值。碳货币体现了社会互助信用,能够补充官方货币在某些特定领域的资源配置失灵,作为补充货币与官方货币并行是碳货币制度的最佳路径选择。人们持有碳货币的动机主要包括:(1)满足生产和生活消费中碳排放的生态补偿的需要;(2)满足生产和生活商品交换的需要;(3)满足碳金融产品投资收益的需要。碳货币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和权利需求。碳货币的供给量包含五个层次:(1)基于碳配额预算的基础货币;(2)包含项目减排量的狭义碳货币;(3)实现生态补偿后的广义碳货币;(4)包含借贷机制的广义信贷碳货币;(5)包含调节机制的第五层次碳货币。全球碳减排目标和经济活动以及碳减排成本等相关因素对碳货币的供求都有影响。碳货币体系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发行机制、流通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和调节机制。创造碳货币的途径包括:碳配额分配机制、碳减排项目机制、碳足迹减排行动机制和类货币发行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是碳货币区别于官方货币的特征,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和生态资源配置作用的重要途径。碳货币的横向流通域和纵向流通域并不完整,碳普惠等平台对实现碳货币流通域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发展具有作用。碳货币能够促进传统工业向碳排放更低的服务业转型,推动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化和高级化,实现经济低碳化发展。碳货币能够促进国家和地区使用水电、风电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替代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推动能源消费结构清洁化发展。碳货币对温室气体减排具有一定的影响,推动作用与低碳政策和手段的约束性强弱相关,低碳政策约束性越强,推动作用越显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碳市场链接为碳货币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碳货币国际化能够为重构国际货币体系寻锚提供依据,促进储备资产的公平性和一致性,改善碳泄漏引起的碳排放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推动全球经济低碳化发展。建立一个碳货币布雷顿森立体系和碳市场俱乐部是碳货币进一步国际化的路径选择。碳货币演进过程会历经“单一的碳信用交易——多种交易机制并存的碳信用交易——多种机制的碳信用的融合——货币化的碳信用制度”四个阶段。碳货币运行机制的顶层设计应当建立以碳预算为基础的发行准备,允许多层次的发行机制并存,构建完善的碳货币流通域,培育专门的服务机构并提高相关技术服务。因此,我国应当尽快建设统一的碳市场,提高碳定价效率,促进碳货币质与量标准的统一,处理好碳货币与官方货币之间的关系,建立碳货币市场稳定储备和风险管控机制,提高国际碳货币话语权。

毕慧敏[6](2019)在《全球价值链与全球碳链的一般均衡模型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对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简称GVC)主导全球生产、投资与贸易的模式与发展的研究不断深入,以商品总值为统计口径的传统贸易统计已无法客观反映国际贸易的真实情况,贸易增加值的统计核算方法已经成为重新认识全球贸易失衡,理解产业或企业竞争力、制定“下一代”贸易政策的重要研究手段,以增加值为核心的GVC贸易利益观逐步形成。另一方面,关于气候变化的首个全球性协定《巴黎协定》艰难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新一轮全球碳减排的日程表和路线图开始启动。区别于京都议定谈判,尽管“自下而上”的“自主贡献”减排承诺模式更容易达成统一协议,但一定程度也模糊了碳减排责任的认识。某种意义上争论并不会消失,而会伴随各国经济增长等约束不断重提,特别是在后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各国经贸政策与气候政策的互动关系显得尤为复杂。如同隐含在产品中的增加值经由全球生产和贸易网络形成了全球价值链,碳排放也类似地形成全球碳链(Global Carbon Chain,简称GCC)。可以肯定的是,无论碳减排的生产者责任还是消费者责任均不可能脱离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语境,一国经贸政策或气候政策不仅影响本国经济增长和碳排放,还会影响到其他国家。因此,从“气候政策与国际经济、贸易政策”的协调原则出发,借鉴GVC核算的最新成果,从多维度视角理清和分解贸易利益和碳排放的内在联系,以及量化政策变动对GVC和GCC的影响,对于开放经济下减排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协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全球气候治理机制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在新的利益观下分析了全球气候治理和贸易政策的现实与理论冲突,并对政策变动影响全球价值链和碳链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其后,借鉴GVC核算的最新成果,从供需视角和前后向出口视角构建了碳排放、增加值和碳强度的指标,多个维度捕捉全球和国家以及国家部门层面的全球价值链和碳链的动态演化特征。再次,提出了满足倒数贡献一致等检验的强度贡献率分解新方法,依次对供给/需求、前向/后向、国家/部门维度的碳强度进行分解分析。最后,提出了政策冲击下分析GVC和GCC变动的一般均衡模型,沿着“政策变量—中介变量—目标变量”的思路,利用两阶段CES函数的需求方程以及全球价值链总需求的核算分解框架,界定了GVC和GCC的贸易效应以及相应的评估模型,并以中美贸易摩擦和美对华征收碳关税为代表性政策,系统评估其对传统贸易效应、GVC贸易效应和GCC贸易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国家在参与GVC和GCC的分工特征显着不同。例如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等发展中经济体是碳排放的主要流出国,其生产者碳排放大于消费者碳排放,美国、欧盟和中国是经济利益流出国,其生产者增加值大于消费者增加值。初始碳强度高的国家如中国和俄罗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碳强度下降显着,且生产者碳强度大于消费者碳强度,两者的差距在扩大。(2)从碳排放强度的分解结果来看,中国在加入WTO后对全球碳强度下降表现出明显的负贡献,其中对需求视角碳排放强度的负贡献要小于供给视角;相较而言,美国和欧盟显着促进了全球碳强度下降,但对需求视角全球碳排放强度的贡献并不显着。欧盟、中国和美国是全球其他非金属矿部门前向联系出口碳强度下降的主要贡献国;美国、欧盟和日本对全球电子光学设备制造业后向联系出口碳强度下降作出了显着的正向贡献,而中国和印度的贡献率显着为负。(3)中美两国之间的碳关税或贸易摩擦均会带来GVC和GCC的贸易限制和贸易转移效应。中美大规模贸易摩擦导致两国的贸易下降,贸易顺差有所缩减,从GVC和GCC贸易效应来看,两国特别是美国的贸易增加值(碳排放)和增加值(碳排放)下降幅度不如贸易额下降显着,但是更多的贸易利益被其他国家攫取。碳关税政策引起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出口增加值(碳排放)和增加值(碳排放)出口下降,同时美国内需增多,也带动其碳排放有所增加。

张艺辉[7](2019)在《碳关税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越来越受到各国关注,尤其是国际贸易中的碳排放问题更是各国学者研究的焦点。《京都议定书》针对发达国家提出了明确的减排目标,而发展中国家无须承担减排义务并且接受来自发达国家的环保技术和资金的支持,这就使得因生产成本差异而导致发达国家通过进口替代或转移高碳行业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碳泄漏”。发达国家基于“碳泄漏”和产品竞争力问题提出向未实施可比性减排措施的国家的出口产品征收碳关税,在2007年法国首先提出要对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的行为征收额外关税,之后在2009年美国众议院也通过了《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将碳关税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下来。碳关税的提出在学术界引发广泛讨论。学者针对碳关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碳关税的合法性问题、贸易隐含碳的测算和碳关税的经济影响研究。发达国家一旦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开征碳关税,势必对我国的产出、社会福利和出口贸易等造成冲击,因此在结合前人对碳关税三个主要方面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碳关税的本质、碳关税的影响以及碳关税的应对。碳关税对我国经济影响的研究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角度。在定性分析中,碳关税的作用效果类似于普通关税,碳关税使得征税国产品价格上升,其社会福利的变化难以确定,对于被征税国则因碳关税导致贸易条件恶化,产品竞争力下降和社会福利减少。在定量分析中,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和GTAP模型,测算了我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数量和碳关税对国内经济指标的影响状况。研究发现:我国贸易隐含碳净出口国,且出口隐含碳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加工制造业、电力、天然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和交通运输业五个行业;开征碳关税使得我国GDP和社会福利降低,能源密集型行业产出水平和出口数量受到碳关税负面冲击影响较大;碳关税一定程度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碳密集型行业出口份额减小,相应的高技术行业的出口份额扩大。碳关税是我国未来必然要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要从国际层面和国内层面寻求碳关税的应对策略。在国际层面,主要是探讨碳关税在WTO框架下的合法性问题,积极向WTO争端解决机构进行申诉,维护我国外贸利益;在国内层面,通过健全完善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推动市场多元化和出口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能源技术水平,改善能源结构等方式,借助政府和市场的资源引导作用,促进我国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

董艳艳[8](2017)在《碳排放交易评价指标内联性及市场化博弈分析》文中指出我国已设立多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但仍未形成统一有效的碳排放权交易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对体系中各指标的重要程度研究甚少。本文在国内及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基本条件,从政策有效性、监管有效性、市场化程度和碳减排技术创新等方面构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维梯度的指标体系框架,并利用网络分析法(ANP)对各层指标的内联性进行重要程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政策有效性、监管有效性、市场化程度及碳减排技术创新的权重分别为0.34、0.25、0.24和0.17;(2)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各指标层间的指标均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即:各子指标相互影响,如:“监管有效性”准则下执法力度、公众低碳意识、碳排放信息公示的权重分别为:0.56308、0.11178和0.32514,表明三种子指标对准则层指标的贡献值,同时,各子指标的影响程度顺序为:执法力度>碳排放信息公示>公众低碳意识;除此以外,执法力度、碳排放信息公示、公众低碳意识三者对政策有效性下的公开宣传指标的贡献分别为为0.69552、0.22905和0.07543;(3)由计算得出的各指标的全局权重可知,执法力度、“CO2产品价格”、碳排放信息公示三者的权重排在前三位,分别为:0.250154、0.212727和0.144447,表明在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立中做好这三方面的工作将获得明显的效果。(4)采用ANP法构建指标间关联的网络状指标体系,改进了传统的指标间独立的评价模型,使评价模型能适应实际系统的复杂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有利于电力行业碳减排,通过市场化博弈分析验证碳排放权交易有利于我国“CO2产品”的流通。本文分析区域发电侧CO2排放量、CO2处理技术成本、各电厂的目标发电量等不确定信息,结合区间参数规划(IPP)和两阶段随机规划(TSP)方法,分别在是否存在碳排放权交易情景下,以区域发电侧净收益为目标,构建区域发电侧环境-经济协同发展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同的区域碳减排目标下,碳交易模式下的净收益高于非交易模式下收益,验证了碳排放权交易有利于区域碳减排目标下环境-经济协同发展;(2)碳排放权交易有利于企业科学制定碳减排方案,合理选择碳减排技术,挖掘企业的碳减排潜力;(3)通过模型的计算结果得到企业碳交易量,有助于决策者制定系统性的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方案,增加“CO2产品”的流通性,健全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通过对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评价指标内联性的研究,为科学有效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建立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构建不同情境下区域发电侧经济-环境协同发展模型,为决策者分配碳排放权、企业合理选择碳减排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邓宣凯[9](2016)在《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差异和公平的减排目标分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社会关于气候变暖可能会对全球造成严重的威胁已达成共识,因此近年来,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先后公布了各自的温室气体减排计划。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对外公布的温室气体即二氧化碳(CO2)减排目标承诺始于2009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第15届国际气候变化大会。然而一个国家温室气体减排承诺的实现与否,有赖于其内部更小一级行政单元减排目标的制定和执行。因此我国从“十二五”期间开始制定的温室气体减排方案,明确规定了国家整体及其内部各省级单位的CO2减排目标。这些承诺和减排计划强调了我国及其内部各省市区未来必须降低CO2排放强度。在哥本哈根公布的减排目标要求国家整体2020年CO2排放强度相对于2005年下降40%-45%。在我国内部省市区开展CO2减排目标分配研究,有助于在国家整体宏观控制下,实现国家整体所承诺的排放强度下降目标。我国已经在7个省市区陆续开展了碳排放交易的试点,而将国家整体减排目标在内部各省市区之间进行初始分配是进行碳排放交易的基础。本文回顾了减排责任/目标相关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在现有研究集中在国家间减排责任分配,国家内部减排目标分配原则、标准、方法等比较混乱的现状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为“定基数——算差异——构体系——找方法——再评价”的基本流程。并以我国内部省一级行政单位(以下简称为省区)的C02减排目标分配为例进行了一系列计算和分析。其主要研究过程和发现可以总结为:1)从区域CO2净排放量的计算出发,通过考虑能源消费碳排放来源,水泥生产过程碳排放来源,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林地和绿地的碳汇作用能封存排放等几个方面构建了我国及各个省区历年CO2净排放量的计算模型。运用国家官方统计数据等相关资料,计算了各个省区1995年至2013年期间历年的CO2净排放量。为了直观的反映各省区之间排放情况的差异,选取了区域排放总量、人均排放量、排放强度、地均排放量等指标初步说明了各省区CO2排放情况的时空变化及地理空间分布差异。典型的分布差异,如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排放强度呈现明显的南强北弱。为了度量这些差异的具体大小,本文采用泰尔指数方法对人均CO2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的整体差异进行了具体测算。同时依据我国两种省区经济地理分区规则和按照人均收入水平下的分区规则,分别测算了不同分区规则下各个分区内部CO2排放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整体排放差异的贡献。从测算结果可以发现,沿海发达省区和西北部部分省区对我国省区CO2排放整体差异的形成具有很明显的影响。在制定CO2减排目标的区域分配方案时应着重考虑这些省区。2)回顾和分析了国家间减排责任分配的常用原则和标准,将这些原则和标准进行筛选过渡运用到国家内部CO2减排目标的分配中。本文筛选出的国家内部减排目标分配原则分别为历史责任原则、能力原则、效率原则和平等原则。基于这几项原则和反映区域排放差异的典型指标,选取不同的指标来反映分配原则,构建了国家内部CO2减排目标分配的“目标——原则——指标”框架和体系。依据决策过程设计不同的决策偏好情景,在多准则综合指标分配系统下,基于等比例、减排成本考虑、改进等比例等分配计算方法,建立了减排目标的国家内部区域分配模型。以我国各省区2014年至2020年的CO2减排目标分配为例,计算得到了各省区减排目标的分配结果。这些结果均能满足整体上国家减排目标达到排放强度相对于2013年降低20.01%,实现2020年排放强度相对于2005年降低45%的减排承诺。比较了所有减排目标的省区分配结果,对各个省区的减排目标进行了分类和空间分布表示,同样认为西北部等高排放强度省区和部分沿海发达省区在未来需要承担比较多的减排责任。这样的结论在所有的分配结果中都可以得到体现,只是不同偏好情景不同计算方法下的分配结果与国家整体C02减排目标之间的差距以及各省区分配得到的减排目标差异存在一定的不同。根据各分配计算方法下省区减排目标和国家整体减排目标的离散程度,可以初步判断出考虑减排成本下的对数函数分配方法计算得到的省区减排目标能更好的反映区域排放的差异性。3)将公平性度量方法引入到各省区CO2排放公平性的计算中,这些方法有人均排放和排放强度的碳基尼系数、碳变异系数、碳Kakwani指数和Theil指数。从公平性角度评价各个减排目标分配结果和方案下,2020年即未来各省区间可能的CO2排放公平性情况。以排放公平性最优对各个减排目标分配方案进行选择,认为在偏好效率决策情景下,采用对数函数分配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各省区未来CO2排放公平性较好。选取该分配方案作为本文的CO2减排目标分配结果,在该分配方案下分析了各个省区未来的C02排放强度减排目标和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以及可变化的排放量。结果显示各省区的排放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减排目标差异较为明显。山西、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山东、广东、辽宁、江苏等省区分配到的排放强度减排目标较高,与此同时排放总量基数较大的省区依然获得了较多的CO2排放可增加量配额。基于各省区历年排放量建立了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设计了不同的减排压力指数,分析了在选取的减排目标分配方案下各个省区未来可能面临的减排压力。

卢松浩[10](2016)在《中国碳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气候变化关系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当今全球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而温室气体排放尤其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国际社会关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呼声日渐高涨。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国家。由此,中国政府也面临着来自国际社会的各种减排舆论压力。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政府向世界做出公开承诺:中国202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将比2005年下降40-45%,203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将比2005年下降60-65%。对还处于发展中阶段的中国来说,未来要完成这些目标,将会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本文的研究就基于全球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大背景,并结合中国政府承诺的2020年和2030年碳强度下降目标,运用因素分解方法、计量检验方法、情景预测方法以及脱钩分析方法,对中国的碳强度和碳排放等问题展开系统性深入研究。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基于Kaya恒等式的恒等变换,把中国的碳强度恒等分解为能源强度、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等影响因素。然后,采用IPCC的计算方法和发改委的计算口径估算了中国1980-2014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计算了碳强度。估算结果显示,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总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尤其是2002年以后,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增加。中国的碳强度总体呈现下降态势,但在2003年、2004年和2005年呈现反弹。本文给出的解释是,中国2002年开始的重工业化加速发展,是导致中国2002年以后的二氧化碳排放大幅增加,以及2003年、2004年和2005年碳强度反弹的主要原因。其次,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中国碳强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在长期,煤炭消费比重、能源强度以及第二产业比重都与碳强度正相关,能源强度对碳强度变化的影响最大,第二产业比重次之,煤炭消费比重的影响最小;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短期内,煤炭消费比重和能源强度与碳强度正相关,第二产业比重与碳强度负相关。能源强度对碳强度变化的影响最大,煤炭消费比重次之,第二产业比重的影响最小。短期内,中国碳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在偏离长期均衡时,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回到均衡状态。第三,本文采用情景分析方法对中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进行了情景设定,预测了中国不同情景下的碳强度。并以中国2020年和2030年碳强度下降目标为基准,对不同情景下的中国碳强度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增长情景下,中国只能实现2020年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40%的初级目标,完不成更高的45%目标,也完不成2030年的碳强度下降目标;节能情景下,中国能实现2020的碳强度下降目标,但2030年的碳强度只能实现比2005年下降60%的目标,完不成下降65%的更高目标;只有低碳情景下,中国才能完全实现2020年和2030年设定的所有碳强度下降目标。在情景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不同情景下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状态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低碳情景模式的碳排放脱钩程度最高,节能情景次之,经济增长情景最低。第四,本文在借鉴欧盟、美国和日本低碳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基础上,从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和调整产业结构等八个方面,提出了降低中国碳强度及碳排放的政策建议。最后,本文总结了全文的研究结论,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二、CO_2排放的国际外部性及解决办法的经济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_2排放的国际外部性及解决办法的经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opula模型的碳市场与能源期货市场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研究
        1.3.2 碳排放市场和能源市场相关性研究综述
        1.3.3 基于GARCH模型的资产收益率研究
        1.3.4 Copula函数应用研究综述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我国碳市场与能源市场现状及理论分析
    2.1 碳排放权市场基础理论及现状
        2.1.1 碳排放权定义
        2.1.2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现状
    2.2 能源商品期货市场理论及现状
    2.3 碳价与能源价格相互影响的经济学原理及路径分析
第3章 COPULA函数理论及在金融分析中的应用
    3.1 COPULA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3.1.1 Copula函数的定义
        3.1.2 Copula函数的性质
    3.2 COPULA函数分类及应用
    3.3 相关性度量方法比较分析
        3.3.1 常见的统计相关系数
        3.3.2 尾部相关系数在金融分析中的应用
    3.4 GARCH-COPULA模型
        3.4.1 GARCH模型
        3.4.2 GARCH-Copula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ARMA-GARCH-COPULA模型的碳市场与能源期货市场的相关性实证分析
    4.1 样本数据的选取及分析
        4.1.1 数据的选取
        4.1.2 数据的统计分析特征
    4.2 模型的估计及检验
        4.2.1 边缘分布模型设计
        4.2.2 Copula模型设计
        4.2.3 Copula模型的检验方法
    4.3 实证分析
        4.3.1 边缘分布模型估计结果
        4.3.2 Copula函数建模估计结果
        4.3.3 尾部相关性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COPULA函数的投资组合风险价值计算
    5.1 风险价值VAR的定义
    5.2 VAR的计算方法
        5.2.1 历史模拟法
        5.2.2 方差—协方差法
        5.2.3 蒙特卡洛模拟法
    5.3 COPULA-VAR方法的优势
    5.4 基于COPULA函数的VAR的计算结果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既有研究的评价)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与目标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结构框架安排
    第五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点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新能源的基础分析与理论综述
    第一节 新能源的基础分析
        一、日本的新能源概念界定、范围及在能源体系中的地位
        二、新能源的优势与课题、普及必要性
        三、世界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与前景
    第二节 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相关理论综述
        一、马克思生态经济理论(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四、外部经济性理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背景与发展历程演变
    第一节 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背景
        一、国内背景
        二、国际背景
    第二节 发展历程演变
        一、石油危机后的新能源技术研发阶段
        二、促进新能源利用量扩大的初步阶段
        三、推进新能源利用量扩大的加速深化阶段
    第三节 日本新能源产业的战略目标与发展现状
        一、总体战略目标规划
        二、发展现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
    第一节 新能源政策推进体制
        一、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
        二、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
        三、内阁府能源环境会议
        四、民间新能源政策促进框架
    第二节 新能源利用普及扩大促进政策
        一、配额制(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s,RPS)
        二、固定电价制(Feed-in Tariff,FIT)
    第三节 新能源设备投资支援政策
        一、补贴制度
        二、优惠税制措施
        三、优惠融资制度——环境能源对策资金
    第四节 新能源电力电网接入制约相关的技术与制度对策
        一、送电系统接入制约问题的出现背景
        二、电网接入制约问题的技术与制度对策
    第五节 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
        一、清洁能源汽车补贴制度
        二、环保汽车减税制度
        三、充电设施补贴
    第六节 民间推进新能源普及扩大支援举措——绿色电力制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影响因素与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日本能源-经济-环境-社会系统协调发展测度与评价
        一、绿色经济增长的内涵与体系构成
        二、日本绿色经济增长指标构建与数据说明
        三、测度方法与结果分析
    第二节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及动态交互关系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ADL模型估计
        三、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
    第三节 日本新能源政策有效性评价——基于RPS制度、FIT制度的对比分析
        一、RPS制度——自行开展新能源发电业务
        二、RPS制度——从新能源发电商购入新能源电力
        三、RPS制度——从新能源发电商购入新能源电力相当量(TGC)
        四、RPS制度与FIT制度并存运行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与借鉴
    第一节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与现状
        一、中国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必要性与进程
        二、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三、中国新能源补贴政策演变、优势与发展课题
    第二节 中日新能源产业政策对比及政策建议
        一、中日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与政策对比
        二、政策建议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3)全球视野下国际贸易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贡献
    1.6 研究方法
        1.6.1 计量分析法
        1.6.2 理论分析法
    1.7 研究框架
    1.8 研究不足
2.文献综述
    2.1 章节简介
    2.2 贸易—环境关系
        2.2.1 全球背景下的贸易和环境空气质量
        2.2.2 贸易-环境关系和三大效应(规模、组成和技术效应)
        2.2.3 贸易-环境关系和环境法规/制度
        2.2.4 贸易-环境关系和全球价值链
        2.2.5 贸易-环境关系与污染避风港假设
        2.2.6 优势理论下的贸易-环境关系
    2.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在贸易和环境中的重要性
        2.3.1 为什么要使用EKC曲线?
        2.3.2 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2.3.3 N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2.3.4 单调递增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2.3.5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的其它成果/EKC的混合证据
        2.3.6 EKC曲线受污染物类型的影响吗?
        2.3.7 EKC关系变化的原因
    2.4 环境空气污染和排放的测定方法
        2.4.1 环境空气质量的测定方法
    2.5 贸易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理论框架
    2.6 本章小结
3.贸易与环境空气质量的现状分析
    3.1 章节简介
    3.2 贸易-环境现状分析
        3.2.1 贸易开放情况分析
        3.2.2 价值链视角下的现状分析
    3.3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分析
        3.3.1 二氧化碳排放
        3.3.2 大气污染
        3.3.3 碳排放转移
    3.4 本章小结
4.机构或政府管治下的贸易-环境关系
    4.1 章节简介
    4.2 理论框架与计量模型
    4.3 变量说明
        4.3.1 CO2排放(被解释变量)
        4.3.2 贸易开放度
        4.3.3 经济水平
        4.3.4 制度因素
        4.3.5 能源消耗
    4.4 数据来源
    4.5 结果及讨论
        4.5.1 贸易与环境的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CD检验
        4.5.2 CD检验
        4.5.3 面板单位根检验
        4.5.4 面板协整检验
        4.5.5 基于全部国家的实证结果
        4.5.6 分区域方面的评估和讨论
        4.5.7 Pairwise Dumitrescu-Hurlin面板因果检验
    4.6 本章小结
5.增加值贸易与环境空气质量的关系:来自大气污染指标的证据
    5.1 章节简介
    5.2 理论框架与计量模型
    5.3 变量描述
        5.3.1 大气污染物(被解释变量)
        5.3.2 增加值贸易(VT)
    5.4 数据来源
    5.5 结果与讨论
        5.5.1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矩阵
        5.5.2 CD统计
        5.5.3 面板单位根检验
        5.5.4 面板协整检验
        5.5.5 GMM回归结果
        5.5.6 贸易-空气污染EKC假设
        5.5.7 稳健性检验和敏感性分析
        5.5.8 Dumitrescue-Hurlin面板数据因果关系检验
    5.6 本章小结
6.贸易增加值视角下碳排放分解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6.1 章节简介
    6.2 理论框架和计量模型
    6.3 碳排放量指标的测算
    6.4 数据来源与说明
    6.5 基于引力模型的研究框架
        6.5.1 引力模型简介
    6.6 实证分析
        6.6.1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
        6.6.2 回归分析
        6.6.3 分组别的回归分析结果
    6.7 稳健性检验
        6.7.1 所有国家的PPML检验结果
        6.7.2 高收入国家的PPML检验结果
        6.7.3 中高收入国家的PPML检验结果
        6.7.4 中低收入国家的PPML检验结果
    6.8 本章小结
7.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章节简介
    7.2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7.3 政策建议
    7.4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4)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中国国际航运业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进展
    2.1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1 国际航运温室气体
        2.1.2 碳交易概念及理论基础
    2.2 国际国内航运业碳减排发展现状
        2.2.1 国际气候谈判框架下航运碳减排进展
        2.2.2 欧盟(EU)航运碳减排进展
        2.2.3 国际海事组织(IMO)航运碳减排进展
        2.2.4 我国国际航运碳减排进展
    2.3 航运碳交易研究综述
        2.3.1 理论研究
        2.3.2 研究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碳交易机制对中国国际航运业影响:模型与结果
    3.1 模型
        3.1.1 模型假设
        3.1.2 模型构建:影响机制
        3.1.3 模型具体方程式
        3.1.4 结果敏感性分析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 模型求解结果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3.4.1 碳减排量分析
        3.4.2 碳差额及免费配额
        3.4.3 行业收入变动分析
        3.4.4 运价变动分析
    3.5 各变量对结果敏感性分析
第4章 国际航运纳入碳市场SWOT分析及应对措施
    4.1 SWOT态势分析
        4.1.1 SWOT态势分析法的概念
        4.1.2 SWOT分析步骤
        4.1.3 SWOT基本结构
    4.2 航运业纳入碳市场SWOT态势分析
        4.2.1 内部因素:优势、劣势
        4.2.2 外部因素:机会、威胁
        4.2.3 SWOT分析
    4.3 应对措施
        4.3.1 国家层面
        4.3.2 行业层面
第5章 结论
    5.1 主要研究结果
    5.2 创新点
    5.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参与课题情况
致谢

(5)碳货币的研究 ——基于补充货币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研究范围
        1.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相关理论基础
        1.3.1 货币需求理论
        1.3.2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模型
        1.3.3 补充货币理论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关于碳货币概念的文献综述
        1.4.2 关于碳货币的属性及可行性的文献综述
        1.4.3 关于碳货币的发行、流通及使用的文献综述
        1.4.4 关于碳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文献综述
        1.4.5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1.5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3 研究方法
    1.6 可能实现的创新点与研究的不足
        1.6.1 可能实现的创新点
        1.6.2 研究的不足
第2章 碳货币充当补充货币的可行性分析
    2.1 碳货币的特殊属性
        2.1.1 碳货币具有商品属性
        2.1.2 碳货币具有信用基础
        2.1.3 碳货币具有一般等价物的属性
        2.1.4 碳市场具有类似货币市场的特点
        2.1.5 碳货币的优越性分析
    2.2 碳货币实现货币职能的表现
        2.2.1 碳货币的双重使用价值
        2.2.2 碳货币行使货币职能的一般形式
        2.2.3 碳货币行使货币职能的特殊形式
    2.3 碳货币具备充当补充货币的条件
        2.3.1 碳货币具有同补充货币相似的历史责任性
        2.3.2 碳货币具有补充货币区别于官方货币的特点
        2.3.3 碳货币具有补充货币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2.3.4 碳货币不具备充当主权货币的特性
第3章 碳货币的供求分析
    3.1 碳货币的货币创造与供给
        3.1.1 基于经济单位之间碳交易的碳货币供给
        3.1.2 基于碳货币储存与借贷的货币创造与供给
        3.1.3 基于调节机制的碳货币供给
    3.2 碳货币的需求分析
        3.2.1 碳货币的需求类型
        3.2.2 碳货币需求的特殊性
    3.3 碳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经济活动的碳排放量对碳货币供求的影响
        3.3.2 全球减排目标及缔约国减排政策对碳货币供求的影响
        3.3.3 碳减排量核证和签发能力对碳货币供给量的影响
        3.3.4 碳减排成本与收益对碳货币供给量的影响
第4章 碳货币运行机制的研究
    4.1 国内外碳货币运行机制实践案例
        4.1.1 碳减排项目计划
        4.1.2 碳足迹减排量贴现的货币系统
        4.1.3 碳排放配额分配计划
        4.1.4 社区减排货币系统
        4.1.5 碳货币化方案
    4.2 碳货币的运行机制
        4.2.1 碳货币的发行机制
        4.2.2 碳货币的流通机制
        4.2.3 碳货币的生态补偿机制
        4.2.4 碳货币的调节机制
第5章 碳货币的补充作用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5.1 碳货币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
        5.1.1 碳货币对产业结构优化作用的规范分析
        5.1.2 实证分析框架和模型选取
        5.1.3 碳货币对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实证分析
        5.1.4 碳货币对产业结构优化作用的实证分析
    5.2 碳货币对能源消费结构影响的作用机理
        5.2.1 碳货币对能源消费结构影响的规范分析
        5.2.2 碳货币对能源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5.3 碳货币对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实证分析
        5.3.1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5.3.2 配额型的碳货币对温室气体减排的影响
        5.3.3 项目减排量型的碳货币对温室气体减排的影响
        5.3.4 模型估计结论
第6章 碳货币的国际化与国际货币体系
    6.1 碳货币国际化发展的动因研究
        6.1.1 碳市场链接为碳货币国际化提供了机制支撑
        6.1.2 跨国消费商品的碳排放也需要科学计量
        6.1.3 碳货币国际化是国际货币不断寻锚的结果
    6.2 碳货币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补充作用
        6.2.1 为重构国际货币体系寻锚提供依据
        6.2.2 碳货币通过碳市场机制能够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
        6.2.3 碳货币促进了储备资产的公平性和一致性
        6.2.4 碳货币改善碳泄漏引起的碳排放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6.2.5 碳货币能够促进全球经济低碳发展
    6.3 碳货币国际化的路径
        6.3.1 碳货币充当国际货币的条件
        6.3.2 碳货币国际化的制度路径——建立碳货币布雷顿森林体系
        6.3.3 碳货币国际化的组织路径——建立碳市场俱乐部
第7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1.1 关于碳货币的本质与职能的主要观点
        7.1.2 关于碳货币供求关系的主要观点
        7.1.3 关于碳货币运行机制的主要观点
        7.1.4 关于碳货币对经济的作用的主要观点
        7.1.5 关于碳货币国际化的主要观点
    7.2 碳货币的演进过程
    7.3 构建碳货币制度的对策建议
        7.3.1 建立碳货币运行机制
        7.3.2 我国应对碳货币国际化发展的对策
        7.3.3 碳货币运行条件下的金融监管
    7.4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6)全球价值链与全球碳链的一般均衡模型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际贸易与碳泄漏的研究文献
        1.2.2 贸易利益与GVC核算框架的研究文献
        1.2.3 碳排放分解的研究文献
        1.2.4 贸易政策与气候政策的政策模拟与评估的研究文献
        1.2.5 文献简要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及主要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贸易全球化下全球气候治理的理论分析
    2.1 贸易全球化下全球气候治理机制的发展现状
        2.1.1 全球气候治理机制的发展历程
        2.1.2 贸易全球化下全球气候治理机制转型的主要原因
    2.2 全球气候治理与贸易政策的现实冲突和理论冲突
        2.2.1 全球气候治理与贸易政策的现实冲突
        2.2.2 全球气候治理与贸易政策的理论冲突
    2.3 政策冲击影响全球价值链与全球碳链的机理分析
        2.3.1 政策冲击影响GVC和 GCC的影响机理分析
        2.3.2 GVC和 GCC变动不一致的原因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全球价值链与全球碳链的演化特征
    3.1 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增加值、碳排放以及碳强度指标构建
        3.1.1 ICIO模型简介
        3.1.2 供给和需求层面增加值、碳排放以及碳强度指标构建
        3.1.3 前向和后向联系层面部门增加值、碳排放以及碳强度指标构建
        3.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 供给和需求层面全球价值链与全球碳链的演化特征
    3.3 基于前向和后向联系的全球价值链与全球碳链演化特征
    3.4 小结
第4章 全球价值链与全球碳链变化的分解研究
    4.1 贡献率分解方法
        4.1.1 分解方法概述
        4.1.2 强度贡献率分解的基本框架
        4.1.3 贡献率分解新方法I
        4.1.4 贡献分解新方法II
        4.1.5 一个实例
    4.2 供给与需求层面全球碳强度变动的贡献率分解及分析
        4.2.1 全球碳强度变动的贡献率分解
        4.2.2 全球碳强度变动的贡献率结果分析
    4.3 前向与后向联系层面的部门碳强度变动贡献率分解及分析
        4.3.1 部门碳强度变动的贡献率分解
        4.3.2 部门碳强度变动的贡献率结果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政策冲击下的全球价值链和全球碳链变动的一般均衡模型
    5.1 关税政策影响贸易额变动的简单模型
    5.2 贸易限制(创造)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
        5.2.1 贸易限制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
        5.2.2 贸易创造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
    5.3 全球价值链与全球碳链贸易效应的一般均衡模型
        5.3.1 全球价值链下一国产品总需求的完全分解
        5.3.2 GVC贸易效应的界定和评估模型
        5.3.4 GCC贸易效应的界定和评估模型
    5.4 小结
第6章 基于GVC和 GCC一般均衡模型的仿真模拟应用
    6.1 中美贸易的增加值与碳排放来源和流向的基本情况
        6.1.1 中美贸易的增加值来源和流向的基本情况
        6.1.2 中美贸易的碳排放来源和流向的基本情况
    6.2 中美大规模贸易摩擦对GVC和 GCC影响的一般均衡分析
        6.2.1 模拟场景设置和数据来源
        6.2.2 美对中大规模贸易摩擦的GVC和 GCC贸易效应
        6.2.3 中对美大规模贸易摩擦的GVC和 GCC贸易效应
        6.2.4 中美大规模贸易摩擦的GVC和 GCC贸易效应
    6.3 美对华征收碳关税对GVC和 GCC影响的一般均衡分析
        6.3.1 模拟场景设置和数据来源
        6.3.2 美对华征收碳关税的GVC和 GCC贸易效应
    6.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目录
附录 B
    附录B.1
        B.2.1 贡献分解(横向)和指数分解(纵向)
        B.2.2 时间互换检验的非唯一性
        B.2.3 循环检验
        B.2.4 贡献分解新方法I检验
        B.2.5 贡献分解新方法II检验
    附录B.2
        B.2.1 双边出口分解
        B.2.2 总需求分解

(7)碳关税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碳关税合法性的研究综述
        1.3.2 关于贸易隐含碳测算的研究综述
        1.3.3 关于碳关税对经济贸易影响的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和思路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碳关税的基本概述和理论基础
    2.1 碳关税基本概况
        2.1.1 碳关税的提出背景
        2.1.2 碳关税的主要形式
    2.2 碳关税相关概念
        2.2.1 碳关税与碳税
        2.2.2 碳关税与关税
        2.2.3 碳关税与边境调节税
    2.3 碳关税的理论基础
        2.3.1 环境相关理论
        2.3.2 贸易相关理论
    2.4 碳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
        2.4.1 碳关税的短期抑制效应
        2.4.2 碳关税的长期促进效应
第三章 碳关税在国际贸易中的合法性讨论
    3.1 碳关税与国民待遇原则
    3.2 碳关税与最惠国待遇原则
    3.3 碳关税与环境例外条款
        3.3.1 GATT第20条(b)款
        3.3.2 GATT第20条(g)款
        3.3.3 GATT第20条引言
第四章 我国出口贸易隐含碳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我国贸易隐含碳测算——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法
        4.1.1 MRIO模型说明
        4.1.2 数据来源和处理
        4.1.3 我国贸易隐含碳数据分析
    4.2 结构因素分解分析
        4.2.1 构建SDA模型
        4.2.2 我国隐含碳出口隐含碳因素分解
    4.3 小结
第五章 碳关税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5.1 GTAP模型介绍
    5.2 数据处理和政策模拟设定
        5.2.1 区域和部门划分
        5.2.2 政策情景设定
        5.2.3 碳关税的税率设定
    5.3 实证模拟结果及分析
        5.3.1 征收碳关税对我国GDP、社会福利和贸易条件的影响
        5.3.2 征收碳关税对我国各行业产出和销售价格的影响
        5.3.3 征收碳关税对我国行业出口量的影响
        5.3.4 征收碳关税对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针对碳关税征收的应对措施和相关建议
    6.1 诉诸WTO争端解决机构
    6.2 推动碳税政策和碳排放交易权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6.3 推进市场多元化,调整产业出口结构
    6.4 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6.5 发展新型低碳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8)碳排放交易评价指标内联性及市场化博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碳排放权交易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理论及方法
    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理论研究
        2.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步骤
        2.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1.3 碳排放权交易现状
    2.2 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2.2.1 层次分析法
        2.2.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2.2.3 灰色聚类分析法
    2.3 不确定性的优化方法
        2.3.1 区间参数规划
        2.3.2 模糊数学规划
        2.3.3 随机数学规划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碳排放交易评价指标内联性分析
    3.1 碳排放权交易指标体系
        3.1.1 碳排放权交易指标体系框架构建
        3.1.2 碳排放交易权体系的次级指标问卷调查设计
    3.2 碳排放权交易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3.2.1 网络分析法
        3.2.2 网络分析法的数据处理工具——Super Decision
    3.3 碳排放权交易指标体系指标内联性结果分析
        3.3.1 碳排放权交易指标体系下的准则层分析
        3.3.2 碳排放权交易指标体系下的指标层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区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下市场化博弈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模型构建
    4.3 仿真案例研究
    4.4 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下市场化博弈结果分析
        4.4.1 基于碳交易与非交易模式下系统净收益分析
        4.4.2 基于两种交易模式下碳减排技术分析
        4.4.3 基于非交易模式下碳减排技术分析
        4.4.4 基于两种模式下各发电方式的CO2排放许可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在校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9)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差异和公平的减排目标分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述评
        1.2.1 区域碳排放的计算及差异
        1.2.2 减排目标分配的研究层次
        1.2.3 减排目标分配的原则和标准
        1.2.4 减排目标分配的方法和模型
        1.2.5 减排目标分配结果的评价
        1.2.6 简要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和相关方法
    2.1 相关概念解释和研究对象界定
        2.1.1 碳排放的相关概念
        2.1.2 分配方式的界定
        2.1.3 分配对象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资源经济、环境经济和低碳经济
        2.2.3 温室效应和节能减排
    2.3 区域净CO_2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2.3.1 能源消费相关导致的CO_2排放
        2.3.2 水泥生产过程本身导致的CO_2排放
        2.3.3 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对CO_2的封存
    2.4 区域CO_2排放差异的计量方法
    2.5 CO_2减排目标区域分配方法
        2.5.1 典型的碳排放分配方法
        2.5.2 分配方法的选择
    2.6 区域CO_2排放公平性的评价方法
    2.7 本章小结
3 我国各省区CO_2排放时空变化和差异
    3.1 考虑水泥生产和土地利用的省区CO_2排放计算模型
        3.1.1 基于区域消费的能源使用排放量
        3.1.2 水泥生产过程的排放量
        3.1.3 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碳汇”作用吸收量
        3.1.4 数据来源及处理过程
    3.2 基于指标的各省区排放差异计量方法
    3.3 基于泰尔指数的CO_2排放省区差异模型
    3.4 基于指标的CO_2排放差异
        3.4.1 碳源和土地碳汇在区域排放的构成
        3.4.2 国家整体排放的时间变化
        3.4.3 各省区CO_2排放的差异和时空变化
    3.5 各省区CO_2排放差异的测算结果和分析
        3.5.1 人均CO_2排放的区域差异
        3.5.2 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
    3.6 本章小结
4 我国各省区CO_2减排目标分配
    4.1 减排目标分配的原则和指标体系的形成
        4.1.1 国家内部减排目标分配原则形成的依据
        4.1.2 分配原则和指标体系的形成
    4.2 决策偏好下混合原则和多指标的复合分配模型
        4.2.1 复合分配指数的建立和情景扩展
        4.2.2 指标熵值法的权重计算和结果
        4.2.3 基于等比例计算方法的分配模型
        4.2.4 考虑边际减排成本缩减的分配模型
        4.2.5 基于改进等比例计算方法的分配模型
    4.3 参数设定和总量控制目标的预测
        4.3.1 分配基期年和目标年等参数的设定
        4.3.2 减排目标分配的区域维度
        4.3.3 原始减排目标基于参数设定的转换
        4.3.4 数据来源与处理
    4.4 混合原则和多指标下各分配模型的计算结果
        4.4.1 等比例方法的分配结果
        4.4.2 考虑边际减排成本缩减的分配结果
        4.4.3 改进等比例方法的分配结果
    4.5 不同计算方法下分配结果的比较分析
        4.5.1 分配结果的区域差异和方法差异
        4.5.2 分配结果的离散程度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公平性的各省区减排目标分配方案评价
    5.1 各省区CO_2排放公平性的测度模型
    5.2 各分配方案下的各省区CO_2排放指标及数据来源
        5.2.1 排放指标测算
        5.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5.3 分配方案下省区减排压力预测模型
    5.4 基于公平性的分配方案比较和选取
        5.4.1 各分配方案人均排放公平性的比较
        5.4.2 各分配方案排放强度公平性的比较
    5.5 分配方案的选取和各省区减排目标分析
        5.5.1 基于公平性评价的分配方法和方案选取
        5.5.2 选取分配方案下的减排目标
    5.6 选取的目标分配方案下各省区的减排压力
    5.7 各省区减排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5.8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各省区排放特点和区域差异
        6.1.2 国家内部减排目标分配的框架和我国减排目标
        6.1.3 基于决策情景和多种计算方法的分配模型
        6.1.4 分配结果的比较和评价
    6.2 研究展望
        6.2.1 未来可以深化的方向
        6.2.2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情况
致谢

(10)中国碳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1.3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研究
        2.1.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
        2.1.2 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研究
    2.2 碳排放及碳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2.2.1 碳排放及碳强度影响因素研究的分析方法
        2.2.2 碳排放及碳强度的行业、区域以及国际比较研究
    2.3 碳排放及碳强度的预测研究
        2.3.1 情景预测分析
        2.3.2 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
        2.3.3 其他方法
    2.4 碳交易及相关政策研究
    2.5 碳减排成本路径研究
    2.6 国际低碳发展借鉴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碳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统计研究
    3.1 中国碳强度影响因素的Kaya分解
    3.2 中国碳排放及碳强度的统计研究
        3.2.1 中国碳排放的估算方法
        3.2.2 中国碳排放和碳强度的现状
        3.2.3 碳排放及碳强度的国际比较
    3.3 中国产业结构的统计研究
        3.3.1 产业结构概念及范围界定
        3.3.2 中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
    3.4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统计研究
        3.4.1 中国能源消费的历史与现状
        3.4.2 能源消费的国际比较
    3.5 中国能源强度的因素分解
        3.5.1 LMDI分解方法
        3.5.2 中国能源强度的国家层面分解
        3.5.3 中国能源强度的六大产业部门层面分解
        3.5.4 中国工业部门能源强度分解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碳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的计量检验
    4.1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4.2 碳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的长期均衡分析
        4.2.1 时间序列ADF平稳性检验
        4.2.2 时间序列johansen协整检验
        4.2.3 协整结果分析
    4.3 向量自回归模型构建
        4.3.1 向量自回归模型定义
        4.3.2 向量自回归模型估计
        4.3.3 向量自回归模型平稳性检验
    4.4 碳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短期关系
        4.4.1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定义
        4.4.2 误差修正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4.5 碳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动态关系
        4.5.1 脉冲响应分析
        4.5.2 方差分解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实现碳强度下降目标的情景研究
    5.1 引言
    5.2 中国碳强度下降目标的情景分析
        5.2.1 情景分析法
        5.2.2 情景描述
        5.2.3 指标选取及模型构建
        5.2.4 指标变化率设定
        5.2.5 情景预测结果分析
    5.3 中国不同情景下的碳排放脱钩分析
        5.3.1 脱钩指标构建
        5.3.2 数据说明
        5.3.3 中国1980-2010 年碳排放脱钩分析
        5.3.4 中国不同情景下的碳排放脱钩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降低碳强度的政策建议
    6.1 国际经验借鉴
        6.1.1 欧盟经验
        6.1.2 美国经验
        6.1.3 日本经验
    6.2 中国降低碳强度的对策
        6.2.1 节约能源
        6.2.2 优化能源结构
        6.2.3 调整产业结构
        6.2.4 加快节能和低碳技术研发
        6.2.5 增加森林及生态系统碳汇
        6.2.6 积极推动低碳试点示范工程的发展
        6.2.7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和完善相关政策
        6.2.8 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四、CO_2排放的国际外部性及解决办法的经济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opula模型的碳市场与能源期货市场相关性研究[D]. 张硕.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2]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D]. 李晓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3]全球视野下国际贸易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D]. RIZWANA YASMEEN.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4]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中国国际航运业影响研究[D]. 朱寿成. 厦门大学, 2019(09)
  • [5]碳货币的研究 ——基于补充货币的视角[D]. 张旭. 吉林大学, 2019(11)
  • [6]全球价值链与全球碳链的一般均衡模型与应用[D]. 毕慧敏. 湖南大学, 2019(07)
  • [7]碳关税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 张艺辉. 江南大学, 2019(04)
  • [8]碳排放交易评价指标内联性及市场化博弈分析[D]. 董艳艳.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3)
  • [9]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差异和公平的减排目标分配[D]. 邓宣凯. 武汉大学, 2016(01)
  • [10]中国碳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 卢松浩.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CO_2排放的国际外部性及解决方案的经济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