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关系中的权力归属

性别关系中的权力归属

一、两性关系中的权力归属(论文文献综述)

刘冠蕾[1](2021)在《试论亨利·詹姆斯小说中的两性关系 ——以后期三部长篇小说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尤达[2](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指出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戴珍玲[3](2021)在《丁玲与萧红女性意识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丁玲和萧红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两位女性作家,她们将自身丰富的女性体验与对女性群体的密切关注融为一体,以文本创作的形式对中国现代女性的解放问题进行探索。结合丁玲和萧红的女性经历,将之作为解读其作品的互文性背景,从两性、家庭和社会三个关系维度来分析她们女性意识在文本中的体现,可以发现丁玲和萧红对女性解放道路有着不同的理解与思考:丁玲认为通过政治权力争取两性平等是实现女性解放的根本之途。对政治的追求与强调不仅表现在丁玲自身的人生选择中,也影响着丁玲笔下的女性形象塑造;而萧红的创作则关注两性差异,强调男权文化对女性走向社会的阻碍。这种创作差异正是丁玲、萧红女性意识在文本创作中的直观体现。女性解放难以一蹴而就,丁玲和萧红对女性解放的探索也不可避免地受历史局限性的影响。但不能否认的是,她们的创作所体现的对女性群体的关怀以及对女性解放话题所进行的思考,对推动女性解放运动有着重要作用。论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界定女性主义理论中的相关概念,梳理该理论在国内的传播与接受过程,肯定丁玲和萧红的创作价值,点明她们的创作在现代中国女性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第二个部分通过分析丁玲和萧红笔下的女性人物在两性、家庭和社会三重维度遭遇的不同困境来解读丁玲和萧红女性意识在文本中的体现。第三个部分主要比较丁玲和萧红女性意识的异同,分析造成丁玲和萧红女性意识差异的原因,并探讨丁玲、萧红的女性文学创作对当今社会女性解放话题的启发。

段艳红[4](2021)在《“他者”视域下姜文电影中女性角色的影像建构》文中研究指明波伏娃和穆尔维的"他者"理论认为在两性关系中男性是自我的主体,女性是被男性建构出的只有绝对性没有相对性的"他者"。基于此理论重新审视姜文导演的电影可以发现,姜文电影在围绕男性展开叙事塑造男性主体的同时,往往运用隐蔽性、控制性和省略性镜头语言把女性建构为一种视觉元素和隐喻性的叙事符号。女性在隐蔽性镜头下呈现出"客体性",在控制性镜头下呈现出"内在性",在省略性镜头下呈现出"相异性",这些属性把女性建构成只有绝对性没有相对性的绝对的"他者"。

郭荣[5](2020)在《吉姆男性气质的动态建构》文中认为《幸运的吉姆》是英国当代着名小说家金斯利·艾米斯的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它奠定了金斯利·艾米斯在"愤怒的青年"这一派别中的先锋地位。金斯利·艾米斯采用"反英雄"式的写作手法,展现了主人公吉姆在经历了男性气质危机、男性气质觉醒以及男性气质重塑的动态变化,从侧面反映了男性气质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也指向了性别身份的动态性。艾米斯通过建构吉姆动态的男性气质旨在抨击以贝尔特朗为代表的伪精英男性气质,并表现出对以吉姆为代表的中下层阶级男性气质抱有积极态度。

徐唯萌[6](2020)在《社会性别视角下避孕广告中的风险与责任 ——以2009年-2019年中国大陆避孕产品广告为例》文中认为避孕涉及的生育问题与性病传播防止既涉及个人隐私,也是公共健康问题。随着社会观念的更新,女性主体意识和全社会公平意识的觉醒,避孕中的风险与责任的两性平等问题也在不断演化。本研究探讨的核心问题是避孕广告的风险与责任诉求呈现。避孕广告主要采用什么框架呈现避孕与性的风险责任?有何特征?透过风险与责任呈现,避孕广告中的社会性别媒介再现是否存在偏差?这种失衡是如何造成的?本研究研究对象为2009年-2019年的中国大陆地区的避孕套广告视频,选取200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中国大陆地区电视或网络媒体渠道发布的杜蕾斯、杰士邦、冈本避孕套视频广告,总共178篇避孕产品视频广告;利用SPSS软件进行编码统计,从风险、责任角度进行媒介内容分析,结合相关书籍文献,讨论研究问题,得出最终结论:避孕套广告主要使用享乐收益框架与个人责任归因框架。在风险与责任呈现中,可以看出明显的性别形象与叙事结构的偏差,倾向于男性视角。这种社会性别偏差是由男性权力为中心的社会文化所建构的,由男性视角的媒介再现这种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媒介中的不平等被创造、强化与隐藏。

刘红梅[7](2020)在《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中西方家庭文化对比研究》文中认为家庭是历史的产物,家庭文化是人们在实践中自觉的审视家庭生活后的理性反思结果。家庭是社会机体的有机细胞,家庭文化是确保家庭细胞形态健康的重要因素。家庭和谐、家庭文化健康,个体人才能得到培养,社会才能稳定有序,家庭才能真正发挥连接个体与社会的“桥梁”作用。现代性发育和市场经济的主导,在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更深层意义上改变了人们的家庭生活理念。传统的家庭及其文化已经在新的社会实践和交往关系中遭到解体。个体面临从传统的家庭生活中不断的出走,又一次次陷入对现代家庭寻找的徘徊困境中,家庭本身也面临价值观困境、伦理道德困境、家庭教育困境以及传承与断裂困境。进入新时代人们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文化去解决个体和家庭困境,去保障社会的良序发展。本文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点,以文化哲学作为观察视角,通过中西方家庭文化的对比研究,发掘中国传统家庭文化和西方家庭文化中的合理资源,试图为新时代家庭文化建设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探索方向。唯物史观是人们研究人类社会现象和社会存在的钥匙。家庭及其文化作为社会现象和社会存在的一种,必然符合唯物史观的一般规律。纵观中西方古代社会历史可以发现,家庭是人类早期共同选择的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人类从动物式本性群居到自觉选择家庭作为生活方式,从无序的血缘婚家庭到现代文明社会“一夫一妻”制家庭,家庭产生的每一步都和人们实践的重心“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分不开。对“两种生产”的需要直接产生了人们对家庭生活的需要。通过家庭实现了生存资料和生命的再生产,通过家庭交往实现人对自我的确认。与之相适应,家庭作为经济生产单位具有满足人们生活资料需要的生产功能,作为生育单位家庭具有延续自身和种族生命的生产功能,同时家庭作为育人之器具有抚养和培育后代的功能。兼具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两种生产”,也就决定了产生其上的家庭的性质。家庭文化则是人的本质在家庭生活中的显现,是人在具体的家庭生活实践中将自己的本质力量外化、对象化的结果,是人的社会关系的集中反映,也是人们从必然的非自由状态走向人的自由解放的过程。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家庭文化在维护人的生存和生命中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在统治者意志中变成束缚人自由的工具,实现人的解放必然要从批判以买卖婚姻为实质的非自由的家庭文化开始,将人的解放作为家庭文化的价值诉求,积极构建以实现人的解放为内容的家庭文化。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家庭文化的变迁是与人们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变迁分不开的。在人类早期家庭就是整个社会,婚姻制度就是社会制度。在社会生产能力低,生活范围局限在血缘家庭之中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个体对家庭、对血缘、对伦理关系越是依赖,社会在结构上越是以血缘家庭为基础。一旦新的社会制度从私有财产中产生出来,私有财产可以通过财富支配他人进行劳动,阶级对立从中产生,随之发生阶级关系力量变革,血缘伦理组织社会将被国家阶级代替,家庭文化也要从传统血缘伦理家庭文化向个体本位的家庭文化转变。中西方家庭文化的演变,是以自然经济向工业为主的市场经济转换为动力的。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看,家庭文化的内容围绕所有制关系展开。先秦时期自给自足的农业性质,使得传统家庭文化属于典型的血缘伦理文化。家庭文化围绕血缘关系展开,具有伦理性、群体性、家庭本位性、父子关系主导性等主要特点。在《周易》和儒家文化中肯定男女两性关系,属于统治阶级意志下的家庭文化,带有明显的尊卑等级色彩;法家以刑法秩序规定家庭文化;道家打破儒家和法家的礼治和法治文化,以自然无为实现世俗解脱。近代工业萌芽和新文化思想的涌进,群体本位家庭开始向个性自由为主的个体家庭转变,这一思想在婚姻制度中得到巩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家庭文化得到高扬,但由于转型期的“悖论”存在境遇,人们在享有个体家庭文化自由的同时,也失去了传统家庭文化的依托。个体家庭文化陷入异化、功利化、自由化的个体家庭文化境遇。西方家庭文化呈现从古希腊的城邦利益至上和中世纪的宗教家庭文化中解放出来,向资本主义个体家庭文化演进的面貌。柏拉图以城邦利益为目的消解自然家庭,亚里士多德从伦理正义的角度肯定城邦与家庭共同体的至善性,快乐主义从个体本性的快乐原则出发,肯定个体从家庭中获得快乐的正当性。中世纪宗教家庭文化以早期基督教的禁欲独身开始,经历阿奎那肯定以生育为目的的“圣事”婚姻,最终以“骑士之爱”为萌芽的个性之爱从宗教中觉醒结束。但真正的西方式的个体本位的家庭文化,是在私有制实现的资本主义社会才真正开始。培根和卢梭则站在新兴的资产阶级立场,从自然人权的角度探索家庭文化属于个体本性自由范畴。康德从私有财产的所有权问题出发,将婚姻家庭纳入法权契约关系中,契约婚姻属于“有物权性质的对人权”的范围,是双方彼此占有的权利,对等的义务和权利是婚姻的本质。黑格尔将婚姻家庭文化视为伦理精神的直接实体性存在,家庭文化具有伦理性的爱的性质,彼此互爱是家庭文化的最高目的,反对康德的物性契约理论。中西方家庭文化演进过程,反映出家庭文化从自然血缘家庭文化向个体本位家庭文化方向转变,个体家庭文化以实现个体的自由和幸福为直接目的。对比发展过程可知,中西方家庭文化存在相通性。从生活方式的角度看,血缘家庭作为最早的生活方式,家庭文化是命运、是权力、是利益共同体文化。从秩序的角度看,家庭文化是一种秩序文化。家庭的产生本身就是人从无序状态到有序的过程,自然的男女分工和家庭角色分工本身就是人自我构建秩序的体现。从家庭文化的功能看,家庭文化是一种育人文化。在承担生育教养后代的同时还要赡养父母。这是中西方家庭呈现的历史共性。有共性也就存在差异性,差异性是必然的存在。从家庭价值导向来说,中国家庭文化属于家庭本位导向群体利益,西方则是以个人为本位倾向个体幸福。在家庭文化理念上,中国家庭文化更多的强调对宗族、家庭的责任,西方则更注重义务与权利的对等。从家庭文化模式看,中国宗法思想笼罩下家庭模式是以父子本位文化,以男性为尊注重男权思想。西方个体文化属于夫妻本位文化,家庭文化围绕夫妻关系展开,更注重男女之间的平等。唯物史观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西方家庭文化差异是在各自的主导经济形式、社会政治结构、自然因素和文化精神理念下造就的,各有其独特的产生背景。当前家庭文化自身的困境,市场经济的发育,都在指向新时代家庭文化探索问题。面对新时代不可回避的家庭问题,汲取中西家庭文化思想的合理性精华,即为论文的出发点与归结点。在辨析家庭文化史与中西方文化的思想资源的前提下,得出中西方家庭及其文化上既具有共通性又存在差异点。本文认为新时代家庭文化探索,要解决好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既要承续人类以往的思想精华,又要以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各种需要作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体、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的要求作为价值取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家庭文化探索中的理论指导,做到目的、价值和思想相融合。立足新时代和市场经济发展,做到整合中西方家庭文化,以培养塑造现代社会需要的独立个体人格为基点,达到家庭的良性存在与发展,从而稳定社会保障现代化发展。

胡禹茂彤[8](2020)在《彭小莲电影女性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彭小莲的创作生涯横跨中美两个地域,这让彭小莲的电影呈现出与其他“第五代导演”完全不同的创作风格,即既有对上海普通和底层人群的细腻的人文关怀,又兼具电影拍摄与制作的商业属性,她的作品大多以女性为主人公,注重于女性在新时期个性的释放的表达,特别是能细腻入微地传达女性的内心情感变化,又能触及到与此相关的社会根源性问题。其次她的电影也多描写男女两性之间的权利博弈,呈现出男性形象的弱化和边缘,女性刻板印象的打破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她电影中的人物,尤其是女性的塑造除了被当时的创作环境和文化语境所制约外,大多受到彭小莲个人成长和创作经历的影响,因此也呈现出较为一致和鲜明的特征。本文站在女性主义的理论角度,试图通过解读彭小莲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以分析作品所传递的女性意识,并通过对构建方式和影响因素的讨论来洞见彭小莲的精神世界,以期对女性电影当下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启发帮助。

王晓燕[9](2020)在《红色经典《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修辞重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红色经典《战斗的青春》自1958年出版,其后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历经作家雪克四次修改,为当代文学史留下五个版本,呈现了数十万字的异文语料,这是珍贵的文献资源。现有研究有很多重要的成果,绪论第一节分类描述了此类研究的价值。但与本文考察对象直接相关的版本研究存在待开发空间:其一,从版本研究的共同要求观察,《战斗的青春》同类研究的版本意识相对匮乏、版本指向比较模糊、版本依据时见错漏。其二,从红色经典版本变动的区别特征观察,《战斗的青春》同类研究相对忽略了政治修辞>艺术修辞的文献事实。本文拟对同类研究的不足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以《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为研究对象,采取线性对比的方式,依次将1958版/1960版、1960版/1961版、1961版/1962版、1962版/1978版进行对比,穷尽性地统计版本变动内容。依据后版相对于前版“重构了什么——怎样重构——为什么重构”的逻辑路径,立足五个版本的精细对勘,将其置于广义修辞学“两个主体(表达者—接受者)、三个层面(话语建构—文本建构—人的精神建构)”的理论框架,考察《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的修辞重构特点、修辞成因及话语生态。以小说标题“战斗”关联的战争叙事、“青春”关涉的性爱叙事,以及统摄两者的阶级叙事为关注点,聚焦阶级叙事、战争叙事、性爱叙事等不同版本变动主题,参照版本增扩、删减、置换和增删置换的复合形态,分析版本变动篇幅、变动趋势、修改意图等因素。研究发现:增扩主要分布在阶级叙事和战争叙事的修辞重构中,部分分散于性爱叙事的修辞重构;置换和删减在阶级、战争和性爱叙事的重构中分布相对平均;增删置换的复合形态相对集中在战争叙事中正反群像的形象重构以及性爱叙事中的角色位移和修辞重构。研究认为:《战斗的青春》版本修改本质上是特定意识形态规约下对前版本的一种修辞重构,是一个故事的不同讲法,重构了不同的文本呈现形式,隐含着人的存在方式的修辞信息。据此勾勒相应的叙事变动路径,综合语义分析和修辞考察,分析作家个人讲故事的方式和接受群体听故事的审美期待之间的缝隙,比如受接受者的阅读取向影响,不同版本中许凤三姐妹经历了[+牺牲]→[-牺牲]→[+牺牲]的修辞重构,这里有作家主动或被动的自我调适,个人与时代的互动、及其契合主流意识形态和文艺体制的修辞加工,从中挖掘文学想象和政治想象复杂纠葛中的历史文化信息,尝试将无序分布于不同版本的碎片信息转化为有序的再阐释资源。虽然以今天的眼光看,《战斗的青春》不同版本的修辞重构可能有同质性大于异质性的总体倾向,革命的纯粹性可能部分地遮盖人的复杂性,但那是时代需要的精神能量,是影响同时代人并激发后人追溯的红色基因。当年艺术之“我”融会于政治之“我”的文学生产和产品再加工,仍是考察红色经典版本重构待开发的话语场。希望本文区别于现有研究的分析,能够为修辞学—文学研究互相拓展跨界学术生产、构建更为开放的学科形象和学科生态,探索一种可能性。

杨莹[10](2020)在《卡里尔·邱吉尔剧作中的性别伦理危机与重构》文中认为卡里尔·邱吉尔(Caryl Churchill,1938-)是英国当代剧坛最杰出、最当红,也是为数不多能够获得世界性声誉的女剧作家之一,由于身处20世纪60、70年代“第二波女权运动”的浪潮之中,这一时期英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大转变对邱吉尔本人的思想观念和艺术创作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从1972年的《拥有者》到1976年的《醋汤姆》再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九重天》《上流女孩》《沼泽地》,这些剧作无一不包含着作者对女性权力和两性问题的思考,作品中突出的社会政治关怀和独特的戏剧艺术手法受到了英国国内乃至国际文艺界的广泛关注,先后四次获评美国外百老汇戏剧大奖“奥比奖”,并接连斩获了包括“理查德·希拉里纪念奖”、“苏珊·史密斯·布莱克博恩奖”、“晚会标准奖”、“西区戏剧协会奖”等在内的多项欧美戏剧大奖。然而,与国外文学艺术研究领域迅速刮起的“邱吉尔热”相比,由于中译本的缺失,邱吉尔戏剧研究在中国长期处于冷门状态,国内学术研究文献不足百篇,且暂无用中文写作的硕士学位论文。因此,在广泛收集、阅读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笔者有意选取反映卡里尔·邱吉尔女性主义思想主张的三部代表性剧作《拥有者》《九重天》以及《沼泽地》作为研究对象,围绕剧中由不平等的两性关系或性别身份的错位、颠倒所导致的不同程度的性别伦理危机这一主题,从文学伦理学和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出发,按照两性关系发展变化的趋势从伦理困境、伦理失序和伦理重构三个层次来解读文本,通过对戏剧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的综合性研究,希望在较为全面地反映作者的女性主义思想的同时,也对作者的性别伦理观进行探讨。本论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四章)、结语、参考文献与附录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要对卡里尔·邱吉尔其人,其创作成就进行简要介绍,其次对本论文选题和写作的缘由以及邱吉尔戏剧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加以说明,最后是对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的论述。第一章主要以反映阶级和性别双重压迫的作品《沼泽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女性意识发展初期传统两性关系的转变以及女性伦理困境的产生。《沼泽地》虽然创作年代在后,但由于相对封闭、保守的故事情境和人物关系设定,在情节内容上反而表现出两性关系发展初期的一些特点,这一时期的女性虽然已经开始认识到自身的边缘化处境,但还仅仅停留在希望获得男性的认可和尊重,争取最基本生存空间的阶段,对男性力量、男性权威依旧有较强的依赖性。作品的女主人公薇儿作为社会下层劳工阶级女性成了被压迫者的压迫对象,被迫承受着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与男权思想的束缚与禁锢,与弗兰克的婚外恋情,母亲与情人的双重伦理身份,更是让她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困境之中。剧中薇儿的女性意识虽然已经有所觉醒,但她在试图突破资本主义劳工制度的经济封锁之时,却依旧寄希望于女性困境的始作俑者——希望情人弗兰克能够带她逃脱这片充满了女性血泪的沼泽地,尚未意识到隐藏在充满剥削和压迫的劳工制度之后的男权中心思想才是造成自身悲剧命运的根源。第二章集中探讨邱吉尔批判资本扩张与同性压迫的作品《拥有者》,分析由女性权力欲望膨胀导致的传统两性关系倒置,以及由此产生的伦理失序现象。第二小节“身份错位引发的伦理悲剧”,实际上要从两个方向来解读,首先是就女主人公玛丽恩而言,她在事业上的扩张欲与情感上的控制欲,使她背弃了“家庭的天使”的身份,转变成了一个事业上的女强人,传统家庭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被打破,性别身份的错位也让传统的两性关系受到了冲击。其次指的是发生在两个家庭之间的伦理关系的混乱,物欲与性欲的交织打破了既定的家庭伦理秩序,让两个家庭同时陷入了伦理混乱之中。《拥有者》反映了女性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女性由确认自身身份的渴望发展到在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与男性竞争,并试图以超越、控制男性的方式获得自由解放,女强男弱的性别伦理关系成了此阶段的主要特征。第三章围绕邱吉尔女性主义戏剧代表作《九重天》展开研究,思考由伦理重构实现两性和谐的可能性。通过前面两部作品的分析,我们认识到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权力的扩张,传统的两性关系被颠覆,但女性却并没有因此而获得解放,也没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两性和谐,反而是引发了一系列家庭伦理问题,如果任由女权思想继续膨胀,谁都无法保证女性不会走向极端,取代男性而成为另一个中心话语的建构者。因此,基于对女性主义发展历程的反思,邱吉尔有意在绝对的男权或女权中心之间,探索实现女性解放的“第三条道路”,这主要表现为《九重天》一剧中淡化性别界限,重建多元、自由、宽容的开放式伦理秩序的新尝试。第四章关注戏剧文本在角色设置、结构和情境等方面的特点,探究其创新性艺术实践在传达两性伦理思想方面的表达效果和具体指向。角色换演是邱吉尔戏剧中比较特殊也比较常见的一种艺术技巧,旨在通过多种方式的协调与转换使角色扮演者与角色本身产生较大的差异和距离感,一方面让观众游离于戏剧情境之外,从而转向对现实的思考,另一方面换装行为本身就包含着深刻的性别伦理意涵。第二节主要从戏剧结构入手,分析邱吉尔戏剧的非线性叙事以及开放式结尾等艺术手法的伦理指向,不同于常见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头身尾式的结构,片段化的戏剧情节和开放式结尾促使观众脱离戏剧情境,主动参与谋求改革的过程。最后一节从复现式的戏剧情境的角度出发,针对三个剧本中反复出现的某些场景,探究其中所包含的作者对两性问题的思考。结语部分梳理论文的脉络,对研究所涉及的三部戏剧及其所反映的两性关系和伦理问题进行总结论述,呈现邱吉尔女性主义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过程。事实上,论文选取的三部作品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女性在追求解放和自我实现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顾与反思,能够深化读者对于女性主义的理解,也更有利于对和谐、平等两性关系的探索。

二、两性关系中的权力归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性关系中的权力归属(论文提纲范文)

(2)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结语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3)丁玲与萧红女性意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从女性主义视域看丁玲、萧红的女性文学创作
    (一)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
    (二)现代中国女性文学创作
    (三)丁玲与萧红的女性文学创作
二、丁玲、萧红女性意识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
    (一)两性之困:抗争与被物化的女性
    (二)家庭之牢:出走与被囚的女性
    (三)走向社会:战争年代的女性突围
三、丁玲与萧红女性意识差异分析及原因探析
    (一)丁玲与萧红女性意识异同分析
    (二)丁玲、萧红女性意识形成原因探析
    (三)从丁玲与萧红的女性文学创作看“女性解放”话题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他者”视域下姜文电影中女性角色的影像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隐蔽性镜头下女性他者“客体性”的尴尬
    (一)在叙事内容上借用隐喻镜头来建构女性的客体性
        1.女性被隐喻为性别符号和叙事符码而找不到自我主体
        2.女性被隐喻为商品而失去自我主体
        3.女性被隐喻为依附于男性的附庸物而无法建构自我主体
    (二)在镜头形式上借用隐蔽性镜头建构女性客体性
        1.隐藏女性面部表情的镜头
        2.弱化女性主体性的远摄镜头
二、控制性镜头下女性他者“内在性”的束缚
    (一)在叙事内容上建构男性对女性的控制关系
    (二)在镜头形式的运用上建构男性对女性的凝视关系
三、省略性镜头下女性他者“相异性”的无奈
    (一)内容上以女性的缺场来建构其相异性
    (二)形式上以女性的在场来建构相异性
结语

(5)吉姆男性气质的动态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1. 吉姆的男性气质危机
2. 吉姆的男性气质觉醒
3. 吉姆的男性气质重塑
4. 结语

(6)社会性别视角下避孕广告中的风险与责任 ——以2009年-2019年中国大陆避孕产品广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介绍与研究选题
    1.2 文献综述与学理基础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
2 风险与责任视角下避孕套广告的量化内容分析
    2.1 避孕套广告整体资料分析
    2.2 生殖层面:风险与责任数据
    2.3 享乐层面:风险与责任数据
    2.4 健康层面:风险与责任数据
    2.5 小结
3 避孕套广告的框架分析
    3.1 提供问题定义
    3.2 阐释事件原因
    3.3 提供道德评价
    3.4 示意解决方案
4 风险与责任视角下避孕套广告的质化内容分析
    4.1 框架高层次分析:享乐至上,尽情尽兴
    4.2 框架中层次分析:男性中心视角为主
    4.3 框架低层次分析:充满性暗示符号
5 阐释与结论
    5.1 风险的媒介化
    5.2 责任归因的个人化
    5.3 社会性别偏差与性别权力
    5.4 总结与反思
    5.5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编码表
参考文献
致谢

(7)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中西方家庭文化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当前家庭面临的四重困境
        一、价值观困境
        二、道德伦理困境
        三、家庭教育困境
        四、传承与断裂困境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论文研究的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第四节 论文研究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论文研究基本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唯物史观中的家庭及其文化理论
    第一节 家庭与“两种生产”
        一、家庭的产生是“两种生产”的结果
        二、家庭功能是“两种生产”的展开
        三、家庭本性是“两种生产”属性的显现
    第二节 家庭文化与人的本质
        一、家庭文化是自由自觉活动的结果
        二、家庭文化是社会关系的反映
        三、家庭文化是本质力量对象化结果
    第三节 家庭文化与人的解放
        一、扬弃异化的资本主义家庭文化
        二、人的解放是家庭文化的价值诉求
        三、人的解放是家庭文化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中国家庭文化演变及其价值取向
    第一节 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传统家庭文化
        一、《周易》中的家庭文化观念
        二、儒家以礼建设家庭文化
        三、道家以自然之道建设家庭文化
        四、法家以刑法建设家庭文化
    第二节 工业探索基础上的家庭文化
        一、思想解放层面中的家庭文化
        二、制度保障中的家庭文化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转型期的家庭文化
        一、社会转型时期的悖论存在境遇
        二、个体自觉与当代家庭文化
        三、家庭文化的新样态新特点
第三章 西方家庭文化演变及其价值取向
    第一节 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古希腊家庭文化
        一、城邦利益上的家庭文化
        二、城邦与家庭融合层面的家庭文化
        三、快乐主义的家庭文化
    第二节 自然与商品经济共存基础上的中世纪家庭文化
        一、早期基督教家庭文化
        二、信仰与理性结合下的家庭文化
        三、个体觉醒下的家庭文化
    第三节 商品经济基础上的近代家庭文化
        一、自然人性基础上的家庭文化
        二、契约法权基础上的家庭文化
        三、伦理精神实体存在基础上的家庭文化
第四章 中西方家庭文化的共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中西方家庭文化的共性
        一、共同体文化上的共性
        二、秩序文化上的共性
        三、育人文化上的共性
    第二节 中西家庭文化的差异性
        一、价值导向差异:群体本位与个体本位
        二、文化理念差异:家庭责任与个体权利
        三、文化模式差异:父子文化与夫妻文化
第五章 中西方家庭文化差异的探源
    第一节 中西方主导经济形式的根源
        一、农业经济
        二、商业经济
    第二节 中西方社会政治结构的根源
        一、宗法制度上的家国一体
        二、民主制度上的家国分离
    第三节 中西方理性精神的根源
        一、理性精神的基点不同: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
        二、理性精神的目标不同:他人与个体
    第四节 中西方自然环境的根源
第六章 新时代家庭文化探索
    第一节 新时代家庭文化探索的指导原则
        一、以实现美好生活为目标原则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取向原则
        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原则
    第二节 新时代家庭文化探索的三重维度
        一、家庭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维度
        二、家庭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维度
        三、家庭文化与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维度
    第三节 新时代家庭文化探索的基点
        一、家庭文化的整合
        二、独立人格的培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彭小莲电影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思路与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彭小莲的创作经历概述
    2.1 前期:创作萌芽期
    2.2 中期:兼容并蓄期
    2.3 后期:风格形成期
第三章 彭小莲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3.1 家庭形象
        3.1.1 男性欲求中的妻子
        3.1.2 走向两极化的母亲
        3.1.3 叛逆中觉醒的女儿
    3.2 社会形象
        3.2.1 男权阵营的维护者
        3.2.2 被看的“她者”
        3.2.3 真正的职业女性
        3.2.4 理想主义的符号
    3.3 与男性之间的关系
        3.3.1 矛盾的父女
        3.3.2 对立的兄妹
        3.3.3 被拯救的爱人
    3.4 与女性之间的关系
        3.4.1 爱恨交织的母女关系
        3.4.2 相互省察的同盟关系
第四章 女性形象的建构方式
    4.1 变化的视角
        4.1.1 第一人称叙述
        4.1.2 无人称叙述
    4.2 独特的镜语
        4.2.1 长镜头的运用
        4.2.2 原生态的音响
    4.3 时空的构建
        4.3.1 隐喻的空间
        4.3.2 虚构的时间
第五章 影响形象建构的背景因素
    5.1 个人因素:复杂的女性作者
        5.1.1 文革成长经历的烙印
        5.1.2 俄罗斯散文电影的影响
        5.1.3 现实主义的美学风格
        5.1.4 浓厚的上海城市情结
    5.2 环境因素:双重语境下的撕扯
        5.2.1 社会语境:创作环境的改变
        5.2.2 文化语境:女性意识的缺失
第六章 女性形象的建构困境
    6.1 对立的两性关系
    6.2 破碎的爱情观念
    6.3 传统的女性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彭小莲作品年表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红色经典《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修辞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重要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战斗的青春》:文本和版本研究(1959—2020)
        一、文本研究
        二、文本研究的一个特别类型:版本研究
    第二节 现有研究的局限
        一、文本研究不足
        二、版本研究缺失
    第三节 本文选题意义、拟探讨的问题、主要理论资源、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选题意义
        二、拟探讨的问题
        三、主要理论资源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战斗的青春》版本状况和相关说明
    第一节 雪克与《战斗的青春》及五个版本
        一、雪克与《战斗的青春》创作和修改
        二、《战斗的青春》版本依据和版本变动情况
    第二节 本文写作的相关问题说明
        一、版本变动数量统计规则和分类原则
        二、本文写作的相关说明
        (一)关于词语变动、句子变动、段落变动的界限区分
        (二)关于“增扩”“置换”“删减”混杂出现的归类
        (三)正文自述系统和引述系统
        (四)脚注和引例标注说明
        (五)符号说明
        (六)繁简字说明
第二章 《战斗的青春》阶级叙事的修辞重构
    第一节 重构更明确的阶级界限
        一、增扩[+阶级出身]
        二、增扩[+阶级界限]
    第二节 重构更强化的阶级对立
        一、置换[+隐忍 -抗争]→[-隐忍 +抗争]
        二、增扩和置换[+个人恩怨 -阶级仇恨]→[-个人恩怨 +阶级仇恨]
    第三节 重构阶级角色的话语空间
        一、删减反面角色话语权
        二、增扩阶级教谕话语
    小结
第三章 《战斗的青春》战争叙事的修辞重构
    第一节 英雄群像的修辞重构
        一、置换和删减英雄群像主体[-次要人物 +主要人物 -领导个体+领导集体]
        二、增删置换英雄群像生理形象[+雄化+正向强化]
        三、增扩和置换英雄群像精神成长[+忠诚+善言+读书]
        四、增扩和删减英雄群像行为特征[+警觉+善战-负向]
        五、增扩和置换英雄群像人际关系[+亲情+互助+感召力]
    第二节 反面群像的修辞重构
        一、增扩和置换反面群像形体样态[+动物化]
        二、增删置换反面群像生物本能[+攻击本能+食色本能]
        三、增扩和删减反面群像人际关系[+黑化]
    第三节 两个向度:重构文本修辞风格
        一、置换和增扩[+乐观性]
        二、置换和删减[-悲剧性]
    小结
第四章 《战斗的青春》性爱叙事的修辞重构
    第一节 修辞重构的性爱叙事:“不变”的规约和“变”的路径
        一、性爱分配“不变”的规约:语义分析和修辞策略
        二、性爱分配“变”的路径:语义分析和修辞重构
    第二节 许凤—胡文玉:角色关系与角色位移
        一、增扩许凤—革命者胡文玉[+革命]→[-性+爱]
        二、置换许凤—公开叛徒身份的胡文玉[-革命]→[-性+恨]
        三、增删置换许凤—未公开叛徒身份的胡文玉[-革命]→[-性-爱]
        四、增删置换的复合形态:角色位移与文本建构
        五、参照对比:胡文玉—小鸾[+性-爱]程度浅→程度深
    第三节 许凤—李铁:性爱克制与修辞重构
        一、删减[-性爱之感]
        二、置换[+政治引导]
        三、参照对比:江丽—李铁[-性 +爱]→[-性 -爱]
    小结
结语 本文主要观点、创新点、主要不足
附录1 本文图表索引
附录2 版本比对汇总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卡里尔·邱吉尔剧作中的性别伦理危机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意义及创新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意义
        (三) 创新之处
第一章 《沼泽地》:传统两性关系的转变与女性的伦理困境
    第一节 男性角色的游离与淡化
        一、被虚化的“丈夫/父亲”形象
        二、社会、情感生活中的“弱者”
    第二节 女性意识的显现:自我救赎与自我实现的渴望
        一、女性受难史的隐性书写
        二、下层劳工阶级女性的精神觉醒
    第三节 双重束缚下女性生存困境的真实写照
        一、乡村与城市:对立的社会空间
        二、女儿与情人:两难的伦理选择
第二章 《拥有者》:传统两性关系的颠覆与伦理秩序的混乱
    第一节 男性气质的萎缩与失落
        一、性的膨胀与理性的消亡
        二、消极而被动的“局外人”
    第二节 女性意识的扩张:极端化的占有欲和控制欲
        一、野心勃勃的掠夺者形象
        二、女性群体内部的差异与对立
    第三节 身份错位引发的伦理悲剧
        一、社会性别身份的错位
        二、家庭伦理身份的错位
第三章 《九重天》:实现性别平衡的新尝试与伦理秩序重构
    第一节 男性身份的规避与反叛
        一、爱德华身份认同的矛盾性
        二、爱德华对男性身份的彻底背弃
    第二节 女性意识的突围:自由的情感选择与道德判断
        一、婚姻关系中女性独立性的增强
        二、同性恋问题认识与态度的转变
    第三节 建立多元、自由、宽容的性别伦理秩序
        一、“菲勒斯-逻各斯中心主义”神话的消解
        二、淡化性别界限的乌托邦式理想状态
第四章 卡里尔·邱吉尔的戏剧实验及其性别伦理表达
    第一节 角色换演:对既定性别伦理秩序的质疑
        一、“反串式”的角色扮装策略
        二、角色叠置的舞台表演艺术
    第二节 立体复合间断式结构:对既定性别伦理秩序的挑战
        一、男性叙事模式的中断
        二、开放型文本的伦理指向
        三、复现式蒙太奇的叙事艺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文中邱吉尔戏剧单独引段的中英文对照表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致谢

四、两性关系中的权力归属(论文参考文献)

  • [1]试论亨利·詹姆斯小说中的两性关系 ——以后期三部长篇小说为例[D]. 刘冠蕾. 青岛大学, 2021
  • [2]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丁玲与萧红女性意识比较研究[D]. 戴珍玲. 延安大学, 2021(12)
  • [4]“他者”视域下姜文电影中女性角色的影像建构[J]. 段艳红. 电影文学, 2021(07)
  • [5]吉姆男性气质的动态建构[J]. 郭荣. 跨语言文化研究, 2020(00)
  • [6]社会性别视角下避孕广告中的风险与责任 ——以2009年-2019年中国大陆避孕产品广告为例[D]. 徐唯萌. 暨南大学, 2020(04)
  • [7]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中西方家庭文化对比研究[D]. 刘红梅.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8]彭小莲电影女性形象研究[D]. 胡禹茂彤. 西北大学, 2020(07)
  • [9]红色经典《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修辞重构研究[D]. 王晓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10]卡里尔·邱吉尔剧作中的性别伦理危机与重构[D]. 杨莹.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性别关系中的权力归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