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子和陈颖诗的关系

刘亚子和陈颖诗的关系

一、柳亚子陈英士关系论(论文文献综述)

刘霞[1](2020)在《申圭植的中国体验与文学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申圭植(1880-1922)是韩国近代着名的政治家、外交家、独立运动家。他于1911年流亡到中国上海,1922年在上海辞世。在短暂的一生中,他开展了丰富的救亡运动和复国运动,展现出杰出政治外交家和独立运动家的面貌。但在奔走革命的同时,他也留下了诸多文学文本,特别是在长达十一年的中国流亡生涯中,他积累了丰富的跨国体验,包含中国革命体验、韩国独立运动体验、人际交流体验和离散生活体验等,这些体验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申圭植的文学体现出优秀的汉文水平和高超的文学造诣,书写着多样的跨国体验,更包含着丰富的情绪、思想和意识世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是,学界历来的研究,大都仅将申圭植视作一个独立志士,并未对其文本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文学迄今未能得到系统的整理和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从文学和思想层面入手,综合使用“跨界”、“离散”、“身份认同”等后殖民批判理论、新历史主义、比较文学形象学及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具体阐述申圭植的中国体验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进而阐明其文学创作的价值和意义。申圭植有着丰富的思想,并富于实践精神。他的思想指导着实践,并在实践的反作用下不断升华。在中国体验的影响下,国内时期便萌芽的民族意识发展成明确的抗日路线;对自由、民权朦胧的憧憬发展成为明确的近代国家意识;尚武意识和对国际局势的关注升华为外交武力融合的执政理念;对中国的关注、对辛亥革命的肯定及民族大同思想逐步发展成为中韩联合意识并进而发展成为国际联合意识。在这些思想意识的指导下,申圭植在流亡中国期间,以中韩联合和世界联合为策略,以民主共和制为复国政治理念,以大同思想为基础,充分利用国际局势、民族自决思潮和舆论宣传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韩国独立运动,构建了中韩革命联合的平台,培养了大批韩国爱国青年,并在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创建及获取孙中山护法政府的承认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上海地区韩国独立运动的开拓者和中韩革命联合的奠基人。可以说,中国体验使其由一个普通的民族独立斗士成长为反殖民的时代先驱。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其思想表现出过分依赖中国革命派及国际援助、未能重视和发动群众、因没有明确的革命指导思想而未能制止韩人内部各派间的斗争等局限性。申圭植丰富的中国体验促成了其文学中的书写和想象,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首先,申圭植广泛结交中国革命党人、加入革命文学组织南社,并创办了中文周报《震坛》,为中韩交流创造了阵地,这些跨界交流体验促成了其与中国革命先驱和进步文人间的文学交流。这种文学交流表现出以下特征:第一,以民族独立和资产阶级革命为主要话题,促进了中韩两国抗日话语和民族话语的构建,从而有力推动了共同话语和相互认知的发展;第二,申圭植对辛亥革命的认同和反日意识是双方交流的发展机制,从而实现了生成性对话模式;第三,双方都通过对对方的书写来进行自我观照,从而对本国的国家命运和革命前途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第四,双向跨界叙事推动了各自文学的发展。其次,申圭植在跨界空间里经历的政治体验和革命体验对其中国认识和文学书写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将资产阶级革命视作中国乃至亚洲的唯一前途,认为北洋政府腐败、无能、卖国,由此产生了近代国家意识,并产生了中韩联合乃至国际联合意识以及世界和平认识。在其中国书写和文学想象中,他鼓吹辛亥革命,塑造了一系列中国革命志士的形象,批判封建专制以及北洋政府的倒行逆施、腐败无能及卖国行为。此外,他积极论述中韩关系的重要性、中韩合作的必要性、韩国独立之于中国、日本、东亚乃至世界和平的意义,使其文学也呈现出强烈的政论性,体现出政治外交家的独特面貌。但这种中国想象带有一定的乌托邦特点。再次,申圭植的跨界是伴随着流亡开始的,离散生活体验是其跨界体验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离散生活体验使他感受到深深的乡愁和亡国之恨,这些苦闷促使他对日本的侵略本质及韩国的亡国原因等进行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并形成了明确的民族主体意识。此外,离散体验使得他有了更深刻的民族文化认知,对民族历史文化和民族身份也有了新的思索。他在文学中表达着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诉说着亡国苦痛,尖锐地揭露并批判日本侵略的掠夺性和欺骗性,呼吁民族主体一一“大韩之魂”即民族精神,刻画了一系列民族英雄和独立斗士的伟大形象。同时,他积极宣传民族历史和文化,强调民族历史的再书写,并通过对大淙教等民族精神象征的书写和宣扬来坚定地守护自己的民族身份。可以说,申圭植的跨国体验对其文学创作存在着明确的影响关系。交流体验促成了其对中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志士的书写,并进而促成了中韩近代文人的生成性互动和相互认知;政治外交和革命体验,促使他形成了对中国、东亚及近代文明的认识和文学中的中国想象;离散体验和民族体验使其更加意识到自己的民族身份,作品中不仅表现出离散带来的愁和恨,更显示出对民族精神的赞扬和自身的民族认同感。统观申圭植的文学,我们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跨界性,即抗日的跨界性、民族想象的跨界性和语言的跨界性;第二,主体性,即民族主体意识和历史主体意识,这些主体意识均是殖民语境和流亡空间中的集体无意识之表现;第三,文化身份认同的混融性。申圭植在离散体验中遭遇身份认同的危机和焦虑,面对焦虑,他一方面通过对民族文化和民族历史的宣扬来坚守民族身份,另一方面,又以中韩联合的策略参与到中国革命中去,对中国文化和革命产生了认同,从而对自己的文化身份认同进行了一定的重构,体现出混融性特征;第四,政论性。申圭植的文学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水准,但其文学的基调是坚定的抗日意识和民族使命感,因此其文学中充满着革命、抗日、救亡、中韩联合等富于时代感的政治话语和革命话语,体现出政治美学功能,展现出革命文人的独特面貌。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定位申圭植及其文学。第一,申圭植文学是韩国抗日文学、韩国近代汉文学、韩国域外离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韩国文学之瑰宝,具有重要的文学史地位和价值。第二,在中韩交流历史转型和价值重建的新时期,申圭植与中国革命先驱广泛交流,构建中韩革命联合的开端,开创了中韩人文交流的新局面,在这一转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二十世纪中韩关系的奠基者。第三,申圭植凭借敏锐的时代意识和国际意识,在近代东亚复杂的时局中,把握住了时代要求,表现出坚决的抗日意识,看到中韩合作是二十世纪中韩两国共同的历史选择,他的抗日意识、中国认识、东亚认识乃至世界和平认识体现出时代自觉和东亚文化自觉,在东亚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申圭植的中国体验及其文学创作的研究,不仅对于全面客观地还原申圭植这一历史人物的综合面貌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韩国汉文学研究、韩国抗日文学研究乃至中韩近代人文交流研究也都有重要的意义。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也为促进当下中韩交流与对话以及东亚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启示。

王夏君[2](2020)在《越社文学研究》文中指出越社是革命文学团体南社在浙江绍兴设立的分社,由当地社员宋紫佩发起,并得到了南社发起人之一陈去病的帮助,鲁迅、陈子英等人都参与其中。越社活动的时间,相较南社而言,是较为短暂的,大约为一年至一年半。在此期间,曾出版机关出版刊物《越社丛刊》,并创办了在浙江新闻史中有着重要意义的《越铎日报》。本文共分五个章节,将从越社的成立始末、越社的文学活动、越社的文学思想、越社文人的故乡情结这四个方面对越社文学进行研究,主要分析越社的两份出版物中所刊载的诗文中所反映的越社文人的文学思想,将越社这一个地方文学社团作为一个近代文人结社的缩影进行研究。

郭建鹏[3](2018)在《南社报刊文学史料研究》文中提出南社作为晚清规模庞大、影响深远的社团,通过办报活动来完成“革命文人”的“文人革命”活动。他们投身于国族建构中,也是成为晚清民初文学变革中的健将。南社通过政治、报刊、文学三者的联姻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文力图通过对南社报刊及南社报刊文学的梳理,揭示南社不仅是一个引领“政治革命”的团体,也引领了中国报刊媒介的发展,更重要的在文学变革时代亦走在了前列,他们属于启蒙、递变的一代,其磅礴的文学气势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潮流。本文分为六个部分:在绪论部分,首先明确了研究的对象、内容与目的,即从南社报刊所刊载的文学史料入手,多角度地去考察南社时期南社人的社会、文学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为其“正名”。其次,概述了南社研究的现状与不足,提出南社研究的价值。第一章主要是对南社的兴起与报刊业产生关系进行一个总结性的概说,南社通过报刊来代表整体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并将个体内在的政治价值取向聚集到一起,并形成了一个具有时代特色,集政治性、文化性、商业性于一体的“南社报刊编辑群”。同时对南社人的“笔名文化”进行了分析,还有部分作者与笔名的考证。第二章以时间为序,从南社成立前的海外办报到国内鼓吹革命再到南社社刊《南社丛刻》的出版,进行数据与内容上的分析,进而梳理出此阶段的报刊在政治、文学革命上的特色,作为《南社丛刻》,从与之密切相关的雅集活动进行分析,得出《南社丛刻》无论是从编辑人员的更换还是从内容的选择、编辑来看,它代表了南社发展过程中的成就与缺陷,同时也是古典文学终结路上最灿烂的一幕。本章还将于右任主办的“竖三民”及南社女社友的办报活动纳入研究的视野,尤其是在倡导性别平等的南社群体,女性共同参与社事和政治活动,为晚清妇女解放运动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民元后,随着政治空间的突变,南社报刊出现分化,一部分坚持鼓吹革命,形成“反袁文学”,一部分走向消闲,并入通俗文学,成为主流。而《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的的诞生,承载着新旧文学的转变,也是南社发展史上的分水岭。可以说,在《民国日报》上的“唐宋诗之争”只是南社堡垒垮塌的一角,也是其历史必然性的真实再现。第三章以分类文体进行研究。南社作为文学社团,其在小说、诗歌、戏剧、散文领域取得的文学成就引领了晚清民初文学的发展导向。南社的小说是古典小说与翻译小说结合下的产物,它接受西方悲剧美学思想,打破了传统“大团圆”结局模式,书写了“革命+恋爱”模式的典范。书信体、日记体及第一人称叙事等创作方法的革新,给五四作家诸多启示。南社诗歌吸纳、融汇中西传统,从本质上超越了维新派的诗学主张,通过追忆前人、幻想历史的重构与颠覆,修复、建立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的联系,并寻找自我价值存在的生存空间、重塑国族传统的历史地位。南社戏剧最为突出的历史贡献在于理论倡导、剧本创作与舞台实践并重,弥补了改良派脱离舞台的缺陷,真正在戏剧舞台上造成了改革的声势,使近代戏剧革新运动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果。第四章重在讨论南社在民国机制下的文学史地位,从民国文学的命名存在性说起,认为民国文学是对历史传统的衔接,只是替代现代文学的历史局限性,并不是要遮蔽、颠覆文学发展史上出现得现代性。然后从鸳鸯蝴蝶派的文学创作进行具体分析,得出南社小说家为主流的以民间文化出场面向市民群体的鸳鸯蝴蝶派,以其商业化的市场和价值取向延续着传统文化精髓,兼祧新的时代内涵,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纽带。同时对影响新文学运动的南社与胡适等新文学家之间白话之争从历史的源流、论争的本源及历史的现代性反思来重新诠释南社的“保守”与“反动”行为,重估南社白话文运动的影响及价值。结论南社的报刊,打造了南社为革命团体的名片,也影响了南社乃至整个晚清民初文学的发展。通过报刊中的文学作品还原南社的政治活动和文学创作的历史在场,在历史的还原与文学的解构中去找寻南社文学走向的可能性与必然性,给“没有晚清,何来五四”文学现代性发展一个合理的解释。南社作为连接古典与现代的桥梁,作为是新文化运动的萌芽,值得我们去认识、评说,它自身存在的矛盾更值得我们去思考。

韩瑞韬[4](2018)在《塑造与传播:陈英士纪念研究(1924-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24年,湖州旅沪同乡组织湖社在陈果夫、潘公展、戴季陶等人倡议下在社团内部开始定期举行先贤陈英士的纪念活动。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为继承孙中山的政治遗产,争夺国民党“党统”,以蒋介石为核心的国民党浙派领袖人物有意识地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陈英士纪念活动,陈英士纪念被纳入了国民党中央祭祀和纪念的体系。在1928年至1932年间,伴随着蒋介石巩固党内地位、加强个人集权过程的,是各地如火如茶举办各类陈英士纪念和建造纪念建筑的活动,在同时期国民党逐步完善的新闻体系下,以“党媒”为主,各类民办刊物为辅的有利条件下,陈英士被有意塑造成符合政治需要的英雄形象并被广为传播。本文从陈英士纪念缘起、陈英士形象的建构与传播和陈英士纪念空间研究三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章介绍陈英士纪念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第二章从民间和官方两条线索论述了陈英士形象塑造与传播的过程,第三章则从陈英士纪念建筑研究的角度对陈英士形象传播过程中的相关细节和民众对于陈英士形象的社会记忆进行了考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进行的陈英士纪念活动,是在国民党中央号召和主持下,由各地地方党部遵行,且有民间组织配合的全国性纪念活动。该纪念活动一方面由于国民党力图达成对于陈英士革命话语的垄断,在纪念活动中将普通民众排除在外,进一步加剧了国民党本身与民众之间的隔阂,导致纪念活动仅仅成为国民党的自说自唱;另一方面随着主持该纪念活动者地位和政治目的的升降、变化,陈英士纪念活动缺乏持续性和内在的生命力。因此,当1937年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无暇顾及此事时,关于陈英士的纪念也逐渐停止并消失。

魏鹏展[5](2016)在《徐自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柳亚子所着《南社纪略》称南社最有成就的四位女诗人:吕碧城、张默君、徐自华、徐蕴华。徐自华擅诗、词,是秋瑾好友,又是革命党员,职业是校长。其一生事迹充满传奇色彩。本论文共六章,第一章考察其生平事迹。第二章研究其文学作品。据《听竹楼诗稿》、《忏慧词》、《秋心楼诗词》、《徐自华诗文集》、《徐自华集》等书,今存其诗284首、词68阕、各体文57篇。其诗词主要书写山水游记、送别、赠答、爱国情怀、革命意识等,其文章主要内容主要是传记、序跋、书信、通告、广告等实用性文章。其作品的风格既有传统诗词的题材内容,也有现代情怀,作品多有愁苦悲痛的情感色彩。本论文共六章,力求“知人论世”,通过细阅她的所有作品,又考察其生平事迹,从横向与纵向的比较中,探讨她的作品风格、文学渊源、革命思想内涵、女性意识。纵向研究方面,主要考察徐自华对李清照文学的接受研究,两人生平事迹相近,而作品风格又相似,如徐自华对李清照的词论的接受、创作手法的接受,及两人作品的情感色彩等。因此笔者尝试通过比较研究,了解两人的作品风格与生平事迹的相似性;横向比较方面,主要进行徐自华与同时期人的比较,包括秋瑾及徐蕴华。徐自华与秋瑾的比较,重点在於徐自华如何接受了秋瑾的革命思想,最终走上革命之路;徐自华与徐蕴华的姐妹比较研究,重点在於她与同一家庭背景成长的妹妹,两人生平事迹相近,作品风格相似,如两人的作品都既有古典题材,也有现代情怀,但又同中有异,通过比较,更能了解徐自华的成长背景对她的影响。最後,徐自华出生於书香世家,身处男权社会,在这个女性没有地位,没有话语权的时代背景下,她却能於文学上有所成就,於革命活动上有所贡献,於教育事业上又贡献良多;她又为了跟从秋瑾进行革命,离开家庭,放弃养育子女。这些成就与行径都能体现女性的个体意识,自主意识,因此笔者於最後一章探讨她的女性意识。

郭淑文[6](2015)在《民国时期陈英士英雄叙述研究》文中认为陈英士是活跃于清末民初政坛的重要人物,以沪军都督之名蜚声沪上。他在生前饱受争议之苦,死后却安享殊荣,成为国民党推崇备至的革命元勋。民国时期的陈英士叙述由各种势力共同叙写,夹杂于中的政治利益与私人情感,犹如足上的镣铐、头顶的光环,模糊了历史的真实。易世则恩怨绝而公论斯彰,隔着遥远的时空距离和情感距离,重新回顾民国时期的陈英士叙述,或可还原历史的本真,重新认识这位颇具争议的革命烈士。民国初年,涵盖了辛亥革命及南京临时政府、北京政府统治时期,这是一个社会格局极剧变化、政治权力频频交易的时期,亦是一个民智开启、舆论驳杂的年代。政客党人、娱乐小报及普通民众共同参与建构起虚实混杂、毁誉交参的多元叙述格局。陈英士叙述最早现于晚清,描绘出一名“锋芒初露”的党人形象。辛亥革命之后,陈英士以非常手段和杨梅都督之名声名鹊起,其任职进退更关乎全国政局,叙述也围绕这三个焦点展开。陈英士被刺后,叙述的重点有所转移,出于反对袁世凯帝制的需要,他被民党树立为共和旗帜。尽管赞誉之声响彻一时,但此时的叙述依旧是多元的,北京政府以中肯的评价拒绝了民党的国葬请求。陈英士归葬湖州以后,军阀混战不已,局势持续动荡。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国民党势力不断增强,孙中山、蒋介石的权威也相继被树立起来。新权力的形成和新权威的产生垄断了陈英士叙述的话语权。孙中山凭借自身话语的解释力和说服力,从知识理论的角度给予陈英士“吾党唯一柱石”的崇高定位,奠定了国民党的叙述基调。蒋介石以作陈烈士“第二化身”为口号,凭借国家政权优势,牢牢掌控话语权,确立了国民党正统叙述的要点。由此,陈英士被提升至仅次于孙中山的位置,其革命功绩被纳入国民党正统革命史的叙述体系,其个人精神被统归于国民党的价值体系。由权力与知识的结盟而产生的话语权力,刚柔相济,使民众更容易相信其合法性,从而在全国范围内确立起陈英士崇高的英雄地位。国民党官方叙述的有效传播仰赖于严整的制度设计和系统性的党化教育。在南京国民政府的制度设计中,公共性的时间、空间和仪式都成为可供规范的政治资源,叙述借此得到展演,创造出国家规范下的典型英雄。陈英士叙述是国民党正统革命史叙述的组成部分,以党化教育为指向,国民政府积极构筑起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体系:社会教育的目的在尽可能多的把社会团体和普通民众纳入叙述体系,故以出版党史专着、先烈丛书,进行革命资料展览为主要传播方式;学校教育更具操作性,陈英士叙述不仅被纳入学校教育的时间空间领域,还深入到基本的课程设计之中。叙述的目的在“追述往昔,勉励来者”,陈英士英雄叙述的文本具有相似的行文特征,包含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维度:缅怀过去的史事建构、直指当下的政治表达、面向未来的品格塑造。官方的陈英士叙述有着鲜明的政治实用性,它不仅是国民党对内推行独裁统治的理论依据、还是进行党外政治攻讦的舆论工具,甚至成为了坚持民族抗争的伟大旗帜。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在官方叙述的强力推行之下,民间的多元叙述并未完全断绝,而是潜存着来自地方、私人以及其他党派的多元声音。这些叙述各具特色、变化不断,或迎合官方叙述,争取革命资源;或为构造轶事,博取众人关注;或作政治宣传,展开舆论攻势。囿于身份地位、写作动机、情感以及认识深度问题,一些叙述的真实性还有待商榷,但作为官方叙述的补充,这些叙述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极大地丰富了陈英士的不同面相。本文从叙述的角度出发,以陈英士为研究对象,对民国时期的陈英士叙述进行了纵向梳理和横向分析,综合再现了整个民国时期陈英士叙述的特点与变化。在梳理中,展现了陈英士叙述在官方与民间、中央与地方、一元与多元叙述的互动博弈,从而揭示了历史记忆、威权政治与历史叙述间的复杂纠葛。

吴波[7](2008)在《中国大陆陈其美研究综述》文中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伴随着辛亥革命史的研究热潮,对陈其美的关注逐年增多,近三十年来产生了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在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研究内容与方法的拓展上仍有进一步发掘的空间。

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8](2003)在《2002年中国近代史论着目录》文中认为

季鹏[9](2002)在《柳亚子陈英士关系论》文中研究指明柳亚子与陈英士同为南社成员 ,又同是同盟会中的骨干分子。辛亥革命前后 ,柳亚子主要以南社为基地 ,以文学为武器 ,宣传革命思想 ;而陈英士则以同盟会为组织 ,开展武装斗争。他们文武互补 ,密切配合 ,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刘丽,胡槿,杜华[10](2001)在《2000年中国近代史论着目录》文中研究说明

二、柳亚子陈英士关系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柳亚子陈英士关系论(论文提纲范文)

(1)申圭植的中国体验与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申圭植资料整理及研究现状
        一、申圭植资料整理出版现状
        二、国内外申圭植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申圭植的生平与思想
    第一节 启蒙救国——国内启蒙运动时期(1880-1910)
        一、家庭背景与求学经历
        二、思想启蒙活动
        三、经济救国活动
    第二节 中韩联合——来华流亡初期(1911-1918)
        一、中国革命体验
        二、中韩联合下的独立运动实践
    第三节 民族自决——流亡政府时期(1919-1922)
        一、在流亡政府创建中的活动
        二、在流亡政府中的政治外交活动
第三章 申圭植的在华文坛活动与文学交流
    第一节 申圭植与中国革命党人的文学交流
        一、申圭植的中国革命党人书写
        二、中国革命党人的申圭植认识
    第二节 申圭植与南社
        一、申圭植在南社中的活动
        二、申圭植与南社社员的交流及相互认知
    第三节 《震坛》——中韩交流之阵地
        一、《震坛》的创刊与申圭植
        二、《震坛》的办刊宗旨、流布与影响
        三、中国人士撰稿的内容
        四、韩国人士撰稿的内容
第四章 申圭植的中国认识与文学想象
    第一节 中国革命认识与近代国家意识
        一、对辛亥革命的肯定
        二、近代国家意识
    第二节 军阀社会认识与批判意识
        一、对袁世凯政府的认识及批判
        二、对军阀割据的认识及批判
    第三节 中韩合作意识与世界和平认识
        一、中韩关系认识与中韩合作意识
        二、韩国独立与世界和平之关系
第五章 申桂植的离散体验与文学想象
    第一节 离散生活认识与苦闷的书写
        一、离散者的乡愁
        二、亡国奴的愤恨
    第二节 日本侵略认识与主体性
        一、日本认识与抗日路线
        二、民族主体意识
    第三节 民族历史认识与民族身份的坚守
        一、民族历史意识
        二、民族身份的坚守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越社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越社成立始末探讨
    1.1 南社扩张与越社成立
        1.1.1 南社的扩张
        1.1.2 越社缘起
        1.1.3 越社正式结社
        1.1.4 越社主要成员
        1.1.5 越社革命活动
    1.2 越社消亡时间点与原因
        1.2.1 《越铎日报》报社内部分裂与主要成员离绍
        1.2.2 《越铎日报》报社被捣毁
    1.3 越社存在的确切时间
        1.3.1 越社活动时间与《越铎日报》发行时间
        1.3.2 《民兴日报》是否计算在越社活动内
        1.3.3 王金发离绍时间再论
    1.4 越社人的后续动向
2 越社的文学活动
    2.1 机关出版物《越社丛刊》
        2.1.1 《越社丛刊》中所收录的文
        2.1.2 《越社丛刊》中“诗录”的内容编排
    2.2 民办地方报纸《越铎日报》的创办
        2.2.1 《越铎日报》的办报初衷
        2.2.2 《越铎日报》的进一步发展
        2.2.3 作为追悼秋瑾大会舆论阵地的《越铎日报》
    2.3 越社的诗文创作
        2.3.1 政治题材的诗文创作
        2.3.2 悼念烈士的诗文创作
    2.4 越社的翻译作品
        2.4.1 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
        2.4.2 外国社论及新闻的翻译
        2.4.3 外国学术理论的翻译
3 越社的文学思想
    3.1 《越社丛刊》所体现的古典文集编撰理念
    3.2 以文字推动社会进步的愿景
        3.2.2 《越铎日报》对社会现实的监督作用
    3.3 《古小说钩沉序》与鲁迅的小说观
    3.4 《拟曲序》与周作人的拟曲翻译工作
        3.4.1 发表于《越社丛刊》的《拟曲序》
        3.4.2 周作人对须华百所作拟曲的看法
        3.4.3 周作人的古希腊拟曲翻译工作及思想
4 越社文人的故乡情结
    4.1 历史记忆与文人回忆
        4.1.1 地方革命活动与回忆
        4.1.2 历史记忆的构建和民族想象
        4.1.3 山水游记与故乡情结
    4.2 地方文化作品的辑录与传承
        4.2.1 周氏兄弟在地方文化作品的辑录上所作的贡献
        4.2.2 其他越社成员的地方文化保护工作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南社报刊文学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南社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二、从南社的活动方式来看南社的影响
    三、从南社性质看南社研究的价值空间
第一章 南社的兴起与报刊业
    第一节 国族话语下的文人聚义
        一、南社成立前国族革命下的文学聚义
        二、南社成立后文学团体的政治言说
    第二节 报刊、政治、文学三者的联姻
    第三节 南社报人与笔名文化
        一、蕴含丰富意蕴的笔名
        二、剑气与梅魂——高旭名号透析
        三、南社社友名号匡谬
第二章 南社报刊述略
    第一节 南社成立前的报刊
        一、留学生与革命报刊
        二、国内引领时代潮流的革命报刊
        三、“文界革命”影响下的白话报刊
    第二节 南社成立后的报刊
        一、南社雅集与《南社丛刻》的出版
        二、于右任与“竖三民”
        三、反袁旗帜下的南社报刊
        四、南社报人与消闲报刊
        五、南社报人与《民国日报》副刊的转型
    第三节 南社女社友与报刊
        一、从闺阁中走出来的新女性
        二、异国他乡的社会政治活动
        三、民元前南社女社友的革命活动
        四、民元后南社女社友引领的妇女解放运动
        五、南社女社友的办报活动
第三章 南社报刊文学综论
    第一节 报刊中的南社小说
        一、大社会背景下的身体写作
        二、翻译世界中的“归化”与“异化”特征
        三、创作方法上的新变
    第二节 报刊中的南社诗歌
        一、响应“诗界革命”的创作
        二、感世之作中“咏史”主题
    第三节 报刊中的南社传奇杂剧
        一、从《二十世纪大舞台》到戏剧理论的创新与实践
        二、源自社会不同层面的声音
第四章 民国机制下的南社报刊文学
    第一节 民国文学史言说与南社文学
        一、“民国文学”存在的合理性
        二、南社:民国文学书写的起点
    第二节 政治革命下的南社消闲文学
        一、南社社友思想的消闲化转型
        二、南社与鸳鸯蝴蝶派的交集
        三、鸳鸯蝴蝶派与文学的现代性
    第三节 南社与新文学家“白话文运动”之论战
        一、南社文人与“新文学家”之间的交集
        二、南社文人与“新文学家”论争之源
        三、南社文人与“新文学家”论争背后的反思
结语:启蒙、革命与现代性的追寻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后记

(4)塑造与传播:陈英士纪念研究(1924-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概况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陈英士纪念缘起
    第一节 陈英士生平简介
        一、少年经历
        二、青年革命
        三、壮年牺牲
        四、时人述评
    第二节、陈英士与孙中山、蒋介石关系
        一、孙中山的追随者
        二、蒋介石的引路人
        三、孙、蒋关系的桥梁
    第三节 同乡认同的符号:陈英士纪念发端
        一、湖社与陈英士关系简介
        二、湖社与陈英士纪念
    小结
第二章 陈英士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第一节 陈英士形象的建构
        一、文本中的虚构——报刊和文艺作品中的陈英士形象
        (一) 英勇少年
        (二) 古之豪侠
        (三) 风流都督
        (四) 足智多谋
        (五) 索命厉鬼
        二、“吾党完人”:国民党对陈英士形象的建构
        (一) “革命先烈”
        (二) “孙文主义忠实信徒”
        (三) “服从总理”与“党员模范”
    第二节 陈英士形象的传播
        一、由民间到官方:湖社为代表的社会团体举行的陈英士纪念
        二、从国家到地方:陈英士纪念的扩大与传播
        (一) 纪念仪式的常规化:国民党中央举行的陈英士纪念
        (二) 纪念仪式的推广普及:地方党部的仿行
    小结
第三章 英雄形象的具象化——关于陈英士的纪念空间
    第一节 官方与民众的二元背离——上海陈英士纪念塔
        一、修建经过
        二、功能和影响
        三、关于英士纪念塔的记忆
    第二节 “西湖胜景”: 西湖畔的陈英士铜像
        一、陈英士铜像建造经过
        二、官方仪式与公众活动
        三、报刊、儿童读物中的陈英士铜像
    第三节 “达官显宦”的好去处:上海陈英士纪念堂
        一、地产产权之争
        二、地产争夺与“舆论沸腾”
        三、湖社话语向国家话语的转变
        四、国家话语与寿圣庵话语的对峙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徐自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徐自华生平研究
    第一节 徐自华生平概述
    第二节 若干事迹考辨
第二章 徐自华作品考论
    第一节 现存作品情况概述
        一. 诗(数量、编辑、版本、补佚等)
        二. 词(数量、编辑、版本、补佚等)
        三. 文(数量、编辑、版本、补佚等)
    第二节 徐自华作品的创作分期
    第三节 徐自华思想行为羶变考论
    第四节 徐自华作品的古典手法与现代情怀
第三章 徐自华对李清照的接受
    第一节 徐自华与李清照的婚姻深探
    第二节 徐自华与李清照的女性意识
    第三节 徐自华与李清照的政治书写
    第四节 徐自华与李清照的性情品格
    第五节 徐自华对李清照文学观的接受
第四章 徐自华对秋瑾革命思想的接受
    第一节 两人的情谊
    第二节 两人的婚姻
    第三节 两人的爱国情怀
    第四节 两人的革命思想
    第五节 两人的革命行为
第五章 徐自华与徐蕴华姐妹比较研究
    第一节 徐自华与徐蕴华的家庭背景和经历
    第二节 秋瑾对徐自华、徐蕴华的影响及意义
    第三节 徐自华与徐蕴华的政治意识
    第四节 徐自华与徐蕴华的平等自由思想
    第五节 徐自华与徐蕴华的家庭与道德观
    第六节 二徐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异同
    第七节 徐自华与徐蕴华的作品风格
    小结
第六章 徐自华女性意识初探
    第一节 从诗词主题思想中看徐自华对情感的自主性
    第二节 从传统道德观念看徐自华的个体意识
    第三节 从家庭观念看徐自华对传统固有角色的抗拒
    第四节 从政治思想看徐自华对理想的追求与执着
    第五节 从自由平等观念看徐自华的批判思维
    第六节 从参与社团组织看徐自华的个体自主意识
    小结
结论
附录:徐自华简谱
参考文献
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着作
後记

(6)民国时期陈英士英雄叙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综述与创新价值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资料概况
第一章 民初毁誉交参的多元叙述
    第一节 陈英士其人其事
        一、弃商从戎
        二、督军沪上
        三、反袁斗争
    第二节 多元叙述的展开与焦点
        一、锋芒初露
        二、非常手段
        三、进退浮沉
        四、杨梅都督
    第三节 陈英士逝后的叙述
        一、反袁之共和旗帜
        二、国葬与否的叙述相争
第二章 英雄定位与国民党正统叙述的确立
    第一节 权威话语对陈英士的定位
        一、孙中山之推崇: 吾党唯一柱石
        二、蒋介石之继承: 陈烈士的化身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正统叙述的确立
        一、话语转向: 追念到追崇
        二、中央至地方: 赞誉及崇拜
        三、陈英士与众英雄: 突显与淡化
第三章 陈英士英雄形象的官方传播
    第一节 制度化纪念
        一、纪念日的规范
        二、纪念仪式的展演
        三、纪念空间的表达
    第二节 党化教育
        一、社会教育
        二、学校教育
第四章 陈英士英雄叙述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英雄叙述的三个维度
        一、缅怀过去的史事建构
        二、当下政治理念的表达
        三、永恒精神的颂扬
    第二节 英雄叙述的政治功能
        一、对内独裁的合法性来源
        二、党外攻讦的工具
        三、民族抗争的旗帜
第五章 陈英士叙述的多元补充
    第一节 地方性的陈英士叙述
        一、湖社的乡贤追念
        二、上海的城市记忆
    第二节 零散的坊间叙述
        一、理性反思的私人叙述
        二、虚实难辨的名人轶事
    第三节 共产党的叙述
        一、“国民党左派”陈英士
        二、“红五月”的叙述缺位
        三、“反动派”陈英士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中国大陆陈其美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陈其美革命事迹和历史地位的评价
二、陈其美与同时期历史人物、群体的研究
    1、关于陈其美与同时期历史人物的研究。
    2、关于陈其美与某一群体的研究。
三、陈其美与辛亥革命
四、辛亥革命后的陈其美
五、陈其美的思想研究
六、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思考

四、柳亚子陈英士关系论(论文参考文献)

  • [1]申圭植的中国体验与文学创作研究[D]. 刘霞. 山东大学, 2020(10)
  • [2]越社文学研究[D]. 王夏君. 海南大学, 2020(05)
  • [3]南社报刊文学史料研究[D]. 郭建鹏. 吉林大学, 2018(04)
  • [4]塑造与传播:陈英士纪念研究(1924-1937)[D]. 韩瑞韬. 上海师范大学, 2018(12)
  • [5]徐自华研究[D]. 魏鹏展. 中山大学, 2016(06)
  • [6]民国时期陈英士英雄叙述研究[D]. 郭淑文. 南京大学, 2015(06)
  • [7]中国大陆陈其美研究综述[J]. 吴波. 前沿, 2008(11)
  • [8]2002年中国近代史论着目录[J]. 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 近代史研究, 2003(05)
  • [9]柳亚子陈英士关系论[J]. 季鹏.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2(04)
  • [10]2000年中国近代史论着目录[J]. 刘丽,胡槿,杜华. 近代史研究, 2001(05)

标签:;  ;  ;  ;  ;  

刘亚子和陈颖诗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