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蒙山风光何在——蒙山国家森林公园介绍

赛蒙山风光何在——蒙山国家森林公园介绍

一、何处风光赛蒙山——介绍蒙山国家森林公园(论文文献综述)

史鹏飞[1](2021)在《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研究》文中认为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比德说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山”早已超越了地理环境的范畴,在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中蕴含着独特的象征意义。近年来,山地旅游以迅猛之势席卷全球,这也必将对山地资源丰厚的中国尤其是“九分山和原,一分坝和田”的山地大省——云南,在大众旅游深化发展、全域旅游战略示范、品质旅游创意设计的旅游发展新阶段产生巨大的带动效应,山地旅游发展亦受到了足够的实践及学术关照。然而,除少量资源禀赋极高的山地外,山地旅游的发展往往陷入重效益、轻内涵和有理念、缺衔接的窘境,其中原因纷繁,却难以回避供需脱节的现实问题。倘若旅游者只是为了享受精致的服务、千篇一律的产品,那何以选择山地?于旅游者而言,山地的比较优势究竟为何?山地旅游的内在价值何以彰显?本研究的讨论将以上述问题为切入点,希冀为山地旅游研究及实践提供些许参考。本研究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地旅游目的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编号:41961021)、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价值认同测度研究”(编号:2020YUFEYC034)为依托。研究将山地情感性、精神性、象征性特质与旅游者个性化、情感化、多元化消费需求相统一,聚焦山地旅游体验,以情境理论、情感认知评价理论、顾客感知价值理论为支撑,在溯源山地非功用性内涵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这一研究主题,试图从新的视角探究山地旅游比较优势、山地旅游价值彰显等现实问题。在对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剖析中,搭建了“逻辑框架梳理-价值内涵解构-体验价值测度—优化路径探析”的分析框架,重点回答了3个研究问题:“什么是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其中包含哪些潜在的具体维度?”“如何测度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不同案例地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维度是如何表现的?”“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各维度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如何基于这种关系提升优化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水平以促进山地旅游可持续发展?”针对问题1这一探索性问题,研究以大数据爬取技术获取马蜂窝、知乎网的山地旅游网络游记为原始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方法,通过逐级编码,抽象出55个初始范畴、13个主范畴,逐步“浮现”出“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核心范畴,辨识了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具体维度,并对其内在机理及实质进行了阐释;针对研究问题2这一描述性问题,研究以扎根理论分析成果为依托、以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参考,遵循一系列量表开发程序开发出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测度量表,并以云南省典型山地旅游目的地玉龙雪山景区、苍山景区为案例地,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Mann-Whitney U test的连续过程检验、修正了测度量表,对比分析了玉龙雪山景区和苍山景区的测度水平;针对研究问题3这一涉及因果性的问题,研究摒弃了传统的线性和对称思维,引入csQCA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所构建的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收益”复杂因果模型进行了检验,分析了影响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的多个条件组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优化提升路径及策略建议。对3个研究问题的探析主要形成如下结论:1)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核心范畴是“人-山对话下的成己之路”,包括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和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两个向度共计13个维度。其中,“我”的身体是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生成的中介;“山”的情境是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彰显的载体;“成己”是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终极指向。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在中国的实践彰显了个人主义价值,其体验价值的意义中心是自我意识的回归和成就自我的终极指向。2)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测度量表包含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编制21个测量项)和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编制32个测量项)两个部分,所编制的测量项简约地表征了所测维度,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经测度,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在不同山地旅游目的地表现出了显着差异,可作为山地旅游目的地特色化定位、差异化发展的重要依托。除情感价值外,玉龙雪山景区在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整体水平表现上均好于苍山景区,两地在多个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维度和具体属性方面存在统计上的显着性差异。3)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和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之间存在复杂因果关系,证实了所构建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收益”因果模型的合理性,并提出从定位重构→精神性的“召唤结构”、业态创新→具身化的“沉浸场所”、产品设计→挑战性的“成己镜像”、意境生成→差异化的“第三空间”、文化表征→神圣感的“体验世界”、情感联结→互动性的“对话之域”等方面提升优化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水平。本研究着眼于“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这一研究主题所进行的探究,是对旅游者与山地“人-山”关系新的诠释,在对3个具体研究问题做出回答后,本研究认为,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是山地旅游发展的内核,是山地旅游的比较优势所在,也是山地旅游内在价值彰显的重要途径,将对深化山地旅游研究并指导山地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王莹[2](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宣传片的符号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经济已经进入品牌时代,我国目前缺乏着名的农业国际品牌,虽然是农业发展方面的大国,却是品牌农业发展方面的小国。在此背景下,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强有力的推动,塑造中国农业品牌,建设区域公用品牌,是我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路径和必然选择。目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发展,已经形成了政府强力推动,企业主动创建,社会积极响应的良好局面。各区域立足自然资源禀赋与独特的地理区位,纷纷推出独具特色的省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自2017年至2020年,我国连续举办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选活动,评估其影响力指数,并公布榜单。丰富多样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呈现出我国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种类众多的特征,其中部分区域公用品牌以城市为中心,将零散的区域公用品牌进行系统整合,呈现区域内整体农业形象,传播品牌故事。本文以符号学为研究角度与基本理论框架,选取了 2017-2020年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共筛选出38个研究样本,来探究宣传片中符号的意义表达过程,从而为宣传片的创作过程提供优化建议,最终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本论文共由6个章节组成,首先是绪论部分,整体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的文献综述。第二章,笔者分类梳理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概念演变的过程,总结了建设现状,并研究概括了其宣传片的发展历程。第三章,笔者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宣传片中的视觉符号与听觉符号分类梳理,总体上把握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进行符号选用时的整体特征。第四章由符号的能指,进阶到符号的所指,将图像符号、文字符号、色彩符号以及听觉符号中的语音符号、音乐符号与音响符号进行了深入的意义阐释。第五章,由符号的第一层意指系统上升到第二层意指系统,最终总结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宣传片在符号表达背后展示的差异化的城市形象、传承的农耕文化内涵以及暗含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三层文化意义。最后第六章,总结出在乡村战略背景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宣传片中的符号表达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研究表明,目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宣传片的发展正在进行中,作为品牌扩大影响力与知名度的重要传播方式,宣传片的建设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在目前已发布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宣传片中出现了符号单元主题单一、符号选用同质化以及子品牌重复率高等问题,笔者建议可以通过丰富符号的创作手法,增加符号的内涵意义;打破符号间的俗套关联,将符号进行意义新联结;强化区域识别符号以及重视符号细节,增强画面感染力等方式创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创作,从而提升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宣传片的传播价值,助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发展建设,进而造就更多具有文化底蕴的中国农业品牌,使之成为走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新符号与新载体。

吴成业[3](2021)在《旅游歌曲中的区域意象建构 ——以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旅游歌曲影响的不断扩大,学术界已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歌曲的创作、作用与功能以及对旅游地的形象塑造与传播等方面,对旅游歌曲本身的文本内容分析以及对具体区域的意象建构分析的研究虽有涉及,但还未进行过多探讨。而旅游歌曲能否真正发挥其效果,其歌词文本中所建构的区域意象发挥了重要作用。云南作为中国旅游歌曲较为丰富和运用旅游歌曲推动区域旅游发展较为成功的地区之一,对其旅游歌曲的专门研究却很少。故文章选择云南旅游歌曲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中建构的区域意象进行探讨,以期丰富旅游歌曲在研究内容和研究区域上的多样性。文章以“QQ音乐”“网易云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目前中国最常用的四大互联网音乐平台为主,以抖音短视频、新浪微博、百度搜索引擎等其他互联网媒体为辅,结合网友评论与推荐选取235首云南旅游歌曲作为研究样本。基于符号学理论、文化表征理论、意象理论、地理想象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可视化法、空间分析法、田野调查法等方法技术提取歌曲样本中运用较多的意象符号,在此基础上对云南旅游歌曲中区域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的建构进行分析,并对云南各市(州)的区域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的差异性展开相关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云南旅游歌曲样本中运用较多的自然意象符号主要集中在云南的“地形地貌”“水文”“生物”以及“田园风光”等方面,并通过对这些自然意象符号的组合与运用建构了“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江湖广布的水乡泽国”“物种丰富的动植物王国”“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的云南区域自然意象。(2)云南旅游歌曲样本中运用较多的人文意象符号主要集中在云南的“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故乡”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并通过对这些人文意象符号的组合与运用建构了“海纳百川的多民族聚居区”“多样化的少数民族形象”“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文化”“心灵与现实的双重‘故乡’”“社会全面发展的彩云之南”的云南区域人文意象。(3)受所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历史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云南各市(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这也直接体现在各市(州)旅游歌曲样本中区域意象符号的选取和区域意象的建构上。(4)在自然意象建构的差异性方面,丽江市、大理州、迪庆州、保山市、玉溪市、昭通市、怒江州主要以“山水”意象建构为主;普洱市、临沧市、曲靖市、楚雄州主要以“生物”意象建构为主;红河州、德宏州、文山州主要以“田园风光”意象建构为主;昆明市、西双版纳州主要以“气候”意象建构为主。(5)在人文意象建构的差异性方面,迪庆州、临沧市、红河州、昭通市、西双版纳州、德宏州、文山州、楚雄州、怒江州主要以“少数民族风情”意象建构为主;普洱市、保山市、玉溪市、曲靖市主要以“历史与文化”意象建构为主;丽江市主要以“爱情”意象建构为主;大理州主要以“心灵治愈”意象建构为主;昆明市主要以“社会发展”意象建构为主。

老藤[4](2021)在《北地》文中研究表明谷穗回顾根部,不仅仅是致谢大地。——题记第一章引子榻上呓语:我是一条快要风干的鱼,躺在龟裂的湖底,能听到地下河哗哗的响声,我和流水间隔着板结的大地。如果时光能够倒流,鱼将改写历史。不可否认,有些名垂青史的思想家竟是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也许一个人健康时所有的言论都不足为奇,甚至废话连篇,当他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而且病入膏肓时却语出惊人,能道出许多离奇的观点,这种人应该是大器晚成的哲学家。

赵若曦[5](2020)在《基于游客体验的八达岭长城区域社会承载力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经历的丰富,游客游憩需求已经不局限于观光,而是进入到体验阶段。每年有大量游客前往国内各地旅游,每到高峰期各风景区、公园内人满为患。大量的游客不仅对公园内的设施、环境造成压力,游客间的干扰及拥挤也会影响游客的体验。为协助缓解公园内游憩压力,提升游客游憩体验,本研究以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资源保护与游客体验管理理论为基准,以八达岭长城区域为研究地点,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调查等方法调查了公园内环境、设施情况,游客出行动机、使用情况、拥挤感知、满意度等,并采用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访问公园的游客结伴方式以亲友相携出行为主,停留时间平均为3小时。游客满意度均处于中间水平,历史文化游览区及森林游览区的平均满意度分别为3.18和2.94。游客认为目前公园内普遍存在的比较严重的是垃圾及道路指示不清楚的问题;古遗迹游览区遗迹划刻和道路损毁也是游客重视的问题;对于游客管理及科普教育方面的问题,游客普遍关注较弱。在调查期间,公园内各区域拥挤程度普遍超出承载力,日游客量和其他游客干扰是影响游客拥挤感知的显着因素。对公园内社会承载力进行预测,古遗迹区及文化体验区的日接待量应控制在4.8万人以内。森林体验区的日接待量应控制在3800人以内。根据调查结果,选择了3个社会条件监测指标,分别是主要景点游客感到拥挤的百分比、受其他游客干扰次数以及主要景点同时出现的游客数,并确定了相应的标准,希望能为公园管理者的管理和监测提供参考,并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实证。

王雪洁[6](2020)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乡村旅游翻译实践报告 ——以《山东乡村旅游指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各国间的交流日趋频繁,旅游翻译成为对外宣传我国文化,促进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在全域旅游的发展以及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下,乡村旅游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摆脱日常繁重的工作压力,远离城市喧嚣的最佳选择。为了促进对外交流,弘扬中国文化,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对乡村旅游产生兴趣,高质量的翻译文本必不可少。本翻译实践报告以《山东乡村旅游指南》一书的节选部分为研究对象,基于翻译的适应与选择理念,运用生态翻译学理论中的“三维转换”法,具体探讨译者在乡村旅游文本英译的过程中如何实现自身的适应性转换,以及译者在翻译实践中针对特定文本的适应性选择方式以及译文在生态翻译学的三个维度方面是否达到受众的需求。本翻译实践报告具体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生态翻译学理论框架、乡村旅游文本的特征和存在问题以及翻译过程,最终得出了以下结论:1.在《山东乡村旅游指南》节选篇的翻译实践中,翻译生态环境受旅游文本语言和笔者翻译活动的限制;2.针对该翻译生态环境,笔者从三个维度对其进行主动适应与选择,具体表现在逻辑显现、语序调整、增译省译、模糊文化信息和凸显情感等方面;3.笔者认为,翻译研究中所做的适应性选择和选择性适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受众的需求,进而对乡村旅游的精确翻译起到一定的借鉴效果。

袁雪[7](2019)在《临沂市乡土资源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已经全面推行了基础教育改革的这一时代背景下,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学生可以通过对已经了解的周边环境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整理,从而构建出认知体系,同时学生能从地理课堂中系统的感知家乡、感受自然与社会的相辅相成,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因此将临沂市乡土地理教学资源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生活教育理论为基础,采用了调查法、对比分析法、实地考察法等对临沂市境内的乡土地理教学资源的利用以及对策展开探索与研究。通过收集文献、参考书籍等方式建立起理论基础,同时亲身到实地考察,为乡土地理教学资源探索实际意义与以及深层的地理内涵。对临沂市总体乡土地理教学资源作出总结,将乡土地理教学资源换分为城市型、乡村型和城郊型三大类,提出临沂市乡土教学资源的选择应当遵循的四则要求。通过调查法获得临沂市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实施与利用的现状,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通过调查统计分析,得出临沂市中学当前对乡土地理教学资源的利用存在以下问题:传统应试教育限制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教师对利用乡土地理教学资源的积极性不高、缺乏系统的乡土教材以及外部条件得不到保障等。对此提出了利用乡土地理教学资源的几点建议:建立完善乡土地理资源体系、提高教师利用课外资源的能力、构建活动课程、研究型课程等教学方式体系等。本文从基本概况、自然特点、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等方面介绍了临沂市的乡土概况,从中选取经典乡土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案例解释地理原因。并就新地理课程标准来分析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区域地理等模块的应用,设计了1个社会调查方案、1个研究性活动方案、3个乡土地理教学案例,为乡土教学资源的应用提供更有现实意义的建议。

周碧云[8](2019)在《宜春市古代园林调查研究》文中提出从中国古典园林体系相关研究来看,历代发展和研究成果颇多,尤其到了近现代,园林工作者对中国古典园林研究更加关注,针对国内各地区和各类型古典园林及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并形成研究成果。江西古代园林在如此环境中处于被忽略的尴尬境地,人们对其认识不足,而隶属江西的宜春地区更是如此。笔者通过资料收集发现宜春是一个隐藏着大量古代园林的城市,从历史、自然、人文各方面都能窥见古园林的痕迹,或者产生园林的条件,这些尚未被挖掘的古代瑰宝值得我们探索。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等方法,对宜春市区域内古代园林相关历史、文化和遗存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综合归纳、分析思考,力求全面客观、系统科学地得出结论。按照园林隶属关系,宜春古代园林主要有公共园林、私家园林、道教园林、佛寺园林、书院园林、衙署园林六大类别。发展历程总结为五个时期:萌芽期(春秋两汉)——园林萌芽于春秋山水审美意识,两汉受皇权和建高台思想影响,宜春台和金沙台出现代表宜春古代园林的启蒙,且此时道教文化在宜春发迹,并由此产生道教园林,确定崇尚自然的造园风格。发展期(魏晋南北朝)——文人视角转向自然,宜春引入佛教文化,佛寺园林兴起,园林类型及要素开始丰富,各类园林处于发展且历程缓慢阶段。全盛期(隋唐五代)——经济政治文化爆发,大兴科举书院园林领先江西,佛寺园林以及道教园林达到最盛,三教园林鼎足而立。成熟期(两宋)——六大园林类型全部形成且造园成熟,园林世俗化,衙署园林和公共园林成为发展重点。衰弱期(元明清)——古代园林已经实现成熟,私家园林兴盛得益于文人在政治上失意退居,同时又因为政治因素,以儒、禅、道为主的园林文化和思想均衰落式微,其他类型园林失去支撑,走向衰败。宜春古代园林造园以山水自然物质为基础,佛学、道学与儒学思想做支撑,山水审美思想和风景开发程度为线索,通过宜春文人思想传承和发扬。集中体现宜春古代园林追求山水自然和以“儒”(书院园林)、“禅”(佛寺园林)、“道”(道教园林)为核心的造园思想,本文基于此,总结出宜春古代园林具有登高望远观景模式突出、禅农一体茶禅一味宗教园林文化突出以及宗族私家园林兴盛等地域园林特色。

陈艺[9](2019)在《《乌江:远山的歌谣》(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随着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旅游成为人们放松身心、愉悦心情的最佳方式之一,也成为引领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产业。作为宣传旅游文化的重要桥梁,旅游文本的翻译直接影响到外国游客对我国旅游文化的理解。本次翻译实践以汉斯·弗米尔的翻译目的论为指导,节选了《乌江:远山的歌谣》第一章的内容进行翻译并完成翻译实践报告。原文本为典型的旅游文本,辞藻华丽,语言优美,涉及对乌江流域的自然资源及旅游景点的详细介绍,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旅游文化的传播。本报告通过大量案例分析,阐述了原文本在词汇、句法和篇章方面的特点及在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并通过目的论的指导,为目标语读者提供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的译本,帮助其对乌江流域的自然美景和旅游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吸引他们前往旅游。为更好地传播乌江流域的旅游文化,译者充分考虑到目标语读者的表达习惯和审美偏好,结合灵活的翻译方法,如直译、意译、省译、增译等,用符合目标语的表达方式传达原文本的内容。

范文斌[10](2019)在《晋阳风峪驿道沿线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及保护发展策略研究 ——以周家庄古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孕育出了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中华民族聚族而居、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含蓄内敛、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赋予了中华文化重要的地域特征。传统村落作为中华民族共同居住的集合体,成为了农耕文明的缩影,是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的共同载体,山西省作为我国的文物大省,境内保存了众多蕴含着丰富历史信息的传统村落。太原市晋阳古城遗址西侧的风峪中,沿沙河次第分布8个传统村落,其中包括被评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的店头古村和被评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的程家峪古村,风峪中有一条东起晋阳古城,西至古交市、娄烦县及岚县等地的历史驿道,这条驿道承载着重要的城市发展信息,对晋阳城乃至整个太原地区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风峪驿道早已不复历史的繁荣景象,且沿线的村落保护呈现碎片化和两极化的态势,近年来太原市政府加大了对风峪片区的保护和开发,对风峪片区内驿道及沿线村落的研究和保护势在必行。本文以风峪驿道及沿线村落为主要研究对象,经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通过宏观至微观的研究方法,对风峪驿道及沿线的8个传统村落进行分析,通过对传统村落中的空间形态、道路格局、民居建筑及公共空间等方面的研究,挖掘沿线村落的历史价值,重现其壮美的田园风光和优秀的历史文化。本文将通过6个章节展开论述:论文第一章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通过对国内外文献及案例的阐述,了解各方学者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态度和方法,提出在调研时发现的风峪片区中传统村落的保护所面临的问题,突出传统村落保护的紧迫性。论文第二章对晋阳城及风峪驿道的地质环境背景和社会人文背景进行描述,从宏观的角度阐述风峪驿道对晋阳城的重要作用以及晋阳城城市职能的变化对风峪驿道的影响,以历史的发展顺序对风峪驿道的发展过程作出分析。论文第三章和第四章将研究对象从宏观转移到微观,将研究重点聚焦于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对村落的成因及发展的限制因素进行描述,驿道与沿线村落是共生的关系,在研究时将驿道和村落紧密联系,以整体的角度去研究和保护。章节后段着重对村落的空间布局、平面形态及路网结构进行对比与分析,总结驿道对传统村落布局的影响。论文第五章对风峪驿道沿线的周家庄古村进行实际案例的分析,对村中的道路景观、民居建筑和公共建筑进行保护及发展方式的探讨,提出传统村落保护的原则和必要性,解决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论文第六章总结全文,归纳研究的成果和不足,提出有待深化的研究内容,针对晋源区的旅游发展规划,提出对沿线村落的发展展望。

二、何处风光赛蒙山——介绍蒙山国家森林公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何处风光赛蒙山——介绍蒙山国家森林公园(论文提纲范文)

(1)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旅游者需求和目的地选择的新特点
        二、目的地开发及转型发展的新要求
        三、山地旅游深度体验性特质挖掘的新机遇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山地旅游研究
        二、非功用性相关研究
        三、山地旅游非功用性相关研究
        四、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问题、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技术路线
    第五节 研究重、难点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山地旅游
        二、非功用性旅游体验
        三、体验价值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情境理论
        二、情感认知评价理论
        三、顾客感知价值理论
    第三节 山地的功用性与非功用性分析
        一、山地功用性:生存与生产的物质空间
        二、山地非功用性:浪漫与理想的精神王国
        三、山地旅游:亟待回归的非功用性实现路径
第三章 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解析
    第一节 分析方法阐述
        一、研究问题的明确
        二、资料分析方法:扎根理论
        三、数据来源
        四、分析工具
    第二节 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解构过程
        一、扎根理论的分析准备
        二、开放式编码
        三、主轴式编码
        四、选择式编码
        五、理论饱和与研究的科学性
    第三节 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逻辑机理
        一、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
        二、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
        三、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实质
第四章 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测度
    第一节 测度准备与步骤阐述
        一、研究问题的明确
        二、案例地选择
        三、测度步骤阐述
    第二节 量表开发与问卷设计
        一、从扎根理论到概念化、操作化的理论探讨
        二、量表开发过程概述
        三、研究变量与测量项选择
        四、问卷内容与形式
        五、预调研与问卷修正
    第三节 数据收集与量表检验
        一、数据收集与筛选
        二、差异显着性检验与样本概况
        三、信度与效度分析
        四、量表生成
    第四节 案例地测度结果对比评价
        一、测度结果总体评价
        二、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对比分析
        三、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对比分析
第五章 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维度组态分析
    第一节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一、研究问题的明确
        二、研究假设
        三、体验价值“投入-收益”模型构建
    第二节 “投入-收益”模型定性比较分析
        一、研究方法选择
        二、定性比较分析过程
        三、定性比较组态阐释
    第三节 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水平的优化提升
        一、定位重构:精神性的“召唤结构”
        二、业态创新:具身化的“沉浸场所”
        三、产品设计:挑战性的“成己镜像”
        四、意境生成:差异化的“第三空间”
        五、文化表征:神圣感的“体验世界”
        六、情感联结:互动性的“对话之域”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局限
        一、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局限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山地旅游网络游记文本目录
    附录B 云南玉龙雪山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调查问卷
    附录C 云南苍山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调查问卷
致谢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2)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宣传片的符号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符号学相关理论研究
        1.3.2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样本
第二章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研究概述
    2.1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概念及发展
        2.1.1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概念演变
        2.1.2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展现状
    2.2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2.3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宣传片发展历程
第三章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宣传片符号阐释
    3.1 多样呈现:宣传片视觉符号类别
    3.2 关联情感:宣传片听觉符号类别
第四章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宣传片符号意义表达
    4.1 视觉符号:传输品牌核心意义
        4.1.1 图像符号:聚焦品牌核心优势
        4.1.2 文字符号:完善意义建构表达
        4.1.3 色彩符号:强化区域文化底色
    4.2 听觉符号:加深品牌记忆联想
        4.2.1 语音符号:确立提升品牌认知
        4.2.2 音乐符号:变更情感为理解对象
        4.2.3 音响符号:生动排列景别层次
第五章 神话“诞生”:符号文化意义映射
    5.1 价值彰显:城市形象的差异化标签
        5.1.1 城市风貌展示
        5.1.2 地域文化特色输出
    5.2 文化传承:农耕文化的新时代内涵
        5.2.1 地域类型多样
        5.2.2 民族多元融合
    5.3 精神涵育: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呈现
        5.3.1 和谐价值观表征
        5.3.2 敬业价值观培育
第六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宣传片符号表达问题与优化建议
    6.1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宣传片符号表达问题
        6.1.1 符号单元主题单一 品牌内涵不足
        6.1.2 符号选择同质化 引起审美疲劳
        6.1.3 子品牌重复率高 缺乏区域特色
    6.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宣传片符号表达优化建议
        6.2.1 挖掘符号内涵 承载人文情怀
        6.2.2 打破俗套关联 传递多元意义
        6.2.3 强化识别符号 凸显区域优势
        6.2.4 注重符号细节 增强画面感染力
结语
附录一: 所用图表目录索引
附录二: 所用表格目录索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旅游歌曲中的区域意象建构 ——以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旅游歌曲研究进展
        1.2.2 区域意象研究进展
    1.3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1.3.1 理论基础
        1.3.2 相关概念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样本选取
    2.1 区域概况
    2.2 样本选取
第3章 区域自然意象建构分析
    3.1 区域自然意象的符号分析
    3.2 区域自然意象的建构分析
        3.2.1 地形地貌自然意象建构
        3.2.2 水文自然意象建构
        3.2.3 生物自然意象建构
        3.2.4 田园风光自然意象建构
第4章 区域人文意象建构分析
    4.1 区域人文意象的符号分析
    4.2 区域人文意象的建构分析
        4.2.1 少数民族人文意象建构
        4.2.2 历史与文化人文意象建构
        4.2.3 故乡人文意象建构
        4.2.4 社会发展人文意象建构
第5章 自然意象建构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5.1 以“山水”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5.1.1 丽江市
        5.1.2 大理州
        5.1.3 迪庆州
        5.1.4 保山市
        5.1.5 玉溪市
        5.1.6 昭通市
        5.1.7 怒江州
    5.2 以“生物”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5.2.1 普洱市
        5.2.2 临沧市
        5.2.3 曲靖市
        5.2.4 楚雄州
    5.3 以“田园风光”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5.3.1 红河州
        5.3.2 德宏州
        5.3.3 文山州
    5.4 以“气候”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5.4.1 昆明市
        5.4.2 西双版纳州
第6章 人文意象建构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6.1 以“少数民族风情”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6.1.1 迪庆州
        6.1.2 临沧市
        6.1.3 红河州
        6.1.4 昭通市
        6.1.5 西双版纳州
        6.1.6 德宏州
        6.1.7 文山州
        6.1.8 楚雄州
        6.1.9 怒江州
    6.2 以“历史与文化”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6.2.1 普洱市
        6.2.2 保山市
        6.2.3 玉溪市
        6.2.4 曲靖市
    6.3 以“爱情”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6.4 以“心灵治愈”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6.5 以“社会发展”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云南旅游歌曲样本歌词文本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北地(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引子
第二章格拉秋山
第三章红花尔基
第四章墨尔根
第五章八里桥·五间房
第六章奇克
第七章无名一寒村
第八章五大连池
第九章锦河
第十章卧虎山
第十一章麦海
第十二章双泉
第十三章小临沂
第十四章朝元鼎
第十五章马路弯
第十六章伊林密
第十七章铁西
第十八章凤鸣街
第十九章西瓦窑
第二十章老鳖湾
第二十一章文化街14号
尾声

(5)基于游客体验的八达岭长城区域社会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
        1.4.2 访谈法
        1.4.3 问卷调查
        1.4.4 视觉评估法
        1.4.5 数据分析
    1.5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游憩承载力的研究进展
        2.1.1 游憩承载力及相关研究
        2.1.2 游憩承载力管理理论发展
        2.1.3 游客体验和资源保护管理理论
    2.2 社会承载力及相关研究进展
        2.2.1 社会承载力研究进展
        2.2.2 拥挤的研究进展
3 研究区概况及分区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环境状况
        3.1.2 人文历史资源
        3.1.3 旅游发展情况
    3.2 游憩区详细分区
        3.2.1 资源分析
        3.2.2 公园游憩体验类型及分区
4 古遗迹游览区及历史文化体验区游客体验研究
    4.1 调查方法
        4.1.1 问卷调查法
        4.1.2 视觉评估法
    4.2 游客特征及体验研究
        4.2.1 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4.2.2 游客访问特征研究
        4.2.3 游客访问动机研究
        4.2.4 游客对公园问题感知
    4.3 古遗迹区及历史文化体验区社会承载力研究
        4.3.1 游客对拥挤的感知分析
        4.3.2 影响拥挤的因素
        4.3.3 游客拥挤感知因素的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
        4.3.4 影响游客拥挤感知因素的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
        4.3.6 古遗迹区及历史文化体验区社会承载力的初步预测
    4.4 古遗迹区最大景点游客数分析
        4.4.1 游客对遗迹类景观拥挤感知、可接受程度及偏好分析
        4.4.2 游客对人文类景观拥挤感知、可接受程度及偏好分析
        4.4.3 游客对道路拥挤感知、可接受程度及偏好分析
        4.4.4 接受度影响曲线分析
    4.5 古遗迹区及历史文化体验区监测指标和标准确定
        4.5.1 指标选择
        4.5.2 标准确定
    4.6 古遗迹游览区及历史文化体验区管理建议
5 森林体验区游客体验研究
    5.1 调查方法
    5.2 游客特征及体验研究
        5.2.1 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5.2.2 游客访问特征
        5.2.3 游客动机研究
        5.2.4 游客对公园问题的感知
    5.3 森林体验区社会承载力研究
        5.3.1 游客对拥挤的感知分析
        5.3.2 影响拥挤感知的因素
        5.3.3 影响游客拥挤感知因素的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
        5.3.4 影响游客拥挤感知因素的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
        5.3.5 森林体验区社会承载力的初步预测
    5.4 森林体验区社会条件检测指标和标准的确定
        5.4.1 指标选择
        5.4.2 标准确定
    5.5 森林体验区管理建议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建议
    6.3 研究创新
    6.4 研究局限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A 视觉评估调查图片
附录 B 游客调查问卷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6)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乡村旅游翻译实践报告 ——以《山东乡村旅游指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乡村旅游英译的研究现状
        1.3.2 生态翻译学理论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生态翻译学理论框架
    2.1 生态翻译学的概述
    2.2 生态翻译学产生的背景
    2.3 生态翻译学的主要内容
        2.3.1 翻译适应与选择
        2.3.2 翻译生态环境
        2.3.3 译者的中心地位
第三章 文本分析
    3.1 旅游文本英译的原则和特点
        3.1.1 专业性与实用性
        3.1.2 生动性与简洁性
        3.1.3 规范性与本土化
    3.2 英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翻译实践过程准备
    4.1 译前准备——确定术语及查找资料
    4.2 翻译过程——阅读及翻译
    4.3 译后工作——语句检查及格式统一
第五章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案例分析
    5.1 语言维度
        5.1.1 语言风格
        5.1.2 语言形式
    5.2 文化维度
        5.2.1 菜品名称的翻译
        5.2.2 其他专有名词的翻译
    5.3 交际维度
        5.3.1 四字词语和成语翻译
        5.3.2 诗词翻译
第六章 翻译实践总结
    6.1 研究收获
    6.2 问题和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脚注
致谢

(7)临沂市乡土资源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计划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乡土地理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乡土
        2.1.2 乡土地理
        2.1.3 乡土地理教学资源
    2.2 理论基础
        2.2.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2.2 生活教育理论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 乡土地理教学的特点、要求及类型
    3.1 乡土地理教学的特点
        3.1.1 实践性和案例性
        3.1.2 地方性和服务性
        3.1.3 灵活性与多样性
        3.1.4 开放性与探索性
    3.2 乡土地理教学的要求
        3.2.1 突出实践性
        3.2.2 突出环境教育意义
        3.2.3 加强与中国地理的联系
        3.2.4 因地制宜
    3.3 乡土地理教学资源的类型
        3.3.1 城市型乡土教学资源
        3.3.2 乡村型乡土教学资源
        3.3.3 城郊型乡土教学资源
4 临沂市乡土地理资源的特征
    4.1 独特的区位优势
    4.2 丰富的文化资源
        4.2.1 丰富的历史文化
        4.2.2 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4.3 独特的自然资源
        4.3.1 岱崮地貌景观
        4.3.2 地下喀斯特地貌景观
5 临沂市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利用的现状调查
    5.1 调查设计
        5.1.1 调查目的
        5.1.2 调查方法
        5.1.3 调查对象
    5.2 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5.2.1 教师现状调查
        5.2.2 学生现状调查
    5.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5.3.1 相关部门对乡土教学的重视不足,未能提供制度保障
        5.3.2 受应试教育的制约
        5.3.3 乡土地理知识尚未形成体系
        5.3.4 经费投入不足
        5.3.5 部分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6 临沂市乡土地理教学资源的应用
    6.1 临沂市乡土地理教学的对策
        6.1.1 提高教师利用课外资源的能力
        6.1.2 提高教育部门对教学资源的管理水平
        6.1.3 开展校外实地调查
        6.1.4 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利用乡土地理教学资源
    6.2 临沂市乡土地理资源教学过程的案例设计
        6.2.1 蒙山森林植被与地理环境整体性
        6.2.2 岱崮地貌、郯庐断裂带与内外力作用
        6.2.3 沂河流域开发中的问题分析
7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8)宜春市古代园林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对象范围及时间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4 概念界定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预期结果
        1.5.3 研究方法
    1.6 研究综述
        1.6.1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动态
        1.6.2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动态
        1.6.3 综述
    1.7 技术路线
2 宜春史话
    2.1 文明史迹——文明繁盛,引领江西
    2.2 地理行政——山多地少,形势闭塞
    2.3 主流文化——禅宗引入,道教发源
    2.4 山水格局——山水文化,园林奠基
3 春秋——山水审美意识萌芽,造园伊始
    3.1 园林起始考
    3.2 春秋越王山
4 两汉——文人注重政治,造园无意
    4.1 历史概述
    4.2 山水文化——道家哲学引发隐逸文化及神仙思想
        4.2.1 神仙思想
        4.2.2 隐逸文化
    4.3 园林类型
        4.3.1 王室园林——皇室成员带来高台建筑时代
        4.3.2 私家园林——隐逸温床结缘士人园林
        4.3.3 道教园林——山水圣地初现道教文化景观
    4.4 小结
5 魏晋南北朝——重点转向自然,造园粗犷
    5.1 历史概述——开发建设人文景观风景名胜
    5.2 山水审美意识确立——佛学兴起、道教发展
    5.3 园林类型
        5.3.1 公共园林——亭为载体聚集契机
        5.3.2 私家园林——人文牵引疏朗有致
        5.3.3 道教园林——名山道场形成景区
        5.3.4 佛寺园林——郊野山林朴素自然
    5.4 小结
6 隋唐五代——山水风景开发,造园兴盛
    6.1 历史概述——经济文化技术实现逆转
    6.2 文化背景——蛮荒之地转向诗书之乡
        6.2.1 士人生态——游学士官,避难文人
        6.2.2 隐逸文化——陶冶心性,谋取仕途
        6.2.3 宗教文化——佛法鼎盛,道教风流
    6.3 园林类型
        6.3.1 公共园林——基点转向山水景林
        6.3.2 私家园林——山林隐居舍宅为寺
        6.3.3 道教园林——规模建制趋于完善
        6.3.4 佛寺园林——禅宗主导大放异彩
        6.3.5 书院园林——受益佛道江西先河
    6.4 小结
7 两宋——意识世俗化,造园成熟
    7.1 历史简述——儒释道三家鼎立儒学为尊
    7.2 文化背景
        7.2.1 宗教文化——道教发展胜过佛教
        7.2.2 书院文化——吸收宗教蓬勃发展
        7.2.3 茶文化——茶禅一味文僧往来
    7.3 园林类型
        7.3.1 公共园林——郊野转向城市区域
        7.3.2 私家园林——数量质量远超前代
        7.3.3 佛寺园林——官方支持大展风采
        7.3.4 道教园林——延续前风阁皂风尚
        7.3.5 书院园林——空前盛行趋于成熟
        7.3.6 衙署园林——依附建筑庭院园池
    7.4 小结
8 元明清——政治文化式微,园林衰落
    8.1 历史概述——灾祸频发处处衰微
    8.2 文化
        8.2.1 士人文化——政场失意影响衰退
        8.2.2 隐逸文化——隐于园转向娱于园
        8.2.3 宗教文化——佛道为主分流式微
    8.3 园林类型
        8.3.1 公共园林——自然山水持续兴盛
        8.3.2 私家园林——士族退隐私园突出
        8.3.3 佛道园林——盛况不再囿于困境
        8.3.4 书院园林——完全成熟难掩疲态
    8.4 小结
9 园林总说与展望
    9.1 园林年代发展总结
    9.2 各类型园林发展总结
        9.2.1 公共园林总说
        9.2.2 私家园林总说
        9.2.3 道教园林总说
        9.2.4 佛寺园林总说
        9.2.5 书院园林总说
        9.2.6 衙署园林总说
    9.3 宜春古代园林地方特色探研
        9.3.1 山多闭塞水多悠长——风景名胜园林
        9.3.2 登高望远观景模式——延展园林规模
        9.3.3 禅农一体茶禅一味——禅宗园林凸显
        9.3.4 文人辈出崇尚隐逸——宗族私家花园
        9.3.5 宗教文化为主、儒家文化为辅——各类园林关系密切
    9.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宜春市古代园林年表说明
致谢
作者简介

(9)《乌江:远山的歌谣》(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2 Objective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3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4 Structure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Chapter Two Process Description
    2.1 Translation Preparation
        2.1.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2.1.1.1 Contents of the Source Text
        2.1.1.2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2.1.1.3 Studies on Tourism Translation
        2.1.2 Theoretical Foundation
        2.1.2.1 The Skopos Theory
        2.1.2.2 Related Researches on Skopos Theory
        2.1.2.3 The Application of Skopos Theory in Tourism Translation
    2.2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Stage
        2.2.1 Difficulties in Lexical Translation
        2.2.2 Difficulties in Syntactical Translation
        2.2.3 Difficulties in Discourse Translation
    2.3 Post-Translation Management
Chapter Three Case Analysis
    3.1 Analysis at Lexical Level
        3.1.1 The Translation of Proper Nouns
        3.1.2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3.1.3 The Translation of Semantically Redundant Lexis
    3.2 Analysis at Syntactical Level
        3.2.1 The Translation of Complex Sentences
        3.2.2 The Translation of Sentences with Rhetorical Devices
    3.3 Analysis at Discourse Level
        3.3.1 Overall Adjustment: Consistency of Information
        3.3.2 Employment of Diversified Cohesion Devices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4.1 Major Findings of the Task
    4.2 Limitations of the Task
    4.3 Suggestions for the Task
References
Appendices
    Appendix A Source Text
    Appendix B The Adjusted Source Text
    Appendix C Target Text

(10)晋阳风峪驿道沿线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及保护发展策略研究 ——以周家庄古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与保护现状
        1.2.1. 国内传统村落研究现状
        1.2.2. 国内驿道及沿线村落研究现状
        1.2.3. 国外相关研究与保护现状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界定
        1.3.2. 驿道及沿线村落
        1.3.3. 村落空间形态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晋阳风峪驿道地质与人文环境背景
    2.1. 风峪驿道地质环境背景
        2.1.1. 地质环境
        2.1.2. 河流分布
        2.1.3. 气候条件
        2.1.4. 自然资源
    2.2. 风峪驿道人文环境背景
        2.2.1. 晋阳城城池沿革
        2.2.2. 自然灾害
        2.2.3. 民族融合
        2.2.4. 城市职能变迁
    2.3. 本章小结
        2.3.1. 风峪驿道地质环境背景
        2.3.2. 风峪驿道人文环境背景
第三章 晋阳风峪驿道沿线村落的发展及演变
    3.1. 风峪驿道沿线村落的成因分析
        3.1.1. 风峪驿道的路线
        3.1.2. 驿道经济的形成
        3.1.3. 驿道政策的扶持
        3.1.4. 村落发展阶段的普遍性限制条件
    3.2. 风峪驿道沿线村落的发展演变
        3.2.1. 驿道功能的转变
        3.2.2. 沿线村落的发展
        3.2.3. 沿线村落的演变
        3.2.4. 沿线村落的现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晋阳风峪驿道沿线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
    4.1. 村落总体布局形式
        4.1.1. 空间组织形式
        4.1.2. 以驿道为轴线的发展模式
    4.2. 平面形态特征
        4.2.1. 路网组织结构
        4.2.2. 街巷功能
        4.2.3. 街巷的空间与尺度
        4.2.4. 街巷交汇处的空间处理
    4.3. 院落空间形态特征
        4.3.1. 院落群体组合方式
        4.3.2. 院落单体空间构成
        4.3.3. 景观形态
        4.3.4. 宗教活动空间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晋阳风峪驿道沿线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5.1. 村落保护发展的必要性
    5.2. 村落保护发展存在的问题
    5.3. 村落保护发展的原则
    5.4. 村落保护发展的策略
    5.5. 实例
        5.5.1. 道路景观
        5.5.2. 民居建筑
        5.5.3. 公共建筑
        5.5.4. 保护及发展建议
    5.6. 本章小结
        5.6.1. 村落保护发展的必要性及原则
        5.6.2. 村落保护发展的策略
第六章 结语
    6.1. 论文研究成果
    6.2. 展望
    6.3. 有待深化之处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何处风光赛蒙山——介绍蒙山国家森林公园(论文参考文献)

  • [1]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研究[D]. 史鹏飞. 云南财经大学, 2021
  • [2]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宣传片的符号表达研究[D]. 王莹. 山东大学, 2021(02)
  • [3]旅游歌曲中的区域意象建构 ——以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为例[D]. 吴成业.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北地[J]. 老藤.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1(02)
  • [5]基于游客体验的八达岭长城区域社会承载力研究[D]. 赵若曦.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乡村旅游翻译实践报告 ——以《山东乡村旅游指南》为例[D]. 王雪洁.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临沂市乡土资源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袁雪.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8]宜春市古代园林调查研究[D]. 周碧云.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9]《乌江:远山的歌谣》(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陈艺. 贵州大学, 2019(09)
  • [10]晋阳风峪驿道沿线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及保护发展策略研究 ——以周家庄古村为例[D]. 范文斌. 太原理工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赛蒙山风光何在——蒙山国家森林公园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