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预测中生命线工程网络的图形化简图

地震灾害预测中生命线工程网络的图形化简图

一、震害预测中生命线工程网络的图形简化(论文文献综述)

孙思男[1](2021)在《城市供水管网地震灾害情景构建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大力推动城镇化发展,城市中聚集着大量人口、建筑和生命线系统。当城市附近发生强烈地震时,会导致生命线系统遭到破坏,不仅影响城市的正常运作,同时会引发次生灾害,其中供水管网的破坏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会影响震后正常生产生活,供水系统功能失效影响震后火灾的扑救,威胁着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供水管线具有其破损处不易被观察发现的特性,进行供水管线地震灾害情景构建可以较真实直观的展现出城市大规模供水管网的震害情况及抗震薄弱环节,有利于地震灾害风险排查、救灾预案演练和震后供水管网紧急抢修等工作的开展,是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目前在大中城市地震灾害情景构建工作中,建筑领域已经开始了关于建筑震害模拟可视化方法的研究,而供水管网领域还未涉及,本文研究了大中城市供水管网地震灾害情景构建方法,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总结归纳了供水管网震害预测方法。理论分析法是基于不同的假定条件,构建管道地震响应方程,求解出管道应变、变形及应力等,整理了现有管土间变形传递系数的三种计算方法及特点,并分析了每种供水管网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本文在灾害情景构建中采用地震波输入法完成地震反应分析。总结了现行管道震害等级划分情况,以及接口式管道和连续式管道的震害预测判断方法。经验分析统计法分为完全基于震害资料方法和基于管道破坏概率服从泊松分布假定和震害资料方法两大类,区别在于涉及的影响因素范围不同,计算结果精确度不同,并给出了管网震害状态的判断方法。2.介绍了供水管网地震灾害情景构建的实现细节,主要包含了整体技术实现框架,阐明了设计思路、实现流程等。根据VTK函数库的特点和工作原理,设计供水管网地震灾害情景构建流程,主要包括:分析外部管网数据存储文件的结构,并从中获取所需的模型数据作为数据源(Source);经过对VTK固有数据类型的特点及操作对象的适用范围分析,选择利用过滤器(Filter)将管网的点、线段数据转换成Poly Data数据集;由二维点、线段的Poly Data数据集再次经由过滤器(Filter)处理加工,生成三维立体管线段的Poly Data数据集;建立三维管网模型中各管段实体与管段地震反应及震害预测结果之间的颜色映射,并完成对供水管网地震灾害三维场景的渲染等工作。最后展示了震害情景模拟可视化渲染窗口界面,包含了供水管网数据在VTK流水线中的传递流程和相关设置等信息。3.以惠州市供水系统主干管网为例,展示本文供水管网地震灾害情景构建方法的实用性。介绍了管网的管材、管径、接口形式、埋设深度和场地条件等基本情况,获取用于三维建模的空间位置和外表面多边形数据,采用TIN算法构建三维管网模型,并展示其三维交互操作的可视化效果。实现根据各个管段实际情况输入不同地震数据,获取各个管段的地震反应分析及震害预测结果,建立结果数据与不同颜色间的映射关系,其中地震反应时程分析结果以颜色随时间变化而改变的形式呈现,实现管段的震害情景模拟三维动态可视化,并将不同地震烈度下的管网震害预测结果用不同颜色表示,评估了该城市供水管网抗震性能。

龙立[2](2021)在《城市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分析方法及系统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供水管网系统作为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之一,是维系社会生产生活和城市正常运行的命脉,地震发生后,更是承担着保障灾区医疗用水、消防用水及灾民生活用水的艰巨任务。近年来,随着城市抗震韧性评估进程的不断推进,针对供水管网系统震害风险预测与可靠性评估的研究获得了广泛关注,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比较系统的、适用于不同规模的供水管网震害预测与抗震可靠性分析的理论方法及软件平台。本文从管道“单元”层面及管网“系统”层面对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研发了抗震可靠性分析插件系统,为供水管网系统震害预测与抗震可靠性分析奠定理论及技术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基于土体弹性应变阈值理论,建立了考虑应变区间折减的频率相关等效线性化方法;运用本文方法对各类场地进行了土层地震反应分析,对比了与传统等效线性化方法的差异,解决了传统方法在高频段频响放大倍率比实际偏低的问题;进而研发了集成本文方法的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系统,实现了场地地震反应的高效、准确分析;运用研发的系统对西安地区开展了场地地震反应分析,建立了该地区综合考虑输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的场地效应预测模型;最后,进行了考虑场地效应的确定性地震危险性分析,分析结果与实际震害吻合。(2)提出了综合考虑管道属性、场地条件、腐蚀环境、退化性能、埋深的管道分类方法;基于解析地震易损性分析理论,建立典型球墨铸铁管的概率地震需求模型和概率抗震能力模型,分析得到不同埋深下管道地震易损性曲线;进而结合管道震害率,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不同管径与不同埋深下典型管道的地震易损性曲线。采用C#编程语言开发了管道地震易损性曲线管理系统,实现了地震易损性曲线的高效录入、存储、对比及可视化展示,最终建立了管道单元地震易损性曲线数据库。(3)基于管道单元地震易损性曲线,提出了管线三态破坏概率计算方法;针对管网抗震连通可靠性分析中蒙特卡罗方法误差收敛较慢的特点,提出了以Sobol低偏差序列抽样的连通可靠性评估的拟蒙特卡洛方法;进而结合GPU技术,提出了基于CUDA的连通可靠性并行算法,显着提高了分析效率及精度。(4)建立了综合考虑管线渗漏、爆管及节点低压供水状态的震损管网水力分析模型,提出了基于拟蒙特卡洛方法的震损管网水力计算方法及抗震功能可靠性分析方法,准确模拟与评估了震损管网水力状态;建立了供水管网水力服务满意度指标和震损管线水力重要度指标,提出了震损管网两阶段修复策略;进而建立了渗漏管网抢修队伍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并结合遗传算法实现模型最优解搜索,合理地给出管线最优修复顺序及抢修队伍最优调度方案。(5)基于软件分层架构思想及插件开发思想,搭建了插件框架平台,进而采用多语言混合编程技术开发了插件式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分析系统,并对系统开发关键技术、概要设计、框架平台设计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采用插件系统对西安市主城区供水管网开展了初步应用研究,评估结果可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展管网加固优化设计、抗震性能化设计、管网韧性评估及抢修应急预案制定等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时忠超[3](2019)在《地震灾害预测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地震灾害是八类自然灾害中对人类危害性最大的。历史上发生的大多数地震都会影响到城市,有些甚至会摧毁城市。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截至2018年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9%。城市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一旦较大规模地震发生在城市或者城市附近,将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甚至会在短时间内摧毁整个城市。我国幅员辽阔,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是世界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城市防震减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震害预测是防震减灾工作的一部分,当地震发生后以避免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大连位于郯庐构造边缘,瓦房店全市和普兰店区十九个街道位于郯庐地震带上,是地震灾害频发的地区之一。地理信息系统(GIS)在传统的信息系统技术基础之上融合了地理空间的概念,是一种具有强大空间数据处理能力的信息技术,因此构建震害预测系统将采用GIS技术。本论文设计实现了大连市地震灾害预测地理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包含震灾信息管理、震灾预测和损失评估等功能。本文采用软件工程设计开发过程,对地震灾害预测地理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根据需求对系统进行了系统设计。系统功能主要包括地图工具、地震动影响场模拟、震害分析、震害损失评估和防御辅助对策等模块。本系统采用B/S架构实现,使用ArcGIS构建地理信息系统,采用C#语言编程,Oracle数据库,并对系统进行了测试。本论文的创新点包括(1)将震害预测的方法结合GIS技术,设计实现了震害预测管理系统。(2)系统实现了可视化的地图工具及影响场模拟。(3)系统实现了震害评估,以及防御辅助对策模块。综上,目前该系统已经实际应用,提高了防震减灾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

刘金龙,林均岐,陈希[4](2012)在《生命线系统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系统总结了生命系统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研究的发展过程,以我国1990-2006年间破坏性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数据为样本,结合国内近几年的地震震害资料,采用震害经验统计法分别给出了基于震中烈度、震级和震中烈度与震级结合为指标的3种评估方法。首先通过数理统计确定了不同烈度下生命线系统与建筑物之间的地震直接经济损失之比的算术平均值及其概率分布模型,并给出了特定超越概率下的推荐取值;其次利用最小二乘拟合法建立了生命线系统与建筑物之间的地震直接经济损失之比与震级之间的函数关系;最后通过震级的变化体现各烈度区面积的差异,对基于震中烈度的方法进行了改进。

陈洪富[5](2012)在《HAZ-China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设计及初步实现》文中提出过去三十多年里,我国在震害预测、地震应急指挥、地震现场工作和灾后恢复重建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完成了三十余个城市和大型企业的震害预测工作并建立了相应的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系统,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地震现场工作标准体系,基本建成了覆盖中国大陆的全国一体化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网络,在应对汶川和玉树两次重特大地震的应急救援行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防震减灾规划和地震应急指挥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有力的技术支撑。然而,目前的国内研究仍存在以下问题:各类震害防御和应急指挥系统琳琅满目,系统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和闲置,维护更新困难;系统软/硬件建设投资费用大,部分用户无力承担;部分信息系统的结果展示和辅助决策效果不佳,许多已建成系统被束之高阁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大多数信息系统都是基于C/S模式开发,服务范围小;多局限于某城市的具体信息系统的研发和功能实现,技术没有得到统一,缺乏统一的系统平台。实际上,尽管这些技术系统操作界面和管理形式不同,但在基础数据、评估模型等方面都是相通的、类似的,不应人为地割裂开来。针对以上问题和不足,考虑我国防震减灾实际需求并充分吸收国内外最新成果,本文提出:基于WebGIS平台,集成震害预测、地震应急指挥、地震现场损失评估、房屋安全鉴定、灾后科学考察和恢复重建等业务功能,建立一个统一的HAZ-China(HAZards China)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通过Internet为不同用户提供震前、震时、震后的综合地震信息服务。本文较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了该系统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一)、分析了地震业务需求和系统需求,提出了系统的总体功能和架构设计思路,确定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开发技术、GIS平台、数据库软件和集成技术等。(二)、充分吸收《GB/T19428-201X地震灾害预测及其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的最新技术思路和方法,确定了震害预测技术服务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工作分级原则;总结了全国和各省市范围地震动衰减关系,给出了地震动影响场的不同绘制方式和动态修改方法,提出了地震动影响场模块的功能设计思路;以地震动影响场模块为例,详细介绍了本系统所提出的地震模型模块化的实现流程,包括模型公式统一规范化、计算处理逻辑、接口设计等;提出了建筑物震害预测模块的功能设计思路,总结了不同工作级别的各类建筑物的调查方式、抽样率、易损性分析方法和结果展示方式,并建议了优先采用的单体和群体建筑物易损性分析方法;初步介绍了生命线工程震害预测模块的功能设计思路;提出了建筑物和生命线工程地震灾害经济损失估计模块的功能设计思路;梳理了国内外39类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方法,并建议了4种优先采用的方法,提出了地震人员伤亡估计模块的功能设计思路;初步介绍了地震地质灾害评价模块、次生灾害分析模块、防震减灾对策建议模块的功能设计思路。(三)、阐述了地震应急信息服务系统的的总体功能结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并以震害评估模型设计为例描述了UML在系统中的建模方式;定义了多种地震触发方式,介绍了地震触发模块的基本功能和流程设计;梳理了快速预评估各类功能点,介绍了快速预评估与动态跟踪模块的基本功能设计;梳理了各类地震应急辅助决策功能点和应急信息分类,介绍了地震应急辅助决策模块的基本功能和流程设计;初步介绍了地震灾情上报模块、地震现场灾害直接损失评估模块和地震现场建筑物安全鉴定模块的基本功能;总结了36类地震计算模型,并将其划分为震害评估模型、辅助决策模型和路径分析模型三大类,分别简述了其基本功能。(四)、初步介绍了恢复重建信息服务系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发布系统、模型管理系统、用户和权限管理等其他系统的基本功能设计,并分别给出了程序开发用例图。(五)、提出了多精度多尺度的数据库建设思路:以已有数据成果收集为主,辅以遥感影像提取和人口统计数据推演等新方法,并补充典型地区现场调查数据;根据数据用途和精度不同,系统数据库分为三个层次:详实型数据、欠详实数据和普适型数据,分别描述了各层次数据库的数据来源、数据内容、数据分类、数据存储格式等;定义了统一的数据结构规范;规定了空间数据处理要求;采用XML格式对系统各类参数和数据标准化处理;建立了数据库存储更新维护方案。(六)、实现了系统包括硬件部署、软件平台选择、数据库、开发框架、计算流程等内容的设计与集成;给出了界面原型设计方法,通过程序开发实现了系统首页界面、地震动影响场、建筑物震害预测等展示界面;初步实现了设定地震下的地震影响场绘制、建筑物震害预测、生命线工程震害预测、经济损失评估和人员伤亡评估的计算流程;实现了多种维度的评估结果查询与统计、文档和专题图的展示功能。(七)、首次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HAZ-China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的初步设想,给出了总体框架和基本功能;详细阐述了云计算的4个服务层次的基本功能,包括地震应用服务层、地震业务开发平台服务层、地震数据服务层和基础设施服务层;建立了系统的体系结构;最后指出了近期首要任务是实现地震应用服务层的功能。

周晓帆[6](2012)在《宁德市生命线工程抗震易损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命线工程系统是城市相当重要的一部分,维系整个城市的正常运行,其灾后的整个系统的运作更是直接关系到整个抗震救灾工作。因此,对其进行抗震易损性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生命线工程系统一般由供水、供气系统、交通系统、供电系统、消防系统等组成,本文以宁德市为例,根据实际所搜集到的资料对宁德市区的供水、供气系统、供电系统和交通系统进行了抗震易损性分析。对整个生命线工程中的重要建筑物和构筑物,通过SAP有限元软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进行分析,运用砖混结构的简化算法对砖混结构进行震害计算与预测;采用正弦波输入的简化算法分析管道破坏情况,根据所得破坏概率使用蒙特卡洛方法,对宁德市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进行分析研究;通过计算道路和桥梁的震害指数,分析道路两旁建筑物破坏时造成的瓦砾堆积面积来得出道路的通行概率;对计算高压电气设备的抗震可靠度采用一次二阶矩法分析进而对供电系统进行抗震易损性的分析。在设防烈度的地震作用下对宁德市生命线工程分析研究可得如下结论:1、宁德市生命线工程中的早期砖混结构建筑、构筑物的抗震能力较为薄弱,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抗震能力较强;2、供水、供气管网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可保持正常运转功能3、交通系统的具有可靠的连通性,能保证物资运输以及正常的交通运转能力;4、供电系统的抗震可靠性较强,震后正常供电基本不受影响。通过分析宁德市区生命线工程在不同烈度下的抗震易损性,给出相应的规划建议,可以提高相应的城市抗震预防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何双华[7](2009)在《供水管网系统抗震可靠性分析及加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供水管网系统是城市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烈地震作用下,供水系统的破坏及其功能失效会产生次生灾害并引起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而我国现有的供水管网系统,大多数没有经过正规的抗震设计,且不少城市又有着可能遭受中、强地震影响的背景。因此,对供水管网系统进行震害预测和地震可靠性分析,评估系统震后运行状态、掌握其抗震薄弱环节,进一步增强其抗震能力,对开展城市防震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供水管网系统的地震功能分析和抗震加固优化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以地震波作用下埋地管道的接头损坏作为主要破坏模式,主要考虑管道的轴向变形性能,采用波动理论对供水管线进行地震反应分析,比较了两种管土间轴向变形传递系数的计算差异,建议采用《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中给出的变形传递系数进行管道抗震验算,并讨论了地震波入射角、剪切波速、管径等参数对管道变形的影响。考虑地震作用效应和管道抗力的随机特性,建立了埋地管道单元的概率预测模型,评估其在地震时的震害状态,比较了管道随机变量采用不同的概率分布模型对管道抗震可靠性的影响差异,建议管道的允许变形和实际变形分别采用正态分布和极值Ⅰ型分布进行计算。(2)根据管线抗震可靠性分析结果,通过Monte Carlo随机模拟过程,近似再现管网中各管段的破坏状态。把供水管网系统简化为边权有向网络图,分别结合图论理论方法和模糊关系矩阵法,对管网进行连通可靠性分析,定性评价管网系统的运行状态,为进一步分析其抗震功能可靠性提供参考。由于Monte Carlo模拟方法是以管网各节点与水源点处于连通状态的近似频率计算代替精确概率分析,所得数值解具有一定的误差,为获得稳定的计算结果,对文中所用算例进行了5000次模拟。算例分析表明,基于图论方法和模糊关系矩阵法得到的管网连通可靠性结果基本相等。(3)首先建立管网微观水力模型,进行震前无破坏状态下的流分析。然后根据震后管线的破坏情况,对严重破坏的管线关闭其两端阀门;对轻微或中等破坏的管线在其中间位置增设虚拟漏水节点,建立带渗漏管网的水力分析模型,进行管网震后服务功能分析。该模型在传统的管网水力计算基础上,考虑了节点流量随水压的动态变化,避免了负的压力计算值的产生。同时震后的及时关阀措施,有效地提高了管网系统的供水能力。在进行供水管网的抗震功能可靠度分析时,借鉴结构可靠度的分析方法,以节点水压为评价指标,采用均值一次二阶矩方法计算管网各节点的功能可靠度,该方法通过一次水力分析即可给出震后低压供水和渗漏状态下管网各节点的可靠性指标,较之前发展的随机模拟方法大为简化且概念清晰。(4)以节点水压和流量为指标,建立了管网系统的服务性能准则。基于震后管网功能分析结果,绘制了节点水压和节点流量的服务性能曲线,采用转换函数的方法对其进行服务性能等级划分。引入模糊数学的理论与方法,构造节点水压和节点流量两个单因素指标的梯形隶属函数,建立震后管网系统服务性能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通过加权平均型评判模型和最大隶属度原则对管网系统进行综合评定,实现了地震对供水管网系统服务性能影响的量化评价。同时兼顾管网系统的连通特性和水力特性,采用分层的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地震易损性风险评估,以便找出系统薄弱环节进而确定减少风险的合理方法。(5)通过优化管道接头形式,来减少震时管道接头处的变形和渗漏、提高其抗震性能,进而增强管网的抗震功能可靠性,实现系统的抗震加固优化。从系统全局出发,以管网系统震后水压总降幅和系统加固总投入最小为目标函数,以管线抗震可靠度和震后管网各节点的自由水压为约束,建立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将优化变量转化为较少的离散变量,对管网系统进行抗震加固优化。基于不刻意追求最优解,而寻求满意解的优化思想,利用正交枚举法进行简化计算,从而避免了大规模非线性规划求解的困难,为已建供水管网系统的抗震加固及拟建管网系统的抗震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朱科宁[8](2008)在《基于GIS的城镇抗震防灾规划》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地震强烈而频繁,是世界上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灾害主要是由于地震引起建筑物、工程设施和社会系统的破坏而造成的。国内外的地震经验证明,在震前做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对减轻地震造成的破坏和损失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某县城城区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具体特点,从震前“预防”和震后“避、救”两大方面研究了城镇级别的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方法。文中详细介绍了该县城城区内六类建筑物(多层砖房、单层厂房、老旧民房、砖混平房、框架、底层框架)和供水管线的震害预测方法,并研究了增强城区抗震能力的措施以及对在震时启动的应急预案的建议。鉴于传统的文本式抗震防灾规划难以适应城镇城区新老建筑混杂、城区改造导致大量建筑物面临拆建的现状,本文结合该县城城区的实际情况,开发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抗震防灾决策系统。该系统具有便于管理和分析大量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也便于信息的更新和补充。抗震防灾决策系统可以对城区的建筑物和供水管线进行震害预测和统计,其结果为编制县城城区的抗震防灾规划提供了依据,并可在震时为政府应急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本文对基于GIS抗震防灾决策系统的开发过程作了详尽的分析和介绍。在抗震防灾决策系统开发中,使用了以具有强大空间分析和空间数据处理功能着称的ArcGIS软件系统。利用ArcGIS桌面产品——ArcInfo内的VBA程序语言作为开发工具,以集成二次开发的方式定制系统界面和进行功能设计。系统所需数据则建立在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上。在震害预测结果的显示方面,本决策系统具有界面友好、层次清晰、图形美观以及可以动态显示的创新特点。最后,本文介绍了开发完成的该县城城区抗震防灾决策系统所具备的各种功能。

黄世敏,倪永军,冯志强,符圣聪,江静贝[9](2007)在《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城市防震减灾中的应用研究综述》文中认为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在国内城市防震减灾中已广为应用。本文回顾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地震危险性分析与地震损失评估、生命线工程震害预测、道路交通系统震害预测、建筑物震害预测、震后次生灾害预测、地震辅助决策与应急指挥系统中的应用现状,指出了G IS在今后的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白广斌[10](2007)在《基于GIS的城市生命线震害预测系统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建设的快速发展,生命线工程抗震研究已成为大中城市防震减灾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基础设施陆续升级改造,对城市生命线系统进行震害预测需要管理和分析大量的空间信息,因此需要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在工程减灾领域中的优势。本文借鉴生命线地震工程的研究成果,以SuperMap Object 5.0的GIS平台开发了城市生命线震害预测系统,并对普兰店在建海湾区工业区生命线系统做以地震烈度为7度、8度、9度震害预测,以预测分析结果,为项目组织者提供决策的依据,提高了该区域生命线系统的抗震能力,保障城市快速平稳的发展。本文研究了如何开发基于GIS平台的城市生命线震害预测系统,选择采用基于ActiveX/COM的组件式GIS开发平台SuperMap Obiect5.0和关系型数据库SQLServer2000,开发语言Visual Basic6.0,以基于局域网的C/S模式,开发城市生命线震害预测系统。基于SQL Server2000建立生命线震害预测系统数据库,以ADO连接技术,实现空间信息与震害属性信息的数据关联,实现震害预测的查询与分析。针对系统的核心模块震害预测,本文参考生命线地震工程研究理论,对供水系统和交通系统预测模型建立计算程序,包括单体可靠度计算和网络连通可靠度模拟。并将预测结果制成专题地图,同时开发了网络分析和缓冲区分析等模块,便于更深层次的分析。最后在二维地图的基础上制作了三维可视化视图,将二维地图和三维视图结合在一起,建立三维仿真场景,以直观的表现方式,虚拟的表现该区域的发展态势,逼真的反映防灾减灾的重点区域。

二、震害预测中生命线工程网络的图形简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震害预测中生命线工程网络的图形简化(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供水管网地震灾害情景构建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地震反应分析研究现状
        1.2.2 震害预测研究现状
        1.2.3 GIS及震害情景可视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城市供水管道震害预测方法
    2.1 引言
    2.2 理论分析法
        2.2.1 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2.2.2 供水管道震害等级划分
        2.2.3 供水管道震害预测理论分析法
    2.3 经验统计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供水管网震害情景可视化
    3.1 引言
    3.2 技术框架设计
    3.3 可视化技术
    3.4 供水管网灾害情景可视化算法
        3.4.1 供水管网数据提取
        3.4.2 供水管网数据转换
        3.4.3 供水管网三维表达
        3.4.4 供水管网地震反应及震害预测可视化
        3.4.5 渲染窗口界面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惠州市供水管网震害情景构建
    4.1 引言
    4.2 惠州市部分城区供水管网介绍
    4.3 地震反应及震害预测结果可视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2)城市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分析方法及系统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供水管网震害风险评估理论研究现状
        1.2.1 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
        1.2.2 供水管道地震易损性分析
    1.3 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及修复决策分析
        1.3.1 供水管网连通可靠性分析研究
        1.3.2 供水管网功能可靠性分析研究
        1.3.3 供水管网震后修复决策分析研究
    1.4 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分析系统研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考虑场地效应的地震危险性研究
    2.1 确定性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
    2.2 考虑频率相关性的等效线性法
        2.2.1 一维土层地震反应等效线性化方法
        2.2.2 考虑应变区间折减的频率相关等效线性化方法
        2.2.3 基于竖向台站地震动记录的可靠性分析
        2.2.4 考虑频率相关性的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系统研发
    2.3 考虑场地效应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2.3.1 工程场地
        2.3.2 场地模型地震反应分析
        2.3.3 考虑多因素的场地效应模型
        2.3.4 考虑场地效应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供水管道地震易损性分析
    3.1 地下管道震害分析及管道分类
        3.1.1 地下管道破坏的主要类型
        3.1.2 影响管道破坏的主要因素
        3.1.3 地下供水管道分类
    3.2 供水管道地震易损性分析
        3.2.1 解析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
        3.2.2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3.2.3 概率抗震能力分析
        3.2.4 地震易损线曲线
    3.3 管道地震易损性曲线管理系统研发
        3.3.1 需求分析
        3.3.2 功能架构设计
        3.3.3 系统实现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CUDA的供水管网抗震连通可靠性分析
    4.1 供水管网系统可靠性分析基础
        4.1.1 供水管网简化模型
        4.1.2 管线破坏概率的确定
        4.1.3 管网连通可靠性分析方法
    4.2 图论模型
        4.2.1 图论基本定义
        4.2.2 图的存储形式
        4.2.3 图的连通性判别算法
    4.3 QMC方法在供水管网连通可靠性中的应用
        4.3.1 QMC方法原理及误差
        4.3.2 低偏差Sobol序列
        4.3.3 QMC方法用于供水管网连通可靠性分析
    4.4 基于CUDA的供水管网连通可靠性并行算法
        4.4.1 CUDA编程原理
        4.4.2 并行方案设计
        4.4.3 算法的CUDA实现
    4.5 算例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供水管网抗震功能可靠性分析及修复决策分析
    5.1 常态下供水管网水力分析
        5.1.1 供水管网基本水力方程
        5.1.2 供水管网水力分析方法
    5.2 震后供水管网功能可靠性分析
        5.2.1 供水管线渗漏模型
        5.2.2 供水管线爆管模型
        5.2.3 用户节点出流模型
        5.2.4 基于QMC法的震损管网水力分析方法
        5.2.5 供水管网抗震功能可靠性计算模型及程序
        5.2.6 算例分析
    5.3 供水管网震后修复决策分析
        5.3.1 供水管网水力满意度指标的建立
        5.3.2 震损管线水力重要度指标的建立
        5.3.3 供水管网震后修复策略
        5.3.4 抢修队伍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
        5.3.5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调度算法实现
        5.3.6 算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城市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评估系统开发与初步示范应用
    6.1 系统设计目标与原则
        6.1.1 系统设计目标
        6.1.2 系统设计原则
    6.2 系统开发关键技术
        6.2.1 插件技术
        6.2.2 Sharp Develop插件系统
        6.2.3 .NET Framework
        6.2.4 Arc GIS Engine
        6.2.5 多语言混合编程技术
    6.3 系统概要设计
        6.3.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6.3.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6.3.3 数据库设计
        6.3.4 系统开发环境
    6.4 框架平台设计
        6.4.1 插件契约
        6.4.2 插件引擎
        6.4.3 插件管理器
        6.4.4 框架基础
    6.5 管网可靠性评估系统实现
        6.5.1 插件实现过程
        6.5.2 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分析系统实现
    6.6 系统初步应用
        6.6.1 西安市供水管网系统概况
        6.6.2 西安市供水管网可靠性分析
    6.7 本章小节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致谢
附录
    附录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附录二:出版专着情况
    附录三:授权发明专利
    附录四:登记软件着作权
    附录五:参加的科研项目
    附录六:获奖情况

(3)地震灾害预测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地震灾害预测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本文章节安排
2 相关理论及技术
    2.1 地震震害预测相关理论
        2.1.1 地震震害预测的概念
        2.1.2 地震震害分析的内容
        2.1.3 地震震害分析的方法
    2.2 系统开发相关技术
        2.2.1 Visual Studio 2012介绍
        2.2.2 ArcGIS技术介绍
        2.2.3 B/S构架
        2.2.4 C#技术介绍
        2.2.5 Oracle数据库技术介绍
    2.3 本章小结
3 地震灾害预测地理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业务需求
    3.2 系统功能需求
        3.2.1 地图工具需求
        3.2.2 影响场模拟需求
        3.2.3 地震灾害评估需求
        3.2.4 防御辅助对策
        3.2.5 地震灾害预测报告
        3.2.6 系统管理
    3.3 本章小结
4 地震灾害预测地理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4.1 系统设计原则
    4.2 系统总体框架
    4.3 系统流程
    4.4 系统详细设计
        4.4.1 地图工具模块设计
        4.4.2 地震影响场模拟模块设计
        4.4.3 地震震害损失评估模块
        4.4.4 地震灾害防御辅助对策模块设计
        4.4.5 地震灾害预测报告模块设计
        4.4.6 系统管理模块设计
    4.5 数据库设计
        4.5.1 数据库设计原则
        4.5.2 数据库实体属性设计
        4.5.3 数据库实体联系设计
        4.5.4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5 地震灾害预测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
    5.1 系统主体页面
    5.2 地图工具
        5.2.1 坐标获取
        5.2.2 坐标定位
        5.2.3 新增书签
        5.2.4 书签列表
        5.2.5 水平距离
        5.2.6 面积测量
    5.3 影响场模拟
    5.4 震害评估
        5.4.1 失去住所
        5.4.2 烈度与伤亡
    5.5 防御辅助对策
        5.5.1 项目启动
        5.5.2 项目列表
        5.5.3 动态标绘
    5.6 震害预测报告
    5.7 资料管理
    5.8 专业信息服务
    5.9 系统设置
        5.9.1 部门管理
        5.9.2 用户管理
        5.9.3 角色管理
        5.9.4 权限配置
6 系统测试
    6.1 系统测试
    6.2 测试流程及方法
    6.3 系统测试结果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生命线系统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震害资料收集
2 震中烈度估计法
    (1) 算术平均值
    (2) 概率分布统计
4 震级估计法
5 震中烈度与震级联合估计法
6 结论

(5)HAZ-China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设计及初步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HAZ-China
    系统总体设计 2.1
    引言 2.2
    总体功能和架构设计 2.3
    各子系统业务功能简介 2.4
    数据库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震害预测技术服务系统设计 3.1
    引言 3.2
    总体功能设计 3.3
    工作分级 3.4
    地震动影响场模块设计 3.5
    地震地质灾害评价模块设计 3.6
    建筑物震害预测模块设计 3.7
    生命线工程震害预测模块设计 3.8
    次生灾害分析模块设计 3.9
    地震灾害经济损失估计模块设计 3.10
    地震人员伤亡估计模块设计 3.11
    防震减灾对策建议模块设计 3.1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震应急信息服务系统设计 4.1
    引言 4.2
    总体功能设计 4.3
    各子系统功能设计 4.4
    地震计算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据库设计 5.1
    引言 5.2
    HAZ-China
    数据库建设思路 5.3
    详实型数据库 5.4
    欠详实数据库 5.5
    普适型数据库 5.6
    其它数据 5.7
    数据存储及更新管理 5.8
    小结 第六章
    其他系统设计 6.1
    引言 6.2
    恢复重建信息服务系统 6.3
    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6.4
    信息发布系统 6.5
    模型管理系统 6.6
    用户和权限管理模块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HAZ-China
    系统的集成与初步实现 7.1
    引言 7.2
    系统实现与集成 7.3
    系统初步实现界面效果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基于云计算平台的
    HAZ-China
    系统初步设想 8.1
    引言 8.2
    HAZ-China
    云计算平台的服务层次 8.3
    HAZ-China
    云计算平台的体系结构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9.2
    今后工作的展望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参与的课题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着作和文章

(6)宁德市生命线工程抗震易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生命线工程抗震易损性的组成
    1.3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概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建筑物、构筑物的抗震易损性
    2.1 生命线工程中的建筑物、构筑物
    2.2 建筑物震害预测方法
    2.3 水池等构筑物震害预测
第3章 宁德市供水、供气系统的抗震易损性
    3.1 供水、供气系统的抗震易损性分析的组成
    3.2 宁德市供水、供气系统现状概述
    3.3 建筑物、构筑物的震害预测
    3.4 管网震害预测
    3.5 宁德市供水、供气震害预测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宁德市交通系统的抗震易损性
    4.1 交通系统抗震易损性分析的组成
    4.2 宁德市交通现状
    4.3 宁德市交通相关建筑(构)物的震害预测
    4.4 公路震害预测
    4.5 桥梁震害预测
    4.6 宁德市交通系统震害预测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宁德市供电系统的抗震易损性
    5.1 供电系统抗震易损性分析的组成
    5.2 宁德市供电现状
    5.3 输变电系统土建设施的震害分析
    5.4 宁德市输变电系统震害预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供水管网系统抗震可靠性分析及加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地下管道的震害预测及其可靠性研究概述
        1.2.1 场地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1.2.2 地下管道的地震反应分析
        1.2.3 地下管道的抗震可靠性分析
    1.3 供水管网的抗震可靠性及功能评价研究进展
        1.3.1 供水管网的连通性分析研究
        1.3.2 供水管网的功能失效分析研究
    1.4 供水管网的抗震加固及优化设计研究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地下管道的震害及其可靠性分析
    2.1 引言
    2.2 地下管道的震害分析
        2.2.1 地下管道的震害特征
        2.2.2 地下管道破坏的主要形式
        2.2.3 影响管道破坏的主要因素
    2.3 地下管道的波动反应分析
        2.3.1 拟静力分析方法
        2.3.2 规范方法
        2.3.3 算例分析
    2.4 地下管道的抗震可靠性分析
        2.4.1 震时管道工作状态划分
        2.4.2 管道单元的极限状态方程
        2.4.3 管道单元的概率预测模型
        2.4.4 随机变量为非正态分布时的可靠度计算
        2.4.5 算例分析
    2.5 算例
    2.6 本章小结
3 供水管网连通可靠性分析
    3.1 引言
    3.2 网络系统可靠性分析基础
        3.2.1 供水管网简化模型
        3.2.2 管线破坏概率的确定
        3.2.3 网络系统连接概率的求解方法
    3.3 Monte Carlo算法及其在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
        3.3.1 蒙特卡罗法的基本理论
        3.3.2 随机数的产生
        3.3.3 蒙特卡罗法用于连通性分析
    3.4 基于图论理论的连通性分析方法
        3.4.1 图和网
        3.4.2 图中的道路和权
        3.4.3 图的邻接矩阵
        3.4.4 图的连通性和算法
        3.4.5 管网连通可靠性
    3.5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连通性分析方法
        3.5.1 模糊图的连通度分析
        3.5.2 模糊关系矩阵法分析网络连通性
    3.6 算例
    3.7 本章小结
4 供水管网抗震功能可靠性分析
    4.1 引言
    4.2 无破坏状态下供水管网的功能分析
        4.2.1 管网的基本水力方程
        4.2.2 管网的水力计算方法
        4.2.3 管网分析的节点方程法
    4.3 震后带渗漏管网的功能分析
        4.3.1 震后管网渗漏模型分析
        4.3.2 低压供水时节点流量的计算
        4.3.3 震后管网水力分析
        4.3.4 负压节点的处理
    4.4 供水管网抗震功能可靠度分析
        4.4.1 供水管网功能可靠性指标的确定
        4.4.2 可靠度分析的均值一次二阶矩法
    4.5 算例
        4.5.1 无破坏状态下管网水力分析结果
        4.5.2 震后管网水力分析结果
        4.5.3 阀门控制对管网供水能力的影响
        4.5.4 考虑节点流量动态变化时的结果比较
        4.5.5 震后管网节点功能可靠度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供水管网震后服务性能及易损性评估
    5.1 引言
    5.2 模糊数学基本理论
        5.2.1 模糊集
        5.2.2 模糊评判矩阵
        5.2.3 权重模糊集
        5.2.4 模糊综合评判
        5.2.5 常见的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
        5.2.6 常用的隶属函数类型及其表达
    5.3 供水管网震后服务性能的模糊综合评价
        5.3.1 单因素及其评定标准的确定
        5.3.2 单因素的隶属函数及其评判
        5.3.3 供水管网震后服务性能评判模型的建立
        5.3.4 综合评判等级的划分
    5.4 供水管网震后服务性能模糊评价算例
        5.4.1 7度地震作用下管网服务性能综合评价
        5.4.2 8度地震作用下管网服务性能综合评价
        5.4.3 9度地震作用下管网服务性能综合评价
        5.4.4 压力和流量的权重分配对管网评价结果的影响分析
    5.5 供水管网地震易损性评估
        5.5.1 供水管网地震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
        5.5.2 供水管网地震易损性评价模型
        5.5.3 供水管网地震易损性风险等级评定
        5.5.4 算例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正交枚举法的供水管网抗震加固优化策略研究
    6.1 引言
    6.2 供水管网系统的抗震加固优化问题
        6.2.1 管网系统抗震加固优化的数学模型
        6.2.2 管网系统单元抗震可靠度指标
        6.2.3 管网系统震后服务功能指标
        6.2.4 管网系统抗震加固的经济指标
        6.2.5 管网系统抗震加固优化模型的求解
    6.3 基于正交枚举法的供水管网抗震加固优化
        6.3.1 正交枚举法
        6.3.2 正交表及其应用
        6.3.4 管网系统抗震加固优化的正交设计法
    6.4 供水管网抗震加固优化算例分析
        6.4.1 不同水平地震作用下管网的可靠度、造价及功能分析
        6.4.2 7度地震作用下管网系统的抗震加固优化
        6.4.3 8度地震作用下管网系统的抗震加固优化
        6.4.4 9度地震作用下管网系统的抗震加固优化
        6.4.5 供水管网抗震加固优化的探讨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创新点摘要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作者简介

(8)基于GIS的城镇抗震防灾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我国地震灾害的严峻性
    1.2 抗震防灾规划的重要性
    1.3 GIS在抗震防灾中的应用
    1.4 本课题来源及主要内容
第2章 某县城城区抗震防灾规划研究
    2.1 该城镇城区抗震防灾规划的特点
        2.1.1 城镇城区抗震防灾现状
        2.1.2 抗震防灾规划编制目标
        2.1.3 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原则
    2.2 "预防"为主的抗震防灾
        2.2.1 城区基本情况调查
        2.2.2 城区建筑场地划分
        2.2.3 城区建筑物震害预测
        2.2.4 生命线工程震害预测
        2.2.5 增强城区抗震能力
    2.3 "避、救"结合的抗震防灾
        2.3.1 临震准备
        2.3.2 自救与互救
        2.3.3 政府实施应急对策
    2.4 政府在抗震防灾中的职能
    2.5 小结
第3章 某县城城区基于GIS的抗震防灾决策系统
    3.1 系统设计
        3.1.1 系统结构设计
        3.1.2 系统需求分析
        3.1.3 系统框架
    3.2 系统开发
        3.2.1 开发平台
        3.2.2 VBA开发系统的应用
        3.2.3 系统界面定制
        3.2.4 系统功能设计与开发
    3.3 数据库建立
        3.3.1 基础资料的搜集
        3.3.2 几何数据库
        3.3.3 属性数据库
    3.4 震害预测编程与结果显示
        3.4.1 建筑物震害预测及结果显示
        3.4.2 供水管线震害预测
        3.4.3 设定地震
    3.5 震害预测结果与分析
        3.5.1.建筑物预测结果与分析
        3.5.2.供水管线震害预测结果与分析
    3.6 震后应急措施
    3.7 小结
第4章 基于GIS的某县城抗震防灾决策系统功能介绍
    4.1 抗震防灾决策系统功能
        4.1.1 现状查询
        4.1.2 房屋震害预测
        4.1.3 给水管线震害预测
        4.1.4 震后应急措施
        4.1.5 设定地震震害预测实例
    4.2 系统的修改和补充
    4.3 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城市防震减灾中的应用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GIS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
    1.1 GIS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中的应用
    1.2 GIS在抗震设防区划中的应用
    1.3 GIS在地震危害性分析及地震损失分析评估中的应用
    1.4 GIS在生命线工程震害预测中的应用
    1.5 GIS在城市建筑物震害预测中的应用
    1.6 GIS在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震害预测中的应用
    1.7 GIS在城市震后次生震害预测中的应用
    1.8 GIS在城市地震辅助决策与应急指挥系统中的应用
2 GIS在城市防震减灾中应用的发展趋势
    2.1 “3S”集成问题
    2.2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WebGIS)
    2.3 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 (OpenGIS)
        (1) 互操作性。
        (2) 可扩展性。
        (3) 技术公开性。
        (4) 可移植性。
    2.4 三维及多维地理信息系统[59]
    2.5 GIS与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 (VR) 相结合[68]
3 存在的问题
    3.1 综合防震减灾数据库
    3.2 网络化与规范化

(10)基于GIS的城市生命线震害预测系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本文工作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GIS的发展现状
        1.2.2 GIS在城市生命线防灾减灾中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论文的主要内容
2 基于SuperMap Object5.0的二次开发
    2.1 地理信息系统简介
        2.1.1 地理信息系统定义
        2.1.2 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2.2 组件式技术基础与组件式GIS
        2.2.1 COM技术
        2.2.2 ActiveX技术
        2.2.3 ComGIS
    2.3 ADO数据访问对象
    2.4 基于SuperMap Object5.0的二次开发
3 供水系统抗震可靠性分析
    3.1 供水系统与其地震灾害
    3.2 管道单体震害和地震反应分析
        3.2.1 管道破坏状态概率分布
        3.2.2 地震波作用下埋地直管的地震反应计算方法
        3.2.3 位移传递系数ξ和应变调整系数λ
    3.3 供水管网震害连通可靠性分析性
        3.3.1 连杆震害概率的确定
        3.3.2 图论与图的连通性和算法
        3.3.3 求解网络系统连接概率的数学方法
        3.3.4 多源点多汇点网络系统
    3.4 算例
4 交通系统抗震可靠性分析
    4.1 交通系统与其地震灾害
    4.2 交通路段单元震害通行概率分析
        4.2.1 公路路基路面震害评估
        4.2.2 震后城市道路通行概率与沿街建筑物倒塌
        4.2.3 沿街建筑物震害
        4.2.4 桥梁震害通行概率
    4.3 交通系统震害连通可靠性分析
    4.4 算例
5 城市生命线震害预测系统开发
    5.1 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开发环境
        5.1.1 系统的设计思路
        5.1.2 系统开发环境
    5.2 系统的设计
        5.2.1 系统的开发目标
        5.2.2 系统总体结构框架
    5.3 数据库构建
        5.3.1 数据库的录入及存储方式
        5.3.2 数据库的结构
    5.4 系统功能设计
        5.4.1 GIS子系统
        5.4.2 供水管网震害预测子系统
        5.4.3 交通震害预测子系统
        5.4.4 三维浏览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震害预测中生命线工程网络的图形简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供水管网地震灾害情景构建初步研究[D]. 孙思男.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1
  • [2]城市供水管网抗震可靠性分析方法及系统开发研究[D]. 龙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3]地震灾害预测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时忠超.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7)
  • [4]生命线系统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方法研究[J]. 刘金龙,林均岐,陈希. 自然灾害学报, 2012(06)
  • [5]HAZ-China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设计及初步实现[D]. 陈洪富.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2(09)
  • [6]宁德市生命线工程抗震易损性研究[D]. 周晓帆. 华侨大学, 2012(05)
  • [7]供水管网系统抗震可靠性分析及加固优化研究[D]. 何双华. 大连理工大学, 2009(07)
  • [8]基于GIS的城镇抗震防灾规划[D]. 朱科宁. 同济大学, 2008(07)
  • [9]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城市防震减灾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 黄世敏,倪永军,冯志强,符圣聪,江静贝.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7(S1)
  • [10]基于GIS的城市生命线震害预测系统应用研究[D]. 白广斌. 大连理工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地震灾害预测中生命线工程网络的图形化简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