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纤复丝的强力与纤维根数的关系

化纤复丝的强力与纤维根数的关系

一、化纤复丝强度与纤维根数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陈思俊[1](2021)在《基于机器视觉的熔体直纺长丝断头检测系统研究》文中指出熔体直纺长丝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纺织品生产原料,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十分广泛。为方便熔体直纺长丝的存储和运输,化纤企业通常将其卷绕成化纤丝饼。在卷绕过程中,熔体直纺长丝由于导丝辊拉力不稳定以及挂钩处局部受力不均等因素影响,部分纺丝会发生断裂并出现长丝局部断头现象。企业将熔体直纺长丝局部断头的严重程度作为评判化纤丝饼质量等级的主要指标之一。目前,由于缺乏熔体直纺长丝断头自动化检测方面的相关研究,化纤生产线上主要还是依靠人工方式进行长丝断头检测。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化纤生产规模的持续扩大,人工检测方式在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率等方面劣势日益凸显。为实现熔体直纺长丝断头自动化巡检,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本文基于机器视觉相关理论知识,研究并设计了一套专用的熔体直纺长丝断头自动化检测系统。课题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熔体直纺长丝断头视觉检测装置设计。根据车间实际生产环境,选择滑轨式巡回小车作为检测装置的基础平台;考虑到熔体直纺长丝断头本身细长且难以直接采集和识别的特性,提出了一种由两种不同视野的工业相机协同工作的双摄像头结构,该结构通过采集、定位、再采集、识别和分类的检测流程实现熔体直纺长丝断头的高效巡检与分类;最后,参照实际环境中的视场参数完成伺服系统硬件和视觉检测系统硬件的选型。(2)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板匹配算法和K-means无监督聚类算法的协同优化算法来实现熔体直纺长丝挂钩的快速统计和精准定位。通过短焦距大视野工业相机获取单个工位的长丝挂钩整体图像后,首先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分块和挂钩匹配模板选取,并通过模板匹配算法进行快速匹配,将匹配度较高的点坐标保留;然后通过K-means无监督聚类算法得出聚类核坐标以及核数量;最后将聚类核坐标和聚类核的数量分别作为熔体直纺长丝挂钩的坐标和数量进行输出。(3)提出了一种基于霍夫变换和RBF神经网络的熔体直纺长丝断头检测和分类算法对长丝断头作进一步的检测和分类。在获取清晰的熔体直纺长丝图像后,该算法首先采用小波软阈值平滑和阈值分割算法进行图像增强处理,消除背景噪声点对长丝主体的干扰,提升提取的特征信息的可信度;然后通过霍夫变换实现长丝主体与断头部分的形状分割,为后面形状特征提取作铺垫;最后基于提取的多个形状特征,建立和训练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实现熔体直纺长丝断头的检测和分类。为了验证本文系统算法的可行性,使用Intel Core i7-10750H CPU,Win10操作系统下的工控机作为硬件平台,基于MATLAB R2018b软件平台进行算法运算和参数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快速精准实现熔体直纺长丝图像采集,在去除图像背景噪点,实现长丝主干和断头形状分割,高效识别和分类熔体直纺长丝断头方面具有一定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为将来实现熔体直纺长丝断头检测提供了理论参考。

甘露[2](2020)在《碳纤维压缩性能与结构相关性》文中认为国内进一步明确了新一代高强高模碳纤维的概念,为了保证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抗压性能,探讨碳纤维的结构与压缩性能的相关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此为目标,比较了这五种不同碳纤维微观形貌、表面化学结构、晶体结构和界面性能的差异,通过拉伸回弹法测定碳纤维纵向压缩强度,设计了丝束压缩测试工装和试样制备模具,分析了不同碳纤维微观形貌、化学结构、晶体结构和界面性能的差异对纵向压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碳纤维表面规则度和椭圆度越接近于1,碳纤维的压缩强度越大。2)碳纤维半峰宽与碳纤维压缩强度成反比,R值对压缩强度的影响还不明确。3)碳纤维压缩强度与晶面间距d002成反比,与微晶尺寸La、择优取向度成正比。4)孔隙率对压缩强度的影响还不明确。孔隙率较小时,孔洞缺陷对拉伸强度的影响更大,压拉比增加;孔隙率较大时孔洞缺陷对压缩强度的影响大,压拉比减小。5)单丝压缩强度受碳纤维表面能的影响是很有限的,在一定范围内,碳纤维表面物理结构(表面沟槽、孔隙等)对表面能的非极性分量有着很大的影响。

代天娇[3](2020)在《藕丝纤维性能研究及缅甸藕丝纤维产品设计与研发》文中提出开发人体兼容、健康舒适的绿色亲肤纤维材料是新型纺织材料研发中重要的发展方向,藕丝纤维作为其中一种新型待开发的天然环保纤维素纤维,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与研究价值,同时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应用于高端服饰及奢侈品等,具有良好的服用和收藏价值。藕丝纤维、纱线和织物的性能研究决定了产品的设计研发方向,因此测定分析其性能参数对探究藕丝纤维产品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分别对藕丝纤维的纤维性能、纱线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在纤维性能测试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织造工艺设计,完成了6个试样的织造试制,并对其进行了织物性能和产品服用性能的测试分析。最后结合对藕丝纤维和纱线性能的测试分析以及文化背景调研,进行了藕丝纤维产品的设计与研发。本课题首先对四种藕丝纤维性能进行测试,使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藕丝纤维呈现螺旋交联的纤维束形态;结合红外光谱分析图和化学质量分析法得出结论,藕丝纤维中的纤维素含量占据主体地位,并具有较高的木质素成分含量。利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藕丝纤维的结晶度为38.4%,取向度为76.6%;烘箱法测得藕丝纤维回潮率高达12.99%,表明藕丝纤维具有十分优异的吸湿性能;本课题还对藕丝纤维的力学性能和静电性能进行了相关测试,结果得到藕丝纤维具有相对良好的力学性能及抗静电性。本文对藕丝纤维纱线进行了部分性能测试,采用定长法,测得藕丝纤维纱线的线密度为88.25tex,通过数据分析可知纱线的均匀度较低。采用电镜法观测到纱线表面较为粗糙,由螺旋带状的纤维束相互交缠组成。采用主观评定的方式测得,藕丝纤维纱线具有持久的天然木质清香。对纱线毛羽、动摩擦系数以及拉伸断裂和撕裂强力等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藕丝纤维纱线不易产生毛羽,藕丝纱在干、湿状态下断裂强度分别为9.11cN/tex和11.97cN/tex,断裂伸长率为2.22%和2.90%。藕丝纤维纱的动态摩擦系数为0.39,结合纱线的其他各项物理机械性能,可以认为藕丝纤维纱具有一定的可织性。织造工艺、织物性能和产品服用性能方面,藕丝纤维产品的织造有一定难度,结合仪器检测和主观评定等方式研究发现,藕丝织物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和抗拉伸、撕裂等机械性能,但耐磨性较差。服用性能方面,藕丝纤维织物具有突出良好的悬垂性,并具有顺滑柔软的手感以及良好的耐皂洗色牢度。结合对藕丝纤维性能的测试分析以及文化背景的调研,本文对藕丝纤维进行了产品的设计与研发。产品设计的灵感来源于禅学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结合藕丝纤维织物本身优异的服用性能,共设计制作出实物围巾两条,图案设计的模拟围巾产品三款,以及一条纯手工制作的样品半裙。研究表明,藕丝纤维具有预期良好的性能与产业背景,可以经过设计研发成为健康舒适、人体兼容、亲肤环保的文化概念产品。

黄志超[4](2018)在《超低熔点共聚酯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织物的起毛起球一直是纺织行业中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常用解决方法主要有树脂整理法、氧化还原法、生物抛光法等。尽管这些方法在解决织物的起毛起球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这些方法存在处理工艺相对复杂、耐久性差、手感不理想、环境污染大等问题,因此开发一种工艺简单、“绿色”高效的织物抗起毛起球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制备了超低熔点共聚酯短纤维和水相超细粒子,创新性采用热粘合方法将其用于解决织物的起毛起球问题,具有抗起毛起球效果好、工艺简单、绿色环保等特点,论文为解决纺织领域中织物的起毛起球这一关键共性问题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同时也拓展了超低熔点共聚酯材料的应用领域。本文采用直接酯化—缩聚法合成了两种超低熔点共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I)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间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I),采用FTIR、1H-NMR、13C-NMR、DSC、XRD、TG和SEM进行了表征。以对苯二甲酸(PTA)、间苯二甲酸(IPA)、己二酸(AA)、乙二醇(EG)、新戊二醇(NPG)为原料,通过共聚制备了熔点为116120℃的PETI共聚酯,其特性黏度为0.67dL/g。结果表明:NPG的引入使共聚酯的Tm降低,Tg升高,结晶性能下降;AA的加入使共聚酯的Tm大幅降低,但Tg也降低;IPA的加入使Tm降低,结晶性能下降。以对苯二甲酸(PTA)、间苯二甲酸(IPA)、1,4-丁二醇(BDO)、聚乙二醇(PEG)为原料,制备了熔点为110130℃的PBTI,其特性黏度为0.83 dL/g。结果表明:随着IPA含量的增加,Tm逐渐下降,共聚物的结晶能力也逐渐变弱。当IPA含量达到50%时,共聚酯很难结晶。如果在PBTI缩聚反应中加入5%的PEG-2000,共聚酯的结晶性能明显改善,但PEG的加入使其热稳定性下降。成核剂SiO2的加入可以改善共聚物的结晶速度,但对其结晶度的提高有限。和PETI相比,PBTI具有更好的结晶性能。因此,为了便于后续纺丝和制备粒子,论文选择PBTI为原料进行后续研究。论文对超低熔点PBTI共聚酯的等温结晶性能、非等温结晶性能、流变性能等可纺性进行了研究。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表明:超低熔点PBTI共聚酯的Avrami指数在23之间,成核机理都是异相成核。PBTI(50/50)等温结晶对温度最为敏感,而PBTI(90/10)等温结晶对温度最不敏感。因此随着PBTI中PBI含量的增加,共聚酯切片的干燥温度要降低,且PBTI(50/50)干燥和预结晶的温度不宜超过85℃,阶段升温干燥预结晶工艺是最优选择。PBTI共聚酯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表明共聚酯的Avrami指数在24之间,非等温结晶成核机理是介于均相成核和异相成核。PBTI(90/10)非等温结晶对冷却速率最敏感,因而在成型过程中对温度场的依赖性最大。PBTI共聚酯的流变性能表明:共聚酯的剪切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加而降低,是典型的假塑性流体。在260℃时PBTI(70/30)非牛顿指数最大,其纺丝熔体的非牛顿性最弱。共聚酯的粘流活化能随剪切速率的升高而降低,说明共聚酯在低剪切速率下对温度更敏感。在低剪切速率时粘流活化能的大小为:PBTI>PBTI-PEG(50/50/5)>PBTI-PEG(45/55/5),在高剪切速率时粘流活化能的大小为:PBTI-PEG(50/50/5)>PBTI>PBTI-PEG(45/55/5)。剪切速率为2005000s-1时纺丝熔体流变行为对纤维成型非常重要。在温度为250℃、卷绕速度为3206m/min以及侧吹风速度为0.40.5m/s时纺丝结果表明:PBTI(50/50)低熔点共聚酯可纺性良好,线密度为140dtex/24f的PBTI(50/50)与普通PET的皮芯复合纤维的断裂强度为1.8cN/dtex,断裂伸长率为87.35%。在其应力-应变曲线中可知PBTI的单纺纤维没有明显的屈服点,容易发生塑性变形。论文研究了PBTI短纤维与其他纤维(涤纶、锦纶、棉、麻、蚕丝、毛、腈纶)的热粘合性能,而且还考察了PBTI短纤维混纺纱的性能以及对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BTI纤维对涤纶、棉、麻纤维的粘合力大。和ES热粘合纤维相比,PBTI热粘合性能更好。不同纤维的最佳粘结温度也不相同;使用PBTI纤维和蚕丝、羊毛、羊绒混纺的纱线中,PBTI纤维优先向纱线的外层转移。经过热处理后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明显提高,纱线毛羽性能大幅改善;通过混入1015%PBTI短纤维的羊毛针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由22.5级提高至4.55级,但手感变硬。论文以PBTI超低熔点共聚酯为原料,采用正己烷为连续相,去离子水为分散相,OS为乳化剂,PEG-400为分散剂,通过反相乳液-沉淀法制备PBTI共聚酯纳米颗粒的水相体系。结果表明:PBTI纳米粒子呈现均匀的棒状或米粒状结构,粒子体积平均粒径为10nm,PDI分布系数为0.724。以PBTI超细水相粒子为原料,通过浸轧方法将PBTI超细粒子负载到涤/棉织物和羊毛织物上,经热熔处理后其抗起毛起球性能大幅提高。结果表明:涤/棉机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由原来22.5级提高至5级,织物的断裂强力略有变化,断裂伸长率明显增加,撕裂强力大幅提高。织物的透气率有所下降,抗弯刚度和抗弯弹性模量略有增加。羊毛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也有大幅提高。这种粒子的浸轧处理能够最大程度保持织物的手感。

闫佳欣[5](2018)在《醋酸纤维纺丝液用机织过滤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关于机织过滤材料的研究越来越多,尤其以其作为基布的相关研究很多,但关于化学纤维纺丝液过滤材料的研究较少,而醋酸纤维作是再生纤维素纤维中的第二大品种,在其生产叫中过滤是确保生产优质的醋酸纤维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本课题首先论述了醋酸纤维纺丝液用机织过滤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方法,分析了其原料及制备工艺参数的设计原理,然后对制备的醋酸纤维纺丝液用机织过滤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最后对对机织过滤材料的使用环境压力进行模拟分析。具体内容和结论如下:(1)针对醋酸纤维纺丝液用过滤材料的使用环境对机织过滤材料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包括纤维原料种类、纱线的细度、捻度、纤维弹性模量的设计,及机织过滤材料织造工艺的设计,包括幅宽、经纬密度、织物组织结构的设计。(2)对醋酸纤维纺丝液用机织过滤材料的制备工艺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包括:织物的捻度、捻向、筘号,每扣入数、上机幅宽等。并解决了由于纱线过细,织造过程中易出现纱线间、纱与织机之间的摩擦,经纱相互缠结导致的开口不清及断经等情况。解决方案为:(a)织前准备阶段,经纱在整经和结经上机阶段要寸刻保持每根经纱的张力均匀一致,并给纱线进行抹汕处理。(b)将开口时间控制在送纬后4°~29°内,调整后梁高度与胸梁高度相等,使上下层经纱张力致,形成等张力梭口,防止张力偏小。(c)经常检查剑头是否光滑,有无毛刺,防止擦毛经纱。(3)通过改变纱线细度、纱线捻度、纤维弹性模量以及织物组织结构,研究其对醋酸纤维纺丝液用机织过滤材料的厚度、顶破强度、透气性、过滤效率、过滤阻力、孔径大小与分布等性能的影响规律。(4)根据响应曲面法中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方法,运用Design-Expert软件对醋酸纤维纺丝液用机织过滤材料的过滤效率进行优化,建立了线细度、纱线捻度、纤维弹性模量与醋酸纤维纺丝液用机织过滤材料过滤效率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模型对材料的过滤效率进行分析与预测,得出最佳的工艺参数。(5)介绍了醋酸纤维干法纺丝的流程及机织过滤材料的使用环境,通过对该压力环境进行模拟,测试受压变形后机织过滤材料的过滤性能、透气率等。最后在此试验基础上采用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机织过滤材料所受压强与其过滤效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可用于实际生产中预测不同压强下的机织过滤材料的过滤效率。

黄伟[6](2017)在《不同成纱结构长丝纱的强力预测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纺织品的性能很大程度上由其组成的纤维和纱线的性能决定,纺纱、织造和后整理的工艺为最终的产品提供了多样化的最终用途。研究纤维、纱线的性能和工艺参数对纺织品的设计和品质的提高具有现实的意义。利用试验寻求最佳的成纱结构来生产新纱线,存在工艺流程长、实施效率低、受纺纱设备、环境和测试方法影响大的问题,且无法从理论上定量解释纱线的强力增强效应、临界捻系数的存在、纤维交互作用等对强伸性能的关系。如果可以用较准确的数理模型来预测纱线的强伸性能,而不必将最终的纱线进行破坏性拉伸测试,既省时省力,又对纱线的生产乃至最终织物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纱线的强力是体现纱线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就是建立由长丝组成的不同结构纱线的强力预测模型。强力预测模型就是在不进行破坏性试验的前提下能够用来预测纱线的相关力学性能,利用纤维和纱线的特征参数,描述出纤维性质、工艺参数和纱线结构参数对纱线应力应变等行为的影响,用来预测纤维尺寸、模量、捻度水平和其他参数的变化情况,量化纤维参数的变化对最终纱线产品强力的影响。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建立纱线的几何模型、推导变量之间的数理关系、试验验证其正确性和不断完善模型。研究对象为由长丝构成的具有不同纱线结构的加捻复丝纱、双股纱和包缠纱。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1)建立了三种结构纱线强力的基础模型。将结构纱线视为连续体,借助连续介质力学的假设与规律,用本构方程来描述连续介质模型对外部作用的响应情况。通过对纱线和长丝性质及排列分布进行相关的假设,建立不同结构纱线的几何结构模型,对其短片段进行力学分析,推导其外在应力应变和拉伸模量的关系,得到三种结构纱线的强力基础模型,并分析了该基础模型可能存在的不足。(2)对基础模型进行改进与分析。针对基础模型的不足进行了具体的改进,主要考虑了长丝的排列方式、拉伸模量的精确化、加捻产生的预应力、纱线结构参数随加捻和应变的变化、单纱之间的抱合力等因素。在此基础上定量地分析了模型中主要参数对最终强力的影响,并通过试纺试验来比较基础模型和改进模型预测能力的优劣,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进一步修正的必要性。(3)针对在较高捻度水平下参数模型不能进行良好预测的情况,提出了纱线强力的半参数模型,使用理论关系估计的变量转变为通过试验观测来进行回归估计,主要是针对成纱模量和直径随应变和捻度的变化。通过对纱线拉伸曲线数据进行差分运算获得其实际的拉伸模量,采用视频显微镜和图像处理的方法测量成纱的直径,并采用二阶段的回归估计其分布。最后通过试纺试验来比较参数模型和半参数模型预测能力的优劣。(4)研究了半参数模型中纱线直径在较高捻度水平下的非参数估计。通过搭建对纱线直径进行连续测量的系统,获得纱线直径的实际变化情况,建立其与应变和捻度的回归关系。系统主要分为装置设计和搭建的硬件部分,和以图像处理和界面设计为主的软件部分,并设计了GUI封装为可执行程序。系统可对拉伸中的纱线进行动态测量,为纱线强力的半参数模型提供可靠数据。(5)提出了纱线强力模型应该是按照捻度水平的不同而分段采用参数模型和半参数模型,并在全捻度范围内进行了强力预测值与试验值的对比,验证了强力模型的预测能力,并在拉伸曲线和强度利用率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1)建立了加捻复丝纱、双股纱和包缠纱强力的参数模型(基础模型和改进模型),并进行试验验证。采用无捻的涤纶FDY复丝作为单纱进行纺纱试验,对于加捻复丝纱下的5个捻度,基础模型的理论值与试验值的偏差分别为60.37%、21.30%、8.19%、7.76%、4.05%,改进模型与试验值的偏差分别为5.49%、1.35%、3.64%、0.12%、1.65%,改进模型的结果在各个捻度水平下都优于基础模型;对于双股纱下的5个捻度,基础模型的理论值与试验值的偏差分别为6.41%、18.41%、41.47%、69.32%、100.16%,改进模型与试验值的偏差分别为6.57%、1.69%、3.27%、7.47%、11.08%,改进模型也基本上优于基础模型;对于包缠纱下的5个捻度,基础模型的理论值与试验值的偏差分别为2.53%、34.18%、60.32%、48.73%、90.68%,改进模型与试验值的偏差分别为14.18%、5.12%、0.51%、10.38%、18.07%,改进模型在除了第一个捻度水平下均优于基础模型。总体而言,在强力预测能力上,改进模型是优于基础模型的,但是也发现在捻度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存在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较大的问题。(2)针对改进模型在较高捻度水平下的理论值与实测值的偏差较大,提出了纱线强力的半参数模型,并进行试验验证。在本试验条件下,参数(改进)模型与试验值的偏差分别为6.57%、1.69%、3.27%、7.47%、11.08%,半参数模型与实验值的偏差分别为18.14%、17.14%、13.53%、5.83%、9.03%。结果表明在低中捻度水平下,参数模型优于半参数模型,在较高捻度水平下,半参数模型优于参数模型。(3)针对测量纱线直径的装置在拉伸程度和数据量方面的不足,设计了一套整合了纱线直径连续测量和纱线图像分析的系统。装置的试验应用可对纱线图像和纱线拉伸过程的视频进行动态测量,结果表明低捻纱线的直径分布相邻点之间变化平稳,中捻和高捻纱线的直径分布有周期性的波动;该测量系统的测试结果在较高捻度水平下可用于半参数的强力模型,两个捻度水平下与试验值的偏差为0.50%和1.60%。(4)综合上述研究,提出了纱线强力模型应该是按照捻度水平的不同分段采用参数模型和半参数模型,并在拉伸曲线和强度利用率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在本试验条件下,对于复丝纱,采用参数模型,除最高捻度水平外,与试验值的偏差均小于6%,平均偏差为3.09%;对于双股纱,捻度水平在0706 tpm之间采用参数模型,707 tpm以上采用半参数模型,与试验值的偏差均小于7%,平均偏差为2.95%;对于包缠纱,捻度水平在0141 tpm之间采用参数(基础)模型,142706 tpm之间采用参数(改进)模型,707 tpm以上采用半参数模型,与试验值的偏差均小于8%,平均偏差为3.82%,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将强力模型应用于预测拉伸曲线,各数据点之间的平均偏差分别为5.60%、7.01%、3.01%、8.68%和1.63%,理论估计的拉伸曲线与试验所得的曲线偏差很小。将纱线强力的参数(改进)模型应用于预测强度利用率,能够预测三种结构纱线随捻系数变化的单纱强力利用系数,并进一步计算其单纱强度利用系数,除部分高捻水平下,预测与试验的结果相当接近。对于复丝纱平均偏差为3.92%,对于双股纱平均偏差为5.54%,对于包缠纱平均偏差为9.82%。总体上参数模型能较好地确定结构纱线的强度利用系数的变化,可以用来确定临界捻系数。本论文建立的强力预测模型以及相关探讨和分析为研究纱线强力与纤维性质、工艺参数和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也能为纺纱工艺的优化提供指导,同时此研究方法为纱线强力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借鉴意义。

杨建霞[7](2017)在《苎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界面吸水失效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以及和谐发展理念,天然纤维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因具有可持续性、可再生性和低密度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并被应用到对力学性能要求不高的非结构件和次结构件领域中。然而,由于天然纤维拉伸强度低、纤维长度短,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尤其是天然纤维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远低于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此外,有大量的研究报道了天然纤维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水老化性能,观察到复合材料吸水后界面被破坏进而导致力学性能降低,但对界面吸水失效机理未做深入研究。这些都限制了该类复合材料在结构承载件中的拓展应用。随着新能源汽车大量推广,急需研发一种具有轻质、高强、低成本、环保、可适用于结构件的复合材料。因此,为了进一步拓宽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工业化应用、提升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探讨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界面吸水失效机理,本课题选取苎麻纤维为研究对象,围绕苎麻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改善以及苎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界面吸水失效机理进行研究,深入探讨了苎麻织物NaOH水溶液预浸渍及循环往复加载处理对二维苎麻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探究了六种不同混杂结构对三维正交苎麻/芳纶混杂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建立并验证了天然纤维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因纤维吸水膨胀而引起的界面剪切破坏的微观力学模型。首先,本文采用NaOH水溶液预浸渍和循环往复加载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来处理苎麻织物,分析该处理方法对苎麻织物性能和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协同作用效果。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光学显微镜分别表征苎麻纤维化学成分、苎麻纤维结晶结构和苎麻织物表面形貌。制备二维苎麻织物增强复合材料,测试其拉伸和弯曲性能,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拉伸断裂截面形态及纤维抽拔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处理后苎麻纤维的结晶度和结晶取向都有所提高,苎麻织物表面半纤维素和/或木质素被去除,其拉伸强力增加11%;二维苎麻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界面得到有效改善,其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与未处理苎麻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相比分别增加57%、49%、18%和91%。因此采用碱液预浸渍和循环往复加载处理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二维苎麻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这是因为NaOH水溶液是良好的预浸液,可打开纤维表面及纤维内部的氢键,一方面可以去除纤维表面的半纤维素和/或木质素,提高苎麻纤维与基体的界面粘结;另一方面可以使纤维内部结构松散,同时采用循环往复加载方法能使纤维大分子链取向增加、苎麻织物拉伸性能提高。其次,由于二维织物增强复合材料易发生层间破坏,而三维正交机织物因在厚度方向上存在捆绑纱而具有良好的结构整体性,这使得以三维正交机织物为增强体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抗分层特性。此外,天然纤维/合成纤维混杂增强复合材料既可以部分保留纯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环境友好性,又可以弥补其力学性能低的劣势。因此为进一步开发高性能纺织结构复合材料,本文采用三维正交机织物作为增强体结构、芳纶复丝和/或苎麻纱线为纬纱,织造八种四经五纬三维正交机织物,制备相应复合材料,测试复合材料拉伸、弯曲和冲击性能,采用SEM观察其破坏形态,分析芳纶复丝含量及分布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芳纶纤维体积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增加,冲击强度先增加而后趋于稳定;芳纶复丝仅在表层的混杂分布有利于复合材料拉伸性能获得正混杂效应;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主要取决于最外层的芳纶复丝的含量;芳纶纤维体积含量高的复合材料的弯曲和冲击失效模式主要是基体变形及界面破坏。纬向表层为芳纶复丝、次外层为混杂纱线、中间层为苎麻纱线的织物所增强的复合材料具有最高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为225.8 MPa和9.1 GPa;其冲击强度为116.2 KJ/m2,可与纬向纯芳纶织物增强复合材料(112.4 KJ/m2)相比拟。再次,由于天然纤维素纤维吸水膨胀大而疏水性基体材料吸水膨胀小,因此天然纤维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界面会因纤维和基体吸水膨胀差异而发生失效。为了探讨天然纤维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界面吸水失效机理,本文在分析因纤维吸水引起的复合材料基体变形、纤维变形以及剪切滞后效应的基础上建立了界面吸水失效微观力学模型。由于纤维径向吸水膨胀,基体受到纤维径向压力并发生膨胀;当基体内壁产生一定位移后,纤维和基体的受力变形情况达到平衡状态;在该状态下,应用拉美公式及泊松效应确定湿态微复合材料中纤维总轴向应变。分析纤维和基体在复合材料轴向变形差异引起的剪切滞后效应并确定因纤维吸水膨胀引起的理论界面剪切强度。当该界面剪切强度大于干燥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时,复合材料的界面被破坏。该模型能够较好地阐述天然纤维素纤维吸水膨胀引起的界面失效机理。最后,在建立天然纤维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界面吸水失效微观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本文选取苎麻/PP微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微滴脱粘实验对前述微观力学模型进行验证。测试苎麻纤维在不同环境下(相对湿度65%和90%的环境以及水环境)吸水率、吸水变形和拉伸模量,采用微滴脱粘法测试苎麻/PP微复合材料吸水后的残留界面剪切强度,利用SEM观察脱粘实验前后微复合材料表面形态,在实验的基础上确定苎麻/PP微复合材料因吸水引起的理论界面剪切强度。通过对比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验证该模型,结果表明理论模型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地一致性,微复合材料因纤维吸水膨胀引起的理论界面剪切强度可较好地评价微复合材料吸水引起的界面剪切破坏。本文主要对苎麻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界面吸水失效机理进行研究,为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提升、增强体结构设计及界面吸水失效提供了实验及理论研究基础,这对于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刘丽敏[8](2016)在《碳/芳纶纤维混杂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具有整体空间网状的纤维增强结构,完全克服了层合复合材料易分层、厚度方向强度低、损伤扩展快等弱点,能够显着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此外,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在制造复杂造型构件方面独具优势,可以实现材料-结构-性能的一体化设计。两种以上纤维增强同一种基体的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简称混杂复合材料)可以充分发挥组分材料和基体材料的性能,克服传统复合材料的一些性能弱点,最大限度地满足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设计。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拥有巨大的发展应用空间,正逐渐成为复合材料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将编织纱和轴向纱/六向纱分组采用不同的纤维进行混编,可以充分利用三维编织技术灵活的可设计性,同时,避免了束内合股混杂制备过程中额外产生的对纤维的损伤、束内混杂均匀性不易控制等问题。本课题以碳/芳纶纤维混杂三维编织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设计制备了4种不同混杂结构的复合材料,一方面,分析了混编三维五向和三维六向编织工艺对碳纤维和芳纶纤维拉伸性能的影响,以期优化编织工艺过程,降低材料损伤。另一方面,测试了编织纱选用碳纤维、轴纱/六向纱为芳纶纤维和编织纱选用芳纶纤维、轴纱/六向纱为碳纤维的混杂三维五向和六向编织复合材料的轴向拉伸和冲击后压缩(接近18J冲击能量)性能,初步掌握碳/芳纶纤维混杂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基本力学性能的混杂效应。三维编织成型前后纤维束的拉伸性能测试表明,编织工艺过程对编织纱的损伤较大,主要是因为编织过程中通过编织纱的不断运动捆绑交织形成整体网状结构,轴纱和六向纱几乎不参与运动,对其性能影响相对较小,且编织过程对碳纤维造成的损伤大于芳纶纤维,碳纤维的强度和模量高于芳纶纤维,呈现脆性破坏,而芳纶纤维的断裂伸长率明显高于碳纤维,呈现典型的韧性破坏特征。采用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的ADAMS系统对碳/芳纶纤维混杂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轴向拉伸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混编方式和编织结构是影响其轴向拉伸性能的重要因素,编织纱选用芳纶纤维、轴纱为碳纤维混编方式2的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轴向拉伸性能最好。利用Instron和结合DIC系统的岛津材料试验机对碳/芳纶纤维混杂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冲击后压缩实验结果表明,冲击能量接近18J能量下,编织纱选用芳纶纤维、轴纱为碳纤维混编方式2的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轴向CAI性能最好,对低速冲击损伤最不敏感,表现出较高的冲击损伤容限。韧性芳纶纤维的加入改变了非混杂碳纤维三维编织环氧复合材料的冲击后压缩破坏模式。

唐思渊[9](2011)在《麻纤维的斯特洛仪束强表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绿色复合材料的发展,其核心增强体开始较多地采用麻类纤维。由此,麻纤维性能的测量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目前麻纤维往往套用棉、毛等的测量方法和实验标准,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针对纤维常用的六类指标,选择了适合麻纤维强伸性测量的方法。麻纤维的强度指标将对产品的最终力学性能产生很大影响,而且实用中需要经济、方便、高效、准确的测量麻纤维强伸性的方法,故本文以亚麻,大麻和未沤大麻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普遍使用的斯特洛仪对麻纤维束强进行表征研究。试验中,采用手扯法和纤维梳理机法并进行对比,结果发现手扯4-6次,钢梳梳理4-6次为最佳麻束纤维试样制备方法,可以兼顾梳理效率和效果。麻纤维在形态特征,工艺纤维间离散度,脱胶程度,以及所含麻结杂质状况方面的差异,会对质量损失曲线形状及质量损失率产生影响。实验对比发现,9针/cm以上的梳密能够取得相对稳定的强度测量结果。梳针密度和梳理次数可以互补,过多的梳理次数,会造成纤维结构损伤,从而造成纤维束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和变异系数增大。故束纤维试样制备的方式和回避纤维损伤是重要的。本文探讨分析了斯特洛仪测量参数对束纤维强伸性的影响。通过研究不同强力量程范围对结果的影响,发现随着断裂强力量程值的增加,纤维束的质量上升,但强度、断裂伸长率和CV值有下降的趋势。纤维束断裂强力和质量之间总体而言存在正线性关系。随着纤维束质量的增加,其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有下降的趋势。麻材料本身的性质,工艺纤维间离散大小,以及脱胶程度等均会对回归方程参数及相关系数产生影响。1.5-2.5mg纤维束质量所对应的5-7kg强力量程范围为首选,可得到稳定且离散小的测量结果。Pressley夹头状态对测量结果有很大影响。产生明显划痕的旧夹头不能很好的夹持住纤维束,会造成测得强度偏低,断裂伸长率偏大。而正常夹头测得的强度及断裂伸长率与旧夹头测得值的差异,先变大后减小。夹头的夹持牢度和加紧作用的一致性是极为重要的。分析不同隔距发现,1/8inch隔距所测得的强度及其CV值都要比0隔距来的小,综合考虑,1/8inch隔距是更适合的选择。对比其他材料可以发现,麻纤维的高强度和低断裂伸长率都是绿色复合材料采用其作为增强体的重要原因。束纤维强力测量法是一种非常适合麻纤维测量的方法。作为经典仪器,斯特洛仪在测量麻束纤维强度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王英梅[10](2010)在《覆膜支架用超薄织物膜的研制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外科治疗总体趋势也开始朝向简捷微创的方向发展。近年来,针对动脉硬化、血栓栓塞、动脉瘤等动脉扩张性疾病,出现了血管腔内疗法,该疗法通过在血管腔内植入支架-人造血管的复合体移植物,从而达到将病变段血管隔绝于正常血流之外,因而手术叫腔内隔绝术。该疗法具有创伤小、流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彻底解决了以往开腹手术创伤大、操作复杂、并发症率、死亡率高的缺陷,已基本代替原有的开放手术。腔内隔绝术用织物是腔内血管隔绝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能否将病变段血管隔绝于正常血流循环之外的关键所在。因此,作为腔内隔绝术用人造血管,除具有一般人造血管的性能外,还应具有更薄的厚度和更小的渗透性等。但是,目前所研制的超薄织物试样在厚度以及透水性等方面还并不能完全满足大多数中国人体质特性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主要做出如下研究。首先,根据腔内隔绝术用超薄织物的性能要求,参照超薄织物的设计原理,分别对纱线原料、织物组织、织物密度等进行选择和设计,并选择20D/12f涤纶复丝、30D/12f涤纶复丝作为经纱。接着,针对细旦涤纶复丝可织性差的缺陷,选择聚丙烯酸甲酯与PVA1788以3:1的比例混合作为经纱上浆用浆料,并采用浆液浓度为18%~20%和“双浸双压”、“前重后轻”的上浆工艺对细旦涤纶复丝进行上浆。通过试织发现,浆纱可以显着提高涤纶复丝的可织性。在上浆之后,通过对织造参数的设计和织造工艺的调整,在经过改造的全自动小样织机上成功织造出了一系列不同规格的全复丝织物及部分单复丝交织物试样。然后,分别对退浆后试样的厚度、透水率等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测试发现,退浆后试样的厚度均大于0.06mm,且透水率大于300ml/cm2/min。然后,为了进一步降低织物的厚度和透水性,通过选择合理的轧光工艺参数,对试样进行了轧光整理。通过对试样轧光前、后的性能测试发现,轧光整理可以使织物的厚度、透水性得到显着改善。并且,轧光整理后部分试样的厚度小于0.06mm,透水率小于300ml/cm2/min,甚至不透水,达到了本课题设定目标。接着,测试了厚度及透水性都满足要求的试样的轧光前、后的拉伸断裂性能。通过测试发现,适当的轧光整理对织物的拉伸断裂强力影响较小,并且试样4(经纱为30D/12f复丝,纬纱为20D/12f复丝,经密为960根/10cm,纬密为906根/10cm,组织为3/1斜纹)的综合性能较好。最后,选择性能比较符合要求的试样4,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进行动物实验。实验发现,本课题所研制的试样起到了理想的隔绝效果,并且该织物膜材料安全可靠性高,组织相容性好。总之,本课题根据腔内隔绝术用织物的性能要求,参照超薄织物的设计原理,综合考虑纱线原料、织物密度、组织等多种因素,通过浆纱、整经、织造及轧光工艺,最终研制出了一种厚度在0.06mm左右,并且透水性较小的超薄复丝织物,从而也为腔内隔绝术应用于更细的血管手术提供了可能。

二、化纤复丝强度与纤维根数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纤复丝强度与纤维根数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机器视觉的熔体直纺长丝断头检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的背景介绍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织物断头检测系统研究现状
        1.2.2 机器视觉断头检测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熔体直纺长丝断头视觉检测装置方案设计
    2.1 熔体直纺长丝断头视觉检测装置整体设计要求
        2.1.1 视觉检测装置功能要求
        2.1.2 视觉检测系统设计要求
    2.2 熔体直纺长丝断头视觉检测难点及解决方案
        2.2.1 熔体直纺长丝断头视觉检测难点
        2.2.2 双摄像头结构方案
        2.2.3 双摄像头结构方案的熔体直纺长丝断头检测流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熔体直纺长丝断头视觉检测装置硬件选型
    3.1 长丝视觉检测系统硬件组态
    3.2 伺服驱动模块硬件选型
    3.3 工业相机选型
    3.4 光学镜头选型
    3.5 照明系统设计
        3.5.1 光源的选择
        3.5.2 照明方式的选择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霍夫变换和RBF神经网络的长丝断头检测和分类
    4.1 熔体直纺长丝断头成因及表征
    4.2 长丝图像预处理
        4.2.1 图像分块筛选
        4.2.2 图像灰度化
        4.2.3 图像去噪
    4.3 熔体直纺长丝图像分割
        4.3.1 基于图像灰度变化特性的阈值分割
        4.3.2 基于霍夫变换的长丝主干与断头形状分割
    4.4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长丝断头检测和分类
        4.4.1 形状特征参数提取
        4.4.2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简介
        4.4.3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分类原理
    4.5 试验数据分析
        4.5.1 小波层数及阈值选择
        4.5.2 基于长丝图像灰度变化特性的阈值选择
        4.5.3 霍夫变换参数分析
        4.5.4 图像处理效果图
        4.5.5 RBF神经网络优化与预测
        4.5.6 熔体直纺长丝断头识别算法效率与稳定性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模板匹配算法和K-means聚类算法的长丝挂钩定位
    5.1 图像匹配原理介绍
    5.2 K-means聚类算法介绍
        5.2.1 聚类算法原理
        5.2.2 K-means聚类算法原理
        5.2.3 K-means算法流程
    5.3 实验结果分析
        5.3.1 模板的选取
        5.3.2 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挂钩数统计
        5.3.3 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挂钩坐标计算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碳纤维压缩性能与结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碳纤维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1.2 碳纤维纵向压缩性能的研究现状
        1.2.1 直接测量法
        1.2.2 拉伸回弹法
        1.2.3 弯曲梁法
        1.2.4 微力压缩测试
    1.3 碳纤维结构表征
        1.3.1 碳纤维的生产制备
        1.3.2 碳纤维的基本结构
        1.3.3 碳纤维微观形貌表征
        1.3.4 碳纤维化学结构表征
        1.3.5 碳纤维晶体结构表征
        1.3.6 碳纤维界面性能表征
    1.4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碳纤维的前处理
    2.3 碳纤维的结构表征
        2.3.1 碳纤维密度测试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2.3.3 拉曼光谱测试
        2.3.4 X-射线衍射(XRD)测试
        2.3.5 动态接触角测试
    2.4 力学性能测试
        2.4.1 碳纤维复丝拉伸强度和模量测试
        2.4.2 单丝碳纤维拉伸、压缩测试
        2.4.3 碳纤维复丝压缩测试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不同碳纤维微观形貌对压缩强度的影响
        3.1.1 引言
        3.1.2 表面物理形貌分析
        3.1.3 表面物理结构定量分析
        3.1.4 微观形貌与压缩强度相关性分析
    3.2 不同碳纤维表面化学结构对压缩强度的影响
        3.2.1 引言
        3.2.2 表面化学结构分析
        3.2.3 表面化学结构与压缩强度相关性分析
    3.3 不同碳纤维晶体结构对压缩强度的影响
        3.3.1 引言
        3.3.2 碳纤维晶体结构分析
        3.3.3 碳纤维晶体结构与压缩强度相关性分析
    3.4 不同碳纤维界面性能对压缩强度的影响
        3.4.1 引言
        3.4.2 表面界面性能分析
        3.4.3 碳纤维界面性能与压缩强度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附件

(3)藕丝纤维性能研究及缅甸藕丝纤维产品设计与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纤维素纤维现状
        1.2.1 天然纤维素纤维现状
        1.2.2 新型植物纤维现状
        1.2.3 藕丝纤维概述
    1.3 缅甸藕丝织物的起源、特点与工艺
        1.3.1 藕丝织物的起源
        1.3.2 藕丝织物的特点
        1.3.3 藕丝织物的制作工艺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藕丝纤维的组织来源
        1.4.2 藕丝纤维的提取工艺
        1.4.3 藕丝纤维的形态结构及成分
        1.4.4 国内外藕丝纤维的开发应用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创新点
        1.5.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课题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第2章 藕丝纤维的性能测试
    2.1 试验材料与设备
    2.2 藕丝纤维的基本结构
        2.2.1 形态结构
        2.2.2 组成结构
        2.2.3 结晶度与取向度
        2.2.4 细度测试
    2.3 藕丝纤维的吸湿性测试
        2.3.1 回潮率测试
        2.3.2 含水率测试
        2.3.3 吸放湿平衡曲线
        2.3.4 吸放湿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2.4 藕丝纤维的机械性能测试
        2.4.1 纤维强伸度测试
        2.4.2 纤维抗静电性测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缅甸藕丝纤维纱线的性能测试
    3.1 纱线线密度测试
    3.2 纱线均匀度测试
    3.3 纱线形态观测
    3.4 纱线气味测试
    3.5 纱线毛羽试验
    3.6 纱线的拉伸性能测试
        3.6.1 干态下纱线拉伸断裂试验
        3.6.2 湿态下纱线拉伸断裂试验
        3.6.3 加工处理后产品用纱线拉伸断裂试验
    3.7 纱线动态摩擦系数测定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缅甸藕丝纤维织物的织造工艺设计与性能检测
    4.1 织造工艺概述与设计
        4.1.1 织造工艺流程
        4.1.2 纱线染色工艺
        4.1.3 织物上机参数及织造
        4.1.4 织造产品下机参数与分析
    4.2 织物性能测试
        4.2.1 织物静电测试
        4.2.2 织物拉伸强力测试
        4.2.3 织物撕裂强力测试
        4.2.4 织物耐磨测试
    4.3 产品服用性能检测
        4.3.1 产品悬垂性测试
        4.3.2 产品透气性测试
        4.3.3 产品柔软度、粗糙度测试
        4.3.4 产品接触冷暖感测试
        4.3.5 产品耐皂洗色牢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缅甸藕丝纤维产品的设计与研发
    5.1 缅甸藕丝纤维产品构思
        5.1.1 灵感来源
        5.1.2 产品定位
    5.2 缅甸藕丝纤维产品的设计与制作
        5.2.1 缅甸藕丝纤维围巾——织物组织设计
        5.2.2 缅甸藕丝纤维围巾——图案设计
        5.2.3 缅甸藕丝纤维半裙设计与制作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致谢

(4)超低熔点共聚酯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
    1.2 低熔点共聚酯
        1.2.1 低熔点共聚酯的概况
        1.2.2 低熔点共聚酯的应用
        1.2.3 低熔点共聚酯国内外研究进展
        1.2.3.1 国内研究进展
        1.2.3.2 国外研究进展
    1.3 热熔粘合纤维
        1.3.1 热熔粘合纤维的分类
        1.3.1.1 聚乙烯纤维
        1.3.1.2 共聚酰胺纤维
        1.3.1.3 共聚酯纤维
        1.3.2 热熔粘合纤维的特点
        1.3.3 热熔粘合纤维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4 高分子微球材料
        1.4.1 高分子微球定义
        1.4.2 高分子微球分类
        1.4.3 高分子微球制备方法
        1.4.3.1 以单体为原料制备高分子聚合物微球的方法
        1.4.3.2 以聚合物为原料制备高分子微球的方法
        1.4.4 高分子微球的应用
        1.4.4.1 在催化剂方面的应用
        1.4.4.2 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1.4.4.3 在国防科技中的应用
    1.5 织物的起毛起球
        1.5.1 织物起毛起球的成因
        1.5.2 影响起毛起球的因素
        1.5.2.1 纤维因素
        1.5.2.2 纱线因素
        1.5.2.3 织物因素
        1.5.2.4 加工因素
        1.5.3 织物抗起毛起球方法
        1.5.3.1 棉麻织物
        1.5.3.2 毛织物
        1.5.3.3 混纺及交织织物
        1.5.4 织物抗起毛起球研究进展
        1.5.4.1 国内进展
        1.5.4.1 国外进展
    1.6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和主要创新与特色
第二章 超低熔点共聚酯的制备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
        2.2.2 设备
        2.2.3 合成工艺过程
        2.2.4 测试及表征
        2.2.4.1 特性黏度测定
        2.2.4.2 熔点测定
        2.2.4.3 红外光谱分析
        2.2.4.4 透射电镜分析
        2.2.4.5 DSC热分析
        2.2.4.6 等温结晶
        2.2.4.7 广角X射线衍射(WAXD)测试
        2.2.4.8 扫描电镜分析
        2.2.4.9 热失重分析
        2.2.4.10 切片干燥及含水率测试
        2.2.4.11 核磁共振测定
        2.2.4.12 流变性测试
        2.2.4.13 端羧基含量测定
        2.2.4.14 THF含量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超低熔点共聚酯熔点控制原理
        2.3.1.1 熔点与粘流温度
        2.3.1.2 共聚法降低聚酯熔点的原理
        2.3.1.3 改性剂的选择
        2.3.2 PETI基共聚酯的表征
        2.3.2.1 共聚酯样品的原料组成
        2.3.2.2 FT-IR分析
        2.3.2.3 NPG对共聚酯熔点的影响
        2.3.2.4 AA对共聚酯熔点的影响
        2.3.2.5 IPA对共聚酯熔点的影响
        2.3.2.6 组分对共聚酯热稳定性的影响
        2.3.3 PBTI共聚酯的表征
        2.3.3.1 FT-IR分析
        2.3.3.21 H-NMR分析
        2.3.3.313 C-NMR分析
        2.3.3.4 不同组分低熔点共聚酯熔点
        2.3.3.5 共聚组分对低熔点共聚酯熔点的影响
        2.3.3.6 广角X-射线衍射(WAXD)分析
        2.3.3.7 成核剂对PBTI共聚酯结晶的影响
        2.3.3.8 PEG对PBTI共聚酯热稳定性影响
    2.4 反应机理
        2.4.1 SN2亲核取代反应
        2.4.2 合成中的副反应
    2.5 结论
第三章 超低熔点PBTI共聚酯纤维成型与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仪器设备
        3.2.3 实验方法
        3.2.4 复合纺丝工艺流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干燥与预结晶
        3.3.2 PBTI的等温结晶行为
        3.3.3 PBTI的非等温结晶行为
        3.3.4 结晶和干燥工艺
        3.3.5 复合纺丝与拉伸
        3.3.5.1 PBTI共聚酯的纺丝流变行为
        3.3.5.2 PBTI共聚酯的流变曲线
        3.3.5.3 PBTI共聚酯的非牛顿指数
        3.3.5.4 PBTI共聚酯的粘流活化能
        3.3.5.5 温度对PBTI共聚酯流变行为的影响
        3.3.5.6 组分对PBTI共聚酯流变行为的影响
        3.3.5.7 流变学研究对纺丝生产实践的指导意义
        3.3.5.8 复合纺丝工艺
        3.3.6 纤维的性能
        3.3.6.1 纤维的形态结构
        3.3.6.2 低熔点聚酯纤维的力学性能
        3.3.6.3 低熔点共聚酯纤维取向度
    3.4 结论
第四章 超低熔点PBTI共聚酯纳米粒子的制备与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和试剂
        4.2.2 实验步骤
        4.2.3.1 特性黏度的测定
        4.2.3.2 DSC热分析
        4.2.3.3 激光粒度分析
        4.2.3.4 形态观察
        4.2.3.5 溶解度参数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超微粒子的表征
        4.3.1.1 丁达尔效应
        4.3.1.2 激光粒径分析
        4.3.1.3 PBTI共聚酯粒子的形态
        4.3.2 超微粒子的性能
        4.3.2.1 溶剂对PBTI共聚酯粒子特性黏度影响
        4.3.2.2 溶剂对PBTI共聚酯粒子热转变温度影响
        4.3.3 PBTI共聚酯的溶解
        4.3.3.1 溶剂和沉淀剂
        4.2.3.2 PBTI的溶胀制粉法
        4.3.4 反相乳化液
        4.3.4.1 乳化剂的选择
        4.3.4.2 乳化剂量的影响
        4.3.4.3 工艺条件的选
        4.3.5 影响粒径及分布的因素
        4.3.5.1 分散剂对粒径的影响
        4.3.5.2 分散剂浓度对粒径的影响
        4.3.5.3 乳液连续相对粒径的影响
        4.3.5.4 pH值对粒径的影响
    4.4 结论
第五章 低熔点PBTI共聚酯在织物抗起毛起球中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2.3 实验方法
        5.2.3.1 热熔纤维的热粘合
        5.2.3.2 热熔混纺纱的汉密尔顿转移指数
        5.2.3.3 织物浸轧整理
        5.2.3.4 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热熔粘合机理
        5.3.2 PBTI热熔纤维的粘结性能
        5.3.2.1 PBTI热粘合纤维的DSC分析
        5.3.2.2 温度对热熔纤维粘结性能的影响
        5.3.2.3 不同热熔纤维的粘合性能
        5.3.2.4 纤维的表面形态对粘合性能的影响
        5.3.2.5 热熔纤维剥离应力-时间曲线
    5.4 PBTI热熔混纺纱的性能
        5.4.1 PBTI热熔混纺纱的横截面形态
        5.4.2 PBTI热熔混纺纱的径向形态
        5.4.3 PBTI混纺纱物理机械性能
        5.4.4 PBTI混纺纱回弹性
        5.4.5 PBTI混纺纱径向分布
        5.4.6 热处理对PBTI混纺纱强伸特性的影响
        5.4.7 热处理对PBTI混纺纱的回弹性的影响
        5.4.8 热熔混纺纱的毛羽性能
        5.4.9 热熔混纺纱的条干均匀度
    5.5 PBTI混纺纱针织物抗起毛起球评价
    5.6 PBTI超微粒子对涤/棉机织物的抗起毛起球影响
        5.6.1 超微PBTI共聚酯粒子附着形态
        5.6.2 PBTI粒子对涤/棉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
        5.6.3 PBTI粒子对涤/棉织物性能的影响
    5.7 PBTI粒子对羊毛针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
        5.7.1 PBTI粒子在羊毛针织物表面的附着形态
        5.7.2 抗起毛起球动态曲线
    5.8 结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本文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致谢

(5)醋酸纤维纺丝液用机织过滤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机织过滤材料的应用
    1.3 机织过滤材料的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机织过滤材料的设计
    引言
    2.1 原料的选择
        2.1.1 选择纤维种类
        2.1.2 选择纤维或纱线规格
    2.2 织造工艺的设计
        2.2.1 织物组织结构设计
        2.2.2 织物经纬密度设计
    2.3 小结
第三章 醋酸纤维纺丝液用机织过滤材料的制备
    引言
    3.1 加捻
        3.1.1 捻度
        3.1.2 捻向
    3.2 定捻
    3.3 织造
        3.3.1 整经
        3.3.2 织造筘号的设计
        3.3.3 穿综、穿筘
        3.3.4 纱线预处理
        3.3.5 织物前处理
    3.4 小结
第四章 醋酸纤维纺丝液机织过滤材料的测试及结果
    引言
    4.1 实验原料及织物试样标定
    4.2 织物的各项性能测试方法
        4.2.1 厚度测试
        4.2.2 面密度测试
        4.2.3 密度测试
        4.2.4 顶破性能测试
        4.2.5 透气性能测试
        4.2.6 过滤效率及过滤阻力测试
        4.2.7 孔径大小与分布测试
    4.3 测试结果
        4.3.1 厚度测试结果
        4.3.2 紧度、经纬密度、面密度测试结果
        4.3.3 顶破性能测试结果
        4.3.4 透气性能测试结果
        4.3.5 过滤性能测试结果
        4.3.6 孔径大小与分布测试结果
    4.4 小结
第五章 醋酸纤维纺丝液用机织过滤材料性能分析
    引言
    5.1 不同组织结构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5.1.1 组织结构对织物厚度的影响
        5.1.2 组织结构对织物顶破强度的影响
        5.1.3 组织结构对织物透气性的影响
        5.1.4 组织结构对织物过滤效率和过滤阻力的影响
        5.1.5 组织结构对织物孔径大小与分布的影响
    5.2 不同纱线捻度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5.2.1 纱线捻度对织物厚度的影响
        5.2.2 纱线捻度对织物顶破强度影响
        5.2.3 纱线捻度对织物透气性能影响
        5.2.4 纱线捻度对织物过滤效率和过滤阻力影响
        5.2.5 纱线捻度对织物孔径大小与分布的影响
    5.3 不同纱线细度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5.3.1 纱线细度对织物厚度的影响
        5.3.2 纱线细度对织物顶破强度的影响
        5.3.3 纱线细度对织物透气性能的影响
        5.3.4 纱线细度对织物过滤效率和过滤阻力的影响
        5.3.5 纱线细度对织物孔径大小与分布的影响
    5.4 不同纤维弹性模量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5.4.1 纤维弹性模量对织物厚度的影响
        5.4.2 纤维弹性模量对织物顶破性能的影响
        5.4.3 纤维弹性模量对织物透气性的影响
        5.4.4 纤维弹性模量对织物过滤效率和过滤阻力的影响
        5.4.5 纤维弹性模量对织物孔径大小与分布的影响
    5.5 响应曲面法优化机织过滤材料过滤效率
        5.5.1 基于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案
        5.5.2 模型建立与分析
        5.5.3 各因素交互作用分析
        5.5.4 预测最优值
    5.6 小结
第六章 受压变形后机织过滤材料的过滤性能研究
    引言
    6.1 醋酸纤维纺丝液过滤环境
        6.1.1 醋酸纤维干法纺丝流程
        6.1.2 醋酸纤维纺丝液机织布过滤环境
    6.2 模拟过滤时管道内的压强实验
        6.2.1 机织过滤材料的工作环境
        6.2.2 过滤时管道内的压强实验设计
    6.3 受压变形后机织物性能测试与分析
        6.3.1 受压变形后机织过滤材料透气性
        6.3.2 受压变形后机织过滤材料的过滤率效率和过滤阻力
    6.4 机织过滤材料过滤性能预测模型的建立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6)不同成纱结构长丝纱的强力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纺织材料性能的分类
        1.1.2 纺织材料结构的分类及指标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5 论文的章节安排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纱线几何模型的研究概述
        2.1.1 纱线结构的地位
        2.1.2 纱线几何模型的假设条件
        2.1.3 纱线几何模型的发展历程
        2.1.4 单纱的几何结构
    2.2 纱线强力预测模型的研究概述
        2.2.1 预测模型的研究方法
        2.2.2 数理和统计模型的研究概况
    2.3 纱线结构参数的研究概述
        2.3.1 纱线结构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2.3.2 图像法测试纱线直径
    2.4 目前研究的不足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加捻结构纱线强力的基础模型
    3.1 变量符号说明
    3.2 连续介质力学
    3.3 复丝纱的强力模型
        3.3.1 假设条件
        3.3.2 应变关系
        3.3.3 强力基础模型
    3.4 双股纱的强力模型
        3.4.1 假设条件
        3.4.2 应力应变关系
        3.4.3 拉伸模量的关系
        3.4.4 强力基础模型
    3.5 包缠纱的强力模型
        3.5.1 假设条件
        3.5.2 应力应变关系
        3.5.3 拉伸模量的关系
        3.5.4 强力基础模型
    3.6 基础模型的不足与改进
    3.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纱线强力改进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4.1 研究思路
    4.2 改进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4.2.1 纤维的排列
        4.2.2 拉伸模量的精确化
        4.2.3 加捻预应力
        4.2.4 结构参数的变化
        4.2.5 单纱之间的抱合力
    4.3 复丝纱的改进强力模型
        4.3.1 单丝的配置
        4.3.2 单丝的力学状态
        4.3.3 复丝纱强力模型
        4.3.4 复丝纱强力模型中参数的影响分析
    4.4 双股纱的改进强力模型
        4.4.1 双股纱强力模型
        4.4.2 双股纱强力模型中参数的影响分析
    4.5 包缠纱的改进强力模型
        4.5.1 包缠纱强力模型
        4.5.2 包缠强力模型中参数的影响分析
    4.6 纱线强力模型的验证
        4.6.1 材料准备
        4.6.2 试验条件
        4.6.3 测试方法与结果
        4.6.4 理论强力值
        4.6.5 结果分析与讨论
    4.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纱线强力半参数模型的研究
    5.1 半参数模型的提出
    5.2 研究思路
    5.3 半参数模型的建立
    5.4 变量的参数确定
        5.4.1 拉伸模量的确定
        5.4.2 成纱线密度的确定
        5.4.3 成纱直径的确定
        5.4.4 经验参数的确定
    5.5 纱线直径获取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5.5.1 纱线拉伸装置的设计
        5.5.2 图像的处理
    5.6 纱线强力半参数模型的验证
        5.6.1 拉伸模量的结果
        5.6.2 模量数据的处理
        5.6.3 成纱直径的结果
        5.6.4 直径数据的处理
        5.6.5 半参数模型的理论值
        5.6.6 (半)参数模型的结果分析
    5.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半参数模型中纱线直径在高捻度下的非参数估计
    6.1 纱线连续测量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工作流程
        6.1.1 测量系统的设计思路
        6.1.2 测量系统的工作流程
    6.2 连续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2.1 连续测量系统的硬件部分
        6.2.2 连续测量系统的软件部分
    6.3 纱线直径测量系统的应用
        6.3.1 纱线图像的处理结果
        6.3.2 视频流的处理结果
        6.3.3 纱线直径的非参数回归估计
    6.4 试验值与(半)参数模型理论值的对比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纱线强力模型的验证及应用
    7.1 (半)参数模型的适用情况说明
    7.2 纱线强力模型的试验验证
        7.2.1 材料准备
        7.2.2 试验条件
        7.2.3 测试方法
        7.2.4 复丝纱强力值的对比
        7.2.5 双股纱强力值的对比
        7.2.6 包缠纱强力值的对比
    7.3 模型的应用
        7.3.1 纱线拉伸曲线的预测
        7.3.2 纱线强度利用率的预测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苎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界面吸水失效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天然纤维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概述
        2.1.1 天然纤维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定义及组分
        2.1.2 天然纤维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分类
        2.1.3 天然纤维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改善
        2.1.4 天然纤维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吸水性能
        2.1.5 天然纤维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应用
    2.2 三维机织物增强复合材料
        2.2.1 三维机织物的分类
        2.2.2 三维机织物的织造
        2.2.3 三维机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
        2.2.4 三维机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2.3 混杂复合材料
        2.3.1 混杂复合材料的分类
        2.3.2 混杂复合材料的混杂效应
        2.3.3 混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2.4 本文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2.4.1 研究目的
        2.4.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碱液预浸渍及往复加载处理对二维苎麻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织物处理
        3.2.3 复合材料制备
        3.2.4 织物表面形貌观察
        3.2.5 红外光谱测试
        3.2.6 结晶度及结晶取向测试
        3.2.7 织物拉伸性能测试
        3.2.8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3.2.9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3.2.10 实验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织物表面形貌分析
        3.3.2 纤维表面官能团分析
        3.3.3 纤维结晶度及结晶取向度
        3.3.4 织物拉伸性能
        3.3.5 复合材料拉伸性能
        3.3.6 复合材料弯曲性能
        3.3.7 苎麻织物碱液和水预浸渍效果的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三维正交苎麻/芳纶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纱线拉伸性能测试
        4.2.3 三维正交机织物的设计及织造
        4.2.4 复合材料的制备
        4.2.5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4.2.6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4.2.7 数据统计分析
    4.3 结果和讨论
        4.3.1 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及混杂效应
        4.3.2 复合材料弯曲性能
        4.3.3 复合材料冲击性能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天然纤维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界面吸水失效微观力学模型
    5.1 引言
    5.2 天然纤维素纤维/疏水性聚合物基微复合材料的结构模型
        5.2.1 结构模型
        5.2.2 假设
        5.2.3 符号命名
    5.3 吸水对天然纤维素纤维物理性能的影响
        5.3.1 天然纤维素纤维吸水与体积膨胀的关系
        5.3.2 天然纤维素纤维吸水率与弹性模量的关系
    5.4 界面吸水失效的微观力学模型建立
        5.4.1 微观复合材料中纤维吸水后的应变
        5.4.2 微复合材料吸水引起的界面剪滞效应分析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苎麻/PP微复合材料界面吸水失效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材料
        6.2.2 苎麻纤维回潮率测试
        6.2.3 苎麻纤维吸水后径向变形测试
        6.2.4 苎麻纤维拉伸性能测试
        6.2.5 微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脱粘实验
        6.2.6 微观复合材料的SEM观察
        6.2.7 实验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苎麻纤维吸水性能
        6.3.2 苎麻纤维吸水后物理性能的变化
        6.3.3 微复合材料的残留界面剪切强度
        6.3.4 微复合材料的SEM
        6.3.5 微复合材料界面破坏模型的验证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碳/芳纶纤维混杂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
        1.2.1 三维编织技术
        1.2.2 三维编织预制体
        1.2.3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特点
        1.2.4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因素
    1.3 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混杂效应
        1.3.1 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1.3.2 混杂效应
    1.4 混杂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1.5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5.1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碳/芳纶纤维混杂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2.1 碳/芳纶纤维混杂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设计
        2.1.1 编织工艺设计
        2.1.2 成型工艺
    2.2 碳/芳纶纤维混杂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预制体的制备
    2.3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标准
    2.4 碳/芳纶纤维混杂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制备
    2.5 力学性能试验标准试样制作
    2.6 小结
第三章 混编三维编织工艺对纤维束拉伸性能的影响
    3.1 纤维束力学性能测试标准
    3.2 纤维束试样的制备
    3.3 碳纤维拉伸性能测试结果
    3.4 芳纶纤维拉伸性能测试结果
    3.5 小结
第四章 碳/芳纶纤维混杂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轴向拉伸性能
    4.1 测试标准与原理
    4.2 拉伸实验
        4.2.1 三维应变光学测量系统
        4.2.2 测试过程
    4.3 结果与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碳/芳纶纤维混杂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冲击后压缩性能
    5.1 低速冲击测试
        5.1.1 测试标准
        5.1.2 实验测试
        5.1.3 结果与讨论
    5.2 冲击后压缩(CAI)实验
        5.2.1 测试标准
        5.2.2 实验测试
        5.2.3 结果与讨论
    5.3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麻纤维的斯特洛仪束强表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麻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1.2 麻纤维关键指标测量方法分析
    1.3 麻纤维强度测量方法及仪器
    1.4 存在问题及研究内容
第2章 束强理论及实验参数控制
    2.1 束纤维强伸性的基本理论
    2.2 课题所使用的麻束纤维材料特征
    2.3 斯特洛仪测量麻束强相关参数控制的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麻束制样对斯特洛仪测量结果影响的分析
    3.1 实验方法
    3.2 手扯次数和梳理次数对束纤维质量的影响分析
    3.3 梳针密度和梳理次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斯特洛仪测量参数对束纤维强伸性的影响
    4.1 Stelometer的构造及测量原理
    4.2 强力量程和试样质量对束纤维强伸性的影响分析
    4.3 卜氏夹头对束纤维强伸性的影响分析
    4.4 夹头隔距对束纤维强伸性的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拟进一步进行的工作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学位论文修改说明

(10)覆膜支架用超薄织物膜的研制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人造血管的发展
    1.2 人造血管的性能要求及成形方法
    1.3 腔内隔绝术用人造血管
    1.4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方法
第二章 超薄织物设计
    2.1 超薄织物设计
    2.2 织物设计汇总
    2.3 织造难度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样品织造及性能测试
    3.1 浆纱
    3.2 整经
    3.3 穿综、穿箱
    3.4 样品织造
    3.5 织物预处理
    3.6 样品性能测试方法
    3.7 样品性能测试结果及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轧光整理及轧光后样品性能测试
    4.1 轧光原理
    4.2 轧光工艺参数的确定
    4.3 轧光后样品性能测试及分析
    4.4 样品力学性能测试及分析
    4.5 样品厚度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动物实验及体外测试推送器推力
    5.1 动物实验方案设计
    5.2 动物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5.3 动物实验结果及讨论
    5.4 推送器推送SG所需推力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化纤复丝强度与纤维根数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机器视觉的熔体直纺长丝断头检测系统研究[D]. 陈思俊. 东华大学, 2021(01)
  • [2]碳纤维压缩性能与结构相关性[D]. 甘露. 北京化工大学, 2020
  • [3]藕丝纤维性能研究及缅甸藕丝纤维产品设计与研发[D]. 代天娇. 东华大学, 2020(01)
  • [4]超低熔点共聚酯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D]. 黄志超. 浙江理工大学, 2018(02)
  • [5]醋酸纤维纺丝液用机织过滤材料的研究[D]. 闫佳欣. 天津工业大学, 2018(11)
  • [6]不同成纱结构长丝纱的强力预测模型研究[D]. 黄伟. 东华大学, 2017(03)
  • [7]苎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界面吸水失效机理研究[D]. 杨建霞. 东华大学, 2017(03)
  • [8]碳/芳纶纤维混杂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实验研究[D]. 刘丽敏. 天津工业大学, 2016(02)
  • [9]麻纤维的斯特洛仪束强表征研究[D]. 唐思渊. 东华大学, 2011(07)
  • [10]覆膜支架用超薄织物膜的研制与性能研究[D]. 王英梅. 东华大学, 2010(08)

标签:;  ;  ;  ;  ;  

化纤复丝的强力与纤维根数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