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压隔离开关的直接操作,空载变压器的容量

关于高压隔离开关的直接操作,空载变压器的容量

一、关于高压隔离开关直接操作空载变压器容量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杨庆,董富宁,罗曼丹,孙健,崔浩楠,揭青松[1](2021)在《宽频电压感知方法及其数据应用》文中提出宽频电压的传感与量测能够为电力系统电能计量、智能控制以及继电保护提供重要信息,在电网过电压在线监测、故障预警、故障定位与防护以及设备智能化等领域具有重要地位。面向未来规模不断扩大的智能电网,电压测量从传统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向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和光学电压传感器转型,测量装置不断向低成本、低功耗、小型化及易安装的方向发展。为此基于目前对宽频电压感知方法的研究现状,首先从电压感知耦合机制方面,分别介绍了基于分压器和光学电压传感器的接触式测量方法,以及基于杂散电容分压原理、GIS内置电极和电容设备泄漏电流测量的非接触测量方法。其次,重点阐述了宽频电压感知数据在电磁暂态防护中的应用,包括典型故障波形的统计与研究、电力设备暂态故障分析以及暂态故障防护;同时,总结了宽频电压感知数据在设备智能化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其在线路故障定位和设备绝缘诊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指出宽频电压传感在传感方式、频率和幅值特性、温湿度补偿、装置小型化以及与设备共形融合等方面面临的挑战。最后,针对在电磁暂态防护和设备智能化中的应用情况,对宽频电压感知技术发展前景做出进一步的展望。

付泽宇[2](2021)在《变压器复杂和应涌流机理及其识别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各环节中重要的设备,对供电的稳定性及连续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电力系统变压器继电保护研究中,励磁涌流及其对保护的影响长期是研究的热点,而和应涌流因其发生的隐蔽性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国内外多个电厂、变电站出现由空投变压器导致与其并联或级联变压器产生和应涌流,不仅造成主保护的误动,一些情况下还引起了上级线路后备保护以及过流保护发生误动。在此背景下,和应涌流得到了更多学者和研究人员的关注,并对其展开了研究。由于变压器保护尚缺少针对和应涌流的识别方法,大多数依然沿用励磁涌流的识别方法,这导致在和应涌流发生时保护不能正确的识别并动作,对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了隐患。因此对空载变压器合闸所引起的和应涌流进行研究并提出可识别的方法,对于提高变压器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复杂和应涌流产生机理,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提出了可同时识别和应涌流、励磁涌流和内部故障电流的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研究了更符合实际运行情况的变压器复杂和应涌流模型,利用拉氏和反拉氏变换解出磁链的时域表达式,借助MATLAB编程计算,更准确的分析了复杂和应涌流产生的机理,为后续章节的建模提供理论基础。(2)通过电磁暂态仿真软件构建了复杂和应涌流模型,同时搭建了变压器内部故障电流模型。通过仿真获取了和应涌流、励磁涌流以及各种故障电流的数据。考虑了不同因素下对和应涌流的影响,使涌流识别的电流样本信号更为全面,同时对和应涌流引起保护误动的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研究。(3)提出基于小波包和WOA-KELM模型的和应涌流识别方法。使用小波包对电流信号分解重构,实现了和应涌流、励磁涌流以及内部故障电流在不同尺度下的分解以及在各细节上的聚焦。通过计算相对能量比值组成特征向量,选取机器学习KELM模型将输入的数据映射到更高维空间来分类。同时引入了鲸鱼群优化算法WOA以识别准确率为适应度函数确定了 KELM中最优惩罚因子C以及核函数参数σ。结果表明使用WOA-KELM模型在识别和应涌流、励磁涌流以及内部故障电流的识别率达到了 99.44%,对比其他模型识别率更高且运算速度更快。

贾婷婷[3](2020)在《10kV供配电系统增容改造及能耗监控系统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职业院校不断地扩招,用电量不断增大,然而部分学校由于当时历史环境因素限制,存在变电站建设标准较低、主设备老化、容量不足和能耗无法监控等问题,已经无法满足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的用电需求。本文针对甘肃某高校电力增容在建改造工程,对10k V电力扩容和节约能耗等问题进行研究和设计,从而增加了校园建筑设施的能耗测量、数据统计、数据分析、节能分析和节能指标管理,为数据处理以及实现建筑能耗数据的远程传输和动态分析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持。本文在对学校供配电系统现状分析的前提下,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进行了系统用电负荷的分析,设计了一座新的供配电室,新增一路主供电源,原电源改为备供电源,增容后主电源供电容量为3680KVA,备用电源供电容量为1630KVA,原配电室改造为中心配电室,并按照建设单位规划的配电室位置,新建10k V配电室2座,其中1#分配电室安装800KVA变压器1台,2#分配电室安装1250KVA变压器1台。其次,设计了能耗监控系统,该系统基于开源的Spring3.0+My Batis3.0,运用了HTML5上Boot Strap的一个基础框架,采用了BS/CS软件架构,对能耗数据的采集、实时通讯、远程传输、自动分类统计、数据分析、指标比较、图表显示、报表管理、数据存储、数据上传等功能进行了系统设计,在设计中考虑了系统的实用性、扩展性、开放性、可维护性以及操作的便捷性等。该系统可以使用远程传输等手段采集能耗数据,按照要求汇总能耗数据,编码后的数据上传至上级能耗监测中心加密并实现在线监控。通过系统设计和实际调试运行,系统运行稳定,实现了校园节能的远程监控,满足了学校节能减排的要求。

常炳双[4](2020)在《某光热设备厂配电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城市电网和农网的改造,配电系统智能化成为配电系统的必然发展趋势。智能配电系统既可以实现对配电网络及配电设备的持续保护、监视和控制,保证供电可靠性及提高供配电网络的自动化水平,又可以实现用户端安全、高效、优质的配电、用电。因此对企业用电合理设计智能化配电系统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针对某光热设备厂配电特性,分析了工厂用电负荷性质及供配电要求,进行了负荷计算、无功补偿计算、短路电流计算,设计了工厂供配电主接线模式,确定了主接线方案,完成了高压一次设备选型设计和部分低压一次设备的选型设计。此外,选择设计了高压二次回路的智能测量设备和保护设备,给出了测量电路和保护电路,并分析了主要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最后对该厂供配电系统进行了监控设计,确定了监控参数和监控模式,完成了工厂智能配电系统的初步设计。根据本文设计,完成了设备安装调试,现场运行表明:所设计的供配电系统满足了工厂用电需求,现场运行效果良好。文中提供的智能配电系统设计方法,可为工厂、企业的智能配电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对企业工厂智能化配电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张茜[5](2019)在《配网开关柜电磁暂态过程及其对EVT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配网一二次设备融合的大力推进和开关柜智能化、集成化的发展,作为一二次设备连接桥梁的电子式互感器,其采集器等信号处理部分近距离工作在一次侧设备附近,长期处于复杂的电磁环境中。一次侧开关操作引发的电磁暂态过程,容易传递到互感器的电子电路部分,使得电子式互感器在运行过程中频繁发生电磁干扰故障;同时,开关操作过程中携带的高频干扰,也会影响电子式互感器分压器的暂态特性,导致采集器数据失真,引发保护误动等现象,一次暂态干扰对电子式互感器的影响变得不容忽视。因此,需要开展开关操作暂态干扰对电子式互感器可靠性影响的相关研究,为电子式互感器暂态响应特性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促进电子式互感器的推广使用,为配网一二次设备融合提供实际工程应用价值。本文针对运行在10kV开关柜内的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建立开关重燃模型;在研究开关柜内开关操作过电压的产生机理和相关时频特性的基础上,研究电子式互感器在过电压传导干扰下的暂态响应特性,分析电子式互感器高频传变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开关操作过程中的开关重燃,会产生上兆赫兹的高频分量,影响电子式互感器的分压特性,其伴随的高频谐波可能会对采集器造成破坏。依托中国电科院武汉分院计量所,搭建10kV AIS开关分合操作电子式互感器暂态响应检测平台,测试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实际响应情况,发现在10kV开关柜线路参数中,开关操作过电压幅值不超过3倍的电源电压有效值,暂态过程持续时间约20ms60ms;开关操作过程中的高频分量主要分布在2MHz5MHz,会对电子式互感器的暂态特性造成影响,需要在采集器前增加高频滤波等相关措施。本文研究成果为电子式互感器暂态性能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同时为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暂态性能测试试验的完善提供了实验依据,有助于提高电子式互感器的长期运行稳定性。

陈丽[6](2019)在《高压交流隔离开关载流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文中认为高压交流隔离开关作为电力系统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输变电设备,近年来随着其投运年限的增长,发生载流故障的几率会大大增加,给电网运行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载流故障造成设备烧损,将给电力系统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高压交流隔离开关载流故障进行分析研究,对提高高压交流隔离开关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经济可靠运行也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针对高压交流隔离开关的作用及类型展开分析研究,详细介绍了高压交流隔离开关的原理及分类,为故障分析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后,又针对高压交流隔离开关的载流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为实际检修作业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接着,本文又根据造成高压交流隔离开关载流故障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弹簧制造、镀银层、导电脂、防腐处理及触头触指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检修人员实际运维检修工作提供了可靠借鉴;最后,本文基于故障原因分析,对高压交流隔离开关载流故障进行了评估、预防模型的构建,为高压交流隔离开关载流故障的发生提供了有效预警,减轻了检修作业人员的检修巡视工作量,提高了变电站甚至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由于高压交流隔离开关结构功能的相近性,本文选择了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较为广泛的GW4型高压交流隔离开关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其自身的结构功能特点,对其载流故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力图在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可靠性提高方面能有所突破,为隔离开关可靠运行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借鉴。

赵德阳[7](2017)在《变压器差动保护常见误动研究与防范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特高压输电系统的大力发展和智能变电站广泛推广建设,中国电力特高压电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经迈入国际领先水平。电力系统的运转离不开坚强的电网骨架和精良的一次设备,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电压等级变换的重要设备,其安全运行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能否连续稳定的工作。差动保护作为电力变压器的主保护,其动作的可靠性决定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但是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安全措施执行不到位,工程验收、技改中试验不仔细,带负荷向量测试工作操作失误,电流互感器保护绕组与测量绕组使用错误,差动电流回路存在多个接地点,空载合闸时变压器产生励磁涌流,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经验不足,在操作中SV软压板投退不合理等因素引起差动保护误动作情况仍有发生,因此论文研究具有重要实用价值和一定理论研究意义。首先,论文对不同接线方式下变压器差动保护范围进行详细的研究,得出其保护范围在各侧电流互感器所包含的区间,从而判断故障时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正确性;其次,对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原理、励磁涌流判据波形对称原理、二次谐波制动原理和间断角原理以及差流平衡补偿方法进行详细分析,对两种比率制动差动保护动作特性以及动作实现逻辑进行深入探讨;着重选取工程应用中典型的国电南自PST1200系列保护装置,对其校验时所做安全措施和校验方法进行详细说明,为工程人员在现场设备维护中提供参考建议。最后,论文针对工程中发生的二次回路多点接地引起干扰电流、主变差动保护各侧流变变比极性接线不一致、智能变电站主变保护单侧SV接收软压板未投入、电流互感器选错准确等级、空载合闸变压器产生励磁涌流等原因造成差动保护误动作典型案例,详细分析其误动原因,并结合常见保护误动案例,提出以带负荷向量测试为代表的一些在工程中有效防止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作的防范措施。

李娟[8](2017)在《500kV变电站过电压仿真及保护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电力系统的枢纽,变电站在整个电力系统的高效安全运行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变电站中的设备遭到损失将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造成重要的经济损失。据各国实际的运行经验看,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是引起变电站内过电站事故的主要原因。据统计每年约有40%-70%的电力系统故障是由雷击引起的。同时随着电压等级的提升,操作过电压的幅值也在不断攀升,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目前操作过电压也成为决定电力系统绝缘水平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华能魏家峁煤电联营发电厂500kV变电站为研究对象,使用ATP-EMTP仿真软件对变电站内主要设备进行模型,包括雷电流模型、输电线路模型、杆塔模型、避雷器模型等。在雷电波入侵变电站计算方面,主要研究不同运行方式下变电站内主要设备的过电压情况,分析影响过电压的因素,进而提出降低过电压水平的措施。在操作过电压方面,计算了变电站内开断输电线路、开断空载变压器以及隔离开关操作过电压。研究影响操作过电压的因素,并提出降低操作过电压水平的相关措施。最后,根据仿真计算结果,确定500kV变电站内的绝缘配合,优化绝缘配置,对魏家峁电厂500kV变电站的防过电压措施进行指导,提出改进意见。

张妙义[9](2015)在《35kV母线电压互感器安全操作改造及分析》文中指出举例说明电压互感器隔离开关安全操作改进的必要性,并将负荷隔离开关应用于电压互感器配置,通过实例分析可行性,更加完善电压互感器设备本身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保证设备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设备的供电可靠性,也为上级电网的安全运行奠定基础。

仇茂盛[10](2014)在《甘肃地区协作联动机制下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研究》文中提出配网不停电作业是以实现不中断用户供电为目的,采用带电作业等方式对配网设备进行检修的作业方式。对于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减少电网设备停电次数和时间,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电力系统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落地实施,“大检修”体系下,如何集中公司和区域带电作业人员和装备优势,充分发挥专业化检修作用,提高带电作业效率和效益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推行配网带电作业协作联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措施。本文结合甘肃中心区域的实际情况,依据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基本原理、方法等,对协作联动区域地理、气候条件和配电网运行现状差异进行分析,确定了1O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协作联动区域差异的控制因素。从甘肃中心区域(兰州、白银、定西、临夏、甘南)1O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实际出发,从管理、技术等方面提出区域差异的应对措施,解决了协作联动区域差异问题,进行了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协作联动的初步实践,从推进配电网标准化建设和配电带电作业标准化角度对深入推进配网带电作业协作联动提出了建议。

二、关于高压隔离开关直接操作空载变压器容量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高压隔离开关直接操作空载变压器容量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宽频电压感知方法及其数据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 宽频电压感知方法
    1.1 接触式感知方法-分压法
        1.1.1 基于电阻、电容及阻容的分压法
        1.1.2 套管末屏串接电容分压法
    1.2 接触式感知方法-光学电压传感法
        1.2.1 全电压型光学电压传感法
        1.2.2 电容分压型光学电压传感法
    1.3 非接触式感知方法
        1.3.1 基于杂散电容和光学电压传感器的感知方法
        1.3.2 基于GIS内置电极的感知方法
        1.3.3 基于容性设备泄漏电流的感知方法
2 宽频电压感知数据在暂态防护中的应用
    2.1 典型故障波形统计分析
        2.1.1 雷击过电压
        2.1.2 GIS中暂态过电压
    2.2 设备暂态故障分析
    2.3 暂态故障防护
3 宽频电压感知数据在设备智能化中的应用
    3.1 线路故障定位
    3.2 变压器故障诊断
    3.3 电缆绝缘诊断
4 总结与展望

(2)变压器复杂和应涌流机理及其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和应涌流机理
        1.2.2 和应涌流对保护影响
        1.2.3 和应涌流的识别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2 复杂和应涌流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和应涌流产生模型分析
    2.3 和应涌流机理
        2.3.1 和应涌流机理
        2.3.2 复杂和应涌流机理
    2.4 本章小结
3 和应涌流与故障电流建模及误动实例分析
    3.1 引言
    3.2 基于PSCAD/EMTDC的复杂和应涌流建模
        3.2.1 PSCAD/EMTDC简介
        3.2.2 复杂和应涌流模型
    3.3 变压器内部故障电流建模及仿真
        3.3.1 变压器相间故障及接地故障
        3.3.2 变压器匝间故障
    3.4 复杂和应涌流影响因素
        3.4.1 合闸角
        3.4.2 剩磁
        3.4.3 系统阻抗
    3.5 误动实例分析
        3.5.1 实例分析1
        3.5.2 实例分析2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小波包和WOA-KELM的和应涌流识别研究
    4.1 引言
    4.2 相关理论
        4.2.1 小波包变换
        4.2.2 核极限学习机(KELM)
        4.2.3 鲸鱼优化算法(WOA)
    4.3 特征提取
    4.4 WOA-KELM模型和应涌流识别
        4.4.1 WOA-KELM模型
        4.4.2 识别验证
    4.5 与其它识别模型对比
    4.6 本章小节
5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10kV供配电系统增容改造及能耗监控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课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设计的主要内容
第2章 供配电系统增容项目方案研究
    2.1 变电站的基本资料
        2.1.1 工程概况
        2.1.2 设计依据
        2.1.3 设计原则
        2.1.4 设计范围
        2.1.5 设计环境条件
        2.1.6 中心配电室改造平面图
    2.2 变电站的基本数据
        2.2.1 学院的地理环境和平面布局图
        2.2.2 学院负荷基本数据
第3章 供配电系统一次部分设计
    3.1 负荷的计算及变压器的选型
        3.1.1 电力负荷的计算
        3.1.2 变压器的选择
        3.1.3 无功功率平衡和无功补偿
    3.2 电气主接线设计
        3.2.1 电气主接线的要求和常见的接线方式
        3.2.2 主接线的基本接线方式
    3.3 供配电主接线方案设计
        3.3.1 10kV电气主接线
        3.3.2 0.4kV电气主接线
        3.3.3 中心配电室电气主接线方案
    3.4 短路电流的计算
        3.4.1 短路电流的计算
        3.4.2 主要电气设备的选型
        3.4.3 本次设计的电气设备选型
第4章 能耗监控系统设计
    4.1 运行设备的二次保护
        4.1.1 概述
        4.1.2 10/0.4kV开关柜二次保护及测控方式
    4.2 接地方式与防雷保护
        4.2.1 .本次设计接地网敷设方式
        4.2.2 .本次设计防雷方式
    4.3 其他保护
        4.3.1 事故信号与照明方式
        4.3.2 电气闭锁
        4.3.3 电能计量方式
    4.4 能耗监控系统设计
        4.4.1 能耗监控系统结构
        4.4.2 能耗监控系统的设计
第5章 能耗监控系统运行
    5.1 改造前后对比
    5.2 监测系统可实现的功能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某光热设备厂配电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选题研究内容及思路
第二章 工厂负荷计算及变压器选型设计
    2.1 工厂用电负荷资料
    2.2 工厂用电设计要求
    2.3 负荷计算
    2.4 无功补偿设计
        2.4.1 无功补偿方式的确定
        2.4.2 无功补偿计算
    2.5 变压器选型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工厂供配电一次系统设计
    3.1 工厂供配电系统主接线方案设计
    3.2 短路电流计算
        3.2.1 计算方法
        3.2.2 计算步骤
    3.3 高压配电系统设计
        3.3.1 高压配电所主接线形式设计
        3.3.2 高压配电所设备选型设计
    3.4 低压配电系统设计
        3.4.1 低压主接线设计
        3.4.2 低压一次设备的选择
    3.5 接地装置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工厂供配电二次系统设计
    4.1 测量回路
    4.2 保护系统
        4.2.1 保护方案的确定
        4.2.2 保护装置
        4.2.3 保护电路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厂供配电监控系统设计
    5.1 监控功能
    5.2 监控系统设计
        5.2.1 监控模式
        5.2.2 系统结构
        5.2.3 系统运行画面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配网开关柜电磁暂态过程及其对EVT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全文英文缩写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配网开关柜内电磁暂态机理与电路建模
    2.1 开关操作暂态过程
    2.2 柜内电磁暂态电路分析
    2.3 开关操作暂态过程仿真
    2.4 本章小结
3 配网开关柜内电磁暂态过程对EVT的影响
    3.1 EVT工频传变特性
    3.2 柜内环境下EVT高频传变特性
    3.3 电磁暂态过程对EVT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开关操作对EVT的影响试验研究
    4.1 测试系统
    4.2 真空断路器分合闸操作下EVT暂态特性试验
    4.3 隔离开关合闸操作下EVT暂态特性试验
    4.4 隔离开关分闸操作下EVT暂态特性试验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存在的问题与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6)高压交流隔离开关载流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高压交流隔离开关载流故障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2 高压交流隔离开关的载流故障分析与处理
    2.1 引言
    2.2 高压交流隔离开关简介
    2.3 高压交流隔离开关的载流故障原因分析
        2.3.1 接线端子过热故障原因分析
        2.3.2 触头过热故障原因分析
    2.4 高压交流隔离开关的载流故障处理措施
        2.4.1 接线端子过热故障处理措施
        2.4.2 触头过热故障处理措施
    2.5 载流故障检修处理实例
    2.6 小结
3 高压交流隔离开关载流故障影响因素研究
    3.1 引言
    3.2 导电膏的选择与应用
        3.2.1 不同成分导电膏对比试验
        3.2.2 隔离开关涂抹差异化导电膏电阻变化试验
    3.3 镀银层的选择与应用
    3.4 弹簧制造工艺监控
    3.5 导电零部件防腐处理
    3.6 小结
4 高压交流隔离开关载流故障评估预测
    4.1 引言
    4.2 高压交流隔离开关载流故障建模分析
        4.2.1 层次分析法
        4.2.2 灰色系统理论
        4.2.3 载流故障评估及预测
    4.3 载流故障预测模型算例分析
    4.4 载流故障预测后的处理措施
    4.5 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变压器差动保护常见误动研究与防范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1 变压器保护的发展现状
        1.2.2 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工作
第2章 变压器接线方式与差动保护范围研究
    2.1 变压器各侧完全独立接线方式
    2.2 高压侧线路变压器组接线方式
    2.3 高压侧变压器线路组内桥接线方式
    2.4 高压侧旁路开关代高压侧开关接线方式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变压器差动原理及在工程上的实现
    3.1 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
        3.1.1 波形对称原理
        3.1.2 二次谐波制动原理
        3.1.3 间断角闭锁原理
    3.2 微机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在工程中的实现
    3.3 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在工程中的校验方法
        3.3.1 PST1200主变保护安全措施
        3.3.2 PST1200主变保护校验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变压器差动保护在工程中误动案例分析
    4.1 二次回路多点接地引起干扰电流造成差动保护误动
    4.2 主变差动保护各侧流变变比极性接线不一致引起差动保护误动
    4.3 智能变电站主变保护单侧SV接收软压板未投入引起的差动保护误动
    4.4 变压器某侧电流互感器选错准确等级造成差动保护误动
    4.5 励磁涌流造成差动保护误动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防范措施
    5.1 差动保护不平衡电流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
        5.1.1 变压器CT型号不同引起的不平衡电流及防范措施
        5.1.2 计算比与实际比不同引起的不平衡电流及防范措施
    5.2 工程因素造成差动保护误动作及防范措施
        5.2.1 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向量测试
        5.2.2 其它因素造成误动及防范措施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500kV变电站过电压仿真及保护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雷电波入侵过电压研究
        1.2.2 过电压防护介绍
        1.2.3 过电压防护研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变电站基础情况及建模方法介绍
    2.1 魏家峁电厂电气主接线
    2.2 仿真模型的建立
        2.2.1 雷电流仿真模型
        2.2.2 输电线路模型
        2.2.3 杆塔模型
        2.2.4 绝缘子闪络模型
        2.2.5 避雷器模型
        2.2.6 其他设备模型
    2.3 小结
第3章 500KV变电站雷电波侵入过电压分析
    3.1 不同运行方式下的雷电过电压分析
        3.1.1 运行方式一下的雷电过电压分析
        3.1.2 运行方式二下的雷电过电压分析
        3.1.3 运行方式三下的雷电过电压分析
        3.1.4 运行方式四下的雷电过电压分析
    3.2 结果分析与绝缘配合
    3.3 小结
第4章 500KV变电站操作过电压分析
    4.1 分闸操作过电压分析模型
        4.1.1 分闸操作过电压仿真计算
        4.1.2 变电站分闸空载操作过电压影响因素分析
        4.1.3 降低变电站分闸过电压的方法
    4.2 分闸空载变压器操作过电压
        4.2.1 分闸空载变压器过电压机理
        4.2.2 魏家峁电厂 500k V变电站分闸空载变压器过电压计算
        4.2.3 空载变压器分闸过电压的影响因素
    4.3 隔离开关操作过电压
        4.3.1 运行方式一下的操作隔离开关过电压分析
        4.3.2 运行方式二下的操作隔离开关过电压分析
        4.3.3 运行方式三下的操作隔离开关过电压分析
        4.3.4 运行方式四下的操作隔离开关过电压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35kV母线电压互感器安全操作改造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案例
2 解决方案
3 应用分析
4 结束语

(10)甘肃地区协作联动机制下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带电作业的发展情况
        1.1.1 国外的带电作业
        1.1.2 中国的带电作业
    1.2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3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第2章 带电作业基本原理
    2.1 人体的电阻
    2.2 流经人体的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2.2.1 电击
        2.2.2 电伤
    2.3 人体对电流的耐受能力
    2.4 电场对人体的作用
    2.5 电场中的人体电位
    2.6 人体对电场的耐受能力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方法、工器具及安全距离
    3.1 配电带电作业基本方法
        3.1.1 带电作业基本方法
        3.1.2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方法
        3.1.3 配电带电作业基本方式
    3.2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工器具
        3.2.1 绝缘材料
        3.2.2 工器具
        3.2.3 绝缘工器具试验
    3.3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
        3.3.1 过电压
        3.3.2 安全距离
        3.3.3 绝缘工具有效绝缘长度
        3.3.4 良好绝缘子片数
        3.3.5 安全距离修正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配电带电作业协作联动区域差异分析
    4.1 甘肃中心区域内的差异分析
        4.1.1 环境条件
        4.1.2 配电网现状
    4.2 带电作业气象条件
        4.2.1 空气湿度
        4.2.2 雷电
        4.2.3 风力
        4.2.4 温度
    4.3 控制因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配电带电作业协作联动的相关要求与实践
    5.1 一般要求
        5.1.1 保证带电作业安全的技术措施
        5.1.2 保证带电作业安全的组织措施
    5.2 协作联动区域内特殊要求
        5.2.1 项目管理
        5.2.2 工器具及车辆管理
        5.2.3 作业要求
    5.3 联动区域内配电带电作业实践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配网带电作业协作联动的成效分析与建议
    6.1 联动区域内配网带电作业成效分析
        6.1.1 管理因素
        6.1.2 技术因素
        6.1.3 队伍因素
    6.2 深入推进配网带电作业协作联动的建议
        6.2.1 深入推进配网带电作业协作联动的意义
        6.2.2 推进配网标准化建设
        6.2.3 推进配电带电作业标准化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关于高压隔离开关直接操作空载变压器容量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宽频电压感知方法及其数据应用[J]. 杨庆,董富宁,罗曼丹,孙健,崔浩楠,揭青松. 高电压技术, 2021(06)
  • [2]变压器复杂和应涌流机理及其识别方法研究[D]. 付泽宇.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10kV供配电系统增容改造及能耗监控系统设计研究[D]. 贾婷婷.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2)
  • [4]某光热设备厂配电系统设计[D]. 常炳双. 河北工业大学, 2020
  • [5]配网开关柜电磁暂态过程及其对EVT的影响研究[D]. 张茜.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6]高压交流隔离开关载流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D]. 陈丽. 山东大学, 2019(09)
  • [7]变压器差动保护常见误动研究与防范措施[D]. 赵德阳.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3)
  • [8]500kV变电站过电压仿真及保护方案研究[D]. 李娟. 华北电力大学, 2017(03)
  • [9]35kV母线电压互感器安全操作改造及分析[J]. 张妙义. 农村电气化, 2015(09)
  • [10]甘肃地区协作联动机制下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研究[D]. 仇茂盛. 华北电力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关于高压隔离开关的直接操作,空载变压器的容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