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药治疗支气管哮喘41例

采药治疗支气管哮喘41例

一、挑治法治疗支气管哮喘41例(论文文献综述)

盛文倩[1](2021)在《皮部浅刺法结合五行徵调音乐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皮部浅刺法结合五行徵调音乐、常规针刺法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疗效,为治疗心血管神经症提供临床参考和新的治疗思路。方法:招募60例来自天津各大高校的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年龄18~40岁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皮部浅刺法结合五行宫调徵调音乐进行治疗,皮部浅刺部位选取肾经、胃经皮部、脾经、任脉皮部循行于腹部区域,上界:中脘穴水平(脐中上4寸水平),下界:关元穴水平(脐下3寸水平),左右界限:前正中线旁开4寸,针刺间隔视患者体型而定,同时用播放器或耳机播放治疗音乐,音乐曲目选用《中医养生音乐——天韵五行乐》(高等教育音像出版社)的徵调曲目《雨后彩虹》(阴韵),聆听时间为30 min,播放器音量控制在40~60分贝;对照组选穴参考石学敏主编的《针灸学》(新世纪第二版),选择:厥阴俞、膻中、郄门、内关、神门为主穴,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两组患者均留针30分钟,每日1次,每次30分钟,7日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观察指标为症状积分量表,心血管神经症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心脏焦虑问卷(CAQ)、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症状积分量表评分作为疗效指标,规定患者的最终临床疗效分为无效、有效、显效、痊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程度,并将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共完成59例患者的治疗,其中对照组脱落1例,共29例,治疗组未脱落,共30例。1.基线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症状积分量表、SSS、CAQ、HAMA、HAMD各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同组内症状积分量表、SSS、CAQ、HAMA、HAMD各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量表、SSS、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CAQ、HAM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皮部浅刺法结合五行徵调音乐疗法和常规针刺法均能有效改善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躯体化症状,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2.皮部浅刺法结合五行徵调音乐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心血管神经症效果相当。3.皮部浅刺法结合五行徵调音乐疗法对于改善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心脏焦虑症状及情绪疗效更佳,为治疗心血管神经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柳佳彤,王亚飞,李艳梅[2](2018)在《挑刺法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挑刺法治疗疾病范围广泛,对内、外、妇、儿及运动系统等各科多种疾病均有确切疗效,操作安全简便,不良事件报道极少,是适合临床广泛推广的"绿色疗法"。通过查阅2000-01—2017-08的相关临床文献,归纳总结挑刺法治疗疾病的范围及优势。

肖秀丽,张海岩,黄烃,吴闯,茅闻婧[3](2016)在《痔点挑治配合中药薰洗治疗痔疮40例临床疗效与健全直肠黏膜屏障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痔点挑治加中药熏洗法"治疗痔疮临床疗效的观察,及其与健全直肠黏膜屏障相关性分析,根据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来判定其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痔疮患者随机分为挑治加中药熏洗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太宁栓对照组(简称对照组),共2组。治疗组采用每周痔点挑治1次,配合每天中药熏洗1次,2周1疗程;对照组用太宁栓塞肛,每日1次,2周1疗程。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比较,患者肛周疼痛、水肿、肛门坠胀、痔核脱出程度等症状体征的变化;同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肠道粘液Ig A、SIg A、Ig G、Ig M的含量。结果:挑治加中药熏洗法治疗痔疮,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痔疮疼痛、出血、坠张、脱出、水肿等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挑治加中药熏洗组Ig A、SIg A及Ig M数值明显高于太宁栓对照组(P<0.05)。结论:痔点挑治加中药熏洗法对痔疮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此法简便易学,其疗效的发挥与健全直肠黏膜屏障,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李翔宇,张晓杰[4](2013)在《挑治疗法应用体会》文中研究表明挑治疗法是以九针中的锋针(三棱针)在腧穴或异常反应点进行挑治,通过挑断皮下白色丝状纤维组织后挤出适量血液以治疗各类疾病的外治法,具有疏通气血经络、化瘀泄热止痛、调和阴阳的功效。1治疗方法选穴:一是疾病相关脏腑所对应的背部腧募穴(根据四诊合参辨证取穴),二是皮肤异常反应点。异常反应点主要分为异色点、异形点和异感点。异色点多为斑

马彬[5](2013)在《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国家对中医药领域研究的资助力度逐年递增,其科技论文数量亦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随着循证医学理念的不断深入,科研人员逐渐认识到,科技成果的质量才是重点。临床研究是临床实践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导致其研究成果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低下。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设计、实施与报告等各环节可能会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各因素以及与国外研究存在的具体差异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调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以促进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的改善与提高。目的1.通过文献计量学和质量评价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包括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研究现状、与国外同类研究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环节、要点和问题及其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回顾分析并进行对比分析,全面掌握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方法与报告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2.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以确定在论文发表阶段影响其报告质量的因素,为临床研究报告规范今后在我国的推广和实施提供针对性的参考依据。3.基于以上研究的结果,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和中医药研究的特性,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提高和改善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促进其成果的利用和转化。方法1.基于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回顾性分析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的研究现状、方法和报告质量。2.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等重点环节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3.基于CONSORT清单和STRICTA清单被引入国内的不同时间段,回顾性分析国内针灸RCTs的方法和报告质量是否随着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改善和提高。4.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全面调查。采用频数、中位数和四分位距进行统计描述,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共纳入369篇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研究,突出表现的问题包括:45%的研究文献检索方法不全面甚至不正确(203篇/369篇);97.3%(359篇/369篇)的研究未检索不同发表类型的研究;96.5%(356篇/369篇)的研究未提供排除文献的清单;42%(155篇/369篇)的研究纳入标准宽泛不具体、甚至存在错误;58.8%(217篇/369篇)的研究未采用双人独立机制对文献和数据进行筛选和提取:55%(203篇/369篇)的研究未详细描述文献筛选纳入全过程及排除原因;70.7%(261篇/369篇)的研究数据合并方法不恰当,其方法与报告质量普遍较低。另外,其总体引用率较低,引用率为零的研究占到46.1%(170篇/369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亦较低(49.9%,184篇/369篇)。2.共纳入366篇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其中Chinese SRs共88篇,Other SRs共226篇,Ccohrane SRs共52篇。3种不同类型SRs研究在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中符合率大于8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5%(Chinses SRs).vs73%(Other SRs).vs91%(Ccohrane SRs)和59%(Chinses SRs).vs74%(Other SRs).vs78%(Ccohrane SRs),其中Chinses SRs在两个清单中的符合率均最低。Chinese SRs与Other SRs和Cochrane SRs存在较大差距的方面主要包括:不同发表类型文献的纳入(2%.vs91%.vs100%)、广泛而全面的检索(40%.vs87%.vs100%)、相关利益冲突的说明(0%.vs61%.vs100%)、证据综合结果(23%.vs99%.vs96%)和计划书和注册信息(0%.vs4%.vs100%)等方面。此外,Chinese SRs, Other SRs和Cochrane SRs中被引次数为零的研究所占比例分别为53%.vs26%.vs40%,由临床医生完成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27%.vs63%.vs54%,进行更新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0%.vs3%.vs92%,可见Chinese SRs的被引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方面亦最低。3.共纳入1978篇国内针灸RCTs研究,1996年之前发表的为144篇其中针刺RCTs为122篇;1997年-2003年间发表为353篇,其中针刺RCTs为312篇;2004年-2012年间发表为1481篇,其中针刺RCTs为1301篇。虽然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刺RCTs在STRICTA清单各条目上的符合率均略有提高,但其实际比例依然很低,包括①针刺治疗的具体类型(6.6%.vs9.9%.vs12.7%);②针刺治疗的理由和依据(0%.vs0.3%.vs1.0%);③每位受试对象每个治疗单元所用针的数目(0%.vs0.3%.vs0.2%);④对针刺组施加的其他干预措施描述(19.7%.vs30.1%.vs33.7%);⑤对针灸师资质报告(0%.vs0%.vs0.4%);⑥无研究报告有关对治疗师的操作指导及其给患者的信息和解释等。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灸RCTs在CONSORT清单中符合率大于5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1996年).vs8%(1997年-2003年).vs26%(2004年-2012年)。主要问题主要包括:①研究方法阐述过于简单,包括资料收集的场所和地点(12.5%.vs24.6%.vs69.7%)、样本量确定依据(0%.vs0%.vs1.2%)等;②随机方法不消楚,包括对产生随机序列的方法报告(1.4%.vs15%.vs26.3%)、隐蔽分组机制(0%.vs1.4%.vs4.9%)和盲法实施(0%.vs5.7%.vs9.1%)等;③结果部分内容描述不清甚至缺少,包括受试者流程(0%.vs11.6%.vs20.6%)、招募受试者时期和随访时间(0%.vs2.1%.vs2.8%)、基线资料的提供(9.0%.vs17.8%.vs34.8%)和结局效应估计值及95%CI的报告(18.1%.vs36%.vs50.7%)等。此外,无任何研究注册及阐明可能的利益冲突。4.共纳入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杂志,其中SCl收录2种,Medline/Embase收录8种,CSCD收录7种,统计源收录46种。仅3种杂志在其“稿约”中提及并要求作者按照CONSORT声明各条目来规范报告RCTs,且给出了具体的版本和网址。此外,仅1种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CONSORT扩展版。无任何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PRISMA、MOOSE、TREND、STARD和STROBE等其他类型研究的报告清单。通过电话和E-mail方式,对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编审人员进行问卷调晒,54种期刊杂志给予回复,反馈率为85.7%,其中编辑为39人(占72.2%)、主编为3人(占5.6%)、编辑部主任为9人(16.7%)、其他人员为3名(占5.6%)。对于CONSORT声明,有8位编辑知道并子解,3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其中仅3位编辑表示对投稿的RCTs,该期刊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要求和遵循了CONSORT声明的要求,46%的编辑(2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CONSORT声明。对于PRISMA清单,仅2位编辑知道并了解,7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表示对投稿的SRs/Meta-分析,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未要求和遵循PRISMA清单的要求,65%的编辑(3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PRISMA清单。而对于其他类型临床研究报告清单,无任何人知晓并了解。结论临床研究质量是影响其转化和利用的关键因素,只有高质量的研究才能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我们的研究显示:尽管国内中医药,特别是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在研究的题目、摘要、纳入研究的特征和文献质量评价方法阐述等方面的符合率较好,但在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文献检索方法不同发表情况的文献的纳入、对发表偏倚的评估、利益冲突的说明、文献筛选流程图的呈现、数据合并的合理性、研究间异质性或偏倚的分析以及对证据综合结果分析的的能力等方面,与国外同类研究存在较大差距。而对于国内针灸RCTs,尽管2003年之后发表的针刺RCTs的数量是之前所发表总数的3倍多,且各条目的符合率在不同的3个发表年代略有提高,但在多个条目上的实际符合比例上依然非常低,如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隐蔽分组的机制和实施、盲法细则、样本量计算依据和资料收集场所和地点等方面,其质量并未随着STRICTA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此外,国内中医药领域期刊“稿约”中对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情况不尽如人意,大部分期刊的编审人员对研究报告的规范、临床研究注册制度等信息的知晓率较低。而且,尽管大部分期刊有意愿在今后进入此类相关报告规范,以提高不同类型的临床研究报告质量,但均无任何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则和时间规划。因此,我们强烈建议通过以下措施提高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方法和报告质量:①国内医学期刊尽早在“稿约”中引入这些国际临床研究报告标准,以规范和提高国内临床研究的报告质量,提升临床研究水平;②从期刊协会层面制定相关制度,由鼓励和建议投稿作者、期刊编辑在文章投稿、编审和专家评审阶段遵循相关的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过渡到强制执行;③对期刊编审人员开展和加强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培训,并建立考核机制,促进相关知识的掌握和更新;④将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加入到医学继续教育课程中,由国家授权各地区具备资质的科研单位,对其服务地区的临床医生、科研人员进行全面的SRs/Meta-分析方法学的培训:⑤在医学在校教育中引入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

柯斌霞[6](2011)在《儿童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的热敏灸治疗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对符合临床纳入标准的支气管哮喘患儿采集临床信息,结合特定穴理论制定灸疗处方,观察热敏灸治疗儿童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灸感反应、肺功能的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进一步观察热敏灸影响因素以及其对临床疗效提高程度。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拟纳入标准的儿童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成热敏灸治疗组和温和灸对照组,根据脏腑辨证、八纲辨证及特定穴理论制定灸疗处方。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灸感反应、灸时皮温、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临床症状控制情况等指标,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h-CACT)评分情况: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为治疗前<第1疗程结束后<第2疗程结束后;两组组间比较,第1疗程结束后Ch-CACT值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疗程结束后Ch-CACT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结束后控制情况提示:(1)热敏灸治疗组:控制12例,占40.00%;部分控制18例,占60.00%;未控制0例,占0.00%。(2)温和灸对照组:控制9例,占30.00%;部分控制20例,占66.67%;未控制1例,占3.33%。2.FEVl、PEF情况:热敏灸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温和灸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灸温情况:热敏灸治疗组出现灸感反应时皮温高于灸感消失时皮温,差异极显着(P<0.01);热敏灸治疗组出现灸感反应时皮温高于温和灸对照组灸疗结束皮温,差异极显着(P<0.01);热敏灸治疗组灸感消失时皮温高于温和灸对照组灸疗结束皮温,差异极显着(P<0.01)。4.灸感情况:热敏灸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灸感情况为:透热100%,扩热96.67%,传热83.33%,胀麻感20.00%,酸楚感16.67%,瘙痒感6.67%。结论:1.热敏灸及温和灸均能有效控制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但对于短期快速控制症状,热敏灸有明显的优势。2.灸感的出现某种程度上影响疗效,本课题初步研究认为有时也不完全是。3.热敏灸治疗组出现灸感时的皮温明显高于温和灸对照组,提示灸温是灸感的重要影响因素。4.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灸感高发部位在肺俞穴区域。热敏灸治疗过程中多出现复合灸感,少见单一灸感。5.2种灸疗方法对儿童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的FEV1、PEF影响小。6.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儿具有肺娇易病、脾弱易伤、肾虚易损、卫阳易损的特点,根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治疗原则,选择肺俞穴、脾俞穴、肾俞穴这三组特定穴及大椎穴、关元穴进行艾灸治疗,初步研究认为可以达到宣肺肃降、健脾益肾、温阳益气、扶正御邪的作用。

金末淑,陈思宇,徐杉,何丽丽,黄建军[7](2009)在《背俞穴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而上下排列,共12穴,即肺俞、厥阴俞、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背俞穴在临床上的应用很广泛,且

张晗睿[8](2006)在《加味三拗汤治疗哮喘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尽管西医学对哮喘病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仍有增高的趋势。因此,对哮喘病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和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医药治疗哮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自身特色。传统的中药复方具有多靶点、多环节的作用特点,能影响哮喘病的诸多病理过程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借助现代生物医学手段明确中药对哮喘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有助于从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中发现疗效可靠的哮喘新药。加味三拗汤(MX)是导师王庆国教授在古方三拗汤的基础上加味而成的。该方兼顾哮喘病气郁、痰凝、瘀阻的病机特点,在临床中能有效控制哮喘发作期症状,对哮喘缓解期治疗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基础。本课题主要从MX的镇咳、祛痰、抗炎作用,MX的平喘作用及支气管解痉作用,MX抗气道炎症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实验研究,从而明确MX的治疗作用并部分阐明其作用机理。1目的观察MX的镇咳、祛痰、抗炎作用。明确MX的平喘作用及其对离体气管平滑肌的解痉作用。探讨MX对气道炎症的影响及MX抗气道炎症的作用机理。2方法以咳嗽潜伏期及咳嗽次数、酚红排泌量、耳肿胀度为指标,观察MX对小鼠氨水引咳模型、小鼠气管酚红排泌法模型、小鼠二甲苯致耳肿胀模型的影响,从而明确MX的镇咳、祛痰和抗炎作用。制备卵蛋白(OVA)致敏豚鼠哮喘模型,观察MX的平喘作用;制备豚鼠离体气管螺旋条,分别观察MX对磷酸组胺和氯化乙酰胆碱所致豚鼠气管平滑肌收缩的拮抗作用,MX对OVA刺激所导致的OVA致敏豚鼠气管平滑肌收缩的舒张作用和MX对正常及哮喘豚鼠静息状态下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制备OVA致敏大鼠哮喘模型,观察MX对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肺泡支气管灌洗液(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分类计数和肺功能的影响。采用放免法观察MX对大鼠血浆和BALF中ET-1的影响;采用ELISA法观察MX对大鼠血清IL-4、IFN-γ和IL-5的影响。3结果3.1 MX的镇咳、祛痰、抗炎作用3.1.1 MX对浓氨水致小鼠咳嗽反应的影响MX和阳性药咳必清均能延长浓氨水致小鼠咳嗽的咳嗽潜伏期。与生理盐水组相比,

邬继红[9](2005)在《不同针刺时间对致敏豚鼠血清IL-4和TNF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特别是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 T 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病变。在易感者中,这种炎症可以引起气道对各种刺激的高反应性,并导致不同程度的广泛而可逆的气道阻塞症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这些症状在夜间和(或)清晨明显,并常常自行或经治疗而缓解。 哮喘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全世界约有 1.6 亿人罹患此病,而且哮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每年至少有 4 万人死于哮喘。近年来,虽然人们对哮喘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但它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却在逐年增加,严重地威胁了人类健康。因此,研究哮喘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寻找切实有效、方便快捷的针灸治疗最佳方案,是针灸临床及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本实验以哮喘模型豚鼠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每日针刺组、隔日针刺组和隔 2 日针刺组 5 组,用卵蛋白(OVA)致敏造成哮喘动物模型,选用大椎穴作为治疗穴位,以 IL-4、TNF、IgE 为观察指标,旨在对针刺大椎治疗哮喘的时效性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今后针灸治疗哮喘提供客观参考。同时,通过这一实验,对针刺治疗哮喘的机理进行初步的探讨。 实验结果显示: (1) 豚鼠致敏造模后,血清中 IL-4、IgE 和 TNF 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 上升,且与空白组相比均有显着差异。说明造模成功。 (2) 针刺大椎穴后,每日针刺组、隔日针刺组、隔 2 日针刺组致敏豚鼠升高的 IL-4、血清总 IgE 和 TNF 含量均呈下降,且与模型组对比有显着差异(每日针刺组对 TNF 含量影响除外),与空白组比较水平接近(P>0.05),说明针刺大椎穴对血清 IL-4、IgE 和 TNF 均有调节作用,提示针刺大椎穴可以治疗支气管哮喘。 (3) 每日针刺组、隔日针刺组和隔 2 日针刺组造成致敏豚鼠升高的 IL-4、血清总 IgE 和 TNF 含量下降幅度有所不同。说明每日针刺组、隔日针刺组和隔 2 日针刺组治疗哮喘的疗效有一定差异。 (4) 针刺大椎对致敏豚鼠血清 IL-4 含量的降低幅度,以隔 2 日针刺组最为明显,与模型组相比,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其次为隔日针刺组;再次为每日针刺组。 (5) 针刺大椎对致敏豚鼠血清总 IgE 含量的降低幅度,以隔日针刺组最为明显,与模型组相比,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其次为隔 2 日针刺组(P=0.01);再次为每日针刺组。

唐双胜[10](2000)在《挑治法治疗支气管哮喘41例》文中认为

二、挑治法治疗支气管哮喘4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挑治法治疗支气管哮喘41例(论文提纲范文)

(1)皮部浅刺法结合五行徵调音乐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1.6 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案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3.2 临床疗效测定
        3.3 疗程与观察时点
    4 统计方法
    5 安全性评价
        5.1 不良事件记录
    6 结果分析
        6.1 基本资料比较
        6.2 治疗效果
        6.3 不良事件记录
讨论
    1 皮部浅刺法理论探讨
        1.1 皮部浅刺法中医理论基础
        1.2 皮部浅刺法现代研究
    2 五行音乐理论探讨
        2.1 五行音乐的中医理论基础
        2.2 音乐治疗的现代研究
    3 结果分析
        3.1 疗效比较
        3.2 情绪疗效比较
        3.3 皮部浅刺法的优势
    4 本研究不同于以往研究之处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近10 年心血管神经症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1 病因病机
    2 临床治疗
    3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挑刺法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挑刺法的临床应用
    1.1 内科疾病
        1.1.1 心脏病
        1.1.2 头痛
        1.1.3 眩晕
        1.1.4 睡眠障碍
        1.1.5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1.1.6 哮喘
        1.1.7 慢性咽炎
        1.1.8 乳腺疾病
    1.2 运动系统疾病
        1.2.1 颈椎病
        1.2.2 肩关节周围疾病
        1.2.3 腰背及腿部疾病
        1.2.4 痛风
    1.3 肛肠疾病
    1.4 皮肤病
    1.5 眼病
    1.6 生殖系统疾病
    1.7 儿科疾病
2 结语

(3)痔点挑治配合中药薰洗治疗痔疮40例临床疗效与健全直肠黏膜屏障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2诊断标准[3]
    1.3纳入标准
    1.4排除标准
    1.5剔除和脱落病例标准
2 方法
    2.1治疗组
    2.2对照组
    2. 3观察指标
        2.3.1疗效指标[4]
        2.3.2疗效标准
        2.3.3免疫指标
        2.3.4质量控制
        2.3.5终止
    2.4统计方法
3 结果
    3.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2两组临床症状改善积分比较
    3.3两组免疫功能比较
4 讨论

(4)挑治疗法应用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治疗方法
2 适应症
3 注意事项
4 治疗原理
5 病案举隅

(5)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医药在我国卫生保健体系中作用
        1.1.2 中医药现代化是促进其发展和被广泛认可的唯一途径
        1.1.3 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材料与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回顾性调查
    2.1 研究背景
        2.1.1 系统评价的发展沿革及概念特点
        2.1.2 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与步骤
        2.1.3 系统评价方法质量与报告质量的评估工具
        2.1.4 系统评价在我国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2.2 研究内容
    2.3 材料与方法
        2.3.1 技术路线图
        2.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2.3.3 文献筛选流程
        2.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2.3.5 质量控制措施
    2.4 结果
        2.4.1 文献检索结果
        2.4.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2.4.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方法质量
        2.4.4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报告质量
    2.5 讨论
        2.5.1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2.5.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质量存在的问题
        2.5.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报告质量存在的问题
        2.5.4 研究的局限性
    2.6 结论
第三章 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对比研究
    3.1 研究背景
        3.1.1 针灸在我国传统中医药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3.1.2 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针灸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3.2 研究内容
    3.3 材料与方法
        3.3.1 技术路线图
        3.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3.3.3 文献筛选流程
        3.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3.3.5 质量控制措施
    3.4 结果
        3.4.1 文献检索结果
        3.4.2 国内外针灸统评价/Meta-分析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3.4.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质量
        3.4.4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报告质量
    3.5 讨论
        3.5.1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基本特征和特点方面的差异
        3.5.2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方法质量方面的差异
        3.5.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报告质量方面的差异
        3.5.4 研究的局限性
    3.6 结论
第四章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与报告质量回顾性分析
    4.1 研究背景
        4.1.1 随机对照试验定义
        4.1.2 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工具简介
        4.1.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4.2 研究内容
    4.3 材料与方法
        4.3.1 技术路线图
        4.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4.3.3 文献筛选流程
        4.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4.3.5 质量控制措施
    4.4 结果
        4.4.1 文献检索结果
        4.4.2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4.4.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质量
    4.5 讨论
        4.5.1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存在的问题
        4.5.2 STRICTA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4.5.3 CONSORT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4.5.4 研究的局限性
    4.6 结论
第五章 中医药期刊编辑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认知率及“稿约”中规定和引入需求调查
    5.1 研究背景
    5.2 研究内容
    5.3 对象与方法
        5.3.1 研究对象
        5.3.2 调查方法
        5.3.3 技术路线
        5.3.4 统计分析
        5.3.5 质量控制措施
    5.4 结果
        5.4.1 纳入期刊数量和种类
        5.4.2 临床研究报告规范在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的规定
        5.4.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认知和应用现状调查结果
    5.5 讨论
        5.5.1 “稿约”中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引入率较低
        5.5.2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知晓和认知程度普遍较低
        5.5.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率较差
        5.5.4 研究的局限性
    5.6 结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
    6.3 提高国内中医药研究质量的建议
    6.4 促进国内中医药研究成果转化的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6)儿童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的热敏灸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结果
分析与讨论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知情同意书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
    热敏灸及温和灸治疗前后Ch- CACT评分及肺功能调查表
    灸感情况记录表
    灸温情况记录表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7)背俞穴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背俞穴的沿革
2 背俞穴在诊断方面的应用
3 背俞穴的临床应用
    3.1 治疗方法
    3.2 治疗病证
        3.2.1 中风 (脑梗死)
        3.2.2 心悸 (冠心病)
        3.2.3 高脂血症
        3.2.5 脘腹疼痛
        3.2.6 咳嗽 (支气管炎)
        3.2.7 郁证
        3.2.8 慢性疲劳综合征
        3.2.9 头面躯体痛证
        3.2.1 1 五官科病症
4 背俞穴的作用机理
    4.1 经典理论方面的依据
    4.2 从现代医学角度进行探讨
5 小结

(8)加味三拗汤治疗哮喘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上篇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1 病因病机研究
        1.1 病因研究
        1.2 病机研究
        2 辩证论治研究
        2.1 辨病机论治
        2.2 辨脏腑论治
        2.3 分期论治
        2.4 分时论治
        3 外治法研究
        3.1 药物外治法
        3.2 非药物外治法
        4 哮喘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微观指标关系的研究
        5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支气管哮喘的现代研究进展
        1 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1.1 气道炎症学说
        1.2 神经受体失衡学说
        1.3 免疫与变态反应学说
        1.4 遗传因素与哮喘病
        2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的研究进展
        2.1 抗炎治疗
        2.2 支气管解痉治疗
        2.3 免疫疗法
        2.4 基因治疗
        2.5 其他
        参考文献
下篇 实验研究
    实验一 MX镇咳、祛痰、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二 MX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三 MX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作用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四 MX对OVA致敏大鼠实验性哮喘气道炎症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图

(9)不同针刺时间对致敏豚鼠血清IL-4和TNF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ABBREVIATIONS
上篇 文献综述
    1 中医学对哮喘的认识
        1.1 病因病机
        1.2 辨证分型
        1.3 临床诊断依据
        1.4 治疗原则
    2 现代医学对哮喘的认识
        2.1 发病原因
        2.2 发病机制
        2.3 临床表现
        2.4 诊断标准
        2.5 病情评价
        2.6 治疗方法
    3 针灸治疗哮喘的研究进展
        3.1 针灸治疗哮喘的临床研究进展
        3.2 针灸治疗哮喘的实验研究进展
        3.3 针灸治疗哮喘的时效性研究
    4 小结
下篇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分组
        2.2 模型的制作
        2.3 针刺操作
        2.4 取材
        2.5 指标检测
    实验结果
        1 针刺对致敏豚鼠IL-4 的影响
        1.1 测定结果
        1.2 各组均值的比较
        1.3 多重比较
        2 针刺对致敏豚鼠血清总IGE 的影响
        2.1 测定结果
        2.2 各组均值比较
        2.3 多重比较
        3 针刺对致敏豚鼠TNF 的影响
        3.1 TNF 检测结果
        3.2 各组均值比较
        3.3 多重比较
        4 肺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4.1 空白组
        4.2 模型组
        4.3 每日针刺组
        4.4 隔日针刺组
        4.5 隔2 日针刺组
    讨论
        1 模型的确立
        2 穴位的选择
        3 指标的确定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针刺对致敏豚鼠 IL-4 的结果分析
        4.2 针刺对致敏豚鼠血清总 IgE 的结果分析
        4.3 针刺对致敏豚鼠 TNF 的结果分析
        4.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挑治法治疗支气管哮喘4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皮部浅刺法结合五行徵调音乐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盛文倩.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挑刺法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柳佳彤,王亚飞,李艳梅. 河北中医, 2018(02)
  • [3]痔点挑治配合中药薰洗治疗痔疮40例临床疗效与健全直肠黏膜屏障相关性分析[J]. 肖秀丽,张海岩,黄烃,吴闯,茅闻婧. 四川中医, 2016(02)
  • [4]挑治疗法应用体会[J]. 李翔宇,张晓杰.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10)
  • [5]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D]. 马彬. 兰州大学, 2013(05)
  • [6]儿童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的热敏灸治疗研究[D]. 柯斌霞.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1(05)
  • [7]背俞穴研究进展[J]. 金末淑,陈思宇,徐杉,何丽丽,黄建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9(S1)
  • [8]加味三拗汤治疗哮喘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D]. 张晗睿.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12)
  • [9]不同针刺时间对致敏豚鼠血清IL-4和TNF影响的实验研究[D]. 邬继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04)
  • [10]挑治法治疗支气管哮喘41例[J]. 唐双胜. 内蒙古中医药, 2000(04)

标签:;  ;  ;  ;  ;  

采药治疗支气管哮喘41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