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氨基苯酚抑制硫化矿物的电化学机理

对氨基苯酚抑制硫化矿物的电化学机理

一、Electrochemical mechanism of p- amino phenol depressing sulfide minerals(论文文献综述)

李逸恬[1](2021)在《基于胞外电子转移的新型厌氧氨氧化效能及功能种群研究》文中指出

卢欣宇[2](2021)在《碳基纳米传感器对农用化学品电分析新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农用化学品的使用可促进食用农产品的安全,常见的农用化学品有农药、兽药、生长调节剂等,其中植物激素农药和喹诺酮类抗生素都属于农用化学品。植物激素农药和喹诺酮类抗生素与人类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使用不当会影响人类生理代谢过程,导致疾病的产生,因此,开发一种快速、灵敏且高效的检测农用化学品方法尤为必要。在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中,由于碳纳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和催化性能好的优势,在传感器领域应用广泛。此外,研究表明多数碳纳米材料具有纳米酶特性,为仿生传感器的设计奠定了基础。本论文在碳纳米传感器的设计基础上,引入了农用化学品的快检新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由羧基化的多壁碳纳米管(COOH-MWCNT)和二硫化钼(MoS2)纳米片组成纳米酶传感器,可在最佳条件下灵敏地检测番茄和鸡饲料中的5-硝基愈创酚钠(5-NG)。同时,在Nafion(Nf)存在下,通过超声制备简单地获得了MoS2-COOH-MWCNT纳米复合物。对MoS2-COOH-MWCNT薄膜进行表征,并优化了其薄膜电极的参数,如p H、扫描速率、Nf的百分比含量以及COOH-MWCNT与MoS2的比例。此外,本论文还研究了5-NG的电催化氧化机理和MoS2-COOH-MWCNT纳米酶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制成的纳米酶传感器显示出良好的电化学响应、宽线性范围(0.1~70μM)以及低检测限(LOD)。同时,该传感器呈现出好的重复性、重现性以及好的抗干扰能力;(2)机器学习(ML)在预测电极的性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这项工作中,提出了一种将ML模型人工神经网络(ANN)算法应用来预测碳化金属有机骨架C-ZIF-67作为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新策略。通过SEM和TEM等手段进行了形态学和元素分析,进一步证明了元素C,N,O,Co的存在。该研究通过ANN建立了电化学传感器和超级电容器的模型,实现了智能数据分析。电化学传感器和超级电容器的智能模型显示出优异的性能预测。制备的电极与单独的玻碳电极(GCE)相比,在对氯硝柳胺(NA)的检测中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响应,宽线性范围(0.001~9mM)和低检测限;(3)利用激光直写制备出柔性电极LIPG,通过超声处理得到Cu-MOF-NH2-MWCNT复合物,将该复合物通过滴涂在柔性电极上制备Cu-MOF-NH2-MWCNT/LIPG电极,该电极可以成功用于环丙沙星的电化学检测。同时,我们对Cu-MOF-NH2-MWCNT进行了表征,并优化了实验参数,结果表明,该电极呈现出好的重复性、重现性、纳米酶特性。此外,本研究还引入了导数伏安分析法,用该方法得到的线性关系具有更好的分析能力。

鲁安怀,王长秋,李艳[3](2020)在《环境矿物学研究进展(2011~2020年)》文中研究指明环境矿物学聚焦矿物所禀赋的环境属性,研究矿物在记录环境、影响环境、评价环境、治理环境以及参与生物作用等方面的功能及其中蕴涵的理论方法。环境矿物学研究一方面为治理全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供重要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同时也有助于深刻理解地球物质演化、生命起源进化及全球环境演变的宏观过程等重大理论问题。2011~2020这十年间,我国学者在矿物日光催化及其与微生物协同作用、纳米矿物及其改性产物的环境功能、生物矿化作用等研究领域获得了新认识,提出了自然界矿物光电子能量、光电能微生物等新观点,发现了半导体矿物与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的新机制。本文从地表多圈层交互作用产物"矿物膜"的环境属性、矿物与微生物交互作用的环境效应、纳米矿物及其环境功能、生物矿化作用及其环境效应以及人体病理性矿化作用等方面,综述了近十年我国环境矿物学研究的进展,并展望了环境矿物学的发展方向。

任海龙[4](2020)在《钼基碳材料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酚类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酚类是工业和农业常用的化工中间体或原料,并且大多数都是高毒性化合物,主要通过工业排放进入环境使环境受到污染。它在环境中难降解,具有持久性和累计性,能引起生物体内分泌紊乱、生殖及免疫机能失调以及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很大的威胁。但是,目前常见的检测方法存在操作复杂,仪器昂贵,实验条件苛刻等弊端。电化学方法因操作简便、快速、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低成本而广泛应用。本文通过钼基碳材料修饰电极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选择性,通过引入内参物质提高的传感器的重复性和稳定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所示。(1)中空Mo2C/碳球的合成及电化学检测对苯二酚,邻苯二酚和间苯二酚本研究首先合成了钼-多巴胺空心球,并对它进行了热处理,形成了Mo2C/C空心球。对微球的形貌、组成和电化学行为进行了表征。构建了微球修饰玻碳电极(GCE),并用于对苯二酚(HQ)、邻苯二酚(CC)和间苯二酚(RS)的同时检测。在电位-0.004 V,0.10 V和0.44 V(vs.SCE)下,HQ、CC和RS有明显的氧化峰。在0.31000μM,22000μM和3600μM范围内,对HQ、CC和RS的响应分别呈线性关系。相应的检出限分别为0.12,0.19和1.1μM(S/N=3)。然后用该传感器对自来水、河水和蔬菜汁中的HQ、CC和RS进行定量分析,回收率在93.5%到106.5%。修饰后的GCE对HQ、CC和RS具有好重复性、重现性、稳定性和选择性。(2)基于N-Mo2C通用比率型电化学传感平台的构建并用于间硝基苯酚的检测间硝基苯酚(m-NP)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对人类健康构成一系列威胁。准确、快速地检测实际样品中的m-NP非常重要,这是对其进行有效监测的关键。电化学传感器作为一种高灵敏度、快速的分析工具,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特异性差、重复性差、易受内外干扰等瓶颈。在此,我们开发了一种比率型电化学传感器(R-ECS)用于m-NP检测,其中氮掺杂的Mo2C(N-Mo2C)用作传感剂,亚甲基蓝(MB)作为内部参考。从形貌、组成、化学键和电化学行为等方面对N-Mo2C进行了全面表征,并评估了R-ECS的传感性能。采用MB/N-Mo2C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完全分离m-NP和MB的氧化峰,并采用比率信号对m-NP进行定量。m-NP浓度的在11500μM范围内与电信号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256μM(S/N=3)。将该传感器应用于自来水和河流实际样品中m-NP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重现性,稳定性和选择性,证明了其作为分析检测中有着巨大实用潜力。(3)Mo2C修饰的比率型电化学传感器用于对乙酰氨基酚的检测本文中,合成了MoO2纳米颗粒并进行退火形成了Mo2C纳米粒子。以Mo2C作为传感剂,二茂铁(Fc)用作内部参考开发了一种检测对乙酰氨基酚(AP)的比率电化学传感器(R-ECS)。其中,为了方便操作将Fc(100μM)直接加入到电解质溶液。在形态,组成,和电化学行为方面对合成材料进行了充分表征。Mo2C修饰的玻碳电极可以使Fc(0.196 V)和AP(0.364 V)的氧化峰电位完全分离,并采用比率形式对AP进行定量。AP峰电流值与浓度在0.5600μM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29μM(S/N=3)。该传感器用于测量自来水和河流中真实样品中的AP。此外,Mo2C/GCE还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再现性,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证明了其作为分析工具的巨大实用潜力。

董辉[5](2019)在《缺血和阿尔兹海默病关联性分子分析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阿尔茨海默病(AD)和缺血是最常见的两种脑疾病,两者存在潜在的联系。研究发现,一方面,脑缺血的病人后续患AD的可能性被大大增强;另一方面,先前患有AD的患者,脑缺血的发生会进一步加剧认知能力的下降。但是两种疾病间的病理分子机制的区别和联系尚不清楚,因此发展对缺血和AD关联性分子的研究,对于探索两者疾病之间的联系,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然而由于脑部微环境复杂、体内外环境差异大以及体内分子之间相互关联等原因,所以建立高选择性、高准确度和多物质同时检测的分析方法仍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本课题主要围绕缺血和AD密切相关的氯离子及活性硫活体检测中的选择性、准确度等关键科学问题,设计和构建了系列活体分析新方法,并建立活体分析新方法,成功实现了缺血和AD鼠脑中氯离子和活性硫的活体分析,为其在缺血及AD疾病模型下鼠脑中的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AgNPs可电化学氧化生成Ag+,并进一步与Cl-反应生成AgCl的EC反应原理,我们以AgNPs的氧化电位作为Cl-的测定信号,亚甲基蓝(MB)作为内参比信号,成功制备了一种无标记的可实时校准的电化学传感,并用于脑缺血和AD鼠脑模型中Cl-的实时监测。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Cl-呈现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不受生物体常见的干扰物的影响,特别是卤素阴离子的干扰,对Cl-在1300 mM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能斯特响应,响应灵敏度为58.3 mV/pCl-。此外,以MB作为电位矫正的内参比,可以有效消除测定环境的差异引起的实验误差,显着提高对Cl-检测的准确度、重现性与稳定性。最后,结合微电极技术,我们成功将该传感器应用于AD和缺血两种脑疾病模型鼠脑中三个脑区(海马、纹状体、皮层)中的Cl-测定。结果发现:AD鼠脑海马区Cl-水平比正常鼠脑偏低(正常组:100±5 mM(n=5);AD组:64±3 mM(n=5)),其他脑区基本不变。缺血30 min后,纹状体和海马中的Cl-浓度分别下降了19.8±0.5%(n=5)和27.2±0.3%(n=5),然而皮层中Cl-浓度并没有明显变化。这些结果为探索Cl-在脑疾病中的作用提供了有用的数据,也为活体分析中其他离子的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了更准确的分析模式。(2)设计并构建了一种Turn-on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同时监测小鼠脑中的内源性H2Sn和H2S。首先,借助DFT计算,我们合理设计并合成了对H2Sn具有特异性响应的新型电化学探针分子MPS-1和MPS-2,以及特异性识别H2S的探针分子MHS-1和MHS-2。鉴于良好的可逆性及电化学信号无交叉干扰的特性,MPS-1和MHS-2被最终选定作为H2Sn和H2S的探针分子,并共组装在具有抗污染特性的介孔金修饰的碳纤维电极表面,构筑了可同时检测H2Sn和H2S的电化学传感。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H2S2和H2S均具有良好的响应,分别在0.2-50μM、0.2-40μM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且同时检测无交叉干扰。此外,该传感器具有选择性高、响应时间快和抗污染能力高等优点。最后,基于该传感,我们成功将其用于活体小鼠脑皮质、海马和纹状体中以及脑切片中H2Sn和H2S的活体检测。结果发现:在鼠脑缺血2 h后及AD模型鼠脑中,H2Sn的水平均出现升高,而H2S的水平下降。通过Western-Blot实验发现:在缺血和AD小鼠脑模型中,TRPA1蛋白的表达与H2Sn水平变化具有正相关性。进一步的脑切片实验表明,在相同量H2Sn和H2S的刺激下,H2Sn激活TRPA1蛋白表达是H2S的4.4倍。这项研究不仅首次实现了在两种鼠脑模型中H2Sn水平的变化分析,而且为深入阐明H2Sn和H2S在脑疾病中发挥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见解。(3)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技术和PCA技术相结合,我们构建了一种具有高准确度和高灵敏度的单分子比率型拉曼探针(AuNRs/DEP),并成功实现对AD鼠脑模型透析液中多种活性硫的检测。首先,我们合成了具有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功能的金纳米棒(AuNRs)。其次,合理设计并合成了多响应探针分子,2-(3,5-二硝基苯氧基)-4-(2-(4-乙炔基苯甲酰氨基)乙基)苯基2-氟-5-硝基苯甲酸酯(DEP)。该分子设计主要由内参比基团和响应基团组成,扮有多重识别功能:第一部分为内参比乙炔基团,其可与AuNRs通过共价键键合,将识别分子DEP一步组装于纳米基底表面;与此同时,炔基位于生物体内拉曼静默区,可以作为内参比构建比率型探针,提高测定的准确度。第二部分响应基团分别由醚键、酯基和C-F键组成,分别作为H2S,H2Sn,以及H2Sn和Cys的识别位点。接着,将DEP分子与AuNRs通过金炔键连接,一步制备了AuNRs/DEP的多功能拉曼探针。该探针对不同活性硫物质在不同波长处显示不同的SERS响应。通过PCA分析可得,PC1与H2S、H2Sn和Cys各自的浓度对数都具有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并可实现三种物质的同时拉曼分析。结合探针良好的分析性能,最终该AuNRs/DEP拉曼探针成功用于AD鼠脑模型脑透析液中H2S、H2Sn和Cys的同时监测。

贾丹丹[6](2019)在《二维镍基纳米材料的合成与组装及其催化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二维纳米材料由于原子级厚度和微米级平面尺寸,提供了更高的比表面积,更多暴露的表面活性位点和优异的电子转移能力,在催化领域的应用表现出巨大的优势。其中,二维过渡金属(氢)氧化物因为来源丰富、成本低廉、活性高等特点,同时结合二维薄片的结构优势和过渡金属的高活性而受到广泛关注。而如何通过简单有效的合成方法对催化活性位点进行调控,减少二维纳米片在催化反应过程中发生的团聚和失活,提高结构稳定性,同时保证优异的电子转移能力,是获得先进二维催化材料的关键技术。本论文以二维镍基(氢)氧化物为研究对象,制备了一系列具有特殊形貌、新颖结构的纳米片组装结构,探索了其在催化(尤其是电催化)领域的应用,深入研究了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为合理设计具有优异稳定性,高孔隙率和良好导电性的先进催化材料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本论文的研究包括三类不同结构和组成的镍基纳米片组装材料的设计制备方法及其催化性能研究,主要结论为:(1)采用溶剂诱导插层技术,通过温和的一步水热法制备由超薄纳米片组装而成的层状α-Ni(OH)2。在合成过程中,溶剂(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不仅起到了结构导向剂的作用,促进了层状结构的形成,而且还被用作插层剂以控制超薄纳米片的层间距。这种自组装的层状结构避免了超薄纳米片的团聚,同时保持了其原子级厚度和高表面积。二元醇分子的插入提供了更大的层间距并暴露了更多的内部活性位点。本实验中催化剂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这不仅来源于超薄纳米片的大比表面积,同时来源于通过层间距的调整而暴露的更多的内部空间和活性位点,保证了催化剂的高活性,在对硝基苯酚的还原反应中表现出极优异的催化性能。(2)使用温和的两步水热法,构建以镍泡沫为基底的新型三维自支撑NiO@NiMoO4核-壳结构。将泡沫镍上彼此交联的超薄NiO纳米片作为核,进一步将微小的NiMoO4纳米片均匀地锚固在NiO纳米片上以形成壳。这种由初级和次级超薄纳米片紧密结合组成的核壳结构有效地避免了单独生长超薄纳米片时的易团聚问题,同时提高了催化剂的导电性,极大地改善了电化学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该纳米片组装结构具有较差的结晶度和超薄特征,增加了其结构紊乱的程度,暴露出更多的电化学活性位点。具有高度多孔结构的两种超薄纳米片,其大的活性表面积进一步促进了催化活性位点的暴露,并在电解质离子和电催化剂之间提供了大量的扩散通道。NiO@NiMoO4纳米片的高比例氧空位也有助于提高电催化性能。(3)通过简单温和的自模板法成功合成了由纳米片组装而成的空心镍铁氢氧化物。包括两个步骤:首先通过温和的水热法制备得到Ni(OH)2纳米球前驱体,进一步通过加入铁源将其转化为最终的空心球结构。这种超薄纳米片组成的NiFe氢氧化物薄壁空心球,提供了更多电解质和02的传质通道以及超高的比表面积,加快了离子和电子的传输速度。此外,在加入Fe3+后,该结构的导电性和结构稳定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电催化反应过程中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性能和结构稳定性。

王俊[7](2017)在《基于层状氢氧化物层间限域空间可控制备碳基纳米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化石燃料的不断消耗,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对人类健康、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迫切需要发展新型清洁能源。燃料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具有环境污染小、能量转换效率高等优点,作为有效的清洁电源有望解决上述问题,但提高燃料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关键在于开发具有优异性能的电极材料。本论文利用层状氢氧化物的层间限域空间可控制备了一系列掺杂碳基纳米材料,考察了合成工艺与材料结构之间的关系规律,对其氧还原(ORR)电催化和锂存储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评估,并深入地研究了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内在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镁铝水滑石(MgAl-LDH)层间二维限域效应,制备了选择性氮硫双掺杂碳纳米片(NSCNs),并对其氧还原电催化和锂存储性能及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将间氨基苯磺酸根阴离子通过一步水热法插入MgAl-LDH层间,再通过高温碳化和酸化刻蚀实现了 NSCNs的可控制备,获得的NSCNs由大量相互连接的纳米片组成,呈现出丰富的多级微介孔和高的比表面积。LDH的层间二维限域效应不仅促进了具有平结构的吡啶N和吡咯N的形成(达到90.3%),而且有效地缓解了高温下N原子和S原子的损失,提高了杂原子掺杂量。用作ORR电催化剂,NSCNs在碱性介质中表现出高的催化活性,与商业Pt/C催化剂相比,具有更好的抗甲醇毒化能力和稳定性。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NSCNs表现出超高的比容量(在电流密度0.2 A·g-1下循环110周后比容量可达2240 mAh·g-1),优异的倍率性能(在电流密度4.0A·g-1下比容量为983 mAh·g-1)和长久的稳定性(在电流密度4.0 A·g-1下循环500周后的可逆比容量仍达到950mAh·g-1)。此外,XPS结果和DFT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在循环过程中掺杂的吡咯N原子能够和Li+结合形成Li3N并从掺杂碳上脱落,同时在邻近吡咯N原子的位点形成更多的边缘C原子用于储锂,而吡啶N和季N原子不能发生像吡咯N原子那样的脱落。2、基于CoAl-LDH层间二维限域效应,制备了 Co9S8/氮掺杂碳纳米片基空心球复合物(Co9S8/NHCS),并对其氧还原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将间氨基苯磺酸根阴离子通过一步水热法插入CoAl-LDH层间,再通过高温碳化和选择性酸化刻蚀制备了 Co9S8/NHCS,获得的Co9S8/NHCS具有由大量纳米片组成的空心球状结构,其中单分散的Co9S8植入碳纳米片中。此结构主要有以下优势:基于层间二维限域方法获得了单分散的Co9S8颗粒,使Co9S8的催化活性位点能够被充分地暴露和利用,因而具有高的催化活性;间氨基苯磺酸根阴离子的分解碳化和Co9S8的生成同时发生,使得生成的Co9S8纳米颗粒能够植入碳纳米片中,因而具有高的稳定性;前驱体的空心球状结构使得制备的Co9S8/NHCS也具有独特的空心球状结构和多级孔结构,有助于在催化过程中促进电解质离子、反应中间体和产物的快速传输。此外,本工作系统地研究了焙烧温度和空心球状结构对催化剂结构(如比表面积、孔分布、氮掺杂类型、Co9S8的尺寸大小等)和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900 ℃是优化的焙烧温度且空心球状结构对ORR催化活性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电化学测试表明在900℃下制备的Co9S8/NHCS催化剂在碱性和酸性介质中均具有最高的ORR催化活性、持久的稳定性和优异的抗甲醇毒化能力。3、基于CoAl-LDH层间二维限域效应,制备了含有Co-Nx组分的碳纳米片基空心球复合物(Co-N/C),并对其在不同pH介质中的氧还原催化活性和活性位点进行了研究。首先将间氨基苯磺酸根阴离子通过一步水热法插入CoAl-LDH层间,再通过高温碳化和酸化刻蚀制备了 Co-N/C。获得的Co-N/C具有由大量含有Co-Nx组分的碳纳米片组成的空心球状结构,呈现出丰富的微介孔和高的比表面积。作为ORR电催化剂,对其在不同pH介质中的催化活性进行了测试,电化学数据表明在900℃下制备的Co-N/C催化剂具有最高的ORR催化活性,在碱性和中性介质中表现出高的半波电位和大的极限扩散电流,该性能和商业Pt/C催化剂相当,同时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和抗甲醇毒化能力。通过在不同pH介质中研究掩蔽离子(SCN-和F-)对Co原子中心进行毒化前后的ORR催化活性以及比较Co-N/C催化剂的Co-Nx位点破坏前后的ORR催化活性,发现在碱性介质中,Co-N/C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没有明显地变化,而在中性和酸性介质中,Co-N/C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明显地降低,说明Co-N/C催化剂中的Co-Nx位点在中性和酸性介质中直接作为ORR催化活性位点,而在碱性条件下对催化活性的影响是可忽略的。4、基于Co(OH)2层间二维限域效应,制备了硫化钴和氮掺杂碳纳米片基花状复合物(Co9S8/CO1-xS@]NC),并对其形成机理和锂存储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将间氨基苯磺酸根阴离子通过一步水热法插入Co(OH)2层间,再将具有插层结构的Co(OH)2前驱体与硫粉均匀混合后在N2气氛下焙烧得到Co9S8/Co1-xS@NC。获得的Co9S8/Co1-xS@NC具有由大量植入小尺寸硫化钴纳米颗粒的氮掺杂碳纳米片组成的花状形貌,并且在硫化钴颗粒外表面覆盖有几层石墨烯。通过对插层结构的Co(OH)2前驱体的碳化/硫化机理进行详细地研究,发现间氨基苯磺酸根离子分解碳化形成碳纳米片发生在约200 ℃-400 ℃,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S的升华、Co(OH)2层的分解和Co1-xS纳米颗粒的生成,所以Co1-xS纳米颗粒可以植入在碳纳米片中。随着焙烧温度的增加,部分Co1-xS逐渐向Co9S8转变,同时碳纳米片的石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此结构主要有以下优势:具有小尺寸的硫化钴能够缩短锂离子的传输距离和缓解脱嵌锂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应力,这有助于提高电极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氮掺杂的碳基质和硫化钴外表面覆盖的几层石墨烯不仅可以防止颗粒之间的聚集和减小颗粒之间的电阻,而且可以有效地缓解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硫化钴的体积膨胀和多硫化物在电解液中的溶解,因此有助于提高电极的循环稳定性;薄的颗粒-纳米片结构可以减少离子和电子的传输距离,使得硫化钴纳米颗粒被充分地利用,因此有助于获得高的比容量;具有大比表面积的花状形貌和多级孔结构能够促进电解液进入电极内部,加快锂离子的传递。此外,通过调变前驱体和硫粉的比例或焙烧温度可有效地控制硫化钴的组成。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电化学测试表明在900 ℃,且前驱体和硫粉的质量比为1:0.75时制备的Co9S8/Co1-xS@NC表现出高的比容量和优异的倍率性能。本论文提出的基于层状氢氧化物层间限域合成方法可拓展到制备其它具有优异性能的功能性掺杂碳基纳米材料,并在超级电容器、太阳能电池、传感器、环境保护、催化等领域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李明阳[8](2017)在《抑制剂分子构型对铜钼分离影响的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辉钼矿是最重要的钥矿物之一,世界上钼产量中的99%是从辉钼矿中获得的。辉钥矿广泛地与其他硫化铜共生,其中以斑岩型铜钼矿的工业价值最大。由于铜、钼硫化物矿物的可浮性相近、辉钼矿嵌布粒度细等原因,致使铜钼矿石浮选过程存在选铜作业中钼回收率低、铜钼分离困难等问题。“抑铜浮钼”是铜钼矿石浮选分离最常用的流程,因此黄铜矿抑制剂的抑制性能在铜钼矿石浮选中显得至关重要。作为一种典型的硫化铜矿物,黄铜矿的浮选理论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现有的理论研究工作多集中在黄铜矿捕收剂方面,而在抑制理论方面则鲜见报道。另外,由于抑制剂与矿物表面作用的复杂性,常规的检测手段和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关于黄铜矿表面原子构型、抑制剂-黄铜矿作用过程电子迁移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因此,基于量子化学原理,从原子尺度,研究不同分子构型的抑制剂与黄铜矿弛豫表面的相互作用,对深刻理解抑制剂与黄铜矿之间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抑制剂研制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选取2,3-二巯基丁二酸(DMSA)、巯基丁二酸(TMA)、3-巯基丙酸(MPA)、半胱氨酸(CYS)和壳聚糖(CTS)5种抑制剂,分别考察了它们在单矿物、人工混合矿、含钼铜精矿的浮选过程中的作用效果,并与硫化钠的作用效果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利用Zeta电位分析、吸附量测定、IR分析、ToF-SIMS成像等手段探讨了抑制剂与矿物的作用机理;最后对抑制剂的抑制性能参数进行了计算,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等方法研究了黄铜矿晶体的电子结构和弛豫表面性质,计算了抑制剂与难免离子Cu2+、Fe2+的配合过程中电子迁移特性。浮选试验结果表明,DMSA、TMA、MPA、CYS和CTS均对黄铜矿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而对辉钼矿的作用很弱。与硫化钠相比,在抑制效果相近时,这5种抑制剂的用量仅为硫化钠的1/62~1/8。动电位测定结果表明,DMSA、TMA、MPA和CYS在黄铜矿表面发生化学吸附和静电吸附,在辉钼矿表面仅存在静电吸附;CTS在黄铜矿和辉钼矿表面均发生吸附,除了静电吸附还可能存在化学吸附,CTS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强度大于在辉钼矿表面的。吸附量和ToF-SIMS试验结果显示,4种巯基类抑制剂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量明显大于在辉钼矿表面的;CTS在两种矿物表面的吸附量相当,捕收剂的预先覆盖阻碍了CTS在辉钼矿表面的吸附,增加了 CTS的选择性。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CTS同时通过胺Ⅲ(N-H)基团和质子化胺基基团(NH2+)吸附与黄铜矿吸附,但仅通过胺Ⅲ(N-H)基团在辉钼矿表面发生吸附。抑制性能指数计算结果表明,第二巯基的引入和α位氨基取代增加了抑制剂分子的电负性、浮选特性指数和偶极矩,增大了 DMSA和CYS的抑制性能。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显示,第二巯基的引入并未显着改变抑制剂分子的前线轨道能,双巯基通过与金属原子的螯合作用增大配合能;α位氨基妨碍了羧基对巯基S电子的吸引,降低了 CYS分子的LUMO能级,减小了能隙AE3,增大了分子活性。Mulliken电荷分布分析显示,在抑制剂与金属离子配合过程中,抑制剂巯基中的S和氨基中的N向Cu2+和Fe2+提供电子形成正配键。电荷迁移分解分析显示,Cu2+和Fe2+向亲固基反馈电子形成反馈键,反馈电子数Fe2+>Cu2+,反馈键降低了配合能,对反应不利。黄铜矿晶体性质计算结果表明,黄铜矿带隙为0.3 eV,属于半导体,晶格中相邻层Fe原子的自旋方向相反且自旋态密度不对称,造成黄铜矿具有微弱磁性。黄铜矿弛豫表面出现原子重构;S-(0 0 1)表面相邻S原子两两成对生成双硫二聚体;M-(0 0 1)面表层金属原子下沉,次层S原子整体向上迁移,形成“富硫”表面。4种巯基抑制剂和CTS吸附于黄铜矿表面时,与矿物表面发生作用的是分别是巯基中的S原子和氨基中的N原子。DMSA分子的双疏基S原子与黄铜矿表面Cu、Fe原子形成桥连位吸附,TMA、MPA、CYS和CTS的S原子和N原子与黄铜矿表面金属原子形成Top位吸附。巯基中的S原子和氨基中的N原子主要通过向黄铜矿表面金属原子转移p电子生成正配键,部分电子由金属原子反馈回S、N原子形成反馈键;电子交换时,正配键电子优先转移到金属原子的s、d轨道,反馈键电子优先转移到S、N原子的s轨道。通过矿物浮选分离试验、吸附量、Zeta电位、IR、ToF-SIMS、DFT理论计算等,对比研究了抑制剂的不同分子构型对抑制效果和作用机理的影响,发现抑制剂双巯基螯合作用和α位推电子基团取代可以改善药剂的抑制效果,反馈键不利于抑制剂与难免离子和黄铜矿表面发生吸附。

蔡长江(Thai Truong Giang)[9](2014)在《黄铜矿的氧化及其钝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矿山开采产生大量的含金属硫化物的尾矿,经氧化后可形成酸性矿山废水(acidicmine drainage, AMD)。AMD因pH值较低、重金属和硫酸根含量高而对下游水体、土壤等生态系统产生极大危害,成为世界采矿业目前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之一。AMD污染亟待解决,在各种抑制AMD产生的技术中,使用钝化剂来隔绝空气、水和微生物与尾矿接触,抑制其氧化因经济、实用而倍受研究者的青睐。因此,筛选合适的钝化剂并研究钝化条件下金属硫化物矿物的氧化机理,对开展AMD源头治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课题组前期筛选到的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ferrooxidans)(简称A.ferrooxidans)开展对典型硫化矿物黄铜矿氧化过程(包括化学氧化和生物氧化)的实验研究,阐明微生物在黄铜矿氧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将本实验室自行研制合成的钝化剂三乙烯四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TC-TETA)用于对黄铜矿氧化过程的抑制机理研究,同时结合XRD、XPS和SEM等现代分析手段,探讨其作用机理。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氧化亚铁硫杆菌驯化后对黄铜矿氧化机理的初步研究。对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进行驯化培养后,研究其对黄铜矿氧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氧化亚铁硫杆菌经过10天的生长可达到稳定期且对黄铜矿具有较好的氧化效果,在其生长过程中产生较多的铜离子。氧化亚铁硫杆菌菌体外吸附的铜离子多于总铁离子,而体内吸收的铁元素则多于铜元素。经SEM观察发现,黄铜矿被氧化后,其表面受到侵蚀比较明显,可能是细菌直接粘附在黄铜矿表面并直接氧化的结果。(2)黄铜矿化学氧化与生物氧化的对比研究。实验设计无菌和有菌两个体系,分别经过18天的摇瓶实验,测定溶液中的pH值、铜离子等化学参数,利用XRD等表面分析手段测定黄铜矿样品氧化前后的成分变化,对比黄铜矿的化学氧化和生物氧化过程。研究结果说明,生物氧化体系中产生的铜离子浓度、总铁离子浓度分别是化学氧化体系中的5.0倍、9.3倍。氧化亚铁硫杆菌参与的生物氧化还能促进体系硫元素的氧化,产生较多的硫酸根离子,实验结果表示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是无菌体系的1.5倍,氧化亚铁硫杆菌明显促进黄铜矿的氧化。氧化过程中,溶液中总铁离子的上升趋势小于铜离子,原因是产生了方黄铜矿(CuFe2S3)且氧化亚铁硫杆菌体内吸收利用的铁元素多于铜元素。氧化过程形成的方黄铜矿和硫磷化钴(CoPS)这些物相没有对黄铜矿的氧化速率产生明显影响。(3)钝化剂对黄铜矿氧化的抑制研究。用钝化剂DTC-TETA将黄铜矿预先钝化处理,在无菌和有菌条件下进行黄铜矿氧化的摇瓶实验,以未经钝化处理的黄铜矿为对照,研究钝化剂对黄铜矿化学氧化的抑制效果,探讨黄铜矿氧化及钝化机理。结果表明,经过20天的摇瓶实验,化学氧化体系下,钝化剂处理的黄铜矿产生的铜离子浓度是其对照的17%;生物氧化体系下,钝化剂处理的黄铜矿产生的铜离子浓度是其对照的48%,钝化剂对化学氧化的效果优于生物氧化的效果。钝化剂处理的黄铜矿氧化后,经XRD检测到硫磷化钴,磷酸钴(Co3(PO4)2),羟基磷酸铁(Fe4(PO4)3(OH)3)等一些产物,但这些物相的形成没有对黄铜矿的氧化速率产生明显影响。而XPS的分析也显示铁元素从Fe2+特征峰过渡到Fe3+-SO42-及Fe3+-O等特征峰,硫元素从还原态到氧化态的变化,但铜元素价态变化不大。经SEM对黄铜矿氧化前后的样品进行观察比较,黄铜矿受钝化剂处理后在其表面形成包被膜,有效阻隔氧化剂和微生物的作用,使其表面结构没有受到明显的氧化,可能是钝化剂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机制。(4)黄铜矿的氧化及钝化抑制的电化学研究。利用开路电位(OCP)、循环伏安(CV)、Tafel极化曲线等电化学分析技术研究黄铜矿在无菌体系和有菌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显示,A.ferrooxidans菌的存在能显着提高黄铜矿电极的腐蚀电流密度;Tafel曲线表明,有菌体系中黄铜矿电极的腐蚀电位降低、阴阳极极化曲线斜率变大。循环伏安曲线结果表明,微生物的引入使的黄铜矿电极氧化还原峰电流变大,但出峰个数并未改变,说明微生物能加速黄铜矿氧化但是并不改变其氧化机理。以电化学手段对钝化剂DTC-TETA处理黄铜矿后氧化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V循环伏案曲线上的氧化还原峰电流降低,部分氧化还原峰甚至消失;Tafel极化曲线的阳极、阴极极化曲线的斜率都比空白低,电极的腐蚀电流密度也变小,以上两点从动力学上表明该钝化剂对黄铜矿的氧化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此外,钝化剂的浓度并不是越高效果越好,钝化剂的浓度为0.2%时,黄铜矿电极的自腐蚀电位最高,腐蚀电流密度最小,说明其钝化效果较好。因此,DTC-TETA钝化法不但可抑制黄铜矿的氧化,还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可用于AMD的源头治理。

李东玲[10](2012)在《川南硫铁矿选矿工艺研发及尾矿资源化利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硫铁矿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我国硫铁矿储量居世界前列。但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硫铁矿的需求日益增大,使得矿产资源呈现出贫、细、杂的趋势,提高硫铁矿的品位、综合回收率以及尾矿的资源化利用形势日趋严峻。目前由于经济、开采工艺和技术的落后等原因,许多选矿厂采用单一的重选法,或者是简单的浮选法进行选别,所得硫精矿品位和回收率较低;而尾矿则被丢弃或直接排放入河流,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严重污染了环境。因此研发新型浮选药剂,开发新的选矿工艺,提高硫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开展尾矿高岭土渣资源化和全量化利用关键技术的研究,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而且还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四川某地的硫铁矿,首先利用物理、化学等多种分析手段对其基本性质进行了初步分析,然后分别对浮选药剂、浮选工艺过程及条件进行详细的探索和讨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尾矿——高岭土的组成及基本性质,研究了其脱硫、除铁条件及工艺,并研究了其资源化利用情况。结论如下:文中的硫铁矿为浅黄铜黄色固体,表面常具黄褐色,条痕为绿黑或褐色,有强金属光泽,密度为5.50g/cm3,硬度大,品位低。硫铁矿以聚晶团块状构造和结核状构造为主,少量霉斑状构造,基本上呈粒状结构。主要晶相物质是二硫化亚铁(FeS2)和高岭土,结晶形态良好。主要脉石矿物为高岭石,约占95%,少量珍珠陶土、方解石、菱铁矿,其余为地开石、有机质等。尾矿中高岭土极易水化,包含有Al2O3、SiO2晶体,主要着色杂质是FeS2和TiO2等。硫铁矿与高岭石的比重差>1.5,属于易选矿石。在硫精矿浮选过程中,探索了新型浮选药剂配方、选矿工艺及条件。通过实验可知:在中性条件下,以乙基黄药和丁基黄药为混合捕收剂(质量比为1:1),用量266.7g/t;CuSO4为活化剂,用量为300g/t;单宁酸为高岭土抑制剂,用量为166.7g/t;二号油1000g/t,矿浆浓度为33%,浮选15min,所得硫精矿品位达51.2%,回收率达86.1%。成功实现了硫铁矿和高岭土的高效分离,且降低了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在高岭土脱硫、除铁过程中,比较反浮选法和加电场除杂发现,采用反浮选法,在浮选药剂配方为:Na2CO30.09g/L+Na2SiO30.11g/L+丁基黄药0.08g/L+2号0.10mL/L,矿浆浓度为15%,浮选10min时,高岭土渣中铁含量从6.05%降低到1.04%,硫含量从5.64%降到0.69%,高岭土回收率达71.4%,达到了除杂指标。研发出了一套快速、简便、高效的选矿工艺流程。高岭土渣资源化利用过程中,通过各种分析方法分析了高岭土渣的基本性质,发现此渣主要由SiO2、Al2O3组成,其中的Si、Al、Ti含量较高,它们都是脱硝催化剂的有用成分,能有效提高催化剂的活性,而对催化剂有毒害作用的P、K等含量则很低。研究了此渣作为钒系脱硝催化剂载体的可行性,及活性主分和不同助剂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岭土矿渣作为脱硝催化剂载体具有与商业脱硝催化剂载体TiO2相当的性能。制得的催化剂粘结性能好,成型情况良好。2%V2O5-8%*WO3-KS催化剂的活性最高可达88.7%,稀土氧化物催化剂2%V2O5-8%CeO2-KS的活性高达80.0%。这不仅为高岭土的资源化利用开辟了新的领域,降低了商业催化剂的成本,还有效的解决了环境问题。

二、Electrochemical mechanism of p- amino phenol depressing sulfide mineral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lectrochemical mechanism of p- amino phenol depressing sulfide minerals(论文提纲范文)

(2)碳基纳米传感器对农用化学品电分析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农用化学品简介
        1.1.1 植物生长调节剂简介
        1.1.2 喹诺酮类抗生素简介
    1.2 电化学传感新方法简介
        1.2.1 纳米酶电化学传感分析
        1.2.2 纳米传感智能分析
        1.2.3 纳米传感阶导伏安分析
    1.3 电化学纳米传感新方法检测
        1.3.1 碳纳米管电化学纳米酶传感器研究
        1.3.2 碳化MOF电化学传感器研究
    1.4 论文工作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电化学检测实验
        2.2.1 实验条件
        2.2.2 电化学检测
第三章 MoS_2-COOH-MWCNT对5-硝基愈创酚钠的电化学纳米酶传感器制备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MoS_2-COOH-MWCNT复合材料的制备
        3.2.2 MoS_2-COOH-MWCNT修饰电极的制备
        3.2.3 实际样品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MoS_2-COOH-MWCNT的表征形貌研究
        3.3.2 5-NG的电化学行为
        3.3.3 实验条件优化
        3.3.4 5-硝基愈创酚钠的电氧化机理
        3.3.5 电化学检测5-硝基愈创酚钠
        3.3.6 电化学传感器重复性、重现性以及干扰性研究
        3.3.7 实际样品检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ZIF-67 对氯硝柳胺的电化学传感器制备以及智能分析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C-ZIF-67 修饰电极的制备
        4.2.2 C-ZIF-67 修饰电极的制备
        4.2.3 C-ZIF-67 材料的表征
        4.2.4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与评价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ZIF-67 的表征形貌研究
        4.3.2 C-ZIF-67 电化学性能测试
        4.3.3 电化学检测氯硝柳胺
        4.3.4 电化学传感器重复性、重现性以及干扰性研究
        4.3.5 C-ZIF-67 的电容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u-MOF-NH_2-MWCNT对环丙沙星的电化学传感器制备以及智能分析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Cu-MOF-NH_2-MWCNT修饰电极的制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复合材料修饰电极表征
        5.3.2 CIP的电化学行为
        5.3.3 实验条件优化
        5.3.4 电化学检测CIP
        5.3.5 电化学传感器重复性和重现性
        5.3.6 实际样品检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致谢

(3)环境矿物学研究进展(2011~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表多圈层交互作用产物“矿物膜”的环境属性
    1.1 地表“矿物膜”的特征与环境功能
    1.2 矿物能带结构与光电转化效应研究方法
    1.3 矿物光催化作用与光电子能量
    1.4 矿物光电子促进非光合微生物生长代谢
2 矿物与微生物交互作用的环境效应
    2.1 微生物与铁氧化物界面电子传递机制
    2.2 蛋白质与铁氧化物界面相互作用机制
    2.3 厌氧微生物分解铁氧化物和硫酸盐协同作用
    2.4 微生物与黏土矿物相互作用
    2.5 微生物风化蛇纹石作用
    2.6 矿物与微生物协同作用治理环境污染物
3 纳米矿物及其环境功能
    3.1 黏土矿物改型改性作用的环境功能
        3.1.1 蒙脱石改性产物吸附降解污染物
        3.1.2 黏土矿物复合材料的环境功能
    3.2 纳米铁锰矿物及其环境功能
        3.2.1 纳米黄铁矿环境功能
        3.2.2 纳米褐铁矿、针铁矿和水铁矿环境功能
        3.2.3 纳米磁铁矿、磁赤铁矿和绿锈环境功能
        3.2.4 纳米锰氧化物环境功能
    3.3 纳米水铝英石环境属性
4 生物矿化作用及其环境效应
    4.1 碳酸盐生物矿化作用的环境效应
    4.2 生物矿化鸟粪石环境功能
    4.3 生物矿化及其改性蛋白石环境功能
5 人体病理性矿化作用
6 结语

(4)钼基碳材料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酚类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缩写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酚类化合物概述
    1.2 酚类污染物检测方法
        1.2.1 色谱分析法
        1.2.2 免疫分析法
        1.2.3 光谱分析法
        1.2.4 电化学分析法
    1.3 电化学传感器简介及其应用
        1.3.1 电化学传感器简介
        1.3.2 在环境方面的应用
        1.3.3 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1.3.4 在食品检测方面的应用
    1.4 钼基化合物简介及研究进展
        1.4.1 碳化钼
        1.4.2 氮化钼
        1.4.3 磷化钼
        1.4.4 硫化钼
    1.5 本课题设计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中空Mo_2C/碳球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检测对苯二酚,邻苯二酚和间苯二酚
    引言
    2.1 试剂与仪器
    2.2 实验步骤
        2.2.1 空心钼多巴胺球(HMPDSs)的合成
        2.2.2 空心Mo_2C/碳球(HMCCSs)的合成
        2.2.3 HMCCS/GCE 的制备
        2.2.4 电化学测量
        2.2.5 检测真实样品中的HQ、CC和 RS
    2.3 结果和讨论
        2.3.1 材料选择
        2.3.2 空心钼多巴胺球(HMPDSs)和空心Mo_2C/C球(HMCCSs)的形态和结构表征
        2.3.3 HMCCSs/GCE的电化学表征
        2.3.4 滴涂量优化
        2.3.5 pH优化
        2.3.6 扫速优化
        2.3.7 单独测定混合溶液中的HQ、CC和 RC
        2.3.8 同时检测HQ、CC和 RC
        2.3.9 重现性,重复性,稳定性和选择性
        2.3.10 真实样品分析
    2.4 结论
第三章 基于N-Mo_2C通用比率型电化学传感平台的构建并用于间硝基苯酚的检测
    引言
    3.1 仪器与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N-Mo_2C的合成
        3.2.2 N-Mo_2C材料合成条件的优化
        3.2.3 MB/N-Mo_2C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3.2.4 MB/N-Mo_2C/GCE的制备
        3.2.5 电化学测量
    3.3 结果与讨论
        3.3.1 N-MPD和 N-Mo_2C的形貌与结构研究
        3.3.2 N-MPD和 N-Mo_2C的电化学特性
        3.3.3 pH值和扫描速率的影响
        3.3.4 MB/N-Mo_2C/GCE对 m-NP的比率电化学检测
        3.3.5 MB/N-Mo_2C/GCE的选择性、重复性、重现性和稳定性
        3.3.6 实际样品检测
    3.4 结论
第四章 Mo_2C修饰的比率型电化学传感器用于对乙酰氨基酚的检测
    引言
    4.1 仪器与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Mo_2C纳米颗粒的合成
        4.2.2 Mo_2C/GCE的制备
        4.2.3 电化学测量
        4.2.4 实际样品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MoO_2和Mo_2C的形貌与结构表征
        4.3.2 Mo_2C材料退火温度优化
        4.3.3 滴涂量优化
        4.3.4 扫描速率优化
        4.3.5 pH优化
        4.3.6 不同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4.3.7 比率电化学构建及验证
        4.3.8 Mo_2C/GCE检测溶液中的AP
        4.3.9 Mo_2C/GCE的选择性、重复性、重现性和稳定性
        4.3.10 实际样品检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5)缺血和阿尔兹海默病关联性分子分析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引言
    1.1 缺血和阿尔兹海默病简介
    1.2 缺血和阿尔兹海默病相关物质及研究意义
        1.2.1 氯离子的生理作用及研究意义
        1.2.2 活性硫的生理作用及研究意义
    1.3 活体电化学分析
        1.3.1 基于法拉第信号的活体电化学分析
        1.3.2 基于酶直接电化学构建的活体电化学分析
        1.3.3 基于特异性识别配体构建的比率型活体电化学分析
    1.4 表面增强拉曼技术
        1.4.1 表面增强拉曼技术简介
        1.4.2 表面增强拉曼技术在生物分子检测中的应用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与创新点
        1.5.1 研究的目的
        1.5.2 研究的内容和创新点
第二章 内参比型电化学传感器用于阿尔兹海默症鼠脑中氯离子的准确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2.2.2 AgNPs的制备
        2.2.3 仪器和方法
        2.2.4 碳纤维电极的制备与活化
        2.2.5 CFME/SWNT/Au/MB+HDT/AgNP修饰电极的制备
        2.2.6 实验用鼠的培养及活体手术
    2.3 结果与讨论
        2.3.1 Ag纳米粒子的表征
        2.3.2 修饰电极的DPV表征
        2.3.3 CFME/SWNT/MB+HDT/AgNPs电极的用于氯离子的检测
        2.3.4 CFME/SWNT/MB+HDT/AgNPs电极的选择性与干扰实验
        2.3.5 CFME/SWNT/MB+HDT/AgNPs电极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2.3.6 阿尔兹海默病鼠脑模型Cl~-的检测
        2.3.7 大鼠脑缺血模型Cl~-的实时检测
    2.4 本章结论
第三章 Turn-on型电化学传感用于鼠脑内多硫化物和硫化氢的同时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多硫化氢识别探针的合成及表征
        3.2.4 硫化氢识别探针的合成及表征
        3.2.5 介孔金修饰电极的制备
        3.2.6 CFME/mAu/M_(PS-1)+M_(HS-1)修饰电极的制备
        3.2.7 实验用鼠的培养及活体手术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介孔金修饰电极的表征
        3.3.2 设计机理
        3.3.3 CFME/mAu/M_(PS-1)+M_(HS-1)修饰电极的DPV表征
        3.3.4 CFME/mAu/M_(PS-1)+M_(HS-1)修饰电极用于H_2S_n与H_2S的同时检测
        3.3.5 CFME/mAu/M_(PS-1)+M_(HS-1)电极的抗污染能力
        3.3.6 CFME/mAu/M_(PS-1)+M_(HS-1)电极的选择性和干扰实验
        3.3.7 鼠脑缺血模型H_2S_n与H_2S的同时检测
        3.3.8 阿尔兹海默病鼠脑模型H_2S_n与H_2S的同时检测
        3.3.9 切片实验
    3.4 本章结论
第四章 单分子比率型表面SERS探针用于鼠脑中多种活性硫的同时分析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AuNRs的合成
        4.2.4 DEP分子的合成
        4.2.5 多功能探针的制备
        4.2.6 AD鼠和正常鼠微透析液的采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AuNRs的紫外可见光谱和投射电镜表征
        4.3.2 AuNRs表面修饰DEP分子前后的SERS表征
        4.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4.3.4 AuNRs/DEP探针对H_2S、H_2S_n、Cys和Hcy的SERS响应
        4.3.5 AuNRs/DEP探针对H_2S、H_2S_n和Cys的识别机理
        4.3.6 AuNRs/DEP探针的选择性测试
        4.3.7 AuNRs/DEP探针重现性和稳定性测试
        4.3.8 基于AuNRs/DEP探针对鼠脑透析液H_2S、H_2S_n和Cys的定量检测
    4.4 本章结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进一步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6)二维镍基纳米材料的合成与组装及其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绪论
    2.1 纳米材料概述
    2.2 二维纳米材料概述
        2.2.1 二维纳米材料的研究背景及进展
        2.2.2 二维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
        2.2.3 二维纳米材料的应用
        2.2.4 二维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与组装
    2.3 层状(氢)氧化镍及其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质及应用
        2.3.1 层状(氢)氧化镍晶体结构和基本性质
        2.3.2 二维镍基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合成与制备
        2.3.3 层状(氢)氧化镍的应用
        2.3.4 (氢)氧化镍及其复合物作为OER催化剂的进展
    2.4 论文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2.4.1 研究目的
        2.4.2 研究内容
3 实验药品、仪器及表征方法
    3.1 实验药品
    3.2 实验仪器
    3.3 表征方法
4 层间距可控α-Ni(OH)_2纳米片组装体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α-Ni(OH)_2的合成
        4.2.2 催化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材料结构表征
        4.3.2 影响α-Ni(OH)_2形貌和结构的重要因素
        4.3.3 层状α-Ni(OH)_2的催化性能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3D自支撑多孔NiO@NiMoO_4核壳纳米片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泡沫镍上NiO@NiMoO_4纳米片核壳结构的合成
        5.2.2 电催化性能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材料的结构与形貌表征
        5.3.2 OER性能测试
        5.3.3 超级电容器性能测试
    5.4 本章小结
6 空心NiFe氢氧化物纳米球的制备及其OER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由纳米片组装而成的镍铁氢氧化物纳米空心球的合成
        6.2.2 电催化性能测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材料的结构与形貌表征
        6.3.2 电化学性能测试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宄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基于层状氢氧化物层间限域空间可控制备碳基纳米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碳基纳米材料概述
        1.1.1 碳纳米材料
        1.1.2 掺杂碳纳米材料
        1.1.3 碳/金属硫化物纳米复合材料
    1.2 碳基纳米材料在电化学能量存储和转换中的应用
        1.2.1 碳基纳米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1.2.1.1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1.2.1.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1.2.2 碳基纳米材料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1.2.2.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1.2.2.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电催化剂
    1.3 层间限域反应在碳基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1.3.1 限域反应的概念和分类
        1.3.2 层间限域反应主体
        1.3.2.1 石墨烯及石墨
        1.3.2.2 金属二硫化物
        1.3.2.3 蒙脱土
        1.3.2.4 层状氢氧化物
    1.4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5 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化学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分析表征
        2.3.1 结构和组成表征
        2.3.2 电化学测试技术
    2.4 电化学体系及性能测试
        2.4.1 ORR催化性能测试
        2.4.2 锂离子电池性能测试
第三章 MgAl-LDH层间限域制备氮硫共掺杂碳纳米片—NSCNs的氧还原电催化和锂存储性能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制备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3.2.1 插层MgAl-LDH前驱体的制备
        3.2.2 插层MgAl-LDH焙烧产物的制备
        3.2.3 NSCNs的制备
        3.2.4 NSCNs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插层MgAl-LDH前驱体的表征
        3.3.1.1 XRD和FT-IR表征
        3.3.1.2 SEM、TEM和HRTEM表征
        3.3.2 插层MgAl-LDH焙烧产物的表征
        3.3.2.1 XRD表征
        3.3.2.2 SEM表征
        3.3.2.3 TEM和HRTEM表征
        3.3.3 NSCNs产物的表征
        3.3.3.1 SEM、TEM和HRTEM表征
        3.3.3.2 XRD和Raman表征
        3.3.3.3 元素分析测试
        3.3.3.4 XPS表征
        3.3.3.5 低温N_2吸附/脱附测试
        3.3.4 NSCNs的ORR电催化性能测试
        3.3.5 NSCNs的锂存储性能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oAl-LDH层间限域制备硫化钴/氮掺杂碳空心球—Co_9S_8/NHCS的氧还原电催化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制备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4.2.1 插层CoAl-LDH前驱体的制备
        4.2.2 水滑石焙烧产物的制备
        4.2.3 Co_9S_8/NHCS-T复合物的制备
        4.2.4 Co_9S_8/NHCS-T复合物的ORR催化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插层CoAl-LDH前驱体的表征
        4.3.1.1 XRD和FT-IR表征
        4.3.1.2 SEM表征
        4.3.2 插层CoAl-LDH焙烧产物的表征
        4.3.2.1 XRD表征
        4.3.2.2 SEM表征
        4.3.2.3 TEM和HRTEM表征
        4.3.3 Co_9S_8/NHCS-900产物的表征
        4.3.3.1 SEM表征
        4.3.3.2 TEM和HRTEM表征
        4.3.3.3 XRD和Raman表征
        4.3.3.4 TG分析
        4.3.3.5 低温N_2吸附/脱附测试
        4.3.3.6 XPS表征
        4.3.4 Co_9S_8/NHCS-900产物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4.3.5 焙烧温度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4.3.5.1 cLDH-T的XRD表征
        4.3.5.2 cLDH-T的SEM表征
        4.3.5.3 Co_9S_8/NHCS-T的XRD和Raman表征
        4.3.5.4 Co_9S_8/NHCS-T的SEM表征
        4.3.5.5 Co_9S_8/NHCS-T的XPS表征
        4.3.5.6 Co_9S_8/NHCS-T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4.3.6 空心球状结构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4.3.6.1 Co_9S_8/NHCS-BL的SEM表征
        4.3.6.2 Co_9S_8/NHCS-BL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oAl-LDH层间限域制备掺杂碳空心球—Co-N/C空心球在不同pH介质中氧还原电催化性能及其活性位点的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制备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5.2.1 插层CoAl-LDH前驱体的制备
        5.2.2 插层CoAl-LDH焙烧产物的制备
        5.2.3 Co-N/C空心球的制备
        5.2.4 Co-N/C的ORR催化性能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插层CoAl-LDH前驱体的表征
        5.3.1.1 XRD和FT-IR表征
        5.3.1.2 SEM表征
        5.3.2 插层CoAl-LDH焙烧产物的表征
        5.3.2.1 XRD表征
        5.3.2.2 SEM表征
        5.3.2.3 TEM和HRTEM表征
        5.3.3 Co-N/C产物的表征
        5.3.3.1 SEM表征
        5.3.3.2 TEM和HRTEM表征
        5.3.3.3 STEM和元素mapping表征
        5.3.3.4 XRD和Raman表征
        5.3.3.5 低温N_2吸附/脱附测试
        5.3.3.6 XPS表征
        5.3.4 Co-N/C在不同pH介质中的ORR催化性能测试
        5.3.5 Co-N/C在不同pH介质中的氧还原催化活性位点研究
        5.3.6 焙烧温度的影响
        5.3.6.1 Co-N/C-T的SEM表征
        5.3.6.2 Co-N/C-T的低温N_2吸附/脱附测试
        5.3.6.3 Co-N/C-T的XPS表征
        5.3.6.4 Co-N/C-T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Co(OH)_2层间限域制备硫化钴/氮掺杂碳花状复合物—Co_9S_8/Co_(1-x)S@NC的锂存储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制备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6.2.1 插层Co(OH)_2前驱体的制备
        6.2.2 Co_9S_8/Co_(1-x)S@NC的制备
        6.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插层Co(OH)_2前驱体的表征
        6.3.1.1 XRD和FT-IR表征
        6.3.1.2 SEM表征
        6.3.2 Co_9S_8/Co_(1-x)S@NC的表征
        6.3.2.1 SEM、TEM和HRTEM表征
        6.3.2.2 XRD和Raman表征
        6.3.2.3 TG和元素分析
        6.3.2.4 XPS表征
        6.3.2.5 低温N_2吸附/脱附测试
        6.3.3 碳化/硫化机理研究
        6.3.4 前驱体和硫粉比例对焙烧产物的影响
        6.3.4.1 Co_9S_8/Co_(1-x)S@NC-x的XRD表征
        6.3.4.2 Co_9S_8/Co_(1-x)S@NC-x的SEM表征
        6.3.4.3 Co_9S_8/Co_(1-x)S@NC-x的低温N_2吸附/脱附测试
        6.3.4.4 Co_9S_8/Co_(1-x)S@NC-x的元素分析
        6.3.4.5 Co_9S_8/Co_(1-x)S@NC-x的XPS表征
        6.3.4.6 Co_9S_8/Co_(1-x)S@NC-x的Raman表征
        6.3.5 焙烧温度的影响
        6.3.5.1 Co_9S_8/Co_(1-x)S@NC-T的XRD表征
        6.3.5.2 Co_9S_8/Co_(1-x)S@NC-T的SEM表征
        6.3.6 Co_9S_8/Co_(1-x)S@NC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性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8)抑制剂分子构型对铜钼分离影响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铜钼矿石的特点
        1.1.1 黄铜矿和辉钼矿的特征
        1.1.2 铜钼矿石分选难度大的原因
    1.2 铜钼矿石的分选工艺
        1.2.1 铜钼矿石浮选工艺流程
        1.2.2 铜钼矿石的其他分选工艺流程
        1.2.3 铜钼混合浮选精矿的预处理
    1.3 铜钼矿石浮选分离的抑制剂研究进展
        1.3.1 抑制剂作用机理
        1.3.2 黄铜矿的抑制剂
        1.3.3 辉钼矿的抑制剂
    1.4 第一性原理在浮选药剂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1.4.1 第一性原理计算及密度泛函理论
        1.4.2 第一性原理计算在硫化矿浮选中的研究进展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用矿样及其制备
        2.1.2 试验用仪器和药剂
    2.2 试验方法
        2.2.1 浮选试验
        2.2.2 动电位测试
        2.2.3 吸附量测试
        2.2.4 红外光谱测试
        2.2.5 ToF-SIMS测试
        2.2.6 计算机模拟
第3章 巯基螯合抑制剂在铜钥分离中的作用
    3.1 煤油体系中黄铜矿和辉钼矿的浮选行为
    3.2 在硫化钠体系中的铜钼分离试验
        3.2.1 单矿物浮选试验
        3.2.2 人工混合矿浮选试验
        3.2.3 含钼铜精矿的浮选试验
    3.3 2,3-二巯基丁二酸对铜钼分离效果的影响
        3.3.1 DMSA体系中黄铜矿和辉钼矿的浮选行为
        3.3.2 DMSA与黄铜矿和辉钼矿的作用原理
    3.4 巯基丁二酸对铜铝分离效果的影响
        3.4.1 TMA体系中黄铜矿和辉钼矿的浮选行为
        3.4.2 TMA与黄铜矿和辉钼矿的作用机理
    3.5 小结
第4章 抑制剂分子中α位氨基取代对铜钼分离效果的影响
    4.1 MPA对铜钼分离效果的影响
        4.1.1 MPA体系中黄铜矿和辉钥矿的浮选行为
        4.1.2 MPA与黄铜矿和辉钼矿的作用机理
    4.2 CYS对铜钼分离效果的影响
        4.3.1 CYS体系中黄铜矿和辉钼矿的浮选行为
        4.3.2 CYS与黄铜矿和辉钥矿的作用机理
    4.3 小结
第5章 壳聚糖对铜钼分离效果及作用机理研究
    5.1 CTS对铜钼分离浮选效果的影响
        5.1.1 单矿物浮选试验
        5.1.2 人工混合矿浮选试验
        5.1.3 含钼铜精矿的浮选试验
    5.2 CTS与黄铜矿和辉钼矿的作用机理
        5.2.1 CTS对黄铜矿和辉钼矿Zeta电位的影响
        5.2.2 CTS在黄铜矿和辉钼矿表面的吸附量
        5.2.3 CTS在黄铜矿和辉钼矿表面吸附的红外光谱检测
        5.2.4 CTS在黄铜矿和辉钼矿表面吸附的ToF-SIMS检测
    5.3 小结
第6章 5种抑制剂的性能分析及其与Cu~(2+)和Fe~(2+)的作用
    6.1 抑制剂性能指数与抑制性能
        6.1.1 水油度(HLB)和浮选特性指数分析
        6.1.2 元素及基团电负性分析
        6.1.3 分子电负性和偶极矩分析
        6.1.4 抑制剂前线轨道组成分析
    6.2 5种抑制剂与Cu~(2+)和Fe~(2+)的作用
        6.2.1 5种抑制剂与Cu~(2+)和Fe~(2+)的轨道能级分析
        6.2.2 5种抑制剂与Cu~(2+)和Fe~(2+)的作用能分析
        6.2.3 5种抑制剂与Cu~(2+)和Fe~(2+)作用过程的Mulliken电荷迁移及电荷差分密度
        6.2.4 5种抑制剂与Cu~(2+)和Fe~(2+)作用过程的电荷迁移分解分析
    6.3 小结
第7章 5种抑制剂与黄铜矿的作用机理
    7.1 研究背景与计算模型
    7.2 黄铜矿的晶格优化及性质分析
        7.2.1 黄铜矿原始晶胞的优化
        7.2.2 黄铜矿的能带结构和态密度分析
        7.2.3 黄铜矿表面的弛豫
    7.3 5种抑制剂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过程
        7.3.1 DMSA和TMA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过程
        7.3.2 MPA和CYS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过程
        7.3.3 CTS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过程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9)黄铜矿的氧化及其钝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酸性矿山废水(AMD)污染及控制研究进展
        1.2.1 酸性矿山废水的形成
        1.2.2 酸性矿山废水的危害
        1.2.3 酸性矿山废水处理技术
    1.3 金属硫化物矿物微生物氧化及钝化的研究进展
        1.3.1 黄铜矿生物氧化过程的研究
        1.3.2 硫化矿物表面钝化的研究
    1.4 黄铜矿氧化及钝化抑制的电化学研究
        1.4.1 黄铜矿氧化的电化学研究
        1.4.2 黄铜矿表面膜钝化效果的电化学研究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氧化亚铁硫杆菌驯化培养及对黄铜矿氧化性能的初步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黄铜矿样品处理
        2.1.2 菌株来源
        2.1.3 培养基
        2.1.4 细菌的培养
        2.1.5 细菌的驯化培养
        2.1.6 驯化后细菌对黄铜矿的氧化初步研究
        2.1.7 黄铜矿的生物氧化研究
        2.1.8 细菌数量的测定
        2.1.9 细菌体对铜离子和铁离子的吸收研究
        2.1.10 溶液中的总铁离子测定
        2.1.11 溶液中的铜离子测定
        2.1.12 黄铜矿的表面观察
        2.1.13 黄铜矿的样品分析
    2.2 结果与讨论
        2.2.1 黄铜矿样品的成分分析
        2.2.2 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生长曲线
        2.2.3 溶液中铜离子和总铁离子浓度变化
        2.2.4 细菌对溶液铜铁离子的吸附和吸收
        2.2.5 黄铜矿表面形貌的 SEM 观察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铜矿化学和生物氧化过程的对比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黄铜矿样品处理
        3.1.2 菌株来源
        3.1.3 培养基
        3.1.4 细菌的驯化培养
        3.1.5 黄铜矿的化学氧化与生物氧化对比研究
        3.1.6 细菌数量的测定
        3.1.7 溶液中的化学测定
        3.1.8 黄铜矿的表面观察
        3.1.9 黄铜矿的样品分析
    3.2 结果与讨论
        3.2.1 黄铜矿矿样的 XRF 分析
        3.2.2 溶液的化学变化
        3.2.3 氧化前后黄铜矿表面形貌的 SEM 观察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钝化剂 DTC-TETA 对黄铜矿氧化的影响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黄铜矿样品处理
        4.1.2 菌株来源
        4.1.3 培养基
        4.1.4 钝化剂三乙烯四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TC-TETA)的制备
        4.1.5 钝化剂 DTC-TETA 浓度对黄铜矿氧化的影响
        4.1.6 细菌数量的测定
        4.1.7 溶液中的化学测定
        4.1.8 黄铜矿的表面观察
        4.1.9 黄铜矿的样品分析
    4.2 结果与讨论
        4.2.1 钝化剂 DTC-TETA 浓度对黄铜矿氧化的影响
        4.2.2 钝化剂对黄铜矿化学氧化和生物氧化的影响
        4.2.3 钝化剂对黄铜矿氧化抑制作用机理探讨
        4.2.4 黄铜矿表面形貌的 SEM 观察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铜矿氧化及钝化抑制的电化学研究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5.1.1 黄铜矿样品处理
        5.1.2 菌株来源
        5.1.3 培养基
        5.1.4 微生物摇瓶实验和电解液的制备
        5.1.5 钝化剂 DTC-TETA 的制备
        5.1.6 黄铜矿的包膜钝化处理
        5.1.7 黄铜矿电极制备
        5.1.8 电化学测量
        5.1.9 黄铜矿氧化前面的表面性质测量
    5.2 结果与讨论
        5.2.1 无菌和有菌体系中黄铜矿氧化机理的电化学研究
        5.2.2 无菌和有菌体系中 DTC-TETA 抑制黄铜矿氧化的电化学研究
        5.2.3 氧化前后黄铜矿表面性质的 XPS 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留学生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川南硫铁矿选矿工艺研发及尾矿资源化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硫铁矿的性质及选矿技术现状
        1.2.2 高岭土的性质及矿渣来源
        1.2.3 高岭土矿渣脱硫除铁技术现状
        1.2.4 高岭土资源化利用现状
    1.3 浮选药剂在浮选中的应用
        1.3.1 浮选原理
        1.3.2 浮选药剂简介
    1.4 影响浮选效果的因素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性
        1.5.1 论文研究内容
        1.5.2 论文工作的创新性
2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材料
        2.1.2 化学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技术路线
    2.4 实验方法
        2.4.1 铁的测定方法
        2.4.2 硫的测定方法
        2.4.3 COD 测定方法
        2.4.4 催化剂活性测定方法
    2.5 样品的结构和性能表征
        2.5.1 X 射线衍射分析(XRD)
        2.5.2 X 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
3 硫铁矿基本性质研究
    3.1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3.1.1 原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硫铁矿性质分析
        3.2.1 硫铁矿结构构造及矿物特征
        3.2.2 硫铁矿物相分析
        3.2.3 硫铁矿化学成分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硫铁矿选矿工艺研究
    4.1 硫铁矿重选实验
        4.1.1 重选原理
        4.1.2 重选可行性研究
        4.1.3 重选实验
    4.2 硫铁矿浮选实验
        4.2.1 黄药捕收性能研究
        4.2.2 矿物粒径对浮选效果的影响
        4.2.3 新型浮选药剂的研发
    4.3 药剂与硫铁矿的电化学机理
        4.3.1 矿物电极的制作
        4.3.2 实验方法及结果
    4.4 浮选废水的处理实验
        4.4.1 浮选废水的收集
        4.4.2 废水 COD 的测定
        4.4.3 浮选废水净化实验
    4.5 本章小结
5 硫铁矿浮选尾矿——高岭土的资源化利用研究
    5.1 样品准备及成分分析
    5.2 高岭土脱硫、除铁实验
        5.2.1 实验方法
        5.2.2 浮选药剂的选择
        5.2.3 药剂用量优化实验
        5.2.4 电场作用下除硫实验
    5.3 高岭土渣资源化利用
        5.3.1 催化剂制备
        5.3.2 除杂后高岭土矿渣分析
        5.3.3 高岭土矿钒系脱硝催化剂成型情况研究
        5.3.4 不同助剂对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Electrochemical mechanism of p- amino phenol depressing sulfide minerals(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胞外电子转移的新型厌氧氨氧化效能及功能种群研究[D]. 李逸恬.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碳基纳米传感器对农用化学品电分析新方法研究[D]. 卢欣宇.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1
  • [3]环境矿物学研究进展(2011~2020年)[J]. 鲁安怀,王长秋,李艳.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0(05)
  • [4]钼基碳材料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酚类检测中的应用[D]. 任海龙.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5]缺血和阿尔兹海默病关联性分子分析新方法研究[D]. 董辉.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6]二维镍基纳米材料的合成与组装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 贾丹丹.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7)
  • [7]基于层状氢氧化物层间限域空间可控制备碳基纳米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 王俊. 北京化工大学, 2017(02)
  • [8]抑制剂分子构型对铜钼分离影响的机理研究[D]. 李明阳. 东北大学, 2017(06)
  • [9]黄铜矿的氧化及其钝化研究[D]. 蔡长江(Thai Truong Giang).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5)
  • [10]川南硫铁矿选矿工艺研发及尾矿资源化利用[D]. 李东玲. 重庆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对氨基苯酚抑制硫化矿物的电化学机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