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赛罕乌拉保护区

内蒙古赛罕乌拉保护区

一、内蒙古赛罕乌拉保护区(论文文献综述)

滕扬,张帅,赛罕,韩志庆,鲍伟东[1](2021)在《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西伯利亚狍的家域动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在自然保护区相对隔离环境中西伯利亚狍家域的季节和年度动态,分析狍对微生境和捕食风险的适应,为促进种群恢复和栖息地保护提供依据。【方法】在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使用无线电遥测技术,以三角形法则进行个体定位,利用最小凸多边形法计算家域面积。【结果】本次研究共捕捉到8只西伯利亚狍,其中3只以红外相机影像确认被猞猁捕食,面临较高的捕食风险。狍的年度和季节家域面积存在差异,春季的家域显着大于其他3个季节,同时,活动范围在冬季有从较高海拔山坡向沟底迁移的趋势。繁殖期与非繁殖期、亚成体与成体家域面积也存在差异。个体年度家域存在重叠,显示核心家域较为稳定。【结论】影响西伯利亚狍个体家域年度和季节变化的因素为觅食机会、捕食风险和能量需求。据此提出了补加营养盐和越冬饲料的管理对策,促进保护区狍种群的复壮。

张小华[2](2021)在《内蒙古赛罕乌拉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蒸散发与生态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内蒙古草原处于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气候波动性较大,同时具有脆弱性和严酷性,使得处于干旱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的草原的生态系统更容易发生退化。降水是干旱半干旱区水分补给的主要来源,蒸散发是干旱半干旱区最主要的水分损失途径,而植被恢复势必会增加耗水量和土壤水分的损失。因此,精确地估算干旱半干旱地区蒸散量和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并掌握其时空规律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不同保护与利用方式下草地蒸散发、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与生态效应的研究,以期为区域植被配置和草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建议与理论支持。本研究使用涡动相关观测技术获取了干旱半干旱地区赛罕乌拉的草地生长期观测数据,对三种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地物种组成、重要值、地上生物量、盖度及多样性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对其产生的生态效应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估;使用构建的SEBAL模型,模拟了研究区2000~2019年的蒸散发量及其变化(evapotranspiration,ET),分析了蒸散发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模型法计算了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rain water utilization potential indicator,RUP);分析了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草地生物量、丰富度、多度、盖度等对蒸散发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区草地生长季蒸散发及气象因子变化变化规律。实验观测期间,蒸散发量从5月到6月呈下降趋势,从6月到8月呈上升趋势并达到峰值,8月后持续下降,生长季的蒸散发量为313.8 mm。草地碳源汇效应成波动状态,土壤的体积含水量与降雨变化呈现一致性,降雨多集中于后期。(2)利用水分亏缺来评价现有水资源是否满足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同样适用于赤峰区域,通过大尺度研究表明,干旱半干旱区草地实际蒸散发量与雨水资源化潜力空间分布格局具有较好的空间一致性。以赛罕乌拉所在的赤峰市为例,研究了大尺度蒸散发与雨水资源化潜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实际蒸散发量与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蒸散发高值区域(>400 mm),对应的雨水资源化潜力相对较小,而蒸散发中值与低值区域(<400 mm),对应的雨水资源化潜力相对较大。在研究时段,大多数区域处于年动态水分盈余状态。(3)研究了解了赛罕乌拉蒸散发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通过遥感和空间分析表明,在空间上,实际蒸散发的高值区(>400 mm)主要集中分布在森林生态系统区域;从时间变化上,2010~2019年实际蒸散发整体呈现增加趋势。其中,2000~2009年实际蒸散发的高值区(>400 mm)面积呈下降趋势,中值区(300~400 mm)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水分亏缺盈余方面,从2000~2006年,水分盈余区域面积逐渐减少,从2006到2012年,水分盈余区域面积呈显着增加趋势,而2012年之后到2019年,雨水资源化潜力又逐年减小,其中2016~2019年三种不同保护利用方式的草地均处于年动态水分亏缺状态,表明气象要素对蒸散发有显着影响。(4)揭示了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草地实际蒸散发与草地主要生长状况指标的相关关系。对赛罕乌拉2000~2019年的蒸散发研究表明,不同保护利用方式草地的蒸散发与均匀度指数和生物量均呈正相关关系,且围封草场的相关性较强,放牧草场的相关性较弱。围封草场和打草场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较广,与蒸散发的相关性也呈正相关关系,而放牧场的多样性指数与蒸散发呈负相关关系。放牧草场和围封草场的蒸散发随着总盖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打草场的蒸散发与总盖度的相关性较弱(5)研究发现了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地生态效应变化。通过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特征效应、结构效应、质量效应、功能效应、风沙防护效应等综合研究表明,围封恢复草场的生态效应为正向效应,打草场的生态效应为负向效应,放牧草场的生态效应为零效应,表明退化草地围封恢复措施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打草场常年打草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围栏恢复是实现退化草原植被向顶极群落恢复演替的有效措施。(6)研究发现,草地围封模式更有利于植被的恢复,适合于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退化草地的恢复。在降水量低于350 mm的干旱半干旱区,建议以围封保护恢复为主,同时控制草地围封保护和刹割时间,在保护的前提下提升经济效益。在对需要进行人工补种的严重退化草地,首先,应以草本植物修复为主。其次,选择合适的耐寒、耐旱的本地物种,同时优化草本植物的种植密度,降低草地的耗水,减缓干旱胁迫,提高农牧交错区的草地保护与恢复成效。在实现区域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下,提升社会与经济效益,实现生态修复效益最大化。

刘贵玺[3](2021)在《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彼得·库兹米奇·科兹洛夫(ПетрКузьмичКозлов,1863-1935)是着名的中亚考察家,是20世纪初俄国探险考察领域的领军人物。他曾8次来华,开展7次考察活动,组织3次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1907-1909年,他第2次率队对中国北部和西部开展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活动,这是他考察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考察。《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正是此次考察的考察记,其中记载了考察的整个过程、途中见闻、考察所获等信息。其内容涉及考古学、西夏学、民族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为了解百余年前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大量生物学信息,为西北地区生物区系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为生物学史和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贡献了新的史料。目前,关于科兹洛夫及这部考察记,在人文学科已有不少研究成果。相比之下,在生物学方面学界对其关注却微乎其微,也未见与之相关的生物学专门论着的报道。鉴于此,本文在对科兹洛夫及科学成就总结的基础上,以两个俄文版《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1923版,1948版)为蓝本,以其中的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整理、考证和研究。以填补对科兹洛夫及其考察记无生物学专门研究的空白,为民族生物学调查研究探索新思路,为生物学史研究尝试新方法,为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发掘新史料、开辟新视角。本文共5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西方人来华考察的历史概况,科兹洛夫来华考察的时代背景及其在考察探险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其次,从三方面综述了学界相关研究。一是对科兹洛夫考察队考察成果的研究,主要是对他带回大量文物、文献、生物标本、矿石样本和科考数据等的研究。这类研究成果最多,也最为充分。二是对科兹洛夫其人的研究,主要是对科兹洛夫生平和考察工作的传记性研究。这类研究以俄国学者为主力,成果较多;我国对此研究相对薄弱,成果很少且相对扼要。三是,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的研究。未见专门对该着作的研究报道,仅对该书的汉语翻译情况作了介绍和评述,肯定了汉译本的价值和贡献,也指出了专业术语翻译欠准的问题。此外,本章还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缘由、内容、方法、意义和拟解决的问题等。第二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科兹洛夫的生平进行了概述,揭示了他的命运、成就与来华考察的内在联系。同时,从考古发掘、民族学和社会学、地理学和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这几方面对他的科学工作做了总结。并且从版本、撰写特点和主要内容三个方面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进行了概括性介绍:对比了两个俄文版的差异,分析了该着作的撰写特点,明确了地名的今昔对应,绘制了科兹洛夫考察路线图,梳理了科兹洛夫的考察日程,概述了该着作中记载的考察成果,指出了所载生物学内容的局限性和不足。第三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生境等800余条信息按区域分段进行整理、逐一比对和考证,形成名录。结果显示,其中共记载植物73科,268属,422种,7亚种,13变种。同时,还以考察记中所载贺兰山植物为个案进行了讨论。通过对贺兰山植物种类(54科、140属、186种)、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并与当今状况进行百年前后的对比,得出以下结论:1.考察记中所载植物信息本身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2.考证出的植物名录及其分布信息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3.科兹洛夫及其考察队具备扎实的植物学基础和较高的专业素养,并在植物采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为植物多样性、植物区系等的历史研究提供参考;5.这部考察记具有很高的植物学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第四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动物种类及其生境、分布等约1000条信息按区域分段进行整理、逐一比对和考证,形成名录。结果显示,其中共记载脊椎动物181属,258种,53亚种;节肢动物及软体动物137属,162种。物种多寡按纲排列依次为鸟纲、昆虫纲、哺乳纲、爬行纲、两栖纲和辐鳍鱼纲。通过动物种类及其分布考证结果,以及百年前后状况的对比分析,可知:1.该考察记具有很强的动物学专业性,其中所载动物学信息对动物区系历史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2.科兹洛夫具备非常深厚的动物分类学功底;3.动物种类的历史分布状况,为生态环境变迁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证据;4.对科学文献的征引和物种生境以及标本采集相关信息的详细记述,不但提升了该考察记的科学专业性和学术价值,而且还增强了它的史实性和史料价值。第五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蒙古族关于植物、动物的地方性传统知识分别进行梳理和分析,开展民族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考察记中共记载植物的蒙古名10个、动物的蒙古名20个,蒙古族对9种植物的6类用途和对10种动物的7类用途,以及对2种动物的保护与防范措施。这些地方性知识共涉及植物15种,隶属12科15属;动物23种,隶属14科21属。研究结果揭示:1.蒙古族对植物和动物的命名除专有名词知识的传承外,还有一套比较特有的命名规则,而且蒙古族对植物和动物的命名规则具有很高的一致性;2.蒙古族民间的植物和动物分类水平较高,可能存在一套特殊的分类体系,有待进一步系统研究;3.蒙古族的生物学地方性知识与其文化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彼此依存的关系;4.不同地区蒙古族的生物学地方性知识既存在广泛的统一性,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5.考察记所载生物学地方性知识不但很高的文化价值、史料价值,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6.不但近代科学考察文献资料中生物学地方性知识的发掘和研究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与之相关的保护和传承等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最后,在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首先,将科兹洛夫及其考察记《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置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从以下三个视角进行了分析:1.从所载生物学信息看科兹洛夫对后世影响,及其考察记的学术价值;2.讨论了科兹洛夫及其所获成果对生物学相关研究领域所作的贡献;3.分析了当时社会背景、科兹洛夫与《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阐明了本文中各项研究的价值,及其对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现实意义,并尝试提出了一些观点。最后,还指出了本文的研究缺憾和不足,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明确了来深入系统研究的方向。

金红艳,孙紫英,周梅,王琸鑫,舒洋,赵鹏武[4](2020)在《基于遥感的赛罕乌拉森林斑块特征与动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掌握近年来赛罕乌拉森林破碎变化情况,利用遥感(remote sensing,RS)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技术手段,分析赛罕乌拉10年间森林斑块在高程、坡度、坡向三方面的时空分布情况。得出如下结论:(1)赛罕乌拉森林总面积和森林斑块数量面积受病虫害以及所处位置干扰的影响,在不同地形条件下均有减少,其中森林斑块减少尤为突出;(2)赛罕乌拉森林斑块多分布在阳坡,面积的大幅度变化也主要体现在阳坡,其中大斑块在任何坡向下均减少;(3)坡度与森林斑块呈负相关状态,随着坡度的增加,森林斑块减少,中小型斑块的变化都与上一等级的斑块变动有关;(4)森林斑块近一半分布在4、5级高程上,并随着高程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特征,其中中小型斑块在5级高程上下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刘兵兵[5](2020)在《内蒙古罕山次生林区山杨死亡后物种组成及山杨更新特征》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罕山次生林区是内蒙古东部半干旱区森林集中分布区,是草原、落叶阔叶林和寒温带针叶林的重要生态交错区,在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近年来干旱导致罕山次生林开始出现大面积森林死亡现象。因此,森林死亡后的植被变化及林木更新的补充对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森林大面积死亡后能否快速实现天然更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则成为该地区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以半干旱区罕山次生林区内森林死亡高发的山杨林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区内(罕山次生林区内的东部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部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西部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择山杨轻度死亡样地、中度死亡样地和重度死亡样地开展试验,运用排序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等方法对大兴安岭南段山杨死亡后影响林下植被分布和山杨更新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罕山次生林区山杨死亡后林下共记录到83种植物,青山保护区共记录到27种植物。中部罕山保护区共记录到31种植物。西部赛罕乌拉保护区63种植物。罕山次生林区由东至西物种数逐渐增多。各地区均为轻度死亡样地中物种数最多,中度死亡样地和重度死亡样地相对较少。(2)降水梯度上,环境因子海拔、年累积降水量、年均温度是影响罕山次生林区由东至西物种分布差异的主要因子(P<0.05)。在死亡梯度上,林分因子枯落物厚度、郁闭度、林分密度是影响物种分布的主要因子(P<0.05)。(3)3个地区的山杨均以萌蘖更新为主,青山保护区山杨平均更新密度最大(9065.74株/hm2),是赛罕乌拉保护区(3533.33株/hm2)的2.57倍,是罕山保护区1377.78株/hm2)的6.58倍。在死亡梯度上,青山保护区中度死亡样地山杨更新密度最大,为13675.00株/hm2,是重度和轻度死亡样地的1.69倍和2.52倍。罕山保护区不同死亡样地间山杨更新密度无显着差异。赛罕乌拉保护区山杨更新密度呈现出重度死亡样地(7308.33株/hm2)>中度死亡样地(2866.67株/hm2)>轻度死亡样地(425.00株/hm2)的趋势。(4)青山保护区中度死亡样地和轻度死亡样地山杨更新集中分布在树高200cm以下,分别占样地内总个体数的86.13%和84.73%;罕山保护区中度死亡样地集中分布在50cm-200cm范围内,占样地内总个体数的83.14%;轻度死亡样地和重度死亡样地集中分布在200cm以下。赛罕乌拉保护区中度死亡样地和重度死亡样地集中分布在200cm以上。(5)青山保护区重度死亡样地、中度死亡样地及轻度死亡样地山杨更新密度集中分布在胸径(基径)0-1cm范围内,且分别占样地总更新密度的87.19%、78.92%和73.13%。罕山保护区不同胸径范围内山杨更新密度波动较大,中度死亡样地集中分布在1-2cm范围内,且占样地胸径分布总密度的34.86%,重度死亡样地与轻度死亡样地集中分布在0-1cm范围内,分别为683.33株/hm2和491.67株/hm2。赛罕乌拉不同死亡样地中山杨更新密度随着胸径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重度死亡样地>中度死亡样地>轻度死亡样地;重度死亡样地集中分布在1-4cm范围内,且占样地总更新密度的66.67%;中度死亡样地集中分布在1-2cm范围内。轻度死亡样地更新密度整体较小,且波动不大。(6)罕山次生林区由东至西,年均温度和海拔对山杨更新密度有显着影响(P<0.05),年累计降水量未达到显着水平。死亡梯度上林分郁闭度、林分密度及枯落物厚度对山杨更新有显着影响(P<0.05)。(7)青山保护区和罕山保护区的样地幼苗枯梢率较大,其平均值分别为53.6%和55.4%。赛罕乌拉保护区轻度死亡样地幼苗枯梢率相对较大(26.11%),重度死亡样地中幼苗死亡率最高(63.89%)。(8)在降水梯度上青山保护区和罕山保护区幼苗平均枯梢率相差不大,分别为53.6%和55.4%,是赛罕乌拉的5.46倍和5.65倍。青山保护区幼苗平均死亡率最大,为34.11%,分别是赛罕乌拉保护区和罕山保护区的1.18倍和9.48倍。赛罕乌拉保护区幼树平均枯梢率和死亡率相对较小,仅为0.74%和4.22%。在死亡梯度上,青山保护区轻度死亡样地幼苗枯梢率和死亡率均大于其他两者。罕山保护区幼苗枯梢率、幼树死亡率和幼树枯梢率整体较大,赛罕乌拉保护区轻度死亡样地幼苗枯梢率较大(26.11%)。幼苗死亡率和幼树死亡率沿死亡梯度逐渐上升。

程浙安[6](2019)在《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内蒙古地区陆生野生动物自动识别》文中提出通过图像信息掌握野生动物资源状况是当前野生动物监测的主流方式,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网络的野生动物监测图像的自动识别可以解决人工分类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但是也面临着“图像光照条件变化”、“监测图像背景信息复杂”、“目标位置、大小不定”等难点,影响自动识别准确率。为了实现野生动物监测图像的准确、高效的自动分类,本文对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野生动物自动检测识别算法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与工作内容如下:1.建立了内蒙古地区主要陆生野生动物监测图像数据库。利用红外感应相机与无线图像传感器网络于2012年至2018年间在内蒙古赛罕乌拉保护区采集到的监测图像,建立了内蒙古地区主要陆生野生动物监测图像数据库。包括马鹿、斑羚、野猪、猞猁、狍、貂等6种国家级保护动物,总数为10720张,并完成图像级与像素级的标定工作。2.提出了野生动物监测图像光照自适应增强算法。基于具有颜色恒常性的Retinex理论,提出一种监测图像自适应增强算法。针对光照不均导致的光晕伪影问题,提出一种水平/垂直梯度引导滤波器,实现照度分量图像的估计;进而提出以Otus阈值为基准值的对比度拉伸函数,对照度分量图像进行拉伸,提高算法自适应能力;最后使用照度分量灰度图像计算反射分量图像,保持色彩相关性,实现野生动物监测图像的自适应增强。3.提出了基于自我注意机制深度残差网络的野生动物自动识别算法。针对经典卷积神经网络感受野受限,无法准确提取野生动物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我注意机制的深度残差网络(SA-ResNet),并且对网络结构、训练方法、超参数进行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测试集准确率最终为90.12%。4.提出了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野生动物目标检测识别算法。针对目标位置的不确定性、复杂背景环境影响和物种数量不平衡造成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Faster RCNN的野生动物目标检测识别方法,首先搭建SA-Resnet1 52作为骨干网络提取特征图;然后采用K-means算法对区域建议网络的Anchors进行重新回归,提高网络对野生动物检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自适应类别权重损失函数,解决不同物种数据不平衡导致准确率低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目标检测算法mAP值可以达到92.2%。本文针对传统野生动物监测图像人工分拣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从图像增强到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特征提取到目标检测识别完整的野生动物智能识别的解决方案,为提高野生动物保护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提供理论支撑。

唐书培[7](2019)在《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华斑羚家域、适宜生境及种群生存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野生动物家域估计、栖息地评价和种群生存力研究是制定野生动物管理政策和保护措施的重要依据。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为东北亚特有物种,受人为活动加剧、栖息地破碎化和丧失的影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和《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被评估为易危(VU)状态,并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中。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中华斑羚种群栖息地处于被周边村镇隔离孤立状态,面临种群灭绝的风险。本研究在2015年2月至2018年9月,利用GPS项圈精确定位技术,获取中华斑羚的位点数据,对5只雌性斑羚家域和栖息地内海拔利用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样线调查及红外相机监测获取斑羚空间分布数据,对其在保护区内的适宜栖息地进行评价,分析影响斑羚生境选择的关键因子;基于前期监测及参考文献获得斑羚种群参数,利用Vortex模型预测该种群生存力,寻找影响种群存活率的致危因子。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不同计算方法获得斑羚的平均年度家域面积分别为0.205±0.138 km2(Minimum Convex Polygon,MCP95%)、0.038±0.022 km2(MCP50%)、0.256±0.166 km2(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KDE95%)、0.053±0.034 km2(KDE50%)、0.099±0.05 km2(α-Local Convex Hull,α-LoCoH95%)、0.022±0.012 km2(α-LoCoH50%),个体间年度家域面积存在差异(95%家域:MCP:F=341.2,df=3,P<0.001;KDE:F=150.3,P<0.001;α-LoCoH:F=159,P<0.001;50%家域:MCP:F=68.82,df=3,P<0.001;KDE:F=154.1,P<0.001;α-LoCoH:F=122,P<0.001)。季节性家域面积差异不显着(MCP95%:F=0.072,df=3,P=0.975;KDE95%:F=0.026,P=0.994;α-LoCoH95%:F=0.101,P=0.959),三种家域计算方法(MCP、KDE 和 α-LoCoH)存在差异显着(F=32.41,df=2,P<0.001),α-LoCoH 法家域计算结果最小,小于KDE和MCP计算结果。斑羚月份家域面积差异不显着(F=0.451,df=11,P=0.93),受食物资源和气温的影响,寒冬2月家域面积最小。繁殖产子期(5-7月)斑羚家域面积出现减小。2)地形因素对斑羚家域估算的影响不显着(Z=-0.843,P=0.399),但考虑地形因素的家域面积大于未考虑地形因素的家域面积。由此提出针对在复杂地形下的动物,考虑地形因素的家域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斑羚个体间存在家域重叠现象,重叠系数高达 100%。3)斑羚各季节活动栖息地海拔存在显着差异(χ2=26.776,df=3,P<0.01),春季栖息地海拔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冬季平均海拔偏低,其中1月栖息地平均海拔最低。显示受到地区性气温影响,斑羚通过降低活动海拔,躲避低温。4)利用AUC、Kappa和TSS评价GLM、GAM、CART三种模型,评价结果达到良好以上水平。适宜栖息地的预测显示,斑羚在保护区内的潜在适宜区集中分布在正沟核心区,与实际观测结果吻合。GLM模型预测适宜面积为161.15 km2,占自然保护区面积的15.12%;GAM模型预测适宜面积119.77 km2,占11.23%;CART预测适宜面积为134.20 km2,占12.59%。归一化植被指数、距居民点距离、崎岖度指数和距公路距离是影响斑羚栖息地适宜性的主要环境因子。建议加强管理,保护植被资源,减少无关人员进入保护区,避免人为干扰。5)利用Vortex模型预测研究区域内的斑羚种群未来100a内的动态变化表明,该种群的数量在100a内有所增加,但存活率逐渐下降;敏感度分析发现新生幼崽雄性占比、新生雌性幼崽死亡率、成年雌性死亡率是限制种群增长的关键因子。因此,建议定期投放营养盐、冬季补充饲料,改善雌性个体繁殖条件,以促进种群增长。

洪雪萌[8](2019)在《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多样性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于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对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蝶类资源及多样性进行了观测调查。分析了保护区蝶类群落的多样性、不同生境间的相似性、蝶类群落种-多度曲线及区系分布特征,探讨了生境、季节变化及气候因素对蝶类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共观测到蝶类5629只,隶属于5科53属78种。其中蛱蝶科的属、种、个体数、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等均为最多;灰蝶科次之;凤蝶科最少。2.保护区蝶类区系分析结果显示:古北-东洋均有分布的广布种占据绝对优势。保护区蝶类在中国动物地理区系中主要分布在蒙新区、东北区和华北区。在内蒙古地理亚区中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亚区及嫩-西平原亚区。3.不同生境蝶类群落多样性存在差异,山地沟谷草甸的科、属、种、个体数均为最高;山地中生灌丛的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最高,优势度指数最低;退化草原的科、属、种、个体数、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均为最低。4.不同生境间相似性系数主要集中在0.250.5之间,为中等不相似。蝶类群落的种-多度曲线分析表明保护区内有4种生境的模式图为正态分布,生境质量较好,适宜蝶类生存繁衍。5.不同生境多样性指数的时序动态分析表明多样性指数、种类数、个体数均在6月或7月达到最大值;除退化草原、湿地生境外,其余生境的均匀度指数都较平稳;各生境的优势度指数在6月或7月均达到最小值,8月或9月达到最大值。6.气候因素与蝶类群落的相关性分析显示:蝶类种类及个体数与温度之间有显着相关性;而与降雨量和相对湿度之间无显着相关性。

戈昕宇[9](2019)在《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蝽类昆虫群落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为了解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蝽类昆虫群落多样性特征,2017-2018年在保护区选取9种生境进行了蝽类昆虫多样性调查。研究结果如下:1.共采集蝽类昆虫标本4616只110种,隶属21科76属。发现内蒙古1新记录亚科花姬蝽亚科Prostemminae和5新记录种黄翅花姬蝽Prostemma kiborti、黄角巨股长蝽Megalonotus antennatus、文扁蝽Aradus hieroglyphicus、灰盾蝽Odontoscelis fuliginosa和钝扩蝽Sternodontus obtusus。保护区的蝽类昆虫群落中盲蝽科Miridae的个体数和种类数最多,地长蝽科Rhyparochromidae的属数最多。2.保护区不同生境中蝽类多样性有明显差异。白桦林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最高,均匀度指数蒙古栎林最高。优势度指数虎榛子灌丛最高。保护区蝽类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具明显的时序特征,7月多样性指数最高,9月多样性指数最低。Jaccard群落相似性系数为山地草原和虎榛子灌丛的最高。在不同月份,8月与9月的相似性指数最高。3.保护区蝽类昆虫生态位宽度有明显差异,姬缘蝽科Rhopalidae空间生态位宽度最高。地长蝽科的时间生态位宽度最高。蝽类昆虫优势类群的时间、空间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指数较高。4.气候和环境因子对蝽类昆虫群落特征影响明显,各环境因子之间湿度和生境内草本植物的比例相关性最强。草被植物的高度和比例对蝽类昆虫分布的影响较大。5.区系分析表明保护区的蝽类昆虫具有典型的古北界性质。蒙新区、东北区和华北区之间有互相渗透的趋势,区系成分较为复杂。

冯倩倩[10](2019)在《罕山次生林区白桦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选择罕山次生林区内蒙古黄岗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主要研究区域,在公顷样地的基础上,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研究区、不同土层(枯落物层、0~5cm 土层、5~10cm 土层)及不同坡位(坡上、坡中、坡下)的白桦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揭示了罕山次生林区土壤种子库对森林天然更新的意义,为罕山次生林区森林可持续发展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研究结果:1.罕山研究区白桦种子总数最多,达到14439.3±3960.7(ind/m2);白桦饱满种子数量为:罕山研究区>赛罕乌拉研究区>黄岗梁研究区,种子不同类型中干瘪种子数量占比最多。白桦种子库水平分布格局:罕山研究区白桦土壤种子库水平分布格局为均匀分布,黄岗梁研究区和赛罕乌拉研究区白桦土壤种子库水平分布格局为集群分布。不同土层土壤种子库特征:罕山次生林区各个土层土壤种子库的数量均表现为枯落物层>0~5cm 土层>5~10cm 土层,即罕山次生林区白桦土壤种子库垂直分布格局特征。不同坡位土壤种子库特征:坡位对土壤种子库数量影响不显着,种子数量在不同坡位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2.罕山次生林区白桦活力种子数量均为枯落物层最多,且活力种子数量与枯落物厚度、草本盖度及土壤表层水分都存在显着相关性;更新幼苗中大多数为萌生苗,实生更新苗几乎没有,黄岗梁研究区实生苗最多。3.分析影响土壤种子库特征的主要因素发现:除了研究区、土层、研究区*土层的交互影响之外,林分密度、灌木盖度、土壤表层水分也对土壤种子库数量有显着影响。

二、内蒙古赛罕乌拉保护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赛罕乌拉保护区(论文提纲范文)

(1)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西伯利亚狍的家域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动物捕捉及遥测定位
        1.2.2 遥测个体死亡原因确认
        1.2.3 家域面积计算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西伯利亚狍年度家域
    2.2 西伯利亚狍季节性家域
3 讨论
    3.1 年度家域利用
    3.2 季节性家域利用
4 结论

(2)内蒙古赛罕乌拉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蒸散发与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蒸散发估算方法
        1.2.2 草地蒸散发的影响机制
        1.2.3 不同草地利用方式的生态效应
    1.3 研究内容
        1.3.1 草地蒸散发及生长季的变化特征
        1.3.2 大尺度植被蒸散发与水分盈亏的时空变化及植被修复研究
        1.3.3 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地蒸散发的变化特征及草地保护与利用研究
        1.3.4 不同草地保护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的生态效应评估
    1.4 本论文关注的科学问题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特点
        2.1.2 植被与土壤
        2.1.3 气候特征
    2.2 观测与仪器
        2.2.1 草甸草原的通量观测
        2.2.2 草地生物多样性观测
    2.3 其他地面数据
        2.3.1 气象数据
        2.3.2 遥感数据
        2.3.3 土地利用数据
    2.4 湍流资料质量控制
    2.5 研究方法
        2.5.1 草地湍流通量观测
        2.5.2 生物多样性计算
        2.5.3 基于SEBAL模型的实际蒸散发模拟
        2.5.4 雨水资源化潜力
第三章 草地生长季气象因子及蒸散发的变化特征
    3.1 草地气象因子的变化特征
        3.1.1 土壤湿度与降雨变化特征
        3.1.2 土壤温度变化特征
        3.1.3 空气温湿度变化特征
        3.1.4 风速和风向变化特征
    3.2 草地下垫面辐射与能量平衡
        3.2.1 草地下垫面小气候平均日变化
        3.2.2 草地下垫面辐射平衡与能量闭合
        3.2.3 草地下垫面净辐射与可能蒸散量
    3.3 碳通量日变化特征
    3.4 草地蒸散发的变化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尺度植被蒸散发与水分盈亏的时空变化及植被修复研究
    4.1 区域植被类型及变化
    4.2 区域实际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
    4.3 区域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4.4 降水与气温对区域蒸散发和雨水资源化潜力影响
    4.5 区域植被的合理保护与修复
    4.6 小结
第五章 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地蒸散发的变化特征及草地保护与利用研究
    5.1 植被类型变化
    5.2 实际蒸散发与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5.2.1 实际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
        5.2.2 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5.3 不同保护利用方式草地的蒸散发、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和蒸降差的变化
        5.3.1 蒸散发的变化
        5.3.2 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的变化
        5.3.3 蒸降差的变化
    5.4 群落特征对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场蒸散发的影响
        5.4.1 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草地多样性对蒸散发的影响
        5.4.2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均匀度对蒸散发的影响
        5.4.3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群落盖度对蒸散发影响
        5.4.4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群落生物量对蒸散发的影响
    5.5 草地的保护与利用
    5.6 小结
第六章 不同草地保护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的生态效应评估
    6.1 多样性效应---不同草地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群落功能群多样性变化
    6.2 结构效应---不同草地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的群落功能群组成变化
    6.3 质量效应---不同草地保护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草场质量变化
    6.4 功能效应---不同草地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草场功能变化
    6.5 防风固沙效应---不同草地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防风固沙功能影响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
    7.3 不足与展望
附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 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选题缘由
        1.1.1 课题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概况
        1.2.1 对科兹洛夫考察队所收集成果的研究
        1.2.2 对科兹洛夫的研究
        1.2.3 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科兹洛夫及《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
        1.4.2 植物、动物种类的确定与分析
        1.4.3 植物、动物地方性知识的研究
    1.5 解决的问题
    1.6 研究方法
    1.7 创新之处
第2 章 科兹洛夫及《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
    2.1 科兹洛夫传略
        2.1.1 探险萌芽
        2.1.2 命运转折
        2.1.3 踏上征途
        2.1.4 崭露头角
        2.1.5 中坚力量
        2.1.6 蜚声世界
        2.1.7 首谒达赖喇嘛
        2.1.8 发现黑城遗址——哈喇浩特
        2.1.9 守卫保护区
        2.1.10 发掘匈奴汉墓——诺彦乌拉
        2.1.11 晚年归隐
    2.2 科兹洛夫在华考察的成果
        2.2.1 考古发掘
        2.2.2 民族学和社会学调查
        2.2.3 地理学和地质学勘测
        2.2.4 生物学采集与研究
        2.2.5 生态学考察
    2.3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简介
        2.3.1 版本
        2.3.2 撰写特点
        2.3.3 内容简介
    2.4 小结
第3章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的植物种类
    3.1 蒙古国考察段的植物种类
        3.1.1 蒙古国北部和中部的植物种类
        3.1.2 古尔班赛罕山及其附近的植物种类
    3.2 中国考察段的植物种类
        3.2.1 内蒙古地区的植物种类
        3.2.2 甘青地区的植物种类
    3.3 所载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的价值和意义
第4章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的动物种类
    4.1 蒙古国考察段动物种类
        4.1.1 蒙古国北部和中部的动物种类
        4.1.2 古尔班赛罕山及其附近的动物种类
    4.2 中国考察段动物种类
        4.2.1 内蒙古地区的动物种类
        4.2.2 甘青地区的动物种类
    4.3 所载动物种类及其分布的价值和意义
第5 章 蒙古族关于植物、动物的地方性知识
    5.1 研究区域和民族
        5.1.1 研究区域
        5.1.2 研究民族
    5.2 蒙古族关于植物的地方性知识
        5.2.1 蒙古族对植物的命名
        5.2.2 蒙古族对植物的利用
        5.2.3 蒙古族对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5.2.4 结论
    5.3 蒙古族关于动物的地方性知识
        5.3.1 蒙古族对动物的命名
        5.3.2 蒙古族对动物的利用
        5.3.3 蒙古族对动物的防范与保护
        5.3.4 结论
    5.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1 中文文献
    2 外文文献
附录
    附录1:科兹洛夫大事年谱
    附录2:科兹洛夫所记植物学名与当今学名对照表
    附录3:科兹洛夫所记脊椎动物学名与当今学名对照
    附录4:科兹洛夫所记昆虫及其他动物名称与当今学名对照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4)基于遥感的赛罕乌拉森林斑块特征与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
2 材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方法
        2.2.1 地形信息提取
        2.2.2 森林斑块空间叠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区森林斑块10年间分布情况
    3.2 不同坡向下森林斑块的分布
    3.3 不同坡度下森林斑块的分布
    3.4 不同高程下森林斑块的分布
4 讨论
5 结论

(5)内蒙古罕山次生林区山杨死亡后物种组成及山杨更新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乔木死亡及影响因素
        1.2.2 乔木死亡对天然更新的影响
        1.2.3 森林天然更新影响因子研究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貌
    2.3 气候
    2.4 土壤
    2.5 水文
    2.6 植被
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1.1 山杨死亡后林下植被组成及分布特征
        3.1.2 山杨更新特征与环境因子响应
    3.2 研究方法
        3.2.1 样地设置
        3.2.2 样地调查
    3.3 数据处理与计算
        3.3.1 各指标计算方法
        3.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3.4 技术路线
4 结果与分析
    4.1 山杨死亡后林下植物特征
        4.1.1 林下乔木层植物特征
        4.1.2 灌木层植物特征
        4.1.3 草本层植物特征
    4.2 山杨更新特征与环境因子响应
        4.2.1 更新密度特征
        4.2.2 树高分布特征
        4.2.3 胸径分布特征
        4.2.4 林分因子及环境因子对更新密度的影响
        4.2.5 山杨更新枯梢率与死亡率特征
        4.2.6 死亡率和枯梢率与林分因子和环境因子相关性
5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内蒙古地区陆生野生动物自动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野生动物监测图像增强研究现状
        1.2.2 野生动物自动检测识别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论文架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架构
2 野生动物监测图像采集与数据库建立
    2.1 野生动物监测图像采集
        2.1.1 红外感应相机监测
        2.1.2 无线图像传感器网络监测
    2.2 野生动物监测图像数据库建立与数据标定
        2.2.1 野生动物监测图像数据库建立
        2.2.2 野生动物监测图像标定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Retinex理论的图像自适应增强算法
    3.1 Retinex图像增强理论
    3.2 基于Retinex理论的图像自适应增强
        3.2.1 基于改进引导滤波的入射光估计
        3.2.2 基于Otus阈值的入射光图像自适应拉伸
        3.2.3 反射光图计算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自我注意残差网络的野生动物的自动分类算法
    4.1 卷积神经网络概述
    4.2 基于自我注意残差网络的野生动物自动分类算法
        4.2.1 深度残差网络概述
        4.2.2 基于自我注意机制的深度残差网络
    4.3 实验与分析
        4.3.1 网络超参数试验分析
        4.3.2 经典网络对比试验分析
        4.3.3 图像增强对比试验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改进Faster RCNN的野生动物目标检测识别算法
    5.1 Faster RCNN算法概述
    5.2 基于改进Faster RCNN的野生动物的目标检测算法研究
        5.2.1 基于K-means算法的区域建议网络Anchor Box尺寸回归
        5.2.2 数据均衡损失函数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改进算法一试验分析
        5.3.2 改进算法二试验分析
        5.3.3 本文算法试验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7)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华斑羚家域、适宜生境及种群生存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斑羚研究进展
        1.2.1. 研究对象
        1.2.2. 家域研究
        1.2.3. 生境选择研究
        1.2.4. 食性研究
        1.2.5. 斑羚的保护遗传学研究
        1.2.6. 斑羚性激素水平研究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及意义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地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
    2.4. 水系
    2.5. 土壤
    2.6. 动物资源
    2.7. 植物资源
3. 赛罕乌拉保护区斑羚家域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斑羚的捕捉及数据下载
        3.2.2. 家域面积计算方法
        3.2.3. 地形因素对家域面积影响研究方法
        3.2.4. 家域重叠率及栖息地海拔变化分析方法
        3.2.5. 数据处理及分析
    3.3. 结果
        3.3.1. 年度家域面积分析
        3.3.2. 季节性家域面积分析
        3.3.3. 月份家域面积分析
        3.3.4. 考虑地形因素对斑羚家域估算的影响
        3.3.5. 家域空间重叠现象
        3.3.6. 斑羚栖息地季节性海拔变化分析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赛罕乌拉保护区斑羚适宜生境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数据来源和处理
        4.2.2. 模型方法
        4.2.3. 因子筛选和模型拟合
        4.2.4. 模型预测性能评估
        4.2.5. 分布预测
    4.3. 结果
        4.3.1. 变量筛选
        4.3.2. 模型拟合结果
        4.3.3. 模型拟合效果
        4.3.4. 模型预测性能评估结果
        4.3.5. 预测结果
        4.3.6. GAM模型中环境变量的响应曲线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赛罕乌拉保护区斑羚种群生存力研究
    5.1. 引言
    5.2. 方法和材料
        5.2.1. 种群生存动态参数设置
        5.2.2. 参数解释
        5.2.3. 敏感度分析参数设置
    5.3. 结果
        5.3.1. 斑羚种群未来100a生存动态
        5.3.2. 斑羚种群参数敏感度分析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引言
    1.1 生物多样性
        1.1.1 生物多样性
        1.1.2 蝶类多样性
    1.2 蝶类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1.2.1 国外蝶类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1.2.2 国内蝶类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1.2.3 内蒙古蝶类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1.3 蝶类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3.1 旅游价值
        1.3.2 药用价值
        1.3.3 科研价值
    1.4 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1.4.1 地理位置
        1.4.2 地貌
        1.4.3 土壤
        1.4.4 植被
        1.4.5 气候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2.1 调查工具
        2.1.1 采集、观测工具
        2.1.2 标本制作、保存工具
    2.2 调查时间
    2.3 样线选取
    2.4 采样方法
    2.5 标本的制作与鉴定
    2.6 数据分析方法
        2.6.1 区系分析
        2.6.2 分类系统
        2.6.3 多样性分析
        2.6.4 相似性分析
        2.6.5 种-多度曲线
        2.6.6 相关性分析
        2.6.7 人为干扰程度的划分
        2.6.8 优势种的划分
三 结果与分析
    3.1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蝶类群落物种组成
        一 凤蝶科Papilionidae
        二 粉蝶科Pieridae
        三 蛱蝶科Nymphalidae
        四 灰蝶科Lycaenidae
        五 弄蝶科Hesperiidae
    3.2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蝶类区系分析
        3.2.1 保护区蝶类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的分布情况
        3.2.2 保护区蝶类在中国动物地理区系的分布情况
        3.2.3 保护区蝶类在内蒙古动物地理区系中的分布情况
    3.3 保护区蝶类科级阶元的分布情况及多样性特征
        3.3.1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不同科蝶类的属、种特征
        3.3.2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不同科蝶类的群落特征
    3.4 生境类型对蝶类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3.4.1 不同生境蝶类群落多样性特征
        3.4.2 不同生境蝶类群落组成及数量特征
    3.5 各生境间蝶类群落的相似性
    3.6 蝶类群落种-多度曲线分析
    3.7 季节变化对蝶类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3.8 气候因素对蝶类群落的影响
四 讨论
    4.1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蝶类区系及数量特征
    4.2 人为干扰对蝶类多样性的影响
    4.3 寄主植物对蝶类物种分布的影响
    4.4 气候因素对蝶类多样性的影响
五 结论
附表1.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蝶类群落物种分布情况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部分蝶类生境照
部分蝶类标本照

(9)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蝽类昆虫群落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1.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我国概况
        1.1.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1.1.2 我国生物多样性概况
    1.2 昆虫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1.2.1 国外昆虫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1.2.2 国内昆虫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1.3 蝽类昆虫的研究进展
        1.3.1 国外蝽类昆虫研究进展
        1.3.2 国内蝽类昆虫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选题依据
    1.5 本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二、研究地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1.1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地理概况
        2.1.2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气候概况
        2.1.3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植被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选取
        2.2.2 调查时间及方法
    2.3 数据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3.1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蝽类昆虫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特征
        3.1.1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蝽类昆虫的种类与数量分布
        3.1.2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蝽类昆虫各科群落组成
        3.1.3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蝽类昆虫群落多样性特征
    3.2 不同生境下蝽类昆虫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特征
        3.2.1 不同生境下蝽类昆虫物种组成及多度分析
        3.2.2 不同生境蝽类昆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
        3.2.3 不同生境下蝽类昆虫群落排序结果
    3.3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蝽类昆虫群落多样性的时间动态
        3.3.1 季节变化对保护区整体蝽类昆虫群落多样性特征的影响
        3.3.2 不同生境的蝽类昆虫群落多样性的时序动态
    3.4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蝽类昆虫群落相似性分析
        3.4.1 保护区各生境蝽类昆虫群落相似性
        3.4.2 保护区各月份蝽类昆虫群落相似性
    3.5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蝽类昆虫群落生态位分析
        3.5.1 保护区蝽类昆虫群落生态位宽度
        3.5.2 保护区蝽类昆虫群落生态位重叠
        3.5.3 保护区蝽类昆虫群落生态位相似性
    3.6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蝽类昆虫群落稳定性
    3.7 环境因子对蝽类昆虫群落特征的影响
    3.8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蝽类昆虫区系分析
四、结论
五、讨论
    5.1 保护区不同生境类型蝽类昆虫的物种组成
    5.2 生境类型对保护区蝽类昆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5.3 保护区蝽类昆虫群落结构的时序变化
    5.4 保护区蝽类昆虫群落的生态位
    5.5 保护区蝽类昆虫区系分析
    5.6 采集方法对采集种类的影响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罕山次生林区白桦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种子库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土壤种子库的数量特征
        1.2.3 土壤种子库影响因素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状况
    2.4 土壤条件
    2.5 水文特征
    2.6 植被资源
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1.1 白桦土壤种子库数量特征及空间格局
        3.1.2 白桦土壤种子库种子活力及更新苗特征
        3.1.3 影响白桦土壤种子库特征的主要因素及其相关性研究
    3.2 研究方法
        3.2.1 野外观测法
        3.2.2 室内实验法
    3.3 数据处理
        3.3.1 土壤种子库密度计算
        3.3.2 数据统计
        3.3.3 土壤种子库空间格局
    3.4 技术路线
4 结果与分析
    4.1 白桦土壤种子库特征及空间格局
        4.1.1 不同地区白桦种子库数量分布特征及水平分布格局
        4.1.2 不同土层白桦种子库数量分布特征及垂直分布格局
        4.1.3 不同坡位白桦种子库数量分布特征
    4.2 白桦土壤种子库种子活力及幼苗更新特征
        4.2.1 白桦土壤种子库种子活力特征
        4.2.2 白桦幼苗更新数量特征
    4.3 土壤种子库影响因素分析
        4.3.1 土壤种子库主要影响因素简单效应分析
        4.3.2 土壤种子库主要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5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内蒙古赛罕乌拉保护区(论文参考文献)

  • [1]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西伯利亚狍的家域动态分析[J]. 滕扬,张帅,赛罕,韩志庆,鲍伟东.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1
  • [2]内蒙古赛罕乌拉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蒸散发与生态效应研究[D]. 张小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3]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D]. 刘贵玺.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4]基于遥感的赛罕乌拉森林斑块特征与动态分析[J]. 金红艳,孙紫英,周梅,王琸鑫,舒洋,赵鹏武.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35)
  • [5]内蒙古罕山次生林区山杨死亡后物种组成及山杨更新特征[D]. 刘兵兵.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6]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内蒙古地区陆生野生动物自动识别[D]. 程浙安.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7]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华斑羚家域、适宜生境及种群生存力研究[D]. 唐书培.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多样性研究[D]. 洪雪萌.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9]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蝽类昆虫群落多样性研究[D]. 戈昕宇.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10]罕山次生林区白桦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冯倩倩.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内蒙古赛罕乌拉保护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