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渭河大洪水成因及对策

2003年渭河大洪水成因及对策

一、渭河2003年特大洪灾成因及治理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晗[1](2021)在《基于西安古城雨洪管理经验的曲江新区海绵城市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水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建设“海绵城市”,但现行体系实施时间较短,且脱胎于国外研究与实践,在本土化上还有提高的余地。反观我国古代城市建设,先民秉承尊重自然、因势利导的理念,在与水抗争的过程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雨洪管理方法。本文从构建因地制宜的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出发,选取西安古城西周、秦、汉、隋唐时期的雨洪管理体系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借助历史资料和相关研究,从城市选址、城市布局与竖向设计、水系格局、园林绿化和水文化几个方面对西安古城雨洪管理体系功能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出西安古城构建了一个完整、综合、生态、立体的雨洪管理体系。同时根据历史记载,运用这一体系也不是完全高枕无忧的,城市内涝问题还是存在,本文创新地运用水文分析软件SWMM对唐长安的内涝原因进行定量研究,得出防洪设施规模设置不到位的原因。取长补短,将上述研究的古代体系与现代海绵城市研究结合,古代体系在地形处理、雨洪格局塑造、多元功能构建、因地制宜方面能够为现代建设提供经验借鉴,现代手段能提升设计科学性。继承创新,探索基于古代雨洪管理经验的当代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针对西安基础情况、城市建设现状,梳理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难点,基于前文研究提出了解决思路和规划原则,确立技术路线,并提出宏观-中观-微观的设计策略。宏观视角,通过溯源历史海绵格局和生态条件,避开对于城市建设不利因素。分析生态本底条件,保护维护修复对于区域水环境有重大影响的生态要素,构建适合地区自然环境的海绵生态格局;中观层面,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中两大主要自然体系——城市水体系统和绿化系统,落实上层次提出的海绵格局;微观设计,关注本区突出的湿陷性黄土问题和历史遗迹保护问题,综合类似区域既有实践经验和研究,提出低影响开发措施设计方法,以及水文化传承策略。最后将这一体系实践于曲江新区海绵城市设计中,着重对本区的历史海绵格局进行梳理,并运用多因子分析法,辅以Arc GIS软件分析,得出宏观层面海绵格局指导建设。并提出复原黄渠-曲江池相伴相生的历史场景的构想,恢复黄渠能够有效提升本区雨洪调节能力,碍于城市建设和历史遗迹消亡的现状,采取自然系统辅助人工设施的方法代替黄渠的水文功能。微观层面通过实例提出海绵型公园、道路的设计方式。文章最后对完善海绵城市理论、发展海绵城市技术的未来方向有所建议。

黎丽[2](2019)在《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降雨量预测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岳阳市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环境,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成为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瓶颈一大主要原因,因此,了解旱涝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选择准确、客观的预测方法可为岳阳市旱涝预警体系的建立及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奠定基础。本文先利用岳阳市1986-2017年共32年降水量年均数据及月均数据,进行降水变化趋势分析及旱涝识别,再运用岳阳楼区降水站点数据为岳阳楼区建立降水量预测模型,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成果如下:(1)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应用滑动平均法、累积距平法、降水倾向率、M-K(Mann-Kendall)显着性检验及M-K突变检验法对岳阳市进行年和季的降水变化分析。从全年角度分析,岳阳市降水量呈下降趋势,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其降水量在2003年发生突变;从季节的角度上分析,岳阳市春季和秋季的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夏季和冬季的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其春夏秋三季的突变年份分别在2004年、1997年、2011年,冬季没有发生突变。(2)旱涝识别与评价利用降水距平百分率、Z指数、湿度指标三种旱涝指标对岳阳市32年降雨量进行旱涝识别及评价,得出结果为岳阳市32年内出现旱灾和洪灾的次数在Z指数和湿度指标中发生频率较高,且发生旱灾的次数与洪灾的次数基本相同。最后根据岳阳市实际旱涝灾害统计结果对比上述三种指标的识别结果,发现Z指数为最适合岳阳市的旱涝评判指标。(3)降水量预测模型构建依据最近邻抽样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对岳阳楼区站点19862017年间的年降水量和月降水量进行有效预测及检验,从所得结果可以看出2种方法对岳阳地区的降水量预测是可行的,但是总体而言,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效果明显优于最近邻模型,预测结果更能真实反映出降水量的变化过程。最后用小波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出2019-2021年的年降水量及月降水量,并进行旱涝等级评价。(4)气候灾害成因及相关抗灾政策根据岳阳市过去时段内旱涝状况的综合评价结果,对该地区的旱涝发生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2019-2021年的旱涝情况提出相应建议。

温震军[3](2018)在《北方中东部地区明清时期的气候事件与气候变化及生态效应》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气候变化是学界非常重视研究的热点内容,明清小冰期气候变化的研究是该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以往学者们对明清时期气候变化研究较多,但本文研究的视角、研究思路、具体研究内容等方面与以往研究有较大的不同。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揭示我国北方中、东部地区明清时期的气候事件发生的时间分布、等级、原因,揭示干旱、洪涝、寒冷事件反映的气候变化,查明气候事件对当时生态系统的破坏和造成的生态剧变事件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等。本文的研究不仅对认识我国北方中东部地区明清时期三类气候事件以及气候事件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有重要科学意义,而且对预防气候事件对社会造成的灾害有实际意义。本文主要利用了历史文献资料收集法、以今推古的历史比较法、田野调查法等方法,对明清时期北方中东部地区(今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一带)的干旱事件、洪涝事件、寒冷事件进行了研究,对气候事件指示的气候变化和导致的生态效应进行了研究。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类气候事件的次数、强度、持续时间等,并对冬、夏季风的强弱变化与气候事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部分干旱事件和洪涝事件中一些年份的降水量作了定量恢复,以此判断气候性质发生的变化。对部分寒冷事件中的极端最低气温作了定量恢复,揭示了寒冷事件的寒冷程度。对光绪初年的特大干旱造成的山西及北方中东部地区的生态系统的剧变进行了研究。对光绪初年陕晋地区在大旱末期出现的狼群迁移与聚集事件及生态效应进行了研究。对崇祯年间北方大旱引起的主要消费者(人)之间进行的食物等资源的争夺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北方中、东部地区明清时期共发生干旱事件25个,共计107个干旱年。干旱事件主要集中在1581~1641和1773~1878年这2个时段。明代晚期的大旱、特大干旱年份较多,清代中晚期的干旱事件较多且分布相对均匀,明代早中期和清代早期干旱事件较少。清代比明代干旱年数多,干旱程度高。研究区明清时期暖干年共计51年,冷干年56年,两类数量相差不大。每次干旱事件是较短的干旱期,较长的干旱期是1773~1787年、1791~1814年、1824~1838年、1846~1870年。(2)研究区明清时期共发生洪涝事件32个,共计157个洪涝年。洪涝事件主要集中在 1390~1448、1530~1577、1592~1632、1645~1669、1725~1757、1882~1898年这6个时段内,相对集中于明代中晚期、清代早中期。明代和清代的洪涝事件在时间分布上相对均匀,洪涝年数相近。清代大洪涝、特大洪涝事件比明代多。冷湿年共计60年,暖湿年97年,暖湿年的数量远多于冷湿年。每次洪涝事件是较短的湿润期,较长的湿润期是1390~1432年、1530~1559年、1645~1685年、1725~1739 年、1882~1898 年。(3)研究区明清时期共发生寒冷事件27个,共持续了 233年。寒冷事件主要集中在 1547~1558、1585~1606、1652~1697、1774~1797、1860~1903 年 5 个时段内。每次寒冷事件是较短的冷期,这5个时段是较长的冷期。清代比明代寒冷年数多,重度寒冷事件也多。对研究区明清时期寒冷事件持续中的气温作了定量研究。研究区明清时期黄河河南段结冰的条件是日均温在0℃以下,多日最低气温在-10℃左右。春季果花被冻死时气温至少降低至-3~-4℃。小麦冻害严重时气温至少降至-6.4℃。多类植物被冻死时气温至少下降到-10℃以下。气温在-20℃左右持续时间较长时海水能够大面积结冰,海水结冰期间的极端最低气温一般在-20~-30℃之间。(4)通过对干旱事件持续期间降水量的定量研究得知,在研究区明清时期大干旱事件持续期间,一部分地域变为干旱气候,一部分地域变为半干旱气候。在特大干旱持续期间,大部分区域变为干旱气候,有的地域变为极端干旱气候(荒漠气候),一部分区域变成了半干旱气候。(5)通过对洪涝事件持续期间降水量的定量研究得知,在研究区明清时期大洪涝事件持续期间,部分地域由半干旱气候变成了半湿润气候,部分地域变成了湿润气候。在特大洪涝事件持续期间,大部分地域变成了湿润气候。(6)对气候事件发生时冬、夏季风的强或弱的变化研究得知,当几个连续年份冬季风极强、强或较强时,多出现寒冷事件;当几个连续年份夏季风极强、强或较强时,多出现洪涝事件;当几个连续年份夏季风极弱、弱或较弱时,多出现干旱事件。(7)在10年、20年小尺度范围内一般才能找到具有气候性质相对稳定的时段。研究区明清时期具体的干、湿、冷、暖时段,每个时段大多小于20年。具体的暖干、冷干、冷湿、暖湿时段,每个时段最短2年,最长9年。在小尺度内确定相对稳定的气候时段更精确。只有几个同类型气候事件集中在一个时期时,才出现气候性质相对稳定的较长时段。(8)北方中、东部地区在整个明清时期的气候是干湿相间的,1453年之后的明清时期是冷暖相间的。研究区明清时期的气候是波动的、不稳定的,属于波动性较强的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湿润交替出现的以半干旱、半湿润为主且冷暖相间的气候。(9)光绪初年的特大干旱使山西及北方中东部地区的生态系统发生了 一次剧变。在剧变过程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都出现了异常变化,特别是出现了致疫微生物滋生的环境,造成了生态系统中人员的大量死亡。夏季风活动异常减弱引起的极端干旱气候是造成生态系统剧变的根本原因。人作为特殊消费者,其极端生存行为使生态剧变程度加深。(10)在光绪初年的特大干旱即将结束之际,山西中南部和陕西中部等地出现狼群大聚集与异常活动事件。狼群迁移的原因是大旱导致草原地区食物短缺。狼群在陕晋大聚集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在大旱期间出现了众多的人和动物的死尸。旱灾期间,狼群吃掉了众多人和动物的死尸,减缓了瘟疫流行,加快了生态恢复的速度。(11)崇祯年间,北方地区连年大旱导致生态系统发生了大变化。人群作为当时生态系统中的一类消费者,他们的行为出现了异常。在大旱期间,大部分区域食物等资源严重短缺,人们之间对食物等资源的争夺现象不断出现。粮食严重短缺和粮食替代品的减少是争夺出现的客观因素。争夺引发的武装冲突使自然生境受到破坏,也使消费者的主体(人)大量死亡,缓减了生态环境的压力。争夺挽救了当时劳动力的主体,争夺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并使社会逐渐有序化。

刘宁[4](2018)在《大江大河防洪关键技术问题与挑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自然干扰程度加剧,以及防洪区人口和社会财富不断增长,变化环境下江河防洪技术面临新的难题。本文分析了大江大河防洪中面临的两个关键性问题:"守与弃"与"蓄与泄",及其面临的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支撑大江大河防洪决策的关键技术,包括:优化模型构建与多目标求解技术,多目标均衡决策技术,以及支撑洪水"蓄泄"过程动态演算的流域高精度水文预报技术、河流水沙动力学模拟技术等。结合典型案例进一步对相关技术的运用进行了实证。

张凌华[5](2015)在《长江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特征与环境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稳定的河漫滩沉积中含有丰富的流域洪水事件和环境污染信息,为开展河漫滩环境沉积学的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长江南京-镇江段地处长江下游,沿岸发育了较大面积的河漫滩。本文在长江南京段采集NB1孔、NB2孔(露头剖面)和GB88孔3个现代河漫滩沉积岩芯,在镇江段采集ZR99孔和ZH51孔2个现代河漫滩沉积岩芯岩芯,综合运用地貌与沉积学的调查与方法,结合实验室137Cs测年、粒度、磁化率、地球化学分析结果,系统分析长江下游感潮河段现代河漫滩沉积特征及环境意义,探讨河漫滩沉积记录的洪水事件,评价现代河漫滩沉积环境质量并重建长江下游南京段河漫滩沉积记录的重金属污染历史。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以灰色、棕色为主;沉积物颗粒较细,主要包括粘土质粉砂、粉砂、砂质粉砂和少量的砂。河漫滩露头发育厚为20-30 cm的泥样加积层,泥样加积层间发育几厘米厚的砂层。泥样沉积层内包含许多毫米级的薄层理,主要为粗细交互层理,这些层理以水平层理为主,局部发育波状层理。滩面泥裂构造广布。2)长江南京-镇江段河漫滩沉积粒径偏细,沉积水动力较弱,其中南京段NB1孔和镇江段ZR99孔所在河漫滩的沉积水动力最大。在垂向上,南京段NB1孔的砂含量在部分层位较高,对应洪水沉积事件;镇江段ZR99孔的砂含量和平均粒径由底层向表层增加,反映了不断增强的沉积水动力;镇江段ZH51孔分选性具有明显阶段性。河流比降、河势、分汊河床演变以及滩面植被是影响长江南京-镇江段河漫滩沉积粒度特征的重要因素。3)长江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磁化率较高,频率磁化率较低,其中磁化率与沉积物粒度的相关性不明显,频率磁化率与沉积物粒度的相关性相对明显。南京段NB1孔沉积物磁化率与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不明显,频率磁化率与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较为明显。沉积物来源、有机质/植物残体含量、氧化还原环境是影响现代河漫滩沉积物磁化率的重要因素。4)除CaO外,沉积物各元素符合“元素的粒度控制规律”。流域地质背景、风化作用、沉积水动力和人类活动是影响河漫滩沉积元素含量的主要因素。NB1孔微量元素的阶段性变化趋势,反映了流域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污染历史。5)现代河漫滩沉积物中的砂含量可以指示流域的洪水事件。现代河漫滩沉积常量元素含量也可以指示流域洪水事件:洪水规模越大,Al2O3、Fe2O3、K2O、MgO、MnO、P5O2、TiO2含量越少,SiO2、Na2O的含量越多;反之则反。NB1孔沉积物粒度和常量元素含量变化清晰指示了 1954年和1983年两次流域特大洪水事件。6)运用长江干流沉积物质量分级标准、沉积物质量生物效应范围法(FDEP泥沙质量准则)、富集系数法、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现代河漫滩沉积NB1孔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认为现代河漫滩沉积物环境质量总体较好,长江巨量来水来沙的稀释作用是河漫滩沉积环境污染并不严重的主要原因。根据沉积物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长江下游南京段现代河漫滩沉积记录的重金属污染历史可以划分为6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54年,沉积物没有重金属污染和潜在生态风险。第二个阶段为1954年到80年代早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随沿江地区农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逐渐增大。第三个阶段为1983年,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因大规模洪水的稀释作用而降低。第4个特征阶段为80年代中后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上升。第五个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到2003年,随着沿江地区农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和潜在生态风险最为严重,但受高频率、大规模洪水的稀释,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没有明显上升。第六个阶段是2003年至2012年,可能受三峡大坝蓄水和环境监管力度增强的综合影响,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下降。研究发现,长江下游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物以粗细交替的含砂或者黏土的粉砂沉积为主,局部有薄砂层或者粒度较粗的层位,对应流域大洪水事件的沉积。根据长江下游南京段现代河漫滩沉积的年代学、粒度和地球化学元素的研究,分析了河漫滩沉积特征,恢复了现代河漫滩沉积记录的洪水事件,评价了现代河漫滩沉积环境质量并重建了河漫滩记录的重金属污染历史。长江下游现代河漫滩记录的现代洪水沉积事件研究为河漫滩、阶地和古洪水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参考。

田佳[6](2014)在《山区公路洪灾孕灾环境分区及危险性评价》文中提出山区公路作为特殊的带状工程,其经历路线长,各路段面临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等条件复杂多样,导致山区公路洪灾发生频繁,多处山区公路基础设施被毁,对交通运输造成极大经济损失,因此山区公路洪灾防治问题很突出。论文依托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区公路山洪灾害综合风险精细评估研究》,把巴南区11个乡镇作为研究区,对其进行公路洪灾孕灾环境分区及危险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域示范公路国道G65、省道S415进行公路洪灾分析,得到研究区示范公路路段洪灾孕灾环境分区图及危险性评价结果。利用灾变理论,对公路洪灾孕灾环境及危险性评价指标进行取舍选择,运用专家意见构造判断矩阵,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值。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研究区公路洪灾各指标基础数据进行数字化提取,得到孕灾环境及洪灾危险性指标信息,利用GIS制图功能绘制不同指标单要素图层。以孕灾环境及危险性指标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多因素综合指数分区模型,基于乡镇行政区,对研究区进行公路洪灾孕灾环境分区及危险性分区,此外对研究区示范公路路段进行孕灾环境分区及危险性分区。论文研究区为重庆市巴南区的11个乡镇,基于公路洪灾乡镇区域孕灾环境及危险性区划理论及分区模型,得出各指标指数范围值,依据该值的临界域进行孕灾环境及危险性分区。其中孕灾环境分区结果:危险区面积238.73km2,占区域面积21.16%;高易发区面积248.66km2,占区域面积22.04%;中易发区及低易发区占区域面积56.8%。危险性评价分区结果:高危险区面积435.16km2,占区域面积38.57%;中危险区面积360.57km2,占区域面积31.96%;低危险区及微危险区占区域面积29.46%。在此基础上,论文以国道G65、省道S415作为示范公路,得到公路各路段孕灾环境及危险性综合指数,据此对其分区。其中公路洪灾孕灾环境分区结果:危险区里程16.58km,占示范公路总里程20.31%;高易发区里程9.46km,占示范公路总里程11.59%;中易发区及低易发区占示范公路总里程68.10%。公路洪灾危险性评价分区结果:高危险区里程10.27km,占示范公路总里程12.58%;中危险区里程45.41km,占示范公路总里程55.64%;低危险区及微危险区占示范公路总里程31.78%。

李晓刚[7](2014)在《黄河晋陕峡谷段与汉江上游白河段若干地点全新世古洪水研究》文中认为第四纪晚期的气候变化,尤其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关系的全新世气候变化,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全新世时期是人类文明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全球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黄河流域和汉江流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从“大禹治水”时期洪水就一直对中华文明进程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汉江上游流域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和重要的水电开发区。全新世古洪水事件是极端气候条件和大气环流异常的一种表现。洪水灾害的发生规律研究不仅是防洪减灾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还对流域水利水电工程和交通工程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然而水文站现有的实测洪水序列和历史调查洪水资料是远不能满足稀遇大洪水计算要求,古洪水水文学研究在洪水频率分析时,使洪水洪峰流量-频率曲线由外延变为内插。因此,全新世时期古洪水事件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详细的野外考察,在黄河晋陕峡谷段选择了柳林XBC剖面、永和YHG剖面、吉县FJJ剖面、吉县MFT剖面,在无定河下游选择了绥德SJGT剖面、清涧BJC剖面,在汉江上游选择了白河JJTZ剖面,在丹江上游选择了商南LZT剖面,8个典型的古洪水滞流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对这8个剖面的古洪水SWD和现代洪水SWD进行了粒度、磁化率、碳酸钙和烧失量等沉积学指标的理化性质测试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和野外特征,鉴别黄河中游晋陕峡谷段、无定河下游、汉江上游白河段和丹江上游竹林关段古洪水滞流沉积物的特征。利用古洪水SWD厚度与含沙量关系法恢复了 8个研究地点各次古洪水洪峰水位,再运用比降面积法和HEC-RAS模型法计算出8个地点各次古洪水洪峰流量。该结果大大延长了研究河段的洪水水文数据序列,从而建立了黄河吴堡水文站、黄河龙门水文站、无定河白家川水文站、汉江白河水文站四个水文站万年尺度洪水洪峰流量-频率关系。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古洪水滞流沉积物一般以极细沙和粉沙为主,分选性良好,自然分布频率曲线峰度尖锐、正偏态。古洪水SWD还具有磁化率较低、碳酸钙含量较高、烧失量较低的特征。综合野外考察观测获得的沉积物宏观特征和实验室的理化指标测试,以及与现代洪水滞流沉积物的对比分析,可以确认8个研究地点所含古洪水SWD都是最典型的古洪水滞流沉积物,是全新世特大洪水在高水位滞流环境下的悬移质沉积物。其分别记录了全新世时期发生在黄河晋陕峡谷、无定河下游、汉江上游和丹江上游的特大古洪水事件。(2)黄河晋陕峡谷段2012年大洪水滞流沉积物粒度性质为粉沙质沙和沙质粉沙。粒度自然分布频率曲线呈现单峰、尖窄型,分选较好,说明是在高水位滞流环境下的悬移质泥沙沉积。平均粒径和中值粒径显示,2012年大洪水SWD从上游至下游粒度分异明显,呈现出随河流纵向的延长,粒径由粗变细的规律性变化。同时受洪水SWD沉积的微地貌环境影响,在回水湾和支沟口内沉积的悬移质泥沙较细,而在两岸缓坡台地较粗。与吴堡、龙门水文站悬移质泥沙粒径相比,洪水SWD是尖灭点处悬移质泥沙沉积,并非整个断面悬移质泥沙的平均值。显然利用水文站所测的全断面全年悬移质泥沙粒径组成平均值,作为古洪水SWD研究参比是不科学的。现代洪水SWD与古洪水SWD具有沉积原理的一致性,因此黄河晋陕峡谷段2012年大洪水SWD粒度特征对古洪水沉积学和水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3)通过全新世风成黄土—古土壤序列年龄框架和OSL测年数据,确定本文研究的8个地点所发现的古洪水滞流沉积物所代表的古洪水事件发生于全新世早期(9000-8500 aBP)、全新世中晚期过渡阶段(3200-2800 a BP)和全新世晚期(1900-1700 a BP)之间。这期间,气候波动剧烈,处于气候转折的时期,在这样的气候背景下,气候很不稳定,时而暴雨频发,时而雨水缺乏,研究区极端洪水发生频率增加。(4)利用古洪水滞流沉积物厚度与含沙量关系法对8个研究剖面中各层古洪水滞流沉积物记录的各次全新世古洪水,进行了古洪水水位恢复。首先运用比降面积法对各个研究地点各次古洪水洪峰流量进行了计算。通过对各个研究河段现代洪水洪痕调查,获得水位高程,使用相同的水文参数和行洪断面进行洪峰流量的验证计算,与最近的水文站实测数据进行比较,误差均小于5%。这说明利用比降面积法在黄河晋陕峡谷段、无定河下游、汉江上游和丹江上游计算的古洪水洪峰流量是可靠的。(5)再运用先进的HEC-RAS模型法对8个研究河段进行了古洪水水面线和洪峰流量的模拟。在每个研究地点2~3 km长的河段上选取河槽断面(20~30个),糙率系数分主槽和滩地三段选取,导入HEC-RAS软件模拟古洪水洪峰流量。运用现代洪水对该方法进行检验,误差亦小于5%。通过糙率系数灵敏度测试发现,HEC-RAS模型法进行古洪水洪峰流量模拟恢复,可有效地减少糙率系数对于计算结果的影响。两种方法计算的各次古洪水洪峰流量相差小于5%,这也说明比降面积法和HEC-RAS模型法在研究河段的使用是合理的,计算结果是可靠。流域面积与最大洪峰流量的对应关系也证明本文计算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因此可以充分说明古洪水洪峰流量的推求结果是合理可信的。(6)将本文计算的全新世古洪水洪峰流量加入到各个河段调查历史洪水和现代实测洪水数据后,延长了这些流域特大洪水的时间序列,计算出了黄河吴堡水文站、黄河龙门水文站、无定河白家川水文站、汉江白河水文站四个水文站万年尺度洪水洪峰流量-频率关系曲线和大洪水发生的重现期,使得洪峰流量—频率曲线的稀遇洪水部分有了计算点的控制,千年一遇的洪水发生频率由外延变为内插,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洪水频率分析的精度。对于黄河晋陕峡谷、无定河下游和汉江上游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交通工程建设和城镇建设的洪水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7)创新点:本文是国内首次运用HEC-RAS模型法恢复计算古洪水洪峰流量,并利用现代洪水验证其精确性;首次在黄河晋陕峡谷段系统开展全新世古洪水水文学研究;首次在无定河流域开展全新世古洪水沉积学与水文学研究;首次在汉江上游白河段和丹江上游开展全新世古洪水沉积学与水文学研究;首次建立了黄河吴堡水文站、龙门水文站、无定河白家川水文站、汉江白河水文站万年尺度洪峰流量-频率关系。

焦双娜[8](2013)在《鄱阳湖区历代防洪方略研究》文中认为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是21世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前不久召开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也彰显了党和国家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水环境在环境建设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水环境的核心问题是水旱灾害问题,我国是受洪水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洪涝灾害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必须引起全党和全国的高度重视。”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中下游交界处的鄱阳湖区,是江西省农业开发最早、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历来洪水灾害的重灾区和多发区,频繁的洪涝灾害危及湖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地制约着湖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鄱阳湖作为长江中下游最大的淡水湖,其吐纳河川、削减洪峰的潜力更应该重视,做好鄱阳湖的防洪工作对整个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体系的建设更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鄱阳湖区人类防洪史入手,通过对不同时期的防洪方略、措施、机构、立法和主要治水人物的系统梳理与归纳,将鄱阳湖区防洪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引起思考,并充分借鉴历史经验、提出鄱阳湖区今后防洪减灾建设的具体建议,以期对改善湖区生态环境、实现湖区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理论贡献。文章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并就国内外关于洪灾的研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第二部分是研究区概况,包括鄱阳湖区的演化发展和湖区历史洪灾演变及成因;第三部分是论文的重点,划分出鄱阳湖区防洪思想发展的不同阶段,在此基础上针对各历史时段进行防洪治水方略、措施等的系统归纳和总结,并探讨其在相应社会背景下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第四部分在前一工作的基础上,就鄱阳湖区人类防洪思想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进行思考,同时为今后湖区防洪减灾提出建设性意见,即:①加快高标准的防洪工程体系建设;②防治水土流失,建设防洪安全体系的生态屏障;③加强防洪非工程措施,建立综合防洪管理体制。最后一部分是论文的结论和展望,同时就论文的局限性作出阐述。

郝高建[9](2012)在《黄河晋陕峡谷吴堡—延长段全新世古洪水水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新世时期是人类文明发展迅速的时期,同时也是全球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从“大禹治水”时期洪水就一直对中华文明进程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洪水研究不仅应成为防治洪水灾害的重点之一,对于流域水利工程建设也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河流沿岸居民生产生活及各类城市建设的安全保障依赖于对河流水文信息的解读及相关洪水量级的预测。然而由于水文现象的复杂性和洪水资料的不足,导致洪水发生频率预测的准确度不能达到要求。而现有实测洪水和历史洪水的资料系列远远不能满足计算稀遇洪水的要求,古洪水水文学研究将洪水重现期延长至几千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洪水频率计算的准确度。因此,全新世古洪水事件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然而黄河中游晋陕峡谷段古洪水研究尚属空白,对吴堡—延长峡谷段进行深入研究,准确地鉴别出古洪水滞流沉积物和黄土堆积物,并以此确定全新世大洪水事件发生的次数、频率、时间及规模,有助于验证水利和防洪工程、交通工程设计洪水、提高工程设计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详细缜密的野外考察,在黄河晋陕峡谷吴堡—延长段及支流延河、无定河选择了柳林XHG、柳林XBC、山西YHG,延河下游GJC-a、GJC-b断面、无定河下游BJC断面等6个含全新世古洪水滞流沉积物的地点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磁化率、粒度、烧失量、CaC03和>0.1mm粒级百分比含量等环境代用指标的室内实验测定,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和野外特征,鉴别黄河吴堡—延长段的古洪水滞流沉积物的特征,进而对其所代表全新世古洪水事件的水位、洪峰流量等水文要素进行恢复计算,并应用相同算法在含现代洪水洪痕或滞流沉积物的断面进行验证计算,最终得到以下结论:(1)黄河中游晋陕峡谷、延河下游、无定河下游所发现的洪水滞流沉积物所代表的古洪水事件发生在全新世中晚期约3200-3 000a B.P.之间。全新世中晚期黄土高原地区气候波动剧烈,从温暖湿润的气候类型向寒冷干旱的气候类型转变,在这样的气候背景下,本区极端洪水发生频率增加。(2)古洪水滞流沉积层颜色明显区别于黄土和古土壤,而且具有水平层理或波状层理,锈斑明显。古洪水滞流沉积层的磁化率为整个剖面最低,烧失量在滞流沉积层中波动较大,CaC03含量比黄土层和古土壤层都高。由于古洪水滞流沉积物与黄土堆积物的沉积环境不同,因此二者在粒度特征上必然会有较大差异。古洪水滞流沉积物是在接近静水环境下形成的,因此其粒度较细,沉积物中含沙的成分少,粉沙颗粒成分含量较高。从粒度特征指标对比,可知滞流沉积物的中值粒径和平均粒径较大且与黄土和古土壤相差不大,但是粉沙百分含量要比黄土和古土壤高。滞流沉积物的标准离差(σ)和分选系数(S0)均比黄土与古土壤低,分选较好。古洪水滞流沉积物夹于坡积土中,致密结实成板状,多处在黄河小支流河沟口内的回水湾发现。室内粒度特征分析表明,古洪水滞流沉积物组成以粗粉沙和极细沙为主,偏态(SK)为正偏态和很正偏态,峰态(Kg)属尖锐和很尖锐峰态,分选系数(S0)小于1.4,属分选好和分选较好范围。从粒度概率累计曲线图看出分为两段式,存在跃移和悬浮两种搬运方式。古洪水滞流沉积物比风成黄土堆积物的平均粒径明显偏粗,分选性风成黄土堆积物较好。(3)沉积学实验结果表明,黄河中游吴堡—延长峡谷段、延河下游、无定河下游的全新世古洪水滞流沉积物具有粉沙质颗粒为主体,分选较好的特点,与本区黄土、古土壤粒度特征的明显区别。(4)运用比降法对上述断面滞、流沉积物所代表的全新世中晚期古洪水事件进行恢复计算,结果显示:黄河柳林XHG古洪水洪峰流量为40610m3/s,黄河柳林XBC古洪水洪峰流量为39 6m3/s,黄河永和县YHG-N古洪水洪峰流量介于27320m3/s~39 280m3/s之间,黄河永和县YHG-S古洪水洪峰流量介于24 240m3/s~39 080m3/s之间,延河GJC-a古洪水洪峰流量介于12 740m3/s~13 910m3/s之间,GJC-b古洪水洪峰流量介于6 840m3/s~8 310m3/s之间,无定河BJC古洪水洪峰流量为17 820m3/s之间。并通过在现代洪痕法和洪峰流量与流域面积法验证了比降面积法合理性和可靠性。(5)为验证在上述河段利用古洪水滞流沉积层推求古洪水洪峰流量的可靠性,本文对位于上述断面附近断面的现代洪水洪痕与滞流沉积物用同样方法进行洪峰流量的计算,其中延河GJC-a断面1977年7月6日洪峰流量为9 800 m3/s,无定河BJC断面1966年7月18日洪峰流量为4 930m3/s,误差在1.7-2.0%之间,与实测数值基本一致,证明用比降法对全新世古洪水的恢复计算准确可靠。同时本文计算所得古洪水洪峰流量值也符合全球众多河流流域面积—洪峰流量关系,因此认为本文古洪水洪峰流量的恢复计算合理可信。(6)将本文计算得到的全新世古洪水洪峰流量加入各河段调查历史洪水以及现代实测洪水数据后,延长了该区特大洪水的序列,其结果表明,黄河中游晋陕峡谷吴堡——延长段、延河甘谷驿段百年一遇、千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低于仅考虑实测洪水和历史洪水时的数值;无定河白家川段百年一遇、千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高于仅考虑实测洪水和历史洪水时的数值。(7)在计算古洪水水位时,本文未遵循适用于其他河流的以滞流沉积物尖灭点高程作为洪峰水位的方法,而是考虑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河流含沙量高、水大沙大的特点,结合滞流沉积物厚度与含沙量恢复得到古洪水水位。在延河GJC-a断面根据同一次洪水在不同部位沉积的不同厚度的滞流沉积物分别计算,结果得到的一致的水位,证明这种方法符合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河流的实际情况。本文研究成果填补了黄河中游、延河、无定河流域古洪水水文学研究的空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从根本上提高了这些地区洪水频率计算的准确度,为相关河段的防洪减灾、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本区基础设施、城乡发展、水利和防洪工程、交通工程等的建设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安启元[10](2009)在《陕西渭河下游洪灾成因分析及防治建议》文中研究说明2003年秋,陕西渭河下游地区发生了特大洪灾。洪灾给渭河下游流域人民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也对陕西的经济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渭河洪灾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自然的原因,但也有人为的原因;有偶发因素,也有必然因素。为了防患于未然,彻底根治渭河下游洪灾发生的隐患,建议尽快优先启动并实施渭河综合治理规划;重新审视评估三门峡水库存在的必要性,至少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降低三门峡水库的蓄水位,减轻库上游地区的防汛压力;加快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落实,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以减少渭河的泥沙量;加大对南山支流的治理,按"上栏""中护""下疏"的思路,对14条南山支流进行防洪保安的综合治理。

二、渭河2003年特大洪灾成因及治理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渭河2003年特大洪灾成因及治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西安古城雨洪管理经验的曲江新区海绵城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水问题的日益严重
        1.1.2 海绵城市规划的开展
        1.1.3 古代城市雨洪防治与利用的智慧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1.2.1 雨洪管理体系
        1.2.2 西安古城
        1.2.3 海绵城市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西安城市发展历史相关研究
        1.4.2 当代雨洪管理体系相关研究
        1.4.3 古代雨洪管理体系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西安古城雨洪管理体系演变与功能
    2.1 西安周边地理环境
        2.1.1 南依秦岭,八水环绕
        2.1.2 原隰相间,地面辽阔
    2.2 西安城市选址的历史变迁
        2.2.1 顺应依附——史前聚落
        2.2.2 依水而居——周秦时期
        2.2.3 引水而居——西汉时期
        2.2.4 八水环都——隋唐时期
    2.3 城市布局与竖向设计
    2.4 水系格局
        2.4.1 河流水系
        2.4.2 河渠水系
        2.4.3 湖泊池沼
    2.5 园林绿化
    2.6 水文化
        2.6.1 治水思想
        2.6.2 亲水活动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西安古城雨洪管理体系经验总结
    3.1 西安古城雨洪管理体系特征总结
    3.2 西安古城雨洪管理体系不足之处
        3.2.1 SWMM模型唐长安内涝原因探究体系构建
        3.2.2 排水管渠概化
        3.2.3 汇水分区划分
        3.2.4 参数及断面设置
        3.2.5 模拟结果分析
        3.2.6 规划方案改善
        3.2.7 唐长安内涝原因探究
    3.3 西安古城雨洪管理体系与海绵城市的耦合
        3.3.1 现行海绵城市体系的不足
        3.3.2 西安市传承古代雨洪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3.3.3 古今体系对比研究
    3.4 西安古城雨洪管理对海绵城市建设借鉴经验总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古代雨洪管理经验的当代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4.1 西安市海绵城市建设概况
        4.1.1 城市基本情况
        4.1.2 海绵城市建设现状
        4.1.3 海绵城市建设重难点
    4.2 古今融合的海绵城市规划途径
        4.2.1 总体思路
        4.2.2 规划原则
        4.2.3 技术路线
    4.3 古今融合的海绵城市设计策略
        4.3.1 宏观层面——构建完善的城市海绵格局
        4.3.2 中观层面——构建循环的城市海绵体系
        4.3.3 微观层面——构建众多的城市海绵斑块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继承创新的当代曲江新区海绵规划实践
    5.1 曲江新区概况
        5.1.1 经济社会发展条件
        5.1.2 地质情况
        5.1.3 气候特点
    5.2 海绵城市建设现状
        5.2.1 城市建设现状
        5.2.2 水系现状
        5.2.3 绿地现状
        5.2.4 现状水问题
    5.3 相关规划要求
    5.4 宏观层面——保障自然山水的海绵城市网络
        5.4.1 溯源历史山水格局
        5.4.2 评价生态本底要素
        5.4.3 构建海绵生态格局
    5.5 中观层面——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海绵体系
        5.5.1 黄渠恢复可能性探究
        5.5.2 “黄渠生态廊道”构建措施
    5.6 微观层面——本土化布置城市低影响开发设施
        5.6.1 曲江池生态改造工程
        5.6.2 道路低影响开发改造
    5.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研究成果
    论文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专着
    学位论文
    期刊论文
    论文集
    国家标准
图表目录
致谢

(2)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降雨量预测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降水演变特征研究现状
        1.2.2 旱涝指标的研究现状
        1.2.3 降雨量预测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1.3.1 主要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岳阳市降水数据分析
    2.1 岳阳市区域概况
        2.1.1 基本概况
        2.1.2 自然环境状况
        2.1.3 社会主要情况
    2.2 降水量分析方法
        2.2.1 移动平均法
        2.2.2 累积距平法
        2.2.3 气候倾向率法
        2.2.4 变化趋势的显着性检验
        2.2.5 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
    2.3 岳阳市年降水量变化特征
        2.3.1 趋势分析
        2.3.2 突变分析
    2.4 岳阳市季节降水量变化特征
        2.4.1 趋势分析
        2.4.2 岳阳市各季降水量突变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岳阳市降雨量的旱涝特征分析
    3.1 旱涝指标简介
        3.1.1 降水距平百分率
        3.1.2 Z指数
        3.1.3 湿度指标
    3.2 岳阳市年旱涝特征分析
        3.2.1 降水距平百分率
        3.2.2 Z指数
        3.2.3 湿度指标
    3.3 岳阳市季节旱涝特征分析
        3.3.1 Z指数
        3.3.2 湿度指标
    3.4 本章小节
第4章 岳阳市降水量预测
    4.1 引言
    4.2 资料来源
    4.3 预测模型简介
        4.3.2 最近邻抽样回归模型
        4.3.3 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4.4 降水预测模型的建立及检验
        4.4.1 最近邻抽样回归降水预测
        4.4.2 小波神经网络降雨量预测
    4.5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降雨量预测及旱涝等级分析
    4.6 岳阳市农业旱涝灾害成因及建议
        4.6.1 自然因素
        4.6.2 社会因素
        4.6.3 建议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北方中东部地区明清时期的气候事件与气候变化及生态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气候事件的概念
    1.2 国内、外明清时期的气候研究现状
        1.2.1 旱灾与干旱事件研究进展
        1.2.2 洪灾与洪涝事件研究进展
        1.2.3 霜雪与寒冷事件研究进展
        1.2.4 综合干、湿、冷、暖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的学术意义
        1.3.3 研究内容的实际意义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及资料来源
        2.1.1 研究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2.1.2 资料来源
    2.2 选择研究区的依据
    2.3 研究方法
        2.3.1 历史文献资料收集法
        2.3.2 以今推古的历史比较法
        2.3.3 田野调查法
        2.3.4 数理统计法
    2.4 本文的研究特点及创新之处
        2.4.1 研究特点
        2.4.2 创新之处
第3章 明清时期旱、涝、冷、暖等级与气候事件的确定
    3.1 旱、涝、冷、暖等级确定方法
        3.1.1 干旱年和洪涝年的确定方法
        3.1.2 冷、暖年的确定方法
    3.2 逐年旱、涝、冷、暖与等级确定
    3.3 气候事件的判断依据
第4章 明清时期的干旱事件与气候变化
    4.1 干旱事件的确定及事件等级的判断
    4.2 干旱事件的史实及气候特征
        4.2.1 明代干旱事件
        4.2.2 清代干旱事件
    4.3 干旱事件的等级及时间分布特征
    4.4 部分干旱事件发生时年降水量的定量恢复
第5章 明清时期洪涝事件与气候变化
    5.1 洪涝事件的确定及事件等级的判断
    5.2 洪涝事件的史实及气候特征
        5.2.1 明代洪涝事件
        5.2.2 清代洪涝事件
    5.3 洪涝事件的等级及时间分布特征
    5.4 部分洪涝事件发生时年降水量的定量恢复
    5.5 洪涝事件与气候变化讨论
第6章明清时期寒冷事件与气候变化
    6.1 寒冷事件的确定及事件等级的判断
    6.2 寒冷事件的史实及气候特征
        6.2.1 明代寒冷事件
        6.2.2 清代寒冷事件
    6.3 寒冷事件的等级及时间分布特征
    6.4 寒冷事件与大风现象
        6.4.1 寒冷事件中的大风现象
        6.4.2 大风发生的原因
    6.5 部分寒冷事件发生时极端最低气温的定量恢复
        6.5.1 极端最低气温的气象记录及低温估算
        6.5.2 部分寒冷事件发生时的极端最低气温
    6.6 寒冷事件与气候变化讨论
第7章 明清时期三类气候事件综合指示的气候变化
    7.1 干旱事件与洪涝事件时间分布的相关分析
        7.1.1 干旱事件与洪涝事件的时间分布序列
        7.1.2 干旱事件与洪涝事件综合分析
    7.2 干旱事件与寒冷事件时间分布的相关分析
        7.2.1 干旱事件持续中冷、暖气候特征
        7.2.2 冷干、暖干气候的原因分析
    7.3 洪涝事件与寒冷事件时间分布的相关分析
        7.3.1 洪涝事件持续中冷、暖气候特征
        7.3.2 冷湿、暖湿气候的原因分析
    7.4 冷干、暖干、冷湿、暖湿具体时段的时间分布
    7.5 小结
第8章 光绪初年干旱事件引起的山西生态系统剧变
    8.1 干旱事件发生前的山西生态系统及人的生态位
        8.1.1 光绪初年山西生态系统类型
        8.1.2 光绪初年干旱事件之前人的生态位及作用
    8.2 特大干旱与山西生态系统剧变
        8.2.1 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动植物与水分变化
        8.2.2 人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主体的异常变化
        8.2.3 分解者的异常变化
    8.3 生态系统剧变的原因
        8.3.1 气候的异常变化
        8.3.2 消费者的极端行为
    8.4 特大干旱导致的社会变化和灾后生态恢复
        8.4.1 生态系统剧变的社会影响
        8.4.2 各类生态系统灾后恢复的过程
第9章 光绪初年干旱事件引起的狼群迁移与聚集
    9.1 狼群大聚集与狼群异常活动的史实
        9.1.1 光绪三年狼群的聚集与分布范围
        9.1.2 光绪四年狼群的聚集与分布范围
        9.1.3 光绪五年狼群的聚集与分布范围
        9.1.4 光绪六年和七年狼群的聚集与分布范围
    9.2 特大干旱期间狼群的来源
        9.2.1 狼群的生存环境与迁移能力
        9.2.2 狼群聚集的数量指示的狼群来源
        9.2.3 狼群聚集与异常活动分布区指示的狼群来源
        9.2.4 灾后狼群的迁移
    9.3 狼群迁移与聚集事件发生的原因
        9.3.1 狼群迁移的原因
        9.3.2 狼群聚集的原因
    9.4 特大干旱期间狼群的生态作用
        9.4.1 狼群在草原地区的生态作用
        9.4.2 特大干旱期间狼群在农耕区的生态作用
    9.5 狼群异常活动消失的原因
        9.5.1 生态环境逐渐恢复
        9.5.2 人为捕杀狼的作用
    9.6 狼群聚集的社会影响及现实启发
        9.6.1 狼群聚集的社会影响
        9.6.2 狼群聚集给予现实社会的启发
第10章 崇祯年间干旱期间北方地区食物等资源的争夺
    10.1 崇祯年间的干旱事件对食物等资源的影响
        10.1.1 北方地区的旱情
        10.1.2 干旱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10.1.3 干旱对野生食物资源的影响
    10.2 食物等资源争夺的类型
        10.2.1 食物等资源争夺的规模类型
        10.2.2 食物等资源争夺的群体类型
    10.3 食物等资源争夺的原因
    10.4 食物等资源争夺的环境和社会效应
        10.4.1 食物等资源争夺的环境效应
        10.4.2 食物等资源争夺的社会效应
    10.5 小结
第11章 结论
    11.1 结论
    11.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大江大河防洪关键技术问题与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 大江大河防洪问题与挑战
    1.1 大江大河防洪问题
    1.2 面临的挑战
2“守与弃”问题关键技术
    2.1“守与弃”优化模型
    2.2“守与弃”决策方案生成
        2.2.1 优化问题求解
        2.2.2 均衡解的群决策
3“蓄与泄”问题关键技术
    3.1 流域高精度来水预报
    3.2 流域水沙运动过程模拟
4 控制潼关高程的三门峡水库运行方式决策案例
5 结论

(5)长江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特征与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河漫滩沉积特征
        1.2.2 河漫滩沉积多环境指标的应用和意义
        1.2.3 河漫滩沉积在恢复古洪水事件中的应用
        1.2.4 河漫滩沉积对流域环境污染的响应
        1.2.5 河漫滩沉积与环境研究展望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概况和样品采集
    2.1 长江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2.1.1 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2.1.2 长江入海水沙特征与变化
        2.1.3 长江中下游河道变迁
        2.1.4 流域人类活动
    2.2 长江下游南京-镇江段概况
        2.2.1 河漫滩分布
        2.2.3 河道演变
        2.2.4 河岸崩塌与防护
    2.3 野外调查和和样品采集
        2.3.1 长江南京段现代河漫滩沉积岩芯
        2.3.2 长江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岩芯
        2.3.3 沉积岩芯分样及工作量
第三章 环境指标及实验分析
    3.1 粒度分析
        3.1.1 粒度特征与沉积环境
        3.1.2 粒度分析方法
    3.2 磁化率分析
        3.2.1 磁化率的环境意义
        3.2.2 磁化率的实验方法
    3.3 地球化学元素分析
        3.3.1 地球化学元素的环境意义
        3.3.2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3.3.3 X射线荧光光谱岩芯扫描分析
    3.4 ~(137)Cs时标计年原理及其实验分析
        3.4.1 ~(137)Cs时标计年原理
        3.4.2 ~(137)Cs比活度测定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长江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特征
        4.1.1 河漫滩沉积岩性特征
        4.1.2 河漫滩沉积构造
        4.1.3 河漫滩沉积特征的环境意义
        4.1.4 小结
    4.2 长江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的粒度特征与沉积环境
        4.2.1 南京段河漫滩沉积的粒度特征
        4.2.2 镇江段河漫滩沉积的粒度特征
        4.2.3 南京-镇江段河漫滩沉积粒度特征对比
        4.2.4 南京-镇江段河漫滩沉积粒度特征的影响因素
        4.2.5 现代河漫滩沉积粒度与洪水
        4.2.6 小结
    4.3 长江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的磁化率特征与沉积环境
        4.3.1 河漫滩沉积的磁化率特征
        4.3.2 河漫滩沉积磁化率与粒度的相关性
        4.3.3 河漫滩沉积磁化率与重金属的相关性
        4.3.4 河漫滩沉积磁化率特征的影响因素
        4.3.5 现代河漫滩沉积磁化率指示洪水事件和重金属污染的可行性
        4.3.6 小结
    4.4 长江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
        4.4.1 河漫滩沉积元素及其与粒度的相关性
        4.4.2 河漫滩沉积元素分布的影响因素
        4.4.3 河漫滩沉积地球化学元素指示洪水事件和重金属污染的可行性
        4.4.4 小结
    4.5 长江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微层理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5.1 河漫滩沉积微层理元素分布特征
        4.5.2 河漫滩沉积微层理元素与粒度的相关性
        4.5.3 河漫滩沉积微相分析
        4.5.4 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长江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记录的流域洪水事件
        5.1.1 河漫滩沉积年代序列
        5.1.2 河漫滩沉积粒度特征记录的流域洪水事件
        5.1.3 河漫滩沉积元素特征记录的流域洪水事件
        5.1.4 河漫滩沉积的洪水标志
        5.1.5 小结
    5.2 长江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记录的重金属污染
        5.2.1 河漫滩沉积环境质量评价
        5.2.2 河漫滩沉积记录的重金属污染历史
        5.2.3 河漫滩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污染
        5.2.4 小结
第六章 论文结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论文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博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及论文成果
    参与科研项目
    发表及完成论文

(6)山区公路洪灾孕灾环境分区及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预期目标
第二章 山区公路洪灾研究基础
    2.1 山区公路洪灾研究理论基础
        2.1.1 山区公路洪灾概念
        2.1.2 山区公路洪灾特点
        2.1.3 山区公路洪灾系统组成
    2.2 山区公路洪灾研究技术基础
        2.2.1 GIS 技术概述
        2.2.2 GIS 的空间分析技术
第三章 山区公路洪灾孕环境分区理论研究
    3.1 山区公路洪灾孕灾环境因子分析
        3.1.1 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发育
        3.1.2 地貌条件
        3.1.3 地质岩性
        3.1.4 年均降雨量
        3.1.5 植被覆盖度
        3.1.6 地质构造
        3.1.7 人类活动
    3.2 山区公路洪灾孕灾环境指标体系构建
        3.2.1 评价指标选取
        3.2.2 指标权重确定
    3.3 山区公路洪灾孕灾环境分区
        3.3.1 孕灾环境分区数据库建立
        3.3.2 孕灾环境分区模型
第四章 山区公路洪灾危险性评价理论研究
    4.1 山区公路洪灾致灾因子分析
        4.1.1 暴雨强度
        4.1.2 洪水频次
        4.1.3 汇流累积量
    4.2 山区公路洪灾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选取
        4.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4.3 山区公路洪灾危险性评价
        4.3.1 危险性评价数据库建设
        4.3.2 危险性评价模型
第五章 山区公路乡镇区域洪灾孕灾环境分区及危险性评价
    5.1 研究区概况
        5.1.1 地形地貌及气象水文
        5.1.2 公路交通网情况
    5.2 山区公路洪灾孕灾环境分区
        5.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2 孕灾环境数据库建立
        5.2.3 公路洪灾孕灾环境分区
    5.3 山区公路洪灾危险性评价
        5.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3.2 危险性指标数据库建立
        5.3.3 公路洪灾危险性分区
第六章 山区公路路段洪灾孕灾环境分区及危险性评价
    6.1 研究路段概况
    6.2 公路路段洪灾孕灾环境分区
        6.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2.2 孕灾环境数据库建立与分区
    6.3 公路路段洪灾危险性评价
        6.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3.2 洪灾危险性评价数据库建立与分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7)黄河晋陕峡谷段与汉江上游白河段若干地点全新世古洪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古洪水研究原理与方法
        1.2.2 国外研究进展
        1.2.3 国内研究进展
        1.2.4 全新世洪水与气候变化
        1.2.5 古洪水研究的工作难点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3.3 研究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理概况和研究剖面选择
    2.1 研究区概况
        2.1.1 黄河中游水文地理概况
        2.1.2 无定河水文地理概况
        2.1.3 汉江上游水文地理概况
    2.2 研究剖面
        2.2.1 黄河柳林XBC剖面
        2.2.2 黄河永和YHG剖面
        2.2.3 黄河吉县FJJ剖面
        2.2.4 黄河吉县MFT剖面
        2.2.5 无定河绥德SJGT剖面
        2.2.6 无定河清涧BJC剖面
        2.2.7 汉江白河JJTZ剖面
        2.2.8 丹江商南LZT剖面
    2.3 研究剖面的地层断代
第3章 滞流沉积物野外判定与室内实验方法
    3.1 野外滞流沉积物判定
    3.2 滞流沉积物室内实验分析方法
        3.2.1 粒度分析
        3.2.2 磁化率分析
        3.2.3 碳酸钙含量分析
        3.2.4 烧失量分析
第4章 实验结果分析与滞流沉积物沉积学特征
    4.1 黄河XBC、YHG、FJJ、MFT剖面
        4.1.1 粒度成分与粒度参数
        4.1.2 粒度分布频率与粒度累积频率
        4.1.3 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与C-M图式
        4.1.4 磁化率、碳酸钙和烧失量分析
    4.2 无定河SJGT、BJC剖面
        4.2.1 粒度成分与粒度参数
        4.2.2 粒度分布频率与粒度累积频率
        4.2.3 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与C-M图式
        4.2.4 磁化率、碳酸钙和烧失量分析
    4.3 汉江JJTZ和丹江LZT剖面
        4.3.1 粒度成分与粒度参数
        4.3.2 粒度分布频率与粒度累积频率
        4.3.3 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与C-M图式
        4.3.4 磁化率、碳酸钙和烧失量分析
    4.4 黄河晋陕峡谷段2012年大洪水滞流沉积物特征
        4.4.1 黄河中游2012年大洪水与滞流沉积物采样
        4.4.2 磁化率分析
        4.4.3 粒度成分
        4.4.4 粒度参数
        4.4.5 粒度分布频率
        4.4.6 吴堡站和龙门站悬移质泥沙粒径对比
    4.5 小结
第5章 洪水水文学重建与计算
    5.1 古洪水水位确定
        5.1.1 滞流沉积物厚度与含沙量法
        5.1.2 古洪水水位确定
    5.2 运用比降面积法古洪水洪峰流量计算
        5.2.1 比降面积法简述
        5.2.2 古洪水行洪断面选择
        5.2.3 比降面积法参数确定
        5.2.4 古洪水洪峰流量计算结果
        5.2.5 现代洪水的验证
    5.3 运用HEC-RAS水力学模型恢复古洪水洪峰流量
        5.3.1 HEC-RAS水力学模型简述
        5.3.2 古洪水行洪断面选择
        5.3.3 水文参数确定
        5.3.4 古洪水洪峰流量模拟结果
        5.3.5 现代洪水检验
        5.3.6 糙率系数灵敏度测试
        5.3.7 两种古洪水洪峰流量计算结果比较
        5.3.8 洪峰流量与流域面积关系的验证
    5.4 洪水经验频率计算
        5.4.1 计算方法
        5.4.2 实测洪水资料
        5.4.3 历史洪水资料
        5.4.4 黄河吴堡水文站洪水频率计算
        5.4.5 黄河龙门水文站洪水频率计算
        5.4.6 无定河白家川水文站洪水频率计算
        5.4.7 汉江白河水文站洪水频率计算
    5.5 小结
第6章 讨论
    6.1 古洪水滞流沉积物鉴别
    6.2 平衡剖面与全新世河槽断面稳定性
    6.3 比降面积法与HEC-RAS模型法比较
    6.4 全新世古洪水发生的气候背景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我国天然河流河道糙率参考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鄱阳湖区历代防洪方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对洪水灾害的研究
        1.2.2 我国对洪水灾害的研究
        1.2.3 对现有研究的思考
2. 研究区概况
    2.1 鄱阳湖区的演化与发展
        2.1.1 鄱阳湖区的地域范围和地理概况
        2.1.2 鄱阳湖的演变与现状
        2.1.3 鄱阳湖区历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2 鄱阳湖区历代洪灾演变及其成因
        2.2.1 鄱阳湖区历代洪灾演变
        2.2.2 鄱阳湖区洪灾原因分析
3. 鄱阳湖区历代防洪思想与措施
    3.1 先秦至南北朝----防洪思想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
        3.1.1 防洪思想与政策
        3.1.2 防洪措施
        3.1.3 主要治水人物
    3.2 隋唐宋元时期----防洪思想的大发展时期
        32.1 防洪思想与政策
        3.2.2 防洪措施
        3.2.3 主要治水人物
    3.3 明清时期----防洪思想的繁荣时期
        3.3.1 防洪思想与政策
        3.3.2 防洪措施
        3.3.3 城市防洪
        3.3.4 主要治水人物
    3.4 民国时期----防洪思想承前启后的过渡期
        3.4.1 防洪思想与政策
        3.4.2 水利机构与立法
        3.4.3 防洪措施
    3.5 建国以后----防洪思想体系的形成和不断完善时期
        3.5.1 防洪思想与水利方针
        3.5.2 水利机构与立法
        3.5.3 防洪措施
        3.5.4 城市防洪
4. 鄱阳湖区今后防洪建设的途径
    4.1 鄱阳湖区历代防洪思想与措施的经验启示
    4.2 鄱阳湖区今后防洪建设的途径
        4.2.1 科学规划,建设高标准的现代化防洪工程体系
        4.2.2 加强湖区水土保持工作,为湖区防洪建设提供生态安全屏障
        4.2.3 加强防洪非工程措施,建立综合防洪管理体制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黄河晋陕峡谷吴堡—延长段全新世古洪水水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全新世环境演变研究进展
        1.2.2 黄土在环境变迁研究中的意义
        1.2.3 古洪水水文学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3.3 研究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和剖面选择
    2.1 研究区地理概况
    2.2 剖面的选择和采样
        2.2.1 黄河晋陕峡谷段
        2.2.2 陕北主要河流
    2.3 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的地层断代
        2.3.1 古洪水发生年代的确定
        2.3.2 研究区域古洪水定年
第三章 环境代用指标的意义和实验方法
    3.1 粒度的环境指示意义和实验测定方法
        3.1.1 粒度的环境指示意义
        3.1.2 粒度的实验测定方法
    3.2 磁化率的环境指示意义和实验测定方法
        3.2.1 磁化率的环境指示意义
        3.2.2 磁化率的实验测定方法
    3.3 碳酸钙的环境指示意义和实验测定方法
        3.3.1 碳酸钙的环境指示意义
        3.3.2 碳酸钙的实验测定方法
    3.4 烧失量的环境指示意义和实验测定方法
        3.4.1 烧失量的环境指示意义
        3.4.2 烧失量的实验测定方法
第四章 实验的分析结果及解释
    4.1 黄河柳林XBC剖面
        4.1.1 黄河柳林XBC剖面粒度成分
        4.1.2 黄河柳林XBC剖面磁化率、碳酸钙和烧失量特征
    4.2 黄河永和县YHG-N剖面
        4.2.1 黄河永和县YHG-N剖面粒度成分
        4.2.2 黄河永和县YHG-N剖面磁化率、碳酸钙和烧失量特征
    4.3 延河GJC-A剖面
        4.3.1 延河GJC-a剖面粒度成分
        4.3.2 粒度自然分布频率曲线图的判定
        4.3.3 粒度累积频率曲线图的判定
        4.3.4 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图的判定
        4.3.5 磁化率、CaCO_3、烧失量实验结果的分析
    4.4 无定河BJC剖面滞流沉积物的沉积学特征及判定
        4.4.1 粒度组成
        4.4.2 粒度自然分布频率曲线图的判定
        4.4.3 粒度累积频率曲线图的判定
        4.4.4 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图的判定
        4.4.5 磁化率、CaCO_3、烧失量实验结果的分析
第五章 水文学计算与分析
    5.1 古洪水成因
    5.2 古洪水行洪断面的确定
    5.3 古洪水水位的确定
    5.4 古洪水洪峰流量计算方法的确定
        5.4.1 控制断面法
        5.4.2 水面曲线法
        5.4.3 水位—流量关系法
        5.4.4 比降-面积法
    5.5 水文参数的确定
        5.5.1 河道糙率
        5.5.2 断面面积
        5.5.3 水力半径
        5.5.4 水面比降
    5.6 古洪水计算结果
        5.6.1 黄河柳林XHG断面
        5.6.2 黄河柳林XBC断面
        5.6.3 黄河永和县YHG-N断面
        5.6.4 黄河永和县YHG-S断面
        5.6.5 延河GJC-a断面
        5.6.6 延河GJC-b断面
        5.6.7 无定河BJC断面
    5.7 现代洪水的验证
        5.7.1 延河GJC-a断面1977年特大洪水恢复计算
        5.7.2 无定河BJC断面1966年特大洪水恢复计算
    5.8 洪峰流量与流域关系的验证
    5.9 洪水经验频率计算
        5.9.1 计算方法
        5.9.2 实测洪水资料
        5.9.3 历史洪水资料
        5.9.4 延河甘谷驿水文站洪水频率计算结果
        5.9.5 无定河白家川水文站洪水频率计算结果
第六章 分析结果与讨论
    6.1 古洪水滞流沉积物的鉴别
    6.2 古洪水事件的环境背景及对早期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
    7.1 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陕西渭河下游洪灾成因分析及防治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2003年洪灾的特点
二、当地受灾情况
    1.受灾人口多。
    2.农田淹没面积大。
    3.地质灾害大面积发生。
    4.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
    5.水利设施特别是防洪设施严重损毁。
    6.教育、卫生等公益设施损毁严重。
三、洪灾成因分析
四、抗洪救灾简况
五、防治洪灾的对策建议

四、渭河2003年特大洪灾成因及治理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西安古城雨洪管理经验的曲江新区海绵城市规划研究[D]. 王晗.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2)
  • [2]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降雨量预测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D]. 黎丽.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3]北方中东部地区明清时期的气候事件与气候变化及生态效应[D]. 温震军.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4]大江大河防洪关键技术问题与挑战[J]. 刘宁. 水利学报, 2018(01)
  • [5]长江南京—镇江段现代河漫滩沉积特征与环境意义[D]. 张凌华. 南京大学, 2015(05)
  • [6]山区公路洪灾孕灾环境分区及危险性评价[D]. 田佳. 重庆交通大学, 2014(03)
  • [7]黄河晋陕峡谷段与汉江上游白河段若干地点全新世古洪水研究[D]. 李晓刚.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5)
  • [8]鄱阳湖区历代防洪方略研究[D]. 焦双娜. 华中师范大学, 2013(S2)
  • [9]黄河晋陕峡谷吴堡—延长段全新世古洪水水文学研究[D]. 郝高建. 陕西师范大学, 2012(03)
  • [10]陕西渭河下游洪灾成因分析及防治建议[J]. 安启元.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9(03)

标签:;  ;  ;  ;  ;  

2003年渭河大洪水成因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