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盆地干旱气候变化的层次结构及趋势预测

东部盆地干旱气候变化的层次结构及趋势预测

一、盆东伏旱气候变化的层次结构和趋势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杜建斌[1](2020)在《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旱灾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也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分析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情况的变化趋势及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对提高粮食主产省的抗旱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收集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农作物播种面积、旱灾受灾、成灾面积、粮食产量等数据,系统的分析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变化趋势和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并以部分省份为例总结不同区域的抗旱减灾措施,最后基于全球气候模型,模拟预测RCP4.5和RCP8.5情景下2031-2060年我国全国范围及粮食主产区不同干旱等级发生的频率及不同干旱等级所占比例,预测未来情景下我国主要粮食主产区干旱的演变趋势,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建国以来我国东北地区旱灾受灾和成灾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均高于其他三个粮食主产区,其中内蒙古省粮食平均受灾和成灾率均最高,其次为辽宁。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黄淮海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旱灾显着降低粮食单产和总产,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均呈负相关。大部分粮食主产省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年变化率负相关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较大的年份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减产较大的年份相对应。(2)不同的种植区域有不同的抗旱减灾措施,东北地区针对玉米主要有育苗移栽、垄作、薄膜覆盖和免耕等抗旱措施,针对大豆有调整耕作方式和应急补灌等抗旱技术。黄淮海地区针对冬小麦、夏玉米主要有秸秆覆盖、应急补灌技术和优化灌溉措施等抗旱减灾技术。西南地区四川省抗旱减灾措施主要有合理种植制度和作物布局、合理的耕作技术、调整合适的播期和管理技术以避开旱灾的影响以及灾后的减灾农艺措施等四个方面。长江中下游的湖南省,年降雨量较大,但易发生季节性干旱,在湖南省主要采用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使用化学制剂调控避旱减灾技术以及干旱适应性防控高产栽培技术等。(3)在气候持续变暖情况下我国干旱发生将进一步加剧,本文基于全球气候变化模型对我国2031-2060干旱程度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RCP4.5情景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大于1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在15%以上,其中黑龙江北部、山东南部、江苏、广东、福建、江西、四川、陕西和西藏南部等地干旱发生频率在25%以上。在RCP8.5情景下我国不同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差异较大,西北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低于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30%,其中黑龙江东北部、辽宁南部、山东南部、江苏北部、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40%。RCP8.5情景下干旱频率和干旱程度比RCP4.5情景高,对我国不同粮食主产区干旱预测表明在RCP8.5情景下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频率和程度比RCP4.5情景下进行加重,而西南地区在RCP8.5情景下干旱比RCP4.5情景下有所减缓。

李晓飞[2](2020)在《快慢因子作用下秦岭北麓骆峪河流域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城市化发展的趋势下,人类的活动对景观格局的演变造成的影响越来越显着,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一直在超负荷运行。近年来,周至县将开展沙·沙河水街项目作为发展重点,但该项目的开展对骆峪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及景观格局的演变带来了严重干扰,出现了众多生态问题,骆峪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低下。骆峪河流域景观格局的演变是秦岭北麓小流域景观格局演变的缩影。而流域的景观格局的形成是自然与人类共同作用的产物,其演变将直接影响流域内的所发生的生态过程,从而影响流域的生态安全。但目前深入研究秦岭北麓小流域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较少,而驱动因子分类也都大同小异,多为自然和人文分类方式。研究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对认知景观演变的过程和景观格局优化具有重要作用,也对流域景观格局的控制和人类活动的管控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本文提出了新的驱动因子分类即快因子和慢因子,基于格局—过程理论,构建驱动—过程—格局模型,应用历史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骆峪河流域景观格局演变过程进行格局分析,同时提出骆峪河流域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从而对秦岭北麓的生态规划提供一些帮助。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四部分:(1)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的提出。分析了“景观演变”及“景观演变机制”,并结合了格局—过程理论,同时应用了“驱动—过程—格局”的时空模型及研究景观格局演变的一些方法和工具,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第二章)。(2)对骆峪河流域的景观格局演变进行分析。主要从骆峪河流域的现状入手并结合相关历史资料和2000年—2015年的遥感数据,首先将骆峪河流域的演变进行时空分段:在空间上将骆峪河流域分为了山地段、平原段和水街段;在时间上分为形成阶段、发展阶段和扰动阶段,分析不同阶段骆峪河流域的景观格局是如何形成及演变的。然后运用ArcGIS分析技术、土地利用面积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方法重点分析了2000年—2015年近十五年骆峪河流域景观格局的演变情况(第三章)。(3)骆峪河流域景观演变驱动机制分析。分别从快因子和慢因子两种驱动因子作用下,分析驱动因子是如何作用于景观格局的,并在对应提出驱动因子作用下骆峪河流域的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第四、五章)。(4)对两种驱动因子进行比较。主要比较了两种驱动因子的分析侧重点、缺点、适用条件以及限制要求(第六章)。本文的结论有以下三点:(1)提出了一套基于历史和遥感数据分析的研究框架。(2)提出了在快因子和慢因子的分类方式下的景观格局演变研究的技术路线。(3)分别提出了在快慢因子驱动作用下的景观演变的驱动机制,对未来研究空间格局演变的学者提供一些借鉴意义和新的尝试。

王笑歌[3](2019)在《辽西地区干旱评价及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辽宁省西部地区正常年份降水量仅有500 mm左右,水资源匮乏、旱灾频发,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制约。建立适宜的干旱级别评价方法、掌握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对于认识干旱发生规律、当地合理地进行抗旱减灾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当地降水量数据和干旱历史资料,对现有的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进行修正,在建立起新的适应于当地的多指标数值化旱情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探讨辽西地区干旱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分析了这一地区干旱成因,使用水分平衡模型预测土壤增墒、退墒过程,再对该地区干旱演变趋势做了预测,并提出了旱情评价、抗旱减灾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修正干旱分级标准。使用当地降水、干旱发生等的历史资料,在对已有的国家行业、地方干旱指标标准进行了修正的基础上,用9种干旱指标建立起了辽西地区干旱指标等级标准体系。这9种指标有气象干旱指标降雨距平百分率、Z指数、SPI指数、连续无雨日数,水文干旱指标河道来水量距平百分比和水库蓄水量距平百分比,农业干旱指标土壤相对湿度和农作物受旱面积百分比,社会经济干旱因旱饮水困难人口百分比。修正前后分级指标比较,修正前全国旱情等级标准偏高,不适于辽西地区干旱评价。(2)提出旱情综合评价方法。把辽西地区气象干旱、水文干旱、农业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四种类型干旱旱情按从轻到重,分别赋予由1到4数值;然后把4种类型干旱旱情等级数值先分别平方、再求和计算平均值,最后再对平均值开平方,该平方根即为综合旱情等级值。经典型干旱年份数据验证,结果表明这一综合评价方法是可行的。(3)降水及干旱发生时空分布具有明显规律性。年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即朝阳建平北部年降水量最低、地处该区东南部的锦州市年降水量相对较高;地处该区东北-西南走向中间地带的阜新和葫芦岛市居朝阳和锦州市之间。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表明,辽西地区降水第一空间模态为全区统一偏多或偏少;第二空间模态表现为东南和西北方向的反向变化;第三空间模态为辽西东部和西部之间降水量的反相变化。辽西地区年降水量呈40年、23年、10年、5年准周期性变化。春季最长连续无雨日数最长,秋季次之,较夏最短;但地区间差异不明显,夏季最长连续无雨日数以阜新市最长、葫芦岛和锦州次之。当地干旱发生频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区域性,季节上以春季最高、秋季最低、夏季居中。辽西地区生长季各级农业干旱年频率由南向北逐渐增加趋势。轻度、中度干旱全区发生频率几乎均在50%以上,其中朝阳、阜新、葫芦岛地区达到70~80%,严重干旱、特大干旱发生频率较轻度、中度干旱频率有所降低,其空间格局类似。(4)基于前期降雨指数模型和水分平衡模型分别建立了适于当地农田土壤墒情的退墒和增墒预测预报。所建模型墒情预测值与历史实测资料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当地农田耕地土壤退墒和增墒过程墒情预测预报,但其预报精度主要取决于预报方案的精度;为此,该模型的建立需要较长时间序列、较短时间间隔的土壤墒情数据资料,并且保证数据准确可靠。(5)各地干旱是大气环流和局部地形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从大气环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海温及地形因素等方面入手分析辽西夏季干旱的成因,结果表明对流层各层大尺度环流系统相互配合驱动,在850h Pa、500h Pa、200h Pa各层环流系统控制下使辽宁夏季降水偏少、导致辽西地区干旱发生。不同区域的前期海温外强迫对辽西夏季发生干旱产生影响。前一年4月西太平洋海区与辽西夏季降水的对应关系最好,其暖水年时降水偏少共10年,可作为评判辽西夏季降水的重要指标。辽西地区地处内蒙古高原和辽河平原的中间过渡带,使得西北来的锋面天气系统到葫芦岛、朝阳地区下沉辐散,不利于降水维持或形成。(6)依据大气环流预测干旱发生精度不高。从天文因素、大气环流、海温等方面对辽西夏季降水量中长期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的结果表明:(1)前一年12月的太阳黑子指数对辽西夏季降水量有一定的指示作用,研究建立了两者间的预报关系,在2016-2018年的预报实践中,合格率为2/3;(2)对影响辽西夏季降水量的前期大气环流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如下500h Pa高度场的3个关键区,对辽西夏季降水量有一定的指示作用;(3)对影响辽西夏季降水量的前期海表温度特征进行分析,得出4个海温关键区,对辽西夏季降水量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从近3年的预报效果来看,并没有一个十分出色的预报指标将三年均预报正确,其原因可能为辽宁省汛期降水量受很多因素影响,如台风登陆等,而台风降水难以预测,且其对降水格局的影响显着。本研究修正了辽西地区干旱分级标准,提出旱情综合评价方法,分析了降水及干旱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建立了适于当地农田土壤墒情的退墒和增墒预测预报,分析了辽西干旱的大气环流和地形成因,并尝试基于大气环流来预测该区中长期旱涝趋势。上述成果可以使得辽西地区旱情评价更加科学,可为今后实际的抗旱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赵志军[4](2017)在《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区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然灾害一直是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重大因素,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自然灾害的致灾程度逐渐加重,一方面是因为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另一方面是人类社会发展使人口和经济集聚,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使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呈指数增长。当前,自然灾害已经成为人类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防灾减灾任重道远。重庆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和冬季风的交替控制,夏季暴雨频繁,大风冰雹灾害时常发生,秋冬季低温连阴雨等自然灾害在大部分地区也产生重大影响。重庆也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夏季容易出现高温伏旱天气。重庆市地形以山地、丘陵、台地、沟谷等为主,地质构造复杂,地表岩性的脆弱度高,容易发生地质灾害。自重庆市直辖以来,经济迅速发展,人类对地表的破坏进一步加剧,导致新的灾害点不断出现。自然灾害已经严重制约了重庆市经济的发展,因此对重庆市自然灾害区划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现有的重庆市自然灾害数据,依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和地理区划理论,采用数理统计、空间分析和地理区划等方法,研究重庆市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特点和形成机制,自然灾害地域分异和组合,综合评价重庆市自然灾害指数,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区划方案。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重庆市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重庆市主要的自然灾害类型有暴雨山洪、干旱、风雹、低温阴雨、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它们在各地区都有分布,但其发生的数量、规模、频率、强度和结构有显着的区域差异。万州区和云阳县等地的地质灾害数量最多,每平方公里的地质灾害点超过13个;其次是渝中部的涪陵、长寿和渝西部的合川等地;渝西部地区和渝东南的酉阳和秀山地质灾害相对较少。除了万盛和城口外,重庆市其余地区伏旱的频率都很高,尤其是长江、嘉陵江和綦江等河谷地区伏旱尤为严重;春旱多发于渝西地区,夏旱多发于渝东北和渝西部地区,秋旱多发于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冬旱多发于渝东北地区;暴雨有三个高值区,分别是酉阳、开州、以北碚、合川交界处;洪涝灾害多发于沿江河谷地区和低洼地区,主要是长江、嘉陵江、綦江、乌江、大宁河等沿岸地区;高温多发于重庆市中部和西部海拔较低地区,尤其是沿江河谷地区高温日数长、强度大;大风多发于渝东北,尤其是万州和巫溪两地;冰雹多发于酉阳和秀山。地质灾害、暴雨洪涝、高温和大风等自然灾害多发于5-9月份,地质灾害和暴雨洪涝多集中在7、8月份;低温、连阴雨、冰雹等自然灾害多发于春秋两季;干旱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不同季节干旱类型不同,影响最重的是伏旱。(2)重庆市自然灾害地域分异与组合规律。重庆市自然灾害地域分异是在纬度地带性规律的背景下,主要由地貌、气候、地质构造、岩性和社会经济等因素导致的地方性和局地性地域分异规律。受地貌宏观格局的制约,重庆市东北部和东南部低山中山区与重庆市中部和西部丘陵低山区的区域自然灾害有显着差异。前者具有自然灾害种类多、强度大和垂直分异性;后者的自然灾害点多面广,强度较小,但因分布在人口经济密集区,自然灾害损失较重。在这两大自然灾害区内部,由小地形和小气候造成更小空间尺度的自然灾害分异。重庆市自然灾害区域组合有显着的差异,渝东北地区为伏旱地质山洪风雹秋冬旱灾害组合区;渝东南地区为伏旱地质冰雹雷暴冷冻连阴雨灾害组合区;开县-梁平-垫江地区为山洪伏旱地质灾害组合区;万州-忠县-云阳地区为高温伏旱洪水地灾风雹夏旱灾害组合区;重庆市主城九区-璧山-江津为高温伏旱洪灾地灾组合区;渝西部地区为伏旱地灾低温连阴雨春夏旱灾害组合区。(3)自然灾害综合指数。本文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基于GIS空间分析,在分析重庆市自然灾害孕灾环境敏感度、致灾因子危险度和承灾体脆弱度的基础上,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法计算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指数,以反映重庆市自然灾害系统的特征、性质及其空间差异。自然灾害综合指数高值区位于渝东北的巫溪、巫山、奉节、城口、万州、云阳等地区,自然灾害综合指数值超过2.7;其次是主城区及其周边地区。自然灾害综合指数低值区位于渝东南的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等地,自然灾害综合指数值小于1.7;其余地区的自然灾害综合指数值介于1.7-2.7之间。(4)根据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指数的区域差异和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与组合,以导致自然地理和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的地貌为界线,划分重庆市自然灾害区。首先主要依据宏观的孕灾环境、区域自然灾害组合和特征,划分第一级自然灾害区;进而主要依据区域自然灾害组合、自然灾害强度和频率,在第一级自然灾害区基础上划分第二级自然灾害区。由此将重庆市分为渝东北和渝东南中山低山自然灾害区(Ⅰ)和渝中部和西部丘陵低山自然灾害区(II)二个一级自然灾害区、七个二级自然灾害区。

周婷婷[5](2017)在《重庆市干旱时空分布特征与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干旱作为世界上最常见、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之一,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其发生频率和强度都呈增加趋势,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也日益加重,对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以及城市建设进程加快,旱涝影响的范围和领域已经从农业、农村发展到城市和生态。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好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和管理,构建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防灾减灾体系,减轻干旱灾害对农作物的不利影响,对降低农业生产损失,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重庆市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各种灾害频发,加上农业基础设施较差,农业资金投入较少,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全市农作物受灾严重,成灾率一直高居不下。因此,研究重庆市干旱时空分布特征与规律为研究重庆市干旱的发生发展、监测预报;应对安全生产以及趋利避害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本文基于重庆市地方标准《气象灾害标准》,利用重庆市34个国家基本气象站1961-2010年日降水量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统计1961-2010年重庆市34个区县干旱类型及其等级,运用Hurst指数法、滑动t突变检验法、Morlet小波分析法进行时间序列的分析以及运用Arc GIS空间插值法,对季节性干旱从干旱频率、持续天数、干旱站次比以及干旱综合强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分析年干旱强度综合指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和规律。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区县季节性干旱在时间上有不同的变化趋势,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近50a(1961-2010年)重庆市春旱、伏旱和冬旱持续天数呈小幅度下降趋势;夏旱、秋旱持续天数呈微弱上升趋势。1961-2010年间,重庆市季节性干旱持续天数和干旱站次比均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20世纪60年代的春旱发生范围最大,20世纪90年代的春旱发生范围最小;20世纪90年代的夏旱发生范围最大,20世纪70年代的夏旱发生范围最小;20世纪70年代的伏旱发生范围最大,20世纪80年代的伏旱发生范围最小;20世纪80年代的秋旱发生范围最大,21世纪初的秋旱发生范围最小;20世纪60年代的冬旱发生范围最大,21世纪初的冬旱发生范围最小。(2)区县季节性干旱频率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重庆市西部的潼南区、大足区、荣昌区、中部的丰都县、忠县和东北部的云阳县、巫溪县等地是春旱发生的主要区域,春旱频率较大;渝东南部和渝中部的长寿区、万盛等地春旱频率小。渝西部的潼南区、大足区、荣昌区和渝东北部的奉节县、巫溪县、巫山县等地夏旱频率较大;渝东南部和广大的渝中部地区夏旱频率小。重庆市西部以及中部长江流域河谷地区,尤其是长江、嘉陵江和綦江等河谷地区是伏旱发生的主要区域,伏旱频率高;渝东北部的城口县和渝西南部的万盛等地是伏旱较轻。重庆市东北部的巫溪县、巫山县、奉节县、东南部的秀山县、酉阳县和西部的潼南区等地是秋旱发生主要区域,秋旱频率较高。重庆市东北部的云阳县、奉节县、巫溪县等地是冬旱发生的主要区域,冬旱频率较大。(3)区县季节性干旱历年总强度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春旱历年总强度的高值区主要在渝西部的潼南区、大足区、荣昌区、渝东北部的云阳县等地;低值区主要在渝东南部的秀山县、酉阳县、渝东北部的城口县和渝西南部的万盛等地。历年夏旱总强度高值区在渝西部的潼南区、铜梁区、大足区、荣昌区、永川区和渝东北部的城口县、巫溪县等地;低值区在渝东南部的秀山县、酉阳县、黔江区、彭水县和渝中部的万盛、南川区、长寿区、丰都县、忠县等地。历年伏旱总强度高值区在渝西部的江津区和中部的长寿区、涪陵区等地;低值区在渝中部的万盛和渝东北部的城口县等地。历年秋旱总强度高值区在渝东北部的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等地;低值区在渝西部的铜梁区、渝中部的巴南区、万盛、南川区、长寿区、涪陵区、垫江县、忠县等地。历年冬旱总强度高值区在渝东北部的云阳县、巫山县、巫溪县等地;低值区在广大的渝中部和渝西部地区。(4)区县年干旱强度在时间上呈下降趋势,多年平均干旱强度在空间上呈中间高、南北低的分布特征。时间特征:近50a(1961-2010年)重庆市区县年干旱强度呈小幅度下降趋势。空间分布特征:重庆市西部的潼南区、璧山区、中部的涪陵区、武隆区和渝东北部的巫溪县、巫山县等地年干旱强度大;渝中部的南川区、万盛、渝东南部的酉阳县、秀山县和渝东北部的城口县等地年干旱强度轻。(5)重庆市年干旱强度时间上呈下降趋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存在多重时间尺度的振荡周期。近50年(1961-2010年)重庆市年干旱强度呈小幅度下降趋势,变化倾向率为-7.89/10 a。重庆市年干旱在20世纪70年代强度最大,20世纪90年代后期干旱强度最小。重庆市年干旱强度突有1个变年份,为1979年前后的年干旱强度由增强变为减弱。重庆市年干旱强度存在准2a、5a和18a三个振荡周期,重庆市1961-2010年年干旱强度经历了弱→强→弱→强→弱→强几个阶段。

王朕,梁川,赵鹏,詹存[6](2016)在《川中丘陵区地表干湿长程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探究川中丘陵区干湿动态动力学机制,提供旱涝预测的理论依据,根据川中丘陵区8个气象站点1958—2013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潜在蒸散量,构建出湿润指数,在此基础上利用去趋势波动分析方法(DFA),对逐月、分季节、极端干湿湿润指数序列进行长程相关性分析,并探讨了影响湿润指数长程相关性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除南充、遂宁外,其余地区逐月湿润指数变化长程相关,并非完全随机;分季节与极端干湿湿润指数序列均具有明显强于逐月湿润指数序列的长程相关性。此外,湿润指数长程相关性具有较为显着的季节特征,以夏季最强,秋、冬两季次之,春季最弱,对于极端气候而言,极端湿润长程相关性强于极端干旱。降水变化是川中丘陵区干湿变化长程相关性的决定因素。因此,季节性旱涝规律及水气输送特征应为研究区旱涝预测的研究重点。

王明田[7](2012)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四川农业季节性干旱的发展趋势及应对措施》文中指出1.四川省气候变化既与全球、全国总体一致,又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等原因而具有其独特性。1961—2007年,四川省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高温日数均呈上升趋势;四季中,冬、秋季增暖较为显着,春、夏季呈略微增温趋势;区域间比较,川西北高原增温幅度最大,四川盆地增温幅度相对较小。同时,四川省降水量持续减少,平均每10a约减少20mm;四季中,春季降水量变化不大,夏、秋季降水量减少,冬季降水量有所增加;区域间比较,盆地减少最为显着,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南山地略有增加。2.降水总量的减少使四川省水资源呈下降趋势;大雨以下天气过程减少,连续无雨或少雨日数增多,暴雨、大暴雨呈上升趋势,导致降水有效性下降,水土流失加剧,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农业干旱的季节性和阶段性问题更加突出;气候变暖导致农田蒸散加剧,高原、高山积雪减少,河流水位下降,有效灌溉用水减少,水分亏缺量进一步上升,农业生产将面临更加严重的干旱威胁。3.收集四川省149个气象站50a(1959年—2008年)的逐日降水量、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风速、水汽压等气象资料,选用国家标准中相对湿润度指数(M)作为干旱指标,以年、季为时间尺度,研究四川省干旱频率和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近50a干旱强度和发生范围的年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四川年尺度干旱频率和强度均呈西高东低的带状分布。高发区主要在川西高原、川西南山地、盆中及盆南局部,高发区的干旱强度以中旱以上为主;少发区主要在达州、泸州、宜宾等地和乐山—眉山—雅安一带,少发区的干旱强度以轻旱为主。年际变化趋势上,干旱强度有所减弱,但最近10a明显增强,且干旱范围扩大。从季尺度看:干旱频率和干旱强度都是冬季最大,春季次之,秋季较小,夏季最小;季尺度的年际变化趋势,春旱强度呈减小的趋势,但范围略扩大;夏旱强度和范围都略有增大;秋旱强度呈略减弱的趋势,但干旱范围有所增大,特别是近10a来,秋旱范围增大趋势明显;冬旱强度呈略减趋势但范围有所增大。2006年等典型年实况与分析结果十分吻合,说明本文采用的干旱分级方法在四川省具有较好的适用性。4.基于水分亏缺原理,建立玉米干旱监测模型,结果表明:四川盆地玉米生育期干旱频率较高的时段主要为拔节-乳熟阶段,且发生面积最广。按空间分布特征把盆地划分为3个干旱区,其中大巴山以南、涪江及沱江流域在玉米全生育阶段出现干旱的频率最高,普遍都在50%以上。5.依据气温、海拔、干燥度、地形地势、地理位置等特点,将四川农业生态区划分为8个不同类型区,比较分析各区典型站点及其主要种植模式的降水满足度、降水满足度保证指数、降水盈亏产量降低率、产量降低率风险指数、降水利用效率和降水经济效率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各区防旱避灾种植制度优化模式。主要结论:1)四川省各种植模式多年平均降水满足度、降水保证指数地区之间差异较大,攀枝花最低,雅安最高。2)四川省不同区域、不同种植模式、不同作物及其不同生育阶段基于降水盈亏的产量降低率多年均值差异较大。区域分布上,雅安最低,仅23%,攀西最高,达50%以上,其余地区30%—-40%;种植制度上,麦—玉—苕等旱三熟低于麦—稻等水旱轮作两熟制;作物中,小麦、油菜、秋播马铃薯高于水稻、玉米、棉花、红薯和大豆;生育阶段上,冬小麦、冬油菜、秋播马铃薯作物开花前后普遍较高,各种作物生育末期较低。3)基于自然降水,攀枝花等川西南山地干热河谷区、西昌等川西高原安宁河平原半湿润区和平武等川北半湿润山地丘陵过渡区、遂宁等川中丘陵夏伏旱频发区、巴中等川东北盆周湿润山区遭遇旱灾的风险极大,麦—玉—苕等旱三熟的产量降低率风险指数相对较小;雅安等盆地内其余地区由于阶段性降水过多引起湿害偏重,导致麦—稻等水旱轮作两熟制略优于旱三熟。4)基于降水利用效率和降水经济效率,各地比较一致,较优的种植制度首先是麦(油、薯)—稻两熟制,其次才是麦(油)—玉—苕(豆)旱三熟。5)综合旱涝灾害风险、降水利用效率和降水经济效率,以及复杂地形等因素,有较好灌溉条件的农田应以麦(油、薯)—稻水旱轮作两熟制为主,而无水源保障的旱地则以麦(油)—玉—苕(豆)旱三熟为主。6.利用四川省盆盆地区玉米产量资料、生育期资料和相关气象资料,针对农业保险费率厘定等干旱灾害风险转移技术服务需求,建立四川省盆地区玉米干旱风险评估的气候干旱风险模型、作物干旱风险模型、产量灾损风险模型、抗灾性能模型、旱灾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和相应的指标体系,并以此为依据,将四川省盆地区玉米划分为高、中、低3个风险区。风险高值区主要集中在盆西北大部、盆中及盆南部分地区,中值区主要在盆北及盆南部分地区,低值区主要在盆东北、盆西南及盆东南部分地区。

汪志辉,李家启,张爽,吉莉,郑定学,刘斌[8](2012)在《山城伏旱的气候特征及其对花木的影响(英文)》文中认为[目的]为重庆北碚地区花木产业的发展提供指导。[方法]利用山城北碚1981-2010年伏旱年份的伏旱天数、伏旱期降水量、伏旱期平均温度和极端最高温度资料及20052007年黄桷兰的物侯生长状况与物候观测资料,分析山城伏旱的的发生趋势、伏旱的强度趋势、伏旱强度与降水量和极端最高温度的关系、伏旱开始期的出现趋势以及伏旱对花木的影响。[结果]山城伏旱的发生概率为57%,轻旱、中旱、重旱、特重旱的出现概率分别为30%、10%、7%、10%;伏旱强度与降水量、极端最高温度没有线性比例关系,伏旱期日平均降水量小于0.9mm,极端最高温度在35.0~45.0℃,出现极端最高温度≥40.0℃的概率为30%;伏旱开始期出现在6月下旬~8月中旬,但特重旱的开始期出现在6月下旬~7月下旬,结束时间在9月上旬;在伏旱期间,当一侯中有3d极端最高温度>35.0℃时,高温伏旱开始影响花木的正常生长,当一侯中有3d极端最高温度>40.0℃时,高温伏旱对花木的生长造成严重影响。[结论]根据伏旱的特点,结合天气趋势预报并采取针对性防御措施可减小伏旱对花木的影响。

廖光明,延军平,胡娜娜,刘阳[9](2012)在《四川盆地东部近50年降水与旱涝时间序列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四川盆地东部地区8个国家基准气象台站1960~2010年逐日降水观测资料,运用线性分析、降水趋势系数等方法,分析了四川盆地东部年降水量以及季节降水量的时间序列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Z指数法建立旱涝指数模型,结合Mexican Hat小波变换理论研究旱涝灾害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周期振荡和变化规律,并对未来旱涝演变趋势进行判断。结果表明,四川盆地东部地区年降水量有弱减少趋势,各季节降水趋势差异较大,秋季明显减少,而夏、冬季有增加趋势。各季节旱涝灾害变化存在着不同的年际、年代际周期变化特征,不同的时间尺度周期具有不同的交替变化规律。春、秋季节旱涝存在6a和10a左右周期振荡,近期6a周期振荡显着。夏季现处于20a左右尺度上降水稳定性较差的偏涝期内,易发级别高、灾情重的洪涝灾害。秋季近期仍处于10a左右尺度周期的干旱期,并将逐步向下一个偏涝期过渡。

韩世刚[10](2010)在《重庆市高温伏旱气候特征及其预报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用重庆市34个气象站的地面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采取M-K突变检验、EOF分解、小波分析等相应的统计方法,对重庆市夏季高温伏旱的分布规律、影响因子等进行了分析,并使用变温方案以及BP神经网络模型对重庆市的最高气温以及高温伏旱强度预测预报进行了探讨,得出如下主要结论:重庆地面极端高温极值区域位于西南角的綦江、万盛、江津、巴南一带,历史极端高温达到了44℃以上。重庆历史极端高温的低值中心位于东南部的酉阳,它的历史最高气温只有38.1℃。地面盛夏气温变化同高空各层之间变化趋势有密切联系,这种联系随高度的增加逐步减小,到500hPa的时候联系已经不是很密切了。在与地面最接近的850hPa层,大多数时候表现为同地面一致的增温、降温,并且波峰、波谷之间距离不大。利用M-K突变检验分析,从地面到高空,重庆盛夏气温没有明显的突变年份。从90年代开始,地面和高空都逐步转为增温趋势趋势,且高空增温趋势早于地面。重庆市有四个高温易发区域,分别在东北角的巫山、北部的万州附近、中部的涪陵和丰都一带以及西南角的万盛和綦江附近,数值在18d/a左右;严重高温的四个多高温日数的区域虽然与较重高温大体一致,但高温日数要明显减少,为4d/a左右;特别严重高温的高值区和低值区与上述两个级别基本一致,但数值却急剧减小,东南角的特别严重高温日数低于0.2 d/a。从季节变化上看,重庆市高温日主要发生在7月和8月,其中8月的高温日数和高温强度都大于7月。1960-2009重庆市的高温日数从时间上看,近50a各级高温的高温日数基本上呈现出“增加-减少-增加”的趋势。重庆中部的涪陵、丰都,西部的江津为伏旱高发区,8站次/10a以上。西部的万盛,东北部的城口为伏旱低发区,只有4站次/10a左右。重庆伏旱区主要分布在沿长江两岸、嘉陵江下游,以及其它海拔300米以内地区,伏旱较少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大巴山、七曜山等地。重庆伏旱开始时间最集中的是7月上旬。重庆伏旱总的来说在60年代和70年代为高发期。而整个80年代为伏旱低发期,每年只有15站次左右。从90年代开始,伏旱又有所增加,每年有25站次左右。重庆特重伏旱和重度伏旱从90年代开始有明显增多趋势。通过M-K突变检验发现重庆伏旱在1979年发生突变,1979年以前为伏旱高发期,1979年以后为伏旱低发期。从70年代到90年代,重庆秀山的伏旱经历的“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与全市其余地区趋势完全相反。用EC850hPa格点数字预报温度预报值做重庆市最高温度预报,可用变温的幅度值加以订正,订正值要根据变温幅度,并考虑预报当天的天气,于以增加。通过这种实用的方法,可以提高最高温度预报的精确度。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重庆地区高温伏旱指数进行了拟合和独立样本预报试验,结果都表现出比逐步回归模型优越的性能,说明该预测模型在高温伏旱预测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二、盆东伏旱气候变化的层次结构和趋势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盆东伏旱气候变化的层次结构和趋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1.3 旱灾的发生及抗旱对策
        1.3.1 旱灾的定义及评价指标
        1.3.2 我国农业旱灾发生的原因
        1.3.3 防旱抗旱措施及对策
    1.4 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内外旱灾的发生情况
        1.4.1 国外旱灾发生
        1.4.2 我国旱灾发生特点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1.3 技术路线
    2.2 数据来源
    2.3 指标测定
    2.4 计算方法
第三章 我国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3.1 引言
    3.2 东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2.1 黑龙江
        3.2.2 吉林
        3.2.3 辽宁
        3.2.4 内蒙古
    3.3 黄淮海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3.1 河北
        3.3.2 河南
        3.3.3 山东
    3.4 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4.1 安徽
        3.4.2 湖北
        3.4.3 湖南
        3.4.4 江苏
        3.4.5 江西
    3.5 西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5.1 四川
    3.6 讨论
        3.6.1 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的时空变化
        3.6.2 粮食主产省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变化趋势
        3.6.3 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3.7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区域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东北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3.1 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4.3.2 大豆抗旱技术研究
    4.4 黄淮海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4.1 夏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4.4.2 冬小麦抗旱技术研究
    4.5 西南地区
        4.5.1 水稻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5.2 玉米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5.3 小麦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6 长江中下游地区
        4.6.1 红黄壤坡耕旱地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与关键技术
        4.6.2 农业化学节水制剂研制与避旱减灾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
    4.7 小结
第五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未来干旱发生的趋势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数据来源
        5.2.2 干旱指标
    5.3 我国不同区域的干旱演变趋势
        5.3.1 轻旱演变趋势
        5.3.2 中旱演变趋势
        5.3.3 重旱演变趋势
        5.3.4 特旱演变趋势
        5.3.5 干旱演变趋势
    5.4 我国粮食主产区干旱特征演变
        5.4.1 东北地区
        5.4.2 黄淮海地区
        5.4.3 长江中下游地区
        5.4.4 西南地区
    5.5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生产的影响及未来抗旱对策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快慢因子作用下秦岭北麓骆峪河流域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现实问题
        1.1.2 学科问题
        1.1.3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 研究范围与对象
    1.3 研究目的
    1.4 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1.5 文献综述
        1.5.1 景观格局演变的相关研究进展
        1.5.2 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力及驱动机制的研究进展
        1.5.3 秦岭北麓骆峪河流域的相关研究进展
        1.5.4 研究评述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内容
    1.8 论文框架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景观格局
        2.1.2 景观演变与景观格局演变
        2.1.3 景观演变机制与驱动因子分类
    2.2 景观格局演变的理论与方法
        2.2.1 景观格局演变的理论基础
        2.2.2 景观格局演变的研究方法
        2.2.3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工具与方法
    2.3 景观演变驱动机制的理论与方法
        2.3.1 景观演变的驱动机制
        2.3.2 驱动—过程—格局—功能分析模型构建
        2.3.3 不同驱动因子分类及其驱动机制分析模型
    2.4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
    2.5 本章小结
3 骆峪河流域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3.1 骆峪河流域现状概况
        3.1.1 自然地理环境
        3.1.2 社会人文环境
        3.1.3 景观格局现状
    3.2 秦岭北麓与骆峪河流域演变阶段划分
        3.2.1 骆峪河流域景观格局形成阶段
        3.2.2 骆峪河流域格局发展阶段
        3.2.3 骆峪河流域景观格局扰动阶段
        3.2.4 骆峪河流域历史阶段特征总结
    3.3 基于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3.3.1 数据处理与景观分类
        3.3.2 2000年—2015年骆峪河流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3.3.3 2000年—2015年骆峪河流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总结
    3.4 基于景观格局指数的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3.4.1 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方法
        3.4.2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
        3.4.3 骆峪河流域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3.4.4 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慢因子驱动下骆峪河流域景观格局演变机制分析
    4.1 慢变量驱动因子—生态过程—格局变化
        4.1.1 地质驱动—板块运动—秦岭北麓基本格局形成
        4.1.2 地貌驱动—流水作用—秦岭北麓72峪形成
        4.1.3 气候驱动—气流运动—季风气候形成
        4.1.4 水文驱动—河水侵蚀—骆峪河河流的形成
        4.1.5 土壤变量—植物生长过程、动物迁徙过程—动植物产生
        4.1.6 发展需求变量—农业种植—产业以农业为主
    4.2 慢变量因子驱动下骆峪河流域景观格局演变机制
        4.2.1 慢变量驱动因子驱动下的骆峪河流域演变过程演绎
        4.2.2 慢变量驱动因子与空间格局的相关关系
        4.2.3 慢变量因子驱动下的骆峪河流域驱动机制的提出
    4.3 本章小结
5 快因子驱动下骆峪河流域景观格演变机制分析
    5.1 快变量驱动因子与景观格局的演变
        5.1.1 自然干扰
        5.1.2 人为干扰
    5.2 快变量因子驱动下的骆峪河流域景观格局演变机制
        5.2.1 快变量因子驱动下骆峪河流域演变过程演绎
        5.2.2 快变量驱动因子与空间格局的相关关系
        5.2.3 快变量因子驱动下的骆峪河流域驱动机制的提出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不足
    6.1 主要结论
        6.1.1 骆峪河流域格局演变总结
        6.1.2 驱动因子比较分析与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Ⅱ 图片索引
附录-Ⅲ 表格索引
致谢

(3)辽西地区干旱评价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干旱评价指标
        1.2.2 旱情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1.2.3 土壤含水量预测研究
        1.2.4 降水量中长期预测研究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主要资料
    2.1 研究区概况
    2.2 主要数据资料及其来源
        2.2.1 降水量数据
        2.2.2 河道流量数据
        2.2.3 土壤含水量数据
        2.2.4 水库蓄水量数据
        2.2.5 受旱面积数据
        2.2.6 农村因旱饮水困难数据
第三章 辽西地区干旱指标适用性分析及修正
    3.1 干旱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3.1.1 干旱指标选取原则
        3.1.2 采用干旱指标的选取及计算
    3.2 干旱指标适用性分析
        3.2.1 典型站点选择
        3.2.2 辽西地区典型站点历史干旱频率分析
        3.2.3 干旱指标适用性分析及修正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辽西干旱综合评价方法
    4.1 干旱综合评价模型及方法
        4.1.1 干旱综合评价模型
        4.1.2 干旱综合评价所采用的数学方法
    4.2 典型干旱年旱情综合评价验证
        4.2.1 单点单指标干旱指标计算
        4.2.2 单点单指标定性定量分析计算
        4.2.3 单点多指标综合计算
        4.2.4 单点指标空间综合分析
        4.2.5 多指标空间综合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辽西干旱时空间规律分析
    5.1 辽西降雨时空特征
        5.1.1 辽西降水空间分布及年内分配
        5.1.2 降水量的EOF分析
        5.1.3 降水量变化趋势分析
        5.1.4 降水量丰枯周期分析
    5.2 辽西地区干旱持续期的空间分布特征
        5.2.1 分析方法
        5.2.2 作物生长季连续无雨日数分析
        5.2.3 各季连续无雨日分析
    5.3 辽西干旱频率的空间分布规律
        5.3.1 以降水量距平百分率为指标的干旱频率
        5.3.2 河道径流距平指标干旱频率
        5.3.3 土壤相对湿度指标干旱频率
    5.4 本章小结
        5.4.1 降水量时空特征
        5.4.2 连续无雨日数特征
        5.4.3 干旱频率特征
第六章 土壤墒情短期预测研究
    6.1 墒情监测及预报现状
        6.1.1 墒情监测
        6.1.2 墒情预报
    6.2 资料收集整理
    6.3 退墒模型的建立
        6.3.1 退墒的物理过程
        6.3.2 退墒预报
        6.3.3 土壤退墒特性
        6.3.4 退墒曲线率定结果的验证
    6.4 增墒模型
        6.4.1 增墒的物理过程
        6.4.2 增墒预报
        6.4.3 土壤增墒特性
    6.5 预报模型验证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旱涝趋势中长期预测研究
    7.1 辽西地区干旱的天气气候成因
        7.1.1 辽西地区夏季干旱的天气成因
        7.1.2 辽西夏季干旱的前期海温外强迫影响
        7.1.3 辽西干旱的地形因素
        7.1.4 辽西典型干旱时间成因分析
    7.2 基于前期气候特征的旱涝中长期预测
        7.2.1 前期大气环流预测辽西夏季降水
        7.2.2 前期海温预测辽西夏季降水
    7.3 基于天文背景的旱涝年预报方法研究
        7.3.1 太阳黑子与辽西降水的关系
        7.3.2 由太阳黑子预测辽西地区降水
    7.4 各种方法预测结果比较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4)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拟解决关键问题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论文新意、可行性分析和技术路线
        1.5.1 论文新意
        1.5.2 可行性分析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重庆市自然地理特征
        2.1.2 重庆市社会经济特征
    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2.3.1 层次分析法
        2.3.2 反距离权重法
        2.3.3 叠加分析
第3章 重庆市主要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和成因
    3.1 暴雨洪涝
        3.1.1 基本概念
        3.1.2 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
        3.1.3 洪涝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3.1.4 洪涝灾害的时间分布特征
        3.1.5 暴雨洪涝成因
    3.2 干旱灾害
        3.2.1 基本概念
        3.2.2 干旱特征
        3.2.3 干旱成因
    3.3 地质灾害
        3.3.1 地质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
        3.3.2 地质灾害成因
    3.4 低温、阴雨
        3.4.1 低温
        3.4.2 连阴雨
        3.4.3 低温阴雨
        3.4.4 低温、连阴雨成因
    3.5 大风冰雹
        3.5.1 大风
        3.5.2 冰雹
        3.5.3 大风冰雹的成因
    3.6 高温
        3.6.1 高温时空分布
        3.6.2 高温成因
第4章 重庆市自然灾害区域组合与分异
    4.1 重庆市自然灾害的地域组合
    4.2 重庆市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
        4.2.1 自然灾害地方性分异
        4.2.2 自然灾害局域性分异
    4.3 重庆市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和组合
        4.3.1 渝东北伏旱地质山洪大风秋冬旱灾害组合区(I)
        4.3.2 渝东南部伏旱地质冰雹雷暴冷冻连阴雨灾害组合区(II)
        4.3.3 开县、梁平、垫江山洪伏旱地质灾害组合区(III)
        4.3.4 万州、忠县、云阳、涪陵伏旱洪水地质风雹夏旱灾害组合区(IV)
        4.3.5 重庆市主城区九区、綦江、璧山、江津高温伏旱洪水地质灾害组合区(V)
        4.3.6 渝西部伏旱地质低温连阴雨春旱灾害组合区(VI)
第5章 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区划
    5.1 自然灾害区划原则、区划方法
        5.1.1 自然灾害区划原则
        5.1.2 重庆市自然灾害区划方法
    5.2 重庆市自然灾害区划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权重获取
        5.2.1 指标的选取
        5.2.2 重庆市自然灾害指标权重的获取
    5.3 重庆市自然灾害致灾因子危险度
        5.3.1 重庆市致灾因子危险度评价指标
        5.3.2 致灾因子危险度
    5.4 重庆市承灾体脆弱度
        5.4.1 承灾体脆弱度评价指标
        5.4.2 重庆市承灾体脆弱度
    5.5 重庆市孕灾环境敏感度
        5.5.1 重庆市孕灾环境敏感度评价指标
        5.5.2 孕灾环境敏感度
    5.6 自然灾害综合指数
    5.7 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区划方案
    5.8 重庆市自然灾害分区概述
        5.8.1 渝东北和渝东南中山低山自然灾害区(Ⅰ)
        5.8.2 渝中部和西部丘陵低山自然灾害区(II)
第6章 防灾减灾
    6.1 加强自然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害防灾体系
        6.1.1 加强自然灾害的科学研究
        6.1.2 自然灾害防灾体系的建立
    6.2 健全自然灾害防灾减灾领导机制
    6.3 系统、科学、规范的修建防灾减灾工程和防灾保障体系
    6.4 借鉴国内外的防灾减灾经验、制定适合本区域的防灾减灾对策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5)重庆市干旱时空分布特征与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研究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之处和可行性分析
        1.5.1 创新点
        1.5.2 可行性分析
第2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重庆市自然地理特征
        2.1.2 重庆市农业生产概况
    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第3章 重庆市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与规律
    3.1 春旱时空分布特征与规律
        3.1.1 春旱频率空间分布特征与规律
        3.1.2 春旱持续天数时空分布特征与规律
        3.1.3 春旱站次比的时间分布特征与规律
    3.2 夏旱时空分布特征与规律
        3.2.1 夏旱频率空间分布特征与规律
        3.2.2 夏旱持续天数时空分布特征与规律
        3.2.3 夏旱站次比的时间分布特征与规律
    3.3 伏旱时空分布特征与规律
        3.3.1 伏旱频率空间分布特征与规律
        3.3.2 伏旱持续天数时空分布特征与规律
        3.3.3 伏旱站次比的时间分布特征与规律
    3.4 秋旱时空分布特征与规律
        3.4.1 秋旱频率空间分布特征与规律
        3.4.2 秋旱持续天数时空分布特征与规律
        3.4.3 秋旱站次比的时间分布特征与规律
    3.5 冬旱时空分布特征与规律
        3.5.1 冬旱频率空间分布特征与规律
        3.5.2 冬旱持续天数时空分布特征与规律
        3.5.3 冬旱站次比的时间分布特征与规律
第4章 重庆市干旱强度时空分布特征与规律
    4.1 重庆市区县历年季节性干旱强度空间分布特征与规律
        4.1.1 区县历年春旱总强度
        4.1.2 区县历年夏旱总强度
        4.1.3 区县历年伏旱总强度
        4.1.4 区县历年秋旱总强度
        4.1.5 区县历年冬旱总强度
    4.2 重庆市区县年干旱强度时空分布特征与规律
        4.2.1 重庆市区县年干旱强度时间分布特征与规律
        4.2.2 重庆市区县年干旱强度空间分布特征与规律
    4.3 重庆市年干旱强度及其时间变化
        4.3.1 重庆市年干旱总强度
        4.3.2 重庆市年干旱强度时间变化特征与规律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6)川中丘陵区地表干湿长程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与资料来源
2 方法
    2. 1 湿润指数计算方法
    2. 2 极端干湿事件定义方法
    2. 3 DFA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 1 逐月湿润指数长程相关性
    3. 2 分季节湿润指数长程相关性
    3. 3 极端干湿事件长程相关性
    3. 4 影响干湿时序长程相关性的气象要素分析
        3. 4. 1 气象因子长程相关性
        3. 4. 2 干湿时序与气象因子标度指数一致性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7)气候变化背景下四川农业季节性干旱的发展趋势及应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区域背景
        1.1.1 农村社会经济特点
        1.1.2 农业自然环境特点
    1.2 研究现状
        1.2.1 气候变化研究
        1.2.2 农业干旱研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目标与思路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思路
    1.5 主要研究内容
        1.5.1 四川省农业干旱的发展趋势
        1.5.2 农业干旱的监测与评估
        1.5.3 防旱避灾种植制度优化
        1.5.4 农业干旱风险转移技术
2.气候变化背景下四川农业季节性干旱的发展趋势
    2.1 前言
    2.2 资料与方法
        2.2.1 资料来源
        2.2.2 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气温变化特点
        2.3.2 降水变化特点
        2.3.3 日照变化特点
        2.3.4 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特点
        2.3.5 季节性干旱变化趋势
3.农业干旱监测
    3.1 前言
    3.2 四川省土壤水分自动观测和人工观测数据对比分析
        3.2.1 资料来源
        3.2.2 站点的选取和分析方法
        3.2.3 结果分析
        3.2.4 结论和讨论
4.干旱评估
    4.1 前言
    4.2 基于相对湿润度指数的四川省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4.2.1 材料和方法
        4.2.2 结果与分析
        4.2.3 结论与讨论
    4.3 利用水分盈亏指数评估四川盆地玉米生育期干旱
5. 防旱避灾种植制度优化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研究区域背景、分类与种植制度选择
        5.2.2 资料来源
        5.2.3 研究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作物系数订正
        5.3.2 降水满足度分析
        5.3.3 降水保证指数分析
        5.3.4 基于降水保证指数的种植制度评价
        5.3.5 产量降低率的比较分析
        5.3.6 产量降低率的风险分析
        5.3.7 降水利用效率的比较分析
        5.3.8 降水经济效率的比较分析
    5.4 结论与讨论
6.农业干旱风险转移
    6.1 前言
    6.2 农业干旱风险转移研究的主要内容
        6.2.1 农业干旱风险评估
        6.2.2 农业干旱灾害认证
        6.2.3 农业干旱灾害损失评估
        6.2.4 农业干旱监测预测
        6.2.5 农业防旱减灾技术研发与推广
    6.3 四川省盆地区玉米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
        6.3.1 资料与方法
        6.3.2 结果与分析
        6.3.3 小结
7.结论与讨论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7.1.1 四川省气候变化
        7.1.2 四川省农业干旱发展趋势
        7.1.3 相对湿润度指数(M)在四川农业干旱监测评估中的适用性
        7.1.4 水分盈亏指数在四川盆地玉米生育期干旱评估中的试用
        7.1.5 防旱避灾种植制度优化
        7.1.6 旱灾综合风险评估模型的探索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7.2.1 农业干旱发展趋势
        7.2.2 农业干旱监测评估
        7.2.3 种植制度优化
        7.2.4 农业干旱风险转移
    7.3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7.3.1 相对湿润度指数(M)
        7.3.2 种植制度优化
        7.3.3 玉米干旱灾害综合风险指数及模型
        7.3.4 模型的外延性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在读期间获奖情况

(8)山城伏旱的气候特征及其对花木的影响(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Materials and Methods
Analysis on Climate Characters of Summer Drought in Mountain City
    Occurring trend of summer drought
    Strength trend of summer drought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nsity of summer drought with rainfall and extremely highest temperature
    Average temperature, highest temperature and extremely highest temperature during summer drought
Effects of Summer Drought on Flowers and Trees
    Growth condition of Michelia champaca
    Effects of summer drought on flowers and trees
    Surface features of dead plants
    Surface features of living plants
Prevention Measures
    With the help of meteorological forecast and climate characters of summer drought
    Digging and deepening
    Intertillage and ground coverage
    Trunk whitening and shadowing
    Water-retaining agent
    Irrigation
    Antitranspirant
    Fulvic acid-stomatal closing type
Conclusions

(9)四川盆地东部近50年降水与旱涝时间序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研究方法
        1.2.1 降水变化特征
        1.2.2 旱涝指数的确定
        1.2.3 旱涝灾害的多时间尺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降水量总体变化特征
    2.2 季节性降水量变化特征
    2.3 季节性旱涝灾害分析
    2.4 旱涝灾害的多时间尺度特征
3 结语

(10)重庆市高温伏旱气候特征及其预报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引言
    1.1 高温伏旱研究回顾与现状
        1.1.1 国内高温伏旱研究回顾与现状
        1.1.2 重庆市高温伏旱的研究回顾与现状
    1.2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和使用资料及方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重庆盛夏气候背景分析
    2.1 重庆市极端高温地理分布
    2.2 重庆4个部位代表站高温序列分布
    2.3 重庆盛夏(7、8月)地面到高空的温度变化规律分析
        2.3.1 重庆盛夏地面到高空的逐月温度分布
        2.3.2 重庆盛夏地面到高空的温度年代分布
        2.3.3 地面和高空盛夏平均温度相关分析
        2.3.4 地面和高空盛夏平均温度突变分析
    2.4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重庆高温日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3.1 高温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
    3.2 高温日数的时间分布特征
        3.2.1 高温日数的季节变化
        3.2.2 高温日数的年际变化特征
    3.3 高温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
        3.3.1 高温日数气候倾向系数的空间分布特征
        3.3.2 高温日数的EOF分解
    3.4 结论和讨论
第四章 重庆伏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4.1 伏旱的空间分布特征
    4.2 伏旱的时间分布特征
        4.2.1 伏旱的开始时间分布
        4.2.2 伏旱的年际变化特征
    4.3 伏旱振荡周期小波分析
    4.4 伏旱的时空变化特征
    4.5 结论和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短期最高温度预报方案
    5.1 资料与思路
    5.2 季节划分的方案
    5.3 用有无降水划分的方案
    5.4 850HPA温度24H变温分类的方案
    5.5 结语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中期高温伏旱预测模型
    6.1 重庆高温伏旱指数定义
    6.2 BP神经网络的原理
    6.3 预报模型建立
    6.4 预报结果检验
    6.5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
    7.3 不足
    7.4 展望
研究成果
致谢

四、盆东伏旱气候变化的层次结构和趋势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D]. 杜建斌.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2]快慢因子作用下秦岭北麓骆峪河流域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研究[D]. 李晓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辽西地区干旱评价及预测研究[D]. 王笑歌.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4]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区划研究[D]. 赵志军. 西南大学, 2017(02)
  • [5]重庆市干旱时空分布特征与规律研究[D]. 周婷婷. 西南大学, 2017(02)
  • [6]川中丘陵区地表干湿长程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 王朕,梁川,赵鹏,詹存.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6(S1)
  • [7]气候变化背景下四川农业季节性干旱的发展趋势及应对措施[D]. 王明田. 四川农业大学, 2012(04)
  • [8]山城伏旱的气候特征及其对花木的影响(英文)[J]. 汪志辉,李家启,张爽,吉莉,郑定学,刘斌.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09)
  • [9]四川盆地东部近50年降水与旱涝时间序列分析[J]. 廖光明,延军平,胡娜娜,刘阳.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09)
  • [10]重庆市高温伏旱气候特征及其预报方案研究[D]. 韩世刚. 兰州大学, 2010(06)

标签:;  ;  ;  ;  

东部盆地干旱气候变化的层次结构及趋势预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