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水条件下稻田磷淋失研究

淹水条件下稻田磷淋失研究

一、淹水条件下水稻田中磷的淋溶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徐鹏[1](2021)在《几种典型稻田种植模式下土壤N2O排放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氧化亚氮(N2O)被认为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温室气体之一,N2O的产生及减排问题备受世界各国研究者们关注。农田生态系统N2O排放贡献了主要的人为N2O排放。近年来,稻田被认为是N2O排放的重要源,稻田N2O生产和排放主要受作物生长、环境因子及田间管理等影响,其中作物是稻田系统中的核心。我国稻田种植模式多样,华中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稻田种植区域之一,该区域有多种稻田种植模式。但是对比多种稻田种植模式下田间N2O排放及探究其微生物影响机制的研究尚不多见,特别是稻田前茬或当季作物种植对N2O排放研究较少。氮肥施用是促进稻田作物生长的关键因子,也是影响田间N2O排放的重要因素,关于当季施氮肥对稻田N2O排放特征的研究已有不少,但是前茬施氮肥对后茬稻田土壤N2O排放研究少有报道。为深入理解不同稻田种植模式下作物生长对稻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以及前茬施氮肥对后茬稻田土壤N2O排放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本研究依托湖北黄冈和武汉两个野外农田试验站。在黄冈试验站以双季稻-休闲、中稻-油菜和中稻-小麦三种稻田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旱作季不同作物种植对稻季土壤N2O排放的影响;另外,以旱稻-油菜和中稻-油菜两种稻田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稻季当季作物种植对稻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最后对比研究了几种稻田种植模式稻田系统N平衡及N2O在N循环中的贡献。在武汉华中农业大学校内试验站以油菜-水稻模式为研究对象,探究前茬施氮对后茬土壤N2O排放的影响。通过原位观测N2O排放通量,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其理化性质以及提取土壤DNA,对硝化(AOA-amo A和AOB-amo A)和反硝化(nir S、nir K和nos Z)过程中相关基因进行定量测序,以揭示影响稻田土壤N2O排放关键调控因子。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双季稻-休闲三季稻季N2O累计排放分别为1.32±0.12、0.82±0.09和2.97±0.18kg N ha-1,中稻-油菜模式下三季稻季N2O累计排放分别1.38±0.16、0.91±0.15和1.06±0.04 kg N ha-1,中稻-小麦三季稻季N2O累计排放分别0.95±0.07、0.51±0.09和0.74±0.08 kg N ha-1,中稻-小麦稻田模式三季稻季的N2O累计排放都显着低于其它两种模式(p<0.05);对比双季稻-休闲和中稻-油菜两种模式,前两季稻季N2O的累计排放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冬季种植不同作物能够影响后期稻季稻田N2O排放。主要因为冬季不同作物种植不仅影响了稻季土壤活性碳氮含量及其它们比值的变化,且影响了与N2O生成相关微生物活动和功能基因丰度。而对比休闲期与旱作季,两季休闲期、油菜季和小麦季稻田N2O累计排放分别为0.12±0.05和0.13±0.04,1.24±0.20和0.81±0.10,0.98±0.25和0.70±0.04 kg N ha-1。两年油菜季和小麦季土壤N2O排放并没有显着差异,但它们显着高于休闲期的N2O排放量。主要因为冬季作物种植期间,施肥增加了壤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底物,促进相关功能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加了N2O产生和排放。2.旱稻-油菜和中稻-油菜稻季种植作物能够降低土壤N2O排放。旱稻-油菜种植模式下有作物处理两年稻季N2O累计排放分别为1.54±0.16和2.57±0.28 kg N ha-1,无作物处理N2O累计排放分别为2.45±0.07和3.74±0.37 kg N ha-1;中稻-油菜种植模式下有作物处理两年稻季N2O累计排放分别为0.71±0.20和0.76±0.04 kg N ha-1,无作物处理N2O累计排放分别为1.43±0.35和1.16±0.08 kg N ha-1。两种模式中无作物处理两年稻季N2O累计排放都要显着高于有作物处理(p<0.05)。这主要归因于裸地情况下的土壤具有更高的无机氮含量,可为硝化和反硝化微生物活动提供更多的底物。在旱稻-油菜模式中,不种作物可以增加AOA-amo A和减少nos Z基因拷贝数从而促进N2O产生和排放;在中稻-油菜模式中,不种作物可以减少nos Z基因拷贝数从而促进N2O产生和排放。此外,不管有无作物种植,旱稻稻季稻田N2O排放显着高于水稻稻季,主要因为稻季旱作种植土壤水分(water filled pore space,WFPS)和稻季更高的土壤无机氮含量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硝化作用,从而促进土壤N2O排放,而AOA的硝化作用是主要贡献者。相比旱稻种植,水稻种植影响了反硝化功能基因nos Z基因,促进了N2O向N2的还原。3.水稻季施氮肥没有显着影响后面油菜季土壤N2O排放,而油菜种植季施氮加速了随后水稻种植季N2O的排放。在油菜生长季,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导致的土壤DIN浓度高导致N2O排放。水稻生长季各处理N2O排放量均呈脉冲分布,这与田间排水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分解产生的DOC含量较高有关。此外,除活性C、N外,土壤DOC与NO3-的比值对土壤N2O排放起关键作用。因此,当减缓水旱轮作(油菜-水稻轮作)土壤N2O排放时,应氮肥后效及调控土壤活性碳氮比。4.黄冈试验区中稻-小麦种植模式下作物吸收氮量最高,达到344.11 kg N ha-1,显着高于其它几种稻田种植模式,主要归因于旱作季小麦氮吸收;本研究发现中稻-小麦种植模式下N2O损失量最低,占肥料氮比例也最低(0.38%),低于双季稻-休闲(0.44%)、中稻-油菜(0.51%)和旱稻-油菜(0.68%)种植模式;此外,中稻-小麦种植模式下淋溶损失氮量也最低。因此,对比其它几种稻田种植模式,中稻-小麦种植模式具有更高的保氮优势。综上所述,冬季种植不同作物,稻季种植作物和油菜种植季施氮可以通过影响稻季土壤水分含量(淹水,WFPS)、活性碳氮含量及其它们比值和N2O产生相关功能基因丰度来影响稻田N2O排放。因此,本研究建议可以通过改变稻田作物种植、调节土壤水分和可利用的碳氮含量及其比值来调控稻田N2O的排放。在黄冈地区,与其它几种稻田种植模式相比,中稻-小麦种植模式下作物吸收氮量最高,而N2O排放和淋溶损失氮量最低,因此,对比其他几种稻田种植模式,在氮素利用和减少损失方面,中稻-小麦种植模式具有一定优势。

秦川[2](2021)在《稻田垄作免耕提高土壤氮素肥力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水稻是世界上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约占谷物种植面积的23%,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29%,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约占亚洲的31%。稻田生态系统是一种极其独特的生态系统,它的形成、演变和发展,与淹水灌溉、人为耕作、水稻栽培及水稻生长所要求的环境是分不开的。水稻土是在特殊的土壤管理措施下发育形成的,包括定期的淹水、排水、耕作、翻动和施肥等。“淹水条件下耕作”一直是水稻土利用中的最大难题,导致土壤大团聚体被破坏,易溶性养分淋失,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及群落结构组成发生变化,使得水田的氮肥利用率不到旱地的一半。近些年来,稻田中大量化肥的施用更加剧了氨挥发、N2O排放和氮素淋溶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稻田垄作免耕技术是一种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在田间起垄改变土壤的通气状况和水分利用条件,可以有效改善我国西南地区中低产稻田的土壤肥力状况和提高作物产量,但其作用机制并不完全清楚,尤其是垄作免耕对土壤氮素转化及氮循环转化相关微生物的影响尚缺乏深入研究。本文的研究目的为探索耕作措施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机制,构建长期垄作免耕下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和作物生产力的量化关系,并以氮素为例研究耕作措施对水稻土中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及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反应导致的氮素损失及相关微生物的丰度、活性和群落结构组成,再利用宏基因组学方法研究耕作措施对稻田土壤中七种氮代谢途径特征的影响,初步解释垄作免耕提高土壤肥力的部分作用机理。本研究采用了Fuzzy综合评价法、15N同位素标记法、田间原位监测和室内培养法、定量PCR、宏基因组学和高通量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垄作免耕下稻田土壤肥力时空演变规律、土壤综合肥力与作物生产力间的关系、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作用的影响机理、氮代谢途径相关的微生物特征及提高氮肥利用率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经过近30年的长期耕作,不同耕作措施下稻田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和水稻产量变化存在较大差异,稻田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ntegrated fertility index,IFI)和水稻产量的平均值大小均表现为:垄作免耕>常规耕作>冬水田。垄作免耕、常规耕作和冬水田措施下水稻产量分别由1990年7000 kg hm-2分别增产至8993.3kg hm-2、8572.7 kg hm-2和8312.4 kg hm-2;垄作免耕措施下稻田土壤肥力综合指数平均值为0.66,分别比常规耕作和冬水田高0.09和0.18。说明长期垄作免耕能够显着提高稻田土壤综合肥力和水稻产量。2、从稻田土壤养分年际变化特征看,经过近30年的长期耕作,发现垄作免耕能够有效提高稻田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垄作免耕措施下稻田土壤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32.86 g kg-1、2.20g kg-1、143.35 mg kg-1和26.61 mg kg-1,均显着高于冬水田和常规耕作措施。三种耕作措施下稻田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年际变化规律均一致。从稻田土壤养分季节变化特征看,在整个水稻生长季(5-9月),相比于常规耕作措施,冬水田和垄作免耕措施均能有效利用氮磷钾等土壤养分,且土壤肥力的季节变化趋势一致;耕作措施对于土壤p H值和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季节变化并不明显,而耕作措施对稻田土壤的游离态氧化铁含量的季节变化影响较大。从稻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化特征看,三种耕作措施下稻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游离态氧化铁含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表现为0-10 cm>10-20 cm>20-40 cm,说明养分都有向土壤表层(0-10cm)富集和积累的趋势。3、通过15N同位素示踪标记、田间原位监测和室内培养分析等方法,发现垄作免耕可以显着提高氮肥利用率。垄作免耕措施下氮肥利用率为31%,分别比冬水田和常规耕作措施下氮肥利用率高11%和14%。三种耕作措施下随水损失的氮素占施入氮素总量的比例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损失范围为19.5%-53.9%;垄作免耕措施下的NH3挥发损失最高,达到18.2%,分别比冬水田处理和常规耕作措施的NH3挥发损失高4.9%和7.73%,说明稻田生态系统中氮素随水损失和氨挥发损失是最主要的氮素损失途径。证明与长期冬水田和常规耕作相比,垄作免耕措施是一种较好的能够显着提高稻田氮肥利用率的耕作措施。4、利用15N同位素标记技术测定不同耕作措施稻田土壤中反硝化速率和厌氧氨氧化反应速率,发现三种耕作稻田土壤中均发生了反硝化反应和厌氧氨氧化反应,且水稻土的反硝化速率和厌氧氨氧化速率大小顺序均表现为:冬水田>常规耕作>垄作免耕;三种耕作稻田土壤中反硝化速率范围为2.85-4.20 nmol N g-1dry soil h-1,厌氧氨氧化速率的范围为0.42-1.09 nmol N g-1 dry soil h-1,且三种耕作措施下水稻土的厌氧氨氧化作用对N2产量的贡献率范围在12.85%-21.33%之间,耕作措施对稻田土壤中厌氧氨氧化作用对N2产生量的贡献率没有显着影响,同时证明了厌氧氨氧化作用是水稻土中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定量PCR和Illumina Hi Seq高通量测序等技术发现在三种耕作稻田土壤中均检测到了反硝化微生物和厌氧氨氧化微生物,在DNA水平上反硝化微生物nos Z功能基因(的丰度范围为4.86×107-7.56×107 gene copies·g-1(dry soil),厌氧氨氧化16S r RNA基因丰度的范围为6.91×105-8.52×105 gene copies·g-1(dry soil),反硝化微生物nos Z基因的丰度比厌氧氨氧化16S r RNA基因丰度高两个数量级;三种耕作稻田土壤中反硝化微生物nos Z基因和厌氧氨氧化微生物16S r RNA基因丰度最高的均为冬水田,最低的均为垄作免耕。而在c DNA水平上,三种耕作措施下的水稻土中nos Z功能基因转录丰度范围为4.21×105-7.43×105 gene copies·g-1(dry soil),厌氧氨氧化16S r RNA基因转录丰度的范围为3.07×105-7.44×105 gene copies·g-1(dry soil),反硝化微生物nos Z基因与厌氧氨氧化16S r RNA基因丰度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稻田土壤中反硝化微生物nos Z基因群落与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和根瘤菌属(Rhizobium)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硝态氮和铵态氮是影响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稻田土壤中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的优势种群为浮霉菌门Candidatus Brocadia属,全氮和p H值是影响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耕作措施对反硝化微生物nos Z基因和厌氧氨氧化微生物16S r RNA基因的群落结构影响不显着,说明垄作免耕可能是通过影响反硝化细菌和厌氧氨氧化细菌的数量,而不是通过影响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组成来氮素循环。5、结合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三种不同耕作措施稻田土壤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发现三种不同耕作措施稻田土壤具有相同的氮代谢途径:氨同化过程是检出频率最高的氮代谢途径,而厌氧氨氧化过程是检出频率最低的氮代谢途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微生物可以同时参与包括氨同化、硝酸盐异化还原和硝酸盐同化还原等7种氮代谢途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微生物可以同时参与包括氨同化、反硝化、硝酸盐异化还原和硝酸盐同化还原等4种氮代谢途径,体现了稻田土壤中氮代谢功能多样性。不同耕作措施下稻田土壤中同一氮代谢过程可由不同的微生物参与,且负责整个氮代谢途径的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也并不完全相同。综上所述,在紫色土稻田生态系统中,与冬水田和常规耕作相比,长期垄作免耕显着提高了稻田土壤肥力和作物生产力,通过研究稻田生态系统中与氮循环相关的微生物作用,明确了耕作措施对与氮素损失相关的微生物丰度、群落结构组成及氮代谢途径的影响,在减少氮素损失的同时提升了水稻的氮肥利用效率,达到了利用耕作措施进行土壤综合培肥的目的。尽管现有的研究结果证明垄作免耕措施是一种有效提高氮肥利用率的耕作措施,仍然需要更多的数据和证据来证明在更大面积、更大尺度范围的稻田、跨越多个水稻种植季甚至是设置其他土壤类型同样能够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这是很有必要的。

张刚[3](2020)在《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制农田秸秆还田综合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稻麦两熟制是我国太湖流域主要的种植制度之一,秸秆还田是实现当地农田可持续高产稳产的重要农业措施。然而,秸秆还田也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明确秸秆还田的综合效应(经济和生态效益)有利于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筛选适宜秸秆还田模式。本研究以始于2009年6月的土柱模拟试验和2012年6月的田间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稻麦两熟农田生态系统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和氮肥用量(W、R、WR,N0、Nr、N1、N2分别代表稻季麦秸还田、麦季稻秸还田、稻秸麦秸双季均还田,不施氮、氮肥减量、推荐施氮、常规施氮)对农田的经济效益和土壤肥力变化、氮磷径流流失、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以及基于秸秆的吸附特性探讨了秸秆还田对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并采用综合指数法对秸秆还田模式的综合效应进行评价。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秸秆还田原状土柱试验结果表明,麦秸还田配施适量氮肥较单施化肥处理水稻增产约2.48%~12.8%,其中WN1(稻季麦秸还田+推荐施氮)处理产量最高;水稻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秸秆还田能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其氮肥农学效率和表观利用率较单施化肥处理分别提高1.4~3.4 kg grain/kg N和1.8%~4.0%;稻季氨挥发损失量、氮肥的淋溶损失量和土壤残留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施氮量240 kg N/hm2时,秸秆还田较单施化肥处理氨挥发损失量增加18.2%,但土壤残留氮量增加10.1 kg/hm2,氮素淋溶损失量减少30.9%,氮肥总损失率降低6.0%。因此,在稻麦两熟地区采用WN1处理即可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增加水稻产量,又可降低氮肥损失。(2)秸秆还田田间试验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表明,秸秆还田增加水稻产量,以RN1(麦季稻秸还田+推荐施氮)和WRN1(稻秸麦秸双季均还田+推荐施氮)模式下水稻增产幅度较高,而小麦产量随秸秆还田年限呈“减产-稳产-增产”的变化趋势;稻秸麦秸均还田下推荐施氮处理下水稻和小麦周年产量较常规施氮增产2.71%。秸秆还田增加稻季氮肥利用率,但降低麦季氮肥利用率,周年利用率呈增加趋势。与WN1模式相比,RN1和WRN1模式显着增加氮肥的周年利用率。还田秸秆的周年农学利用率、增产率、边际产量分别以RN1、WRN1、RN1模式最高,RN1模式对作物产量的周年增产效果高于WRN1模式。整体而言,推荐施氮和秸秆还田增加稻田的周年净效益,以水稻净收益为主,占周年净收益的68.9%~79.4%;RN1、WRN1、WN1较N1模式周年净收益分别增加4825、4149、1676yuan/hm2,WRN1和RN1处理的周年新增纯收益率显着高于WN1处理,增幅分别为13.3%和16.9%。因此,从农民经济收益角度来看,稻麦两熟农田生态系统应采用RN1或者WRN1模式。(3)秸秆还田进行3个稻麦连作周期后,耕层土壤理化性质监测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条件下,推荐施氮处理下土壤肥力优于常规施氮处理。推荐施氮条件下,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均提高稻田耕层土壤肥力。较不还田模式,耕层土壤容重和pH分别降低0.09 g/cm3和0.26个pH单位;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和C/N比分别增加9.62%、3.19%、13.0%、33.9%、17.8%、6.49%。本试验中,WRN1和RN1模式对土壤肥力的改善效果高于WN1模式。(4)基于秸秆还田田间试验,监测了一个稻麦连作周期的田面水和径流水中N、P养分浓度。结果表明,与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显着降低了稻季和麦季的N径流风险,稻季田面水中NH4+-N和NO3--N浓度分别降低31.5%和47.1%,麦季分别降低19.6%和11.7%;秸秆还田增加了稻季和麦季的P径流风险,分别增加17.8%和30.0%。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中,RN1模式下稻田田面水中可溶性总N(DTN)和可溶性总P(DTP)浓度均低于WRNI和WN1模式,其中DTN浓度显着高于不还田模式,而DTP浓度与不还田模式没有差异。稻秸麦秸均还田条件下,与常规施氮相比推荐施氮处理下作物产量和田面水中DTP浓度没有显着变化,但田面水中DTN浓度降低12.4%。因此,在保证周年产量的前提下,在稻麦两熟地区采用RN1模式可以有效防控稻田的周年N、P径流损失。(5)基于秸秆还田田间定位试验,监测了不同还田模式下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监测结果表明,CH4集中在水稻分蘖期排放,占稻季总排放量的54.2%~87.5%,N2O集中在穗肥期,占稻季总排放量的46.7%~51.4%。CH4增温潜势(GWP)占稻季总GWP的87.5%~98.5%,是稻季温室效应的主要贡献者。秸秆还田处理下,稻田N2O排放量降低,但CH4排放量显着增加,最终导致总GWP显着增加。WN1、WRN1和RN1处理下稻田总GWP分别是N1处理的3.45、3.73和1.62倍,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分别是N1处理的3.00、2.96和1.52倍。在3种秸秆还田处理下,RN1模式的GWP和GHGI显着小于WN1和WRN1模式,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最小。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推荐施氮处理可以保持水稻高产稳产,但稻田GWP和GHGI显着低于常规施氮处理,降幅分别为16.5%和30.1%。因此,在本区域采用RN1模式有有利于减缓秸秆还田带来的温室效应。(6)基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盆栽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对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和水稻籽粒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向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添加秸秆可以改善水稻的生长发育,提高水稻产量,本试验中半量秸秆还田(5.0 t/hm2)处理产量显着高于不还田处理,增产约21.0%。秸秆还田下土壤有机质增加10.0%,pH略有降低,Eh显着降低。秸秆还田加强了污染土壤对Cr、Cu、Ni、Pb的固持,土壤渗漏水中重金属含量显着降低,降低了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水稻籽粒Cr、Cu、Ni、Pb含量较对照处理分别降低7.14%、9.77%、30.1%、8.65%。从水稻产量、土壤对重金属的固持和籽粒重金属含量来看,秸秆还田措施在增加水稻产量的同时可以降低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降低水稻籽粒重金属污染风险。本试验中半量秸秆还田处理的效果优于秸秆全量处理。(7)基于秸秆还田定位试验的监测数据,以水稻和小麦产量效益、土壤养分、稻季田面水N、P浓度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为评价指标,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秸秆还田模式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评价指标中生态效应指标权重为0.741,高于产量效应指标权重。在施用推荐施氮量下,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均增加稻田的综合效益,其中稻秸还田模式的综合效应指数最高(0.808),稻秸麦秸均还田模式次之(0.716),麦秸还田模式最低(0.511);在稻秸麦秸均还田条件下,过量施氮降低稻田的综合效益,较推荐施氮处理综合效应指数降低0.195。因此,在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农田生态系统中,建议当地政府推广“麦季稻秸还田+推荐氮肥”(RN1)模式,这一模式的综合效益最高,能够兼顾作物产量与生态环境效益。

欧阳秀琴[4](2020)在《人工湿地氮磷径流流失规律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稻田人工湿地氮、磷流失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对农田水环境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因此系统地研究并揭示其氮磷流失的规律和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在长沙市长沙县的稻田人工湿地进行,以当地常用化肥施用量为基准,设置0%(F0)、50%(F1)、70%(F2)、100%(F3)和150%(F4)五个化肥施用水平的试验,通过一年半的高频监测,从氮磷的形态转化、浓度动态变化、流失负荷和风险敏感期探讨其径流流失规律,并从施肥水平和降雨等因素探讨其流失机制,从而对稻田人工湿地氮磷径流流失减控、发展兼具生态与经济效益的观光农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建议。结果表明:(1)稻田田面水中总氮的形态以溶解态氮为主,溶解态氮中铵态氮浓度较高,硝态氮浓度很低;总磷以颗粒态磷为主。化肥的投入显着提高了田面水的氮磷浓度,且水体氮磷浓度随着施基肥、追肥后天数呈单指数衰减方程式下降。(2)试验区总氮流失量为19.99 kg N ha-1,总磷流失量为1.72 kg P ha-1。其中总氮以溶解态氮为主,占70%~77%,其他为颗粒态氮,占23%~30%。稻田人工湿地径流中总磷以颗粒态磷为主,占59%~68%,其他为溶解态磷,占32%~41%。(3)化肥施用显着提高了稻田人工湿地氮磷浓度和径流流失量,尤其是溶解态氮和颗粒态磷。氮流失的风险敏感期是施入基肥后的0~5天、追肥后的0~10天和当次降雨量较大时。磷流失的风险敏感期在早稻季是施入基肥后的0~15天,而在晚稻季是施入基肥后的0~5天和5天内累积降雨量较大时。在所有处理中,F2处理的氮/磷农学利用率、表观利用率和综合效益均高于其他处理。晚稻的综合效益高于早稻。这对亚热带稻田人工湿地氮磷流失的减控、发展兼具生态与经济效益的观光农业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孙一迪[5](2019)在《斜发沸石对AWD驱动下稻田氨挥发和氮素淋失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短缺和氮损失引起的农田面源污染问题正威胁着我国水稻生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在确保水稻产量安全的同时,研究如何降低水稻生产系统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具有重要意义。干湿交替灌溉(AWD)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有效节水灌溉模式,然而其有氧与厌氧环境的交替变化会改变稻田氮损失过程。斜发沸石持水控氮的能力,能有效减少氨挥发,氮素淋溶,氮径流等多种途径的氮损失,提高植株氮积累和作物产量,在许多室内模拟和旱作物的试验研究上已取得了显着效果。目前,将斜发沸石应用到持续淹灌(CF)稻田以减少氮损失的研究较少,有关AWD驱动下斜发沸石对氨挥发和氮素淋失的影响几乎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将斜发沸石应用到AWD水稻生产系统,通过AWD模式实现水稻节水,用斜发沸石来减缓稻田氮素损失和提高水稻产量,进一步实现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本研究于2016和2017年在辽宁省东港市水稻种植区运用非称重式蒸渗仪(测坑),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两种灌溉模式(CF和AWD)和三种沸石施用量(0 t·ha-1,5 t·ha-1,10 t·ha-1)下的稻田田面水氮素动态变化,氨挥发和氮素淋溶损失特征;植株和土壤中氮素变化特征;水稻产量、水分利用和品质特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田面水NH4+-N浓度峰值出现在施肥后3天内。基肥和第一次追肥期,AWD处理的田面水NH4+-N浓度大于CF;第二次追肥期,AWD的NH4+-N浓度显着低于CF。两种灌溉模式下,田面水NH4+-N浓度均随斜发沸石量的增加而显着降低。氨挥发速率峰值均出现在施肥后的35天,大部分氨挥发发生在施肥后的710天。AWD显着增加了基肥期的氨挥发量,降低了第二次追肥期的氨挥发量,最终降低了氨挥发总损失量,但降低幅度较小(<2 kg·ha-1)。各施肥期的田面水NH4+-N浓度均与氨挥发量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斜发沸石通过降低田面水NH4+-N浓度降低了各施肥期的氨挥发量。ICFZ10处理和IAWDZ10处理的氨挥发量显着低于其他处理,分别较ICFZ0处理减少35.1%36.5%和38.5%40.6%。(2)在水稻生长季大部分时期,AWD处理淋溶液中的NH4+-N和NO3--N浓度均大于CF。然而,两种灌溉模式下,淋溶液中NH4+-N和NO3--N浓度均随斜发沸石量的增加而显着降低,最终降低了总氮淋失量。NO3--N的淋失总量大于NH4+-N。IAWDZ0处理的氮淋失显着高于其他处理,但IAWDZ10和ICFZ0处理间差异不显着,甚至IAWDZ10处理的NH4+-N淋失量在2017年显着低于ICFZ0处理,说明斜发沸石的施入缓解了AWD引起的氮素淋失增加的风险。(3)与CF相比,AWD降低了除分蘖期外各生育期的水稻地上部氮素积累。AWD增加了成熟期根部氮素积累及分配,对植株总氮素积累影响不显着,且在2017降低了氮素转运量。施用斜发沸石显着提高了拔节孕穗期后各组织部位的氮积累。与无沸石相比,5 t·ha-1和10 t·ha-1沸石用量提高了植株总氮素积累量12.2%和16.7%18.0%,且提高了氮素转运量。(4)在水稻生长季的大部分时期,AWD稻田030 cm土层的NH4+-N和NO3--N含量大于CF;斜发沸石显着提高了整个生长季030 cm土层的无机氮含量,5 t·ha-1和10t·ha-1沸石用量使NH4+-N均值分别提高27.4%和41.5%,NO3--N均值分别提高15.1%和24.7%。在水稻成熟期,AWD较CF显着增加了030 cm和3060 cm土层的无机氮含量。与无斜发沸石相比,5 t·ha-1和10 t·ha-1沸石用量增加了030 cm土层中无机氮含量12.1%12.5%和18.7%20.9%;降低了3060 cm土层中无机氮含量17.6%20.2%和29.3%31.5%。(5)与CF相比,AWD降低了水稻株高,叶面积指数,根系伤流强度,叶片SPAD值,拔节孕穗期后的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虽然AWD在2016年提高了干物质转运量,但对2017年干物质转运量无显着影响。施用斜发沸石增加了水稻株高、分蘖,但并未增加无效分蘖数;提高了叶面积指数,根系伤流强度和叶片SPAD值,进而提高了拔节孕穗期后的干物质积累量及转运量。(6)与CF相比,AWD显着降低了水稻耗水量,提高了水分生产率;无斜发沸石施入时,AWD稻田的产量在2016年相对于CF无显着差异,但在2017年AWD显着降低了产量。斜发沸石通过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提高了水稻产量,进而提高了水分生产率。当稻田施用5 t·ha-1斜发沸石时,AWD稻田的产量显着低于CF,而施用10 t·ha-1斜发沸石时,CF和AWD间的产量无显着差异。由此说明AWD条件下需施入更多的斜发沸石来提高产量和水分生产率。与CF相比,AWD显着降低了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但也降低了整精米率;提高了崩解值,降低了消减值,有利于提高食味值。施用斜发沸石提高了蛋白含量,降低了崩解值和消减值,但显着提高了垩白粒率和垩白度。(7)与传统的稻田管理模式相比(CF&无斜发沸石),AWD与施用10 t·ha-1斜发沸石相结合的模式提高了浅层土壤的有效氮含量,降低了稻田的氨挥发损失(38.5%40.6%),且未增加氮素淋失,促进了植株氮素积累和生长发育,进而提高了产量(6.2%8.3%),同时提高了水分生产率(19.4%21.3%)。研究结果为实现水稻高产/稳产的前提下,减少水稻生产用水、氮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韩焕豪[6](2019)在《稻田-生态沟-塘堰湿地系统氮素迁移转化规律及机理研究》文中提出稻田面源污染由于其发生面广、影响程度大的特点已成为当今研究热点。稻田面源污染治理研究可主要分为稻田源头控制、生态沟拦截去除及塘堰湿地净化三部分。然而,稻田面源污染(特别是氮素污染)在稻田、生态沟、塘堰湿地及它们组成的稻田-生态沟-塘堰湿地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机理并不完全明确。模型可以模拟氮素不同迁移转化过程,克服田间试验中的诸多缺点,而现有的稻田水氮平衡模型对稻田氮素迁移转化过程的模拟并不全面且系统氮素迁移转化过程模拟模型还未构建。综合上述稻田-生态沟-塘堰湿地系统氮素迁移转化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于2016~2019年在滇中高原洱海灌区开展了稻田、生态沟、塘堰湿地及其组成的系统氮素迁移转化规律及机理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为了探明稻田氮素迁移转化规律及机理,连续开展了4个稻季的稻田水氮综合调控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间歇灌溉模式、减量施肥及增加施肥次数均可减少稻田排水、淋溶、表层土、耕作层土氮素损失。间歇灌溉还可抑制浮萍的生长,减少微生物固氮量,增加土壤矿化量及氮素反硝化量。增加施肥次数也可减少稻田氮素淋溶及排水损失,但会增加氨挥发损失。(2)基于田间试验结果构建了较为全面的稻田日尺度水氮平衡模型,该模型可有效模拟不同水氮处理下包括尿素水解、灌水带入氮素、微生物固氮、湿沉降、土壤有机氮矿化、田面排水、淋溶、氨挥发、硝化、反硝化、植株吸收及浮萍氮素吸收与释放等12个环节的氮素迁移转化过程。验证结果显示除反硝化外其余氮素模拟值与实测值无显着性差异,相关性较高。较全面地揭示了不同水氮调控模式下稻田氮素迁移转化规律及机理。(3)为了研究不同水力条件及植物类型下生态沟对稻田排水中氮素去除规律及机理,于梭鱼草、美人蕉及茭白三条生态沟内分别开展了不同流态氮素去除及示踪试验。研究表明,在生态沟静态和动态过流下梭鱼草沟对稻田面源污染氮素去除效果均最好。不同植物生态沟静态情境下的氮素去除率普遍比动态的高。动态过流下氨氮NH4+-N和总氮TN的去除率随着水位的增加而显着减小,硝氮NO3--N的去除率随着水位的增加而增加,综合来看低水位低流量低进水总氮浓度处理下TN去除率较大。生态沟氮素的去除是传质系数Vf和流速水位组合u*h共同作用的结果,u*h一定的情况下,Vf越大吸收长度Sw越小,去除率越高。生态沟氮素去除率受水力停留时间、侧向补给及暂态存储区大小的影响。生态沟内的水力停留时间主要来自其主渠道流动水体而非暂态存储区。(4)为了研究不同植物类型及运行方式下塘堰湿地氮素去除规律及机理,于梭鱼草塘、再力花塘及水葱塘内分别开展了水力性能及主要影响因素试验。研究表明,塘堰湿地对TN的去除在水力停滞一周左右即可达到满意的效果。连续进水方式下梭鱼草塘去除效果最好,再力花塘最差。塘堰湿地氮素去除效果受水体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的影响且可反映在不同深度水体pH变化上,DO及pH均随着湿地水体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它们的变化可作为硝化反硝化作用的有力证据。梭鱼草塘对氮素去除效果最好是其最大根长、地下生物量及根孔隙度综合作用的结果。浮萍的腐解后氮素释放量最大且最快,茭白因其生长过程中对氮素吸收量较大且腐解后氮素释放缓慢的特点可作为生态沟或湿地氮素去除优选植物。水葱、梭鱼草与再力花的腐解是一个长期过程。(5)基于稻田、生态沟及塘堰湿地氮素去除试验及模型模拟结果,构建了稻田-生态沟-塘堰湿地系统氮素去除组合模拟模型并分析了系统氮素去除协同策略。研究表明,系统模型对氮素去除效果的模拟较好,其中生态沟及塘堰湿地的模拟效果要好于稻田径流。稻田采用W1N1F2处理可获得系统氮素协同去除的源头优势,使得整个系统的氮素去除率较高。增加生态沟及塘堰湿地的水力停留时间也是增强系统氮素去除率的重要举措。稻田-生态沟-塘堰湿地氮素协同去除策略的关键可总结为:稻田采用采用节水灌溉+减量施氮肥+适当多次施肥,通过设计及管理措施延长生态沟及塘堰湿地水力停留时间。

田昌[7](2019)在《湖南双季稻田控释尿素减施条件下氮素收支特征研究 ——以潮沙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大量施用氮(N)肥会导致稻田N素损失。系统研究稻田生态系统中N素收入和支出情况,及基于农田N素管理的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对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并对区域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指导意义。在湖南双季稻区通过长期定位田间试验,设置等N量控释尿素(1.0CRU)、控释尿素减N 10%(0.9CRU)、控释尿素减N 20%(0.8CRU)、控释尿素减N 30%(0.7CRU)以及普通尿素(U)和不施N肥对照(CK)等6个处理,于2016~2017年研究比较U与CRU减施下双季稻田N素收入、支出情况及收支特征分析,并计算稻田N素盈余数量。主要结果如下:1.控释尿素减施下双季稻氮素吸收特征:U处理双季稻两季产量平均为11.52t·hm-2,N肥吸收利用率平均为20.93%。CRU的N素释放基本吻合水稻需N时期,施用CRU能显着提高双季稻成熟期N素累积和稻谷产量。CRU(1.0CRU、0.9CRU、0.8CRU、0.7CRU)处理双季稻两季产量2016和2017年分别为12.45~13.80 t·hm-2和12.14~12.94 t·hm-2,年平均产量以0.9CRU处理最高,为13.28 t·hm-2,显着高于1.0CRU、0.7CRU和U处理;0.8CRU处理次之,与0.9CRU处理差异不显着。水稻有效穗与稻谷产量呈显着正相关,CRU对晚稻增产效果优于早稻。CRU处理N肥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偏生产力、收获指数总体随N用量增加而降低,N肥吸收利用率平均为34.40%~40.05%,较U处理显着提高64.36%~91.36%,且0.9CRU、0.8CRU和0.7CRU处理间差异不显着,总体以0.8CRU和0.7CRU处理最高。因此,考虑产量和N肥利用率,在本试验条件下0.9CRU和0.8CRU为较合适氮肥管理方式。2.控释尿素减施下双季稻田氮素气态损失特征:施基肥和分蘖肥后早稻NH3挥发发生在施肥后8~9 d内,峰值分别均于施肥后1~4 d出现;晚稻NH3挥发发生在施肥后6~9d内,峰值分别于施肥后2~3 d和3~4 d出现。受施肥方式影响,施分蘖肥NH3挥发损失率高于基肥;受气温和降雨影响,高温少雨有利于晚稻生长季稻田氨挥发排放。双季稻生长季U处理NH3挥发总损失量(率)最高,两年平均为N 110.25 kg·hm-2(26.82%);CRU处理总计NH3挥发损失量(率)平均为N 58.10~77.69 kg·hm-2(15.74%~16.95%),且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与U处理相比,1.0CRU、0.9CRU、0.8CRU和0.7CRU处理NH3挥发损失总量分别显着减少29.53%、37.03%、42.25%和43.45%。晒田期是稻田N2O排放的最主要时期,双季稻生长季N2O排放总量以U处理最高,为3.01~3.23kg·hm-2,N2O损失率为0.49%~0.52%。施用CRU能明显降低N2O排放,且随CRU用量降低而减少。与U处理相比,0.9CRU、0.8CRU和0.7CRU处理双季稻生长季平均分别减排15.71%、20.99%和25.48%。因此,综合考虑产量和N素气态损失,经方程拟合得出在本试验所设范围内0.8CRU和0.9CRU处理为较理想CRU的N用量处理。3.控释尿素减施下双季稻田氮素液态损失特征:稻田施肥初期出现N素径流和渗漏峰值,是防控N素液态损失关键时期;受降雨影响,早稻生长季稻田易发生径流事件,降雨强度将增加N素液态流失负荷;随CRU施用量减少,N素液态流失量(率)逐渐降低。施N处理径流水中以NH4+-N为主要形态,占TN 60%以上;早、晚稻生长季U处理径流水TN流失量(率)两年平均分别为5.99 kg·hm-2(2.40%)和5.81 kg·hm-2(2.11%);CRU处理较U处理径流水TN流失量分别降低13.86%~35.39%和14.54%~34.34%。早、晚稻和双季稻生长季U处理渗漏水TN淋失量(率)最高,两年平均分别达25.62 kg·hm-2(13.12%)、25.99 kg·hm-2(12.67%)及51.61 kg·hm-2(12.33%);双季稻生长季0.8CRU和0.7CRU处理TN渗漏淋失量两年平均分别为40.75和36.22kg·hm-2,较U处理显着降低21.04%和29.83%;综合考虑双季稻产量和减排效果,在本试验条件下0.8CRU和0.9CRU处理可获得较高双季稻产量,且能明显降低双季稻田TN径流损失和渗漏淋失风险。4.控释尿素减施下双季稻田土壤氮素残留特征: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TN和NO3--N含量呈下降趋势,CRU合理施用能明显提高稻田0~20 cm土壤全N和NO3--N含量。土壤无机N残留量随CRU的N用量增加而增加,适量CRU能有效增加土壤无机N残留,CRU过量减施(如0.7CRU)则有消耗地力风险。因此,综合考虑产量和土壤N素残留,经方程拟合得出在本试验所设范围内0.8CRU和0.9CRU处理可获得较高双季稻产量和较理想稻田土壤无机N残留量。5.控释尿素减施下双季稻生长季稻田氮素收支特征:在本研究区双季稻生长季,U处理因高量N肥投入使稻田整体N盈余,平均为N 53.26 kg·hm-2·a-1。化肥投入是稻田N素收入的主要来源;作物吸收是双季稻田N支出的主要方式,且气态损失中氨挥发、液态流失中渗漏淋失是也是其重要损失方式。CRU减量施用能有效提高植株养分吸收,减少田间养分流失,有效降低土壤N素盈余,且随N用量降低其土壤N素盈余量越少,且以0.8CRU和0.7CRU处理收支效果最佳。

朱芸[8](2019)在《油—稻与麦—稻轮作体系水稻产量差异及其养分机制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江流域是我国冬油菜主产区,同时也是油菜-水稻、小麦-水稻轮作体系的重要基地。菜籽油是我国传统的食用油,且近年来逐渐开发出油菜的多种功能。但自2011年起我国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持续下滑,成本高、效益低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农民对油菜种植的积极性。因此,进一步明确油菜在轮作中的优势地位,将油菜纳入轮作种植体系,对油菜产业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探索两种主要轮作体系间水稻产量的差异及其初步机制,本研究以长江流域油-稻、麦-稻两种主要的水旱轮作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课题组已有肥料田间试验数据,同时收集文献数据,建立了油-稻与麦-稻轮作体系产量、施肥量、养分吸收量以及氮损失的相关数据库,通过数据的综合分析比较油-稻与麦-稻轮作体系水稻产量差异及其对氮肥的响应,同时对土壤化学肥力进行综合评价,并针对两者的差异进一步分析了轮作体系间的养分收支,辅助化感培养试验初步探讨了油菜培肥养地的机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的轮作体系水稻产量有着显着的差异。尤其是在不施氮条件下,油-稻轮作水稻产量(6469 kg/hm2)较麦-稻轮作(6049 kg/hm2)高420 kg/hm2。达到95%最高产量时,油-稻轮作体系氮肥用量为168 kg N/hm2,明显低于麦-稻轮作(180 kg N/hm2)。最佳经济产量和施氮量与此呈现类似的规律。在获得同等的水稻产量水平下,油-稻轮作表现出了更好的节肥效果。与麦-稻轮作相比,油-稻轮作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分别高出14.2%、10.4%和25.1%,油-稻轮作土壤综合属性得分(0.129)明显高于麦-稻轮作(-0.128)。2.秸秆不还田时,油-稻轮作体系的养分收支为51.8 kg N/hm2、58.4 kg P2O5/hm2和-145.0 kg K2O/hm2,麦-稻轮作体系为-0.4 kg N/hm2、53.3 kg P2O5/hm2和-138.3 kg K2O/hm2。钾素均处于亏缺状态,油-稻轮作体系土壤氮素盈余,麦-稻体系持平或略有亏缺。秸秆还田时,油-稻轮作体系的养分收支为147.5 kg N/hm2、93.1 kg P2O5/hm2和229.0 kg K2O/hm2,麦-稻轮作体系为107.2 kg N/hm2、90.2 kg P2O5/hm2和178.0 kg K2O/hm2。两种轮作体系氮、磷、钾均表现为盈余。3.两种轮作体系间氮损失没有显着差异。轮作体系周年平均氮素损失量为82.24-83.20 kg N/hm2,占周年施氮量的21%;各种氮损失途径占周年施氮量比例为NH3挥发(12.0%)>淋溶(3.8%-4.8%)≈径流(4.0%-4.5%)>N2O排放(0.9%)。水稻季的氮素损失量约为旱季的2倍。通过文献分析,建立了两种轮作体系氧化亚氮排放、氨挥发与施氮量的定量方程。通过优化施肥,水稻、油菜和小麦三种作物体系均具有较大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分别可以减少长江流域温室气体排放量2.3 Tg CO2 eq、0.69 Tg CO2 eq和0.44 Tg CO2 eq。4.两种秸秆腐解液对水稻种子发芽均未表现出显着的影响。秸秆还田量为100和500 kg/亩时,油菜秸秆腐解处理水稻地上部干重和株高明显高于小麦秸秆腐解处理;蒸馏水腐解条件下,油菜秸秆处理水稻地上部干重较小麦秸秆处理高出10.7%-44.4%;营养液腐解条件下,油菜秸秆处理水稻地上部干重较小麦秸秆处理高出2.2%-12.1%。不同秸秆腐解液养分间的差异是影响水稻幼苗生长的重要因素。同时,油菜秸秆腐解产生的化感物质能够更好地促进水稻生长。综上所述,油-稻轮作体系水稻产量较麦-稻轮作高出420 kg/hm2。油-稻轮作较高的土壤化学综合肥力是造成两种轮作体系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中,油菜季具有更多的氮素盈余供给后季水稻利用。除养分因素外,前季种植油菜还能够产生相应的化感物质促进水稻的生长。

苟桃吉[9](2019)在《施肥对不同利用模式下紫色土氮磷累积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化学肥料的施用为推动我国农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长期过量施肥导致氮、磷元素在土壤中过度累积,在降水或灌水作用下,以径流、侧渗和淋溶等方式进入水体,不仅会造成地下水的硝酸盐污染,而且还会造成江河、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紫色土是我国四川盆地分布较广的一种侵蚀型高生产力岩性土壤,其硅铝铁率较高,盐基离子丰富,富含钾,农业利用价值高;但紫色土风化快,成土迅速,加之紫色丘陵区的坡度较大等特点,导致紫色土区易发生水土流失,同时,紫色土丘陵区位于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最前沿,对整个长江流域的水环境影响较大,因此研究紫色土区域的土壤氮、磷累积现状具有重要的意义。紫色土的土地利用模式多样,而目前主要集中在单一利用模式下的紫色土氮磷累积的研究,对不同利用模式下的紫色土氮磷累积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基于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的紫色土定位试验基地,以冬水田、水旱轮作田及旱坡地紫色土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的紫色土050 cm和060 cm的土壤剖面土样,结合室内分析的方法,厘清不同施肥处理对紫色土土壤氮、磷含量的影响,揭示其剖面分布特征,并进一步计算了氮、磷储量及表层氮、磷累积速率,以期明确紫色土不同利用模式下土壤氮、磷在不同施肥处理下的累积现状,旨在为该区域的农田氮磷养分管理和面源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三种不同利用模式紫色土在NPK施肥处理下的全氮、碱解氮含量大小为水稻-冬水田>水旱轮作田>旱坡地,全磷含量大小为旱坡地>水稻-冬水田>水旱轮作田,有效磷含量大小为水稻-冬水田>旱坡地>水旱轮作田,表明全氮、碱解氮、有效磷更易在水稻-冬水田利用模式紫色土表层中累积,全磷更易在旱坡地利用模式紫色土中累积。水稻-冬水田利用模式下的全氮、全磷储量主要在2040cm土层中累积,而水旱轮作田及旱坡地利用模式下的全氮、全磷储量主要在020cm表层土壤中累积。(2)紫色土水稻-冬水田利用模式下,四种施肥处理中,NPK处理的表层土壤全氮、全磷、有效磷含量均最高,分别为1.81 g·kg-1、0.44 g·kg-1和29.78 mg·kg-1,比其他施肥处理提高了1.12%5.23%、2.33%22.22%和18.50%159.86%。就整个剖面而言,不同施肥处理下的水稻-冬水田土壤全氮、全磷、有效磷含量均表现出显着的表聚性,各土层的全氮含量以NPK处理最高,碱解氮含量以NP处理最高,全磷、有效磷含量在040 cm土层范围内均以NPK处理最高。就储量而言,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全氮、全磷储量均以2040 cm土层最高,分别为2816.473485.78 kg·hm-2和541.54783.31 kg·hm-2,其中,NPK处理的全氮、全磷储量在各土层中均为最高。表层土壤全氮、全磷累积速率均以NPK处理最高,分别为22.16 kg·hm-2·a-1和9.98 kg·hm-2·a-1。(3)紫色土水旱轮作(稻-菜轮作)利用模式下,高投入施肥(HNPK)处理表层土壤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含量均为最高,其中全氮比PK处理的高5.56%,碱解氮比PK处理高17.29%,全磷比NK处理高30%,有效磷比NK处理高149.6%。由水稻-冬水田利用模式转换成水旱轮作田利用模式后,各处理表层土壤全氮及碱解氮含量均比初始全氮、碱解氮含量有所降低,三种施用磷肥的土壤全磷含量均较初始全磷含量增加,HNPK处理的有效磷含量较初始有效磷含量增加,其他施肥处理的有效磷含量降低。就整个剖面而言,各处理的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各土层的全氮、碱解氮含量均以NPK处理最高,不同处理的全磷含量在030 cm范围内存在差异,有效磷含量在020 cm范围内存在差异,且均以HNPK处理最高。就储量而言,各处理的全氮储量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范围内,为1484.151570.82 kg·hm-2。NPK处理及PK处理的全磷储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不断降低的趋势,在010 cm土层中的达到最值,分别为426.80 kg·hm-2和424.74 kg·hm-2,而HNPK处理及NK处理在1020 cm土层中达到最值,分别为474.32 kg·hm-2和378.58 kg·hm-2。全氮累积速率以NPK处理最高,为-68.43 kg·hm-2·a-1,比不施氮肥的PK处理每年少损失全氮14.44kg·hm-2,全磷累积速率以HNPK处理最高,为18.37 kg·hm-2·a-1,比不施磷肥的NK处理每年多累积全磷17.86 kg·hm-2。(4)紫色土旱坡(玉米-小麦)利用模式下,四种施肥处理的表层土壤全氮、碱解氮及铵态氮均以M+NPK处理最高,分别为0.65 g·kg-1、52.37 mg·kg-1和32.83 mg·kg-1,比CK提高47.73%、36.53%和246.51%;四种施肥处理的表层土壤全磷、有效磷含量以HNPK最高,为1.16 g·kg-1和19.24 mg·kg-1,水溶性磷以M+NPK处理最高,为15.86 mg·kg-1,分别比CK处理提高了103.51%、1080.37%和2133.80%。就整个剖面而言,各处理的全氮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整个剖面均表现为M+NPK>HNPK>NPK、CK,各处理的碱解氮差异主要在020 cm土层中体现,表现为M+NPK>HNPK>CK>NPK。各处理在整个剖面中的全磷含量均以HNPK处理显着高于其他施肥处理,且NPK处理的全磷在剖面中的变化趋势与HNPK处理一致,但全磷含量随着施肥浓度的增加而增加,M+NPK处理能促进磷素向下移动。就储量而言,不同处理的全氮储量在010 cm土层中最高,为651.59897.54 kg·hm-2,且各土层均以M+NPK最高,为865.711380.01 kg·hm-2。各处理的全磷储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但各土层均以HNPK处理最高,为1513.422898.92 kg·hm-2。各处理的表层土壤全氮累积速率以M+NPK处理最高,为10.78 kg·hm-2·a-1,比CK处理每年多累积全氮24.59 kg·hm-2;各处理的表层土壤全磷累积速率以HNPK处理最高,为83.77 kg·hm-2·a-1,比CK处理每年多累积全磷100.44 kg·hm-2。

刘成[10](2019)在《利用HYDRUS-1D模型模拟节水灌溉稻田水氮运移特征》文中研究表明农业面源污染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已成为我国现阶段农业环境治理的首要任务。相较于传统淹水灌溉稻田,节水灌溉通过改变水稻田田间土壤水分含量,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和氮素的运移转化,进而影响稻田水分和肥料利用率以及生态环境。因此,本课题研究对象选择节水灌溉条件下的水稻田,通过室外监测气象数据和田间水位以及室内检测土壤理化性质和稻田土壤和水分中的氮素浓度,分析氮素浓度在土壤剖面的分布和随时间变化规律,同时根据试验所得数据确定水分运动和氮素转化过程模型参数,建立HYDRUS-1D模型,模拟水稻田水氮运移过程,分析比较模拟值与实测值和节水灌溉稻田中水氮平衡情况,研究节水灌溉稻田中的水分运动和氮素运移转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节水灌溉稻田地表积水中的NH4+-N浓度总体大于NO3--N浓度,因此NH4+-N浓度值可以作为氮素地表径流流失的主要监测指标,而且在施肥后6d内是防止氮素地表径流流失的关键时期。在水稻田地表和地下0.1m处水分中的NH4+-N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拟合效果较好的是乘幂函数和二次多项式,而NO3--N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不稳定,暂无合适的拟合方程。NH4+-N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拟合方程中,施肥量与拟合方程的系数有很大关系,在乘幂函数方程中,施肥量越大,指数和系数值越大。在二次多项式方程中,施肥量越大,二次项系数值越大。试验根据监测所得数据建立的HYDRUS-1D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犁底层具有较小的饱和水力传导度,是稻田水分研究的一个关键区域。节水灌溉稻田研究中地下水毛细上升量和土壤优先流对于水分运动和氮素运移转化有很大影响,是节水灌溉稻田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在模型水平衡分析中,得到模型总体水量平衡误差为0.135,相对平衡误差为0.18%;在氮平衡分析中,氮素平衡误差为2.22kg/ha,这表明基于HYDRUS-1D模型的水稻田水分运动和氮素模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研究方法。本试验主要研究节水灌溉稻田中水分运动机理和氮素运移转化规律,为水稻种植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节约水资源,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等方面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二、淹水条件下水稻田中磷的淋溶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淹水条件下水稻田中磷的淋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几种典型稻田种植模式下土壤N2O排放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土壤N_2O的形成过程
        1.2.1 硝化作用
        1.2.2 硝化-反硝化作用
        1.2.3 反硝化作用
        1.2.4 化学反硝化作用
        1.2.5 土壤N_2O的其他产生过程
    1.3 N_2O产生相关微生物与功能基因
    1.4 影响土壤N_2O排放的因素
        1.4.1 土壤水分
        1.4.2 土壤中氧气含量
        1.4.3 pH对农田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1.4.4 土壤温度
        1.4.5 作物种植
        1.4.6 施肥
        1.4.7 其他影响因素
第二章 研究思路、目的、内容、技术路线及意义
    2.1 研究思路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技术路线
    2.5 研究意义
第三章 不同旱作作物种植对稻季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概况
        3.2.2 试验设计
        3.2.3 田间管理
        3.2.4 气体采样及分析
        3.2.5 土壤指标的测定
        3.2.6 实时定量PCR
        3.2.7 试验数据处理
    3.3 结果分析
        3.3.1 N_2O排放
        3.3.2 气温、降雨量、土温
        3.3.3 土壤水分含量
        3.3.4 土壤pH
        3.3.5 土壤碳、氮含量
        3.3.6 N_2O产生相关功能基因丰度
        3.3.7 N_2O与五种功能基因丰度和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3.3.8 环境因子与N_2O排放的关系
        3.3.9 几种功能基因与N_2O排放的关系
        3.3.10 N_2O产生与排放的调控因子
    3.4 讨论
        3.4.1 不同稻田种植模式下稻季N_2O排放差异
        3.4.2 不同稻田种植模式下休闲期和旱作季N_2O排放差异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稻季作物种植对稻田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概况
        4.2.2 试验设计
        4.2.3 田间管理
        4.2.4 气体采样及分析
        4.2.5 土壤指标的测定
        4.2.6 实时定量PCR
    4.3 结果与分析
        4.3.1 N_2O排放
        4.3.2 土壤水分含量
        4.3.3 土壤pH
        4.3.4 土壤碳、氮含量
        4.3.5 N_2O产生相关功能基因丰度
        4.3.6 稻季环境因子与N_2O排放的关系
        4.3.7 稻季功能基因与N_2O排放的关系
        4.3.8 稻季N_2O产生与排放的调控因子
    4.4 讨论
        4.4.1 作物种植对稻田N_2O排放影响
        4.4.2 轮作方式对稻季稻田N_2O排放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稻油轮作模式前茬施氮肥对后茬N_2O排放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地概况
        5.2.2 试验设计
        5.2.3 试验材料
        5.2.4 气体采样及分析
        5.2.5 土壤指标的测定
        5.2.6 试验数据处理
    5.3 试验结果
        5.3.1 环境因子变化
        5.3.2 土壤参数变化
        5.3.3 N_2O排放
        5.3.4 因子与N_2O通量关系
    5.4 讨论
        5.4.1 油菜季N_2O排放
        5.4.2 水稻季N_2O排放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几种稻田种植模式下的N_2O对氮循环的贡献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地概况
        6.2.2 肥料氮的输入
        6.2.3 作物吸收氮测定
        6.2.4 淋溶损失氮测定
    6.3 结果分析
        6.3.1 几种稻田种植模式下氮肥输入量
        6.3.2 几种稻田种植模式下N_2O排放
        6.3.3 几种稻田种植模式下作物氮吸收量
        6.3.4 水稻生长季氮淋溶量
        6.3.5 几种稻田种植模式下系统氮平衡
    6.4 讨论
        6.4.1 稻田种植模式对作物氮吸收的影响
        6.4.2 稻田种植模式下N_2O对 N流失的贡献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作者简历
    附录 B:获奖情况
    附录 C: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D:资助项目
致谢

(2)稻田垄作免耕提高土壤氮素肥力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立题依据
    1.2 文献综述
        1.2.1 稻田垄作免耕
        1.2.2 土壤肥力演变
        1.2.3 土壤质量评价
        1.2.4 稻田土壤中的氮素循环
        1.2.5 稻田土壤氮肥利用率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实验方案和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垄作免耕下稻田土壤肥力与作物生产力变化关系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采样地描述与地理信息
        2.2.2 土壤样品分析测定
        2.2.3 水稻产量分析测定
        2.2.4 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方法及计算
        2.2.5 数据处理
        2.2.6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长期不同耕作措施下水稻产量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2.3.2 不同耕作措施下稻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2.3.3 不同耕作措施下水稻产量对土壤肥力综合指数的响应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不同耕作下稻田土壤肥力时空演变特征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采样地描述与地理信息
        3.2.2 土样采集及处理
        3.2.3 土壤样品化学分析
        3.2.4 历史数据收集
        3.2.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耕作措施下稻田土壤养分年际变化特征
        3.3.2 不同耕作措施下稻田土壤养分季节变化特征
        3.3.3 不同耕作措施下稻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化特征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垄作免耕下稻田氮肥利用率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采样地描述与地理信息
        4.2.2 实验设计与样品采集处理
        4.2.3 NH_3采集和测定
        4.2.4 N_2O气体采集和测定
        4.2.5 氮气的测定
        4.2.6 数据计算及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氮肥利用率及植物生物量指标分析
        4.3.2 氮素土壤残留和氮素随水损失
        4.3.3 氮素气体损失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垄作免耕对水稻土反硝化和和厌氧氨氧化作用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采样地描述与地理信息
        5.2.2 土样采集与处理
        5.2.3 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5.2.4 ~(15)N同位素标记法测定反硝化速率和厌氧氨氧化速率
        5.2.5 土壤DNA和 RNA提取及定量PCR
        5.2.6 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
        5.2.7 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耕作措施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5.3.2 耕作措施对反硝化速率和厌氧氨氧化速率以及对N_2产生量的贡献率的影响
        5.3.3 耕作措施对反硝化微生物和厌氧氨氧化微生物丰度的影响
        5.3.4 耕作对反硝化微生物和厌氧氨氧化微生物功能基因群落结构的影响
        5.3.5 耕作措施下反硝化微生物和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的α多样性分析
        5.3.6 稻田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5.4 讨论
        5.4.1 厌氧氨氧化作用对N_2产量的贡献
        5.4.2 耕作措施对反硝化微生物丰度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5.4.3 耕作措施对厌氧氨氧化微生物丰度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5.5 小结
第6章 垄作免耕下稻田土壤微生物驱动的氮代谢途径特征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采样地描述与地理信息
        6.2.2 土壤样品采集
        6.2.3 土壤性质分析测定
        6.2.4 土壤总DNA提取及宏基因组测序
        6.2.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宏基因组测序基本数据分析
        6.3.2 氮代谢途径基因的检出频率及功能基因丰度
        6.3.3 氮代谢途径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分析
    6.4 讨论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中的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参与课题

(3)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制农田秸秆还田综合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我国秸秆资源及利用方式分析
    1.2 秸秆还田的产量效应
    1.3 秸秆还田的生态环境效应
        1.3.1 秸秆还田和土壤培肥
        1.3.2 秸秆还田和农田氮磷养分流失
        1.3.3 秸秆还田和稻田温室气体
        1.3.4 秸秆还田和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
        1.3.5 秸秆还田和农田病虫草害
    1.4 秸秆还田综合效应研究
    1.5 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农田生态系统秸秆还田的科学问题
    1.6 研究内容、目标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目标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麦秸还田与施氮量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及损失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区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4 计算方法及数据分析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2.2.2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2.2.3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稻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
        2.2.4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稻田氮素淋溶损失的影响
        2.2.5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氮肥土壤残留量的影响
        2.2.6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稻田氮肥总损失量的影响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麦周年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设计
        3.1.2 产量测定
        3.1.3 计算方法及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水稻小麦周年产量的影响
        3.2.2 秸秆还田模式对秸秆利用率的影响
        3.2.3 秸秆还田模式对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
        3.2.4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田收益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设计
        4.1.2 样品采集和测定
        4.1.3 计算方法及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4.2.2 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4.2.3 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pH的影响
        4.2.4 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C/N比的影响
        4.2.5 稻秸麦秸均还田下施氮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田氮磷径流风险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设计
        5.1.2 样品采集和测定
        5.1.3 计算方法及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季田面水氮素浓度的影响
        5.2.2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季田面水磷素浓度的影响
        5.2.3 秸秆还田模式对麦季径流水氮磷浓度的影响
        5.2.4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水稻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田温室气体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设计
        6.1.2 气样采集和测定
        6.1.3 全球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计算
        6.1.4 土壤分析和水稻产量测定
        6.1.5 数据计算与统计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6.2.2 秸秆还田模式对稻季CH_4排放通量的影响
        6.2.3 秸秆还田模式对稻季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6.2.4 稻秸麦秸均还田下施氮量对稻季CH_4和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6.2.5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季CH_4和N_2O温室效应的影响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秸秆还田对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材料
        7.1.2 试验设计
        7.1.3 样品采集和测定
        7.1.4 数据计算与统计
    7.2 结果与分析
        7.2.1 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7.2.2 秸秆还田对土壤渗漏水中DOC的影响
        7.2.3 秸秆还田对土壤溶液pH和Eh的影响
        7.2.4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和pH的影响
        7.2.5 秸秆还田对土壤渗漏水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7.2.6 秸秆还田对水稻重金属吸收的影响
        7.2.7 秸秆还田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秸秆还田模式综合效应评价
    8.1 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8.2 结果与分析
        8.2.1 秸秆还田模式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和正向化处理
        8.2.2 秸秆还田模式各项评价指标的隶属度
        8.2.3 秸秆还田模式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8.2.4 秸秆还田模式的综合效应评价
    8.3 讨论与小结
第九章 结论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点
    9.3 不足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4)人工湿地氮磷径流流失规律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 研究背景
        1.1.2 稻田田面水氮磷循环
        1.1.3 稻田田面水氮磷径流流失影响因子
        1.1.4 稻田田面水氮磷径流的研究方法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稻田田面水氮磷浓度动态变化规律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地气温及降雨量监测
        2.2.2 供试土壤理化性质
        2.2.3 试验设计
        2.2.4 田间管理
        2.2.5 样品采集
        2.2.6 样品测定
        2.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处理田面水各形态氮浓度动态变化
        2.3.2 不同处理田面水各形态磷浓度动态变化
    2.4 讨论
        2.4.1 稻田田面水氮磷浓度变化规律
        2.4.2 不同化肥施用水平对水体氮磷浓度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稻田田面水径流流失负荷与风险敏感期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地点
        3.2.2 试验设计
        3.2.3 田间管理
        3.2.4 样品采集
        3.2.5 样品测定
        3.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人工湿地径流流失量
        3.3.2 人工湿地径流氮磷流失量
    3.4 讨论
        3.4.1 化肥施用对人工湿地氮磷径流流失的影响
        3.4.2 降雨对人工湿地氮磷径流流失的影响
        3.4.3 其他因素对人工湿地氮磷径流流失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工湿地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地点
        4.2.2 试验设计
        4.2.3 田间管理
        4.2.4 样品采集与分析
        4.2.5 数据处理
        4.2.6 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处理稻田人工湿地的产量
        4.3.2 不同处理稻田人工湿地的化肥利用率
        4.3.3 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5)斜发沸石对AWD驱动下稻田氨挥发和氮素淋失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稻田氮素损失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AWD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3 斜发沸石的应用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AWD对氨挥发和氮素淋溶的影响
        1.2.2 AWD对水稻水分利用、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2.3 斜发沸石对氨挥发和氮素淋溶的影响
        1.2.4 斜发沸石的保水增产性能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及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氨挥发
        2.3.2 田面水及淋溶液的氮浓度
        2.3.3 植株氮积累和转运
        2.3.4 土中氮含量
        2.3.5 生长特性指标
        2.3.6 根系伤流强度及叶片SPAD值
        2.3.7 植株干物质积累和转运
        2.3.8 产量及产量构成
        2.3.9 耗水量及水分生产率
        2.3.10 稻米品质
    2.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斜发沸石对AWD稻田田面水NH_4~+-N动态变化、氨挥发及氮素淋失的影响
        3.1.1 田面水NH_4~+-N动态变化
        3.1.2 稻田氨挥发损失量
        3.1.3 田面NH_4~+-N浓度与氨挥发量的相关关系
        3.1.4 淋溶液中NH_4~+-N和 NO_3~--N动态变化及氮素淋失量
    3.2 斜发沸石对AWD驱动下植株及土壤中氮素的影响
        3.2.1 不同生育期植株体内的氮素积累与分配
        3.2.2 黄熟期植株各器官氮素积累、分配与转运
        3.2.3 整个生长季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3.2.4 成熟期不同土层深度的无机氮含量
    3.3 斜发沸石对AWD驱动下水稻产量、水分利用及品质的影响
        3.3.1 株高、分蘖和叶面积指数
        3.3.2 根系伤流强度和叶片SPAD值
        3.3.3 水稻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
        3.3.4 产量及产量构成
        3.3.5 水稻生长指标和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3.3.6 氮损失、植株氮积累、土中氮含量及产量关联分析
        3.3.7 耗水量和水分生产率
        3.3.8 稻米品质
第四章 讨论
    4.1 斜发沸石对AWD稻田田面水NH_4~+-N动态变化、氨挥发及氮素淋失的影响
        4.1.1 AWD和斜发沸石施用田面水NH_4~+-N动态变化和氨挥发的影响
        4.1.2 AWD和斜发沸石施用对氮淋失的影响
    4.2 斜发沸石对AWD驱动下植株及土壤中氮素的影响
        4.2.1 AWD模式对植株及土壤中氮素的影响
        4.2.2 斜发沸石施用对植株及土壤中氮素的影响
    4.3 斜发沸石对AWD驱动下水稻产量、水分利用及品质的影响
        4.3.1 AWD模式对水稻产量、水分利用及品质的影响
        4.3.2 斜发沸石施用对水稻产量、水分利用及品质的影响
    4.4 斜发沸石在稻田生产系统中增产减污效力的评价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稻田-生态沟-塘堰湿地系统氮素迁移转化规律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稻田水氮管理对氮素迁移转化及其流失规律影响
        1.2.2 稻田氮素迁移转化过程观测及模拟
        1.2.3 稻田水氮平衡模型
        1.2.4 生态沟中氮素迁移转化规律及机理
        1.2.5 塘堰湿地中氮素去除规律及机理
        1.2.6 稻田-生态沟-塘堰湿地系统中氮素去除效果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区概况及田间试验设计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区布置
    2.3 田间处理设计
    2.4 田间试验观测内容与方法
        2.4.1 物候及气象要素观测
        2.4.2 水平衡要素观测
        2.4.3 氮平衡要素观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水氮调控模式下稻田水氮迁移转化规律
    3.1 水稻干物质量及产量
        3.1.1 水稻干物质量
        3.1.2 水稻产量
    3.2 稻田水量平衡
    3.3 稻田氮平衡要素迁移转化
        3.3.1 氮素湿沉降
        3.3.2 田面水氮素浓度变化
        3.3.3 氮素田面排水损失
        3.3.4 氮素淋溶损失
        3.3.5 稻田氨挥发
        3.3.6 稻田土壤氮素矿化
        3.3.7 稻田反硝化
        3.3.8 稻田微生物固氮
        3.3.9 水稻植株吸氮量
        3.3.10 浮萍氮素吸收与释放
    3.4 稻田氮平衡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稻田水氮平衡模型构建
    4.1 水平衡模型
    4.2 水平衡模型要素确定
        4.2.1 田间水深、灌水量及土壤含水率
        4.2.2 排水量
        4.2.3 渗漏量
        4.2.4 需水量
    4.3 氮平衡模型要素确定
        4.3.1 尿素水解
        4.3.2 氮素湿沉降
        4.3.3 灌水带入的氮素
        4.3.4 土壤氮素矿化
        4.3.5 稻田微生物固氮
        4.3.6 田面水氨氮硝化
        4.3.7 田面排水损失
        4.3.8 稻田氨挥发
        4.3.9 氮素淋溶损失
        4.3.10 稻田反硝化
        4.3.11 水稻氮素吸收
        4.3.12 浮萍氮素吸收及释放
    4.4 氮平衡模型率定及验证
        4.4.1 氮平衡模型率定
        4.4.2 氮平衡模型验证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态沟氮素去除规律及机理
    5.1 不同过流状态生态沟氮素去除规律
        5.1.1 处理设计
        5.1.2 氮素去除率计算
        5.1.3 生态沟氮素去除规律
    5.2 生态沟氮素去除示踪试验
        5.2.1 生态沟水力示踪试验
        5.2.2 处理设计
        5.2.3 生态沟示踪试验结果分析
    5.3 生态沟氮素去除模型及量化参数
        5.3.1 生态沟氮素去除模型
        5.3.2 氮素吸收长度S_w
        5.3.3 生态沟传质系数V_f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塘堰湿地氮素去除规律及机理
    6.1 不同水力停滞时间下湿地氮素去除规律
        6.1.1 处理设计
        6.1.2 观测内容与方法
        6.1.3 氮素去除率计算方法
        6.1.4 结果与分析
    6.2 水力停滞下湿地氮素去除主要影响因素
        6.2.1 处理设计
        6.2.2 观测内容与方法
        6.2.3 结果与分析
    6.3 连续进出水方式氮素去除规律
        6.3.1 处理设计
        6.3.2 观测内容与方法
        6.3.3 氮素去除率计算方法
        6.3.4 结果与分析
    6.4 植物腐解氮素释放试验
        6.4.1 试验方法
        6.4.2 观测内容与方法
        6.4.3 腐解率计算方法
        6.4.4 结果与分析
    6.5 塘堰湿地氮素去除模型及参数率定
        6.5.1 氮素去除模型
        6.5.2 氮素去除模型参数率定
    6.6 讨论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稻田-生态沟-塘堰湿地系统氮素协同去除效果
    7.1 稻田-生态沟-塘堰湿地系统氮素去除组合模拟模型构建
    7.2 稻田-生态沟-塘堰湿地系统氮素去除效果实测与模拟
        7.2.1 试验观测及模型模拟
        7.2.2 试验观测及模型模拟结果
        7.2.3 稻田-生态沟-塘堰湿地氮素协同去除策略
    7.3 讨论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稻田水氮综合调控模式试验研究及水氮平衡模型构建
        8.1.2 生态沟氮素去除规律及机理
        8.1.3 塘堰湿地氮素去除规律及机理
        8.1.4 稻田-生态沟-塘堰湿地系统氮素协同去除效果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7)湖南双季稻田控释尿素减施条件下氮素收支特征研究 ——以潮沙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田系统氮素收支平衡研究
        1.2.2 氮素收入
        1.2.3 氮素支出
        1.2.4 控释氮肥对稻田氮素损失的影响
    1.3 存在的科学技术问题
    1.4 本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控释尿素减施下双季稻氮素吸收特征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2.2.2 供试材料
        2.2.3 试验设计
        2.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5 计算公式
        2.2.6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控释尿素氮素养分释放和水稻吸氮特征
        2.3.2 双季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2.3.3 双季稻植株氮含量和地上部氮素累积量
        2.3.4 双季稻氮肥利用效率
        2.3.5 早、晚稻控释尿素氮用量与稻谷产量、氮肥利用率的相关性分析
    2.4 讨论
        2.4.1 控释尿素减施对双季稻稻谷产量的影响
        2.4.2 控释尿素减施对双季稻养分吸收的影响
        2.4.3 控释尿素减施对双季稻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控释尿素减施下双季稻田氮素气态损失特征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3.2.2 试验设计
        3.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2.4 计算公式
        3.2.5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水稻生长期温度和降雨量
        3.3.2 双季稻田氨挥发损失
        3.3.3 双季稻田N_2O损失
    3.4 讨论
        3.4.1 控释尿素对双季稻NH_3挥发损失的影响
        3.4.2 控释尿素用量对双季稻NH_3挥发损失的影响
        3.4.3 控释尿素对双季稻NH_3挥发速率及损失周期的影响
        3.4.4 施肥方式对双季稻NH_3挥发损失的影响
        3.4.5 气候条件对双季稻NH_3挥发损失的影响
        3.4.6 控释尿素减施对稻田N_2O排放的影响
    3.5 结论
第四章 控释尿素减施下双季稻田氮素液态损失特征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4.2.2 供试材料
        4.2.3 试验设计
        4.2.4 测定项目与分析方法
        4.2.5 计算公式
        4.2.6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降雨量
        4.3.2 氮素径流损失
        4.3.3 氮素渗漏损失
    4.4 讨论
        4.4.1 控释尿素减施对稻田径流水氮素浓度的影响
        4.4.2 控释尿素减施对稻田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
        4.4.3 控释尿素减施对稻田氮渗漏淋失的影响
    4.5 结论
第五章 控释尿素减施下双季稻田氮素土壤残留特征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研究区域概况
        5.2.2 供试材料
        5.2.3 试验地基本情况
        5.2.4 试验设计
        5.2.5 测定项目与分析方法
        5.2.6 计算公式
        5.2.7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收获期土壤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及分布
        5.3.2 收获期土壤全氮、无机氮的残留量
        5.3.3 双季稻田无机氮残留量与稻谷产量、控释尿素施氮量的关系
    5.4 讨论
        5.4.1 施肥对土壤剖面养分含量及分布的影响
        5.4.2 控释肥对土壤剖面养分含量及分布的影响
        5.4.3 控释肥减量对土壤剖面养分含量及分布的影响
        5.4.4 控释肥对土壤无机氮残留的影响
    5.5 结论
第六章 双季稻田氮素养分循环与收支特征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6.2.2 供试材料
        6.2.3 试验设计
        6.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6.2.5 计算公式
        6.2.6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稻田系统氮素输入特征
        6.3.2 稻田系统氮素支出特征
        6.3.3 稻田系统无机氮收支平衡特征
        6.3.4 稻田系统总氮收支平衡特征
    6.4 讨论
    6.5 结论
第七章 创新点与展望
    7.1 创新点
    7.2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油—稻与麦—稻轮作体系水稻产量差异及其养分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轮作在农业中的重要性
    1.2 油菜和小麦生产现状
    1.3 油菜在轮作体系中的作用
    1.4 不同轮作制度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1.5 不同轮作制度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1.5.1 不同轮作制度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1.5.2 不同轮作制度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1.5.3 不同轮作制度对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
2 研究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意义
    2.2 研究内容
        2.2.1 油-稻与麦-稻轮作体系水稻产量及土壤化学肥力差异
        2.2.2 油-稻与麦-稻轮作体系周年养分收支差异
        2.2.3 油菜与小麦秸秆腐解产物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2.3 技术路线
3 油-稻与麦-稻轮作体系水稻产量及土壤综合肥力差异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区域概况
        3.2.2 数据来源
        3.2.3 试验处理
        3.2.4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油-稻与麦-稻轮作体系水稻产量差异
        3.3.2 油-稻与麦-稻轮作体系水稻产量对氮肥的响应
        3.3.3 模型拟合下不同轮作体系水稻最佳经济产量与施氮量
        3.3.4 油-稻与麦-稻轮作体系土壤养分状况的差异
    3.4 讨论
        3.4.1 两种轮作体系水稻产量差异的原因
        3.4.2 土壤化学性质产生差异的原因
        3.4.3 轮作体系产量差异的其他因素
    3.5 小结
4 油-稻与麦-稻轮作体系周年养分收支差异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区概况
        4.2.2 数据来源
        4.2.3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油-稻与麦-稻轮作体系氮磷钾肥投入分析
        4.3.2 作物还田生物量及养分归还量差异分析
        4.3.3 油-稻与麦-稻轮作体系地上部生物量及养分积累
        4.3.4 油-稻与麦-稻轮作体系氮素损失差异
        4.3.5 油-稻与麦-稻轮作体系氮磷钾养分收支差异
        4.3.6 油-稻与麦-稻轮作体系氮素损失差异
        4.3.7 油-稻与麦-稻轮作体系环境评估
    4.4 讨论
        4.4.1 两种轮作体系养分收支差异分析
        4.4.2 三种作物不同产量水平氮损失分析与评估
        4.4.3 不同作物体系N2O区域减排潜力分析
    4.5 小结
5 油菜和小麦秸秆腐解产物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供试材料
        5.2.2 试验设计
        5.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5.2.4 参数计算与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油菜与小麦腐解液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5.3.2 油菜与小麦腐解液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5.3.3 油菜与小麦腐解液对水稻幼苗养分含量与养分积累量的影响
        5.3.4 油菜与小麦腐解液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
    5.4 讨论
    5.5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施肥对不同利用模式下紫色土氮磷累积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化肥对作物生产的贡献
    1.2 长期施肥对土壤氮、磷含量的影响
    1.3 土壤剖面氮磷迁移变化研究
    1.4 土壤氮磷储量测算
    1.5 土壤氮磷安全阈值研究
    1.6 过量施肥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1.7 小结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2.5 研究方法
        2.5.1 试验区概况
        2.5.2 土样采集
        2.5.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5.4 数据处理及分析
第3章 水稻-冬水田利用模式下紫色土氮磷累积特征
    3.1 施肥处理对水稻-冬水田土壤表层氮、磷含量的影响
        3.1.1 施肥处理对土壤表层全氮、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3.1.2 施肥处理对土壤表层全磷、有效磷、水溶性磷的影响
    3.2 施肥对水稻-冬水田利用模式下土壤氮、磷剖面分布的影响
        3.2.1 施肥处理对土壤全氮、碱解氮剖面分布的影响
        3.2.2 施肥处理对土壤全磷、有效磷剖面分布的影响
    3.3 水稻-冬水田土壤氮、磷与土壤pH和有机质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3.4 施肥处理对水稻-冬水田土壤全氮、全磷储量及累积速率的影响
    3.5 讨论
        3.5.1 施肥对水稻-冬水田土壤氮含量影响
        3.5.2 施肥对水稻-冬水田土壤磷含量的影响
        3.5.3 施肥对水稻-冬水田土壤氮、磷储量的影响
    3.6 小结
第4章 水旱轮作(稻-菜)模式下紫色土氮磷累积特征
    4.1 施肥处理对水旱轮作土壤表层氮、磷含量的影响
        4.1.1 施肥处理对土壤表层全氮、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4.1.2 施肥处理对土壤表层全磷、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4.2 施肥处理对水旱轮作土壤氮、磷剖面分布的影响
        4.2.1 施肥处理对土壤全氮、碱解氮剖面分布的影响
        4.2.2 施肥处理对土壤全磷、有效磷剖面分布的影响
    4.3 水旱轮作土壤氮、磷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和pH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4.4 施肥处理对水旱轮作土壤全氮、全磷储量及累积速率的影响
    4.5 讨论
        4.5.1 施肥对水旱轮作田土壤氮、磷含量的影响
        4.5.2 施肥对水旱轮作田土壤剖面氮磷分布的影响
    4.6 小结
第5章 旱坡地(玉米-小麦)紫色土氮磷累积特征
    5.1 施肥处理对旱坡地土壤氮、磷含量的影响
        5.1.1 施肥处理对土壤表层全氮、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5.1.2 施肥处理对表层土壤全磷、有效磷及水溶性磷的影响
    5.2 施肥处理对旱坡地土壤氮、磷剖面分布的影响
        5.2.1 施肥处理对土壤氮素剖面分布的影响
        5.2.2 施肥处理对土壤磷素剖面分布的影响
    5.3 旱坡地土壤氮磷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和pH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5.4 施肥处理对旱坡地土壤全氮、全磷的表层储量及累积速率的影响
    5.5 施肥对不同利用模式紫色土氮、磷累积特征的影响
        5.5.1 施肥对不同利用模式紫色土氮、磷含量的影响
        5.5.2 施肥对不同利用模式紫色土氮、磷储量的影响
    5.6 讨论
        5.6.1 施肥对旱坡地土壤氮含量的影响
        5.6.2 施肥对旱坡地土壤磷含量的影响
    5.7 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10)利用HYDRUS-1D模型模拟节水灌溉稻田水氮运移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
        1.2.2 水稻田节水灌溉机理的研究
        1.2.3 水稻田土壤水分和氮素运移模拟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1.4 创新点和预期成果
        1.4.1 创新点
        1.4.2 预期成果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方法与设计
        2.2.1 土壤特征参数
        2.2.2 试验装置与试验设计
        2.2.3 试验监测
3 节水灌溉下水稻田氮素流失特征
    3.1 节水灌溉下水稻田氮素剖面分布规律
    3.2 不同时间段氮素浓度的变化规律
    3.3 水稻田氮素动态变化拟合
    3.4 结果与讨论
4 Hydrus-1D模型建立
    4.1 水分运动模型
    4.2 根系吸水模型
    4.3 溶质运移模型
    4.4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4.5 模型参数输入
    4.6 模型评价标准
5 Hydrus-1D模型模拟及稻田水氮平衡分析
    5.1 稻田土壤特征
    5.2 水稻产量分析
    5.3 模拟结果和分析
    5.4 水平衡分析
    5.5 氮素浓度分布
    5.6 氮平衡分析
    5.7 结果与讨论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淹水条件下水稻田中磷的淋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几种典型稻田种植模式下土壤N2O排放特征研究[D]. 徐鹏.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2]稻田垄作免耕提高土壤氮素肥力的作用机制研究[D]. 秦川. 西南大学, 2021(01)
  • [3]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制农田秸秆还田综合效应研究[D]. 张刚. 南京林业大学, 2020
  • [4]人工湿地氮磷径流流失规律及机制研究[D]. 欧阳秀琴. 苏州大学, 2020(02)
  • [5]斜发沸石对AWD驱动下稻田氨挥发和氮素淋失的影响研究[D]. 孙一迪.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8)
  • [6]稻田-生态沟-塘堰湿地系统氮素迁移转化规律及机理研究[D]. 韩焕豪. 武汉大学, 2019(02)
  • [7]湖南双季稻田控释尿素减施条件下氮素收支特征研究 ——以潮沙泥为例[D]. 田昌.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8]油—稻与麦—稻轮作体系水稻产量差异及其养分机制初探[D]. 朱芸.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9]施肥对不同利用模式下紫色土氮磷累积特征的影响[D]. 苟桃吉. 西南大学, 2019(01)
  • [10]利用HYDRUS-1D模型模拟节水灌溉稻田水氮运移特征[D]. 刘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标签:;  ;  ;  ;  ;  

淹水条件下稻田磷淋失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