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史册

都江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史册

一、都江堰:载入世界文化遗产史册(论文文献综述)

王梓而[1](2020)在《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试题研究(2015年10月-2019年4月)》文中研究表明高考作为我国现代教育考试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选拨人才的重要衡量依据。2014年,新高考改革启动,浙江省作为首批试点,取消文理分科,实行“必考3+选考3”模式,首次高中历史选考于2015年10月举行。本文在新高考背景下,立足于8套高中历史选考试卷,运用历史教育学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探求试卷突出的特点,分析试题的亮点与不足,并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建议。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选题缘由、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与不足等方面的介绍,探讨了本文研究的价值。第二部分介绍了新课程改革以来浙江省历史高考的流变以及重点突出了历史科目在选考阶段的概况。第三部分以具体试题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论述了历史选考的题型、内容和特点。第四部分从试题命制的成功之处如体现核心素养、现实关怀与知识整合三个方面,不足之处如战争史内容考查多与试题区分度不明显两个方面,从亮点与不足两个角度进行评价。第五部分从试题反映出的问题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应重视学科基础知识、注重史料分析训练、渗透史学研究方法与加强自身综合素养等四点建议。本文在新高考形势下进行试题研究,旨在对首批试点的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试题进行分析,希冀对高中历史选考试题的命制工作与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些许借鉴。

曹宇[2](2019)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研究》文中指出人类近四千年的矿冶活动,贯穿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及工业时代,涉及的工业种类众多、就业人口数量庞大,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酝酿了多种文化,并持续影响现在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在世界各地留存了大量矿山遗址、冶炼遗址以及为运矿而建设的运河、码头、铁路及站点,甚至出现了因矿冶而建的古城或现代化城市。矿藏作为国家重要资源,矿冶活动作为社会文明的核心技术被载入国家史册,见于《史记》、《汉书》、《禹贡》等典籍1。黄石矿冶遗产是长江流域工业文化遗产廊道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中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近代钢铁工业的摇篮,也是共和国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装备制造基地,可谓一代矿冶名城。3000多年的矿冶文化积淀,因矿设厂、因厂设市的黄石,让黄石与“矿冶”二字相生相依,形成了这座城市厚重的工业底蕴。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工业遗产与城市发展形成博弈:一方面,对于黄石这类矿冶资源型城市,矿冶遗产并非一般城市内部的工业遗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矿冶活动贯穿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城市的生产与生活,是城市之根,也是城市之魂,矿冶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这类城市转型的关键;另一方面,矿冶活动与其它工业遗产有着显着差异,在区域上体现了自然、空间、产业、文化和组织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在时间上体现了历史、文化的层积性和动态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根据《世界工业文化遗产》收录名单,矿冶遗产留存数量最多,全球分布最广,但目前学界并没有对此进行专门的界定和系统研究。因此本文基于文化景观理论,认为矿冶遗产是矿冶活动过程中孕育的矿冶文化的载体,具有文化景观属性,因此提出“矿冶文化景观”概念,并依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建立矿冶遗产与文化景观的关联。作为人类与自然的互动的产物,矿冶遗产具有区域关联性和历史层积性特点,具备区域文化景观的基本属性,符合文化景观的类型划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文化景观视角下对矿冶遗产进行解析,探讨矿冶文化景观的定义、内涵、要素、结构和特征。第二,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的历史环境和演化过程。以黄石矿冶产业的“生”—“起”—“兴”—“衰”为主线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形成过程,分析其地质条件、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形成基础,归纳出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演化规律。第三,分析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单元类型及景观特征。按照产业功能和文化特性的分类方式,将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分为五类:采矿类、冶炼类、运输类、衍生类和聚落类,通过典型样本分析,归纳类型单元的特征,提炼类型单元所承载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总结出黄石矿冶文化景观整体的空间、产业、政治、文化和美学特征。第四,解析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和结构形式。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演化、类型和特征基础上,通过自然基底要素、矿冶过程要素、主体活动要素三大类,分析要素排列组合形成的结构形式,包含空间、经济、政治和文化四个方面系统子结构,以及进一步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层级、结构尺度和结构转化。第五,建构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综合价值评价。基于保护性利用目标和价值评价理论,一方面结合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纵向形成和演化、横向类型和特征及内在要素和结构,对矿冶文化景观所蕴涵的保护价值,包括本体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以及作为再利用的经济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另一方面,通过调查问卷采集和分析权重指标,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共同构建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综合价值评价模型,并结合调查样本进行综合价值评价,得出整体、系统和单元三个层面的综合价值评价结果。第六,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保护性利用策略。结合文化遗产保护性利用理论,以及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形成、发展、类型、特征、要素、结构和评价等方面,一方面,扩大研究范围,通过文化遗产廊道的方式,提出建构长江流域层面保护体系的意义;另一方面,分别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在整体层面、系统层面和单元体层面的保护性利用策略。本文具有二个方面的创新:一方面,通过文化景观视角,首次系统分析矿冶遗产,创新提出矿冶文化景观的概念,并从理论层面上解析其定义、内涵、要素、结构和特性,拓宽了文化景观研究领域;另一方面,结合黄石矿冶遗产的个案研究,全面探讨了矿冶文化景观的纵向历史分析、横向类型分析、内在结构分析和综合价值分析,并提出其保护性利用策略,与矿冶资源枯竭型城市更新路径相统一。

王姝文[3](2019)在《大遗址资源价值及其旅游开发研究 ——以常州淹城为例》文中认为新时代城市化建设要求越来越高,旅游新业态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大遗址倍受国家关注,国家出台了大量的保护政策。目前大遗址理论研究在学术界已有所成效,但在资源价值挖掘上、旅游开发模式上和具体实践上还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以大遗址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大遗址概念提出笔者见解,并根据史学分期对“十三五”期间大遗址保护名录中148处大遗址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以此为理论基础探讨大遗址资源价值及其旅游开发模式,最后以常州淹城为案例做具体分析研究,为淹城遗址旅游开发提供可行性建议。全文采用历史文献综述法、田野调查法、演绎法等研究方法,系统梳理国内外大遗址相关概念界定,归纳总结出大遗址的三大关键词:大,深和综合性。为进一步丰富大遗址理论研究,笔者对大遗址进行多种方式分类,按照学科门类、功能属性、背景环境、地理分区等角度,以表格的形式列举十大典型大遗址案例对大遗址的基本属性特征进行微观分析。与此同时以历史朝代更替为主线,梳理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中的148处大遗址,进行历史分期、类别属性和特点归纳等,引申出不同历史时期其他同类大遗址的特点。大遗址资源不同于其他的旅游资源,有其独特性和特殊性。在此基础上以大量大遗址案例为背景,挖掘大遗址丰富的资源价值,如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等,是研究大遗址旅游开发模式的必经之路。通过搜集大量文献、史料,探索现在大遗址旅游开发过程中已经形成的固定的、可以推广的开发模式,其中包括单体展示和综合开发两大类型,单体展示中更注重考古体验、模拟再现、生态复原、主题公园等开发模式;而综合开发则是指开发比较广泛的遗址公园模式、遗址博物馆模式、旅游景区模式、森林公园模式和文化产业区模式。这些模式各具特色,在现在大遗址开发利用过程中也有一定的交叉,尤其是资源开发单体展示模式往往是组合发生。大遗址的理论研究呈逐年上升趋势,然而目前很多大遗址开发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开发利用主体观念偏差、忽视本身资源价值、开发模式不当以及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等。所以,需要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尤为重要。促使大遗址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深度挖掘大遗址资源价值,加大开发力度和新意,尝试采用多元化模式开发大遗址,促进与城市人文景观融合,探索出具有实际借鉴意义的道路。通过前期实地调研和资料整理,保存最为完整的春秋淹城遗址拥有独一无二的“三城三河”格局,具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淹城与独具特色的城市结构和水利设计,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等,对后代具有极好的教化功能。目前已经开发的春秋淹城旅游景区主要包括五大功能分区,采用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结合的模式,笔者通过分析其开发现状,根据其资源价值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为淹城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可行性对策,也为其他城址类大遗址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毛冯[4](2018)在《成都本土文化作为高中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文中提出成都本土文化资源丰富多元,具有人文性和教育性的双重特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文化资源已经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学术研究、课程资源开发和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成都本土文化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探索,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成都本土文化的重要抓手,是学生品味祖国语言文字、感受成都魅力文化的平台,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平台,为国家、教师、学生搭建这样一个平台是极为重要和迫切的,所以研究成都本土文化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也是意义重大的。本文主要由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探讨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指出了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正文部分由四章组成:第一章从概念界定、理论支撑、政策支持、课标导向、课堂现状和师生兴趣等方面论述了成都本土文化作为高中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二章主要立足于成都地区的本土文化特色,从包罗万象的本土文化中精心筛选了成都历史、成都名人、成都民俗、成都文学、成都之最这五个文化专题,为成都本土文化中可利用的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分类;第三章从课程理念建构和目标预设出发,对成都本土文化资源进行了筛选和组织,并从导读系统、课文系统、作业系统三个部分设计校本教材的基本框架结构,使成都本土文化资源课程化;第四章分别从校本课程的组织、管理、实施、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规划,特别针对校本课程的实施提出了“三位一体”的教学活动形式和教学案例举隅,试图为成都本土文化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制定一份操作性较强的实施方案。结语部分对本文内容有所总结和期许,还列举了一些成都本土文化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期引起大家的思考,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和化解。总之,本文旨在充分利用丰富多样的成都本土文化资源,进行高中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试图将成都优秀的本土文化资源引入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实现高中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本土化”与成都本土文化资源的“课程化”。文化本身具有一种教化作用,本文关于成都本土文化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正是将文化的这种教化作用与学校教育建立联系,将成都本土文化资源课程化,以期最大程度地挖掘成都本土文化的课程价值和教学价值,为今后成都本土文化资源开发和成都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一点参考,也为今后自己的教学工作做一点努力。

白俊来[5](2014)在《成都文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角度来看,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报告指出:我党要带领广大群众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逐步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实现文化强国的伟大战略构想。“十二五”期间,同样具有巨大发展潜力,被称之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旅游业与文化产业也越来越呈现出良好的融合与发展:文化产业是发展特色旅游业的核心元素,而发展旅游业又是培育和壮大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催生了文化旅游业的产生。成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与厚重的人文资源,但是成都文化旅游业近几年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成都市亟需转变不利的发展方式: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文化旅游业服务和管理机制;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建立在对文化市场的调研分析基础之上,提升统筹规划能力,避免因文化旅游资源的无序开发而导致文化资源遭到破坏;传统文化旅游价值衰退以及生态恶化等一系列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建设等各方面,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实现“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格局,建设美丽中国。本文经过分析得出结论:实现成都地区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做好以下几方面:政府应改革文化旅游行业管理体制,更好的贯彻落实省委、成都市政府关于发展成都文化旅游业的政策和意见,杜绝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混乱局面;在企业层面应该有效整合文化资源,积极建立起大型文化集团或文化产业集群,形成规模效应,促进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服务人才方面应加大对文化旅游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起培养和留住人才的长效机制等;在对外宣传方面应塑造成都文化旅游精品,彰显成都文化特色,加快国际化、标准化、一体化文化旅游建设进程,最大限度地拓宽海外文化旅游市场等等。加大对成都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不仅可以长期促进以成都为代表的蜀地文化产业的做大做强,而且对于成都市实现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良性循环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子月儿,陈曦[6](2013)在《“非遗”繁花耀蓉城——传真“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暨庆祝《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10周年纪念大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四川省文化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承办,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政府和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具体执行的第四

郎朗[7](2013)在《澳门城市形态特色及保护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澳门,以面积计算的确只是中国的一个“小地方”。然而,考察其历史发展过程,不难发现澳门其实并不“小”。在三四百年前的地图上,当像新加坡等着名港口城市还未标注时,澳门早已是享誉世界的重要的亚洲城市。现如今的澳门是中国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享有“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等的特殊待遇。澳门城市的独特韵味,源于它是中国较早允许西方人定居的半岛,亦是唯一一个延续四百年的,以西方人及西方管理模式为主导的城市。文化是塑造城市特色的核心,假如隔断城市文化的延续,那城市发展就会陷入千篇一律的发展浪潮中,再也无法挽回。澳门拥有独特的“边缘文化”,拥有其它城市无法效仿的财富。澳门政府在保护的基础上,让其发挥最大的价值,让它在良好的环境中向着健康的方向自由发展。本文以多个澳门具体保护项目为依托,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澳门城市形态特色及保护策略的发展现状。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背景入手,以典型实例为研究对象,阐述其保护策略和特色保护工作对于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探讨城市特色保护的重要性,为国内的保护规划工作提供经验借鉴。论文由四个章节和结语部分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论文的组成方法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第二章从历史城市保护学角度入手,介绍了历史城市保护学的发展概况及澳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现况。第三章详细介绍了澳门的历史城市的发展概况及成因,分析了澳门的文脉渊源,并对澳门城市现状进行了详尽的阐述。第四章比较了我国大陆地区历史城市保护与澳门地区历史街区的管理状况,并从宏观与微观的视角介绍了澳门半岛地区的历史街区、古建筑、广场等的保护工作。结语总结了澳门城市形态特色的保护价值和成就,展望澳门城市今后的发展方向,希望对国内相关历史城市保护工作可提供参考作用。

王旭东[8](2013)在《论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文中研究指明档案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是珍贵的社会文化遗产,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资源的价值只有通过开发利用使其服务于人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对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能够实现档案蕴藏的文化价值,能够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强化档案馆文化功能,更有助于社会文化发展与繁荣,实现公民文化权利。在文化强国成为国家最高决策,文化软实力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文化产业成为主要国民经济部门的条件下,充分开发利用档案文化资源理应成为档案事业改革的突破口和发展的新方向。基于这个背景,本文立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以档案学理论和实践为基础,借鉴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中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关注社会文化发展方向,观察文化产业发展动态。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问题中涉及的主要概念、类型、意义,阐述了面临的障碍与困难,提出了具体的开发利用方式,并对解决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些对策和办法。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组成,正文共五章:第一章:“档案文化资源概说”。主要分析了档案的文化价值,在分析“文化资源”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档案文化资源”的定义,对其资源特性、类型进行了说明。第二章:“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与意义”。主要给“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做了定义界定,说明了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和客体,对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在各个层面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释。第三章:“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制约因素和档案馆面临的‘文化危机”’。主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阻碍因素、不足和问题。并着重对档案馆正在经历的“文化危机”的具体表现和肇因进行了分析。第四章:“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与内容”。主要从公益性开发利用与产业性开发利用两个部分提出了具体的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及内容。在公益性开发利用方式中,讨论了以档案馆为首要主体的编研、展览、文化活动、公共文化产品开发、社会教育等开发利用方式。在产业性开发利用方式中,主要对档案馆的文化商品开发活动,对文化产业部门进行档案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第五章:“加强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主要针对第三章所分析的各种阻碍因素和第四章的开发利用需要,认为应当加强档案文化资源的调查与整合、加强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从观念、资源、信息化、制度、机构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档案界围绕档案与文化进行了为时甚久的讨论,但至今罕见专门以“档案文化资源”和“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为主题的研究,本文试图对此进行相对系统的研究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引起档案学研究者、实践者对这个问题的共同关注,以便更好地实现档案的文化价值,使档案文化资源这一文化富矿能服务于我国的文化战略,服务于公众的文化需求。

黄瓴[9](2010)在《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研究 ——以西南地域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高速度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及相应的城市建设,带来了城市空间在功能与结构、形态与规模上快速而剧烈的变化。这些历史性的变化包含着正反两面的效果:前者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和空间财富的巨大增长;后者则显现为城市空间的技术、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诸多的问题。在多元文化的倡导和人本主义思潮推动下,当代出现了空间学科的“文化转向”与人文社会学科的“空间转向”。从文化学的角度对城市空间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已成为各学科共同关注的焦点和方法论基础。针对城市空间的文化问题,研究城市空间文化结构分析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从而建立城市空间文化结构化理论系列,是本论文的主要目的。论文以指出我国城市规划理论系统架构中文化学的缺位为立论起点,聚焦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这一命题,以西南地域典型城市为对象,建立论文的学术思路和研究框架;以“问题梳理→理论探索→量化研究→实证解析→策略思考”为整体技术路线;运用文献整理、田野调查、共时与历时比较、跨学科交叉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综合研究方法,形成基本内容。①论文从分析城市空间的多维度(多学科)本质入手,揭示了城市空间的文化学本质及其既是文化载体又是文化本体的文化二重性(第2章);继而从分析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多维度性,引导出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的基本概念;列举古今中外包括我国西南地域的典型城市,分析其空间文化结构的存在及其特征。城市空间文化结构指由城市空间文化要素结合成各类和各个城市空间文化单元,进而构成的城市文化功能和文化价值的集合体。三者从材料、单件到整体的文化构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城市空间的文化品质。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这一概念的建立,对于深度认知城市空间,进而从文化高度提升城市规划设计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第3章)。②作为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解析的基础,论文总结了五条城市空间的文化价值思想,包括城市空间文化发展阶梯观、城市空间文化积淀观、城市空间文化生态观、城市空间文化兼容观和城市空间文化价值观。在推进文化研究量化分析方法的目标下,探索了城市空间文化价值适度计量方法。同时,尝试建立了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的解析和评价体系。提出从三级尺度(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物质空间、习俗观念、文化结晶)和三种形态(点、线、面)解析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的途径。作为空间文化适度量化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空间文化当量、空间文化浓度和文化密度等计量单位以及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评价的文化特征曲线,从文化学的视角开启了城市空间结构解析的新视角(第4章)。③作为理论和方法的实证应用,论文以5个典型的西南地域城市——成都、都江堰、阆中、丽江和重庆为例,从城市空间的文化要素——空间文化单元——空间文化结构三个系列层面作了解析和评价。在凸显五座优秀文化名城空间文化价值和结构的同时,也揭示出所存在的和亟待改进的空间文化结构问题(第5章)。在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城市规划领域解决城市空间文化问题的策略思考——城市空间文化规划,并探讨其内容、程序与方法以及如何融入当前空间规划体系,为更大意义上的城市空间文化规划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同时,论文评介了5个以建立空间文化结构为导向的城市规划设计案例(第6章)。论文在下述方面具有创新的见解:①揭示了城市空间作为文化载体和文化本体的文化二重性,提出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的基本概念,并建立了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解析与评价的系统方法;②提出作为理论支撑及其内涵的空间文化项、空间文化单元、空间文化存量与增量、空间文化当量、空间文化浓度与密度、空间文化结构特征曲线等一系列新概念,探索性地提出了城市空间文化价值的适度计量方法;③在建立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空间文化规划的概念与规划操作体系,从而深化和丰富了当前城市空间规划的基本内容,为建设文化的城市提供了系统的、可操作的理论和方法。论文对于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的理论建构以及城市空间文化规划内容与方法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所形成的一些学术观点,有助于推动城市发展和城市空间规划建设中遇到的文化学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陈爱,王小强[10](2009)在《5·12汶川大地震后四川旅游的复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5月12日,位于四川省龙门山系的汶川县映秀镇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四川旅游业,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初步统计显示,损失惨重,特别是龙门山沿线的部分旅游景区更是毁灭性创伤。笔者在亲自考察及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统计了龙门山沿线在此次地震中受损最重的一些景区,客观分析了此次地震对四川旅游的影响,并提出了四川旅游复兴的具体建议,以期为受损景区的重建及四川旅游的重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都江堰:载入世界文化遗产史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都江堰:载入世界文化遗产史册(论文提纲范文)

(1)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试题研究(2015年10月-2019年4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 概念界定
    三 研究现状
    四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五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新课改以来浙江省历史高考演变及高中历史选考概况
    第一节 新课改以来浙江省历史高考演变
        一 文科综合阶段
        二 历史选考阶段
    第二节 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概况
        一 命题依据
        二 考试内容
        三 考试要求
        四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第二章 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试题分析
    第一节 题型分析
        一 选择题
        二 非选择题
    第二节 内容分析
        一 中国史与世界史内容分析
        二 必修与选修模块内容分析
    第三节 试题特点
        一 继承传统,史学素养
        二 史地结合,时空观念
        三 覆盖全面,考查细致
        四 阅读理解,挖掘内涵
第三章 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试题评价
    第一节 试题反映的成功之处
        一 核心素养贯穿始终
        二 现实关怀穿插其中
        三 知识内容深度整合
    第二节 试题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 战争史内容考查多
        二 试题区分度不明显
第四章 关于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试题的教学建议
    第一节 重视学科基础知识
    第二节 注重史料分析训练
    第三节 渗透史学研究方法
    第四节 加强自身综合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资源枯竭型城市及转型发展的思考
        1.1.2 方法探索——矿冶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与利用
    1.2 相关概念辨析
        1.2.1 理论视角:文化景观
        1.2.2 地域界定:黄石地区
        1.2.3 研究对象:矿冶文化景观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文化景观的相关研究
        1.3.2 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
        1.3.3 矿冶遗产的相关研究
        1.3.4 相关研究述评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意义
        1.5.1 现实意义
        1.5.2 理论意义
    1.6 本章小结
2 文化景观视角下的矿冶遗产解读
    2.1 矿冶遗产的文化景观属性
        2.1.1 矿冶遗产的根本属性:人类与自然的互动的产物
        2.1.2 矿冶遗产的历史层积性
        2.1.3 矿冶遗产的区域关联性
    2.2 矿冶文化景观的解析
        2.2.1 矿冶文化景观的定义
        2.2.2 矿冶文化景观的内涵
    2.3 矿冶文化景观的要素和结构
        2.3.1 矿冶文化景观的要素
        2.3.2 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
    2.4 矿冶文化景观的特性
        2.4.1 资源条件依赖和政治导向影响
        2.4.2 自然环境改造和生态效应影响
        2.4.3 产业发展主导和交通联系紧密
        2.4.4 活动主体规模化和技能专业化
        2.4.5 文明历时悠久和文化承继发展
    2.5 矿冶文化景观研究尺度
        2.5.1 时间尺度:短时段、中时段、长时段
        2.5.2 空间尺度:小尺度、中尺度、大尺度
        2.5.3 感知尺度:个体记忆、群体记忆和集体记忆
    2.6 本章小结
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形成及演化
    3.1 黄石矿冶历史脉络
        3.1.1 远古因石而“生”
        3.1.2 古代因矿而“起”
        3.1.3 近代矿业的“兴”与“危”
        3.1.4 现代由“盛”转“衰”
    3.2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的地质因素
        3.2.1 优质铜铁矿源奠定产业地位
        3.2.2 便利开采条件推动早期采冶
        3.2.3 分散矿体影响产业格局分布
        3.2.4 丰富矿产种类促进衍生发展
    3.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的地理因素
        3.3.1 江湖水网纵横实现水上运输
        3.3.2 山水分割造就城市空间分散
        3.3.3 农林渔养提供生产生活配套
    3.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的主体活动因素
        3.4.1 政治经济影响铜铁矿冶发展
        3.4.2 资源争夺促进多元文化融合
        3.4.3 生产发展推动结构全面转变
        3.4.4 历史活动塑造区域文化气质
    3.5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因素的关系
        3.5.1 自然基底主导的演进性空间关系
        3.5.2 主体活动影响的阶段性时间关系
    3.6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演化规律
        3.6.1 基于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自然基底演化
        3.6.2 基于资源配置和政策调整的产业演化
        3.6.3 基于生产管控和建设的组织管理演化
        3.6.4 基于区域产业进化和变迁的文化演化
        3.6.5 基于生产力发展和引导空间格局演化
    3.7 本章小结
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类型及特性
    4.1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分类系统
        4.1.1 分类依据
        4.1.2 分类原则
        4.1.3 分类系统
    4.2 采矿类文化景观样本及特征
        4.2.1 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4.2.2 铁山矿冶遗址和大冶铁矿
        4.2.3 建国后的四大铜矿
        4.2.4 采矿类文化景观特征
    4.3 冶炼类文化景观样本及特征
        4.3.1 大冶钢铁厂
        4.3.2 大冶有色金属冶炼厂
        4.3.3 黄石东钢厂
        4.3.4 冶炼类文化景观特征
    4.4 运输类文化景观样本
        4.4.1 内湖水运
        4.4.2 铁路运输
        4.4.3 长江航运
        4.4.4 公路交通及其他
        4.4.5 运输类文化景观特征
    4.5 衍生类文化景观样本
        4.5.1 华新水泥厂
        4.5.2 黄石电厂
        4.5.3 源华煤矿
        4.5.4 衍生类文化景观特征
    4.6 聚落类文化景观样本
        4.6.1 矿冶古城
        4.6.2 工人社区
        4.6.3 聚落类文化景观特征
    4.7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特性
        4.7.1 均质性
        4.7.2 拓扑性
        4.7.3 秩序性
    4.8 本章小结
5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及尺度
    5.1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
        5.1.1 自然基底要素
        5.1.2 物质和非物质要素
        5.1.3 主体活动要素
    5.2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形式
        5.2.1 耦合资源的空间结构
        5.2.2 系统完善的产业结构
        5.2.3 政治干预的组织结构
        5.2.4 稳定融合的文化结构
    5.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系统
        5.3.1 单元体系统
        5.3.2 产业链系统
        5.3.3 整体网络系统
    5.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层级
        5.4.1 景观表征层级
        5.4.2 文化意义层级
        5.4.3 动力发展层级
    5.5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尺度
        5.5.1 时间尺度
        5.5.2 空间尺度
        5.5.3 感知尺度
    5.6 本章小结
6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价值评价
    6.1 价值评价理论和评价方法
        6.1.1 价值评价理论
        6.1.2 价值评价方法
    6.2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价值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6.2.1 价值评价的目的
        6.2.2 价值评价的内容
        6.2.3 价值评价的方法
    6.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综合评价模型
        6.3.1 综合价值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
        6.3.2 综合价值评价体系的层次设计
        6.3.3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6.3.4 模糊综合评价
    6.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评价结果分析
        6.4.1 数据采集方法
        6.4.2 综合价值评价结果
        6.4.3 评价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保护性利用策略
    7.1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保护性利用路径
        7.1.1 保护性利用的目的和意义
        7.1.2 保护性利用的思路
        7.1.3 保护性利用策略的原则
    7.2 基于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的保护策略
        7.2.1 长江流域工业文化遗产廊道与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关联
        7.2.2 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要素的系统梳理
        7.2.3 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的保护思路
        7.2.4 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的区域推进
        7.2.5 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的产业联动
    7.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关联性保护策略
        7.3.1 矿冶文化景整体感知的保护
        7.3.2 生态与产业功能格局的保护
        7.3.3 城乡遗产网络拓扑关系梳理
        7.3.4 矿冶文化“IP”的建立和宣传
        7.3.5 产业的升级转型和融合发展
    7.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产业系统保护策略
        7.4.1 系统层级空间关系的系统建设
        7.4.2 系统层级历史文化的动态梳理
    7.5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单元层面保护策略
        7.5.1 单元活动主体特性的保护性利用策略
        7.5.2 物质文化的保护性利用策略
        7.5.3 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性利用策略
    7.6 本章小结
8 全文总结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8.1.1 研究结论
        8.1.2 创新点
    8.2 下一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研究课题
附录2:黄石矿冶文化地名演变及相关历史大事记
附录3:《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含矿冶遗产)
附录4:《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中矿冶遗产一览表
附录5:黄石重要矿冶工业遗产一览表
附录6:黄石矿冶文化景观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附录7: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评价指标权重表
附录8:东钢厂黄石矿冶文化景观价值评价得分

(3)大遗址资源价值及其旅游开发研究 ——以常州淹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四、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五、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大遗址研究概况
    第一节 大遗址相关概念
        一、遗产
        二、遗址
        三、大遗址
        四、大遗址旅游
    第二节 大遗址分类与属性
        一、大遗址的分类
        二、大遗址的属性
    第三节 大遗址分期与特点
        一、旧石器时代(距今约300万年—1万年前)
        二、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2000年前)
        三、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前256年)
        四、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公元前221—581年)
        五、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公元581—907年)
        六、宋元明清至今(公元960—1368年)
第二章 大遗址特点及资源价值
    第一节 大遗址特点
        一、文化传承性
        二、类型多样性
        三、分布广泛性
        四、大型综合性
    第二节 大遗址资源价值
        一、历史文化价值
        二、科学价值
        三、艺术价值
        四、社会价值
        五、经济价值
第三章 大遗址开发现状与旅游开发模式
    第一节 大遗址开发现状
        一、已经形成多样化的开发利用模式
        二、地理分区广泛,区域特色明显
        三、开发程度参差不齐,产品多样化
        四、大遗址建设与城市文化相互交融
    第二节 大遗址旅游开发模式
        一、单体展示模式
        二、综合开发模式
第四章 大遗址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节 大遗址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开发利用主体观念不同,大遗址保护意识淡薄
        二、大遗址区域过度旅游化,挖掘资源价值深度不够
        三、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不当,缺乏联动创新模式
        四、与城市文化融合程度不够,传统民间艺术淡化
    第二节 大遗址旅游开发的对策
        一、深挖大遗址资源价值,活化开发思路与路径
        二、对接旅游者消费市场,优化旅游开发的模式
        三、深化融合发展理念,开发大遗址系列旅游产品
        四、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促进大遗址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 案例分析——常州淹城遗址
    第一节 常州淹城遗址概况
        一、位置交通
        二、名称由来
        三、资源价值
    第二节 历史沿革
        一、兴起阶段
        二、发展阶段
        三、繁荣阶段
        四、延续阶段
    第三节 常州淹城遗址旅游开发现状及问题
        一、淹城遗址旅游开发的现状
        二、淹城遗址开发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常州淹城遗址旅游开发的对策
        一、深度挖掘遗址资源价值,加强大遗址文化教育功能
        二、探索多元旅游开发模式,构建遗址区特色开放空间
        三、利用新媒体技术,演绎春秋文化系列内容
        四、开展主题游玩路线,增强遗址旅游趣味性
        五、塑造品牌文化产品,建设特色产业主题园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4)成都本土文化作为高中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现状总结与原因反思
    三、研究思路
        (一)理论研究
        (二)实践探索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重难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六、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成都本土文化作为高中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区分
        一、成都本土文化
        二、语文课程资源
        三、校本课程开发
    第二节 成都本土文化作为高中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一、国家课程下的高中语文课堂现状与师生心理障碍分析
        二、成都本土文化高中语文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相互补充
    第三节 成都本土文化作为高中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可行性
        一、理论支撑
        二、课标导向
        三、政策支持
        四、新课改背景下的高考语文命题改革驱动
        五、丰富的助力资源和师生浓厚的兴趣成为现实基础
第二章 成都本土文化中可利用的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分类
    第一节 成都历史
        一、成都历史与古蜀文明渊源
        二、成都城的若干次“变脸”
        三、成都街巷的历史文化记忆
        四、成都历史人文景观
    第二节 成都名人
        一、王侯将相
        二、文人墨客
        三、传奇女子
        四、市井人物
    第三节 成都民俗
        一、民间技艺
        二、节庆活动
        三、茶馆文化
        四、美食文化
        五、方言方音
        六、图腾崇拜
    第四节 成都文学
        一、文人文学
        二、民间文学
        三、成都景区楹联和石刻
    第五节 成都之最
        一、纸币的发源地
        二、春联的发源地
        三、竹枝词的发源地
        四、熊猫之都
        五、诗歌之都
        六、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都
第三章 成都本土文化资源的课程化与校本化
    第一节 成都本土文化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理念建构与目标预设
        一、课程理念建构
        二、课程目标预设
    第二节 成都本土文化高中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筛选与组织
        一、成都本土文化高中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
        二、成都本土文化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
    第三节 成都本土文化高中语文校本教材编写体例构想
        一、教材名称
        二、教材结构
        三、单元结构
        四、篇章结构
第四章 成都本土文化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第一节 成都本土文化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组织与管理
        一、课程名称的确定
        二、课程类型的确定
        三、课程适用的对象
        四、教学人员的配备
        五、课程的课时安排
        六、课程运行机制
    第二节 成都本土文化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实施策略
        一、“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形式
        二、教学案例举隅
    第三节 成都本土文化高中语文校本课程评价策略
        一、准备阶段的背景性评价
        二、开发阶段的整体性评价
        三、实施阶段的发展性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成都文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实际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实际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内对文化旅游业研究概述
        1.2.2 国外对文化旅游业的研究现状
    1.3 文章逻辑结构与创新点
2 文化旅游业概念分析和成都文化旅游发展概况
    2.1 文化旅游业相关概念简述
        2.1.1 “文化”的定义
        2.1.2 “旅游文化”的概念理解
        2.1.3 “文化旅游”的概念辨析
    2.2 成都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2.2.1 成都历史文化发展概述
        2.2.2 成都文化旅游资源研究分类
3 成都文化旅游业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分析
    3.1 成都文化旅游业发展的优势
        3.1.1 独具众多文化资源,发展优势明显
        3.1.2 政府加快文化产业政策调整,正确引导文化资源整合
        3.1.3 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与旅游业良性融合发展
    3.2 成都文化旅游业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3.2.1 地方政府重视力度不够,文化旅游资源再开发有待提升
        3.2.2 文化旅游企业发展相对滞后
        3.2.3 最大的制约条件——文化旅游人才的培养不足
4 关于成都文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及对策研究
    4.1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成都文化旅游协调发展
    4.2 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培育文化建设市场主体
    4.3 加快成都文化旅游业人才培养
    4.4 全面协调与整合文化资源,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共同发展
    4.5 塑造成都文化旅游精品,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4.5.1 注重文旅化游形象塑造和宣传,彰显成都本色
        4.5.2 不断拓宽成都文化旅游精品的传播渠道
总结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6)“非遗”繁花耀蓉城——传真“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暨庆祝《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1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提纲范文)

《公约》10年聚焦蓉城
“非遗”盛会人人传承
链接一:
    成都展望
链接二:
    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遗产节

(7)澳门城市形态特色及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时间界定
        1.3.2 空间界定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历史资料分析
        1.5.1 国内外对澳门城市历史形态的研究
        1.5.2 国内外对澳门城市历史文脉的研究
        1.5.3 国内外对澳门城市历史形态保护的研究
第二章 我国历史城市保护学相关研究及现状
    2.1 历史城市保护学概论
        2.1.1 “城市遗产保护”的由来与发展
        2.1.2 城市遗产保护的内容
        2.1.3 城市特色的维护
    2.2 澳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现况
    2.3 小结
第三章 澳门城市特色维护与城市历史形态演进
    3.1 澳门城市历史发展过程
        3.1.1 地理因素
        3.1.2 地貌形态因素
        3.1.3 政治环境因素
    3.2 澳门原有城市形态研究(开埠前)
        3.2.1 澳门原貌和本土文化
        3.2.2 外来人群的侵入
        3.2.3 澳门早期“城”与“市”的形成
    3.3 澳门受西方文化侵入后城市形态研究(开埠后)
        3.3.1 天主教在东方的传播中心的形成
        3.3.2 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中的体现
        3.3.3 比较中葡两国的海洋文化
        3.3.4 比较中葡两国的城市规划特色
    3.4 澳门城市形态现状
        3.4.1 现代拓展与城市路网分析
        3.4.2 城市街道空间与建筑风格特色分析
        3.4.3 现实中存在的城市矛盾
    3.5 小结
第四章 保护与经营历史文化城市遗产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4.1 澳门历史城区的保护策略与发展
        4.1.1 澳门政府相关法规制度概况
        4.1.2 澳门文化遗产各项管理情况
        4.1.3 实际项目分析
    4.2 中国大陆地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4.2.1 中国大陆地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过程中的法制建设
        4.2.2 我国大陆地区建筑遗产中的“保护性破坏”
        4.2.3 我国大陆地区人们文保意识普遍较淡薄
    4.3 中国大陆地区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保护和经营
        4.3.1 尊重历史、加强保护、合理规划、谨慎建设、宣传教育
        4.3.2 结合合理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3.3 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经营—品牌效应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论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二、课题研究现状
    三、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档案文化资源概说
    第一节 档案与文化
        一、文化
        二、档案的文化价值
    第二节 档案文化资源的概念、特性及类型
        一、档案文化资源的概念
        二、档案文化资源的特性
        三、档案文化资源的类型
第二章 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主客体及意义
    第一节 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
        一、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分析
        二、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
    第二节 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和客体
        一、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主体——档案馆
        二、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其他主体
        三、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客体
    第三节 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
        一、有利于充分实现档案文化价值
        二、有利于档案馆融入社会,参与国际文化事业
        三、有助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的构建
        四、有助于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五、有助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第三章 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制约因素和档案馆的“文化危机”
    第一节 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主观因素
        二、客观因素
    第二节 档案馆的“文化危机”
        一、档案馆文化身份难以获得认同
        二、档案馆对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功能不显着
        三、档案馆缺乏清晰的文化定位
第四章 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与内容
    第一节 档案文化资源的公益性开发利用
        一、加强编研,探索新的编研方式
        二、改进展览方式,贴近社会文化主题
        三、围绕档案举办各种文化活动
        四、提供公共文化产品
        五、进行社会教育
        六、其他开发利用方式
    第二节 档案文化资源的产业性开发利用
        一、档案馆与“档案文化产业”
        二、档案馆对档案文化资源的“商品化”开发利用
        三、产业部门对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五章 加强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第一节 推进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探索与改革
        一、加强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与实践
        二、建立档案文化资源的调查与整合机制
        三、探索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制度革新
        四、推动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机构建设
    第二节 提升档案馆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能力
        一、观念建设
        二、善用资源
        三、信息化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研究 ——以西南地域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由来与研究问题
        1.1.1 城市空间的文化危机
        1.1.2 西南地域城市空间的文化问题
        1.1.3 城市空间文化研究的愿景
    1.2 核心概念与相关研究
        1.2.1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1.3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意义
        1.3.2 究方法与研究框图
        1.3.3 实证研究范围与对象
2 认识基础:城市空间文化本体论
    2.1 城市空间的文化学认知
        2.1.1 城市空间认识的方法论
        2.1.2 城市空间的多维本质
        2.1.3 文化学的城市空间
        2.1.4 西南地域城市空间的文化特征
    2.2 城市空间的文化要素及其分类
        2.2.1 城市空间的文化要素
        2.2.2 城市空间文化的分类
        2.2.3 城市空间文化的类型
    2.3 城市空间的文化二重性
        2.3.1 作为文化载体的城市空间
        2.3.2 作为文化本体的城市空间
        2.3.3 西南地域城市空间的文化二重性
    2.4 本章小结
3 理论建构: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论
    3.1 城市空间多维结构中的文化结构
        3.1.1 城市空间系统及其结构
        3.1.2 城市空间结构的多维本质
        3.1.3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的基本单元
    3.2 城市文化结构的组成与特征
        3.2.1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历史透视
        3.2.2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分类
        3.2.3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组织机理
    3.3 西南地域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特征
        3.3.1 自然/地形条件的影响
        3.3.2 人文/民族条件的影响
        3.3.3 近现代历史发展条件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分析方法: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解析与评价
    4.1 城市空间文化价值思想
        4.1.1 城市空间文化发展阶梯观
        4.1.2 城市空间文化积淀观
        4.1.3 城市空间文化生态观
        4.1.4 城市空间文化兼容观
        4.1.5 城市空间文化价值观
    4.2 城市空间的文化价值量化研究
        4.2.1 文化存量与文化增量
        4.2.2 城市空间文化价值计量
        4.2.3 城市空间文化价值量的损益计算
        4.2.4 文化价值量化研究方法的前景
    4.3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解析
        4.3.1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三级尺度解析
        4.3.2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三个层面解析
        4.3.3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三种形态解析
    4.4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评价
        4.4.1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健全度标准
        4.4.2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健全性模式
        4.4.3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评价方法
    4.5 本章小结
5 分析案例:西南地域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解析
    5.1 成都-都江堰-阆中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解析
        5.1.1 成都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解析
        5.1.2 都江堰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解析
        5.1.3 阆中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解析
    5.2 丽江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解析
        5.2.1 丽江宏观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解析
        5.2.2 丽江中观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解析
        5.2.3 大研古城微观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解析
    5.3 重庆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解析
        5.3.1 重庆宏观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解析
        5.3.2 重庆中观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解析
        5.3.3 重庆微观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解析
    5.4 本章小结
6 发展前景:从城市空间文化结构到城市空间文化规划
    6.1 建构城市空间文化目标体系
        6.1.1 设立空间文化规划目标的原则
        6.1.2 城市空间文化目标体系构成
        6.1.3 城市空间文化规划目标体系的动态应用
    6.2 城市空间文化规划的主要内容
        6.2.1 城市空间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梳理
        6.2.2 城市空间文化单元的盘点、保护与创造
        6.2.3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的模式选择
        6.2.4 城市空间文化规划的成果与意义
    6.3 融入现有城市空间规划体系
        6.3.1 与空间规划对接的必要性
        6.3.2 与空间规划对接的层次性
        6.3.3 与空间规划对接的操作性
    6.4 城市空间文化规划的五个探索案例
        6.4.1 案例一:重庆解放碑延伸城市空间文化轴的构想和建议
        6.4.2 案例二:文化导向的空间规划——“天使之城”映秀镇规划
        6.4.3 案例三:重庆南岸区城市品质提档升级规划设计
        6.4.4 案例四:重庆解放碑金融街区城市设计中的空间文化结构体现
        6.4.5 案例五:文化复兴策略下的重庆渝中区嘉陵桥西村整治规划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研究主要结论
    7.2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之处
    7.4 下一步研究构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西南地域11 城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表_文化(2009)
    B 丽江名人录
    C 重庆居民文化消费调查报告
    D 丽江文化印象——丽江市文化产业考察报告
    E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10)5·12汶川大地震后四川旅游的复兴(论文提纲范文)

一、5·12汶川地震对四川旅游的影响
    (一)地震对旅游资源本身的破坏
    (二)地震对旅游基础设施的破坏
    (三)地震对游客心理的影响
二、四川旅游的复兴
    (一)提高思想认识、重塑信心是首要
    (二)加强基础设施完善是关键
    (三)整顿规范是提升
    (四)旅游业重新配置,旅游重心南移
    (五)旅游宣传凸显特色

四、都江堰:载入世界文化遗产史册(论文参考文献)

  • [1]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试题研究(2015年10月-2019年4月)[D]. 王梓而.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2]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研究[D]. 曹宇.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3]大遗址资源价值及其旅游开发研究 ——以常州淹城为例[D]. 王姝文.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4]成都本土文化作为高中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D]. 毛冯. 西华师范大学, 2018(01)
  • [5]成都文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白俊来. 西华大学, 2014(03)
  • [6]“非遗”繁花耀蓉城——传真“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暨庆祝《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10周年纪念大会”[J]. 子月儿,陈曦. 中外文化交流, 2013(08)
  • [7]澳门城市形态特色及保护策略研究[D]. 郎朗. 广东工业大学, 2013(S1)
  • [8]论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D]. 王旭东. 云南大学, 2013(11)
  • [9]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研究 ——以西南地域城市为例[D]. 黄瓴. 重庆大学, 2010(07)
  • [10]5·12汶川大地震后四川旅游的复兴[J]. 陈爱,王小强.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04)

标签:;  ;  ;  ;  

都江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史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