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千年开闭

中国千年开闭

一、中国千年开放与关闭(论文文献综述)

王彩霞[1](2021)在《国家需求视角下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如何在国际发展合作中实现不同需求层次的内外协调?本研究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论述。在当前时代条件下,这项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就发展战略而言,成为现代化强国是中国预计于2050年实现的目标。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增强了海内外华人对中国实现该目标的信心,然而,中国当前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有鉴于此,明确现代化的引领性地位是中国今后坚定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基础与方向,这也为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理论研究提供框架与目标。为此,本文化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搭建国家需求层次分析框架,分析中国自建国以来的国际发展合作历程,探讨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面临的挑战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可行性路径。在分析框架创建方面,本文以人为标准,衡量国家建构,分别结合历史、时代与文化三种情境,推演出国家具备权力、利益与道德三类人格。由这一多元人格属性可见,国家是包含主权象征、利益集成与人本关切的复合体。因此,国家行为受多重因素制约,具有一定可观察性,可外化国家基本需求。考虑到,人的需求与国家需求具有通约性,故此,可借助人的需求类比国家需求,这构成跨学科应用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前提。据此,国家需求分为主权需求、发展需求、国际责任需求、国际地位需求与现代化需求,不同需求层次的内涵因时因事因国别因形势而异。在需求正向转化上,后一需求以前一需求的实现为前提;在个别情况下,可能出现由较高层次需求向较低层次需求的逆转。在国际社会化情境中,国家对自身需求的调节以及国家间需求的调和,同属国家间互动与需求协调的研究议题,这构成本文的基本架构与主要内容。具体至案例选择,本文以中国自建国至今的国际发展合作进程与转型为研究重点。改革开放是分析中国国际发展合作演化的时间分界线,受时代认知、路径抉择与规范扩散影响,自改革开放后,国家优先需求发生调整,由主权需求优先调整为发展需求优先。当前,在中美大国竞争升级、新冠疫情全球爆发、发展格局亟需重塑等背景下,中国进入不同层次需求均需兼顾的新时期。由此,中国国际发展合作亟待转型。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面临多重压力。新冠疫情引发全球公共危机,百年变局变数增多,全球化逆潮与民粹主义叠加。受此冲击,新多边主义秩序重塑难度加大。面对这一外部环境变化,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处境相同,既遭受外界对于发展中国家身份的质疑,也承受来自国际竞争的压力。除环境不确定性、身份被质疑以及竞争多元化的外部挑战外,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外界过度关注特定经济发展指标,这会干扰国家对现代化目标的理性认识;历史已存的发展失衡程度与时剧增,这不仅阻碍国家发展模式调整,也会制约国际发展合作水平提升;国内与海外利益人为划界,这会固化国家对长远利益的统筹布局。总之,诸多因素导致国家发展需求界定滞后。其次,国家自身需求认知失调。受主客观因素所限,国内与国际需求的分化大于整合;受国内外舆论影响,国际责任与国际地位需求所获关注不均;因目标宽泛,现代化需求与其他需求关联不足。再次,国际社会对国家需求的认可不足。外界在关注中国发展的同时,对多边发展倡议存疑;制度性话语不足是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外交在由双边互动向多边参与拓展的进程中,缺乏社会基础。最后,国家多元需求实现存在制度建设欠缺,长期延续的优惠型国际发展合作原则、实践与主流国际发展话语体系存在张力,尚无应对全策;在管理上,专业机构尚待加强能力建设;多边合作的路径选择受到既有经验的制约。为推进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稳慎转型,本文提出四个方面的具体应对举措。其一,为明确发展需求,基于科学了解的实际,创新发展质量评估;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提高不同区域人力资源积累;基于海内外利益关联性,增拓中国利益;基于对内生性需求的关注,培养随时而动的定力。其二,为整合需求层次,将国际责任需求及时适度纳入可持续发展范畴;将维护主权完整与坚定发展需求作为追求大国地位的前提;将国民理性培育与大国崛起难度,用于协调内外对发展中国家身份的认知。其三,为提升国家需求的国际认可,以切实的合作成效,破除外界疑虑;以运用话语扩散规律为前提,提升多边参与话语效能;以实际互动,消除各方假想,通过国际组织积累正向互动资源;以应对气候变化与疫情为契机,开展国际公共外交。其四,为完善国家需求实现机制,结合自身实际,针对性采纳国际发展规范;结合已有条件,开展国际发展合作全面评估;结合能力与时机,推进三方合作制度化;结合内外机制现状,提高国际竞争抗风险能力。综上,这些路径有助于中国通过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向现代化目标稳健迈进。

李超[2](2021)在《特殊历史条件下牙雕传承的可能性与策略分析》文中提出中国的象牙雕刻可追溯至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2006年,北京牙雕和广州牙雕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后各地代表性牙雕项目先后被列入地方非遗保护名录,有20余名身怀绝技的老艺人被评定为非遗传承人。2017年底,中国关闭了国内象牙市场,象牙的商业性加工销售在境内被全面禁止,这一举措是我国履行国际义务、展现大国担当的具体体现,但无疑对我国的牙雕业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牙雕的文化之旅再一次遭遇挫折。该不该继续传承、能否传承、怎样传承是当代人必须思考的问题,而作为牙雕文化支撑的象牙资源监管的野生动物主管又能做些什么。本研究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和研究资料,对国内牙雕业的起源、发展、成就及现状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国内象牙市场关闭后在行业内的27家加工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特定对象进行了电话专访,了解并掌握了行业在转型期的有关情况;搜集并整理了媒体及相关组织、个人公开发布的言论;分析并借鉴了国内其他非遗品种抢救性保护成功的案例。经过分析,认定我国牙雕文化在目前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下仍有继续传承的必要,并从牙雕的历史传统性、文化的优秀性以及当代对牙雕技艺的需求性等方面加以论证,指出牙雕传承是坚定民族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在对行业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牙雕传承目前所面临的“人员离散,后继乏人”“原材料匮乏”以及“外部环境压力持续”的困境;分析出我国牙雕传承所必需的条件,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原材料储备、民众对于传统文化的信念与坚守、国内象牙市场关闭后继续牙雕文化传承的可能性等;提出了目前条件下,我国牙雕传承可以采取的措施,如:建立名师工作室、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非国有博物馆等作为平台,一方面保护现有人才,一方面可发挥传承人的作用培养后继人才,并可借助平台进行公益宣传,做正面导向;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将老艺人独特的生产工艺全记录,以流传后人;让高职、高校助力非遗传承,为牙雕文化传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等。包括牙雕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多年漫长的淬炼而发展至今,其凝结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和美学追求,代表着中华文明最独特的精神符号,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滋养和思想沃土,对于发展和延续中华文明发挥着重要作用。

王丽娜[3](2021)在《二十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方式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中国传播历史较为漫长,近代以来,随着它们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在不断的加深。本文以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大的社会历史环境为背景,以哈尔滨城市发展的时空为经线,以整体的国内外政治环境变迁为纬线,考察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传播方式的流变过程,思考二者传播方式差异的原因,着力揭示20世纪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发展不同趋向的内在因素。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介绍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同时对早期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中国的传入进行简要的概括和对比。从俄罗斯东正教和基督新教传入我国的背景来看,东正教传入中国无疑与沙俄帝国对周围国家和地区的扩张相关;而基督新教最初的传入实质上也是西方列强向东方扩张的一部分。第二章从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的传入和发展期对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的传入背景差异、传播对象、主体、媒介的运用情况进行对比,并对此时期的教堂兴建情况进行整理。哈尔滨的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强烈的政治动荡之中传入、因移民的到来而不断的传播、发展。东正教这个侨民宗教一直以维持本民族的宗教信仰作为自己的主要使命,而基督新教在不断的传播自己的福音,他们在传播媒介的选择运用、对象的选择上、主体的呈现差异上都呈现出明显的不同。第三章论述了20世纪下半叶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衰落后的恢复,及基督新教的逐渐发展。这一时期,哈尔滨所处的复杂的政治环境对二者的传播影响重大,传播主体上,东正教因其政治依附性强,随着政治格局变动,教区归属不断更迭,传播主体原有的优势消失,基督新教主体开始脱离西方差会控制,走向自主、合一,同时外侨的大量外迁,东正教的传播对象流失,基督新教对象却日益增多,致使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传播媒介的利用方式和程度上出现了反差。文革后,政策开放,二者逐渐恢复,相比于人数较少的东正教团体,基督新教在哈尔滨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第四章从东正教和基督新教的神学教义、经典、崇拜对象等内化因素和教阶、教仪、节日等外化因素来分析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传播趋向不同、发展现状不同的内在因素。东正教对教义、仪式、教阶制度所采取的保守性政策,严重影响了东正教的传播。而基督新教以世俗性、普世性着称,教义、仪式、教阶等简洁,神秘性较弱,易于接受理解,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合度更强,有利于其发展。虽然东正教对哈尔滨并未产生较大影响,但这些宗教留下独具特色的宗教建筑,历史积淀下的多元性文化,仍对哈尔滨发展起到了特殊的影响。

何鑫[4](2020)在《北宋汴京城市水系营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北宋汴京人口百万之多,交通辅辏八方,商业空前繁荣,无疑是当时的国际大都市。其背后纵横交错的水系网络系统,对于北宋汴京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北宋是水系营建的高潮期,也是水系管理发展的最为主要的时期。北宋汴京城水网密布,有汴河、蔡河、金水河、五丈河四河穿城而过,并且护龙河与城内沟渠、池沼相互连接。四河与城外的黄河、洛河、御河、泗水和淮河相互连通,汴京放射状的水系网络系统沟通四面八方。本文以北宋汴京水系营建为研究对象,探讨北宋汴京城市水系营建背后的优秀管理智慧。论文首先通过对相关史料和考古资料的挖掘,梳理北宋汴京水系的形成背景。挖掘隋朝修建的大兴城和开凿通济渠、引汴入泗和开邗沟等水系营建工程;唐代对汴州城水系的继续完善,更是营建了五丈河;后周世宗扩建汴州城,遣大将周景营建汴口,对河道疏浚和连通更是不竭余力。三代对汴州水系的不断营建,使汴州城成为四会五达之地,为北宋汴京水系网络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整理北宋一朝的水系营建相关内容,对城外河流黄河、洛水、御河作出探究,发现黄河、洛水和御河的整治和疏浚也是伴随着北宋一朝,对于北宋汴京漕运和交通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北宋朝廷最为需要的;整理城内河流五丈河、金水河、汴河、蔡河和护龙河的营建工程,发现了水系连通的关系,总结出北宋汴京水系系统是一个放射状的有序的水系网络系统。其次,将汴京水系网络系统的各个水系进行功能分类,总结出汴京城市水系分别所承担的七大功能:交通漕运的功能、生活用水的功能、排水防涝的功能、生产灌溉的功能、防火灭火的功能、滨水景观和军事防御的功能。最后,从水系管理机构、水系法规制度、巡查监管制度、水系重大管理措施和水系管理特点对北宋汴京水系的管理作出相应的研究。首先,对系统的层次的水系管理机构和水运管理管理机构作出梳理,分析机构与分机构之间的附属关系,总结北宋拥有完善的自上而下的水系管理机构,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管理机构模式;其次,对严厉的水系法规制度和严格的巡查监管制度作出总结;其次,对水系管理中六次比较重大的措施进行论述,分析背后的科学认识和科学技术。最后对水系管理特点进行研究,总结背后优秀的管理智慧。

周莹[5](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黄秋硕[6](2020)在《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文中指出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丁韪良在近代西方人文学科方法影响下,重视对儒释道文化的释读,肯定颇多。丁韪良是美国汉学史上真正依据中国典籍并结合考察社会实际而释读儒释道文化的第一人。第二,丁韪良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壮丽的文学丰碑”;热衷向西方传递中华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丁韪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的拓荒者与奠基人。第三,丁韪良热情颂扬与推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并以明确的近代化理念,在西方汉学史上,第一次梳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前的中国近代史。丁韪良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因此他的相关记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四,丁韪良翻译大量西学论着,侧重于近代化新兴学科与实用知识,大多是对西方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专着的首次翻译,其对相关理论、概念、名词及内容等方面的汉语表述,对中国近代相关新兴学科之构建,均具有创新与借鉴意义,丁韪良汉译西学论着,同样具有重要汉学意义。第五,丁韪良创办中文期刊《中西闻见录》与《新学月报》,大力传播“实学”,不仅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汉学研究往更高层次发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丁韪良作为汉学研究机构北京东方学会首任会长,倡导以“自由思辨精神”来研究汉学的一切领域。北京东方学会在拓展汉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方宗教的负面影响。丁韪良也存在种种弱点与不足,这应更多地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的角度加以说明。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美国汉学的开创、奠基与初步发展,主要是由清代美国来华汉学家们完成的。丁韪良称得上是汉学发展史上一位成绩卓着的巨匠。其在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值得充分肯定,至今仍有实际借鉴意义。

何丽珊[7](2020)在《广州水西古村公共空间保护与活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古至今的城乡发展史,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目标、最高阶段都是城乡一体化,妥善处理城镇和乡村的关系尤为重要。然而想要城乡一体化必须让乡村振兴,保护和活化古村又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传统古村落的公共空间既是村落生活和生产的领域,也是传统古村落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村落中的文化遗产怎么样才能在这种情况下被最大程度的传承和保护呢?保护和活化古村落的公共空间,实现城乡一体化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中华民族依靠农业文明在18世纪以前一直都是人类文明的领头羊。而中华民族的农业文明主要依靠丰富多彩的物质和非物质历史文化遗迹,然而这些历史遗存主要集中表现在古村落和古镇。部分村落产生的时间长、历史遗迹传承厚重,是非常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传承的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文化的源泉,是祖先留下的无价遗产,在增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也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的共同精神文化。它们对时代发展、经济兴衰、社会信息、文明涵养等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发扬了艺术魅力、审美情趣、思想情感、文化内涵等,是现如今投入多少、付出多少都无法再现的。所以,保护与活化古村落和古镇有利于实现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现农村振兴策略。保持中华传统文明就是发扬中华文明精神。传统丢了,精神也丢了,既没有继承先人,也无法激励孩子,村落建得再漂亮,也没有灵魂。保护和活化古村落,无论从法政、经济、社会、文明等方面看,都是乡村振兴初期的首要任务。笔者运用文献收集法和实地勘测法,在掌握一定材料的基础上,对古村落公共空间保护与活化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在广州市黄埔区水西古村落公共空间的构成、历史沿革、公共空间现状情况以及不同人群的使用情况,对空间历史沿革和空间使用现状进行分析,探索水西古村落公共空间保护和活化必要性和可行性,如何实施保护与活化;在村庄保护与活化的方法策略下,从规划和管理两个层面进行了保护与活化的应用。结合城市周边传统古村落特征的同时,对空间的保护与活化理论应用范围进行拓展。最后,总结了古村落公共空间保护与活化的价值以及笔者的展望。

姜馥蓉[8](2020)在《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汉族乡村社会融入研究 ——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宗教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是否适应所处的社会,这种适应一般会涉及其在底层社会的身份建构、被认同和信任等。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不同的地区的传播各有特色。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的传承个案是必要的。本研究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拟沿着民族志书写和解释人类学的范式,对一个在河西走廊有数百年盛名的乡村藏传佛教寺院与地方汉族社会的互融与共生情景进行描述并赋予一定的说明性,力求为更有效地对类似文化现象的解读提供案例参考。文章首先纵向梳理了历史时期藏传佛教进入河西走廊的宏观社会历史背景及武威地区藏传佛教的传播、传承概况;观察地方外部社会力量如何影响藏传佛教金塔寺的重建及其在地方社会的面貌;藏传佛教金塔寺在进入汉族村落以后如何对群体和个人产生影响,是否以及何种程度上参与并形塑信众的世俗生活和宗教信仰;以及藏传佛教金塔寺进入地方汉族文化环境后与地方传统宗教信仰之间的互动状况,以及这种互动如何引起各自微妙的变化,并影响藏传佛教金塔寺在地方社会的融入。其次,在对田野调查整体情况的把握基础上,提出结论和思考。文章的研究结论认为:对宗教信仰的阶序建构,乃是个案中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模式。并通过观察村民个体、村落整体以及村落社会中的一些宗教行为这三个方面,探讨藏传佛教金塔寺与地方汉族村落的互融对后者产生的一些具体影响。提出考察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这样多元文化环境中融入案例的价值即在于,更好理解多民族、多文化共生互动的特点,从而为理解中国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等宏大理论提供具象的认知。此外,通过对田野调查整体情况的把握,文章思考了两个问题:一是反思“民间佛教”的概念,提醒相关研究者在运用此类概念时,不能忽略佛教信仰者的内部视角;二是以案例为基础,讨论如何在基层社会践行“宗教中国化”,以及在基层社会践行“宗教中国化”的必要性。

闵天怡[9](2020)在《基于“开启”体系的太湖流域乡土民居气候适应机制与环境调控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的成因起始于“围合”(enclosing)与“开启”(opening)二种环境调控动机,“围合”的意义在于从沆莽的自然中划定明确的气候边界、在广袤的大地上形成一小片以供居住的空间;“开启”的意义则在于提供内、外环境的交互方式,即生活所需的路径、光、风、热等等。因此,在“围合”、“开启”共同构建的环境调控的基本动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围合”与“开启”二个分立的环境调控体系,用以表达人类在适应气候的漫长岁月中对于环境作用机制的经验认知与策略践行。其中,“围合”体系指向了内外存在的哲学,是以“隔离”为基础的内、外环境问题的异质化与差异性的存在;而“开启”体系则是在能量的流动性与建筑开启的可控性基础上,阐释了“外部”和“内部”并非对立的关系,是以“选择”机制指向了建筑形式自主性与环境能量调控性的协同演进模式,以及“开启”体系自身作为一种环境调控类型的技术策略与现实意义。首先,文章从建筑“开启”的概念展开讨论,建立其建筑学角度的本体意义,并对其进行类型的阐释。继而通过气候认知,以及能量、气候、建筑与使用主体之间的思考,定义了气候环境系统下的能量系统、建筑开启系统与人体反应系统,旨在从能量的流动维度,探索生物气候语境下乡土建筑的“开启”语言及范式。同时也在可持续发展的当代议题下,为重新思考低能耗建筑环境调控的自主性法则提供知识基础。其次,借助于生物气候理论的应用,和基于地方气候分析与热舒适理论之上的、以被动式气候调控策略为主导的生物气候学方法模型的建立,对太湖流域的区域性气候进行梳理与评价,确立太湖流域的区域性生物气候需求,并明确地区内各被动式气候控制策略可进行热舒适调节的时间范围,以及通过被动式气候调节策略能够增补的时间比。继而,以“开启”体系为切入点,以太湖流域乡土民居为依托,在较为充分的田野调查基础上,对太湖流域乡土民居的基本形制及其开启要素进行类型归纳。并在建筑“开启”体系的基础之上提出二个“开启系统”(空间开启、界面开启)以及四个“开启层级”(体形开启、夹腔开启、界面开启、构造开启),建立“体系-系统-层级”的研究路径。并从地区内高温、潮湿、多雨、静风天气较多的气候特点出发,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多维度地分析了乡土民居各“开启”要素在热环境、风环境、光环境中的应变特征及量化指标,对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在长期适应气候与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应变,及其调节微气候环境的被动式策略进行全面解读和定性提取、定量分析。随后,基于定性、定量的研究基础,文章提出“样本民居”的概念,以改进后的具体民居作为样本,结合物理环境实测数据,从四个开启层级入手,进行样本民居“开启”体系气候适应机制的深入剖析,以及热、风、光气候应变性能的验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基于“开启”体系的太湖流域乡土民居热力学气候环境模型,其中包含了热密度、风密度、光密度三类环境模型。最后,通过探讨与总结“开启”体系的气候引导策略,归纳夏热冬冷地区“风热环境”、“光热环境”二种环境调控模式,以及二者在应对夏、冬两种不同气候条件时所呈现的具体地域性环境调控策略。同时,冀望在对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气候适应机制的研究基础之上,提供一种面向环境调控的建筑“开启”体系的类型范式,以及适宜技术的地域表达,从而能够指向基于在地气候环境调控的在地文化。(全文正文部分共计224,005字、图450张、表44张。)

陈炫伯[10](2019)在《我国着作权领域信息披露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民移动互联网时代,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加强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必由之路。就民事领域而言,从2017年颁布的《民法总则》到2019年提起审议的《民法典人格编草案》,立法机关无不通过改善我国的法律环境来加强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作为涉及着作权人,网络服务提供者以及网络用户三方利益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信息披露制度,其中的核心——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信息披露的行为并不是一种损害公民信息权的行为,而是属于个人信息规则下的一种积极的处理行为。虽然从整体来看,在缺乏系统的《着作权法》与单行的个人信息法的规制下,我国着作权领域信息披露制度并不完善,但是这个问题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并将其写入新的一轮立法规划之中。本文从揭示信息披露制度的产生、发展以及特点出发,围绕国内着作权领域信息披露制度的现状与改进展开研究,试图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立法活动,司法实践以及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来为我国着作权领域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首先,文章介绍着作权领域信息披露制度是一种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要求下向着作权人或者国家机关提供涉嫌侵犯着作权网络用户的个人信息的制度。又揭示了信息披露制度是作为“避风港”原则的补充,在着作权利益平衡原则指导下而诞生的。同时归纳了着作权领域信息披露制度三个显着特点。其次,文章通过对于我国网络服务提供者信息披露制度发展历程的梳理,总结出“网络着作权司法解释”、《互联网着作权行政保护办法》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这三部法律中的信息披露条款推动了我国信息披露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笔者通过对于法律条文的分析发现我国着作权领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信息披露模式:“着作权人—ISP”模式与行政执法模式。文章结合司法判例“魔女幼熙案”与学术研究成果重点分析了这两种信息披露模式的差异,并归纳出我国着作权领域信息披露制度的特点与不足。再次,笔者通过对于以德国为代表的信息权模式,以法国为代表的行政执法模式以及以美国为代表的民事程序救济模式,尤其美国的“确定侵权人传票”与匿名诉讼模式进行系统研究归纳出现阶段西方主要国家着作权领域信息披露制度的状况。揭示了西方各国信息披露制度与民事程序或者行政程序的紧密联系。最后,文章揭示着作权领域信息披露制度所要解决的核心矛盾是网络用户的个人信息权与着作权人的财产权之间冲突,因此我国着作权领域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离不开利益平衡理论与证明妨碍理论的支持。同时我们也需要从对域外相关制度的研究中汲取精华,结合我国人身权领域的信息披露制度,“魔女幼熙案”中北京法院的判决意见,国内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国外的典型判例对于我国着作权领域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二、中国千年开放与关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千年开放与关闭(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需求视角下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述评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
        (一)主要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国家需求层次的理论建构
    一、国家人格化:以人的视角建构国家
        (一)国家建构的多维逻辑
        (二)国家行为与动机的人格属性
    二、人与国家的需求通约性
        (一)人与国家的多元需求
        (二)人与国家需求相通约的依据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国家应用
        (一)“需求层次论”的理论内涵
        (二)“需求层次论”的应用考量
        (三)国家需求视角下的国际合作
        (四)国际发展合作中的国家需求
    四、国家需求层次的分析框架
        (一)国家需求的界定与层次
        (二)多层需求的平衡与均衡
第二章 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进展与方向
    一、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历程
        (一)主权需求优先的阶段(1949-1978年)
        (二)发展需求优先的阶段(1979-2018年)
        (三)多层需求兼顾的新时期(2019年至今)
    二、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动因
        (一)时代主题判断
        (二)改革开放实践
        (三)国际规范内化
    三、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方向
        (一)由选择自立走向逐步开放
        (二)由被动适应转向主动倡导
        (三)由双边互动趋向多方参与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面临的挑战
    一、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强
        (一)后疫情时代百年变局变数增多
        (二)逆全球化下疫情民粹主义兴起
        (三)新多边主义秩序重塑尚需时间
    二、发展中国家身份引发质疑
        (一)中国的身份定位存在分歧
        (二)外界混淆中国的需求层次
        (三)身份质疑导致行为的误判
    三、新发展格局面临多重国际竞争压力
        (一)权力转移下的大国竞争
        (二)新兴崛起国群体内竞争
        (三)区域强国间的机制竞争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发展需求界定滞后
        (一)过度聚焦规模与速度
        (二)地域差距的不断扩大
        (三)跨国利益边界模糊化
    二、国家需求层次的认知失调
        (一)国内需求与国际需求相分隔
        (二)国际不同层次需求关注不均
        (三)现代化需求与其他需求疏离
    三、国家需求的国际认可不足
        (一)战略设计引发外界疑惑
        (二)国际制度话语处于劣势
        (三)国际社会交往基础薄弱
    四、实现国家需求缺乏制度保障
        (一)国际发展体系规范压力
        (二)专业机构管理经验欠缺
        (三)多边合作路径选择受限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路径抉择
    一、明确发展需求优先方针
        (一)重视发展质量创新评估
        (二)均衡各区域可持续发展
        (三)全方位调和海内外利益
        (四)增强环境变化中的定力
    二、统合国内外需求层次
        (一)发展与国际责任适度关联
        (二)国际地位基于主权与发展
        (三)现代化需求贯穿于其他需求
        (四)坚定发展中国家身份立场
    三、增进国家需求的国际认可
        (一)提升发展战略释疑成效
        (二)提高多边外交话语效能
        (三)积累国际社会互动资源
        (四)长效争取国际舆论支持
    四、完善国家需求的实现机制
        (一)善用国际体系部分规范
        (二)健全机构建设全面评估
        (三)推进三方合作机制建设
        (四)夯实国际竞争的制度基础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致谢

(2)特殊历史条件下牙雕传承的可能性与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象与象牙、牙雕
        1.1.1 象的起源与进化
        1.1.2 象种群现状与保护
        1.1.3 象牙贸易是全球关注焦点
        1.1.4 象牙及其制品成为众矢之的
    1.2 中国牙雕及其所面临的困境
        1.2.1 中国牙雕的起源与发展
        1.2.2 中国当代的国内象牙市场
        1.2.3 中国牙雕真的要“艺绝人亡”了吗?
    1.3 优秀传统文化不应失传
    1.4 相关研究进展及现状
        1.4.1 大象保护
        1.4.2 非遗保护措施及牙雕文化传承研究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查阅文献
        2.2.2 问卷调查
        2.2.3 电话采访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牙雕是否应继续传承
        3.1.1 牙雕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3.1.2 文物保护与修复需要牙雕技艺的传承
        3.1.3 传承牙雕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
    3.2 我国牙雕文化面临怎样的危机
        3.2.1 人员离散,后继乏人。
        3.2.2 原材料匮乏
        3.2.3 外部环境压力持续
    3.3 目前我国牙雕传承尚具备一定的条件
        3.3.1 人员尚存,火种犹在
        3.3.2 象牙原料存在可挖掘的潜力
        3.3.3 民众对于传统文化的信念与坚守犹存
        3.3.4 “禁商”并未断绝牙雕传承之路
        3.3.5 保护传承有法可依
    3.4 特殊历史条件下牙雕传承可采取的策略
        3.4.1 建立牙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3.4.2 地方政府扶持设立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牙雕传承人的作用
        3.4.3 拓展传承方式,让高职、高校助力牙雕非遗传承
        3.4.4 为牙雕文化传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4.5 鼓励并扶持建立非国有博物馆
        3.4.6 利用数字技术,抢救性保留牙雕档案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禁商后象牙行业有关情况调研表
附录2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3)二十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方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概述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四、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研究问题与展望
第一章 20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
    第一节 俄罗斯东正教在中国早期的传教活动
        一、俄罗斯东正教在中国的萌芽及俄罗斯北京传教士团的发展
        二、俄罗斯东正教的传播向北京以外的地区延展
    第二节 基督新教在中国早期的传教活动
        一、鸦片战争前基督新教的微弱渗透
        二、鸦片战争后基督新教的大规模传入
        三、基督新教传入东北
    第三节 不平等条约与中东铁路的修筑活动
        一、传教者的护身符—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二、信徒的顺风车——中东铁路的修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传入与发展
    第一节 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传入与初步发展(1898——1917)
        一、东正教与基督新教在哈尔滨传入背景之异同
        二、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初传时期传播方式之比较(1989-1917)
    第二节 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发展(1918——1930)
        一、发展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对象的对比
        二、发展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主体的对比
        三、发展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媒介的对比
        四、信仰发展导致的教堂林立
    第三节: 日伪统治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短暂发展(1931—1945)
        一、日伪统治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主体的对比
        二、日伪统治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教对象的对比
        三、日伪统治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媒介的对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20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衰落与恢复
    第一节 侨民外迁时期的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衰落(1946—1954)
        一、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对象的变化
        二、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主体的对比
    第二节: 教会自主合一化之后的曲折行进(1955——2000)
        一、东正教哈尔滨教区的自主与基督新教教会的合一(1955-1965)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宗教的停滞(1966-1976)
        三、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信仰的恢复(1977-200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方式差异的内在原因
    第一节 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经典教义的内在差异与外在表象
        一、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经典的差异
        二、基督新教和东正教教义的差异及在哈尔滨传播中的呈现
        三、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崇拜对象差异及在哈尔滨实际传播中的体现
    第二节 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教阶制度的差异与外部呈现
        一、基督教教阶制度的产生及东正教和基督新教教阶制度的差异
        二、东正教和基督新教教阶制度差异在哈尔滨传播中的体现
    第三节 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圣礼的差异与传播呈现
        一、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圣礼的差异
        二、东正教与基督新教圣礼的差异在哈尔滨传播中的体现
    第四节 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节日差异与实际呈现
        一、东正教与基督新教节日的差异
        二、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圣诞节的简要对比与分析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4)北宋汴京城市水系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历史背景
        1.1.2 课题背景
        1.1.3 现实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学术价值
        1.2.3 研究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概念界定
        1.5.1 时间的界定
        1.5.2 汴京的界定
        1.5.3 水系的界定
    1.6 研究现状
        1.6.1 国外研究现状
        1.6.2 国内研究现状
    1.7 研究框架
2 北宋汴京城市水系形成背景
    2.1 隋汴州水系初步建设
    2.2 唐汴州水系逐步完善
    2.3 五代东京水系奠定基础
    2.4 本章小结
3 北宋汴京城市水系网络建设研究
    3.1 城外河流
        3.1.1 黄河
        3.1.2 洛水
        3.1.3 御河
    3.2 城内河流
        3.2.1 五丈河(广济河)
        3.2.2 金水河(天源河)
        3.2.3 汴河
        3.2.4 蔡河(惠民河)
        3.2.5 护龙河
    3.3 城市池沼
        3.3.1 金明池
        3.3.2 其他池沼
    3.4 城市水井
        3.4.1 汴京城厢坊
        3.4.2 汴京城水井
    3.5 汴京水系网络的连通关系
    3.6 本章小结
4 汴京城市水系功能研究
    4.1 水系与交通漕运
    4.2 水系与生活用水
    4.3 水系与排水系统
    4.4 水系与生产灌溉
    4.5 水系与防火灭火
    4.6 水系与滨水景观
    4.7 水系与军事防御
    4.8 本章小结
5 北宋汴京水系管理研究
    5.1 水系管理政策
        5.1.1 水系管理机构
        5.1.2 水运管理机构
        5.1.3 水系法规制度制定
        5.1.4 巡查监管制度
    5.2 水系工程管理措施
        5.2.1 汴口管理措施
        5.2.2 狭河工程措施
        5.2.3 导洛通汴工程
        5.2.4 植树护堤措施
        5.2.5 侵河建筑拆迁措施
        5.2.6 水利工程设施的建立
    5.3 水系管理特点
        5.3.1 水系管理阶段
        5.3.2 水系管理方法
        5.3.3 水系管理体系
        5.3.4 水系管理原则
        5.3.5 水系管理思想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图录
附录Ⅱ 表录
附录Ⅲ 相关史料

(5)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6)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中外学者关于美国早期汉学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1.美国“早期汉学”起始于何时?
        2.美国“早期汉学”结束于何时?
        3.美国“传教士汉学”何时向“专业汉学”过渡?
        4.笔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史分期之思考
        二、当代中外学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家成就的总体评价
        三、当代中外学者对丁韪良汉学研究的总体论述与评价
        四、国内学者关于丁韪良其他方面问题的讨论
        五、国外与丁韪良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学术创新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第一章 丁韪良来华前后的美国汉学界
    第一节 裨治文与美国汉学之起源
        一、裨治文来华前的中美关系与来华美国人
        二、裨治文来华与创办《中国丛报》
        1.裨治文来华与初期的汉语研习环境
        2.裨治文创办《中国丛报》最初目的
        3. 《中国丛报》由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
        4.裨治文与美部会的分歧
        三、裨治文的主要着述
        四、裨治文创办学会与教育机构
        1.裨治文等创立美国东方学会
        2.裨治文创立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
        3.裨治文创办其他学会
    第二节 卫三畏来华经历与汉学研究
        一、卫三畏汉学研究之历程
        1.第一阶段:以传教身份研究汉学
        2.第二阶段:以外交官身份研究汉学
        3.第三阶段:以学者身份研究汉学
        二、卫三畏汉学研究成就与特点分析
        三、卫三畏与马礼逊、裨治文、丁韪良之关系
    第三节 丁韪良来华前后美国汉学之演绎趋势
        一、美国早期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早期美国汉学家“中国观”类型之演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丁韪良宣教经历与汉学研习
    第一节 丁韪良来华与汉学初步研习
        一、丁韪良来华前的教育背景
        二、丁韪良初到广州、福州的社会观察力
        三、丁韪良宁波研习汉语三步骤
        四、丁韪良发明宁波话拼音
    第二节 丁韪良宣教作品与汉学研究
        一、丁韪良与《天道溯原》
        1.写作缘由、内容与材料来源
        2.《天道溯原》与附儒之传教策略
        3.《天道溯原》之影响
        二、丁韪良的其他中文宣教作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职业教育家与汉学研究之转型
    第一节 丁韪良的教育改革实践
        一、同文馆总教习
        二、赴欧美考察与汉学交流
        三、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
        四、湖广仕学院总教习
        五、中文教科书编译与与汉学研究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与汉学研究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1. 《中西闻见录》办刊宗旨与主要撰稿人
        2.丁韪良作品分析
        二、丁韪良与《新学月报》
        1. 《新学月报》创办原因与主要内容
        2.《新学月报》与汉学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丁韪良与汉学研究机构
    第一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初创
        一、创设北京东方学会之目的与经过
        二、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早期会员之关系
        三、早期《北京东方学会会刊》之特点
    第二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发展
        一、丁韪良对北京东方学会的持续影响
        二、1886—1898 年会刊中的丁韪良作品
        三、北京东方学会学术争议与丁韪良之态度
        四、北京东方学会之局限性
    第三节 丁韪良与其他研究机构
        一、丁韪良与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
        二、丁韪良与《教务杂志》
        三、丁韪良与美国东方学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丁韪良中外比较视野下对儒释道之新解
    第一节 比较宗教视野与儒教之认知
        一、关于性善性恶论问题
        二、关于伦理与道德问题
        三、其他方面问题
    第二节 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学之解读
        一、孔子与西方圣哲之比较
        二、“最典型的哲学时代”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与佛道之新解
        一、丁韪良与佛教研究
        1.丁韪良研究佛教之学术背景
        2.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成员对佛教的研讨
        二、丁韪良与道教研究
        1.比较视野中的老子
        2.从“科学史”角度论道教之贡献
        三、丁韪良论“三教”之关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丁韪良论中国历史
    第一节 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动因与方法
        一、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四个出发点
        二、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古代史
        一、丁韪良论中国历史分期
        二、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三、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四、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技
        五、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第三节 丁韪良论中国近代史
        一、裨治文、卫三畏与丁韪良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缘起
        二、丁韪良论中国近代五次战争
        三、关于太平天国
        四、关于晚清改革
        五、丁韪良之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丁韪良与中国文学
    第一节 丁韪良与中国诗歌
        一、丁韪良欧美诗歌之修养
        二、丁韪良重视中国诗歌之缘由
        三、丁韪良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推崇
        1.丁韪良翻译中国诗歌的大体过程
        2.丁韪良对中国诗歌的译介与评论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寓言与民间传说
        一、关于中国寓言
        二、关于民间传说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丁韪良汉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附录1 .丁韪良中文教科书编译述略
附录2 .丁韪良《中西闻见录》署名文章一览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7)广州水西古村公共空间保护与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更新大背景下,村落的保护与活化的重要性
        1.1.2 城乡融合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环节
        1.1.3 回归乡村本真的村落公共空间研究
    1.2 概念界定
        1.2.1 村落公共空间
        1.2.2 保护活化
        1.2.3 古村落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研究综述及案例研究
    2.1 村落公共空间研究综述
        2.1.1 村落公共空间的概念
        2.1.2 村落公共空间的形成
        2.1.3 村落公共空间的分类
        2.1.4 村落公共空间的特点
        2.1.5 当前村落公共空间的研究成果和局限性
        2.1.6 小结
    2.2 古村落保护与活化研究综述
        2.2.1 古村落的保护研究
        2.2.2 古村落的活化策略研究
        2.2.3 小结
    2.3 相关案例的可借鉴性分析
        2.3.1 案例选取概述
        2.3.2 案例一:广州市黄埔村改造
        2.3.3 案例二:顺德逢简村改造
        2.3.4 小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西古村的历史空间演变分析
    3.1 水西古村简介
        3.1.1 水西古村区位分析
        3.1.2 水西古村建村历史
        3.1.3 水西古村历史沿革
        3.1.4 水西古村用地组成
        3.1.5 水西古村民俗活动
    3.2 水西古村公共空间历史演变的阶段分析
        3.2.1 以宗族纽带为主导因素的公共空间发展阶段
        3.2.2 以儒学私塾文化为主导因素的公共空间繁盛阶段
        3.2.3 以经济发展为主导因素的公共空间停滞与过渡阶段
        3.2.4 以历史文化保护和古村特色弘扬为主导因素的公共空间复兴阶段
    3.3 历史空间演变下水西村公共空间保护与活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3.3.1 保护的必要性
        3.3.2 活化的必要性
        3.3.3 保护与活化的可行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西古村公共空间现状及问题分析
    4.1 水西古村现状公共空间分布解读
        4.1.1 公共建筑类公共空间
        4.1.2 室外交通性公共空间
        4.1.3 室外停留性公共空间
        4.1.4 水西古村现状公共空间使用情况调查
    4.2 现状公共空间综合评价
        4.2.1 水西古村公共空间分布评价
        4.2.2 水西古村公共空间使用评价
        4.2.3 水西古村公共空间满意度评价
    4.3 现状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
        4.3.1 公共建筑类公共空间部分开放性不强,文化记忆与历史特征被忽视
        4.3.2 室外交通性公共空间联系性不强,空间导向性与可达性欠佳,缺乏空间互动
        4.3.3 各类公共空间设施缺乏,使用不便捷,部分潜在功能特征未激活
        4.3.4 室外停留性公共空间环境品质欠佳,使用者体验感有待提升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西古村公共空间的保护与活化策略研究
    5.1 保护与活化利用的现实意义
        5.1.1 经济效益
        5.1.2 文化效益
        5.1.3 社会效益
    5.2 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基本原则
        5.2.1 保护为根本,活化利用促进保护的原则
        5.2.2 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
        5.2.3 发挥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
    5.3 规划层面
        5.3.1 开放祠堂,展示宗族文化
        5.3.2 保护古树,回归古村生活
        5.3.3 保护古井,寻找水西故事
        5.3.4 整治水塘,活化滨水景观
        5.3.5 利用闲置空间,增加空间趣味性
        5.3.6 完善基础设施,激发各类场所功能
    5.4 管理层面
        5.4.1 政企合作,村民参与,联动建设的运作模式
        5.4.2 村规民约自治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管理手段
    5.5 公共空间保护活化综合评价
        5.5.1 生理需求
        5.5.2 安全需求
        5.5.3 归属与爱需求
        5.5.4 尊重需求
        5.5.5 自我实现需求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6.1.1 主要结论
        6.1.2 创新点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项目
致谢
附录 广州市水西古村公共空间调查问卷

(8)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汉族乡村社会融入研究 ——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问题
        (一)选题背景
        (二)田野点选取
        (三)研究问题: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乡村社会的融入
    二、相关概念阐释
        (一)河西走廊
        (二)金塔寺与“金塔寺”
        (三)文化涵化
        (四)“文化边缘”与“文化边‘源’”
        (五)阶序理论
        (六)民间信仰
        (七)社会融入
    三、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关于宗教对话与宗教身份认同的研究
        (二)以往对藏传佛教寺院的研究概况
        (三)藏传佛教在藏区以外传播的研究概况
        (四)河西走廊藏传佛教的研究概况
    四、理论范式、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理论范式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五、金塔寺:文化汇聚地带的藏传佛教
        (一)田野点的自然地理概况
        (二)田野点的人文概况:“金塔寺”与金塔寺
第一章 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的传播
    第一节 河西走廊藏传佛教传播的历史概况
        一、河西走廊的藏族部落和人口
        二、河西走廊藏传佛教的传播概况
        三、20世纪中期以前河西走廊藏传佛教传播的特点
    第二节 武威地区藏传佛教的传播
        一、20世纪中期以前武威的藏传佛教传播概况
        二、20世纪中期以后武威的藏传佛教传承状况
    小结
第二章 国家、地方社会与寺院重建
    第一节 国家在场与金塔寺重建
        一、国家政权在制度、政策层面对寺院的管理
        二、国家政权在符号象征层面对寺院的影响
    第二节 民间力量与金塔寺的重建
        一、民间文化组织的公共号召力
        二、藏传佛教信仰群体对寺院重建的影响力
        三、民间社会力量之于寺院重建的意义
    第三节 既有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与金塔寺的重建
        一、汉族传统民俗观念对寺院文化的接纳和承受
        二、现代经济发展对寺院的影响
    小结
第三章 藏传佛教的信徒身份表述
    第一节 居士群体中的城乡身份差异
        一、疏离寺院的村里人
        二、主动亲近寺院的城里人
    第二节 信徒身份的获得与维护
        一、基于情境性社会关系的信徒身份获得
        二、信徒身份的辨识、强化和维护
    第三节 民众宗教信仰实践中的文化调适
        一、日常生活中的宗教信仰互动与调试
        二、节日中的宗教信仰互动与融合
        三、生命历程中的宗教信仰表述与互动
    小结
第四章 藏传佛教与地方宗教文化的互动
    第一节 金塔寺与地方“神灵”的互动
        一、“神”之来路——地方多元信仰中的“神灵”
        二、藏传佛教对地方“神灵”因素的采借
        三、“众神和谐”——地方宗教信仰惯习
    第二节 金塔寺僧俗与地方宗教神职人员的互动
        一、地方社会中的宗教神职人员
        二、地方宗教神职人员眼中的彼此
        三、金塔寺僧俗与地方宗教神职人员的互动
    第三节 藏传佛教与地方宗教信仰在仪式层面的互动
        一、挂“红”——从红色被面向红色哈达的转变
        二、“被互动”的藏传佛教——记一位“神人”对金塔寺的特殊情感
        三、佛还是道:丧礼引出的困惑与确信
        四、众望所归——记一次供龙王法会
    小结
结论与思考
    一、阶序: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模式
        (一)宗教信仰的阶序建构:藏传佛教与地方多元宗教互动与共生的事实与结果
        (二)阶序: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模式
        (三)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影响
    二、对“民间佛教”概念的思考——基于内部视角
        (一)关于现行“民间佛教”等概念的回顾
        (二)对现行概念之暗示意味的反思
    三、对“宗教在地化”的思考——基于外部视角
        (一)田野案例体现的乡土社会宗教信仰实践逻辑
        (二)制度化宗教在基层社会践行“中国化”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基于“开启”体系的太湖流域乡土民居气候适应机制与环境调控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概念
        1.1.1 缘起
        1.1.2 “开启/opening”的概念讨论
        1.1.2.1 词义辨析
        1.1.2.2 语义场的建立
    1.2 研究内容与范围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路径
        1.4.1 田野调查(基础资料及样本的采集)
        1.4.2 类型分析到多维度比较分析
        1.4.3 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1.4.4 气候分析方法与计算工具的应用
    1.5 相关研究的综述
        1.5.1 有关生物气候地方主义与生物气候设计方法的研究
        1.5.2 有关环境调控的研究
        1.5.3 有关热力学建筑的研究
        1.5.4 有关乡土民居气候适应性的研究
    1.6 研究框架
2 人类居所与气候控制
    2.1 气候认知与地理风土论
        2.1.1 气候认知
        2.1.2 地理环境决定论
        2.1.3 风土论
    2.2 能量、气候、建筑
        2.2.1 历史维度
        2.2.2 现代危机
    2.3 基于热力学法则的气候环境系统
        2.3.1 气候环境系统
        2.3.1.1 气候协同与能量转换的热力学基础
        2.3.1.2 能量系统、建筑(开启)系统、人体反应系统
        2.3.2 气候设计的方法
    2.4 乡土语境下的气候控制
        2.4.1 形式的自然法则
        2.4.2 人类建造活动与气候关系的历史演进
        2.4.2.1 “开启”作为寻求自然的庇护
        2.4.2.2 “围合”作为抵御气候的抗争
        2.4.2.3 “围合”与“开启”作为住所的基本要素
        2.4.3 乡土建筑的气候控制
        2.4.3.1 被动式降温
        2.4.3.2 被动式采暖
    2.5 生物气候学的应用
        2.5.1 热舒适的量化
        2.5.1.1 生物感觉表征:二种热舒适评价模型
        2.5.1.2 经验模型的研究基础
        2.5.1.3 机理模型的研究基础
        2.5.2 人体舒适区域的评定
        2.5.2.1 人体舒适区域
        2.5.2.2 舒适区域的可移动性
        2.5.3 生物气候学方法模型
        2.5.3.1 生物气候图法
        2.5.3.2 其它方法
        2.5.3.3 本文采用的方法
    2.6 本章小结
3 太湖流域区域性气候评价与生物气候需求
    3.1 太湖流域区域性气候评价
        3.1.1 温度分析
        3.1.2 太阳辐射、日照分析
        3.1.3 风向、风量分析
        3.1.4 雨水分析
        3.1.5 湿度、蒸发量分析
    3.2 太湖流域区域性生物气候需求
        3.2.1 确定太湖流域生物气候舒适区
        3.2.1.1 夏季舒适区
        3.2.1.2 冬季舒适区
        3.2.2 基于生物气候图的太湖流域被动式气候控制区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的类型阐释与气候应变特征的定性提取
    4.1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概况
        4.1.1 太湖流域地理、气候特征
        4.1.2 太湖流域的住居文化
        4.1.2.1 文化构成
        4.1.2.2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的基本形制
    4.2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建筑“开启”体系的类型归纳
        4.2.1 基本分类
        4.2.2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空间开启”系统类型归纳
        4.2.2.1 “体形开启”层级
        4.2.2.2 “夹腔开启”层级
        4.2.3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界面开启”系统类型归纳
        4.2.3.1 “界面开启”层级
        4.2.3.2 “构造开启”层级
    4.3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的气候应变特征
        4.3.1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二个开启系统气候应变特性因子类型归纳
        4.3.2 热应变特征
        4.3.2.1 界面开启的温度调节模式
        4.3.2.2 空间开启的温度阻尼模式
        4.3.2.3 过热季的遮阳模式
        4.3.3 风应变特征
        4.3.3.1 顺导模式
        4.3.3.2 诱导模式(纵、横腔体)
        4.3.3.3 局部导风模式
        4.3.4 光应变特征
        4.3.4.1 直接光照模式
        4.3.4.2 间接光照模式
    4.4 本章小结
5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气候应变性能的定量研究
    5.1 气候要素的差异性分布
    5.2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热应变性能量化研究
        5.2.1 共时性条件下“开启”体系热应变性能量化研究
        5.2.1.1 “Sol-Air”理论与最佳热方位原则
        5.2.1.2 “开启系数”与热交换性能分析
        5.2.2 历时性条件下“开启”体系热应变性能量化研究
        5.2.2.1 界面开启系数与夏、冬季热稳定性
        5.2.2.2 夏季遮阳性能
        5.2.2.3 冬季采暖性能
    5.3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风应变性能量化研究
        5.3.1 共时性条件下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风应变性能量化研究
        5.3.1.1 “开启”要素与最佳风方位角
        5.3.1.2 “开启”系数与透风、导风性能
        5.3.1.3 开阖方式与导风性能
        5.3.2 历时性条件下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风应变性能量化研究
        5.3.2.1 纵、横腔体日间导风性能
        5.3.2.2 纵、横腔体夜间导风性能分析
    5.4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光应变性能量化研究
        5.4.1 共时性条件下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光应变性能量化研究
        5.4.1.1 “空间开启”系统采光性能
        5.4.1.2 “界面开启”系统采光性能
        5.4.2 历时性条件下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光应变性能量化研究
        5.4.2.1 夏季采光性能
        5.4.2.2 冬季采光性能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开启”体系气候应变机制的太湖流域乡土民居热力学气候环境模型
    6.1 研究样本及路径
        6.1.1 苏州陆巷村遂高堂概况
        6.1.1.1 村落区位
        6.1.1.2 地区样本民居的提取
        6.1.1.3 地区样本民居的改进
        6.1.2 环境实测
        6.1.2.1 测试参数及仪器
        6.1.2.2 空气温度
        6.1.2.3 相对湿度
        6.1.2.4 风速
        6.1.3 研究路径
        6.1.3.1 热力学系统与模型
        6.1.3.2 建立样本民居气候模型“系统-层级”的研究路径
    6.2 太湖流域样本民居四个“开启层级”的气候应变机制
        6.2.1 样本民居“体形开启”层级的阻尼机制
        6.2.1.1 “体形开启”层级热应变机制
        6.2.1.2 “体形开启”层级风应变机制
        6.2.1.3 “体形开启”层级光应变机制
        6.2.2 样本民居“夹腔开启”层级的梯度机制
        6.2.2.1 “夹腔开启”层级热应变机制
        6.2.2.2 “夹腔开启”层级风应变机制
        6.2.2.3 “夹腔开启”层级光应变机制
        6.2.3 样本民居“界面开启”层级的引导机制
        6.2.3.1 “界面开启”层级热应变机制
        6.2.3.2 “界面开启”层级风应变机制
        6.2.3.3 “界面开启”层级光应变机制
        6.2.4 样本民居“构造开启”层级的自适机制
        6.2.4.1 “构造开启”层级的热应变机制
        6.2.4.2 “构造开启”层级的风应变机制
        6.2.4.3 “构造开启”层级的光应变机制
    6.3 基于"开启"体系的太湖流域乡土民居热力学气候环境模型
        6.3.1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热力学原型
        6.3.2 基于"开启"体系的太湖流域乡土民居热密度、风密度环境模型
        6.3.2.1 空间维度
        6.3.2.2 时间维度
        6.3.3 基于“开启”体系的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光密度环境模型
        6.3.3.1 空间维度
        6.3.3.2 时间维度
    6.4 本章小结
7 基于“开启”体系的太湖流域乡土民居气候调控模式与策略研究
    7.1 太湖流域气候条件与“开启”体系环境调控机制
        7.1.1 吻合分析
        7.1.2 权重原则
        7.1.3 应对机制
    7.2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风热”环境调控模式与策略
        7.2.1 夏季风热协同体:“防热/散热”模式
        7.2.1.1 抑制得热:防热
        7.2.1.2 促进通风:散热
        7.2.2 冬季风热矛盾体:“采暖/保温”模式
        7.2.2.1 促进得热:采暖
        7.2.2.2 抑制通风:保温
    7.3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光热”环境调控模式与策略
        7.3.1 夏季光热矛盾体:“遮阳/采光”模式
        7.3.1.1 抑制得热:遮阳
        7.3.1.2 促进光照:采光
        7.3.2 冬季光热协同体:“集热/纳阳”模式
        7.3.2.1 促进得热:集热
        7.3.2.2 抑制遮光:纳阳
    7.4 本章小结
8 面向环境调控的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在地文化的生成
    8.1 在地文化:自然环境、人类环境、技术环境的协同演进
        8.1.1 自然环境的地方谱系
        8.1.2 人类环境与技术环境的联结
        8.1.3 三者协同演进下的在地文化
    8.2 地理气候对地方人文的影响
    8.3 使用主体的环境自适
        8.3.1 “环境-行为”的调节
        8.3.1.1 人体行为的迁徙模式
        8.3.1.2 时空分离的居住模式
        8.3.1.3 多重热障空间的设置(冬季)
        8.3.2 “环境-身体”的习服
        8.3.3 “环境-心理”的自适
    8.4 在地环境调控体系下的地域美学、适宜技术、文化特性
        8.4.1 基于在地环境的地域美学
        8.4.2 基于地域表达的适宜技术
        8.4.3 基于在地环境调控体系的文化特性
        8.4.3.1 光热环境调控下的地域文化
        8.4.3.2 风热环境调控下的地域文化
    8.5 本章小结
9 结语
    9.1 基于“开启”体系的太湖流域乡土民居气候适应机制与环境调控性能
    9.2 论文创新点
附录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10)我国着作权领域信息披露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研究创新点
2 着作权领域信息披露制度:内涵、产生背景与特点
    2.1 着作权领域信息披露制度的内涵
        2.1.1 信息披露的内涵
        2.1.2 着作权领域信息披露制度的内涵
    2.2 着作权领域信息披露制度的产生背景
        2.2.1 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与“避风港”原则的诞生
        2.2.2 信息披露制度的产生——作为“避风港”原则的补充
    2.3 着作权领域信息披露制度的特点
        2.3.1 信息披露制度是一种个人信息处理与保护制度
        2.3.2 信息披露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是多种利益的冲突与协调的结果
        2.3.3 国家机关在信息披露制度中发挥重要作用
3 我国着作权领域信息披露制度:发展、类型、特点与不足
    3.1 我国着作权领域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历程
    3.2 “网络着作权司法解释”下的“着作权人—ISP”模式
        3.2.1 “网络着作权司法解释”的历史贡献与废止原因
        3.2.2 “着作权人—ISP”模式的理论探究
        3.2.3 “着作权人—ISP”模式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
    3.3 着作权行政执法程序中的信息披露制度
    3.4 我国着作权领域信息披露制度的特点
        3.4.1 两种披露模式并存
        3.4.2 行政执法模式在信息披露制度中扮演重要角色
        3.4.3 “着作权人—ISP”模式是最重要的信息披露模式
    3.5 我国着作权领域信息披露制度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5.1 现行规范的法律位阶层级较低
        3.5.2 法律术语表述不规范,前后规范缺乏衔接
        3.5.3 民事程序中的信息披露制度先存后废
        3.5.4 没有得到立法者应有的重视
        3.5.5 忽视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
        3.5.6 行政处罚缺乏合理性
4 域外着作权领域信息披露制度评述
    4.1 域外着作权领域信息披露制度的主要类型
        4.1.1 德国信息披露制度的概况
        4.1.2 法国信息披露制度的概况
        4.1.3 民事程序救济模式的概况
    4.2 美国着作权领域信息披露制度评述
        4.2.1 美国信息披露制度概况
        4.2.2 美国采用司法途径救济着作权的原因
        4.2.3 匿名诉讼合理性探究
        4.2.4 匿名诉讼规则在美国的适用情况
        4.2.5 “十分充足的理由”标准的评析
        4.2.6 平衡测试法评述
        4.2.7 提出匿名诉讼异议的理由
        4.2.8 匿名诉讼规则在着作权领域信息披露案件中的适用
    4.3 研究小结
5 我国着作权领域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
    5.1 我国信息披露制度完善的理论依据
        5.1.1 利益平衡理论
        5.1.2 证明妨碍理论
    5.2 建议与举措
        5.2.1 借鉴人身权领域的信息披露制度
        5.2.2 减少行政执法模式的使用
        5.2.3 加强网络服务提供者信息披露制度与网络着作权执法体系的联系
        5.2.4 贯彻《民法总则》的个人信息权
        5.2.5 “接入商”应当承担信息披露义务
        5.2.6 严格界定信息披露的条件与范围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四、中国千年开放与关闭(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需求视角下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研究[D]. 王彩霞. 吉林大学, 2021(01)
  • [2]特殊历史条件下牙雕传承的可能性与策略分析[D]. 李超.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3]二十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方式比较研究[D]. 王丽娜.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4]北宋汴京城市水系营建研究[D]. 何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6]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D]. 黄秋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7]广州水西古村公共空间保护与活化研究[D]. 何丽珊.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8]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汉族乡村社会融入研究 ——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D]. 姜馥蓉. 兰州大学, 2020(12)
  • [9]基于“开启”体系的太湖流域乡土民居气候适应机制与环境调控性能研究[D]. 闵天怡. 东南大学, 2020
  • [10]我国着作权领域信息披露制度研究[D]. 陈炫伯. 武汉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中国千年开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